《湖心亭看雪》教学有感

2024-05-21

《湖心亭看雪》教学有感(共14篇)

篇1:《湖心亭看雪》教学有感

《湖心亭看雪》教学有感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目前,文言文教学长期存在着唯“言”独尊和唯“文”独尊两个极端,即把文言文上成古代汉语课和古典文学课,还有就是把文言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言教”+“文教”。这三种倾向都把“文”与“言”割裂开来,把“文”与“言”的关系简单化。于是凡是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都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朗读课文—疏通字词—翻译课文—分析课文—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这就使文言文的课堂教学陷入了模式化,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学得很乏味。文言文创优课就应该打破这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改变“文”与“言”割裂的教法,构建崭新的、灵活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让“文”和“言”有机融合起来。

有一位参赛老师执教时富有创新精神,其教学流程大致首先,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抛出主问题:“老师读完课文,感觉这篇文章真奇特,明明有舟子同行,作者却说自己是‘独往’,文中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请大家帮忙找一找。”接着,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说“奇”在哪里,并从文中找出依据。然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边说边板书要点,并落实有关句子的重点词语。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奇”表现在看雪的时间奇、看到的雪景奇、描写雪景的手法奇、赏雪的情趣奇等几个方面。这样处理,围绕课文的一个点——“奇”,将课文中相应的人、景、情等像串珠子一样串联起来,然后一线牵拽出来。其整体设计以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为主线,在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中结合有关词句的理解,也即在“文教”中落实“言教”,使“文”和“言”有机融合。这种创新设计,无疑可以带来生动活泼、紧凑高效的良好的课堂效果。

同是执教《湖心亭看雪》一文,一位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开始分“语言破译组”“心灵探密组”“写法赏析组”和“性情评价组”四个小组,每组设置若干个问题交流探究。“语言破译组”负责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写法赏析组”对文中的写法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进行赏析;“性情评价组”为作者在古代文人中找出知音,然后评价作者这样的性情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由于缺乏历练,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也无法真正“合作讨论”起来,最终各小组的问题,还得由教师逐个提问解决。这样,整堂课仍然是在教师预设下完成的,小组合作形同虚设,而且课堂结构不紧凑,衔接不柔和,给人感觉非常生硬,学生的收获更是有限的,他们仅仅关注自己小组要解决的`问题。这种为合作而合作的课,比起没有合作的效果更差。

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往往少不了分析该文的描写手法。一位青年教师在校内试教时,提出一个问题:“为表现这‘纯美’的特点,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部分学生虽然能回答出“白描手法”,但他们的答案更多来自课外参考书,并没有真正理解白描手法是怎么回事。课后讨论时,同组许多教师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给予必要的拓展解释,是没办法真正理解白描手法的。大家献计献策,终于形成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比较的方法切入。于是这位教师在比赛时对原计划作了进一步充实。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两幅荷花的图片——素描和油画,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由此引出对白描手法的介绍,让学生明确: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后来用它指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勾勒出人物、事件或景物的情态面貌。其次,教师通过一些典型例子的介绍,如《天净沙·秋思》中写景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白描手法。最后,让学生谈谈《湖心亭看雪》一文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的,通过课堂上师生充分对话,让学生明确作者写西湖近景时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景物描写,就是白描手法。“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众人讨论而形成的方案,使学生对白描手法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湖心亭看雪》教学有感

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他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的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

“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湖面上雪花、水汽茫宕一片的景致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混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

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乘坐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

篇3:《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

老师们将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锁定于“晚上八点光景”, 应该是因为教材对“更定”有这样的注释: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从“更定”来看, “更,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是没有问题的。定, 《古今汉语词典》有“停止”义项, 可引申为“结束”;也有“确定”义项。那么张岱看雪是“初更以后”还是五更结束 (早上五点) ?恐怕看原文所述内容后再来定夺比较好。

凌晨5点左右, 冬天的这个时间天色虽然还有些昏暗, 但是天地中的事物在雪的映衬下应该是可以依稀见其轮廓的。文中“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说这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雪景图。作者的描写很符合这个时间段的目之所及。

冬天晚上八点左右, 这个时间段天色很昏暗了, 目之所及很是有限。也许大雪之后, 雪光会削弱这种昏暗, 看东西时也不至于辨析不清, 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毕竟太过夸张。莫非是月夜?但文中所绘之景, 没有一点月光感, 哪怕是淡淡的。

“雾凇沆砀”, 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要见得这种冰花, 恐怕晚上八点肉眼是难以企及的, 在有些许光亮的凌晨及以后才会有可能。课文在对“雾凇”作注时, 特别引用了曾巩《冬夜即事诗》的自注:“齐寒甚, 夜气如雾, 凝于水上, 旦视如雪, 日出飘满阶庭, 齐人谓之雾凇。”旦视如雪, 这“旦”是天明、早晨的意思。从气象常识和生活经验来看, 凌晨冷于入夜, 西湖的水气在凌晨凝成冰花, 也就很自然。

张岱博洽多通, 经史子集, 无不该悉;天文地理, 靡不涉猎。但无缘功名。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 是不胜其愤的, 并将其愤世疾俗之情, 寓于山水。于是选择一个不见别人, 也不想被别人撞见的时刻, 来寻找与宇宙天地精神相通的心灵归宿, 是完全可能的。冬天的晚上八点和凌晨五点哪个时间段人更少呢?西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尽管“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但也不排除游人在晚上八点夜赏西湖的可能。可是在凌晨五点时分, 游人出来赏景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测这个时间还是梦酣之时啊!只有如张岱这样客居他乡又具脱俗性情的人才会夜不能寐呢。但还是在湖心亭撞见了金陵二客。金陵二客“见余, 大喜”, 热情洋溢, “拉余同饮”, 但毕竟看雪目的难以完成, 作者于是很礼节性地“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们也不应忽视文中所写的那个舟子:“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认为那两个金陵客比张岱更“痴”。如果张岱入夜来湖心亭, 金陵客迟于张岱, 方可谓之更“痴”。问题是金陵客早于张岱来湖心亭多时, 那么只有在大冷的凌晨或者更早来到湖心亭, 才够得上在舟子之辈看来的够“痴”!从舟子的“喃喃”来看, 舟子为张岱撑船到湖心亭, 似心有不甘, 至此还耿耿于怀。如果是入夜时分, 应该不至于此, 因为那时恐怕还没有就寝, 天也不至于如凌晨这般冷, 毕竟赚钱也不容易;但是凌晨, 正是被窝暖暖真好睡之时, 被张岱叫起, 虽然也赚钱, 毕竟太不爽。也难怪作者明明坐着舟子的船前往湖心亭看雪, 还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因为舟子不可能理解张岱看雪的意图在于释放心中的郁愤, 寻找与己心灵相通的净地。

这样, 湖心亭看雪, 终于因为金陵人的好客而未能看够, 郁愤之情也难得消解。只在去湖心亭的途中略见“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见这世上, 难有清净之地。标题中的“看雪”而非“赏雪”之意, 也由此明晰起来。

因为上述诸多原因我们似乎可以推定“更定矣”的意思是:“更”结束了 (而不是开始) 。

由此, 我们不妨设定一个问题供学生推究:教材曾经将“更定”注为“凌晨时分”, 你认为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间是晚上八点钟, 还是凌晨五点钟?

当然, 我们还可以设定:标题“湖心亭看雪”中的“看”解释为“赏”, 好不好?

推究这两个问题, 不管结果怎样, 但在这个推究的过程中, 至少能够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来认识特定时间的景物特点的热情, 能够引导学生去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作家的性情、观点态度, 甚至表情达意的技巧。这个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习惯, 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而这些, 在人的发展中, 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教师, 大多不会不知道“更定”有两种理解, 有些也曾经心存疑虑;对于“看”解释为“赏”也不是没有意见,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把这些疑虑和意见推向课堂呢?难道是怕学生没有这种能力?在听课的过程中, 也听得学生窃窃私语:“张岱好眼力啊!”究其原因, 一则可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一则恐怕是恐惧于权威, 另外可能就是贪图省力了。而长此以往, 培养的是一个个听话的却缺失创新能力的好孩子。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篇4:《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一、朗读赏析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重新熟悉课文内容。

2.听配乐诵读,学生进一步把握全文意境及作者情感。

3.展示雪景幻灯片,配乐《雪之梦》,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4.比一比谁读得好。(抽几位同学比赛朗读课文,检测诵读效果。)

二、思考探究

教师: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有哪些?请找出来,说一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学生阅读课文解答。)

多媒体展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教师:品读赏析雪后奇景,思考:这些句子仅仅是在写景吗? (学生讨论探究。)

师生共同概括总结:

(1)只简单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可想而知,读来感觉寒气逼人。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寒意。这是写意的手法,不从视觉上写大雪,而是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

(2)句中,“雾凇沆砀”形容湖上弥漫着一片雪光水汽。“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生动地写出了天地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作者先总写一句,摄取“上下一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体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将雪景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仿佛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若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人惊叹。“上下一白”之“一”字,状其浑然难辨,使人唯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状其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同时由“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从小到更小,直至微乎其微,写出了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他们是天造地设,生生定在那儿。这一段写景,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教师:雪后西湖“人鸟声俱绝”,而作者“独往”,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学生讨论探究:超凡脱俗 、孤高自赏、孤寂落寞……

教师: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

学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教师:用一个字概括呢?

学生:“痴”。

教师: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讨论探究。)

教师总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中的“痴”与张岱的“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表现出美好的情趣和對生活的热爱。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趣。

“痴”在文中的表现: “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森然寒意,作者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充分展示了他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强饮”是为了酬谢知己,作者本不能饮,但面对此景、正当此时、恰逢此人,却不可不饮;结尾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突出了作者的清高自赏、超凡脱俗。

三、比较拓展阅读

柳宗元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柳宗元的《江雪》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有何异同点?

师生合作:

相同点:都描写了雪景,都有人的活动,都有“独”字、“绝”字……

不同点: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西湖美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而《江雪》则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情感的表达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超凡脱俗的雅趣和孤寂落寞的愁思;《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图,展示了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像张岱这样的文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在大自然去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去放飞来心灵。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些启发:一个人在生活中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心灵,平时学习、工作累了,心情烦闷了,应该试着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让自己的身心在自然山水中得到暂时的休憩。最后,祝愿同学们每天都能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本课教学,着意在理解文句、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诵读品味,揣摩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从而让学生真切地走入西湖的雪夜奇景,体验西湖夜雪寂静、空灵的境界,进而体悟游湖人的闲情雅致。所以,课堂教学以品读法和讨论点拨法为主,创设诵读意境,让学生在不断的品读及互动研讨中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协作意识。

篇5:读湖心亭看雪有感

别致的写景视角与别致的景象,突显作者为人处世的高洁情怀。“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的山水融为一体的意境,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景物的形与神。这是远观效果,也是一种朦胧美。

你想,上下一白,隐约现出几点,又似乎在缓缓移动,不比清晰可辨之物更有魅力? 别致的湖心亭经历,“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简直令作者渐入忘我之境!———于是素昧平生,却互相视为知己,三大白一饮而尽。 倘若你也遇到人生的“冬天”,请不要忘记:严寒之处有风景,能将心融入景中体会到它的神韵,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脱俗! 我爱《湖心亭看雪》它呈现于人们面前一幅山、水、人融为一件的美好画卷。

篇6:《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如下:

1、成功的地方在于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我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

2、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 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

篇7:《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2、教学设计要科学,有条理。我的教学设计大致是感知内容、理解感情、练习背诵、写作特色的把握————白描手法的运用。显然,练习背诵放在第三个环节很不合适,要么把它放在第一个环节,要么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根据我这堂课可以把它放在最后,因为背诵是常规教学,可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

3、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脱离文本,轻轻点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课后第二题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白描。讲完定义后老师应该结合文本将一下白描在本文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小练笔缓解由于时间紧,只让学生写了,而没有展示,这是一个遗憾,这是一种反馈没能够实现。

4、读书要有目的,目标要明确。这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读书有些盲目,其实,老师让学生做的每一项活动都要有目的性,这样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篇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学生情况分析:初二学生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 疏通文意并不难, 如何通过品读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 理解作者复杂的精神世界是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的重点。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互动探究: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炼字赏析:体会重点字词的丰富蕴涵, 赏析景色特点, 体悟作者心情。

3.诵读课文, 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评价作者的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步骤1:导入:扣题直入, 引发思考。

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赏读晚明散文家张岱为我们带来的《湖心亭看雪》, 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到了什么?

西湖, 张岱, 雪景……2分钟

步骤2:范读:正字音节奏, 知课文大意

叫学生诵读, 大屏幕给出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老师评价并引导:晚明时期的小品文, 它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 大都表现文人自己的性灵和情趣, 文章中叙事、描写和抒情的成分较多, 读来清新自然, 情趣盎然, 那么大家听读完课文, 感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 它的第一段侧重于? (板书:写景) 第二段侧重于? (板书:叙事) 。带着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我们再读课文。3分钟

步骤3:自读:理文意脉络, 赏重点字词

自读课文,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引导:古人写文章讲究炼字, 今天我们也炼炼字。 (大屏幕给出) 找出你认为用得最好的字或词, 说说你在这些字眼里读出了什么?现在我们分组完成任务, 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在“炼字”上见解深刻、观点新颖。6分钟

步骤4:辩论:分享赏析结果, 理解文章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段中哪些字值得我们去推敲。

学生与老师交流, 老师拔高提升学生对某一字词的理解, 或老师挑出不同意见, 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与学生交流辩论, 老师指导评价。

预设字词:如第一段写景当中的相关词语。

学生:“绝”, (教师板书) 我觉得绝字用的好, 他表现了一种万籁俱寂的氛围。

老师:有没有其他理解?

学生补充:读出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读出了大雪过后, 一片静寂, 湖山封冻, 人鸟无声的森然寒意……让人感受到作者孤寂的、平静的心情;从声音写雪之威严, 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做铺垫。

老师:赏析不错, 再看看其他组的成果。

“独”独自。不约朋友同往, 让人感到作者特立独行的风格;让人感到作者追求清静, 怕人打扰的心境;让人感到作者的孤独寂寥……

老师:张岱是独自去的吗?

学生:不是, 因为文中写道“舟中人两三粒”, “舟子喃喃曰”这都说明不是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的。

老师:那为什么要用“独”呢?

学生:因为张岱看来, 芸芸众生虽可同行, 却不能为伍, 表现了他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

老师:看来这“独”不是“形独”, 而是“心”独, 作者并非一人出游, 却用“独”字, 是侧重于自己心灵孤独啊!还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字?

“一”文中连用四个一, 前一个是全的意思, 茫茫天地, 上下皆白, 营造了一种空旷、沉寂的意境, 给人一种浑茫难辨的感觉, 而后三个一, 给人一种依稀可辨, 孤迥渺小的感觉。一大一小的对比, 让人体会到身处其中的人内心的孤独感, 渺小感, 无助, 伤感, 惆怅……

老师:一个数词你们也读出了这么丰富的意蕴, 真佩服, 眼光独特啊, 其他小组还有新的发现吗?“痕, 点, 芥, 粒”这几个量词一个比一个小, 写出了视线的移动, 景物的变化, 镜头从小而更小, 直至微乎其微, 让人想象到:茫茫天际中, 一叶小舟在静寂的湖面徐徐向前, 给人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体现了由近及远的写作顺序;一痕一点是舟中所见, 一芥两三粒是心中所想, 一实一虚的变化, 仿佛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忘却了人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得到了宁静和超脱……

老师:你们组眼光更独特, 小小量词也能读出这么多意味, 真是佩服啊!其他组还有新的发现和见解吗?

“与”天与云与山与水浑茫难辨的感觉, 如果没有“与”仿佛事物间有了界限,

老师:鉴赏词语有个很好的方法, 就是替换法, 这组同学用得很好!

“而已”景啊, 人啊, 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 这个罢了, 表现了作者的伤感惆怅油然而生的心理。

老师:虚词也成了传达丰富复杂情感的途径, 张岱用得独到, 你们更是慧眼独具!还有哪些字词值得我们推敲?

(略)

老师总结:通过大家赏析字词, 我仿佛看到了在苍茫与静寂中站立着的孤独的张岱, 现在我们齐读写景的这两句, 读出那种天地茫茫, 读出其中你的感觉!

学生读体会, 老师在黑板上画。

老师:很好, 读出了天地茫茫, 读出了天人合一。大家读的时候, 我简单勾画了一下, 大家看, 上下皆白的背景中, 只有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的特写镜头, 他的文字简练, 自然质朴, 不加修饰, 不用修辞, 你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手法?

学生:白描。 (教师板书)

老师: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的写法如出一辙, 。像这样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手法叫白描。 (媒体资料包给出白描手法相关资料) 张岱正是用这种苍劲大气的手法, 用文字勾勒了西子淡妆的写意画卷, 这种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 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迥绝流俗的审美情趣。白描不光能写景还可以写人记事。 (拓展略)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第二段叙事中哪些字词意蕴丰富呢?

“喜”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客人的惊喜激动, 也让我们感受到张岱的惊喜。

老师:张岱为什么会惊喜激动呢?

学生:茫茫白雪, 人鸟俱绝, 却在此时遇到了志趣相投的人, 是一种得莫逆之交的知己之乐!

老师:可是张岱从自己的角度叙述, 而说见他的客人喜, 这是一种反客为主 (教师板书) 的写法, 它能使叙事富于变化。其他小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见解?

“强” (教师板书) 尽力, 本来不能喝酒, 但此情此景, 却不可不饮, 这尽力一喝, 表现了作者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意;也表现了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惆怅!

老师:有没有不同看法?

学生:勉强。从前文的独往到此处的强饮三大杯而别, 作者冒寒独往, 却匆匆而别, 看来亭中的客人打扰了张岱的清静, 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淡淡的哀愁。

(学生争论)

老师:古诗文中的某个词出现两种解释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且似乎都有道理, 碰到这种模棱两可的难关, 我们就要体会全文的意味加以抉择。同学们只要联系全文, 自圆其说就可以, 就我个人而言, 我倾向于“勉强”与全文作者的孤独吻合。

“痴” (教师板书) 通过舟子之口, 说张岱痴, 可以看出张岱的与众不同;也可以看出舟子对张岱的不理解;还可以与前文中的“独”字照应, 表现张岱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那么, 这个痴字用到张岱身上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看看张岱其人, (媒体资料包给出张岱的相关简介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我们再看看痴的四个义项, (媒体资料包给出痴的四个词典解释: (1) 傻, 愚笨。 (2) 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 (3) 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的人。 (4) 由于某种事物的影响而变傻了的。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难道就没人觉得是呆, 愚笨吗?我就觉得是笨, 谁能帮我找到依据? (学生找到)

老师:大家对此字的参读真是很独到, 我很佩服同学们的细心和敏锐, 我也情不自禁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看这个“痴“字, 病字框, 表明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不同常人呢?下面一知字, 知有晓得, 明了的意思, 也有学问, 知识的意思。张岱从一个仕宦公子到一位抗清义士, 再到一位山中隐士, 他享尽了繁华, 凑够了热闹, 明了了世事变幻, 那一种参透一切的平淡之心本非常人能及, 张岱好山水, 晓音乐, 懂戏曲;经史子集, 天文地理无不涉猎, 著述宏富, 那一种博学思深的境界也非常人能及。所以这个痴字, 正是对张岱最准确的概括, 所谓痴, 正是张岱身上那种非同常人的超逸、清高。正是这清高超逸, 拉开了张岱与常人的距离, 成为他孤独的原因。 (教师板书)

雪妆的西子, 清雅脱俗, 面对她, 张岱暂时忘却了人间的喧嚣和烦恼, 暂得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他在孤独中享受这份静谧, 把自己融入到茫茫宇宙之中。当我们再读《湖心亭看雪》, 我们会发现, 张岱并不遥远, 他正穿越时空隧道, 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25分钟

步骤5:齐读:悟难解真情, 谈一家之言来, 让我们齐读《湖心亭看雪》, 读出那份孤独, 读出那份静谧! (齐读课文)

《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 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慢慢感悟吧!2分钟

篇9:《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课文,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他孤高自赏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江杭州被称作“人间天堂”,那里的西湖自古以来就令无数的文人墨客情有独钟、魂牵梦萦,并为它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句。我们先来欣赏两首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屏幕显示)。西湖很美,是吧?但有人说:西湖的雪景才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就跟随张岱去领略一番湖心亭的雪景。(板书课题:湖心亭看雪 张岱)

(二)简介作者

1.师:你了解张岱吗?哪里告诉你了?(肯定学生预习时能注意到课下注释)(屏幕显示;勾画要点。由“明亡后不仕”引出他的“故国之思”。)

2.作者在两部作品的题目中反复用到了哪个字?(“梦”)(用多媒体显示两首有关西湖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古诗,让他们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屏幕显示全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尽量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让其他学生听后给予指正,师引导明确。)

2.强调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屏幕显示)崇祯、桡、毳衣、雾凇沆砀、芥、毡、焉得、强饮、痴(强调后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精彩赏析

1.引导学生从文中分别找出表现“隆冬”“雪夜”“独往”的句子。(强调:“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联想到哪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者写作角度的区别:前者从听觉来写,后者从视觉来写。)

2.也许,张岱早已料到,此时的西湖肯定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他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雾凇……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奇景。咱们也来好好欣赏欣赏吧。作者极言宇宙之大,又极言人之渺小,请想象一下,此时此地的他会有怎样的感觉?(孤寂落寞 到这儿字里行间已有淡淡的哀愁流露出来)(板书:孤寂落寞);

3.张岱没料到,今晚还会有一次巧遇来暂时缓解他的孤寂落寞。(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本段的朗读(结合“大喜”“喃喃”具体指导“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句话的朗读。)

(2)前一句是早在亭上的人说的,他们“大喜”,“我”也喜吗?根据何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尽力,不能喝而尽力喝。是啊,天涯遇知音,怎能不喝?酒逢知己千杯少,怎能不尽力而为……?可见,他的心情也是“喜”的。自己的“喜”不直说,却说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喜”,有技巧!

4.理解到这儿,我们已迈进了张岱的精神世界。接下来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1)(屏幕显示:关于张岱的资料——明亡前的与明亡后的。)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西湖的爱。

(2)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故国的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语句。

a.“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明朝皇帝的年号,而本文写于明亡后清朝时。实际上,张岱在作品中凡是写到昔日游玩的内容时,大多标明朝纪年,以此表示不忘故国。)

b.引导学生从文中看似前后矛盾的句子中去探寻他的故国之思:理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另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师:如果张岱没有隆重冬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就不会欣赏到奇绝妙绝、令他痴迷不已的雪景,就不会流露出他那超凡脱俗的雅趣,更不会有一次喜出望外的巧遇,我们也就无缘知道他酒后才问友人姓氏的痴言,而所有这些“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巧妙含蓄地抒发他那腔与日俱增的爱国痴情、表达那颗永不变更的痴心!所以,文中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情!我们再来看看张岱的作品、好好了解一下他这个人。最后作业包括: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屏幕显示:关于张岱与《陶庵梦忆》)

师:现在让我们当一回张岱,满怀着对西湖的爱、对故国的哀来饱含深情地朗读一遍课文。(齐读课文)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

2.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作者简介:邱少玲,女,1978年生,汉族,山东诸城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吉林省安图县新合乡中心学校。任教学科:初中语文、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篇10:《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初中的语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适当的进行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本节课内容的选择上较新颖,组织严密,条理清晰,节奏明快,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在课堂中合作、探究性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得到发挥。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各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整节课中学生兴趣浓烈,积极主动性较高。重点、难点把握较到位,课堂环节设计巧妙,目标达成率较高。

但仔细分析缺点还是很多的。如:课堂上细节讲解还不够,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充分,整个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够高,上课有点放不开。教师示范较少,学生展示空间不够充分。各环节用时把握不够精准,导致后面的重难点讲解不够精细。针对以上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积累经验,改进措施,提高效率,努力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篇11:《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更是以其景致优美闻名于世,白居易曾说过:“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可见西湖美景之诱人,如果有机会游览西湖,你会在什么季节去呢?

生回答:(此处略)

师:同学们的选择各不相同,却唯独没有冬天,可见大家都希望在最舒适的季节看最美的景色。有这么一个人,他选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夜独自一人去西湖赏景。今天,我们跟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品味他笔下雪景之美,感悟雪中之情。

二.授课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

师:我们看看大家预习的怎么样。请一位同学介绍张岱生平,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生1: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师:晓丹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张岱的生平及著述,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生2:(补充)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师:很好,林祥同学的补充可助我们走进作者思想世界,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生:没有了。

师:那好,我的资料再加上将晓丹和林祥同学提供的,就较为全面了,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将黑体部分做笔记。(出示张岱生平——幻灯片一)

生做笔记

(二)初读文章——做到读对

师:下面请李睿同学朗读课文,要咬字清楚,断句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有读得不正确的字音和断句不对的地方,提出来帮助纠正。

生3:(读课文)

生指出错误。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好多问题我都没听出来。老师将文中重点字的读音整理出来了,我们齐读两遍后在书上标注。(出示幻灯片二)。

崇祯(chōng zhēn) 是日更定(gēng) 焉得更有此人(gèng) 余 挐一小舟(ráo) 毳衣炉火(cuì) 雾凇(sōng)沆砀 (hàng dàng) 余强饮三大白(qiǎng) 喃喃(nán nán)

生:(齐读后标注)

(三)再读文章——做到读懂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文章,解决大屏幕上两个问题(出示幻灯片三)

1:总结文章大意。

2:理出文章结构。

生:(读课文并思考)。

师:好,请李睿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3:讲的是张岱雪夜游西湖。

师:能不能再具体一点?请其他同学也思考。

生4:是张岱雪夜游西湖时所见所感。

师:很好,张娜同学较之李睿,点出了所见所感。能不能再全面一点?提醒同学们,文章两段各有内容,不能顾此失彼。

生3:是张岱雪夜游西湖见到了美景且在湖心亭上遇到了知音。

师:很好!李睿同学总结很全面,点出了知音二字。下面请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5:可以用段意来表示吗?

师:可以。

生5:第一段讲张岱在大雪之夜游西湖赏雪景;第二段讲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两个人并喝酒。

师:这是段意,能不能画成结构图示?

生5:我试试。(上黑板画)

张岱在一个大雪之夜游西湖赏雪景→在湖心亭上遇到了两个人并喝了酒。

师(笑):王娇倒省事,一个箭头就解决问题了。同学们觉得这样算不算结构?

同学们:算。

师:虽然不够细,但也算一个粗框架。王娇同学的图示给我一个灵感,同学们思考一下,用诗句勾出文章结构。

生思考后举手。

生6:大雪之夜游西湖,湖心亭遇金陵客。

师:(鼓掌)很好,谁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7:雪夜游西湖,偶遇金陵客。

师:很好,五言也好,李龙的回答好在一个偶字。提醒一下,将作者游玩目的等都考虑进去。

生8:独往西湖赏雪景,湖心亭遇金陵客。

师:第二句大家再斟酌一下,考虑一下舟子的迷惑。

生3:舟子说两人都很痴。

师:那两人是有共同点的,我们可以说两人是什么?

生9:知音。

生8(抢):湖心亭上遇知音。

师:很好,王艳同学不愧是语文科代表。就这句了。

板书:独往西湖赏雪景→湖心亭上遇知音

(四)精读课文——做到读透

师:好啊,我们这两句诗,点出了作者是独游西湖,目的是赏雪景,在湖心亭上遇到了知音,全面而精巧地理出了结构。下面请认真读文章第一段并找出写景的句子。

学生读课文。

师:找到的请举手。

生9(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请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我读这一段。用你的心去感受这彻骨的美!

师(播放音乐,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辽远、孤寂)。

师:王艳,谈谈你的感受。

生8:西湖的山水融为白茫茫一片,淡淡的轮廓依稀可辨。

师:从何看出?

生8:文中有很明显的字词,如 “沆砀”,注释解释为白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用一个与字将天、云、水三样景物连在一起,很明显浑然一体,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则用痕、点、芥、粒来形容,给人云遮雾罩的感觉。 生(不约而同鼓掌)

师:王艳同学不愧是课代表。我还有一个疑问要你帮助解决,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形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我感觉不合常理,你觉得呢?

生8:老师是不是觉得有点小了?

师:是啊,这几个词用的不好?我们换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不是更好吗?

生12(抢):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8:我觉得作者在写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生7:还有人在时空面前的渺小感。

师:大家的帮助使我茅塞顿开,老师想起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应该也是张岱此时的感慨。

生(笑):还是老师厉害。

师:是作者厉害,回头看,作者写景妙在哪儿?

生6:寥寥几笔就把雪后西湖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师:很好,你点出了“寥寥数笔”和“完美”两个词。注意这描写中含有的情感。这种描写方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生6:白描。

师:对,白描。我们以前讲过,同学们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生12:鲁迅先生写一个人牙疼“歪着嘴吸风。”

生2:鲁迅先生写长妈妈睡觉摆成一个大字。……

(大部分同学踊跃发言)

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白描手法,老师提醒同学们,写作文时要有意识地多用白描手法。

师:张岱选择一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冬夜去湖面泛舟,其行为异于常人。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评价一下他的行为?

生9:痴。

师:怎么理解他这种痴?

生12:就是傻、呆呗。

(众生大笑)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痴的了解还不到位,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看看张岱的痴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讨论后回答:大雪天独自一人夜赏雪景,异于常人;看到美丽的雪景不禁沉醉其中;遇金陵人,喝酒两杯却不问姓氏,不问来由。

师:很好,同学们抓住了文中关键点。痴从何来?

生8:来自他不随流俗,超凡脱俗的名士风度。

师:有点这个意思,鲁迅先生曾说魏晋时政治之诡谲,四海之骚然造成了魏晋多名士,张岱的痴确实与他的人生遭遇有很大关系。有一个细节大家注意了没?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到清朝,他为什么还用明朝年号来纪年呢?

生8:思念故国。

师:对,故国的思念。明亡以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清苦,“风雨凄然,午炊不继”,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张岱为什么痴,他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因为他心中有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他不看平常之景,他笔下的雪景也蒙着一层谈谈的伤感。此刻,你觉得张岱的“痴”是傻,是呆吗?

学生感悟、体会:不是。

师:我们可以再用两句诗来总结张岱痴人情怀“遗民难了故国梦,看似疯魔实是真。”

师:(大字板书)独往西湖赏雪景,湖心亭上遇知音。遗民难了故国梦,看似疯魔实是真!

师:“痴”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是最真的情感。我们无法真正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但我们要感谢张岱,正因为他的满腔痴情,让我们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了别样风情。也许当我们有机会去西湖看雪景的时候,心头会浮起那些美丽而伤感的句子。

谢谢大家,下课。

拓展阅读:《湖心亭看雪》赏析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初更时分,晚上八点左右,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篇12: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湖心亭看雪》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的清新淡雅,把作者拥毳衣炉火、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鉴于这些,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培养月的文言文的能力;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并背诵;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写,掌握并运用白描手法。

针对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1.导语;2.展示教学目标;3.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4.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这里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正音、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句、小组讨论,质疑、学生教师答疑、检查自学);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这里包括学生质疑,学生老师答疑,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形成板书);6.反复诵读,完成背诵(这里包括背诵指导、学生联系、检查背诵);7.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这里包括对白描手法的介绍,使用白描手法对人物描写的范例、小练笔----用白描手法描写自己的同学,让大家才一下写的是水、作业布置:课下请同学们用白描手法描写自己的父母);8.总结语,教学反思《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说实在的,在没上之前我还颇为得意,为准备这堂课我专门有学习了调节教学的相关内容,首先这个设计体现了四有:有目标,有自学,有讨论,有读写;其次,三语(导语、过度语、结语)在备课的时候在考虑到了;同时整个环节基本符合:自学释疑、整体赶制;训练操作、合作探究;反馈矫正,读写巩固;延伸迁移,联系实际。以上这些在上课时都体现到了,而且,在合作探究质疑环节,由于学生质疑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我又适当加入了一个讨论,可是上完课后发现者皆可还有很大的漏洞,特别是各位老师的平可使我的认识更深刻,收获也很多。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三语,语速不能过快,导语的目的是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我再说导语时就有些快,不能使学生很好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过渡语,是引领学生很好地从这一环节过渡到下一环节,这个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做大的失误就是结语,竟然忘记了,为什么会忘呢?紧张,因为结语是背出来的,已紧张很容易忘。结语,它是对文章内容、情感、写作特色很好地总结,通过老师对文章的把握把他总结出来,而不应该是背出来,背,很容易忘。也给人一生硬的感觉。

2.教学设计要科学,有条理。我的教学设计大致是感知内容、理解感情、练习背诵、写作特色的把握----白描手法的运用。显然,练习背诵放在第三个环节很不合适,要么把它放在第一个环节,要么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根据我这堂课可以把它放在最后,因为背诵是常规教学,可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

3.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脱离文本,轻轻点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课后第二题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白描。讲完定义后老师应该结合文本将一下白描在本文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小练笔缓解由于时间紧,只让学生写了,而没有展示,这是一个遗憾,这是一种反馈没能够实现。

4.读书要有目的,目标要明确。这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读书有些盲目,其实,老师让学生做的每一项活动都要有目的性,这样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篇13:《湖心亭看雪》教学有感

文言文教学到底教仆么、怎么教?这是人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的老师, 总想在课党上多讲一点, 讲得令曲一些、细致一些, 生怕自己不讲了学生就不愤, 就考不好;有的老师也知道要根据学怙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祚, 也希筚在Itl己的课堂上学生学得活动些、•趣•些, 但总苦T•找+着怆当的尺度来定位, 教学付出很多, 但效災£]己总不满意。我想, 这里面存在文自文教学的瑶本a念和课堂教学设计的甚本原则没有抓准的问题。入选教材的文n课文, 应该说可教可学的内荇很多。也正因为多, 教师就需耍对“教什么”这个问题, Y丨较清晰的认识。我以为, 一篇文言课文, n丨以选择三个方面的内容来教, 即文字、文学、文化〒方面, 简称“三文”教学。也就是说, 思考一篇文言课文要“教什么”, 教师不妨重点考虑:教一些文字方面的知识, 能允实学生的积累, 增强文言语感;教-些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 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赏析、体验感悟能力;教一些文化方面知识, 能增进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怀。当然, 就“三文”而言, 一篇文言课文, 不论篇幅长短, 均有许多nj'以枳累、nj.以深悟禾「1可以挖掘的内容。因此, {•:教学处理时, 我们仍然需要作茧点的选抒、难易的R别和深浅的圮位。“怎么教”的问题较复杂, 涉及教学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让于.段选抒, 以及面对不同学情的应变处理等。下面, 我以初中《湖心亭看雪》-课为例, 具体谈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的•篇短文。本1丫L元的导读文字, 对学生学4有两点要求:“要能借助注释和T.凡书, 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 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耍求, 也是对教师处理和设计教学的内容定位。编者从学情的允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实, 教师的教也足要与之对应的, 这也是-种“以学定教”。在这里, “教仆么”的W题似乎明确了。用“三文”的观点看, 即文卞方面, 强调借助丄具学习和积累掌捤一定的文言知识:文学方面, 重视了对课文情景交融的感受和体验。虽然编者没有具体谈及“文化"方面的学习, 似教师可以依据学情与时间, 响故适当的挖掘教学。有了以上分析、定位, 接下来茧点丄作就是如何设计本课的教学了。就《湖心亭看雩》一文, nj•以粗略作如K设计:1.教学难点。依据“三义”教学主张, 本课的教学車:难点n丨以确圮为如K三点:学>J叙琪描写类文章的诵读:揣摩想象课文优芙的意境:体悟课文叙事描写的语言芙。以丨•.三点, 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三个FI标, 学生一节课不可能都能掌握, 但教学抓到了这几个®难点, 学生的课堂学习y标就是明确的, 学习过程也会Y/定的收获。2.教学过程。就本课教学, 可以拟定以下=个教学环甘和相应的活动安排:环甘一:熟读成诵。学习文i•文, 读, 永远是第•位的。让学生多读课文, 读通读顺课文, 这是首要任务。如何读, 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下手。读的形式可以多样, 但读的教学, 主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学>」叙串类文言文的读法, 如学d�揣摩体会叙事类文言文的U吻、语调、语气和1i V奏等;二是通过读, 让学生走进文木, 感受文木, 体悟文章的境界之美。环节二:揣摩想象。阅读精美的文章, 如果没心f阅读者的揣摩和想象的, 这种阅读学W足不到位的, 也是不会有所收获的。这篇课文, 作者写的是在西湖看雪景, 在文章屮, 作者到底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精美画面?这个画面, 其构阁如何, 其美在何处?这些都需要教师结合语句, 茧点启发和引导, 让学生通过对文中的字、同、句的细心揣摩, 产生d己的联想和想象, 方能体验和感悟到课文悄眾交融的境界美:作荇写丐景, 落笔极精, 在巧妙的对比和点缀之下, 呈现给读者的是, 在一幅阔大之景下, 突©着“长堤一痕"“湖心+一点”“舟一芥”“人两=粒”的㈣面对比。学生通过揣摩和想象, 达到“激发灵忡, 陶冶情操, 丰富文化积累”的学习收获。环廿鉴赏体悟。阅读教学, 耍尽量做到让读者对文本产生fl己的理解感受。教师任何的精讲细析, 只要f生接受不了, 都只能说“嚼烂r喂给学生”, 学生当然是“食之无味”了。而要让学生自己来“嚼”、自己来体验感悟, 就得做到两点:是巧妙引导, 二是把体验与感悟还给学生。巧妙引导, 就要有恰, 的W题导引。这个M题不难解决, 只要用好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编荇设计的问题即可。木课的“研i�丨与练有两个要求:“1.说说木文中描写两湖雪景的文字丫/什么特色;2.文字简练朴素, 不加渲染, 这种写作手法就足白描。体味木文所用的白描手法。”如能把这两个问题当作学生赏析课文的导引, 我看就足够了。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 还达到这样的要求, 这就需要教师适气地将难度下降。休验与感悟足木环节的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让学生在课帒上交流互动, 充分表达G己的理解与感受, 这不失为一种好做法。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 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木进行体验、感悟和交流, 学生的鉴赏才足有意义的、有收获

的。如果学生能力较强, 教师可适当增加学习的拓展’如i±学生对“研i�丨与练”第:题作深入的思考与体悟, 在比较学习屮,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汄识, 提卨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文言文教学, 细思下来, 我有两点很深的感触:1.要有自d的教学主张。以往的文言文教学, HH于缺乏新的教学理论指引和新的教学理念支持, 我们的教学一直在“字字落实、句句分析、;I i讲灌输”的旧模式里打转, 教学效果不卨。如今, 新课程改不不断深入发敁, 新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断史新, 乂让我们•些教师感到眼花缭乩、无所适从, 课党教学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染。究其原因, 我想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即教师没<|'自己的教学_七张。文•文到底如何教?我想, 教师有无想让、如何想足非常又键的。教师如果没心了自己的教学想法和教学坚持, 就不nj能有自己的教学主张, 就不nj.能有高效的教学。2.耍用好教材、落实要求。“用教材教”己经提f很多年, 可我们“川”的情况如何呢?情况不稗乐观。一方而, 不会用教材中的建议、要求和H题设讣来教学。如单元和课文的导读文'/•、课后练习设计等, 这些教材里现成的好东西, 常常被老师们忽视, 甚至抛弃。常听老师说“不会教”、“不知如何教才好”, 其实是教师不理解教材, 更不会运用现成的教材资源所导致的。另一方rfll, 总想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无限的学习内界。教学内容贪多求全, 教学过程只能是以讲代学, +然时问+够。其实, 教材编者多在单元异读単.提到了具体的教与学的A-体耍求, 只是教师放+下’生怕+讲或少讲f学生就学不会、也考不好所导致的。叶老早就说过,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_。那么, 如何用好这个“例子”, 做到“一课一得”,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邢益育, 海南省文昌市敉育局中学教研室主任,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海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篇14:《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就文本特点来看,《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也是一篇游记,教学中主要把握住一个关键点:作者如何把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到一起的。围绕着这个关键点来设置教学目标。对于作者精神世界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年龄和经历,不宜讲得过深,淡淡的哀愁点到即可。另外,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不易理解。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想要了解内涵还是要多读。下面是笔者所设置的学习目标。

《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积累文言词句。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白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了解文章所叙之事,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淡淡的哀愁)。

二、自主先学任务单的制订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先学,不但要先学,还要“学进去”。为了让学生真正学进去,在课前会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上的任务不是习题,也不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而是能体现课堂教学流程的任务序列。有了这一系列任务,学生就能在课前先思考问题、查阅资料,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任务单的最后添加一项“知识储备”(关于作者简介及文章中所描述的湖心亭介绍)提供关于本课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先学。

《湖心亭看雪》自主学习任务单: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断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自学收获中的译字译句。

文章写了什么事(按照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几个要素来叙述)?

划出文中的写景句。运用修辞手法扩写这两个句子,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异同。

阅读“知识储备”,通过对课文具体词、句的赏析,说说张岱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他的情感。

将你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地方标注出来,课堂上共同解决。

三、教师过渡语的使用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虽强调学生讲,但也给老师留了十几分钟“讲”的时间。讲的少了就不能讲废话,要简洁精练。

在由“齐读”向“小组讨论”过渡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读书上齐心协力,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断句准确。点评学生齐读的同时,也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给学生们鼓劲。

在由叙事向写景过渡时,教师则提醒学生思考本文除了叙事,还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这不但完成了过渡,更复习了5种表达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逻辑性、更有条理。

为了让检测反馈更真实的体现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检测用的题目是当堂下发的。不但有题目,还有分值(满分40,及格24分),使学习效果一目了然。学生完成后组内交换批改更保证了成绩的真实性。

四、小结反思的创新

“以学为主”模式中为了让学生讲出来,教师不只在交流展示环节为他们提供平台,也可把小结反思环节当作很好的阵地。

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妙:“这节课,我们展示了自己课前学习的译字译句,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了解了课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融汇到一起的写法,还知道了什么叫做白描,知道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山水之痴的雅趣、遗世独立的情怀和故国之思的淡淡哀愁。”

五、幻灯片的制作和使用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成为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投影重点字句让学生来交流展示,投影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利用电子白板在幻灯片上圈点勾画。另外,教师还可寻找能体现文章的整体情感基调和主要内容的背景图,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悟文本。

六、板书的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遵循一切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为主的原则,教师应该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强化引导并不断反思,摸索出教学行走的最佳路径。

上一篇:舞蹈部舞月策划下一篇:会务学习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