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第二讲)

2024-04-30

《中国式管理》(第二讲)(精选6篇)

篇1:《中国式管理》(第二讲)

第2讲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

【本讲重点】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下)

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

1.保护自己,却不能伤害他人 首先要保护自己

中国式管理的根本理念是明哲保身,这也是中国人跟西方人不一样的。从国外回来的人,经常对我们的人和事很反感,就是拿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人的东西。西方人认为,明哲保身就是自私,只顾你自己。中国人则认为,你自己都顾不了,还有时间去顾别人吗?所以一个人先把自己保住了,才有机会去保别人。

不能伤害他人

明哲保身没有错。但你要保护自己,而不能用来伤害别人。你如果把中国人这套拿来害别人,那你是学错了,因为最后的效果很差。你只能用来保护自己,这就是说,你要稍微机警一点,不要人家讲什么你都相信,因为你越相信他,他就越容易骗你。甚至你可以这样认为,你是帮助他骗你。你不相信他,他就骗不了你;你相信他,他就骗你,那当然是你的错。中西方的观念有时候是相反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方人告诉你,不能骗别人;而中国人从来不说不能骗别人,而是说不要骗自己。文化的方向不一样。西方人说,你不要骗他,所以他一定要靠法律;而中国人说他不骗自己,所以他不需要法律。一个不要骗自己的人,他是不会骗别人的;而一个老告诉自己,不要骗别人的人,他经常会骗别人。感觉中国人都是抓住根本的。

【自检】

请您回答下面的问题。

您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1

2.避免吃亏,先小信而后大信

对人你只能小小的相信他,不能一下子就大相信他,你要慢慢经过考验再去相信。如果你一见面就相信,他一定会骗你。只有经过不断的考验,你才知道这个人可以相信到什么地步。

3.遵守规定,然后才权宜应变

中国人先告诉你,要遵守规定;然后提醒你,要权宜应变。

遵守规定

一个连马步都蹲不稳的人,最好不要随便出手,中国人练功夫,都是先蹲马步,把两只脚蹲得很稳的时候,你才可以出手。要不然一出手自己就栽倒了,这就叫务实,叫守规矩。

权宜应变

一个人规规矩矩,但最后你还要会应变。不规矩以前,那叫投机取巧;规矩之后,就叫随机应变,你要看不同的阶段。我经常讲这样一句话,“你一定要随机应变,绝对不可以投机取巧”。中国人只要记住这句话,就会成功一大半。你站稳了才可以出手,你不出手没有作用。一个人只知道规规矩矩,一辈子在基层,你不能上去。即使上去,很快也会下来。我们常常讲做人规规矩矩就好了,其实这句话我并不接受。规规矩矩只是基础,只是根本,下面你就开始要应变,因为不断的有变数会出现。管理的困难就是经常有变数。你看到这家东西很好,你就跟他下定单;可是当你定单下出去的时候,他们的人事变动了,产品质量开始降低了,你怎么办?你看到这个东西很好,就赶快去买做这个东西的机器,可是你机器还没有装好,它的价钱已经掉下来了。因为在你之前有很多人开始做,供过于求,它的价格自然就往下降了。总之,市场是变动的,人员是变动的,原材料是变动的,制造方法也是变动的。你怎么可能预知将来会怎么样呢?所以只能应变。

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

1.化解与解决的区别

应变中,我们发展了一套方法,就是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我们不叫解决,叫化解。中国式管理不太讲究解决问题,而西方人一开口就是要解决问题。比如,西医就是要解决问题,哪儿痛医哪儿。而中医讲究调理,你这里痛,可能症结在其他的地方,所以并不从痛处下手。西方人走直路,而中国人走弯路,闪躲之后,就把事情都化解掉了。

【案例】

有一次,一个日本教授和我吃饭聊天,他说:“你们中国人最了不起的是什么?” 我说:“我不知道。” 他说:“因为中国人讲不知道,你才听得到东西。你说知道,就听不到了;你说我不知道,这是保护自己。”

他边说边写了个“化”字。我当时很佩服他。我说:“你了不起。你看,我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到很想做事情,就是没事情可干,这个人最了不起了。”

会轻松的人,才是会化解事情的人。所以中国人讲轻松,不讲忙碌。我们是一个很悠闲的民族,很轻松的民族,因为我们会化。这个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2.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充分思考 我们一直认为推拖拉不好,其实推拖拉是最好的。我们可以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充分思考,避免和别人产生冲突。

【案例】

你和你的上司在一起吃饭,菜一端上桌,你的筷子就伸出去,这是很冒险的。万一你拿的那一块,正好是你的老板最喜欢的那一块,他看你一眼,你就变成他的眼中钉了。所以大部分中国人把筷子拿起来,先把嘴巴动一动,去推拖拉。推拖拉可以争取一小段时间让你想一想,谋定而后动,不会与人家起冲突。

3.推来推去、推给合理的人最为妥当

你推给别人,叫作礼让为先;推给自己,叫作当仁不让。但中国人不会先推给自己。中国人先动的先倒霉,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我们推来推去,不一定推给别人,而是经常推给自己。我觉得应该推给合理的人。谁合理就一起推给他,你合理他们推给你,你义不容辞。

4.推、拖、拉可以降低竞争气氛,更加和谐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讲,竞争是不好的。但我们一度认为,人应该竞争,没有竞争不可以。但是中国人的好处就是过一段时间会反思,当他觉得竞争是对的,他便一头扎进去,但是他回头想想,竞争搞得大家筋疲力竭、完全不能合作,竞争搞得大家不择手段、六亲不认,那我们做人干吗?因此中国人是不需要竞争的。中国人是全世界惟一懂得以让代争的。西方人是用争来争,我们用让来争。我们让来让去,大家很和谐,但是你还是争到了你要的东西。会争的人,他是用不争来争。

【小结】

上面讲述了中国式管理的几个基本理念。中华民族每七百年大兴盛一次,下一次大兴盛的时间为2044年,我们应该为此做出努力。中华民族的大兴盛是和平崛起,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为其特色。21世纪是合和的世纪,21世纪的主流价值应以文化为重点,使全球化与本土化能够兼顾并重。如果世界不能统一,人类就要毁灭。中国式管理的意义就在于管理修己安人的历程。它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

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形态

黄河对中国人的三大影响

1.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中国人满脑子都是不一定的。我们的个性是跟黄河学习的,因为黄河就是变来变去。

2.水灾深,水利也饶

水灾深,水利也饶。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灾难,但是也带给我们很好的利益。水能载舟,水能覆舟。中国人明白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的道理。

3.借力使力,避实击虚

 中国人很懂得借力使力,避实击虚。

【案例】

长江中本来有一个很大的石头山,船过来的时候,你就要对着它来,水流就帮你漂过去了;你一躲,它就撞过来了。有一次一个英国船到了那里,中国人就告诉领航,“前面有个大石头山,但是你不能躲,你要对着它来,你冲上去你就有命,你躲开你就没命。”但是英国人认为是在骗他,于是他就往偏的地方行驶,结果就出了事故。这个很有意思,你对着它来就没事,你一躲你就坏事。借力使力,不是你所能完全控制的。

 我们悠闲持久向黄河在学习。

【案例】

从大禹开始就拿黄河没有办法。其实,我们整部的政治史就是治黄河史。我们常说,大禹了不起,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奉公守法,尽忠职守。其实他不敢回去,一回去就没有命了。因为他爸爸就是因为治黄河,治得不好,被杀的。别人不知道,但他最知道他爸爸是怎么死的,他哪敢回家?所以很多人读历史没有读通,只是读死文字而已。

【自检】

请您阅读资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请回顾一下您的企业有没有过“借力使力,避实击虚”的经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对此有何更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最擅长兼顾并重

1.学则不固与择善固执 学则不固,就是说你来学,不是学到东西回去用。你学习使你不固执,因为你要配合时空,然后才能够择善固执。你到处去学,学到很多方法,你要用的时候,会看当前的时空有什么特殊性,才从你所学的这些东西里拿一个可以用的来用,而不是学一套回去用。因为每个地区有不同的地方,每家公司有不同的特性。

2.礼让为先与当仁不让

前面我们谈过礼让为先,但时空一变化,就变成当仁不让了。

3.有法无法与无法有法 中国人最奥妙,你说他没有方法,他有一套方法;你说他有一套方法,他就是没有方法。外国人怎么听也听不懂。比如,你学书法,老师会告诉你怎么拿笔,怎么蘸墨,怎么提手,怎么下笔,他讲得很清楚,可是你也照样写得一塌糊涂。那个方法只是个过程,要每个人自己去领略,老师无法教给你。老师所能讲出的东西是很有限的,老师有很多很多东西,是要靠你回去,把它想出来,那才是你真正的心得。

图2-1 中国人的兼顾并重

合理追求圆满

我们是要求圆满,不是求十全十美,圆满跟十全十美是不一样的。

 我们在和谐当中分是非,大家都有面子。因为只要有人没有面子,你就没有圆满。 不解决,求化解,就是尽量减少后遗症。 我们讲随便,就是表示不随便。

这句话最重要。西方是两个选一个,在二者之一;我们是两个合起来,在二者之中。真理在二者之中,不在二者之一。西方人认为,真理在二者之一,那叫偏道;中国人认为,真理在二者之中,这叫中道。这是很大的学问。凡是你说什么是对的,这是偏道;凡是你说什么是错的,也是偏道。中国人是对当中多少有错,错当中多少有对,这就叫中道。所以我们常常觉得中国人是非不分,因为不能分,一分就是偏道。比如,爸爸打你,该不该跑?你说该,就是偏道;你说不该,还是偏道。爸爸打你,敢不敢跑?三个字,看着办,这就是中道。为什么中国人老讲糊涂话,他有他的道理。你不能选择,一选择就是偏道,因为道理是整全的,是变化的,不可以断章取义,以偏盖全。

管理一定要跟当地的文化相结合才能够发生效果 中国式管理要在中国的社会里面发挥它的功能,就必须要跟中华文化结合在一起。你把外国的东西移植过来,有相当的困难,因为它与我们的思维不相符合。我们不可能排斥现代化的管理,但是现代化管理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技术,要用得好,就一定要配合我们的文化。所以现代化管理配合中华文化以后,就变成了中国式管理。在美国,现代化管理叫作美国式管理;在日本,现代化管理叫日本式管理。因为当地都有些不同的东西。

【案例】

一个美国人,到了下午5点钟,他就心安理得地下班了。因为这是美国文化,上班时间是公家的时间,下班是个人的时间,所以他心安理得就走了。

一个日本人,到下午5点钟,他是心安理得地不下班,因为他从来没有准时下班过,他脑海里只有工作做完没有,没有上下班的观念。所以你到东京,你到大阪,这时可以看到灯火还是通明的。

只有中国人,到了下午5点钟,下班也挨骂,不下班也挨骂。这就叫中国式的,你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黄河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黄河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真的拿它没有办法。黄河的特色就是它不声不响,所以中国人就是不爱讲话,你捉摸不定,搞不清楚他在想什么。最有趣的是,黄河流得很顺畅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当碰到一些沙滩的时候,它就叫的声音很大。中国人得到好处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吃一点苦就叫。

黄河之水天上来,它不知不觉就来了。中国人也是这样,神龙见首不见尾。中国人很少像西方人,完完整整让你看到,他很会躲躲闪闪,讲话讲一半,从来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整个都讲给你听。所以大家要从这些文化的差异性里去了解,我们不是故意标新立异,而是有真正的需要。

篇2:《中国式管理》(第二讲)

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位置,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目标载入国家根本法,进一步凸显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能盲目地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 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据我国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实践证明,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已成为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总书记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有人说,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发展要宁慢勿快,否则得不偿失;也有人说,为了摆脱贫困必须加快发展,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难免的、必须的。这两种观点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了。

总书记很早就用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作比喻,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又相对贫困,更要通过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人类要过上更好的生活,需要发展经济。过去认为生产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活动才是经济活动,才是发展。但是人类除了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有需求外,还需要生态产品,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过去之所以没有将这些生态产品定义为产品,没有将提供生态产品的活动定义为发展,是因为在工业文明之前以及工业文明的早期,生态产品是无限供给的,是不需要付费就可以自然而然得到的。现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的产品。比如,生产农产品需要耕地,提供生态产品也需要“耕地”。生态产品的“耕地”就是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空间,只有保护好这些生态空间,才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为人民提供更多蓝天净水。

自然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理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总书记反复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大踏步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源头抓起,采取扎扎实实的举措,形成内生动力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谋求更佳质量效益,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要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

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转化、推广,用绿色技术改造形成绿色经济。要推进空间结构绿色转型,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空间结构,形成主要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城市化地区、主要提供农产品的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区,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要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策略。要促进能源绿色转型,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要推动消费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做起,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

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归根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对待自然、用什么样的方式保护修复自然的问题。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需要把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保护修复的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应更多地顺应自然,少一些建设,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工程干预,多借用一些自然力。历史经验证明,过度的大规模工程措施对遏制生态退化的作用往往难达预期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而一些依靠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辅以少量人工措施的做法,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通

过划定生态圈保护区域,通过减少人类活动促进自然修复,使被割裂的生态系统逐渐连接起来,使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恢复起来。对自然恢复也要有历史耐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加快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要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全国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依据。针对我国缺林少绿的国情,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集中连片建设森林,继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为国土增添绿装,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国土的生态功能。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础上,针对耕地退化问题,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使超载的耕地休养生息。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机制。

五、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总书记反复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总书记主持审定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以八项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制度,着力解决因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的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等问题。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发展绩效评价不全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损害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

篇3:第二讲“:真”是射门之道

●人生境界真善美。真, 不仅是作文要求的第一要义, 更是立身处世的原则之首。

●达·芬奇说,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其实, 写作就是用时间在真理的海洋中不断地探索。

●若要作真文, 先须做真人。

●作文有三“真”:抒发性灵的“真诚”, 描写生活的“真实”, 阐释思想的“真知”。

●写作文, “真诚”的态度最重要。善待自己的文字, 就像善待自己的尊严一样重要。但凡对作文缺乏“真诚”乃至“虔诚”态度的人, 是写不出“真”的文章的。

●如果一篇文章充满了故意的且恶意的谎言, 即使它文字的外表再鲜丽, 也终将会受到时间的审判。一篇优秀的文章, 情真意切比什么都重要。

●写真文, 其实就是说出自己想要说出的话, 说出经过自己认真思考的话。不要担心自己说出“错误”的话, 只要你足够“真诚”, 你就没有偏离“真理”的道路。谁能保证自己说的话就代表真理呢?

●爱因斯坦说:“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 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就是这样, 如果你的每个文字都尊重事实, 你就步入了写作的正道。

●写作的“求真”, 一定是从观察和记录开始的。即使你仅仅记录了生活的细节, 那样的文章也一定是无比感人的。

●不得不说, 千万不要以为作文的“真”就是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你无穷的想象力可以营造另一个世界的“真实”出来, 这其实就是虚构。你读过的许多童话故事就是这样, 我们觉得它们就像真的一样, 且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真知灼见”。

●最后还要说, 有时候, 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但我们有的, 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佳作双娇】

佳作1:

尘封的记忆

徐跃玮

吃完晚饭, 我摸着圆滚滚的肚子, 背起书包, 满足地打了几个饱嗝, 一摇一晃地爬上楼去。

到了书房, 我放下沉甸甸的书包, 坐在桌前的椅子上, 想小眯一会儿。谁知, 松懈下来的身子顿时感到了疲惫, 于是, 我立刻睁开眼, 制止了想要眯一会儿的欲望。我想起英语老师吩咐我们要准备7年级至9年级的课本, 便从椅子上“艰难”地直起身子, 走向放着书本的大抽屉。

很快, 我便翻出了已经破了相的英语书, 正准备推上抽屉, 目光不自觉地移到了一张压在数学书下的照片上。我小心地抽出它, 呵, 原来是小学毕业照。“找找我在哪。”我心里想着。我大略看了一遍, 人呢?对照照片下面的名字, 终于找到了。

照片中的我稚气未脱, 正使劲地憋着笑。左边是我的死党范均, 你看他一脸严肃, 让人相当无语, 紧挨着他的是一脸无辜的季超;右边紧挨着我的, 是班里脾气最好也最容易欺负的朱静伟, 他的旁边则是如雕像般站着的陈志鹏。哈哈, 剃着一个小光头的张富洐真可爱, 在他右边站着的严翔辉, 则是一副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奇怪表情……看着这张毕业照, 往日的那些身影一个个地在我眼前闪现, 令我回味, 嘴角泛起微笑。

放下照片, 我又看见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盒子。打开盒子, 首先看到的是一把没有尺码的钢皮尺, 还有一辆已经锈得动弹不了的小车, 我依稀记得, 这是几个要好的同学送给我的礼物。在盒子里, 我又翻出来两本成绩报告册, 一本幼儿园的, 一本小学的。我很有雅兴地翻看着老师们给我写的评语, 从小班、中班、大班、小学一年级直到六年级。看完后, 我发现眼角湿润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所谓的被感动……

我正准备放下它们, 接着找寻我的那些美好回忆时, 嗓门粗大的老爸在楼下喊我, 让我赶紧去他房间拿包烟。于是我只能恋恋不舍地推上了抽屉, 拿了包烟, 匆匆下楼递给老爸, 老爸还很见外地说了声“谢谢”。我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迅速上了楼。

之前的疲倦已全然消失, 我翻出作业本, 开始了今天的“奋斗”……

佳作2: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乔君奕

在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下, 我走进了三毛, 走进了《撒哈拉的故事》。在三毛的笔下, 生命是一朵云, 它的绚丽, 它的灿烂, 它的变幻, 都是如此的自然, 如此的真实。

因为爱上了沙漠, 所以在撒哈拉, 三毛虽然过着平淡而艰苦的生活, 但粗茶淡饭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浓浓的爱:她和哑奴成了朋友, 在茫茫沙漠中建起爱的小屋, 在小小的屋子里开设女子学院……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自然而然地体现着, 让人羡慕。

三毛的母亲廖进兰曾经这样评价三毛:“三毛是个纯真的人, 在她的世界里, 就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 使她踏踏实实地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 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 她勇敢地面对人生。”这或许也是我爱上三毛的原因。一个女子, 置身于没有水、没有商店, 就连开车去最近的医院都要几个小时的恶劣环境中, 却活得有滋有味, 甚至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着实令我钦佩。

三毛这样的个性, 也让我学会了乐观。

这个学期, 我没能通过竞选连任班长, 尽管表面上装得很洒脱, 但心里却记恨每一个人, 觉得很委屈, 甚至哭湿了好几个枕头。烦闷了几天后的一个下午, 我在读书时突然想到了三毛, 想到了她在撒哈拉的生活。一瞬间, 我似乎明白了:摔倒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连爬起来的勇气也没有, 只要你想拥抱阳光, 那么阳光就会永远陪伴你。正如妈妈对我说的, 任何时候都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步, 不管成功与失败, 只有这样, 我们才会满怀希望和信心, 实实在在地过好每一天。

《撒哈拉的故事》中的每一个文字, 都充满了爱, 充满了对生活的憧憬, 给阅读它的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希望。合上这本书, 宽容、洒脱、乐观的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是的, 只有拥有了这些, 我们才会以足够好的心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说文论道】

《尘封的记忆》在轻松愉快中蕴藏着“微感动”,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则在诚挚温婉中律动着生命的震撼。下面, 我们就从“真诚”“真实”“真知”三个角度, 剖析这两篇文章。

首先, 对待作文要有“真诚”的态度。

《尘封的记忆》的作者徐跃玮是一名初三学生。从文章第二段“到了书房, 我放下沉甸甸的书包, 坐在桌前的椅子上, 想小眯一会儿。谁知, 松懈下来的身子顿时感到了疲惫, 于是, 我立刻睁开眼, 制止了想要眯一会儿的欲望”可知, 他学习很辛苦, 但他依然写下了这篇近800字的文章。原因就在于, 他写的是真事, 抒发的是真情。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的作者乔君奕竞选连任班长失败, 她选择了用文字来祭奠这一挫折。不, 与其说是祭奠, 不如说这是她重新站起来的宣言。正因为如此, 她变得更加强大了。

如此看来, 真诚地对待你的文字, 你的作品也同样会给你真诚的回报。

其次, 要让生活真实再现。

《尘封的记忆》里, 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修饰语用得非常好, 例如“圆滚滚的肚子”“满足地打了几个饱嗝”“一摇一晃地爬上楼去”“嗓门粗大的老爸”“恋恋不舍地推上了抽屉”等。最经典的当数对毕业照上那些个性各异的同学的点评。这就是真实。真实是由细节组成的, 而细节, 就是在描写对象时能加上准确的修饰语而已。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是作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再现, 其中有对细节的捕捉, 更多的却是对典型事例的筛选和概括。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有一件事打动了你, 那么请把你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 这样的文章也就具有了真实的震撼效果。

再次, 要认真思考观点并表达“真知”。

这里主要说说《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尽管表面上装得很洒脱, 但心里却记恨每一个人, 觉得很委屈, 甚至哭湿了好几个枕头。”这段文字, 告诉了读者自己伪装、埋怨甚至消沉的过程, 很真实。文章最后, 作者迅速地从挫折中走出, 并认识了挫折的意义, 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令人鼓舞。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真知”。强调一点:作文的“真知”, 需要我们避免表达或流露那些明显消极、荒唐乃至低俗的观念。

【前车之鉴】

求医记

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我拉着妈妈的手, 低着头来到了位于塘桥的——— (想想看,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上这个破折号?“蒙蒙细雨”或许是真实的, 但怎么与下文的人、事、情、理一点关联都没有呢?) 第三人民医院。

要知道, 塘桥是我最熟悉不过的地方了, 我从小就是在这儿长大的。这儿的医院我也不知来过多少次了, 可似乎永远摆脱不了对医院的恐惧感。 (这两句话, 表面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却经不起推敲:这两句话是为了突出强调自己对医院的恐惧感, 可是, 熟悉不熟悉塘桥这个地方, 与对医院的恐惧感似乎没有必然联系, 而且去医院的次数好像与恐惧感也没有必然关系。) 要不是因为身上过敏, 打死我也不会来这儿的。 (不生病, 谁会去医院呢?除非医生上班, 或者是去看望病人。你的这次“过敏”似乎并不可怕, 但为什么一定要去医院呢?这背后的隐情, 是多好的可写点啊!)

“女儿, 给医生看下, 没大碍的……”

妈妈把我带到了儿科。我发现, 儿科原来人爆满啊!要是这样等下去的话, 至少要等一个小时!于是, 我便摆出一副不耐烦的表情, 坐在了长椅上。妈妈也许看出了我的心思, 也体谅我还有许多作业要做, 便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回去买药! (你妈妈怎么敢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呢?)

回到家, 我便狂奔到书桌前, 开始奋笔疾书。吃了药后, 我的过敏症状总算得到了缓解。

但是, 没过几天, 身上又开始过敏了。这天刚好是星期天, 妈妈就又带我去了一次医院。这次总算见到了医生, 配了几服药, 吃下去以后, 身上才算有了好转。 (这次不再恐惧了?为什么要这样简单地一笔带过呢?)

话说起来, 这次求医真辛苦啊! (辛苦在哪里?谁辛苦?前文哪些地方是写求医辛苦的?写这辛苦又与主题或故事中的人物之间有何联系?)

[总批]这篇小文, 整体看来还算不错。首先, 没有胡编乱造, 没有出现类似“妈妈深夜背着孩子像刘翔一样飞奔”的情况。其次, 文章的一波三折也营造得不错。但在“真实”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文章还有许多“真”需要呈现。例如“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没有在后文再次渲染;妈妈的表情、心理必然是最具“真实”的写点, 但在两次就医时均未重点体现。当然, 文章中还是有一点破绽显现出了不真实:既然“总算得到了缓解”, 说明妈妈买的药是有效果的, 那怎么“没过几天, 身上又开始过敏了”呢?

【深度对话】

问:作文之“真”的敌人是什么?

答:“真”的对立面就是“虚假”。诚然, 初中生写作时存在大量的“虚假”“虚伪”“虚无”的现象, 但这主要不应该是同学们的责任, 而是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 老师需要同学们写出“像样”的作文来, 这其实是按照大人们的标准写作文, 从而导致了同学们在写作时, 自觉不自觉地用大人们的标准制约了自己的表达。无论如何, 你们都要记住语文大家叶圣陶先生的话, “能够写出自己的意思”“不虚浮, 不夸张, 老老实实, 诚中形外”。自由写作、自主写作最重要, 我们要多写自己想说的话, 个性的率真是写作的首要前提。至于观点正确与否, 可以先放一边, 我们看待事物或许片面, 只要我们不去故意说谎就行。

问:如何做到记叙文中的“真”?

答:文章有很多评价标准, 除了“真”, 还有“善”“美”“趣”“情”“理”等, 它们之间是有相通之处的。记叙文的“真”, 首先要忠实于事实, 做事实的记录者。要能够用感官去捕捉生活的真实, 眼耳鼻舌都是真实信息的捕手, 当然眼、耳最为重要。那些以故事性为主的优秀文章, 没有不把细节的真实展现得出神入化的。然而, 仅仅靠这些又是不够的, 因为这些只能捕捉到生活的表象。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表象都具有迷惑性, 许多“言外之意”“画外之音”要靠我们的思维去分析、判断。例如“你好啊”可以是一句亲切的问候语和赞美词, 也可以是一句恶狠狠的讽刺和诅咒。真实, 是和语言的丰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问:作文“真”和“假”的区别是什么?

答:有时, 真的很难区分, 因为作文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不过, 区别“真”和“假”还是有一条最为重要的标准的:违背生活常识的是“假”, 尊重生活常识的是“真”。写作, 历来强调来源于生活, 这是有道理的。我们还是要先把纪实类的文章写好, 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锻炼对生活的判断能力, 这样, 即使我们虚构一段故事, 也可以把它讲述得就仿佛生活中真实发生了一样。

【写作有约】

1.以“心”为话题, 进行系列写作, 如“伤心”“开心”“忧心”“悉心”“舒心”“甘心”“精心”“惊心”“亏心”等。请结合自己的故事, 写完整的文章或片段。

2.“真心有约”:与好友分享你的作品, 请同伴们点评哪些有“真味”, 哪些还需改进。

【相关链接】

龙应台的文字被人们赞誉为“龙旋风”。何以至此?大概也是因为多样的“真”吧。下面这篇《烧死一只大螃蟹 (节选) 》, 你读出了多少“真”呢?

烧死一只大螃蟹 (节选)

龙应台

台北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到新动物园去进行“课外教学”。记者报道说, 孩子们恣意玩弄小动物, 追逐孔雀、丢石头等, 缺少“爱生”观念, 呼吁学校加强教育。我不禁叹息:在一个不“爱生”的社会里, 你要学校怎么教导孩子“爱生”呢?

最早的记忆, 是邻居毛毛家的母狗生了一窝小狗, 就生在畚箕里头。我们几个小萝卜头兴奋地挤去观看, 皱皱软软的乳狗还闭着眼睛, 努力地在吸母狗的奶头;那一向凶悍的母狗居然温柔得像蜜糖似的, 伸着舌头舐怀里的小把戏。我们每几个小时就摸进去偷看一下。

第二天再去的时候, 毛毛的父亲正在诅咒:母狗讨厌, 老是生狗仔。他用手把乳狗狠狠地从母狗奶头上扯下来, 一手一只, 像丢石头一样, 往高高的墙外扔出去。扔了一只又一只。我们跑到墙外去找, 石头堆上几条摔烂了的小狗, 血肉模糊的。

有一天, 家里开杂货店的女孩儿兴高采烈地在教室里讲故事:“有一只猫, 好肥哦, 常到我家来偷吃鱼;我们每次拿扫把打它, 都被它逃掉。昨天晚上, 我阿爸把它抓到了, 四只脚用麻绳绑起来, 然后塞进饲料袋里面……”女孩儿眼睛发亮, 尤其得意她得到了我们所有人的注意。“然后我阿母和我还有我弟妹四个人, 一人抓着麻袋的一角, 把猫按在地上, 那猫咪呜咪呜叫个不停———然后我阿爸用力坐下去, 坐在猫身上———就像这样———”

她从桌上跳下来表演, 翘着屁股, 重重地摔坐在椅子上, 把全班的小孩都逗笑了。

“那只猫, 没坐几下, 就没声音了……”

长大一点, 去参观同学家的养猪场。同学的父亲, 一脸慈眉善目, 很热情地为我们做课外教学:这是肉猪, 这是公猪, 这是母猪。到了母猪寮, 一笼一笼的初生小猪正叽呱叽呱地吸奶, 庞大的母猪心满意足地横躺着。主人指着一笼猪, 说:“这十四个小猪昨天半夜才出生———啊, 这个有病!”

他捡起一只瘸脚的仔猪, 皱着眉端详了一刻, 然后高高举起来, 用尽全身力气把它往水泥地上摔去;我匆匆跑出去, 不敢再往地上看。不是因为我怕看死猪, 而是因为那只小猪并没有被摔死, 只是拖着流出来的肚肠在地上抽搐、蠕动, 慢慢地在血水中爬。

高中的时候, 有位国文老师, 正讲课间, 摇摇晃晃踱进来一只老黄狗, 气定神闲地就在窗边趴了下来。同学们捂着嘴笑。捧着《论语》的老师一面念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一面走向黄狗, 到了它身边, 对准狗的肚子, 狠狠地一脚踢过去, 狗哀叫一声, 跳起来, 冲出教室。

三年前回到台湾, 欢天喜地地赶到夜市, 想享受一下人挤人的热闹。活的蛇, 钩在架子上, 小贩拿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刀, 插入蛇的喉咙, “咝”的一声划下, 沿着蛇的身体, 把肉与皮剥开。剥了皮的蛇, 还是活的, 钩在架子上蠕动。

蛇贩的旁边, 是卖烤虾的。担子上几个大字:“生猛活虾, 活烤活吃。”炭火烧得红通通的, 连铁丝架子都烫得发红。小贩捞起几只正在游泳的草虾, 放在火上, 扑滋扑滋, 好像触了电一样, 虾在火网上颤动, 不一会儿, 透明带点青绿的虾也变得和火一样红了。

笼子里关着一只小猴子, 满眼惊惧地看着围观的人群, 细细的手紧抓着铁栏杆。一个小孩仰头对他的母亲说:“妈妈, 它跟人长得好像哦!”话没说完, 一个嘴上叼着烟的少年郎抽出嘴里的烟, 用烧红的一头伸进笼里去烧猴子的屁股。小猴子痛得吱吱叫, 惊慌地想躲, 可是笼子太小, 它只能在原地打转, 一手捂着被烧痛的地方, 很像个跌了一跤的小男孩。

旁观的人轰出一阵笑声。

在淡水的海边游泳。几个年轻的男女在沙滩上嬉戏, 大概是专科的学生吧!一个女孩子娇娇地笑着说:“你好残忍哟!你要下地狱呢!”

我突然发觉了他们在做什么:一个男孩子抓到一只螃蟹, 丢在一个纸杯子里, 然后点燃打火机, 把杯子烧起来;四个男女围坐在沙滩上, 快乐地看着一只螃蟹在火里挣扎, 慢慢地死亡。

我的心很痛, 走过去对他们说:“这只螃蟹是属于这个海滩, 属于大家的, 你们怎么可以破坏?”

年轻人讪讪的, 觉得没趣。正在找另一只螃蟹的女孩假装在玩水。我匆匆收拾了东西, 匆匆地离开了海滩。不, 我没有说出百分之一我想对他们说的话。我想说:螃蟹也是这个地球村的原住民, 如果它不曾妨碍你的生存, 你就没有资格剥夺它的生存权利。我想说:“弱肉强食”或许是生物界的常态, 人吃牛羊猪狗草虾螃蟹;但是“大地反扑”也是自然界的常态, 强食者的滥杀滥捕最后会造成自己的枯竭。我想说:你只是地球村的过客, 住了你的一生就要离开, 换下一代来生活, 你没有权利烧死一只螃蟹。如果人人到了海滩都去烧死一只螃蟹, 那么我的孩子, 当他到海边嬉戏的时候, 就没有螃蟹可看;在清浅的水中发现一只横行的螃蟹, 是在地球村中成长的快乐。你, 没有权利剥夺我的孩子的快乐。

可是这些话, 我都没有说;我觉得无力。这些年轻人是怎么成长的呢?难道不是和我一样, 从稚嫩的年龄开始, 看着小狗被抛出墙外, 看着小猪被摔得肚破肠流, 听着杀猫的故事, 闻着烟蒂烧燃猴毛的焦味?他们不是那样长大的吗?不管课本里怎么写, 如果整个社会给他们看的都是人对生物的肆虐, 沾沾自喜、毫无罪恶感的肆虐, 谁能要求他们了解“爱生”呢?“爱生”的观念从哪里开始呢?

(选自《看世纪末向你走来》, 龙应台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有改动)

【下讲预告】

篇4:第二讲中国职工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一、国家保险型养老模式阶段

在国家保险型养老模式阶段,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现收现付制、个人不缴费、就业/工资关联、企业与机关各成系统。这一阶段的政策法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

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政务院于1951年2月23日政务院第七十三次政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劳动保险条例》) ,并于1953年1月2日进行了修订,这是一个包括养老、疾病、工伤、生育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险行政规定。其中养老保险条例标志着新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在《劳动保险条例》颁布和实施以后的10多年里,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又颁布一系列关于养老保险的“规定”和“办法”,其中主要的规定和办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1951年3月24日劳动部公布试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务院1955年12月29日)、《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1958年2月9日公布)、1964年4月20日《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和《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职暂行办法》的通知〔(66)二轻劳邓字第11/59号〕等,奠定了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养老保险基本框架结构。

养老保险制度具体内容

覆盖范围:有职工100人以上的国有、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的企业及其职工,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及其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员工。

资金筹集:企业负责缴费,个人不缴费。企业按全部工人工资总额的3%,提缴保险费(3%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当时没有单独规定养老保险费率),其中70%留存本企业工会,30%上交全国总工会作为调剂金(1969年以后不再上交,全部留在企业)。

支付条件:第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工人,男性60岁,女性50岁;干部(机关事业单位),男性60岁,女性55岁。特殊行业或特殊工种退休年龄可以提前,高级官员和专家教授等退休年龄可以延长。第二,工龄满10年。

保险待遇:养老金与工龄和工资挂钩。一般情况下,企业工人连续工龄满20年,最高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为75%;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工龄满35年,最高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为88%;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养老金工资替代率最高达90%。工龄35年以下,养老金工资替代率相应递减。

评价分析

这个阶段,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单位保险”倾向明显,各单位对自己的职工负责,这种倾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得到了巩固,1969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要求“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工会经费和劳动保险金”,养老保险彻底变成了各企业内部的事情,丧失了其社会统筹调剂功能,这给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造成了巨大麻烦。

20世纪80年代初,从经济层面看,由中国农村起始经济改革蔓延至城市,经济转轨,政企分开,企业走向市场,现代企业制度普及开来,劳动力也开始流动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新职工中实行劳动合同制。从社会层面看,中国的老龄化时代急速到来,单位养老保险模式的弊病终于显现:首先,单位养老保险模式严重阻碍劳动力流动;其次,单位养老保险模式导致企业之间不公平竞争,老企业退休职工多,养老金成本高,新企业甚至没有养老金成本;再次,人口老龄化使得“体制内抚养比”(即覆盖范围内退休人数对在业人数之比)提高,国家保险型养老模式捉襟见肘,自顾不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式革命性变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二、“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阶段(1986年至今)

“统账结合”模式酝酿

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铺开,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重新调整,企业脱离政府包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的保险费负担以及企业之间养老费用苦乐不均的问题显现出来。

1984年有广东东莞、江门进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试图突破单位保险的框架。1985年1月,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做好统筹退休基金与退休职工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发布,统筹养老金有了国家政策。

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决定国有企业新招工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并要求企业按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劳动合同制工人按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3%缴纳养老保险金。

养老保险统筹摆脱了“单位保险”束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未来“统账结合”模式就此埋下伏笔。

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从此,不仅是新合同制工人,而且所有企业职工个人都将缴纳养老保险费。正式宣告以《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为基础的“国家养老保险模式”时代结束。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全国多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试行。

建立和完善

年7月,通过总结各地试行经验,权衡各方利弊,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向全国推广“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这里所谓“统一”主要是指统一了资金来源,统一了企业和个人的保险费率,统一了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了保险水平(计发办法)等,因为在1997年以前的试行中各地各有做法。

在中国社会保障史上,《决定》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规,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齐心协力推进养老保险改革”为标题的人民日报社论(1997年7月30日)将此称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发布,对1997年《决定》进行了若干重要修改,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1年7月1日施行)一起,成为我国现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依据。

篇5:第二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什么是党的性质?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

4.如何建立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5.结合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谈一谈为什么说加强党的领导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

第三讲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让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

阶段?

2.全面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是什么?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作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作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指导思想的要求?

第四讲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的必然性是什么?

2.怎样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3.怎样理解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怎样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战略任务?

5.简述正确处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关系的重要性。

6.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五讲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纪律与作风

1.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是什么?

2.如何让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坚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3.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处分原则和种类有哪些?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5.简述党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6.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有哪些?结合实际谈一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

风?

第六讲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为什么要端正入党动机?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怎样形成的?

2.当代大学生怎样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3.共产党员的条件是什么?

4.入党誓词?

5.入党需要履行哪些主要程序?

第七讲加强党性修养,做合格共产党员

1.为什么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2.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原则是什么?

3.简述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内容?

4.简述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方法?

5.一般意义上人的修养与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篇6:《中国式管理》(第二讲)

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只是一个有着五十几名党员的小党,面对的是一个陷入苦难与屈辱深渊的旧中国。9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多年、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大党,社会主义中国欣欣向荣。一、九十年的奋斗历程

1、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为挽救民族危亡,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出现了许多献身民族进步的人民英雄。然而,在很长一段肘间,人们并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出路。伟大的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是近代中国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可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动荡,战乱不断的苦难深渊之中。

事实充分证明,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需要有一个先进思想武装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就是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无可辩驳的结论。

正当人们处于彷偟之际,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使他们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鲜明地确定了奋斗目标,制定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领导申国人民,在世界的东方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史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深入各大工厂、煤矿、码头,组织和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罢工斗争。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中国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个高潮;直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联合其他社会阶层,建立所有进步力量的联合战线。经过慎重考虑,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实行合作,以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使得国民党重新恢复生气,中国共产党也迅速取得全国性影响。在两党合作的推动下,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国民革命军迅速击溃了军阀的 军队,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也日益高涨,并推动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长。1927年4月至7月,蒋介石等国民党内的反共首领相继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大规模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终失败。

大革命的失败几平是不可避免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反动的和守旧的势力联合起来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的力量,并得到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反动势力掌握着军队,占据着中心城市,对革命群众采取野蛮的屠杀政策。严酷的现实表明,要在一个像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须有新的思考,开辟新的道路。1927年8月l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八一”建军节由此而来)。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这一时期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找到了如何在中国社会立足和发展的答案,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正是沿着这条通路走向胜利的。正当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的时候,敌人的疯狂“围剿”,加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革命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国内外敌人曾断定中国共产党要彻底失败。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闻名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拨正了革命的航船。同年10月,中央红军首先胜利到达接近抗日前线的陕北。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奇迹般地打开了革命新局面。

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又加紧向华北扩张,而国民党政府则节节退让,这使得全国的抗日形势迅速高涨。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广泛联络各种可能参加抗日的力量,制订“逼蒋抗日”的方针,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抗战。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前线。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当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的抵抗失利之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这样,在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之外,又形成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敌后战场。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本侵略者逐渐将主要力量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和空前残酷的“扫荡”。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人民军队同群众结成血肉相连的关 系,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过长期的消耗战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1945年8月,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和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以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当时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拒绝和平民主的要求,粗暴撕毁协定,公然发动内战。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攻,解放区军民实行坚决的自卫战争。至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适时地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8秋季,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从当年9月至次年l月,在五个月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相继发起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在长江以北。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首都北京(从这一天起,北平改称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以来种华民族被奴役、剥削、压迫的命运。结束了100多年来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丁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就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们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2、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由此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任。

新中国诞生之初。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严峻的考验。当时,在国内,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仍在负隅顽抗,饱受战争创伤的国民经济是个烂摊子,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在国际上,由于“冷战”的兴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政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依靠广大群众,肃清反动残余力量,战胜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和武装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这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又一重要任务。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 到城市之后,中国共产党立即把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作为中心工作,依靠产业工人,动员工商界人士,很快便使在战争中遭受破坏的工矿业恢复生产。新中国的国营经济,也随着没收官僚资本企业逐步建立起来。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收回长期被帝国主义控制的中国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人民政府还进行了取缔银元投机的斗争,打击非法囤积生产生活资料等投机行为。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中央人民政府稳定了物价,统一了财经,结束了国民党统治时代自1937年抗战以来连续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也结束了旧中国几十年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状态。这个胜利,使国内外那些怀疑中国共产党能否搞好经济的人们也不能不表示赞佩,叹为“奇迹”。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国人民克服朝鲜战争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实现了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至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城乡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实现了根本好转。

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指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改革运动。至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对于缺少耕地的广大中国农民来说,无偿得到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吧,不仅意味着从此免于遭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同时也意味着摆脱了由封建土地制度造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农民群众在获得经济和政治的解放之后,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废除旧社会各种陋习,是当时新生的人民政府推行社会革新的一大举措。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法律的实施,为全国广大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此外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还迅速采取坚决措施,取缔在旧中国遗留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社会痼疾。经过三年的努力,曾经在旧中国绵延不断的娼、赌、毒等社会病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基本禁绝。广大人民群众为之振奋,社会面貌、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几年的不懈努力,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个基础上,中共中央经过近两年的酝酿,提出了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其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从1953年起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上称之为“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合作或合营的方式,把落后、分散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组织起来,形成能够与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的经济体系,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至1956年底,全国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 的任务基木完成,私营工商企业的绝大多数部已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编制和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筒称“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社会经济建设,并迅速建立起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最终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新课题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究竞应当怎样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比较注重学习借鉴苏联经验。中国向苏联学习虽然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但历史表明,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在苏联成功的经验也未必都适合于中国。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揭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后,毛泽东号召全党要独立思考,根据本国的情况办事,不能一切照搬苏联的经验,必须努力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就在这一年4月,毛泽东发表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在初步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新的方针,试图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工业化道路。与此相联系,这一时期,在科学文化工作中,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57年2月,毛译东又根据东欧发生的波匈事件的教训,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强调要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和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这些重要思想和方针提出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党内和社会上一时间出现了十分活跃的民主气氛。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异常复杂的任务。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中国共产党人希望少走弯路。在最初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思想,但毕竟是不成熟的。一段时间里,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主要在两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失误:一是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1958年,毛泽东试图通过发动群众运动,实现 “大跃进”,结果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二是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并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这样长达10年的全局性社会**。后来,邓小平在总结这段历史时说:那个时期出现的失误表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木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

从195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20年,在有些方面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尽管历经坎坷,但仍然在政治、经济、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科技及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引 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为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976年“文化大革命”始束后,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这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愿。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伦热潮涌起。形势的发展呼唤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站了出来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一系列重大决定使得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转折的标志。从此,中国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1979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调整。这次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长期存在的积累率过高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调整的重点是理顺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调整经济政策的同时,党开始着手为“文化大革命”以及此前的政治运动造成的冤假错案全面平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调整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关系。全面平反和大范围地调整社全关系,使得中国人能够身心自由,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客观评价了毛泽东的一生,对建国以来的一系列重人历史问题作出结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了初步概括。这个《决定》的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党,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这一《决定》的通过,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结束了由“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思想混乱,团结一致地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的重任。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改革开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设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取得突破的。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受灾农民吃饭成了大问题。为了帮助农民渡过难关,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集体撂荒的土地借给农民耕种,收获归自己所有。这一措施有效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不仅 战胜了当年的旱灾,而且收获超过正常年景。受此启

发,安徽和全国一些地区的农民自发地尝试一种新办法,即后来被统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1年底,全国90%的农村已普遍采用了这种办法。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它从此成为中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鼓舞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打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一统天下的格局,改变企业原先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的所有制格局。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纲领。以此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与改革同步,对外开放工作也正式启动。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半年时间的酝酿,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广东、福建两省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允许这两个沿海省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加快经济发展。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城市首先建立经济特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在很短时间里就取得显著成就。深圳,这个原本与香港一河之隔的边陲小镇,经过短短几年时间,便在荒滩野岭上建立起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1984年春,进一步开放由中国北部到南部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初,决定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随后再开放辽东和胶东半岛;1987年后,设立海南省,把海南岛建成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样一来,中国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开放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陆续涌现,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步伐,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经历了自1978年底以来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增量式发展。但是,直至1992年前,中国的改革究竟应当朝哪个方向走?它是以完善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还是以建立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人们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中国的改革最初的指导思想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让市场发挥调节和补充作用。与此相呼应,改革先从“体制外”入手,即在非国有部门倡导建立市场导向的企业,依靠它们实现经济的增长。由此在中国出现了体制内“计划”与体制外“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格局。这一战略有效突破了体制内改革的瓶颈。随着乡镇企业、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市场经济份额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增长。改革的实践推动着人们的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发展。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强调“要突破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个文 件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已蕴含着市场化改革的取向。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进入一个艰难的阶段。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计划”与“市场”之争随之硝烟直上,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点又重新流行起来。当中国的改革有可能迷失方向的时候,邓小平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来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改革开放已经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进入全面系统推进的新阶段。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整体推进的,尤其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及其他各个方面政策的调整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早在1978年冬季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随后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作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也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决策。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不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引人注目,但内容十分丰富,总体在稳步推进。如,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逐步实现依法治国实行基层自治与扩大基层民主、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交往活动日益活跃。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签署《和平友好条约》。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活动,稳定和改善了中国的外部环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外交工作的任务发生了根本转变,主要就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为此,中国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邓小平认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他还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睦邻外交,加强与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正在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外交政策的调整,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不仅限于经济和政治领域,也包括文化和社会领域。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率先开展对外交流。进入全面改革阶段后,对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在经济领域推开。也逐步向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延伸。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与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种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的科技实力和人才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文艺和体育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共产党积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美德,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风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出版业,影视业、娱乐业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体育方面,中国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用政府财政补贴和民间彩票公益金修建的运动场馆和健身设施,为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和各项体育运动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人们的利益需求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系列变化提出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在计划经济时代,职工的医疗和福利都是由企业和事业单位负担。但这种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极其有限。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有步骤地在城镇建立起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渐向农村地区延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中国共产党对非政府组织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重点培育发展行业性、慈善性和服务性社团和基金会以及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福利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并把一些管理和服务功能转交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容广泛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此也是越来越重视。

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国家财政实力有了很大增长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千百年来,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的理想和追求。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国外客人时,用“小康”一词描绘了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化。此后,他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设想,这就是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用20年的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总量达到l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800至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三大又提出,21世纪头30年到50年争取实现人均GDP4000美元,使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 1978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2%,为同期世界各国最快的发展速度。2000年,中国GDP总量达人民币8.94万亿元(超过l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来算,GDP首次超过80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短短20年左右时间里,完成了由贫困到温饱,又由温饱到小康的两个历史性跨越。虽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党的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这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此,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即:在本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努力,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时隔4年,中共中央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其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现实原因。世界不少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表明,在经济腾飞之后,社会结构将随之变迁,这时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社会稳定问题十分突出。当前,中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就业比较困难(每年需解决2000多万人的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尚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育、医疗、住房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需要,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等。要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设想,实行进一步的改革。在这一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认为,解决当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2006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社会建设的决定,它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大任务:

(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建设。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五)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创造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充实了小康的愿景,展示了10年、20年之后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社会环境。然而,要把这一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还必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不断推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

3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锐意推行改革,不断求实创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实现了两个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实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伟大转折,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大大增强国际竞争力。

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9万多亿元,年均实际增长约百分之十,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全国人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71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约5153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3597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社会事业和民生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此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事业、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等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 “奇迹”,它不仅使13亿中国人过上“小康”生活,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挑战、奋发有为,中国共产党将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二、九十年的历史启示

9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了各种困难,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人民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中华民族踏上了崎岖不平的复兴之路。

可以说,在这9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总起来说,就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 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百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木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三件大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90年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埋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生命力。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 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3、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等重大战略思想,等等。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工人罢工血腥的斗争中汲取教训,提出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又适时地提出建立广泛的爱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实现了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历史一再证明,团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把自身的建设确立为“三大法宝”之一,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又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瘸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总是首先动员和组织党自身的力量。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 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干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心思变,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中国今后的道路怎样走?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站了出来,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孕育而生。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提出,要完整地理解好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可以说,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随后不久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从此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 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 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经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指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并对“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正确道路”做了初步概括。1982年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体。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 传统观念。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强调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针,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上述一系列新观点、新理论提出,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理论来源于实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对安徽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中央先后出台几个“1号”文件予以肯定,促使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营体制在中国农村遍地开花,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提出,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多次谈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先后作出设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共中央还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果断地调整对外政策,改善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三步走战略等一系列科学埋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木问题,指明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科学轨道。

正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沿着科学轨道前进之际,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再次经受着严峻的考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正当中国的改革有可能迷失方向的时候,邓小平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评判标准,彻底解决了“姓社”、“姓资”这个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1992年中共十四大吸收了南方谈话基本精神,明确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指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称为“邓小平理论”,并正式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完整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又处在一个历史的重大关头。受命于这一艰难时刻的中国 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改革不动摇,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这个过程中,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头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继续前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容。

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到中共十六大这13年时间里,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深化了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建立一个体制加以保障,这个体制究竟怎么搞,能不能搞成功,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回答。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总体规划,提出了基本框架。

(二)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问题。这一时期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先后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概念。作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重大决策。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要把坚持按劳分配和按市场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市场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三)在发展问题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等。

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第三代领导集体还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这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党的建设,是摆在这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中共十四大召开前夕,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活时指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方式、方法,必须相应地加以改变或改进。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党的建设问题,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涣散问题,提出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从1998年11月,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使全党受到了一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

在世纪之交,面对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2月,他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讲话,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说:“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做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5月,江泽民又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论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于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在经济腾飞之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一时期,中国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尚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育、医疗、住房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需要,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现等。上述矛盾和问题,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必须有一个更为清晰更为科学的发展思路。2003年春发生在中国的非典疫情,引发了全党对 “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反思,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4月,茬广东非典疫情非常严重的艰难时刻,胡锦涛到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广东要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全面发展。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特以人力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此后。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2006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于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到 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这个决定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战略举措。它大大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007年6月,中共十七大前夕,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将科学发展观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做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篇讲话,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对将近30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新的论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开拓前进的宣言。此后不久,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指出:中国特色计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愚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是全国各族大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理论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这一问题,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系统的回答。一是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同时,还全面、系统地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等出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二是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围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三是依据世界大势和 中国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全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述一系列科学论断,极大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2)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深化了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党执政后,如何提离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攻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世纪之交,江泽民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这个目标,江泽民对在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进入21世纪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观点,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3)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木问题,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长期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尤为紧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关注发展问题,提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之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分 “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陷步骤;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深化对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涵盖党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各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研究员)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年一1978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

《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6月第l版

上一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参考教案下一篇:国考河北考区笔试考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