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讲建设美丽中国

2022-11-12

第一篇:二十二讲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十二讲: 汽车制动系统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制动系工作原理;了解制动器的结构和分类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了解制动系工作原理;了解制动器的结构和分类 教学内容及过程 1 概述

车轮制动时的受力分析

一、如何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 加速:加大发动机输出功率

减速:中断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利用路面摩擦衰减速度

利用制动系对车轮施加阻力,降低车速。

二、车辆的行驶受力情况分析 1.受力分析图

发动机的牵引力(矩) 路面的驱动反力(同向附着力)、 制动系统的制动力(矩) 路面的制动阻力(反向附着力) 路面的滚动摩擦阻力 2.受力分析

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矩)通过驱动车轮给路面一个向后的力量,路面即给车轮一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称之为驱动反力。驱动车轮在受驱动反力作用向前滚动的同时,所有车轮也受到路面的摩擦阻力(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驱动反力和摩擦阻力相平衡,车辆匀速行驶。 加速行驶:驱动反力大于摩擦阻力,车辆合力方向向前,车辆加速行驶。

注意:路面的驱动反力与发动机的牵引力(矩)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要使驱动反力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矩)必须增大。——解释了为什么加速时要踩下加速踏板。

但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驱动反力是受驱动轮压力和接触面摩擦系数(即路面状况)共同决定的,故当发动机牵引力(矩)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超过了当时路面的最大驱动反力,驱动轮将发生空转。——解释了赛车在急加速起步状态下驱动轮容易发生空转,或者是车辆驱动轮陷入泥泞后,驱动轮发生空转,车辆无法行进的现象。

减速行驶:驱动反力小于摩擦阻力,车辆合力方向向后,车辆减速行驶。

第一种情况:中断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利用路面滚动摩擦阻力降低车速——高速溜车。 第二种情况:利用制动系对车轮施加制动力(矩),限制车轮相对于路面转动。车轮给路面一个向前的力量,同时车轮获得路面的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制动阻力,加上车轮的滚动阻力,促使车辆减速。由于制动阻力较大,减速效果很明显,俗称“刹车力”。

注意:路面的制动阻力与制动系施加的制动力(矩)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要获得大的制动阻力,制动力(矩)就要大——解释了为什么急刹车时要用力踩下制动踏板。

但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阻力是受车轮压力和接触面摩擦系数(即路面状况)共同决定的,故当制动力(矩)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超过了当时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阻力,出现车轮抱死,车胎在路面拖滑的现象。这样不仅不能迅速降低车速,还将引发一系列危害行驶安全的情况,例如失去转向能力、甩尾、侧滑现象。故目前较先进的车辆采用了电子控制制动防抱死系统,俗称“ABS”。 制动器概述

一、功用: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在最短时间内停车或驻车,以保证下坡速度的稳定性和行车的安全。

二、制动装置的组成和类型 1. 组成

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

2、分类:

1 1)按作用不同分:

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 驻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

第二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

辅助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

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 2)按制动的动力源分:

人力式:依靠人力作用于制动踏板或手柄作为制动力。分为液压和机械。

动力式:利用发动机动力作为制动力,并受驾驶员控制,分为气压式、真空液压式、空气液压式。

三、工作原理(画图简单讲解)

四、对制动器的要求

1.具备良好的制动性能:制动距离短;制动减速度大; 2.制动平顺性:制动力能平稳的增加无突变,能迅速解除。

3.制动的稳定性:各轮制动力分配合理,不抱死、不跑偏,不甩尾。 4.制动的抗衰退性:在高温、湿润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制动性能。 5.操纵轻便,反应灵敏:操纵力不应过大,制动行程不应过长。

完善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力调节分配装置、故障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和防抱死装置等。 2 制动器 车轮制动器

根据制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分类:鼓式制动器和钳盘式制动器

一、鼓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基本特点:摩擦副和接触部件:制动鼓,内张双蹄, 制动蹄固定和内张装置:支撑销和制动轮缸、蹄复位装置:拉伸弹簧 根据制动时两制动蹄对制动鼓作用的径向力是否平衡,可分三种: 1.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领从蹄式制动器:在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制动器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制动蹄的支承形式 制动助势和制动减势 2.平衡式制动器

双领蹄式制动器:在制动鼓前进旋转时,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领蹄式制动器。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无论是前进制动还是倒车制动,两制动蹄都是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双从蹄式制动器:前进制动时两制动蹄均为从蹄的制动器称为双从蹄式制动器, 小结:制动器的分类和结构 第二十三讲: 汽车制动系统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钳盘式制动器和凸轮式制动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了解钳盘式制动器和凸轮式制动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及过程 制动器

自动增力式制动器。也是属于平衡式

2 1)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2)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制动的促动装置:液压制动轮缸或者促动凸轮,或楔形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小结

就制动效能而言,在基本结构参数和轮缸工作压力相同的条件下,自增力式制动器由于对摩擦助势作用利用得最为充分而居首位,以下依次为双领蹄式、领从蹄式、双从蹄式。但蹄鼓之间的摩擦系数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随制动鼓和摩擦片的材料、温度和表面状况(如是否沾水、沾油,是否有烧结现象等)的不同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自增力式制动器的效能对摩擦系数的依赖性最大,因而其效能的热稳定性最差。

在制动过程中,自增力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增长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过于急速。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多用于轿车后轮,原因之一是便于兼充驻车制动器。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只用于中、轻型汽车的前轮,因倒车制动时对前轮制动器效能的要求不高。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虽然最低,但却具有最良好的效能稳定性,因而还是有少数华贵轿车为保证制动可靠性而采用(例如英国女王牌轿车)。领从蹄制动器发展较早,其效能及效能稳定性均居于中游,且有结构较简单等优点,故目前仍相当广泛地用于各种汽车。

2、凸轮式车轮制动器(领从蹄式) 1) 构造

在简单讲解各零件的结构特点

2) 画图讲解凸轮张开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3) 制动器间隙的调整装置

局部调整:调制动调整臂改变凸轮轴的初始角位置 全部调整:

(1)上端间隙:调整臂体下腔的蜗轮蜗杆机构来改变制动凸轮的原始位置 (2)下端间隙:调整偏心支撑销

二、钳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属圆盘,被称为制动盘。

其固定元件则有着多种结构型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面积不大的摩擦块与其金属背板组成的制动块,每个制动器中有2~4个。这些制动块及其促动装置都装在横跨制动盘两侧的夹钳形支架中,总称为制动钳。这种由制动盘和制动钳组成的制动器称为钳盘式制动器。另一类固定元件的金属背板和摩擦片也呈圆盘形,制动盘的全部工作面可同时与摩擦片接触,这种制动器称为全盘式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过去只用作中央制动器,但目前则愈来愈多地被各级轿车和货车用作车轮制动器。全盘式制动器只有少数汽车(主要是重型汽车)采用为车轮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又可分为定钳盘式和浮钳盘式两类。 1.固定式制动钳 画图讲解

2.浮动式制动钳 画图讲解

3、制动块磨损报警装置 4.盘式制动器的特点

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有以下优点:

1)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因而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效能较稳定; 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须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 2)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

3 3)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象制动鼓的热膨胀那样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

4)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保养修理作业也较简便。

5)对于钳盘式制动器而言,因为制动盘外露,还有散热良好的优点。 盘式制动器不足之处是:

1)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效能较低,故用于液压制动系统时所需制动促动管路压力较高,一般要用伺服装置。

2)防污性能差,制动块摩擦面积小,磨损较快

目前,盘式制动器已广泛应用于轿车,但除了在一些高性能轿车上用于全部车轮以外,大都只用作前轮制动器,而与后轮的鼓式制动器配合,以期汽车有较高的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在货车上,盘式制动器也有采用,但离普及还有相当距离。 小结: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特点 第二十四讲: 汽车制动器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驻车制动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了解驻车制动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三、驻车制动器

功用:停驶后防止滑溜

坡道起步

行车制动失效后进行紧急制动 类型:

1)中央制动器:制动器安装在传动轴上,通过传动部件抑制车轮转动,称为中央制动器; 2)车轮式制动器(复合式制动器):行车制动装置的车轮制动器共用一套制动器,结构简单紧凑,已在轿车上得到普遍应用。

一、蹄鼓式中央制动器

1、自动增力式中央制动器 1)构造

拆装时讲解其结构特点 2) 工作原理

画图讲解自动增力式中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凸轮张开式中央制动器

1)画图讲解凸轮张开式中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制动器间隙的调整:不制动,调拉杆上的调整螺母,拧进变小,反之增大。

二、车轮式制动器驻车制动器

1、凸轮促动式驻车制动装置

画图讲解凸轮促动式驻车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钢球式促动式驻车制动装置

画图讲解钢球式促动式驻车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小结:

1、复习

2、蹄鼓式中央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3、车轮式制动器驻车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第二十五讲:制动供能、控制和传动机构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组成:了解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各组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4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各组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及过程

3 制动供能、控制和传动机构

一、人力制动系

1、人力机械式制动系

2、人力液压式制动系

1)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画图讲解其动力传递路线

特点:利用彼此独立的双腔制动主缸,分别控制两桥的制动器,其中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依然起作用。

液压双管路的布置形式

(1)两桥制动器彼此独立方案——适用于前后桥载荷分布均匀,制动时轴菏转移量小,且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车辆。

(2)一个制动器两个轮缸彼此独立方案——适用于具有车轮制动器上有两个轮缸的车辆。 (3)前后轮制动器对角彼此独立方案——广泛适用于单轮缸车辆。 2)主要部件的结构 (1)制动主缸

作用:将踏板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 工作情况: 分6种情况

不制动时

制动时

维持制动时

缓慢放松制动时

迅速放松制动时

放松制动踏板后

复合式单向阀的结构形式——具有回油和出油的双向功能 典型的双腔制动主缸结构和工作情况——串联式 构造:画图讲解 工作情况: 正常状态制动时

若前桥管路损坏漏油时 若后桥管路损坏漏油时

其它典型双腔制动主缸的结构特点介绍 1)具有矩形可动密封圈的双腔主缸 2)在前活塞上装置阀门的结构 (2)制动轮缸

结构特点:单活塞式和双活塞式

3、制动液

(1)制动液使用要求 (2)制动液的标准 (3)制动液的选用 小结:

1、复习

2、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

3、典型的双腔制动主缸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 第二十六讲:制动供能、控制和传动机构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组成:了解气压制动传动装置各组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气压制动传动装置各组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及过程

3 制动供能、控制和传动机构

三、动力制动系(气压动力制动传动装置)

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空气压缩机作为制动器制动的唯一能源,而驾驶员的体力仅作为控制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之为气压制动系统。一般装载质量在8000kg以上的载货汽车和大客车都使用这种制动装置。 工作原理:利用压缩气体作力源的动力制动装置,驾驶员只须控制制动踏板的行程,可控制制动气压的大小来获得所需要的制动力。

1、气压制动系统 1)气压制动回路

(1)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基本组成

气源部分和控制部分 画图讲解

(2)典型双管路气压制动装置的组成和管路布置

特点:利用一个双腔(或三腔)制动控制阀,二到三个储气筒,组成两套或三套彼此独立的管路,分别控制两桥或三桥的制动器。 CA1920型气压制动传动装置 画图讲解

2)气压制动传动装置中主要总成的结构和工作情况 (1)空压机

多为空冷往复活塞式,由发动机通过皮带或齿轮来驱动 结构和工作原理画图讲解 补充内容:

1、防冻泵

作用:避免水蒸气结冰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双管路保险阀

作用:保证多管路充气系统中某一管路损坏时,其他管路仍能继续充气,使汽车能长时间的低速安全行驶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小结:

1、 复习

2、 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气压制动传动装置中主要总成的结构和工作情况 第二十七讲:制动供能、控制和传动机构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调压器、制动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调压器、制动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6 教学内容及过程

3制动供能、控制和传动机构 调压器

作用:调节供气管路中压缩气体的压力,使之保持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

1) 与储气筒并联的调压器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 与储气筒串联的组合式调压器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制动控制阀

作用:控制储气筒进入制动气室和挂车制动控制阀的压缩空气量 单管路单腔式制动控制阀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 A、制动时 B、维持制动时 C、继续踩踏板时 D、稍松踏板时 E、踏板踩到底时 F、放松制动时

制动控制阀的调整内容和部位 A、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过大时,有效行程减小,制动迟缓;反之,制动解除时间过长。调整螺钉2来调整。 B、最大工作气压的调整

过小时,制动效果差;反之使车轮过早抱死。调整螺钉3来调整。 C、最低工作气压的调整

不能过大,引起初压力过高,制动粗暴。调平衡弹簧的预紧力 双管路双腔串联式制动控制阀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制动控制阀的调整内容和部位:上活塞芯管与上阀门间的排气间隙,调整螺钉17来调整。 并联膜片式制动控制阀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制动控制阀的调整内容和部位:上活塞芯管与上阀门间的排气间隙,调整螺钉17来调整。 小结:

1、 复习

2、 调压器工作原理

3、 制动控制阀结构和工作情况

第二十八讲:制动供能、控制和传动机构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制动气室、气顶液制动系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制动气室、气顶液制动系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及过程 制动气室

作用: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转变为转动制动凸轮的机械力 类型:机械式和膜片式

7 1) 膜片式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特点:推杆的有效行程较小,当大于40毫米时需及时调小踢鼓间隙 2)机械式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点:活塞行程大,推力不变,寿命较长。但当外壳碰撞变形时,活塞易卡住。

1、 行车制动继动阀(加速阀或快放阀) 作用:缩短制动时充气和放气的时间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 驻车制动继动阀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3、 双通单向阀

画图讲解其特点和工作原理 小结:制动气室工作原理

第二十九讲:制动供能、控制和传动机构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及过程

4 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

一、最佳制动状况

1、 同步滑移条件

前后轮制动力之比等于前后轮对路面的垂直载荷之比

2、 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 画图讲解

二、限压阀和比例阀

1、限压阀

特点:串联在制动主缸和后轮制动器的管路之间。 作用:防止后轮抱死。

8 结构

2、比例阀

画图讲解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三、感载阀

液压式感载比例阀

特点:作用于活塞的轴向力是可变的,汽车可利用轴载的变化使车身与车桥的距离变化来改变弹簧的预紧力。

画图讲解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四、惯性阀

1、惯性限压阀

画图讲解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惯性比例阀

画图讲解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3、组合阀

节流、报警、比例分配三功能复合阀 1.节流阀=滞后阀

作用、构造、工作情况 2.报警阀=压差阀 构造、工作情况 3.比例阀

构造、工作情况

小结:各种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十讲:司服制动系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司服制动系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授课时数 2 教学重点 司服制动系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及过程

二、司服制动系

作用:兼用人体和发动机作为制动能源,在正常情况下,制动能量大部分由动力司服制动系统提供,可以减轻驾驶员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力,增加车轮制动力,使操纵轻便、制动可靠,在司服制动系统失效时,司服制动系变成人力制动系。 类型:增压式和助力式

1、真空增压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1)组成:

辅助缸:把低压油变成高压油

真空加力器室:把进气管(真空筒)产生的真空度与大气压力的压力差变成机械推力 控制阀:控制加力器室起作用的随动控制机构 2)构造

画图讲解其结构特点 3) 工作原理

画图讲解其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器的工作特性

指真空助力器的推力随踏板力成正比的变化 检验真空助力器的办法:发动机熄火时,将踏板 9 踩到低,启动发动机,踏板有下降感,助力器良好,如连续踩踏板几次,踏板有上升感,说明主缸良好。

2、真空助力器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就下图简单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小结:司服制动系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篇:第十二讲中国服饰文化

第十二讲 中国服饰文化(1学时)

一、中国服饰发展简史

远古时代:被发文身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 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毛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

周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冠服制度――冠冕堂皇、紫绶金章 《礼记·冠仪》:“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礼记·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 汉代:紫袍玉带、羽扇纶巾。 黄袍加身: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黄色代表五行中构成万物之源的土,五方之中的中,也就天经地义代表了华夏的正色。从唐朝开始“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了龙位,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黄袍始终是皇权的象征。

衣冠禽兽:

我国唐朝的袍服多以暗花为主,到了武则天当朝的“周”时,又有了一种“绣袍”。所谓的“绣袍”就是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服上绣以不同的纹样,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清朝时最为明显,尤以清朝官场的官服“补子”为最。“补子”是清朝官服前后胸所绣的方形动物织样,使人一望而知其品级。

“衣冠禽兽”的成语源出于此,指的是官服上所绣的禽或兽,以区分文、武之意,只是到了后来被用来形容某种行为的败坏,而成了贬义词。

西装革履:

民国以来,由于接受西方思想、西方文化的日益增多,人们的观念也日趋与世界融合。西方的服饰也随之被国人接受,开始是中西交杂,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简洁、随意的西装逐步取代了原有的长袍马褂。

服饰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类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自然也就利用一 些能够随手得到的东西来护身御寒,比如树叶、茅草以及狩猎得来的兽皮,穿着方式是最简单的披挂。

人类最早的护体材料是自然物。

之后人类发明了骨针、骨锥等工具,开始了对兽皮的初步缝制,从而使披挂物能够逐渐适合身体的形状。

但是,兽皮来源很有限,而一般的树皮、树叶性脆易烂,所以韧性纤维的就开始被利用,这就扩大了人类服饰材料的来源。 最早使用亚麻作物制成亚麻布的是公元前6500年安纳托利亚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人。

到公元前3000年人们就开始利用羊毛。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10000-4000年前)人们开始养蚕获取蚕丝。 亚麻、羊毛、蚕丝成为主要衣料。

进入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又逐步创造出纺轮等最早的纺织工具。 纺织品出现以后,人类又学会采用天然染料染色,染料取自植物、水果、花朵。

中国目前出现最早的染色材料记载是《诗经》,其中有“采菉”、“采蓝”的记载。蓝和菉的本意都是草的名字,因为性喜潮湿,因此大都生长在水边。当人们穿着素色的衣服到河边汲水时,被蓝草的枝叶碰到而又无法洗去时,染色就为人们所认识。蓝草染出的色相是叫做“青”色,所以才出现今天的“青出于蓝”的说法。

服饰的发展过程:

自然物—亚麻、蚕丝、羊毛—纺织、染色技术的发明 商周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蓝、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春秋战国 贵族冠帽与服饰: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

春秋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

深衣样式:襟: 指衣的前幅。交领右衽: 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外观如英文y。右衽:领子系向身体右边。方向不可以相反,左衽为异族或死者的样式。祛: 袖口,袂: 袖子,裳: 裙子。曲裾: 由服装环绕形成的裙子样式。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汉代女装 襦,短上衣袖子。襦的袖子一般较长,窄交领右衽。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外观如英文y。腰带,用丝或革制成,起固定作用。宫绦,以丝带编成,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

魏晋时期,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这一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

魏晋女服款式多为上俭下丰,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隋唐服装无论官服或民服,男装和女装,都表现其开放的思想、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

襦裙、大袖衫裙 、圆领衫

宋代朝服:朝服用于朝会及祭祀等重要场合,皆朱衣朱裳,佩带和衬以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衣饰,还有相应的冠冕。

宋代公服:圆领大袖,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穿革履或丝麻织造的鞋子

宋代妇女裙装:宋代的襦裙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有披帛,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佩戴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

褙子: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 明代服饰: 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

明代襦裙:在年轻妇女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裙幅从六幅到十幅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

明代公服:

盘领右衽,袖宽三尺。袍服所用的纹样及颜色,因级别而异: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纹样也不一样,一品用大朵花,径五寸;二品用小朵花,径三寸;三品用散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用小朵花,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用小朵花,径一寸;八品以下,无花纹。

清代:馬褂是穿在長袍外面的短褂子,長度只到腰際,本來是北方人在騎馬時穿的,滿人統一中國後,不乘馬的人也穿起馬褂,漸漸流行起來。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顏色是外面黑,裏面紅。

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至於漢族婦女的服飾,則和明代差不多。清代中期始, 满汉各有仿效, 至后期, 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 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 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

二、中国服饰文化的内涵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的服饰艺术是最有民族性、地域性、人文性及审美性的文化形式。它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服饰艺术中的“礼乐”文化

“礼”是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其本质内涵便是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乐”是与歌舞联系在一起,以祭祀祖先神灵为主要内容。

在深受“礼乐”文化影响的阶级社会中,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各阶层的成员,从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随便逾越。而服饰则成为的重要工具。

中国服饰艺术中的形制、颜色、配饰、纹样等特征,便是“礼乐”文化的鲜明物化形式。

服饰颜色体现尊卑:赤黄色是至尊之色,除了皇帝外是任何人都不能随便乱用的;红、紫是官服之色;黑色,多为小吏之服色;青蓝,多为低品位的服色,常为婢女所用。诸如此类,在中国传统服色上已形成了固定的体制。

总之,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青蓝黑白,则属于平民。 服饰形制彰显等威:

天子、诸侯穿衮服,戴冕;大夫穿裨衣,戴冕;士人以素积为裳,戴白鹿皮做的皮弁;平民则只能穿布衣。在配饰上,金钗、翠翘、系在绶带末端的金坠子等等都是贵族饰物,持笏佩玉也是贵族服饰的一种风尚,当时的平民则要遵照“非命妇不得以为首饰,冶工所用器悉送官”。

服饰纹样: 最典型的要数龙纹,皇帝衣服用五爪龙纹样装饰,即龙袍,而其他人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穿着龙纹服装的,只有少数高官可以穿三或四爪龙纹服装,称为蟒袍。

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服装“冕服”特别集中地凝聚了“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核。 冕服是古代非常隆重的礼服,是帝王百官参加祭祀大典时服用的,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大带、舄(礼鞋)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黑色)衣、(黄赤色)裳、冕冠,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冕冠上则有旒。 天子在举行各种祭祀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六种不同样式的冕服,总称六冕,天子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戴十二旒冕服,冕服上的章纹数与冕冠上的旒数是相应的。十二章纹饰中,上衣六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用绘;下裳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用绣。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终追远; 藻(水草)-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形)-取其决断;

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象征。

2、服饰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2.1 民族服饰中的民俗传统 布衣族妇女的服装特色是在头上包裹着尖角往左右延伸的帕子,大多为青底花格布、紫青色布或白布,形似两只水牛角,俗称“牛角帕”。这一特殊形制的头饰主要是因为在布衣族的民俗中,牛是圣物,与该民族的牛图腾崇拜有关。

彝族流行虎崇拜及葫芦崇拜,所以过去彝族祭司举行丧葬和祭祖时要批虎皮,虎皮披风常作为首领的礼服,另外,彝族服装常常装饰有虎皮纹样。

云南洱海一带的白族曾以鱼为图腾,所以这一地区的妇女都流行带“鱼尾帽”,它是用黑色或金黄色的布制成鱼形,鱼头在前,鱼尾后翘,鱼鳞以帽上所缀银泡子或白色珠子表示。

苗族中流行过蝴蝶崇拜,人们至今还可以在苗族服饰中见到蝴蝶刺绣图案。 土家族、白族都以白虎为图腾,土家族织锦中的“台台花”纹样的原型就是虎头。

台湾高山族是蛇崇拜,高山族的织绣中多有蛇形纹饰,以蛇纹为饰的织绣衣料常被制成裙、衫及结婚礼服,由蛇形纹更演变出了曲折纹、半圆形纹、网纹及菱形纹等。

蒙古族、维吾尔族、鄂伦春族等大多从事游牧、狩猎、渔业生产活动,由于这些民族在历史上大多信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所以其服饰用色、服饰纹样一般与崇拜对象有关,如大多喜好白色(雪山之色)、蓝色(天空之色)、红色(太阳之色)等,喜用花、草、羊、马、鹰、鹿等动植物的形象做服饰图案和服饰纹样的意象。

汉民族的服饰民俗更是丰富多彩:新生婴儿常给穿“百家衣”,也就是用邻里乡亲提供的碎布头制作的衣服,据说这样可以保佑自家新生婴儿健康成长、福寿两全……

总之,每个民族的服饰都自成体系,它们在形制、色彩、配饰、质料及工艺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的形式和内容,都和每个民族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体现了不同民族别具特色的民俗传统。

2.2 服饰艺术中的 “禁忌”风俗

服饰禁忌最早出自民间,同人们最初的鬼神神灵信仰有关,它流露出较强的原始崇拜迹象,它把超出人力所限的许多不可知因素同人们的服饰联系了起来。

中国古代白色和黑色被视为凶色,尤其忌讳全身穿着白色服饰;绿、碧、青等颜色往往被视为贱色,只有娼妓、优伶等“贱业”中人才用此色;红色则为吉、喜之色,婚嫁、生子、过节最为多用。

河南沁阳一带十分忌讳反穿衣服,因为在当地风俗中一般只有寡妇改嫁才反穿罗裙。

南方的彝族将帽子和头饰看得特别神圣,当帽子或头饰穿戴在头上时,尤其忌讳外人的触摸。

南方沿海一带的渔夫和农民,习惯用竹竿晾晒衣服,但晾干后总要叠好放一段时间再穿,因为据说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变成“竹竿鬼”。

在鄂伦春族生活的地区,忌讳将女子的衣物放在男子的衣物之上,认为这会使男子受辱倒运。

旧时,汉族忌讳男子触摸女子衣物,认为这是淫秽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与服饰有关的禁忌,如“歪戴帽子——心术不正”;“敞胸露怀——二流子”;“绿帽子”等等。

3.服饰艺术中的观念文化

在服饰艺术的精神性因素中,人所具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占有重要地位,服饰艺术的发展和演进始终离不开人的观念统摄。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注重感性,注重整体,追求天人合一。 在古人眼里,人世是天的神力所为,人世的服饰都是代表和象征着天的神力、是上天所赐予的。

所以无论是在服饰的形制上还是颜色、纹样上,都蕴含有深刻的“天人合一”理念。

服饰形制

“深衣”制(上衣下裳连体)

上衣象天,下裳象地,以代表“天地之法”;另外,上衣多为玄色(黑色),下裳多为黄色,以应“天玄地黄”。

“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

深衣裁制的基本方式是:上六幅,下六幅,共十二幅,以合于一年十二个月;袖口圆似规,衣领方似矩,以应“天圆地方”;背缝似一直线直到脚后跟,表示“顶天立地”,要人正直向上。

服饰纹样:

如冕服当中的十二章文饰: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山-取其稳重; 龙-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终追远; 藻(水草)-取其洁净;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形)-取其决断;

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这些都包涵有鲜明的天人感应理念。

4、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形态

古代服饰的发明和流传, 初衷是御寒和生存,而后逐渐增加了舒适美观的功能。古人思索服饰与生存的关系而出厚生的观念。统治者推广服饰,关怀民生,同时又通过服饰辨等威而定秩序。所谓“垂衣裳而天下治” 。

4.1 服饰文化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形态。 中国古代社会的服饰, 在周之后的历朝历代, 都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引等级差别”不得僭越, 国家颁布舆服制, 对形制和服色进行严格规定。君臣、庶民的款式、质地、色泽、穿着方式被写进了国家法典和历史。国家政治借助于服饰, 将君主、公卿、士人和平民的角色身份区分开来, 使人们在一种表征政治观念的物质躯壳中僵化。

劳动创造了服饰, 创造了华丽,在统治者华服质锦绣绮的同时, 在文化传统上却产生了奇怪的二律背反,如儒家的“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服者, 未足与议也。”

一方面是对华服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道德的崇尚而产生的布衣文明。 4.2 服饰文化所体现的人性自然形态

原始社会的感性生活异常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表现出心性向善的端倪。

这个善,完全可以超出道德层次,包括人类低能时代相依为命的互悦和求得生命延续的原始情欲或称之为原生意识。

蔽体遮羞是人性的一个方面,而著美服取悦异性则又是另外一个方面。 《诗经》中就有不少通过描写装饰表现男女炽烈爱情的诗句,当时社会中情侣欢恋的情绪所系当推容貌与服饰是可想而知的。

时至现代, 服饰仍然敏感地关联着人们的本能。超短裙、紧身衣、比基尼和袒露都会令众人为之瞠目或牵动着文明人敏感而谨慎的神经。正是服饰的文化心态考察才使人们发现了人对服饰的心理依赖。

何谓“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 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 谓之华。华、夏一也。可见礼仪和服章之美同样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外部形式, 也是古人洋洋自得之骄傲所在。

服饰所折射出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服饰就像诗, 是思念的流云, 是咏叹和哀怨, 是爱的诉说,也是人世间的博爱和关怀。

服饰所表现的文化心态, 是情感的纽带, 它一端牵着日常的生命活动, 一端连着用理性无法表述的美的世界。

三、中西服饰文化的比较

中国服饰文化与西方服饰文化到底有哪些不同?

未来中国人的服饰将以“国际化”的西方服饰文化为主流,还是以中国本土的服饰文化为主流?或是……

中、西方服饰文化特性: 1.不同的衣料文化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葛、亚麻、苎麻等植物纤维和羊毛等动物纤维来织布,而且早在6900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织丝。

古埃及则主要是亚麻文化,两河流域主要是羊毛文化,印度是棉文化的发源地。 古希腊和古罗马在衣料方面没有什么创举,是对地中海沿岸的上古文明的继承,即亚麻文化与羊毛文化兼而有之。

2.不同的服装功能意识

中国人非常重视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用穿戴装束来统一人的思想,不厌其烦地反复修订服饰制度,以此来规范各阶层人的行为,来“治国安邦”。

西方在这方面就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虽然古罗马人也曾十分重视衣服对于身份的表示,封建时代也曾不断推出各种服饰禁令,但大多是一些奢侈禁令,很少有像中国人这样充分地把服装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极致的,而更多注重的是服装的财富价值和审美功能。

3.不同的着装观念 中国人喜欢趋吉避凶,很重视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这多半是受礼法的影响和制约。

根据五行学说,东方木,色青;南方火,色赤;西方金,色白;北方水,色黑;中央土,色黄。土即黄色,所以黄色被象征中央集权的皇帝所占有。朱、紫也曾长期成为显贵的服色。

礼在儒家的心目中是维系天地人伦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儒家重视服饰美,更重视资质美。西汉大儒董仲舒说:“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俱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一个范畴是“道”。《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以“万物负阴而抱阳”来解释世间万物产生演变中的矛盾,是由于两个对立的事物而形成的。

苗族民间信仰主要是自然宗教,崇尚“万物有灵”。

当婴儿出世的时候,须把婴儿用一块绣绘有“蝴蝶妈妈”图案的土花布襁褓包裹起来,至两岁前,其所穿的衣服亦用这种图案的土布制成。有的地方则有在枫木中柱脚葬胎衣的习俗。弃其“彼界”衣包,是为断掉婴儿灵魂的归路;迎入“此界”裳襟,是为纳入宗教传承的大序。

中国人文哲学思想体系中,理想人格是由“礼”作为基础,透过“德观”与“阴阳五行”的思想观念,进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同样,中国传统服饰制度,也就是在一切合于“礼”的原则基础上,使服饰的哲学思想观念能体现天、地精神,藉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境界。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希腊人曾设想天是一种纯粹的、永恒的理念,人世不过是它的粗糙的和变形的反射。罗马晚期兴起的基督教,其思想加深了天国与尘世间、理性永恒灵魂与注定泯灭的肉体间,以及有创造能力的精神与草木顽石间的对立。

而这个时期的服装文化,是南方型的罗马文化与北方型的日耳曼文化和由十字军带回的东方拜占廷文化的融合。与此同时,西洋服装也在古代宽衣与近代的窄衣之间徘徊。 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对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的重视,中国人穿衣始终保持着一种东方式的矜持,对肌肤严密地包藏和掩蔽,中国服饰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一种“包”的文化,既不能“显露”体形,更不能随便“裸露”肌肤。

西方的服装则不同,无论是古代的“宽衣”文化,还是文艺复兴以来的“窄衣”文化,西方的衣服都非常写实地,甚至是夸张地表现人的体形,尤其是自中世纪末期的“哥特式”时代以来,更是十分“露骨”地“强化”男女两性在体形上的性别特征,不仅想方设法来“显露”两性这种外形特征,而且不断地扩大裸露的面积和部位。

中国服装的含蓄性和写意性,如同中国画一样,是一种“散点透视式”的、“计白当黑”的、“虚无飘渺”的、“神秘”的、“意象”的或“象征”的世界,是人们意念的一种“表现”;而西方服装的直接性和写实性,则如同西方的油画一样,是一种“焦点透视式”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逼真的世界,是人的肉体形态的一种“再现”。

4.不同的着装方式 中:上衣下裳,前开前合,多用带子,穿脱方便;披挂式衣服出现较晚。 西:披挂式,贯头式,前开式,多用饰针或扣子,形成一套较为复杂的穿着技巧,披挂式衣服在西方也十分发达。

中:“保守着前开前合、含蓄宽松的直线裁剪的宽衣文化形态”,直到20世纪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伴随着反帝、反封建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人先是被动地,后来又主动地接纳西方服饰文化“与国际接轨”,形成现代这种“国际化”的服饰文化。

西:从古代的“宽衣”,经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以后“窄衣”文化。进入20世纪,西方人一方面通过殖民运动向外扩张,把西方的窄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也受到世界其他文化的冲击,尤其是来自东方的直线裁剪的宽衣文化的冲击,于是,又出现对“非构筑式的追求”——解构主义倾向。

东西方文化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共同形成各种国际化的潮流。

四、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趋向

21世纪的今天,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影响(韩潮)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服装也不例外。

中国服装要做好,就要研究中国文化,吃透中国文化,才能与西方品牌相区别。中国服装只有借助中国文化的浓厚内涵,才能成为时代的标记。中国服装品牌真正的崛起,不是数字的崛起,而是文化的崛起,是内在价值观与审美观的统一。

第三篇:第十二讲 高效团队建设(下)

第十二讲 高效团队建设(下)

?

优秀的团队

?

1.什么是优秀的团队

( 优秀的团队应该是员工栖息的港湾。

( 医疗心灵创伤的疗养所。在累了、困了、烦恼的时候把团队当作休息、放松的地方。

( 优秀的团队还应该是增加能源的加油站。

( 学习、成长、充电的大学校,可以为员工提供成长、发展的机会。

优秀的团队自然会对员工形成吸引力,使员工主动融入集体,把团队当成一个温暖大家庭。员工之间的长期合作会逐渐形成共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使团队的凝聚力增强。

?

【案例】

古代有一位神箭手看到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就对国王说:“我只要开弓,不用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国王不相信,神箭手就拉开弓,但不放箭,只听一声弦响,大雁果然掉了下来。国王不解,神箭手说:“听它凄惨的叫声,就知道它是一只受伤的孤雁,虽然我不放箭,但孤雁听到弓箭的响声,就会奋力往上飞。但它旧伤未愈,奋力飞行就会撕裂伤口,所以不放箭也能射下来。”

假如这只大雁没有受伤,即使听到弦响,奋力往上飞也不会掉下来;假如这只大雁受伤,但身处一群大雁中间,它也不会掉下来。因为它的身边都是同伴,即使有危险也能得到大家的帮助,不必担惊受怕。但现在的情况是它既受了伤又孤零零一个,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受一点惊吓就会掉下来,这就是惊弓之鸟。

?

2.开会对团队的意义

国内企业开会往往是讨论问题,但常常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断。这样的会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要求通过开会做好以下工作:

( 领悟领导的意图,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 通过开会监督、检查、汇报工作的进展;

( 通过开会教育、训练、提升员工的价值。

否则,时间一长,队员们就没有了团队的概念,成了游兵散勇,孤魂野鬼,很容易被别的公司挖墙脚。所以,优秀团队要多开会,但会议要针对业绩,不能搞形式主义。

?

【案例】

日本人最讲究团队管理。日本企业的营销团队也最喜欢开会,每天两个会:早会和晚会。早会是早上上班的时候,用15分钟的时间给销售人员鼓劲、打气,激发他们的斗志,让每个销售人员都精神饱满地联系业务。晚会是下班前开的会,主要是总结一天的工作业绩。晚会上领导可以拍桌子、摔板凳、批评员工,但早会上绝对不能影响员工的情绪。日本人的业绩基本上都是这样创造的。

?

3.高效团队的特征

高效团队一般具有八大特征:

( 清晰的目标

( 相关的技能

( 一致的承诺

( 彼此的信任

( 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

( 团队不断学习、进步

( 领导充分授权

( 有良好的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

?

4.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

团队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要从沟通、决策、团队独立性和团队成员的能力来分析。

( 单向

单向就是领导发号指令,员工服从、执行,一切以领导为中心。所以单向团队的布局是领导在中间,员工在周边。

( 双向

双向就是领导民主集中制,决策之前集思广益,充分讨论,最后由领导作决策。

( 交流

交流是除了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双向交流外,还有员工和员工彼此之间的交流,要求充分沟通,共同讨论。这时领导和员工一样,没有上下级的关系。领导和员工研究结束后作一个共同的决策,然后领导代表整个团队颁布决定。

( 互动

互动是领导对内对外,以及队员之间有更多的沟通。

?

5.团队发展与领导风格、授权方式

根据下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四种领导风格、授权的四个阶段与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管理模式都是一脉相承的。

表15-1 团队发展与领导风格、授权方式

阶段团队授权方式领导风格第一单向领导发出指令,下属服从。命令式第二双向领导先听取大家的意见,再自己做决议。指导式第三交流领导和大家讨论,由团队做决议。支持式第四互动领导分配任务,由下属完成。授权式

?

共同愿景——团队的精神动力

?

1.什么是共同愿景

真正的团队,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或称为共同愿景。

( 它是团队成员共有的对未来所希望的远景,是大家梦寐以求的组织发展蓝图。

( 它令人欢欣鼓舞,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

( 它是组织发展的源头,团队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没有共同愿景,团队就是死水一潭,优秀的团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

【案例】

唐僧师徒四人就是一个团队。团队的最高领导是唐僧,总经理是孙悟空,猪八戒是人力资源总监,沙和尚是办公室主任、行政总管,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孙悟空作为总经理类似营销总监,主要的工作是开拓市场。猪八戒则协调人际关系,当唐僧和孙悟空闹矛盾的时候,猪八戒就负责调解,他会对孙悟空说:“猴哥,师父很想你啊。”转而又对唐僧说:“师父,猴哥很想你啊!”这就是调解,做人事工作。而他们这个团队的共同愿景就是西天取经。尽管他们有个性差异,角色不同,但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目标。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

2.建立和培植共同愿景

建立、培植共同愿景,或者说设定团队的共同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 鼓励团队成员建立个人愿景,把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结合起来,或者说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

( 培养团队的整体目标,超越个人目标。

( 团队目标要对每个员工有激励力量。

( 团队的愿景必须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可以通过努力实现,不能只是海市蜃楼。

?

3.领导与管理的比较

? 表15-2 领导与管理的比较 领导管理● 开拓性 ● 价值观 ● 创造性

● 关注价值、意义和方向 ● 关注成长性与未来 ● 关注人性、心理

● 弹性、艺术化● 系统性 ● 操作性 ● 可靠性

● 关注效率、效益与结果 ● 关注现在与事情的错对 ● 关注工作、绩效 ● 刚性、科学化

?

【表析】

( 管理是管理科学,领导是领导艺术。前者是刚性的和科学化的,后者是弹性的和艺术化的。

( 我们的团队既需要刚性的管理科学,又需要柔性的领导艺术,两者相互补充。

( 管理的对象是工作事物、绩效标准和工作要求;领导的对象是人的心理情绪和状态。

?

高绩效团队建设

?

1.高绩效团队的四大特征

高绩效团队必须具备四大特征:

( 要有针对性的、共同的目标。

( 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 要有统一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而且必须是成熟的、流畅的、大家认可的。只有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流程。

( 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相互支持。 图15-1 高绩效团队建设

?

2.建立团队的步骤

高绩效的团队建设必须符合高绩效团队的四个特征,我们可以把建立一个团队分成以下几步:

( 明确共同愿景、使命和价值观。

( 给团队特殊的命名、标志、口号。企业需要视觉化的识别标志,有一定的颜色和图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 确定每一个人的角色和责任。

( 定期检查工作进度。

( 塑造卓越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是整个团队的思维方式。

?

3.团队解决问题七步法

团队遇到困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有七步:

( 了解当前的形势和背景,把握好团队目前的位置

( 明确问题、描述问题

描述团队的问题很关键。模糊的、空泛的、不具体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隐含着内在原因的问题描述,都不利于分析问题,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我们要用SMART五要素来描述团队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使问题清晰、明确、具体。

(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就是把问题和导致问题所有可能的原因列出来,然后让每个成员都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头脑风暴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叫结构式,另一种叫非结构式。结构式就是把问题提出来,所有的人都按次序发表自己的意见;非结构式则是成员想到什么就举手发言,没想到的就继续思考。

( 选择主意

讨论思考后,再从大家的建议中挑选三到五个可能的,效果较好的,得到一致认可的方案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

( 分析可能的利弊

选择主意后再考虑最优方案可能的利弊及后果。

( 克服可能的弊端

要针对可能的利弊考虑解决的方案,做好预备工作。

( 建立一套完整的行动计划方案

在行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我们还要认真衡量、评估执行的结果是否与原定计划有差距。

?

4.团队文化

( 团队应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思想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团队文化。

( 团队文化是员工工作的内在精神动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够感觉到。

( 一个团队是否优秀,是否有坚强的战斗力都可以从团队文化中看出来。

( 培养团队文化是一个比较基础又带有一定难度的工作。

( 团队领导所持有的思想态度、价值观,会使整个团队渐渐形成类似的观念。

?

5.提升团队效率

提升团队的效率有六个方面的建议:

( 积极主动地倾听;

( 坚定地相信直觉;

( 关怀、支持,以事实为证据;

( 保持适当的弹性和柔性;

( 同意团队所同意的事情;

( 施加相应的压力,团队里有一定的压力才能有很好的成长。

?

作业:请审视自己的团队带动力

?

表15-3是一个评估表,请大家根据团队检查列出的6个要点审视自己的团队带动力。

? 表15-3 团队带动力评估表

团队检查要点检查结果我做了哪些事保护成员的自尊?我建立了哪些团队规范?我如何给予团队适当的奖励?我如何授权及支持这个团队?我如何关怀、关心这个团队?我如何协助团队建立管理流程? 作为中层主管,我们要尊重员工、建立规范、实施奖惩、进行授权,对下属要适时关怀,进行教育训练,还要建立团队的内在工作流程,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团队更具战斗力。

第四篇: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五、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走共同富裕道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力条件。 2.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没有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研究公有制或私有制,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效率问题。 二是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公平问题。

关键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效率高? 对所有制效率的不同分析思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所有制与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思路:

①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曾经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 ②所有制效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种所有制的高效率总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才能够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其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单个资本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才能适应发展。资本形式变化趋势是社会资本取代单个资本,股份资本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资本社会性质正在不断强化,其中包含的“公有”成分也不断增加。所以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效率的结论。

其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对立。由此导致的其他经济矛盾也不存在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必然被公有制所取代。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

其一,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

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公有制意味着较低的效率。 ●公有制的时代变化

公有制变化: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 变化的基本特征:

(1)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公有制企业具有越来越多“个体独立性”,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

(2)资本的组织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主要不再是单一公有的形式,更多的是采取混合经济的形式。实现形式是共同的,对不同的所有制没有差别。公司法是适合一切所有制形式的。

(3)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公有制企业与自身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竞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将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弱点。 现代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1)总的趋势:公有制的利益分散化在加强,个体独立性在增加。

(2)实现形式:股份制、公司制是共同的实现形式。这一点与私有制没有区别。公司制这一形式使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直接混合、融合,可以成为同一个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分析的基本结论: 结论之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做出结论。脱离条件的约束,简单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不能以现实中某些现象为依据得出单一的结论。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

结论之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另外,在协调社会经济利益方面,公有制更能够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 结论之三: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们价值目标决定的。公有制能够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形成经济利益上的平等关系奠定制度基础。利益关系的和谐更能够调动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从整体上使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充分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首先,要处理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关系,在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同时,依法保障合法的按要素分配收入。 ● 其次,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更加重视公平问题,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这一理论来完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比较多的是讲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公有制经济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不仅要使公有制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结合,不仅公有制经济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市场经济也要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结合。 一是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设公有制企业。把公有制企业建设成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微观主体,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公有制公司企业或公有资本控股的公司企业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以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市场活动。

二是按公有制经济要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靠谁来建设,这个建设者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解决好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

解决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问题; 解决好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解决好地区和城乡差距问题。

(四)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所谓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富裕,使人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还将社会主义本质,表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走共同富裕道路,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我们党一贯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追求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一个基本要求,特别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就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前提与制度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之后,我们党反复强调,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正确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富的关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拥有财富不断增加,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保障标准逐步提高。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市场与政府关系、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国家安全,以及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动摇。理论的逻辑和历史的经验都充分证明,否定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然会造成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经济发展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催生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毁于一旦,最终将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还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多个层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我们国家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过程

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②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 ③1992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④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⑤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⑥201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 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

凡是依靠巿场机制能够带来较高效率和效益,并且不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都要交给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都不要干预。各个巿场主体在遵从市场规则的前提下,根据市场价格信号,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优胜劣汰。但是,巿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又是一条“无情的鞭子”,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同时,也会由于其自发性、盲目性带来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发挥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3.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途径 ①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机制

②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制度 ④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机制

(三)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①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

②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③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

(四) 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1.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

①第一阶段,放权让利。大致覆盖从1978年至1993年的15年时间。所谓“放权”,是指政府放权。在当时,政府能够且真正放出的“权”,主要是财税上的管理权。所谓“让利”,也是指政府让利。在当时,政府能够且真正让出的“利”,主要是税收和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也就是减少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额。正是通过财税上的“放权让利”并以此铺路搭桥,我们才能从分配领域入手,实现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出台和整体改革的平稳推进。

②第二阶段,制度创新。大致可以覆盖从1994年至2013年的20年时间。从放权让利迈上制度创新轨道的转折点是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其基本着眼点就在于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为突破口和主线索,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打下了1994年财税改革的制度创新基础,才有了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持续20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③第三阶段,全面深化。就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开的以全面深化为基本特点的新一轮改革。这一轮改革全面覆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等所有领域。于是,在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定位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自然要继续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战略实现了重大转型。把改革蓝图一一落到实处,我国财税体制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更高平台,更好地对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2.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运行20来年,有效缓解了中央财政困境,但随着时间推移,时代的发展,现行财税体制的弊病逐渐显露,对地方财政运转的不良影响也日益明显,衍生出很多乱象。 同时,预算体制也存在着收入不统一不完整、行政公务开支比例高、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低、预算粗略不透明、转移支付不科学和不公开、隐性债务规模大等问题。现行财税体制的一系列弊病,已间接阻碍了国富民强的步伐。 3.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

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4.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二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促进结构优化的职能作用;

三是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权力和责任、办事和花钱相统一,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三、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1.何谓经济新常态?

①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可持续稳增长,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 ②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③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

2.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①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2014年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②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③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④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2014年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⑤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2014年以后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⑥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2014以后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⑦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2014以后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⑧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⑨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见内涵

联系表现两个方面: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 2.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投资消费失衡:

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以信息化促进我国经济从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受到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影响,造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按支出法计算,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62.3%下降到2007年的48.8%,相应地,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7.9%和51.1%。 (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其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虽由2000年2.9%上升到2007年5.1%,但相应年份,第二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却由5.1%上升到6.5%。

(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水、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达到8.7亿吨、5.67亿吨、2600万吨和16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2009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50%。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我国已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5433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国际科学论文数从2005年世界第五位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世界第四位,技术交易市场规模达到3039亿元,同比增长14%。但我国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缺乏核心技术,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1)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应继续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之中的比重。一方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另一方面,应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扶持低收入群体和提高农村民收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的长效机制,同时,依据经济形势和物价变化,建立动态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2)依据产业的特性,采取差异的产业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一直是作为世界各国引导产业资本流向的重要手段。为此,政府应依据产业特性制定细化的投资政策,——对于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可适当放宽投资政策约束,——对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可设立限制投资的政策和法律,增强制度对产业发展的约束。——对于需要鼓励发展的第三产业,应设立行业之间更为相对有效的投资优惠刺激政策。

同时,但凡法律未明确规定禁入的行业领域,都应向社会资本公开、透明开放,且依据内外资同等国民待遇的原则,第三产业向外资开放的行业领域,都要同等向内资开放,以引导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 (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

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是价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设计长效的资源和环境价格机制推进社会的节能减排。一方面,要建立资源和环境价格的形成机制,资源和环境定价应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和使用以及环境代价;另一方面,要制定环境污染的价格补偿机制,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的要提高收费标准,提高行业或企业投资的环境标准进入门槛,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

(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核心构成,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依据行业或生产环节对知识产权的敏感程度不同,适时地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另一方面,应增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水平,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的成本。

此外,对于自主创新的必要环节,还应建立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划分与使用保障,创新人员的激励和管理以及自主创新产品的投融资和采购等制度。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基本内涵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基本内涵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十六大:党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

十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十七届五中全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1.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3.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4.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

(四) 强化经济金融风险防控 ①一是处理好增长和转变的关系,在保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避免经济过度失速可能造成的失业及社会问题。 ②二是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强化金融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抑制金融投机和虚拟经济泡沫。

③三是建立和规范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特别是要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④四是改革和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增进国际和区域金融合作机制,降低跨境金融风险的冲击力。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二)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3.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4.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扶持政策重点。

5.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重点突破,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重视人的因素。 强调人口城镇化,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即“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2)节约、集约使用资源,尤其是要集约、节约配置土地资源。 (3)注重环境友好发展。 (4)坚持“统筹发展”。

(5)突出城镇“内在发展质量”。

2.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1)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决定》明确的我国城镇化基本方略。

(2)坚持科学、统筹规划。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一定要坚持战略谋划、蓝图引领、统筹长远、分步实施,切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盲目、无序乱为。 (3)坚持资源节约、集约。节约资源是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上狠下功夫,十分重视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型社会建设。

(4)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城镇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是人口城镇化的承载力和可持续能力的重要体现。

(5)保护环境,建设优美城市(镇)。有效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3.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创造稳定就业的条件。

(2)强化公共服务、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3)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4)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4.坚持建管并重,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1)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2)推进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 (3)提升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4)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网络化。

(四)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 2.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利益格局。 3.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4.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体系。

五、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范围的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更为合理的配置,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更加充分的涌流。

2.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明显领先,在制定和维护国际经济行为规则和制度上占有主导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 4.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二)全面提升开放性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 1.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2.深化“引进来”战略。引进来战略是指将国外的先进科技人才和领先的管理理念引进来。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有选择的不破坏国内经济环境的招引科技人才和项目资金。

3.加快“走出去”战略。

4.探索多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

(三)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1.何谓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为什么要创立一带一路?

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五篇:郑州二十中国家十二五课题开题仪式校长讲话

紧扣课题 立足实际 聚焦教学 努力开创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新局面

尊敬的侯主任 ,尊敬的赵书记,同志们:

下午好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证研究》今天如期开题了。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感谢,向课题的顺利开题表示祝贺。今天的会议既是开题会、也是侯主任给我们送来的一场精彩的培训会、 学习会。下面我就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工作谈几点意见。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个原则,实现三个转变。

一、 “围绕一个中心”,课题研究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渠道的多面性。

高中课堂教学容量大,思维抽象,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和现象进行直观模拟和展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日益显著,怎样搭建和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巨大的资源平台,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为学生的探索学习解困答疑,是我们开展这项课题研究的中心,因此,我们课题组的同志们要围绕这一中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渠道的多面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二、“坚持两个原则”,课题研究要坚持两个原则,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展课题研究。

1、实效性原则。 以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找困惑、找问题,谋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课题研究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2、是创新性原则。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使课题研究过程与教改过程同步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科研促课改,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教学,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走“研、教、改”三维一体的科研之路,实现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辐射。

通过课题研究在我校的开展争取实现“实现三个转变”。

1、通过课题研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把教育教学工作的场所扩大到课堂之外。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养成获得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养成学会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从而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3、目前我们的教师往往做的多、总结的少,思想的花火多,形成的理论少,通过这一课题研究的开展,实现老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转变。

为此,我们针对这次课题立项和研究我提出几点要求,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整合教学资源,例如:教师课件、教师教案、教学实录让学生根据自记的情况,随时调取相关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

2、信息教师安排更多的时间开放机房,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

2 条件,帮助学生解决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出现的困难。

3、加强对比分析,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学改革的过程,老师们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要把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课题研究的总过程。

4、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重过程、重实效,不要出现结题报告中的内容只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想象。

5、我们要抓住思想的火花,,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加以探索落实,凝练成我校的教育教学特色。

同志们,我们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国家课题的研究工作,这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和荣誉,我们应该积极承担,勇敢面对,消除对课题研究的神秘感和畏惧情绪,我们集思广益、积极探索,让我们前进的脚印为我们的研究做最好的结题。

最后,预祝课题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篇:二类医疗器械自检报告下一篇:儿童孤独症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