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态礼仪之体姿礼

2024-04-09

仪态礼仪之体姿礼(通用13篇)

篇1:仪态礼仪之体姿礼

一、体态的礼仪功能

1、表达真情,胜过语言

2、简洁生动,真实形象

二、体态、仪态的礼仪技巧和功能

1、体态含义,各有异同

2、站有站功,挺直如松

3、走有走姿,从容稳直

4、坐有坐相,文雅端庄

5、仪态万千,手势领先

更多仪表礼仪请访问大学网求职礼仪频道

篇2:仪态礼仪之体姿礼

仪态概述

仪态是通过人外在的言谈举止体现出来,是一个人行为举止的综合反映,是社会交际中的无声语言,是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仪态礼仪包括站姿礼仪、坐姿礼仪、走姿礼仪、蹲姿礼仪。

站姿的礼仪

1.正确的站姿

(1)抬头正首,双目平视前方,嘴唇微闭,面带微笑,表情自然平和;

(2)双肩放松,稍往下压,使人体有向上的感觉;

(3)躯干挺直,身体重心应在两腿中央,做到挺胸、收腹、立腰;

(4)臀大肌微微收缩并向上提,两腿并拢,直立,髋部上提;

(5)手的摆放姿势

标准式: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握手式:右手搭在左手上,叠放于腹前;

背手式:双手搭在一起,背于身后,贴在臀部;

单背式:一手置于体侧,一手背于身后;或者一手放于体前,一手背于身后。

(6)脚位的.方法

并列式:双脚并拢,两个脚尖在一条直线上;

“V”字形:两个脚尖分开,在一条直线上,宽度大致为一个脚长,脚后跟并拢,男士可以微微分开,与肩同宽;

“Ⅱ”形,两脚间距离同于或小于肩宽,一般男士采用这种脚位;

小“丁”字形:一个脚的脚后跟靠在另一个脚的脚弓,身体微微侧身,一般女士采用这种脚位,

2.错误的站姿

(1)身体抖动或晃动,给人以漫不经心,没有教养或流里流气的感觉;

(2)双手插入衣袋或裤袋中,显得不严肃,拘谨小气;

(3)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有消极、防御、抗议、拒绝之嫌;

(4)双手或单手叉腰,有显摆之嫌,在异性面前叉腰往往有侵犯之意;

(5)两腿交叉站立,往往给人以不严肃的感觉;

(6)无精打采、东倒西歪、弓腰驼背、两肩不平,给人以精神萎靡不振之感;

(7)头部歪着、下垂或上仰,或者脖子往前伸,收胸含腰,小腹向前挺出,臀部向后撅起,腿部弯曲等姿态,都是极不美观的。

坐姿礼仪

1.正确的坐姿

(1)入座时要稳、要轻,就坐时不紧不慢,大大方方地从坐椅的左后侧走到座位前,自然转身,背向椅子做好入座的准备;

(2)面带笑容,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额;

(3)双肩放松平正,双臂自然弯曲,手平行或十指交叉,自然放在双膝上或椅子扶手上;

(4)坐在椅子要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上体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呈两个自然的90度角;

(5)坐在椅子上,要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脊背可轻靠椅背;

(6)离座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轻缓起立,往前半步,站稳后再转身离开。

篇3:仪态礼仪之体姿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138例为研究对象, 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烦躁等症状。男81例, 女57例;年龄2个月~3岁。经心脏彩超确定心脏病类型:动脉导管未闭 (PDA) 15例, 房间隔缺损 (ASD) 26例, 室间隔缺损 (VSD) 38例, VED/PDA 7例, VED合并左或右房室瓣反流5例, ASD/VSD 9例, 肺动脉瓣狭窄 (PS) 15例, 大动脉错位 (TGA) 1例, 其他11例。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男44例, 女25例, 年龄 (2.34±0.45) 岁。对照组男40例, 女29例, 年龄 (2.62±1.01) 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进行细节护理: (1) 一般护理:患儿需要在单间病房进行护理治疗。尽量为患儿创造整洁安静的环境, 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做好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 减少探视人员。做好患儿的体位清洁护理工作。为患儿选择柔软、舒适的棉质尿布。患儿大便后要及时清洗臀部, 预防臀红。对患儿进行护理工作和诊疗工作尽量集中进行, 保证患儿的休息和睡眠。 (2)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工作, 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咳嗽排痰情况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氧浓度等[2]。患儿多伴有咳嗽症状, 痰液无法排除, 需要进行电动吸痰。在进行吸痰时, 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敏捷, 在进行吸痰的过程中做好患儿面色、呼吸、心率的观察工作。对于异常状况要及时处理。 (3) 输液管理和用药护理:患儿均采用留置针静脉输液, 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避免给患儿造成更大的疼痛。每天合理安排输液时间。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药物, 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遵医嘱。 (4) 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6个月以内的婴儿建议母乳喂养, 提高患儿的免疫力[3]。6个月以上添加辅食。患儿只有得到足够的营养, 才能够避免发生器官功能障碍, 降低死亡率。患儿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为主, 避免发生呛食、过饱。患儿由于年龄小, 难以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为患儿讲解相关知识, 让患儿和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束后, 对所有患儿的肺部感染情况进行记录, 统计感染患儿肺部湿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后, 两组患儿肺部感染体征消失时间如附表所示。观察组肺部感染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肺血多, 而且自身免疫力低下、营养发育不良, 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 引发重症肺炎[4]。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年龄小、病情发展快, 治疗处理不当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患儿生命[5]。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 要做好密切监护工作, 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 缩短治疗时间, 及早减轻患儿痛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细节护理后, 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细节护理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面,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娟.细节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1) :131-132.

[2]王文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急诊手术体外循环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3, 15 (5) :159.

[3]周浩, 黄栋, 王予川.米力农持续泵入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1) :4914-4915.

[4]段长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胃肠营养的应用与护理[C].2013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外科护理分会场论文集[Z], 2013.

篇4:面试中的仪态礼仪规范

关键词:面试 仪态 礼仪

面试已经成为许多行业职业生涯中比不可少的起始环节。礼仪的分值在面试总成绩中虽仅占 5% ,但被面试者的形象却是给考官的最直观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各项目的分数和总成绩。形象是礼仪的重要内容,面试需要与考官在较短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因此,被面试者经常困惑于面试礼仪。美国心理学家麦拉宾认为,当我们评断一个人时,55%是依靠视觉得到的讯息,包括外在、表情、动作、态度等,即仪态礼仪。仪态礼仪是形象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仪表和体态。

一、仪表礼仪

仪表包括仪容和妆饰,良好的仪表有如一张名片,所展现的是面试者的精神风貌。被面试者除了做到面容整洁,还应注重仪容和装饰。

(一)仪容

仪容即人的容貌。人的五官长相是与生俱来的,但却以面部表象情绪相互传递喜怒哀乐等内在情绪。良好的表情可以通过眼神和微笑进行后天塑造,很多礼仪培训都着力训练这两项,其意即在此。

1.眼神

人在紧张时眼神易显得恐慌,习惯性地往上看或往下看。有的考生在二十分钟的面试过程中竟然一直盯着地上,间或停留在天花板上,始终不敢看考官一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缺少了目光的交汇,也就缺少了沟通的过程,没有传递真诚、友善等正能量,整个交谈无法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从面试中考官与考生的距离来看,最佳眼神注视法为三角区注视法,即注视的角度为平视,注视的时间为不少于三分之二,注视的区域为以下颚为顶点,两眼为上线所连接的倒三角区域。见面之初,应扫视全场,微微点头,行注目礼,以示尊敬和礼貌。

2.微笑

微笑是将积极向上、乐观愉悦的心情传递给对方,征服对方心灵的最好表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尤其是因为紧张等原因导致不易笑得出来时,被广范认可的“希尔顿式”微笑建议露出六颗上牙,嘴角向上翘起,再配上眉开眼笑。

然而,“希尔顿式”微笑并不是对任何考生都适用。有的考生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虽整体表现较好,但没有一丝笑容,结束前,考官问她是否会笑,她的希尔顿式微笑可以说是“笑比哭难看型”的。因此,笑得是否自然得体,关键还在于是否有效拉动笑肌。微笑没有定式,各种欢笑、甜笑、含笑、轻笑、浅笑都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可以对着镜子反复练习。

(二)妆饰

1.发型

面试中的发型应与个人的风格和气质相一致,不易烫发、染发。男士的头发应长短适中,通常前面不能盖住额头,后面不能过颈,两侧及耳。女士发型可以是长发、短发,也可以是扎起、盘上或半披肩,但总体长度不能过肩,应体现端庄文雅。

2.配饰

面试是十分正式的场合,男士应面容整洁,不能留胡须。女士可适当化淡妆。首饰最好不佩戴,如果佩戴,不能超过三种,一般首选为耳钉或项链,但要同质同色,首选色泽为白金或银色。忌讳色泽鲜艳和款式夸张,尤其是手上一般不宜佩戴戒指和手链。

由于面试往往在陌生的地方,有些考生可能会将随身携带的包带进考场,这时,忌讳将包直接放在桌子上,而应放在椅子后面。帽子、手套、墨镜等都不应戴在身上。

二、仪态礼仪

面试的时间有限,考官最希望捕捉的信息就是考生的举止。人在举止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不经意间就会透露出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人的基本姿态有站、立、坐、蹲、行等,每一种姿態要做到端庄优雅,应掌握基本要领和常见的忌讳。

(一)问候

考生与考官第一次目光的接触时间为刚进门的时候,因此,问候礼一般应安排在门口。问候应态度自然、和蔼热情,问候礼应为鞠躬。行礼时,应立正站稳,男士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女生双手前合。眼睛注视脚前方1.5米处,上身前倾直15至30度,并使用简单问候语。

鞠躬时忌讳颈部、臀部、膝盖等部位弯曲幅度过大,鞠躬时不宜用目光注视对方。

(二)站姿

站姿是形象的起点,也是衍生不同动态举止的起点。站姿的基本要求是头容正、肩容宽、背容直、胸容平。女士双腿可调整为“V”字型,或“丁”字型,双手交叉小腹前,右手搭在左手上。男士双腿不超过肩宽,双脚平行,双手下垂于身体两侧。

忌讳的站姿包括双手叉腰、抱胸、手放在兜内或身后、两腿分开尺度较大,小动作较多等。

(三)手势

手势是传情达意的辅助语言。面试时如果没有桌子,双手可自然放于膝上。大部分面试会有桌子,桌子上摆放答题所用纸和笔,这时,不宜将手放在膝盖上,而应置于桌子上。在与考官互动时,可掌心向上与考官进行指引式交流,在谈到自己时,应用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力度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等都应适度,以显得端庄、大方、诚恳。

不当的手势会引发交际双方沟通障碍,考场上,忌讳用一只手指指引考官,忌讳摁笔、挠后脑、抓耳垂、用手托腮、捂嘴巴、揉搓手指等紧张或缺乏自信的动作。

(四)坐姿

坐姿是面试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仪态,良好的坐姿会给面试考官以镇定自若、成竹在胸的印象。入座时应先至座位前,稳稳坐下,胸与桌边一至两拳远,身体在椅子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男士微微张开双腿而坐,女士双膝并拢,小腿与地面垂直,上身挺直并微微向前倾斜。女士如穿裙子入座,应先将裙子后摆前拢一下再入座,显得端庄娴静。

忌讳一只胳膊拄在桌子上,两肩一高一低,两脚不能抖动,不可以跷二郎腿,这些故作放松状容易让人觉得对考试的不重视和对考官的不够尊重,更容易使人联想到此人的工作作风懈怠。

(五)行姿

行姿最能体现考生精神抖擞、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优雅的行姿应为双目向前平视,面带微笑收下颚,上身挺直,挺胸收腹,重心稍前倾,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自然摆动,双脚分开的幅度为垂柳的柳叶,双腿行走的路线为垂柳的柳枝,两脚迈开的幅度为1.5个鞋长,这样就会给人“行如风”的感觉。

行姿忌讳内外八字、弯腰驼背、歪肩晃膀、步子太大或太小、扭腰摆臀等。

(六)蹲姿

考官可能会安排捡起地上的物品,这时,优雅的蹲姿可以为自己加分。常用的蹲姿为高低式,站在所取物品旁边,正身对考官,左脚在前、全脚掌着地,左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脚在后,提起脚跟,中心和臀部向下,上身挺直。

忌讳背对考官,低头、弓背、翘臀、双腿平行叉开、露出后腰等。

(七)告别

面试结束后,应主动向考官做简短感谢告别。应起身并将椅子扶正,走到房门时,应说声“谢谢,再见”,正身向内,身体后退,轻轻关上门。忌讳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参考文献:

[1]王奕.论求职过程中的礼仪素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6).

篇5:酒店仪态礼仪仪态培训

1.注重仪表仪态美,有利于维护自尊自爱

每一个酒店员工都有尊重自我的需要,也想获得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作为一名酒店员工,只有注重仪表仪态,从个人形象上反映出良好的修养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受到客人的称赞和尊重,才会对自己良好的仪表仪态感到自豪和自信。

2.注重仪表仪态美,有利于谐调人际关系

人的外表在待人处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的仪表仪容在人际交往中会被对方直接感受,并由此而反映出个性、修养以及工作作风、生活态度等最直接的个人信息,将决定对方心理的接受程度,继而影响进一步沟通与交往。

酒店员工整齐、得体的仪表仪态,以其特殊的魅力在一开始就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常常会使人形成一种特别的心理定势和情绪定势,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3.注重仪表仪态美,反映了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篇6:商务礼仪仪态礼仪

仪态是指人在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姿势是指身体所呈现的样子,风度则属于内在气质的外化。每个人总是以一定的仪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一个人的仪态包括他的所有行为举止: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站立的姿势、走路的步态、说话的声调、对人的态度、面部的表情等等。

而这些外部的表现又是他内在品质、知识、能力等的真实流露。

仪态在社交活动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潇洒的风度、优雅的举止,常常令人赞叹不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人们的尊重。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仪态来判断他的品格、学识、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修养程度。

仪态的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完善的美,是仪态礼仪所要求的。这种美应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相互协调的整体表现,同时也包括了一个人内在素质与仪表特点的.和谐。容貌秀美,身材婀娜,是仪态美的基础条件,但有了这些条件并不等于就是仪态美。与容貌和身材的美相比,仪态美是一种深层次的美。容貌的美只属于那些幸运的人,而仪态美的人,往往是一些出色的人。因而仪态的美更富有永久的魅力。

商务礼仪仪态的特征

1.仪态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能通过语言交流信息,但在说话的同时,你的面部表情、身材的姿态、手势和动作也在传递着信息。对方在接受信息时,不仅“听其言”,而且也在“观其行”。仪态语言是一种极其丰富、极其复杂的语言。据研究者估计,世界上至少有70多万种可以用来表达思想意义的态势动作,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当今世界上最完整的一部词典所收集的词汇数量。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嘴、耳、眼的运用。事实上,表情、姿态等所起的作用,却远远超过自然语言交流的本身。仪态是一种很广泛、很实用的语言,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富有魅力,可以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商务礼仪仪态是内在素质的真实表露

仪态在表情达意方面也许不像有声语言那么明确和完善,但它在表露人的性格、气质、态度、心理活动方面却更真实可靠。一个人所说的话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语言可以言不由衷,而人的仪态却总是真实的。也许你嘴上在说着欢迎客人到来的话语,可你的表情、手势、动作却流露出了你的厌倦、无奈,这才是你真实的态度。在社会交往中,仪态还是一种无形的“名片”,也许你没有随身带着档案、介绍信,但人们却可以通过你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判断出你的身份、地位、学识、能力,并因此而影响对你信任的程度、交往的深度等。只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且在各方面都很出色的人,才可能举止得体、风度优雅。相比之下,穿着时髦、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刻意表现出来的那种美就肤浅得多。

商务礼仪仪态的习惯性

仪态是人们在成长和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而具有习惯性的特点。首先,仪态的习惯性是指人们对某一动作理解的习惯性。它一方面表现在某些动作表情达意的一致性,比如人们总是用笑容来表现欢乐、友好、喜欢等感情;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同一动作由于地域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点头在中国和西方人是表示肯定,而在印度、土耳其等国却是表示否定。其次,仪态的习惯性是指每个人的仪态都是在成长过程和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这种习惯性并不都是先天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生活和训练形成,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人们的仪容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色,而仪态的美却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添几分成熟、稳重、深刻的美。

篇7:仪表礼仪:领导仪态礼仪常识

一、化妆

(一) 淡雅为主

从化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来看,化妆者将所化之妆恰如其分地融入自己身体各部,若有若无,自然而然,好象天生如此,才是化妆的最高境界,按照通行的审美心理来说,如果没有从事特殊的职业,出席特殊的场合,浓妆艳抹也难于让人接受。

(二) 扬长避短

世界上没有人在仪表方面十全十美,任何人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仪表缺陷。有很多人巧妙地通过化妆,突出优势、修饰平庸、弥补缺陷,美化了自身形象。

1、认清自我。自身的年龄、身材、肤色、容颜等基本条件,是化妆的重要参考依据,当然应当心中有数。

2、区别对待。化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各部位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化妆技巧进行美化。切忌千篇 一律,或者盲目仿效时髦的化妆方法。例如:圆脸型的人适合留直线型长发或高耸型盘发,长脸型的.人适合留蓬松卷发或留有齐眉刘海的童花式发型。把上述两种脸型所适合的发型对调,就会圆脸更圆,长脸更长。

3、弥补缺陷。化妆提倡扬长避短。在扬长和避短中,重点是避短。因为长即便不扬,也还过得去;而短不补,却真是看不过眼;如果只扬长不避短,缺点就更显突出了。

(三) 协调整体。

1、协调部位。使各个部位所化之妆统一起来,形成格调、色调协调的整体,才能取得完美效果。否则,局部的妆化得再精彩,整个人也出不了“彩”。

2、协调服饰。不同色调的服装往往需要不同色调的化妆品,不同款式搭配的服饰往往需要不同的化妆手法。服饰与化妆协调一致,才会取得整体美。比如:身着素雅的连衣裙,就应选择清淡的妆相。

3、协调环境。化妆需要“应景”,要与不同的环境、场合、社交气氛相协调、相适应。众所周知,参加舞会和参加追悼会所用之妆就截然不同。

(四) 遵守常规

1、修饰避人,

化妆属于个人隐私,原则上只能在家中进行。特殊情况下,需要在其他场合临时补妆,也应选择隐蔽之处。在许多国家,单身女子在饭店、舞厅、街头等公众场合当众化妆、补妆,往往会被视作风尘女子。

2、运用技巧。不同的化妆品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化妆之中,要合理运用。否则,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弄巧成拙。

二、仪容

仪容美是自然美、修饰美、内在美的统一。自然美指先天条件、天生资质;修饰美指通过修饰扬长避短;内在美指修炼于心、表露于外的气质。

完整的仪容美,三方面缺一不可。这三方面的美,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有“硬件”上的,有“软件”上的;有的方面可以自己改变,有的方面自己不好改变。追求完整的仪容美,自身的作用很大:先天(外貌)不足的,可以后天弥补(修饰);外在不足的,可以内在弥补(加强修养)。

在此,谈谈仪容的修饰。

(一) 头发

1、勤于梳洗。做好头发的日常护理,遇到重要应酬,应于事先理发、洗发。

2、长短适中。取决性别因素,兼顾身高、年龄、职业因素。

3、发型得体。与个人的发质、脸型、身高、胖瘦、年龄、着装、佩饰、性格相协调,与自己的职业、身份、工作环境相适应。

4、美化自然。运用染、烫、吹等方法进行美化,应以自然为本,不

宜留有过重的雕琢痕迹。

(二) 面容

要勤于洗脸,保持干净清爽。眉、眼、口、牙、鼻、耳等部位,除了保持清洁,也可适当修饰。没有特殊宗教信仰、民族习惯和特殊身份,最好不要蓄须。

(三) 手臂

手掌保持卫生、健康、美观,做到勤洗涤、常修剪,不要以脏手、病手与人握手、接触。在正式场合,肩臂(尤其是肩部)不应裸露在外,女士腋毛外露更是大忌。

(四) 腿脚

篇8:仪态礼仪中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仪态礼仪 传统文化

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从现代礼仪规范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言之,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精神具体化的制度、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文化,它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最突出的特质是要做“谦谦君子”,所谓“君子慎独”“仁爱”都是建立在内敛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塑造完美人格的行为标准,这种内敛的文化在礼制原则上又表现出高度的自谦。“温、良、恭、俭、让”是君子之人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就如侠客交锋,出剑的侠客总是在对方出手后方才拔剑出鞘,以守为攻,不温不火方显侠义之气。

称呼之礼,首在尊人抑己。人与人交流,称呼对方是交流的第一步,称呼不当,会为进一步的交流造成阻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能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尊”“贵”显而易见是抬高对方,“敝”“在下”则是把自己放低到再下一个层次,明明自己的家人颜值很高,却偏要谦称“拙妻”“犬子”“小女”,中国人的自谦可谓是到家了,但这并不影响自身的形象,抬高了对方也彰显了自己,双赢的策略。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又要彬彬有礼。一般性打招呼,传统上行拱手礼。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进门与落座时,主客互相客气行礼谦让,行的是揖礼,称之为“揖让”,揖让时要低头,上身略向前倾,我们的老祖宗同样倡导“揖要深”。身份再高的人也要回礼揖让。

入座之礼,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座次都讲究井然有序,面门、居中、东向,尊卑自现、主次分明。诚然如此,所谓的西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席”,被推举为西席的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人拱手致意,感谢大家抬爱,方能入座,这叫“承让”入座。

行走之礼,尊者居中、前行,是通行的礼仪规范。西方人讲究挺胸抬头昂然阔步。我们的文化传统则内涵更加丰富。君子行路要四平八稳,取意在心性的平和,性格的健全。在长者、尊者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首先要放低姿态,低眉垂手而立。古代有“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孔鲤过庭”这个历史典故大家都熟知,作为儿子,孔鲤每次经过父亲堂前,都是“趋庭而过”,在父亲大人面前,他必须表现出他的谦恭,;《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同样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有脚疾的触龙,面见太后之时“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这种传统,还体现在乡间民俗里,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那小小的门槛,也不是随意能踩的,须是迈过方是正式的入门。这迈就意味着礼的存在。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仁者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者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收到良好的时候效果。传统文化的浸染,又表现为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礼节性的表示,更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者,是恭敬虔诚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时候仍然值得提倡,这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篇9:仪态礼仪小知识

形体语言最普遍的示意动作,是从相 互问候致意开始的,

1、目光(用眼睛说话) 在公事活动中,用眼睛看着对话者脸上的三角部分,这个三角以双眼为底线, 上顶角到前额。洽谈业务时,如果你看着对方的这个部位,会显得很严肃认真, 别人会感到你有诚意。在交谈过程中,你的目光如果是中落在这个三角部位,你 就会把我谈话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在社交活动中,也是用眼睛看着对方的三角部位,这个三角是以两眼为上线, 嘴为下顶角,也就是双眼和嘴之间,当你看着对方这个部位时,会营造出一种社 交气氛。这种凝视主要用于茶发会、舞会及各种类型的友谊聚会。

2、微笑 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 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可以反映本人高超的修养,待人的 至诚。

微笑有一种魅力,它可以时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容易。微笑是人际交 往重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微笑要发自内心,不要假装。

3、握手 它是一种常见的“见面礼”,貌似简单,却蕴涵着复杂的.礼仪细节,承载着 丰富的交际信息,

比如:与成功者握手,表示祝贺;与失败者握手,表示理解; 与同盟者握手,表示期待;与对立者握手,表示和解;预悲伤者握手,表示慰问; 与欢送者握手,表示告别,等等。

标准的握手姿势应该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和手指用一点力握 住对方的手掌。请注意:这个方法,男女是一样的!在中国很多人以为女人握手 只能握她的手指,这都错误的!

在社交场合,行握手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我。

2、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

3、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

4、人们应该站着握手,不然两个人都坐着。如果你坐着, 有人走来和你握 手,你必须站起来。

5、握手的时间通常是3-5秒钟。匆匆握一下就松手,是在敷衍;长久地握着 不放,又未免让人尴尬。

6、别人伸手同你握手,而你不伸手,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

7、握手时应该伸出右手,决不能伸出左手。

篇10:职场仪态礼仪

联系现代职场的世界,倒也不必站的那么严肃!男士则主要体现出阳刚之美,抬头挺胸,双脚大约与肩膀同宽站立,重心自然落于脚中间,肩膀放松。

女士则体现出柔和和轻盈,丁字步站立。

交谈:谈话时,要面对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量保持身体的挺直,不可歪斜。

依靠着墙壁、桌椅而站;双腿分开的距离过大、交叉,都是不雅观和失礼的行为。

手中也不要玩弄物品,那样显的心不在焉,是不礼貌的行为。

坐姿:入坐要轻而稳,女士着裙装要先轻拢裙摆,而后入坐。

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

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

至少坐满椅子的2/3,脊背轻靠椅背。

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

行走:靠道路的右侧行走,遇到同事、主管要主动问好。

在行走的过程中,应避免吸烟、吃东西、吹口哨、整理衣服等行为。

上下楼梯时,应尊者、女士先行。

多人行走时,注意不要因并排行走而占据路面。

递接物品:递接物品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常见的举止动作,但这一小小的动作往往却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递接物品的基本原则是举止要尊重他人。

如双手递物或接物就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

而如果在特定场合下或东西太小不必用双手时,一般要求用右手递接物品。

目光:与人交往是,少不了目光接触。

正确的运用目光,可以塑造专业形象。

根据交流对象与你的关系的亲疏、距离的远近来选择目光停留或注视的区域。

关系一般或第一次见面、距离较远的,则看对方的以额头到肩膀的这个大三角区域;关系比较熟、距离较近的,看对方的额头到下巴这个三角区域;关系亲昵的,距离很近的,则注视对方的额头到鼻子这个三角区域。

分清对象,对号入座,切勿弄错!每次目光接触的时间不要超过三秒钟。

交流过程中用60%-70%的时间与对方进行目光交流是最适宜的。

篇11:职场仪态的礼仪

职场仪态礼仪

目光:

与人交往是,少不了目光接触。正确的运用目光,可以塑造专业形象。根据交流对象与你的关系的亲疏、距离的远近来选择目光停留或注视的区域。关系一般或第一次见面、距离较远的,则看对方的以额头到肩膀的这个大三角区域;关系比较熟、距离较近的,看对方的额头到下巴这个三角区域;关系亲昵的,距离很近的,则注视对方的额头到鼻子这个三角区域。分清对象,对号入座,切勿弄错!每次目光接触的时间不要超过三秒钟。交流过程中用60%-70%的时间与对方进行目光交流是最适宜的。少于60%,则说明你对对方的话题、谈话内容不感兴趣;多与70%,则表示你对对方本人的兴趣要多于他所说的话。

站姿:

古人云:站如松。联系现代职场的世界,倒也不必站的那么严肃!男士则主要体现出阳刚之美,抬头挺胸,双脚大约与肩膀同宽站立,重心自然落于脚中间,肩膀放松。女士则体现出柔和和轻盈,丁字步站立。

交谈:

谈话时,要面对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保持身体的挺直,不可歪斜。依靠着墙壁、桌椅而站;双腿分开的距离过大、交叉,都是不雅观和失礼的行为。手中也不要玩弄物品,那样显的心不在焉,是不礼貌的行为。

坐姿:

入坐要轻而稳,女士着裙装要先轻拢裙摆,而后入坐。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至少坐满椅子的2/3,脊背轻靠椅背。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

行走:

靠道路的右侧行走,遇到同事、主管要主动问好。在行走的过程中,应避免吸烟、吃东西、吹口哨、整理衣服等行为。上下楼梯时,应尊者、女士先行。多人行走时,注意不要因并排行走而占据路面。

递接物品:

篇12:仪态礼仪教案

教学目的:学生能将规范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运用于生活之中。教学重点:

1、站姿和坐姿礼仪。

2、走姿和蹲姿礼仪。

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和技能转变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讨论发言法 学 时:2 教学设计:

一、导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1961年就参加过总统竞选,结果败在肯尼迪手下,这与他的礼仪和仪表有关。由这个案例说明礼仪的重要性。同学们,当你每天迈进校门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仪态呢?

步骤二:新课导入

仪态美即姿势、动作的美,是人体具有造型性因素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包括人的站姿、走姿、坐姿、手势以及表情等等。

二、站姿礼仪

1、理论知识:从正面看,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而不是斜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45度,身体中心落于两腿正中;从侧面看,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

2、训练方法:(配乐)教师示范站姿种类及标准,将两个同性别学生分成一组,按男士或女士站姿的标准背对背站立。将两人的后脑、双肩、臀部、小腿肚、脚后跟紧靠在一起。教师逐个纠正错误,直到大家都能熟练做到标准站姿。最后将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上讲台做站姿表演,大家通过讨论共同评选出男女各若干名最优雅站姿学生。

三、坐姿礼仪

1、理论知识:入座时走到座位前,转身后把右脚向后撤半步,轻稳坐下,然后把右脚与左脚并齐。坐在椅上,上身自然挺直,头正,表情自然亲切,目光柔和平视,嘴微闭,两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掌心向下,两脚平放地面。起立时右脚先后收半步然后站起。如果穿的是裙装,落座时用手指指腹或手背捋裙子。

2、训练方法:(配乐)教师示范站姿种类及标准,每个学生都站在椅子的左前方,老师统一喊口令,按标准步骤入座和起立并依次进行各种坐姿训练,每进行一种坐姿,教师逐个纠正错误,直到大家都坐的标准,再进行下一种坐姿的训练。最后将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上讲台做坐姿表演,大家通过讨论共同评出男女各若干名最规范坐姿学生。

四、走姿礼仪

1、理论知识:上身基本保持站立的标准姿势,挺胸收腹,腰背笔直;两臂以身体为中心,前后自然摆动,手掌朝向体内;起步时身子稍向前倾,重心落于前脚掌,膝盖伸直;脚尖向正前方伸出,行走时双脚踩在一条线上。

2、训练方法:(配乐)第一步,由教师喊口令,同学一起做行走辅助训练(摆臂、屈膝、平衡);然后逐步分解动作练习;最后行走连续动作练习,老师纠正错误。第二步,两人一组自由训练(一个走、一个看),分别纠正错误。第三步,将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做走姿表演。最后大家通过讨论共同评选出若干名最优雅走姿学生。

五、蹲姿礼仪

1、理论知识:应采用高低式蹲姿,它的基本特征是双膝一高一低,下蹲时双脚一前一后,左脚脚掌完全着地,右脚前脚掌着地,脚跟提起,双手轻握放在左腿上。女士双腿应尽量靠紧,男式双腿可以微分。

2、训练方法: 首先,由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然后,每个学生自由练习捡东西的标准动作。最后,将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做蹲姿表演。(第一个同学走过去蹲下放下东西,第二个同学走过去蹲下捡起东西,交给第三个同学,依次进行。)教师点评并评选出若干名最得体蹲姿学生。

六、综合训练

假设某种礼仪活动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相应角色,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讲台前面进行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演示,要求班内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待模拟结束后,由学生进行点评,针对模拟表演和学生点评的结果,教师再进行总结,从而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动作。

任务二 仪态礼仪

一、仪态的美化:

1、站姿:

人的仪表美,是由优美的站姿来体现的,而优美的姿态又以正确的站姿为基点。站姿的基本要领主要体现为:站立时,要注意肌肉张驰的协调性,挺胸立腰沉肩,两肩和手臂的肌肉放松,呼吸自然,面带微笑。

(1)头正、颈直,两眼平视前方,表情自然明朗,微收下颏、闭嘴。(2)挺胸,双肩平,微向后张,使上体自然挺拔,上身肌肉微微放松。(3)收腹。收腹可以使胸部突起,也可以使臀部上抬,同时大腿肌肉会出现紧张感,这样会给人以“力度感”。

(4)收臀部,使臀部略为上翘。

(5)两臂自然下垂。女士右手握住左手自然垂于体前;男士双手自然垂于体侧。

(6)两腿挺直,膝盖、脚跟相碰,两脚尖略为分开(大约一拳左右大小)。(7)身体重心通过两脚中间,放在脚的前端的位置上。

2、坐姿:

坐姿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坐姿的规范要领是,腰背挺直,肩放松。女子两膝并拢,男子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

(1)正坐:

动作要领:上体自然挺胸,立腰,两膝并拢,脚跟靠拢,小腿垂直地面或稍许内收;臀部坐于沙发面的前后1/2,两臂自然弯屈,手扶膝部,目光注视对方。

应用范围:与宾客对面坐姿交谈时采用。(2)侧坐: A、左侧坐:

动作要领:在保持正坐姿势要领的基础上,左脚和臀部左摆45度。左摆移动时,两脚跟稍提,脚趾点地,左脚趾随腿左转,同时右脚趾原地向左转,两膝靠拢;左脚左转到位后,右手扶在左手背上,置左膝部之上。

B、右侧坐:

动作要领与左侧坐要领相同,方向相反。应用范围:分别与左,右侧宾客交谈时采用。(3)启掖步坐姿:

动作要领:臀部不得超过椅面的1/2;右脚内收,左脚前伸,右膝迅速插入左膝下部或两膝内侧靠紧;头正,立腰,面带微笑;两臂自然屈肘,肘关节稍内收,左手放在右手上。又称为脚恋式坐姿。

应用范围:与宾客对面坐姿交谈时采用。

3、走姿:

优美的行走姿势有助于塑造体态美,排除多余的肌肉紧张。行走姿势以轻巧、自如、稳健、大方为准。男性以便步式走姿为多,女性以一字步走姿为宜。

(1)便步式走姿: 动作要领:行走时,假设前下方有条直线,两腿交替踩迈,前摆腿屈膝程度不宜过大。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脚尖略向外,距离直线约为5厘米,腿部具有力度感;上身自然挺拔,立腰,收腹,身体重心随脚前摆迅速跟上,勿落在后脚或两腿之间,身体保持平稳前移;头正,目光平稳,用眼睛的余光注意前下方,下额微有内收,目的使脸面保持有垂直线上;肩平,肩峰稍后张,上臂带动小臂自然前后摆动,肩勿摇晃;前摆时,手不得超越衣扣垂直线,肘关节微屈约30度,掌心向内,勿甩小臂,后摆时,勿甩手腕。

(2)一字步走姿:

动作要领:行走时,也假设前下方有一条直线,两腿交替迈步,两脚交替踏在直线上。左脚前迈时微向左前方送胯,右脚前迈时微向右前方送胯,但送胯不要明显;两臂自然摆动,前摆臂时注意肩部稍许平送,后摆臂时肩部稍许平拉。

二、体态语言的运用:

1、体态语言的礼仪功能:(1)表达真情,胜过语言;(2)简洁生动,真实形象:

2、具体分类:

(一)表情: A、眼神:

目光注视对方的哪个区间比较合适呢?(1)公务注视区间。(2)社交注视区间。(3)亲密注视区间。B、微笑:

微笑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微笑温馨而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

(二)手势:

手势,是运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除了语言和表情以外,手是传情达意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A、手势的区域:

手势活动的范围,有上、中、下三个区域。肩部以上称为上区,多用来表示理想、希望、宏大、激昂等情感,表达积极肯定的意思;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多表示比较平静的思想,一般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腰部以下称为下区,多表示不屑、厌烦、反对、失望等,表达消极否定的意思。

举大拇指:

在我国,右手或左手握拳,伸出大拇指,表示“好”、“了不起”等,有赞赏、夸奖之意;在意大利,伸出手指数数时表示一;在希腊,拇指上伸表示“够了”、拇指下伸表示“厌恶”、“坏蛋”;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拇指上伸表示“好”、“行”、“不错”,拇指左、右伸则大多是向司机示意搭车方向。

举食指:

左手或右手握拳,伸直食指,在世界上多数国家表示数字一;在法国则表示“请示提问”;在新加坡表示“最重要”;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

V”形手势:

食指和中指上伸成“V”形,拇指弯曲压于无名指和小指上,这个动作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伸手示数时表示二。用它表示胜利,据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发明的。不过,表示胜利时,手掌一定要向外,如果手掌向内,就是贬低人、侮辱人的意思了。

“OK”形手势:

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指头伸直或略屈。在我国和世界其它一些地方,伸手示数时该手势表示零或三。在美国、英国表示“OK”即“赞同”、“了不起”的意思;在法国,表示零或没有;在日本表示“钱”。

塔尖式手势:

这一手势具有独特的表现风格,自信者、高傲者往往使用它,主要用来传达“万事皆知”的心理状态。

背手:

英国皇家的几位主要人物以走路时昂首挺胸,手背身后的习惯而著称于世,显然这是一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自信或狂妄态度的人体信号。将手背后还可起到一定的“镇定”作用,使人感到坦然自若,还会赋予使用者一种胆量和权威。步骤四:操练

书后项目训练三,完成各种仪容仪态的训练 步骤五:归纳和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妆修饰技巧,面部美容化妆,是生活中的一门艺术,与人们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文化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礼仪人员应合理运用化妆技巧,以修饰自己的仪容。介绍了站姿、坐姿、走姿的美化和表情的控制、手势的运用等。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在交往中,应注意在不同场合中,适当修饰自己的仪容,美化自己的仪态,充分体现一个礼仪人员潇洒的风度。

作业:

(1)化妆的礼仪有哪些?

篇13:《仪态礼仪》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仪态礼仪》,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古今往来,礼仪都被人们高度重视,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礼。”良好的礼仪风范包括一个人的外表和行为举止。除了修饰和着装之外,就是形体语言了,它反映了人的动作和举止,包括姿态、体态、手势及面部表情。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社交场合,仪态举止相当重要,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姿态不雅观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们不可忽视任何细微末节,今天主要谈谈关于举止仪态的理解要求。下面,请允许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教学反思”这六个环节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我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景华、邹本杰老师主编的《礼仪修养》,本课是《礼仪修养》第二单元“仪表礼仪”中的一课。教材主要围绕个人礼仪中的“仪态礼仪”,分别介绍了站立时的正确姿态、就座时的正确姿态、蹲立时的正确姿态、行走时的正确姿态、正确运用手势、面部表情的礼仪要求以及交谈中的仪态礼仪。通过学习仪态礼仪训练,使学生注重仪表仪态,塑造其外在之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形象精神,通过仪态礼仪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与人的沟通合作,塑造其行为之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仪态礼仪训练,使学生能够以德为主,以塑造其心灵之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学生情况分析。

1、优点:这些学生当中学生因女生偏多,她们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注重仪态,表现欲强,对学习礼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像老师询问关于礼仪的相关知识,思想比较活跃。

2、缺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较弱,在学习站姿、坐姿、走姿及各种手势语中,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较低,依赖性强,无恒心。

三、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意识到平时注意自己的仪态礼仪,有助于展现自己的教养和风度。

2、行为和习惯:通过学生的示范表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姿、坐姿,正确运用手势以及谈话时的礼仪。

3、知识与技能:知道仪态礼仪的规范,训练自己站、坐、行的姿势,手势动作和面部去表情。

接下来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了:

1、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站姿、坐姿、正确运用手势以及谈话时的礼仪。

2、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仪态礼仪的要性,培养学生平时注重仪态礼仪的自觉意识。那么,究竟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了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重点,体会教材所蕴涵的情感,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图片展示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学方法面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助学习,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仪态”,又称为“体态”,是指人的身体姿态和风度。姿态是身体所表现的样子,风度则是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弯腰乃至一颦一笑,并非偶然的随意的。这些行为举止自成体系,像优胜语言那样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

四、接下来,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1、图片导入

2、教学正确的站姿、坐姿

3、教学正确的蹲姿、手势

4、教学交谈礼仪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礼仪课程要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识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上获得情感的体验。我根据《课标》要求,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1)给学生展示几幅明星走秀的照片,看着他们不同的的招手姿态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欣赏鉴别怎样的招手姿态是符合礼仪规范的最佳姿态。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表演走秀,并让大家来评议一下他们的姿态是否符合规范。

教学意图:

图片导入在这一个活动环节里边具体表现在借用这些明星图片丰富学生的视觉知识和辅助教学知识,仪态礼仪教学中适当的使用图片展示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2)由老师讲解、演示正确的站姿,请几名男、女生分别上台示范,学生讨论评议正确的站姿应该做到哪几个方面,教师再展示正确站姿的图片。

教学意图:

上一篇:竞争产品下一篇:高考素材:“欧洲杯”闪着泪光的足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