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2024-05-07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共8篇)

篇1: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项目、服务、民生、稳定、建设”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全镇群众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具有部门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切实推动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年群众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宣传教育,着力理论武装

(一)深入开展中共党史、党的基础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教育。以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党史、党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加深对党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点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塑造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新形象。以灾后重建基本完成为契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民族凝聚力和使命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三)重视抓好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中集中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盟、旗各各级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服务发展上来。

(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开展谈心活动,加强思想工作。针对群众信访工作人员面对社会负面问题多、工作任务重、信访群众要求高、心理压力大等实际,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干部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培养干部

职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二、创新活动载体,深化创建活动

(一)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广大党员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巩固学习成果,构建长效机制。深化读书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方式,突出实践特色,增强学习实效。重点抓好班子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举办学习成果评选交流,总结推广经验,带动面上学习,不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提高学历、职称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造就一支素质较高、业务精湛、梯次健全,适应工作发展要求的群众工作干部队伍。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不断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以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三懂三会”、全面提升“服务中心大局、帮助群众维权、推动工作下移、当好参谋助手、完善工作机制”等“五种”能力,努力实现“建设一流班子、带出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争做一流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目标。坚持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建立党员先锋岗和示范窗口,完善服务承诺、首办责任、限时办结、考核评议等制度,将加强能力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三)深化“讲文明、树新风、提素质”主题活动,努

力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按照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最新部署,坚持“以文明创建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带动文明创建”的工作思路,着力推动文明素质和城乡环境面貌的同步提升。积极参与“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活动。带头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职工、家属积极参与绿化美化环境实践活动,为创建生态文明村镇(社区)、绿色家庭、生态庭院,创造绿色环保、清新宜人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组织开展机关清洁工程、环境清扫、“告别不文明言行”文明劝导等主题活动,自觉怯除不健康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四)继续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和道德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和全国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主题,引导干部职工认知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倡导文明言行,普及礼仪知识,深化道德教育,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文明礼仪之风。

(五)继续开展困难群众帮扶和爱心捐助活动。结合“挂、包、帮”活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从思想上鼓励、技术上予以帮扶、生活上予以捐助等方式对困难群众进行帮助。在互动中学习了解社会、学习了解基层,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六)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培育形式多样的机关文化载体,丰富机关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机关的精神文化品位,努力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机关文化。加大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力度,切实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党支部、工会组织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广泛开展富有机关特色的文体活动,增强机关工作活力和干部的文化素养,培养机关干部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培育积极向上的机关文化氛围。

(七)加强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和“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卫生绿化和社会公益活动。结合实际,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爱国卫生、维稳、安全保密、计划生育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达标,力争使群工部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三、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创建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坚持和完善“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干部职工参与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合力。把创建工作纳入群工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考核,统一奖惩。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实

施年终考核。通过对创建目标任务的分解,把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各有关处室。建立监督机制。设立监督电话并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虚心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各处室要积极配合,抓好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工作,使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三)营造工作氛围。要加大投入力度,为创建工作

提供必要的人力和财力保障,切实做到有人做工作、经费到位,保障机关创建工作持续不断地开展。要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橱窗、板报、简报、局域网等形式宣传反映创建工作的动态情况,营造创建的良好舆论氛围,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篇2: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各村党支部(总支)、镇直、镇企党支部(总支):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整合一切文明资源,调动全社会文明力量,扎实开展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实现“实力、生态、魅力、和谐“五间房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继续加强改进公民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大力宏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在窗口单位广泛开展“知荣明耻,规范服务”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知荣明耻,健康成长”活动;在生产经营单位广泛开展“知荣明耻,共铸诚信”活动;在各村广泛开展“知荣明耻,树立新风”活动,要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2、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大督导力度,广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认真做好特殊群体和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以“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节日活动为契机,聘请法律专家和老教育工作者当面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3以评选“学雷锋先进典型”、“文明村民”、“道德模范”等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活动。

二、以打造“实力、生态、魅力、和谐”五间房镇为宗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继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单位”、“爱国卫生清洁月”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门前四包”;以城市周边、城市出口、庄头市场、公路沿线为重点;以提高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及改善全镇人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镇村创建活动。使全镇主要街路达到市级文明街路的标准,为全镇经济建设创建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2、继续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继续推行“公示制、承诺制、信誉制”的基础上加强行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形象,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3、继续开展好文化名镇创建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促进特色文化的发展。全镇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产业文化等社会多元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搞好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和完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文化广场活动。

4、继续开展“三整治”活动,积极促进文明镇村建设。调动全镇人民参与“三整治”活动积极性,针对各村居民,门前乱泼、乱倒、乱堆赃物,犬禽污染街路等公共场所环境,店外占道经营等影响镇容村貌的不良行为,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使全镇人民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增强责任感,提高文

明素质。

三、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为重点,扎实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各项工作

1、村屯街路硬覆盖工程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拉动工程,继续做为抓手工程强力推进。今年要完成整村道路硬化自然村1个,并以连屯、连村、扩面为着力点实施突破。

2、深入实施开展“文明评比+信用评分+信贷”工程,培育“以道德作抵押、以文明作担保”的诚信文明之风,扩大十星级道德信贷文明户比例,年内抓出新典型2个。

3、继续开展“文明一条街”和“图强致富文明带”等创建工程,年底新增文明一条街、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各1个。

四、以提升文明单位质量为前提,做好全镇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

按照《文明单位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各级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工作,并做好规划、申报、总结工作。年内完成朝阳、省及国家及文明单位申报推荐和2009-2010年度北票市级文明单位的考核、评选、申报活动。、中共五间房镇委员会二O一一年四月十日

篇3: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1 规范化建设开展情况

1.1 政府高度重视, 多部门协调, 提供组织和资金保障

自辽宁省卫生厅于2005年召开了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启动会议之后, 各试点市、县区高度重视, 将规范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市长市政府目标责任制, 并实施目标考核管理, 各试点市、县都成立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 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责任, 注重部门协调, 积极同财政、发改、教育、动监、城建、宣传等部门配合, 共同开展和推进疾控规范化建设;各级政府逐年加大经费投入, 基本保证了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艾滋病防治、突发事件处置及物质保障经费, 并做到规范使用管理, 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提供组织和资金保障。

1.2 完善制度, 科学管理

为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大部分试点做到工作有据可依, 行为有章可循, 制订了业务、行政、党务工作等各项制度以及科室职责、岗位职责和奖罚细则等, 并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单位实际情况变化不断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标准,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相关部门专题会议, 进行任务落实, 定期反馈工作情况;实行综合量化考核,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督导、评价制度, 定期开展疾病控制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 及时向政府和相关部门反馈评估情况, 保证各项业务工作能够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基本实现科学化管理。

1.3 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履行疾控各项职能

各试点地区以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为主线, 业务建设为基础, 通过业务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 并按要求完成各项报告、评估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并逐步实现常态管理, 结合实际制订应急预案, 调整应急机动队伍, 按照辽宁省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储备应急物资, 做到规范管理并及时更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保证及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加强网络管理、认真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 规范开展传染病、寄生虫及地方病、免疫规划、性病艾滋病、慢性病、病媒生物、消毒监测、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等相关业务工作, 主要传染病控制及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4 各市取得的成绩及亮点工作

辽宁省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有的资源为起点, 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职责为准绳, 坚持政府领导, 部门协调、明确责任,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面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几年来,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各试点地区规范化建设各具特色, 初见成效:

沈阳:实行“收支两条线”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省应急示范区建设;艾滋病防治、控烟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大连:艾滋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对新发肺结核病人给予营养和交通补助政策;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艾滋病宣传品制作;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和与国际接轨的肿瘤防治网络信息系统;积极探讨社区 (乡镇)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模式并编制发放了《社区 (乡镇) 疾病预防控制指导手册》;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应急能力不断提高;严格质量管理保持一流的检测能力;在重点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鞍山:将规范化建设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 常态化、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实行日常工作网上直传;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主线工作, 很好地融入省战线工作和日常工作。

抚顺:成立贯彻落实辽宁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评价标准实施方案办公室、加强学习培训、掌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 正确认识绩效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本溪:学习和贯彻落实疾控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法律意识, 规范疾控工作;在队伍建设方面, 制订了学科带头人发展培训规划, 针对业务骨干制订了培训计划;编制了《疾病预防控制法规规范汇编》并被省卫生厅采纳;建立了各科室的档案管理规程、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

丹东:卫生局方面将规范化建设纳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给予疾控中心近千万元的财政支持, 利用疾控体系建设国家专项, 促进传染病院、结核病院规范化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争取利用国家、省、市财政5个专项, 仪器达标率由11.47%上升到70%, 追平省平均水平15年差距, 为建设“规范的仪器装备”奠定基础;争取人事部门支持,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试点, 初步完成了队伍建设量的积累, 为建设“规范的队伍”奠定基础, 完成组织改造, 建立与职能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行政体系, 为建设“规范的体制”奠定基础;规范业务用房面积稳步增加, 为实现“规范的环境设施”奠定基础。

锦州:重视组织领导, 制订工作方案, 成立了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价领导小组, 每季度对中心各科室进行考核, 每半年对县区级疾控机构进行考核评价, 年底对县区日常考核进行复核。

营口:政府对疾控工作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 各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纳入了财政预算, 重点疾病防治保障经费、国债项目配套经费基本到位, 市、县、区疾控机构办公用房、检验能力等显著提高;建立较为完善的局域网络, 自行编制管理应用软件系统, 保证业务工作顺利进行;按计划分步骤实施人才培养策略, 满足疾控发展需要。

阜新:市级疾控机构加强内涵建设, 积极开展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 目前已批准的213项检验能力通过了国家三次有效监督评审, 此项工作位于全省上游水平;资料整理规范, 建立规范化建设工作档案柜;阜蒙县、彰武县、细河区三个示范区的乡镇防保机构全部纳入县区直管, 确保人员和经费的有效落实。

辽阳: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清晰、工作落实到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成情况较好, 涉及指标达标率较高。

盘锦:开发了自动化办公系统, 实现行政工作规范化;正在开发全市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 实现公共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开展职工量化考核, 实现综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规范管理社区服务, 把规范化建设于当前社区卫生工作要求结合起来, 大力推行乡镇和社区的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化建设。

铁岭: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进展迅速, 建立起了良好的部门协调机制, 有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

朝阳:在政府对疾控工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重点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对下级机构的培训与指导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葫芦岛:在传染病监测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完善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设置, 深化机构体制改革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2 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投入不足, 仪器设备短缺

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投入相对不足, 主要体现在县区级疾控机构, 各县区经济和人才资源差距较大, 部分县区受经费、人力、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开展工作存在难度, 整体水平的提高存在困难。

由于经费紧张, 工作用房缺乏, 检验用房缺口较大, 无法建立规范化实验室, 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严重滞后。疾控中心现有的检验设备、监测工具只能应付当前日常检验工作, 由于经费严重不足, 致使仪器设备得不到更新,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疾控中心承担疾病监测、预防和控制任务日益繁重, 现在的设备与疾控工作的发展极不匹配, 致使一些新技术得不到引进。此外, 因经费等问题, 疾控机构网络建设工作、应急队伍与物质保障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物质储备种类、数量仍然与国家要求有较大差距。

2.2 人员编制不足, 素质亟待提高

随着辖区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按照辖区人口比例, 工作人员编制数量明显偏低。多年来有经验的老同志不断到达退休年龄, 又没有专业人员的引进, 致使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同时少了传帮带的作用, 中心缺乏有经验的骨干力量, 职工在业务水平和素质上参差不齐, 一方面给各项业务工作开展带来很大难度, 另一方面接受国家、省、市相应培训机会较少, 科研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论文数量未达到考核指标要求, 且高水平论文数量较少。特别是随着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开展, 基层防保人员存在年龄偏大, 业务知识不全面, 业务水平偏低等问题, 很多工作开展受到制约, 基层防保人员业务能力亟待加强。

2.3 绩效与规范化建设不能统一, 工作缺乏延续性, 指标实现困难

近年来多项新医改政策出台, 规范化建设需要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相应工作标准, 自绩效考核标准出台以来, 就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开展工作, 未能把规范化建设工作与绩效考核工作结合起来, 某些工作指标不切合实际, 无法达到目标, 其自评结果无法真正体现疾控工作的完成情况。各专业、各县区对指标的理解和标准掌握不一致, 有待于统一。

2.4 能力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疾控管理与专业队伍需整体提高, 乡镇、街道疾控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试点县对规范化建设认识还需提高, 对本区居民健康需求, 特别是基本预防控制需求了解不够, 工作尚有差距, 部分农村地区疾控力量十分薄弱。

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不平衡。慢性病管理工作、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工作涉及多部门交叉, 没有统一协调, 进度缓慢;传染病救治、精精神病防治尚没有纳入体系。

2.5 各部门协调不当

部分相关部门在履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职责过程中尚缺乏主动性, 需督促才能落实。五大卫生工作中的监测工作须与卫生监督机构协作才能开展, 由于政府协调不到位, 导致相关资料因气象、水利、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不够而无法收集, 影响工作开展质量。

3 工作设想

3.1 建立长效机制, 进一步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

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巩固规范化建设试点成果, 全面把握疾控规范化建设的内涵, 从建设、操作、绩效三个层面下工夫, 增强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强化依法科学履职意识, 加大专业督导力度, 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方案等开展各项工作, 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 争取将传染病救治、精神病防治纳入体系,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指挥决策系统, 不断增强规范化建设的实效。

3.2 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

明确责任, 动员各级政府、财政、发改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规范化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结合疾控工作的职责和需求购置短缺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设置专项工作经费, 提高疾控机构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确保规范化工作持续、有效、强力推进。

3.3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合理优化

抓住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利契机, 加快落实岗位设置, 加强引进专业人才, 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实行全员聘用制, 逐步实行按需设岗, 竞聘上岗, 以岗定酬, 合同管理, 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加快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重点加强对社区、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培训、检查、指导和考核。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 抓好内部人才培养工作, 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 培养业务骨干力量, 提高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 积极争取重点学科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 提高科研论文水平, 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可持续发展。

3.4 将规范化建设与绩效考核工作融合统一

以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为抓手, 将规范化建设工作贯穿到实际疾控工作和绩效考核中, 把规范化建设工作由重点变为常规, 实行常态化、信息化管理, 作为指导疾控日常工作的标准, 通过绩效动态考核, 对疾控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估, 从而全面推动和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客观评价各项业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结合疾控工作实际, 将疾控工作规范化建设与绩效考核工作结合, 以规范化建设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向深入开展, 真正体现出疾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理论与实践】

篇4: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一是以贯彻落实国发 〔2010〕36号文件为重点,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要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比重,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二是以实施 《国家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和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重点,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今年要重点实施高级技师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三是以落实人社部发 〔2010〕57号文件为重点,深入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提升技工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指导技工院校在注重学制教育的同时,积极承担各类职业培训任务,使技工院校成为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的综合性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四是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健全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加快健全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以社会化鉴定、企业内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职业资格管理,规范职业技能鉴定。

五是以规范管理为重点,健全高技能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和政府特贴政策。

篇5: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素,为实现医院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2011年党委、支部及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青海省委十一届九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二是认真学习贯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三是认真学习贯彻新《党章》,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性质、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理解;四是学习贯彻党的先进性经常性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加深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五是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深上级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决策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中,要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实际,坚持把特色建设理论和科学发展思想,贯穿到藏医药事业和藏医院建设的实践上来,争取在医院建设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等理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推动医院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实际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党委中心理论学习组要继续坚持每月1次的学习制度,党委成员和副处以上干部要完成8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各党支部、党小组要认真落实学习制度;党员要带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做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支部和党员的作用

(一)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集体领导作用。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团结和带领全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放到执行上级的党组织的决定、决议上来;放到对医院发展战略方针的制定、推行上来;放到对事关医院全局的重要问题、重要人事、重要项目、大额资金(即“三重一大”)的集体论证、决策上来。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工作制度,坚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和党员报告工作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进一步提高党委班子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落实院党委的安排部署上来,放到抓好支委会的建设和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上来,放到团结带领支部党员职工完成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上来。认真落实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特别要抓好每月1次支部组织生活或小组活动制度的落实,做好对后进党员的帮教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牢记党的性质宗旨,认真履行党员的权利义务,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完成党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在学习上、工作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上、在“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中,积极带头,奋勇争先,为群众做好榜样。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勇挑重担;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面前,要走在前面。使党员的先进作用在医院的改革发展中、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在学习教育中、在本职岗位上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认真做好反腐倡廉和行风建设工作

(一)认真搞好反腐倡廉建设。组织广大党员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中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反腐败形势教育、党纪政纪 教育、预警警示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继续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保证在领导和党员干部身上不发生违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问题,不发生医药领域行贿受贿的问题,不发生医疗服务中收授 “红包”、回扣的问题,不发生袒护、包庇、从容各种违法、违纪的问题,保持反腐倡廉的强劲势头。

(二)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五个重要文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推行党员公开承诺制度,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抓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的落实,做好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对党员的民主评议工作。进一步强化纪检、审计、监察职能,做好内部财务审计、民主监督、纪检监察工作。

(三)继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八个方面优良风气”的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效率型支部和科室创建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思想、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党务公开,认真落实党员干部戒勉谈话、廉政谈话等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查房、行政查房和职能科室深入临床一线调研制度,大力开展行

风“万千百”调查活动,职工对领导、群众对党员、社会和患者对医院和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我院“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建设成果,继续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活动,不断丰富创建形式,充实创建内容,提升创建水平。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开展“和谐卫生行业”、“和谐医患关系”创建活动,把和谐理念融入到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中,把和谐创建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各个环节,努力在全院形成追求和谐、共建文明、促进发展的生动局面,(二)加强道德品质和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继续在广大党员和干部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青海省藏医院职业道德建设制度汇编》,继续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国防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博大精深的藏医药文化,大力开展灵活多样、具有吸引力和广泛性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风正气顺、积极进取、协调融洽的工作氛围。继续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和为贫困患者捐款资助活动。

(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运用各种手段,结合重大纪念活动,深入开展形势政策、革命传统、爱国主义、“五个特别精神”教育。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分析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院为家”的思想,充分发挥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积极为医院的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出勤出力;认清医院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体谅医院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大力发扬团结拼搏、改革创新的团队精神,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藏医药事业。

五、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坚持以“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全院各民族职工之间要紧密团结,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出使,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共同为藏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齐心努力。要继续倡导藏族职工学汉语、汉族等其他民族职工学藏语,在窗口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用藏汉两种语言为患者服务。要维护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允许在医疗工作中搞宗教迷信。共产党员不能信教。要继续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坚决打击法轮功等邪教活动。努力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六、做好工、青、妇和老干部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工青妇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工会要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工会法 》”和新的《劳动合同法》,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和“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维权机制,提高职工素质;妇女组织要以“巾帼建功”、“女性素质工程”和“和谐家庭”创建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增强妇女干部的参政意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共青团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青年读书、实践、成才”、“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发挥团员青年在医院发展中的生力军 作用。要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从思想上、政治上、生活上、身体上关心老干部,发挥老干部的出谋献策的作用。注重做好帮助困难党员、困难职工的工作,体现党组织关怀和温暖。

篇6: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征求意见稿

2011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在全市率先实现崛起提前进入小康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1、以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广泛宣传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加深对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解,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利用各类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在城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知识竞赛、文艺表演、座谈交流等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升广大市民对平顶山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大力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大力传唱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向全社会开放。大力宣传革命先烈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模范事迹,集中推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

2、以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全国、全省和全市道德模范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精心组织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道德模范‛推荐工作,评选一批平顶山市道德模范。运用好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投票,形成‚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的良好氛围。精心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形成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建立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帮扶长效机制,做好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大力倡树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精心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力争使更多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开展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 动。

3、以“守规则、尊重人、争当文明市民”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 “践行文明礼仪我先行”活动,大兴文明礼仪之风。印发《守规则、尊重人、争当文明市民》读本,组织干部职工专题学习,宣传教育情况纳入文明单位考核内容。运用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生活‛主题演讲,制作刊播公益广告、宣传口号,在媒体上设立专栏专题,发表评论、曝光不文明行为,践行礼仪实践活动等方式,扎实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营造文明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摒弃陋习、讲礼仪、守规矩。以‚守规则、尊重人,争当文明市民‛为主题,适时举办散文、诗歌征文大赛和获奖作品朗诵活动,其作品在市有关刊物上发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我参与”活动,大兴读书学习之风。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为平台,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通过推荐优秀书目、‚世界读书日‛、举办书市等方式,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营造全民读书、提升素养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资源节约我带头”活动,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倡导适度消费,倡导节俭生活,倡导资源节约,引导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大兴遵章守规之风。强化重点人群教育管理,提升交通文明水平。教育广大市民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车与车,人与车,人与人不争道抢行;行人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不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不跨越黄线或交通隔离设施;驾驶人员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车,不在禁停路段停放车辆。继续加大对乱闯红灯、乱穿马路、乱停乱行等不文明行为的劝导和执法力度,着力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利用节假日开展‚上车排队我文明‛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公交站点督导服务,提高市民遵章守规的自觉性。继续开展‚论语进公交‛活动,逐步在全市公交车辆、出租车和通勤车辆上设置《论语》警句注释、相关故事图文和心灵感悟,对市民进行潜移默化教育,营造‚学古人名言,做文明市民‛的良好风尚。大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精心组织实施‚社区志愿服务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包括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动员有关部门结合工作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做好注册、培训和管理工作,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景区考核内容,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扩大社会参与面。

二、以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和卫生城市为载体,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是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省文明委开展的‚三优三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城区、县城)、文明社区、文明景区)竞赛活动的应有之义。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在巩固全市‚双创‛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一是大力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活动。以开展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创建为重点,不断提高 城市净化、绿化、美化水平;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公共秩序和社会服务,不断改善城市软环境;发展城市文化,培育城市精神,不断彰显城市特色和品位。加大督察暗访力度,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精心做好县(市、区)创建全国和全省文明城市推荐评选工作。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导向作用,按照《河南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对10个县(市)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进行年度测评。以创建文明城市推动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的广泛深入,以创全国森林城市和卫生城市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大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社区为导向,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明社区‚六个一‛工程(一所文明市民学校、一个健身园地活动场、一个精神文明宣传园地、一个警务室或巡逻队、一个医疗服务站、一个服务网点、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推介 ‚家庭文明代表制‛等经验,不断丰富社区创建内涵,充分利用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这一平台,组织文明社区登录注册,交流经验,展示成果。三是大力开展文明景区创建活动。按照文明开发、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的要求,围绕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齐全、服务热情周到、经营文明守法、安全保障得力、治安秩序优良、资源保护完好、管理严格规范等八项标准,深入推进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重点抓好香山景区的建设工作和星级以上景区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继续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文明旅行 社、文明导游员评选活动。适时召开全市城市‚三优三创‛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好全国、全省文明城市(城区、县城)、文明社区和文明景区的推荐评选工作。

三、以加强日常管理、提升创建水平为手段,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按照省文明委关于文明单位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出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创建工作,积极引导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民办机构和中介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创建活动。加强对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完善评选考核机制。修订出台《文明单位重大问题报告制度》、《文明单位信息报送制度》、《文明单位学习交流制度》等。进一步完善考评和推荐办法,严格履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媒体公示、文明委审核推荐等程序,严格执行在届文明单位年度复查制、及时查处制等制度,推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常态化、科学化,增强公信力和说服力。广泛组织开展创建活动。按照‚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显著‛等文明单位评选标准,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党政机关广泛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窗口行业广泛开展‚诚实守信、优质服务‛活动,重点抓好师德医德建设,在各类企业广泛开展争创‚文明诚信企业‛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建立行业道德 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各级文明单位中要广泛组织开展‚在单位争当文明职工,在社会争当文明公民,在家庭争当文明成员‛活动,重点抓好‚守规则、尊重人,争当文明市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积极参加结对帮扶、‚三下乡‛、‚四进社区‛、‚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四、以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为目标,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促进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村精神风貌有较大改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创评活动。扎实开展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文明信用村(户)、文明农户等创评活动,建设农村新型文明社区。着力建设‚四个一批‛(一批文明村镇、一批文明集市、一批文明农户、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室)。做好全国、省级文明村镇推荐评选工作,培育一批全国、省市级文明村镇和市级文明农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五部委《关于在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集市活动的通知》精神,大力开展以‚四化两场一畅通‛为主要内容的文明集市创建活动,推荐、评选一批省、市级文明集市。组织开展道德评议、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阳光计生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推动‚清洁家园行动‚向纵深发展。加快农村道路、饮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探索多元投入机制,解决农村垃圾存放处理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和‚五乱‛现象,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适时组织创建文明村镇暨‚清洁家园‛行动巡查督导交流活动。

继续深化城乡共建活动。组织城市村镇开展结对共建。帮助农村建设文化设施、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公共服务、提高文明程度。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发挥好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对周边村镇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与务工地共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的管理、评价机制,推动帮扶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年底评选表彰一批结对帮扶先进单位。在进城务工创业人员和我市外出企业中继续开展为当地做贡献、为平顶山添光彩,争创平顶山文明诚信企业,争当优秀进城务工创业人员的‚双为双争‛活动,扩大精神文明的覆盖面。

五、以“学‘三理’知识,做美德少年”活动为主题,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精神,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强力推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程。继续加大对互联网、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整治力度,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开展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专项行动,突出抓好手机网站接入、服务器转租、代收费、域名变换等关键环节,坚持不懈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快建设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互联网等各类技术管理平台,落实行业自律公约。推进网吧连锁整合,规范网吧经营秩序,加大网吧管理力度,取缔‚黑网吧‛和变相经营网吧。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网吧整治工作进行视察,协调文化、公安、工商、新闻媒体等部门开展网吧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惩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加强净化银屏声频,严禁黄金时段播出不适合未成年人的节目,依法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广告。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继续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大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加强改进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深入开展‚学 ‘三理’ 知识,做美德少年‛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优秀童谣征集传唱、‚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网上寄语、文明小博客等活动。以诵读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进青少年诵读活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推动社区心理咨询站、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资助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示范点。充分利用已有的心理教育资源,努力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教育网络。开展争做健康少年活动和红十字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运行机制,发挥好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继续抓好优秀童谣、少儿歌曲创作推广,广 泛组织开展传唱活动。加强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完善郏县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综合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文化大院为依托,因地制宜建一批农村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力争在市文化活动中心设立未成年人活动园地。加快公益性上网场所建设。把文化服务向农村拓展延伸,更多地惠及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利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进行一次自测,适时对各县(市、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测评,工作成效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测评结果作为申报、评选文明县城(城区)的前置条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拓展。

六、以服务群众、为民创建为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中华经典诵读、传统节日民俗和文体娱乐活动,把经典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入节日活动,把道德模范、志愿者和各类先进人物高尚精神融入节日活动。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通过诵读经典、观赏民俗,自己动手制作节日小报、节日礼物等多种形式,让未成年人进入节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和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继续推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 ‚四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组织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和残疾人文化周等活动。努力办好一批实事好事。认真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卫生需求,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七、以强化基层加强基础为保障,努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素质

按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广博文化知识、崇高职业精神、过硬工作本领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队伍。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中宣部、中组部、中编办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抓好城乡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量的充实配备,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基本稳定的基层工作队伍,切实解决事多人少、力量不足的实际问题,确保基层工作事有人干、责有人担。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情关心、关注基层工作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熟悉工作,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上级文件,领会上级要求;经常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创建的基本情况和真实问题,做到准确占位、主动融入,使精神文 明建设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文明办干部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骨干参观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系统学习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知识,总结交流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经验,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011 12

篇7: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创建文明学校是学校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推进学校快速发展的最佳载体。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学校2013年“创先争优、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及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繁荣校园文化,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着力提高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校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二、创建目标

在全体师生中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信念,遵循“团结、严谨、勤奋、向上”的校训,努力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行风、校风、教风、学风。通过创建市级文明学校,把我校建成领导班子强,内部管理规范,教育质量良好,思想教育扎实,文化氛围浓厚,治安秩序稳定,设施条件达标,环境整洁优美的市级文明单位而努力奋斗。

三、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必须坚持重在发展和勇于创新的方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抓好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要求相结合,加强领导与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结合;坚持育人和文明学校创建协调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全机构。根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需要,学校要进一步建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各组织机构,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要率先垂范,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整体领导水平。学校领导班子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廉洁自律,处处起表率作用,切实把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学校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诚实守信教育,使广大师生真正理解“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尤其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学校将举办各类讲座和看宣传片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使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三)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群团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工会、少先队组织机构建设,使其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中要广泛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群团组织要配合学校传统节日和重大政治节日的庆祝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以加强对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时代主弦律。

(四)重视环境建设、改善校园面貌。良好的环境能够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能够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学校要不断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入,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通过环境育人。加大对校园的绿化、美化、硬化,创造出令师生满意的幽雅舒适的校园环境面貌。

五、主要创建活动

(一)开展“讲正气、比奉献、谋发展、促和谐”思想作风整顿活动。3月1日到4月30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讲正气、比奉献、谋发展、促和谐”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学习动员阶段、查摆问题阶段、整改提高阶段。

(二)加强行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校园安定和谐。

1、加强学校管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政务、事务、财务公开,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

2、不断强化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3、发挥校园保安作用,推行校园安全责任险制度。努力构建平安、文明、健康、和谐校园,确保教育稳定平安。

(三)广泛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水平。

1.广泛开展雷锋活动月各项活动。

2.开展学生纪律、卫生评比活动,抓好学生安全管理。

3.开展好读书月活动。

4.举办好各种节日活动。

5.举办一次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开展一次消防逃生演练或者消防实际操作演练。开展一次“119”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6.围绕建党九十周年,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系列活动,主要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征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红歌大赛、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等活动。

7.加强学生法制意识,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法制教育,组织两场法律知识报告会。

8.组织纪律、安全教育大会。

篇8: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

一、突出抓好建筑节能

全面总结评估“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经验, 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建筑节能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做好“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继续深入贯彻《节约能源法》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实现建筑节能工作的整体提升。

(一)

完善省、市、县三位一体、协调运行、监管有力的建筑节能管理机制, 管理重点向市县下沉, 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 确保工程质量;

(二)

科学合理地提高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全面执行新的节能设计标准, 有条件的地区推行更高的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继续组织实施“双百示范工程”, 启动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区域示范。

(三)

2011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北方采暖地区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要安装分户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 并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四)

继续抓好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制度, 扎实做好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制度。扩大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规模, 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模式。

(五)

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培育以节能服务市场为主体的节能服务体系, 启动高耗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六)

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继续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和县级示范, 引导和推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模式。继续组织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 扩大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规模。

二、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按照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调整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的部署和要求,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一) 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技术细则, 研究制定医院、社区以及特殊建筑物的绿色建筑评价细则。组织开展绿色工业建筑评价。

(二) 推动地方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

积极指导和支持地方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工作, 使其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更加科学, 更加规范, 提高标识项目的质量, 扩大数量。

(三) 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

在理念的发展和技术的开发应用上, 积极引导绿色建筑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 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争取国家“十二五”绿色建筑技术研究项目的立项并组织实施。围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各阶段的技术需求, 组织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配套适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 提升绿色建筑技术集成水平, 组织绿色建筑集成示范。

(五) 加强能力建设。

针对各地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开发及评价的技术人员从业能力参差不齐, 对绿色建筑理念把握不全面等问题, 加强对部专家委员会、地方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设计、开发等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六) 加大宣传力度。

适时开展专题系列报道等相应的宣传活动, 召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交流会, 组织专家、获得标识的项目承担单位以及有关机构和人员, 依托案例分析, 宣传绿色建筑发展的理念及实施途径。

三、继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一)

按照科技部重点科技项目的批复要求, 做好我部负责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验收;组织各项目承担单位凝练并汇编科研成果, 总结“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工作经验和实施成效, 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二)

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研究提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二五”急需开展的科研开发项目, 做好部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工作。

(三)

做好国家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项目 (课题) 验收和“十一五”阶段总结。组织开展城镇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的攻关, 开展“城市水污染控制与饮用水安全保障”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组织开展水处理关键设备与重大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开发。

(四)

组织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高分专项应用示范”项目, 开展示范城市 (景区) 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四、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

以节能减排、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侯变化为重点,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

(一) 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

在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 组织新的合作项目。落实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筑节能联盟合作, 围绕双方确定的重点领域设计项目、落实合作单位、开展交流与技术合作。与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 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城镇环境治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合作。积极争取全球环境基金 (GEF) 第五期项目。

(二)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组织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对气候变化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研究, 调查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排放现状、既有建筑基本情况及基础能耗数据, 开展排放基准线、节能减排潜力、建筑物温室气候排放计算方法等研究。

(四) 继续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组织实施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完成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启动中德技术合作“公共建筑节能—医院、中小学校建筑节能项目”。推动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项目。与德国能源署开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与示范”合作。

五、积极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上一篇:公司中高层年度述职下一篇:河北工业大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