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思想汇报——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05-22

2011年思想汇报——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3篇)

篇1:2011年思想汇报——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92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驻足回望,凝眸历史,那些伟岸的人物、震撼的事件、澎湃的激情、勇猛的精神,冲破时间的阻隔,重又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92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1919年5月4日,为反抗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数千名北京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由此掀起一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

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树立了一座丰碑。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和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感召下,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

五四运动以来的92年,是五四传统和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92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创造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业绩的92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牢铭记五四运动留下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不断从五四精神中吸取养分。在当代中国,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五四运动指引的方向和开辟的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纪念五四运动的历史,弘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时刻积极要求进步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名有着远大理想抱负的时代青年,我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勇于面对任何艰难险阻,勤于实践、增长本领、磨炼意志、开拓奋进。在党的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汇报人:康健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

篇2:2011年思想汇报——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纪念“一二九”,就是要继承“一二九”的伟大的爱国精神,继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七十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祖国人民万众一心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走向现代化的时代,走向强国大国的时代,走向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让机器作机器的事,让人享受创新欢乐的时代“,让机器作机器的事,就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完成中国工业化的伟大历史任务,要充分利用工业化国家的一切成果,把我国建成工业强国大国,“让人享受创新的欢”乐就是充分发扬我国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加速实现信息化,走向信息化的全新时代,正如有的学者讲;这是一个美妙的时代,我们正在走向美妙的时代,走向美妙的生活,走向求真、求善、求美三维整合的时代,走向人类文明的前沿时代,为实现这个全新的时代的伟大目标,就需要有全新的思维,更需要发扬“一二九”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爱国精神,需要中华民众伟大民族的凝聚力精神,需要长征精神,走向美好的明天,也可以说是一次新时期的新长征,而这个新长征的目标,就是党中央为我们展示的美好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就需用我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一二九”~体现的万众一心的爱国精神,就需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需要在中华文明泛土里注入西方的市场经济活力,比如竞争的活力,民生开放的活力,法制的活力并在东西方文明互融过程中构建具有民族性,国际性高度整合的市场经济模式。这就是我们的选择,这就是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心向祖国,这是凝聚海内外华人华商的巨大凝聚力、向心力,我们要充分发扬这种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走向时代文明的前沿,走向真、善、美三维整合的新时代,美妙的时代,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文明的精髓,更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走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就是在中华文明的沃土里,注入西方文明的市场经济活力,比如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从而换发儒家文明的青春与活力,这是我们的明知选择,我们只所以要作这样的选择,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决定的。

信息革命的浪浪席卷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范围内开通,地球村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网络平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妙的时代,数字化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全新的思维,世界走向中介化,需要我们以中介化的思维方式,思考全新的问题,全新的生活,全新的工作方式,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方式,全新的快乐方式。

篇3:2011年思想汇报——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爆发的一场震惊世界的伟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反帝反封建为明确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振兴中华和民族复兴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它给中国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思想大解放,为随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汉。次日在红楼——湖北省咨议局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首义之声赢得全国响应,260多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回眸100年前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历史见证伟大和辉煌。在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昂首阔步走进伟大的新时代时,纪念辛亥革命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忆伟人兴国业,传世风采照后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首先要缅怀为复兴中华民族而赴汤蹈火的革命先驱和前辈英烈,而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他最早提出了“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口号,发出了我们这个饱经苦难的民族最强烈的心声,唤醒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是他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立独立、解放的中国,吹响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号角;是他提出了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与奋斗的一生,尽管屡遭挫折,但他矢志不渝,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孙中山先生“爱国如命”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革命思想和实践,还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震撼和深远影响,他们为中华民族建立起的历史功勋彪炳千秋,这是辛亥革命伟大精神之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所在。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必定成功的坚强信心,学习他对失败从不灰心的气概,学习他对革命必须彻底的卓越勇气,学习他“天下为公”的革命胸怀;就是要继承发扬辛亥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民主精神和奋斗献身精神;就是要大力宣传辛亥先烈们赴汤蹈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伟大胸怀和高尚道德情操。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积极地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国强大了,一定会统一,统一后必然会更强大。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国家统一正是辛亥革命目标之一。“复兴中华,统一中国”是中山先生和无数革命志士的毕生追求,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理想。在当时虽然没有达成,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香港、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海局势也日益趋于稳定。建设一个统一、民主、富强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百年企盼,也是辛亥革命先烈们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当前两岸关系正迈向大和解、大融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在于继续激励华夏儿女团结一致,求同存异乃至聚同化异,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和平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北京液化石油气安全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复习试卷下一篇:2022年常州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