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24-04-22

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鄂尔多斯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11年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市卫生局:

2011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狠抓《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落实,不断提高我所干部群众的文明责任和文明程度,为鄂尔多斯市卫生监督改革和率先达小康服务,今年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加大卫生行业文明职工教育力度。

在我市每年3月份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着重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通过黑板报、标语、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我所干部职工的道德素质。以多种形式广泛在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将学习贯彻《纲要》纳入对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培育文明意识,争做文明市民,争创“五好文明家庭”。

二、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针对卫生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我所认真开展政务公开、执法公示和社会服务承诺制,推行规范化服务,设立监督电话,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接受全社会广泛的监督。并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规范化服务活动,行风评议活动,规范执法行政行为,切实纠正卫生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服务水平差的行为及时整治,确保优质服务。

三、建立“常下乡”机制,开展卫生下乡活动

今年我所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帮助达旗榆林子乡卫生院,进行卫生扶贫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卫生院的管理、业务等水平,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进行医疗、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卫生保障知识水平。

二0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抄送:各科室、所领导

鄂尔多斯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2011年12月6日印发

篇2: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JK中等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年,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省文明委和市委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精神文明各项创建活动与强化公民的文明意识有机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构建和谐JK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在全市200个行政村和华侨农场21个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电影公益放映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人群、不同层次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 “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和“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省情市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实践,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JK中等城市建设。

二是精心组织全省道德模范评选推荐和学习宣传工作。严格程序,周密实施,积极推荐我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参加第三届全省道德模范评选。经过层层审核,我市推荐人选中,蔡金亲荣获全省敬业奉献模范称号、王海鹏荣获全省诚实守信模范称号、郭诗桐荣获全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何子江荣获全省助人为乐模范称号。我们把组织推荐评选过程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是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 “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和“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引导青少年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清明节期间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使中小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引导学生增强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在“六.一”儿童节期间,组织我市志愿者慰问我市的困难儿童,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具和图书,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落实全国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精神,继续加大扫黄打非、查处违规网吧等整治行动力度,净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大对我市城区、乡镇和农场的102家网吧进行全面检查,严厉整治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对违规的10家网吧进行了处罚。协调职能部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坚决查缴有害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非法音像制品、非法光盘和非法卡通书,打击校园抢夺、抢劫、勒索案件。上半年共出动人员100多人次,清查图书、音像等经营单位,查处违规经营案件2起,收缴非法出版的“64开口袋本卡通书” 50多册、音像近20000张。继续发挥“五老”队伍的作用,开展“老少共建,老少共进”活动。继续办好家长

学校,开展生动活泼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扩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覆盖面,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

四是开展“做文明有礼的JK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分发礼仪教育读本《海南国际旅游岛公民手册》3000册,在市民中推广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职业礼仪和赛场礼仪常识,提高公民的基本礼仪素养。在城区主要街道制作“做文明有礼的JK人”宣传广告画面3000幅,开展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损坏公物、随口脏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禁烟场所吸烟、乱闯红灯、乱翻路栏和乘公交车不排队等不文明行为,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养成文明出行、文明游园、文明娱乐、文明用语、文明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联合交警部门继续开展“文明交通行动”。以增强交通法律意识、倡导文明礼让为主要内容,深化“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和志愿劝导服务活动,切实解决机动车抢行、乱停靠,自行车占道骑行和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以及乘坐公交车不排队等现象,形成文明驾驶、文明乘车、文明行路的良好习惯。

二、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实施文明生态村巩固提高工程和精品创建工程。巩固提高工程是挑选60个村容村貌好、经济发展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多的完成阶段性创建任务的文明生态村进行转型升级、巩固提高。精品创建工程是把文明生态村与推进旅游结合起来,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创建方针,精心打造各种特色的精品文明生态村。我们选定了博鳌镇朝烈村、嘉积镇白石岭旅游区的椰子寨村和潭门镇潭一村为精品创建村,已完成规划,正在创建中。上半年,我们已将3300

吨水泥下拨到各创建村庄,全市已有67个村动工创建,建起标准篮排球场6个,文化室4间,共投入资金520万元,创建势头很好。

二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启动文明生态镇创建工作。根据《JK市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文明生态镇的意见》工作要求,按照规划科学、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目标要求,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文明生态镇创建工作,净化、绿化、硬化、亮化和美化镇容镇貌,切实解决集镇交通、城镇规划、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各镇的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三是开展以促进诚信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高效机关、文明诚信企业、文明规范行业创建活动。以推荐评选第三批全文明单位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抓好党政机关的作风建设,打造文明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以“共铸诚信JK”为重点,针对语言行为、环境卫生、服务质量、交通秩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以“靓化窗口、展示形象”活动为载体,重点抓好旅游、交通、商贸、卫生等行业的文明创建活动,宣传推广行业文明行为准则,规范各行业尤其是窗口行业的文明行为、文明用语,全面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行业的服务水平,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凝聚力量。

四是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创评活动。联合市妇联,大力推动家庭美德建设,实施家庭文明工程,从而提高广大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人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喜人成绩。周德严等30户“文明卫生家庭标兵户”和彭玉姣等70户“文明卫生家庭”为全市人民树立了榜样,进一步推动了创卫工

作的实施。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开展公民文明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以“做文明有礼的JK人”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在媒体开辟专栏,介绍礼仪知识,刊发文明用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推动文明礼仪走向实践。

2、深入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不断扩大创建工作的覆盖面,让更多的村庄和群众受益,着力在沿路、重大项目开发区、旅游风景区周边村庄为重点打造农家乐型文明生态村、镇。完成今年计划的120个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

3、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加强旅游、交通、商贸、卫生等行业的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窗口行业服务规范、服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树立行业新风,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周到、细致、便捷、优质的服务环境。

JK市文明办

篇3: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扎实创建弘扬行风正气

(一) 抓好“三个坚持”,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卫生局党委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系统文明行业创建的领导, 工作中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即坚持“一把手”的领导工程;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坚持“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思路。一是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 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为副组长, 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和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创建任务, 明确领导责任分工。二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根据卫生行业特点, 把精神文明建设考评指标细化、量化, 进一步提高了考评的激励性、导向性和促进性。三是围绕创建文明行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绩效管理, 与卫生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 注重“四个加强”, 大力弘扬行风正气

近年来, 局党委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卫生”这一主线, 注重“四个加强”, 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养。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 强化理论学习, 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二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结合卫生实际深入开展职业道德、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使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三是加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 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四是狠抓医德医风, 认真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 把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绩效工资、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直接挂钩。

2. 加强活动载体建设,

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广泛开展以“四满意、四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建立文明创建与目标管理、监督约束等长效工作机制, 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二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自2010年起, 以“夯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 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 在东丽医院、中医医院住院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通过爱心、诚心、精心、细心和热心, 为病人做好全程、全面的护理工作。三是实施“优质服务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围绕机构管理、业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党务管理、服务管理6个方面, 从基础、细节、内涵、力度上规范了卫生服务和质量要求。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行业优势,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 深入社区、村队、驻区部队、建筑工地、敬老院、学校等地为群众提供医疗保健咨询服务。五是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全面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 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度和满意度。

3. 加强先进典型选树, 推动医疗服

务水平。一是深化以“双创三争”为主要内容的“构建和谐卫生”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开展岗位练兵, 提高服务技能。在全系统开展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后勤服务等11个专业的技术练兵与比武活动。活动中, 涌现出一批行业示范先锋, 通过宣传学习先进典型, 进一步弘扬大医精诚、无私奉献的精神, 树立了良好的行业风气。

4. 加强卫生文化建设,

创建良好服务环境。一是培育医院精神。开展院训、院徽、院歌征集活动, 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努力践行救死扶伤、诚实守信、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价值取向。二是加强环境整治。各医疗单位按照创建敬、静、净就医环境的要求, 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三是局机关率先垂范, 在系统内带头开展了节能减排环保、创建无烟单位等活动, 努力争创“六型”机关。

措施得当工作成效显著

多年来, 局党委结合卫生行业实际,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创建内涵, 加大创建力度, 有效推动了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 卫生服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深化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机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改革, 探索“二级服务、三级管理”和“家庭责任医生团队服务”工作模式。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11年完成妇女病查体59810人, 完成计卫联手48135人,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因素复评工作, 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27629人, 体检率64.34%。率先在涉农区县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217385份, 建档率45.55%。

(二) 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

疾病预防控制保持先进, 手足口病防治效果明显, 没有出现重症病例和爆发流行;霍乱等重点肠道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系统日益完善, 无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不断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逐步完善, 餐饮业卫生监管效果明显, 未发生突发食源性疾病事件;妇幼保健水平明显提升;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三) 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

全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环境年建设”、“三好一满意”等创建活动, 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实现专业质量控制全覆盖, 二级医院评审缺陷管理效果明显。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做到依法执业, 行为规范。

(四)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

以提高效率、深化服务、规范管理为目标, 积极推进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整合社区医疗、社区公共卫生、医保监管信息系统, 建成“居民健康管理系统”, 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 实现全区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和社区居民就诊、健康服务、医疗保障一体化管理, 为实施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提供了平台。

(五) 基础管理进一步规范

落实“基础管理年”要求, 在机关开展“履行职责、提高能力、服务基层”主题实践活动, 在对系统基础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基础上, 通过讲评分析、专题研讨, 进一步提高基础管理意识, 明确基础管理工作要求, 结合实际制定了《卫生系统基础管理指导手册》, 全面规范卫生系统院务、业务、人事、财务、党务等管理。

(六) 优质服务进一步提升

以“卫生服务优质、百姓健康满意”为核心, 按照“夯实基础、逐步完善, 全面规苑、整体提升”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优质服务行动为抓手, 改作风、提水平、尽职责、树形象, 努力实现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上有新的改进,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树立良好的卫生品牌形象。

(七) 民心工程进一步惠及百姓

自2010年4月10日开始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运行效果良好, 2011年1-9月份东丽区共完成基本药物销售437162人次, 销售额为3482.8万元, 给居民让利累计达522.42万元;自2011年1月1日起对具有东丽区户籍, 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在区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居民 (不包括生育) 实施补助政策, 今年住院补助受益3761人次, 补助金额176万元。

篇4: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关键词 生态文明;森林资源;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2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命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后国家建设的着力点,并强调了森林生态系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总体规划》(2012-2016年),这是安徽建设良好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提升森林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1 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森林资源建设现状

徽城镇,是歙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歙县中部,东经118°23′20″—118°33′45″,北纬29°49′20″—29°54′20″,总面积61.5 km2,人口近10万,辖14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徽城镇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水热及土壤条件适合杉、松、阔叶树及竹林、茶叶等多种树种生长需要。林业用地面积5.3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6万亩(其中竹林0.6万亩),灌木林地0.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2万立方米,毛竹140万株,森林覆盖率60%。人均林业收入1300元。徽城镇城镇建成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8.6万人,绿化覆盖面积39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园林绿地面积385万平方米,绿地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城镇道路绿化率达95%,已建歙州大道、练江路、七花路、紫荆大道、紫阳路、百花路、新安路等。该镇道路两侧、沿河两岸、休闲广场及庭院等规划、绿化都较为完善,已建成张曙音乐广场及新洲、紫阳、古关、黄宾虹、行知、多景园、新安等公园,基本能满足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需要。近年来,通过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分片实施;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徽城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森林生态保护建设、义务植树及生态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为森林城镇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徽城镇的经济、社会、环境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整治,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离上面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要坚定信心和决心,深入贯彻实施森林城镇生态战略,加快发展步伐,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与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全面发展。

2 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做好森林资源监督的方法

2.1 充分提高对森林资源管理监督的认识

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主题,森林在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森林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全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 2011年10月,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做出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决策。2012年10月7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等三项创建活动,计划到2016年,全省要新增森林面积67万hm2,森林覆盖率由27.53%提升到33%。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提高对森林资源管理监督的认识,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下决心、花力气,从思想、认识、行动等多方面来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要求,围绕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建设目标,以中心城镇建设为核心,镇村联动进行森林生态建设,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监督工作,保障植树增绿,美化环境,打造城镇森林景观,塑造城镇形象,提升城镇品味,为全镇居民创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好环境,推进徽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充分提高森林资源的监测工作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被纳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当中,这与森林资源管理监测工作息息相关。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当中,森林覆盖率、森林储蓄量这个指标也被列为到约束性指标当中,这都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森林资源建设体系,统一技术标准,整合检测成果,加大高新技术的研发,使国家与地方森林资源结合在一起,大范围地提高清查监测的效率和质量。林业信息化作为传统林业管理转向现代林业管理的桥梁,从2009年《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和《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这两份文件正式颁发后,在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监测精度,也增加了监测信息的丰富度,包括了森林蓄积量和面积、森林资源消耗量和消耗结构、森林采伐限额的执行情况、造林成活率和新成林面积、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及发展趋势预测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林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建立科学高效的森林资源信息通讯与管理系统 将自上而下的资源监测体系联系在一起,及时准确地监测森林资源的变化和经营情况。

2.3 充分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上来衡量效益,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关系到人类发展和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森林资源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生态效益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森林资源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大力推进可持续经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徽城镇森林城镇建设总投资为2 966万元,其中:城镇绿化936万元,交通干线绿化1 130万元,河流绿化180万元。森林公园、广场建设720万元。从2012年以来,通过这些资金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城镇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构建以森林和林木为主体的城镇生态保护屏障,通过乔、灌、花、草合理配置,实行乔灌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结合,不仅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还增加了城镇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丰富性。今后,政府应进一步,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加强生态森林补偿基金的建设,扩大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试点范围,调动全镇居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徽城镇森林城镇建设尽最大的努力。

2.4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制建设

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制建设。首先,必须要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森林监督队伍,提高监督工作执行力、增强监督实效。其次充分落实监督责任制,严格落实到负责人,防治出现工作懈怠和事后无法追究责任的现象。然后是做好预防性保障措施,对于督查过程中隐藏的对森林资源建设不利的因素及时进行排查,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最后是加强对于林地的综合稽查,对于恶意占用林地、超过采伐限额、甚至破坏森林资源等恶劣现象进行严肃处理,特别严重的要扭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对于徽城镇而言,在推进区域生态建设的整体工程过程中,镇各相关部门要把创建森林城镇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镇政府将成立森林城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一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加强目标管理,落实创建方案、创建措施。加强考核奖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

3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森林资源的管理监督工作对森林资源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也使森林资源实现了生态效益,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这给林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每一个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自己的使命,刻苦努力,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大战略而奋斗。

篇5: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乌审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度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旗精神文明办:

2011年,我局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药监工 作方针,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以提高机关效能、服务民众,开展文明创建、营造和谐环境为目标,以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途径,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领导,努力夯实社会文明的基础。

1、领导重视。我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活动摆上议事日程,落实分管领导、负责股室。同时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做到了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思想政治觉悟高,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抓班子建设入手,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讲廉洁、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讲团结,用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的形象和党员干部的人格力量来凝聚全体干部职工,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真诚关心温暖人”,成为群众与干部职工信赖的领导集体。

2、精心组织。我局多次召开班子会议,组织部署我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在今年年初就由班子领导研究决定,做好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实,确定了具体开展的活动内容。

二、行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致力提高机关文明的效能。

1、围绕服务大局意识,树立敬业爱岗的工作作风为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率型机关。我局切实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服务大局意识,营造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认真从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和改变办公环境入手,狠抓行为素养,培养良好习惯,营造和保持一个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同时,定期召开每周周五学习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适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形势的业务知识培训、素质培训,政治思想培训等,侧重加强应急能力的培训和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艺术以及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能力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并要求每一名干部职工以强烈的责任感维护全市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立足本职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到紧中求稳,稳中求进,努力塑造一个规范有序、勤政务实、运转协调、严明高效的文明机关新形象。

2、围绕深化改革,树立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我局以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认真查找作风上的存在问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想方设法加大软硬件的建设,合理整合人力资源等。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手段与服务方法,提高了服务水平。一是改善服务环境,不断加强服务硬件建设,从便民利民着眼,搞好服务和设备、设施 等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局服务环境,紧密结合全局食品药品监管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细化分解,制定出具体的方案和相应的措施,落实到人,一件一件抓落实。着力创新优化工作第一线,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以为人民服务、办实事为已任,发挥第一线标兵作用。特别是在优化服务大厅上,进一步加强了软硬件的建设。在局的业务受理大厅做到了政务公开、办事程序、有关政策规定、收费标准等规范公开。在业务受理窗口,配置了电脑、饮水机、台椅、设置了意见簿,还编印了有关资料目录,方便了群众查询,并做到了及时更新内容。做到了有领导机构,有固定人员、有办事程序、有办事指南等,努力为群众营造了一个办事快捷、方便的服务环境。二是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我局紧紧围绕“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宗旨,向社会郑重承诺做到:一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二是遵守职业道德,热情服务企业,文明接待来访,耐心解答问题。对服务对象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让服务对象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三是秉公办事,勤政为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做到一次能办好的事不分两次办,今天能办结的事决不拖到第二天。四是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工作人员做到依法行政,秉公执法,严禁收人情费,办人情案,严禁向监管和服务对象“吃、拿、卡、要”或取礼金礼物,严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违法乱纪 行为。

三、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加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全力拓宽促进文明的途径。

1、加强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思想素质,锻造了一个食品药监系统好队伍。我局积极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认真落实“3+1”互助共建共融活动,通过抓学习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党员思想素养;通过抓行风评议,及时解决各类问题;通过抓整改,提高队伍精神面貌。我们既完成了统一的“规定动作”,又积极创新了“自选动作”,在我局建立一系列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活动方案,顺利地完成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坚定了理想和信念、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提高了政治识别能力,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素质上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结合当前我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新形势,我局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组织各种培训班,认真学习《行政处罚法》、《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扎实的理论思想与法律法规武装自己。

4、积极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上好一次党课、召开一次座谈会、三是阅读一本“红色著作”、组织开展一次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进行一次“回头看”,及其他形式的活动,把纪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使纪念活动成为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求真务实、推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建党90周年献礼。

5、积极参与打击禁毒活动,努力建设“无毒社区”。我局全力协助旗委、政府的打击吸毒、贩毒等活动。加强对单位干部职工、家属进行禁毒知识的宣传,使其对禁毒知识的认知率达100%,严格执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拒毒防毒意识。

6、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优秀的精神面貌为群众服务。我局在有限的空间与人员里创造最有利的办公环境,使办公环境美化、净化、亮化,以最好的环境为人民服务。(1)各股室每天清扫一次,每周用地拖拖一次地板,每月用水洗一次室内外。(2)各股室物品分类摆放,做到整齐有序。(3)工作人员着装整齐精神。使用礼貌用语,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7、重点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道德水平。我局把公民道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钢要》的贯彻落实。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人人讲道德的良好风气。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总结 报告

抄 送:旗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

篇6: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2011年12月19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所根据省、市卫生应急工作要点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各项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工作,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应急队伍。

卫生应急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得到了健全,体系的完善对进一步规范卫生应急工作的开展,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及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所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把卫生应急工作作为卫生监督的一项重点内容纳入工作日程,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应急处置工作,我所在《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应急处置预案》的基础上,组织制定《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建立了以一把手所长任队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所应急处置工作队下又分设由处室负责人担任队长的餐饮环节、公共场所、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五个应急专业处置队,并根据涉及的事故不同,制定了五个分预案,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所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

(二)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战要求,我所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落实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预案。今年12月初,我所王志坚副所长带领7名卫生监督员参加了市卫生局统一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卫生监督应急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履行告知程序后,依据《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应急处置预案》等有关规定,将参与应急的卫生监督人员分为病人调查组和现场检查组等2个小组展开工作。一是按照受害人和当事人的顺序,逐个询问了患者、救治医生和食堂负责人相关信息,并分别制作了《询问笔录》;二是对事发食堂有关资质、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食品原料进货查验、餐具清洗消毒、生熟食品存放、进餐食谱、食品留样及加工制作过程卫生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调查,固定相关证据,并下达了《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卫生监督员对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顺练有素的处置,获得了现场观摩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强化卫生监督执法,积极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是认真组织开展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与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及时查找并发现餐饮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二是组织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通过检查,进一步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防止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三是组织开展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通过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及对市管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传染病疫情报告、防治预案、预检分诊、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四是组织开展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切实提高放射诊疗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五是大力开展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及消毒产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消除学校、公共场所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做好重大活动保障,确保“零”事故目标。重大活动是各级政府确定的具有特定规模和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以及其他重大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重大活动举办频繁。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因人数多、层次高、影响大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保障重大活动公共卫生安全,我们一是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保障措施。二是强化六个到位,即: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指导到位、监督到位、管理到位,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每个环节有人管,每个细节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加强业务培训,熟练运用快检技术,将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保障工作,确保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

今年共完成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来连、部省领导来连、市人大、政协两会、中高考、连云港之夏等重大活动食品卫生保障任务36次,在每次重大活动保障期间,卫生监督员不怕苦累、加班加点、精心指导,从食品原料查验到菜肴加工制作,从菜谱审查到签订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不放过每一个食品安全环节。经过全所努力,实现了重大活动保障连续9年“零”事故目标。受到市政府接待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五)注重宣传培训,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应急培训宣传工作,对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素质,提高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相关要求,结合我所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我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系统地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宣传工作。一是加强自身培训。我所不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对卫生监督员讲解《突发事件应对法》、《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各类事故应急处置业务知识,值此提高整体卫生监督队伍处置各类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对监管单位的培训。我所每年均要召开市所监管单位负责人会议,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布置,并要求各单位要 切实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三是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我所在网站、连云港电视台、电台、日报、晚报等媒体上公布了市所的投诉举报电话,方便群众投诉。

(六)处理迅速,认真做好举报投诉工作。

严格按照《连云港市卫生监督举报投诉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社会举报投诉的接待、登记、交办、转办、督办和移送工作,实行10个工作日调查处理制度和2次回复制度,实行10个工作日调查处理制度和2次回复制度,全年受理举报投诉案件75起,对逾期没有查处结果的案件,以督办函的形式跟踪督办,极大提高了举报投诉案件的依法处理率、办结率、满意率、回复率。

二 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我所将进一步加大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预案的贯彻实施力度,全面提升我所卫生监督员依法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㈠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认真抓好各类应急预案的完善工作,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工作,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各项卫生应急工作;

㈡进一步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卫生应急人员的卫生应急理论及实践知识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卫生应急人员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㈢认真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工作。通过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增强各部门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协调配合,进一步熟悉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方案和预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广大人民 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㈣进一步强化对食品、生活饮用水、传染病、学校卫生、放射卫生等监管单位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督促被监管单位整改存在问题,严防食物中毒、水污染等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㈤加大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预案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公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卫生应急工作的良好氛围;

㈥逐步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研判分析机制,加强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不稳定因素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增强卫生应急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篇7: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上报《2011年卫生工作总结及2012年重点

工作安排》的报告

德令哈市委:

现将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卫生工作总结及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随文上报。

妥否,请指示。

附:德令哈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卫生工作总结及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

德令哈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卫生 总结 安排 报告

抄报:市政府办公室,州卫生局,州药监局,刘副市长。

抄送:存档。

德令哈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1年10月31日

德令哈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1工作总结及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德令哈市按照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重心,分阶段推进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为重点,以提高食品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抓手,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将2011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改工作完成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切实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组织和领导,及时组织召开了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会议,对卫生体制改革、药品零加成试点、医疗机构经费保障、卫生基础设施和设备配臵、村医报酬、疫情防控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零加成、疫情防控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对医改政策进行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及时调整

成立市医改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利局面,为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大幅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新农合筹资标准人均达到360元,其中个人缴费为60元,政府补助300元,划入个人门诊80元。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截止2011年9月份,全市新农合参保26715人,参合率达98.8%,筹集新农合基金801.45万元,为693名参合农牧民报销住院医药费用187万元,基金支出率为33.8%,人均补偿2698元,补偿比例为57%,大病统筹基金使用率为36%。

(三)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相关政策,制定下发了《德令哈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加成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德令哈市医疗机构药品零加成财政补助工作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成立了由卫生、财政、审计、纪委、物价等部门组成的药品零加成审核工作小组,对全市4所乡镇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1所村卫生室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和指导。1-9月,实行药品零加成为群众让利35.6万元,全市政府办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实施率达100%。

(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牧区医疗机构的管理,实现城乡卫生业务和管理一体化,将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实行了乡镇卫生院院长聘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全员聘用制、岗位绩效工资制、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制,在实行业务工作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实行行政统一管理、业务统一安排、药品统一采购、工作统一报表、收费标准统一,开展了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人群众为重点,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加强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技术合作,积极推进城市卫生支援农牧区卫生工作,将巡回医疗向农牧区延伸,建全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两有、三配套”和村卫生室“人员、房屋、设备、技术、服务”五配套建设工作,通过开展“乡村十项技术” 建设、卫生机构等级评审等活动,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五)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通过建立辖区常住人口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咨询、免疫规划接种服务;加强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

者管理等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截止目前,全市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98万份,建档率达91%;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已覆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7个村卫生室,通过为居民建档,动态记录居民从出生、发育、结婚、生育、患病、老年直至死亡全过程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的目标。紧密结合城乡居民、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习惯,坚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针对心血管病、肺心病、妇科病等地方性疾病高发的主要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共计85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万余份,接受健康教育人口达3万余人(次)。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全市城乡适龄儿童一类疫苗免费接种覆盖率达100%,儿童“11苗”接种率为98.03%。乙肝疫苗接种率100%,24小时及时接种率87.66%,建证建卡率为100%。认真开展防范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快速评估调查接种率达99.07%。积极开展手足口病、麻疹、风疹、禽流感防治宣传、监测工作,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大力开展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妇女病普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出生缺陷干预为主要内容的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工作,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6.20%、93.13%,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高

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均为100%;婴儿死亡率为7.59‰较2010年9.34‰递降了18.7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49‰较2010年11.21‰下降15.3 %,孕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

(六)全面启动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对全市60岁以上城乡居民进行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的内容包括脉搏、呼吸、体重等15项常规检查和血糖、心电图、B超等12项辅助检查,并对每位老人经常性体育锻炼、饮食习惯、烟酒嗜好、常见症状、既往病史、住院治疗情况以及经常性用药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和造册登记。目前,已完成健康体检3500余人次。

(七)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05万元的中医院项目于2011年8月25日竣工验收。目前已完成了主要医疗设备的购臵工作,已招入的医护人员培训工作已接近尾声,其辅助设施项目建设目前正准备招投标。柯鲁柯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15个村卫生室改扩建项目也建设当中。

(八)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组织各乡镇卫生院派出业务骨干19人次到省、州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并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在岗培训及“三基”考核。积极协调市招办为我市乡镇卫生院招收了3名定向免费医学类学生。利用二级以上医疗

卫生机构对口帮扶项目与海西州人民医院达成协议,每年对市级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免费进修,并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州人民医院、州蒙藏医院分别与尕海镇卫生院和柯鲁柯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形成了州、市、乡、村四级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其中,州蒙藏医院为柯鲁柯卫生院帮带培养了1名蒙医人员,各医疗机构选择性开展了针炙、理疗、火罐、推拿等多项中藏医药适宜技术。

(九)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改革试点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及时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员竞聘上岗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及乡镇卫生院、河西社区卫生服务心全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制定下发了《德令哈市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指导意见》,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了乡镇卫生院院长及河西社区卫生中心主任竞聘和全员竞聘上岗工作。制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目前正在调查各卫生院上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及居民健康状况等实际情况,指导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并实施行绩效工资。

二、卫生事业目标管理完成情况

(一)公共卫生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完善预案,健全卫生应急体系。认真贯彻省、州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按照《青海省贯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坚持24小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应急预案。年内共开展了各种演练4次,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了整改,进一步提高了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达2万余元;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省级传染病、地方病、慢病监测哨点监测结果及时报告率和完整率均达100%。二是全面落实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切实加强鼠疫防治。设立了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对境内青藏铁路沿线、315国道沿线进行了重点监测,共开展鼠疫流动监测4次,监测面积达到2487平方公里,鼠疫固定监测面积达到3200公顷,共采集送检犬血清50份,旱獭血清200份,经检验均为阴性。采取科学灭獭、监测等的措施有效处臵了怀头他拉镇巴力沟村伊克包勒扎图地区动物间鼠疫流行。切实做好布病防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蓄集乡、尕海镇、柯鲁柯镇开展布病检测,共采集羊血清300份,人血清200份,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切实做好碘缺乏病防治。采集盐样300份,其中合格盐样299份,不合格1份,碘盐覆盖率为99.7%,非碘盐率为

0.3%,合格碘盐率达100%,大力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及农牧区居民免费发放碘盐5吨。三是认真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以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为依托,开展了业务知识培训、高危人群干预、重点人群艾滋病性病自愿咨询检测等工作,使我市艾滋病性病控制在 “低流行、低发病、高发现”水平。四是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认真开展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人员110人次,培训合格率为98%。落实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对凡是具有德令哈户籍的产妇住院分娩在县级医疗机构顺产补助500元,在乡(镇)卫生院顺产补助400元),截止10月,共补助322人,补助金额166000元。经统计2011年,全市孕产妇总数783人(其中孕妇257人,产妇526人),活产数527人,产妇建卡519人,建卡率98.67%,早检人数510人、早检率96.77%,产后访视人数515人,产后访视率97.7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507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20%,住院分娩527人,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产妇34人,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五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定下发了《2011年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和《2011春季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利用“爱国卫生月”及“公共卫生周”等活动,分别在今年“春节、元宵”、“端午节”及“中秋、国庆”等重大

节庆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了以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德令哈地区广大机关干部及全市居民开展3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全年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环境卫生整治活动7次。今年,共申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州级卫生村1个、市级卫生村1个。经过严格筛选,确定怀头他拉镇为2011年省级卫生镇创建单位,怀头他拉镇东滩村为州级卫生村创建单位,柯鲁柯镇金源村为市级卫生村。目前,己上报相关申报材料,市爱卫会已对申报单位进行了验收,对市级卫生村分别进行了命名。省、州级卫生镇及卫生村申报工作已经完成,待省、州爱卫办验收。

(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严格许可审批程序,共受理卫生许可244件,各项卫生许可办结率100%;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671人,体检合格100%,发放培训合格证1671份,两证持证率达95%以上;二是认真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在春秋两季分别在全市32所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开展了2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排查实施率达100%。三是狠抓餐饮消费环节卫生监督。在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地沟油专项整治、餐饮消费环节餐巾纸专项整治等专项检查,认真做好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共完成保障活动8次。四是认真开展传染病防治监督工

作,检查医疗机构192户次,查处违法案件3起,罚款金额7000元;五是全力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共检查各类公共场所174户次,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单位28户。六是开展职业病防治监督,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对5家企业进行重点专项整治,对企业负责人进行职病防治法知识培训,督促企业建立职业卫生台帐。七是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共检查医疗机构61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份,取缔无证行医2户,没收价值约8000余元医疗机械,罚款2户,罚款金额9000元。八是认真做好投诉举报案件办理,全年共接到各类投诉举报11起,立案9起,结案9起,结案率达100%,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九是认真开展饮用水卫生监督,对市辖区内1家集中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共采集水样23份,合格23份,合格率100%。十是加强对全市化妆品卫生管。在全市范围内对化妆品专卖店、大型超市化妆品柜台、使用品牌化妆品的美容店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经营单位 22 家,整治工作覆盖率 100%。未发现假劣化妆品在市场上销售,在日常监督同时,指导各经营单位索取相关证件建档备案。

(二)药品监管稳步推进一是基本药物制度得到稳步实施。根据州、市政策要求和我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际情况,我市制订了《进一步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若干意见》,新增了药物46种并按照零差价政策销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省增补药物及市定药物基础上按40%限定其他药物使用范围,目前市内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国家基本药物种类约288种,省增补药物135种,市定药品46种。全市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累计使用零差价药物241.98万元,药品让利损失约470.71万元。二是加强经营许可监管,稳步推进药品零售规模化、连锁化发展。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审批新开办及到期换证药品经营企业,严把药品零售准入关,并积极稳妥地依法规及工作程序做好不符合要求企业的退市工作。稳步推进德令哈市药品零售连锁经营,鼓励和引导药品零售企业开办向规模化、连锁化发展,促进现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和零售药店通过联合、兼并、改制、改造组建大中型连锁企业;鼓励现有的个体工商户药店进行连锁门店改造或企业化改造。三是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和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网络。切实加强对已通过规范药房(药柜)验收医疗机构的检查指导工作,确保农村医疗机构药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药品“两网”运行质量。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管理规范的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承担农村药品配送和连锁经营。德令哈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市,今年,顺利通过了海西州考评组的检查验收,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运行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规范药品经营秩序,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严格执行《药品经营企业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办法》和《德令哈市药品经营企业

药品质量管理信用分类监管暂行规定》,积极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信用等级管理,有效提高经营企业的监管效能,初步实现了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五是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国家基本药物生产稳定、供应充足、使用合理、质量安全。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面加强基本药物生产监管的基础上,强化对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基本药物进货、验收、储存、出库、运输等配送环节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配送各环节符合规范管理要求。加强零售药店基本药物质量的日常监督检查,严格零售药店药师在岗制度,避免药师兼职现象发生。会同卫生部门加强基本药物招投标、配送、使用的质量监管,巩固和完善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

(三)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积极发挥市食安委的综合协调作用,及时通报工作情况,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研究和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监管合力,形成综合整治长效机制。针对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加大联合执法力度,认真排查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各种隐患,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把重大节庆活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化,由市食安委牵头,分管市长带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经发、农牧

等主要职能部门参与,进行联合执法,保证节日食品市场安全。截止目前,市食安委组织各成员单位,在“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六一”、高考、“端午节”、“十一”国庆期间,共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联合检查7次。配合州食品药品全协调委员会开展大型食品安全宣传活动2次,向相关成员单位下发“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节等督办9期。编发食品安全专项信息38 期,下发文件8份。在州、市级新闻媒体新闻录制播报食品安全整治动态及食品安全宣传知识 70次。完成食品安全抽检送样实施计划,共送检肉(生熟肉)、菜、米、面、鱼等化学性样品191份,食源性样品94份。截止10月底,食源性致病菌共采样114份,网络上报94份,食源性致病菌份样品合格40份,合格率为42.55%,不合格样品主要以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为主。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共采样221份。化学污染物已化验221份,其中有16份不合格,合格率为92.76%。

(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卫生政务公开工作。一是认真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深入开展了思想发动、公开承诺“回头看”、制定了个人争优计划、领导点评及专题评议等“五项活动”,此外,我们还在8月,在德令哈市会议中心举办了首届“德令哈市乡村卫生人员十项技术技能竞赛”活动,并通过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文明服务在卫生”活动,分别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评选出“群众满意的好医务人员”和“社区好医生”各2名,使得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及时制定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信息公开中,全年共编发信息通报4次,上报卫生信息67条,形在调研报告1篇,在新闻媒体播放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宣传知识70余期,发布新闻稿件10余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内涵不够丰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强。二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生活用房及辅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社会力量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业务用房。三是医疗设备紧缺,不能满足广大城乡群众的就医需求。四是卫生监督人员配臵不足,卫生监督力量薄弱,现场监督监测设备、取证工具短缺。

四、2012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做好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管理、乡村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用药制度等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指导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制定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量化综合考核,全面落实绩效工资。

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强化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实施重大疾病专病专防策略,认真落实鼠疫、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碘缺乏病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人间鼠疫。

四是加强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以建立市中医院为契机,增强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及时、方便、价廉的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加快推广应用中藏医适宜技术,面向农牧区积极推广应用适宜中藏医技术,充分发挥中藏医药特色优势。

五是积极申报落实2012年建设项目。按照德令哈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提前进行动员部署,对2012年拟申报和衔接的12个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和预算,力争早实施早落实。

六是加强医疗市场监管和公共卫生监督。加大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医疗服务执业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依法监督管理,规范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和无证行医,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继续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认真完成餐饮消

费环节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任务,保障市民饮食安全;继续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继续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快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程,突出评审内涵,严格量化分级质量。

篇8:2011市卫生监督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1 基本情况

目前, 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14个, 均为全额事业单位。核编453人, 现有工作人员426人, 空编27人, 其中卫生监督员共346人。

各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组建以来, 打破了以往“一个专业、一部法律、一支队伍”的监督模式, 集中人力、物力, 基本实行综合执法, 执法规模和监督力度都大大超过以往, 执法效果明显提高,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 卫生监督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初步树立起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形象。仅2008年, 对14 000多家被监督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达46 000余户次, 开展了多项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对各类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 行政处罚1 000余户次, 取缔非法生产经营56户,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 卫生监督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且专业结构不合理, 业务水平不高, 与当前的工作要求有差距。

目前全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66.8% (284/425) , 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仅占14.12% (60/425) , 无职称的达36.47% (155/425) , 与卫生部的卫生监督员全部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卫生监督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 工作繁重, 责任重大。因而, 卫生监督员的高素质是实施强有力卫生监督执法的关键环节, 不仅要求卫生监督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从目前的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来看, 大多数的监督员是从原卫生防疫站直接转到卫生监督所, 且原来大多都是从事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 专业结构单一, 法律素质不高, 依法行政意识不强, 不适应当前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要求。另一方面, 部分监督员对卫生执法的专业性、技术性认识不足, 在对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比较重视的同时又忽视了专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

2.2 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 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

目前, 全市14个卫生监督所仅有编制453个, 实际工作人员426人。14个卫生监督所承担了大量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 被监督管理单位数量众多, 达14 000多户, 卫生监督人员数与辖区人员数之比悬殊太大, 现场监督人员严重不足, 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常超负荷工作;而当前政府、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卫生监督工作要求很高, 要做好监督工作, 满足群众需求, 显然是力不从心。例如石楼县, 全县有400多户管理监督对象, 现场监督人员仅有3名, 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监督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及临时性、突击性任务, 所以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难以体现。

2.3 卫生监督执法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

2008年, 全市14个卫生监督所共计得到卫生监督执法专项经费不足90万元, 办公经费、执法装备、交通工具投入无几, 14个卫生监督所的经费每家都有不足, 全年共缺少经费达1 000余万元。

卫生监督执法是代表政府的行政行为, 必须体现公正性, 但如果长时间不能解决经费问题, 其执法的趋利性就不可避免, 不可能保证监督执法的公正和规范, 十分不利于卫生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 执法装备、交通工具、现场取证工具等都严重落后和不足, 限制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而职工各种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也难以调动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4 卫生监督人员的进出口不畅, 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尽管卫生监督机构目前存在种种困难和不足, 但它仍是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同时具有行政监督执法权, 是许多求职者向往的工作单位。由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开展, 不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不能有效分流, 想要的专业对口、高素质的人才不能及时引进, 而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人员不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5 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的范围界定不清, 导致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

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因此两者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卫生监督所与疾控机构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 其中健康证的办理、出具检测报告、各种报表的上报等矛盾突出, 影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2.6 卫生监督的网络不健全。

乡镇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缓慢, 乡镇卫生监督站一直不能建立到位。有的县虽已建立, 但大都挂靠在乡镇卫生院, 并未招聘新的卫生监督人员, 使得原本紧缺的卫生人员更加紧张, 同时其还存在不懂业务的状况。而各县卫生监督所人员本身就不足, 再者辖地辽阔, 点多、面广、量大, 使得许多乡镇村庄存在卫生监督空白点。

3 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行政执法队伍, 是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所以必须致力于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者不懂法等问题, 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人员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 努力推进监管工作由注重监督频次向注重监督质量转变, 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 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 监管手段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 监管领域由城市向乡村延伸。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统一”, 从而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1 各个卫生监督所要严格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工

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依法行政制度 (包括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投诉举报查处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等) 。进一步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责任分工, 制定具体目标, 各项责任落实到人, 严格执行, 定期检查, 保证机构内部的协调、高效运转。

3.2 严把监督员入门关。

要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员的队伍建设, 首先就要把好卫生监督员的入门关, 应积极探索补充卫生监督员新鲜血液的好方法, 逐步实行通过严格考试并经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来录用新的卫生监督员。

3.3 对已在岗的卫生监督员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和继续教育, 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综合法律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定期对所有监督员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 让他们适应新的执法工作需要。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制度, 采取平时以自学为主, 授课培训为辅的方法, 组织专业法规等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 严格集中统一考试, 对考试不及格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补考, 未取得年度规定学分的, 勒令离岗学习。

3.4 建立并完善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考核奖惩机制。

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质量效率考核工作, 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拉开奖金等分配档次。探索建立卫生监督员能进能出的机制, 工作中引入人才竞争机制, 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监督员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 吸引优秀人才, 培养骨干梯队。

3.5 卫生监督机构是完全履行政府行政执法职能的单

位, 应当纳入公务员系列, 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执行, 各类经费应得到各级政府全额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事分开, 保证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 保证卫生执法的公平和公正。

3.6 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 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形势。建议卫生部与国家编委共同下达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指导意见, 对偏远乡镇的卫生监督站, 可适当考虑增加编制。

3.7 各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监督执法工作, 利用各种有

利条件, 自我造势, 加大宣传力度, 内抓管理、外塑形象, 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努力工作, 取得实际成效, 来争取政府对我们卫生监督机构的关注、支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 使卫生监督机构不断得到建设和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监督机构面临的突出问题。

摘要:通过对吕梁市14个卫生监督机构的现状调查, 发现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人员素质偏低、编制不足、进出不畅等诸多问题, 提出了强化管理、增加编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和引进人才机制、争取政府支持等多个改进建议。

上一篇:期终理论力学试题库下一篇:幼儿园防溺水活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