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培训教案

2024-05-21

中学作文培训教案(通用6篇)

篇1:中学作文培训教案

土溪中学消防安全培训教案

时间:2015.5.20

一、培训目的:

1、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使学生掌握基本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的方法,掌握报警方法。

二、培训重点:

1、认识火灾危害性,了解学校消防安全常识,扑救常识,灭火方法,报警方法。

三、培训内容

(一)学校火灾的特点

1、具有火灾事故突发、起火原因复杂的特点。学校的内部单位点多面广,设备、物资存储较为分散,生产、生活火源多,用电量大,造成起火,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作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火灾。从时间上看,火灾大都发生在节假日、工余时间和晚间;从发生的部位上看,多发生在实验室、仓库、图书馆、学生宿舍及其他人员往来频繁的公共场所等,这些部位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具有突发性。

2、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学校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多,动植物标本、中外文图书资料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既有较大的有形资产损失,直接影响教学与实验的正常进行,-1

章乱拉电源线路现象普遍,不合安全规范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增多。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尤其是电热器的大量不规范使用,极易引发火灾。3.自然现象火灾

自然现象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雷电,一种是物质的自然。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大气层运动产生高压静电再行放电,放电电压有时达到几万伏,释放能量巨大。当作用于地球表面时,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它产生的电弧可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形式的火灾。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装避雷设施。自燃是物质自行燃烧的现象。如黄磷、锌粉、铝粉等燃点低的一类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就可燃烧;钾、钠等碱金属遇水即剧烈燃烧;不干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纤、棉纱等大量堆积,经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积聚大量热量,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发生火灾。对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加强日常管理。

(三)火灾的预防

消防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师生员工应掌握的一门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因此,师生员工必须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及时排查消防隐患,杜绝违规行为。(1)学校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

5)不卧床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梗。人躺在床上很容易入睡,未熄的烟头或火柴梗掉在被褥等可燃物上,容易造成火灾;

6)不乱焚烧杂物。焚烧杂物中遗留火种或失去控制时,容易造成火灾;

7)不将台灯靠近可燃物。台灯点燃时间过长,灯头发热靠近可燃物,易发生火灾;

8)注意做到人走断电。人离开房间要关掉电器开关,拔下电源插头,确保电器彻底切断电源。

2、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学校各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均是为了保证消防安全的,一旦发生火情,这些设备将起到报警,引导大家疏散,阻止火势蔓延和扑救火灾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保护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目前学校在各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有以下几种:

1)防火报警设备,用于监测火灾。防火报警的手报按钮和烟感探头,一般安装在人员集中场所或重点部位,一旦出现火情,它将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2)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用于引导人们疏散。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一般安装在疏散通道内或安全出口处,一旦发生火灾,供电中断,人们利用应急照明灯提供的照明,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指示的方向,疏散到安全地点。

因此,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

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情况,熟悉防火通道。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5)要具有见义智为的精神,及时帮助遭受伤害的人员迅速撤离、脱险。

4、家庭使用液化气时注意事项 当前,液化气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同时,也因液化气泄漏,时常导致火灾、中毒等事故发生。1)装有液化气的钢瓶,不得存放在居室,并严防高温及日光照射,其环境温度不得大于35℃。钢瓶与灶具之间要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离,室内不得同时布置其他炉灶(火源),通风条件应保持良好。2)要经常对家中的液化气输气管线或液化气钢瓶进行检查。在使用液化气设备时,要正确操作,有人看守,保持通风,避免发生液化气泄露或爆燃。

3)使用液化气时,养成先点火后送气的习惯,不向下水道倾倒钢瓶的残液。

4)开启液化气前必须注意是否有臭味,如果有臭味,可能液化气出现了泄露,要正确处理或确认无泄露后再开火使用,并注意通风。

或液体进入燃烧区;将燃料通过阀门和管道转移到安全的储罐;拆除临近建筑物等。

3、窒息法: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冲淡、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质因缺氧而熄灭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式空间、生产设备装置及容器内的火灾。如平时灭火时采取的用石棉被、湿麻袋、沙土、泡沫灭火剂覆盖在燃烧物上灭火,就是使用的窒息法。

4、抑制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终止燃烧的链反应而使燃烧物停止燃烧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最多的有干粉灭火剂和卤代烷灭火剂。

(五)常用的几种灭火物质

1、水。水是采用最广泛的灭火剂,大多数火灾都可以用水扑灭,它也是民间灭火采用最多的灭火剂。水作为灭火剂的最大特点是廉价、广泛,因而使用相当普遍。在具体的灭火工作中,水作为灭火剂,可以大量吸收物质燃烧热,从而降低燃烧物的温度,最终使燃烧终止。采用雾状水流还可稀释火场空气的浓度,也可以有效地扑救粉尘火灾。但应特别注意,水灭火剂不能扑救遇湿发生燃浇和爆炸的燃烧物,如碱金属、碱土金属等;也不能扑救带电物质、非溶性物质(如石油)、浓强酸类物质以及贵重、精密仪器、图书的火灾。

2、干粉灭火剂。这种灭火剂采用超微的化学物质粉剂,作用于燃烧物上,可断裂燃烧的链反应而使燃烧终止。它的种类也较多,如碳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磷酸铵盐灭火剂等。这种灭火剂的使用范围较广泛。但不适合-9

烟雾火光火势大小、现场及周边的供水条件、报警人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基本要素。

3、报警后,要派人在有关的路口等待,接应消防车辆和人员顺利赶往现场。

4、向有关部门报警后,还应向周围人员报警,吁请周边人员一同采取有效措施灭火。

(七)火灾扑救:

要想扑救火灾,首先要掌握灭火设备和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消火栓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消火栓的性能,消火栓是与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的,随时打开都会有 3 公斤左右压力的清水喷出。它适合扑救木材、棉絮类火灾。

2、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室内消火栓一般都设置在建筑物公共部位的墙壁上,有明显的标志,内有水龙带和水枪。当发生火灾时,找到离火场距离最近的消火栓,打开消火栓箱门,取出水带,将水带的一端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另一端接好水枪,拉到起火点附近后方可打开消火栓阀门。注意: 在确认火灾现场供电已断开的情况下,才能用水进行扑救。(2)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性能,灭火器是用来扑救初期火灾的,目前一般学校配备的主要是手提式灭火器。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附近站在火场的上风头(1)拔下保险销(2)一手握紧喷管,(3)另一手捏紧压把,(4)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5)喷射有效距离应保持在1.5米左右。

离时要注意,朝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下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堵,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牢记:遇事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5、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预防中毒和窒息。为了防止浓烟呛人,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烟气较少是撤离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棉被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请牢记:多一层防护就多一分安全。6、善用步道,不用电梯 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通道、楼梯和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阳台、窗台等攀到安全地点。高层的建筑物,电梯在火灾时可能断电,因为电梯井贯穿每个楼层,电梯运行会使火灾加快蔓延速度,而且电梯受热会变型,将人员困在电梯里。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请牢记:逃生时,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如没有这些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烟火封堵,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泡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一层或地面,安全逃生。请牢记:心细胆大,自制绳可逃生自救。8、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13

篇2:中学作文培训教案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林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活动收入的经济活动。就业的分类

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水平下,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的状况。不充分就业是指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具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失业的分类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

隐形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力大雨或小于零的人员的现象。失业率及失业率分配

失业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失业率也分为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两种。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玉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城镇调查失业率是指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占城镇调查从业人数与城镇调查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及意义

2007年8月,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就业促进法》。2008年1月1日实施。

《就业促进法》不仅奠定了就业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也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大题)1.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

2.青年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同时并存。3.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了解)

发展经济很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岗位。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提供就业援助

*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1.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2.形成比较优势的发展

3.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1)加强创业观念教育,是更多的劳动者树立创立理念,并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2)落实好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3)健全完善包括开就业指导、创业培训、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市场拓展服务创业、企业孵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支持创业的社会服务体系。

4.实施统筹城乡就业 5.进行调控降低失业风险 6.实施就业保障战略

(1)形成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2)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大力推动集体协商,健检查制度,健全劳动争端调解仲裁和劳动的保障监察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就业质量(3)强化社会保障安全的功能,为劳动者灵活就业一级在工作岗位之间的变换提供就业保障,进而促进劳动力资源流动,促进更加充分就业的实现。

第二章积极的就业政策

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单选多选)

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1)劳动力供给(2)劳动力需求(3劳动力资源资源方式三个方面。

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只要是人口和老劳动参与率,影响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教育和培训。

劳动率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占16以上人口的比例

我国劳动率参与率有以下特点(1)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高(2)女性劳动力参与率高,并且不受结婚、生育的影响(3)青年劳动率参与率偏高 经济发展是根本因素

(1)就业弹性(2)经济结构(3)技术 积极就业政策的框架和基本内容 实施有利于就业增长的经济政策 实施鼓励劳动者就业的政策(具体)税收减免政策

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 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凡从事个体经营的,其自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场地安排政策

实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政策 主要扶持政策

对公益性岗位的社保补贴及岗位补贴 对企业的社保补贴 对灵活就业的社保补贴 政策适用范围

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1年以上,以及失去徒弟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及内容

2007年8月30日通过《就业促进法》,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一个方针、一面旗帜、六大责任、五项制度、十大政策。

(一)一个方针。《就业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 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二)一面旗帜

(三)六大责任。1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2制定实施几级的就业政策

3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4完善就业服务

5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6提供就业服务

(四)五项制度

(五)十大政策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

作用:创业是劳动者发挥自身能动性,发现机会、整合资源,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场频或服务的积极活动。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张的贡献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创造财富(2)增加就业(3)产生创新 意义:(1)促进创业有利于迅速扩大就业规模。创业对就业具有倍感效应,一人创业不进自身是实现了就业,还能带动其他人就业。(2)促进创业有利于加快优化就业结构(3)促进就业有利于不断完善就业机制

第三章公平就业 就业歧视

国际社会界定的歧对待视的种类通常分为3种类型:直接歧视、间接歧视和制度歧视 判断是否歧视的一个关键是区别对待是否合理的职业要求,以下几种情况不构成歧视:(1)出于职业本身的客观、特殊需求,譬如剧中角色要求招聘男演员或女演员、女子监狱的狱警由女性担任等(2)因某种临时特别情况出现需要给予的特别优待,譬如对怀孕或哺乳妇女的优惠措施(3)给予因某类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特别照顾,譬如对残疾人的优惠措施和特殊保护等。

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公约

1980年批准的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82年批准的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2001年批准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1990年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1997年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就业政策公约》、2006年在、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等等。促进青年就业的主要措施(了解)

推进劳动预备制度,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 开展职业培训,提升青年就业能力

制定扶持政策,鼓励青年自谋职业和自主创新 强化就业服务,引导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

从2005年开始,全国每年在春节后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权益维护”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

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 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第四章公共就业服务不考 第五章人力资源市场

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功能

人力资源市场是指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劳动者)与需求方(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相互交易,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总称。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市场行政许可制度

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行政许可 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条件

有与开展人才中介业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 有明确的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

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职业的资格制度 外资进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市场统计制度 人力资源市场监督 检查制度,年审制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经批准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实行审验 专项检查

专项行动清理整顿的对象为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各类招工用人单位。

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简答单选多选)管理体制的统一 运行机制的健全 公共服务的完善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职能的转变

加快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 统一实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 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制 统一管理法规制度 健全监管体系 开展监管体系

开展市场专项治理活动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引导 第六章统筹城乡就业 农村劳动力资源概念

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即在本户居住6个月以上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如下变化,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农民工的概念

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从外出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

2、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农民工减少。

3、在省内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4、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特征

(一)外出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已婚者占多数

(二)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

(三)外出农民工多数没有参加任何技能培训,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也较低

(四)外出农民工仍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下降

(五)外出农民工绝大多数以受雇形式从业 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情况

我国农民工工资长期以来处于偏低水平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呈以下特点:

(一)外出农民工收入增加,受雇者的收入和自营者的收入差异明显

(二)在中大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收入增长较快

(三)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制造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收入水平偏低,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新生代农民提出了新的诉求,农民工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进城就业的青年和在城市长大的农民工子女,他们大部分人没有务农经验,不愿意回到农村,渴望继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找到稳定工作,在城市里扎根。一些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总结为“三高一低”,即他们受教育程度高,对职业的期待高,物质和精神享受高,而对工作的耐受力低。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导致农民工群体发生了三大变化:由亦工亦农兼业为主向全职从事非农就业为主转变,由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向更多融入城市转变,由主要为谋生生存向注重追求平等转变。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贡献

(一)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

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变成了人力资本财富。农民工规模扩大,务工收入持续增长,是近年来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的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

(三)农民工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促进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促进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措施

(一)清理取消限制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

(二)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

(四)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健全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五)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七章就业援助

就业援助制度的含义

就业援助制度是指政府建设的以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对象,制定各类特殊扶持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就业岗位,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再就业的一项制度。实施就业援助制度的意义(了解)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 实现公平就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需要 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范围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52条的规定,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是指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包括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为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年龄偏大的对象范围一般指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的“4050”人员)就业援助主要政策

就业援助政策主要包括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是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在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就业援助政策的重要基础,属于“兜底”安置。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指由政府作为出资主体,扶持或通过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服务性岗位和协助管理岗位。这种公益性岗位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协助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比如社会保障协理、公共交通协管、社会治安协管、环境卫生协管等。

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投入相关基础设施形成的就业岗位,比如车辆管理、书报亭、电话亭等。

政府补贴,社会共同出资形成的、维护社区正常运转的岗位,比如社区保洁、社区保安、社区绿化等。此外,一些地方还规定机关、事业单位的门卫、收发、后勤服务等临时用工岗位也应作为政府投资开发的岗位。就业援助服务的概念

就业援助服务是依托街道、社区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以就业困难人员作为主要对象,开设专门窗口,实施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事务代理等就业援助措施,使他们在生活保障、再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 《就业促进法》第56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就业形式,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这条措施的核心是妥善解决城市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零就业家庭是指城镇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第八章涉外就业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政策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外国人,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员。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是指没有取得定居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依法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行为。就业许可制度

为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规范与此相关的就业和聘用行为,依法保护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及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

就业证的年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就业证实行年检。下篇职业能力建设

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的特征

(1)目的性(2)社会性(3)稳定性(4)规范性(5)群体性 职业分类的目的

1、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依据

2、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提供依据

3、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提供依据 《职业分类大典》的基本结构

《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归为八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整体性原则(2)等级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岗位的概念

岗位是按照社会劳动分工、协作和组织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职责、任务和内容的工作位置,是社会劳动组合的基础单位。* 第十章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的概念

职业培训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活动,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标在于把受训者培养训练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素质的劳动者。*职业培训的类型

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不同,职业培训分成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三类。

就业技能培训一般是指为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而进行的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主要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实施。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是指企业按照工作需要对职工进行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管理知识、技术业务、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所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创业培训模式主要采用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模式。职业培训的特点

(一)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技术性和技能性 实施职业培训的机构

我国职业培训机构主要包括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中外合作办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等。

技工院校是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集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培训工作的主体力量,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载体。我国职业培训体系

(一)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

(二)职业培训与办学机构

(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四)职业技能竞赛与技能人才表彰制度 就业技能培训的概念

就业技能培训一般是指为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而进行的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活动。就业技能培训的对象

就业技能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等等初次就业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在就业和上岗前需要学习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劳动者。

再就业培训的概念

再就业培训是指在有过一次工作的职业失业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再就业培训的对象

再就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登记失业人员 再就业培训的期限

再就业培训的期限一般较短,主要有3种: 短期培训培训期限为3个月以下 中期培训培训期限为3个月至1年 长期培训培训期限在1年以上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主要类型

1、根据培训对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可分为:对管理人员进行的提高管理能力的培训,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科技知识更新和科技开发、产品开发能力提高的培训,对一线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的上岗资格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以及班组长培训等。

2、根据培训内容,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可分为职业资格培训、岗位培训、岗位练兵、转岗转业培训、学徒培训等。*创业培训的概念

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所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所必备能力的培训,是近年来培训工作在促进就业再就业过程中逐步探索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培训形式。*创业培训的目的

1、通过创业培训,培养、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

2、通过创业的培训,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3、通过创业培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

1、对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税费减免政策

2、对失业人员创业启动资金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3、对失业人员创业在开业审批、场地安排等方面的扶持

4、对准备创业的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对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和其他新成长的劳动力,农村退役士兵,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在岗农民工。

“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主要内容 以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业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为目标,结合企业用工需要,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使农村劳动者掌握就业技能,就业转移和稳定就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培养新的产业工人大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具体措施(1)确定培训规模,落实培训任务(2)实施分类培训,提高培训质量(3)落实补贴资金,完善补贴办法

(4)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技能水平评价服务

(5)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搞好输出输入双向对接工作(6)完善管理措施,加强舆论宣传 第十一章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高技能人才的类型

1、技术技能型人才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复合技能型人才

复合技能型人才是指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知识技能型人才

知识技能型人才是指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增强

基本建立了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岗位成才

发挥技工院校基础作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不断改进创新

(三)高技能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逐步改善

(四)高技能人才竞赛和表彰活动蓬勃开展

(五)高技能人才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六)高技能人才宣传工作得到强化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知道)

(一)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二)技能人才结构失衡

(三)高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四)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健全

(五)高技能人才保障激励措施不充分

(六)高技能人才工作投入严重不足

(七)全社会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第十二章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管理 技工院校的构成

我国技工院校包括技工院校、高级技工院校、技师学院。职业培训机构的构成

我国职业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就业训练中心、企业培训机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中外合作办职业培训机构等。技工院校的性质

技工院校是以学制教育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同时开展各类长短期培训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培训工作的主体力量。技工院校的任务目标

技工员工的任务目标:培养在思想政治、技术操作、文化技术知识、身体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培养目标和学制

1、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学制教育以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为主。高级技工学校

高级技工学校学制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为主。技师学院

技师学院承担学制教育培养预备技师、企业在职职工晋升技师的培训研修和技师考核评审,以及技工院校师资培训任务。技师学院学制教育,一般以培养高级工和预备技师为主,主要招收高级技工学校和其他取得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职业学院毕业生,培养预备技师学制一般为二年。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培训机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特点

(1)坚持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2)突出办学特色(3)强化实际能力培养

(4)服务对象广泛,机制灵活 中外合作办职业培训机构

1、中外合作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性质

中外合作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是外国教育培训机构同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职业培训机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机构的申办条件 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和外国教育培训机构,不能是教育培训机构以外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审批管理

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和管理。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概念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管理体制

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即在国家法律政策指导下,由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行政部门领导、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实施的评价和认定职业技能水平的工作体制。政策法规体系 组织实施体系

1、职业技能鉴定的行政管理系统

2、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管理系统 质量保证体系 监督检查体系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机构主要包括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概念

职业资格是指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础要求。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对应为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概念及依据

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有关规定,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意义

实行就业准入,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各类事故发生;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 职业技能竞赛的概念

职业技能竞赛是指依据《劳动法》,按照国家职业分类确定的职业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服务工作实际需要,开展的有组织的群众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分类和参赛选手的资格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竞赛活动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赛制。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又分为两类:跨行业(系统)、跨地区的竞赛活动为国家级一类竞赛;单一行业(系统)的竞赛活动为国家级二类竞赛。国家级一类竞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可冠以“全国”“中国”等竞赛活动名称。凡从事竞赛相关职业(工种)的从业人员,具有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含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均可报名参加相应职业(工种)和组别的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对优胜者的鼓励政策(学会分辨)

对国家级一类竞赛各职业(工种)个人赛决赛获得前5名、国家级二类竞赛各职业(工种)个人赛决赛获得前3名和在国际竞赛活动个人赛决赛中进入前8名的选手(以上各类竞赛学生组除外),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颁发奖章、奖牌和证书。上述人员可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已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可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篇3:论如何提升中学校本培训的品质

一、目前中学校本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虽然校本培训规模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其专业的研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问题也在实际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暴露出来。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指出,从操作方面看,教师校本培训的随意性较强,培训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无计划、无方案、无主题,蜻蜓点水,相互抄袭,缺少特色和个性,难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我国目前的教师校本培训的专业知识没能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进入日常课堂教学,对知识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很多学校在校本培训活动中也缺乏对校本培训内在结构因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难以构建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出现了纵使培训内容广泛,却无法落实的局面。

同时,中学校的教师校本培训评价体系也普遍存在着评而不议、议而不改的现象。而且,大多数的校本培训系统评价都是源于校外的,带有学术性质,不能反映有关校本培训对教师在课堂行为或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变化或获得的提高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有关方面的信息,因而目前的这些校本培训评价体系缺少较强的说服力。

二、问题产生的影响

校本培训的局限性对学校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滞后影响。这些没有生机且老旧的培训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教育发展的潮流,也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使教育成果大打折扣,很容易阻碍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某些发展缓慢的学校也会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忽视了社会效益和教学质量,从而偏离了培训的本质。

三、提高校本培训的几点建议

1. 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校本培训具体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创新、课堂管理、表达和组织能力、学习技巧等多方面,培训的重点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的课程,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培训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修、讲座、教学小组、专家引领等多元化的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内容无需面面俱到,一味追求多而全,只有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而设计的培训内容,才会真正体现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解决实际的问题,使培训的内容具体而有效。

2. 完善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

英国有学者提出了评价教师在职培训的九项指标:教师是否确定自己的培训需要;各级管理者是否支持,保证全体教师参与培训;地方教育局是否有师资培训配套政策,是否拥有教师培训资源;是否有可供教师选择的形式和时间;培训内容是否与教师需要相关;是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作为顾问的大学和其他机构是否有一定的经验与技术;学校培训准备是否充分;培训后是否积极推广培训成果。目前,针对我国的校本培训评价体系,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以对学校本身实际的需要而进行评价为基础,通过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和校内评价等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在实施校本培训计划的前后以及整个过程中对各项内容指标进行系统的评价。评价是为了找到问题,修正错误,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实施校本培训提供有效依据。

3. 在过程中合理配置、组合和利用校内外资源,使校本培训内容与时俱进。

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理念,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上。同时,新课改也不断产生着传统校本培训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这就要求学校在组织校本培训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培训方法,做到协调有序、内外结合,培训的内容要适应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流,教师们要加快知识更新的脚步,同时有效整合校外的各项资源,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升校本培训的品质。

4. 加强教师个性发展与学校发展、教师群体发展的协调性。

篇4:浅析中学教师计算机培训

[关键词]中学教师 计算机培训 培训质量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猛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已被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当前中学的中老年教师过去在学校并没有学习过计算机操作,甚至青年教师在大学学习过的计算机知识也已部分过时。另外,前几年计算机硬件的价格相对来讲还十分昂贵,许多学校购置的计算机数量和都十分有限,教师上机实践得不到保证,因此培训后的效果极差。无疑极大地打击了学校和参加培训教师的积极性。这就导致至今许多中学绝大部分教师在培训前根本就不会使用计算机。

一、开展中学教师计算机培训的必要性

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现代信息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要求,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那么,作为教师对计算机的认识又如何呢?事实是大部分教师对计算机有畏惧心理,认为计算机充满了神秘色彩,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他们往往将计算机与打字联系起来甚至等同起来;绝大部分中学的绝大部分计算机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做着文字处理或跟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而很少有学校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计算机培训,或是学用脱节,学过就算。目前,各省对中学教师进行现代技术培训的主要方面是计算机培训,中学教师的现代教学意识及应用现代技术的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意识到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单凭原来的知识已很难适应目前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所以开展中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势在必行。

二、当前中学教师计算机培训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中学教师计算机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七个方面:1.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2.了解微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3.了解Internet及上网知识;4.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及Windows基本操作;5.具备运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日常教学工作处理的能力(如WPS2000、Word2000等);6.具备运用课件制作软件制作课件的能力(如:Autherware、Powerpoint、方正奥思等);7.掌握一门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初级编程能力(如VirualFoxpro、Access、PowerBuilder、VirualBasic)。

在教学方面,应尽量避免专业化语言,多采用通俗化的语言及众多的实例,如比喻法、概念替代法。在教学手段方面,应改变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教学。计算机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它带有极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导致发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听得稀里糊涂,或课堂上听得明白,上机时脑子里一片空白。现在,科学的进步使我们有了新的教学手段,这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AI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将图、文、声、像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制作出生动、形象、逼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问、发言甚至和其他的学生进行讨论,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课堂教学,功能包括:教学、交互示范、控制、监控、课堂管理、联机考试等。在教学过程中,按需要利用广播、屏幕功能向学生机发送教学信息,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屏幕上看到教师发送过来的信息,可谓“所讲即所得”。利用屏幕监控,可随时调整学生的练习情况,学生通过电子举手可向教师发问,教师利用网络将指导信息反馈在学生机屏幕上。

三、有效开展的中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措施

(一)更新信息教育观念,融入学科教学

在信息社会中,没有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可以说是个有缺失的教师,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深入了解且有良好的悟性,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在课余能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交流,在教学中能营造浓郁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氛围,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因此,在教师计算机培训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讲授计算机知识,而且还应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等贯穿于受培训教师教授的各自学科之中,使其真正体会到计算机教学带来的好处与自我息息相关。从形式上可以尝试分别集中某一学科领域内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大幅度提高培训效果。另外,使教师们提高应用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多媒体教学只是公开课、评优课时的专利,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摆花架子、做给别人看等思想观念,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明白应用信息技术等多媒体手段要与自己教学风格融为一体,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现代化、全优化。

(二)重视基础知识,开展务实性培训

我们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主要定位于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具体做法:第一,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学电脑不同于其他知识的学习,操作性强,多上机对掌握电脑知识很有帮助。对学科教师来说,学电脑是掌握一种应用、操作技能,仅看书或看教学光盘是不够的。现在电脑已不再被看成开发智力的工具,学电脑不必苦思冥想、閉门造车,更不可钻牛角尖,宜不懂就问。第二,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学习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任务来学习,用什么学什么,用多少学多少,为教而学,为学而学,为用而学。第三,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有些学科教师看别人在电脑前把软件玩得活灵活现,惊羡不已,希望自己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熟练地驾驭电脑,能按自己的教学设想制作出相应的课件,可是他们急于求成地学习往往是顾此失彼,回头一看,什么也没学会,什么也没学精,还是“菜鸟”一只。对计算机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消减。“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将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当前国际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逐渐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变得密不可分。计算机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将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历史进入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中学教师们应以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中国电化教育,2005,(2):5-9.[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6-57

[3]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42

篇5:中学作文培训教案

一、班级概括

本班共有48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9人,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即使我们生长在不同的家庭。

二、班集体建设(1)健康的班级班风

正所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在集体中实现自我”,本班视“集体发展,实现自我飞跃”为树立良好班风的核心。我们都在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要构建高质量学校德育的基础就是构建高效班集体。

(2)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风浓厚也是我们班的一大特色。在学习中,同学们互相勉励、互相赶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敢发言,下课也不找老师问问题,从而导致学习跟不上,于是我们就采用一对多结对子的策略,一名老师针对几名在这一学科不行的同学,上课时多关注这些同学,如果老师忙不过来,班干部也可帮老师进行辅导,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大家发现初中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大家绷紧了神经努力学习,学习气氛浓厚,我们做到了有无老师一个样,以高标准严格要求每一位成员,使我们的成绩越来越好,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同学从内心的自豪——我是石室中学学生就是不一样!(3)优秀的班干部团队

班级干部的作用不仅仅是老师的帮手,更重要的作用在与他们是班级的核心是其他同学的榜样,他关系到良好班风的形成,所以选择班干部的权利必须交给学生自己,我们班级在选任班级干部方面的方法是自荐出任,公平选择。让那些有信心、有能力、有威信的同学有了用武之地,并接受同学们的考验;同时班级干部并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制,只要是你觉得随做的不好,你就可以弹劾他,这样增强了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思,从而,优胜劣汰增加压力。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有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干部的培养成长。班级干部之间工作各有分工但宗旨只有一个: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

三、回顾过去

篇6:[中学教育]教案作文-感恩

话题作文教案

——感恩的心

永乐镇双溪中学

刘明金

教学班级:七年级2班

教学形式:公开课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间:2010年11月30日(话题作文教案——感恩的心

c、寒冷的深夜,我突然发烧,妈妈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医院跑,路上又下起大雪/雨……妈妈摔了一跤……手流血了……当我醒来时……妈妈……

d、公交车上为小朋友/老爷爷/老奶奶让座…… ⑤病文修改:

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⑥得出结论:写作文要避免胡编乱造!

⑦老师寄语:

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

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情感历程!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去讲述生活中感恩的故事吧!

8、作业:

观看视频《让生命充满爱》,以“感恩”为话题(不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可叙事、可抒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学作文培训教案】相关文章:

中学生就业培训教案06-11

中学作文04-23

中学叙事作文04-12

中学作文评语05-04

中学作文审题05-25

新年之旅中学作文05-26

优秀中学作文范文06-04

中学作文开头范文06-05

中学作文语言范文06-05

中学作文创新范文06-05

上一篇:安全隐患与整改措施下一篇:考研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