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2024-04-30

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共6篇)

篇1: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2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近年来,本人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积极努力,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质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本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作一简单总结。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方法。我校在七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课,及时了解七年级学生思想及心理动向,着重健康心理培养;针对八、九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专题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择业等问题,开展的考试以及自信的心理讲座。着重在对学生考试心理与考试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较好地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2、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我校规定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渗透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随机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问题,在编制自己的教案时,有针对性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

3、树立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人意识,成就集体育人。班级是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大熔炉,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以班级管理为依托,形成和谐、活跃、平等、欢快和有激情的学习氛围,彰显,班级的个性与努力目标,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活泼的学习。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思 1

想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团体咨询与个体辅导相结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实力。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对个别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咨询工作,把那些有相近或相似问题同学集中起来,利用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相近的优势,互诉烦恼,共商对策,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助人自助。设立心理咨询室,本着关爱、尊重、真切、保密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学生。

5、加强法制教育,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牢固防线。

近年来,我校以坚持育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并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曾多次请法院、镇派出所干警给学生们作法制报告,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身体、心理认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学校缺少专业心理咨询师,部分班主任、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还很不够,这些都制约着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开展。同时,学生作为社会生活成员,他生活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大家长、社区成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以取得一致的教育理念,构成三力合一的教育网络。

总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全校老师的支持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刚刚起步,工作中还有许多疏漏和不足之处,很多想法和做法尚不成熟,一些工作也未落到实处,我们将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力争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又一个亮点。

篇2: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邵岗中学团委工作总结

明光市邵岗中学团委

二0一三年元月三日

二0一二——二0一三学年第一学期

邵岗中学团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团委围绕开学初所制定的工作计划及学校的中心工作,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团市委及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切实提高了广大团员青年综合素质、创新意识。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广大团员的政治思想觉悟。

校团委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学期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团各项工作,并取得了较大地成绩。

1、学习基本理论,树立责任意识。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密结合青年思想和学校团的实际工作,以学习教育活动月为主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深入在团员青年中开展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团员青年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2、利用宣传媒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校团委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媒体,对广大团员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主题班会、出刊专题板报、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结合学校的重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寓德育教育于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中。一系列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同学们参与面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提高思想觉悟,开拓了视野,切实加强了团员青年爱国主义热情,集体荣誉感。

二、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推动学校团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充分利用多媒体上好团课。我校团课坚持以传播团的知识,培训团干和团员青年以正面教育为主要原则,努力使团课成为团前教育的阵地。

2、加强团员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确保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每一个团员心中,深入扎实地抓团员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制定了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利用重大的集会、活动进行宣传教育,比如佩带团徽、见到老师要问好、主动帮助周边需要帮助的同学,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通过几个月的教育,团员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礼貌用语、卫生习惯的自觉性也增强了。

3、加强组织建设,以年统为契机,全面掌握各支部团员动态。

三.结合本学校情况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协助学校完成各项工作。

1、十月份是爱国主义教育月。月初,校团委即下发通知,要求各支部认真完成此项工作。各支部在十月上旬出一期以庆国庆为主题的板报,中旬开展一次主题团日活动。

2、元旦,各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并以此加强思想教育。

3、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携手,共建平安校园。

四、积极完成上级团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1、积极做好年统数据录入与上报工作;

2、严格团费收缴工作;

3、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少年博览》、《安徽团讯》征订工作;

4、及时做好活动开展及信息上报工作。

邵岗中学团委

篇3: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一) 实施方案的执行与落实情况

1. 启动研究, 按时开题。

自接到福建省电化教育馆课题立项通过的文件和通知后, 课题研究进入执行与落实阶段。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学习课题, 研究方案, 围绕创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主题, 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 落实课题研究方案的各项计划和要求, 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提高了对课题研究的常态化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2. 课题培训, 提升素质。

认真学习他人从事课题研究的好方法, 好经验, 做好课题培训工作, 细化研究进程, 制定研究措施。课题组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认真学习有关创建政治课高效课堂的一系列理论, 进一步学习理解新课标精神, 掌握新课程新理念, 提升课题组研究人员的科研意识, 更深入地了解新教材, 新教法, 更好地组织课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课题组依据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明确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并合理选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通过课题培训, 进一步明确了在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既要运用教材, 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又要在处理教材时表现出创造性。

3. 资源资料, 收整有道。

课题组认真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资源和资料, 课题开题以来, 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收集课题研究文献资料, 及时了解与本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 掌握省内外 (甚至国内外) 的背景材料, 避免低层次的重复研究。根据学生生活实际, 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武夷山一中是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这为课题组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和丰富的资源和资料支撑;课题主持人是福建基础教育网特聘编辑, 通过全省的教育教研资源专业网站, 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课题研究资料。

4. 博客建设, 体现进程。

为加强课题研究管理, 记录课题研究重要进程, 展示课题研究主要阶段成果, 统一提供课题研究学习理论与重要资料的平台, 课题组在省电教馆课题管理平台内认真维护和加强博客建设, 资源资料图文并茂, 丰富多样, 包括学习资料、研讨活动、个案研究、研究反思等十个方面, 是我校三个省电教馆课题博客中资源资料活动记录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

5. 认真研讨, 高效实践。

以“何为高效、为何高效、高效何为”为主线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组教师能围绕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实践、反思, 并注意总结, 初步形成了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观点, 即以知识为线索 (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与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知识和思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内容 (知识落实和价值观培养) 和形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和符合学生个性) 高效结合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

在2015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 由课题组核心成员谢梅英老师执教、课题组负责人彭继顺老师指导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教学手段, 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上课素材选用当地武夷山文化、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语言、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赛及“探索与发现”等栏目的视频等, 联系社会生活, 贴近学生实际, 突出时代特征, 充分展示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该课分别被武夷山市教育局、南平市教育局、福建省教育厅评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优课。由课题组成员丁龙英老师执教的《学会合理消费》一课, 被评为武夷山市、南平市优课。

6. 及时总结, 定期交流。

课题组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研究计划, 依据政治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围绕探索与实践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方法与途径等核心问题, 积极及时地进行了研讨、反思和交流、总结, 并且撰写教学反思、研究论文, 通过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南平市政治学会、武夷山市思想政治教育学会、武夷山市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等各种途径进行课题总结与定期交流, 提升课题研究成果。

(二) 实施与条件保障

1. 按要求保证课题组成员研究时间。

武夷山一中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组能够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组研究计划, 按照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的要求, 保证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的时间。

2.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1) 以备课组为单位, 积极进行课题的研究与研讨。 (2) 借助公开课教研活动, 展开课题研讨。课题组全体成员都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并且取得优秀成绩。在市级公开课教学活动中, 课题组成员开设了各类教学公开课并且获得奖励。 (3) 开设第二课堂, 探索课题研究新途径,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课题组成员积极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彭继顺、吴萍、丁龙英等老师指导学生撰写的政治小论文都获武夷山市一等奖。 (4) 创新政治课高效课堂评价方式, 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经过研究初步确定了政治课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方面综合评价。 (5) 加强交流与合作, 深度学习“高效课堂”相关理论和经验。组织课题研究成员集中培训, 学习相关理论, 围绕课题开展教研和培训活动, 集中学习专业理论与相关论文。同时运用外部力量提升课题组教研能力, 加强与校际教研组联系, 观摩同课异构活动, 增强合作交流与学习, 积极努力提升研究氛围, 提升教研能力与素养。

3. 按计划保证课题研究经费, 设备建设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

学校对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经费, 为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与交流报销规定的费用, 武夷山市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也为课题组成员通过“送教下乡”“推门听课”等形式开展课题研讨和交流活动提供报销差旅费等经费支持。学校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设备, 建设了教育信息化网站, 该网站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进行共享, 提供了互动、开放的环境, 实现了及时、高效的综合信息管理。武夷山市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有配备专用电脑、打字机, 建立了专门的资源网站, 这些电教资源为本课题的深入实施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二、阶段研究成果情况

(一)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估, 回顾开展课题研讨、学习、交流、实践的经历和过程, 分享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精心整理评估资料, 大家齐心协力, 其乐融融。

(二) 主要成果水平

课题负责人彭继顺老师撰写的论文《图示教学法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4年12月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发表;《试谈“主要矛盾”之教学策略》, 2015年6月在《福建教育》发表;论文《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主张的若干思考》, 2014年8月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在南平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分会十届一次学术研讨会上, 开设了《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确立与实践》的专题讲座, 阐明了课题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指出了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具有的科学性、规范性、实践性原则, 展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取得较好的推广价值, 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开设的《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一课, 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中, 荣获课堂实录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及时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教研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取得显著成效, 获得各级荣誉表彰, 彭继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吴萍被南平市教育局授予“中小学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谢梅英、丁龙英被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谢梅英被武夷山市教育局授予“教师专业知识考试及技能考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 成果创新方面

形成以知识为线索与以活动体验、感悟思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以从教师角度评价与从学生角度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标准;确定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助于积极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有助于实现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题研究理论指导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 制定了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表等。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的网络资源和资料较多, 自主开发的原创资源资料较少;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核心成员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 水平较高, 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的成果较多;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 水平较低, 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的成果较少, 大部分是武夷山市级获奖或者是校级的论文汇编;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 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过程中, 资料上传博客工作有时不太及时等等。

(二) 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4: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关键词】中学;心理;区本课程;教学模式;评价

《宣武区中学心理教育区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是宣武区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研究自2008年9月开始,研究时限两年。课题负责人为宣武区专职德育心理教研员,10所中学的德育心理工作负责人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按计划完成,并初步构建出区域心理教育的课程框架及课堂教学模式,完成了《宣武区中学心理教育区本课程活页教案》和《实验教师优秀研究论文汇编》等研究成果,为开设心理课的学校提供了实践研究的空间和技术支持,为心理教师的个人成长提供了实践研究和经验分享的平台。

一、课题的提出

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急需关注

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学校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近年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即便如此,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曾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广泛调研,发现我区约有1/5的初高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考试焦虑、抑郁等。目前,中学生群体表现出的各类外显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让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新课改的理念对中学心理教育提出新要求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学业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困惑,遭遇挫折,继而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形成不合理的认知,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和干预,必将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还需要得到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指导,这些正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3.区域中学心理教育课程建设缺失

我区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到2008年已基本达到每所学校都能拥有一位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专用心理咨询室,开设各类心理课程。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着“三少”,即专职心理教师少、心理专业的心理教师少、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时间少,致使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时间和专业的保证。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课程,但是在教材选择、内容组织和教学实践中随意性较强,一方面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设计课程;另一方面由教师单打独斗形成的课程很容易在目标、内容及实施方式上存在缺憾,影响心理课程的实效。如何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体验,规范心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已刻不容缓。据此,我区决定整合区内心理教育资源,构建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区域心理教育课程。

二、课题研究的定位

(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宣武区”是指2010年7月1日前北京市城市区划调整前的“宣武区”。“中学”包括区内的初中校、完中校、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心理教育”,即通常所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有将学生的心理假定为“不健康”之嫌,为更充分地彰显心理教育的积极性、发展性和面向全体性,我们将其称为健康心理教育,简称心理教育。“区本课程”是指在区内各中学均能实施的,以学生为本,立足解决其发展性问题的课程。“开发与实践”侧重于课程内容的构建和部分课程的设计及实施,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思、改进等。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开发中学区本心理教育活页教材

在广泛调研本区中学生心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以实验校心理教师多年积累的经验成果为基础,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学习、成长密切相关的心理教育主题,形成了体现区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此教材涉及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环境适应、自我意识、情绪调控、意志品质、生涯规划、生命教育等心理教育主题。

2.探索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教材开发及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探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同伴分享,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课堂教学方式。

3.在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在区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我们始终把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激发心理潜能作为主线,以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形成和谐统一的人格,建设协调的人际关系,调动内在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生活技能作为课程目标,力求为学生的身心成长和自我完善提供积极有效的引导。

4.探索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方法

在区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关注学生在课程活动及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自我成长,尝试结合课程目标与内容制定出带有开放性特征的评价标准,取代侧重心理学专业测试的课程效果评价方法,对学生心理成长提供即时评价与个案评价相结合的动态发展性评价。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之初即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组每位成员均选定固定学段,分阶段将特定的教学内容作为研究方向(如初、高一以新生适应性教育为重点,初、高三年级以考试焦虑指导为主题)。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辅导方案,并在学生中加以实践,或通过研究课的形式,课题组成员集体研讨、改进,汇总形成适合我区学生特点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理论以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各类研究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学习,并进行了区本化的实践研究,针对重点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课题研究的效率与效果。

3. 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针对我区实际,设计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实验学校学生进行了前测抽样调查,收集到第一手的资料,为我们了解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现状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参照前测结果,为确保课题研究的完整性,我们在课题研究结束前,实施了后测,汇总了学生干预后的心理发展状况,形成了调查报告。

4.个别访谈法

研究过程中,我们还运用个别访谈法,对实验学校心理教师、德育心理工作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跟踪访谈,及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和研究感受。实验教师使用个别访谈法,通过实验学生本人及其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状况。

三、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研究的理论成果

廖哲勋认为:“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廖哲勋:《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他把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看作课程所要包含的基本成分。这三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宣武区中学心理教育区本课程就是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三个方面来规范和设计课程的。我们将心理教育课的目标确定为:依据不同年龄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课题组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方面做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

1.编制了《宣武区中学健康心理教育活页教材》

按照《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课题组从学习心理、个性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生命教育5个方面,针对我区中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实践由课时教案组成的系列心理课程方案,初步形成了中学心理教育区本活页教材。该活页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学习心理方面

按照学习过程的影响因素划分,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设定教材内容和重点。如涉及智力因素的《我的注意我做主》《神奇的记忆之旅》处处留心皆学问》《跨越思维陷阱》等,旨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智力品质,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涉及非智力因素的包括方法指导的,如《你会学习吗?——谈谈学习策略》《合理归因,掌控主动权》《试卷分析讲实效》《课堂听讲,你会吗?》《我的学习 我计划》等,也包括考试心理指导的,如《轻轻松松迎高考》《中考加油站》等,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讲究学习策略,克服考试焦虑,提升学习效能。

⑵个性发展方面

从认识自我入手,将情绪管理、意志品质培养和良好个性培养作为个性发展方面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设计了《探访“自我国”》《认识我自己》《我们和未来有约》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不断提高其自我意识。通过《情绪调节ABC》和《情绪维他命》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学会处理各种情绪困扰,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通过《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教育,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个性。

⑶人际关系方面

课题组尤其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指导。通过设计生动的活动体验,启发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掌握沟通技巧,学会倾听与表达,培养合作意识,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针对同伴关系,我们设计了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朋友、了解交友原则、掌握交友方法、感受交友的乐趣和意义的内容;针对亲子关系,我们设计了课程《我的父亲母亲》《亲子之间》等,指导学生如何与父母融洽相处。此外,我们还针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设计了《你可知道什么是爱情?》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友谊与爱情,掌握异性交往规范。

⑷社会适应方面

课题组针对调查中显现的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设计了帮助学生了解新学校的《校园生活全攻略》《我的校园 我的家》;适应新群体的《新生活 新自我》《认识你真好》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中学学习我能行》《一言难尽话分数》等指导课,培养学生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学校、适应社会等方面的能力。

⑸生命教育方面

课题组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关爱生命作为重点,通过开展珍惜生命、感恩、生涯等方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提高其生命质量。课题组通过《我与艾滋病》《远离毒品》等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通过《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通过《拍卖会》《我的未来不是梦》等活动,帮助学生确立面向未来的发展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通过《升学决策》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择业技巧,提高自主抉择能力,做好升学或就业的心理准备。

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教材编制的出发点。该活页教材不求内容逻辑关联的紧密性,但求每个主题教案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求数量之多,但求每个主题教案都是经过实验教师和学生亲历过的,切实可行;不求知识体系的绝对完整,但求每个主题教案都是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且具有较强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素材。

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关键点突破,是编制本教材的重要思路和做法。例如,在学习心理部分的教材编写中,我们选择了观察、注意、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几个点展开,也从方法指导、考试焦虑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设计了内容,既给了“关键点”的辅导教案,也给了可以扩充内容的“关键点”和“基点”。

“一题多案、一案多用”,是本教材的一大优势。为便于梳理,我们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划分,但是,教案彼此间又会有一些互补交融,供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如入学适应性教育中侧重人际适应的《友谊住我家》和侧重学习适应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等,分别可以放在人际关系指导和学习心理指导专题中使用,体现活页教材之“活”。

2.探索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材开发及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努力将心理课定位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强调满足学生“体验或运用”的需求及互助、自助机制的建立,形成了以“体验—感知式”为主要特征的心理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分为情境体验—感知式、活动体验—感知式、问题体验—感知式。

⑴情境体验—感知式

情境指的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各项刺激和场景的汇总。在情境体验—感知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自主活动,获得关于该情境的直接体验和感受。情境可以是生活场景的展现,也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或语言描述。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体验—感知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在感知环节中,学生在团体中分享自己获得的感受。分享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感,即对活动本身的感悟;二是知,即对自己实际生活中有何提示和借鉴意义。学生的分享可能会偏离主题,比如,过多的分享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而忽略了对活动的感悟和感受,此时教师可以作一定的提醒和引导,但无需对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作过多的干涉。真实体验的分享可引发学生共鸣,在此过程中完成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的目标,并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提示和引导作用。

⑵活动体验——感知式

教师设计与主题相关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需求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因为只有活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改变学生的意识和情绪状态,降低其心理防御水平,敞开内心。同时,活动也改变了“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灌输为主”的模式,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得以确立。

在感知环节中,教师应始终保持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支持、鼓励学生在团体中自由发表意见,充分与同伴沟通,拒绝对学生作否定性的评价。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较为偏激或是明显错误的看法,也不要简单否定,而应把问题反馈给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并让有错误观点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组内交流、同伴互助来澄清错误认知或态度。最后,教师要对活动体验及感知过程进行小节和提升。

⑶问题体验—感知式

教师在了解学生目前所处环境的基础上,获得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焦点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在此过程中完成情绪宣泄及情感体验,并提升为有指导意义的行动指南,指导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解决该热点问题或焦点问题。学生面对变化的情绪有许多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得到宣泄,发现面对问题的并非只有自己一人,可降低学生对问题的惧怕心理,提高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师在此过程中作引导及小结的工作。

在感知环节中,教师应提供一些成功解决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面对问题时,自己应如何面对并积极解决。再次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在学生中营造积极面对问题、积极采用恰当的方式来应对问题的气氛,以积极讨论、自由辩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学生的真实分享即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的过程,分享的具体方式也可为不同的学生借鉴参考,体现团体的互助精神。最后,教师可邀请学生进行总结本堂课的所学所得,进行课堂内容的提升。

3.探索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方法

⑴观察分析评价法

我们借鉴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尝试运用了如下评价方法:

①行为观察法。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活动。每个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但要想获得客观的、丰富的有关学生情意发展状况的评价信息,教师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写出记录,作为评价材料。

②情境测验法。通过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使其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对学生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允许表现这种行为的情境,而且应该能够鼓励或唤起这种行为的境情。

③言语分析法。通过师生沟通和访谈、使用调查问卷、设置句子完成等测试,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和情意状态。通过对学生的相关作业、日记等的分析评定,对其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⑵问卷调查评价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并在研究之初和研究结束前分别对实验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在前后测之间学生心理素质变化的差异显著性,进而评定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作用。

⑶多元主体评价法

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接受健康心理教育后,在人际关系、学习心理、情绪调控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提高或改善。也可以通过老师、父母、同伴、邻居等进行评价。他评的范围越大,评价越全面、客观。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做出学生心理素质及相应行为变化情况的比较客观的评价。

(二)研究的实践成果

1.实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在区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我们将“调节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作为目标,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在学习兴趣上,高中生后测中的数值有了较明显的提升;在人际交往方面,部分学生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后测中也有所提高;从尊重生命和感恩这方面来看,后测与前测相比,从初中到高中,数据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变化都是向着好的一面发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课程的效果(详见《宣武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2.为参与研究的教师搭建了专业发展的平台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区德育心理研究室第一次将区内部分学校的心理教师联系起来,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固定研究制度,增加了校际之间的沟通,心理教师间的交流,促进了我区心理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两年来,课题组的成员中一人被评为宣武区心理骨干教师,一人被评为希望之星,所有参加研究的心理教师都在市级以上专业机构的论文、课例、案例、优秀课等的评奖中获过奖,直接参加课题研究的10名心理教师仅2009年1月——2010年7月,获市级以上优秀论文、课例、案例奖的就达25人次,2人的市级优秀课被录制下发。

3.实验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得到重视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以学校德育干部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主要力量,一些实验学校在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基地和资源的同时,不断用课题组的研究理念和成果完善学校已有的心理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了学校心理校本课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校心理教育的科研与实践。例如,15中心理文化节、回民学校心理活动周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师大附中家长心理论坛、62中针对初中女生群体进行专题心理讲座,丰富了学校心理服务的对象和活动形式。

同时,学校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水平,“关怀生命、陪伴成长”的课题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区域德育心理工作的基本理念。

四、问题及讨论

1.研究周期过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整体效果

十一五期间的立项课题一度建议缩短研究周期,但像本课题这类立足实践的课程开发课题,2年时限的确太短。再加上我们最初承担这个课题主要是想借此为区域心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一个平台,发现他们的研究特长和教学能力,所以研究任务设定的面也比较大。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组成员的热情投入,我们愈发觉得力不从心,因而在适应性教育和学习心理辅导两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做得比较充分,成果也比较显著,但在有些方面的研究却显得“蜻蜓点水”,特别是在教师普遍不大轻易触及的评价方面研究有限。虽然课题研究之初就预想到这种可能的结果,将研究成果确定为活页教材,以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调整、丰富,但我们始终认为目前还是有许多该做、想做的工作来不及去做,留下些许遗憾。这也为我们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2.研究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影响了研究的投入和质量

参与课题实践研究的团队以一线心理教师为主,其中除两名是专职心理教师外,其余教师都兼任其他学科课程或承担学校德育工作,有毕业班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课题研究期间,这个团队还在每年的4月——6月底承担宣武区中高考心理服务专项工作,每天晚上和双休日都有老师要值守热线,占用了老师们大量的休息时间。兼顾各方面的工作,研究团队的工作量之大、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尽管出于对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责任感将这些忙碌的个体集合在一起,但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确是无法回避的。他们课题研究的任务大多是利用休息时间完成的,有些内容显得不够严谨。

3.心理教育进课堂缺乏保障机制

篇5: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学校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青铜峡市邵岗中学始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26680m,在校学生418人,教学班10个,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37名,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17人,二级教师6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37人;骨干教师4名,其中区级骨干教师3人,青铜峡市级骨干1人。

学校是自治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8年5月获“青铜峡市首届初中足球联赛”第二名。获中职招生先进集体,效能目标考核一等奖。2009年8月至2017年12月,学校共获得教育局以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德育教育、行风效能、督导评估、党的建设、特色活动、精神文明、综合治理等集体荣誉72项。

二、坚持德育为首,不断强化德育工作

持续深入开展“十九大报告”学习活动;“转变师德师风,杜绝有偿家教”专项整治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教育全过程。通过村校联建志愿者服务,困难教职工走访慰问,社会实践等活动载体,不断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法纪法规,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团结协作,民族风尚等方面的教育,为立德树人奠基。把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常态化,由于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学校已连续8年被团市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总支”、“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被吴忠市文明委、吴忠市团委授予“最美基层志愿者服务组织”、共青团中央“五四红旗团总支”。以活动为载体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针对我校20名优秀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的“精准捐资助学”,针对同乐村两户移民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党员教师开展“微心愿”结对帮扶活动,学校党支部全体党员对学校同乐村和玫香园小区移民学生进行微心愿认领和结对帮扶,年级组进行了七年级学生书写比赛;八年级法制在我心中手抄报比赛;九年级绿色家园征文比赛;全校性的“升旗仪式比赛”、拔河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区“民族团结”征文比赛,举行了“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美文诵读比赛,禁毒讲座、公共卫生讲座、普法讲座、传染病讲座、科普知识进校园,国学讲座、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举行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全校学生观看电影《大山深处的保尔》,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师生的好评。

学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利用校讯通平台,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纪律、卫生、品德、同学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实现家校管教学生信息互联互通,力争让学校的办学行为获得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认可。

三、把控辍保学工作当作关系学校发展、关系脱贫攻坚成败的重要任务来抓

学校严格按照青铜峡市教育局开学工作会议要求,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教育局“控辍保学”工作要求,召开了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动员会议,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文件,做好教师的思 想动员工作,统一了思想,消除了顾虑。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充分认识到“控辍保学”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家长满意不满意,学生能不能健康成长,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因此,我们制定了邵岗中学《“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与教师签订了《“控辍保学”工作目标责任书》,使得大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摸清底数,找准方向。

采用了现在校学生追踪摸底的方式,查学生的电子学籍库,加上在校期间正常转入,减去在校期间正常转出,与现在班内学生对照,现不在班内的学生即为辍学生,按班统计,经初步统计全校辍学生(包括已转出但手续不齐全)达到了40人,这个数字让学校领导和教师大吃一惊,这相当于咱们的一个班,我们学校现在最大班额才是44人,大家更认识到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分工负责,落实责任。

学校通过摸底,七年级辍学生2人,八年级辍学生10人,九年级辍学生28人,学校采用了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班级的方式,由校长常荣华同志负总责,副校长葛万才同志、总务主任张学智同志负责七、八年级辍学生的劝返工作;政教主任田兴兵同志、教务主任王学升同志负责九年级辍学生的劝返工作。通过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走村入户,下队动员,与家长反复沟通,有的学 生出外打工、有的上职业学校、有的外出学技术、有的成为社会闲散人员、还有几个回族女生已经结婚成家。学校八个工作组通过共四次劝返,共有21名学生返校上课,两名学生有转学联系手续,三名学生在上职中,正在积极联系学籍提档,一名学生死亡。截至本次工作结束,学校尚有辍学生14人。

市级控辍保学会议召开后,教育局又将小学毕业未进入初中的15名学生划入我校“控辍保学”动员范围,学校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做好返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确保他们能“进的来,留得住,学得好”,二是研究下一步的动员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家庭情况不同,辍学原因不同,研究制定出不同的动员措施,明确了动员的重点,各工作小组再次下队动员。本次动员共劝返辍学学生7人,学校截至目前尚有辍学学生14人(不含在职中上学的3名学生),学校“控辍保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任重而道远。

四、抓好学校管理,打造高效课堂,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提出“重振学校雄风,再塑教师形象”的口号,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强化管理育人的理念,保证管理目标与育人目标的和谐统一。学校先后制订了德育管理目标、教学管理目标、后勤管理目标、班级管理目标等,综合运用考核、奖惩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强化目标落实。坚持民主集中原则,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接受群众监督。

1、抓制度建设。修改完善了《邵岗中学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办法》、《邵岗中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和教学成果奖发放补充规定》 《教师考核办法》、《教学成绩奖励办法》、《优秀班集体及模范班主任考核奖励办法》《中考成绩目标责任书》、《邵岗中学安全工作制度汇编》等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注重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规章制度,编印《邵岗中学学校管理制度汇编》,进行制度激励,让能教书、会教书、教好书的人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得实惠、在工作上有地位,学校依据签订的各类目标责任书兑现奖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抓规范管理。一是突出重点抓落实,明确学期、月、周工作重点,理清轻重缓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在学校管理中,抓住了责任制,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三是加强督查抓落实。建立和完善抓落实的责任督查机制,做到每一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严格遵守国家课程设置规定,开足开齐课程。狠抓教学六认真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切实加强毕业班的教育管理工作,力争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四是抓好常态校本教研,积极探索实践“三步四查”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目标明确,精讲善诱的教学形式,教师的讲与授,学生的学与练,逐步达到了教与学的知行统一,高效课堂的勃勃生机和造血活力其效果不言而喻。五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2018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3、抓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校坚持每周五组织一次全体教职工例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对照检查活动”,教师人人撰写“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自查报告”,教师的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学校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种集 体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教学楼内布置了“励志教育篇”、“劝学教育篇”、“名人名言篇”、“理想信念篇”等,根据初中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教师办公楼内布置了“师德师风篇”、“教学技能篇”等,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对教师起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进行“美化、绿化、净化”评比活动;各班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评比,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典雅,呈现出“一墙一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有情,一沙一土能育人”的养成教育氛围。我们还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推进养成教育。通过“一台”(校园之声广播台)、“一式”(周一升旗仪式)、“一岗”(校文明行为监督岗)、“一会”(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养成教育得到很好的扩展和延伸。

4、抓好学校特色工作。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要求教师精心上好体育课,扎实开展大课间活动,组织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外活动,深入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和“体艺2+1”活动。4月份召开运动会和各类体育竞赛,努力办体育特色学校。学校保障体育教师的待遇,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学生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达标,体育场地在节假日和寒暑假能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学期按《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试一次,学生中考体育成绩良好。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视力测试,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为学生投保校方责任险,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五、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始终坚持“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的办学思想,教牢固树立“学校树形象,教师作表率,学生争优秀,业绩创一流”的发展意识,积极倡导“尚德守纪文明进取”的学风。狠抓教学六认真,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切实加强毕业班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研讨工作,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质量监测成绩位居全市农村学校第三名,获教育局“中职招生先进集体”。

强化网络和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加大改善网络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投入,不断充实、更新现代信息教育基础设施,开通局域网,接通20M宽带网,安装了常用办公软件,完善学校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课题研究室服务教育教学,教师培训,网络教研的功能作用,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保证网络的畅通使用。班班安装互助式电子白板教学设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与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使用率不少于总课时30%。认真抓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抓好教师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

六、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补充加强。

1、强化教师队伍。按照教育厅和教育局《宁夏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加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和素质能力提升行动的开展。严格落实教师培训经费,2018年投入教师培训经费42000元,占校公用经费总额的7.5%。5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每周五下午进行的“青年教师培训”。通过对青年教师、教研组长进行“追踪听课”、“教学示范”等,促使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师徒帮带”活动,组织青年特岗教师与同政 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教学基本功过硬的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帮带关系,要求师徒双方签订培养指导协议并按照协议要求履行各自职责,学校定期对师徒双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各学科课任教师基本均衡。通过捆绑交流,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得到补充。新老教师比例和梯次趋于合理。各学科教师在整个初中学段循环任教能力得以提升。教师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进行自主或探究式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3、加强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工作教师参与率达70%,蒋兴华负责的课题获第四届自治区级立项课题二等奖,葛万才的自治区立项课题,王学升的青铜峡市级立项课题,顺利结题。积极组织参加教研室、“捆绑片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研究学情,钻研教材、教法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骨干教师、交流教师、新教师中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活动,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课堂教学好课率达80%。

七、抓好学校安全和后勤保障工作。

抓好学校安全及后勤保障工作。常规安全工作坚决做到“六个强化不放松”,坚持不懈抓管理,持之以恒重落实。一是强化门卫管理不放松,做到要看好门,首先要管得住人;二是强化常规教育不放松,做到要教好学生,首先要教好学生养成;三是强化重点时段不放松,做到重点时段重点管,关键时段严格控;四是强化住宿生管理不放松,做到住得下,首先要稳得住,必须要管得住;五是强化领导带班不放松,做到无论谁当班,不但要带班值班,还要跟班坐班。六是强化联动机制不放松,做到学校安全无小事,人人参与 是大事。七是加强逃生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配备消防灭火器材,定期在师生中开展消防演练。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和传染病预防工作,安装水质净化器,抓好教室、宿舍、学生食堂消毒防疫工作。

总结回顾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找差距、明方向、定措施、促发展。虽然我校身处农村,但是我们不因区位条件而缺少办好一所学校的勇气和动力,只要邵中全体师生意志不颓废,信念不动摇、标准不降低、本色不丢弃,面对生存与发展的艰难抉择,只能信心百倍,从容面对。同心同德,履职尽责夯基础;同心同向,坚信念定谋发展;同心同行,务实苦干创佳绩。我们有理由相信,辛劳和汗水一定能使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篇6:邵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建校十余年来,学校构建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展个性、育英才、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和“读书、明理、做人、成才”的校训等文化体系。学校以“自主教育”特色建设作为实施办学理念的切入点,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呵护健康心灵,激发师生以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为特征的教育活力,丰富教育内涵,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自主教育的文化氛围。

2012年,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了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班子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定位与发展中一致认为:学校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才是首任。如果要为青少年的培养目标排序,第一是身体健康,第二是心理健康,第三才是学业成绩。所以,汇文中学下定决心: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并使之成为汇文中学的特色教育。

2012年3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投入10万余元,自制配备了10个沙盘,精心设计装修沙盘室;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收集、自制沙具及活动课的器材;建立教师心理绘画室,搭建起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师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活动、放松和矫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具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为训练师资格的专职心理教师徐淑清牵头,成立了由班主任,思想品德、体育、语文、美术任课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专兼职结合,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难题。

团队成立之初,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了解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加速团队的专业打造。先后派老师到北京、上海学习元认知干预技术,参加沙盘、行为训练等心理项目培训,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集体备课和沙龙活动。学校目前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7人,国家心理行为训练师2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ETTIC认证的中级沙盘游戏师2人,绘画心理咨询师1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在各年级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心理课程来表达:初一沙盘游戏课,初二心理拓展活动课,初三元认知干预技术,这些课程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保证学时,助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初一学生,要尽快适应班级、老师、同学,由于学习任务增加和进度加快,很多学生出现如自卑、自私、不会合作、不会思考等新问题。通过玩沙子、沙具模型的“沙盘游戏课”,学生可以宣泄内心的情绪,放松身心的紧张,重新建构自己的意识,激活自身的健康细胞与调试内心的不良情绪。沙盘课上,心理老师用细柔的声音把孩子们带回到纯真的童年。几次沙盘课后,学生们体会到自己内心的改变,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在接受任务、研究对策、开展游戏、经验分享的沙盘活动中建构健康的自我。

通过沙盘游戏课,学生的变化有目共睹: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小组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了,融洽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班级凝聚力凸显。班主任欣喜于这种变化,寄予了班级管理更多的希望。心理教师透过沙盘游戏及变化,解读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班主任和家长合理化建议,这对构建和谐的师生、亲子关系,促进学生人格、性格的健全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二学生,青春期萌动,自尊叛逆,思维能力大为提高,理想志向更加远大,个人意识日益增强。但两级分化也随之出现,部分学生缺乏进取心,意志不坚定。因此学校给初二学生开设团队拓展训练课。

针对初二学生开设的团队拓展训练课,旨在从游戏中学会交流,尊重同伴,提高责任心、上进心和团队意识。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能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如,“紧急运输,团结铺路”活动,让学生明白“失败后的总结是通往成功的铺路石,总结与随机应变能力能够助你走向成功”;“蛟龙出海”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团队能走多远、能走多快取决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在“无声数字”的活动中,学生锻炼了有效的沟通能力和自控力。

通过心理活动课,同学们学会了合作,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了团队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初三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和毕业考试等情况,情绪波动较大。常常无名火起,越暴躁不安,成绩越下滑。面对这种情况,心理老师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用亲切、温柔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着干预指导语,学生渐渐放松,引领学生真正进入脑科学时代,怎样科学用脑,怎样对自己实施心理干预,这对缓解、调节和释放初三学生的心理压力,以积极的状态备考非常重要。几次干预后,学生情绪明显得到了缓解和释放,学习状态有所改善,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学校还为一些问题学生设立了心理健康档案,邀请家长与心理健康教师共商教育良计,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走向美好的前方。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这些数据说明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所以,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一定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又面向全体教师,开设了教师心理绘画课,定期进行,其核心理念是“把静心作为每天的功课”,心理绘画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压抑的情感与冲突,在方寸之间完整地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欣赏、交流、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纾解与满足。心理绘画许媛媛老师针对个人及群体开设不同的课型,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去了解自己,觉察当下心境,教师通过绘画释放压力,及时调整心态。

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连汇文中学的特色教育,初步形成汇文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先后接待市、区兄弟学校观摩学习20余次,有近百名学生接受过个体咨询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等研究始终走在前列,“自主教育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示范校。《辽宁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心理》《大连晚报》《大连教育》《职工报》等媒体刊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和心理教师的研究体会。学校承办了甘井子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在大连市“十二五”校本专项课题研讨会现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展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徐淑清老师的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成果《以高峰情操状态衔接潜意识行为改变人格的探索》应邀在2014年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年会上做大会发言,受到了国内知名心理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目前是“心理学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先进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箱庭疗法培训与研究基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教学、心理状态、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显性表现是学生的辍学率逐年降低,其隐性效果如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态度等发生明显变化。目前的汇文中学,正以良好的态势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坚持,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汇文中学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做得更好!

蛟龙出海

上一篇:无尘车间管理标准下一篇:小熊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