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亡诗社看家庭教育

2024-05-02

从死亡诗社看家庭教育(共10篇)

篇1:从死亡诗社看家庭教育

做你孩子的朋友

----观《死亡诗社》有感

摘要:

美国影片《死亡诗社》以威尔顿预备学院为背景,对学校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揭露与批判,但电影不仅仅涉及学校教育,影片中隐含的家庭教育问题则更加引人深思。本文试从影片中尼尔的自杀解读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出路。

关键词: 《死亡诗社》,尼尔之死,家庭教育

电影《死亡诗社》,故事以1959年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为背景,学院是一所以“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为校训的学校。该校颇有名望,大约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毕业生进入了常春藤联盟大学。然而在学院里,学生们所感受的只是古板、沉闷和紧张的学习与生活,教育模式单调、固定,极大地束缚和扼杀了学生们的思想与个性。正是一位特立独行、富有激情的基廷老师的出现,才颠覆了校园传统,引领学生踏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死亡诗社”是基廷老师在学生时代组建的,尼尔和他的好友们在基廷老师的课堂上找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勇气与激情,重组死亡诗社,但却为此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影片最终以尼尔的自杀和基廷老师被解聘而告终。基丁老师的教育方法引发了观众们对学校教育、对教师角色的反思与探讨,但观众是否注意到了影片中隐含的另外一个层面——家庭教育的角色呢?影片中尼尔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学生角色,他的死引发了很多人的深思,也给观众以触动。毋庸置疑,尼尔死于当时刻板教条、缺乏人性的教育体制,但如果细细品味,便不难找到家庭教育在尼尔自杀过程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尼尔是众多学生中最优秀的一个,他英俊,善良,开朗,成绩优异而又多才多艺,可是尼尔的父亲却极为严苛,早已为尼尔设计好了人生道路:在威尔顿学校完成预科后前往哈佛大学学医,做个医生,自立以后再去闯荡。尼尔热爱演出,并在《仲夏夜之梦》的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面对来自父亲的强大压力,倔强的尼尔还是站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他把精灵演绎的惟妙惟肖,光芒四射。然而当帷幕落下,簇拥着欢呼与掌声的他,也为梦想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声色俱厉的父亲对儿子所思所想并不关心,还勒令他从威尔顿退学,前往布瑞登军事学校注册。在自我选择与家庭制约的尖锐矛盾中,他既不想成为父亲期望的那个人,也无力成为真正的自己。于是在那个凄冷的夜晚,尼尔戴着精灵花冠回溯了自我盛放的璀璨一刻之后,决绝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尼尔的自杀,让我们意识到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在“家长权威至上”的家庭,家庭成员内部总是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父母总是以命令的、不容反驳的口气来要求孩子,而且父权在家庭关系中不可侵犯,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听从父 亲,父亲的主宰、尊贵地位应该以孩子的服从得以体现和尊重。家长专制下达命令式的权威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在教育子女上却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只能引起子女的反感和对抗,子女即便是服从也是口服心不服,结果可能是孩子表面上顺从与温顺,但内心却在孕育着反抗与爆发的危机。电影中尼尔与父亲的交流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尼尔对父亲命令的顺从回答“Yes, Sir”,父亲的态度使尼尔无法与他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与沟通,尼尔虽然口头上顺从但内心并不服气。

很多家长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替孩子选择或决定学业、工作甚至婚姻,但这却是打着爱的名义在摧残孩子。影片中都是父亲在替尼尔计划并决定他未来的人生道路,根本不顾尼尔的内心感受与精神需求,按照他的理论,孩子必须等到读完医科大学时,才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在那之前,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这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心态:当时我们自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好多愿望没法实现,而现在我们尽一切可能给你创造条件,甚至做出牺牲,这一切可都是为了你„„“一切都是为你好”,这是家长面对孩子不听话时常说的一句话。真的是为孩子好吗?还是借此之名以势压人,进而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未实现愿望的工具?这种“爱的折磨”不只是对一颗颗自由心灵的扼杀,甚至会演化为难以扭转的悲剧事件。

同时,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观导致学校和家长一味追求成绩,影片开头校长在开学仪式上的讲话清楚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观念:高升学率就是威尔顿成为美国最好的大学预备学校的原因,这就是学校的荣誉。当今社会,学历、文凭、证书、分数、名校成为学生奋斗的目标,而对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却不管不顾,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梦想被现实的残酷与父母的高压所扼杀,过高的期望施加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有些父母喜欢拿周围的人或朋友做比较或榜样,这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无法承受,慢慢失去自信和自我。其次,以上目标的价值参照系较少顾及孩子自身的感受。长此以往,必然形成一种“生活在别人眼光里”的畸形人格。此外,成功的意义、人生的终级目标背离精神的充实与生活的幸福,一再地被“物化”,会导致部分学生最终人生意义的破灭。

在家庭中,要使孩子信服,父母的确需要某种权威,但这种权威并不来自父母的专制与严厉,而是来自公平公正、尊重平等。父母不仅仅是家长,更应该是朋友,是孩子心灵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挚友。首先,遇到问题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共同探讨或辩论来解决,倾听孩子的声音,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关注并满足孩子精神和心理的需求,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做到了解并理解孩子,接受和尊重孩子。最后,对于孩子的想法应给予适度引导或建议。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心平气和的、认认真真的和实事求是的指导才是家庭教育技术的应有的外部表现,而不应当是专横、愤怒、叫喊、央告、恳求。”(马卡连柯,1957:241)说得形象些就是应尽量避免尼尔父亲式的“别在公开场合与我争辩,知道吗”(《死亡诗社》台词)此类语气出现,家长不是孩子的上级,孩子也不是家长呼来喝去的附属品,孩子同家长是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和提升。此外,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者卢梭指出:“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以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卢梭,2001:10)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知识或技能的习得之上,教育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孩子获得生存技能,但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让他体会人生幸福的真谛。

尼尔之死不知能否唤醒专制的家长,如果家长在孩子能独立思考、独立选择或决定的时候,还是采取强硬的专制和控制方式来驾驭孩子,在无法交流与沟通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一些孩子以极端的方式表示抗拒。虽然有的孩子会暂时放弃反抗,顺从地沿着父母设计好的道路顺利地走下去,升入名牌高校,但这也不见得是教育的成功,大多会埋下无穷的后患:孩子踏入社会后要么缺乏主见,做事优柔寡断;要么缺少自信,没有安全感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心理承受力差;要么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等。因此,《死亡诗社》探讨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隐含了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及重要性,影片不仅让学校和教师进行反思,更应该让为人家长的父母提高警醒。

参考文献

[1][苏]马卡连柯,耿济安等译:《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年版。[2][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3]张荣美。(2012)。由美国影片《死亡诗社》管窥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出路。作家杂志,7,163-164.[4]张建青,洪娜。(2012)。爱与灵魂的共鸣—由《死亡诗社》引发的对教育的思考。影视评论,67-68.

篇2:从死亡诗社看家庭教育

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一生的港湾,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将伴随他们的一生,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氛围的环境,是孩子们成长所必不可少的。家庭也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奠基地位,家庭对人的影响深刻、全面而持久。家庭教育在宏观上受社会文化、社会分层、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在微观上受家长自身素质、家庭人际关系、经济状况、亲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字:家庭教育

问题少年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节目组让城市问题少年和农村优秀少年互换体验彼此的生活,两人在那个不熟悉的家,产生一些触及心灵的故事,收获那些刻骨铭心的感动,对于城市问题少年而言,“变形计”让他通过体验农村贫困生活,用一份来自远山的力量,唤回年少的轻狂。对于农村优秀少年而言,“变形计”让他通过体验城市富裕生活,让他对未来更加怀有美好向往,以一份远山的力量作为动力,越加奋发图强。该节目自2006年9月开播以来,受到无数观众的追捧,也引发了观众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引发的问题少年,让我心痛不已,深思不已。

家庭是人出生的场所,是人生最初的生存、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家长教我们学会了第一句话,领我们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指引我们认识社会和人生。中国有句“先入为主”的成语,是说先看到听到的起主导作用,往往排斥后看到听到的与之不同的东西。在家庭所接受的教育,就像是给人的思想和行为打上的“底色”,很难改变,它能影响人的一生。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一点我深有感受,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母亲,在父母那里我受他们的影响和教育。在孩子这里我要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上的一切必然将会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反映到家庭中来,从而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既是基础教育的场所,又是终身教育的场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并且关系到学校、社会,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发达。

“变形计”中的问题少并不是因为父母不爱他们,而是爱的方式方法有了问题,并不是没有教育他们,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问题少年冷漠自我,性格叛逆、沉迷享受,不思进取、漠视规范,我行我素。通过问题少年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多物质轻关怀:“变形计”中城市少年普遍家庭条件优越,可以大把的花钱,享受生活,没有生活的压力,没有对未来的后顾之忧。而他们的父母因为忙于生意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心感愧疚总想在物质上弥补孩子,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所以在几万元一条的皮带,几万元一块的手表,一个月3-4万元的生活开支,对他们的父母来说不算什么!但父母与孩子之间少了交流和沟通,父母单方面认为我给你提供了最好的物质基础你就应该如何如何听话懂事争气出人头地。而孩子认为父母对他们缺少关爱,缺少陪伴,矛盾因此而生,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孩子变得冷漠自我、沉迷享受。

2、重智商轻情商:智商、情商这些对于一个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但在这些家庭中只注重了智商的培养,而忽略情商的培养。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无可厚非,所以也常常会不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规律,盲目实施超前教育的“拔苗助长”行为。当然也有一部分相信“水到渠成”,对孩子采取放养态度而错过了最佳教育契机的“守株待兔”行为。对于孩子成长过程的教育不注重过程,只追求结果造成家庭关系紧张,致使孩子性格叛逆、我行我素,问题频出。

3、过多注重己愿: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人生梦想或人生意愿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如果一旦孩子违背了或是达不到,就会万分失望,甚至痛不欲生,为了让孩子实现或达到这一目标威逼利诱。这其实违背了家庭教育的另外一个原则“以人为本”。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合理地引导他们。但父母往往一厢情愿的认为,我们是为孩子好,不听取孩子的想法或对他们的想法一票否决。

4、专制型父母包办一切:这样家庭里的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也不管孩子是否情愿,孩子没有反抗和拒绝的余地。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过多的限制和干涉,致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紧张,彼此厌烦或唇枪舌战,家庭冷暴力,甚至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大大出手,同一个屋檐下却如同陌生人。

“变形计”中问题少年的家庭父母冲突,不良的家庭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横加指责甚至于棍棒相加都是造成问题少年的主要原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一生的港湾,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将伴随他们的一生,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氛围的环境,是孩子们成长所必不可少的。如果当这些问题少年出现问题苗头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多关注一些,多陪伴他们一点,当父母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能够妥善的处理一下,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初及时沟通交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他们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绪,父母给予必要的疏导和指导,那么问题少年的问题就不会那么偏激了。

家庭也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奠基地位,家庭对人的影响深刻、全面而持久。家庭教育在宏观上受社会文化、社会分层、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在微观上受家长自身素质、家庭人际关系、经济状况、亲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换句话说,家庭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教育的效果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言传身教实施,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实现的。家庭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像物理学中的“磁场”,生活在其中,不由自主地被“支配”,不知不觉地便接受了教育,而且,由于长时间的熏陶渍染和反复的实践,影响相当深刻,甚至深入“骨髓”。

当人们越来越把目光投向学校教育的时候,家庭教育的功能出现了弱化和失衡。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以及中国当下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使家庭独特的教育功能难以实现,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和附庸,家庭过于偏重成材教育而忽视了育人的教育,家庭过多的偏向了个体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即使在个体发展方面也是单向度、不全面、短视的、失谐的。

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是育人的教育,必须关注孩子的和谐发展,唯有素质的和谐才会给发展以持久动力;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各种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应关注社会责任,它所要求的人的素质,既是对个体自身基本素质的要求,又必须兼有社会公民对人的素质要求。在社会变迁条件下,家庭的教育功能亟待优化与提升。父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必须重新予以关注,建设和谐家庭,力避精神污染;父母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孩子一同成长、共同提高;教育应该追求卓越,但更应立足平凡,以平常心教子,让他们做普通人;提升家庭道德品位,再造良好社会风尚;把孩子作为个体的生命,关注孩子独立人格的塑造;建设家庭文化,让家庭充满人文气息,父母应该重新审视成功,拓宽成材思路,注意成材和成功标准的多元化,给孩子今日的快乐,来换取明天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变形计》用实例解读成长之痛

从“变形计”看家庭教育的缺失

篇3:从巴金《憩园》看家庭教育

一、溺爱的悲剧

溺爱, 表现为姚家对小虎的“过分关注”。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要从小虎的父亲——姚先生谈起。

姚先生是小说的一个灵魂人物。他“大学毕业留过洋, 做过三年教授和两年官, 靠父亲遗下的七八百亩田过安闲日子”, 生活还算小康, 在抗战时期, 多数人饥肠饿肚的情况下, 他还有如此大的姚氏家产, 可谓是祖宗积德, 造福后代啊。

姚先生有着很高的抱负。例如在看过黎先生的书后, 说道:“你为什么尽写些小人小事呢?我也要写小说, 我却要写些惊天动地的壮举, 英雄烈士的伟绩!”“可是他的小说却始终不曾出版, 好像他就没有动过笔似的。”或许是姚先生自己的经历太少, 或是太顺, 一切都来得容易, 世事沧桑, 却未能完全经受, 以致其性格过于乐观, 对未来的事情往往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可能也是他对小虎格外疼爱的原因之一。

而姚先生在“我”看来是一位自命不凡, 手高眼低的人物形象, 他总是以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尤其是对他儿子的教育, 他不听周遭人的善意劝说, 包括妻子的劝告, 而他儿子最后的死, 也证明了他这种溺爱式教育的失败, 在作者看来也是他咎由自取。他靠钱活着, 而他的儿子由于钱夭折, 这似乎存在着一种必然性。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有一个度, 对于子女的教育, 虽然把子女拴在框框里是种束缚, 但放任自由, 听之任之的后果是下一代的畸形发展。姚先生的教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小说中, 黎先生也不止一次向姚先生提到过他对小虎的教育方式, 姚先生也说过:“你可以放心, 我不会把这个花园白白留给我儿子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姚先生应该意识到对孩子的过分疼爱是没有好处的, 但他仅限于意识上, 而在行动上仍然无法改变, 这种与生俱来的惯性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改变, 何况他还是当局者, 难免糊涂。

小虎在周遭人的宠爱下长大, 自然是不可一世。仆人说:“虎少爷自来脾气大, 不说他后娘, 就是对他亲妈也不好。前头太太去世的时候, 虎少爷快八岁了, 他哭都没有哭, 他外婆太宠他, 老爷也太宠他, 我们太太拿他简直没有办法。”“他顶势力了, 从来没有正眼看过我们, 从来不肯好好地跟我们讲句话。连老爷也将就他, 他是姚家的小老虎, 小皇帝。”可见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样下去对小虎有害无利, 但该改的人仍然执着地奉行他们所以为的“爱”。

小虎在溺爱下死去, 这种教育模式也就宣告失败。

二、爱的忏悔及回报

杨三爷是小说的另一个灵魂人物, 对他的正面描写很少, 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旁人之口将这一人物形象烘托出来。

他第一次出现时小说中这样写道:“忽然看见一个人影在门前慌了一下, 李老汉马上站起, 脸色全变了, 他那张圆圆脸由于惊恐搐动起来, 好像他见到什么他害怕看见的东西似的。”“我看见一个人的背影:瘦长的身材, 沾染尘土的长头发, 和一件满是油垢快变成乌黑的灰布夹袍。他走得很快, 仿佛害怕有人在后面追他一般。”这种出现的方式充满了悬念, 让我们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与杨家少爷是什么关系?

后来通过事件发展的一步步深入, 我们开始了解杨梦痴这个人。

首先是通过杨家小孩的叙述。他对父亲的回忆是深层的, 是幸福的:“我一点儿也不累, 话说完了, 我心里头也痛快多了, 这几年我在心里头背来背去, 都是背这些话。”他对父亲的感情积蓄了十几年, 在这十几年间这种感情由依赖转成一种责任。他始终认为父亲是一个好人, 是个可怜的人。

然后就是通过李老汉的话“走错了一步而毁了自己的一生”来诠释这个人。我们姑且把他看做一个忏悔者。他最后未能保住自己的公馆, 对失去公馆十分悲痛。在经历这次事件之后, 可以算是觉悟了。他十分悔恨自己从前的行为, 以至于对他的儿子和妻子形成愧疚感, 而且到了后来他隐姓埋名, 消失于他们的视野, 就是不愿意拖累他们。最后离去时, 给他儿子的信上写道:“把我当成已死的吧。”这种人性的感悟还是比较深刻的, 在卖掉房子的时候终于懂得他父亲的一句话“不留德行, 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 懂得父辈给子孙的不应该仅仅是钱财, 而应该是做人的道理, 他的父亲虽然留给他们一笔财富, 但他自己的德行不正, 吃喝嫖赌, 最终仍然将财物挥霍殆尽, 为此, 他在妻子心目中的地位已没有了, 大儿子已经不认他这个父亲, 虽然小儿子时刻挂念着他, 但没有家的孤单无助, 再加上他的愧疚, 他徘徊于人生的边缘, 最后选择离开, 离开这个他又爱又悔的地方, 最后无名的死去。

但我们仔细回味杨家小孩的叙述, 杨老三真的忏悔了吗?可能他在饥肠饿肚的时候想到过以前无忧无虑的生活, 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悔恨, 但他仍然这样做下去了, 尽管家人一次次的挽留他, 他还是越走越远。性格是改变不了的, 杨老三成长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 可以说, 他的死也是家庭教育失败的恶果。

他的死有多处暗示, 小说中描写两个瞎子和一个瞎女人在公馆唱着《唐明皇惊梦》以及黎先生的怪梦都似乎预示着这个悲惨的结局。相比之下, 姚先生则是一个不觉醒的人, 没有看透世间, 没有觉醒, 因为他没有失去公馆, 他又怎能知道失去的滋味?

杨老三对儿子的教育虽然是微小的, 而他最后的忏悔, 虽然仅仅是只言片语, 但对他父亲留下的话“不留德行, 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是还是有深刻的感悟的。而反过来杨家小孩对父亲的爱则是真挚的, 发自内心的。小说中关于他摘花的行为就是很好的体现。

他经常跑到憩园来摘茶花, 这仿佛是杨老三的缩影, 三十二年过去了, 杨老三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唯独没有变的就是这颗茶树, 虽然已经易主, 但花香仍在, 儿时的回忆仍在。这颗茶树就是连接父子之间的纽带, 是亲情的桥梁, 儿子通过给父亲送茶花表达他的爱。这一行为与姚家的小虎成了鲜明的对比, 反射在两种教育背景下的孩子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小虎成天沉溺于赌钱, 戏水, 不务正事;杨家小孩则渐渐懂事。

杨老三挨打的时候, 他跳出人群说道:“他又没有犯死罪, 你们凭什么打他?你看你把他打成这个样子!你们只会欺负好人。”这是一种有心而发的怒吼, 他虽然没有能力保护他的父亲, 但他在尽量做到捍卫他父亲昔日的尊严。

小说的最后, 黎先生听见严加小孩和他母亲、哥哥的笑声, 文中这样写道:“我疑心我是在做梦。我刚才不是还看见那个丈夫和父亲?我不是亲眼看见拿一下鞭打?现在我又听见了这欢乐的笑声!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他们跟那个抬石头的人相隔这么近, 却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面。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保存着一点点旧日的记忆, 可是过去的爱和恨在我眼里还凝成一根链子, 我也知道我没有资格来裁判他们, 然而他们的笑声引起了我的反感。”这个结局显得有些悲凉, 但也可以看作是必然的结果。杨老三由于自己的恣意放纵, 失去了他的权力, 但生活仍然还是要继续。

三、小说中教育模式的探讨

小说故事的发展存在着两重性, 一种是必然性, 也就是姚先生儿子的死。在溺爱下长大的小虎, 生性傲慢无礼, 行为乖张, 对家有一种变态的依赖感。在父亲的宠爱和外婆的溺爱下, 他变得有些“另类”。而这种另类, 在旁人看来是一种不懂事, 还是一种在温室里长大, 习惯了无虑生活的孩子应有的行为?另一种则是偶然性, 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 的确没有想到杨老三会悄悄地离去, 留下一封对儿子充满愧疚的信, 而后有莫名其妙的死去, 他的死很离奇, 很突然, 通过姚先生淡淡的叙述:“他生病死的。据说他有一天跟同伴抬了石头回来, 第二天死也不肯出去, 他们打他, 他就装病。他们真的就把他送到病人房里去。他本来没有大病, 就在那儿传染了霍乱, 也没有人理他, 他不到三天就死了。尸首给席子一裹, 拿出去也不知道丢在哪里去了。”读到这里的时候, 心里有种莫名的悲哀, 一个昔日的老爷, 到头来却沦为街头, 死于霍乱, 尸首无从找到, 不知这是不是杨老三所说的“归宿”?但这惨淡的结局让读者充满了不可思议, 为什么不让这个已经忏悔过的可怜人得以善终呢?难道人世轮回, 总有一些无法预料和无可奈何。但偶然中一定存在着必然, 杨老三的归宿也是他自己找的, 一个被家人抛弃, 被社会抛弃的人, 是没有资格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的。比较而言, 小虎的死不就是杨老三的继续吗?俗话说:“居安思危”, 不思危何来安?在富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要么庸碌无为, 要么在变故中沦为普通人。

小说题为“憩园”, 但它的真正含义是“憩”吗?我觉得是“不憩”, 是在表面平静生活中的混乱局面, 在憩园里仿佛时刻都埋藏着一幕幕悲剧, 富足的生活带给憩园主人的不是他们所想的恬静的生活, 而是繁琐的生活小事, 而这些事到后来却酿成悲剧, 小虎的死, 杨老三的死, 姚太太的感情裂缝等等, 黎先生作为一个旁观者, 在短时间内就被卷入了这个旋涡, 从好奇杨家小孩, 到发现杨老三, 他也渐渐成为了一个角色。

土红色篆字“长宜子孙”, 这四个字看来是杨家的祖训, 可见杨家世代遵循老一辈为后代谋福利, 而他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教诲子孙修德行, 行善事。杨家由盛而衰的故事就在教导大家财产是有限度的, 物质上的富足是短暂的, 如果对钱财不能善加利用, 肆意挥霍, 导致的结局就是家破人亡。在我看来, 小说中姚家就是杨家的继续, 小虎就是杨老三的继续, 两家人的经历都在证实这样一个道理:留德行, 行善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正是如此。

摘要:巴金的《憩园》是一部关于爱的史诗, 其中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姚先生对小虎的溺爱, 有杨老三对寒儿愧疚的爱;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史:我们通过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探讨这诸多的爱中关于教育的主题。不同的教育理念对下一辈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找到一条操作性强、收效性高的家庭教育道路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溺爱,忏悔,反思

参考文献

[1]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

篇4:从“现场教育”看家庭教育

为人父母,都会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他们往往想让孩子认真学习,考上大学,以期在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些家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看到农民工、清洁工的劳作,便对孩子进行“现场教育”:“不认真学习就要干这个。”以此来督促孩子。从某些方面来看,这一方法确实有效果,孩子们为了不吃苦受累,就听从父母的话认真读书。然而,这样的教育方法却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的弊端。

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根本在于对孩子品格的教育。孩子长大成人后,空有学识却不懂得如何做人,这种人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品。就像复旦投毒案中的林森浩,他虽已经考上了名校,但却因嫉妒而将室友毒死,自己最终也被绳之以法。家庭教育的不当,会让孩子品格上有缺陷,最终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一旦家长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人生观,让孩子认为职业分三六九等,这种错误的人生观可能会导致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越走越歪,比如在公交车上,许多人对衣着破旧,拎着大包小包的人保持着距离;比如在人行道上,不少过路的行人捂著鼻子和嘴,皱着眉头从清洁工的身边匆匆走过。当孩子带着三六九等的职业观进入职场时,当没有好的岗位时,他们便会好高骛远或者自卑,而当他们在一些精英团队中时,他们便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没有脚踏实地,亦没有兢兢业业,这种在品格上便失败的人只能是社会的庸才或害才。

毛主席说过:“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句话在今天的社会仍然适用。各式各样的工作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缺了哪种,日常生活都不能正常运作。家长只有先教育孩子尊重每个人、每种职业,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丰富孩子的知识。“品学兼优”中,品才是第一位的。

同时,家长也不应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哪个职业适合自己,在哪个职业上能更好地施展拳脚,哪个职业才是最好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张秉贵同志虽只是一个卖糖的员工,但他在工作中练就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他的塑像至今还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口矗立着。由此可见,只要用心去做,各行各业都能出精英。

家长只有对孩子有品格上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不走歪路,有所成就!

篇5:从死亡诗社看家庭教育

所谓家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延伸,是校本课程的一个分支。家本课程是在学校的指导和建议下,由学校或学校与家庭设计教学方案,由家长和学生参照方案共同完成的探究性课程或活动课程。

编制家本课程《龙门海洋馆探秘》意义有三:1、使学校的活动课程和探究延伸到家庭,让家庭的生活充实、丰富多彩起来;2、有益您和您的孩子沟通,为构建健康向上的和谐家庭提供载体和平台;3、让您的孩子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贴近生活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假期巩固课本知识。

教育界人士谈家本课程

洛龙区第七小学校长张万卿

在假期里,孩子们肯定要找个地方活动,问题是活动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上如果没有什么很好的适合学生成长的阵地,家庭又不能很好地支持、引导、设计孩子的假期生活,孩子能到什么地方去?不负责任的家长就是放任自流,你爱上哪上哪儿!家长生而不充的现象在许多家庭还是很严重的。

洛龙区第四小学校长李清学

记者有机会参加了洛龙区教育局组织的一次家本课程研讨会,了解到他们设计家本课程的有关初衷,也听到了这些教育一线的领导们忧虑与思考。

洛龙区第四初级中学校长刘爱贤

有些家长气绝孩子参加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不支持孩子探索,不希望孩子创新。你少花了点钱,可封闭了孩子好奇探究的品质。知识就是财富,你这不也是在丢掉财富吗?最终是丢掉了孩子的幸福、家庭的幸福。

洛阳市八中实验初中校长 肖会武

我们家本课程,设计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探究内容,在家庭共同完成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提供了父母和孩子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变空洞说教于丰富的活动中,变单一为丰富,变直白为多趣。

洛龙区第三小学校长 聂文玉

通过家本课程以点带面带动家庭教育,也是很好的形式。

洛龙区第一小学校长 王玲珍

我们准备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攒钱,等到暑假时,学生自己掏钱买门票,引着家长去看海洋馆。

洛龙区第四实验学校校长 刘信立

学校并没有把学生的假期生活完全推给家长。学校主动承担了家庭、甚至是社会的教育责任,认真细致地为家庭教育着想,千方百计地为家长设计寒假生活。我们设计家本课程,最起码也能调动一部分想关注孩子又不知如何关注的家长,通过完成家本课程,多与孩子沟通,引导家长通过这个载体去多关心孩子。

篇6:看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科学、正确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将观看讲座后的一些感受与大家进行分享。

首先,我从“唤醒的力量”和“发现的力量“中学习到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爱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孩子的心灯点亮。要唤醒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的“六观”:唤醒孩子的健康观,培养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唤醒孩子的人生观,让孩子有梦想有志向;唤醒孩子的财富观,不懂钱的孩子没有未来;唤醒孩子的价值观,让孩子懂得为人处世;唤醒孩子的爱情观,让孩子懂得底线、操守和原则;唤醒孩子的世界观,让孩子多经历、多体验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孩子,要发现孩子的天赋和优点,帮助孩子将天赋和优点发挥出来,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从“榜样的力量”中认识到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创造积极交流的沟通氛围、要说话算话,守时守信。家长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规则、做人做事的规则、社会道德的规则,父母嚣张,孩子则张狂,父母谦和,孩子则谦卑,父母失德,孩子则失格。夫妻间要和谐恩爱、孝顺长辈。

然后,我从“爱的力量”中了解到孩子不听话发脾气,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感受到爱。很多家长都会说自己很爱孩子,那么怎么爱才是正确地爱孩子呢?我们要全然地爱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应该全是优点,用包容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做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孩子自然就会阳光开朗。

最后,我从“相信的力量”中学习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输入什么,孩子就是什么,鼓励能让白痴变天才,批评能让天才变白痴。你骂孩子,孩子不会停止爱你,但会停止爱自己。永远不要去打击批评谩骂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么表现,有什么地方不如别人,他(她)也是你独一无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

篇7:从音乐考级看家庭音乐教育

因此,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就当前盛行的音乐考级现象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总结出音乐考级对家庭音乐教育的影响。在具体研究开展的过程中, 本人依据儿童音乐考级现象来详细描述当今家庭音乐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使家庭音乐教育更进一步得到重视并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一、音乐考级的现状

在音乐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儿童音乐考级被看为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一个重要环节, 得到许多家长的重视, 但有些人盲目的追随考级, 这对音乐学习者带来很多不利之处, 阻碍儿童的音乐学习, 引人思索家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音乐考级的发展来看, 考级对于提升少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起到了帮助, 这方面的好处是可以看到的。但是由于音乐考级的飞速发展, 导致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一个较高的音乐等级证书, 为了考级而考级, 未免也给儿童增加了很多的压力。而且在具体音乐考级的过程中, 由于我国音乐考级在实际组织、实施及管理过程中确实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这也难免会给家庭音乐教育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家庭音乐教育的现状

来看当前我国的家庭音乐教育。应该说家庭音乐教育在当前社会中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让儿童去进行一些音乐艺术方面的熏陶。应该说, 在当前的家庭音乐教育中, 家长对儿童的音乐教育方面是十分舍得进行投资的。这也是当前家庭音乐教育能够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在看到我国家庭音乐教育发展迅速的同时, 也要看到在家庭音乐教育过程中由于家长过度重视对音乐考级的要求, 而忽视了家庭音乐教育的本质, 这也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 家庭音乐教育理念的错误倾向

首先是从家长的教育理念方面来看。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很容易导致儿童在进行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错误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家长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的功利心方面。家长不管孩子自身的素质, 或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音乐, 看到别人孩子在学, 自己就不管不问的硬强加给学生一项任务。

(二) 家庭音乐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其次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家长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家长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由于儿童的自制能力较差, 所以不少家长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时, 往往采用的是强制的方式强制儿童去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种以强制为主的家庭音乐教育方法往往很容易让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从而对音乐知识学习产生厌恶。所以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是影响家庭音乐教育成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其次有些家长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盲目的采用诱导式的方式进行家庭音乐教育,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给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盲目的采用诱导式音乐教育, 让幼儿在进行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依赖心理, 从而让家庭音乐教育失去了其本质的目的。

三、正确看待家庭音乐教育

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家长应该明确进行家庭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 从而让儿童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享受到快乐学习的乐趣。而当前不少家长曲解了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 而将家庭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定位在音乐考级上。因此这种观念上的错误导致家长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往往是为了教育而教育, 不利于家庭音乐教育活动的和谐、顺畅发展。

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 家长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 从而让儿童在家庭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吸纳音乐知识, 实现自身良好音乐素质的培养。

四、结论

家庭音乐教育是当前儿童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基于音乐考级现象对家庭音乐教育问题展开了探讨。通过本文的分析, 本文认为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音乐考级只是家庭音乐教育的一个检验方式, 而并非是家庭音乐教育必然要达成的目标。因此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家长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 更好的指导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音乐知识学习习惯, 从而促使儿童在进行家庭音乐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实现自身音乐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文革.关于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的反思[J].黄河之声, 2010.

[2]陈雅先.社会音乐教育实践的着眼点[J].中国音乐教育, 1999.

[3]谢嘉幸, 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篇8:从《爱弥儿》看家庭教育

关键词:《爱弥儿》;家庭教育;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46-01

前言:通过《爱弥儿》可知,卢梭认为天性、人事和事物是人类教育的主要来源,他的哲学观是性善论,认为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只要适时加以指导,便能充分发挥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现阶段,就《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内容来看,其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使之加以有效的转变,才能为现代家长探寻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爱弥儿》中家庭教育的思想内涵

《爱弥儿》讲述家庭教师卢梭培养爱弥儿的过程,全书贯穿于卢梭家庭教育思想理念,对后世家庭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在家庭教育任务方面,应将子女塑造成“自然人”,认为人与生俱来是善良的。卢梭教爱弥儿学会做人和自立的技能。对于每个家庭而言,都应教子女学会做人,并教给子女以生存的本领,使子女能够更好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其次,在家庭教育原则方面,卢梭强调自然教育、节制自由、平等、协调一致、爱与尊重和严格相结合等原则。再次,在家庭教育内容方面,强调父母的责任,并对子女开展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最后,在家庭教育方法方面,卢梭认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如同学校,父母行为对子女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应施以榜样示范法、环境陶冶法、自然后果法、磨难教育法和亲身实践等方法。在《爱弥儿》中,卢梭遵循以上家庭教育思想,将爱弥儿培养成“自然人”,出色的人[1]。

二、《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的局限

卢梭是出色的教育家,既是对西方传统自然教育美德的传承,又为自然教育探寻新的发展出路,其教育思想理念影响较为深远。在《爱弥儿》家庭教育中,强调对儿童加强教育,以培养其健康成长。但是,《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其家庭教育思想理论比较趋于理想化。卢梭认为,应该将子女放在农村教养,既能受大自然的熏陶,又能避免子女接受城市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子女成长有积极影响。其次,书本知识和文化教育对子女教育的影响相对较大,但卢梭否认这一观点。最后,卢梭认为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应该实行分阶段教育,这一理论缺乏科学依据[2]。

三、《爱弥儿》中家庭教育的启示

《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理念,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具有诸多可取之处,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开发子女智力的基础上遵循自由富足。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家庭教育应教子女学会生活,使子女可以感到自由和富足。精神的快乐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就现阶段家庭教育而言,许多父母过于注重培养和开发子女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孩子的心灵世界和快乐与否。在《爱弥儿》教育中,卢梭注重培养爱弥儿成为幸福人,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关注爱弥儿的内心感受,鼓励其通过自我而感受生活,进而培养爱弥儿坚毅的品格。所以,在开展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在开发子女智力的基础上遵循孩子自由富足的天性,以培养子女成为“幸福人”。

(二)尊重子女的天性。卢梭《爱弥儿》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遵循自然原则,即顺应子女的天性。子女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在其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不顺应父母之意的行为方式,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必须将子女作为独立的人,从其天性角度出发,促进其自由成长。所以,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将子女放置于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使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和生活,给予子女以快乐[3]。

(三)提倡爱的教育和磨难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家庭教育应培养子女的“自爱”与“他爱”,对子女进行爱的教育。但是,爱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尺度,如果过于溺爱,则会对子女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父母应教会子女必要的保护自我措施,并通过榜样示范法培养和提升子女的社会责任感。另外,对子女适时开展磨难教育,有助于使子女更加热爱生活,磨练其心智与意志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培养子女兴趣和提升道德素质。卢梭认为,家庭教育中,应培养子女的兴趣和提高其道德素质水平。首先,子女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其学习欲望,而子女能够付出加倍努力去争取机会。现阶段,家长认为子女学习文化课程之外的内容,便是浪费时间,其教育观念存在严重的误区。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只有善于培养其兴趣,才能给孩子更加美好的未来。其次,对孩子加强道德教育是其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理应为孩子树立典范。然而,现代家长和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提升其文化知识水平,缺乏道德教育,对子女成长有不良影响。所以,通过卢梭《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可知,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4]。

结论:家庭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只有施以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为子女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子女成为出色的人。《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认为,按照其教育思想去教育子女,便能使子女更为出色。但是,就现代看来,《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与时代发展教育理念不相适应。所以,有关部门人员应加强对《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鑫.从《爱弥儿》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读《爱弥儿》有感[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2:10-13.

[2]彭草蝶,孙姗珍,方晓维.卢梭眼中的自然教育思想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读《爱弥儿》有感[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04:77-79+81-85+80+86-87.

[3]刘小枫.《爱弥儿》如何“论教育”——或卢梭如何论教育“想象的学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01:126-146.

[4]鲍炜煜,韩光明.《爱弥儿》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J].艺术科技,2013,06:108+104.

篇9:从死亡诗社看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有重要的影响。《论语·子路》:“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很多父母把赚钱养家放在第一位, 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二位或者第三位, 将其彻底推给学校, 并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听之任之, 任其发展。认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保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护, 当孩子成绩不好时, 又对孩子进行责罚, 认为孩子辜负了父母的苦心。其实, 作为教育的基础环节———家庭教育, 父母应当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提到环境教育, 我们不得不提到“孟母三迁”,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如此成就和他个人的努力分不开, 但更多的是他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更加伟大的母亲。为了教育孟子, “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现在都已成为佳话美谈。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 志在青紫。夫人教子, 志在孔子, 古今以来, 一人而已。”现在, 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爱护, 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妨学习一下孟母的择邻而居, 就是在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孩子往往将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 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对孩子形成影响。因此, 父母应时刻注意, 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中国的古语云:言传身教, 为人父母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因为父母是孩子道德品行、行为习惯的风向标。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平时多涉猎一些课外知识, 通过阅读增加孩子的阅历, 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样才能达到现代教育的目的。

当代的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不仅指知识教育, 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既要重智, 还要重德重能力, 这就需要孩子有良好的品质。但是, 在如今的社会, 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的溺爱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 《三字经》中说:“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就是告诫后人,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仁义礼智, 才能学有所用。同时, 良好的品质最重要的是要孝敬父母和兄弟和睦,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尊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 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去构建高楼大厦, 才能学好知识, 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摘要: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较大, 从《三字经》中大家可窥一斑, 着重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谈起。

篇10:从死亡诗社看家庭教育

Gucci的历史是一个横跨百年的全球品牌的历史。Gucci集团旗下包括Gucci、BottegaVeneta、YvesSaintLaurent、YSL Beauté、Balenciaga、Boucheron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品类包括服装、饰品、珠宝、皮具、手表、化妆品、香水等。它是“新摩登主义”的代名词,其家族史则充满了仇恨、纷争与情杀。

1898年,年仅18岁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少年古驰欧·古驰(Guccio Gucci)在伦敦的Savoy酒店当差。Savoy酒店是当时的达官贵人出入之地,在那里,印有客人名字缩写的豪华行李箱和帽子盒,令古驰欧产生浓厚兴趣。40岁那年,他已经是法兰兹皮具公司罗马分店的经理,对皮革的制作过程和等级排序了然于心,也深谙制作皮具带来的丰厚利润——每件商品的销售价都在成本的5倍以上。1921年,他在佛罗伦萨开出第一家皮具店,生意日渐兴盛。他的长子艾杜(Aldo)经常帮助父亲打理店铺,多年之后回忆说:我父亲是个很有品位的人,他设计和销售的皮件无一不显示出他的高雅。

Gucci真正的辉煌是从艾杜的手中开始的,他把店开到了巴黎、伦敦和贝佛利山庄。此后,Gucci以高档、豪华、性感闻名于世,成为“身份与财富之象征”。目前,Gucci已是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团。

但是,Gucci品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Gucci家族的成功。Gucci家族的传承在第三代掌门人莫里吉奥·古驰(Maurizio Gucci)那里出现了拐点。

在莫里吉奥执掌Gucci后期,Gucci没有流动资金、没有设计师,货架没有新货,甚至连原材料都无钱购买。花旗银行逼债,意大利银行逼债,瑞士信托银行逼债,Gucci的不动产和莫里吉奥的私人豪宅全部被冻结。1993年9月25日,莫里吉奥在银行签署了股权出售书,从投资集团拿到1.2亿美元现金后彻底退出Gucci。至此,Gucci成为没有Gucci家族参与的Gucci。

Gucci家族失控于Gucci,本质上是财富家族教育的失败。所谓家庭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子女自觉或非自觉、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教育行为,可以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家庭教育能将家庭文化寓于日常生活中,在这种自然状态下进行教育,往往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具影响力,对孩子人格品行的塑造、道德情操的培养、处事态度的养成能起到其它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家庭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人们在生活中时刻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强势父亲的控制下,从小失去母亲的莫里吉奥乖巧而安静,每天按时吃饭,到点睡觉,恭恭敬敬待人,规规矩矩做事。父亲Rodolfo和伯父艾杜一致看好莫里吉奥,将他内定为Gucci家族第三代接班人。但是,这样的家庭环境似乎并没有给予莫里吉奥好的家庭教育。莫里吉奥掌管Gucci时期,他的无数情人分布在欧洲和美国,并在佛罗里达海边建造了价值1200万美元的别墅,短短6年间就把2亿多美元遗产花个精光。其妻帕特里亚控制欲特别强,如同他的父亲一样,最后莫里吉奥选择离家出走,并提出离婚。

财富家族的教育应是怎样的?财富家族子女的教育不同于一般家庭,后者的良好教育是谋生的手段,所谓知识改变命运;而财富家族的子女没有追求学业成功的动力,严格地说,财富家族孩子的教育更要侧重于心智的教育。

《红灯记》里有一句台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与此规律相对应的是富豪家庭的孩子晚当家或当不好家。财富家庭的子女心智发育迟缓及对生活艰辛的无知是共有特征。他们往往在年轻时就继承了巨额财富,但并不具备必要的技能去处理这些财产。

继承人心智成长是否健全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幼时有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心灵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莫里吉奥就是在缺乏母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受父亲的全面掌控,结果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婚姻与事业。

财富家族的家庭教育不应该给孩子灌输优越感,应让他们认识到,他们不比别人好也不比别人差,不比别人拥有更多,也不比别人拥有更少。孩提时代形成优越感的孩子,长大后再去改变就会非常困难。当下中国富豪家族子女教育的现实是,金钱成了富豪父母们表示关爱的第一选择,从而亦让继承人形成了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扭曲心态。

成功家庭教育的最终检验标准是什么?是子女考入最高学府?是他们毕业后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是功成名就?还是家族企业传承的成功?前三项对贫寒子弟来说或许是部分标准,但不是最终的检验标准,对财富家庭的孩子更不是。对财富家族的子女来说,什么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婚姻的质量—是他们有生之年能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在精神层面共同成长;是他们的亲密关系能带给他们身心的满足。据说当比尔·盖茨被问及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时,他的答案不是微软,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他的妻子梅琳达。

为什么用婚姻的成功与否作为衡量家族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孩子成年后吸引异性的能力、择偶的品味,以及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是家庭教育自然而然的反映。很多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气质、谈吐、思想,都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是读书、接触自然、欣赏音乐、文学、舞蹈、电影等艺术形式长期浸润的结果。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中嘉宾马诺的那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一些年轻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拜金女”集体形象的生动概括。其实,马诺的这一观点不过是莫里吉奥妻子帕特里亚一句名言的翻版。帕特里亚从小被母亲教育要嫁入豪门,她说过一句话,“我宁可在劳斯莱斯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1995年,莫里吉奥在花费10年时间和无数律师费之后,总算把婚给离了。帕特里亚悲愤欲绝,雇佣了一个来自西西里岛的年轻人,将莫里吉奥枪杀在办公室的楼梯上。她最终被判26年监禁。

一般来说,在孩子成年之后,需要相对独立作出的选择主要就是两项:就业和婚姻。对于富豪家族而言,就业没有难度,但婚姻是。财富是促进婚姻的一个强大推动力,可以称为烈性春药,也可以成为幻觉的放大器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婚姻是一个承诺,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家族企业与家族财富的传承,是涉及家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

Gucci第三代掌门人的婚姻是失败的,也折射了财富家族教育的失败,足以成为家族传承的一个教训。

上一篇:2016医院学习四有心得体会下一篇:水体污染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