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2024-04-28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精选8篇)

篇1: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的研究报告之中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并认为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报告也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方面将中国列为倒数第四位。这两份报告使中国的医改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从那以后,关于医疗改革的争论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应该坚持由政府来主导,还有人认为,应该坚持市场的走向。那么中国内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到底何去何从?

建国初期的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

翻开编年史可以看到:新中国非常重视人民的医疗卫生工作。1949年10月,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革命战争时代打下的基础上正式开始起步。一系列会议召开了,卫生工作的原则和计划确立和制定出来;一系列机构建立起来,周恩来甚至担任了全国爱卫会的第一任主任;毛泽东的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传遍全国,一系列措施实行起来,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展开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短短时间内,中国的卫生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东西方冷战的国际背景决定了中国必然是以苏联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为蓝本,设计中国自己的制度框架。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建立了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医药卫生体制首次成功实现重大制度性革命与结构性变迁,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国家医疗卫生体制。

为了改变瘟疫肆虐、疾病流行和缺医少药的状况,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振兴中华民族,政府接管、改造、重建了原有的医药体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工作单位为基础的福利制度。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事业单位的干部、在乡伤残军人和部分在岗城市居民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预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均由政府负担,个人基本无须付费。国营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则实行劳动保险的医疗制度,各项劳动保险费用全部由企业或资方负担,因工负伤、残疾、疾病、非因工负伤致残、工人与职员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养老、生育时享受相关保险待遇,企业还有责任为其职工兴办集体劳动保险和职工生活福利救助事业。亿万农民则普遍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人民公社所属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资金,各地的合作医疗采取农民之间合医合药、合住院合门诊、合预防合保健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了全国性、广覆盖、低水平、综合性和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国民身心健康状况。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非常成功的、卓有成效的,创造性地建立了适合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健康照顾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在相对封闭和有限的国际空间背景下,主要借鉴苏联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需要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工人阶级当家做主、集体主义福利文化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特点,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一、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基本上将所有国民都纳入某种形式的健康保障体制之中,用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解决了世界总人口22%的基本医疗问题,极大改善了国民的健康状态。

二、创造性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方针。

三、创造了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三大法宝”的(县、乡、村)三级网络、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

四、深入广泛、积极主动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疾病、移风易俗,显著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最重要和最具说服力的是,全国人民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建立了完整的医药卫生体系,大大降低了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等。

总体来看,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中指出的,当时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公费医疗和劳保制度对患者约束不足,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拍张X 光要自己去“跑”片子,想住院没“后门”不行„„而享受公费医疗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钻制度的漏洞,开回大量的药存在家里,直至发霉变坏。所有这些,是当时人们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支持态度的背景。

没有受益者的卫生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卫生改革与发展成为公共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保制度创新同步进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创新相互交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首先始于医院内部的经济核算、经济管理与承包经营责任制。经过改革,初步改变了我国医疗机构不计成本和核算的状况。1980年代中期,现有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与急剧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问题突出。因此如何扩大、发展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和提供医疗服务成为卫生改革的中心议题。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医疗服务市场化趋向越来越明显。

1990年代早期,如何解决滥办医和办医滥的问题,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协调发展,成为医药卫生改革实践的重点。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卫生改革超越“卫生系统内部”范围。2000年,国务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标志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前所未有的综合性、系统性、结构性和制度化改革发展建设时期。2002年,国务院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极大丰富了卫生体制改革的内涵。这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国初步建立了现代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制度框架。

综观20多年来的改革,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这些变化表现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立,药品生产与流通走向全面市场化。但是总体来说,20多年的改革基本是失败的,效果越来越差,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议题格外尖锐突出,健康照顾与医疗保险已成为制度性不平等的根源。同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越来越小,医疗资源浪费闲置问题突出,城乡居民两

周患病率不降反升,应就诊、应住院而未就诊、未住院比例不断提高,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远超过百姓承受能力,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别扩大,健康不平等与不公平的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出现“上不满意、下不满意,卫生部门自己也不满意”的改革结果,卫生体制改革成为没有“受益者”的改革。

世界各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说明,衡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准是:是否有效地改善全体公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是否以国家、企业、家庭、个人可以负担的费用来提供优质、低价、适宜的健康照顾服务,健康照顾服务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否协调,国家、企业、个人是否从卫生改革中获益,等等。当然我们在否定20多年来卫生改革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其中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性质不明确,卫生改革目标和国家福利责任含糊不清,卫生改革措施市场化取向明显和卫生改革理论政策研究严重滞后等问题是改革失败的重要结构性、制度化成因。

改革暴露出的问题及失败原因

我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非常低,只有有钱的人才能享受服务。农村人口中,有医疗需求,但因为钱的问题而无法就医的占40%,而城镇人口中类似情况也占到了36%。

二、医疗费用上涨。如果不改变现状,我担心中国的医疗费用还会进一步上涨。

三、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平等性。医疗费用的昂贵自然限制了一部分人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没钱看不起病。

四、国民总体健康水平的改善速度放缓。目前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为71岁,而我认为,这并不是改革后的成果,而是医疗改革之前的成绩让中国人受益至今。

五、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独特性在于多部委参与医疗卫生方面的决策和管理,资料显示竟达11个部门之多。能否协调好各部门的职能关系到下一步改革能否成功。

回顾中国医改的全过程,失败的原因之一直指政府。中国政府的职能逐渐弱化,政府对医疗卫生部门的财政投入也日益减少,其直接后果,形象地说,就是医生们每天早晨醒来最先想到的是如何挣足够的钱养家糊口。医务人员工资的构成比例很能说明问题,5%~20%是国家提供和保证的,而其余的80%~95%要靠医务人员从病人那里挣出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方面医疗费用不可遏制地上涨,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临床治疗,而同等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疾病预防工作就相应地受到忽视和弱化。在过去的20年~25年间,中国改变了改革前注重预防为主的做法,转向发展昂贵的专科治疗性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2002年部分国家医疗支出资金来源统计表明,中国政府的公共投入为16%,而私有化程度很高的美国达44%,澳大利亚为66%,德国为82%,日本为85%,丹麦则高达87%。而从纵向比较,1980年中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占40%。这一数字的下滑程度显然是惊人的。看到这组数字我们就不难理解,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公平性排名中,中国为何排在第188位,名列191个成员国的倒数第四。

然而即便是已经很少的投入,花得也不是地方。原因之一,政府投入的2/

3花在了只占全部人口1/3的城镇人群身上,而大部分农村人口享受不到这部分投入。原因之二,政府投入的68%花在专科医院的临床治疗方面,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预防性等不适宜市场化的机构和部门。

对策:重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范围广泛,内容繁多,目前正处于政策模式选择与健康照顾制度框架设计的战略机遇期,卫生改革现状不容乐观。勇于承认失败并正视这一现实是改善和变革现有体制的基础。20多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为现代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设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卫生改革实践证明,疾病不仅仅是个人的麻烦和不幸,而是典型的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题,这意味着国家应在健康照顾服务领域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确保所有公民身心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公认性质是“社会福利”,而非“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这意味公民有权从国家、社会那里获得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基本做法。

卫生改革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平等、社会公正,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平等与不公正,只有那些能够有效降低或消除健康照顾领域中不平等、不公正的卫生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与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范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更多公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进而改善生活状况,提高公民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质量。

医药卫生服务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政策范畴属社会政策与社会市场,而非经济政策与经济市场,这就意味着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应从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健康促进和协调发展角度看待健康问题。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卫生改革不能照搬、模仿企业改革模式,健康照顾是“去商品化服务”,只有按照社会市场的运作逻辑,特别是依据公民权利和人类健康需要理论才能发展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医学。

从以上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我们不难总结归纳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的基本原则,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系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

根据世界各国成功经验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我认为应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 原则,改革现有医疗保险制度框架,重新建构现代的、覆盖全民和具有社会平等取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谓“一个制度”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个标准”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社会经济状况确定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和医疗保障水平,这样就可以将所有国民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之中,从而确保所有公民在患病之时得到国家应有的基本健康照顾服务。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很大,因此中国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在上述11个部门之上的更高级的领导机构,制定一个10年~1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政府的责任,协调各部委相关部门的职责权利,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不适于市场因素发挥作用的领域,保证老百姓能够公平地获得医疗卫生服务。

其次,政府应该为医疗卫生的非营利部门提供足够的资金,特别是保证公共

卫生领域工作人员的收入。

第三,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特别是针对广大的农村人口。

第四,建立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价格及安全性的监督和调控的机制,这也是医疗卫生机构成功引入市场化因素的关键前提之一。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历史经验已证明,“广覆盖、低水平”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可行的。目前建立这种保险制度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也已经具备,中国社会与政府完全有经济能力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关键是人们的观念所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照顾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不言而喻,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原则设计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优点非常突出,它既保障健康公平与平等目标,又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条块分隔的健康照顾服务的制度化整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避免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等棘手难题,发挥医疗保险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建立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是世界各国健康照顾的“国际惯例”和成功经验。

篇2: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作者:杨青

来源:《财经界》September,2007

浏览次数:532 文字大小:【大】【中】【小】 关键字: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人们关注的社会话题,更是各专家学者讨论的学术热点。既然要讨论改革,那么就必须找出问题,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确定改革的方向及思路。多年来,关于医疗体制问题研究的文章已经非常多,讨论也很深入。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医疗体制问题主要表现为“看病贵”、“看病难”,而这两大病象又集中说明了三大问题: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急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城乡居民认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20多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这集中体现为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等等。尽管人们对这些现象的存在没有多大争议,但对改革失败的原因却众说纷纭。

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归结起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65%的城乡居民在寻求医疗服务时必须完全依赖自费,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无论是公家出的社会的医保也好,商业保险也好,什么都没有,有25%的城乡居民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由于没有医疗保险,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4.3%,但就诊率却只有13.4%;城乡居民两周患病未及时就诊的比例接近五成,达49%。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报告中也指出:2005年,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在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1.7亿,不到8亿农民的四分之一,而且保障能力非常有限,每个人只有30元钱。所以说,社会化医疗保障覆盖面窄,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的低覆盖率,首先也就损害了医疗体制的公平性。而这种公平性差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筹资公平性;二是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只占少数且范围不断缩小;三是卫生服务利用的文章编号:1009—2781(2007)09—0049—02公平性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其报告中也指出: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多数社会成员(包括相当多农村人口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报告,中国卫生系统的绩效被列为全球192个国家的第144位,卫生筹资的公平性被列为全球倒数第4位。

(3)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国民总体健康水平改善速度减缓。医院业务收入迅速增加,医院硬件建设和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带给我们的是医疗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在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支出当中,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高居80%以上,造成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服务等环节则因资金、人才的缺乏而机构萎缩。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全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这与医院的利益驱导密切相关,也与政府医疗政策执行偏差相互关联,致使医疗机构重医疗轻预防,在诊断中过度用药、过度检查。

综上所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的症结在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急剧三个方面。接着本文将针对性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基于问题的医疗体制改革对策

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三个方面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针对性改革措施:

(1)

建立涵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区医疗保险模式仅仅扮演补充性的角色。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兴起,为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但是,同自愿性的社区医疗保险一样,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困难在于应付“逆向选择”难题。保险公司为了盈利,往往在风险规避上想尽办法,尽可能把医疗风险高的人群排除在外,从而使社区医疗保险所面临的单向逆向选择变成了双向逆向选择。由于逆向选择的普遍存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可能普遍覆盖所有人群。要取代自费模式,离不开国家的介入。国家介入的方式有多种:①强制民众储蓄;②直接经办医疗保险,在自愿基础上鼓励民众参加或者强制民众参加;③强制所有公民加入民间兴办的医疗保险,同时强制民间保险机构以一种大体一致的服务包接纳所有申请者;④直接从一般税收中出资。强制性医疗储蓄的出现可以帮助所有人实现医疗费用风险在其健康与生病时期分摊,但是由于这一制度缺乏在健康人群与生病者之间分散风险的机制以及完全缺乏再分配机制,无论是从风险分担还是从公平的角度来看,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其适用范围不太广泛。

国家也可以通过建立自愿性的医疗保险制度,为国民提供医疗保障。一般而言,国家必须为参保者提供补贴以保持参保费用低廉,而且必须是非营利性,否则便同商业性医疗保险无异而缺乏吸引力。中国改革前的合作医疗属于社区医疗保险,而近来的新型合作医疗已经由县政府接手,成为一种国家兴办并且给予补贴的、自愿性、非营利性的医疗保险。公共救助模式,也就是医疗救助模式,仅仅覆盖贫穷者,虽有助于增进公平,但在分散风险性方面无所作为,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充其量只能成为必要的补充。由于美国以商业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辅,因此医疗救助(Medicaid)就成为其医疗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直到社会医疗保险的兴起,以强制性保险取代了自愿性保险,医疗保障制度的抗风险性和公平性才得到极大的增强。比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更进一步,则是公费医疗体制,亦即全体国民无论贫富,均可获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

(2)

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我国基本国情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医疗卫生机构到底是公益性、福利性,还是市场化、企业化的性质,一直处于争议之中,笔者认为,可以各取所需。对于那些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有能力、有权利享受“高档”的医疗服务。对于这部分群体的医疗服务可以让合资医院、民营医院等盈利性医院去承担。而对于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及城镇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方便、快捷、又好又省地看好病,他们不需要奢华的诊室和富丽的病房,不需要面面俱到的高档检测,政府有责任还他们一个实惠有序的就医环境。

在短期内,政府的经济投入还不可能完全满足医疗市场的多层次需求,最科学的办法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医疗资源(包括人,财,物等资源),迅速调整目前高、尖、精的医疗设备和资深专家都普遍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形成的城市大医院医疗资源过、医疗设备利用不充分、专业技术人员拥挤浪费的布局,在政府统一调控下,有目标、有重点地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应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层次分明的医疗网络。省级大医院宜以攻克重大疑难疾病为目标,在高级医疗设备上有所专攻,集中一个专业投大、投强,投全,避免大医院之间盲目攀全、攀洋、攀新所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市县级医院宜以攻克大病为目标,只需投入能满足临床需求的设备即可,完全不必要花巨资去进技术前沿的大设备。城市社区及乡镇基层医院宜以攻克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只需一般设备即可。省、市县、乡镇三级医院之间,宜以区域就近为前提,建立起医疗互助绿色通道,请专家会诊或向上转送危重病人,宜尽可能舍弃一切繁琐手续,营造层层机构有所专攻,以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

多重手段及多方主体合作以抑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是多种因素形成的。虽然有体制、机制、医药购销、医院内“大处方”和不必要的或重复的、昂贵的理化检查、过度医疗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政府的调控、制约责任。因为费用上限的界定大都是政府物价部门的责任。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大于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必然导致中低收入阶层看不起病。另外,医药购销中间环节过多,但药品层层剥皮,价格一路上扬,完全靠市场调节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政府参与解决,以减少中间环节的非技术性剥皮,使患者用到价格与技术含量相符的药品。

调整医院评价指标。近十几年来,医院的成绩往往与经济效益挂钩,评先进医院、百佳医院也往往看医院营业额多少,多数先进医院、百佳医院与经济收入有关,医院在做自我介绍或宣传时,也往往以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的一个标志。这里,我们并不否认一般情况下,经济效益好,往往代表患者多、医术高、信誉佳。但过份强调或突出这一指标,会带来相互攀比,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后果,往往会忽略其他方面的建设。而医院管理者在追求经济效益与追求“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在实践中很可能是顾此失彼。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大多停留在口号上,而实践操作层面上明显不足。

因此,国家、医院、城乡居民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医疗费用在合理区间适度变动,达到优化医疗体制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丽,郭圣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研究[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2]刘霖.医疗市场化与政府角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3]余绪鹏,冷火萍.近年来中国医疗体制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01)

篇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中国政府于2009年4月颁布了新医改方案, 直指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方案指出, 中国争取到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医疗卫生问题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难题, 各国医改推进都很困难。本文从国家转型视角审视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 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经历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在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解释?未来的方向将会是什么?

本文借用波兰尼对于市场经济的批判性反思, 尤其是他提出的“双向运动”理论, 以国家转型的历时变化作为切入点, 来解读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波兰尼认为, 自我调节并能实现均衡的市场体系从来都是乌托邦, 市场经济的运行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市场经济内在地导致收入不平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将劳动力商品化, 然而劳动力商品化将会摧毁原有的各种对个体的社会保护机制;资本的逐利倾向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实施各种机会主义行为, 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如果国家不采取行动控制市场化运动的速度, 舒缓市场经济发展伴生的社会问题, 那么这些社会性后果将会十分严重。在他看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市场化运动和社会自我保护运动, 这二者的结合就是其“双向运动”理论。对任何国家而言, 这两种运动都是国家治理变革的推动力量。

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市场化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国家转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启动到90年代末, 这一阶段是在市场化运动的推动下, 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政府架构,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上的市场化成效卓著, 国家的经济总量显著上升, 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需要政府职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放权让利”、“简政放权”成为改革第一阶段的主要思路。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在国家转型的第一阶段, 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有学者将这种变化归纳为市场、市场制度和市场社会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相继出现。

1979年元旦, 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提出, 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同年, 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 卫生部又开展了对医院的“五定一奖” (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 工作, 并开始尝试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1984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标志着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1985年成为中国医改元年, 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 提出:“必须进行改革, 放宽政策, 简政放权, 多方集资, 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 把卫生工作搞好。”这一时期医改的基本思路是“放权让利, 扩大医院自主权, 放开搞活, 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效益”, 而改革的基本做法是“只给政策不给钱”。

1992年, 中国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和市场化再次成为热门词汇, 当年9月,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 卫生部按“建设靠国家, 吃饭靠自己”的精神, 要求医院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此后, 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迅速涌现。紧接着, 医德医风被金钱腐蚀, 一些医生开大处方、多用高新仪器检查, 医院乱收费, 虚假广告, 医疗责任事故频发, 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纷至沓来。

2000年2月, 国务院公布了几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开等几项原则。这个意见中, “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 “共建医疗服务集团、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 依法自主经营, 照章纳税”等条目, 被解读成为完全的“市场化”大开绿灯。实践中, 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宿迁对医院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也就是后来广受关注的“卖医院”模式。

3 社会自我保护运动在医疗卫生体制内兴起

进入21世纪, 国家转型进入第二阶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伴生的各种环境和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需要在维护市场繁荣的前提下, 对这种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给予回应。中国的国家转型在“双向运动”的张力中艰难前行。

蓬勃的市场化运动并没有为医疗卫生领域带来满意的结果, 到21世纪初, 医疗卫生领域已成为人们诟病最多的领域之一。人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看病贵”问题上。“看病贵”指的是医疗费用超常快速增长, 低收入者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下降。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费者而言, 医疗服务价格是最为敏感也最为直观的。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 看一次病, 城市居民平均得花163.5元, 农村人得花97.7元, 这个价格比1998年上涨了55%, 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上涨了38%和75%。医疗费用在收入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医疗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2.0%和5.1%上涨到2004年的7.4%和6.0%。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很多病人对医院望而却步, 据调查显示, 城乡居民中48.9%的患者有病不去就诊, 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巨大的社会代价, 种种社会后果不能也不应该完全转嫁到公民个人身上, 国家本应主动地进入医疗卫生等一些社会政策领域, 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但是1990年代末期, 国家却选择了主动退出, 主要体现是这一时期社会政策领域的投入不断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 波兰尼所说的社会自我保护运动开始萌发。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主要靠大众传媒的披露。此外, 互联网的扩张, 也使得一个基于网络的公共平台发展起来, 许多公共问题都是借助网络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公共话题, 并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医患纠纷、天价医疗费、药品安全等问题相继出现, 通过媒体或互联网的披露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 并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

4 医疗卫生体制的特殊性:选择第三条道路

在国家转型的过程中, 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是国家与市场/社会间的张力, 我们所力图构建的美好社会, 正是在这种张力前提下实现的均衡发展。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市场化过度与市场化不足之争, 正是这种张力的鲜明写照。

2005年7月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公布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的研究报告, 报告的结论是:“从总体上讲, 改革是基本不成功的。”报告认为,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直接造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下降, 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是一条错误的改革道路。这份报告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市场化”的改革方式, 似乎只要改变市场化的道路, 医疗卫生领域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于是, 医疗卫生体制究竟向何处去, 医疗卫生改革中究竟要不要“市场化”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问题。

另有观点认为, 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不是市场化过度, 而是市场化不足才出现这种种问题。有学者认为, “中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战略性选择, 并不是放弃市场化、甚至恢复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体制, 而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 探寻将国家介入与市场竞争有效结合的新道路”。

对作为世界性难题的医改, 中国进行了极为有益的尝试。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并不可能只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即要么选择完全市场化的方式, 要么完全抛弃市场化而纯粹依赖政府职能的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道路应该还有第三种可能, 一方面, 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无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 医疗卫生服务也部分地具有私人物品的特征, 这专指医疗卫生服务中超出基本需求范围之外的部分, 为了保证这部分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完全可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满足。面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双重属性, 无论是由政府还是由市场提供, 任何单一化的模式都有其局限性, 于是, 对医改道路的理性选择应该是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和互动。实际上, 最新出台的医改方案, 首先承认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同时也提到“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 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改革原则。

对任何国家来说, 转型都是一个深刻而漫长的过程。历史往往按照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向前发展。30年前, 由于政府财力紧张, 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 逐渐将医疗卫生的责任转嫁给个人;经过30年的发展, 医疗卫生领域彻底改变过去缺医少药的局面, 医疗资源获得了极大丰富。为了应对单纯的市场模式带来的问题, 医疗卫生改革需要政府与市场双管齐下, 各司其职。遵循这样的思路, 中国一定能建立起公平与效率兼备、可持续发展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借用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对此进行全面审视, 并结合国家转型的时代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市场化运动和社会自我保护运动两个阶段, 在这当中成绩和问题并存, 矛盾和争议不断。在市场化过度与不足的争论中, 第三条道路的优势和可行性日益凸显, 即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功能, 促进二者有机结合, 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双向运动”,国家转型,市场化运动,社会自我保护运动

参考文献

篇4: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关键词:养老金制度现状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危机的国家之一,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原有的养老金制度有很多弊端,已无法应付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需要不断深化对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

(一)“统账结合”的企业基本社会养老制度名不副实,存在较大的隐性债务

所谓“统账结合”是指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国务院在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现统一了各地“统账结合”实施方案、缴费比例和管理办法。“统账结合”虽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在全国推广,但并未能够真正落实。原因在于转轨后,统筹基金的当期支付出现大量缺口。从养老保险改革角度看来,城镇职工分为三种:改革前退休的职工为“老人”;改革前参加工作而在改革后退休的为“中人”;在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为“新人”。“老人”和“中人”在改革前并没有私人积累,但是未来仍要支付他们的养老费用,这就意味着国家对这部分人负有“隐性债务”。但金额巨大,国家财政很难一次性地拿出这么多资金来补偿对“老人”和“中人”的隐性债务。据世界银行的一项估算,从2001年至2075年,这一缺口将有9万亿元之巨。隐性债务的存在,增加了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

(二)养老保障体系三大支柱中的企业年金发展缓慢

目前国际上普遍实行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制,即三大支柱包含了即收即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自愿储蓄制度。我国社会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案也仿照国际上实行的三支柱式的养老保险体制,在1991年的6月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比较好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国务院于2000年12月第一次在其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改称为“企业年金”。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也随着劳动保障部门在2003年12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颁布初步形成,是中国全面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开始的标志。我国到2010年末已有3.7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覆盖的职工人数为1334万人,企业年金规模已达2809亿元。

但目前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占GDP的比重一直是在1%以下浮动,2010年的数值只有0.71%。并且,企业年金总体的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在近两年始终呈现下降态势,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产业、地区、企业间企业年金资产规模的增速相差很大,极不均衡。新兴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快于传统产业,沿海地区快于内陆地区,国有制企业好于其他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性。

2.企业年金制度内部的治理结构中监督和制衡机制的不完善。大部分的企业年金缺少托管机制这一块,因此,导致年金基金的使用权、所有权和监督权三权不能相互独立和相互制衡,年金资产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3.由于多种组织运行模式的并存,使年金基金的管理处于一种无序和不规范状态。现行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企业自行管理、社保机构经办、保险公司管理三种。

(三)养老金投资渠道过于狭窄,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统账”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是我国现行的养老金的主要模式。当中的“统”即社会统筹采用的是即收即付式的筹资模式,很难有保值增值性,使养老金也难有任何的积累,“账”则是指个人账户,它主要采用的是基金积累式的筹资模式,它是企业对于处在在职期间的职工,为他们建立一个专门的延迟支付的养老保险基金,这种基金是从其退休时开始支付的,一直到其死亡,有较强的保值增值性。而企业年金,主要采用的筹资模式就是个人账户,一般企业年金会进入金融市场进行投资营运管理,通常都是以基金会组织的形式进入。最后一个层次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则是投保人自愿投保,由商业保险公司实行。可见,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个人账户基金在职工的工作期间及退休后的长时间之内均具有保值增值的需要。

而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占养老保险的80%,养老金替代率很高,基本养老金中社会统筹部分是现收现付制,因此,无法进行保值增值,而个人账户部分采用的是基金积累制,这一部分基金是可以保值增值的,现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对个人账户基金采用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如智利采用完全积累基金制,把基金交给性质为私营公司的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来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也给养老基金带来了相当大的回报和收益。但我国现在不仅个人账户基本属于“空账”运行,而且对基本养老金部分的投资限制很严,自1991年起,國务院严格限制养老基金的投资方向,限定其只能用于存银行和买国债这两种方法。

国务院在1993年中颁布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中:规定在确保正常开支六个月的各项离退休费用的需要且留足必备的资金以待周转之后,各级社保机构对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可动用部分结余的基金来增值。有两种保值增值的方式,其一是购买国库券和国有银行发行债券;其二是资金由国有银行、国家信托投资公司代理进行放款。

然而,这些都没有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从银行存款可以看出,在1985-1995年期间,一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加权利率低于当年通货膨胀率的有7年,保值都谈不上,别说是增值了。再看国债,国家债券品种少,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约一个百分点,但由于二级市场的不完善反而不如存银行有吸引力。

(四)养老金存在投资监管问题

由于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刚刚起步,监管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在我国存在着统筹基金结余、个人账户基金结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等社会保障基金的形式。目前,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监管,全国社保基金在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及有关部门的监督下主要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进行监管、企业年金还处于多头监管之下。

二是监管的主要目标还处于保值阶段。目前,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其他种类的基金监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仅仅允许个人账户基金投资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最近刚刚允许进行少量的协议存款。社会统筹基金的结余只允许投资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对企业年金还没有很明确的监管措施。虽然这些相对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于保证基金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随着基金逐渐投资于资本市场,显然还局限于这样的监管是不够的。

三是监管的手段还主要依靠行政性手段。目前,主要通过进行限制性的规定,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管,对基金投资运作机构的直接监管还比较多。

二、改革和深化我国养老保障体系

(一)对财政支出结构等进行调整来弥补隐性债务

除了财政补助养老保险基金外,我国政府在财政方面还应当采用多种途径筹资来弥补隐性债务。

一是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使更多的资金能用于基本养老保险。自从我国的财政预算把基本养老保险进行了费改税并纳入后,养老保险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至约10%。过去主要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然而经济改革地不断深化,经济建设的支出在逐渐地债务化,政府机构的精简改革后行政管理费用也会压缩一些,还可从其他开支中腾出一些用于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通过创造新的税收来源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资金来源。可以开征新税种或附加税值来扩大资金来源。例如开征个人所得税附加、特种消费行为税等。

三是政府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发行特种国债筹资。例如借鉴智利等国的经验发行特种国债来部分弥补隐性债务。

(二)发展完善企业年金制度

一是实行积极财税政策,提高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政府在税收方面还存着很大的支持空间,通过各种给予企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因此,要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首先规范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尤为必要,即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法律亟待完善;其次,政府对有企业年金的企业提供必要降低税率等的优惠政策。此外,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应当规定其享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权利。

二是规范企业年金的管理制度,使监督管理体系实现系统化,保证企业年金的安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企業年金管理形式是独立的企业年金基金会。一般由一个或几个地区的多个企业发起基金会,并且基金会本身与发起的企业完全相互独立,这样就避免了发起企业干预年金基金的管理运作的可能性。而且在运行费用上,由多个企业联合组建会得到大大降低,也有利于基金的规模化运作。因此,这样的独立的企业年金基金会应是我国借鉴的主要管理模式,由基金会来主要负责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在监督方面,政府应着力建立和不断地完善监管体系,使其系统化,可以贯穿到企业年金的设立、运行等各个环节。应把企业自身管理以及社会保险机构的年金资金转移到所发起的企业年金基金会,然后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的权利委托给具备基金投资经验的金融和保险机构等,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投资公司等。

(三)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多元化投资

多元化的基金投资和管理模式是实现基金投资的有效途径。多元化的投资主要包括投资工具的多元化、投资对象的多元化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这种多元化投资模式对化解投资风险,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2011年第九届《财经》年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到,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可以学习社保基金,投资到股市中以获取收益。在其《改善资本市场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成长》中再次提出养老金入市。所以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等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完善养老金投资运营的监管体制

基金监管的基本思想应该是由行政性的直接监管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监管为主,也就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市场运作、政府监管”转变,逐步建立起法律健全、职责明确、精干高效的监管制度。

结合中国实际,选择适合的监管模式,并尽快理顺监管体制。目前,我国的监管模式被称为积极监管的监管模式,其实质实际上是严格型监管。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十分发达,基金运作机构还缺乏投资经验,在一定时期是必要的。但随着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资本市场也将逐渐成熟,对基金投资运作机构的行为也将逐渐规范,应逐步过渡到审慎性的监管模式,对投资运作机构不要进行直接的干预,不要对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进行限制。而主要是采取对其资格的认定及事后监管上,这样才能提高基金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邓子基.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J].财经论从,2002(1).

2.赵建国.多元化投资:实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DB/OL].万方数据网,2000(9).

3.苏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篇5: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政治参与不足。

●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渠道不畅通。

●保障公民权利的制度不健全。

2.基层民主建设问题

3.行政体制改革问题

政府决策失误问责制度的缺乏

●政府行政效能不高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

• ●司法体制机制不健全。

• ●部分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的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在行政执法方面,执法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执法不文明、作风不端

正的问题仍然出现;滥用司法权、以权谋私的问题仍有发生。

5.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方向单一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法制化程度不高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存在着机制上的障碍

1.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

●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不合理。

2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

●国有企业缺乏规模经济,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国有企业改革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家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3.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 ●农产品供求总量已经大体平衡。

• ●乡镇企业增长速度趋缓。

• ●农业和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待创新。

4.现代市场的建设问题

• ●现代商品市场建设不健全。

●现代劳动力市场建设有待加强。●现代金融市场有待进一步改革。5.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政治建设的展望

• ●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将二者看作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法治国家的步伐。●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让民间组织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政府更加主动积极地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治理的方向。

• ●通过三条途径,全面推进增量民主。一是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

国民主的现实道路。二是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三是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

• ●持续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一种有序的民主。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政治取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经济建设的展望

• ●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主要依靠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特别是在目

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很乐观的情况下更应当如此。扩大内需重要的是要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篇6: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学院:劳动经济学院专业:劳动关系

姓名:邓盼盼

学号:2007053126

摘要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社会的发展也历经了几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建立了面向企业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农村建立了面向全体农民的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开放以后,1998年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和2007年分别试点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缺乏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亿万民众的心病,医疗服务自然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加快并深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形成的主要阶段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经历以下的三个时期 Ⅰ医疗保障的初期

初期医保制度的形态

建国初期,也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形成的初步时期。这一时期的医保制度主要系现在两大结构和三大制度。两个结构即城镇和农村两个分支。三大制度即劳保医疗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享受劳保医疗的职工患病到指定医院就医,基本上医疗费用个人不用负担。公费医疗制度主要适用于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符合政策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报销比例有所不同。农村合作医疗,不用多说适用于我国的广大农民,是一种互助互济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水平很低。

初期医保制度的优劣

医疗保障初期的医保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效的保障了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这个新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把劳动者看病就医由个人行为,转变为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责任。在医疗方面,确实地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这一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就是缺乏稳定的医疗基金来源,在制度运行中很大一部分的医疗费用由国家担负,导致对财政的压力过大;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医疗资源浪费。其次,医疗保障的管理和社会化的程度低,缺乏风险的互助共济功能。Ⅱ医疗保障的探索时期

改革探索时期的医保制度

任何一个制度的确立和运行都要有与其适应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那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制度不断改革,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公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共同运行等这些变

化,劳保医疗制度、公费医疗已不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完善与改革。

现有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针对劳保医疗制度,探索退离休人员医疗费用以及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的社会统筹;本着以支定筹的原则,医疗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增强了医疗基金互助共济和抗风险能力。针对公费医疗制度,实行经费与享受者个人挂钩的办法,享受者个人就医时自负一定比例的医疗费;增强公费医疗享受者的节约意识,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改革试点,明确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方法,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了

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制约。其次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在全国进行新农合试点。此外就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革,把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大、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的城镇居民。

改革探索时期医保制度的优劣

改革探索时期改革了原有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建立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巩固城镇职工医保的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居民医保、新农村合作医疗、城乡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在保障对象上实现从城镇职工到城镇居民的延伸;在筹资机制上实现从单一筹资到多元筹资的延伸;在保障方式上实现从单一保障到多种保障的延伸。

与此同时,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职工医保费用统筹基金超支问题、缴费基数问题以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依然不高,登记、理赔程序繁杂等等,还需要更好的解决。Ⅲ医疗保障的建设与完善时期

建设、完善时期的医保制度

完善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发展步伐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医疗保障事业的财政投入;规划统筹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协调发展;强化对医疗服务的调控和制约,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坚持三改并举,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Ⅰ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也就是最底层,由社会慈善救助和城乡医疗救助组成;第二层也就是主干层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三层即补充层,主要由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组成。2004-2008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1.09亿人,增加到3.18亿,截至2010年底,已达到约4亿人;2009年6月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8.3亿人。由此可见,我国的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广泛,参保人数近年来增长快速。

Ⅱ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些问题

首先,城乡居民保障人群还没有做到全覆盖。现行制度中参保提倡是“政府引导、自愿参加”,实际工作中存在保障遗漏人群,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无缴费能力的贫困人群、未感受到疾病之忧的健康人群、无医疗费用支付之忧的富裕人群。其次,是不稳定就业人群其身份在职工与居民之间转变,所属不同类型的基本医疗保险却不能随之转换,影响参保积极性。

另一方面是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在全国范围流动而其社保关系却无法随其自由转移,医疗保险管理与服务感到不便。此外,城乡人口身份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正在变得模糊,截然分开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管理与服务难以适应城乡居民实际需要。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基于我国的现阶段的国情,针对我国的医保现状及问题,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Ⅰ提高国家保障能力,在广覆盖的基础上实行国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建议将“职工应当参加”、“居民自愿参加”、“政府补贴支持”的政策导向调整为“国家统筹保障、国民依法参保”,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人群全覆盖。建议将“职工应当参加”、“居民自愿参加”、“政府补贴支持”的政策导向调整为“国家统筹保障、国民依法参保”,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人群全覆盖。

Ⅱ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缩小保障水平差距,实现各项制度兼容和转换,提高统筹层次,合理调节各个水平下的医保能力。

Ⅲ化繁为简,集约高效管理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目前,职工、居民、农民三类人群基本医疗保险分属两部门管理,双轨制运行,存在个人保险关系流转不畅、接续不便等弊端。优化管理办法,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便捷服务群众,应该刻不容缓地摆上重要议事桌面上来。建议加强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建立政府一个部门管理、集中一个窗口服务、一张保险卡全国通用、城乡一体化运行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机制。

Ⅳ实行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采取综合措施治理“过度医疗”、“过度用药”、“过高药价”这三大侵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顽症,杜绝浪费,保障有限的保险资金发挥更大的保障效益。

篇7: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卫生工作是农村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进行医疗改革试点,1998年医疗改革进入组织实施阶段。2000年7月,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以全面展开。2009年春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再次成为“两会”的热点之一。2009年4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新医改方案,全国人民对新医改寄予厚望。但是从在此以前医改实践来看,改革的成效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一、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举步维艰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但经过试点工作暴露出很多问题,首先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识不足,疑虑重重。这里有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对国家的农村卫生政策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信心不足,可预期性的利益渺茫。其次是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不堪负重。据悉,在“以药养医”的医疗服务下,药品价格在各环节的实际构成中,生产成本只占30%,商业流通成本占到20%—25%,其中包含医药代表5%的提成,医院环节占45%—50%,包括医院加价、折扣和医生回扣的费用。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民收入增加了,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看病难的情形越来越严重。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是4140元,而农民住院平均费用是2286.84元,比2007年增加了82.84元。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农民住院,他全年收入超过一半可能都要花在医疗费用上。第三,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混乱。到2004年末,全国共设立51.5万个村卫生室,其中:村办27.7万个,联营3.6万个,乡卫生院设点2.6万个,私人办15.8万个。[1]而且相当多的村办卫生室也名不符实,使农民对自己投入到“新农合”的资金缺乏安全感。

2.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近几年来,农村医疗卫生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乱办医的现象比较严重,村级卫生室与个体诊所遍布乡村,导致盲目发展、无序竞争、假医假药等现象愈演愈烈。在广大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网底不牢,功能弱化,医疗秩序混乱。村级卫生室名义上属于集体,实际上属于个人,它们既不承担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网底任务,更不顾公共卫生道德,以盈利为目的,与乡镇卫生院争地盘、争病原、抢业务,导致三级卫生网原有的层次转诊、业务指导关系基本丧失。为了生存,乡镇卫生院也纷纷走出院门,开办所谓第二门诊、第三门诊,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3.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人员经费增长拉动上。按照要求,各级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应占到财政总支出比例的8%。以湖南省为例,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省级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比例在3 %左右,市级2%左右,县级仅1%左右,公务费和业务费几乎没有增长甚至下降。而在有限的农村公共卫生公务费和业务费中,政府支出逐渐走低,公务费和业务费从2003年的2.58亿元下降到2004年的1.84亿元,剔除价格影响因素,年均增长速度为10.7%,致使公共卫生机构必然通过“有偿服务”进行“创收”,来解决业务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村基层预防保健服务经费严重不足,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削弱,某些已经消灭或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在一些地方时有回升,而且新发生的病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4.卫生资源分布不尽人意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严重的不合理,据统计,200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5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而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当年,城镇人口约为3.79亿人,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30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乡村人口为8.66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0.7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前者是后者的13倍。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严重。根据统计数字和农村调查研究的结果,估计有40%—60%的人,因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2]。世界卫生组织通常用三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根据卫生部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是58.2/10万,高出城镇2.6倍;城市婴儿死亡率是12.2‰,而农村婴儿死亡率33.1‰,高出城镇2.7倍。卫生部2007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过去五年,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长8.9%、农村增长了2.4%,而年医疗卫生支出城市、农村分别增长了13.5%和11.8%。可见,农民医疗保健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运营机制不完善

我国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最初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卫生事业单位,具有“一大二公”的时代特征,基本上是一种相对保守、封闭的运作模式。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独家办医,垄断经营,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医院没有压力,缺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识,医院与医院、医生与医生之间没有竞争,活力不足。就职工而言,其中的绝大部分没有危机感,依赖国家和单位来养活,缺乏开拓经营、增收创收的思想意识,乡镇卫生院的荣辱兴衰、盈亏进退与职工个人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由于长期受“大锅饭”管理体制的约束,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其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使得农村乡镇卫生院失去了计划运作的依托,面向市场则成为了农村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决策。

1.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是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和疾病病种复杂性,扩大报销范围,提供补偿率,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国务院2009年4月6日公布的新医改方案提出:到2010年,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提高,都会提高医药消费水平,扩大医药消费市场,数据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补偿率预计30%都不到,按照国际惯例,补偿率提高到超过70%以上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未来的投入还有很大空间。二是力争三年之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覆盖至全体农民,新医改将其圈定为参保率提高90%以上。三是逐步降低并有效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新医改方案指出,要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这意味着“以药养医”的管理模式即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目前,由于国家对药品管理的政策与基层实际不配套,存在“失控”的现象。如药品实行顺价销售政策,医院为追求最大化的利润空间,被迫采购价格高的药品,使得药品的价格与价值脱节,导致药价虚高。从当前的情况看,要进一步完善县内医疗单位药品采购制度,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最大限度降低药价。物价部门应加大对医院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多为病人着想,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让参合农民就医得到更多的实惠。四是因地制宜对农村特定群体提供帮助。如对当年没有发生医疗费的农户提供免费体检,这对没有较好自我保健意识的农民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

2.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新医改方案的要求,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30%的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导向作用,是其它卫生费用来源(包括社区筹资、社会筹资、服务收费等)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对贫困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应给予补助。落实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对口重点支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要提高投入的有效性,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和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上来。政府必须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3.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随着农村经济、交通、区划和基层组织的变化,原有的三级医疗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甚至重复建设,客观上存在着种种不适应,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是应打破行政区划布局。在今后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中,应进一步打破行政界限,构建合理医疗圈,并将医疗体制改革放到一个信息化平台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档立库,加强医患之间的互动,以在更高水平上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原则上坚持“一乡一院”、“一村一室”。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设置要考虑其服务人口多少、服务半径大小。二是乡镇卫生院与乡镇计划生育指导站实行共享,解决两者并立造成的资源浪费。三是对那些离县级医疗机构过近,且生存能力很差的乡镇卫生院,应实行撤、并、转,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四是要控制乡村医生的数量,提高质量。严格实行乡村医生的准入制度。五是在明确服务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高档设备购置,减少资源闲置浪费。

4.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

各级政府按照分级管理,建立起以县(市)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确立乡镇卫生院在 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中的管理地位,这样才有利于解决农村卫生服务监督与管理缺位的矛盾。在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统一管理下,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才能形成分层经营、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服务体系,只有通过对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才可能对农村卫生工作实现全行业管理,把农村卫生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核心在管理,盘活现有卫生资源,调动积极性,加强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强化县(市)对乡村的卫生业务扶持和监管功能,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注释:

篇8: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和对策

1.1 公平性的比较——印度高于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7年对其191个成员国的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评估, 中国和印度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表现分别排名第144位和第112位。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方面, 中国排名第139位, 印度排名第133位。而在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的排名中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中位列倒数第四, 印度则排在第44位左右。可见在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对比中, 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公平性远远不如印度。

1.2 效率的比较——印度的整体效率高于中国

数据来源: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ystem[OL].

由表1可见, 中国的医疗投入并不少于印度, 但是由于中国昂贵的药品价格和治疗检查费用, 以及大处方等原因, 浪费了中国大量的医疗投入;而印度以低廉的价格和高水平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医疗投入的利用效率。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效率低于印度。

2 中印医疗卫生体系分析

2.1 印度的医疗卫生体系

2.1.1 医疗保障项目

印度的医疗保障主要由免费的医疗政策、贫困救助基金、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少量的医疗保险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的免费医疗政策。印度宪法规定, 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资金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

2.1.2 医疗服务体系

印度的医疗服务体系主要特点是“公立医疗机构”和“私人医疗机构”互为补充的医疗体系。各级政府医院数量远远没有私立医院多, 但是所有的政府医院对人们都是免费的, 包括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住院病人的伙食费等。光顾印度政府医院的基本都是低收入人群, 政府医院起到了社会公平和救助贫弱的“稳定剂”作用。印度的私人医疗机构是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主要场所, 其中尤以门诊为主。大部分私人医疗部门都是营利性机构, 政府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为贫穷患者适度减免医疗费用。

2.1.3 印度的医疗卫生体系分析

印度的医疗保障项目中, 免费医疗政策大大加强了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性, 让占人口比例29% 的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公立医疗机构与私人医疗机构互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 使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都能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2 市场化改革后的中国医疗卫生体系

2.2.1 医疗保障项目

我国的医疗保障包括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建立不久还不完善的医疗救助制度。其中以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历史最久, 发展最为完善。尽管我国致力于建立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但我国40%的城镇居民、72%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 看病吃药都需要自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人群是农民, 政府、集体、农民三方缴费, 主要保大病, 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医疗救助制度在2005年以后逐步建立, 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2.2.2 医疗服务体系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公立医疗机构占有绝对优势。私人医疗机构发展缓慢, 且水平不高、规模较小。虽然公立医疗机构是政府办的, 但是其经营又具有私人医疗机构的性质, 收入主要来源于经营所得, 而不是政府财政。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中国卫生统计年鉴[OL].[2007-12-10].

由表2可见, 政府办和卫生部门所属的卫生机构有136301个, 而企业办的只有28147个, 其余的卫生机构大多不能称为“医院”, 只能称为“诊所”。因此, 可见, 国家办和卫生部门办的卫生机构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2.2.3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分析

中国的医疗保障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医疗保险, 但是医疗保险在整个社会的覆盖率很低, 这导致医疗保障制度缺乏公平性;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疗机构占主导, 但其收入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营所得, 因此我国的公立医疗机构是具有垄断性质的营利机构, 既有营利的本质又有垄断的优势。私人医疗机构因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发展缓慢。尽管个体卫生机构的经营效率不低, 但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效率却因缺乏公平性和高额的医疗费用而降低了, 整个社会的医疗投入被大大浪费了。

3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畸形市场化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公费医疗的改革:将公费医疗改革为医疗保险, 实行“三方缴费”, 同时提高自付比例。这一改革, 使能够留在医疗保险体制内的为富人, 穷人没有经济能力参与;②医疗机构的改革:这一改革并没有改变医疗机构的所有权性质, 而单纯是医疗机构“自负盈亏”的改革。因而并没有建立医疗机构健康的竞争环境, 医疗机构更像是一种垄断的营利机构。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政府没有与医疗机构完全切割。这一点可以从公立医疗机构与私立医疗机构的比例看出来。印度各级政府医院数量远远没有私立医院多, 私人医疗机构是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主要场所, 其中尤以门诊为主。而在我国, 公立的医疗机构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2) 政府大幅减少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 公立医疗机构转变为营利性机构。1992年9月,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 卫生部贯彻文件提出的“建设靠国家, 吃饭靠自己”的精神, 卫生部门工作会议中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这一政策刺激了医院通过创收来弥补收入不足。公立医疗机构成为了营利性机构, 但整个医疗体系并没有充分竞争的环境——市场化的重要要件。由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性质, 私人医疗机构的缓慢发展, 为药品、器械等的黑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 政府减少了自身在医疗保障领域中的责任。市场化改革中, 政府减少了自身在医疗保障领域中的责任, 对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责任尤为缺失。医疗保险取代公费医疗, 贫困者被制度排斥在医疗保险体制外, 缺少医疗保障。

4 小结

笔者认为,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的方向并没有错, 失败的原因在于改革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化, 而是一个畸形的市场化。

“公费医疗”改革与医疗机构的“自负盈亏”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化, 改革后的市场化是畸形的, 健康的市场化应当具有合理、有效的竞争。因此, 政府应当理顺责任关系, 完善医疗领域的竞争规则, 推动私人医疗机构的发展以及相关医疗领域的开放;同时应当准确定位医疗保障的目标人群, 在市场化的医疗领域中承担对贫困者、弱势群体的保障责任。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否在于“过度市场化”。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了印度和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公费医疗”改革和公立医疗机构的“自负盈亏”, 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两个主要表现, 但这些改革并不是真正健康的市场化。本文认为,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的方向是可取的, 改革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化过度, 而在于市场化畸形。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市场化,印度,中国

参考文献

[1]胡苏云, 滕文.印度医疗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 2007 (11) :83-89.

上一篇:家禽疫苗的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下一篇:给材料作文的写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