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北邮作业

2024-05-04

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北邮作业(精选4篇)

篇1: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北邮作业

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

摘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这段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中国的政治社会稳定创造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而改革的方向和领域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深化、体制、改革、方向、领域

一、前言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时间表等,并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一度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注重用改革的办法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使我国改革迈上了新的伟大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是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自1978年的邓小平主持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这段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30多年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很不完善,核心问题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干预太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是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

二、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我国现阶段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推进上述的改革开放政策分不开。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仍相当艰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包括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城乡、地区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虽然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有关,但更直接的原因是体制机制还存在弊端。比如,固定资产投资过度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一再出现,就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财税、金融、投资体制不合理,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密切相关。又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是由于企业改革尚未完成,现代市场体系不完善,资源性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还不合理,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再如,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发展不协调,重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以及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说明,只有深化改革,进一步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才能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有深化改革,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总之,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三、推进改革的措施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前,围绕建立和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应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改革。

第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各国政府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现代政府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这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和核心。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把政府职能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管得过宽过多、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和权责脱节,进一步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使职权,做到权责一致,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为此,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不该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坚决放开。目前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仍然管了不少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还过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有效利用。必须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不得直接干预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的经营活动与具体业务。另一方面,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好。必须明确政府的管理权限,并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创新。调节经济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主要是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克服市场的消极方面。市场监管是政府的又一项重要职能,要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方面已有较大进步,但还需要加强。当务之急和今后的重点,是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和领导精力更多地向这两项职能倾斜。以上两个方面,也就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规范政府行为,以做到宏观管理合理、有效。此外,还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和决策权,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效能型政府。这样,才能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协调和健康发展。

第二,企业改革。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自主创新、优化结构、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基础也在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企业改革重组,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等各类企业,都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验表明,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说到底要靠一大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农村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订流转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限定划拨用地范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完善与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探索建立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研究制订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在城市落户的相关政策;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

第四,文化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问题,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报刊及广播电视资源,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要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五,财税、金融、投资改革。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政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无论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需要发挥财政、金融、投资的杠杆作用。在财税体制方面,重点是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财税制度与政策体系,并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企业技术和产品开发;加大政府采购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支持力度;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在金融体制方面,重点是完善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体系,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采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的金融政策,支持产业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深化金融企业改革,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在投资体制方面,重点是确立和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的范围和行为,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特别是加强投资信息引导,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投资执法检查,以有效遏制盲目投资、过度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无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产品价格和土地、水等要素价格明显偏低,以至于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普遍存在浪费资源的现象。因此,必须深化价格体系改革,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在控制价格总水平的前提下,逐步理顺水、电、煤、油、气和运输等基础产品的价格,合理调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价格和收费。当然,这方面的改革十分复杂,在改革中要兼顾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尤其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第六,民生领域的改革。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要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从现实情况看,特别要扩大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助贫困人口,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安定。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也要靠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制度保障。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完善促进和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抓紧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恰当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构建社会安全网。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推进污染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上述改革,没有一件是可以轻松办到的,没有一件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但是,我们相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领导我们完成这些改革,也将全力配合与支持党和政府的改革努力。我们国家已经完成的许多改革最初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际上至今还有一些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我们已经完成的伟大变革,还不愿接受和相信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还可能一波三折,但是党和政府一定能够领导我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取得改革的胜利和成功。

四、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变,有利于我国按照改革战略目标不断推进。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人们对我国30多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领域的改革,有着广泛的共识。但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我国处于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之中,使得我国更加处于国际观瞻所系的重要焦点。同时,我国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综合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改革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步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科学把握改革时机,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做大做强,增加改革的困难,贻误改革的时机,影响我国改革的进程。

改革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增强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使改革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各种重要利益关系,统筹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为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改革是我国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伴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调整与变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就要求我国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排除各种错误干扰。我国改革一直存在着“左”和右的错误干扰。“左”的错误往往用经典著作中个别论断机械对照和解释我国现实国情,尤其以我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片面否定改革,错误地认为我国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右的错误观点认为我国没有完全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罔顾现实地批判我国改革只是停滞不前,其实质是想把我国改革引向资本主义的歧途。我国改革必须防止“左”,也要警惕右,但主要是要防止“左”。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左’带有革命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当前,尤其要注意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打着“左”的旗帜阻碍改革。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来越触及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极力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但他们不敢公然反对改革,就打着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旗号,批评改革、否定改革、阻碍改革。“左”和右的错误,都是要否定我国改革的巨大成就,都是想改变我国改革方向。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五、结论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世界为之赞叹。《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说,这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团队第一次全面规划宏伟的改革路线图,决定描绘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说,中国已迈出关键性一步,以加速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总之,最近的国际局势再一次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改革开放及其带来的发展,为中国的政治社会稳定创造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将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以克服和解决。让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又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篇2: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北邮作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的建议》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当前,我国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空前艰巨,改革的难度空前加大,改革的要求空前提高。为此,我国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遵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移植,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试验,不断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经由“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减少改革的阻力,为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但毋庸置疑,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改革模式不能为人们提供前瞻性方向和目标,容易被认为是一种策略性选择,往往产生只重视短期效益的决策行为取向。为此,必须注重改革的战略性、规划改革的长远目标,告别“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是我国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注重改革的战略性,就是从全局和整体出发筹划改革的战略目标、优先循序和战略重点,为人们提供可行性的“全景图”、“路线图”和“时间表”。这就要从顶层设计、高层谋划,通观全部、把握全局,从战略高度规划改革的总体方案,绘就改革的发展蓝图。这不仅有利于避免改革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而且有利于激发人们拼搏奋斗的动力。

在改革初期阶段,我国改革主要是针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随着我国改革的持续深入和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积极总结改革经验教训,努力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在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总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这些目标指导下,我国锐意推进改革进程,在各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等等。随着我国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自觉意识,从战略上规划和完善改革的总体布局和长远目标,使我国改革的目标更加清晰,改革的方针更加明确,改革的步骤更加具体,从而把我国改革不断引向前进。

我国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因而,在改革初始阶段不可能全面开花,必须在相对容易、见效最快、最为紧迫的领域求得突破,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及其他领域,实现全面进步。我国改革是从经济领域起步的,经济领域改革的成效也最为突出。我国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居于整个改革的主导地位。这种经济体制改革的“单兵突进”,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助于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但随着我国改革开始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更深、更广阔的方面,涉及到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包括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领域,就需要我们把握改革的整体性,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领域改革。

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紧密相连、相互统一的关系原理,各个领域的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需要有整体的改革加以适应。任何一个领域建设的滞后,都会影响和阻碍其他领域的改革,容易出现“木桶效应”,进展最慢的那项改革成为整体改革的约束和阻力,以致最终拖累改革的全部进程。我国改革本身就是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全面改革。因此,党的十七届五中通过的《决议》强调指出,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正是要突破“单兵突进”,着眼“综合配套”。

整体推进各领域改革,既要积极推进相对成熟领域的改革,又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相互衔接、协调推进。在我国新形势新阶段下,相对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改革而言,政治体制改革更为艰难、更为紧迫,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体制更好地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保障。早在1986年邓小平就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没有政府职能的完全转变,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完善,不但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还会阻碍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改革的继续前进,成为改革的羁绊。从这种意义上讲,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包括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在内的所有改革的迫切需要。

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的坚定性,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兴利除弊、扬长避短的过程,这既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又要扫清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为社会和谐创造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国改革决不能削弱这些优势,而是要把这些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变,有利于我国按照改革战略目标不断推进。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人们对我国30多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领域的改革,有着广泛的共识。但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我国处于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之中,使得我国更加处于国际观瞻所系的重要焦点。同时,我国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综合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改革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步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科学把握改革时机,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做大做强,增加改革的困难,贻误改革的时机,影响我国改革的进程。

改革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增强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使改革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各种重要利益关系,统筹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为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

篇3: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北邮作业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三大问题

一般认为, 高等教育体制是国家组织和管理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制度的总称。它在宏观层面是指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三个方面在总体上构成一个相互制约的体系, 从其内涵和外延来讲, 既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又有各自独立存在的属性。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既有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也有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领域的问题。

(一) 管理体制问题

1.体制上的统一性和计划性严重束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建国以后, 中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度的统一和集中。这种管理体制上的统一性和计划性, 严重束缚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取中央教育部门、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头举办、分级管理的运行机制, 教育结构体系封闭, 各种教育机构的功能过于分割和重复, 各类教育缺乏有机衔接与沟通, 各种教育力量和资源不能充分整合, 发挥整体效益。

2.学校缺乏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 统得过死, 影响了学校自主权的充分发挥。教育体制改革实施以来, 高校办学自主权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乃至课程安排上等, 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学校的限制, 束缚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充分发挥, 挫伤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政府作为单一的投资主体和办学主体的双重身份, 学校计划难以准确及时地反映人才市场对某一类人才的供求状况, 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3.以政府管理模式管理学校, 忽视教育规律

长期以来, 高等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立基本上是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设置的, 并实行与政府相同或相似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下, 学校管理势必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方面, 在管理决策中行政意志、部门意志过分突出, 忽视了学术特点, 没有充分发挥专家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管理学校中的作用;另一方面, 在管理重心上, 行政地位和部门作用过分彰显, 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不够突出, 造成学校各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为师生、为教学服务的主客体关系倒置。

4.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囿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 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 仍然存在着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待权利与义务、投入与产出的思维模式, 存在着遵循这种思维模式的运作方式。比如:在干部任用上, 依然实行终身制, 除非犯了什么大错, 否则就只能上不能下, 许多岗位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职工队伍建设上, “铁饭碗”、“铁交椅”、“大锅饭”现象没有完全根除, 造成冗员过多, 人浮于事;在人事分配政策上, 缺乏竞争机制, 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财务管理上, 经费来源单一, 重视过程管理, 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

(1) 办学体制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是典型的以国家为主体, 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其中起决定作用, 既是主办者又是管理者。近年来, 社会力量办学虽有一定的发展, 也仍只是星星之火难以燎原, 且存在规模小、基础弱、地位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民办高校因为受制于一系列歧视政策, 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可以说, 政府办学的单一格局几乎没有打破。

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的办学体制存在一些先天缺陷。首先, 举办主体之间力量比例失衡, 教育的发展难以适应社会各方面地要求。其次, 由于办学主体单一, 教育的发展难免显得僵化和缺乏活力。更为严重地是, 由于学校的活动都要由政府来调控, 政府的局部政策偏差极易造成高等教育的整体偏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单一的办学体制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 极大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2) 投资体制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投资单一化向政府、社会、个人投资的多渠道发展的过程, 但目前仍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这种以国家投资为主的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经济明显不协调, 难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经费短缺的尖锐矛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瓶颈”。单一的投资体制不利于缓解国家财政压力, 不利于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的迅速发展, 不利于形成融资渠道, 阻碍了大量闲置的民间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中来。

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的相关性

(一) 任何完善的管理体制都必须建立在办学主体的有效行为之上才能实现

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它不是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唯一主体。政府主要是起一种宏观调控和评价的作用, 目的是把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通过政府的调控反馈给大学。然而, 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具有某些先天的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必须通过办学主体参与管理才能克服。

(二) 办学体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制约着投资体制

毋庸置疑, 国家和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和举办主体之一, 有责任对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但如果国家和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和投资主体, 高等教育投资将成为国家难以承担的重负,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规律。因此, 可以说, 高等教育投资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举办主体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完善和促进高等教育举办主体多元化是实现投资体制多元化的根本保障。

(三) 办学主体的多元化致使管理和投资两者呈分离趋势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运行过程中, 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系统的管理和投资不再属于同一体系, 两者越来越呈分离趋势。这并不意味着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权的丧失, 恰恰说明了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分离是一种趋势, 而导致这一分离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三、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

(一) 冲破集中计划体制束缚, 调整各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和管理权限

结合国家机构改革, 对高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在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重新确立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责任和权限划分, 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和“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合作办学、转由地方管理”五种途径, 对已有的高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二) 简政放权, 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要处理好宏观管理和执行的权利界限, 尽量减少行政审批手段, 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战略规划、依法行政、政策指导、信息服务以及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 遵循教育规律与学术规律, 对高校进行宏观、间接的管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简政放权, 在学校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聘任、学生管理等方面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 使高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三) 改变单一的政府财政投资体制, 进一步实现办学体制多元化

在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合作与参与, 以动员更多的教育资源, 形成多元化的资源支撑体系。此外, 要让原有的国家单一办学的体制逐步向着以国家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多种形式办学的体制转化。实践证明, 教育投资渠道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机制适当缓解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满足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打破高校办学模式僵化的局面, 改变由国家通过考试用分数选拔少数人享有高等教育的状况, 使教育更直接面向社会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2]邬大光.试论高等教育管理、办学与投资体制改革的相关性.[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2) .

[3]杨雅文.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 2002, (3) .

篇4: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北邮作业

委厅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就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设想建议作了发言,罗伟其传达了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全面总结了全省2013年教育工作情况,部署了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

罗伟其指出,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包括委厅机关全体干部在内的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开拓创新,不懈奋斗,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省级政府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四重”建设、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等4项重点工作推进取得实效。教育保障能力得到巩固,教育民生实事有效推进,学生助学体系更加完善,“强师工程”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效,教育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创强争先建高地”的统揽作用进一步彰显。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责任更强,各地各校推进“创强争先”的力度更大,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氛围更浓,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成效更好,服务教育中心工作的助力更强。三是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的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呈现新气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高校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有新进展。

罗伟其强调,2014年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增创教育发展新优势,深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教育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中心工作,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要抓学习,全面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二要抓改革,激活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强大动力。三要抓落实,以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促进中心工作。四要抓实效,不断提升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各处室、事业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和部分科级干部代表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一篇:游茶花园周记下一篇:《尚书》商书:咸有一德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