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读 教学反思(仁爱版英语)

2024-05-07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读 教学反思(仁爱版英语)(精选9篇)

篇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读 教学反思(仁爱版英语)

从事初中中英语教学工作有几年来。由于我们经常换教科书,平时需要反复钻研教材、参考资料,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但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发挥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在忠于这一标准的同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强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非常重要。

英语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现行的高中教材的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内容包括历史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们英语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保护环境,拯救地球。

Unit 9 Saving the Earth中讲到人类环境所受到的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导致一些动物濒临灭绝边缘。根据课文,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及一小段录像材料来引入话题,学生也一目了然,知道这一节课的主题就是环境保护,这时我再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 (2) As a student, what must we do to stop pollution? 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印象深刻,又达到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应如何从自己做起去保护环境。最后我作了总结,呈现出地球的图片,并打出这样的标语:We have only one earth! 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二、养成良好的习惯。

Unit 5 Healthy eating, Unit 2 No smoking, please! 这两个单元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很好的题材。在上No smoking, please!这一单元时,我先用讨论引入话题,What are the damages of smoking? 这个话题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话题,学生因此是畅所欲言。在上完课文后,我又提出一个话题:If you want to persuade your father or other relatives to give up smoking,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or her? 很多学生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述出来,这样,既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了口语的锻炼,课本知识的学习,又让学生注意到了吸烟的危害,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自强不息,永不气馁。

教材当中有许多名人传记,,这些都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的绝佳题材。我也制作了一个课件,插入一些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地学习和工作的录像,如霍金、张海迪,还有残疾人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顽强精神都让学生惊叹不已。学生纷纷表示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学习,来完善自己。此外,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居里夫人坚持不懈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林肯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执著奋斗的精神,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上这些课时,我会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len Keller? Why is Madame Curie remembered and admired even today? Why is Abraham Lincol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Presidents? 这样,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实,教材当中还有许多课文遵循着学科当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挖掘运用并渗透到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让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

篇2:例谈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挖掘校园文化, 营造班级德育环境

环境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环境重点是校园文化建设。 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学校、班级应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的精神家园。 优美的班级环境, 能净化学生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 要积极优化班级环境, 发挥班级的教育、审美、约束和导向功能, 如美化班级环境, 摆放flowers, 发挥墙壁文化、黑板报文化等环境育人的作用, 把班级变为浸染学生的绿色课堂。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让学生乐在其中, 如有组织地开展班级、团队、学生会活动, 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挖掘德育素材, 寓德育于课堂教学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 其中课本中的单元话题、短文阅读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 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 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 自然就渗透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 如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7“Food Festival”部分, 在“让学生进一步谈论人们对不同食物的喜好”的基础上, 反思不同的饮食习惯, 并探讨健康饮食的问题。 在本部分的教学中, 可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谈论自己与他人早、中、晚餐喜欢吃的食物,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又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3 Topic2 “What sweet music”中, 我从网上下载了2012 年春晚李云迪和王力宏合作的《金蛇狂舞》的视频作为导入, 让学生观看体会李云迪出色的钢琴演奏, 课下布置让学生查找李云迪学习钢琴的故事和取得的成就, 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优秀人物身上的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 久而久之,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审美观。 再如“Teachers’Day的教学, 通过结合 “Women’s Day、Mothers’Day, Fathers’Day”等节日系列活动, 布置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 (外祖父母) 祝福, 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达到学以致用, 又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美德, 教育学生要学会“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让学生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将课文内容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教学九年级上册Unit4 Topic2 “When was it invented?”时, 通过介绍爱迪生的发明和其遇到的困难挫折, 启发学生向科学家、数学家学习, 学习他们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实验、爱发明, 为人类谋福利的高尚思想行为, 从而帮他们摆脱烦躁心理和厌学情绪, 重新热爱自己的学校生活。

三、开展课外活动, 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还可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 陶冶其道德情操, 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中学英语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九年级开展“中西方礼仪风俗差异”的英语沙龙活动, 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 理解更多西方文化常识、背景知识等, 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意识, 树立中国人的良好形象,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际主义思想;在学习完话题“Population causes too many problems.”后, 组织一次环保海报的评选活动, 学生们在活动中可以发挥自己创意、绘画方面的特长, 将评选出的优秀海报展出, 既可以增强其他同学的环保意识,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引导学生领略英语的魅力,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思想是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但对学生只讲空洞的爱国是不够的。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渗透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优秀的文化传统等,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了自然、深刻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在上课时着重引导学生自由地发表看法, 进行讨论。 例如在教学中我结合China daily中有关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 以及提倡收集废电池, 提倡不用塑料袋、塑料餐具, 热衷于绿色食品及北京等地区近几年沙尘暴不断等相关报道让学生展开讨论, 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动学生开展爱护环境、爱我地球、做地球小卫士的活动。 这样不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 培养学生关心时事, 还可使学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 养成讲卫生、讲道德的良好习惯。

实践表明, 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 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 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 增强学生的道德思维。 总之, 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鲁川, 韩文清.中学学科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初探——谈谈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J].中学教育, 2003 (07) .

[2]谷文明.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4.

[3]伍银峰.刍议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大众文艺, 2011 (16) .

篇3: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已有九年之久,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中实施育人的目的。首先,我认为不管是学习英语,还是学习其他学科,坚强的学习意志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尤其是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真正完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多的时候我们就要求学生在枯燥中寻找乐趣。而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一些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会表现出畏难情绪,严重的可能会产生自卑的念头,或者干脆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如果我们做老师的能够及时指导他们逐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一定会对他们的学习以及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在我们的高中教材中,其实有很多课文是可以被选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譬如,我们高一教材的第一单元Cast Away中,讲述了一个人空难余生后,在荒岛独自生活,战胜困难,艰苦生活的传奇故事,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时,你会像他一样勇敢地站起来,不自暴自弃,重燃生的希望吗?又比如高二教材第一单元Making a Difference里介绍了著名的残疾人史蒂芬霍金是如何在身体日渐衰退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学术突破;还有高二上册7单元里的Living with Diseases也告诉了我们一个身患艾滋病的小女孩怎样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帮助别人;还有高二17单元的Disability,更是从普通残疾人的角度入手使同学们深深地感悟到他们身残志坚,不畏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一个一个鲜活的故事都告诉同学们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想办法去克服它,而不是畏惧,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见,拥有自己的梦想并全力以赴为之奋斗。通过我们的德育渗透,我希望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不向命运低头,学会积极地接受那些困难和挫折,少些抱怨,多些实干,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那么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其次,我们应该教会我们的学生与人为善的道理。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更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必备素质。只有做到与人为善,才能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我们高二19单元The Merchant of Venice,这篇课文既是介绍著名的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又让学生感悟到了善与恶,看到了他们对于金钱和人情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高三教材7单元的A Christmas Carol更是让学生看到一个吝啬老板是如何转变的,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充满爱心,乐善好施,不能心地冷酷,性情刻薄。地球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些课文里的内容都是在教育学生要为人宽厚,待人真诚,互相帮助,当这个世界充满爱,世界就会更美好。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与人为善,使人与人之间少一点轻蔑与猜忌,多一份尊重和信任;少一分挑剔和苛求,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分掩饰与冷漠,多一份坦诚和关心。与人为善也能使自己有一种充实感,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与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恩与人的快乐,从而更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就是这样: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生活中让我们从与人为善做起吧!

最后,我们需要教会学生学无止境的道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学习是不应满足的,学习有利于人生的进步,还有利于生活的充实。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我们周围发展变化的人和事,让自己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在这套教材里就为我们涉及介绍到了很多领域的知识——新闻,建筑,医疗,自然,科技,创新发明,考古等等。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更是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博大精深,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从而适应社会,进而改变社会。

篇4: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读 教学反思(仁爱版英语)

一、德育教育的方式

1. 行正为师, 身正为范

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言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从这一番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教师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 同时亦是道德楷模, 是道德导师。我们要微笑着面对每个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接纳和尊重。从点点滴滴当中, 从细节处端正教师的态度, 真正做到:宽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 公正、公平、多角度地评价学生, 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 并积极地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充实, 情感得到熏陶, 品德得到发展, 价值判断得到初步培养。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表, 教学中体现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 尊重孩子, 感染行为

进入学习阶段的学生, 每天跟教师相处的时间远远多过于与父母的相处、交流。学生的品性、修养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经意的一颦一笑, 都是学生模仿的主体。课堂中最直接的师生互动、师生沟通莫过于语言的沟通, 因而英语课堂用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文明礼貌, 那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措辞就要讲究礼貌, 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有Please, Excuse me, Thank you, Sorry等,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坐下时, 在得到了学生帮助时, 在教师发现自己的板书出现了错误时, 这些用语不会显得教师“没面子”, 反而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潜移默化的现身教育, 对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示范作用。

学会利用礼貌用语, 感染学生的德育行为。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 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 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通过语言美的教育, 陶冶学生的情操, 增加同学交往的信心和勇气, 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3. 深入教材, 找准结合点

“文以载道”, 德育的渗透不是凌空的, 渗透必须有附着物。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因素不是外加的, 而是教材本身所具有的。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所渗及的题材比较广泛, 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有的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题材,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成效, 关键在于选准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 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二、德育教育的几个注意点

1. 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 要防止德育教育“成人化”倾向

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 模仿力强, 自控力弱, 独立性差, 思想行为易受外界干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充分发挥小学英语生动活泼、快乐有趣的优势,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德育教育。

2. 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 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效, 取决于师生间的诚挚、信赖、心理相容。只有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进入佳境, 才能产生最佳的德育效果。

3. 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 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针对性主要针对学生关于社会生活和思想中的模糊认识, 针对学生中的认识分歧及背离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习惯, 针对某一时期共同的思想倾向等等。要做到有针对性,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认识学生, 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5: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德育 榜样示范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提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内涵的解释要科学,外延的拓展要适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德的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地。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

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主要有口语、书面与听力三种,以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复习与预习、语言实践并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的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爱作者所爱,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Teachers′Day的教学,通过结合“Women′s Day、Mothers′Day、The Old Men′Day”等节日系列活动,布置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又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又如,教“A great inventor”启发学生向科学家、数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实验、爱发明,为人类谋福利的高尚思想行为。在“The sports meeting”与“The football match”的教学中,利用在接力赛中运动员跌倒仍爬起继续比赛、足球赛中球队因teamwork而胜、因单干而败,以此组合写一篇看图作文并进行评比,让学生明白有团队精神才是获胜的关键,个人英雄主义将导致失败的道理。“The accident”一文叙述了学生在放学途中目睹车祸后送伤员就医、找老师和警察求救、堵车保护现场的事例,引导学生比较现实生活中有人对他人的意外事故漠不关心的现象,开展“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做?”,并召开主题班会“心中有他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情操美。

三、学会文明用语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有关日常生活的对话练习。有很多文明用语,如找别人说话要先用“Excuse me.” 向别人借东西要说“ May I borrow your…”给别人提供服务要说“Can I help you?” 听到别人不好的消息要说“I am sorry to hear that.” 别人赞美你,你要说“Thank you.”表示歉意要说“Sorry.” 朋友见面时要说“Hi 、Hello 、Nice to meet you”,分别时要说 “Bye-bye”, 等等。现在形成了习惯,似乎如果不这样说就不好意思进去。

四、培养合作精神

初中英语有很多对话活动,学生进行对话时,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否则影响整体效果。同时大家也要宽容对待合作伙伴的不足,互相鼓励。有一次课堂上,我布置同位同学模仿课本编对话,我发现有一对同位都低头看自己的书,没有互相讨论。我走到跟前,问明原因。原来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嫌弃同位英语不好,不愿意和他进行对话。我没有批评那位同学,而是帮那位英语不好的同学好好准备,最后这一组做的最好,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那位原来不愿合作的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课后我又找那位同学谈话,告诉他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大家共同进步才是最好的进步。以后他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五、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的文明举止,宽容大度,严谨治学,博学多识,循循善诱,是学生最直接生动的教科书。老师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言行,而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教师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去影响学生,给学生正确的行动导向。让学生回答问题要用“Please.”学生回答完毕,老师要说“Thank you.”“Please sit down.” 学生回答错误,要说“It doesn’t matter.”

教学案例片段:

老师在讲到“Take more exercise”时,让学生来造句,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造了这样一个句子:

Student: Li Ming should take more exercise because he is too fat.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黎明学生很难为情,但老师下面的一句话马上将气氛缓和了过来。

Teacher: But I don't think he is too fat. He is strong.

这句话不仅帮李明同学解了围,同时也是在告诉其它同学应该互相尊重,不要嘲笑他人的弱点。教学中有时总会碰到一些意外,巧妙地处理,我们的教学会有一举多得的意外收获。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感态度,建立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

篇6:谈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由此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从古至今,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除 了要传授 丰富的知 识 ,还要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课文中包涵着的浓烈情感因素, 给予学生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以此来进行德育。

语文课以 语言训练 为中心 ,应该是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为教学重点, 这就体现了它的工具性。一篇文章,作者要表情达意,要交流思想,它一定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因此,语文教学要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从听、说、读、写多方面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 且有裨于思想的提高,道德之修养。”“文章不是无情物”,一个优秀的作家总是要选择准确、鲜明、生动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因此, 如果能抓住一些最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来分析,从听、说、读、写多方面就渗透思想教育, 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 我在教《苦练》一文时抓住了“退、垫 、站、迎、摔、倒、滚、翻”及“玩命似地向球飞扑过去,滚翻起来”,“双腿发沉了,脸色苍白了,但她仍不顾一切地奔跑着,飞扑着 ,滚翻着”等词句,要求学生反复诵 读 ,回答 :这些词句描写说明了什么? 然后在插叙一段中, 要求学生找出哪句话展现了排球运动员陈招娣的内心世界? 通过讨论分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懂得了多角度 多侧面地 表现人物 ,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上、事业上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刻苦、顽强的拼搏精神, 要有为祖国争光的崇高思想。

二、采用现代视听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进行渗透

好的教学手段, 不仅有助于知识教育,也有助于思想教育。适当地采用录音、幻灯、录像等方式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我在讲《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一课时, 配合收看《烈日暴雨下的祥子》的教学录像片,教学效果比较显著。现在的初中生,他们往往只知道旧社会民不聊生, 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究竟旧中国的劳动人民遭受怎样的苦难与艰辛这些感性现象,不甚清楚。观看录像片后, 祥子这一位旧中国的劳动人民为了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下去, 在烈日暴雨下痛苦挣扎的悲惨遭遇就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脑际中。学生走出了课本的小圈子,跨越时空,感觉到旧中国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激发起他们憎恨旧社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三、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渗透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道德行为与过去的同龄儿童相比有了许多不同的地方。如:自我中心思想比较强烈,好支配别人,事事要别人听自己的;易妒忌人,很少想到关心他人;独立性差;即挑食又挑穿,随意浪费等等。这就注定了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的时候要结合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实施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独立探讨 ,获取知识 。如果教师把一篇很好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 只剩下没有血肉的躯干, 又怎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理需求呢? 例如,我在教学《驿路梨花》一 文时 , 首先提出 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我们担心要在深山中露宿时, 却突然发现了一座小屋,里面有床、有水、有桌,梁上竹筒里还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时你将对小屋的主人产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遇见过类似的事情, 你又会对帮助者 产生怎样 的感激之 情 ?然后让同学们讨论: 有的讲自己不小心摔伤后, 某同学护送他上医院治疗的情景; 有的讲自己的饭票不慎丢失后, 全班同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的情景……同学们讨论热烈, 思想活跃。讨论结束后, 教师明确: 这就是“雷锋精神”, 它的实质就是助人为乐,就是无私奉献。这样学生就会理解“雷锋精神”, 不仅仅是在公共场所做点好人好事,从而认识到“雷锋精神”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实在在的高贵品质。这样,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点拨, 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大家提高了认识,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篇7:浅谈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创设和谐的德育环境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即在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各种德育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享受。道德不仅是规范性品格,更重要的是理想性和引导性品格。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应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同情、合作、勇气和一系列民主价值。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也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教师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二、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比如,我在教授一年级第一册第一模块的时候,除了教会孩子们读“Hello”,“Hi”,“Good bye”,“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等交际用语,还要说明不同的使用场合,让学生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良好品质。又如“Lady first”是尊重女士的一条基本准则,也体现了自我风度及良好的修养,教学时可借此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1.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渗透

(1)小组合作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指正,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既要对他人的学习负责,又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我在教学时,每堂课会评出最佳小组,获得最佳的,可为本组赢得10分。平时每节课小组都有加减分记录,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共同的目标,学生们个个认真、投入,谁说错了及时指正,不会说的虚心请教。在这种有竞争、有合作的形式中,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在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努力完善着自己,热爱集体之情溢于言表。

(2)创设情境

道德知识、观念、规范是抽象的,必须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才能为儿童所接受。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移情效应的气氛,理想的或冲突的、富有趣味性的道德情境。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试想,当学生学会了单词,来走“单词迷宫”,最后同桌二人齐心协力走出“迷宫”时,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精神愉悦!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可使抽象的道德观念直观化。我在教学第三单元的Numbers 11-15时,设计了一个情境:把黑板布置成一个大森林,让学生来画树、画花、画草……。“森林”里有动物。有一天,小白兔生病了,小动物们都来探望它。然后逐一呈现动物。小猫来了,来了几只?“How many cats can you see?”让学生学会数词11。紧接着出示手里拿着12个气球的小狗,提着装有13只苹果的篮子的小猴,以及鼻子上卷着14只香蕉的大象和爬行了几小时才到小兔家的15只小蚂蚁。然后请学生表演这个故事。在这一系列的情境活动中,一幅充满关爱、温馨的画面展示在了学生的眼前。学生们不仅兴趣盎然地学会了数词11-15,而且还感受到了友情之美、大自然之美,从而在心底自然涌现出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关心身边的每个人等一系列情感,对道德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找准机会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例如,我的课堂用语讲究文明礼貌,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或坐下时,常用“Please”;请学生帮忙时说“Excuse me”;学生帮了我或回答时,不忘对他说“Thankyou”;等等。这种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从而有意或无意地模仿,逐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开展课外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上,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例如,当学生了解了文化“Mothers Day”,我结合Lets make单元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卡片,回家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I love you,mum. Happy Mothers Day”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 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自我。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根据德育工作的特点,重视德育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有始有终地坚持教育渗透,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民立小学

篇8:谈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欣赏文章时,应该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要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如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黑暗中,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对话,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1. 班级文化引领。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体成长,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先让经典诵读物质化:在布置教室时,我们制作了一些精美的卡通彩喷,有名言警句也有故事,力争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在教室里放一些《古诗文经典配乐朗诵》,中国古典音乐名曲,让孩子们在“高山流水”等优美旋律的感染下,陶冶情操。我们还制做了一些印有经典语录的卡片作为小奖品,奖励给言行有进步的孩子。在这样的教室里,听不到孩子们大喊大叫的声音,也看不见他们追逐打闹的身影,良好和谐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浓浓的经典氛围中,感悟传统美德,给了孩子们一份贴心的德育体验,其身心得到了和谐发展。

2. 教师言传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所以,学习经典,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表率。一口诵,千口诵,一手动,千手动,只有教师做好了,学生才能做好,每天我都坚持和孩子们一起诵读。其次,教师要把经典的精神运用到教育教学的每一处,关注孩子的内心,用大量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三、将作文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

作文是学生接触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学生的自我个性和内心真实的感受。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有机渗透道德教育。如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快结束了,学生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说,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给自己的任课老师写一封信。习作时,启发学生回顾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诲,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典型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眷念和感激之情。

四、在课外拓展延伸中渗透德育

阅读教学是为了学习内容、感悟体验、净化心灵,同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因此,拓展延伸是德育渗透极其重要的环节,能拓展延伸到课外读物、也能拓展延伸到生活经历、还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等,只要有利于德育渗透,拓展延伸就会显得无比重要。

课外阅读是语文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篇9: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德育 渗透

无论是东方教育中的“师道尊严”还是西方教育中的“师生平等”,教师自身的行为就是学生的榜样。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以德育人,以身立教,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时刻注意用自己的行动树立表率作用,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德育渗透。

一、爱国主义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学英文的教育,既:要传爱国之道,授英文之业。在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还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二、良好习惯教育

Good manners 这一单元分别从对餐具的摆放,餐前礼仪,餐中礼仪,餐桌上的谈话礼仪,饮酒礼仪,餐桌礼仪变迁等几方面来介绍,比较全面地介绍西方的餐饮文化。“读后”(Post-reading)部分增添了介绍中国餐桌礼仪的文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渗透了中国人的文明习惯。再如学Healthy eating 这一单元时,通过教会学生识别“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了解“饮食习惯与健康”“营养小吃”等,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个人的重要性。

三、感恩及自强教育

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浓缩、民族精神的发扬、民族未来的寄托。为学生介绍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父亲节(Father Day)、母亲节(Mother Day)等。教学生懂得知恩、感恩、报恩。教材中有许多名人传记,这些都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的绝佳题材。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len Keller? Why is Madam Curie remembered and admired even today? Why is Abraham Lincol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Presidents? Why is Nelson Mandela called a modern hero? 等。

四、环保教育

关爱地球,关爱环境,逐步帮助学生树立“关爱地球,从我做起”的意识。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以Saving Our City 为题的英语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城市垃圾的危害:污染环境,有害健康。并提出如何处理城市垃圾的建议:垃圾分类;报纸、玻璃的再利用;填埋有害垃圾;处理废水、废气。最终达成共识:从我做起,尽我所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Make every day Earth Day! We have only one earth! Let’s save earth together!

五、团队精神教育

组织学生讨论涉及团队精神的话题, Making the Team Work,文章开头提出:我们经常被要求在小组里工作,但为什么呢?第一段结尾指出:事实上,在离开学校后,你会发现在很多领域的所有工作几乎是通过小组来完成的,学校生活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做了准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让他们明白培养自己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教师此时可向学生介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21 世纪的教育目标:learn to be, learn to know, learn to do, learn to live together,使学生认识到:Only by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can we accomplish our goal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it is the key to success。总之,鲜活的、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教材内容,有利于我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参与、体验、合作、交流与探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要注重挖掘教材,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总之,英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科教材,挖掘学科德育内容,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不应是各自为政,而应是互相结合,教师应想方设法结合课本和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与方法,把德育教育与生动、有趣的语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我们既能顺利完成“教书”任务,又能实现“育人”宗旨。

参考文献:

[1]白云.专业课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25(3):51-521.

[2]徐煜俊.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1.

[3]淳晓岚.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希望月报(上半月), 2007.12.

[4]陈华.浅析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06.

[5]李学书,谢利民.中学英语文本双层解读模式探究——谈德育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02.

上一篇:教学楼施工进度图下一篇:党课复习题级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