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2024-04-10

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精选8篇)

篇1: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2012年05月17日13:44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类社会矛盾大量涌现的今天,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不仅是法律实务界的自我追问,也是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5月10日,由本报和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报社、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南京共同主办的“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坛”,正是寻求司法如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追问的有益尝试。论坛上,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全国部分法院代表一起,围绕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模式、路径和载体、体制和机制,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司法规律、能动司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摘要刊登论坛上的精彩发言,与读者一道关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进程。

尊重司法规律是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

胡云腾(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就司法而言,各国在和平时期的司法职能都表现为社会管理职能,司法的诉讼纠纷解决功能、社会矛盾化解功能、公民权利救济、保障功能和公共权力监督、制约功能,无一不与社会管理和发展密切相关。人民法院每年的司法活动涉及亿万人的生产生活和矛盾化解,可以直接为社会管理作出重要贡献。尤其在社会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司法的管理责任更大,作用更大,贡献也可以更大。

人民法院是社会组织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人民法院承担双重责任:首先要履行好法院这个子系统或小社会的管理创新责任。只有把人民法院的内部事务管好,把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审判执行好,把法院工作人员队伍管好,使国家投入的司法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使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发挥到极致,使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始终处于领先水平,才算基本履行了创新社会管理的职能与责任。

其次,要以能动司法理念为指导,履行促进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从管理的角度讲,法院既是审判机关,也是公共管理部门,负有维护社会秩序,管理社会事务的社会责任。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仅能够实现法院管理创新,而且能够推动、引领社会管理创新。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很多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全国法院创造、总结的大量管理经验及提出的很多司法建议,对于创新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现了很多“一条司法建议堵塞了一个管理漏洞”,“一件司法解释提升了一个行业管理水平”的生动事例。

孙佑海(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

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立足于审判工作实际。审判执行以及审判管理是人民法

院工作主业,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做好审判管理,本身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组成部分。要严格依法裁判,分清是非曲直,引领社会发展的法治化方向。要运用司法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将法治落实在社会管理的实践中。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坚持能动司法,以司法建议、联席会议、大调解机制等方式和渠道积极支持党委、政府从事社会管理工作。法院推进这方面工作,也有利于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要研究和遵循司法规律。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有自己的边界,与审判执行工作、办好案件、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密切相关。总之,核心在于,人民法院要立足审判本职,着力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推进我国社会依法有序治理。

夏锦文(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通过对当前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具体实践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三个方面的倾向,即行为方式的模仿性、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和主题内涵的扩张性。

行为方式的模仿性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行为方式过于简单,往往是参照行政机关的思路进行简单化模仿。众所周知,司法权不同于行政权,如果将某些做法归结为创新的特殊寓意,则是对司法权属定位的模糊化处理,应得到及时矫正与纠偏。

内容选择的随意性是指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事项选择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表现在基层相关类型案件的处理程序选择。基层人民法院处于各类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最前端,其案多人少的现实性问题尤为突出,因而对案件处理程序走向简易化选择是颇为现实的做法,其随意性也就较为普遍。

主题内涵的扩张性是指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在实践中具有跨越司法权运行边界的倾向。在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参与除审判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是否是司法权运行空间的延展与扩张,值得深入进行考察与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主题内涵应紧密围绕审判权的实践轨迹进行考量,同时在参与其他社会活动过程中仍然需要谨记权力运行的边界内涵。

张志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当前,“涉法上访”居高不下、愈演愈烈,影响社会安定,困扰政府治理。近几年,司法机关在求解“涉法上访”难题、摆脱困局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我认为,从长远看,从实现社会法治化治理的要求看,对于“涉法上访”等各种法律问题的解决,还是应该立足于制度的常规运作。

法治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所在,是注重制度的常规运作。而常规运作一般均排斥超越于制度常态的人的权威和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公事公办”、“依法办事”,是制度的非人格化运作。在权威的配置和树立上,应该实现从领导人到具体制度、程序规则、职司部门和人员的重心转移,赋予制度的常规运作及其结果以足够的权威性。要随时注意在推行法治的过程中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人治思维进行检讨,并逐渐地、不失时机地加以克服。同时,对于“上访”等各种不满于制度常规运作结果的现象,在营造宽松的社会交流空间、建立合理的补救渠道之外,还要更多地待之以平常心,尤其不能在制度建设上、在社会治理中因循传统思维惯性,消减、无视制度常规运作的权威和效率。一句话,法治的常态是制度的常规运作。

坚持能动司法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对于能动司法,法学理论界前两年在这个问题上有不一致的认识,我自己也是逐渐接受了能动司法的概念。现在可以得出结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能动司法的应有之意。我的体会是,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重点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司法机关主导审判与社会成员参与司法的关系;二是审判职能与服务职能的关系;三是内部管理和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坚守法律底线的关系,无论何时,司法机关都应该坚持依法独立审判,坚守法律底线。

刘旺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人民法院作为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司法机关,在创新社会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重要职能。我认为,能动司法作为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基本路径,是一种合适的、理性的选择。

第一,能动司法应当作为人民法院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积极回应社会变革需求的司法理念和实践导向。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有权运用一定的工具对个案进行自由裁量,实现法律抽象正义向个案公正的转换,这决定了司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当前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新的社会管理的价值诉求和社会管理法治的相对滞后,必然要求法院和法官通过司法能动作用的发挥,积极参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为社会管理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服务。

第二,人民法院只有通过能动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才能实现司法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一个好的司法裁判必须在形式上具有合法性,符合法律的内在精神、基本原则、规范和程序,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权威;必须在实体上合理配置争议各方的利益,达致各方利益的总体均衡,实现司法公正,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李友根(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司法建议是在我国特殊的法治国情背景下,人民法院基于人民司法、能动司法的基本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所主动作出的司法服务。在研讨和探索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话语中,应当对司法建议工作保持清醒的认识。

现实而言,处于当下社会矛盾尖锐、社会转型激剧的大环境下,人民法院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不可能对发现的社会问题超然物外,但也应当逐渐引导社会主体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水平。因此,应该加强司法调研,将司法建议的重点从个体性案件转向类型化、整体性案件的梳理与研究,从而以司法者的眼光分析、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可能的风险与问题,并以司法建议等形式向政府部门、立法机关提出制度性的预防、规范、管理方案与对策,从而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着眼基层实践是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胡道才(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人民法院通过对典型案件的审理,不仅解决了个案纠纷,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社会规范。典型案例相对于抽象的法律来说,其传播范围更广,更易被公众所理解和认可。因此,发挥典型案例的社会规范效应是新时期人民法院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由于过于强调“案结事了”的司法政策,导致某些法院以功利主义方式对待司法调解,一味追求调解率,当判不判、盲目调解甚至违法调解的现象时有发生。调解会模糊行为的规则界限,而且调解结果也不需要进行详细的法律论证,从而使对社会具有规范指引作用的大量典型案例由于调解或撤诉而丧失了。

我们认为,司法的正当性来源于司法裁判的合法性,案结事了的司法观念固然有利于眼前社会矛盾的化解,但从实际运行结果来看,“案结”通常是通过调解的方式、以一方当事人合法利益的牺牲为代价来“事了”的,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如果不严格限定在当事人自愿的范围内,极易损害司法公正和司法功能定位。当然,不能否认,也有极少数调解案例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但却太少了。我们认为,“审判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解决私人的纠纷,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释法律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司法机关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依法裁判去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司法的目的在于维护一种不断展开的行动秩序”,在倡导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重申规则治理,积极发挥案例的社会规范作用,当判则判,以典型案例中所体现的法治精神去影响、指引民众的行为,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减少社会纠纷的发生。

李瑞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院长)

我认为,通过审判实现公平正义,就是法院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最大贡献。审判委员会是我国法院特有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也是我国审判制度的一大特色。当前,审判委员会管理职权分散,数据信息难以有效搜集整合;行政色彩较重,法官的认同度不高;偏重于个案管理,宏观层面的管理不够。

审判委员会作为最高审判组织应该发挥审判管理的中枢作用。2010年,我们建立了以审委会为统领的一体化审判管理体系,解决管理统筹性问题。首先,我们成立了具有正式编制的审委会办公室,作为审委会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行使审判管理职权,并根据授权行使部分审判职能。其次,审委会每月搜集基础管理数据,对数据信息统一归口使用,形成一份审判质效表,由此建立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机制。第三,我们还建立了争议事项协调机制,有争议的问题以审委会决议的方式解决。

我们还建立了审判委员会评议制度和评议规则。审委会有权每年选择一到两个部门进行专项评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们同时设立了案件质量自律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由法官选举产生,由法官来评查法官、自我管理,强化了法官的主体地位,用符合审判规律的方法来抓审判,得到了法官的认同。

郭卫华(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依法审判,对诉争纠纷作出权威裁判,是人民法院的基础和中心工程。“定纷”只是解决

纠纷,并未“止争”。司法的更高目标是化解纠纷,缓解当事人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案件诉至法院,立案、开庭、合议,宣判,程序不复杂,效率高的话,几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但司法不是简单的一判了之,我们更需要关注裁判的结果。如果一份判决,不仅使双方当事人纠纷没有解决,反而使矛盾激化,造成当事人之间剑拔弩张的局面,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那这份判决肯定不是份好判决。司法是要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化解涉诉矛盾,它担负着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我们不能仅仅满足法律教条主义的适用,而是要追求真正地“案结事了”。所以,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以社会和谐为最高目标,这样的创新才有实际意义。

本版稿件均为本报记者

殷泓、王逸吟整理

篇2: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法治保障是关键和灵魂。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革命、社会建设与法治建设的高度统一,把社会治理纳入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的轨道中,才能根本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社会建设难题。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推动法治发展,解决基层社会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努力构建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基层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五年来,x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坚持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以大型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为主要载体,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多方式普法,增强了干部群众法律意识

x市通过组织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普法培训、普法考试、建设法治宣传长廊、印发赠送法治宣传资料、提供义务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共开展各类讲座460余场

次,义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60万余份(册),提供义务咨询

3万余人次,发送各类法治宣传短信60万余条。

(二)多角度服务,提高了纠纷化解水平

x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万余起,调处率一直维持100%,其中疑难重大矛盾纠纷案件3400余件,成功化解了重大坟山纠

纷、涉诉涉访重大矛盾纠纷积案140余件;

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

案件1100余件,为群众挽回各项损失4000余万元,实现了应援

尽援;

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各类法律事务6800

余件,并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100余个村(社区)签订了义

务法律顾问协议,全市共办结各类公证1100余件,办理司法鉴

定220余起。同时有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乡(镇)村法律服务平台和法律服务志愿者体系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三)全方位治理,形成了较好的法治环境

x市不断健全落实五大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综治维稳工作,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3万余起,防止民转刑案件、制止群体

性械斗、阻止群体性上访等600余起;

稳步推进平安建设,近五

年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900余起、治安案件3600余起。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多形式加强对乡镇干部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群众的法律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责任主体错位

普法工作作为全民学法的重要手段,是全党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要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政府主抓,部门参与。然而目前大多数乡镇党委、政府,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等硬件建设上,认为普法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其主动性不高,加上对普法工作的责任主体认识还有错位,认为普法工作是司法所的事,党委、政府能支持的就支持一下,困难的乡镇往往就只能把这块工作完全丢给司法所,根本没有将普法工作摆到应有的高度和位置。造成职责不落实,协调配合不够,普法资源运用不充分,措施不够有力,普法工作效果不佳。

(二)人员不足,乡镇普法力量薄弱

目前乡镇的普法工作主要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虽然全市各乡(镇)都设有司法所,但人员力量十分薄弱,就2018年底为例,全市20个乡镇司法所核定专项编制32个,现有司法员加上2018年10月新招录到岗的司法员只有32人,其他单位借调3人,除安江、黔城、托口、雪峰四个所以外均为

1人所。造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趋多样性和复杂化,基层司法所各项业务不断拓展,基层司法所的职能日益增多,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9项职能,任务越来越艰巨。如安江镇镇社区矫正对象及安置帮教工作对象最高峰时分别达65人和78人,单就这两项工作就需牵涉司法所人员的大量精力,有些司法员还兼任数种乡镇职务,从事着大量与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不相关的其他乡镇中心工作,有时还要完成乡镇党委政府下达的一些应急性工作,工作开展起来往往会力不从心,客观上造成普法工作无法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展。

(三)普法的形式内容单调,考核不够深入

当前该市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难度比较大,宣传途径形式大多数时候比较陈旧、单一。一是利用乡镇党员冬春训、乡村干部会和村两委开会、布置工作等时机,组织乡村党员、干部、“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学习法律知识,而这种机会和途径也相对较少,每次参加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二是由市里相关部门或乡镇在特定节点组织相关人员送法下乡,分发学习宣传资料,向村民作简单的法制宣传,但这种宣传多浮于表面,群众拿到资料很多时候都是有需要才会细读,有些群众因年老或是自身原因根本看不懂资

料,于他而言,那些宣传学习资料就形同于废纸。三是利用广播、高音喇叭、法制宣传栏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但覆盖面往往有限。四是由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派出所的同志给村干部、村民上法制课、青少年学生作法制报告等,虽然覆盖面比较宽,但往往不够细,造成许多群众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达不到预期目的。五是考核不严,对于普法工作虽然有平时督查,年度检查,中期检查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等等考核,但乡镇和部门主要以作资料来应付检查考核,局限于上面必须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依法行政等方面,至于普法的实际效果无从考核,只是走走过场。

三、法治建设现状原因分析

(一)传统法治文化影响深远

一是“义”的追求,压抑“利”的欲念。儒家学说认为小人求“利”,君子求“义”,因此我国传统法律成为治国的工具,而不是人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农民习惯于也更青睐于依赖传统伦理和乡土规范确立的行为规则。目前的中国农村仍处于法治秩序与人治秩序等组合而成的多元混合秩序的现实中,法律的权威于其中却显得十分虚弱。二是以“群”的观念压抑“个体”意识。“礼治”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它主要是指是建立在宗法结构基础上的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体系,所体现的是以宗

法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对秩序的追求,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轻法”而重“圣贤之治”,即“人治”。三是人治“权力”至上文化观压抑法治“权利”至上文化观。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模式使所有权力服从于王权,而法内外的各种等级特权更是严重地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要求农民对行政命令的绝对服从,更是延续和固化了农民服从权力的心理习惯。

(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

一是社会结构影响法治建设进程。在中国乡村,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家族的、宗教的和地方习惯等民间的知识、习俗、信仰和秩序仍然得以维系。要使国家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农村从冲突、脱节到嬗变、融合,使法治变成一种习惯,从而使农民有意识乃至无意识地形成一种现代法律文化或法治精神,尚需较长的过程。二是社会文化环境落后。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至于不健康书刊、黄色录像的泛滥,常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严重地毒害了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有的青少年无事而滋事以至轻微违法甚而走上犯罪之途,造成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恶者横行、弱者受欺的治安状况使善良农民少有安全感。三是法治运作的成本较高。一方面,部分农民遇

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形时,即使想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是考虑到诉讼费用及司法腐败等隐形成本也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地域广阔,通过政府送法上门需要负担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成本,使得一些地方的普法宣传流于形式。

(三)普法工作不到位

一是制约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增强,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的普法对象难集中。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居住分散,农忙早出晚归,农闲外出打工挣钱多,学习时间安排难。现有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中老年人,对规范的、抽象的法律条文难以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学法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有的基层政府和领导忙于经济工作,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十分有限,影响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法律的职能有片面的认识。有的农村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把法律理解为是“治民”的。措施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少数地方的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还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和应付检查上。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些地方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不规范,检查不到位,监督不得力,检查考核走过场。三是形式单调,内容平乏,效果不

佳。在宣传教育形式上没有新的突破。仍然是靠传统的出板报、发材料、挂横幅,贴标语等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农民学法的积极性。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大多数乡镇的法制宣传教育的计划和普法内容的安排,都是原文照套上级的统一计划和安排,不能做到因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从事法制宣传工作的人员,对法律知识学得不深、不透,知识面不宽,在宣讲法律时难以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农民听起来枯燥无味,很难提高学法的兴趣,阻碍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法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一是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怀化市部署和出台的具体方案,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时间进度与中央、省委部署协调同步,确保到2020年建立规范有序的司法权运行机制。市委政法委要加强统筹协调,组织、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要支持和保障司法体制改革。二是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根据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以程序公正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司法工作操作细则,使执法程序流程化、执法裁量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全面推进执法场所标准化建设、管理和使用,完善讯问犯罪

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建立涉案财物处置制度,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程序。全面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加强案例指导,统一裁判和执法尺度。建立政法干警电子执法档案,加强结果运用。严格规范司法人员职务活动,依法保障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取证据权。依法严厉惩治司法腐败,建立健全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查处和追究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的行为。三是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加强党委执法监督,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案件核查督办、案件协调、案件评查等活动,预防和减少冤假错案、瑕疵案的发生。加强对司法活动的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建立同步侦查监督、列席审委会等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序推进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注重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完善执法监督员制度,组建执法监督员队伍。

(二)开展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矛盾就地化解

一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做到应评尽评,强化评估结果运用,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不稳定因素。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对历史遗留问题、政策空白问题以及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三跨”问题建立健全联席

会议联动处置机制。推动乡村两级调解工作机制改革,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逐步配置3人以上,完善人民调解员选聘、管理、培训、待遇保障机制。二是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事前预警机制,加强各种矛盾纠纷动态性、预警性、行动性情报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工作,将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置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处置责任,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依法依规追究失职渎职领导干部的责任。全面提升处置实效,坚持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有机统一,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三是及时就地解决信访事项。严格落实依法逐级上访的有关规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压实就地化解工作责任,杜绝责任单位将群众向上引、矛盾往上交。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联合接访和重大信访事项包案化解常态化机制,积极推动积案化解。继续坚持现行驻京维稳劝返工作机制,调整完善驻长劝返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劝返、教育训诫和重点案件跟踪督办等进京非正常上访处置后续对接机制,严格控制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总量。建立互联互通的网上信访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创新“互联网+信访”的信访工作新模式。严格执行公安部公通字[2013]25号文件和省委政法委等5部门出台的《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各级

政法机关要建立健全“轻侦快办”工作机制,坚决依法打击非法上访行为。四是依法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持续深入开展“涉黑涉恶、黄赌毒犯罪、侵财性犯罪、非法集资”四大专项打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实行挂牌整治,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依法整治涉黑涉恶农村宗族势力打击乡匪村霸地痞等违法犯罪专项打击行动,维护群众利益,巩固基层政权。依法严厉查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等民生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件,严厉打击金融诈骗、传销、商业贿赂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推进全民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离任评估制度。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二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继续推进“法治惠民”实事工程,强化法治为民实效。加强农村、社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市民法律讲座活动。狠抓校园法治文化节建设,继续深化“十

篇3: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

法治思维是指以合法性为出发点, 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 按照法律逻辑和法律价值观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也是改革思维、发展思维和循序渐进思维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依据法治思维, 运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从而形成结论、作出决定、加以执行的方法。

法治思维是在思想层面提出的要求, 法治方式是在工作层面提出的要求, 两者从思想和工作两个层面为我们推进高校依法治档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档案工作必须按照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 通过法律、法规、制度和业务规范、标准的建设和执行, 维护和保障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正常秩序, 将档案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档, 从而推动高校档案事业向前发展。

二、高校档案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与高校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27 号令)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以及各级政府机构和管理单位制定的地方性管理律法规。

《档案法》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法, 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根据《档案法》制定、颁布实施的《档案法实施办法》是《档案法》的补充和实施细则。《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是从根本上为维护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法律保障, 是利用行政手段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的保证。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27 号令) 在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服务模式、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是指导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 规范管理, 提高档案服务高校与社会能力和水平的法宝与导向。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规章。它完善了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调整了违法违纪行为的界定范围, 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更加具有针对性, 是档案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档具有重大意义。

三、全面推进高校档案法治建设的策略

(一) 加强宣传与学习, 提高档案法治观念。在高校各层次、各领域中持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档案法制宣传和普及工作。将高校档案法治建设内容融入学校法治建设中, 联合学校宣传部、网络中心、学生处、团委、工会等部门, 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和富有成效的档案法制宣传主题活动。如:利用校报和校园网站平台, 开设档案法律法规专栏;定期举办档案法制讲座和知识竞赛;开办档案法制知识图片展览、板报和园地;利用校园文化节、艺术节、学生社团等实践活动, 将先进人物和事迹、发生在身边的涉法典型案例以编剧汇演的形式, 以案说法, 深入人心地进行普及宣传教育, 增强广大师生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观念。

(二) 运用法律法规, 全面依法促进高校档案各项业务建设。一是贯彻落实《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 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 组织协调, 统一制度, 监督和指导, 维护高校档案档案完整与安全。二是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27 号令) 相关办法, 逐项梳理, 全面开展档案业务工作的自查和整改, 依法管理、保护和利用档案。结合学校实际, 设立高校档案馆, 实行档案独立机构建制模式, 对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实现宏观调控, 统筹安排, 解决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实际困难与问题;进一步健全与完善高校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按照归档制度, 依法做好学校各部门、各类别档案的归档工作, 做到应收尽收, 按期移交;按照利用制度, 依法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自觉遵守《档案法》、《保密法》及《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正确处理档案开放和保密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强化高校档案队伍建设。

(三) 增强档案行政执法效能, 将依法治档落到实处。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建立健全与完善档案行政处罚和执法追究责任制度。对照《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定期开展档案安全、馆库建设、重大建设项目等档案管理专项检查, 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责令限期整改和定期复查。对违法、渎职行为, 要严于追究其责任并做出相应处罚, 切实维护正常的档案管理秩序和档案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宫晓冬.“维系之道”的道之维系——档案法治论[J].档案学通讯, 2003.4

篇4: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以法律为指南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本质上是在法律框架内的社会自我完善。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治”才是千头万绪的社会管理工作的“纲”,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种具体举措都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要防止地方政府及有关社会组织以“创新”的名义跨越法律的界限。当然,立法部门也应该克服立法不作为问题,及时修正和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为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障。法治对社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法治。社会管理一旦脱离法治的轨道,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基层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的状况就得不到彻底扭转,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也就无法有效提升。

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要改变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社会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运用柔性的合作式管理手段管理社会。

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求摒弃运动式的治理模式,弘扬法治的制度化常态治理模式,变运动式管理为长效化管理和常态化管理。不求立竿见影,但求长治久安。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要在法治的框架内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生动局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之纲,在法治的框架内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更需要注入法治的思维和强化法治的观念。

加快社会管理立法进程

当前,社会领域的立法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创新社会管理的步伐;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这种热情需要以法律加以维护和引导;同时,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的进程中,随着“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需要推向市场,需要政府向社会组织放权,这就需要以法律来为社会组织撑腰,需要得到法律的支持和规范。因此,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尤为必要和紧迫。

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率先制定了实施社会建设促进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已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深圳社会建设的“基本法”,亦是全国首个社会建设法规。

该条例将起到指导深圳市社会建设领域立法的“基本法”作用,将多年来探索和创新出的相对成熟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和改革的方向、思路反映在其中,如出租屋管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政府部分管理职能下移和推进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交通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并对社会建设领域中国家尚无法律、法规专门规定的方面进行了研究,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特殊人群管理与服务、志愿者服务、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体现了地方立法对国家立法的有益补充和特区立法先行先试的作用。

据《贵阳都市报》7月25日报道,《贵阳市城市社区工作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启动,旨在将城市管理的“贵阳经验”固化为地方性法规。贵阳社区立法的先行先试,有望为全国城市社区立法积累宝贵的地方经验。

社区工作立法的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社区的关系,科学界定社区的责、权、利,将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从基层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交给社区,由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相互配合、相互协助进行社区治理。社区立法要明确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和功能,政府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活动进行支持、指导和帮助。同时,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居民自治组织要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工作立法要加强对社区居民自治权利的保障,扩大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民主参与,明确社区居民参与的方式、内容和程序等,并建立健全各种参与机制,保障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对社区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工作立法一定要开门立法,充分征求和吸纳社区、居委会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要把社区居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社区立法质量的标准。要发动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立法,让社区居民真正有发言权。社区工作立法要接地气,要深入社区进行立法调研,从社区中来,到社区中去,密切联系社区工作的实际。

社区工作立法一定要合理吸收国内外社区立法经验。不少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社区建設都依法开展,社区工作井然有序。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城市社区自治的法律法规,在经历过一定时期的社区治理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居民主导型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模式和以我国香港地区为代表的服务导向型模式。我们要在充分吸纳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具体国情和市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并使之法律化。

在全国性的社区工作法律法规出台之前,各地不妨多向深圳、贵阳取经,因地制宜,加快本地社区工作的立法进程,依法推进社区建设。当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国务院也要将全国性的社区工作立法作为社会立法的中心,抓紧研究制定全国性的社区工作法律和行政法规,为社区工作撑开法律的保护伞。

两个值得期待的突破点

一、犯罪记录制度:司法与社会管理的链接点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犯罪记录制度。犯罪记录制度是司法与社会管理的链接点,应该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正面积极的“标签效应”,也要尽量避免负面消极的“标签效应”。

据《中国青年报》7月6日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健全犯罪记录制度。建立犯罪记录制度,对犯罪人员信息进行合理登记和有效管理,既有助于国家充分掌握与运用犯罪人员信息,适时制定和调整公共政策,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和加强社会管理,也有助于维护有犯罪记录的人的合法权益。

二、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据报道,自7月24日起,除港澳台地区之外,全国各地的婚姻登记信息实现联网。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极大地便利了当事人办理和查询婚姻登记事宜,并将有效地预防重婚和骗婚等违法现象,有力打击愈演愈烈的重婚、骗婚乱象,还将有效地预防房产骗购现象,确保住房限购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总之,婚姻登记信息联网为社会管理创新,为有效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政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平台和基础性信息资源,其在社会管理上的积极效应值得期待。

作者:《中国司法》杂志总编辑、研究员

篇5:以法治理念引领民政工作新跨越

南通市通州区民政局副局长施锦荣

所谓法治民政,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进程中,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各项民政行政事务,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其本质是把民政行政权力自觉地限制在法律范围内,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真正实现“民生之政”。

建设法治民政,是民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民生和谐的客观基础,也是民政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建设法治民政不仅是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主线,也是整个民政工作的重要理念、运行状态和长期奋斗目标。本文试图探讨建设法治民政的基本要求、当前任务、组织推进等方面内容,以此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一、建设法治民政的基本要求

如前所述,法治民政的宗旨是依法为民,即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实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探讨建设法治民政的工作要求,则可以围绕宗旨从“五位一体”的方面进行研究,即在民政法治上坚持立法、普法、执法、执法监督、法律服务一体化推进。具体来讲,应“抓好一个改进、做到一个全面、1

加强一种教育、实现一个拓展、培植两种示范”。一个改进,就是要进一步改进民政立法工作;一个全面,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种教育,就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一个拓展,就是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两种示范,就是建设依法行政示范县(市、区)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二、建设法治民政的当前任务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经过全国民政系统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15年基本建成法治民政的新格局,即建立责任民政、服务民政、诚信民政、阳光民政、效能民政、清廉民政。可见,建设法治民政的任务十分艰巨,真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建设任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建章立制,规范操作,推进民政工作法制化

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制,制订城乡低保实施细则,建立低收入家庭认定机制,出台了《城乡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着力完善社会福利机制,通过进行“居家养老关爱工程”的项目建设,努力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养老服务品牌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为基础,着力完善优抚安置机制,继续实施“三老”安居工程,健全 “三老”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扎实推进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工作;着力完善基层组织机制,依法深化城乡基层民主,促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层社会统筹发展;着力完善

社会事务管理机制,健全《殡葬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二)理清思路,突破重点,推进民政执法科学化

民政行政执法是建设法治民政的关键。我们紧抓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带动整个民政执法工作的开展。一是克服畏难情绪。区民政局目前存在经费少,人手紧,执法任务重等实际问题,而民政执法工作的要求高,程序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现在上级民政部门、各级政府对执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此项工作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不能“走过场”,“糊检查”,要稳步前进,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提高执法人员的积极性。二是严走法定程序。依法为民重点在于责任,不能越权,不能失职,不能不作为,不能乱作为,抓好依法行政工作就能避免承担由此引起的行政责任。近几年,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行政工作习惯,“好心办错事”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都源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都错在未能按照法定程序规范实施上,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教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狠抓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各项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并不断加大考核工作力度,只有“动真格的”,才能更好的把任务落实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考核,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科(室)、单位予以表彰嘉奖,对于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三)加大力度,问效追踪,推进执法监督规范化

一是健全机制。建立健全《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管理规定》、《民政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等内部管理和执法监督制度,统一规范民政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把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和行政执法检查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逐步完善上下衔接、内外结合的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和监督体系。二是落实监督。接受法制部门的业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专门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民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建立自上而下的民政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度和执法质量检查考评机制。三是考核人员。经常性地开展对行政执法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检查,检查其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行政执法决定的内容是否合法适当;按照《考核办法》对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考核,对有过错的人员,除立刻纠正其错误外,还要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其责任。

三、建设法治民政的组织推进

全面推进法治民政的建设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实现法治民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实行建设法治民政第一责任人制度

领导干部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需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学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工作、处理问题和化解矛盾;领导干部需带头支持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行政执法,更不能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废

法;领导干部需树立宪法和法律观念,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民政工作的基本准则,积极营造与建设法治民政相适应的内部环境。

(二)推动“学法用法”活动深入开展

广泛宣传发动,不断掀起“学法用法”活动的热潮,进一步形成“人人谋法制”的氛围。人人谋法制,就是人人思考制度,人人学习制度,人人理解制度,形成全局上下参与民政业务制度构建的良好氛围。面向广大群众开展宣传月活动,宣传《婚姻法》、《兵役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收养法》等法规条例,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发放资料,搞讲座,举办知识竞赛,努力营造建设法治民政的良好氛围。

(三)促进执法人员队伍建设专业化

民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政府的社会形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开展学法用法、法制宣传月、法律知识考试等活动,不断增强民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定期举办民政法律讲座和执法实务培训,组织民政执法人员系统地学习民政各专业法律法规,熟悉掌握执法办案程序,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执法水平。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肩负起执法为民的神圣使命。

总之,建设法治民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

篇6: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条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反腐倡廉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立足青海省情,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原则,建立健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目标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规定了各地、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以及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效解决了以往各地、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不清、权利义务不明、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理念、新措施。

长期以来,青海省高度重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对策措施、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总结有效预防的途径和办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各地、各单位通力合作和努力推进下,全社会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落实任务措施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合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工程项目建设、政府物资采购、医药器械购销、土地及矿产资源配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职务犯罪仍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十分严重,反腐败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因此,在坚决惩治职务犯罪的同时,更加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确保国家工作人员干净干事、廉洁履职,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各单位密切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努力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协作配合、社会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环境。

《条例》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地方性法规,对构建社会化预防工作格局将发挥重要作用。贯彻落实《条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要加强学习宣传。全省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要率先抓好自身的学习,先学一步,学深学透,尤其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准确把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组织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明确加强组织领导的职责任务和措施办法,增强运用《条例》指导和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地、各单位要在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地学习《条例》,深刻领会《条例》的法律精神,准确把握职务犯罪的概念定义,明确个人及相关组织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要求和法律责任,增强法治意识,切实提高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地、各单位应组织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广泛开展《条例》的宣传教育,同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印发民族文字宣传材料,举办双语宣讲和专题辅导等活动,使《条例》精神深入群众,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所了解、所掌握,打牢落实《条例》的群众基础。

要认真履行职责。《条例》明确规定了各有关单位的预防职责、预防措施及监督保障工作,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和工作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监督管理,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着力建立健全内部防范机制,扎紧第一道篱笆、把好第一道关口,做好本单位、本系统的源头预防工作。检察、审判、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严格履行《条例》赋予的职责任务,认真落实执法执纪监督职责,强化措施手段,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警示教育,完善预防措施,切实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惩治和预防的综合作用。要深化制度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及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听证等工作,加快公

共资源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企事业单位党务、事务公开等机制,增强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推进综合治理。

要加强组织协调。全省各级党政组织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要把《条例》的执行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找准切入点,提高融合度,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要认真履行组织实施和综合协调职责,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措施办法。重点工作要集体研究,重大事项和问题要民主决策,重要情况要及时通报,着力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作用。全省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条例》实施的监督,适时开展《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对不依法履行职责、贯彻执行不力等问题,要严格查纠整改,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条例》全面得到贯彻落实。

要严格落实法律责任。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明确把握《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依法履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坚决防止和避免工作中出现失察失职甚至渎职行为,根据法定的责任和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检察、审判、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依纪履行监督职责,坚决在法律授权和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防止和避免违规执法执纪。要畅通群众信

篇7: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以法治会努力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中国一冶工业炉公司工会 《劳动法》和《工会法》是我国两部重要的基本法律,《劳动法》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工会法》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这些规定,表明工会突出维护职能是依法办事,是法律赋予了工会的特殊责任。工会应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更好地代表职工群众利益,强化维护意识,突出维护职能,密切与职工群众的关系,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发挥工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劳动法》和《工会法》正式颁布实施后,一冶工业炉公司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和贯彻《劳动法》和《工会法》的重要性,成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贯彻计划,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把它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和紧迫任务,抓紧抓好,力求抓出成效。第一,组织好工会战线人员的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劳动法》和《工会法》的重大意义,了解两部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义务,并在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通过学习,工会战线人员结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劳动法》和《工会法》的精神实质,对两部法律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贯彻执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全面理解,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紧密联系工会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工会法制化建设。并对照《劳动法》和《工会法》,检查寻找工作上的差距和不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思路,即:紧紧围绕公司的各项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目标,在新形势下,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突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促进公司的两个文明共同进步。第二,为了推动《劳动法》和《工会法》在全体职工中的学习进程,一冶工业炉公司把《劳动法》和《工会法》作为“三五”、“四五”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劳动法》和《工会法》小册子发到每一位职工的手上,号召各工会小组组织职工踊跃参加学习,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引导,对《劳动法》和《工会法》有更明确的了解,有力增强了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三,运用展板、工地广播站等传媒在工程项目上宣传《劳动法》和《工会法》,同时举办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知识竞赛等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劳动法》和《工会法》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地将两部法律的学习面向全员、引向深入,在全公司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劳动法》和《工会法》的高潮。通过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工会法》,一冶工业炉公司工会从突出维护职能入手,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使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准明显提升,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 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一项重要手段,这一思想上的认识已在一冶工业炉公司两级党政工领导中普遍形成共识,为公司顺利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推行这项制度中,一冶工业炉公司工会不断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工会组织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意识;二是强化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是贯彻《劳动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的意识;三是强化狠抓落实意识,切实把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做法是:

1、结合一冶工业炉公司的实际,工会代表职工与公司行政签订了《中国一冶工业炉公司关于实施〈一冶集体合同〉的协议》,成为了工业炉公司的“小宪法”。成立了由公司行政、工会和职工代表组成的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小组,重点监督集体合同的实施履行实施情况。建立了定期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制度,把工会监督、职代会监督和职工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2、建立了职工代表视察制度。以检查、督促、协调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视察,及时通报视察结果,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工程项目经理部和机关部委室,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解决。如:大力开展劳动安全检查工作,XX年组织安全大检查5次,查出事故隐患30多处,并一一责成有关单位予以整改。

3、加强了平等协商机制。每年就企业行政的决策和职工关心的工资、福利、劳动关系等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协商,把协商的过程作为相互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协商的结果及时充实到集体合同中去,使集体合同中的条款更细化、量化,便于操作。如:XX年之前,因公司实行的是综合计算工时制度,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资,均由项目部自行解决,并对节假日职工加班工资发放标准的理解上也有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工的利益,引起了一部分职工的不满。工会发现这一问题后,一方面据理力争;另一方面把《劳动法》释义送公司行政领导阅读,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既维护了职工的利益,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并加深了《劳动法》的宣传和认识,密切了与行政的关系。

二、健全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基本制度。工会积极落实和加强基层单位的职代会制度建设,促进职代会对企业重大改革方案、重大规章制度、涉及职工生活福利等重大决策的参与。如今,职工的工资奖金怎样分配,干部考核任免情况怎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等等,这些对一冶工业炉公司职工来说,已经不再神秘,因为工业炉公司把职代会作为实行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制定了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促进职代会对企业重大改革方案、重大规章制度、涉及职工生活福利等重大决策的参与,一是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两次职代会制度;二是坚持参政议政制度,企业重大决策等由职代会审议通过执行;三是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四是企业重大事项向职代会汇报制度。充分发挥公司、项目经理部、经济实体和机关部委室两级民主管理网络以及职代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的职能,认真落实法律规定的职代会各项职权,凡按规定应提交职代会研究讨论的问题,都必须向职代会报告,分别由职代会审议、通过或决定。在职代会闭会期间,采取联席会议、职工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使广大职工了解企业情况,参与企业管理,把职工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了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三、积极参与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企业的用工主体与职工的就业主体之间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时有发生。一冶工业炉公司工会在参与公司内部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过程中,始终做到有理有节,力争达到维护企业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有机结合的目的。如:积极参加职工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一方面,督促公司行政严格执行《劳动法》和一冶职工工伤事故处理管理规定,确保职工的应得利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向职工说明相关政策法规,让职工理解企业在工伤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使职工工伤事故的处理得以和谐解决。又如:在参与处理公司主办的集体企业终止善后的劳动纠纷中,向公司行政阐明公司主办的集体企业从成立到终止的历程,分析公司行政在主办的集体企业终止时应有的义务,并考虑到这批集体企业职工处于弱势地位的实际,建议公司行政对因企业终止、生活拮拘的失业集体职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同时向企业已经终止的集体企业职工讲清公司对集体企业的终止不负有法律责任的道理,使纠纷双方达成共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四、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为更好地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工会以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女职工素质达标”竞赛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女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开展岗位创新、学习成才、姐妹献爱心、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进行“四有”、“四自”教育,引导女职工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提高文化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以“女职工素质达标”活动为例,公司123名女职工中参加的有108人,参与面为95%。为保障女职工的身心健康,工会组织全体女职工进行了一次体检,并为每位女职工办理了健康保险,将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内容列入集体合同中,促进女工劳动保护工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一冶工业炉公司女工委员会多次被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评为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

篇8: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依法治教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依法治教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定》) 中要求,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 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务, 教育改革关系千家万户, 当前我市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攻坚期, 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异常突出, 教育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大。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要把握好改革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教育改革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需要以改革精神推进教育法治, 以法治方式保障教育改革。

(二) 依法治教是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

教育管理, 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 还是学校内部管理, 都是一种行政性、执行性的管理活动, 要求有很高的效能。而传统的教育管理中, 政府各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之间的职权存在交叉、责权管理并不明确的状态, 导致履行职能时会出现越位、缺位的现象。只有通过立法确立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对学校的权利和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责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才可以依法规范教育行为, 减少对学校直接管理和学校微观管理过程的干预, 进而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运行。

(三) 依法治教是协调教育领域内各种关系、解决教育纠纷的有效途径

教育管理过程中, 必然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关系, 如: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学校与教师及其他职工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的关系、学校与社会上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协调好这些关系, 才能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办好学校。有效地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 就必须对教育关系主体各方的权利、义务、职责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要求各方依法行使权利并依法履行自身的义务, 依照法律规定从事教育活动。一旦出现教育纠纷, 法律手段则是解决教育纠纷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沈阳市开展依法治教的实践与探索

(一)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1.推进简政放权, 提高行政效率

按照编委办的统一部署, 我市依法共分三批下放和取消三项行政权力。下放的两项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公办) 设立、撤并的审批”“民办学校 (非学历) 的许可及管理权限”, 取消的一项即“学前教育机构审批备案”。同时, 我们做好各项下放权力的培训, 保障区县能够正确行使权力。简政放权, 既规范了审批事项, 又提高了教育部门的行政效率。

2.梳理责权清单, 明确主体职责

今年, 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全力开展责权清单的梳理工作, 在原有 《行政职权目录》 的基础上, 结合“三定”工作及简政放权工作, 梳理并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旨在形成“权责对等”的教育管理机制。此外, 各区县还从反面梳理学校的责任清单, 明确学校“不可为”的范围, 以此来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 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3.配备法律顾问, 加强队伍建设

作为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市一直非常重视中小学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工作。市教育局常年聘任法律顾问, 中小学也已普遍配备了法制副校长, 协助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日前, 市教育局下发了 《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 要求各区、县 (市) 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实现市、区、校三级法律顾问制度的全覆盖。

(二) 全面启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推进依法治校

1.落实全会精神, 确定改革重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要求改革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正是体现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手段。市委、市政府紧跟国家教育改革思路, 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确定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项目, 以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的下发为标志, 全面启动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

2.以章程为抓手, 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章程在校内规则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 是学校内部治理的“宪法”, 也是学校自主办学、民主治理的根本法和重要依据。去年, 我市出台了 《沈阳市中小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要求全市中小学校依据该办法制定学校章程, 要求区县 (市)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章程进行核准, 使学校办学有章可循, 避免随意性。目前, 所有区县 (市) 已全部完成了公办中小学校章程的核准工作, 实现了我市中小学校章程的全覆盖。

3.梳理各项制度,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质是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要求学校有运行良好的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目前, 全市中小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梳理和完善各项基本制度, 预计年底前形成“一统三配”、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三) 加大法治宣传教育, 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1.做好法治教育的师资准备工作

法治教育, 师资为本。为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自觉性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我市着力开展了法治教育培训工作。同时, 要求各区县、各学校积极开展区本级、校本级培训, 确保“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校长、教师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法治培训。培训有助于提升校长及教师依法治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也为深化我市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2.做好学科教学中法治教育的渗透工作

《决定》 中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青少年抓起,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这也意味着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列入国家课程。当前, 我市将继续落实好现有学科中的法治教育内容, 小学以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为主, 初中以 《思想品德》 为主, 高中以 《思想政治》 为主, 确保开齐、开足课程, 并且鼓励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治教育。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 不仅可以让学生知法懂法, 树立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 还可以使他们浸润在崇尚法治的文化氛围里, 培养自身自觉、理性地遵纪守法精神。我市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高中宪法通识系列讲座活动、法治大讲堂、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青少年保护“两法一规”宣传活动等, 对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促使全市中小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增强法治意识。

三、几点启示

(一) 应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推进管办评分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必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进一步简政放权, 改进管理方式, 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 构建三者之间良性的互动机制, 进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 应加强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的建设, 充分发挥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作用

推进依法治校, 首先要有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要不断强化和巩固章程作为“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 逐步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相关制度为配套的学校制度体系, 使各项改革探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此, 应该加强宣传、学习和落实, 更好地发挥章程在学校建设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校中的重大作用, 形成依章治校、按章办学的良好氛围。

(三) 应完善教育追究问责机制, 依法、依规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追究、问责

在依法治教的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教育的相关主体都存在对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缺乏尊重的现象。在教育管理、学校办学中,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依法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 必须做到依法履行职责, 依法行政, 依法办学。对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教育职责的、超越或者滥用教育行政职权的、违反法定教育行政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 都应该依法对其追究、问责。

上一篇:凝练的视觉符号说课下一篇:晋安区实验小学2012-2013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