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

2024-04-08

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精选3篇)

篇1: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

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所在。社会自然需要管理,并且变动着的社会,管理更需要不断创新。否则,管理方法和模式的滞后,就会导致社会解体的后果。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环节。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况

(一)社会管理创新提出的背景

党中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与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有直接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社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会出现诸多利益冲突和矛盾,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当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多发期,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管理面临重大挑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很多人有传统的“体制内”走到了“体制外”,由原来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很多问题由原来的单位解决变为了社会解决,很多人处于一种分散化、原子化的状态,尤其是在非传统单位体制中就业的人员以及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相互之间形成一个“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人际关系疏离、情感纽带缺失、内部关系松散、信任程度较低、社会制约因素相对较少,这也为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启蒙和提高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人民群众要求扩大民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他们希望党和政府切实保障自身权益有,希望有更多渠道能了解、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而互联网的兴起,1 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了透明度,公民的表达空间进一步拓展,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难度。

但是,由于传统的影响,我们在制约、监督公权力方面的制度积累与还不充分,思想理念、行动能力上也有不足。(阶层群体冲突增加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相当单一的,就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他们之间的利益是高度趋同的,不仅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甚至直接的冲突都几乎没有。但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纷纷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社会阶层之间,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由于利益获取模式的不同往往会发生各种冲突与纠纷,这些冲突与纠纷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像前段时间出现的农民工因讨薪而自焚跳楼、土地拆迁中的暴力争端等等社会性事件,背后其实都是阶层利益在冲突。

而且,伴随着阶层分化,社会管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基本上都要属于一个“单位”,干部在机关、工人在工厂、农民在生产队。按单位管理,政府好管也省事。但现在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自由人,不再是“单位人”而成为了没进入麻袋的土豆。对于这些人,仅仅依靠单位模式是想管也管不住了,就算把他们吸纳为临时工,临时工已经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像“正式工”那样本分地听话了。流动性问题

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在中国的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这种流动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大挑战。传统的户籍管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就在坑里边,而人口流动,西边的萝卜跑到了东边,导致东边的一个坑里可能有几个乃至好几十个萝卜。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比如,农民工建设了城市,但却很难在城市中居住下来,只能像候鸟似的飞来飞去。如何调动流动人口建设流入地的积极性,保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项社会福利,让流动人口不至于因心态失衡引发行为失控,已经成为了城市化发展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

人口流动好歹还能看得见,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开放与信息封闭状态下的社会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难度更是天壤之别。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捂住再慢慢应对。可是互联网让信息迅即甚至呈几何级数传播,往往“网下刚冒烟,网上已燃烧”。本来一个小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信息一传播到网上,马上情绪激愤。加之,互联网还有强大的组织功能,它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看似一点联系也没有的人在不知不觉间组织在一起形成集体行动。

更近一步看,在信息化环境中,人的社会交往已经不仅仅是实体的交往,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交往,而变成了网络的交往与沟通。一个人足不出户并不意味着孤立无为,闭门也能造车,网上也可以开店。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宅男宅女很可能是社会中交往关系最复杂、最广泛的群体之一,据说目前中国网民已经超过4亿人。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但它又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虚拟社会的所作所为都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崭新要求,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

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跨越了温饱,实现了小康。但是,在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同时,对政府的意见也不断增多,群众与干部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了。为什么啊?社会诉求在提高,群众愿望在升级。我们党员干部在实现群众经济小康方面成就很巨大,但让群众精神小康方面准备不足。可是,准备不足,群众就会聚集起来和你要、和你闹。尤其是随着社会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过去不 3 是问题的问题今天成为了大问题,过去理所当然的事情今天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了,过去坚不可摧的合法性基础今天越来越有些靠不住了。邓小平晚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过去总认为发展慢了不行,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之后,发展快了问题更多、更棘手、更复杂。后邓小平时代10余年后重温这句话,确确实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伟人的高瞻远瞩。社会失范引发风险

社会发展可以突变,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却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社会用30余年走过了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程,既有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共识,新的价值观又没有真正形成。而一个社会只有存在共同的价值观才可能产生一致的行动。当出现价值真空的时候,一切行为都将自以为是,都将无所顾忌,都将不可预期。有权的“官二代”信奉赢者通吃,自鸣得意而视法如无法;弱势群体则绝望无助,看不到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便铤而走险非理性杀人。就算那些自诩为只是“打打酱油”的群体,在其貌似超然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与愤懑,这使得他们往往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肥沃土壤。当一切都不再相信、一切都不敢相信、一切都不能相信的时候,谣言就会主宰社会,恐慌就会降临社会、动荡就会席卷社会。前些天的“盐慌”背后并不仅仅是经济投机,更多的是社会性的焦虑与迷茫。

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政治的繁荣发展。面对这些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我们用惯了的、会用的、曾经很管用的、数十年来延续下来的一些社会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必由之路与不二法门。社会管理国际经验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十分有限,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这一阶段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经验是:第一,社会管理以社会自我管理与社会自治为主,政府对社会基本上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政府对社会自我管理采取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地方自治特别是市镇自治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基础,是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秩序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财产权,维持一种建立在财产权基础上的社会秩序,其主要手段是运用财产权利保护的法律维护社会根本秩序的基础。第三,政府承担起了济贫的职能,但济贫职能的履行尽量利用非政府组织进行。

20世纪初至1978年左右的混合市场经济时期是福利国家建立与完善时期,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是:第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福利国家或福利社会。福利国家是指承担维护和增进全体公民基本福利或社会福利的职责的国家;其主要目标是维持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与教育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基本社会关系管理制度。建立资本与劳动合作的社会制度;完善社会主要利益集团围绕国家政府与公共支出的多数表决制度;同时,发展社会自治和社会自我管理。第三,始终注重提高消费需求,以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作为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混合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福利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一种追求资源配置的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制度和模式。

1978年以来,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期,这一阶段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经验是:第一,以教育、培训、基础科技领域为主要投资方向,以人力资本投资为核心,将“消极的福利国家”转变为“积极的福利 5 国家”、“工作福利国家”或“社会投资型国家”。第二,以充分就业政策为核心,将“福利”转变为“工作”,并适度限制福利支出的增长,达到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发展、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中和的社会管理与经济增长目标。第三,主动利用基本社会组织、社会利益群体、非政府组织进行社会协作治理。福利国家改革时期也是非政府组织大发展的阶段,如法国1990年就有60000多个私人社团成立,而60年代每年只有11000个组织成立;在德国,每十万人口的社团数量从1960年的160个增加到1990年的475个,增长了近3倍。瑞典公民社会的参与率世界最高,创建了一个每十万人口就有2300个社团的稠密的社会网络。第四,重视社会资本、重视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向社区回归的发展趋势,即社会社区化或社会人文化的趋势。)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是化解社会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①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1] 6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1、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2、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落实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要求。

4、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佳路径选择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一)法治文化建设的提出

中国人对法律的理解,往往把它看成是一种工具或制度的东西,把它看成是一种治理的规则和惩治的手段。我们缺少一种人文的、文化的层面去审视法律。如此,我们对法律只有畏惧而没有尊敬,只有抵触而没有服从,这不能不说是法律发展的缺陷和法治发展不健全的一大重要根源。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已取得丰硕成果。在新时期新阶段应向更深层析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形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报告强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等。“法治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是公民理解并遵循以法律价值观为核心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它体现或代表了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

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对法治有精辟的认识:“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亚氏的这段话在后世被奉为法治的经典公式,其贡献在于,通过对法治实践环节与形式要素的完整把握,以“良法”与“普遍服从”两个特定概念的链接,建立了法治的基本逻辑结构。由此演绎,法治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社会状态,法治的表层含义是一种社会管理模式,深层含义则是一种体现治国理念和规范人们言行的文化精神。“法治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是公民理解并遵循以法律价值观为核心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它体现或代表了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

当代法治文化至少包括四种意识:一是崇尚法律的意识,它反映着人们对法律的情感和态度,是法治能否真正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二是遵守法律的意识,它强调不仅普通公民要守法,而且掌权者更要守法。三是运用法律的意识,它意味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运用法律来分析问题。发生纠纷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诉诸法律来解决争端,四是维护法律的意识,它意味着,法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要通过法律扬善惩恶,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的秩序、公平和正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不允许以权压法,以钱代法。

(二)用法治文化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邓小平同志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所有制度中,法律制度最具明确性和国家强制性。通过法律明确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形成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使社会建设和管理不因领导人及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时代要求从法治层面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党的十七大强调,进一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要从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完善分配体制、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这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特别需要通过法治来强化社会权利的平等和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我们在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法治保障的重大意义。

(三)法治文化建设是影响社会管理创新的灵魂

社会管理创新是法治的具体化,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应当在法治的规范之下进行。社会管理需要法治化,法治需要丰富社会管理的内容。法治文化建设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没有法治文化建设的协作和支撑,社会管理创新就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在做出一个行为时,一般是凭借自己的理解,基于自己的法治文化水平做出判断或选择。法治文化建设使得法律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的效力不仅仅是来源于外部的强制和权威,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信仰和服从。

(四)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矛盾化解。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绝对不是一个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看社会有什么样的化解矛盾的机制。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能够理性对待并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达到使各方利益都得到表达和维护、不同利益主体相互理解和认同的和谐状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法治的社会。而要实现这种调节和均衡就必须靠“法”。因此,社会各阶层一定要有 “法”的精神和信仰。

当前社会,群众需求千差万别,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诉求机制不畅造成社会协调断裂,社会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社会控制整合相对不力,社会关系紧张导致群体性事件多发高发。要从源头上预防和降低社会风险,就要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多维度的利益表达机制,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顺畅的利益表达制度平台,形成规范的对话、协商和处理问题的反应机制,立足于处置“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降低社会风险。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应以民意为导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维稳”的思路从“保稳定”转变为“创稳定”。

三、用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操作

1.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而言,法治文化理论目前还属于初创阶段,法治文化体系更是一个创新的概念。法治文化理论的研究决不仅仅是法学家的事,还需要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共同探讨。西部地区应针对自己的社会经济状况,研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法治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论坛”、“法治文化讲座”等形式,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鼓励引导支持法治文艺创作,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同时,法治文化建设还需构筑法治文化人才高地。没有人才的支撑,一切都可能是空话。深入研究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批大师级人物,有一批在法治文化事业各方面有号召力的领头人和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并以此形成有特色的法治文化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成立法治文化创作队伍,组建法治文学、法治曲艺、法治美术等创作基地,有计划地组织法治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生产;应组织力量集中攻关,重点推出一批 10 反映时代精神、富有生命力、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精品,努力提高作品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加强执法机关法治文化人才的培养,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和采风活动;加强基层法治文化骨干的专业辅导,积极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和完善优秀法治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西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文化之水源源不断,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方式,保证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2.2.管理创新要注重培养西部地区公民法治素养

目前,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群众中,还存在畏上、畏权、不畏法的情形,这说明了社会法治观念的淡薄。而且,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监督者,因此,着力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必不可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抓法治文化建设首先要从青少年抓起,要保障每个学校实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到100%,做到青少年普法的常态化。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考核。建立健全公务员,特别是执法人员学法培训与考核、晋级、表彰相结合的配套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普法的报告、抽查、通报和建议制度,确保公职人员全年学法不少于40学时,司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更新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15天。要加强群众的普法力度,通过开展专题普法讲座、出动普法大篷车、聘请律师解答群众提问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居民法律服务,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引导群众依法诉求、依法办事、诚实守信。从整体上提高全社会的法律素质。

3.与西部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搭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管理平台。法治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要运用法治文化的特有功效,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成功架起法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以一种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力量默默地传播法治,以它的独特优势与魅力体现法治文化的人本意识 和人文关怀。当前形势下,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增强人的需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西部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个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目、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我们必须依托西部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法律知识通俗化,把法律规范直观化,把法律历史形象化。通过编制琅琅上口的歌谣、丰富多彩的节目、脍炙人口的故事,让群众感觉到原来法律并不遥远,法律就在身边,更容易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法治文化建设同法治实践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既不能离开经济发展空谈法治文化建设,更不能用法治文化建设干扰和阻碍经济发展。要支持和引导法治文化建设朝着促进依法行政、服务大局等方向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法治化,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导向,使之作为新时代深入推进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倍增器”,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要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多采用接近大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表现形式。应更多地依托各种媒介,如公益广告、手机短信、普法网站,运用图片、文艺节目、法制短信、法制动漫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西部地区应争取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掘特色,打造品牌,如选择贴近老百姓的题材播放普法电影、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广场、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展“律师送法进村入户”活动;创建“百米法治长廊”和大型法治公益广告,积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法治文化品牌,让人民充分感受社会法治文化的气息,有助于社会稳定发展。5.12

①***:《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求是》2010年第4期。

篇2: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法治保障是关键和灵魂。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革命、社会建设与法治建设的高度统一,把社会治理纳入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的轨道中,才能根本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社会建设难题。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推动法治发展,解决基层社会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努力构建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基层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五年来,x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坚持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以大型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为主要载体,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多方式普法,增强了干部群众法律意识

x市通过组织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普法培训、普法考试、建设法治宣传长廊、印发赠送法治宣传资料、提供义务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共开展各类讲座460余场

次,义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60万余份(册),提供义务咨询

3万余人次,发送各类法治宣传短信60万余条。

(二)多角度服务,提高了纠纷化解水平

x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万余起,调处率一直维持100%,其中疑难重大矛盾纠纷案件3400余件,成功化解了重大坟山纠

纷、涉诉涉访重大矛盾纠纷积案140余件;

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

案件1100余件,为群众挽回各项损失4000余万元,实现了应援

尽援;

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各类法律事务6800

余件,并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100余个村(社区)签订了义

务法律顾问协议,全市共办结各类公证1100余件,办理司法鉴

定220余起。同时有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乡(镇)村法律服务平台和法律服务志愿者体系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三)全方位治理,形成了较好的法治环境

x市不断健全落实五大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综治维稳工作,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3万余起,防止民转刑案件、制止群体

性械斗、阻止群体性上访等600余起;

稳步推进平安建设,近五

年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900余起、治安案件3600余起。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多形式加强对乡镇干部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群众的法律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责任主体错位

普法工作作为全民学法的重要手段,是全党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要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政府主抓,部门参与。然而目前大多数乡镇党委、政府,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等硬件建设上,认为普法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其主动性不高,加上对普法工作的责任主体认识还有错位,认为普法工作是司法所的事,党委、政府能支持的就支持一下,困难的乡镇往往就只能把这块工作完全丢给司法所,根本没有将普法工作摆到应有的高度和位置。造成职责不落实,协调配合不够,普法资源运用不充分,措施不够有力,普法工作效果不佳。

(二)人员不足,乡镇普法力量薄弱

目前乡镇的普法工作主要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虽然全市各乡(镇)都设有司法所,但人员力量十分薄弱,就2018年底为例,全市20个乡镇司法所核定专项编制32个,现有司法员加上2018年10月新招录到岗的司法员只有32人,其他单位借调3人,除安江、黔城、托口、雪峰四个所以外均为

1人所。造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趋多样性和复杂化,基层司法所各项业务不断拓展,基层司法所的职能日益增多,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9项职能,任务越来越艰巨。如安江镇镇社区矫正对象及安置帮教工作对象最高峰时分别达65人和78人,单就这两项工作就需牵涉司法所人员的大量精力,有些司法员还兼任数种乡镇职务,从事着大量与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不相关的其他乡镇中心工作,有时还要完成乡镇党委政府下达的一些应急性工作,工作开展起来往往会力不从心,客观上造成普法工作无法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展。

(三)普法的形式内容单调,考核不够深入

当前该市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难度比较大,宣传途径形式大多数时候比较陈旧、单一。一是利用乡镇党员冬春训、乡村干部会和村两委开会、布置工作等时机,组织乡村党员、干部、“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学习法律知识,而这种机会和途径也相对较少,每次参加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二是由市里相关部门或乡镇在特定节点组织相关人员送法下乡,分发学习宣传资料,向村民作简单的法制宣传,但这种宣传多浮于表面,群众拿到资料很多时候都是有需要才会细读,有些群众因年老或是自身原因根本看不懂资

料,于他而言,那些宣传学习资料就形同于废纸。三是利用广播、高音喇叭、法制宣传栏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但覆盖面往往有限。四是由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派出所的同志给村干部、村民上法制课、青少年学生作法制报告等,虽然覆盖面比较宽,但往往不够细,造成许多群众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达不到预期目的。五是考核不严,对于普法工作虽然有平时督查,年度检查,中期检查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等等考核,但乡镇和部门主要以作资料来应付检查考核,局限于上面必须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依法行政等方面,至于普法的实际效果无从考核,只是走走过场。

三、法治建设现状原因分析

(一)传统法治文化影响深远

一是“义”的追求,压抑“利”的欲念。儒家学说认为小人求“利”,君子求“义”,因此我国传统法律成为治国的工具,而不是人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农民习惯于也更青睐于依赖传统伦理和乡土规范确立的行为规则。目前的中国农村仍处于法治秩序与人治秩序等组合而成的多元混合秩序的现实中,法律的权威于其中却显得十分虚弱。二是以“群”的观念压抑“个体”意识。“礼治”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它主要是指是建立在宗法结构基础上的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体系,所体现的是以宗

法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对秩序的追求,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轻法”而重“圣贤之治”,即“人治”。三是人治“权力”至上文化观压抑法治“权利”至上文化观。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模式使所有权力服从于王权,而法内外的各种等级特权更是严重地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要求农民对行政命令的绝对服从,更是延续和固化了农民服从权力的心理习惯。

(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

一是社会结构影响法治建设进程。在中国乡村,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家族的、宗教的和地方习惯等民间的知识、习俗、信仰和秩序仍然得以维系。要使国家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农村从冲突、脱节到嬗变、融合,使法治变成一种习惯,从而使农民有意识乃至无意识地形成一种现代法律文化或法治精神,尚需较长的过程。二是社会文化环境落后。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至于不健康书刊、黄色录像的泛滥,常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严重地毒害了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有的青少年无事而滋事以至轻微违法甚而走上犯罪之途,造成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恶者横行、弱者受欺的治安状况使善良农民少有安全感。三是法治运作的成本较高。一方面,部分农民遇

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形时,即使想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是考虑到诉讼费用及司法腐败等隐形成本也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地域广阔,通过政府送法上门需要负担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成本,使得一些地方的普法宣传流于形式。

(三)普法工作不到位

一是制约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增强,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的普法对象难集中。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居住分散,农忙早出晚归,农闲外出打工挣钱多,学习时间安排难。现有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中老年人,对规范的、抽象的法律条文难以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学法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有的基层政府和领导忙于经济工作,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十分有限,影响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法律的职能有片面的认识。有的农村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把法律理解为是“治民”的。措施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少数地方的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还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和应付检查上。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些地方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不规范,检查不到位,监督不得力,检查考核走过场。三是形式单调,内容平乏,效果不

佳。在宣传教育形式上没有新的突破。仍然是靠传统的出板报、发材料、挂横幅,贴标语等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农民学法的积极性。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大多数乡镇的法制宣传教育的计划和普法内容的安排,都是原文照套上级的统一计划和安排,不能做到因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从事法制宣传工作的人员,对法律知识学得不深、不透,知识面不宽,在宣讲法律时难以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农民听起来枯燥无味,很难提高学法的兴趣,阻碍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法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一是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怀化市部署和出台的具体方案,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时间进度与中央、省委部署协调同步,确保到2020年建立规范有序的司法权运行机制。市委政法委要加强统筹协调,组织、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要支持和保障司法体制改革。二是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根据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以程序公正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司法工作操作细则,使执法程序流程化、执法裁量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全面推进执法场所标准化建设、管理和使用,完善讯问犯罪

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建立涉案财物处置制度,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程序。全面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加强案例指导,统一裁判和执法尺度。建立政法干警电子执法档案,加强结果运用。严格规范司法人员职务活动,依法保障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取证据权。依法严厉惩治司法腐败,建立健全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查处和追究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的行为。三是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加强党委执法监督,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案件核查督办、案件协调、案件评查等活动,预防和减少冤假错案、瑕疵案的发生。加强对司法活动的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建立同步侦查监督、列席审委会等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序推进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注重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完善执法监督员制度,组建执法监督员队伍。

(二)开展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矛盾就地化解

一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做到应评尽评,强化评估结果运用,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不稳定因素。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对历史遗留问题、政策空白问题以及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三跨”问题建立健全联席

会议联动处置机制。推动乡村两级调解工作机制改革,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逐步配置3人以上,完善人民调解员选聘、管理、培训、待遇保障机制。二是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事前预警机制,加强各种矛盾纠纷动态性、预警性、行动性情报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工作,将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置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处置责任,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依法依规追究失职渎职领导干部的责任。全面提升处置实效,坚持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有机统一,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三是及时就地解决信访事项。严格落实依法逐级上访的有关规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压实就地化解工作责任,杜绝责任单位将群众向上引、矛盾往上交。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联合接访和重大信访事项包案化解常态化机制,积极推动积案化解。继续坚持现行驻京维稳劝返工作机制,调整完善驻长劝返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劝返、教育训诫和重点案件跟踪督办等进京非正常上访处置后续对接机制,严格控制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总量。建立互联互通的网上信访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创新“互联网+信访”的信访工作新模式。严格执行公安部公通字[2013]25号文件和省委政法委等5部门出台的《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各级

政法机关要建立健全“轻侦快办”工作机制,坚决依法打击非法上访行为。四是依法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持续深入开展“涉黑涉恶、黄赌毒犯罪、侵财性犯罪、非法集资”四大专项打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实行挂牌整治,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依法整治涉黑涉恶农村宗族势力打击乡匪村霸地痞等违法犯罪专项打击行动,维护群众利益,巩固基层政权。依法严厉查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等民生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件,严厉打击金融诈骗、传销、商业贿赂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推进全民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离任评估制度。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二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继续推进“法治惠民”实事工程,强化法治为民实效。加强农村、社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市民法律讲座活动。狠抓校园法治文化节建设,继续深化“十

篇3:以法治理念引领民政工作新跨越

南通市通州区民政局副局长施锦荣

所谓法治民政,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进程中,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各项民政行政事务,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其本质是把民政行政权力自觉地限制在法律范围内,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真正实现“民生之政”。

建设法治民政,是民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民生和谐的客观基础,也是民政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建设法治民政不仅是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主线,也是整个民政工作的重要理念、运行状态和长期奋斗目标。本文试图探讨建设法治民政的基本要求、当前任务、组织推进等方面内容,以此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一、建设法治民政的基本要求

如前所述,法治民政的宗旨是依法为民,即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实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探讨建设法治民政的工作要求,则可以围绕宗旨从“五位一体”的方面进行研究,即在民政法治上坚持立法、普法、执法、执法监督、法律服务一体化推进。具体来讲,应“抓好一个改进、做到一个全面、1

加强一种教育、实现一个拓展、培植两种示范”。一个改进,就是要进一步改进民政立法工作;一个全面,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种教育,就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一个拓展,就是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两种示范,就是建设依法行政示范县(市、区)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二、建设法治民政的当前任务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经过全国民政系统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15年基本建成法治民政的新格局,即建立责任民政、服务民政、诚信民政、阳光民政、效能民政、清廉民政。可见,建设法治民政的任务十分艰巨,真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建设任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建章立制,规范操作,推进民政工作法制化

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制,制订城乡低保实施细则,建立低收入家庭认定机制,出台了《城乡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着力完善社会福利机制,通过进行“居家养老关爱工程”的项目建设,努力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养老服务品牌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为基础,着力完善优抚安置机制,继续实施“三老”安居工程,健全 “三老”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扎实推进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工作;着力完善基层组织机制,依法深化城乡基层民主,促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层社会统筹发展;着力完善

社会事务管理机制,健全《殡葬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二)理清思路,突破重点,推进民政执法科学化

民政行政执法是建设法治民政的关键。我们紧抓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带动整个民政执法工作的开展。一是克服畏难情绪。区民政局目前存在经费少,人手紧,执法任务重等实际问题,而民政执法工作的要求高,程序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现在上级民政部门、各级政府对执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此项工作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不能“走过场”,“糊检查”,要稳步前进,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提高执法人员的积极性。二是严走法定程序。依法为民重点在于责任,不能越权,不能失职,不能不作为,不能乱作为,抓好依法行政工作就能避免承担由此引起的行政责任。近几年,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行政工作习惯,“好心办错事”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都源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都错在未能按照法定程序规范实施上,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教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狠抓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各项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并不断加大考核工作力度,只有“动真格的”,才能更好的把任务落实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考核,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科(室)、单位予以表彰嘉奖,对于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三)加大力度,问效追踪,推进执法监督规范化

一是健全机制。建立健全《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管理规定》、《民政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等内部管理和执法监督制度,统一规范民政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把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和行政执法检查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逐步完善上下衔接、内外结合的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和监督体系。二是落实监督。接受法制部门的业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专门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民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建立自上而下的民政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度和执法质量检查考评机制。三是考核人员。经常性地开展对行政执法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检查,检查其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行政执法决定的内容是否合法适当;按照《考核办法》对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考核,对有过错的人员,除立刻纠正其错误外,还要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其责任。

三、建设法治民政的组织推进

全面推进法治民政的建设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实现法治民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实行建设法治民政第一责任人制度

领导干部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需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学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工作、处理问题和化解矛盾;领导干部需带头支持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行政执法,更不能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废

法;领导干部需树立宪法和法律观念,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民政工作的基本准则,积极营造与建设法治民政相适应的内部环境。

(二)推动“学法用法”活动深入开展

广泛宣传发动,不断掀起“学法用法”活动的热潮,进一步形成“人人谋法制”的氛围。人人谋法制,就是人人思考制度,人人学习制度,人人理解制度,形成全局上下参与民政业务制度构建的良好氛围。面向广大群众开展宣传月活动,宣传《婚姻法》、《兵役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收养法》等法规条例,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发放资料,搞讲座,举办知识竞赛,努力营造建设法治民政的良好氛围。

(三)促进执法人员队伍建设专业化

民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政府的社会形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开展学法用法、法制宣传月、法律知识考试等活动,不断增强民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定期举办民政法律讲座和执法实务培训,组织民政执法人员系统地学习民政各专业法律法规,熟悉掌握执法办案程序,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执法水平。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肩负起执法为民的神圣使命。

总之,建设法治民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

上一篇:整装实战培训下一篇: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