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形式教案

2024-05-24

演唱形式教案(共8篇)

篇1:演唱形式教案

第四课 《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歌曲,了解几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

2、结合本课的欣赏活动,能简述重唱、对唱、小组唱和表演唱的演唱特点。

3、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教材《歌唱》第一单元《学会歌唱》的知识拓展,《几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课程,在色彩斑斓的演唱艺术中,除了我们常见的独唱和合唱外,还有重唱、对唱、表演唱等各具特色的演唱形式,让学生集中了解这些演唱形式的特点,领略这些演唱形式的艺术魅力。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并让学生通过视听、讨论、对比、交流和演唱来增进对歌曲演唱形式的了解。

教学内容:

1、视频欣赏歌曲:(1)对唱《开门红》,由汤灿、火凤演唱。

(2)二重唱《自由飞翔》,由凤凰传奇演唱。(3)三重唱《 茉莉花》由黑鸭子组合演唱(4)合唱《回声》

2、歌唱常识:介绍对唱、重唱、表演唱三种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了解几种歌曲演唱形式的风格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能简述重唱、对唱、合唱等的演唱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体验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课前音乐:播放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歌曲《我和你》。【设计意图】

创设音乐情景,营造音乐氛围,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师:老师刚刚播放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片段,谁来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了解,比如,他是由谁来演唱的?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根据这首歌曲的演唱特点,谁可以试着说一下,他采用的是怎么的演唱形式? 生:学生回答,各抒己见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大家说的很好,这是一首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用对唱的形式演唱的歌曲《我和你》。

说到演唱形式,你还知道哪些演唱形式?

生:重唱,对唱,独唱,齐唱,合唱,表演唱等演唱形式。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几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设计意图】

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板书课题】

几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

(二)讲授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解了演唱形式中的合唱。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了解一下对唱、重唱和表演唱。

歌曲《我和你》,同学们很熟悉,并且老师刚才已经说过,这首歌采用的是对唱的演唱形式。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歌曲的片段,大家思考一下,这首歌曲,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你又是通过什么来判定的?

1、对唱

【播放课件】

《开门红》

生:分别回答。对唱。歌曲的名称是《开门红》

判定的理由:两个人演唱的,所以是对唱的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很热闹。

这首歌曲是一男一女,你一句他一句的演唱。所以是对唱。师:同学们各抒己见,都有自己的认识。对唱的是一种很常见的演唱形式。【播放课件】

对唱:两个人或两组人一问一答的来演绎一首歌曲,称为“对唱”。对唱有男女生对唱、男生对唱、女生对唱等形式。对唱大多数是单声部歌曲,气氛热烈而欢快。师:《开门红》这首歌曲是一首典型的采取“对唱”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热闹,吉祥气氛的歌曲。歌曲旋律一开始就欢快热闹,节奏鲜明。采用对唱,你一言,我一语的演唱形式,把听众一下子就带进了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中。【互动地带】

男生女生分组跟随音乐,轻声演唱《开门红》。体验对唱的情韵。【播放课件】

《开门红》

2、重唱 师:大家已经跟随音乐,学唱了《开门红》,同时,我们进一步的体会了对唱这种演唱形式的情韵。那么,大家来认真的听一下,下面这首歌,是否采用了对唱的演唱形式?你的理由又是什么? 【播放课件】

凤凰传奇《天蓝蓝》 【播放课件】

问题:歌曲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生:各抒己见。对唱。

因为是两个人唱的,一个人一句的唱。

师:老师刚刚播放的是凤凰传奇歌曲《天蓝蓝》的一个片段。同学们,刚刚的回答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对唱演唱形式的主要特点。由两个人演唱,一人一句的方式。但是,这首歌,不属于采用对唱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的歌曲。虽然也是由两个人演唱,偶然间也会有彼此相称的演唱的时候,但是,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两个人在演唱时,旋律并不是一模一样的啊?而是多声部的呐?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重唱。【播放课件】

重唱:指两个以上的演唱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播放课件】

重唱的形式有:二重唱,羽泉《旅程》

三重唱,黑鸭子组合《茉莉花》 四重唱等:四重唱《共青团之歌》

师:我们分别欣赏了几种不同形式的重唱。那么,请同学们谈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进行交流。关于重唱,你可以总结出他的特点吗? 生:各抒己见。师:总结。播放课件 【播放课件】

(1)重唱是多声部的歌曲。每声部只有一人(或二人)演唱的。(2)重唱包括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形式,其中二重唱最为普遍。在二重唱中,又可分为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和童声二重唱。

(3)同声的重唱在音色上较为和谐统一,混声的重唱在音色上则有变化和对比。

【互动地带】

师:学习了重唱,我们大家了解到,重唱还有那么多的形式。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多声部重唱吧。老师把大家分成三组,来进行一个简单的三声部发声练习。首先请看屏幕。

【播放课件】

1=2/4 5— —|5— —||(第一组)

3— —|3— —||(第二组)啊

1— —|1— —||(第三组)

3、合唱

师:我们大家一起亲自体验了重唱的多声部演唱的效果。那么,同学们,大家想一下,要是在唱歌的时候,人数增多,又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视觉听觉感受呐? 【课件播放】

《回声》

师:看了视频,大家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呐? 生:踊跃回答问题。

师:通过看书再结合我们刚刚欣赏的视频,同学们有没有感觉到合唱的魅力呢。【设计意图】

学生能掌握歌唱常识,加强对演唱形式的认识,以拓展音乐文化视野。知识巩固:

师:刚刚我们一同学习了三种演唱形式,那么现在我们共同欣赏几首歌曲,大家一起告诉我它属于哪种演唱形式? 【播放课件】

《纤夫的爱》(对唱)

《映山红》(重唱)

《把我的奶名叫》(合唱)生:边欣赏边回答问题。【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巩固所学知识。知识拓展:

师:一首歌曲可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课件】

《山楂树》分别由常石磊、黑鸭子、首都女子合唱团演唱。演唱感受实践:学生尝试性演唱《山楂树》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听赏了几首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充分感受到了它们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体验了组合演唱的独特艺术魅力,相信同学们通过欣赏、交流讨论,能够理解掌握重唱、对唱、表演唱的演唱特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视频播放,音画结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边听边看,对于相关知识了解更广泛,理解更深刻,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对于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2:演唱形式教案

教学目标 :

1、通过一组歌曲的欣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涵,学会分析声乐的演唱形式。

2、通过学唱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让学生懂得珍惜和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并能用欢快、优美的歌声来演唱歌曲。

3、通过活动与练习,让学生掌握四种拍子的基本击拍图示。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声乐的演唱形式及学习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分析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具准备 钢琴、电脑、多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先用提示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歌曲,并进行复习,从而导入到新课中的声乐的演唱形式。介绍声乐的演唱形式: a.小组唱: 由8至 12人左右组成小组进行演唱。内容有时是齐唱,有时是多声部,形式比较灵活。

b.轮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一定的要求先后演唱同一旋律,形成各声部此起彼落,也构成了良好的和声效果。轮唱歌曲气氛热烈,通常以先后相距一小节为多见,演唱时各声部要稳住速度,结束要整齐。

c.表演唱:是把歌唱与表演结合在一起的演唱形式。其特点是旋律近于口语化,有说有唱,有领有合,生动活泼。

d.弹唱:一小组人,每人手持一件民族弹拨乐器,边弹边唱。弹唱中有说有唱,有领有合,也可适当做些动作,形式也比较生动活泼。、2.欣赏一组歌曲,让学生通过音响辩别每首歌曲各属于什么演唱形式。

3.采用对比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就会产生不同内容与情感,而不同得演唱形式是为其内容服务。

如:《我爱你,中国》,演唱形式:女生独唱,曲式结构:主部为ABA,拍号4/4:速度:稍慢中速,表达情感:赞美祖国。《青年友谊圆舞曲》得演唱形式为齐唱,曲式结构为单乐段,拍子为3/4拍,情绪欢快激荡。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作品简介

(1)女高音独唱《我爱你,中国》

这首歌曲是影片《海外赤子》的插曲。歌曲的结构由引子、主部和尾声三个部分组成,而主部又可分ABA三个乐段。

引子,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旋律起伏跌宕,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祖国大地,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主部A段节奏平稳,中速,下行音调仿佛在叙述大自然的美景。B段的旋律由小跳转六度、八度大跳,与A段形成对比,进一步展示祖国的壮丽山河。再现A段旋律,进一步发展了音乐主题。尾声是全曲高潮,其旋律富有推动力量,通过两个“啊”的抒发,把歌曲推向高潮,最后一句在高音区结束,倾泻出海外赤子一腔真挚的爱国之情。歌曲词曲结合紧密,运用了叠句,排比句等方法,生动活泼的语言增强了歌曲(2)齐唱《青年友谊圆舞曲》

此曲大调性的旋律表达了20世纪50年代青年人之间的友谊、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式的短歌,3/4拍子,节奏型为| X X X |。该曲节奏鲜明,强拍突出,特别是每小节的第一个音符较低,然后接一个大跳或小跳进入第二个音符,而第二、第三音又是同音反复,使得流畅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非常符合青年人欢乐跳动的心情,因而深受青年朋友的喜爱。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1.作品欣赏

(1)男女声二重唱《马铃响来玉鸟儿唱》

该曲是影片《阿诗玛》中的插曲。“阿诗玛”是一个美丽、勤劳的贫苦农民的女儿,长大后被有钱有势的热布马拉抢走,但阿诗玛坚决不从,后来被阿黑哥救走。这首歌就是他们逃离虎口之后,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唱的。这首歌是F大调,2/4拍子,全曲由两部分组成,即对唱与重唱。对唱部分是采用分节歌的形式,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及富有撒尼民族民歌特点的衬词“哎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阿诗玛与阿黑对“我织布来你放羊”那幸福生活的向往。重唱部分,第一声部仍用原来的音调,第二声部则采用同度与向下三、四度音程进行,旋律流畅。最后一句突然向上扬起,进一步表达他们从此“不再忧伤”的真实情感,此处也是全曲的高潮。2)对唱《河边对口曲》

该曲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乐章。它写的是两个流浪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各自诉说自己的命运,最后终于一同踏上“打回老家去”的战斗历程。

这首对唱曲采用山西民歌的音调,运用乐段反复的结构形式使上下两个乐句成为相对独立的音调,代表着两个人物不同性格的音乐形象,叙述了两个流浪老乡的悲惨遭遇,但这两个音调又可以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正好是后面的二重唱和二部合唱。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1.学唱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这首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今天努力学习,明天去实现伟大理想的志向。

这首歌曲由主歌与副歌两部分组成。主歌部分由六个乐句组成:二、五、六乐句基本上是第一乐句的模进;

三、四乐句基本相同。由于曲调中 | 6 6 6 6 | 4 6 1 | 下属音出现较多,有离调的倾向,因此,在色彩上与前后旋律形成对比。再加上x x x x | x x — | 这种不规整的节奏反复出现,使节奏活泼跳跃旋律流畅明快,表现孩孑们天真活泼的神态。副歌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旋律向下三度的模进,在伴以“哈哈”歌词连续出现,生动形象得表现了孩子们心里发出的欢笑。

(1)视唱合唱部分,要强调音准与节奏的和协统一,换气一致,保持乐句的完整性,注意咬字清楚,吐字清晰。(2)听录音放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学会分析乐句。

(3)节奏练习,找出主歌部分有特征的节奏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并用节奏谱为主歌部分伴奏。

(4)按照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来进行视唱。

(5)完整视唱全曲。重点练习主歌最后一句与合唱的衔接部分。.(6)分组分段朗读歌词,感受歌词内容。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1.复习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1)复习歌词时,对于一字一音的地方,注意突出强拍,咬字清楚。开始可用中速演唱,熟练后可恢复到原速。考虑到合唱部分音区较高,学生演唱起来较吃力,可移低到bB演唱。

(2)视唱时要突出附点四分音符,即重音要落在第二拍上。对延长记号要通过演唱交待清楚。2.做活动与练习

a.活动与练习(1),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主歌与副歌。

b.活动与练习(2),要求严格按导拍的指挥图式击拍。注意突出强拍,拍点要准确清楚。c.活动与练习(3),充分熟练之后再做节奏卡的游戏。练习中重点解决x.x x节奏及休止符的停顿。课堂小结

一、声乐分类:

[女高音]音域c1一c3共十五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以及抒情花腔女高音和抒情戏剧女高音。全部用高音谱号记谱。

[花腔女高音] 音域cl—e3甚至更高,音色丰富、清脆,声音灵活、婉转,特富有弹性,善于演唱装饰性的华彩曲调。用高音谱号记谱。

[抒情女高音]音色抒情优美,声音宽广而富有诗意。在女子声部中,大多数属抒情女高音。用高音谱号记谱。《玫瑰三愿》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曲。

[戏剧女高音]嗓门宽、音量大,声音坚实有力,能表现强烈的感情,善于演唱戏剧性的咏叹调。用高音谱号记谱。

[女中音]音域a—a2共十五度,其音色特点介于女高音与女低音之间。高的女中音近似戏剧女高音,低的女中音近似女低音。用高音谱号记谱。

[女低音]音域f—f2共十五度。女低音的音色不如女高音嘹亮,但比较丰满、温厚、雄浑、坚实,音区也比较低。用高音谱号记谱。在合唱中把女中音称女低音。

[男高音]音域c—c2共十五度,音色爽朗、嘹亮,按特点还可分为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等。用高音谱号记谱。

[男中音]音域A—a1共十五度,音色特点介于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间。按特点还可分为抒情男中音,戏剧男中音。前者的音域与音色接近戏剧男高音,后者的音色在低声区与男低音相近。均用低音谱号记谱。

[男低音]音域F—f1共十五度,音色低沉浑厚,是混声四部合唱的基础。按音色的特点还可分为抒情男低音和深厚男低音等。用低音谱号记谱。

[童声] 男女儿童在未变声以前的嗓音称“童声”。按音色特点还可分为童高音和童低音。童高音的音域c1一g2或更广;童低音的音域a—e‟或更广。童高音与童低音的音色与女声相似。用高音谱号记谱,记谱与实际音高相符。

二、演唱形式

[独唱]一个人演唱称“独唱”,不论任何声部都可以独唱。演唱时一般有一件或几件乐器伴奏,也有用乐队伴奏或用其他人的齐唱或合唱来伴唱。

[对唱]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称“对唱”,根据声部的不同还可分为:女声对唱,男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也有两组歌唱者的对唱。

[重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部的歌唱者,各按自己声部的曲调,重叠着演唱同一乐曲,称“重唱”。根据声部与人数的不同,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女声四重唱,男声四重唱等。

[齐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首歌曲称“齐唱”。群众歌曲常采用齐唱的形式。

[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复调音乐中称之为“卡农曲”。

[领唱]安排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的独唱,因该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独唱者亦称“领唱者”,由一人至数人担任。领唱形式在我国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中经常采用,如劳动号子等。在大合唱与齐唱歌曲中也常有领唱的形式。

[合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每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乐曲称“合唱”。一般合唱都有乐器或乐队伴奏,没有伴奏的合唱称“无伴奏合唱”。纯粹由女声、男声或童声组成的合唱称„„同声合唱”。由男女声混合组成的合唱称“混声合唱”。根据声部的数量还分女声二部合唱,女声三部合唱,混声四部合唱等。

[大合唱]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内容富史诗性和戏剧性,常用来表现重大的现实题材,如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大合唱起源于欧洲十七世纪。国外除“大合唱”外还有叫“清唱剧”和“康塔塔”的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其内容及形式与大合唱相似,我国统称为大合唱。

[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曲日内容、整体规模和演出形式,与大合唱相似。区别在于大合唱更注重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贯串;组歌则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长征组歌》是一部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灯光等。近代西洋歌剧产生于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以后逐渐传遍世界各地。

歌剧分:(1)以完全歌唱和器乐不断发展为基础的歌剧;(2)以对白不口音乐段落相交替为基础的歌剧。后者还有大歌剧、轻歌剧、小歌剧、娱乐剧等不同类型。歌剧的声乐部分由咏叹调、宣叙调,各种重唱、合唱等组成;器乐部分由乐队序曲、间奏曲、舞曲等组成。

篇3:豫剧唱腔的音乐结构及其演唱形式

豫剧唱腔的音乐结构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板类有以下四种。

1. 二八板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现在二八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板一眼2/4拍,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不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又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

2. 慢板

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4/4拍的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

3. 流水板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又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

4. 飞板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还有滚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二、豫剧唱腔的演唱分析

豫剧唱腔,有真嗓,有假嗓。男声高亢、激昂、质朴、刚健,女声舒展、奔放、柔美、酣畅。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可塑性很强,既能抒情,又能叙事,灵活自如,便于流传。因本身属于“乱弹”,不拘一格,靠着“拿来主义”和自身的变革不断壮大自己,但是又始终保持着鲜明而强烈的个性特色。

1. 发声

我曾经认为豫剧中的女声都是用大本嗓来唱的,就是真声比较多,喊得成分要比气息支撑的假声成分要多,可后来在听了一些豫剧名家现场的演唱之后才发现,其实他们是在用混声演唱,只是这种混声的运用比音乐院校声乐教学中所学习所接受的方法位置更要靠上,靠前。豫剧中以说的感觉为主,咬字较为夸张,这就能表现出一种亮而不刺、白而不尖的听觉效果。

2. 呼吸

豫剧中华美的唱腔是和演员的气息运用分不开的,小旦的音色要求明亮,字正腔圆,运气酣畅。虽然豫剧唱法是分行当,男女的音色发声方法都不一样,但是在气息要求上都有着同样的方法。豫剧的演唱关键在于咬字,咬字决定了风格,“牙钳”音的感觉就是咬字比较“狠”,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咬字是不能够被大家接受的,但是在舞台上,在戏曲中,这样才能更淋漓尽致地把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很多唱歌的人都不能够很好地驾驭戏曲,不是因为他们音准节奏不准,或是因为他们音色不明亮,气息不够稳,就是因为咬字吐字归韵不能够展现出戏曲本性、传统的风味,感觉就像缺失了戏曲的灵魂一样。

3. 润腔

歌曲或是戏曲的演唱是以情为中心,以各种润腔手法润饰,弥补曲调表达情感的不足,调整字与曲的矛盾,刻画性格及意境,它虽然不独立存在,但却有烘云托月,与曲调相辅相成的作用。

豫剧以河南方言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润腔中也结合了很多方言的发声习惯,《五世请缨》是常香玉在唱腔创造上下了很大功夫的一个戏,以老旦应工。其中著名选段《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霸气稳健,充满昂奋阳刚之气。《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是一个单板式[二八板]结构的唱段,为了体现高龄老年人的性格特征,演唱以本嗓为主,吐字真切,扎实豪迈。乐段开始的[叫板]“搀我来———!”和“起腔”要唱得气韵铿锵,加上热烈红火的乐队伴奏,营造好杨府“庆寿”的火热场面。在“一家人欢天喜地……”一句中的第一个字“一”发音,它不是按照普通话的“yī”发音,而是按照河南话“yí”发音,由真声转为假声,在语言的基础上来说唱,抑扬顿挫,这样豫剧的韵味和气势就出来了。豫剧中还有比较典型的润腔是衬词的反复出现:“啊咳咳,那哈呀呵咳,咳那嗬咿呀嗨……”词本身并无任何意义,反复的演唱是为了能够在开段吸引到观众,高亢有力,节奏鲜明,这样的风格是豫剧所独有的,也是豫剧的一大特色,所以很多豫剧选段都是先以衬词开场吸引观众,热烈激昂,脍炙人口,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演唱形式

豫剧的唱腔中,豫东调和豫西调用同样的调高,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上方五度旋宫,即“以徵为宫”的现象;豫西调多落“1”音,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下方五度旋宫,即“以清角为宫”的现象。豫剧的传统唱法中,男女声部基本上是同腔同调。豫东调演唱多用假嗓,豫西调则用真嗓较多。

目前,随着艺术形式的互相融合,一些豫剧的演员也开始大胆地尝试着融入一些科学的西方的发声方法,目的是为了将音色塑造得更完美,更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保留中国的色彩,融入一些外国的东西,能够博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豫剧音乐中是没有和声的,基本上是很多角色很多演员分别演唱自己的唱段,豫剧多用第一人称来给观众讲述故事,这和歌剧的表现形式有些相似,多人参演,角色行当各不相同。在豫剧的演唱中,咬字是比较重要的,比一般歌曲中的咬字都要夸张,以语言为主,边说边唱,唱中带说,似说似唱,音乐节奏一板一眼,演唱者多为紧拉慢唱,以炫技华彩开场来吸引观众。

篇4: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研究

关键词:合唱艺术特征;种类;表演中的形式;无伴奏合唱的审美观念

一、合唱艺术特征

合唱作为一门起源于欧洲的古老宗教音乐的艺术门类,是人们从事教会活动才进行的群体合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上世纪传入我国。历史悠久的合唱艺术始终是以多声部音响的互相组合才产生合唱的整体音响的艺术形式。多声部音响的和声美才使得能够吸引无数的音乐爱好者加入这个行列。在当代的中国,无论是专业的艺术团体还是百姓们的自娱自乐,合唱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由于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组成形式,以及是一种立体音乐形式本身就包含了多种类型。所以合唱艺术要求参与者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听觉和内在感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满意的协和音响,而为作品的艺术创造打好基础。不同声部之间的音色,强弱的融合,协调的音准相互倾听,与整体共命运同呼吸。没有彼此的互相配合和内在默契,就不可能获得完满的效果。同时达到这种境界的演唱,才是真正的合唱艺术再现。

二、合唱艺术的种类与表演形式

合唱艺术的演唱形式是多样的,表演形式也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是不论怎样的表现形式演唱者都是为了充分表达艺术情感和体现合唱艺术的和声美。我们了解多种演唱形式如:同声合唱,混声合唱。同声合唱由同一类的人声组合而成,包括下列三种: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每种同声合唱都有两个基本的声部组成,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当然,我们现在为了加强和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将每个基本的声部再细分为若干个声部。合唱艺术是凭借人声音响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而人声音响属于一种静止的声音音响。为了充分的动静结合表现作品,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对社会带来巨大正能量的表演形式。近年来蓬勃开展的各项合唱赛事,使得合唱逐渐成为中国音乐最为大众所熟知和喜爱的音乐形式。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也在向着多元化道路发展,时代的多元化发展也直接的影响着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要求。单一古板的只唱不动的演唱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大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听觉享受还有视觉上的体验。伴随着当前影视、网络等多媒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舞美造型设计不断的与时俱进。在加入形体表演的基础上,提高了合唱艺术的整体舞台造型,从另一方面塑造了合唱表演的画面感,使人身临其境,感情表达更为直观。

然而,有些人认为在合唱中加入形体表演及舞美造型都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形式。即注入了形体表演反而可能会影响到演唱声音的的效果,但是我不这样认为,音乐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拉近人与人心灵的媒介,但是当言语无法全身心地表达情感的时候,那么舞蹈与演唱的结合可能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舞蹈表演本身是离不开音乐的,如果一个单一的舞者只有动作没有音乐的的配合,那么观众看来是索然无味的。二者结合就可以达到视听的双重刺激。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必然有着一定的融合性。但是,我也不提倡有一些小型的合唱表演团体不注重声音的审美,只是一味的加入多种表演形式,使得合唱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美感。合唱艺术的美感还是要在保留了原有的声音美感之上的一种更高层面的合唱艺术追求。

三、无伴奏合唱的审美

无伴奏合唱由于它对演唱者的音准、声音和作曲者的极高要求在合唱中属于最高的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一个表现形式,目前在我国出现的也是比较少。无伴奏合唱所指的就是单纯靠人声而不用任何的乐器伴奏的多声部演唱形式。国外的无伴奏合唱可以一直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形式.。而我国的无伴奏合唱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的缓慢的。目前我们国家对于无伴奏合唱的认知度就更少了。近些年来,我国的合唱事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提高人们对无伴奏合唱的审美意识,增强广大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追求是我们音乐人所要追求的永无止境的事业。

四、结语

我们应该真正的意识到音乐的力量是从合唱这种表现形式来的。所以合唱从古至今从来都是最淳朴的最直接能够反映人们情感的最直接的东西。而且是最纯洁、纯美的东西。为了大大地拉近我国目前的合唱艺术与世界的距离。希望我们的国家加强在这一方面人才的培育,使我们能够更快地赶超。最后期盼我们伟大祖国的合唱能取得更大的发展进步个更高层次的艺术进步。

参考文献:

[1]田晓宝,文思隆.合唱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金瑞峰.浅析中职合唱教学中协作精神的培养[J].2002-8大众文艺,2012(21):21-9.

[3]黄春玲.探究大学生合唱形体表演的运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4.

[4]李小莹.中国合唱艺术要放眼世界更上层楼[N].中国艺术报,2006-4.

[5]田玉斌.改革开放三十年合唱艺术谱新篇[J].人民音乐,2009(2).

篇5:音乐教案-声乐演唱形式:轮唱

教学内容:声乐演唱形式:轮唱 教学对象:活动组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二部轮唱。

2、能与他人合作探索轮唱的方法,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多声部听觉能力。

教材分析:《咏鹅》是根据唐代诗人洛宾王的著名诗篇创作的歌曲,描绘了鹅在湖面上自由游弋的神态。

《老爷爷赶鹅》是一首活泼、风趣的二部轮唱歌曲。C大调,单乐段重复带扩充的结构。歌曲以对白及鹅的叫声刻画了老爷爷赶鹅的场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保卫黄河》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轮唱曲,曲调铿锵有力,音乐形象非常鲜明。表现了中国人民此起彼伏、汹涌澎湃的抗日浪潮。

教学重点: 探索轮唱的方法。教学难点:二部轮唱的和谐、准确。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大歌片。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美妙的四十分钟开始了。咱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咏鹅》,听一听是用什么演唱形式?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生:(观看《咏鹅》VCD)演唱形式是齐唱,歌曲情绪是优美抒情的。师:(出示《老爷爷赶鹅》歌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老爷爷赶鹅》,我们也用齐唱的形式复习一遍,比较一下这两首有关鹅的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咏鹅》是抒情的,《老爷爷赶鹅》是欢快、风趣的。师:哪一句最能表现歌曲情绪?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一句呢?

生:应该用跳跃的、欢快的声音演唱。师:好,我们再来唱一唱。生:(有表情演唱歌曲)

师:《老爷爷赶鹅》通过两位老爷爷对话和模仿鹅的叫声,营造了轻快、风趣的赶鹅情景。你们听一听,同样是这首歌,他们是怎样演唱的? 生:(欣赏《老爷爷赶鹅》范唱)一组人先唱,另一组人后唱。师:同一旋律先后演唱,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为轮唱。请几位同学跟我一起试着用轮唱的形式演唱一遍,你们听他们唱到哪老师才开始唱的? 生:老师是从同学唱到第二小节时开始的。

师:咱们试一试,左边同学跟着他们几个来演唱,右边同学跟着老师来演唱,用手指轻轻点手心来击拍。

生:(一部分学生随老师唱,另一部分学生跟随几个学生唱)师:你们觉得我们的轮唱效果好不好? 生:不好,声音太大了,太吵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我还看到有几个同学捂着耳朵,这是为什么? 生:我怕受他们干扰。我怕跟他们跑了。

师:原来是这样,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当一次小指挥,左手指挥第一部分,右手指挥第二部分。你来想一想怎样唱就不会乱了?

生:(随老师一起,跟着范唱磁带指挥。)通过指挥我发现节拍要准确,每声部要整齐;速度要一致;要抓住强拍……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谁来给我们指挥一次,咱们再来试着唱一唱。生:(由学生指挥,学生进行轮唱。)师:你觉得这次效果怎么样?

生:整齐多了,如果各声部声音再小一点就更好了!

师:是呀,如果我们的声音再轻一些,自己演唱的同时还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的声音,并且不影响自己的演唱,这样就容易唱好了。老师指挥,咱们再来试试。生:(随指挥演唱歌曲)

师:这一遍大家的进步真不小。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唱好轮唱的? 生:我注意了把节拍唱准,声音轻一些;我自己唱时还注意别人唱…… 师:刚才咱们轮唱时是同时结束的吗?(不是)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同时结束吗?

生:(说方法后,集体练唱)

师:请你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样结束的?这样演唱给你什么感觉? 生:(欣赏歌曲范唱)集市更热闹了;歌曲更风趣了;好像很多鹅在叫……

师:我们也用这种结束方法唱一唱。生:(随伴奏轮唱)

师:哪几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 生:(几位学生进行歌曲轮唱)

师:《老爷爷赶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有对话,有鹅叫声,我们练习了用轮唱的形式演唱这首歌。你们还能结合其它形式演唱这首歌曲吗?各小组练一练。生:(分小组讨论、练唱)

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大家看他们是用什么形式表现歌曲欢快、风趣的。

生:(小组展示、评价,集体学唱)

师:大家都会唱《两只老虎》这首歌吧?请小组长带领你们组同学用轮唱的形式唱一唱,要设计好开始和结尾。生:(各小组练习轮唱)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看他们两个声部配合得怎么样? 生:(小组展示后,集体轮唱,学生可自选声部)

师:下面,请你们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片段,这部作品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描绘了中华人民坚强不屈的抗日精神。你听一听轮唱形式的《保卫黄河》给你什么感觉? 生:(欣赏片段,谈感受)

篇6:演唱形式教案

一、说教材

1.说课题在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新课标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听、唱、想、创作等形式体验、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式学习和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各种演唱形式的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展示信息的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完成任务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3、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通过探究式学习和歌唱分清各种演唱形式。

二、说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刚进中学大门,对初中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求知欲特别强,上课也能认真听讲,这是上好音乐课的基本条件。但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以唱游为主,注重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加强,课堂教学更需要知识的融会贯通,更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引导。所以,教师应该在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音乐上下工夫,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说教学策略及设计

(一)精选教法、让学生想学

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本课我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创造。为此我精选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和展示,学会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让他们在感受音乐的魅力的同时,享受亲历知识产生过程的快乐。

2、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带着对歌曲的体验进入课堂,引导学生用自己对歌曲的体验去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从而进一步认识、理解、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暗授学法、让学生会学

1、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与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唱、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3、重视教材与相关文化的融合,运用音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开辟了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让学生运用会唱的歌曲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小组合作讨论将组内各个成员的意见统一成小组意见”强调学生体验、参与、探索的乐趣。

四、说教学媒体设计

1、让学生运用baidu 、ggle等搜索引擎查阅资料。每个学生作为歌曲的研究工作者都动手查阅资料并将资料整理,小组为单位以口述的方式上交研究报告并在全班交流。

2、让学生在教师的网站上测试。测试的内容是根据你所听到的歌曲说出其演唱形式,在每次提交答案后都可以得到评判,还可以重复答题。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趣研究

(1)教师给大家送一份本周的见面礼:为大家唱一首歌《雪绒花》

(2)提问引出课题,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整理。

(3)创设情境,将学生设定为特定的身份,组织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

(1)学生集体为老师唱一首《雪绒花》 作为回赠

(2)学生讨论后回答

(3)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并学着整理在网络上获取的资料。

(1)以互赠见面礼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复习第一单元歌曲《雪绒花》

(2)共同整理出独唱、齐唱的特点。导入新课

(3) 小结出几种典型的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设定为特定的身份,要求他们完成以下任务,由于特定身份学生会很积极去完成任务。

活动二 探究学习,口述交流,听唱体验

(1)组织学生分组各自按不同任务进行探究式学习

(2)组织学生用口述的方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并以个人观点参与到其中,进行小结。

(3)在交流到对唱时介绍刘三姐对歌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它的魅力。在交流到轮唱时通过《啊,朋友再见》来体验其特点

(1)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网络上搜索资料并将其整理,整合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2)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用听、唱、创编等方式体验歌曲的演唱形式

(1)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感受到歌曲可以由这么多不同的演唱形式的同时,自己的表达、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展示,这对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又能较好地落实教学重点。

(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交流、分享、体验,让大家分享探究和获取知识的快乐,实现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3)对本土歌曲的体验,与乡土教育相结合。复习了第一单元歌曲,让学生有想把会唱的歌曲都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愿望。通过想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三小试牛刀

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制作好测试的网站并将其放在服务器上运行学生在网站上测试自己本节课里的研究成绩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量规,学生自己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

六、说对教学效果的预测

1.通过教学,我预计会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1)学生能准确地辨别各种演唱形式,并能较好地掌握各种演唱形式的特点

(2)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并获取知识的快乐,这对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有着重要意义。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后没有及时对整理结果和体会进行文字性或PPT形式的小结,导致课堂讨论活动的结果无法形成文字,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很高,所查找和展示的资料比较丰富,导致教师对每个活动时间分配不好。

篇7:《古诗朗诵演唱会》教案03

教学要求:

1.欣赏《读唐诗》,感受歌曲亲切的情感,了解歌曲中唱到的古诗。2.能积极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表演,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熟悉的古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电子琴、四块小黑板、学生书画作品等。

教学重点:

1.欣赏歌曲《读唐诗》;2.古诗朗诵和古诗歌曲演唱;3.表演。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能通过《读唐诗》的欣赏,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

活动内容:

1.欣赏歌曲《读唐诗》。2.古诗朗诵和古诗歌曲演唱。3.表演。

活动目标:

1. 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过程:

一. 欣赏歌曲:《读唐诗》

1.欣赏歌曲《读唐诗》幻灯出示歌谱 2.提问:你发现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有许多唐诗的诗词等。

4.歌曲里都唱到了哪些唐诗呢?我们分组比赛看看哪组知道的唐诗知识多?出示四块小黑板(分四个小组让学生把歌曲里的歌词与它所对应的古诗题目相连接)5.学生展示题板,让大家评一评,全对的并且速度快的为优胜组。6.幻灯出示课件,巩固连线题,加深学生的印象。7.师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8.提问:通过朗读你体会到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9.轻声随音乐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

10.歌曲旋律很上口,你是怎样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的呢? 11.听歌曲,找找歌曲的高潮在什么地方? 12.读节奏:4/4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13.读高潮的歌词。

14.唱高潮乐句时应注意什么?(力度稍强)。15.集体唱高潮乐句。

16.高潮乐句之后应怎样唱?(力度稍弱、速度稍慢)

17.用最投入的感情演唱歌曲《读唐诗》,注意高潮乐句的处理。三.召开古诗朗诵演唱会 1.学生推选或自愿参加主持人。2.分四个小组进行节目的排练。3.节目汇报。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书画及电脑上搜集的有关古诗方面的作品)。(2)分四小组分别汇报自己排练的古诗朗诵和古诗歌曲的演唱。4.大家评选优胜组。

5.集体再一次演唱《读唐诗》这首歌。

篇8:演唱形式教案

一、歌剧和艺术歌剧产生的背景

歌剧, 这种表现形式最早出现在1 6世纪末, 1 7世纪初, 它来源于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民间戏剧中幕间配乐的节目和牧歌剧。西方音乐形式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显现出主调音乐风格, 为歌剧的产生作了充分的准备。十六世纪末, 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人们力求找到综合手段来表现人类的思想、情感、事件等, 这样, 歌剧便应运而生。歌剧故有“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之说, 这是指在舞台表演, 并有舞台布景和服饰的, 以角色歌唱为主导, 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为推进剧情发展主要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

艺术歌曲, 产生于浪漫主义时期, 形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拿破仑专政时期。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制造出来的艺术形式, 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封建势力的复辟对它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九世纪, 欧洲各国反对拿破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具有两重性的。人民的力量推翻了拿破仑的统治, 但战争的结束给人民带来的不是自由民主, 而是更深的痛苦和黑暗。1 8 3 0年及1 8 4 8年两次革命的高潮时期, 也正是此类浪漫主义最兴盛的时期。在1 8 4 8年大革命失败后, 此类浪漫主义几乎影响了整个1 9世纪的下半叶的欧洲, 其特征是充满着消极的、悲观的、神秘的色彩, 它几乎影响了整个1 9世纪的下半叶的欧洲。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其对音乐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为诉求, 以人道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特征, 从它与文学诗歌, 歌曲的词曲, 钢琴伴奏和再创作等方面表现出来。

二、歌剧和艺术歌曲的共同点

歌剧和艺术歌曲都是诞生于欧洲, 同属于音乐艺术中的声乐体裁, 同样是建立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她们之间并没有矛盾, 同样注重呼吸, 正确的咬字吐字, 以及良好气息的控制能力。

由于时代风格的发展变化, 艺术歌曲与歌剧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每首艺术歌曲自身就是独立的个体, 一首歌就表达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或情感、情节, 在每一首歌曲里要准确全面地表现或描绘情感或情景, 艺术处理就更需要细腻准确。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下它们各自的不同点。

三、歌剧和艺术歌曲的不同点

1. 从发声状态来看

歌剧是多半以真声为主, 演唱时, 胸声用的较多, 声音主要放在偏后的位置上, 在高音上强调关闭唱法, 声音厚实而集中, 为了达到戏剧性的效果, 音量要大, 整个身体都要参与演唱, 这样咽腔和气息才能更好的运用其中。而艺术歌曲发声状态多以混声为主, 讲究轻机能, 演唱时, 虽然各声区要带有胸声, 但头声用的比例较多, 听觉上不会很突出, 歌唱时开着喉咙, 声音主要放在偏前点位置, 到了换声区的地方直接转换假声, 所以在听觉上, 艺术歌曲的线条相对于歌剧线条较柔和抒情和清晰的。正如德国当代最著名的艺术歌曲演唱家施瓦尔茨科普高度概括的那样:“演唱歌剧尤如用大刷子醮着涂料同形式的作品所采取的演唱状态是不同的,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演唱中, 我们要把学会把二者区别开来, 以便更好地把握作品, 更好地为声乐演唱和教学服务。

进行粉刷, 演唱艺术歌曲则像是画“工笔画”, 需要极细的笔来描绘。

2. 从演唱的表演形式来看

歌剧表演艺术是源于生活中的一种创造性劳动, 它讲究戏剧冲突和对比, 在演唱中, 歌者不仅要具有声音的把握能力, 还要有一定的舞台掌控力, 还必须对剧中人物的角色有个正确的定位, 这样才能在舞台中更好的塑造每个角色的表演, 歌剧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形式, 集舞台, 灯光, 音响, 服装, 道具为一体的, 故事中的每个情节要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而艺术歌曲主要是诗歌加上填词, 相对于歌剧来言, 它的表演没有外界条件的辅助, 多是凭自己自身的音乐休养来完成作品, 它的伴奏形式没有歌剧那么丰富, 只有钢琴作为其伴奏形式, 为了达到钢琴伴奏和人声的统一和谐, 在声音要求上要求加以控制, 和歌剧强烈的音响形成了对比。

3. 从审美角度来看

浪漫主义歌剧和艺术歌曲都是音乐与文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都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和精神内涵, 但二者仍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异:艺术歌曲是由诗歌和文学结合, 一首歌曲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乐思, 伴奏是歌曲演唱表达诗意的元素, 并最终通过演唱和欣赏等方面来完成音乐的审美, 在审美要求上也需要安静的审美环境, 平静的心境和较高的文化修养等, 可以说艺术歌曲属于优美范畴, 在艺术的表现中, 它体现更多是文学性的因素, 抒发的是对生活、对爱情、对社会现实等各方面的感受和认知, 是自我情感的宣泄;而歌剧是戏剧和音乐的综合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音乐的戏剧, 也是一个壮观的社会场面, 作曲家选择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关于社会现实方面的, 寓意深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在关于艺术歌曲和歌剧演唱的比较中, 我们要看到的是:在演唱艺术歌曲或者歌剧之前, 演唱者都必须对作品的时代背景, 风格特征, 作曲家的创作来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个演唱技巧高超的歌唱家在演唱不同形式的作品所采取的演唱状态是不同的,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演唱中, 我们要把学会把二者区别开来, 以便更好地把握作品, 更好地为声乐演唱和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贺锡德, 《外国古今名曲欣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张洪岛, 《欧洲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刘新丛, 刘正夫《欧洲声乐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4]管谨义, 《西方声乐艺术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5]刘新丛, 《刘正夫欧洲声乐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6]李维渤, 《西洋声乐发展史略》西安:兴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演唱形式教案】相关文章:

民歌演唱05-06

歌剧演唱05-10

演唱分析05-14

演唱比赛策划04-22

声乐演唱论文范文05-10

演唱小白船范文05-22

合唱歌曲演唱风格07-03

演唱明天你好歌词07-23

歌曲演唱艺术论文06-15

帮助学生演唱歌曲06-16

上一篇:员工年终尾牙致辞下一篇:520网络情人节经典表白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