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

2024-05-13

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通用6篇)

篇1: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筑业营业税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建筑业营业税政策的正确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南省境内建筑业营业税的征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建筑业营业税征税范围

第三条

建筑业,是指建筑安装工程作业。建筑业的征收范围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

(一)建筑,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包括与建筑物相连的各种设备或支柱、操作平台的安装或装设工程作业,以及各种窑炉和金属结构工程作业在内。

(二)安装,是指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置工程作业,包括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的装设工程作业和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程作业在内。

(三)修缮,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补、加固、养护、改善,使之恢复原来的使用价值或延长其使用期限的工程作业。

(四)装饰,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饰,使之美观或具 有特定用途的工程作业。

(五)其他工程作业,是指上列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如代办电信工程、水利工程、道路修建、疏浚、钻井(打井)、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平整土地、搭脚手架、爆破、绿化工程、有线电视安装等工程作业。

工程承包公司承包建筑安装工程业务,凡工程承包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无论其是否参与施工,对工程承包公司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工程承包公司不与建设单位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只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业务,对工程承包公司的此项业务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实行BT(建设--移交)投融资建设模式(以下简称BT模式)的建设项目。

第四条 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视同提供应税劳务。

自建行为,原则上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与兴建单位(业主)应为同一单位或个人;

(二)施工单位为兴建单位(业主)内部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非独立核算机构,施工人员是兴建单位(业主)的在职职工,施工人员与兴建单位(业主)不结算工程价款,施工人员劳务报酬为从所在单位领取的工资。

第三章

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

第五条

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建筑业营业税的纳税人。

本办法所称单位,是指从事建筑业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第六条

对建筑安装工程实行承包、分包的,分别以承包人和分包人为纳税人。

自建建筑物对外销售的,以自建建筑物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第七条

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从事建筑业的,承包人、承租人、挂靠人(以下统称承包人)发生应税行为,承包人以发包人、出租人、被挂靠人(以下统称发包人)名义对外提供建筑业劳务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发包人为纳税人;否则以承包人为纳税人。

第八条

建设项目实行BT模式的,纳税人为:

(一)项目的建设方(或投资方)与施工企业为同一单位的,以项目的建设方(或投资方)为纳税人。

(二)项目的建设方(或投资方)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或分包给其它施工企业的,分别以建设方(或投资方)和施工企业为纳税人。

第四章

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

第九条

税务机关应对建筑业营业税实行项目管理制度。

第十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应在建筑业工程合同签定并领取建筑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有关资料向建筑业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登记:

(一)《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的纸制和电子文档;

(二)营业执照副本和税务登记证件副本;

(三)建筑业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

(四)建筑业工程施工合同;

(五)纳税人的开户银行、帐号;

(六)中标通知书等建筑业工程项目证书,对无项目证书的工程项目,纳税人应提供书面材料,材料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地点、工程总造价、参建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七)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八)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提供异地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应同时按照上述规定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建筑业工程项目登记。

第十一条

纳税人建筑业工程项目登记内容发生变化,应自登记内容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持《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的纸制和电子文档,向建筑业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项目登记。

纳税人建筑业工程项目完工注销的,应自建筑业工程项目完工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资料向建筑业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 进行项目登记:

(一)《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的纸制和电子文档;

(二)建筑业工程项目的税收缴款书; 

(三)建筑业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报告或工程结算报告书;

(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异地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应同时按照上述规定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相应的项目登记。

如纳税人由于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发生税务登记号变更时,应同时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的纸制和电子文档。

第五章

建筑业营业税税率与营业额

第十二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第十三条

建筑业营业税的税率为3%。

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的应当缴纳营业税的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十四条

建筑业营业税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罚息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纳税人从建设单位取得的临时设施费、劳动保护费、施工机构迁移费、建设场地占用及清理费等各种费用,优质工程奖、提前竣工奖等各种奖励,水电价差款,材料差价款,补偿款以及其他价款,不论是否在工程承包合同内记载,都应计入营业额。

第十五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纳税人发生上述混合销售行为,应向营业税应税劳务发生地地方税务局提供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出具的纳税人属于从事货物生产的单位或个人的证明,营业税应税劳务发生地地方税务局根据纳税人持有的证明,对自产货物销售额不征收营业税。不能提供证明的,对货物销售额并入建筑安装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第十六条

除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关于材料与设备划分问题,暂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和《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安装工程设备与材料的划分意见的通知》(豫地税函„2005‟14号)执行。

第十七条

纳税人提供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确认计税营业额,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 设备价款。

第十八条

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的,不得扣除。支付给个人的分包款不得扣除。

第十九条

纳税人实行BT模式的,营业额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项目的建设方(或投资方)与施工企业为同一单位的,建设方(或投资方)在取得业主支付回购款项时以实际取得的回购款项为计税营业额。回购价款包括工程建设费用、融资费用、管理费用和合理回报等收入。

(二)建设方(或投资方)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或分包给其它施工企业的,该施工企业为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计税营业额为工程承包总额或取得的分包款。建设方(或投资方)在取得业主支付回购款项时按扣除支付给施工企业工程承包总额或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第二十条

纳税人兼营建筑业应税行为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应当分别核算建筑业应税行为的营业额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其建筑业应税行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建筑业应税行为营业额。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从事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劳务,对方以所拆 建筑物、构筑物的残余物料,包括砖瓦、石料、木料、门窗、钢筋等的价值抵作劳务价款的,残余物料的处置收入应计入该项劳务的营业额。

纳税人受托提供建筑物拆除、平整土地并代委托方向原土地使用权人支付拆迁补偿费劳务的,其提供建筑物拆除、平整土地劳务取得的收入按前款规定计算缴纳建筑业营业税;其代委托方向原土地使用权人支付拆迁补偿费的行为属于“服务业——代理业”行为,应以提供代理劳务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代委托方支付的拆迁补偿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缴纳服务业营业税。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发生自建行为而无营业额及本办法规定的应当核定建筑业应税行为营业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按下列顺序核定其营业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三)按下列公式核定:

营业额=营业成本或者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成本利润率为8%。

第六章

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 天。

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

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纳税人发生自建行为,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自建建筑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人实行BT模式的,建设方(或投资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按BT合同约定的分次付款时间。合同未明确付款日期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建设方(或投资方)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建筑工程实行承包或分包的,承包或分包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第七章

建筑业营业税纳税地点与税务管理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应当按照《营业税纳税申报办法》填报《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按照规定期限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纳税人异地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应同时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和《异地提供建筑业劳 务税款缴纳情况申报表》。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异地提供建筑劳务的,应自申报之月起(含当月)6个月内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其异地建筑业应税劳务收入的完税证明。

纳税人应当向建筑劳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而自应当申报纳税之月起超过6个月没有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第二十七条

税务机关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可以委托有关单位代征建筑业营业税,签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发给委托代征证书,明确有关代征事项。

第二十八条

建筑业营业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2月1 日起执行。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的,以新政策为准。《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办法的通知》(豫地税发„2002‟279号)同时废止。

附件:《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

篇2: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为了加强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管理,现将《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及发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对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有关情况应及时上报总局。

本办法自2006年10月1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及发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为加强和规范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征收管理,贯彻“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治税方针,实现对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的精细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各地税务机关应对不动产和建筑业营业税实行项目管理制度。

不动产和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根据不动产和建筑业特点,采用信息化手段,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以不动产和建筑业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不动产和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软件,对纳税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申报的信息进行税收管理的一种模式。

第二条税务机关不动产和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受理不动产和建筑业工程项目的项目登记;

(二)对不动产和建筑业工程项目的登记信息、申报信息、入库信息进行采集、录入、汇总、分析、传递、比对;

(三)对税收政策进行宣传解释,及时反馈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四)掌握不动产销售和工程项目进度及工程项目结算情况;

(五)根据不动产销售和建筑业工程项目进度监控不动产和工程项目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情况,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六)监督纳税人合法取得、使用、开具不动产销售和建筑业发票;

(七)不动产销售及建筑业工程项目竣工后及时清缴税款,并出具清算报告。

第三条纳税人销售不动产或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应在不动产销售合同签订或建筑业工程合同签定并领取建筑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有关资料向不动产所在地或建筑业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不动产、建筑工程项目登记:

(一)《不动产项目情况登记表》(见附件1)或《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的纸制和电子文档;

(二)营业执照副本和税务登记证件副本;

(三)不动产销售许可证、建筑业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

(四)不动产销售合同、建筑业工程施工合同;

(五)纳税人的开户银行、帐号;

(六)中标通知书等建筑业工程项目证书,对无项目证书的工程项目,纳税人应提供书面材料,材料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地点、工程总造价、参建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七)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提供异地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应同时按照上述规定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建筑业工程项目登记。

第四条纳税人不动产、建筑业工程项目登记内容发生变化,应自登记内容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持《不动产项目情况登记表》、《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的纸制和电子文档,向不动产所在地或建筑业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项目登记。

纳税人不动产销售完毕和建筑业工程项目完工注销的,应自不动产销售完毕和建筑业工程项目完工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资料向不动产所在地和建筑业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项目登记:

(一)《不动产项目情况登记表》、《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的纸制和电子文档;

(二)不动产、建筑业工程项目的税收缴款书;

(三)建筑业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报告或工程结算报告书;

(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异地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应同时按照上述规定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相应的项目登记。

如纳税人由于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发生税务登记号变更时,应同时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的纸制和电子文档。

第五条纳税人应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按照《营业税纳税申报办法》填报《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填报不动产销售的纳税申报表。各地税务机关应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不动产销售和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的电子化。

纳税人异地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应按照上述规定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和《异地提供建筑业劳务税款缴纳情况申报表》。

第六条扣缴义务人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时,应建立代扣代缴税款台帐,如实记载被扣缴纳税人的名称、工程项目的名称、地点及编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号、代扣代缴税款的时间和税额,同时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代扣代缴业务结束后,扣缴义务人应将余下的代扣代收税款凭证交还主管税务机关,并结清应代扣代缴的税款。

第七条各地税务机关应积极与规划、建设部门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已批准立项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第八条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岗位考核责任制。

第九条 不动产和建筑业纳税人区别不同情况分为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纳税人。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纳税人为自开票纳税人,可以在不动产所在地和建筑业劳务发生地自行开具由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售给的发票:

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证;

2.执行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办法;

3.按照规定进行不动产和建筑业工程项目登记;

4.使用满足税务机关规定的信息采集、传输、比对要求的开票和申报软件。

(二)不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纳税人为代开票纳税人,由其不动产所在地和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为其代开发票。代开票纳税人须提供以下资料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

1.完税凭证; 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不动产销售、建筑劳务合同或其他有效证明;

4.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提供异地劳务时);

5.中标通知书等工程项目证书,对无项目证书的工程项目,纳税人应提供书面材料,材料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地点、工程总造价、参建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6.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税务机关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纳税人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联通方式在主管税务机关的实时监控和授权下自行开票。

第十一条销售不动产发票、建筑业发票的样式和内容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销售不动产发票、建筑业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均由税务机关管理和监督。

税务机关对代开的销售不动产发票、建筑业发票应按建筑工程项目逐户建立收入台账,逐笔登记代开发票数量、发票号码、开具金额。

第十二条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软件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研究开发、统一部署实施。

第十三条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是实现“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各地税务机关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

第十四条信息的传输和比对。

(一)不动产、建筑业应税劳务发生地税务机关应按月使用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软件将《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及当地的不动产销售营业税纳税申报表上传给上级税务机关。

上级税务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信息进行清分,并将清分结果下传给下级税务机关或者上传给上级税务机关。

(二)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接收信息进行有效比对、分析,并将比对结果不相符的情况转相关部门处理。

第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附:

1.不动产项目情况登记表

篇3: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 把发展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平台,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种子种苗、农药、兽药、肥料、农机以及民族特色产品、地方特色产品等科技开发与应用推广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第三条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 负责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认定条件

第四条申报认定条件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在本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二)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产业规模,经济效益良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年度总收入不低于200万元;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须科技服务业绩显著, 会员年度总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三)对当地农民增收具有较大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可靠、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拥有会员50户以上,农户年度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四)具有明确的发展规划、 建设目标和科技工作计划,并具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示范、服务方面业绩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优先认定。

(五)组织负责人科技意识强,注重科技创新,服务意识强。 组织负责人为科技特派员、科技辅导员的,其所在组织优先认定。

(六)管理规范、信誉良好。 内部章程、财务管理、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等规章制度健全规范。

第三章申报认定程序

第五条凡符合上述申报认定条件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均可申报。申报认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提供以下书面材料:

(一)《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申报书》。

(二)登记注册证明:民政部门核发的登记证明复印件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需提供其相关经营机构的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两年财务报告;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服务业绩及相关证明。

(四)组织章程、技术、财务管理制度和与农户签订合同文本复印件。

第六条各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初审推荐。申请、认定材料由推荐部门初审同意后,一式六份统一报送省科技厅。

第七条省科技厅受理材料后,委托中介机构,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按本办法规定的申报、认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经省科技厅业务主管部门审核、专家组评审、省科技厅厅长办公会审定通过后,由省科技厅行文,对认定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正式授牌。

第四章扶持措施

第八条对于已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省科技厅给予5万元至1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主要用于该组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 发展业绩突出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申请省科技厅的滚动支持。

第九条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申报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由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项目的组织申报。

第五章组织管理

第十条省科技厅常年受理申报,每年组织一次评审认定。根据申报、认定条件的要求,按规定程序受理申报、组织评审,以专家组评审意见为重要依据,择优认定。

第十一条获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省科技厅签订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发展任务书。

第十二条各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获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年11月底前,向省科技厅提交经州(市)科技局审核的本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第十四条省科技厅对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两年进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 经核实,取消称号,公告并收回授牌。连续3次考核通过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除发生重大情况外,以后将不再考核。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考核不合格:

(一)年度总收入、服务业绩、 带动农户数量等指标严重下滑的;

(二)在经营运行中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其它信用问题的;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解散、注销的。

第十五条主营业务范围有较大变更或发生合并、分立、迁移等情况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需重新申报。

第十六条加强经费管理。 对省科技厅支持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按《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09年5月22日起施行

篇4: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指导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章程建设,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云南省内举办的公办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以中外合作办学方式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章程的起草、审议、核准以及修订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章程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以及学校自律及政府监督管理的基本准则。

第四条 制定学校章程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依法治理原则。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要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二)自主办学原则。要充分体现学校的主体性,充分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依法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以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参与各种社会关系等;实现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以人为本原则。要以学生为根本,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在教育管理中注重中小学学生发展的特点,体现人性化管理;规章制度中的规定要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要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保护教师职业特定的权利,尊重教师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

(四)彰显特色原则。学校章程应当将校情、发展愿景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求相结合,明确学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力求体现本学校的特色和文化。

(五)务实管用原则。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办学类型、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可实施性强的章程,使章程成为学校办学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二章 章程内容

第五条 章程应当载明学校的下列基本信息:

(一)学校的登记名称、简称、英文译名等,学校的办学地点、住所地;

(二)学校的机构性质、隶属关系、主要任务、培养目标、办学方向;

(三)学校的办学层次、学制、规模;

(四)学校的领导体制、法定代表人,组织结构、决策机制、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五)学校举办者及其对学校进行管理、考核的方式、标准等,学校法定代表人的产生与任命机制,举办者的投入与保障义务;

(六)学校经费的来源渠道、财产属性、使用原则和管理制度,接受捐赠的规则与办法;

(七)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组织形式、实施途径和手段,对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的原则和方式;

(八)学生管理、评价的基本原则,学籍管理办法;

(九)学校的分立、合并及终止事由,校训、校风、校徽、校歌、校庆日等学校标识,学校与相关社会组织关系等学校认为必要的事项;

(十)学校开展社会服务、获得社会支持、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则和方法;

(十一)学校认为需要在章程中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六条 章程应当明确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

(一)明确校长(园长)作为学校行政责任人的职权范围;公办学校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民办学校实行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园长)负责制;

(二)明确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监督作用;

(三)明确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大会)民主管理和监督地位;

(四)明确学校内部的组织架构,以及各管理层级之间的职责权限,管理的程序和规则;

(五)学校根据需要设立如校务委员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校友会、家长委员会等各类组织机构,应在章程中明确其地位、宗旨、主要职能以及基本的组织、产生方式和议事规则。

第七条 章程应当明确下列事项的基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

(一)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及实施;

(二)教育教学改革;

(三)招生方案制定及实施;

(四)学校财产和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五)设置教学、教研及行政职能部门;

(六)确定内部收入分配原则;

(七)招聘、管理和使用人才;

(八)干部和教职工选聘与考核;

(九)党务及校务公开;

(十)学校可以自主决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八条 章程应当明确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权利及义务:

(一)对教师享有的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管理学生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和进修培训权给予保护;

(二)对教师应尽的遵纪守法、教育教学、思想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提高业务水平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三)对教师以外的其他职工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四)对学生享有的参加教育教学、获得经济资助、获得学业证书、申诉起诉和法定其他权利给予保护;

(五)对学生应尽的遵守法律、养成良习、努力学习、遵守校规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六)对家长享有的实施决定权、教育选择权、教育参与权,以及对被监护人的监督教育、财产管理和合法权益维护、民事活动代理或者辅助的权利给予充分支持;

(七)对家长应尽的照顾学生生活、监督教育学生、管理被监护人财产和维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承担被监护人所致的与学校有关的赔偿等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八)章程应当明确教职工、学生、家长权益救济机制,建立教职工、学生、家长申诉委员会,明确学校受理教职工、学生、家长申诉的机构与程序,突出对教职工、学生、家长权利、地位的确认与保护;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机制和报告制度。

第九条 章程应当明确章程修订的启动、审议程序,以及章程解释权的归属。

第十条 章程应当以序言的形式简要阐述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承,形成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对未来的展望等。

第十一条 章程采用条文式,一般应由序言、总则、分则、附则四个部分组成,以章、节、条、款、项的形式呈现。

章程用语应当准确、简洁、规范,条文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二条 民办学校的章程除应具备本章上述内容外,还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下列事项:

(一)学校办学初期原始资产的数额、来源、性质等;

(二)学校具有办学许可证,并注明证书编号等信息;

(三)学校董(理)事以及董(理)事长的产生办法,董(理)事会的人员构成(必须包括适当的教职工代表数量),董(理)事的任期等;

(四)学校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五)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第三章 章程制定程序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按照科学、民主、公开的原则,成立专门的章程起草工作小组,负责章程的调研起草工作。

章程起草工作小组应当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教育专家、法律专家等组成,可以邀请学校举办者或者主管部门的代表、社会相关方面的代表、社会知名人士、退休教职工代表和校友代表等参加。

第十四条 章程起草工作小组应当多方收集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拟定章程,经仔细斟酌形成章程草案初稿。

第十五条 章程草案初稿须广泛征求师生、家长、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学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对涉及学校发展定位、培养目标以及与学生、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教职工、家长、学生、社会(社区)等多方面意见,并充分论证;对涉及举办者权利关系的内容,学校应当与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其他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协商。

学校应当聘请教育管理、法律专家对章程草案初稿进行合法性、科学性、可行性论证。

第十六条 章程起草工作小组在对章程草案初稿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章程草案,并将章程草案及起草说明(包括校内外征求意见的情况,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等)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修改、讨论。

第十七条 章程草案在充分汲取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后,提交校长(园长)办公会(和校务委员会)审议。

学校设有董(理)事会的,还须提交董(理)事会审定。

第十八条 章程草案经学校决策机构审议(审定)后,形成章程核准稿。

章程核准稿由学校法定代表人签发,报核准机关核准。

第十九条 学校申请核准章程,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核准申请书;

(二)章程核准稿;

(三)制定情况说明,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章程的起草过程、主要内容及特色等。

第四章 章程核准

第二十条 学校章程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由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以下简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准。

省属学校章程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州(市)属学校章程由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其他学校章程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第二十一条 核准机关应当成立由主要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教育管理专家、法律专家、乡(镇、街道)中心校(教办)或学校中层干部(骨干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

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下设办公

室(有条件的还可设章程核准咨询专家组)。

第二十二条 核准机关相关科(处)室、章程核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学校章程核准稿进行初审。主要审查章程的合法性、章程要素完备性等内容。

初审后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由章程核准委员会办公室以书面形式做出。

第二十三条 学校根据章程核准委员会办公室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章程核准稿。章程中与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相抵触的条款和内容,学校必须修改;对章程篇章结构、内容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供学校参考。

第二十四条 核准机关应当自收到核准申请2个月内完成初步审查。

第二十五条 经初步审查并修改完善后的章程核准稿提交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

评议采取票决制,评议结论分为通过和不通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时限,要求学校修改后重新申请核准。

(一)超越学校职权的;

(二)制定程序、章程内容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的;

(三)核准期间发现学校内部存在重大分歧的;

(四)章程核准委员会未予通过或者提出重大修改意见未采纳的;

(五)其他不宜核准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参照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结论及章程修改完善情况,核准机关对学校章程进行核准。

核准机关制发学校章程核准书。章程核准后由学校公开发布。

第二十七条 经核准机关核准的章程文本为正式文本,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五章 章程执行与监督

第二十八条 学校必须认真执行学校章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不断推进学校现代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当依据章程对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和清理。

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依据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办学活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第三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持章程的相对稳定性。

学校发生分立、合并、终止,或者名称、类别层次、办学宗旨、发展目标、举办与管理体制等变化的,应当按程序修订章程。

第三十二条 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履行章程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监督。

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履行章程的情况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作为对学校绩效考核和学校领导任用考察的重要内容;对学校办学、管理及其社会活动中有违反章程规定的,予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三十三条 学校章程的实施还应接受举办者、其他有关机关以及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依据章程进行监督。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云南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篇5: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建质﹝2017﹞242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以下简称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从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日常质量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质量管理过程中推行质量行为工作标准化和项目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并具有可追溯性的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其核心内容是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本办法所称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是指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在建筑施工企业对 1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情况自评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及本办法,对辖区建筑工程项目及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情况的监督综合考核评价。包括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以下简称“项目考评”)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以下简称“企业考评”)。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湖南省境内建筑施工项目和负责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

建筑施工项目是指湖南省境内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从事湖南省境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及专业承包企业。

第四条(管理机构)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工作。

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建筑施工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工作。

第五条(自评机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成立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自评机构,组织开展所有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自评工作。

第六条(公布平台)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结果在“湖南省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平2

台”)中公布。

第二章 质量行为标准化

第七条(定义)本办法所称质量行为标准化是指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GB-50216)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按照“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确”的要求,对企业和项目现场管理机构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方面做出相应规定,主要包括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分包管理、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和验收管理等。

第八条(实施主体)施工企业为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实施主体,应建立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相关制度、组建企业及项目经理部两级质量管理标准化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

第九条(实施方案)施工企业应制定简洁、适用、易执行、通俗易懂的质量管理岗位手册,编制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计划,明确所承建项目的质量目标、保证措施,提升本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开工前组织编制有针对性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岗位质量责任,组织质量管理标准化具体实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监理部应在项目开工前组织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并编制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监理实施细 3

则,对项目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督导、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条(保证措施)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项目负责人按规定签署质量终身承诺书,并应在施工现场显眼位臵悬挂工程质量责任承诺公示标牌,将相关质量责任人信息、岗位职责及质量承诺事项进行公示。

施工现场显眼位臵应悬挂项目设计主要性能公示牌,对项目基础及结构型式、抗震设防等级、±0.00以上钢筋含量等涉及结构安全重要指标和防水、建筑节能、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措施等涉及重要使用功能的相关内容进行公示。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在工程显眼位臵悬挂竣工验收责任标牌,载明项目名称、竣工验收时间、参建责任主体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姓名、工程抗震设防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

第三章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第十一条(定义)本办法所称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是指按照“施工质量样板化、技术交底可视化、操作过程规范化”的要求,依据国家、省相关现行规范标准,实施从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质量控制、施工工艺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控制的全过程,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分部分项工程或关键工序的具体做法以及管理要求等方面做出的相应规定。

第十二条(基本保证条件)施工现场应具备加盖了施工图审查专用章的施工用图、试块养护、检验检测、施工测量等质量保证基本条件,配备水准仪、混凝土强度回弹仪等基本测量及检测仪器。对于建筑面积5000m及以上的项目,应在项目现场设臵标准养护室(箱)。

第十三条(材料质量控制)施工现场实施材料标识牌制度。工程用各种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应进行进场检验并建立台账,按品种、规格等分类存放并设臵材料标识牌,载明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进场日期、检验日期、检验状态等。不合格品应及时处理、清出现场,临时存放处应设臵隔离专区。

第十四条(样板和交底)施工现场实施样板引路和可视化交底制度。

(一)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工序大面积施工前,应根据本项目特点,设臵典型工艺工序实体样板及图文说明,有标准层(段)的工程,应在首层(段)设臵单元分部分项工程工艺工序样板区。实体样板完成后应经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验收确认,并填写验收记录(详见附件1);实体样板及图文说明应能充分展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具体工艺做法、标准要求、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法等。鼓励建筑面积8000m及以上单体、20000m及以上的群体建筑设臵施工样板工艺展示区或可视化交底视频。

222 5

(二)项目各道工序施工前应组织质量技术交底,交底应以经审查验收合格的实体施工样板、视频影像、示范操作、动漫等直观形式进行可视化交底,明确各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和奖罚措施等要求,并填写《可视化交底记录》(详见附件2)。

可视化交底应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在施工样板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及施工班组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等必须到场,建设单位应派员参加,并留存交底内容及参加人员影像资料。

(三)对成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工序,交底时监理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明确可视化交底符合性检查控制点。

第十五条(过程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项目施工质量应严格按实体样板、可视化交底、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控制。对于监理单位明确的符合性检查控制点,施工单位应报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通过并填写《可视化交底符合性检查记录》(详见附件3),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第十六条(质量责任追溯)项目过程质量管控实施质量责任可追溯制度,通过实行质量验收责任标牌制度和留存影像资料落实实施。

进行检验批、隐蔽工程等过程质量验收和实体质量检测时,应在相应部位悬挂《过程质量责任标牌》(详见附件4),载明项目名称、验收部位、验收内容、验收时间和施工、监理、操作等相关责任人员姓名,并留存影像资料作为验收归档资料。

第四章 项目考评

第十七条(定义)本办法所称项目考评是指在建筑施工企业每月对项目开展工程质量标准化自评(以下简称“项目自评”)的基础上,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项目考评主体”)每季度对项目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

项目质量行为标准化实施情况单项考评应按《质量行为标准化检查表》(附件5)规定的内容对施工、监理等质量责任主体单位进行。

项目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实施情况单项考评应按《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考评表》(附件6)规定的内容对项目实体质量及控制逐项进行。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情况综合考评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表》(附件7)进行。

第十八条(考评周期)项目考评周期为项目开工至项目竣工验收。项目中途停止施工三个月以上的,中止该项目考评并在当次考评结果栏中注明“中止施工”。

第十九条(项目自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依法律法规、计划方案对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履行质量管理职责,具体组织实施项目自评工作,填写《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表》(详见附件7)。监理单位应对项目质量管理标准 7

化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在项目自评表中签署复核意见,并通过平台监理报告系统拍照适时上传。项目自评工作应在每月25日前完成。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评价管理机构应当每月组织对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及整改情况应当纳入项目自评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负总责,应成立由总承包单位及专业承包单位等组成的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自评机构实施项目自评工作。

第二十条(项目考评)项目考评主体应成立项目考评管理机构,按照“双随机”和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频次原则统一组织项目考评。

项目考评主体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应督促企业开展项目自评工作,并对项目自评情况进行抽查核实。抽查核实发现项目自评情况严重失实的,应在该项目当季度项目考评评分中扣分。

项目考评应于每季末月的25日前完成,并在考评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将考评结果(含考评符合率得分和评定等级)录入湖南省建筑工程项目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监管系统”)。

对于季度项目考评发现存在质量隐患的,质量监督机构应及时下达质量整改通知书,并视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考评评价)根据项目考评得分(项目考评符合率×100,下同)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

(一)质量行为标准化及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项目考评得分均达85及以上的为“优良”;

(二)项目考评得分均为70(含70)以上、85以下(不含85)的为“合格”;

(三)项目考评得分在70以下的为“不合格”外,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

1.当次考评时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

2.施工图或重大设计变更未经施工图审查合格的; 3.未按规定进行抗震设防施工的;

4.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建筑节能、室内环境等性能检测项目不合格的;

5.发生一般及以上质量安全事故,或存在严重结构安全问题、隐患的;

6.发生因质量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群体上访或反复上访或被媒体曝光等社会影响恶劣事件的,或因严重工程质量问题被举报并经查实的;

7.因工程质量问题受到国家、省、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报批评、行政处罚或记录严重不良行为的;

8.未按规定开展企业自评工作或自评严重失实的,或项目 9

自评表中建设、监理单位复核为“不合格”、推荐意见不明确的;

9.未按规定录入项目考评结果的;

10.上级项目考评主体监督抽查被核定为“不合格”的; 11.日常质量监督依法依规提出的整改要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

12.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规定的其他情形。

各级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应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度本地区项目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项目相关信息,按附件5汇总报同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签章确认后,以书面和电子文档的形式报省质安监总站,省质安监总站汇总后报省住建厅同意向社会公布。县(市、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报送省质安监总站不合格项目汇总表时应同时抄送其所属市州考评主体。

第二十二条(不合格认定)各级项目考评主体要认真落实考评工作职责,对考评认定为不合格的项目实行告知、认定程序。在认定考评不合格之前,应当以书面方式告知相关企业项目负责人,可以接受企业在规定期限内的陈述和申辩,陈述和申辩的期限为自企业接到告知书《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不合格项目告知书》(附件8)之日起3个工作日,逾期未提出陈述和申辩则视为认可。

经企业陈述和申辩后,项目考评主体确认项目考评结果无 10

误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认定情况《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不合格项目结果认定书》(附件9)书面告知企业。各级项目考评主体认定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不合格的有关证据资料要及时固定、整理、归档、保存。

第二十三条(考评管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考评的管理,各级项目考评主体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项目考评公平公正、标准统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以下简称“省质安监总站”)每年定期按一定比例对全省各市州建筑施工项目考评工作的符合性进行监督抽查和修正。省质安监总站将根据一体化平台自动统计的结果,结合考评的符合性抽查工作,对季度考评结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区和项目进行重点抽查和修正:

(一)项目考评平均得分排名全省市州前1名、县市区前5名的地区。

(二)项目考评优良率排名全省市州前1名、县市区前5名的地区。

(三)项目考评多季无“不合格”项目的地区。

(四)项目考评得分排名全省前10名的项目。

(五)在一体化平台统计结果和考评符合性抽查及省厅督查中发现异常或有投诉举报,认为有必要修正的其它地区和项目。

省质安监总站对全年季度抽查修正未涉及以上情形的市州项目考评工作的符合性情况,按项目数量1%且不少于10个,其中所辖县(市、区)的项目不少于50%的原则进行抽查,并公布各市州抽查符合率。省厅季度督查认定项目考评不合格的项目,计入抽查项目总数和抽查结果。

各市州项目考评主体应对所辖县(市、区)建筑施工项目考评进行监督指导,定期对所辖县(市、区)进行项目考评的符合性进行监督抽查和修正,结合监督抽查情况,确定各县(市、区)的考评符合率,并于每年的1月5日前,将本市州所辖县(市、区)上监督抽查项目考评的符合率上报省质安监总站。

第二十四条(结果公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过平台自动归集,并按招投标管理相关规定自动统计,将全省每季度项目考评结果不合格的项目名单及相关信息(详见附件11)和企业项目考评得分情况汇总后统一行文公布。

第二十五条(质量项目考评优良工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根据各市州、县(市、区)项目历次考评平均得分高低排序、以及监督抽查符合率等情况,通过平台自动归集各地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项目考评优良工地(以下简称“质量项目考评优良工地”)名单及项目相关信息(详见附件12),并于次年一季度统一行文公布。全省质量项目考评优良工地的数量为考评项目总数的15%左右,并按下 12

列原则确定各市州“质量项目考评优良工地”最高比例(以考评项目为基数):

监督抽查符合率 质量项目考评优良工地比例 90%及上 20% 80%-90% 15% 70%-80% 10% 60%-70% 5% 60%以下或未按规定上报抽查符合率 0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该项目不得认定为“质量项目考评优良工地”:

(一)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

(二)项目考评出现一次及以上不合格的;

(三)项目因质量管理原因施工企业或项目负责人被公布一次及以上不良行为记录的;

(四)内项目考评次数不足2次或施工时间不足两个季度的;

(五)项目考评等级优良次数的比例低于50%的; 第二十六条(争议处理)项目考评结果录入后原则上不予修改(除监督抽查修正的)和撤回,项目考评结果公布前要求修改和撤回的,应书面说明原因。项目考评结果公布后出现争议,由当地或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调查核实并提出详细报告,认定的考评结果出现失实或失误的,应确定责任 13

单位及责任人,按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实的情况和对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应一并书面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核实情况核查确认后予以维持或更正,并对出现失实或工作失误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予以追责并全省通报批评。

第五章 企业考评

第二十七条(定义)本办法所称企业考评是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对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情况和通过平台自动统计企业所有承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得分以及企业质量管理等情况的综合评价。

第二十八条(考评评价)企业考评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

第二十九条(优良认定)建筑施工企业下列情形全部符合的,企业考评结果认定为“优良”:

(一)企业当年内“项目考评优良工地”个数不少于5项、全省项目考评优良工地获得率按本办法规定企业当年内获得项目考评优良工地项目个数与企业当年内承建省内项目数总和之比排序为前10%,且当年项目考评次数不合格率不超过1%的;

(二)企业考评年内所承建的项目未发生一般及以上质量责任事故的;

(三)企业当年内未因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被公布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

第三十条(不合格认定)建筑施工企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企业考评结果认定为“不合格”:

(一)未按规定开展企业自评工作的;

(二)企业当年内项目考评次数不合格率(按本办法规定项目考评主体考评认定的企业当年内不合格项目次数与企业当年内项目考评次数总和之比,下同)超过5%且不合格次数超过2次的 ;

(三)企业当年内所承建的项目发生一般质量责任事故及以上的;

(四)企业当年因质量问题受到省部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报批评,且纳入差别化管理企业名单的;

(五)企业当年内因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被公布不良行为记录3次及以上的;

(六)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一条(合格认定)企业考评除按上述规定认定为“优良”和“不合格”以外的参与考评的建筑施工企业均为考评“合格”。

第三十二条(结果公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年一季度汇总企业上企业考评评定结果(详见附件10),并将上企业考评评定结果为“优良”和“不合格”的企业名单及 15

企业主要负责人信息汇总后行文通过平台予以公布。

外省入湘建筑施工企业在湘承建建筑施工的项目考评和企业考评结果,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规定转送该企业注册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第六章 奖励和惩戒

第三十三条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结果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信用评级、诚信评价、项目招投标、评先推优、投融资风险评估、保险费率浮动、市场准入等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十四条 政府投资类项目招投标应优先选择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业绩突出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负责人。

第三十五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情况记入质量管理信用档案。

第三十六条 建筑工程未获得项目考评优良工地的,或考评周期内出现项目考评不合格的,不得参评省优质工程等质量奖。

第三十七条 对项目考评不合格的,项目考评主体应按照《湖南省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项目经理进行记分。

第三十八条 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项目考评不合格的,应按照《湖南省建筑市场违法违规不良行为记录公布制度的通知》(湘建建„2015‟185号)规定,记录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不 16

良行为。

第三十九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核不合格名单后,对不合格企业启动工程质量动态核查机制,结合企业自评情况对该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动态核查,动态核查不合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四十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监察,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隐瞒不报或营私舞弊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篇6:河南省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甘肃省 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旅游业营业税 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地方税务局,矿区税务局:

近年来,我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旅游业产生的潜在社会经济效益巨大。但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税收征管相对薄弱,旅游企业相互转团费用不真实、虚增费用、抵扣票据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导致国家税款流失,也严重制约了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加强旅游业营业税征收管理,规范旅游行业财务核算,堵塞税收漏洞,切实贯彻落实好做大地方税收规模的思路,省局制定了《甘肃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旅游业营业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日 甘肃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旅游业

营业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旅游业营业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境内的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劳务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企业”,是指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并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从事旅游业务的各类旅行社(公司)。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业务”是指营业税“服务业—旅游业”税目规定的征税范围的业务,即为旅游者安排食宿、交通工具和提供导游等旅游服务的业务。

第五条 旅游业营业税适用税率为5%。

第六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劳务,按照营业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应纳营业税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营业税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旅游企业以外币结算营业额的,其营业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营业额发生的当天或当月1日的 2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选择何种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第七条

旅游业务营业额为全部旅游费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其计算公式:

营业额=全部旅游费-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第八条

全部旅游费,是指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务向旅游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向旅游者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凡价外费用,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并入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第九条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是指旅游企业收取的全部旅游费中,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

旅游企业利用本单位自有的交通工具、食宿服务设施,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不得作为扣除项目金额。

第十条

旅游企业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自身应负担的费用,如本单位司机工资补贴、导游工资补贴、职工差旅费、交际应酬费、修车费、过路过桥费、燃料费、装卸运输费、保险费、广告宣传费、陪同费等,不得作为扣除项目金额。

第十一条

旅游企业必须以取得收款方开具的税务发票或其他合法凭证作为准予扣除项目的依据。

上述所称“合法凭证”是指向收款方取得的以下凭证:

(一)支付给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且上述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其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二)支付给政府或者政府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以其开具的财政收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三)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上述单位或者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四)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第十二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务收取旅游费时,必须向旅游者开具由地方税务机关监制的旅游业专用发票。

旅游企业发生向旅游者退还旅游费的,应收回原开具的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旅游企业不得向旅游者开具红字发票。

第十三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务应缴纳的营业税,依据其会计核算情况,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确定其不同的征收方式:

(一)对能正确核算经营收入,并能正确计算扣除项目金额的旅游企业,实行查账征收,由旅游企业自行按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

(二)对能如实核算经营收入,但不能按本办法要求正确核算扣除项目金额的,可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按经营收入的比例核定扣除项目金额,计算征收营业税。其计税营业额=营业收入×(1-费用扣除率)。

具体费用扣除比例由各市(州)地方税务局结合本地旅游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核定。

(三)对不能正确核算经营收入或者经营收入明显偏低、难以实行查账征收的,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参照同行业、同规模旅游企业经营收入,依法核定其计税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第十四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劳务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取得索取营业税收入款项的当天。

第十五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劳务营业税的纳税地点为旅游企业机构所在地。

第十六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要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加强和规范财务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和制度进行财务处理和会计核算。要求旅游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按团队明细核算,团队的旅游去向、交通工具、人数、天数和所发生的费用必须与旅游合同、协议相符。

第十七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应积极主动与旅游、工商、国税等部门联系,加强涉税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建立有效的协税护税机制。

第十八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严格旅游业发票管理,加大对使用假发票、虚开发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发票的领购、开具、缴销等环节要严格审查和核对,规范旅游业税收管理,达到以票控税目的。

第十九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要建立旅游行业税收收入分析

报告制度。每年7月份和次年2月份,各市州地方税务局要向省局上报本地区旅游行业税收管理分析报告。

第二十条

旅游业营业税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甘肃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中医知识讲座策划书下一篇: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