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调解技巧之我见

2024-05-01

诉讼调解技巧之我见(精选6篇)

篇1:诉讼调解技巧之我见

诉讼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高效、便捷、和谐地处理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有着重要作用。诉讼调解是一种操作难度很高的审判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规律可循,在不同的诉讼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场合及主体进行调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笔者就有关诉讼调解的技巧发表浅见。

一、把握好最佳调解时机调解时机是指在整个纠纷过程中,最适宜调解的阶段,这个阶段既可能在诉讼内也可能在诉讼外,本文只讨论诉讼内即从纠纷诉讼来院后至审理期限结束前的调解时机。各类民事纠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调解的的最佳时机也不相同,同一类型纠纷由于当事人情况不同,调解的的最佳时机也有所不同。民事纠纷诉讼调解时机可以分为:

(一)“乘热打铁”。即案件受理时立即进行调解,制止事态扩大,及时化解矛盾,把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乘热打铁”一般适用于标的争议不大、当事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身份或对法院比较信任以及初次涉讼等纠纷,如欠款、借贷、一般债务、相邻关系等。此刻当事人解决纠纷心切并且对法院认可自己的理由寄予希望,纠纷初期事态尚未扩大,矛盾不尖锐对立面较小小,及时解决纠纷可以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诉讼调解。

(二)“冷却处理”。即案件受理后不急于调解,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进行调解。“冷却处理”一般适用于当事人感情比较冲动、对立情绪强烈或者抹不开面子以及一气之下引起的纠纷等,如离婚、损害赔偿、赡养、继承、分家析产等。此刻当事人正处在气头上,比较固执,都恨不得值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因此,必须等待一段时间,让当事人气消了,情绪稳定了,考虑成熟后,有了调和的余地和基础再进行调解。

(三)“欲擒故纵”。即回避当事人的轻率的调解意见,逐步引导当事人走上调解正轨。“欲擒故纵”一般适用于草率诉讼或诉讼另有其他意图的纠纷。对某些纠纷诉至法院后当事人虽然意见一致,但过于轻率、情绪化、不计后果,或者明显欠缺考虑,简单调解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的,不能简单调解,要耐心做工作,摸清找准当事人的真正用意后再调解。如离婚案件一方诉讼并非真想离婚,赡养案件老人诉讼并非只想解决吃住等。

(四)“一气呵成”。即整个调解过程要连贯、快捷、完整,一气呵成。经说理、疏导、教育、批评、帮助后,当事人一有触动,要及时发现并把握时机,迅速拿出可行的调解方案,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工具,及时制作调解书,当场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防止夜长梦多,避免当事人反悔而前功尽弃。

二、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

(一)调解的方式

1、双方调解。即法院召集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进行调解,是调解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具体是先由原告(或被告)提出调解方案及理由,再由被告(或原告)提出协商意见,经不断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调解成功。双方调解适用于大部分民事案件的调解,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法律意识,比较通情达理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间有一定感情、交情、友情基础的效果更好。

2、单方调解。即由法院分别与当事人做工作,以取得双方一致意见,是双方调解方式的补充。具体是由法官通过谈话、信函、电话、以及其他现代化通讯等方式分别征询当事人调解方案,反馈对方当事人意见,提出自己看法和意见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单方调解适用于当事人居住异地,或者之间有一定对立情绪或隔核的案件。

3、三方调解。即法院邀请双方当事人以外的有关人员协助调解,是双方调解方式的扩大。具体是法院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时,邀请与当事人有一定关系或身份的人员参加做当事人工作,协助法院进行调解。三方调解适用某些当事人不能自主决定,即俗称“不当家不作主”的,或者当事人的思想需要开导以及需要施加一定社会压力、影响才能调成的案件。

(二)调解的方法调解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根据审判实践归纳出以下部分方法:

1、中庸法。即折衷解决的方法。引起民事纠纷的产生的双方当事人通常均有一定过错,或者与双方当事人有一定关联,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让当事人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双方都会认为自己是胜诉者,不需要承担败诉的结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2、正义法。即以法律和传统道德为标准进行调解。引导当事人用法律具体规定和传统道德规范作为对照标准,来判断自己的行为的是非,并据此明确责任,既能保护合法者的权益,又能让违法者心服口服。

3、价值法。即以经济价值为目的进行调解。在当事人对多个调解方案举棋不定、纠缠不清时,引导当事人在考虑取舍的问题上注重实在的结果,即以追求经济价值的大小为目标,不要在其他事情上过于计较。

4、效率法。即以快速解决纠纷为目的进行调解。在当事人为调解方案中的给付标的大小争执不下时,引导当事人从解决速度上考虑取舍。如缩短给付期限,一次性给付,当场兑现等,能使僵持的矛盾顺利得到解决。

5、情感法。即利用当事人之间的感情基础进行调解。部分民事案件当事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启发他们回忆过去,恋在以往的交情、友情、感情的份上,积极做调解工作,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感动法。即法官用真情去感动当事人促成调解。承办法官为当事人着想,不厌其烦地反复做工作,同时力所能及地为当事人设身处地的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往往能让当事人深受感动,接受法官的调解。

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把握最佳的调解时机和采取灵活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地点或选择合适的法官进行调解,也能起到很

好的调解效果。

(一)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调解调解环境对当事人具有一定影响,选择合适的地点对调解成功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诉讼调解可以选择以下不同的场合:

1、严肃型场合。如法庭具有法律威严和镇慑性,在此调解会使当事人肃然起敬,让有理方当事人感到踏实有靠山,令无理方当事人感到心虚理亏,没有市场。特别适合那些侵权、损害等一方守法,一方有过错而不讲理、~霸道的案件。

2、亲切型场合。如在当事人住处调解比较随意,有亲和力,能拉近法官与当事人以及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的感情距离,特别适合那些家庭婚姻类的案件。

3、自尊型场合。如当事人在单位的领导或同事面前往往注重自己的表现和形象,在此调解当事人会表现得有风度和通情达理,特别适合那些当事人会故意不通情理、胡绞蛮缠的案件。

4、特定场合。在与案件有关联的特定场合调解会使当事人触景生情,动感情和冲动,便于法官调解纠纷。

(二)选择合适的法官进行调解主持诉讼调解法官的年龄、资历、性别、外表、职务、经验、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都会对诉讼调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院长、庭长出面调解权威性比较高,社会影响力相对要大,适合疑难复杂或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案件;女法官主持调解比较亲切,工作细致,容易贴近当事人,适合那些婚姻家庭类案件;老法官主持调解经验相对丰富,威信比较高,工作认真过细,适合那些矛盾比较繁杂,当事人比较难缠的案件;年青法官主持调解比较干脆利落、主题突出、是非分明、理论性强,适合那些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对法律适用要求比较高的案件。

篇2:诉讼调解技巧之我见

交通事故赔偿调解诉讼技巧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调解过程中,当事人不能因为是自愿协商就做出无原则的让步和妥协,也不可以因为是调解而放松警惕,因而不进行相关的准备和制定相关的策略。对于当事人来说,其选择调解方式结案的目的就是想以最小的付出和成本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对方当事人主动提出调解可能是他们的一个诉讼策略或者圈套。在进行调解时,深圳交通事故赔偿律师建议当事人应当掌握以下技巧:

一是要分析对方提出调解或者愿意接受调解的动机和目的。对于大部分当事人来说,其接受调解都是为了尽快结案,及早结束双方之间的争议和纠纷。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当事人是利用调解来为自己拖延争取时间。比如,在借贷纠纷、拖欠货款或者其他欠款纠纷中,被告往往借助调解来延缓支付相关款项的时间。又如,当一方当事人因为某种原因证据准备不充分,或者是为了等待某个对于案件具有重要关系的人出现时、往往也会借助调解来拖延法院审理的时间。

二是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据理力争,争取为本方谋取最大的利益,在让步时不可不战先败,主动撤退,而要相时而动,根据调解的具体情况逐步让步,但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一方的诚意也可以在本方的承受范围内做出一些较大的让步。

三是要把握时机。在诉讼中占据主动地位或者有利地位的一方不要急于提出或者接受调解,而要先从证据等各方面向对方当事人施加压力,等对方承受较大压力时,其就可能会做出更大的妥协和让步。

四是把握局势,控制情绪。很多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往往情绪激动,北京交通事故赔偿网http:///beijing

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证明,冲动性情绪直接导致意识范围狭窄甚至理性丧失,极易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行为。若遇上此种情况,当事人首先应当控制情绪,回归理性。

五是要收集信息,熟悉案情。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调解成功,在调解之前,必先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纠纷的性质,起因和经过,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个性,找准问题症结的所在。

六是做一名优秀的倾听者。倾听对方当事人的心声,让其倾吐心中的压抑、不满和愤怒,从而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实现本方的诉讼目的。

篇3: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之我见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理论依据

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那么检察机关具有对民事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是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或手段。因此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职权是源于法律监督,既不是源于检察机关的公诉职能,也是不是源于对民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的监督。

由检察院以原告的身份代表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提起诉讼,是一种公益诉讼。公益诉讼,是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诉讼,诉讼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我国,目前只有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属于公益诉讼。其实,从司法实践来看,已不限于刑事诉讼的公诉,民事行政诉讼也包含在此范围之内。例如1997年我国出现了首例由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代表国家利益提起诉讼的案件,并得到法院的支持。1997年7月1日,河南省方城县人民检察院以原告身份向方城县法院提出起诉,要求法院确认被告方城县工商局独树镇工商所不经国资,土地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将工商所价值12万余元的房地产作价10万元卖给汤卫东的买卖无效,以维护国有资产不受侵犯。1997年12月3日,方城县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后认为,原告依法实施法律监督,为维护国有资产不受侵犯的起诉行为是正确的,遂判决如下:“被告买卖房契约无效”。之后又相继出现了检察院作为原告、起诉机关或者监督机关提起诉讼,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案例。

现行民事行政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有权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但是法律也未禁止,立法机关也没有明文规定禁止这种做法,而且从实践来看,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再说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其职责,有理论的依据。从起诉条件上看,原告须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检察院肯定不会涉及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但因涉及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来讲,是符合起诉条件。

二、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行政诉讼的必要性

1、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侵犯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非法民事行为,若双方不发生争议,或发生争议也不诉诸法院或不主动申请仲裁,则无法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

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就能将这种民事违法行为引入诉讼机制,进而维护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在民事诉讼中,提起公诉,是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及公共秩序的有效手段。其原因有二:一是在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重要民事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如果由受害人自诉,往往会由于不适当运用法律出现无法排除的诉讼障碍等情况,从而导致败诉的后果,使国家和社会财产、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果受害人请求法院调解,那么调解的结果有时会出现原告、被告双方受益而国家财产受损的情况。二是受害的公民或法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诉,不能诉或怠诉,公民起诉机制受到了阻却。这种不适当地放弃诉权的行为也会使国家利益受损。基于上述原因,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益代表,有义务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保护国家财产所有权而提起民事诉讼。

2、行政机关对于非法转让、出租国有资产或依法转让国有股权或股份的民事行为,无法发动司法干预程序。

行政机关只能针对行政相对人是否具有违背行政法律法规行为而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宣告非法民事行为无效,也不能撤销非法民事行为。实行民事行政诉讼制度,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保障国有资产权益则较为合适。检察机关是国家利益的代表,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是重要职责。

3、我国国家权力的分工与运作的特点是行政权十分强大,而司法权相对弱小。

而且在当前的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行政诉讼宗旨被扭曲的倾向,迫切需要建立行政诉讼制度,以纠正这种弊端。所以赋予检察机关的行政起诉权,不仅有利于司法审查行政行为范围的进一步扩展,而且可以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得到真正实现。

三、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的范围

(1)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

随着企业的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的16年中,国有资产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国有资产,就是保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维护国家的利益。而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此时由检察院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向法院起诉最为合适,因为它代表国家利益。通过检察机关将侵害国家资产所有权的民事违法行为提交法院审判前予以制裁,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显得尤为必要。

(2)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我国《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和1995年10月通过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都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我院辖区莲花湖流域每年5月中旬、10月中旬,上游都会有大量污染物排入江中,致使水质恶化,水中生物大量死亡,对流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而至今依然无人起诉,公共利益得不到保护。而由检察机关对这类案件提起公诉,请求法院判决,则可以保护公众利益。

(3)因产品质量造成众多消费者受损的案件

我国《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均规定;因产品、食品等质量问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较大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每年全国有关质量问题的投诉都居各项投诉的前列。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而这类案件一旦诉至法庭,往往由于受害人数多,彼此之间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对于这类纠纷,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既体现了国家干预的权威性,又可避免因原被告地位和力量上的悬殊造成的某些诉讼障碍的发生。

(4)对凭借垄断地位损害公众利益的案件

具有垄断地位的是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妨碍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也不得损害公众的合法利益。可事实上,这类企业却由于自身的特点和我国旧的经济体制的延续,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程度的垄断,特定消费者对提供者往往没有选择的余地,直接危害到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由公共利益的代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是非常合适的。

(5)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或者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而有关部门或公众基于各种原因,不能起诉的话,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可能及时挽回经济损失或影响,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127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督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条文规定的危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行为,就是应当由检察机关起诉的合同案件。

篇4:诉前调解机制之我见

关键词:诉前调解机制;法院调解;司法社会化

当前我国的诉前调解机制是将调解和法制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结合,形成了“审判机关调解”的纠纷解决机制,这对中国的法制建设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诉前调解机制的探讨,并结合实践,将理论的正当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联系起来,并提出了构建方案,以促进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和合法化。

1 诉前调解概念解析

诉前调解是指当事人在将纠纷提交法院解决之前,当事人可以选择诉前调解纠纷,由法院安排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过程进行的顺利,则当事人就不需要走法律程序,如果不成功,则需要走法律程序。诉前调解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正在不断的发展。在2004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了诉前调解的重要性,之后各地法院也创设了相应的制度机构。诉前调解和诉讼调解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程序的执行部门不同,诉讼调解是由法院法官的主持下,根据法律程序执行,而诉前调解并不是又法官进行主持,调解人员不会介入案件之中,只需要对程序有一个把握即可。其次,程序的启动基点也不同,诉讼调解是在案件被法院正式受理后进行的程序,而诉前调解是在案件还没有交给法院前进行的程序。

由于诉前调解没有进入诉讼程序,因此,诉前调解具有着纠纷解决基准上的非法律规则化特征。调解人员在行使调解工作的时候可以不需要机械性地走法律程序,另外,民事诉讼法的一系列规则也可以不适用诉前调解。对于进入诉前调解的调节阶段来说,在法律规定的基本框架里,用法律进行解决问题,可以有较大的运用空间,对于解决诉讼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调解人员不具有法律上的裁判意义,只能通过自己的调解使双方达成一致,因此,诉前调解人员必须保持立场的中立,调解人员可以由当事人进行自由选择。多数调解人员是退休的法官、公证人等,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公正性。

2 我国的诉前调解现状

在我国古代就存在“官批民调”的制度,指的就是诉讼在未进行审理前,可以进行调解。近年来,为了缓解单一的诉讼调解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和诉讼所需的资源较大问题,我国各个地区纷纷推出了以法庭外和解为主体的解决纠纷措施。将法院调解和社会调解相结合,使得法院更加社会化。比如上海浦东新区自从2006年开始实行诉前调解这一政策以来,已经成功解决多件案件纠纷,诉前调解政策的成功由此可见。适用诉前调解的案件纠纷大多数为民事纠纷,类似于婚姻家庭、相邻之间纠纷等。调解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同意调解人员的调解,那么法院就会把案件转交给人民调解工作室。江苏省提出建设健全“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工作机制,科学地选择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工作模式,扩展调解人员的调解功能。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诉前调解机制和国外法律领域相比起来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诉前调解机制的发展任重道远。我国的诉前调解机制的建设理论性研究不足,在实践方面发展空间不足。因此,我国的诉前调解机制想要发展的更好,就必须向西方国家进行学习。

3 诉前调解的正当性研究

诉前调解是在“司法社会化”的理念下发展起来的,由于对纠纷解决的经济性,对诉讼资源的节约性使得它逐渐被广泛接受。

3.1诉前调解与司法社会化的联系

西方语境下的法院调解社会化,来源于法治围绕着保障社会成员“接近正义”的权利进行的改革。基本的理念就是通过诉前调解的简单化,来促进公众对法律的利用,公民有机会获得具体的正义,即解决纠纷。要从理论上将法院视为纠纷解决者,转变为控制纠纷的复杂体,在当事人所处的场合中给予正义。通过对“司法”和“正义”的解释,把法院解决纠纷转变为社会化的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将法院的职能扩大到最大化。法庭审理案件纠纷虽然在法治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但它不是法律和公众之间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ADR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解决纠纷问题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方式,扩大了司法的范围,有助于新型非正式司法机制的良好发展。ADR逐渐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渠道。

3.2诉前调解与司法能动主义

法院在通过诉前调解和司法社会化的影响下,逐渐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也表明了法院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司法能动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法院审判案件而不是回避案件纠纷。要充分利用司法权力为人民更好地服务。能动主义的法官有责任为社会不公提供司法救助。

当然,随着司法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大,司法能动性的限度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了。对于尚且不具备司法能动主义基础的国家,尤其是我国,考虑司法的限度极为重要。

4 我国诉前调解机制构建的设想

4.1相对强调诉前调解制度

考虑到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以当事人对程序选择的合意作为解决问题的正当性来源,实际上,当事人主动要求调解的意识不够。由于很多人走进法院往往是不得已,情绪相对比较对立,缺乏理性判断,不愿调解,因此诉前调解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我国可以适当建立相对强制的诉前调解制度。

4.2强调诉前调解的范围

结合实践经验可知,适合采取“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案件都可以纳入诉前调解的范围,当事人之间地争议一般都是所承担的义务份额不是法律本身,因此将适合简易程序的案件纳入诉前调解的范围是可以施行的。

4.3“群体性纠纷案件”不适用强制启动诉前调解

群体性纠纷案件是指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案件纠纷。其中最為常见的是拆迁纠纷和劳动争议,在新法中缺失了从旧法获得利益的那部分人,调解往往适应了这部分人的需求,调解的非规则性产生的问题是,使得法律许多权利无法明确,因此,群体性纠纷案件不应该纳入强制诉前调解机制。

5 总结

综上所诉,我国的诉前调解机制的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实践尝试也尚处于发展阶段。法治国家的纠纷解决机制要以司法为核心,要以构建法院诉前调解体制为切入点,建立一种多元化的解决体制。因此,科学合理地构建诉前调解机制对于形成我国的法制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珊珊.试析诉前调解程序的运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4):130,129.

[2]谢芳.诉前调解的理性思考[J].魅力中国,2011,(8):90.

篇5:关于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之我见

沙井镇副镇长武学珍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间纠纷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农村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农村稳定则社会安定,基层稳定则大局安定。研究和探索农村矛盾纠纷形态和成因,对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推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乡镇矛盾纠纷的现状和特点

(一)原因的广泛性。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历史遗留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因土地、水利和边界纠纷,又有因治安纠纷及交通、生产、医疗、工程建设、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还有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处理问题表面化,群众有意见而引起的纠纷。

(二)人员的组织性。农村发生的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有牵头人、组织者和骨干分子,他们在酝酿引发事件和左右事件发展方向、进程中起着核心、骨干作用,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

(三)行为的暴力性。一些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许多参与主体为了达到自身目的,有拉横幅、喊口号、静坐,堵塞交通、围攻殴打执法人员等极端或违法行为,给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四)调解的困难性。矛盾纠纷应当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很多的纠纷调解工作,都需要做很多调查取证和思想教育工作,农村群体性事件反映出的问题大多错综复杂,往往难以取得确凿有力的证据、事实难于查清。同时调解矛盾纠纷约束力不强,即使做通了双方的思想工作,往往不久以后又出现反复,这

些都给预防和处臵矛盾纠纷带来很大的难度。

(五)上访的趋高性。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受“法不责众”、“民意难违”等心理因素影响,抱着人越多越有理、问题越容易解决的想法,容易形成参与人数多、影响涉及面大、局面难控的上访事件。再加上对最基层政府的不信任,有了问题不是逐级反映,而是组织群体性上访,或采取越级上访的办法,给党委、政府施加压力。

二、农村群体性社会矛盾纠纷产生原因

农村群体性社会矛盾纠纷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新情况、产生各类新矛盾、引发各类新问题,这是矛盾纠纷问题增多必然的一面、客观的一面,是不容回避的。根据调查显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的对立情绪。一些干部在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重视不够,方法简单,工作拖疲,甚至相互推诿,致使原本就不够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完全封堵,一些矛盾纠纷久拖不决,形成“老大难”,甚至扩大、蔓延,同时也存在着少数村干部工作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滥用职权,生活腐化,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甚至有些村干部仅仅因为工作作风粗暴,村民就非常不满,有的要求改派,有的联合上告,有的集体上访,造成矛盾激化。

2、农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不懂维护自身权益。少数村干部在村务管理中,不是民主管理,村务公开,而是搞暗箱操作,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如财务收支状况、国家补贴政策及补贴标准等不向村民公开。而很多村民开始都不知道,直到最后才了解实情,结果引起上访、上告,激化了矛盾。

3、农村群众法制意识不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一部分群众长

期以来受到“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等错误思想认识的影响,部分群众更有“法不责众”心理,稍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就几十人一起越级上访,加上一些地方对上访群众的不合理要求给予满足,这也助长了群众去上访的心态。

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不了解,一旦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当矛盾纠纷发生时,由于部分基层组织的软弱涣散,人员、责任不落实,致使产生的矛盾不能及时发现和得到正确处理,时间一长就产生不稳定因素。

三、做好乡镇纠纷调解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强化维稳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乡镇党委、政府要时刻绷紧稳定这根弦,始终把纠纷调解工作放在工作的首要位臵,牢固树立稳定同样是政绩的理念。建立健全制度,促进纠纷调解工作规范化,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及时制定工作意见,提出全年工作目标。健全和完善平安创建工作情况通报及乡领导挂点制度,结合各项工作检查,对平安创建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促进工作平衡发展。定期分析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抓好落实整改工作,促进社会安定稳定。

2、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发展最好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惠民政策不断出台,几年来相继免去农业税,免去义务教育学杂费,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水泥路,植树造林补贴,种粮补贴,农网改造,家电下乡,建房补贴以及农村改水改厕补助等等,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而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很多是经济利益矛盾,农村里一些惠民政策如烟叶补助款、开发征地,只要涉及到拨钱,一些比较贫困的群众如果分到的比别人少时,可能就会因此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产生上访、投诉事件,如果这些人都很有钱,还会在乎这些补助吗?因此,大力发

展农村经济,才能把群众注意力引导转移到致富奔小康上来,让弱势群体能及时得到社会救助,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减少矛盾发生几率,只有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从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3、牢记宗旨意识,强化能力培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键在于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实践中,由于行政执法主体混乱,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法律实施机制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低下等原因,导致行政不作为引发不稳定因素事件增多的情况比较严重。一是要下大决心牢记宗旨不能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过时,领导干部应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牢记宗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真正创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二是要用真功夫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有些领导干部缺乏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经验,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较低,使本来可以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化解的矛盾扩大化、复杂化,甚至把可以正常解决的问题激发为群体性事件。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水平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三是要下大力气学会做群众工作。只有认真探索,把握其规律,才能取得处理矛盾的主动权。因此,广大干部一定要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吃透上情,了解下情,为掌握人民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有效地化解矛盾创造条件。要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干部培养锻炼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乡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能力,更要注重增强乡村干部正确和妥善处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因此,乡镇可以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开展村级综治协管员及村主干培训会,让司法、公安、法庭等调解农村矛盾纠纷工作一线的同志给村干部上法制专题课,亲身讲授身

边的案例,让每个乡村干部学习掌握调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基本要领、基本方法,努力把每个乡村干部培养成为调解纠纷的能人。

4、结合农村特点,加大宣传力度。整合教育、共青团、老年协会、等各方面的资源,加强文艺宣传队伍建设。特别是乡镇可利用各村成立的文艺宣传队,发动多种形式宣传发展、宣传综治维稳工作,达到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将村级文化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落实,丰富农村的文化健身设施,将群众的思想引导到发展上来,引导到健身上来,引导到提高生活品味上来。同时,通过各村的“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书籍的作用,引导群众改变观念,思发展、谋落实,促进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5、畅通信访渠道,依法妥善解决。信访渠道解决社会矛盾既不要诉讼费,又不要代理费,即使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渠道解决的信访问题,一些群众也宁愿选择信访而不愿意进行诉讼。因此,引导上访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为此,要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引导、预测、评价作用,从而使社会矛盾处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对信访人提出的涉及经济纠纷、民事纠纷、劳动仲裁、土地监察、拆迁安臵、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有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可循的信访案件,引导其向相关司法和行政部门提出诉讼、行政复议和仲裁请求,由各职能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对信访当事人不走法定程序,执意进行缠访的涉法案件,明确告知其不予受理的原因和根据,消除其向党委、政府施压的心理。

6、树立前瞻意识,掌握调解主动权。各类矛盾纠纷一般都有萌芽——冲突——激化的发展过程。处理矛盾纠纷最好的时机是在萌芽阶段,萌芽阶段也是矛盾纠纷最容易化解的阶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排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

盾纠纷。每个月应定期排查一次群体性不稳定因素,超前化解矛盾。同时要坚持日常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基层干部要树立超前意识,及早发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为此,要努力抓好基层防范工作,加强农村调委会建设,充分利用热心群众和治安积极分子及时掌控各类矛盾纠纷;要对在农村治安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 主动深入群众,提前介入,查清原因,正确引导,消除疑因,疏通关系,及时化解。要在接到纠纷类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及时阻止矛盾纠纷升级恶化,把握调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权。

篇6:诉讼调解技巧之我见

王宏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6年10月18日印发了《关于规范民事案件庭前程序的意见

(一)(试行)》(下简称《意见》),《意见》中规定对于申请调查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当事人无法自行取得,以及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根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出具《调查令》,授权当事人的代理律师进行调查取证。这项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在江苏省法院系统的正式启动,不仅弥补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规定的不足,而且对于提高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各项权利救济得以实现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现行立法对这项全新的制度并无规定,本文在这里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一、民事证据调查令的含义及适用条件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民事证据调查令这一法律术语,它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理论。①目前,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或者我国台湾地区,都在民事诉讼中确定了“强制提供证据规则”,当事人可以通过法院发出命令要求对方当事人或案外人提供其掌握的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实施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的目的与强制提供证据规则基本上是相通的。②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民事证据调查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当事人无法自行取得,以及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经申请并获受诉法院批准,由法院签发给当事人的诉讼代理律师向有关单位收集涉案所需证据材料的法律文书。根据《意见》的相关规定,可以对民事证据调查令的适用条件作出如下界定: 1.申请调查令的主体和持令主体有明确限制。根据《意见》第八条的规定,在调查主体问题上有两个限制:一是申请主体的限制。申请人必须是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包括原告、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二是持令主体的限制。持令人只能是本案当事人的代理律师。因此,如果当事人在诉讼中因种种原因没有聘请律师的,不适用调查令。如在自行取证遇到障碍时,可直接书面申请法院进行调查。2.申请调查令的时间有明确限制。《意见》是对民事案件庭前程序的规范,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简称《若干规定》),申请调查令的时间是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在法律规定或法官指定的举证期间内提出。根据省法院下发的《人民法院调查令》样式,申请调查令在一审、二审程序中均可适用。由于“诉前取证属于诉讼外调查,不是必然地涉及审判”,③加上当事人诉讼动机尚不明确,为了防止当事人为降低诉讼风险而滥用调查令申请权,故在案件受理之前,人民法院不能签发调查令。3.申请方式有明确限制。根据《意见》第八条的规定,申请调查令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要写明申请理由及申请调查的内容。4.申请调查的证据范围有明确限制。根据《意见》第八条的规定,申请调查的证据范围限定在:一是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当事人无法自行取得的证据;二是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对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范围,《意见》没有明确,这给法官结合具体案情、自由裁量保留了空间,笔者认为,这里所称的客观原因是指“当事人通过正常的调查途径仍无法获得的证据”。结合《若干规定》第17条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不能申请调查令,只能申请法院依法调查。

二、民事证据调查令的运作程序 根据《意见》第九条的规定,民事证据调查令的运作应 遵循以下程序: 1.提出申请。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向有关单位调查收集证据时遭到拒绝,或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有关证据时,可向受诉法院申请调查令。申请人应当向受诉法院递交申请书,如实写明申请理由及申请调查证据的内容及有关线索。2.法院审核。人民法院接到申请人的申请后, 由独任法官或者合议庭对申请人的资格、申请的理由、申请是否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申请调查证据的范围及与案件的关联性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出具调查令;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以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情形没有表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形之一的,不予签发调查令:(1)当事人在受理案件之前提出的申请;(2)涉及国家秘密;(3)涉及商业秘密;(4)涉及个人隐私;(5)与案件审理无关的证据;(6)证据不为被调查单位所占有、保管或控制或其没有提供或协助的义务;(7)其它不宜由诉讼代理律师持令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3.持令取证。当事人的代理律师取得调查令后即取得向调查令所指定的被调查单位收集、调查证据的权利。在调查令有效期限内,有义务协助调查令实施的单位或个人,在核对持令人姓名、单位无误后,应当积极协助持令人收集、调查证据。4.回复法院。持令人在取得案件所需证据后,应将调查令交被调查人存档或保管,并向受诉法院提交持令调查取得的证据材料。如果协助调查令实施的单位或个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或妨碍持令人调查取证的,持令人应当将调查令交还法院并书面说明情况,由法院责令被调查人履行协助义务,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向其调查收集证据。

三、民事证据调查令具体运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省法院系统实施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是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树立人民法院公正、中立裁判形象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目前,全国已有多家法院出台相关规定付诸于审判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在民事证据调查令的具体运作中,笔者认为,尚需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要正确处理好当事人举证、申请调查令取证与法官依职权调查的关系。实施调查令制度,对当事人而言,有利于强化其举证责任,可以减少因举证不能而败诉的风险;对律师而言,有利于规范其代理当事人取证行为,可以弥补其调查能力的不足;对法院而言,有利于树立公正裁判的形象,可以减轻调查压力,对提高审判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中,笔者认为,还必须正确处理好当事人举证、申请调查令取证与法官依职权调查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在民事诉讼中,要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相关证据;其次,当事人在履行举证责任时,因收集证据受到客观情况阻碍并符合申请调查令的条件时,可向受诉法院申请调查令进行取证;第三,对于那些弱势群体、无力聘请律师代理、无举证能力的当事人,如符合法院依职权调查的情形,法院应适当行使职权进行调查取证。在审核签发调查令的过程中,法官必须结合具体案情,注意防止两种不良倾向:其一,凡事均先由当事人申请调查令调查,若调查受阻才能转入法官依职权调查;其二,有的法官受审限制约,将该由调查令调查的事项也直接依职权调查,使调查令制度流于形式。2.要加强沟通和协调,争取各方的配合支持。民事证据调查令的运作有赖于全社会的理解以及共同配合和支持,这在调查令制度尚无立法支撑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情况看,律师反映调查取证难涉及的部门、单位主要有公安、工商、税务、房地、财政、建委、社保、民政、电信、物业公司、银行、医院等12类。因此,人民法院在实施调查令制度的初始阶段,一方面,必须加强与上述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要将《人民法院调查令》样式发放给有关单位备案,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协调会的方式让相关单位知晓调查令制度的相关规定,做好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工作,力争为调查令的实际运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基层法院在实施调查令制度的过程中,可以选取法律意识较好、制度较健全的公安、工商、税务、房地等行政管理部门开展调查令的起步工作,在操作中应当及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沟通和协调,对应当由上级法院作出明确解释的操作性问题,应当及时上报,以便上级法院对这项制度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促使调查令在运行中的畅通无阻。3.要规范调查令审核签发的程序,实现调查令的规范化操作。笔者认为,在调查令的实际运作中,不仅要按照省法院下发的《人民法院调查令》样式制作出本法院规范的调查令文本,还应当建立规范的调查令档案,对本法院发出的调查令实行统一管理。法院在接到个案当事人的申请后,独任法官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拟写审查调查令的简要报告、打印好调查令文稿报所在部门庭长审签,再由法院办公室统一编写调查令字号、加盖院印后发出;合议庭审查的,应由审判长审签。对不符合条件的,也应按前述程序将书面通知报经庭长或审判长审签后发出。调查令一式三联,一联由法院存档,一联交持令人即律师持有,一联由被调查单位存档。按照这种程序,并对本法院签发的调查令和不予签发调查令的书面通知统一归入调查令档案。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法院调查令签发的差错。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承办法官因主观原因造成调查令的“滥用”。同时,规范的调查令档案管理,还可以为法院提供调查令实施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分析和完善调查令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价值。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无论是法律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当事人和律师收集证据的行为尚缺乏充分的程序保障。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为了使自己的诉请得到法院的支持,都会积极进行调查取证,即使在当事人亲自取证有困难时,也会委托代理律师进行。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及其委托律师在取证时经常受阻。实践已经表明,实施调查令制度不仅为当事人充分收集证据提供程序保障,有利于强化当事人收集证据的能力,较好地解决了当事人“取证难”等问题,而且便于法院集中精力搞好庭审等主要审判工作,可以克服因法院主动调查而在社会公众当中造成法官失去其独立性及中立裁判者地位的影响及其对司法公正带来的负面影响。④笔者相信,在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的实施进程中,必将会受到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更多的关注,也会为今后立法修改和补充或司法解释的出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注: ①宋平、严俊:“‘攻击防御方法’之平衡——简论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5期 ② 王建平:“关于建立调查令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6期。③ 周赞华、章克勤、曹洁:《试论民事诉讼的调查令制度》,载《法官论审判方式改革》,上海市法官协会编。④ 曹建明:《诉讼证据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42页。(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法院

上一篇:民主评议党员自查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开会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