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有感

2024-04-19

读叶圣陶有感(共10篇)

篇1:读叶圣陶有感

读后感

黄婷婷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有感

今年暑期,拿到了一本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叶圣陶教育名篇》,虽不是一口气读完,但其中很多篇让我感触颇深,却又有很多地方不能读懂,满脑子想的全是叶圣陶大师的教育理念,如何能在我的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能在教育我的孩子方面取得益处,多少有一些感悟。

阅读大师,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必须树立一种形象,这种形象越高大越完美,教师的威信也就越高,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心底善良,舍已为人,关爱学生,淳朴谦逊,平易近人,才华横溢,治学严谨,施教有方,这种德才双馨的教师能征服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学生心悦诚服,自豪不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记》上也说:“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认为,具有威信的教师之所以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是因为学生把教师看作榜样,教师的示范可以起更大的教育作用。当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时,学生就会产生处处向教师模仿的意向。

《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言教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教会学生读生活这本无字大书。没有写作经验和感受的教师,在认知、发掘、捕捉材料时比较迟钝,缺乏生活的灵性和悟性。生活中的材料像空气中的水珠一样,似乎看不见但经过雨后斜阳的照射,就会显出美丽的彩虹。生活中可入文的材料比比皆是,只要做有心人,处处留意,时时注目,就可捕捉到丰富的材料,吸取有益的营养。这种能力既靠学生自身敏感性,更要靠教师对学生写作悟性的开启,像气功大师为弟子疏通气路一样,当时机成熟时,手指一点,气路便畅通了。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缺什么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弥补,唯有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心中无“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观现在的某些公开课,教师“声光电”齐上阵,“说演唱”同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晕头转向,但只见“老师费尽心机地教”,却很少见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学”,不是显得可叹可笑吗?

卢梭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教师的写作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自然就有了仿效与追求的样板。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他们读教师的文章不能不产生动笔之情,他们聆听教师谈写作经验体会不能不产生写作冲动,教师写作的勤奋刻苦精神不能不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古道热肠,春风化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朝夕相伴,言传身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学生心目中点燃起兴趣之火,这种火会越燃越旺,成为他们学好的强大动力。

阅读大师,仰望大师的背影,虽然大师已经远去许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辉,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愿追寻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教学上尽我绵薄之力。

篇2:读叶圣陶有感

这本书的作者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本名叶绍钧,字秉臣:叶圣陶先生不仅关注儿童教育,亲自编写了《开明小学国语课本》,还拥有一颗童心,用白、蓝的基调诠释了一个美好,善恶分明的世界。

书页轻轻合上,我还意犹未尽,想起书中的一段话:自己成了让所有人走的路,小青石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它不是谁私有的东西,而是为大众服务的一个。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我过的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小青石为大众服务这就是它生活的意义。人的生活,也要充满意义,就算你受到了挫折,也要想着去为他人服务,为别人,自己做些什么。

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霍金因患了肌肉萎缩症而丧失了活动、语言能力,但他本着为世界造福的`心理,在极度恶劣的情形下写出了令世人震惊的著作《时间简史》,虽身残但志坚,这就是霍金生活的意义。

思绪还在不停地流淌,漂回到了二年级的暑假,我自己又何尝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呢?这一年暑假,妈妈对我的生活有了规划:“孩子,这个暑假你打算写完作业后做什么呢?学画卡通画还是跆拳道?你要寻找你生活的意义”。我摇摇头,对于这个暑假,我眼前一片茫然,毫无想法,但在妈妈的软磨硬泡下,我在密密麻麻的招生简章中选择了卡通画这门课。第一次上课,我们画的是海绵宝宝,我不说话,用铅笔左勾勾,右画画,经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攻势,一个挺着肚皮,大步流星却有些邋遢的海绵宝宝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把作品交给了老师,脸上泛起了微微的红色,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示意我回去。课后总结的时候,老师说我很沉稳,在大家说话时依然认真的绘画,奖励应该属于我,属于那幅画,属于把安静带给每个人。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表扬触动了,我也同时明白了我生活的意义,只要认真去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有收获!

篇3:读叶圣陶有感

一、与学生交“朋友”

一个人的正常心理是:喜欢聪明、漂亮、听话、优秀的人。教师也不例外。不少教师视尖子生为“宝”, 把“双差生” (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也不好) 看着是“草”, 当成包袱。对待学生不是一视同仁, 在座位编排上、学习辅导上、作业批改上、思想进步上、生活关心上等方面“看人下菜”, 分成三六九等。尖子生即使有错, 也有意包庇、偏袒;对于“双差生”, 往往是冷讽热嘲。可是叶老则完全不同, 他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 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 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 仅仅浮在嘴唇边, 油腔滑调地喊一声, 而是出于忠诚, 真心认他们作朋友, 真心愿意作他们的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长成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 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 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 本该如此;不然, 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 我只好辞职。”叶老当过十年小学教师, 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与学生交“朋友”,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的, 是亲密无间的。俗话说:“士为知己而死”。教师爱学生, 学生尊敬教师, 在这么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 哪有教不好、学不好的道理呢?

二、从小就注重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有好坏之分, 叶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他有句名言: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认为好习惯应从小事做起,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

(一) 好习惯从小事做起

叶老在文中写道:“我将特别注意, 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 往精深的方面说, 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 往粗浅的方面说, ‘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还写道:“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 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 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 我要教他们轻轻的, ……又如菜蔬的种植, 我要教他们当心着意的, ……这种好习惯, 不仅对于某事物本身是好习惯, 更可以推到其他事物方面去。对于开关门窗那样细微的事, 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 还肯作奸犯科, 干那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对于种植菜蔬那样切近的事, 既因工夫到家, 收到成效, 对于其他切近生活的事, 抽象的如自然原理的认识, 具体的如社会现象的剖析, 还肯节省工夫, 贪图省事, 让那马虎过去吗?”叶老是这样写的, 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孙女叶小沫回忆他时说道, 爷爷就是从门窗的关闭、桌椅的轻放这样的小事着手培养我们良好的习惯的。正如一位印度诗人在《播种》中所写的一样:“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一个好的习惯, 一个好的性格常常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不少人大事做不来, 小事不愿做, 倒头来虚度年华, 一事无成, 那是多么可悲的人生啊!

(二)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

叶老在文中指出:“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 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为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叶老这里的“语言”是“思维”的意思。“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意思为“养成小朋友思维 的好习惯”。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正是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实践中, 叶老告诫人们:“一个词儿, 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念, 怎么写, 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含义和限度, 该怎样使用它才得当。一句句子, 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说, 怎么讲, 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语气和情调, 该用在什么场合才合适。一篇故事, 不但使他们明白说的什么, 更要借此发展他们的意识。一首诗歌, 不但使他们明白咏的什么, 更要借此培养他们的情绪。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 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 才是终极的目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按照叶老的告诫去做了吗?

三、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从当今社会“留守孩”的教育问题可见端倪。农村大量的“留守孩”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教育, 不少“留守孩”沉沦为学校的“双差生”, “留守孩”的教育问题也成为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所以说, 脱离了家庭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在这方面, 叶老高瞻远瞩, 提出:“我还要作小朋友的家属的朋友, 对他们的亲切与忠诚, 和对小朋友一般无二。”好一个“一般无二”!与学生是“小朋友”, 和家长是“大朋友”。朋友之间亲密无间, 常来常往,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孩子的成长, 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不过, 有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做法欠妥, 与家长沟通变成告学生的“黑状”, 这是很不利学生教育的, 往往会适得其反。

四、结束语

叶老这篇随笔———《如果我当教师》虽然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九四一年, 时隔已经七十多年, 但是, 文中的观点一点都未过时, 教育理念仍令人耳目一新, 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我们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要很好地向老一辈教育家学习, 做一名合格的、群众满意的人民教师。

摘要:每当我读完叶圣陶的《如果我当教师》, 都有新的感悟, 获益良多。一是像叶老那样, 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二是注重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三是真诚地与学生家长交“朋友”。

关键词:朋友,习惯,家教,有感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小学、初中语文衔接教学研讨会资料汇编》2010.11.

篇4:读《我的爷爷叶圣陶》

叶圣陶说:“我想‘教育’这个词,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叶小沫举了几个例子,叶圣陶经常讲,为了不打扰别人,搬东西要轻拿轻放,关门不要发出声音;把剪刀递给人家的时候,一定让手柄向着对方,为的是让人家好接;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为的是不影响别人的工作和生活;开会不要迟到,约好了人,要早到等候……

叶小沫还回忆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回,国务院请爷爷到人民大会堂去开一个大会。爷爷早早穿戴整齐,到外屋等侯汽车来接,可车子久久未到,大会就要开始了。大会秘书处接二连三来电话催,家里人急得团团转,没想到爷爷转身回到屋里,平静地说:“就是车子来了,我也不会去了。大会开始以后入场,是对大会召集人的不尊重,还会干扰其他正在听会的同志。”他还让我们打电话告诉秘书处,说明缘由,请他们不要再派车来接了。叶小沫说,这件事印象太深了,至今也忘不掉。读到这儿,我很有感触。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好习惯”。这是叶圣陶早在1941年《如果我当教师》文章里的认识。我们想想,这里说的“养成好习惯”,不就是后来乃至现在仍在说的“素质教育”吗?

叶老先生始终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时作为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没有为子女择北京的名校,三个孩子都是就近入学,不仅没有上好的小学、中学,两个儿子甚至连大学的门也没有进过。可以说,在叶圣陶的思想里,所谓成才,就是成为一个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不也是为社会进步、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吗?什么是高素质?我想按叶圣陶的说法,就是有着许多好习惯的人。

教育是干什么的?教材不过就是个拐杖,引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教育的眼睛就不能只盯在那些知识上,那些分数上,而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否则,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所以教育任重道远,教师任重道远。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我们善于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严格要求,严于律己,让好习惯化成平日里自然而然的言行。

篇5:叶圣陶——读《稻草人》有感

文章讲述了一个带有稻草人的老太婆花园的故事,他帮助老太太驾驶害虫,有时河里有一条船,是一个女人和他的儿子,儿子生病了,口渴,一直喊喝了水,但那位女士没有给他水,但继续抓住河里的鱼,抓住一只鲤鱼,把他放在管子里,只是在稻草人的一边,稻草人,不能动,鲤鱼说:你救我和把我出!但是稻草人不能移动,鲤鱼错误地认为稻草人无情,慢慢死亡,稻草人悲伤,而且落到地上。

稻草人一般的意思是指用来驱赶鸟类的农田,防止他们的食物偶尔吃,因为稻草,叫稻草人。这是我没有看过这个展览会在理解之前的术语。现在阅读全文,我的心充满了沉闷和沮丧,稻草人的形象一直徘徊,可怜的老妇人 一直在我的心中徘徊。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出来的悲伤。

篇6:读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有感

最近读了叶圣陶的《如果我当教师》,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中详细的论述了如果他做教师,作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将会怎样的工作。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作为一名老师,觉得很有启发。

感悟一:教育即习惯的培养

【节录】如果我当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往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

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回两回,而不能终生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

……

【反思】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叶老朴实的话语中也为我们开展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透露出宝贵的教育财富,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都要从细微处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一个个“战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要一个一个地提醒、引导,抓反复,抓落实,持之以恒,直到抓出实效为止。就学习而言,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目前中小学生的书写水平普遍较低,字迹潦草,龙飞凤舞,卷面不整洁,让教师们头痛不已。因此,学生入学后要养成的第一个好习惯就是将字写得规范工整,整洁漂亮。只有扎实走好了这关键的第一步,其他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有意义,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主动预习的习惯、不懂就问习惯,等等。其他方面比如锻炼、劳动、卫生,节约、团结合作等等也是如此。另一方面,“身教”重于“言教”。叶老说:“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戒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譬如,我想学生整洁、勤快,我一定把自己的仪容、服装、办事室、寝室弄得十分整洁,我处理各种公事、私事一定做得十分勤快。” 教师要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检讨自己的言行中有无不良习惯,用自己良好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并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因此,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良好习惯成为一种本能,一种能力,一笔财富,伴随终生。正像叶老所说的那样:“所谓教育,无非是从各方面给学生好的影响,使学生在修养品德、锻炼思想、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健康各方面养成好的习惯。”(叶圣陶《小学教师的工作》)

感悟二:力当学生的良师

【节录】我如果是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如果我当教师,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到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有什么权利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呢?并且,当我打他们的时候,我的面目一定很难看,我的举动一定显得很粗暴,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显得可厌。我是一个好好的人,又怎么能对他们有这种可厌的表现呢?一有这种可厌的表现,以前的努力不是根本白费了吗?以后的努力不讲不产生效果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手再也举不起来了。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根据我的经验,从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的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既是感情冲动到怒不可及的程度,也会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反思】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反思咱们现在的教学,面对现在的学生我们时常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理,也很难教育。难道是教育家想得太天真了吗?还是现在的教育体制真的出现了问题?不,可能是我们的思想和教法错了,当我们举起手来的时候,我们是否也想到学生的自尊,想到自己的面孔太难看了?或许我们真应该试着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他们,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爱的阳光普照,没有爱就没有我们的世界,更谈不上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就是爱的化身,在老师的身边,他们都会享受到爱的呵护与滋润。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把每一位孩子们当作爱的天使。他们总是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理,身上的毛病太多、太大、太难纠正。对那些学习成绩差而又不服管教的孩子,倍感讨厌和排斥。因此,在管理中,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心罚、变相心罚等现象屡见不鲜,司空见惯,孩子们的自尊心时刻都在被伤害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教师没有把如白纸一般纯洁的孩子当做孩子看待,对那些有问题的孩子,没有通过“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而是简单粗暴地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在发育期的孩子们,说到底,是我们的有些教师缺乏爱心。没有爱心的教师,不能称其为教师,至少是不合格的教师。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感悟三:愿当学生的朋友

【节录】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凡是在我班上的学生,我至少要知道他们的性情和习惯,同时也要使他们知道我的性情和习惯。这与我的课程,假如是宋词研究或工程设计,似乎没有关系,可是谁能断言确实没有关系?我不仅在教室内与学生见面,当休闲的时候也要与他们接触,称心而谈,绝无矜饰,像会见一位知心的老朋友一样。他们如果到我家里来,我决不冷然的问:“你们来作什么?”他们如果有什么疑问,问得深一点儿的时候,我决不摇头说:“你们要懂得这个还早呢!”问得浅一点儿的时候,我决不带笑说:“这还要问吗?我正要考你们呢!”他们听了“你们来作什么”的问话,自己想想说不出来作什么,以后就再也不来了。他们见到问得深也不好,问得浅也不好,不知道怎么样问才不深不浅,刚刚合式,以后就再也不问了。这种拒人千里的语言态度,对于不相识的人也不应该有,何况对于最相亲的朋友?

【反思】读这段话时,我脑中自然而然地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三、四十年代的大学校园里,叶老教授和一群大学生如朋友般并肩而行,或促膝而谈。然后再把目光拉回现实,在小学的办公室里,却常常是这样的情形:怒气冲冲的教师旁边站一个或几个学生,低着头,听着老师的训斥。在小学老师眼中,学生就是一群不懂事的小孩,需要时时加以管教、引导,很难达到“称心而谈”“像会见一位知心的老朋友”这样的境界。因此,小学教师想成为学生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主动放下“长者”的架子,真正走近学生,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才能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这又让我想起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一幕:主持人在和小朋友同台时,他们总会蹲下来,甚至是跪在地板上,和小朋友保持同等的视线进行交流。我们应时刻记住这样的画面,放下自己,亲近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教师应该放得下架子,师生之间站在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上,彼此之间尊重、体谅、合作,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有利于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获得认可,获得尊重,必然会激发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这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典型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尤其是要把这种意识带到实践中去。

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平等、民主、和谐新型的师生朋友之间的关系,必将对我们教育工作产生质的飞跃。

篇7:读叶圣陶文集心得

读了叶圣陶的著作《叶圣陶教育文集》,我受到了深

深感触。的确,文中点点滴滴的教育思想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

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叶圣陶教育文集》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

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叶圣陶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临时抱佛脚”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经常发现时间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从《叶圣陶教育文集》这本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想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那就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时我脑海中想起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叶圣陶用他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叶圣陶教育文集》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叶圣陶教育文集》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

篇8: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一本书, 读了20 多年, 读出些什么呢?说出来, 读者诸君一定会惊讶———第一是感到惭愧。抄几段老先生的话在下面:

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 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地步, 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章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 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 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 却不是独当其任的唯一学科。所以, 国文教学, 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 也就足够了, 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 实在是不必的。

多年来, 我们常说,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历史课、地理课等等。语文课要教授语文本体知识, 训练语文本体能力。但有的老师一讲课文, 就习惯性地围绕思想教育展开。叶先生说这番话的时候, 国家正处于抗战时期, 可以想象, 那个年代中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何等重要, 何等迫切, 可他却明确地提出思想教育问题不是语文一个学科可以承担得起的。

那么, 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是什么呢?叶先生说:

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 要写作, 至于将来, 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 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 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这种训练是否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呢?叶先生说不完全是。

所谓训练, 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 提起笔来写, 就算了事。第一, 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 摄其精英, 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 表其情意, 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 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 仅仅心知其故, 而习惯没有养成, 还是不济事的。

多读多写, 只是表象, 背后是方法的传授, 习惯的养成。反观当下, 有多少教师能将教法与学法合二为一, 琢磨学生怎样才能学会, 能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其实不要说这些, 很多老师连“多读多写”都没有做到。

1919 年元旦, 叶先生与王伯祥先生合写的《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发表在《新潮》杂志上, 其中有如下一段:

总之, 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 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 即以学生为本位也。教者有思想欲发挥, 有情感欲抒写, 未必即可命题, 因学者未必有此思想有此情感也。教者心赏某文, 玩索有素, 未必即可选为教材, 因学生读此文, 其所摄受未必同于我也。必学生能作之文而后命题, 必学生宜读之文而后选读, 则得之矣。

读上述引文, 反躬自省:编选各种读本时, 我们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的吗?开发各种校本课程时, 我们有没有深入地想过, 这是学生需要的吗?说实话, 现在如果有教师自己想写一篇文章, 然后要求学生一起写, 还真算是不错的了。每学期除了工作计划总结, 别的一概不会写或者敷衍了事的小学语文教师大有人在。

所以, 每次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 百余年来, 小学语文教学到底进步没有?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没有?每次这样想, 惭愧焦灼感便油然而生。

第二个感受是叶圣陶先生的书能让人眼目清亮。几十年来, 小学语文一直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学科。可能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用时很多, 效益不佳。于是, 各种实验、改革层出不穷, 甚至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地步, 以至于有的老师常常把“越来越不会教语文”挂在嘴边。想攻坚克难, 想改变不好的现状, 当然值得嘉许。只是, 面对各种改革经验, 我常会回到叶先生的书中, 常常想, 如果在改革前, 认真读一下叶老的文章, 应该能少走很多弯路。

阅读书籍的习惯不能凭空养成, 欣赏文学的能力不能凭空培植, 写作文章的技能不能凭空训练。国文教学所以要用课本或选文, 就在将课文或选文作为凭借, 然后种种工作得以着手。课文里收的, 选文入选的, 都是单篇短什, 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一些单篇短什就够了。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 要做细琢细磨的研读工夫正宜从此入手;一篇读毕, 又来一篇, 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颇, 阅读的兴趣也不致单调, 所以取作精读的教材。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 应用这些经验, 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 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 (不是说不需要指导) , 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

现在有的老师抱怨教材不好, 于是用一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草草教完课本上的内容, 然后组织学生大量读书。乍一听, 觉得很不错。可仔细一想, 问题很多。第一, 课本再不好, 不会一无是处吧。如果不做具体分析, 一概草草了事, 是否恰当?第二, 课本体现着学生在某学段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 用很短的时间教完课文, 那些知识与能力, 能学扎实, 练到位吗?第三, 让学生大量阅读之前, 应将阅读内容、要求等课程化, 阅读效果应可检测, 这样的工作有多少一线教师能做好呢?诸如此类的问题, 要问的话, 还能问出很多。其实, 将教材扔在一边, 教师往往对课程、教材缺乏客观的认识, 而且不善于教书。真正会教书的老师, 能发现教材的问题, 能二度开发利用, 能用教材教, 教会学生方法。依靠教材, 上好精读课实在太重要了。叶先生对精读课和略读课的功能、关系论述得太好了。没有“准备”, 如何“应用”?没有“细琢细磨”的精读课, 一味让学生自己粗略读, 时间一长极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天资聪颖的孩子或许自己能悟到读写方法。天资一般, 家庭教育背景不佳的孩子没有教师的指导则什么也得不到, 然后恶性循环, 越来越差。特别是在班额比较大, 学生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 这个问题必须要充分重视。因为教师要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而不是部分基础好的孩子。精读课没上好, 有问题不想改, 却另找他途, 是否有自己生病, 别人吃药的感觉?

当下,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班级里大力推广儿童文学阅读, 这当然是好事。不过, 有的老师走得急了些, 将大量时间用于文学作品欣赏指导, 而疏忽了语文教学。更有老师提出激进的观点———让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学。让我们听听叶圣陶先生是怎么说的———“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 它比文学宽广得多, 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他说, 国文里除了文学, 还有大量普通文。普通文包括“ 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 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 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他认为, 中学生首先要学习写好普通文。我想, 小学生更应该如此。因为“普通文易于剖析、理解, 也易于仿效, 从此立定基本, 才可以进一步弄文学”。我猜叶先生的观点在当时大概是会招来不少反对意见的, 所以他进一步论述:

我也知道有所谓“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的说法, 而且知道古今专习文学而有很深的造诣的不乏其人。可是我料想古今专习文学而碰壁的, 就是说一辈子读不通写不好的, 一定更多。少数人有了很深的造诣, 多数人只落得一辈子读不通写不好, 这不是现代教育所许可的。

这样朴实的文字, 读进去, 真是振聋发聩。

读叶先生的书让我时常有通透之感。叶先生做过教师, 编过教材, 创作过文学作品, 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很多细小现象, 总能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我在外上作文示范课, 做作文教学讲座时, 常常有教师问及作文批改的问题。因为有些学校对于作文批改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要有眉批、有总评、有圈画、有修改, 甚至对评改还有字数规定。叶先生也多次谈过作文的批改, 他说:

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 一本一本改, 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我看值得研究。要求本本精批细改, 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与其事后辛劳, 不如事前多做准备。平时不放松口头表达的训练, 多注意指导阅读, 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 出了题目作一些必要的启发, 诸如此类, 都是事先准备。做了这些准备, 改作文大概不会太费事了, 而学生得到的实益可能多些。

老先生讲得多明白———工作要做在前, 平时教得好, 将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出来, 作文批改就不是苦役, 而是享受———因为那时教师是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分享学生的见闻感受。很多同行常纠结于教育教学现象的细枝末节, 其实, 换一个角度, 参透教育教学的本质, 很多困难就有了解决之道。

篇9:度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毋庸置疑,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也经常这样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却真的很值得怀疑。

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看见小孩,心里喜爱,往往说他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要对少年青年说些话鼓励他们,“你们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啊!”也往往脱口而出。口头说着,心头未必想得怎样清楚,也许什么也没想,只像在十点十一点的时候遇见了人,照例说一声“你早”而已。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专家戴维先生向我们这些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句话整天挂在嘴边的中国老师提出的怀疑:

其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实录中“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教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

其二,一些教师对教学环节点评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授课老师的身上,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其三,课堂讨论中,孩子们一定发现了不少东西,为什么不让他们一同分享呢?因为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是不可以独自行事的,这就是我们的课堂。

其四,“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

还要这样手指一点,说一句‘很好,坐下呢,’要知道,这样做,小孩子连点面子都没有了,这不是在扼杀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吗?”

其五,当他得知,中国的课堂上是有规矩的,学生坐下去与站起来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时,他更加惊讶起来:“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的确,我们关注学生太少了,评时备课也好,听课评课也好,总是写满了一个个问题,至于学生怎么回答,这样答我该怎么办,那样答我该怎么引,平时的备课本中少之又少,听课本中也只是在记录教师的话语,学生的回答也被忽视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点我们和美国的认识是一致的,然而我们只是口头说说而已,骨子里并没有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自觉不自觉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的灵魂、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发挥创造。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

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探究氛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与探究学习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的领路人、启蒙人,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应该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也许我们并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的倒是躬行实践。

篇10: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读着叶老的话,想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感觉好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反复,出现波动,但好习惯又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精神,更要注意讲求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讲到方法,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并牢记“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这些名言,懂得其身正则不令而行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例如要求孩子按时到校,自己就绝不能迟到,即使因事到晚了,也要及时对孩子说明情况。要求孩子爱护环境,教师自己就要率先做珍惜、爱护环境的楷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地上有纸屑能主动弯腰捡起来。孩子见到老师这样做,自然就会向老师学习,主动捡纸,爱护环境。

其次要充分了解和分析班上学生的情况,对每一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以及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等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例如要求孩子认真完成作业。这一要求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容易达到的,但对有一些孩子而言,就不是易事。这就要分析孩子的情况,对于有能力做到但自控能力差的,就要严格要求,决不妥协;对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要帮助,并适当降低要求,让孩子对学习不产生恐惧感。在此基础上,慢慢让孩子养成习惯。

第三,要求要具体,切忌空大。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及社会阅历都不足,理解能力也有限。提出的要求过大或过高,孩子都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给孩子提要求一定要具体,如要求孩子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孩子感觉要求较广泛,需要注意的点很多,反而不知该从何做起。不妨将这一要求具体细化为:上学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对人有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作业;爱护校园环境,见到纸屑、垃圾主动捡起;到教室外和其他教室上课要安静、守秩序;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讲文明……这样孩子就能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他们把这些要求都做到时,好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第四,尊重、爱护孩子,始终坚持正面教育。

对孩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努力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走进孩子的心里,尊重他们充满个性的想法,逐步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努力融入学校及社会生活当中。班级内六十多个孩子生活在一起,难免不发生矛盾和冲突。但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孩子往往都是找别人的错误,很少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并能极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心中再生气,与孩子谈话时都要心平气和,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就事论事,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口服,更要心服。切忌动辄就大声训斥,采取高压政策,甚至挖苦讽刺孩子,或是拉旧账。这样做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第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榜样的作用。

一个班级十多个学生,长期学习、生活在一起,其相互影响、激励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努力调动和利用班上的一切积极因素,教育、引导、激励孩子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班上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在班上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还可以利用英雄故事,好习惯故事等,加强孩子对好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向榜样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六,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家长每天与孩子在一起,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就要得到家长的认同。一定要向家长说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并明确提出希望家长配合的要求,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与学校教育达成一致,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对部分不能理解学校做法或教育思想不对、偏袒、娇惯、甚至放纵自己孩子的家长,要多与他们沟通,告知学校的理念,得到他们的理解,形成共识。对部分缺乏教育方法或教育方法不妥的家长,要多与他们交流、探讨,教给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指导他们正确、有效地教育孩子。只有抓住了家长,与他们形成了合力,才能在帮助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最佳方法。

上一篇:燃亮理想信念下一篇:书香校园智慧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