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传说的流变

2024-04-19

刘三姐传说的流变(共8篇)

篇1:刘三姐传说的流变

《刘三姐》这篇课文是根据广西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吸收了歌剧《刘三姐》中的一些唱词。本文主要写了聪明伶俐的刘三姐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爱戴的故事。

课文的难点是理解刘三姐所唱山歌的含义,体会山歌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在课下从网络上下载了电影《刘三姐》中对唱的片段,由于本文中的唱词也是根据电影中的唱词节选的,我也配合文章中的唱词下载下来。在课堂上,当我问到刘三姐和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最喜欢那些?

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后,趁此机会我就把下载的歌词放出来,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当唱到刘三姐和秀才们对歌时,学生们又听得哈哈大笑,借此机会,我问为什么笑,学生们答道,秀才们被刘三姐唱得狼狈不堪,出尽了丑,太愚蠢了。

这样的回答,让我感到学生们很轻松就体会到山歌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又问到刘三姐怎么样?学生说从歌中就感受到刘三姐勇敢、聪明,仗义敢言。太好了!没想到,让学生听了文中歌会有如此好的.效果。好轻松就解决了难点。

篇2:刘三姐传说的流变

优点:

1、能够严格按照“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精心备课、上课、制作课件。

2、第一次大胆尝试运用“学案”上课。

3、每一个环节的过渡自然流畅……

缺点:

1、课件中插入的那段视频可以选择“刘三姐与众秀才对歌的情景。

2、“讨论·解疑”中的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疑难在质疑。

3、“小练比”最好练习与书上不同的人物。

4、“学案”中的表格应填完整。

5、时间的分配应该再更加合理些……

篇3:刘三姐传说的传承性展现

关键词:刘三姐,传说,传承性

刘三姐传说从唐朝的时候就开始流传, 至今已过了千百年。刘三姐的传说反映了壮族人民以歌代言、以歌述志、以歌娱人、以歌传媒的恋爱交友方式, 显示了歌圩习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喀斯特地势所形成的美丽景色, 壮族妹子表达自己羞涩感情的绣球, 壮族山歌中的特有的三字句等都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以刘三姐为主的壮族风情图。因此, 刘三姐的传说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 仍向人们展现这位歌仙的勇敢、正义、智慧和她的山歌。

刘三姐的传说经过历代壮族人民口头流传加工, 逐渐形成了一个丰满的壮族歌仙的形象。但是民间文学的特点使刘三姐总是在传承中变异, 在变异中传承。本文就刘三姐的传说在内容上的流传变异中展现出的传承性的共性展现。

一.刘三姐流传版式和内容简介

1. 文献版式

明代孙芳桂在《歌仙刘三妹传》中说刘三姐“甫七岁音律, 才思敏捷, 时呼为女神童。”[1]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盛赞刘三妹“年十二, 淹通经史, 善为歌, 千离内闻歌名而来者, 或一日或二三日, 卒不能酬和而去。”[2]清代张尔翮在《古今图书集成》里对刘三姐的描写“年十五, 其父受聘于林氏, 和歌者仍终日填门, 无一较胜。至其貌羞花掩月, 光彩动人, 见之者无不神怡意荡, 但授受之礼甚严, 终不可犯。”[3]历代文人学士如清代王士祯、陆次云、闵叙等, 均在其著作中, 曾将民间口传的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加以笔录和附会, 撰成比较固定的文字流传。

广西的《浔州府志》、《宜山县志》、《苍梧县志》等, 亦有不少关于刘三姐传说的记载。据广西罗城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 (今罗城下里乡蓝靛村) , 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 那个村子姓刘的族谱也有记载。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 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歌, 在解放前罗城城关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 称之为“三姐歌殿”, 游人常在那里对歌。

2.口承版式

广西贵县、拱城一带及扶绥等县都有刘三姐的民间口传传说, 与宜山传说在情节上大同小异。桂西宜山地区传说大概内容为:“宜山下枧河边中枧村, 有一姓刘女子, 乳名善花, 排行第三, 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 聪明伶俐, 喜唱山歌, 远近与三姐对歌, 无能胜者。涧村守米碾青年李示田, 勤劳朴实, 要求向三姐学歌。莫村财主莫怀仁, 见三姐貌美善歌, 欲纳为妾, 觅来广东水客三人与三姐对歌, 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几口好歌, 常与三姐对唱。莫怀仁又污以有伤风化, 处处刁难, 最后砍断葡萄藤, 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 与李示田在柳州鲤鱼峰对歌, 连唱三天三夜, 飘然逸去。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 连唱七天七夜, 变为一对黄莺飞去。”[4]

二.传承性共性展现

1.好人神化

刘三姐最后成仙而去, 是刘三姐传说的传承性的一个共性展现。中国老百姓都有一习惯, 把自己心目中的好人能人死亡后神化, 而自己讨厌的人死亡后恶魔化。刘三姐是壮族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能人的化身, 所以刘三姐如死亡都希望变成神, 然后保护壮族的老百姓

刘三姐的传说大都以三姐成仙飘然而去, 留下大量山歌让世人传唱为结局。有的传说刘三姐的歌声感动了天上的仙女, 仙女便帮助三姐成仙, 让她不受财主所害, 留下山歌让世人传唱;有的传说三姐是歌仙投胎, 所以生来会唱歌;有的传说刘三姐与李示田唱了七天七夜的歌之后化为一对黄莺飞去了;也有的传说刘三姐化为鲤鱼飞上天去了。

刘三姐传说的结局, 各种说法都有。不难发现, 不管人们如何传说刘三姐的故事, 总有一个共同特点, 便是在人们的心目中, 刘三姐这个人是个神。刘三姐本身具有的勤劳善良, 勇敢正直便是神的理想和智慧。刘三姐是广西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女神, 而在这些不同版本的传说中, 刘三姐被人们赐予仙气, 这位歌女最后也成了仙了。据说还有刘三姐的祀祠, 如梧州的龙庙, 桂平的刘三娘庙, 富川各乡的刘三娘庙和淮南庙。如此看来, 刘三姐的神性更是深入人心。

恭城县甚至有记载称三姐为某一条河的守护神。有传说刘三姐化为鲤鱼上天而去。三姐既是河的守护神, 又是龙母, 可见这与鱼图腾崇拜关系的古老神祗有关, 使刘三姐在后来的民间传说中成了歌仙, 成了一方水土的守护神。

2. 与秀才对歌

在刘三姐的传说中, 刘三姐作为村女, 与满腹经纶的秀才对歌, 是刘三姐传说传承性的另一个共性展现。

传说广东有四位秀才到广西搜集歌书手抄本, 他们得了满满一船歌书, 满以为这下子可以与刘三姐对歌输赢来了。他们撑船来到江边, 恰好刘三姐就在江边洗衣服, 她向四位秀才问明来意, 又说自己是刘三姐的妹妹。四人分别姓李、陶、祝、石, 说是来找刘三姐对歌的, 刘三姐随口就唱道:“姓李不见李花白, 姓陶不见桃花开, 姓竹要来江边种, 姓石要来路底埋。”四位秀才一听, 顿时瞠目结舌, 不知如何还歌……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等地的传说, 都是刘三姐与三位秀才对歌。

与秀才对歌, 是民间文化与学院文化摆在众人面前的一种公平的较量。中国人自古至今都有一种意识, 认为读书人是学识最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 是比较受尊重的人, 而农民只是一介莽夫, 没有学问, 懂的不多, 没法和读书人比。传说安排这一情节, 而且最终秀才也对不过刘三姐, 这一比较, 也满足了普通民众的心理, 毕竟民间文化也能比学院文化优秀, 摒弃了当时上层社会看不起农民的心理, 两种文化的较量, 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愿望。更有传说三位秀才的财主莫怀仁的门客, 三姐出言讽刺了他们连狗都不如, 真是大快人心, 打击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世俗观念。而作为民间文学文化的刘三姐传说在这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作用。

3. 在岩洞对歌

刘三姐传说的传承性又一个共性展现。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什么样的文学, 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不仅仅是涉及到书面文学同样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民间文学。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人受环境影响, 发过来环境又影响了人。壮族生活环境是依山傍水, 作为壮族比较有影响力的刘三姐传说更是离不开壮族赖以生活的环境。

刘三姐的传说中, 总少不了在岩洞里对歌, 少不了河流、码头。刘三姐与秀才对歌的情节也是在河边进行的。在这样山美水美的地方对歌是截然不同的境界。在山水天地间赋予山歌灵气, 又是一个浪漫的对歌场面。另外, 传说中刘三姐被财主莫怀仁陷害, 砍断葡萄藤, 使三姐掉入江中, 后又没死, 反而漂流到柳州, 被老渔人救起。这也为三姐对歌喜欢安排在河边埋下了伏笔。河边人来人往, 打鱼的, 洗菜的, 洗衣服的, 出船的等等, 在这样宽阔的地方, 环山绕水的地方, 人们一听到歌声, 自然而然被吸引而来。

南方河流较多, 如果在传说中, 刘三姐所在的地方没有河流, 也有安排她来到有河流的地方。如刘三姐在广西罗城仫佬族地区的传说中, 刘三姐生在下里的蓝靛村, 这个村子的人都姓刘, 历史上因种蓝靛卖蓝靛而得名, 可是下里这歌地方缺少河流。最后故事安排刘三姐被财主陷害, 坠入河中, 漂流到宜州的下枧埠头来了, 真的是船载水运歌本来。

4. 以山歌为线

以山歌为主线是刘三姐传说的传承性的又一个共同特点。在少数民族中表达自己情感的最好形式就是山歌。很长一段时间, 没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民间男男女女都必须学会唱歌, 唱歌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所以, 各地刘三姐都传说她是歌仙, 刘三姐的传说都是以歌贯穿始终。

容县、岑溪一带传说, “刘三姐的哥哥为了不让刘三姐出门唱歌, 把板凳架在门口守着, 而刘三姐什么时候处到门外与同伴门唱歌他都不知道。刘三姐在门外唱到:‘我兄癫, 我兄癫, 我兄把凳把门前, 你妹走跟凳底过, 正如你妹是神仙。’刘三姐在宜山的传说中, 是她二哥不让她晚上出去与李示田唱歌, 把床铺在大门口, 晚上睡在床上拦住刘三姐, 刘三姐从窗口爬出去与李示田唱道:‘我哥癫, 我哥铺床在门边, 小妹三更溜出去, 我哥睡梦不知天。’”[5]还另有一传说, 刘三姐能言善辩, 而且天生嫉恶如仇, 处处如欺压百姓的地主作对。她哥哥为了不让她出去唱歌闯祸, 把她反锁在屋内, 但是刘三姐的歌声感动了天上的仙女, 在仙女的帮助下, 三姐逃出小屋, 并且成了歌仙, 她的歌也留给后人唱遍了天下。对于爱歌如命的刘三姐来说, 什么人用什么办法也阻止不了她要唱歌。

三.小结

刘三姐的传说, 在南方广大地区流传过程中, 经过广大群众, 特别是其中的乡间文艺天才及专业艺人的不断讲述、修改、润色, 传至现在, 已形成变异, 传说的变异同时也适应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的要求。不管传说如何变异, 沿着刘三姐在各地留下的足迹, 我们也能发现, 刘三姐传说始终离不开山歌、岩洞、河流, 还有那段让人谈论不休的与秀才对歌的传说, 刘三姐的神像更是让刘三姐成为了有口皆碑、家喻户晓的歌仙。因此也留下了“如今广西歌成海, 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说。

注释

1[1]覃桂清.探索歌仙之谜:刘三姐纵横[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2年.

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刘三姐”资料汇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60年.

3[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刘三姐”资料汇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60年.

4[4]http://www.baike.com/wiki/%E5%88%98%E4%B8%89%E5%A7%90%E7%9A%84%E4%BC%A0%E8%AF%B4.

5[5]龙殿宝.刘三姐的传说特点及其在仫佬族地区的影响[J].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85页.

6[6]覃国生, 梁庭望, 韦星朗.壮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4.6, P66, P70.

篇4:“刘三姐”被言说的过程

导演曾自述其影片以“刘三姐的轮回和传歌为主线”,而不是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线。可是影片面世,观众在欣赏或挑剔完其表面美丽之后,几乎一面倒地倾向于后者,电影的创作和接受之间显然产生了错位。

刘三姐(又称刘三妹)是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一个善歌的少女,又称“歌仙”,王小波在云南插队时期还曾经以之为题,对其进行过他独特的“反讽”,可见关于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叙述一直绵延,多有解读的空间。而考察较大的叙述形态,则可以看到,对传说的言说随着历史发展而有明显转变,对刘三姐的各种叙事中鲜明地体现着不同历史阶段的言说特点:二十世纪以前,刘三姐的故事散见于民间,载入史籍的记录资料集中于明清时期,较多体现传说的民间色彩,保有风物志甚至神话的特点;二十世纪对刘三姐的言说,以中期五十年代的彩调剧与六十年代的电影《刘三姐》为核心,具备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新世纪,以朱枫的《寻找刘三姐》和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为代表,展现多元探索的可能性以及经济文化相互兼容、共同推进趋势。

首先是史料中的刘三姐。

传说中的歌仙,有时称刘三姐,有时称刘三妹,相传其为唐朝人氏,但这是明清记录中提到的传说中的刘三姐产生的时间。清张尔翮《刘三妹歌仙传》中提到,歌仙叫刘三妹,是汉刘晨之后裔,生于唐中宗元年,又有记载为“唐时下涧村童女”。

刘三姐的记录首先见于方志,与山川风物相关,因此,一般非常简略。最早可查记载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在这本南宋总志中为最善的方志之书中,卷九十八有条目“三妹山”,记:“刘三妹,春周人,坐于岩石之上,因名。”证明曾有刘三妹,且为著名人物,山以之名。明清地方志和笔记中也有相关石室、化石等记录。所以,首先是在山川风物记录中,记载以三姐或三妹命名,或与其传说有关的山、石;其次才有关于刘三姐或三妹之人的传说记录,这些记录集多见于清朝史料。

刘三姐的传说的文字记录最早载于康熙初年吴淇《粤风续九》,此书已经不传,相关内容是从后人的转述文字中再现的,重要的有三处:王士祯《池北偶谈》、陆次云《峒溪纤志志余》、孙桂芳《歌仙刘三妹传》。这些传说的核心内容都是刘三姐因善歌而成仙,细节上又有不同:有的侧重于传歌,强调其歌作用神奇,“制丝者,闻歌而丝理,耕田者,闻歌而田丰”,甚至“天旱,祷雨尤验”,很有神话色彩,这部分也许是最早的;有的侧重于斗歌,记载刘三姐与一男性歌手比歌,各展神妙,逐步升级,结局又有两种:刘三姐胜出,或双双石化,文化人类学可以考察其中包含的性别民族之争等等象征意味;还有的,则开始强调刘三姐“通经史,善为歌”,和歌者终日填门,三姐虽“酬答不拒”,而“守礼甚严”,体现传说的汉化乃至儒化趋向。这些传说记载,总的来说体现了南方少数民族爱歌、善歌、于歌中寄托神奇幻想、美好愿望的传统,也显示了由神话色彩向史传儒教色彩的逐渐过渡。

其次是二十世纪对刘三姐的改编。

这个阶段的核心是1959年的彩调剧《刘三姐》和1960年长春制片厂摄制完成的电影《刘三姐》的相继面世并广为重视,产生深远影响,前者是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而排演且被选中的,后者在其基础上改编完成,影响最大。

对于刘三姐歌谣的收集整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已经开始,作为民间通俗文艺代表受到当时民俗学研究的青睐,也体现了新文化过程中新型知识分子吸纳大众文艺、改造自身的倾向,这一趋向到四十年代才完成质变。面向普罗大众、为大众服务成为新中国文艺的根本立足点,《刘三姐》电影的拍摄完成以及影响久远都是这一艺术方向的证明,而其中关键性情节的设置或改编更是时代精神深刻生动的体现。

电影《刘三姐》相对于传说中的刘三姐,突出的改编有这几个方面:首先是阶级斗争成为核心主线,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劳动人民与霸山占地的地主莫怀仁之间的矛盾斗争成为电影的情节核心。相对于歌仙刘三姐的传说,这可以说是时代的创新,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精神的需要和必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以刘三姐为代表的群众歌手与为地主服务的秀才们的对峙。秀才们在对歌过程中狼狈不堪的溃败,不仅是对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衬托,更是对旧知识分子的落后无能的批判,这两处改编都是特定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刘三姐》作为被意识形态成功改造、贯穿的范例,获得巨大的演出成功,其真正原因仍然在于其中有众多的山歌,这些山歌虽然多被改造,然而其富有的民歌特质仍然使之广为流传,这也是歌仙之传说的力量的一种证明。同样的还见诸于与少数民族有关的若干电影,如《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等——正是这种民歌的力量本身激发了半个世纪之后新一代导演重拍、寻找还原其本来面貌的愿望。

值得提到的是,对于少数民族民歌传统的关注和改拍成电影,《刘三姐》并非唯一。当时还有《五朵金花》与《阿诗玛》,然而这两部影片尤其是后一部却没有同样的幸运,影片很快受到批判,演员也受到迫害,身心遭受极大创伤。

最后,就回到朱枫在新世纪导演的《寻找刘三姐》。

这一部电影事实上处于纵横两个坐标内。纵向上是对前述刘三姐被言说的过程的继续,尤其是针对于半个世纪前的言说的反拨,在这个方向上与电影《刘三姐》构成了鲜明对比;横向上是新世纪民族文化作为文化遗产兼商业资本的新平台,尤其是与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形成对照。客观上,这部影片以美丽的演员与美丽的广西风光成为广西的宣传片,它也几乎只因这一点引起注意,也因这一点做得不够好而受到责难。在张艺谋商业意味浓厚的文化造势之下,这部电影无法形成新的冲击力其实并不意外。所以,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朱枫导演隔着半个世纪对于《刘三姐》重新进行的影视言说。

从片名开始说起吧。《刘三姐》直接以刘三姐为名,即刘三姐的故事,摆明了刘三姐是故事的主体,她是劳动人民的代表,以山歌为工具表达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愿望,以山歌为武器与剥削阶级及其帮凶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新片《寻找刘三姐》,刘三姐作为被寻找的对象,是客体,虽然被寻找本身即昭示了其意义价值,然而成为客体、有待寻找着确认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暗示了曾经被失去、被忘却的事实——丢了才要重新寻找。这时的刘三姐和她所代表的民间音乐,转化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在这个层面上,导演用当代的话语表达当代民族走向世界、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题。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成为新一代音乐人追求突破的方向,“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这里得到一种直白的表达。刘三姐只是一种“隐喻”,她所代表的民间音乐、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上一世纪显然有所不同。随后,在电影故事情节中,韦文德作为当年富豪的后代,自身为海外留学生,兼具财富与新文化于一身,虽然是在探索的困境中回来寻找民族音乐,其优越性仍然不言而喻,他真心诚意进行的对歌与人的双重寻找,既颠覆了五十年前的阶级压迫与反抗主题,也颠覆了知识分子与民间歌者以及民间文化对立的判断。老电影中的地主恶霸莫怀仁自然不见了,但莫姓喜剧性地落在一位叫莫叔的人物身上,影片含糊地交代此莫叔为韦家老太爷的老朋友,他尽心尽力的帮助中明显包含着其他成分,导演对这个“莫”姓情有独钟地安排,草灰蛇线,令人莞尔。

如果说《刘三姐》对刘三姐的传说进行了特定的修改,那么《寻找刘三姐》是对《刘三姐》进行了重新的阐释甚至修正,半个世纪的变化是否足以完成一场否定之否定呢?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然而,不尊重历史的当代史将是无以为续的,在这个意义上,新一轮的寻找刘三姐,是否找到了我们最初的且将流传下去的刘三姐么?这是导演的期望么?如果是,影片的拍摄以及放映得到了实现吗?

篇5:刘三姐传说的流变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明清以来有关于她的传说和歌谣文献记载很多。传说中的壮族姑娘刘三姐被壮族人尊称为歌仙、歌神,是壮族人心目中民族精神和民族理想的化身,所以壮族同胞们也自发地在每年三月三日聚集到一起,以歌墟的方式来寄托对这位“歌仙”的思念。她的故事不断被改编成戏剧、歌剧、电影。

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广西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彩色电影故事片《刘三姐》上映后,引起了轰动,该片以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而誉满全国,风靡东南亚。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编剧乔羽和导演苏里把流传于广西的有关刘三姐的美丽传说,用电影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展现的格外优美抒情(1)。影片主要是讲述了刘三姐用她那美丽动人的歌声来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来抗议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电影《刘三姐》的一大亮点就是用山歌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本片的音乐是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一手创作的。雷振邦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他所创作的电影音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等,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在创作电影《刘三姐》的音乐时,他坚持深入生活,并且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雷振邦并没有运用西方音乐技巧来对这些山歌进行修改,更多是在大量壮族民歌的基础上,经过编选和加工的形式,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这些民歌的特点。雷振邦为该片谱写了14首歌曲,其中有轻快活泼的《采茶姐妹上茶山》,悠扬动听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还有坦然大气的《只有山歌敬亲人》,以及赛歌会上那些幽默诙谐的经典段落。这些歌曲把以刘三姐为代表的穷苦大众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这部影片的剧本由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创作,乔羽同志有着极其扎实、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为一部音乐电影创作剧本恰好是发挥他的才能的绝好机会。他为本片精心创作了数百句富有诗情画意的歌词,既讲究韵律又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刘三姐》这部音乐电影,因为保留了这种地方文化的鲜明棱角,所以在同时期同类型的电影中脱颖而出,而里面的歌曲则被大众广为传唱。

二、歌曲的旋律特点

(一)歌曲采用壮族山歌的特点。

电影《刘三姐》是根据壮族传说人物刘三姐而拍摄的。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壮乡向来具有“歌海”的美誉,当地人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曲作家雷振邦完全运用壮族地区的歌曲特点来为本片作曲。雷振邦到广西各地采风,还听了傅锦华演唱的彩调《刘三姐》,捕捉广西山歌的神韵,并进行改编,运用到影片插曲中。

1. 采用单声部平调山歌的特点

壮族民歌具有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最能反映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山歌体裁,它的流传也最为普遍。壮族山歌从旋律发展特点分为:单声部山歌和多声部山歌,而《刘三姐》中的歌曲都是以单声部为主。平调山歌是单声部山歌中的一种曲目。平调山歌曲调酣畅,节奏舒缓,结构均匀,富有歌唱性(2)。在电影《刘三姐》中许多歌曲都采用了平调山歌的这些特点,如《山顶有花山脚香》。

此曲是一首五声民族调式C商调式,旋律流畅、婉转、高亢,歌曲的节奏稍慢、自由高亢,歌曲旋律较为简单,朗朗上口。这首曲子也是整部电影的主题旋律。

2. 采用单声部谣唱山歌的特点

谣唱山歌也是单声部山歌的一种曲目,其曲调平缓而接近口语,句幅紧凑、节奏规整(3)。影片中有许多歌曲都采用了谣唱山歌的这一特点,如歌曲《砍柴过岭又过坡》,这是一首D羽调式曲子,其拍子为四四拍子,曲调平稳、接近口语并且句幅紧凑,完全采用了壮族单声部山歌中谣唱山歌的特点。

3. 采用对唱的演唱形式

壮族山歌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对歌这一演唱形式,对歌也是壮族山歌里最主要的演唱形式,对歌就是摆山歌擂台,歌手双方面对面短兵相接,针锋相对,双方刚唱完,马上就针对性地回唱以对。对歌的过程中,不但经常转题,而且随着内容的变换,歌手唱的腔调也有所不同,所以歌手思维要敏捷,精力要高度集中,耳脑并用,听到对方唱开头两句,就马上想出对答的歌。在电影《刘三姐》中有一段经典的对歌———《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曲子是一首民族调式F徵调式歌曲。在电影场景中,阿牛哥为主的男方和刘三姐为主的女方在劳动的闲暇时间用对歌的形式互相斗智斗歌,这是一首在“歌墟”上男女“盘歌”时所唱的民歌。歌墟又称赶街,是广西壮族的一种传统集体歌唱活动。“盘歌”是指在春节中秋等大的节日里,壮族青年男女必须聚集在村外,分男女两个自然群体互相对唱,知识问答性的对唱(4)。

在这首民歌中,人们不仅机智地问答了日常所见的一些奇怪现象,而且通过问答形式,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不平等。

(二)歌曲中丰富变化的节奏、节拍。

作曲家雷振邦通过对影片内容的把握,以及对刘三姐清纯俏皮形象的性格特点,为本片谱写了一首首生动欢快的歌曲。在影片中为了凸显不同的情节与人物性格特征,其歌曲的风格也完全不同,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之前所说的旋律中,而且体现在节奏节拍上的不同。

歌曲中的节拍有两种,一种是四三拍,影片中四三拍的歌曲旋律抒情、优美,另一种是四二拍的歌曲旋律欢快、活泼、热情。影片中的歌曲以欢快优美为主。但曲作家为了歌曲的旋律更加有新意,使用了变拍子的手法。例如影片刚开始的《山顶有花山脚香》、《世上哪见树缠藤》等都使用变拍子。

此曲的变拍子属于改律性变拍。改律性变拍是为改变重拍的律动规律而运用变拍,使旋律发展不在意料之中(5)。这首歌曲以四二拍为主,歌曲在第25、29、30小节变成四三拍,曲作家运用变拍子是为了使歌曲旋律更富有变化和新意。

歌曲中的节奏丰富多彩,有自由高亢的《山顶有花山脚香》、轻快活泼的《什么结子高又高》、甜美悠扬的《世上哪见藤缠树》,不同的节奏表现了不同的情绪,这也使得影片中的歌曲更加丰富多样。

三、歌词与旋律的和谐统一

壮族人的山歌没有固定的内容,都是随编随唱的。壮乡儿女出口成章,而且词曲兼备。他们所唱民歌的内容更是广泛,从自然景观、动植物到农工技艺、婚丧嫁娶,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片中轻快活泼、优美流畅的歌词经过作曲家雷振邦的精心配置和形象的诠释后,歌词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歌词与音乐奇迹般地交织在一起,更传神、传情、传境,旋律创作达到极高的水平,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受到广大民众的追捧和传唱。

歌曲用抒情的旋律描写爱情,用欢快的旋律描写劳动,用俏皮的旋律讽刺财主。词作家乔羽当年亲自到广西采风,为本片创作了数百句富有诗情画意的歌词,每首歌曲的歌词都讲究韵律,朗朗上口。

(一)爱情主题。

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与阿牛哥的爱情故事让观众难以忘怀。刘三姐充满柔情、略带羞涩地坐在床沿缝着绣球唱着山歌表达对心上人的情思时,唱道:

词作家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婉转地表达了一个少女怀春的细腻心思,作曲家运用抒情的旋律和四二拍的慢板的节奏来表现刘三姐此时的心情。

刘三姐是个执着、热情的壮家妹子,对爱情的追求同样主动、热烈。从莫府逃出后,刘三姐以藤和树作比喻,勇敢地向阿牛哥表白:“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绣球。”这首歌曲还是用了与《花针引线线穿针》的旋律,刘三姐用明亮透彻的声音,大胆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但是当阿牛接到三姐抛出的绣球后,歌曲的节奏立即变得欢快明朗起来,表达了两个相爱的人对爱情终始不渝的情感。

(二)劳动主题。

壮歌通过委婉曲折的歌词和旋律表露出了恬静而明秀的意境。壮族人唱山歌都是随编随唱,无论在何时何地,就连在劳动的时候大家也会唱起歌来,在电影中,刘三姐和采茶姐妹们在山上采茶时,她们用合唱的形式来演唱《采茶山歌》:

歌词押韵、顺口,优美流畅的歌词配上轻快的旋律,把春天美丽的景色和劳动者愉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歌者把丰富的情感寓于“采茶”这艳丽清新的艺术境界之中,让人从中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温馨。

电影中另一首体现劳动主题歌曲《砍柴过岭又过坡》,这首歌曲是刘三姐与阿牛哥的妹妹上山砍柴时唱的歌曲,刘三姐唱道:“砍柴过岭又过坡,岭上山鸡尾拖拖。岭上山鸡尾摆摆,展翅飞过虎狼窝。”歌曲用欢快活泼的旋律表现出了他们的心情,词作家运用广西当地的风景与勤劳的壮族劳动人民劳动的情景紧密结合在一起,歌词中还有许多叠字,如“拖拖”、“摆摆”,这是词作家乔羽根据壮族山歌的特点来写的,壮族山歌的歌词要求押韵。这首歌曲里有许多小常识,如“砍柴莫砍岭上松,小小松树有大用。有日松树撑天起,敢挡东南西北风”,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这首歌曲也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和劳动的热爱之情。

(三)讽刺主题。

刘三姐用歌声讽刺地主,唱尽心中不平事。乔羽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为电影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歌曲,其中讽刺地主的歌曲听完后有种大快人心的感受,比如李老头演唱的歌曲《我家不是财神庙》中唱道:

这首歌曲的歌词幽默讽刺,其旋律也俏皮幽默,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李老头的风趣幽默并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人物性格特征,并且把财主唯利是图的形象描述得淋漓尽致。

电影里《不种芝麻他吃油》歌曲中唱道:“不种芝麻他吃油,不种桑田他穿绸,穷人血汉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这些犹如锋利的尖刀一般的词语配合铿锵有力的旋律,把刘三姐对财主恨之入骨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地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丑恶嘴脸表现得入木三分。这生动活泼的歌词是歌曲的灵魂,而这些歌曲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乔羽用流畅押韵的歌词为这部电影添加了浓重的色彩,而雷振邦用恰如其分的旋律为这部电影的歌曲插上了翅膀,这部描写壮家姑娘的电影真正体现了壮族山歌的特色和壮族的风俗特点。

四、歌曲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电影《刘三姐》以地主老财的丑恶与刘三姐及乡亲们的善良、机智构成鲜明对比,雷振邦用音乐准确的表达出影片中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悦耳动听的音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为古老的传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正面人物,一种是反面人物。

(一)正面人物。

影片中的正面人物有刘三姐、阿牛哥、劳动人民。词曲作家通过对人物不同性格特点来为其作词作曲。在影片中正面人物的歌曲旋律比较明朗和欢快,其中最为主要的人物就是刘三姐,刘三姐的性格既泼辣诙谐又聪明智慧,例如在影片一开始时,刘三姐用她那悠扬高亢的歌声唱道:“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还有当莫财主的管家来示威的时候,刘三姐唱道:“天下怪事样样有,敬酒不吃吃罚酒,山中老虎都见过,难得怕你这跳狗。”这些歌曲把刘三姐的凛然正气和昂扬斗志勾勒出来了。在影片中也表现出了刘三姐对爱情既含蓄又热烈的一面,例如刘三姐在歌曲《花针引线线穿针》时唱道:“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知女儿心,鸟儿倒知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还有在影片的最后当阿牛歌向三姐表白后,三姐又唱道:“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影片中另一个主人公就是阿牛哥,阿牛哥的性格忠厚老实、善良开朗,并且对爱情坚贞无比。影片开始时刘三姐喊了一句阿牛哥,阿牛哥害羞地跳入水中,并且从水中抓起一条鲤鱼,唱道:“小小鲤鱼不吞钩,摇头摆尾江中游,知道我家客来了,漂出水面碰船头。”在影片的最后阿牛唱出了他对爱情坚定执着:“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影片中李老汉是一个刚强正直、开朗乐观并且敢与地主阶级作斗争的人物形象,当莫财主让管家来请李老汉去财主家时,李老汉唱道:“不欠租来不欠债,无亲无故无往来,我家不是财神庙,财主哪会进香来。”幽默讽刺的歌词加上俏皮的旋律,更加凸显了李老汉的人物性格。

影片中劳动人民的形象是单纯的、勤劳的。勤劳的采茶姐妹在山间采茶唱道:“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层白云一层天,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可是勤劳的人民群众一直以来都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却不敢反抗,如莫财主来“禁茶”时,被压迫人民唱道:“穷人造屋富人住,穷人织布富人穿,哪要线是富人纺,哪块砖是富人搬。”但是在刘三姐的带领下,他们唱道:“怕了老虎不养羊,怕了南蛇不过江,凭借刀来有刀对,茶要采来歌要唱。”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封建压迫势力。

人民用歌声分享他们的欢乐,用歌声消除他们的忧愁,用歌声表达他们的愤怒。歌声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是他们倾吐心声的唯一方式。

(二)反面人物。

影片中的反面人物就是以莫财主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莫财主反对刘三姐唱山歌,为了禁止刘三姐和乡亲们唱山歌,莫财主请来秀才相助。三个秀才狗仗人势、自以为是、愚钝的性格在这段对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场对歌中,秀才们悠哉地游哉地乘船前来并唱道:“小小黄雀才出窝,量你山歌有几多,那天我从桥上过,开口一唱歌成河。”但几段歌下来,秀才们绞尽脑汁也招架不住,只好唱道:“你若顺了莫公意,莫公自有好安排,在家让你日不晒,出门三步有人抬。”刘三姐用犀利的语言把莫财主气得跌下河。表现反面人物的歌曲中其旋律听起来都比较暗淡、压抑,节奏比较慢,这更能体现出以莫财主为首的反面人物的丑恶形象。

这部拍摄于1960年的《刘三姐》经久不衰,而里面的歌曲更人们广泛传唱。为什么《刘三姐》这部电影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呢?为什么她可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呢?正是因为她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在里面,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词曲作家用音乐的形式展现了壮族生产、生活场景,富有壮族特征的人物性格和爱情,以及无处不在的民间情怀,让这部电影中的歌曲传唱至今,也让这部电影成为经久不衰的神话。

摘要:电影《刘三姐》是我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也是我国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之所以广泛传唱,其主要原因是它蕴涵了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本文主要从歌曲的旋律、音乐形象和歌词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影《刘三姐》的歌曲音乐特点。通过这篇文章,透视出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充满着热情真挚、追求幸福的性格思想。

关键词:电影《刘三姐》,歌曲,音乐特点

参考文献

[1]陈景亮,邹建文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精选(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王耀华,陈新凤,黄少枚编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福建教育出版社.

[3]董灵.浅析广西壮族音乐.艺林漫话,2009.3.

[4]杨桂桦.论壮族山歌音调的审美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1,(11).

[5]杨宣华,雷振邦.只有山歌敬亲人.电影人物,2009.6,(6).

[6]石丽林.刘三姐歌谣的源流及意义.科学决策,2008,No.10.

[7]林进桃,刘纪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奇葩——重论电影《刘三姐》影视艺术.2009,(1).(总第127).

[8]吴晓.宜州壮族山歌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11月.

[9]杨瑞庆.变拍子手法的运用.江南音乐.

[10]覃式.壮族八音初探.艺术探索,1997,(1).

[11]郭兆胜.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天津人民出版社.

篇6:刘三姐家乡的歌与乐

在我国,“歌仙”刘三姐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壮族人民热爱音乐、酷爱歌唱,在悠长的岁月中创造下别具一格的音乐文明。

壮族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宗教音乐主要用于求雨、驱鬼逐疫、酬神祈福或丧事等活动,音乐粗犷神秘,节奏复杂多变。民间音乐是重心,尤以民歌最丰富,并按体裁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叙事歌、儿歌等。山歌是壮乡流传最广的一种体裁,各地有欢、比、诗、伦、加等不同称谓。山歌有单声歌和多声歌两种,前者曲调因地而异,有高腔、平调和谣唱之分,音乐或高亢嘹亮、悠长奔放,或优美流畅、富于歌唱,或如吟似诵、接近口语;后者多属支声衬腔形式的二部重唱或合唱,以广西的百色、柳州、河池等地区流传最广,一般南部多声歌的高聲部为旋律声部,北部多声歌则以低声部为重要。“歌圩”,壮族地区最为盛大的歌唱集会,四面八方的人们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对唱山歌,时常持续数日。

劳动之余或节日聚会时演唱的小调,表现人们生活各个方面。嫦娥调、鸿鹄调、蜻蜓调、拜月调、斗鸡调、舂米调等,流畅易学,在城乡群众中流传甚广。依附于民间风俗活动存在的壮族风俗歌包括多种歌曲,有:靖西、邕宁等地春节期间“唱春牛”娱乐时所唱的“春牛调”,各种宴席场合中唱的酒歌,姑娘出嫁前对家人唱的哭嫁歌,丧葬仪式中追忆死者或哭诉别离的哭丧歌,婚嫁或节日期间举行“拦门”仪式时唱的“拦路歌”等等。此外,民间咏唱传说故事的叙事歌,曲调朴素简洁的儿歌和摇儿歌等,也是较具特色的壮族民歌。

壮族的器乐文化比较发达,民间流传的乐器种类繁多。其中,用马的大腿骨做琴筒的马骨胡发音清亮柔和,声音清脆的“天琴”形似板胡,身形如瓦的“瓦琴”既能弹又能拉,为师公戏重要伴奏乐器的蜂鼓以陶做鼓身、蒙羊皮,历史最悠久的铜鼓主要用于重大节庆活动等,都是较为独特的壮族乐器。壮族乐器多为戏曲、说唱和歌舞伴奏,存在一定的伴奏程式、器乐曲牌和锣鼓经。而在广西西林、隆林、百色等南部方言区内,流传着一种称作“八音”的独立吹打乐形式。它们由唢呐、竹笛、马骨胡等八件乐器构成,主要用于婚礼、贺寿、庆生等场合,常用曲调有“马走街”、“八板”、“歌长调”、“采花”等。

壮族的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品种丰富,有载歌载舞和只舞不歌两种形式。舞春牛是春节期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舞者一般有扮牛者2人与耕者兼歌手1人,由鼓吹乐伴奏,边歌边舞祈祝丰收;扁担舞的音乐以节奏为主,表演成双成对,舞者以扁担敲击出各种节奏,营造出热烈的气氛;壮采茶是模拟种茶、收茶、制茶等过程的一种群舞,有简单的情节,歌乐并重,音乐多用固定曲牌。有些地区的采茶表演渐向歌舞小戏发展。

篇7:刘三姐传说的流变

一、《印象·刘三姐》是艺术特性的综合体现

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与王潮歌、樊跃一起执导的大型山水舞台剧——《印象·刘三姐》是目前全球第一部以全新的方式上演的山水实景演出。它由中外67位著名艺术家经过5年多的艰苦创作, 109次修改演出方案, 以广袤无际的天穹、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为舞台, 采用渔民在漓江边的生活作为题材, 并以这些渔民以及当地的一些老百姓作为演员, 把他们的生活场景融入于山水之中, 从而还原自然, 完美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 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印象·刘三姐》集艺术与视觉性、民族与唯一性于一身, 是史无前例的一次视觉与演出的革命, 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山水剧场。

二、《印象·刘三姐》中的壮族文化符号

《印象.刘三姐》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成功, 其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在于对壮族文化符号的创新运用。不仅实现了其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 也体现了相当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及民间文化特色。

壮文化主要有:古代的洪水育人神话盘古兄妹的传说、壮族人文始祖米洛甲和布洛陀、著名歌仙刘三姐、全国篇幅最长的民间柔情长诗《嘹歌》及左江花山崖壁画等五大文化。“山、水、鼓、歌、球”是最经典的广西文化。山歌文化、山水文化、铜鼓文化、歌圩文化、绣球文化、彩调文化都是目前开发得比较好的文化领域。而在众多的文化类型中, 比较典型的壮民族符号元素有刘三姐、山歌、山水风光、花山岩画、铜鼓、绣球、风雨桥、芦笙等等。《印象.刘三姐》中的壮族文化符号有:山水文化的展现——自然风光、歌圩文化的形式——山歌、服饰文化的主体代表——壮锦和绣球。

三、壮族文化符号在《印象·刘三姐》中的传播价值

文化的生存、承继和扩散都需要各种媒介和载体来传播。《印象·刘三姐》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把这种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与当下颇负盛名的艺术家的杰出的创作构思相融合, 而且通过把经典的艺术元素广西刘三姐民歌这种壮族文化符号与世界级品牌的漓江山水景观创造性地结合起来, 才造就了这种伟大的艺术作品的不可再生及不可再复制性的崇高的艺术价值, 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也常年在进行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它对于壮族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及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

1. 彰显个性品牌, 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

《印象·刘三姐》在对电影《刘三姐》的再加工和再创造的基础上, 它利用《刘三姐》的歌曲、声誉、爱情主题、漓江风景及少数民族、边地民俗的文化表现, 传达出向生命致敬、向传统致敬、向自然致敬的理念。从电影《刘三姐》到《印象·刘三姐》取得的巨大成功在于它们都是立足于广西的本土文化, 形成广西独具特色的家喻户晓的品牌文化。

2. 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播

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群体或者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特定的符号, 它们是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情感的纽带, 也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情调的外在形式的体现。它具有传统习俗性、地域差异性、精神性格性、传承积累性等特征。

《印象·刘三姐》中提取的壮族文化符号代表了广西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 从广西的一些民间传说以及故事, 再到彩调, 到后面的歌舞剧, 然后到著名的电影《刘三姐》, 最后到舞台剧《印象.刘三姐》实质是代表了这种“刘三姐”文化在不同的背景之下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本土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播。

3. 文化传播的经济效益

对广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广西优秀的民族元素。民俗文化旅游广告之所以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是因为它突出了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特色。《印象·刘三姐》, 从2004年3月从桂林阳朔漓江书童山下公演至今, 堪称我国文化产业的成功“范本”。在全国演出业中数于影响力最大和年营业额最高的冠军地位, 并且一直遥遥领先。到2008年底, 总共有2000场演出, 将近300万名观众, 票房收入达到6亿元。如今, 《印象·刘三姐》带动了广西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与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现已成为广西的一个可观的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

摘要:作为全球第一部具有全新概念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立足于广西桂林本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用壮族文化来提升桂林山水的吸引力, 是站在广西壮族文化和漓江的基础上诞生的新的旅游风景。《印象·刘三姐》在一种绿色生态的环境下展示, 是一部有着深远影响的山水舞台剧。它从中提取了广西最经典的壮族文化符号——刘三姐和壮族山歌, 在对广西壮族的文化符号进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 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及形式进行设计与包装, 对广西这种壮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播与创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壮族文化,壮族符号,传播

参考文献

[1]潘琦.“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

[2]廖海波.影视民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篇8:“刘三姐”黄婉秋的姐弟恋

《刘三姐》,歌甜人美,动人故事流传至今;人间“三姐”,柴米油盐摆面前,万千头绪有高参;“阿牛弟”遭遇“抠门姐”,一瓢凉水分输赢。刘三姐专食人间烟火,“话仙”“歌仙”赛神仙。本期节目,黄婉秋、何有才诠释人间“三姐”的姐弟恋。

本周六

本报推荐指数:★★★

萨日娜的演艺之路

萨日娜198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她是许多人心中的“完美母亲”,被观众称为“母亲专业户”。萨日娜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蒙古民族善良、淳朴、顽强的性格在她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这也使她扮演的母亲形象亲切感人。萨日娜做客《艺术人生》节目,讲述“母亲专业户”的演艺之路。

本周六

本报推荐指数:★★★

新招能否遏制

新手成为马路杀手6月9日7:20交通广播FM103 9《今日交垣》播出

新手引发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公安部出台新规建立驾校责任倒查机制。这项机制应如伺建立,建立后是否能够起作用?本期节目中将共同探讨。

张盒玲追忆往昔岁月

6月9日20:00BTV科教《非常向上》播出

张金玲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与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李秀明、刘晓庆一起,并称为“北影三朵金花”,红遍全国。其中的张金玲,是三朵金花中成名较早的一朵,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就陆续在《渡江侦察记》、《从奴隶到将军》、《大河奔流》等一系列电影中扮演主要角色,而被观众熟悉。尤其是在北影厂的著名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片中扮演的三辣子一角,更是深入人心。正当事业红火的时候,一部被“毙”的戏却让她跌入谷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在母子朝夕相处了13年之后,大胆的张金玲又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送儿子出国。在远离儿子的日子里,张金玲的精神与生活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和坚持了下来,那就是绘画。

本期节目中,许久未现身荧屏的张金玲来到节目现场,追忆经典影片的幕后花絮和那个时代独有的故事。

6月8日22:00

CCTV-3《开心辞典》播出

本报推荐指数:★★★★

百位老外比拼国学喝京剧说相声地道

6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之《开心学国学》特别节目迎来100位非常特殊的选手—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他他们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服饰装扮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热爱中国,精通汉语,热爱中国文化。其中来自非洲塞拉利昂的玛丽亚和来自喀麦隆的捷盖,可以算得上是地道的中国通。玛丽亚曾经获得CCTV《星光大道》年度第四,也是世界小姐才艺奖和时尚奖冠军,节目开场她以一身京剧行头克相,赢得了满堂彩,身手、眼神,举手投足间充满了京剧来,只有在看到她的华彩眼饰下的非洲肤色,大家才惊觉这位是个“老外”。

来目喀麦隆的捷盖更是个中国通,他是相声表演艺术家丁广泉的徒弟。热爱相声的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信手拈来的相声小段把老外初中国闹的笑话一网打尽。

上一篇:“垃圾不落地,西安更美丽”心得体会下一篇:石埠小学与南流中学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总结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