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2024-04-30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通用6篇)

篇1: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作者:张冬仙 指导老师:张理华

(安庆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摘要:本文致力于调查研究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等发展条件进行分析,指出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现存的问题, 并提出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必要性及开发的对策,希望可以为黄山风景区日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现状;对策

引言

关于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的课题,我国著名学者张洪、王层林、张健美、刘肖梅等都对之做了研究。张洪教授认为黄山风景区旅游经济的合理开发以及对策对黄山风景区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层林教授认为黄山风景区空气负离子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如果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张健美教授认为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对黄山风景区的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刘肖梅教授认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21世纪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所以黄山风景区也应注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以上各位教授的研究,我认为黄山风景区的旅游经济现如今已面临发展的饱和状态,而想要更进一步发展,除了要巩固自身的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还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项目及可持续发

展项目。黄山风景区旅游经济必将更加繁荣。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也是联合国授予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山之代表,黄山集中国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黄山无不兼而有之。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面积154平方公里,是1982年我国正式批准建立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12月,黄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的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峰林地貌主要特征的地质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以黄山画派为代表的文化资源最为珍贵,也最能体现世界遗产地的资源价值。黄山呈现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有名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并以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此外神奇的冬景、壮美的日出、独特的

“黄山文化”,也让游客流连忘返。黄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现状

2.1 现今重要的旅游资源

黄山旅游区共分为五个小景区:温泉景区、玉屏景区、云谷景区、北海景区、西海景区。

温泉景区:这里通常是黄山旅游的起点,因为上山的车一般都到此。这里集中了黄山的许多名泉,也集中了黄山景区内的许多宾馆饭店。黄山的温泉河清海水温常年在42oC左右,清澈、甘甜,既可洗温泉浴又可饮用。

玉屏景区:莲花峰和天都峰是黄山旅游的重点。因为黄山的绝大多数奇峰异景都集中在这一带。天都峰、玉屏峰、莲花峰为最精华的三峰,另外,“一线天”、“蓬莱三岛”、“百步云梯”都会经过,还有迎客松也在这里。

云谷景区:以黄山名潭和怪石组成了云谷景区的景致,又以潭为最胜。在黄山的三大名潭中,云谷景区就占了两个:九龙潭和百丈泉,只留了一个人字潭给温泉景区。站在观瀑上,眼前是如白绢长垂直下的瀑布,气势不凡。观瀑布自然是雨季最佳。

北海景区:这个景区以峰、松、云海为主。有观云海的光明顶:有纵览黄山巧石最理想的排云亭;还有黄山第一台的清凉台以及“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的始信峰。在北海景区附近集中了观景宾馆,如果游黄山的时间安排得较充裕,可以考虑在此留宿。

西海景区:西海的云海非常漂亮,是黄山必看景色之一,主要是黄山最秀丽深邃的西海大峡谷,也叫梦幻景区。在排云亭可上仰西海群峰,下俯西海大峡谷,不仅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也是观西海日落的名胜之地。

黄山风景区主要旅游资源:三奇四绝。“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名扬天下,再加上温泉又被称为黄山“四绝”。

奇松: 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松是松树里面一个独立的树种,大多数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面,风姿绰约,很有特色,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位于前山玉屏楼的迎客松。另外在后山的始信峰,可以看到很多黄山奇松,又有话说: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

怪石: 黄山之峰,座座陡峭挺拔,伟岸险峻;群山之中,奇形怪石密布,精妙诡谲。黄山石岩久经风化,或曲直园方,或断裂纵横此外,千峰万壑,体兼众妙,整个歌剧错落有致,妙然天成,着实为黄山增色不少。

相关景点:飞来石、松鼠跳天都(位天都峰)、金鸡叫天门、醉石、梦笔生花等。云海: 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危岛在海中沉浮;转瞬之间,又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5月,都是观黄山云海的理想季节,尤其是雨雪天气后,突然放晴,其日出和日落时所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斓,称为“彩色云海”,最为壮观。在夏季,黄山云海相对要少一些。

最佳地点:看云海,以玉屏楼的文殊台观前海、狮子峰顶的清凉台观后海、东海门的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最宜.温泉: 古称汤泉,有“五岳欲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之说。此地温泉水常年保持在摄氏42度左右,水质清澈,其味甘甜,可用来洗澡,也可饮用。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而泉名大振,称为“灵泉”。

相关景点:在紫石峰麓,汤泉溪滨,海拔650米处。黄山温泉泉边石壁上,有明万历年间所题刻的“天下名泉”四字。

2.2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发展历程

六十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黄山从深山之中走了出来,成为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景区,同时也成为壮大旅游经济、造福地方百姓的金山银山。

黄山风景区保护管理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不断刷新游客进山的最新数据,截至到9月22日下午4点,当日进山游客7242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总数已经超过172万人,同比增长7.7%,显示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黄山旅游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活力。

1978年以前,黄山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接待型旅游经营,游客进山不收门票,景区收入主要来自于简单的餐饮和住宿,1979年全年游客仅有10.43万人,经营收入115.7万元,利润还不到3万元。正是在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影响深远的“黄山谈话”,开启了黄山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

1979年,邓小平同志以75岁高龄视察黄山,发出了“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这一伟大号召,并明确指出:九亿人口的收入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总是有的地区先富裕起来,一个地区总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200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黄山,欣然赋诗一首,指出:黄山是祖国大好河山中的瑰宝,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仅要成为风光秀丽的旅游景地,而且要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多年来,黄山严格执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风景名胜区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旅游经济,不断促进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保护管理、开发建设和旅游经济齐头并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了风景区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今天的黄山,风景优美、建筑和谐、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管理先进、服务优良,不仅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旅游胜地。

2.3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黄山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诸多工作一直走在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前列,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并且在发展中凝聚了五大比较优势:

一是景区品位优势。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山体雄、奇、险、幻、秀,集国内名山的观赏特点之大成,是天然的国画博物馆,在全国乃至世界山岳风景名胜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二是品牌影响优势。除了“三顶桂冠”,黄山还获得了有世界旅游诺贝尔奖之称的首届梅利娜·迈尔库里世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是中国的“安全山”、“卫生山”和“文明山”,品牌影响之大、之深,国内绝无仅有。

三是区位条件优势。黄山与东部沿海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加上安徽省正在实施的“东向战略”,以及华东15+1城市区域经济协作网的构建,这些都使得黄山加快融入“长三角”的势头方兴未艾,区位优势呈现明显的强势特征。

四是资源保护优势。迄今为止,黄山风景区内未发生一起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行为。目前,黄山的森林覆盖率由70年代的56%提升到83.4%,植被覆盖率达到93.6%。景区空气质量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制定的I级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五是发展潜力优势。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黄山是安徽的“窗口”,中国的“名片”,是安徽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增长极”。当前黄山正在推进“大黄山旅游圈”建设,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景区,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资源型向集约效益型升级、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升级、旅游客源市场由国内主导型向境内外并重型升级,旅游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相对优势而言,黄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品牌影响与潜力挖掘之间存在差距。作为集三顶世界级桂冠于一身的全国一流风景区,尽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经营、管理、保护、接待以及旅游国际化等方面,与所拥有的资源和品牌还不十分相称,突出表现为“五单一低”,即:旅游产品单

一、接待服务单

一、购物消费单

一、旅游线路单

一、客源市场单一;消费水平低。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景区发展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二是龙头作用与辐射带动之间存在差距。黄山风景区是全省旅游业的龙头、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全市旅游经济的重要“引擎”,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景区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目前黄山风景区对全省旅游的牵动力还不强,对黄山市经济的贡献还不大,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

三是发展要求与队伍现状之间存在差距。中共黄山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真正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实现这一目标,压力不小、困难不少,但主要来自景区自身,在改革的意识、开放的观念以及发展环境、工作作风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打造“最强”的要求。2.4黄山风景区饭店资源的发展

饭店业是黄山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反映指针。依托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程度,景区饭店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黄山风景区饭店业的发展和黄山旅游业的发展起步相同,历程相似,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大约10年时间,接待设施以招待所为主,服务粗线条,管理粗放式。这一阶段饭店业的主要特征在小平同志视察黄山的讲话中也有过多次体现。

第二个阶段是规范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约亦持续了10年时间。这一阶段景区桃源宾馆、北海宾馆、西海饭店、狮林大酒店、玉屏楼宾馆、云谷山庄等饭店或改造,或扩建,或新建,硬件和软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桃源宾馆和安徽饭店一起,1993年被安徽省评为首家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这一阶段景区饭店的触角也延伸到市政府所在地屯溪,相继投资建设了黄山国际大酒店,改建了华山宾馆、徽商故里大酒店,饭店业不断蓬勃发展,逐渐壮大,逐步规范,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声誉。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当前所处的提高阶段。目前在黄山风景区享有主导性经营地位的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成立了饭店管理公司,管理13家饭店,其中四星级饭店6家,三星级饭店5家,经济型饭店2家。有6家饭店位于黄山风景区门票房以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另7家分别位于黄山温泉地段和黄山市区,风格不一,特色鲜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这一阶段的战略部署关系到黄山风景区饭店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黄山风景区饭店业的发展思路是:提升一批、拓展一批、管理一批。提升一批主要是要求现有饭店进一步提供更优的人性化服务,采用更新的管理手段,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拓展一批主要是寻找增长空间,改变景区饭店发展空间有限的不利局面,坚持“山下做加法”,一方面引进国内外著名饭店管理品牌开展合作,一方面走出去开展资本运作,通过合作、兼并、收购、建设等方式,进一步壮大饭店企业规模。托管一批主要是在总结以往饭店管理输出经验的基础上,参与低星酒店群的托管竞争并占据一席之地,重点目标是中小宾馆,力争在饭店管理输出方面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

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黄山风景区饭店业发展的步骤是抓两头、保中间。抓两头就是一方面发展高星级饭店,例如黄山国际大酒店的五星扩建,一方面发展经济型饭店,如家提出“一星的墙,二星的堂,三星的房,四星的床”的设计理念,锦江之星的发展模式,都是黄山饭店业学习借鉴的对象。保中间就是提升一批,也就是对“老根据地”要不断打造精品品牌,走特色化和百年老店之路。

依托黄山风景区多年发展所积累的比较优势,逐渐走出山门,深入融入市场,进一步加快发展黄山风景区饭店业,“十一五”期间就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是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当前景区饭店业的总体特征是体量偏小、服务单

一、特色模糊。要改变这一现状,“十一五”期间,黄山饭店业要坚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进

一步扩大景区外饭店的单体规模,积极构建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饭店,力争建成单体客房数量超过500间、各项配套设施平衡发展的综合型饭店;在饭店管理方面,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壮大饭店管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输出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二是走个性化发展之路。随着个性化旅游和多样性旅游的深入发展,消费者对旅游饭店业也不断提出新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黄山饭店业要进一步紧跟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走个性化和品牌化发展之路。要坚持以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全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积极打造品牌饭店。要坚持以人性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服务为依托,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以个性化推动品牌化,建设一批风格不同、各具优势的饭店群,进一步将著名景区的品牌魅力转变为饭店的品牌优势,巩固客源市场对黄山饭店品牌的忠诚度。

第三是走休闲度假型发展之路。从黄山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观光型旅游将会逐渐为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所代替,这就要求黄山饭店业要坚持走休闲度假型发展之路,在未来的旅游形势中做引领者和先行者。发展度假酒店产业,一是围绕黄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观光、游览为主线,建设“旅游度假型”饭店;二是围绕饭店的服务、建筑、设施、设备和周边景观做文章,建设“休闲度假型”饭店,满足不同客人的消费需求。

第四是走环保生态型发展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打造节约型饭店,不仅是为了响应号召适应形势,而且关乎饭店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黄山是世界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在这一方面更要进一步走在行业前列。走环保节约型发展之路,重点是在总结黄山饭店行业以往创建绿色饭店经验的基础上,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己任,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节约能源、资源、成本和减少污染、能耗为总要求,根据不同饭店的环境地貌特征,将生态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材料三者加以统筹整合,提出不同的方案,在“十一五”期间建设一批环境友好、节能降耗、能够构成饭店内部和社会外部良性循环的环保生态型饭店。

第五是走结构调整型发展之路。当前黄山饭店业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发展不够平衡,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是高星级饭店和经济型饭店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黄山饭店业建设要坚持走结构调整型发展之路,本着“增加高星级饭店,适度建设中档饭店,积极开发经济型饭店”的原则,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结构比例,建设不同档次的饭店设施和度假设施,重点是更新、改造、建设一批满足大众需求的饭店设施,如包括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在内的经济型饭店;积极发展具有地区标志性的高星级饭休闲度假饭店,如会所、俱乐部、高级疗养院等。走结构调整型发展之路,还要在做好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饭店内部的娱乐、购物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饭店接待服务质量,适应不同游客的需求。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黄山风景区为山岳旅游地,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随着风景区的开发开放,大量的游客蜂涌而至,生活垃圾陡增,水体受到污染,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壤因过量的游人践踏而板结,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同时,在风景区内大兴土木(如修建盘山公路、索道、宾馆饭店等),导致建设性破坏,植被被毁,山体裸露,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频繁发生。如黄山风景区每年由于森林被滥砍滥伐以及游人破坏,黄山植被蓄水能力大大下降,过去降水下部沟溪要在两小时后才有大水流到,而且水色澄碧。如今溪水随降雨,几乎是同时暴涨暴落,并且水流混浊。几年来人字瀑半边几乎长期断水,黄山温泉水量也大量减少。3.2外联、协作发展力度不够

黄山、九华山同处在安徽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皖南旅游经济区内,而且直线距离只有50km,仅一个小时路程,但是多年来“两山”在开发利用方面均侧重于内部发展,相互联系、协作发展的力度还不够,一直没有从总体上将“两山”当作一篇文章来做。相反地,黄山风景区的发展倒是带动了浙江的千岛湖,黄山市很多家旅行社在做黄山旅游的同时,兼做千岛湖、杭州等地的旅游,很少做九华山的旅游。黄山、九华山作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距离又很近,正是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协作不够,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也制约了皖南区域旅游网络的构建。

3.3 旅游设施齐全,但普遍价格偏高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涉及到食宿行游购娱等许多方面。因此,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各种各样旅游活动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公共设施和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如果这些设施不够完善或比较落后,则就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

黄山风景区虽有直接的公路与景区相连,但由于黄山地处海拔较高、公路蜿蜒曲折、而山路又曲折且长,所以山上的物价普遍较高。这就限制了大量工薪阶层人士想一睹黄山风景之美的愿望。还有山上娱乐设施不够完善,从黄山风景区到周边各景点交通不怎么方便,导致游客想游览多处地方多了些麻烦及疲累。3.4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同性质发展给黄山旅游带来困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人群也迅速增长、消费的增加和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的规模扩大人们对有利于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感兴趣[6]。但由于黄山风景区旅游业的日渐饱和以及周边各地区同性质旅游地的挤入,使得近年黄山风景区的游客有减缓的趋势。这就使得新兴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合理的规划对当前黄山风景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利用及对策

4.1 黄山风景区新兴旅游资源的开发 4.1.1负离子旅游资源的开发

黄山以其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组合著称于世,空气负离子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在黄山的分布与质量情况是:(1)整个风景区空气离子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大气离子日变化规律是:清晨最高,正午或午后降低,傍晚又比较高;(2)夏季,松谷景区和钓桥景区的负离子浓度均在30000个/cm~3以上,而云谷景区和温泉景区的人字瀑和白龙潭测点负离子浓度在10000个/cm~3以上;北海景区负离子浓度在18000个/cm~3以上,西海、玉屏和天海三景区的负离子浓度分布不均匀,呈现一种跳跃性变化;(3)冬季负离子浓度只有温泉景区的翼然亭、桃园广场和玉屏楼的负离子浓度小于1000个/cm~3,其它地方的负离子浓度均大于1000个/cm~3;(4)全风景区中以松谷和钓桥景区的负离子含量水平高,而且它们在春季负离子含量也超过8000个/cm~3,具有治病的功能;温泉景区的人字瀑和白龙潭测点负离子浓度春季超过16000个/cm~3;(5)整个风景区的负离子含量均大于正离子含量,用单极系数q和空气离子评议系数Ci评价,各景区的q<1,Ci>1,高于最佳空气清洁度的指标。将黄山的空气负离子资源与国内其它旅游胜地比较,黄山的空气负离子资源的优势明显,黄山的空气负离子资源优于山岳旅游地:庐山、峨眉山、张家界,同时优于青岛、大连等海滨旅游疗养地。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也是黄山风景区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旅游资源。天然氧吧是负离子富集区,作为旅游功能区,具有保健、疗养的功效,参照医学研究的结果,作者认为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在高值季节,平均浓度应达到8000个/cm~3以上,在低值季节应在1000个/cm~3以上。黄山天然氧吧的分布区面积大:松谷景区、云谷景区和北海景区为天然氧吧区;从钓桥庵向上,沿白云溪的大片地区为天然氧吧区;在温泉景区的人字瀑和白龙潭也是一小片天然氧吧。松谷、钓桥的天然氧吧负离子浓度比其它天然氧吧高,是质量最好的天然氧吧区,另外,白龙潭和人字瀑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也较高,品质优良。慈光阁以上,包括光明顶、玉屏峰、莲花峰、天海及从西海水库向西北延伸至群峰顶这一片以西,空气负离子浓度低,不属于天然氧吧区。黄山风景区天然氧吧的特征是:空气离子评议系数大,最高达351.37,空气离子单极系数小,最小只有0.09;夏季大气离子浓度高;天然氧吧在风景区面积不仅大,而且从山脚至山顶都有分布。

4.1.2古树名木景观资源的开发

黄山风景区的古树名木之最当属—迎客松,除了要对迎客松要加强保护之外,风景区内外的花草树木都应该加强保护力度。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人数日益增加。人数的增加、旅游景点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建设,致使风景区古树名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同时,由于人为砍伐、移植、破坏和管护措施不完善,导致古树名木病死、干枯,各地古树名木数量大减,古树名木资源损失严重。4.1.3旅游景区数字化研究的开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不仅表现在工业领域方面,在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的保护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整合旅游资源市场,人们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信息技术与旅游景区规划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更科学的保护旅游资源,以避免旅游业膨胀给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是依靠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景区资源配置、旅游活动信息化、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高效采集和处理;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深度开发和利用,为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与服务功能。数字景区示范工程的建立除了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对各种旅游活动数据的综合管理外,还将集成旅游信息预报、交通和导游调度、旅游线路评估、旅游销售预测等模式,在提供决策支持的同时提高旅游景区和游客的互动性,增强旅游景区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从对旅游业现状总体分析,可以看出在保护好现有旅游景区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景区数字化建设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4.2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旅游市场

黄山风景区作为国际性旅游景点,但是游客仍较少,景区应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内联外拓”的方针[9],做好旅游市场的开拓工作。黄山风景区应与其他旅游景点间加强合作,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并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并形成良好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充分开拓区域内外的市场。

景区应把握游客的旅游心理的动向和喜好, 通过各类旅游企业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 提高旅行社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深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工作, 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 提高黄山旅游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 提升黄山旅游在区域内外的占有率。开通了黄山旅游信息网站,提高旅游宣传力度,黄山旅游业要根据其重点客源市场、潜力客源市场、前景客源市场的状况,研究制定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强化市场宣传促销针对性,明确主攻方向。也可制作特色鲜明、简洁明快、便于携带、多种语言的旅游宣传品, 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 特别是在旅游饭店、机场、车站等。在游客集中的地方设置广告牌, 摆放旅游宣传品, 逐步增设多媒体系统, 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4.3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旅游地生态环境日益退化。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21世纪国内外研究的重点。4.4 加强黄山风景区旅游管理规划

风景区好的规划能让风景区得到好的发展,黄山风景区的规划应从分区规划、游览

规划和建筑规划几个方面分析。4.4.1旅游资源的分区规划

1988年黄山风景区通过第一轮总体规划,包括保护区、景区、分级保护区和功能分区四大分区类型。黄山风景名胜区共分为6 个景区、5 个保护区。6个景区分别为: 温泉景区、玉屏楼景区、北海景区、云谷寺景区、松谷庵景区和钓桥庵景区。5 个保护区分别为浮溪、箬箸、洋湖、福固寺和乌泥关, 分布于各景区的外围。在这里, 景区强调旅游开发的功能, 保护区强调资源保护的功能。从空间分布看, 景区和保护区的总和构成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的用地布局结构。

从前面分区的关系可知, 黄山风景名胜区多种类型的分区共存, 相辅相成。布局层面的分区属于空间战略规划, 对保护和利用起到总体指导作用;分级保护分区则属于具体实施规划, 对保护和利用起到直接约束和指导作用;功能分区则更接近专项规划,主要是对利用的详细规定和控制。这样使规划实施者不仅在大方向上得到指导, 而且在具体工作中得到指导和约束。2006年黄山风景区进行了第二次总体规划,此次规划针对第一次规划的不足做了调整。将规划分区分为资源核心保护区、资源低强度利用区、资源高强度利用区、社区协调区共四大类。资源核心保护区是指资源特殊、价值高, 同时对人类活动和设施建设敏感的区域。本区执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措施,除允许一定程度的资源管理、特殊科学研究活动外,禁止其他任何形式的人类活动和设施建设。资源核心保护区根据资源受人类干扰程度, 又分为资源弱干扰区和资源干扰区两类。资源低强度利用区是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允许较低强度的资源利用, 主要为旅游活动。资源低强度利用区根据游憩活动类型, 又分为生态探险区、宿营点、步行观光区共3类。资源高强度利用区是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允许较高强度的资源利用, 包括游憩活动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资源高强度利用区根据设施类型分为机动车观光区、索道建设区、服务区共3 类。社区协调区为保留的居民建设用地, 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允许较高强度的资源利用, 包括社区居民居住生活、一定程度的旅游活动和设施建设。从新的分区可以看出:(1)将保护与利用统一在同一个空间内统筹考虑, 突出了保护和利用的管理政策的相互呼应和系统性;(2)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特征对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3)根据不同的旅游方式对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设施建设管理措施和游客管理措施;(4)根据社区资源价值和区位的不同, 对社区及其生活生产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措施。4.4.2浏览规划

风景区游赏系统是由观景点(含休息点等)、游览线组成的网络系统。只有科学的游赏系统才能充分展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满足游客的需求。为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要求旅游景区具有较好的游赏系统。游赏系统是旅游规划和实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旅游游赏系统可充分展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黄山风景区一天的游览路线:慈光阁—玉屏站—好汉坡—玉屏楼(迎客松)—好汉坡岔路口—莲花峰—百步云梯—鳌鱼

洞或一线天—鳌鱼峰—海心亭—光明顶—飞来石—排云亭—西海饭店—团结松—北海景区—梦笔生花—黑虎松—始信峰景区—黑虎松—云谷寺。从这一天的游览路线来看,黄山最有名的景点都安排在内,著名的奇松怪石都有,像迎客松、梦笔生花、团结松等等,即使是一天的游览时间也能大饱眼福,这便是游赏系统的合理性,游览规划的成功之处便在于此。

4.4.3建筑资源的规划

每一个风景区都会有适量的建筑以供游人的休憩、游玩,但作为山岳景观来说,建筑太多便会喧宾夺主、适得其反,还会给风景区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适量适当的建筑才能相得益彰。黄山风景区的建筑规划正是利用整合的思想,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让游客更好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黄山风景区在建筑规划上,按照规划要求,尽量减少山上建筑物的数量,对建筑物进行拆迁或者缩减改造,以期达到和自然风景相和谐的标准。把能移到山下的一切设施都尽量移到山下,尽可能地让游客观赏一座原生态的黄山。最终实现游客在黄山景区“山上游、山下住”的目标,做到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这便是整合的思想,它让黄山风景区的建筑既传统,又现代,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中国道家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又体现了当今复杂性科学中的许多观点;它让黄山风景区的建筑既有徽州的古韵又不失21世纪的现代新异。黄山的南大门便是很好的例证。南大门体现了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品级与地位,标志性强;结合了地形、地貌和历史文脉,体现并突出了“场所精神”;表达了黄山文化中的深厚内涵和地方特色,同时体现了时代气息;实施的可操作性,考虑了经济、技术、功能等方面的可行性。结束语

黄山的规划走在时代的前沿,保持国际国内的一流水平,它让黄山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做到了发展,让黄山在被游览的同时带走了徽州文化,让黄山真正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致谢:本篇论文是在张理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方巍.科学规划引领保护和发展—探析黄山风景区规划与资源保护[J].Special专题·纵深.2009,40-43.[2]庄优波.杨锐.黄山风景区分区规划研究.中国园林[J].2006,32-36.[3] 安徽地方志编篡委员会。黄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1986,(05):1-3

[4]王占利.王克柱.文庆等.风景区游赏系统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74-10275,10293.[5]卢强.复杂之整合_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3..07园林

[6] 徽州地区科协 徽州风采录[Z]3-4

[7] 张理华等.九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4):81 [8] 胡济源 安徽旅游地学志[M]. 合肥:黄山书社,1996,(03):3-18 [9] 张守志,董玉芝,延边旅游发展条件分析与持续发展方向[J].延边大学学报,2004,(3):30 [10] 郭新林 抚远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2008,(11):134-136 [11] 李秀霞 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9,(4):56-64 [12] 张洪 黄山旅游经济的开发和对策[J].2006,(01):250-254 [13]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15] 邓琳、杜楠楠 镜泊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04):91 [16] 王层林 黄山风景区负离子旅游资源分布、成因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2003-06-01 [17] 董冬 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美学评价与保护价值评估.华中农业大学,2011-06-01 [18] 魏来 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8-11-05 [19] 张健美 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南大学,2012-05-01 [20]Lisa M.Campbell.(1999).Ecotourism in Rural Developing Commun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26,No.3:534-553.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Author: Zhang Dongxian

Guidance teacher: Zhang Lihu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Department ,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246133)Abstract: huang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in our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tourism resources are abundant.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investigation of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n the basis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places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service infrastructures, such as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nd points ou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 hope can for the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 in the future.Key words: huangshan scenic area;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To 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篇2: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09级地科院师范一班 程谦 *** 风景区资源保护涉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两个大的方面,也是风景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黄山风景区资源保护的实践和途径作一探讨分析。

一、依法治山是风景区资源保护的基础

风景区要做好资源保护,必须使资源管理走上法制轨道。一是加快立法建设,走依法治山的道路。近十几年来,政府和有关管理机构颁发的针对黄山管理工作的法规文件达70余件涵盖了景区的规划设计、风景名胜保护、森林防火、环境保护、植物检疫等各个方面。二是要重视普法宣传。对相关法律法规要通过广泛宣传贯彻,增强景区干部职工和游客依法治山的意识。二是要严格执法,加快执法队伍的建设,使风景区的资源保护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二、景点客流调控是资源保护的有效手段

实行热线景点单独管理和疲劳景点轮休制。先后对天都峰、始信峰、莲花峰等热线景点实行单独售票管理,控制游客数量,减轻了各景点的超负荷运转。还对这几处景点实行了封闭轮休,让其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并辅以人工措施,加快植被的恢复进程。

研究试行分区旅游。1994年以来着手研究制定规划,将黄山风景区分为北海、玉屏、温泉、云谷、钩桥、松谷6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贯通的游览单元,实行分区管理,改变不合理的游览线路布局,有计划调控游客的时空分布。

三、森林资源保护是景区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黄山风景区现有国有土地12255.9公顷,其中有林地8742.4 公顷,灌木林地1480.3 公顷,疏林地685.1公顷,景区森林覆盖率83.4%。对黄山森林资源采取多方面保护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森林防火常抓不懈。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狠抓了防火队伍、防火基础设施、防火宣传、火源监控、协作联防等方面的建设,健全了机构,完善了制度,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实现了连续23年无森林火灾。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黄山风景区登记建档的古树名木已有110株,其中54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对游道两旁的树木包围竹片,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全面调查和防治,定期邀请专家对古树名木进行会诊、并对其采取综合保护措施,对重点古树名木确定专人进行日常养护,编制了古树名木管理软件,实行了计算机管理。

严格植物检疫。黄山风景区陆续建立以预防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病虫害监测网络,以景区内松林为重点,常年开展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现设立了1个监测站,4个监测分站和13个监测点,坚持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并及时清理枯死树木。同时设置了一个检疫检查站和5个检疫检查分站。通过全天候检疫检查,杜绝一切松木进山,切断病原物进入景区的途径。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黄山风景区现有植物1805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1种,二类保护2种,三类保护8种;有野生动物249 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20种。风景区长期坚持封山育林和禁止狩猎,禁止开山采石和挖沙取土,建立高山植物园,繁殖和保存珍稀名贵树种,开发了浮溪猴谷,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山短尾猴进行科学驯化、保护和研究。

四、通过加强资源保护改善旅游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实行风景区退耕还林和退茶还林;改革殡葬制度,禁止在景区内修墓下葬;实施了桃花峰美化及高海拔华箬竹更新造林等项目。修建挡土墙、驳岸等水土保持设施,对盘山公路、登山步道沿线、河床两岸的危险地带进行保护。同时结合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美化游览环境。

维护景区环境卫生。1986年后以来,景区建成14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8000吨,污水处理率达100%。改造了全山22个公厕,实行垃圾袋装化和分类处理。在景区内外修建了6座垃圾处理场,登山游道两侧设置了600多个简易垃圾池,组建了200人的环卫队伍,负责全山垃圾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无害率达到100%,为建设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打下基础。减少污染源。景区内生活燃料经历了由过去烧柴为主向烧煤的转变,但因煤渣积累又构成新的污染。1990年以后遂改为烧液化气和柴油,现逐步改为以电能为主。进行路面改造,减少扬尘;推广易降解塑料包装袋和塑料泡沫餐具,减少白色污染;在景区外设立“洗洁中心”,将景区内大宗洗涤用品运出集中洗涤,减少景区水源污染;实行净菜上山;生活基地迁离景区,减少景区生活垃圾的产量;目前正对景区内餐饮业油烟污染进行控制试点。

五、变更观念,树立保护第一的指导思想

黄山是典型的山岳风景区, 风景独特,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旅游观赏价值和科学文化研究价值。黄山风景资源一旦遭到破坏, 就不能再恢复。如果经营管理得好, 将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并能使这些风景资源留给后代子孙永续利用。诚然, 黄山的风景资源, 不仅是安徽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极为珍贵, 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历史责任。因此对黄山应有很强的“ 国宝” 意识, 在保护好黄山原生风景和扩大建设新的风景点的前提下, 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并根据现有黄山风景区环境容量, 有节制地发展旅游容量, 建设相应的服务设施。以扩大旅游客量和增加旅游经济收入为目的, 将使原生风景牺牲太大, 这种开发利用方针是不可取的。在战略上应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宏观上给以更大范围的划定界线, 制定长远的保护计划和目标, 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建立风景区生态标体系, 实行游客总量控制和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 逐步纳入环境综合整治轨道, 进行整体保护。微观上则应从小做起。这样, 才能有效地保护黄山的风景名胜资源及整体环境。

六、注重民族化的建筑风格

黄山风景区的建筑, 要注重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和风格, 突出自然, 应具有地方民族特色。

依山就势, 藏而不露, 做到与景观相协调。色彩宜淡,不宜浓;宜分散。不宜集中;宜成组群, 不宜大体量;宜建筑具有皖南特色的民间小屋,切忌建设高层建筑;宜山林化、园林化。不宜城市化。

七、与教学科研机构相挂钩

(1)建设高山植物园和北山松谷庵物种基因库。黄山具有华北、华东、华南、东北以及日本的植物区系特点, 动植物种类繁多, 物种具有多样性, 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近年来, 黄山已在天海建立了高山植物园, 培育繁殖高山名贵植物。

(2)建立黄山生态环境监测站, 定期监测观察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 为风景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八、开展国际合作, 建立黄山风景区国际保护基金会

黄山风景区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及建设方面, 除取得国内各界的经济资助外, 可通过国际合作, 加强同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联系, 建立黄山国际保护基金会, 争取国际上的资金, 进行生态保护和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开展综合利用, 改善黄山胜态环境及旅游环境。

实践证明,黄山风景区这些资源保护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效,树立了黄山在国际国内的良好形象。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风景区资源保护工作还有更多的课题需要研究,现有的保护措施也必须不断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篇3: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最南端的黄山市境内,距离市政府所在地屯溪69km。景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118°11′E、30°11′N,南北长约40km,东西宽约30km,核心区面积约为154km2。黄山风景区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录》;2004年景区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

黄山风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2394.5mm,年平均气温7.8℃,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地质构造主体为花岗岩,土壤变化复杂,属亚热带黄红土壤带分类系统,重壤占16.7%,中壤占50%,砂壤占25%,pH值为4.3—6.5。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安徽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黄山、九华山植被片。

黄山为华东地区的第一高峰,海拔达1800m以上,植被除水平地带性类型外,还具有明显的山地垂直分布带,植被大体可分为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灌丛草地四大类,森林覆盖率为83.4%。黄山还素有“华东植物宝库之称”,共计有种子植物134科655属1483种,蕨类植物31科58属131种,苔藓植物57科114属191种[1]。

2 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资源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与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5年共同承担了安徽省科技厅的“黄山风景区生物多样性调查” 项目,本院有关部门负责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笔者为主要参加者。根据两年多的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2,3,4,5,6,7,8,9,10,11,12,13,14,15]的统计表明,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共有105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隶属40科77属(表1)。

3 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资源的价值

药用: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资源均可入药,入药部位有的与有毒部位一致,如披针叶茴香;有的种类为非有毒部位入药,如杨梅。有毒部位入药时一般为外用,内服时一般用量较少,功效以杀虫、止痒为主。部分种类治疗癌症、受体症、免疫症等疑难病症方面很有潜力,是中医药的宝贵财富。

观赏:在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中有近半数的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分为观花植物(如羊踯躅)、观果植物(如老鸦糊)、观叶植物(如青荚叶)、观姿植物(如垂柳)、攀藤植物(如紫藤、钩藤)、树桩盆景植物(如灯笼树)、地被植物(如络石)等。

生产植物源农药:有毒植物所含的有毒成分复杂,可以杀灭多种害虫,以其为原料生产出植物源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对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其它用途: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除上述利用外,有的种类可食用,如紫藤的花;有的种类植物纤维丰富,是造纸的好原料,如鸡矢藤;有的种类材质好,可用于制作家具、农具、工具等,如黄檀;有的种类可作牲畜的饲料,如盐肤木。

4 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1 资源开发

作为植物界的一个特殊类群,有毒植物在食品、饲料、绿化以及传统医学和新特药品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积极开发黄山风景区木本有毒植物资源,化毒为利、变毒为宝,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黄山风景区木本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深入。利用黄山的知名度将周边的有毒植物开发为野菜在风景区内销售,如紫藤的花;一些有毒药用植物可制成各种抗癌产品,成为人类与癌症作斗争的有利武器,如三尖杉;部分有毒植物观赏性高以及适应性与抗逆性强,可在景区游览线路边上进行移栽,如青荚叶、黄山桂、锦鸡儿等。系统、深层次综合开发黄山风景区木本有毒植物资源不仅会给景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4.2 资源保护

黄山风景区有毒植物资源是自然界留下的宝贵财富,植物资源的保护一直受到有关方面重视,如核心区内禁止各种形式的采挖,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排放,生活垃圾运往山下处理,上山在山下洗净,山上待洗物品运往山下清洗等。这些措施很好地保护了黄山风景区的环境,也很好地保护了一些珍贵的有毒植物。随着社会对野生有毒植物资源需求的增加、黄山旅游的大力发展,黄山风景区有毒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将更加艰巨,今后应更加完善保护措施,加大对周边地区掠夺式采挖的打击力度,倡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文明旅游;对疗效好、需求量大的有毒药用植物,积极开展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实现规模化人工栽培奠定基础;对于濒危或科研价值较高的种类,应逐步建立种质资源库或专项保护区;对因自然灾害而损伤的物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先勘察确定,提出处理意见后组织专业人员实施,确保“先救后伐”。

摘要:经调查统计,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资源共有40科77属105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就黄山风景区野生木本有毒植物资源的种类、有毒部位、毒性大小、用途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及探讨。

篇4: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摘要】景区门票定价合理性一直是旅游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黄山为研究对象,引入游客感知概念,分析讨论景区票价是否合理,使门票定价合理性评价视角更加多元。文章首先基于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建立期望-满意度-价格模型(ESP),计算ESP指数,进行价格评价,判断调整方向;其次对要素具体分析,进行合理性解释,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和后续建设建议。研究发现,黄山景区票价较为合理,可在改善游客体验的前提下提价或创新盈利模式。

【关键词】IPA;门票定价;合理性;黄山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4.007

一、研究背景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又亟需深化改革发展寻求突破。

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1149.94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43.2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旅游景区管理权的下放,各地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而国内部分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成为近年来国内旅游及其研究的热点问题[1]。2007年,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2010年,国务院规定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公布,但总体上,依然没有遏制景区门票价格逐年上涨的局面,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国内的景区门票价格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仍然通过定量方法提出了具有科学操作性的创新定价机制。例如,黄潇婷(2007)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提出包含景区级别、行业环境、产品类型、管理体制、景区面积、经济环境、产业环境评价的多维定价模型[2]。卢润德等(2010)将定价影响因素与景区门票价格相关系数予以标准化,测算门票价格[3]。已有研究主要从景区构成多因素出发,研究影响门票价格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构建门票定价系统,忽略了景区门票定价的多目标性[4],未能解决游客游览体验与门票价格制定相脱节的现实问题。

因此,从理论角度,本文提出将游客感知引入门票价格评价体系,从游客满意度、期望入手,主客观相结合,判断门票定价是否合理。这丰富了景区门票定价相关研究,有利于提升门票定价的科学化。从现实角度,本文力求通过细化、具化门票价格的评价要素,全面分析景区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进一步推动景区盈利模式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

选择黄山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旅游资源方面,中国多山地,山岳型旅游资源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5]。这其中,黄山景区美誉度较高,发展也较为成熟,具有代表性。其二,门票价格方面,山岳型景区门票大幅涨价,但景区游客滞留等问题仍未解决。自2000年,黄山票价开始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调整,2009年4月,黄山风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至旺季230元,淡季150元,学生票半价,其定价颇受争议。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

(一)理论基础

1.重要性表现分析法。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是顾客感知的评价方法,IPA将重要性和表现的测量值置于二维象限中,以二者平均值作为交叉点,具体划分为4个区域:改进区、优势区、机会区和维持区,制定不同发展策略,分别为重点改进、继续努力、创新发展、不宜苛求。

目前我国的旅游研究中,使用IPA的调研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对旅游客体(景区酒店或会展)形象、特征的把握。张阳、罗燕等(2009)以浙江西塘为例,使用IPA技术方法对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西塘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中存在的优势指标[6]。第二是对旅游者满意度、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调查。田坤跃(2010)把产品或服务感知表现的三角模糊值转化为逻辑数值,结合传统的IPA,探索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关键性因素[7]。第三是对旅游市场开发、产品优化策略的探索。谭宏玲(2012)运用改进IPA法对城市会展旅游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城市会展旅游发展应注意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旅游业对接效能、完善城市综合配套等方面[8]。

2.游客满意度与期望。在门票价格已知的前提下,游客在游览之前对旅游过程有所期待。而在支付票价并完成游览活动后,游客又会将实际感受与之前进行比较评价。游客满意就是游客的旅游需要获得满足后的愉悦感受[9]。与期望相比,假如实际体验较高,那么游客就会感到满意;相反,实际体验较低,游客就会不满意[10]。

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景区产品与服务满足其需求程度的评价。游客对景区产品和服务满意时,一方面,会提高游客对景区门票高价的容忍度,从而为景区创造直接收益,另一方面,会自觉维护景区形象和声誉,为景区创造更多非物质收益。例如主动购买旅游商品、重游、进行口碑宣传,以及淡化对较高价格的负面情绪。

游客期望是指当游客并未去过某旅游景区时对该景区旅游体验的期待,即根据已有旅游经验或相关知识,当付出一定价格购买门票时,景区各要素应该达到的水平。若游客对于旅游景区某要素期望高,则这一要素评价对景区整体评价重要。在旅游活动中,当游客付出相应门票价值,并对这一要素实际感知达到了预期,就会觉得物有所值、不虚此行。因此,若在既定门票价格下,游客满意度与期望值是一致的,门票价格合理。

3.黄山景区游客感知评价体系。根据岳怀人(1998)、万絮才(2004)、田坤跃(2010)等学者相关研究,归纳出山岳型景区游客感知四维度包括景区风景、景区环境、景区基础设施和景区服务质量。结合田坤跃(2010)的满意度模型和黄山景区要素实际状况,进一步细化出四维度下设20个要素,构成了黄山景区游客感知评价体系(如表1)。endprint

(二)景区门票价格合理性分析方法

1.价格合理性判断ESP模型。ESP模型是基于重要性表现分析法,以游客期望(expectation)、满意度(satisfaction)与门票价格(price)关系为核心,运用游客感知评价量化值,加权作比得到评价结果。

黄山景区游客感知体系包含四个维度(j=1、2、3、4),每个维度下设五要素(i=1、2、3、4、5),各个维度期望值为:

2. ESP-IPA价格合理性分析。ESP-IPA价格合理性分析是通过ESP指数测算,从整体出发,判断价格合理性和调整方向;再运用象限分析,从部分出发,解释其合理性,提出价格策略和景区建设建议。通过创新门票组合方式,增加收益;通过改进要素表现,改善门票价格评价或创造涨价空间。具体步骤如下:(1)景区游客要素感知及维度重要性排序数据收集;(2)依据加权计算原则,定量化游客景区期望、满意度;(3)ESP指数测算与分析:指数若小于1,说明景区整体水平没有达到游客要求,门票应该适当降价;反之,做涨价调整。若等于1,则门票定价基本合理;(4)结合IPA四象限图,进行要素期望、满意度关系分析,定位问题所在,探索后续发展可行路径。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概况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受访对象为我国江浙沪皖四省大学生,长三角地区是黄山景区主要客源地,大学生群体是山岳旅游的重要客群。以网络问卷形式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15份,回收率为92%。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生活费、大学所在地、偏好等7个问题,第二部分为针对未去过黄山景区的游客进行要素重要性(游客期望值)调查,第三部分为针对去过黄山景区的游客进行要素表现(游客满意度)调查。

第二、三部分调查,在黄山景区游客感知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受访者对四维度进行重要性排序,然后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对20项要素进行“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的评价。

上表显示,本次调研对象的男女比例相当,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年龄基本涵盖目前大学生的年龄范围,各个年级分布均匀,生活费大多集中在1000-1500元。调查对象中去过黄山的有104人,未去过黄山的有311人,该比例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大学生黄山旅游数量、比例的现实状况。因此,样本构成比较合理,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二)数据分析

1.ESP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大学生对黄山景区要素期望值和满意度,根据调查对象对四维度重要性的排序,按照从高及低分别赋予40%、30%、20%、10%权重。在统计过程中,对“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赋值5、4、3、2、1,每要素得分结果如表3。

满意度纵向比较方面,如表3所示,大学生游客对于景区风景类指标的满意度最高,为4.018,说明黄山风景最令人满意,自然风光是成为黄山景区的吸引力的主要来源。自然风光是山岳旅游的重要载体。黄山景区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大学生游客群体的认可,说明黄山自然、人文的双重价值在中国众多山岳中独具特色,黄山在大学生群体的山岳旅游目的地选择中占据优势。景区环境、景区服务质量、景区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均在3以上,说明满足了大学生游客群体对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旅游需要、对旅游配套设施的基本要求、对旅游服务的预设标准。但是,游客对于景区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其中景区周边餐饮条件和景区内商品特色满意度仅为2.81和3.15,说明商业格局欠佳影响了游客整体旅游体验,从而制约了黄山旅游的消费热情。

期望值纵向比较方面,四维度差异不大,极差为0.118。古往今来,黄山的自然风光已引得文人墨客赞不绝口,对此进行描绘的文字影像也颇多。因此门票价格高低,对景区风景期望值的影响并不显著高于其他维度。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游客对于景区咨询系统、引导解说系统期望较高。这与群体特征有关,大学生更加关注旅游活动的知识性,以满足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群体对旅游商品特色期望值为3.11,低于其他要素,该群体的山岳旅游以结伴出行为主要形式,重视登山过程中的愉悦体验,而非留念或馈赠亲友,因此对旅游纪念品的购物需求并不突出。

加权计算得,黄山景区ESP指数为0.99,趋近于1,表明大学生游客对于黄山景区的满意度与期望值较高程度一致,因而可以初步判定,黄山景区的门票定价是合理的。在维持当前票价不变的基础上,需要对各要素进行IPA分析,找到其后续发展的改造点和景区收益的增长点。

2.IPA分析。以大学生游客对黄山景区的满意度(S)为横轴,以期望值(E)为纵轴,得到评价体系各要素二维分布。由统计结果可以发现,20项要素满意度、期望值得分均大于3,说明黄山景区风景、环境、服务质量、基础设施中大学生游客体验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实际表现良好。将基准线设定为中间值的估计值S=E=3.6,以观察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S=3.6和E=3.6,两条线将原二维坐标系分成了四个象限,如图1所示:

落在第1象限的包括:A.自然景物吸引力;E.景点独特性;L.休息设施;O.景区周围交通;R.景区指引解说系统;T.景区咨询系统。该象限为优势区,表明大学生对黄山景区这些指标的重视程度高于平均水平,其实际表现游客也较为满意。由此可见,观赏自然风光是大学生山岳旅游的主要动机。在宣传过程中侧重展现山峦的幽美和独特能够激发出游兴趣。从其他省市地到黄山景区交通较为便捷。景区内部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大学生游客登山过程中的休憩、问询的要求。

落在第2象限的包括:F.景区内卫生情况;I.周边餐饮条件;J.周边住宿条件;K.公共厕所条件;N.停车场条件;Q.景区内部餐饮及商品。该象限为改进区,表明大学生对于黄山景区这些指标重视度高于平均水平,而其实际表现有待改进。结合现实情况可知,黄山景区餐饮、住宿条件并不理想。首先,黄山景区内部及周边餐饮缺乏统一有效管理价格偏高,且质量参差不齐;其次,景区附近酒店设施陈旧,外观不佳,容易产生住宿条件差的负面印象;第三,酒店价格变动较大,既不利于大学生游客的选择,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酒店管理形象。而公共厕所条件方面,国家对5A级景区有较高的硬件要求,黄山景区环卫建设理应达到这一要求,实际成效却并不如预期。因此,黄山景区可通过完善内部基础设施,有效提升旅游形象;通过景区周边住宿、餐饮的规范化和个性化统筹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创收。endprint

落在第3象限的包括:G.景区内商品特色;M.索道管理;P.景区人工服务。

该象限是维持区,表明大学生对于黄山景区这些指标重视程度不高,其实际表现也差强人意。大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好,能够进行高强度的登山活动,同时黄山的主要吸引物是其独特风光,因此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索道服务、景区商品的要求不高。

落在第4象限的包括:B.景区参与度;C.景区设计;D.景点差异性;H.周边景区;S.景区线路设计。该象限是机会区,表明大学生对于黄山景区参与度、设计、差异性、周边景区和线路安排的重视程度不高,而实际表现高于期待水平。对黄山自然风光的向往,降低了游客对黄山景区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的预期。然而,旅游过程中良好的登山体验和“意外之美”却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好评。这是因为,首先,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将黄山本身的“奇”转化为游客心理感受上的“神奇”。其次,大学期间是心理发展、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挖掘和传递黄山风光、精神所孕育的“神奇”的心理感受,能够提高大学生黄山旅游满意度,促进个人发展。大学生游客对周边景区重视度不高,绝大多数黄山大学生游客的首要旅游目的是登黄山赏奇景,但整个游览之后,发现黄山周边景区也有不俗表现。由此可见,黄山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将游客引入周边景区,能够充实产品内容,丰富游客体验,延长停留时间,既能提高黄山山岳旅游的市场份额和美誉度,又能促进大黄山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黄山大学生票价的个案研究发现,ESP指数为0.99,趋近1,可基本判断黄山景区定价较为合理。为进一步促进黄山景区价格的合理性,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与发展建议:

第一,以维持学生票价、创新产品内涵为基本原则。黄山历来是山岳旅游热点,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积淀浓厚。黄山旅游交通便捷,信息系统完善。因此大学生群体在支付学生票价的前提下,旅游感知与预期基本一致。在传统的黄山山岳旅游基础上,丰富产品的内涵,以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瞄准不同目标市场,能够提升黄山旅游的竞争力。例如,大学生群体重视旅游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个人发展,是知识性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客群,可以将学生票与导游服务优惠票捆绑销售。

第二,以延长旅游业链条、优化内外部游线为创收路径。首先,山下、山上的住宿和餐饮都是黄山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已成为影响黄山旅游印象的重要因素,拓宽旅游收入渠道,住宿和餐饮条件的改善是重中之重。其次,通过与内部景点串联、与外部景区互动,优化线路设计,能够提供游客多元旅游体验,延长旅游时间,提高重游率。总之,实现由山岳观光旅游向山岳休闲旅游转型,是黄山旅游创收的首选之路。

第三,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管理改造重点。黄山内部基础设施和服务管理质量评价偏低。近年来,开发商及政府虽然进行了大量投资,但成效不够显著。同时,可能存在景区岗位虚置等管理问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以结合游客评价、实现动态管理为调价策略。随着游客信息获取渠道的日益丰富和对自身利益维护的持续升温,某一景区门票价格设置是否合理也广受争议。黄山景区根据游客满意度和期望值赋予门票价格合理解释,既可以及时掌握景区表现的变化,相应调整门票价格,又能够塑造正面旅游管理形象,借力树立良好口碑。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IPA分析法,利用ESP指数,定性定量相结合,对景区定价合理性进行判断,能够及时掌握游客对门票价格的感知,满足景区门票价格动态调整需要,为不同时令、群体的门票价格设置提供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以大学生票价为研究对象,难以代表黄山游客全体对景区实际表现的评价。但实际上,黄山自然风光的品质和口碑是大学生群体纷至沓来的核心因素,也是游客愿意为高票价买单的根本原因。因此,选取大学生票价为研究对象,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描绘景区发展整体状况,侧面反映出黄山景区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未来的黄山发展,应该着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减少公众负面评价,提高公众价格认同。同时,利用黄山景区线路设计和周边景区的联动效应,升级游客体验;健全咨询和导游服务,满足游客求知需求,提高旅游满意度,优化收益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朝枝.辨析世界遗产地门票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25(4):15-16.

[2]黄潇婷.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制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2007,229(5):73-79.

[3]卢润德,刘喜梅,宋瑞敏,潘立军.国内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模型研究[J].旅游学刊,2010,23(11):47-50.

[4]刘立云,雷宏振,邵鹏.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研究[J]. 旅游科学,2012,26(4):39-51.

[5]朱国兴等.山岳型景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理研究,2013,32(12):18-20.

[6]张阳,罗燕,徐洁,周丹青.江南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3):22—27.

[7]田坤跃.基于Fuzzy-IPA 的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5):61-65.

[8]谭宏玲.基于改进IPA法的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27(3):109—112.

[9]李智虎.谈旅游景区游客服务满意度的提升[J].企业活力,2003(4):39-41.

[10]PizamA,NeumannY.Dimensions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with a destination are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8(5):314-322.

Abstract: Rationality of scenic spot ticket price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ourism industry. Taking Yellow Mountain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ourists perception, and analyzed whether ticket price is reasonable.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 (IPA), the paper built up expectation - satisfaction - price model (ESP) to judge the price, and gav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by analyzing factors specifically. Pricing strategy and the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is given as well. The study showed that price of yellow mountain ticket is quite affordable. Improving tourists experience and Innovating profit model can increase price or income.

篇5:去黄山必看的十大超美旅游风景区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徐霞客更是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形容黄山之美,其实黄山景区的景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温泉、北海、玉屏、松谷、云谷、白云、西海大峡谷七个景区。这个七个风景区是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超美,全世界很多的游客都是冲着黄山这些的美景去的,下面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以下黄山的主要景区的特点。1.奇松

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松是松树里面一个独立的树种,大多数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面,风姿绰约,很有特色,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位于前山玉屏楼的迎客松。另外在后山的始信峰,可以看到很多黄山奇松,又有话说: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

相关景点:迎客松、双龙松、卧龙松、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麒麟松、扇子松等。2.怪石

黄山怪石的形成是由于花岗岩体经历了漫长岁月,日晒雨淋、风化剥蚀、流水冲刷等,使那些石头粗坯受到了无数次的精雕细刻而形成的。其中的代表有飞来石、梦笔生花、猴子观海、松鼠跳天都、聱鱼驮金龟等。是五一旅游游客必去景点之一。3.佛光

据气象部门统计,黄山出现佛光的次数,月平均有2--5次,应该说,其次数还是较多的。黄山佛光出现的黄金季节多在雨后初晴的上午九时以前和阴雨初霁的傍晚五时以后。黄山观看佛光最理想的地点是: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始信峰、丹霞峰、棋时峰、白俄峰、玉屏楼旁、清凉台上、天海凤凰松旁、芙蓉峰、翠微峰等处。一般都在海拔1600米以上。

当游客背阳立于峰顶,前方云雾弥漫,背后晴空万里,眼前的云雾屏幕,出现一轮彩色光环,清晰地笼罩着人的头像,人动影动,人静影停,如同“佛像”。阳光强烈时,光圈呈七色,内红外紫,绚丽夺目。有时还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佛光光圈,尤为奇特。黄山佛光年均有42次,时间多在下午三四点钟左右,以雨后玉屏楼、天都峰多见。4.云海

黄山云海,特别奇绝。黄山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跃,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黄山景区群峰耸立,峡谷纵横,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所以根据方位的不同黄山云海可分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天海。5.日出

黄山势高峻,千峰万壑,云雾常铺,日出景色气势磅礴,宏伟壮丽。破晓前,天边渐明,翻滚的云海面上,会出现一圈金色的花边。此时,烟云弥漫,山形树影,时隐时现,虚无缥缈;俄顷,曙光初露,丹砂辉映,海空间突然跳出一个红点,形成弧形光盘,在冉冉上升中变成半圆;刹时,一轮红日冲出波涛,喷薄而上,腾空越起;这时,披着轻纱的峰峦和巧石,渐入眼底,整个山脉,沉浸在艳丽的彩光之中。天空中,霞光万道,犹如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观日出的地点:光明顶、曙光亭、清凉台、狮子峰、白鹅岭、鳌鱼峰、丹霞峰、玉屏楼等。日出时间:春季为5:30~6:00;夏季为4:40~5:20;秋季为4:50~5:20;冬季为5:30~6:00。黄山雾凇:黄山山顶9月下旬就入冬了,冬季长达到227天。由于山高风大,雪留不住,很难看到茫茫雪海。雾凇奇景只有在冬季山上气温达到零下时,雾(云)滴碰撞在树木石块等物体上,才能形成。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一般气温在-2至-7℃时,就能形成。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6.日落、晚霞

黄山西海常有云海,风景独秀。当傍晚的时候,红日将坠,群峰与烟云都披上美丽的霞光。随着落日光束的变化,反映在峰峦上的色彩也在改变,赤红、丹红、淡红至暗红。红日接近地平线时,彤红的西天,火红的太阳和层次分明的群峰,互相辉映,浑然一体,古人称之为“霞海奇观”。观西海晚霞以排云亭为佳。

观日落的地点:光明顶、排云亭、丹霞峰、飞来石、鳌鱼峰、西海瑶台。7.黄山温泉

温泉景区在半山腰上,如果您从南大门上山,无论是到云谷寺还是慈光阁,都必须经过温泉景区,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泉水异常清澈,无色无嗅,其味甘美。常年水温42°c,可饮可浴。流量稳定,久旱不涸,每小时出水量48吨。具有一定医疗价值,对多种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相传轩辕黄帝浴后,白发变黑,返老还童,故誉为灵泉。古诗云:“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黄山温泉目前168元/人,人多可优惠至148元/人。相关景点:在紫石峰麓,汤泉溪滨,海拔650米处。黄山温泉泉边石壁上,有明万历年间所题刻的“天下名泉”四字。8.西海大峡谷

临近黄山景区西大门,是黄山近年来成功开发的典范;走过的人依依缱绻,没去过的人心弛神往。

西海大峡谷,从排云亭入口至白云景区的步仙桥出口,全长约3600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呈U字形,最大落差400米。站在峡谷入口处,放眼四顾,远近起伏的山峦构筑成幽深的峡谷带,峡壁陡峭,在这里你可看到奇峰林立、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妙似造化;珍禽异兽悠然其间,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使峡谷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峡谷集黄山的奇、险、峻、幽寓一体,壮观奇特。9.雾凇和雨凇

黄山主要景区多为海拔1500米以上,冬季节气温较低,而黄山年云雾天数又多达两百余天,这些都为黄山形成雾凇、雨凇创造了良好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冬季节游玩黄山的人们能较为容易的看到这一季节美景。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雾凇最长持续时间可达24天,最大直径23.2厘米。雨凇最长持续时间也近25天,最大直径41.3厘米。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黄山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雾凇,有时两者可同时出现。10.奇峰

黄山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整座黄山就是一座花岗岩的峰林,自古有36大峰,36小峰,最高峰莲花峰、最险峰天都峰和观日出的最佳点光明顶构成黄山的三大主峰。其他的主要山峰还有始信峰、狮子峰、丹霞峰、莲蕊峰、鳌鱼峰、九龙峰等。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简单的介绍的黄山的十大必看的景区的景点,大家要是有机会去黄山的话,一定要去看看的,不然就是到了黄山也会留下许多遗憾的。

参考资料:

篇6: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下面将从地质地貌、形成历史、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角度介绍黄山:

一、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等。

二、形成历史

从距今约8亿年的震旦纪开始,海水绕过晋宁运动中形成的江南古陆,从东南方向进入黄山地区,黄山一带被淹没在海水之下。

在距今5.7-4.4亿年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壳处于裂解的高潮时期,导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长达1.3亿年的时期里,黄山地区基本稳定,但仍是一片汪洋。

到距今约4.1亿年的志留纪末期,地壳活动加剧,晚加里东运动使黄山地区上升而成为陆地,海水全部退去,这是黄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上首次露出海面。在经历了5000万年的相对稳定后,到了石炭纪,柳江运动又引海水卷土重来,黄山地区又重新沉入海平面以下。地质专家曾在黄山脚下谭家桥等地发现三叶虫化石,证明黄山地区4亿年前确为海洋。

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划时代的印支运动使地壳隆起而成为陆地,海水退出安徽境内,最终结束了黄山地区漫长的海侵历史和海相沉积,从而进入了陆相地史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侏罗纪以后,影响遍及我国的燕山运动,以强烈频繁的活动,不断地改造、雕塑着黄山地壳的地貌。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北部的太平花岗闪长岩体,就是晚侏罗纪岩浆侵入的产物。到早白垩纪时,晚燕山运动又一次震撼江南大地,深藏于地壳下部炙热的岩浆,沿着印支运动时形成的褶皱带,从黄山这块比较薄弱和断裂发育的地壳内乘虚上升,侵入到距地表约数千米的古老地层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改变,这些岩浆由边部向中央慢慢地冷却凝结而成黄山花岗岩体的胚胎,这便是距今约1.25亿年时期形成的“地下黄山”。在黄山花岗岩体侵入地壳形成之际,也就是黄山山体雏形孕育铸就之时,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脉动上侵定位和结晶固结之后,黄山岩体的雏形终于形成。黄山岩体,是同源岩浆在地球涨缩中,多次脉动侵入形成的复式花岗岩。早期和主体期-1-

侵入的岩体,分布在边缘和外围,颗粒较粗;补充期和末期侵入的岩体,分布在内圈和中央,颗粒较细。黄山岩体呈中高外低明显的套叠式分布特征。

在深部地壳不断被熔成岩浆,并被挤压而向中央上侵的过程中,黄山山体也被自行拔高,但此时的黄山花岗岩体仍然埋藏在地下,上面还覆盖着数千米的沉积盖层。在经历了多次的间歇抬升之后,覆盖在岩体上的巨厚盖层不断地被风化剥蚀。到了距今五六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喜玛拉雅运动早期,这些沉积盖层随着山体的抬升而逐渐被剥蚀殆尽,黄山终于露出了地表,形成了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等花岗岩山峰,但当时尚无今日如此巍峨伟丽的风姿。在第三纪和第四纪期间,喜玛拉雅山运动使地壳普遍抬升,隆起扩大,黄山也相应不断升起,同时经受剥蚀,逐渐形成了高逾千米、翘首云天的花岗岩峰林。

在第四纪时期,黄山曾先后发生了三次冰期,冰川的搬运、刨蚀和侵蚀作用,在花岗岩体上留下了很多冰川遗迹,形成了遍布黄山的冰川地貌景观。再加上出露地表以后,受到大自然千百万年的天然雕凿,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自然奇观。

三、历史文化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中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卧虎藏龙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因此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新安画派的创立者渐江,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

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四、人文景观

黄山人文景观有寺庙亭台、仗鼓舞、叠罗汉、跳钟馗、抬阁、目莲戏等,以下以仗鼓舞、叠罗汉、跳钟馗简单介绍。

1、仗鼓舞

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又名“得胜鼓”。传说是为了纪念唐代大将张巡、许远抗击安禄山叛军得胜,而击鼓欢庆。此舞由数十人表演,击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紧身,十字披红,颈挎仗鼓(扁圆形皮鼓),右手紧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铃,随着行进步伐击鼓面或敲鼓边。另有十数人手持檀木夹板,边行进边击拍,发出清脆的响声。队列前面有一对大红灯笼,一人持纛,上书“得胜鼓”三字,后随一队蜈蚣旗幡,整个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2、叠罗汉

流行于歙县叶村的一种民间游艺。表演时演员下穿红彩裤,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绘有脸谱。演员均为男性,表演浑朴粗犷。演出前举行祭台仪式,焚纸烧香、罗汉扫堂,然后从演员相继登台或在广场上表演。演员不说不唱,在大鼓敲击的简单节奏下,分别表演童子拜观音、斜角旗、仙人桥、石猴出山、六柱牌坊、凉心水阁、水帘洞、刘海戏金蟾等造型。表演时先易后难,特别是水帘洞中演员的筋斗及六柱牌坊20余位演员叠成的六层造型,最为精彩。

3、跳钟馗

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于今徽州区岩寺镇、歙县朱家村一带。据说明万历年间就有此习俗。每年端午节,这些地区都要“嬉钟馗”,以求驱邪降福,保佑村民平安。古时“嬉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近年来,歙县郑村镇的堨田村,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这项活动,煞是热闹。

五、黄山感悟

上一篇:罗兰贝格面试问题下一篇:柳笛声声心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