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

2024-04-24

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精选8篇)

篇1: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

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

【自我介绍】

按医院要求着装

【目的】

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部位】

1、皮肤试验:取前臂内侧下段。

因该处皮肤较薄,皮色较淡,易于注射和辨认(前臂屈侧中、下或腕横纹上6cm±均可)。

2、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3、局部麻醉:需要麻醉的局部皮下注一皮丘,然后进行局麻。

【核对】

二人与电脑核对医嘱,核对无误后在治疗单左侧画蓝勾。

【评估】

一、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病因、病情(诊断、主诉、近期病情变化);近期生命体征情况;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有无药物过敏史、既往史。

二、到病房评估患者

1、评估病房环境:光线充足,病房安静、舒适、整洁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自我介绍,反核对患者。

4、如果做药物过敏试验,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如对需要注射的药液有过敏史,则不能作皮试,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更换其他药物后再作试验。如没有该药物过敏史,向患者告知操作的目的、擦作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同意。

5、询问患者有无酒精过敏。

6、检查被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治疗车、快速手消、棉签、酒精(患者对酒精过敏应准备盐水)、治疗巾、无菌1ml注射器、2ml注射器、垃圾桶、锐器盒; 皮试药液、肾上腺素(核对药品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瓶身有无破损、裂痕;药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铺无菌盘。

3、药液准备:皮试药液应现用现配药液;抽取0.2ml药液,取药应准确(抽药时标签应面向自己,自查核对);第一次排气至乳头,放入无菌巾内。

4、输液贴敷盖皮试药物瓶口;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有效期,放入冰箱保存,24小时过期,及时丢弃。【操作】

一、再次核对患者,告知患者操作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用;拉围帘,保护患者隐私;协助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皮试选择掌侧,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使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 15度刺入皮内。

二、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注入药液0.1ml, 药量要准确,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三、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揉

四、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五、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应躺下,不可离开病房;切勿抓绕、按压注射部位;如果感到胸闷、皮肤瘙痒、恶心、头晕等症状,要及时按呼叫器,护士会立即到病房;皮试结果要等20分钟,时间到护士会到病房观察皮试结果,感谢患者的配合。

六、洗手,再次核对患者,记录注射时间时间,清晰的签全名于治疗单上。

七、到时间后,两位护士到病房观察皮试结果。

【操作后】

处理用物,洗手。

皮试结果要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如果为阳性,结果记录在护理病历;并记录在病历体温单右侧“华氏”上方(红色笔,竖行写)、病历夹封面右上角、床头卡右下角、患者一览卡上方;及时告知医生皮试结果。【注意事项】

1、忌用碘酒消毒皮肤。

2、注射后嘱病人勿用手揉擦射部位,以免影响反应的观察或致针刺处渗血,感染。

3、如需做对照试验,须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相同部位,注入0.1ml等渗盐水,20分钟后,对照观察反应。

4、注入勿过深,量要准确。

篇2: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

(一)目的

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实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准备

1、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自我介绍。

2、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

3、用物准备:皮肤消毒液、棉签、弯盘、砂轮、1毫升注射器1具、5毫升注射器2具、4号与7号针头、注射药物(80万单位的青霉素)、0.9%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1毫克、注射卡、潮湿小毛巾、手消毒剂、开瓶器、污物缸、必要时准备氧气等急救药品。

(三)操作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和心理状态。

2、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对药物的作用、治疗情况的认知程度及合作程度。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四)操作步骤(以青霉素皮试配置为例)

转抄核对医嘱→解释、核对床头卡、腕带→评估全身及局部→询问有无过敏史、饮食等→再次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备物、检查青霉素、生理盐水(口述所备物品并检查质量药名、剂量、效期、质量)→启青霉素针剂盖→启生理盐水盖→注明开瓶时间、用途→分别消毒两瓶塞→用5ml注射器向液体瓶内注4毫升空气→抽4毫升生理盐水→注青霉素瓶内→充分溶解→1毫升注射器抽取青霉素溶液0.1毫升→抽取生理盐水0.9毫升→混匀→弃去0.9毫升→再抽取0.9毫升生理盐水→混匀→弃去0.9毫升→再抽取0.9毫升生理盐水→混匀→单手将保护帽套针头上(反穿入袋)→置治疗盘内→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取舒适位→选择注射部位→手前臂掌下1∕3尺侧→核对医嘱→酒精消毒皮肤→取1ML注射器换4号针头→排气→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10°角进针注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药液0.1毫升→拔针→看时间→查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位→告知注意事项→消毒手→记录皮试时间→医疗、生活垃圾分开处置→洗手→取口罩→15-20分钟后两名护士观察结果→记录双签名。

(五)并发症及处理

1、疼痛: 预防:

⑴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⑵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酶对药液进行溶解。⑶应选择4至4号半锐利皮试针头进行注射。⑷待皮肤消毒剂干燥后方可进针注射。

⑸熟练掌握注射技巧,做到准而快地进针,缩短刺皮时疼痛的持续时间。处理流程:安慰患者→分散注意力→进行熟练的注射

2、局部组织反应 预防:

⑴熟练掌握皮内注射技术,准备掌握配置浓度,准确注入药液剂量。⑵对皮肤刺激性强的药物在注射前履行告知义务。⑶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

(4)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及随意搔抓、揉按局部皮丘。

处理流程:局部皮肤瘙痒→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健康宣教→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3、注射失败 预防:

⑴对不合作的患者肢体给予约束和固定,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⑵提高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力度及药量,以避免因进针过深过浅导致针头注射部位不在表皮、真皮之间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针头贯穿皮肤。

⑶注射完毕拔针时,勿用棉签按压、按揉,覆盖局部注射部位。

处理流程:拔针更换针头→向患者说明原因并致歉→重新选择注射部位→另行注射

4、过敏性休克

预防:

⑴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等已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停止该项试验。

⑵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不能随意离开。

⑶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在注射间备有氧气和吸痰设备。⑷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配置药液有无外观变化、沉淀、破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处理流程:立即停止给药→通知医生→平卧→就地抢救→畅通气道→做好气管切开术前准备→遵医嘱用药→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 注意事项

1、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3、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篇3: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9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输液室(以下简称“我科”)行头孢菌素皮试的87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091例,女4665例,年龄3~82岁,平均45.2岁。对照组应用姜安丽[1]主编的2006年版的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的《新编护理学基础》中的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为患者做皮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科进行头孢菌素皮内注射的患者9000例作为观察组,男4177例,女4823例,年龄3~84岁,平均46.8岁。观察组应用改进后的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为患者做皮试。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改进前后比较分析与循证依据

选择《新编护理学基础》教材为蓝本,对头孢菌素(先锋霉素)皮试操作流程比较分析;用循证方法查找护理文献中与皮内注射相关知识,结合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工作实际及身边典型案例,与教材对比,将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2.1 皮试液配制

改进前方法及存在不足:教材中叙述取头孢菌素皮试液方法如表1所示,配制成0.5 mg/mL的皮试液。理论上感觉配制皮试液方法很简单、适用,实际工作中却不易落实。存在不足:①目前临床使用的头孢菌素的单支剂量有0.5~4 g不等,常用剂型多为1 g;头孢菌素为密封瓶包装,密封瓶的大小不一致,但是绝大多数密封瓶均不能容纳10 mL生理盐水,一般容量在5~8 mL;按照教材中方法配制,0.5 g头孢菌素密封瓶加生理盐水10 mL容不下,1 g头孢菌素密封瓶加生理盐水20 mL更容不下。②用10 mL注射器抽吸0.1 mL药液,准确度低,误差大。③实用性不强:因此上述方法在实践中可行度低,我科不采用上述方法配制头孢菌素皮试液。

改进后方法及优点:参考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进行,如表2所示,将头孢菌素配制成0.5 mg/mL皮试液。配制方法优点如下。①实用性强:与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类似,除第一、二步略有不同,三、四步相同;便于记忆,切合临床实际并得到广泛使用。②密封瓶内生理盐水稀释量的多少,按实际单支剂量的头孢菌素成倍数增加,如1.5 g的用6 mL,2 g的用8 mL等,不存在瓶内容量不足情况。③用1 mL注射器配制,剂量准确,误差小。

1.2.2 皮试操作时皮肤清洁问题

皮试进针方向与角度、皮试注射液量、皮试相关健康教育、皮试结果判断时间改进前方法及存在不足:皮试时以70%乙醇消毒皮肤,对于酒精过敏的患者易出现假阳性。

改进循证依据:刘晓云等[2]报道,对2336例皮试者不消毒直接进行皮内试验,无一例出现皮肤感染现象。吴水梅等[3]报道,用生理盐水替代75%乙醇作皮试清洁剂准确可靠,方法简便,且皮试假阳性率降低。

改进后方法:我科改为皮试时先评估皮试部位是否清洁,清洁可直接做皮试;不清洁者用生理盐水擦拭皮肤2次,清洁皮肤后做皮试。

1.2.3 皮试进针方向与角度

改进前方法及存在不足:皮试时针尖刺入皮肤角度为5°,穿刺角度太小;进针时针头与前臂纵轴方向一致进针,由于前臂表皮细胞呈横向排列,进针时易形成皱褶,而导致进针深浅度不易把握;以上两个方面因素致穿刺时疼痛感明显,易因受试者抗拒造成注射失败。

改进循证依据:杨磊等[4]报道,做皮内注射时,针头与前臂纵轴方向近90°,与皮肤呈5°刺入皮内,移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入皮试药液;上述方法由于进针方各向与前臂皮纹方向一致,减少进针阻力,受试者的疼痛感减轻。付能荣等[5]报道采用针尖斜面与皮肤呈10°~40°进针,能提高皮内注射成功率,减轻注射时疼痛。赵文慧等[6]报道针尖斜面与皮肤呈45°进针,能提高皮内注射成功率,减轻注射时疼痛。笔者认为,由于不同年龄患者皮肤厚薄程度不一,应采取不同的进针角度做皮试。

改进后方法:做皮内注射时,针头与前臂纵轴方向近90°;7岁以下儿童配合度差,70岁以上老人皮肤角质层薄而透明,适用于护理教材上的5°进针;8~70岁的患者,根据评估患者皮肤的厚薄程度采取10°~45°进针,针尖斜面进至1/3~1/2时平行进针,直到针尖斜面全部进入再注入药液。

1.2.4 皮试注射液量

改进前方法及存在不足:做皮试时,一次注入0.1 mL药液太多,皮丘大,判断结果时易出现假阳性。

改进循证依据:李修霞等[7]报道,做皮试时,注入皮试液量为0.02~0.05 mL所得皮丘直径大小适宜;周意丹[8]报道,注入皮试液量以0.05 mL为宜,最多不超过0.075 mL为好,否则皮丘过大将影响结果判断。

改进后方法:结合我科实践,改进后流程规定皮试注入液量为0.05~0.075 mL。

1.2.5 皮试结果判断时间

改进前方法及存在不足:皮试结果判断时间为20 min。对于介于阴性与阳性之前的皮试结果,为规避风险,大多数护士会判断为阳性。

改进循证依据:刘朝辉等[9]报道,在20 min时对可疑阳性患者的皮丘、红晕进行标记,延长10 min(即30 min时)再次判断,结果为20 min观察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30 min时观察结果的阳性率。

改进后方法:皮试观察时间改为20~30 min。将皮试观察时间常规定为20 min,若皮试介于阴性与阳性之间不易判断时,延长10 min观察。

1.2.6 皮试相关健康教育

改进前方法及存在不足:缺乏防范双硫仑样反应的相关内容。做头孢菌素皮试前无饮酒史及酒精密切接触史的询问;头孢菌素皮试判断阴性后即操作结束,无应用头孢菌素后与酒精内密切接触可能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健康教育;以上两个方面不足易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改进循证依据:李玉肖等[10]报道,大量饮酒后2 d内禁止使用头孢哌酮,防止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查阅护理文献与临床观察,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期间及用药后1~2周与酒精作用均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改进后方法:我科注射患者为门诊患者,皮试做完后不一定立即输入头孢菌素类药物,有的只是做皮试后取药带回当地注射。因此,我科规定,做皮试前,必须询问患者2 d内是否有大量饮酒史或酒精密切接触史,若有,便不能做皮试,需改用其他不引发双硫仑样反应药物。为了防止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皮试判断阴性后,即进行双硫仑样反应健康教育,按崔小玲[11]报道方法,告知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及停药1~2周内避免饮酒、食用含酒精类饮料和食物(如酒心巧克力、蛋黄派、米酒等)及与酒精类密切接触,并在注射单上将上述内容作简要提示。

1.3 培训对象、内容及实施方法

选择在输液室工作的16名临床护士为培训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9.1±6.6)岁;工作年限6~29年,学历:本科11名,大专5名;职称: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1名,护师2名。将改进前后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改进流程的循证依据、典型案例等内容做成幻灯片,由护士长在科内进行培训,告之护士改进原因,为什么改进,改进后的优点等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每一名护士均深刻认识到改进后的流程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的良好作用与影响。如双硫仑样反应就以某医院因未进行双硫仑样反应健康教育,患者发生了双硫仑样反应引发纠纷的案例说明其重要性。在理论培训之后,护士长对全科护士进行操作示范,指导练习。应用开始1个月内应用晨间提问时间,对上述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巩固,确保人人掌握。护士长每周进行随机抽查(现场查看与询问患者感受)和操作指导,并在月质量讲评上进行执行与检查情况讲评,督导护士按标准规范有序执行。

1.4 效果评定方法

制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登记表,由科室统一培训的当班护士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皮试结果、疼痛感觉、皮试一次操作成功率。皮试结果按《新编护理学基础》标准进行,皮试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皮试结果判断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 cm,或出现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皮试疼痛判断标准:以患者主诉和表情为标准,以痛苦表情或诉疼痛强烈、疼痛较强评定为皮试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中文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改进后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取得如下效果:①配制皮试液方法简单实用,护士人人掌握,能快速规范完成;②做皮试前仅需评估皮试部位清洁,减少了皮肤消毒环节及酒精过敏的假阳性反应,节约了操作时间与操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③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改进不同进针角度、进针方法,皮试液量的减少减轻了皮试疼痛感与一次操作成功率;④皮试观察时间适当延长,减少了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发生,提高了皮试结果判定准确度;⑤皮试前酒精密切接触史的询问、皮试后的双硫仑样反应防范的健康教育,防范了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头孢菌素皮试阳性率、疼痛率及皮试一次操作成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3.1 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结合,实用性更强

由于护理教材编写工程较大,因此更新周期一般10年左右;与之相比,医学与护理杂志每月均有出版,医学护理的许多新观念均能快速传达给医护人员;随着护理专业不断发展,护理人员们需不断学习,将护理新观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我科改进后的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充分吸收了护理杂志、护理学术讲座、身边护理经典案例中的新观点,将流程改进更贴近于临床工作,实用性更强,因此得到科内护士的广泛认同,积极参与,认真有效的执行。

3.2 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患者满意度提升

皮试是一个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皮试因进针角度浅,注射时患者常感觉疼痛,改进后的流程,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收效好,部分患者做皮试后诉说做皮试一点都不痛,还没感觉疼皮试就做完了,护士的操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与赞扬。上述做法更关注了减轻患者躯体的不适,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性关怀,患者满意度提升。

3.3 提高皮试判断准确率,减轻患者痛苦与负担

改进后流程因增加了皮试观察时间,减少了假阴性发生,减少了迟发性变态反应;减少了假阳性发生,提高了皮试判断准确率;做皮试时取消酒精消毒皮肤,减少了因酒精过敏或刺激引发的假阳性;皮试液量的减少,避免了因皮丘过大而误判皮试阳性的概率;上述多项改进有效提升了我科的皮试判断准确率,减少了患者皮试假阳性又重做其他皮试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重复皮试的痛苦与费用,缩短了就诊时间,减少了因皮试判断结果而引发的患者不满意情况及医疗纠纷隐患。

3.4 防范与减少医疗安全隐患及纠纷发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前2 d、用药期间、用药后1~2周内大量饮酒或与酒精密切接触,致酒精不能正常代谢而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典型表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出汗、血压下降等甚至休克,严重者可致患者心跳、呼吸停止致死[12]。护士在为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的过程中,做头孢菌素皮试前不询问48 h内饮酒史,有可能出现皮试阴性后注射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导致患者死亡;皮试判断阴性后护士不告知患者1周内忌酒及与酒精密切接触,患者因不知晓可能会与酒精类接触,引发双硫仑样反应致严重不良后果。改进后头孢菌素皮试流程注重注射全程健康教育,预防与减少了双硫仑样反应发生,对患者杜绝了不必要伤害,杜绝了医疗安全隐患,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切实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改进后头孢菌素皮内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操作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9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输液室(以下简称“我科”)行头孢菌素皮试的8756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姜安丽主编的2006年版的本科护理学教材《新编护理学基础》的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做皮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科行头孢菌素皮试的患者90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进后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做皮试;改进后流程以护理教材作对照,从皮试液配制、皮试操作时皮肤清洁问题、皮试进针方向与角度、皮试注射液量、皮试相关健康教育、皮试结果 判断时间六个方面进行改进,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并有效实施。观察两组头孢菌素皮试阳性率、疼痛率及皮试一次操作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皮试阳性率为9.9%(865/8756),疼痛率为19.6%(1720/8756),皮试一次操作成功率为97.4%(8531/8756);观察组皮试阳性率为5.0%(446/9000),疼痛率为10.6%(953/9000),皮试一次操作成功率为99.4%(8942/9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士能快速准确完成皮试液配制,提高了皮试判断准确度及工作效率,防范了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结论 改进后的头孢菌素皮试操作流程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结合,实用性更强;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患者满意度提升;提高了皮试判断准确率,减轻了患者痛苦与负担;防范与减少了医疗安全隐患及纠纷发生,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

篇4: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

摘要:分析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表现及预防护理?方法:对2012年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皮内注射时出现的20例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0例出现皮内注射并发症的患者,经过相应的处理,症状得到缓解,无严重状况发生?结论:为了有效预防及避免皮内注射并发症的出现,护士需提高基础护理技术?熟练掌握注射技术?技能及注射液体的浓度及注射时的角度与力度,充分保障皮内注射的成功?

关键词:基础护理技术;皮内注射;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29-02

引言

皮内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皮肤的表皮与真皮之间?注射剂量小不能超过0.1ml?皮内注射主要用于药物过敏试验?疼痛治疗?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1]?因皮内注射为侵入性操作,因此往往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局部组织反应?注射失败?虚脱?过敏性休克等?下面就19例因皮内注射导致的并发症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3-----56岁?其中,并发疼痛8例,局部组织反应4例,注射失败4例,过敏性休克2例,虚脱2例?

2 方法

2.1 疼痛的原因及处理分析

疼痛发生主要因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另外传统进针法会导致撕裂样疼痛出现?再者就是皮内注射时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引发疼痛?如果注射用针头过粗?欠锐利等也可导致疼痛的出现?或者,护士操作技术不够娴熟等等?

为避免出现疼痛症状,护士注射前,要做好患者的心里护理,向患者耐心讲解注射目的,取得其积极配合,使其放松精神,缓解肌肉紧张程度?护士在注射前,需正确配制药液,掌握准确的药物浓度?同时改进传统的皮内注射方法?同时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

2.2局部组织反应原因及处理分析

发生局部组织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其次,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再有就是护士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另外,皮内注射后,患者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较高,局部出现变态反应?

为预防局部组织反应,切忌使用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藥物?同时,护士需正确配制药液,掌握药物浓度和剂量?进行皮内注射时,剂量要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为取得患者的有效配合,护士要耐心告知注射目的及其相应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注射后,不能搔抓和揉按注射皮丘?注射前,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对于注射后出现的局部组织反应,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2.3注射失败分析及处理

注射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来自患者本身,一方面来自操作者技术问题?婴幼儿及精神异常患者在进行皮内注射时,往往因烦躁?不合作导致注射的失败?此类患者,因无法正常合作,不能充分暴露注射部位,无法正常进针?如果,操作者技术不够娴熟,进针角度掌握不够准确,也会导致注射失败?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如推注药液量过多或不足

2.4虚脱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分析

首先,引发虚脱主要的因素有生理?药物?心理?物理等?生理方面,患者体质虚弱,对于各种外来刺激敏感性增强,因此当注射药物刺激性较强时可出现头晕?出冷汗?眼花?恶心?摔倒等虚脱现象?其次,由于护理人员操作粗暴?注射部位选择不当?注射速度过快,如注射在瘢痕处?硬结上等,将导致患者疼痛剧烈甚至虚脱?多数心理方面患者无注射史,由于其对肌内注射存在着害怕心理,导致精神高度紧张?注射时不能放松,肌肉强烈收缩,加剧疼痛?同时,患者对护士的不信任和不了解,导致心情更加紧张?

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可达到有效预防虚脱出现的效果,同时护理人员耐心?态度热情,缓解患者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了解患者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注射时应避免在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并且参考注射药物的剂量?浓度,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器?对有晕针史及情绪紧张?体质衰弱?饥饿的患者,注射时可采用卧位?注射过程中实时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发生不适,及时停止注射,同时做出判断,鉴别分析是虚脱还是药物过敏导致[2]?如患者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的镇静,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安全感?患者取平卧位,保暖,针刺合谷?人中等穴位,待患者清醒后可口服糖水等,多数患者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只有部分患者通过呼吸新鲜空气或给氧,必要时静推5%葡萄糖?

2.5 过敏性休克分析

医务人员在注射前未明确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导致患者对注射的药物产生速发型过敏反应是造成该状况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该现象的出现,护士皮内注射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对于包括链霉素?青霉素在内的药物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同时,有其他药物变态反应或过敏史疾病史者应慎用?

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任何不适反应,判断皮试结果: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阴性者才可使用该药?注射盘内备有尼可刹米?0.1%盐酸肾上腺素?洛贝林注射液等急救药品,另备吸痰器?氧气等?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

3 讨论

皮内注射主要并发症有注射失败?疼痛?局部组织反应?过敏性休克等?为了有效皮内注射并发症的出现,护士要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熟练的注射技术,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耐心解释注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有效的完成注射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成美 ,武林萍 ,曾爱丽 ,等.皮内试验部位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02): 88-89.

篇5:皮内注射操作标准流程

目的:对不能口服及静脉给药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评估患者:

1、七步洗手法

2、核对医嘱

3、你好,1-1床丁一,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李,我先核对一下您的床尾卡,您今天感觉好点了吗,刚才给您测量体温是39度,根据医嘱现在需要要给您肌肉注射柴胡2毫升,帮您降温,希望您配合,我们在右边注射好吗,请您侧卧,我现在要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

4、遮挡屏风,协助患者侧卧,察看皮肤情况。”很好,您的皮肤没有红肿、硬结、瘢痕。请您先休息一下,我去准备一下” 操作前准备:

1、接触患者后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有效期;检查一次性注射器的规格、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检查药品的名称、质量、剂量及有效期。将安部锯痕,用消毒纱布拭去锯屑,包裹瓶颈,折断安部。打开注射器,松动活塞,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吸药液,套上安部,放入无菌盘内。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入含有2毫升注柴胡射液的5毫升注射器,2%安尔碘,无菌棉签、弯盘、注射单

治疗车下层,放利器盒,医疗垃圾筒、生活垃圾筒 操作过程:

1、操作前依据治疗单核对患者腕带、床号、姓名,松开床尾盖被,拉上床档,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暴露臀部,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保暖。选择注射部位。

2、用安尔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一次,直径大于5厘米,消毒棉签放入医用垃圾筒内弃用。再次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取掉安部,排尽空气;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快速进针,回抽,慢推,快速拔针。用干棉签按压片刻。针头放入锐器盒内,注射器放入黄色医疗垃圾筒内弃用,棉签放入黄色医疗垃圾筒内弃用。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放下床档。

4、再次查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安部放入锐器盒。指导患者:您好,感谢你的配合,注射完退热剂后会引起出汗,请您多喝水,吃清淡饮食,30分钟后我会来复测体温。如果有什么不适请及时按呼叫器通知我,我也会随时来巡视病房的。

操作后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剂量、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3.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4.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篇6:皮内注射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2分/空 共50分)

1.静脉采血法目前包括()和()两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2.掌握正确的穿刺方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成()或(),在股动脉内侧()处刺入,见抽出暗红血液,表示已达股静脉。

3.评估血管条件,尽量选择()()()浅表静脉。4.采血前应评估患者()()()()等。5.采血后有效按压是()的有效措施。

6.动脉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7.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8.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等。

二、选择题(5分/题 共50分)

1、静脉穿刺是实验室试验获取()样本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体液 B血液 C 脑脊液 D尿液

2.采血对象取坐位或卧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床边或台面,腕下垫枕上,暴露穿 刺部位,找好合适采血静脉后,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紧压脉带,捆绑时间不应超过(A)A 1分 B 2分 C 3分 D 4分

3.当轻压或轻拍时能感觉其回弹的静脉即为合适血管。最常用的选择部位是 血管丰富并且血管贴近皮肤表层的(D)

A上臂区域 B 上肢区域 C 肘后区域 D 肘前区域

4.使针与皮肤成(),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 潜行刺入静脉,待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探入少许固定不动,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造成血肿。

A l5度一30度 B 15-20度 C 20-30度 D30-40度

5.抽血至所需量,放松压脉带,用无菌棉签压住进针处拔针,将采样对象前臂 屈曲压迫(3-5分钟)A 1-2分钟 B 2-4分钟 C 3-5分钟 D 4-6分钟 6.采血后发生晕厥或眩晕,可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A平卧 B坐卧 C斜卧 D 站立 7.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采集动脉血 B.以肝素抗凝 C.立即送检 D.不需与空气隔绝 E.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8.股动脉位于()

A.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 B .股神经外侧 C.股静脉内侧 D.股静脉外侧 E.股深动脉内侧

9.动脉采血技术用于()

A.交叉配血

B.血常规 C.血气分析 D.血生化 10.采集动脉血穿刺针头斜面最佳穿刺角度是()

篇7:采购定价操作标准流程

1.目的:每月按照规定时间对酒店所需耗用的各类原材料、消耗用品等进行规范的、系统的、及时的定价工作,使酒店购入各项原料物资价格合理。

2.范围:采购部

3.职责:采购部负责酒店自购物品的定价工作。

4.操作程序:

4.1每月8日、22日由采购部负责统一分类汇总采购的食品报价清单(需补加上月新增品种),并交给各个供应商统一进行报价,主要项目为:每月8日蔬菜、海鲜,22日肉类、禽类、冰冻类、干货类、调料类、豆制品类、米面蛋类。

4.2每月9日,23日,下午一点以前供应商将报价单统一传真至采购部,由采购文员整理到《仕入表》中。

4.3每月10日,25日,下午13点30分由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管理部部长、采购部主管依据市场调研询价及供应商报价,确定价格,定价周期为蔬菜、海鲜半月定价一次(每月26日-次月10日、每月11日-25日),其它产品一个月定价一次(每月26日-次月25日),定价单确定后,由四方签字认可并复印给各使用部门,同时电子版给总经理。

4.4对于购买未在报价范围内的原材料,采购部可根据此类原材料的使用程度来确定是否追加报价。(原则上一个星期购买此类原材料三次以上就可追加报价),厨房也可根据经营需要提出预计可能会经常使用的原材料,采购部会提前发给相关供应商进行报价。

4.5酒店自行购置的物品,采购人员接到申购单时,如是新产品应货比三家确定最低价格,在申购单上标明价格上报总经理审批同意确定价格后方可实施采购。

4.6酒店购置长期物品和高档原材料应确立合作伙伴,制订长期合作协议,协议上制订的价格作为购置物品价格的依据。

5.附表:

5.1《产品仕入表》

5.2《产品报价表》

篇8:品控人员操作标准化操作流程

第一节:车间品控标准化操作

一、检查核对配方,若不一致,询问技术部,若一致,合理安排并监督领料。

二、取标签,检查标签品种及配方是否一致,标签印刷质量是否合格。

三、印标签。(包括日期、合格章及附加代码)

四、查编织袋颜色、代号、名称、印刷质量是否合格。

五、查配料情况:

1、先校磅,检查配料员称重情况。

2、查所配原料质量是否合格,如不合格采取适当处理方法或上报。

3、查配料是否按批次使用。

4、查配料员是否一个品种一清底,清底时是否存在原料交叉污染。

六、查领取小料品种、重量是否正确。

七、查投料口原料品种是否齐全,重量是否准确。

八、查投料员、操作工标准化操作情况。

九、查出机成品颜色、粒度、气味、混合均匀度、发热程度等。猪预混料及浓缩料成品重点检查气味、口感、咸味,猪颗粒料重点检查香味、甜味、口感、硬度。发现异常,分析原因并采取合理处理方案。

十、查成品称重、添加剂投放情况。

十一、查缝包是否符合要求,合格证是否正确,合格证缝制是否标准。

十二、要求抽样并与样品柜内原存样品进行比较,差别较大,分析原因及时上报。

十三、查打垛是否符合要求,一个品种生产完后,清点数量,差异大时,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第二节

原料质检员标准化操作

一、原料进厂,由采购部填写原料入库通知单(送货单位、采购部意见),递至品管部后采样。

二、初步对原料验质,在原料入库通知单的初检结果栏填写初检结果,呈报领导签署意见,然后原料保管员凭原料入库通知单卸车。

三、取样时,扦样器口朝下插入包内,然后翻转,口朝上取出。

四、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卸车时随机抽或从原料垛上抽,垛上抽样按W方式抽样率占总包数60%以上。(≤5T时按100%抽样,>5T时按60%抽样)。

五、要排检原料做到100%抽包,对玉米、棉粕、鱼粉等原料必须拆包检查。

六、卸车抽检过程中,对需扣杂、扣重的应向客户解释清楚,不能与客户争吵,对排出不合格原料,通知采购部协调解决。

七、卸完车后在原料记录本上详细登记日期、样品名称、客户名称、车号、扣杂、扣重情况等。

八、样品送化验室化验。

九、卸车时抽样的化验结果出来后,给客户开验质单、注明日期、厂家、原料名称、化验结果、处理意见签名等。

十、白天解决客户质量投诉时,应将投诉原因问清,并在投诉单上注明。

十一、原料依据《饲料质量标准》判断是否合格,非合格原料不予接收,特殊情况需接收:水分、杂质不合格超标部分据实扣重,其余指标不合格不予接收。

第三节 化验室标准化操作

一、对送检样品按四分法分匀。

二、粉碎样品应让80%以上通过40目分样筛。

三、称量时按需求重量称量,精确至0.0002g。

四、严格按照各化验项目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见饲料分析》一书)

五、对仪器、设备应轻拿轻放、细心爱护,对药品、试剂应注意节约。

六、化验结果力求准确,化验员应对自己的化验结果负责,实行签名负责制。

七、当天工作必须当天完成,不能拖拉。

八、不准私自接收外来样品,外来样品需经品管部或技术部主管批准后方可化验。

九、化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整洁,不许外来闲杂人员逗留、喧哗。

十、化验员应对化验室内物品妥善保管。

十一、化验员应对化验结果保密,化验结果只上报品管部和技术部。

十二、化验报告必须每天填写,注明样品的送样日期、样品名称、送样人员、化验日期、化验员等,并根据化验报告登记好化验记录,填写完毕移交品管部和技术部,并留存档案室一份备查。

十三、化验员必须保证锅炉用水水质合格,不得因水质化验不及时而影响生产。

十四、化验员对成品留存样保存至少2个月,平时应将样品与留存样注意比较,差异较大的上报。

上一篇:羊年新年的搞笑祝福语下一篇:工程预算员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