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

2024-05-14

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精选五篇)

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 实验组患者男性35例, 女性38例, 年龄30~76岁, 平均年龄 (54.4±11.2) 岁;病程1~14年, 平均 (6.5±2.4) 年。对照组患者男性36例, 女性37例, 年龄31~75岁, 平均年龄 (55.1±10.3) 岁;病程1~13年, 平均 (6.2±2.2)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1]: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2020703) 10mg, 每晚1次, 以10天为1个疗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2,3]。实证患者选取穴位为听会、翳风、侠溪;虚证患者选取穴位为太溪、照海及听宫。首先对针灸针进行杀毒灭菌, 并对针灸的穴位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对听会穴进行针灸时需使患者张口, 使患者感知到酸麻胀感即可;对耳门穴和翳风穴进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 (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1707) 注射10mg, 每天1次, 3次为1个疗程。进针后, 患者有酸麻胀痛感, 2~7h后消失。

1.3 疗效判定标准[4]

治愈:患者症状消失, 听力恢复至正常状态, 不复发;显效:患者存在轻微耳鸣, 听力没有明显障碍;有效:患者在安静时出现非连续耳鸣;无效:患者耳鸣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6%, 高于对照组的8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n (%)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姜丽莉[5]和王健等[6]均研究了中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 多根据辨证分型进行对症下药, 效果更佳。针刺、电针、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穴位埋线及针药结合等中医方法均对神经性耳鸣具有一定作用。根据发病情况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及远端取穴等[7]对患者进行针灸均可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曾庆红等[8]研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 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89.7%。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西药治疗和西药内服结合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的方法对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 发现采用西药内服结合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方法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 而且采用西药内服结合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

综上所述, 对神经性耳鸣患者采用西药内服结合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慧, 刘娟, 刘智艳.针刺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 (36) :124-125.

[2]龚恒, 吴俐萍, 曾宪涛, 等.国内针刺治疗耳鸣疗效的系统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15) :1611-1614.

[3]赵菲.应用山莨菪碱在耳门、翳风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J].光明中医, 2012, 25 (3) :471-473.

[4]马文翰, 张定棋, 王朝军, 等.国内外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Meta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 21 (2) :17-22.

[5]姜丽莉.中医药治疗耳鸣研究进展[J].中医文献杂志, 2014 (4) :53-56.

[6]王健, 张永臣.针灸治疗耳鸣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 2012, 43 (3) :56-58.

[7]闫明, 贾红玲.针灸治疗耳鸣的选穴规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 37 (5) :95-97.

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 篇2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病变。近年来,笔者运用电针加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该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0例病人中,男128例,女172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36岁,以45~55岁者居多;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2周;其中左肩112例,右肩178例,双肩10例;因受凉而发作者106例,因劳累而发作者148例,其他原因46例。本组30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肩部酸胀疼痛,夜间及活动加剧,肩周有压痛,上肢上举、外展、旋转等功能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

2、治疗方法

2.1 电针治疗患者侧卧位,选取患侧天宗、肩髑、肩髎、肩贞、为主穴,手指发麻常配曲池、外关、合谷等穴。每次4穴,取穴局部常规消毒,以毫针刺入穴位1.5`2寸,得气后,连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频率120次,/min,采用连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rain。

2.2推拿手法患者取坐位,以患侧肩关节为中心作推法和手掌揉法,沿肱二头肌腱和三角肌作拇指揉法、拨法、按压法;揉点巨骨、肩髑、肩髎、肩贞、臑俞、臂臑、天宗等穴位;在肩关节周围作滚法、手掌搓法、和指端敲击法;然后,对肩关节施以摇、拨、伸、扳等被动手法;最后以轻缓的揉拿法结束。

2.3穴位注射注射药物:取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1mL、祖师麻注射液2ml、利多卡因2ml;取穴:肩髑、臂臑、臑俞、阿是穴(痛点),每次选用1~2穴注射,隔日注射1次。

3、疗效评定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肩关节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显效,肩关节疼痛消失,活动功能稍受限;好转,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较治疗前有部分改善;无效,肩关节疼痛与活动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3.2结果痊愈255例,占85%;显效30例,占10%;好转15例,占5%;总有效率达100%。

4、体会

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84例,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均为病原体感染腹泻,便次3~10次,大便呈黄绿色或黄色稀水状,便质不成形。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3岁,平均1.5±0.8岁,病程1~10天,平均5.2±1.3天;辨证分型:伤食证14例,湿热证12例,寒湿证9例,脾虚证7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9个月~3岁,平均1.4±0.7岁,病程1~10天,平均5.1±1.2天;辨证分型:伤食证16例,湿热证11例,寒湿证10例,脾虚证5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等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穴位推拿治疗:①针灸治疗。穴取天枢、足三里、长强、止痢;伤食证加中脘,湿热证加阴陵泉,寒湿证加龟尾、神阙,脾虚证加关元、气海。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寸一次性针灸针刺入相应穴位,伤食证、湿热证用泻法,不留针;寒湿证、脾虚证用补法,不留针;每穴操作15min,每天针刺2次,共治疗3天。②穴位推拿治疗。取脾经、大肠经、板门、龟尾、七节骨、足三里;伤食证加中脘,湿热证加运土入水,寒湿证加外劳宫,脾虚证加推三关。协助患儿取仰卧位,采用按法、揉法、推法、捏法,先从脾经、大肠经开始推补,再揉板门及龟尾、捏脊、推七节骨、按揉足三里,每次操作3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3天。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疗效标准,结合患儿大便情况、实验室检查等拟定疗效标准。治愈:治疗3天内,每日大便次数恢复至1~2次,且大便成形,实验室检查正常,全身症状均消失;好转:治疗3天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实验室检查好转,全身症状改善;未愈:治疗3天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未好转,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疗3天后,观察组治愈26例,好转14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16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种因病毒或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功能紊乱疾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主要为小儿脾胃功能薄弱,易受外邪、湿邪侵犯,致使脾虚湿热,运化失常,而产生“湿胜而濡泻”。

针灸和穴位按摩可调理胃肠传导功能,使胃肠气机通畅而止泻。本研究中,选取天枢、足三里、长强、止痢行针刺法,天枢属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过于天枢穴,刺之可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并改善肠腑功能;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长强穴有通调督脉、益气升阳的作用;止痢是脾经重要穴位之一,可温经散寒、消瘀散结,再根据腹泻辨证取穴治疗,共奏健脾补胃、利湿止泻之效[1]。

因腹泻病位在脾胃及大小肠,在穴位推拿中根据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推补脾经及大肠经,可健脾和胃、祛湿清热;揉板门及龟尾可通督脉经气,调理大肠功能,还可益气健脾、消食导滞,助消化吸收,并可消除腹胀;另外捏脊也有助于通经活络、消食导滞,向上推七节骨可温阳止泻,按揉足三里可加强改善胃肠功能;另根据辨证选穴推拿,可共奏恢复肠胃功能平衡之效[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穴位推拿治疗,有助于通经活络,改善胃肠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与穴位推拿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均给予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配合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针灸、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腹泻,针灸,穴位推拿,疗效

参考文献

[1]陈立昌.速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7):447-449.

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 将其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30例, 其中男14例, 女16例, 年龄15~71岁, 平均34.1岁, 病程1~11年;对照组30例, 其中男13例, 女17例, 年龄17~68岁, 平均年龄34.7岁, 病程1~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神经病学》[1]制定, 分为先兆性偏头痛和无先兆性偏头痛, 经CT、脑电图检查, 颅内没有占位性和感染性病变;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 临床表现分为肝阳头痛、淤血头痛、肾虚头痛、气血亏虚头痛以及痰浊头痛等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穴位:取风池穴, 阳辅穴、外观穴。若肝阳头痛加太冲穴;淤血头痛加血海穴;痰浊头痛加丰隆穴;肾虚头痛加太溪穴;气血亏虚头痛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药物: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野木瓜注射液1 ml/穴, 每组穴每日一次, 采用5 ml注射器, 牙科5号针头抽取上述混合液。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将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 用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 针对不同的偏头痛临床病情表现选择不同的穴位, 快速刺入穴位0.5~1寸, 然后慢慢推进, 得气后回抽一下, 若无回血, 可将药物推入, 每穴注射2 ml药物, 1次/d, 10 d为一个疗程, 双侧轮流取穴。

对照组:虽然麦角胺咖啡因能够终止单次发作, 但其副作用大, 不宜长期服用, 所以本组给予西药阿司匹林600 mg, 口服, 3次/d, 10 d为一个疗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观察。

1.4 诊断标准

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 脑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 脑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 脑血流速度也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治疗,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经治疗后, 治疗组大脑中动脉 (MCA) 、大脑前动脉 (ACA) 和大脑后动脉 (PCA) 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并且治疗组的MCA和ACA的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椎动脉 (VA) 和基底动脉 (BA) 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 *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 △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 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 气血亏虚, 肝阳上亢, 痰浊瘀阻等都会导致经脉阻滞, 气血不畅而引起偏头痛[3]。通过中医针灸取穴, 配合维生素B12和野木瓜汁, 不但起到针刺的作用, 还能够充分发挥药效, 刺激穴位神经末梢, 从而调节体液, 达到疏通经脉, 止痛的功效。

西医认为, 偏头痛是由一种不稳定性的三叉神经-血管反射, 疼痛神经节段性缺陷, 使得大脑皮层血流量减少, 引起血管扩张、水肿以及神经原性炎症[4]。阿司匹林能够抑制大脑血管病理性扩张而引起的头痛发作。

有研究表明, 患有偏头痛的患者MCA、PCA在头痛部位的平均血流速度会加快, 而在本研究中, 患者MCA、ACA以及PCA都存在血流速度加快的临床表现。本研究通过两组治疗方法的比较, 治疗组MCA、ACA和PCA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P<0.05, 并且趋于正常水平。而对照组经治疗后, 虽然较治疗前血流平均速度有降低, 但效果不明显, 不及治疗组, P>0.05。而且, 经治疗,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效果, 并且无副作用, 复发率低, 而西药治疗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 复发率高, 所以, 选择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治疗疗效分析。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穴位注射法治疗, 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治疗组大脑中动脉 (MCA) 、大脑前动脉 (ACA) 和大脑后动脉 (PCA) 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19.

[3]杨俊龙.杨远文.中医治疗偏头痛近况.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2, (4) :34.

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 篇5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穴位注射,疗效

偏头痛是常见的慢性发作性疼痛,发病患者多为青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症状[1]。偏头痛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患者不仅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工作,而且还因头痛发作而难以安睡、休息,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目前,临床中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较多,但是疗效的个体化差异较大。为提高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分析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入选偏头痛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排除了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男17例,女30例;年龄为18-48岁,平均年龄(34.76±5.27)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2.77±1.34)年;偏头痛HIS分型:有先兆偏头痛26例,无先兆偏头痛21例。对照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为19-49岁,平均年龄(35.12±4.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21±1.26)年;偏头痛HIS分型:有先兆偏头痛28例,无先兆偏头痛19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①取穴:选取太阳穴、百会穴、三阴交、风池穴、率谷穴、头维穴、合谷穴作为针刺穴位。②对穴位表皮进行常规消毒。③选用0.3×40mm毫针对患者进行强刺激手法治疗,在患者主诉针刺局部有酸胀、麻、重等感觉之后将电针仪连接好,调节电流使之与患者的病情相匹配[2]。④每次留针半小时,每十分钟行针一次。每日电针治疗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进行治疗:①针灸治疗。选穴:选取双侧合谷穴、双侧中渚穴、双侧太冲穴、双侧侠溪穴、双侧天井穴、患侧头维穴、患侧率谷穴、患侧太阳穴、患侧正营穴以及百会穴作为针灸穴位。使用强刺泻法对穴位进针。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1.5寸,手法为捻转法。率谷穴、太阳穴:采用沿皮刺法,快速进针后以200次/min的速度捻转毫针[3]。其他穴位:采用常规进针法。②穴位注射。在针灸结束起针之后行穴位注射治疗。选取风池穴作为注射穴位,将天麻素注射液[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64]注入,每日一次,每次100mg-200mg。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参照偏头痛症状积分标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

1.4 疗效判定

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头痛显著缓解,症状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头痛有所缓解,症状积分减少20%-50%。无效:头痛没有改善,症状积分减少20%以下。

1.5 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VAS视觉模拟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一疗程、两疗程后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症状积分

(1)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3.17±4.73)分,治疗一疗程后症状积分为(7.57±3.03)分,治疗两疗程后症状积分为(3.53±2.14)分。(2)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3.12±4.83)分,治疗一疗程后症状积分为(10.22±4.12)分,治疗两疗程后症状积分为(6.52±3.76)分。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一疗程、两疗程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偏头痛属于头痛范畴,又名“脑风”。中医认为,偏头痛的病因在于六淫邪气侵袭、情志不畅,因此在治疗方面主张疏散风寒邪气,清降内火。本次研究对偏头痛的临床治疗做了探讨,分析了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并将其疗效与电针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电针治疗,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达到了93.62%,同时,患者的头痛VAS评分和症状积分也明显更低。这就提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对偏头痛患者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患者的疗效明显提高,头痛和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针灸治疗是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其作用原理为:通过对人体的相关穴位加以刺激,达到行气活血、疏肝解郁、调理脏腑的治疗目的。这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但是单纯采用针灸法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中需对这种治疗方式加以改进。穴位注射又被称为水针治疗,其治疗原理为:将某些治疗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经人体相关穴位注入,进而发散至全身,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严格来说,穴位注射是一种基于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的治疗方式,它结合了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从而使治疗方式更为贴合实际,使疗效得以加强。本次研究将针灸治疗与穴位注射配合使用,既使穴位受到双重刺激,又使天麻素这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的药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优于电针治疗。

综上,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耿炜,房繁恭,杨佃会.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偏头痛的选穴规律概况[J].四川中医,2013,31(02):155-156.

[2]温鸿源,廖广婧.风池穴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85-86.

上一篇: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下一篇:秘书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