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路高中作文

2024-04-29

乡路高中作文(精选14篇)

篇1:乡路高中作文

金秋十月,十里橘香。乡间小路,偶闻欢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绕过几个农家小院,便听见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那是兰亭画院的孩子们,少年们回归自然的快乐。

偶尔弯下腰,采上几朵野菊花。偶尔抬起头,目送那惊飞的鸿雁。偶尔迈起步,奔向下一个目标。

石路,水泥路,柏油路,泥路。在脚下交替着。也有喊累的孩子,但决不会摇摇头,决不会因辛苦而回头。我们知道:每走一步,就离目标进了一步。

一阵欢呼,一阵哄闹。转眼间已到达了目的地。眼前呈现出一块橘林,让这群从城里来的孩子们欣喜万分。跃上树梢头,潜游池塘边。轻轻咬上一口金黄色的橘子。呵!甜滋滋的,多迷人呀。

各自选好一块“风水宝地”。临于池塘边,似乎闻到了潮湿的水汽。

咦?画景中,房屋边可是橘子。微眯着眼睛,惬意的望着,神色飞扬。

又是一抹阳光。瞧。房子的烟囱前,恰巧长着一颗细细的小树。不仔细瞧,还以为是烟囱上长树叶了呢。吆喝着,让同学们也瞧瞧。一个个张着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又是一阵微风。眼前的池水当起一串浅浅的波纹,阳光似乎也在拂动。杨柳依依,松涛阵阵。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戏水的白鹅玩笑着清清喉咙,又赢得一阵笑声。

又是一群惊鸿。它们成群结队,飞过稻场,屋檐田野。飞过所有孩子们的眼中,心中。起飞的声音演奏出了乡间最单纯的带着泥土味儿的乐曲。

小桥流水人家,山野的美总是被大众所称赞的。原始,自然,简单的美。望着这美景,还能说些什么呢?只有惊叹,只有褒扬,只有赞美。

呀哈。一棵小树轻轻的落下一与此分别的叶,悠悠的落下了。让人的心头却氧气一些想象。是圆叶呢?心叶呢?还是扇叶。可爱的想象在心中摇啊摇。

正午将至,离别的声音响起。叭叭,叭叭。清清的脚步声远去了,回头望望身后的橘林,心中说声:再见。

但愿再见,不是再也不见。

离开的是有形的躯体,留下的却是久久的无形回忆。

篇2:乡路高中作文

春天万物复苏,道路两旁生机勃勃。面对清晨的阳光,路边的绿草舒展开来,醒来了。草地上点缀着红色、黄色和蓝色的花。蜜蜂和蝴蝶也在清晨起床,在花丛中来回穿梭。路旁的河流清澈明亮。快乐地在水中鸭子GA、GA呼唤着河边的树木开始发芽,新鲜的绿叶开始生长。微风徐徐吹来,柳条随风飘动,像一个女孩丝般柔顺的头发。远处,田野里绿色的小麦和金色的油菜花郁郁葱葱。一路上,人们陶醉在清新的空气中,花香与泥土的芬芳交织在一起。

夏天,暴雨过后,道路充满了新鲜和凉爽。树上的蝉不像刚才那么活泼,但是青蛙很兴奋。它们不停地叫。雨后,草叶和树叶都是绿色的,滴落着。草叶和树叶上的水滴晶莹剔透,像珍珠。路边田地里的瓜果被雨水冲刷后更具吸引力。热情好客的主人还将摘下绿色的西瓜、金色的哈密瓜和粉色的桃子,邀请我们一起品尝它们,分享它们收获的喜悦。

秋天是一个收获和忙碌的季节,一路上都散发着成熟的气息。路边家家户户屋前屋后,果树上满是水果,红柿子,黄梨,藤蔓上挂着一串串紫葡萄,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人们。金色的稻子快乐地弯下腰,玉米笑着打开了它黄色的肚子,远处的棉花片在阳光下张开,一张雪白的笑脸出现了。一路上,我们深深地沉浸在这丰收的美丽和喜悦中。

冬天,尤其是在这条乡间小路上,充满了和平与宁静。冷风凄凉,一路上落花五彩缤纷。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落叶。只有路边的菜园依然显示出一丝生机和力量。绿色蔬菜、大白菜、胡萝卜和大蒜迎风而立。路边有成堆的玉米秸和棉花秸,这是一层薄薄的冰,是农民在河上为生火而储存的。偶尔,我会看到孩子们带着碎瓦漂浮在上面。谁比他们漂得远?农民们悠闲地聚集在十字路口和自家门口,谈笑风生,谈论今年的收成,规划来年的生活。一路上,我们没有感到寒冷,但我们感到强烈的温暖和期待。

篇3: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首先, 确定内容。即具体内容大致可概括为:感受家庭, 体验亲情美;感受交往, 体验友情美;感受交际, 体验人情美;感受风俗, 体验风情美;感受自然, 体验风物美;感受时代, 体验崇高美;感受历史, 体验悲壮美;感受艺术, 体验形象美;感受科学, 体验理性美;感受人生, 体验人性美。

其次, 划定步骤。即感受体验如何落实。把“十感受十体验”落实到具体的作文教学之中, 就是围绕“现实人生”这一中心, 逐层展开, 螺旋上升, 以求水到渠成。具体步骤分解为:高一年级, 指导学生感受家庭、交往、交际、自然与社会, 体验亲情友情人情风物风情;高二年级, 指导学生感受时代历史与科学自然, 体验崇高与悲壮、形象与理性;高三年级, 指导学生感受人生, 体验人性。但这种分解不是平行分离, 而是旋回层进, 交融升腾。

第三, 设定途径, 即怎样去感受体验。具体途径, 一是教师现身说法, 给学生指路。教师在教学中, 少谈或不谈空头理论, 多说自我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体验, 让学生得法于教师的身教言传;二是师生“下水”, 教师给学生导路求途。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带领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生产实践感同身受, 走进名胜人文景观身临其境领会, 踏上历史古迹省视人类文明进程;三是教师布置任务, 鞭策学生赶路。每一个时间段, 按照计划的统筹安排, 给学生布置具体内容的感受体验任务, 让学生独立感受体验, 养成用心感受、深入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 形成健康的美感体验和审美意识, 认美识美赞美。

学生生活感受能力和美感体验能力增强了提高了, 学生作文就有了源泉有了活力, 作文教学的经线就罗织成功了。在指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美感的同时, 开展相应的作文文体训练, 指导学生把感受体验心得熔铸成各式文章精品, 犹如在经线上编织纬线, 只要精心绾结, 作文教学的有序有效之网就结成了。那么, 如何进行作文文体训练呢?

第一, 结合感受体验内容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体裁的作文训练。高一年级着重进行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写作训练, 指导学生写好叙事散文、写景散文与小品文;高二年级着重进行议论文与文学体裁的写作训练, 指导学生写好一般议论文、说理性散文、随笔札记, 尝试诗歌小说戏剧创作及消息新闻报告文学的写作;高三年级着重进行话题作文综合训练, 指导学生写好一题多作的话题作文, 运用不同体裁形式写同一个话题, 指导学生写好话题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片断式散文、对话式散文、故事新编及童话寓言日记书信等。

第二, 结合感受体验的具体内容进行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及过渡照应等的作文章法训练。实际上, 各年级所安排的感受体验内容就已经给定了作文立意选材组材的范围, 每次作文训练, 主要是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提炼主题、如何围绕主题选材组材安排层次等。

篇4:乡路高中作文

没错,每当我步行去老家的时候都会觉得十分劳累,但是只要一踏进那条乡间小路,便会觉得十分轻松,小路的左边是一片松树林,那一棵棵松树就如一位位战士坚韧不拔的挺立着。从我记事开始,路边就已经有那片松树林了,那时候松树还很小,如今望着那一棵棵参天大树,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时间过得真快呀。

小路的右边是一座山,山顶上也长着一些树,山脚长着一些花花草草和灌木丛,因为小路周围都立着树,所以只要步入那条小路,就如同步入林荫小道一般,总会有一股清凉的感觉,有树木帮我挡住炎炎烈日,真是舒服!

走在小路上不仅十分舒服,而且还很有趣呢!

小路上有时候会落些松果,我和弟弟看到了便捡起来,你扔过去我扔过来,你追我赶,开心极了!过会儿弟弟会大叫起来,指着小路右边山上的石头说:“姐姐姐姐,你快看山上的那块石头,好像一个人脸,这里的这块石头好像一只蝴蝶,还有那块”我和弟弟指着那些山石,有说有笑的,觉得生活是这么美好!

还记得暑假的时候,我和弟弟还在那条小路上“刨地瓜”,一颗颗大概有大拇指的指甲那么大,每次我都会和弟弟刨一大堆,慢慢享用,吃在嘴里酸甜酸甜的,很是开胃。

我还会在路旁摘一些花草,用绳子绑好后拿回家去给家人,他们会放在花瓶里装饰客厅和卧室,让房子变得更加美丽。小路那里还长着一种白色的不知名的花。一次,我兴致勃勃地跑去摘下来闻了闻,婆婆连忙制止说“这花不能闻!”“为什么?”我说。“这花闻了会烂鼻子啊!”我连忙扔掉花,摸摸鼻子说“啊,我的鼻子呀!”婆婆则在一边笑。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可真傻呀!

篇5:乡路高中作文

屋外,雨过天晴。

写了一天的作业了,搁笔,决定去乡下走走。

乡下的路不比城市的宽阔,平坦,也没有城市的热闹,繁华,干净。相比而言,乡下的路更添些许“土气”,幽僻,崎岖,泥泞。

小心翼翼的.走在这条不知名的小路上,由于刚下过雨,潮湿的水汽还未退去,原本就不好走的泥土路愈发泥泞了。踩下去就陷下去,如沼泽地一般。我只好踩着路边一丛不知被谁踩过的草上慢慢前行。草,柔软却又夹杂着生硬,许是深秋了,草也枯了许多。倘若仔细观察,泥地里还夹杂着掉落的叶子与花儿。叶子像似刚落了,花儿像似刚凋了,还带有几分新绿与艳红。眼前是一块充满积水的洼地,近旁也无杂草,洼地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可要想跨过去,难!我顿时傻了眼,只好僵持在那里。咦,那儿不是有一根半垂的树枝吗,可能是前几天的雨太大被打弯了吧!我努力伸手去碰,是可以的。只是树枝上有许多不平整的地方,刺得手,又红又痛。算了,忍一忍就过去了。于是,我便挽起袖子抓紧树枝,纵身一跃,便到达“安全”地带了。回首,那块洼地依然在那儿,想要挡住下一个人的去路。

这一条短窄的乡路,却充满了许多坎坷与磨难,其间,你会看见原先葱绿的大树,现在早已变得瘦骨嶙峋;原先开得最艳的花朵,现在早已牺牲自己,养育下一代了。

突然感到,眼前这短暂而又坎坷的乡路,似乎就像我们的一生了。

是呀,人生虽短短数十载,却充满了许多磨难。在这跌宕起伏的路上,沉载着太多的“洼地”要你我去跨越它。面对它们,你我只有放弃抑或坚强。若选择了前者,便永远看不见前方的风景,也不知道在路的尽头有什么。而若选择后者,我想历经汗水之后,是终会领略到险峰之上的无限风光吧!

篇6:乡路作文800字

抵达这路的始端时,心头紧皱的疲倦便团团散开了。

雨初停,天空分外晴朗。终于收起了那墨绿色的伞,视野不再被屏障阻碍。清水洗尘,淡妆于路而言总是相宜的。它是洁净的,却又让我眼前朦胧起来――这路,是多少游子渴望归家的路啊!

没有矗立的城市楼房,两旁都是肥沃的稻田。归途正是佳节,是领悟不到那一片绿的海洋了。不宽不窄的路面,像是一个温婉的女子,既受不了人潮如浪,也不愿让人焦躁。天空舒展笑容,一丝一缕地散发意蕴。她,不像那盘延的巨龙俯卧于地表,过于雄壮了;不像那崎岖的尼古绳穿梭于悬崖峭壁间,过于浮躁了。她那么柔和,散发一种母性的美,让她的每个孩子,获得哪怕只是顷刻的暖意。

红砖砌的房屋,星星散散地,傍着路两旁随意地立着,像安分归家的孩子。在农村,白日里大门总是敞开的,那钢铁的门内总衬着一扇沉重的木门,像一个绅士总会打着衬边,散发着家乡的味道。竹编的旧篮子总是一摇一摆地挽在一个生满皱纹的手臂上;盛满的小菜覆着一层如纱的冰霜。老人脸上的皱纹慵懒平和,眼里的眷恋延伸到远方。会唱歌的灶台吞吃着干木,燃烧出温柔的菜香。

来往不见开小车的人,多半是骑摩托的。路不宽,大伙儿都要回家,那就骑摩托潇洒一回吧。那么多人的眼膜都是潮湿的,北风吹来,一阵刺痛。载着的妻儿,驮着的红方硬格行李袋,便是一个家的幸福。

这路,还是前些年才完工的。那新生的`生命,履行着一个伟大而又艰辛的使命――串着家的这头与那头,凑齐一个完整的心。

一年中,也只有这个时候,它才能极大地绽放自己的光彩。

屋前,总是有几把藤椅,几双焦急的眼睛,几张苍老的面庞,用似纸揉过的脸,真诚地盼望着那个远方的人,虔诚地为他们祷告,挚诚地感谢这条路。多少的情思,被它送达。

篇7: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才会去努力进取, 作文同样需要培养兴趣。但并不是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对某事产生兴趣。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跟后天的环境和培养有直接关系。所以, 从理论上讲学生的作文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而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则是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 教师个人的语言感染能力的培养

要充分发挥语文老师优势, 尽可能用优美的语言、妙语连珠的词语吸引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感悟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美的语言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教师能从语言上征服学生, 有利于积极鼓励学生自觉做好优美词句的积累, 为以后写文章准备有用的素材。

(二) 鼓励学生大胆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热点时事, 让学生即看即评, 教师不要限制, 学生写后可将精彩的评论打印下来, 粘贴在班内墙报栏处, 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

(三) 教师要不吝表扬

教师要及时发掘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 及时肯定和表扬, 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让学生从作文中找到成就感,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好作文向学校文学社推荐发表, 并以此激励全体学生。

二、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的习惯

(一) 要让学生养成多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从而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二) 要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 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文章应该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 初学写作的人应勤练笔, 只有坚持练笔, 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

(三) 要让学生养成多思考的习惯

多思考, 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 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 在写作时, 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动笔之前, 要思考定什么样的主题, 选什么样的材料, 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然后把思考所得列成提纲, 这样, 下笔才能一挥而就, 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地硬挤出来。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巧用媒体, 激发写作兴趣

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把音、像、文字集于一身, 向学生展示作文教学情景, 这些景象把学生带到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再现生活, 丰富写作素材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 把学生所经历过的感受不深的事物, 通过计算机重现在学生的眼前, 引导学生进行再次观察, 唤起学生的形象记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作文教学资源, 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 而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 利用网络功能, 进行典型作文的评改

多媒体网络在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自我批改环节中也可以发挥独特的功效。具体做法是:教师先选择几篇典型作文加以具体点评, 然后通过网络把好、中、差的作文直接播送到计算机屏幕上, 让学生阅读, 并参与评议和修改。写得较好的作文师生共赏, 能从中得到启发。写得差一点的文章, 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调控、纠正。把典型的句、段方便地传播给全体学生, 师生共同完成修改任务, 营造愉快热烈的氛围。这样, 既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 又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开拓, 更有利于差生借鉴、参考, 使全体学生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全面提高。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学生因表现欲催动, 愿意将自己的作文呈现在同学面前, 品尝成功的喜悦, 不会因字迹潦草等其他原因而羞于公布于众。在评议他人作文中, 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四、感悟生活

作为课堂的灵魂和主心骨, 教师在进行作文生活化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 不要单单为写出作文而进行感悟, 而是要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大小事情的思想意义进行捕捉、洞察和发掘, 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哲理, 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 从自己熟悉、轻松的生活写起, 写出自己的所闻所想, 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情感, 创造轻松、略带欢乐的课堂环境,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拓展写作思路, 充分表达自身情感。

五、注重修改, 不断推敲是提高作文有效手段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完全由教师修改, 教师高高在上,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高效低耗, 既累了教师, 又限制了学生, 甚至还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这种一方评价一方听命的不平等批改方式应该彻底改变, 教师要放开话语权。我们应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 学生作文在组内传阅, 按照教师提供的作文要点进行逐条对照、讨论。这种师生共同参与批改的形式, 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同学之间又加强了沟通。当然, 学生自改、互改、教师主批, 这些形式要经常变换, 才能使学生保持兴趣。

六、多元评价

在评价时, 我们应拓展评价途径, 实现多元评价。我们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然后评价。同伴评价时首先要肯定他人作文的成功之处, 向同学们推荐精彩片段、优美词句, 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伴之间相互启发, 集思广益, 共同提高。教师用赏识的眼光,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教师用激励的语言给学生写上评语。多批少改, 尊重学生, 优点说足, 缺点少而精。

参考文献

[1]万标有.浅谈作文教学中引经据典的应用[J].山西教育, 2009 (12) .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

篇8:乡路长长诗歌

唤醒回家的渴望

漂泊了许多年

错过了许多故乡的霞光

童年的歌谣许久不曾唱

村西年老的树是否依然茁壮

幼时磕落的门牙是否还在那蜿蜒曲折的巷

回家,乡路长长

凌乱的头发,沉重的行囊

有孤独的身影在村口徘徊张望

晚风渐起,吹乱她的白发

传递着不可逆转的生命沧桑

那是母亲在等待女儿归来

可她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

在炊烟中用悠扬的声调

呼唤我回家吃饭

真想用疲倦双眸沾满的泪水

烫热寒风中她手的冰凉

家是灵魂的避风港

能让你抖落一身的凄惶

喝下一杯水

诉说自己奔波的迷茫

母亲只是说——

孩子,喝吧

喝完了就睡一会儿

什么都不要去想

话语简单

却量不出爱和叮咛的距离多长

在霜冻的空气里

家的温暖足以弥补创伤

一切那么真挚,心不再设防

变得温馨,变的光亮

只要你用亲情把心灵守护

篇9:乡路现代散文

从孔桥乡到泰兴城,四十多里地,柏油马路笔直平坦,哥哥开着私家车,半个把小时就到了。我想,如果哪天我也成了有车一族,岂不是可以下班后吃顿午饭在回城里上班了?原来,便利的交通真的可以把空间距离拉近。想想以前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一)

童年。

很小的时候最怕小姨把我带到泰兴去。我坐在小姨车前大杠上的黄藤车椅上想,要离开奶奶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啊!那我想奶奶了怎么办?奶奶想我了怎么办?越想越委屈,越想越孤单。“哇--”地一声,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小耀耀怎么哭了?”小姨问。

“我想奶奶!”

“那爸爸妈妈想耀耀了怎么办呢?耀耀想不想爸爸妈妈呢?”

“想。”我觉得说不想是不对的。“可是我最想奶奶!”

“奶奶说了,我们先去,等把家里的野猫野狗都赶跑了奶奶就来,好不好?”

“不哄人?”

“不哄人!”

我这才止住了哭,不过还是在抽噎。

小姨说我们唱首歌,一会儿就到家了。“小汽车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

汽车真来了,不过不是漂亮的小汽车,是笨重的大卡车。它“呜--呜--”地喘着大气,土公路上的灰尘都被它扬起来了。小姨靠在路边停了下来,用手捂着我的眼睛说:“快!把眼睛闭起来,别让灰尘吹进眼里。”我紧紧的闭着眼睛。卡车从我们身边一晃而过,一阵风在我们身上猛扇了一下,好呛啊!好久我才敢睁开眼睛,灰尘没有了,透过路边绿色的水杉树,我看见西边的太阳火红火红的,像个大皮球。小姨说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得赶紧加油了。

“小姨,我帮你使劲!”上桥的.时候,我把两只手摆在小姨的大腿上,小姨哪条腿朝下蹬,我就按哪条腿,我想小姨一定觉得少花了力气。

“哎哟!哎哟!哦!爬上来了!我们小耀耀真能干啊!等到了泰兴,小姨要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和哥哥。”

“那我们赶快加油吧!”我兴奋地说。我想,等我过几天回家了,还要把这件事告诉奶奶。

(二)

少年。

放暑假了。妈妈说今天下午靠晚一点的时候,我们骑车回老家去。

回老家去!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可以满村满野地疯跑,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奶奶怀里撒娇。奶奶心疼我们,一定有省下日用开支等我们回去改善生活了。想到这里,我的心已经飞回老家去了。

“不坐车吗?”我和哥哥问。

“不坐了,娘儿仨,一来一去好些钱呢,能省就省点吧。”

中午的时候,妈妈就倒了一大杯开水,冲了一大壶桔子汁留着路上解渴,其实路边有卖汽水的,只是我们从来没买过。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五点多钟,太阳没那么毒辣了。妈妈说我们可以出发了。哥哥自己骑一部车,我坐在妈妈的车后面,一路说笑着,没多会儿就出了城。郊外,水田里的稻子碧绿碧绿的,一些农人卷起裤腿,走下田里,弓起腰来拔稗草,太阳照在他们佝偻的身上,他们古铜色的滴着汗珠的脸上,在稻田面上投下一条条长长的黑影。妈妈说:“你们看,这么热的天,种田的人却不能在家里歇息,农民多辛苦啊!”农民的辛苦得到了回报:黄豆地里的青豆角压弯了杆子;茂密的花生地里黄花都谢了,想必泥土地下一定是硕果累累了;阵风吹得玉米地里沙啦啦地响,露出结实粗壮的玉米棒子。正是吃烤玉米的好时候,我希望妈妈骑得更快一点,因为我觉得我家的玉米也该成熟了。奶奶也应该在家里等着我了。

妈妈的车却渐渐慢了下来,并且不十分稳当地左右晃动。

“妈妈,是不是累了?停下来歇会儿吧。”

妈妈下了车,哥哥也停了下来。我递过水壶去,妈妈咕嘟咕嘟喝了好几口。她用毛巾擦汗的时候,我看见妈妈脸上的皱纹又深了许多。

一辆摩托车从我们身边驶过。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还有一个孩子。该是一家子吧!他们的脸上挂着笑。妈妈叹了口气,说:“要是你们的爸爸还健在,我们家可不就跟别人家一样的吗?”哥哥别过脸去,看着天边的夕阳,喉结好像在蠕动着。过了老半天,哥哥才说:“妈妈,不早了,快赶路吧。”哥哥的声音颤颤的。

妈妈揉了揉微红的眼睛,说:“可不是,快走。”

“妈妈,下次别骑车了,多累啊!”我说。

“哦,好!下次咱们也坐车。”

可是我知道,到了下次,妈妈依然会带着我们骑车回家。

(三)

成年。

休了四个月的产假,该上班了。我把孩子托付给了在老家的大姨和奶奶,这样,我就放心多了。每到休息日,回家自然成了我唯一的安排。三天两头往家里跑,花去我不少路费,不免开始心疼,索性买辆电瓶车吧,来去也方便。

骑上新买的电瓶车,一路观风赏景,也是一件别有意境的事。城市里太过喧嚣,到了郊外,忽然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回家的乡路早已不复是当年的旧模样。新近修整过的四车道柏油马路平坦而宽阔,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是美丽的花坛。道路的两边不再只是无边的粮田,缤纷的鲜花地十里飘香,被装点城古典色彩的垂钓场是城里人休闲的好去处。路边没有了五分钱一杯的茶水摊,取而代之的是刚从大棚里采摘下来的新鲜水果,沁人心脾,让人留连。

我把车子停在了路边,想,买个大西瓜吧,奶奶爱吃,小家伙也喜欢吃。想起上次在家的时候小东西捧着一块西瓜皮啃个不停,小脸上粘满了西瓜籽的样子我就想笑。几天不见了,他又会玩出什么新花样呢?买了瓜以后,我一边开车一边这样想着,不觉已到了家门口。

你看那院子里学步车中的小人,还没等我把车子停稳当就已经扑上来了。他笑着,咿咿呀呀的,是在告诉我他想我了吗?这是属于我的小生命啊!奶奶拄着双拐走来了,眯着眼,笑着说:“越来越讨人喜欢了,就像你小时候一样。”

像我小时候一样?那我小时候看见远归的父母是不是也如他一般兴奋,而他长大了会不会也如我一般割舍不下这份童年就缠绕在心里的乡愁?

(四)

篇10:乡路心情随笔

寒假里,我去了一趟多年未回的老家,一路上的拥挤、嘈杂与颠簸都因心中的迫切而有了别样的滋味。

脚下是一条平直的乡路,路边宽敞的屋子里,几位老人正聚在一起闲聊。这条乡路和记忆中的往事顿时牵引起我的情思,犹记得,十多年前,家乡的路只有两步来宽,坑坑洼洼,曲曲折折。车辆经过时,像扭“迪斯科”一般,掀起一阵尘土。大雨过后,地面就和起了稀泥,过往行人都跳着舞蹈般前行。大路的尽头有一间简单的土屋,常常从早到晚敞着院门,村里人在这里进出自如,欢愉地谈天说地,等着卖油条老师傅“好嘞!下一位!”的喊声。儿时,我常常被爷爷抱着来到这里,在土屋前的大槐树底下玩耍,伴着槐花香,静静地聆听着一屋子人粗犷朴实的笑谈声和像蚕儿撕咬桑叶般的炸油条声……

而今,我随着爷爷再次前往那间老屋。爷爷步履蹒跚地走在平坦的路上,边走边大口喘气。一进屋,爷爷就问屋子里的人,是否还认得我,炸油条的老师傅带上眼镜仔细打量了一会儿,还是摇着头说:“不认得了。”爷爷说出我的乳名,他才恍然大悟,用两只长斑的油手比量出一尺多长,说道:“只记得他这么高的时候,躺在我的炕上要槐花吃,没想到现在都长这么大了!”屋里的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路平坦了,房子新了,这里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热闹,槐树没了,曾经簇拥在这的人群也早散了,只剩下几位同爷爷一般年迈的老人留守在这里。他们在门口、村头守望着,盼望通向城市的那头走来一个个远游归家的.人儿。

这一天,我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独自拜访了村里的几位老人,恨不得把十多年的亏欠一次补上。每到一处,老人们都高兴地与我拉着家常,回忆着往事,仔细询问着我的情况。他们那慈祥的笑容、欣喜的神情和热情的目光,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双眼。我知道,这些曾经抱过我的老人既不需要我的供养,也不需要我时时刻刻的惦念,只需要我偶尔前来看看他们就足够了。可是,这十多年里,我却在追梦的过程中渐渐遗忘了他们,连这点小小的要求也未能满足他们。我很庆幸自己在尚未发出太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空叹时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感激他们一直期盼着我归来。

篇11:高中作文教学浅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既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发展和提高。其中,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在各类语文考试试题中,写作部分一直占有较大的考查分值。不仅如此,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会学生审题

众所周知,高中作文主要以话题或者材料作文为主。很多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难写,其关键在于无法正确审题立意。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课上,老师要加强学生的作文基本功练习,着重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比如话题作文,老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不同的短语,它的侧重点是什么,动宾短语以动词为主,偏正短语看中心词前面的限制性词语,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等等。经过老师上课的反复提醒之后,学生在作文写作的时候自然就会留一个心眼了,班级整体的作文水平至少在及格线以上。同时,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还旨在考验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所以我们要教学生在审题的时候抓住关键字,然后由这个关键字引申出去,由此则不仅抓住问题的关键,还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学生只要过了审题这一关,作文写起来则自然水到渠成。

二、让语言更加优美

作为老师,我们在课本学习的过程中,每学完一篇课文,都应该让学生随意收集自己所喜爱的作家作品,谈谈对他们的感悟。经常布置些随笔,让学生在随笔中,可以不限字数,不限文体,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抒发自己的真实心灵。这样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平时作文的束缚,往往能写出许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语言。而且随笔也可以记录自己平时身边的一些感人事迹,而这些事迹是完全可以用于我们的作文写作的。

三、收集好的作文素材

每次考试之后看着学生写的作文,我都痛心不已。因为一次考试的作文居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文中引用了雷锋、李素丽、孔繁森、张海迪等人的优秀事迹。我并不是说这些人的事迹不值得引用,而是觉得这类作文不再能让我感动。为什么学生在作文中不引用一些大家不常用的例子呢?稍微好点的作文,其实无非多了一点华丽的辞藻,文中依然难寻一点点的感动。其实,并不是生活中和历史中没有例子,而是没有学会活学活用,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分析哪些段落可以运用于哪些话题中。只要老师肯挖掘,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学生也不会一到了作文时间就拿出一大堆作文书来。

四、加强作文限时训练

在平时的语文考试中,我发现学生的作品有以下三个问题。(1)众多学生的作文字数不够;(2)字迹越来越差;(3)结尾普遍写得不精彩。平时布置的作文写作,学生可以在课下认真写,于是质量都普遍好一点。所以考试作文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一点———时间问题。要让学生能完全适应在考试的紧张状态下完成一篇优秀作文,时间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五、重视作文讲评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除了需要花大量时间在作文的批改上之外,还需注重作文的讲评。在作文讲评上,老师应该将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用他们自己的文章体现出来,摘取有代表性的段落分析得失,找到解决的方式,哪些笔墨是多余的,哪些又是该补充的。一堂成功的作文讲评课,不需要念很多优秀作文,而是让学生知道他们的作文为什么只值这么多分,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

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平时批改作文发现众多学生的作文出现雷同的假话,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太差。这与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中过分重视模仿、忽视创新有关。当然,我并不是否定模仿的作用。因为作文写作一般都从模仿开始。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迈出第一步后,紧接着就要创造,创造才是写作的真正目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在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现在学生作文中严重存在的雷同化现象,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严重萎缩,不能不说与片面强调模仿有很大关系。所以当务之急,作文教学由模仿性向创新性转型,确立学生作文训练的主动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新才能。

参考文献

篇12:乡路弯弯寄亲情散文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国家交通扶贫的力度加大,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快速实施,使乡村道路旧貌换新颜。止目前,不但各行政村都修通了水泥路,通了乡村公交车,而且绝大部分自然村也通了水泥路,安装了部分路灯,不管是晴天还是阴雨天,出行全是硬化的路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道路的落后问题。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经济兴”。实践证明,这些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以前农村不通水泥路,只有土路,首先是当地产的粮食棉花油料等农副产品往外运输难,不能物畅其流。其次是农民农闲时外出打工,一遇雨天道路泥泞,耽搁出行,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今天,影响了打工等经济收入。其三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真正成为了“水泥路”,一切都影响出行,彰显农村落后。反之,路通了,就能物畅其流,就能方便出行,就能增加经济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搞活农村市场,也方便了人们探亲访友,增进感情交流。

乡路弯弯,乡情浓郁。乡村水泥路修好后,从县城直接发往我乡我村的公交车,就像是连接城乡之间的一条流动的纽带,紧紧地系在一起。6月13日清晨,我陪母亲因白内障手术到县城复查眼睛,和本村的85岁的李凤仪就在村头遇见了公交车,7点半一起上车,定睛一看,是邻村的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和我们打招呼。我有很多年没见过他们,男的叫李小希,大集体时是大队的拖拉机手,现在下肢有病,拄着拐棍,他们赶早班车到县医院去看病。由于都是熟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车上叙起家常来一路不断,母亲感到很高兴,时不时也插入话题之中。公交车东拐西拐,接这个,上那个,大约车行20分钟到了双庙集,才上来一位年轻的女士让买车票,每人7元钱,我掏出一张50元的人民币,5人的车票我一块买了,而小希夫妻和李凤仪都争着掏钱,我说啥也不同意,我40年离开家乡,和他们很少碰面,今天巧遇了,这是缘分,几十块钱不多,但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母亲也非常支持我,乡里乡亲的,我感到很亲热。售票员看我是真心,也就接下了我的钱,司机当着大家的面表扬我:游子离家再远还是没忘乡亲啊!不但是我这样做,我看到车上的气氛一路上都很热烈,只有乡情才那样浓郁啊!十里八村坐在一辆车上,不是赶集哪有那个见面的机会呀,见了面都亲热得不得了,不是你说说外边的新鲜事,就是她家常理短叙个没完,几十分钟的路程在大家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中很快到县城了,为此,我很感慨那句俗话:“亲不亲,故乡人”呐!

乡路弯弯,精准扶贫。今年春天,父亲元月中旬刚离世,母亲彳然一身,又不愿意进城,信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没办法,我从省城回农村老家小住20多天,这才有机会很好地看看家乡的变化。我老家所在的县是出了名的国家级贫困县,30年前我在县委办工作,河南省有几十个贫困县,我县就是最贫困的五个县之一,当时叫特困县。1988年,我给县委书记代笔起草的第一篇论文题目就是:《抓住机遇,采取对策,加快平舆县脱贫致富的步伐》,后来被省委组织部首届中青年领导干部论文征集评选为优秀论文,为此,当时的县委书记还亲自在平顶山参加了全省组织系统优秀论文表彰会。我县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洪汝河沿岸地洼易涝,十年九灾。当时有种形象地说法,我县是洪水走廊,下游新蔡县是洪水招待所。而我老家就在洪河边上,与新蔡县仅一河之隔。关于我村的基本情况,“文革”期间整党时,工作队长这样形容:“两河(洪河、清河)一港(白港)加一坡,8000亩地老灾窝,两县(平舆、新蔡)四社(万金店、杨埠、李桥、黄楼)交界处,阶级敌人暗藏着”。从我记事起,我老家就是温饱不及,吃的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住的是“泥巴房子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特别是遭遇“75.8”特大洪水,家家户户都是一贫如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平舆县,吹绿了家乡的沟沟坎坎,首先是农村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到2000年彻底解决了温饱,逐步迈步于小康生活。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就我村而言,不仅家家户户实现了电通、电话通、电视通、乡间道路“村村通”、自来水通、公交车通,互联网通,还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和田间地头,建成旱涝保收田,既稳产又高产,粮食亩产由大集体时的300来斤猛然增产到千把斤,农民真正实现了刚解放时“点灯不用油,种田不用牛”、“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洋犁子洋耙”的梦想。现在,吃饭讲营养,穿戴讲时装,居住是楼房,用的讲时尚,连七老八十的老人人人都在使用手机,几十辆小轿车也开到寻常百姓家,到2020年,家乡一定能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到2035年农村一定能基本实现现代化!

篇13:关于家乡的美文欣赏:乡路弯弯

说起我家乡的路,谁也说不清存在了多长时间,更没有人说清还能存在多久。只知道在这个昔日穷乡僻壤的乡村小路上,曾经演绎了我们村庄的悲壮与辉煌。从这条通往村外的小路上,走出了商界能人和县官,金榜题名出了举人和秀才,在县志史册上留下了村民引为自豪的骄傲和光彩。四十年前,不甘受穷的家乡人,怀揣梦想与希望,在身无分文的拮据窘迫逼迫下,毅然决然从这条满是泥泞的乡路走向外面的世界。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有毅力,汗珠子落地摔八辦,天山脚下、东北边疆、东南沿海、西南边陲、非洲森林,处处留下了家乡亲人勤劳的身影。

是的,家乡的路承载着几代人的辛酸与痛苦、追求与辉煌。残垣断壁的风沙小院,被一栋栋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楼代替了;晴天飞沙扬、雨天泥汪汪的羊肠小道被宽阔笔直、路旁绿化的水泥道路代替了;赤脚裸背拉架车、赤日火烤收割忙的秋收时节已经不复存在了!小轿车在村路上穿梭,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里奔跑,酥梨泛黄,枣儿红了,大红柿子满树挂,田野菊花飘馨香……我那故乡的小路啊,改革开放四十年,你真叫人恋恋不舍,我真为你的华丽蜕变而骄傲!

我徘徊在乡村的路上,感慨万千。我曾记得,在我童年的时侯,每当三伏盛夏时节,父老乡亲们早早起了床,东方地平线刚刚泛起红色时,他们就肩扛锄头沿着从村里通向田野的小路下地劳作了。他们不顾天热口渴,一直干到烈日当头的中午,才拖着万般疲劳的身驱沿小路回家。现在的乡村路上,我再也看不到那个头戴草帽、肩搭毛巾、两脚泥巴、汗流浃背从田间地头荷锄步行回家的人,更不会看到框着一篮子青草、背着一捆秫叶或推着一辆木轮小推车,上面载满了青草的人,绊绳搭在肩上、推着小车在泥泞不堪的乡路上艰难前行的身影。人们的生活已不知不觉地从田园式的慢节奏转变成如今迅即万变的快节奏。随着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世代居住在乡村的农民将彻底告别泥墙土屋,搬到统一规划的社区楼房里居住,走了几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乡村道路将随着美丽乡村统一规划和布局而改变。到那时,乡路弯弯的图像只能永久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不复存在了。

童年的记忆是令人难忘的。我在想,当人们踏着这不再弯曲的乡村小路到重新规划的责任田里开着机器去耕作时,脑海里是否还能回放出原来乡间羊肠小道那个模样?可否还能找到故乡的影子?可否还能找到儿时在走过的乡村小路上曾经留下的串串足印?

呵,乡路弯弯。这弯弯的乡路,既连着游子淳朴的乡音与乡愁,也寄托着游子对乡亲们的眷念与祝福。弯弯的乡路,你既承载着乡村厚重的历史,也延伸着乡村鲜活的未来。

乡路弯弯,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篇14:高中作文教学研究

一、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词句基础

对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词句基础。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足以看出阅读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积累到大量的优美的语句与素材,而且在对优秀的作品的品鉴中可以借鉴其作者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积极的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仅如此,丰富的阅读精力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腹有诗书气自华”,以加强学生的写作内容的深度与厚度,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

二、拓宽写作范围,养成日常写作的习惯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强调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的开拓。新课标提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资源可以扩展到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等,甚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可以写作的素材,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写作资源挖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日常写作的习惯,在日常写作的积累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家庭,积极地参加户外活动,丰富自己的实践内容,为写作创造更多的资源。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许多学生的作文中都有这样一个问题:全文散漫随意,缺少精密的布局。很多学生在日常写作中都缺少对整篇作文的把控能力,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这样的文章通常都是拿不了高分的“低质量”作文。因此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其写作前奏是非常重要的,在写作之前需要准备什么呢?

首先就是对作文要求进行确认,以掌控整个文章的方向,不至于跑偏。其次就是对文章的主旨、中心进行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主旨非常重要,因此在写作之前确定好作文的中心主旨,主旨中心一定要贴合实际,并给人启迪。再次就是围绕主旨中心进行选材了,对材料的选取一定要结合主旨中心,材料也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然后就要对这些选取的材料列提纲,可以根据发生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其他,详略也可根据自己的意见,但是步骤一定要清晰。下一步就是要对文学体裁的选取,根据自己写作的内容的需要选取相应的题材,然后就是选取适当的修辞手法。文章的结构、步骤也要进行合理地安排,从作文的全篇再到局部都要精心地安排。最后就是对作文题目的确定,一个好的题目可以说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所以对于题目的拟定一定要花一些“巧心思”。

四、赏识教育的运用

赏识教育即以鼓励为主要手段,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赏识教育归根结底是运用心理教育,鼓励、赏识等一些外在意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因此在作文写作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积极地鼓励,多以肯定,就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提高写作能力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独特的个性与思想情感进行积极地鼓励,并引导发展,还可以将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在全班进行表扬,并且让同学们互相借鉴,积极地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上一篇:读十九大报告心得下一篇:七年级冀教版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