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跨进高中那个门槛

2024-05-16

高中生作文跨进高中那个门槛(共3篇)

篇1:高中生作文跨进高中那个门槛

跨进九年级门槛作文

好似流星划过天边,我的初中生涯已经走过了一大半。当我在九年级门槛前踌躇时,人生的转折点正向我招手。

从七年级开始,一个念头在我心底萌芽:九年级的生活是怎样的?那时我对九年级既憧憬又害怕。我憧憬飞得更高,我害怕那没头没脑的枯燥。

但是时间不会因为我们的想法而加快或停止。

在九年级这个隧道里游走,我并不担心自己能不能抵达美丽的彼岸,仿佛彼岸对我不太有吸引力。

中考这个警钟,我也总是爱搭不理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在时间的慢慢流逝中,我开始一点点醒悟,一点点明白。

老师们都喜欢念“紧箍咒”,像是怕哪一天我们脱缰了,就再也拉不回来,于是喋喋不休地、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别等坠落山崖时才追悔莫及。同学们啊,清醒吧,幸运女神不会眷顾懒惰的人,她只会把神圣的机会留给那些勤奋的人。

而我们,七年级就应该停停浮躁的`心,认认真真思量一下,怎样为自己的人生添一笔色彩。老师的话如同一声巨响,触动了我的每一根神经。恍然明白,到现在自己还像一个沉睡的人,我该醒醒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可我没有一腔热血,只有平平凡凡。

老师说我属于知道学习却不爱好学习的一类,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却又不愿意为学习做些什么。只要没人监督,我们随时都会疯起来。

我们不在乎,我们的父母就不在乎吗?想想炎炎烈日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想想我们肆意挥洒的零花钱是他们一点点积攒的血汗钱,我们有什么理由再去叫板、再去顶撞?现在要做的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给父母一个交代,给老师一个交代。

或许老师说得对,农村出来的孩子,除了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知识改变命运,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梦里没有彩虹,强壮的大树不会一直庇护我们。我们这些摇曳的小树应该在艰难逆境中学会战胜自我。先苦后甜,才是真理!

九年级了,是该奋力一搏了。我们应该为未来好好策划策划,活在当下,要把握当前。

希望之花还在燃烧,伸一伸手,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机会就在眼前,任它消逝,是不是太不珍惜了呢?

有时候,人要有点野心。

篇2:高中生作文跨进高中那个门槛

你可以容忍自己不优秀,你也可以容忍自己不漂亮,但你决不能容忍自己失去信心和勇气。你可能只能做一株平凡的小草,没有红硕的花朵,没有强劲的枝条,但这就是你,也只能是你。你要记住:并不是所有的光环都属于自己,有时候,看淡一点,也是自我闪光之处。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美丽。

在这个鲜艳又危险重重的人生之路上,我们要扬起自信的标旗,带上年轻人的冲劲:走吧!去闯一闯!可能我们的羽翼还未丰满,也许我们还有很多的疑惑和犹豫,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像悬崖上的雏鹰一样,带着展翅高飞的志向和敢做敢当的勇气,勇敢地跨进青春的门槛。

走着走着,单纯的你会因为大自然的奇妙而轻易感动,会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伤心落泪。有时,你热情似火,有时,你却心静如水。青春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就像缠绕的线团,让你迷惑,又像一块活化石,那么深奥。

但是,你会渐渐发现,长大也是一件烦恼,也许我们会讨厌大人们阿谀奉承,圆滑世故的嘴脸,讨厌同学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攀比,讨厌事事不顺心。因为单纯的我们想保持自我,难道我们要失去童真来适应如今的社会吗?不,就算你保持了自我,可是心会浑浊。几乎没有人能都做到“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是,这些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成长本就是人生的必需品,我们既然不能回到过去,那就仰望未来,走好青春。

就此起航吧!不要犹豫,不要害怕,站在青春的门槛前,畅想未来,准备好勇敢地跨进青春这道门槛,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奋斗,勇敢地大步走向未来!

篇3:跨过高中历史学科的三“道”门槛

一、道

道是何物?《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另一说法, 道即要从头开始行走。那么高中历史教学的起点在哪儿?头在哪儿呢?

常讲的无间道 (无间地狱) 也为“阿鼻地狱”, 是佛经故事中八大地狱中最苦的一个, 也是民间所谓十八层地狱中最抄底的那一层。凡被打入无间地狱 (无间道) 的, 永无解脱希望, 要经受五种无间。第一“时无间”, 无时无刻不受罪。第二“空无间”, 从头到脚都受罪。第三“罪器无间”, 各式各样刑具无所不用。第四“平等无间”, 用刑不论男女均无照顾。第五“生死无间”, 重复死去无数回还得继续用刑。经过如此这等历练, 才能真正浴火重生, 凤凰涅槃。我想, 历史教师要达到历史教学的至高境界, 同样也要经过此等的历练与涅槃。

许多历史教师精彩课堂背后无疑是浸润了他们的辛勤努力, 真有如经受地狱中的五种无间一样, 这是一种怎么的苦啊, 但他们的一番寒彻骨给了我们阵阵扑鼻的香味。如历史语言精练动人, 教学设计精巧, 环节过渡自然、史料新型丰富。有老师在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解放战争》这一课讲解中, 分成了如下四幕。第一幕:山雨欲来风满楼———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第二幕: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战略防御;第三幕: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第四幕:将革命进行到底———北平谈判、渡江战役。还有老师在《抗日战争》这一课讲解中分成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野蛮侵略, 血债累累;第二篇章众志成城, 合作抗日;第三篇章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整个设计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花了一番心思。他们的高超的教学技艺及表现让笔者突然明白高中历史教学的起点就在我们自身, 历史教师首先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 要不断锤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是自然水, 而自然水来自于教师平时多读书、多研讨、多反思、多学习。虽然我们倡导学生主体, 但教师的主导是无法代替的, 新课程背景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 需要我们的精讲、巧讲。

二、门道

所谓门道就是方法、途径的意思。说白了也就是不同的年级, 不同的课型教师应该怎么教, 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历史学科的教学门道, 首先应该体现一个学校的校本教学方法或特色。如笔者所在市区某校的“目标教学策略”分成了“揭示目标、指导自学、自主学习、当堂检测、点拨启发”五个步骤。而课堂教学上历史教师通过“少教多学”还学生自主时间, 通过“当堂达成”让课堂灵动高效。这样, 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五个”转变, 即教学理念上:教师变“讲”为“导”;教学手段上:变单一的“师生互动”为多边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方式上: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学生参与上:变“部分参与”为“全员参与”;教学效率上:变“课后暴露问题”为“课上暴露问题”。

其次, 我们要把握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原则。如在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 以师生互动为主, 通过讲述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学生学习的历史史实更加具有生动性) 、问题探究法 (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 在学生自主的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够理解知识点) 、讨论法 (针对本节课程的难点提出问题, 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从而加深对本节难点的理解) 进行教学。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与生成性。另外, 我们要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生动而恰当的史料进行研习, 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多种思维能力。如获取、解读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分析比较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三、味道

所谓味道即滋味、情味和意味。饭菜没有了味道, 吃饭就不香了。课堂没有了味道, 学生也就敬而远之, 也就谈不上教学效率的提高了。而今天的展示课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味道, 让我们大饱眼福, 大为赞叹, 感悟了历史, 升华了情感。

历史的滋味也就是课堂要有浓浓的历史味。如历史教学中如果呈现过去的影像、图片和原始史料就会让学生和听课者如见其人, 如闻其事, 身临其境, 深受感染。如在必修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教学中, 如果采取几组有说服力的对比数据, 就会让我们感受到敌强我弱, 敌人的凶残, 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深刻。

历史的情味就是课堂要充满情趣, 能够激发学生学史兴趣, 从而达到“史趣活来”的效果。历史教学缺失了情, 便丢掉了感染力;教学缺少了趣, 便没有了吸引力。历史教师在讲课中应该把个人的情感、生命体验与历史生命交相融合, 让教学语言的饱满深情, 抑扬顿挫, 穿透人心、撞击心扉。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三趣:导入新课引发兴趣、教学过程保持兴趣、巩固练习提高兴趣。历史素材的选取具有趣味性、教育性, 所选材料均是历史上芸芸众生中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命活动记录,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引导学生正确判断真善美、假丑恶。

历史的意味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感悟历史, 以史为鉴, 深受启发。教师在课堂上意味深长的讲解, 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如《抗日战争》第三篇章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可以联系社会现实设置两道探究题: (1) 导致中国民众普遍反日情绪高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什么? (2) 你如何看待材料中部分国人的所谓“爱国”行为?学生会在对日本的野蛮侵华深恶痛疾的基础上, 理性地感到处理今日的中日关系的重任和责任, 从而明白要正确对待排日情绪, 大力倡导理性爱国。

高中历史教学可探讨的话题很多, 如我们要注重历史与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要注重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探寻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注重贴近学生身边的历史, 探寻有利于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教育的最近发展区;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 探寻有利于学生感悟历史的生命意义的最近发展区。但把握历史教学的道、门道和味道, 才能真正走过历史教学的三“道”门槛。

上一篇:生产企业销售合同下一篇:暂缓就业手续办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