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情况调查

2024-04-22

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情况调查(共9篇)

篇1: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情况调查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农委、科委、妇联、共青团等单位,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赶集活动。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了农业科教节目。2002年开通了CCTV—7套节目进村入户工程。以农广校为主要培训基地,开展中等技术教育、绿色证书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一、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2006年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县长崔黎任组长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协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开展并扎实做好培训工作。各乡镇明确一名副书记(副乡镇长)负责这项工作,配置专门管理人员,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督查,实行奖惩。为使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县项目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实施效果进行总评。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示范作用差,周边带动户不满意的科技示范户取消资格。

3、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制定“2006年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对办班管理、教学环节、经费管理、奖惩等制定出相应的办法和制度,明确管理者、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培训机构签订责任书,建立专业农民档案、行政部门监管制度和对技术人员、专业农民的评价考核制度。完善培训评价体系,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免费给专业农民发放一张技术人员培训效果调查表,一本技术手册,给专业农民和普及性培训户发放一张明白纸,在具体的岗位培训中,把“四个一”与一个培训基地(或一块试验田)结合起来,达到理沦教学和实际运用有效结合的目的。

4、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每一个培训作物设一个首席专家,具体负责本专业的技术答疑、技术指导和选聘教师的培训,制定本专业的教学汁划,组织编写教材等。每一个首席专家都具有高级技术职称。首席专家通过就地办班培训专业农民,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现场指导,开展普及性培训,分层次逐渐深入,达到培训全县主体农民的目的。

5、实行“六结合”、“六统一”和“五固定”的办班培训模式。即传授知识、科技教育与推广新技术相结合;培训工作与生产相结合;理沦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集中面授辅导与平时学员自学相结合:技术培训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县、乡镇共同办学相结合。统一培训规划;统—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师资;统一教材;统一档案管理;统一考试考核。有固定学员、固定班主任、固定指导老师、固定培训场所和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二、建议

1、重点做好中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的作用,继续办好相关栏目及技术讲座;利用现场会及现有电教设备,组织学员在看中学,学中干,进一步扩大受训范围,为培养新型农技人员做好技术准备。

2、抓好科技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充分发挥“点”的示范作用。

3、抓好在职技术干部的再教育工作。部分技干技术老化,技术更新已成为当务之急。聘请省市农业专家结合本地实际来颍讲学;选派部分中青年技干有针对性的到外地考察学习,从而达到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目的。

4、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篇2: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情况调查

XX区10万农户,33万多农业人口,是忻州市最大的玉米主产区、奶牛养殖区和蔬菜种植区。XX~XX我区实施的以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专业、奶牛高效养殖技术专业和温室蔬菜大棚高产种植技术专业为培训内容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省农业厅,把XX的“山西省农业科技下乡入户工程启动仪式”放在了我区奶牛养殖业发达的义井乡真檀村举行,这不仅是对我区农业部门的高度信任、对全区农业科普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区乃至全忻州市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促进。自承担这一项目后,立即组织实施,成立了由农业局、财政局、团委组成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组建了统一培训机构,制定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计划》,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开展了培训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二00四年~二00五年培训任务。现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

培训实施情况

一、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项目管理,确保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对此项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区里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阎林英为组长,农业局长周未田、财政局总会计师刘晋来、区团委书记李文田为副组长,高级农艺师、农业局副局长王建林为首席专家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资金保障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由项目首席专家、各专业首席专家为首,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中心、蔬菜服务中心等涉农部门及海运学校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小组。技术组共有教师31名,都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培训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包点到村。参加项目实施的13个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组织配合开展培训工作。整个项目的实施单位两个,分别是XX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山西省海运职业技术学校,共设立培训教室

个,都具备电视、VcD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建设培训基地

个,其中玉米专业3个,蔬菜专业2个,奶牛专业1个。

在项目管理方面,开发了“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管理系统”软件,使得整个项目在核心农户挡案管理;教师、教材、教学管理安排;相关政策法规学习汇综以及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更加科学、高效。

二、创新培训模式,千方百计提高培训效果

我区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初期,按照“进村入户,核心培训,包教包会,示范带动,全面覆盖”的原则,在全区13个乡镇办事处全面展开,其中玉米专业1500户、蔬菜专业200户、奶牛专业300户。确保通过核心农户的示范,带动全村及周边村的农业发展,结合“四个一”(即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科技教材、每个培训点一张技术光盘)的发送,在XX年冬XX年春的农闲时节,首先在13个项目实施乡镇分别召开了由项目涉及村的支部书记、村长参加的科技培训进村入户动员会。为了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确保培训效果,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采取核心农户专业性培训与普及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教室授课和基地大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的方式一是核心农户培训与普及性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核心农户的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吸收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除培训XX户核心农户外覆盖普通农民3.5万户;二是集中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办班15次,其中玉米专业8次,培训农户2500户;奶牛专业5次、参加人数600余人;蔬菜专业3次,参加人数900多人次。玉米专业的培训以进村入户培训为主,涉及的54个项目村,平均进村1.8次,在村委会、街道、农户小院、田间地头小规模培训200余次。农忙时节,有的项目实施村农民白天忙农事人员难组织,我们就采取晚上以村集中办班的方式对核心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利用晚上的时间共办班20余次。XX年3月17日从省农科院、农业厅蔬菜办请来专家在区政府大礼堂举办了“全区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会”,参加培训的有“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蔬菜专业核心农户200名、区农口有关科技人员、主要菜区的广大菜农共计人数800多人。XX年3月25日以4个奶牛养殖项目实施乡镇为单位,举行了奶牛高产养殖集中培训会,授课教师除了项目技术组的讲师外还请了市里的奶牛专家,300名奶牛养殖核心农户参加了培训,还有奶牛养殖村广大的奶牛饲养户,人数达450多人。在整个阶段的培训活动中,发放教材2300本、技术手册XX册、各种资料8000多份,科技光盘90余张;三是培训基地展示田观摩与现场指导相结合,XX年9月8日、10日、13日、15日,我们先后组织奇村镇、播明镇、东楼乡、秦城乡、合索乡、解原乡等乡镇农民,举行了4次大规模的基地示范田观摩现场指导培训会,主要参观了:⑴卢野基地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区,共有56个示范品种,占地20亩;⑵项目单位和XX区种子管理站共建的玉米新品种展示基地;3)项目基地和农业开发办共建的董村镇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占地150亩,30个品种示范;4)原种场玉米优良品种示范园。核心农户通过亲眼目睹了各个优良品种的主要性状,玉米高效栽培各项新技术的使用效果,亲耳聆听了培训教师的现场讲解,理论联系实际为巩固所学技术指导高产高效的玉米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地观摩培训的人数达到1500人,这种观摩培训的模式用时短效果好,受到了广大核心农户的一致好评。

培训教材和资料除了省、市农业部门精心编辑出版的农业实用技术书籍外,我们通过技术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调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农民的需要,专门印发了技术手册、农事明白纸和大量的技术资料宣传单。针对我区实情和项目要求,共精选17项实用技术重点讲授推广。

其中玉米高产种植技术:(1)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技术(3)玉米品种优化技术(4)玉米化控技术(5)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6)玉米立体种植技术(7)玉米配方施肥技术(8)玉米种子生产技术。奶牛高产养殖技术、:(1)奶牛品种改良(2)奶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3)奶牛高产养殖(4)奶牛疫病防治技术(5)奶牛秸秆青储饲料加工技术。温室大棚高效栽培技术:(1)大棚水果栽培技术(2)大棚蔬菜栽培技术(3)大棚沼气利用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都是当前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除此外,还结合农业政策、法规对农民进行了普法教育。

为了使“核心农户的选择更具有代表性、培训内容讲授更具有针对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技术组及包点培训教师与各村干部对科技培训的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根据各村农民具体情况和要求,有的村对核心农户进行了个别调整,有的村调整、增加了培训的内容。许多项目实施村通过前一阶段培训工作实施的进一步认识,对培训工作相当重视,如奇村镇唐林村还专门成立了科技培训协会,由协会根据农时、全村科学种田的需求联络、安排培训的具体事务。甜糯玉米种植户,成立了甜糯玉米协会,协会培训单位联合进行了甜糯玉米绿色食品生产操作培训。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管理考核要求,我们投入一写经费设计开发“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管理软件”,对核心农户全部计算机规范管理,同时建立对技术人员和核心农户的评价考核。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均受到了乡镇和村里的大力支持,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我们在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立了热线咨询电话,共接受农民技术咨询电话262次,其中播明镇农民反映出苗后的玉米出现大面积的异常现象,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及时前往诊断,指导农民进行了补救措施。

三、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把有限资金效果最大化

培训经费按项目实施进度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项目实施所需资金及使用情况,实行审计制度。审计报告和资金预算、决算一并报项目办公室审批列支。项目设立专帐管理,一支笔审批,统一开支范围,统一报销程序,统一费用管理,建立完整的财务档案。资金的使用主要用于购买、编印教材、技术材料,明白纸,购买培训器材,以及包村教教师讲课培训费补助,交通费用等。

四、建立监督监管机制

为了保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落实,区农业局成立了监督考核小组,建立了对技术人员和核心农户的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与技术人员签订了责任书,监督考核小组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进行严格考核,不定期进村入户抽查,通过与核心农户访谈和由核心农户填写评价表,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按考核分数排出名次,与考核、职称评聘挂钩。凡弄虚作假的,考核视为不合格。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核心农户的考核,由技术人员测评和全体村民评价,考核合格的发给绿色证书,考核不合格的,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第二部分

项目实施的成效和一些成功典型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我区玉米种植、奶牛养殖、城郊蔬菜种植效益,促进玉米、奶牛、蔬菜这三个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全区农民的科技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我区农业科学种田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了常规玉米、特色玉米、蔬菜等绿色食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服务创新。在XX名核心农户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种田大户、养殖大户,更主要的出现了不少自己种田、养殖,又能在本领域提供相关服务、带动更多农户发家致富的农民经纪人。

玉米专业核心农户孔中秀,通过项目培训和自己钻研掌握了一套因地引种,高效种植甜懦玉米的技术。他自己家里的10亩地全部种植了甜懦玉米,同时还担任一个公司甜懦玉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技术员,负责2个乡镇6个村近XX亩甜懦玉米的生产任务,带动一批核心农户推广玉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合理安排轮作,亩产值达1700元以上,农民纯收入达千元。还有核心农户崔玉卯凭着自己掌握的过硬技术,承包土地300亩,合理选择品种、安排播期,全部种植甜懦玉米,收到很高的经济效益。

蔬菜专业核心农户赵黄科,担任着南城办事处新农村的村主任,按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会的要求,认真学习种菜新知识,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种植观念,科学种植蔬菜,效益稳步增长,他种植的温室,创下了亩收入28000元的好成绩。具体情况如下:茬口安排:按照温室蔬菜生产工艺流程,一年两大茬,西芹——西红柿两茬生产模式,西芹7月下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元月上旬采收上市,7月中旬拉秧,对比前向年西葫芦一大茬生产,生产周期延长,西芹秋季和平病害少,西红柿采用冬春茬产量高,采收期长,效益较好。田间管理:蔬菜整个生产期管理全部采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种植管理模式,注重科学,实行配方施肥,西葫芦吊架,并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注重西芹、西红柿品质的提高,增加经济效益,对比前几年大肥大水,缺乏科学田间管理,随意盲目浇水、施肥、喷药,生产成本大下降,田间病害得到全面控制。赵黄科温室实种面积0.6亩,西芹产量3200千克,收入2560元;西红市产量4000千克,收入13800元,折合亩收入27933元,效果明显。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了温室蔬菜大棚生产技术培训基地,在他和其他核心农户的的带动下,全村逐渐缩减的温室蔬菜面积05年增加到240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亩收入达23000元,成为忻州市郊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XX区曹张乡高村是我区奶牛养殖大村,也是奶牛核心农户最多地方一个村,核心农户秦俏平经营良源忻定奶牛场,存栏奶牛60头,其中产奶牛34头,过去每头牛平均日产奶16公斤,由于多年来养殖技术落后一直没有较高的经济效益。XX年成为核心农户以来,认真学习奶牛相关技术,从奶牛的配种输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到种植优质牧草都认真钻研,精心领会。通过把掌握的新技术运用到牛场的管理经营中,到XX年下半年,存栏奶牛从外部观察有了明显的改善,配种方面也开始给每头奶牛建立挡案,杜绝过去的近亲繁殖,逐步使品种优化。饲料管理上以贮青为主,再加上搭配苜蓿粉和精饲料,产奶量逐月上升,每头牛平均日产奶达23公斤,经济效益也逐步提高。同时牛场也形成一套“推良种、喂贮青、阶段养、标准给、科学管理”的科学饲养规程,管理上重点抓四个环节:一是抓良种,严把母本关;二是抓防疫,严把抗病关;三是抓青贮,严把饲养关;四是抓方法,严把技术关。高村的奶牛养殖通过我们在这里建培训基地,无论是象秦俏平这样的养殖大户,还是养3头5头的小户,养殖技术上均有很大的提高,正逐步成为蒙牛、古城等国内几个大奶业集团的优质牛奶生产基地。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生产要发展,科技是关键。要把现有科学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必须有一批新型农民。综观我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经济落后,从财力人力上还不能更好地利用国家实施项目的东风,配套一定资金更好地促进农民科技普及的有效途径,尽快提高我区农民科学种田的整体水平;二是培训专业不能与项目村产业更细致紧密地结合,虽然玉米是忻州农业的主导产业,但各县各村情况各异,比如有的村以种植红薯出名,有的村是多年的蔬菜制种基地;三是在数量有限的核心农户选择上还不能做到更具代表性、典型性;四是在培训模式和手段上尽管我们也下了很大力气,但总体效果还不是更好,同时自身的科学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篇3: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方法

1 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

1.1 明确培训目的与要求

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 要求使其能够掌握示范或推广项目的技术, 并能够熟练操作。同时, 还要培养其对农民的影响能力, 协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传播新技术。

1.2 分析科技示范户的知识结构和心态

科技示范户的学历在农村相对较高, 且有一定的影响力。一般示范户选择的都是一些当地的技术骨干, 其影响力较强, 受人尊重, 并且思想活跃, 接受新事物、新概念、新技术较快, 是属于革新性的农民, 是农村中的能人, 他们有主动参与的需求及明确的学习目的, 是农村中的先进力量[4]。

1.3 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一是讲授示范或推广项目的技术要点, 培训操作技能;二是鼓励其为当地农民服务;三是传授其如何影响农民、传播技术、消除保守思想的方法。

1.4 培训方法

该地区总结几年来的经验, 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三点一线”的科技示范户培训法, 此方法包括如下4个环节:一是短期培训。在进行项目示范之前, 培训人员应结合当地正常生长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二是组织现场参观、示范培训。此种培训方法可以使科技示范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在进行项目示范之前, 组织科技示范户到试验田, 由推广人员对其进行实地操作和讲解, 并让科技示范户按照推广的方法进行处理, 直到其掌握为止。三是田间指导。在项目示范的过程中, 每周用1~2 d由推广人员进行田间巡回指导, 解决在示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就普遍问题再进行短期再培训。四是个别接触。为了提高示范户的示范兴趣, 农业推广人员应经常与示范户进行沟通, 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加强协作。

2 对普通农民的技术培训

农民群体众多, 是农业生产及项目推广的主力军。因此, 应通过技术培训, 提高众多农民的生产技能, 为项目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1 农民独特的心理特征

多数农民具有共性的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自尊心强, 自卑, 致富心切, 又怕冒风险, 从众和盲目心理, 埋头苦干, 耿直, 刚强, 朴实, 怀疑外来者, 缺乏安全感等。

2.2 培训方法

一是“四个一”声像培训, 即每乡1盘录像带, 每村1盘录音带, 每户1张“明白纸”, 关键季节上1次课。应用现代化的声像手段, 进行知识的宣传、扩散, 图文并茂, 生动逼真, 对农民更有吸引力, 农民易于接受。二是由科、教、推3个方面联合组成巡回讲师团进行宣传培训。这种形式要深入到农村基层, 根据农民参与、从众的心理, 调动广泛的积极性, 有一定权威性, 容易赢得农民的相信。三是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在一些交通要道周围、公路两旁或集市所经路旁布置好示范点, 做成醒目的标记, 使人只要从此经过就能参加讨论, 或通过组织大家到示范户的示范田参观观摩, 通过示范户的讲解、操作, 加以传授, 再加上技术推广人员的补充, 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四是发放技术资料。通过印发各种信息资料, 把一些新技术、新信息传递给农民[5,6]。

2.3 注意事项

在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当中, 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尊重农民的个人意见, 不能强迫农民接受, 做到“劝之以心而非劝之以身也”;二是要选择好培训时间, 特别是个别访问, 一般不要在农民繁忙时进行;三是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四是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 坚持“学中做, 做中学”、面对面指导、实践动手操作, 这样农民才容易掌握技术技能, 创造更大的财富[7,8]。

参考文献

[1]徐丽艳.对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0) :317-318.

[2]罗映秋.发挥农广校教师在农民培训中主导作用的实践与探讨——以云南省江川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为例[J].云南农业, 2013 (2) :67-69.

[3]孙敬国, 宫同瑶, 安丙俭, 等.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现状研究述评[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3 (3) :102-108.

[4]孙红宇.当前农民科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3 (6) :16.

[5]郭霞.基于农户生产技术选择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8.

[6]吴茂东.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制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5.

[7]易建平, 乔德良, 吴同胜, 等.湖南醴陵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分析[J].农民科技培训, 2009 (9) :5.

篇4: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情况调查

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现状

1.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提出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和有关调查显示,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但多年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农民在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六部门制定的《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一2010年);2004年,农业部联合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6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06年,农业部依托农广校系统,启动实施实施了“百万中专生计划”;2007年,农业部、中国科协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通过新型农民五大科技培训工程实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个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正逐步形成。

2.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效果

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的分析报告来看,几年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农广校、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主要依托,广泛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民间组织参加,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目前,全国有县级以上农广校2877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中专学校339所,农村职高4200多所,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24万个,乡级农业推广站16.7万个。

二是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更加健全。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农业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这种机制对农民更具有吸引力,运行更有效,实施效果更能够得到保证。

三是农民教育培训运行模式更加丰富多彩。各地区针对农民教育培训的不同对象和需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绿色证书培训模式、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模式、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模式、农业远程教育模式等。这些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绿色证书工程自1994年实施以来,共对3200万农民进行了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1400万农民达到岗位规范要求并获得“绿色证书”,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自1999年实施以来,共培养了583万名跨世纪青年农民和新型农民,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当地生产骨干和致富带头人;阳光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到2007年年底,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30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073万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农广校、农职校在“十五”期间,为农村培养了150万名中专生和大专生,他们大多在基层从事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氛围更加浓郁。目前,各地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扶持政策越来越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宽松。社会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3.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存在不足

目前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内容难以契合农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的没有结合农业生产形势和农民实际的需要,培训形式不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授课的语言不够通俗易懂;在培训过程中以单纯的种养技术为主,忽视了农村二、三产业知识的培训,较少注重农民的市场意识、经营理念培育。农民对培训对象没有发言权,只有被动地接受培训,积极性不够高。二是培训工作脱离农村工作实际。农村生产生活有明显的规律,如果在培训过程中不尊重这些客观实际,培训工作就难以为继。三是部分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本末倒置。当前培训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培训机构的“东家”是政府主管部门(如当地财政部门、农业部门)。为了争夺培训市场、拿到培训经费,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往往是“主管部门满意度最大化”,而非“农民受益最大化”。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对主管部门的意见关注度远远大于对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力度,于是培训机构表现出“不是为农民培训,而是为主管部门培训”。

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项目下达单位对整个培训工程的实施缺乏一套有效的评价和准入机制。往往注重下达任务而缺乏对实施效果的准确考评。即使在工程验收时,所制订的评价体系也不够科学、健全。评价内容上,定性考核多、定量指标少,宏观考核多、微观评价少,重目标考核、轻过程管理。评价方式上,简单地采取调查、走访、测评方式,不重视参训农民的意见。

解决上述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验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在培训中和培训后开展实施效果评价,将评价结论作为培训经费的拨付、后续培训工程实施单位选拔和工程实施优秀单位评选的重要参考。以此不断规范项目实施单位的培训行为,提高他们的责任心;通过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

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检查验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

1.主要评价指标

为了较为准确地评价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施效果,我们初步构建一套适合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检查验收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式,通过采用现场资料抽查、问卷调查、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得相关评价信息以达到准确衡量培训的效果。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确定建议采用德尔菲法,由任务下达部门组织,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

(1)第一轮专家咨询

任务下达单位邀请相关专家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每组指标进行考虑,亦可考虑删减或增加指标。每位专家独立工作,对每一指标都给予新的权重赋值。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束后,组织单位对每位专家提出的评价指标权重赋值进行整理和相关分析。

(2)第二轮专家咨询

第二轮专家咨询与第一轮咨专家询方法基本相同,但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对争议较大的项目列出所咨询专家反馈情况汇总及分析,以供咨询专家进行第二轮决策时参考。通过第二轮咨询,专家意见将逐步得到集中,据此可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3.评价结果分析和应用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由任务下达单位组织专家对任务承担单位进行工程实施的检查验收,并逐项给予评分。不同的评价档次可作为培训经费的拨付、后续培训工程实施单位选拔和工程实施优秀单位评选的重要参考。

篇5: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情况调查

中共xx县xx镇委员会

xx县xx镇人民政府

0000年0000月0000日

xx县xx镇xxxx专业合作社

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及调研组一行:

您们好!首先,欢迎调研组一行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xx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干部群众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诚挚问候!

近年来,我镇把学习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农民实体经营管理得到巩固,专业合作组织得到稳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渐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带动农民致富,成效十分明显。下面,就我镇xxxx专业合作社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xx镇概况

我镇位于xx县城000公里处,总面积000平方公里,总户数000户00万人。辖00个行政村,00个农牧场,000个村民小组,000个站所,00所中小学,00座清真寺。全镇现有00个党总支、000个党支部,党员00名,团员000人,“四老”人员000人,入党积极分子00人,后备干部000人;现有“五好”村党支部00个,“群众满意”站所00个,县级文明村00个,地区级文明村00个,自治区级文明村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00个。

(二)xxxx专业合作社概况

xx镇xxxx专业合作社位于xx村,该村位于我镇以西00公里,xx公路1公里处,全村辖00个居民小组,00户00人,耕地面积00亩,主要以种植xx为主业,现有xx种植面积00亩。00年00月成立xxxx协会,初始会员00人,扶持和发展科技示范户00户,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00人,农民技术员00人;00年00月成功注册xxxxxx商

标;00年00月,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协会投入0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了xx镇xxxx专业合作社,主要集xx育苗、种植、贮藏、销售于一体,有成员00名(社会团体成员00名,农民成员00名)。xxxx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科学管理,规范经营,始终坚持产优质无公害绿色xx为理念,引导合作社成员种植高品质、高产量xx的同时,积极为广大农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生产的xx以耐贮藏、品质佳、果肉脆、口感独特,而跻身于优质xx行列,产品远销区内外各大城市,受到果品销售公司和消费者的青睐。2006年至今,xx村每年xx挂果面积平均增长400亩,亩产量平均为00吨,总产量年平均增长00吨,年产值000多万元。xxxx专业合作社将xx培育种植、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果品冷储和销售等工作作为主要业务,为广大会员和农民服务,因其经营管理科学规范,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明显,000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创建“百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单位。

二、主要做法及运行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宣传学习力度,强化科学经营理念。xxxx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镇党委、政府利用会议、培训、广播、宣传栏、宣传标语,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合作社成员、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更一步认识和了解;健全并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强化会员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意识,把制度与管理相结合,将科技同经营相配套,不断夯实基础,拓宽经营思路。

二是积极参与果品展销,全面拓宽销售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使合作社取得更大发展空间,能够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合作社多次组织会员在xx产销旺季赴自治区各地、州、市进行展销,并学习借鉴同行业的经营销售模式。为使市场更加牢固,产品更具竞争力,合作社在引进新品种、掌握新技术的同

时,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和运营方式,为xx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经营奠定基础。成立至今,合作社会先后参加过000年广州农产品展销会、0000年杭州农产品推荐会及000各地农产品展销会00次,均得到较好声誉,极大的开拓了市场。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密切部门之间配合。镇政府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经营。每年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扶持,制定专项扶持资金与管理办法,确保专项扶持资金的科学利用。并要求各村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农林牧业等相关办公室相互密切配合,通过统一指导,鼓励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合作经营模式,优化“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收集市场信息、统一栽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生产技术操作及培训、统一销售),整合科技增长要素,聚集农户生产资料。

四是新建配套设施,提高果品质量。合作社在扩大规模化生产,多渠道扩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在果品保鲜、冷藏上提高市场竞争力。000年000月,xx村结合合作社发展实情,投资000万元新建了一座000平方米,有00间保鲜室,可容000吨不同果品冷藏的气调保鲜库。保鲜库的建成,有效解决了果品冷藏难,易腐烂,反季节无果品销售困难,较好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运行成效

xxxx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运作,较好地促进了我镇林果、农牧等产业的发展,推进了我镇农业高效、优质、高产、安全、生态进程,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一是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对市场、内联农户,有效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一是把单家独户的农民联合起来,以统一的市场主体应对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通过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一体化经营,有效延

伸产业链条,组织商标注册,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加快了流通。

二是实现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推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更加明显。

三是推动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理配臵生产要素,实现了规模经营;通过统一服务、开拓了市场,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扩大了产品销路;有效地增加了入社农民的收入,并带动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业合作社在我镇起步晚,没有成熟的经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认识上有待提高,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二是整体竞争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三是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滞后;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期实力弱,没有工作经费、基础设施等条件较为落实,制约了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五是思想保守、信息单

一、市场影响力较弱;六是合作社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能人效应不明显。

篇6:xx县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洪泽县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学校:淮阴工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学

生。我承诺:2011年暑假,我认真仔细的开展了

“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

《》,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期:2011年月日

洪泽县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自2001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

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出台,三农问题就一直倍受国家领导和各界人

士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表后,中央

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

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三农困境的关键问

题。这次暑期,我走访了县农工部和我显得几个乡镇,对我县农民

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

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县农民的人均

收入由2009年的7309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8303元,同步增长了

13.6%。由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县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长,但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农民增收难度大,三农问题日显突出,主要

表现在:

1)城乡居民收入反差大。

2)农民增收渠道少。我县农民的收入渠道主要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以

及出外劳务收入。

3)农业增产不增收。据调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农村

适用技术推广不到位,粮食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品种更新极为缓慢,虽然产量增加了,但是品种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优质的农产

品比较少,市场卖价低,虽然增产但是不增收。

4)农民收入不稳定。

5)农民收入不平衡。农村留守人员中绝大多数属于“3861”型,农

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高中学历的很少,有一技之长的更少。

调查中发现,凡文化程度高的,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从事二、三产

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多数文化程度低,劳动力不强,思想

观念落后,生产投入不足,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增收渠道窄,家庭

收入低。

6)农民收入入不敷出。据调查显示,虽然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大多农民只能养家糊口,生活并不宽裕有的还比较贫困。而且农

村医疗、孩子教育和红白喜事方面的支出,导致收支不平衡。

7)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的附加值不

高。

当然,出现农民增收难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通过调查总结,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1)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质量差。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是促

进农民增收的重头戏,但是由于在科学规划和宏观指导方面存在不

足,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时出现了问题,有的地方把结构调整片面

理解为“减粮扩经”,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压力,价贱伤

农。

2)农村从业人员劳动素质不高,适用技术应用较差。现有的农村从

业人员中大多数农民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强,思想观念落后,技术资料看不懂,适用技术学习困难,先进的理念

接受不了,农业科技城国难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收入稳定性差。

4)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业增效差。

5)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三农”的手段不给力。

6)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发展筹资困难。农业方面贷款审批困

难。

7)农村适用科技人才缺乏,现有人才作用发挥差。

综上所述,在解决三农问题存在着困难,为解决难题,进一步促进

农民增收,我总结出一下几点建议:

1)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引导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增

收。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因此,要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特色的都面临一个产业调大、产品调优、特色调

强、市场调活问题,所以要引导农民搞好科技开发、生产要素开发

和市场开发,不断推进农业内部调整。

2)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引导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增收。发

展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增值效益;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

程度;完善土地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规模化

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引导农民多渠道增收。只有把农民培养

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才能是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三增”目标。所以要进一步发挥

好现有农科技人才、科普克即可写网络组织在三农第一线的作用;

坚定不移的在农村进行“普九”义务教育,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素

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让返乡青年掌握农业基础知识;狠抓农村适

用技术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转产技能培训,重视对外农民

工的劳动技能和生存本领的培训,努力打造“劳力品牌”。

4)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从改善农业

生产条件中增收。要建立县、乡、村和民间多元资本投入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体系。各级财政保证改善农业条件的专项资金按时足额到

位。

5)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中增收。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优良种苗繁育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着力解决农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农民从加大农业投入中增收。改善农业投资环境;着力解决好农业贷款难问题,金融部门要创新支农方式。

7)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是农民从减债解困中增收。减负是增收,减债解困也是增收。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帮助农村集体化解债务工作,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农村几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

8)以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为重,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让广大农民放心发展,全力去挣钱。

篇7: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情况调查

报材料

各位领导:

xx县地处xx省东南部。地域广阔,总面积平方公里,是一个“八山一分水一分田”的多山丘陵县,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全县标准农田面积11.6万亩(其中:一等田为万亩,占%;二等田为万亩,占%;三等田为万

亩,占%。)。下辖12镇26乡,906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其中农户万户,农业人口万人。2008年上半年农产生产总值亿,同比增长29%,扣除物价因素增长%。截止目前,我县有龙头企业6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

级龙头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93家,其中种植48家,林特10家,畜禽27家,渔业3家,服务类5家。每年用于农技经费900万(农技专项经费300万元左右,包括省市下达经费)。

今年以来,根据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农技服务创新、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按照省、市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等环节,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截止2008年10月08日,我县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施情况如下:

1、制度建设。现已成立领导小组的乡镇34个,出台实施方案的乡镇34个,出台相关责任制度的乡镇25个。其

他几个乡镇也均已进行调查研究和相关政策的起草过程中。

2、示范乡镇建设。目前,在布置任务时,全县各乡镇均以示范乡镇的标准进行建设,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后,下一步,对各乡镇进行初审,筛选出2-3个建设比较好的乡镇作为示范乡镇。

3、农技人员聘任情况。县级首席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员,通过公开报名、组织推荐、民主评议等程序,产生并聘任首席农技推广专家9名,县级农技指导员100名(其中林业首席专农1名,林技指导员24名);乡镇责任农技员已开展聘任的有29个乡镇,聘任责任农技员324名。

二、主要成效

1、进一步明确了农技人员的工作职责。通过新型农技体系改革,确保了农技人员有一定的精力从事专业工作,并明确了每个责任农技人员的岗位职责,有效地解决了部份农技人员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职的现象。

2、强化责任考核,调动了农技人员积极性。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我们注重加强各级农技人员的绩效量化考核,使农技人员真正把农技推广工作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积极深入基层,送技术到农家到田头,自觉开展农技推广和服务工作。

3、强化资源整合,提升为“三农”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县农广校、农民信箱、农技

110、xx农业信息网、党员远程教育、xx电视台“乡土乡情”栏目等平台,充分发挥首席农技专家的带头作用,发布相关信息,切实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

三、主要措施

近阶段,我们紧紧围绕“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以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1、领导重视,迅速部署。全市在

xx召开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场会后,5月13日,xx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我县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县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多次在有关会议上督促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对乡镇的目标责任考核。9月19日,县政府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xxx县长在会上就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再次进行了强调。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xx县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的深入实施。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组织网络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织机构建设。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了试点工作的顺

利实施。同时,设立xx县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为议事协调机构,不占编),并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设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业机械、水利六个分中心(为议事协调机构,不占编),下设十个技术指导组,每组设立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和农技指导员队伍。

篇8:XX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情况调查

1 主要成效

陵川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年确定培训示范村33个, 每村培训核心农户40个, 工程培训农户总数1 320户。2年共确定示范村66个, 培训农户总数为2 640个。通过培训,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村农户种养业增产增收达到15%以上, 带动了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893元, 比上年增长7.8%。

1.1 完成工程培训任务

工程实施2年来, 陵川县共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 000余场 (次) , 进行田间指导1 000余次, 培训总人数达到4万余人 (次) , 共培训种养业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法律法规、农村政策方针等内容20多项, 66个村的2 640个农户, 户户拿到了一本《陵川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教材》, 其中有1 500多个农户拿到了《陵川县户用沼气建设使用手册》, 95%的农户掌握了所学的农业实用技术, 村村都有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教室, 有25个村建起了新型农民科技书屋, 配备了农业科技书籍。

1.2 带动了科技的普及与推广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一方面积极组织培训单位和指导教师深入示范村, 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指导, 以提高农民的科技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更加注重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在66个村共引进示范了农大364、同薯23号、晋薯14号、晋薯7号、晋谷21号、沁96035、丰豆31、丰豆16、丹豆8号、晋豆25、晋豆19等新品种11个, 示范推广谷子免间苗技术、精量播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林豆间套技术、果实套袋技术、户用沼气技术等7项, 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 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和农民生活中的贡献比重稳步增加。

1.3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2007年是陵川县遭受中期旱灾、后期雨涝比较严重的一个年份, 进入7月份, 正是各种农作物生长关键期, 全县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旱灾;9月底到10月20日, 农作物采收时又逢阴雨连绵, 雨涝成灾, 农作物普遍减产2~3成。但由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 使项目村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农民从事种养业的效益并不少。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农户绝大多数生产经营效益达到2006年的水平, 较未参加培训、未按要求进行技术管理的农户增产增收25%以上。围绕主导产业搞培训, 代表了大多数农民的利益, 符合农民的心愿, 能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把户用沼气作为培训的必讲内容, 推动了全县户用沼气的建设, 截至目前, 全县共建成沼气池1万余个, 占到全县总户数的16.67%。其中达到“一池三改”标准的占到90%以上。户用沼气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减少了农村污染, 为农户节约了开支, 推动了沼渣、沼液的利用和循环农业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2 成效分析

2.1 结合工程搞培训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与生态富民工程、无公害生产工程、畜禽养殖工程、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工程等相结合, 以工程促工程, 以工程促培训, 以工程促效益, 取得了良好效果。

2.2 结合需求搞培训

在培训中, 陵川县突破专业限制、产业限制, 根据各村村情、大多数农户的要求, 如养猪知识、沼气安全使用知识、蔬菜生产知识, 以及干果、药材知识等, 调配专业指导教师, 进行跨村、跨产业、跨专业的培训, 受到了参与培训农户的一致好评。

2.3 集中巡回搞培训

一方面可以促进指导教师进一步完善本指导村的培训工作, 另一方面更好地宣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营造培训氛围, 更全面地满足农户对各方面知识的需要。

2.4 创新管理促培训

为有效加强陵川县新型农民培训的管理, 陵川县农业局在2006年实施培训的基础上, 2007年创新编制了《陵川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记录表》, 该表集签到、点名于一体, 着重要求每培训一次、指导一次, 培训学员必须亲自签名, 从开始培训、指导时间到培训、指导结束时间设置专栏以体现, 从而保证了培训指导的人数、次数、时间的真实、有效, 从而保障了培训的成果, 有力地促进了陵川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3 主要做法

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县长原光辉同志为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各乡镇长为成员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 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出台了《陵川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管理考核办法》, 对培训单位、指导教师、村联络员的工作任务、职责进行了责任分解细化, 确定了补助标准和考核兑现措施。每年的6月下旬和9月中旬, 县四大班子领导都要对培训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提出改进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措施和方法。

3.2 科学培训突出重点

在培训过程中, 陵川县以农民需求为导向, 认真按照“围绕主导产业, 培训专业农民, 进村办班指导, 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 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在培训产业上, 坚持把发展户用沼气、高淀粉玉米、高淀粉马铃薯、优质小杂粮、道地中药材、干 (鲜) 果经济林、草食畜牧业等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列为培训内容的重中之重;在培训方式上, 把杨村、小召、甘井掌、锡崖沟、凤凰、西井头、庞家川、三道河等村作为培训重点示范村, 以点带面, 典型带动, 起到了应有的示范作用。

3.3 创新机制注重实效

在培训机制上, 力求创新与坚持相统一, 做到方便群众, 易于群众接受, 不给群众增加麻烦和负担。为此, 一是坚持倚托陵川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地组织开展培训, 将学校办在基层。二是在陵川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开展了以“如何培育新农民”为专题的指导教师和村联络员的培训, 提高了指导教师和村联络员队伍的素质, 为深入33个村开展培训奠定了基础, 揭示了今后工作的开展方向。三是创新完善了指导教师包村培训和组建讲师团巡回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推动了培训顺利、有序、扎实开展。四是注重实效, 在培训中突破专业限制、产业限制, 根据各村村情、大多数农户的要求, 调配专业指导教师, 进行跨村、跨产业、跨专业的培训, 受到参与培训农户的一致好评。

3.4 加强管理跟踪服务

在培训管理上, 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领导组, 并在其领导下, 力求做到服务系列化, 模式多元化, 管理档案化。服务系列化就是对培训示范村、指导教师和联络员在组织开展培训的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 提供跟踪服务, 解疑答难, 直至培训取得实效, 农民得到满意。模式多样化就是对33个村的培训, 无论是在培训内容上, 还是在培训方式方法上不强求千篇一律, 而是放手搞活, 让每个村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出发, 创新工作思路和培训模式。管理档案化就是要求培训从上到下实行建档管理, 即农业管理部门与3个培训单位, 3个培训单位与33个示范村, 逐级签订培训责任书, 33个村都要建立培训台帐, 制订培训内容和计划, 每个指导教师都要有备课教案, 每个培训农民都要填写培训卡、记有学习笔记。培训结束后, 每个指导教师都要写出培训总结报告。同时, 根据国家、省、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要求, 建立了陵川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监管系统, 对全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相关信息、培训成效进行统计、分析、监管, 要求指导教师每培训、指导一次, 及时上报一次, 经检查审核后进行网上上报, 从而确保了上报情况的真实、可靠。

4 培训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

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正所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2年来, 为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付出了许多努力, 也取得了预期成效, 受到了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但客观地讲,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一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牢, 部分干部群众对农业发展的认识差异很大, 以致对农业科技认识水平不高, 忽视农业科技培训的现象依然存在, 影响了农业培训的效果。二是绝大多数村产业过于分散, 没有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经营, 使得在同一个村确定培训内容时, 都得兼顾种养业各个方面,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培训效果。三是在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过程中, 参加培训的核心农户大多为中老年人和妇女, 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水平低, 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比较慢, 还有的不能每次都参加培训, 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不系统、不全面, 也使培训效果打了折扣。四是培训范围小, 农民受益面窄。这项工程确定了66个村、每村40个农户参加培训, 培训村仅占到全县总村数的17.4%, 培训农户仅占到全县农户总数的4.8%。这离“三农”发展形势的要求, 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凡此种种, 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深入分析原因, 找到解决办法。

摘要:根据2006年以来, 2年6个示范村的实际培训情况调查分析, 综合归纳了实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方式方法和效果, 提出了当前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篇9: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总结

为扎实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培训任务,根据岳农培组[20xx]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我们主要做了以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我们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团委、农技、财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农技站),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是明确目标,编制方案。为把此次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我们编制了目标任务明确,培训内容清楚的头陀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保障,严格机制。首先是政策保障到位,镇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动员农业技术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切实推广各种增产、增效技术,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其次是技术保障到位,在师资安排上,请来了县农委的高级农艺师,保证了培训需求四是认清形势,科学定位。首先是讲清“大道理”,让农民“认”培训。其次是算好明白账,让农民“想”培训。我们近把几年全县农业受灾情况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一堂生动教育课。通过算账对比的办法,让农民体会到科技对增加收入的重要性。再是选准着眼点,让农民“参与”培训。根据我镇农业发展实际和农民的现实愿望,确定了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和创新机制的思路,农民从中找到了自己渴求的培训项目后,都自觉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上一篇:500字反思下一篇:钢贸公司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