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档案管理办法

2024-05-20

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精选9篇)

篇1:科研档案管理办法

科研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为使学院科研工作稳步、快速、有序地发展,规范科研工作的管理,充分利用科研信息和科研资源,进一步形成学院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特制定如下暂行办法。

一、建档的主要目的(一)科研成果建档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产、学、研三结合的重要工作内容。对科研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完善科研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分时段、分类别、系统收集我院教职员工科研成果,并进行统计分析,为学院及上级领导机关准确、有效地提供相关信息作好基础工作。

(三)对科研成果的全面收集、系统整理、归档保存、建立调档、提档、保密等管理条例,是有效、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有力措施。

二、科研档案管理原则

(一)我院科研档案实施院、分院二级建档,由科研处统一管理。

(二)凡分院(部)建档的材料均需上报一份给科研处。科研处负责全院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分析。各分院(部)负责本分院(部)的科研成果建档管理工作。

(三)科研成果以保存原始材料为主,至少应有成果的复印件。

(四)应尽量分时间、分类别、分对象按照本单位的特点设立建档项目,做到完整不漏,分类清晰、简明易查。

(五)考虑到档案的变化情况,要实行静、动结合的档案管理模式,年内要动态地不断修改充实原有档案,年终都要综合整理核查一次后归档静态保存,任何修改都要履行严格审批手续后方可进行。

(六)科研档案管理应遵循保密原则。凡属保密的科研成果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方可调阅或借阅,原则上禁止外借。

三、科研档案归档范围

凡具有指导性、理论性、学术性、技术性、应用性、科普性、检索性的文、理、工、艺等领域的文章、论文、有学术价值的自编教材和实验报告、专利及教学科研成果的系统资料均属重点归档范围,具体作如下分类:

(一)科研文书档案

1.上级机关有关科研工作文件、通知。

2.本院(分院、部)科研管理条例、制度、办法。

3.本院(分院、部)科研工作文件、工作计划、总结。

4.本院(分院、部)科研成果的统计分析资料。

5.科研项目的申请及批复。

6.科研成果的评审结果和获奖情况登记。

7.科研学术活动审批存单。

8.科研项目、学术活动、财务核算清单。

9.本校教职员工在各类学术组织任职情况。

(二)科研信息档案

1.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科研动态。

2.国内外高校管理及教育研究动态。

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动态。

4.全国职业本科院校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动态。

(三)科研成果档案

1.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自编教材、实验指导教材和实验报告的原稿或印制品。

2.已出版的著、译作或主要部分的复印件。

3.国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文章的复印件(包括刊物封面、目录、英文目录、正文、英文摘要、封底)。

4.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复印件。

5.获省级奖励多媒体课件。

6.各类相关科研的省市级以上的奖励证书奖品原件或复制品、照片

7.专利证书、编文证书复印件。

8.科研成果转让协定书复印件、成果利用或推广的使用资料。

四、归档要求和程序

(一)归档材料由个人或项目组负责人收集提供,材料必须真实可靠,最好提供原始资料。

(二)归档资料纸质要优良,字迹要清晰,严禁用铅笔、圆珠笔、复写纸书写,纸张规格统一为16开(或A4)书写纸。

(三)归档材料必须一年进行一次系统整理,按卷、册、袋、盒组成保管单元系列,并贴上封面标识,由有关人员撰写好归档序言或归档说明。

(四)一般成果归档一份,重要的使用频繁的归档两份。

(五)学院科研归档材料由科研处第一负责人审核后归档;分院(部)科研材料由分院(部)主任审核后归档。

(六)档案要妥善保管,防止泄密和遗失。

五、档案管理与交接

(一)档案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更重要的是为了利用,要充分发挥科研档案的应用功能,档案工作者应尽量满足、方便利用者的需要。

(二)档案主要为校内教师和职工服务,一般不对外。

(三)调档或借阅要经过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办理调档或借阅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迅速退还,不得拖延。

(四)不论何种原因造成泄密、遗失事实,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给予必要处理。

(五)院、分院(部)两级要指派行政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主管领导或工作人员变动时,必须履行交接手续,并将交接双方签字的交接手续存档备查。

六、本暂行规定由科研处解释。

篇2:科研档案管理办法

为使我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尽量做到:“全”,有全面的资料;“细”,既有宏观方面、又有微观方面的资料;“勤”,勤于及时积累整理资料,特下发《市北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办法》,内容如下:

一、课题研究档案应包含以下资料

1、计划性资料。包括课题总体研究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等。

2、基础性资料。实验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家庭地址、家庭成员、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及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等;实验教师的自然情况、学历、教龄、教学水平等。(个人简介、学生情况)

3、过程性资料。主要是按计划开展研究的阶段性记录。如实验课教案,典型实验课记实,课外活动的设计,实验教师的观察记录、随笔,以及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的反映等。(教案、调查问卷、反思、业务)

4、专题性资料。如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所举行的专题研讨、专题讲座、专题报告等研究资料。(参加相关研讨会的发言稿)

5、效果性资料。包括个案变化及群体变化的资料。如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试卷及有价值的学生作业、作品和制作等成果,以及反映成果的音像资料。(学生的作业本、作品、试卷、学生反思等)

6、总结性资料。包括各学期、学年总结或专题研究的总结、论文、报告等。(阶段小结)

二、研究资料的归档,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注意积累原始资料,及时做好记录,一般不要事后补记。即使追记,也要绝对尊重客观事实。

2、注意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实验记录要详细。实验因子是如何操纵的,无关因子是如何控制的,发生了哪些变化,都应完整系统地记录下来。

3、注意建档的科学性、适用性。要分门别类,列出目录,认真填写归档说明,突出重点,便于查找。

市北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青岛普集路小学“草根”课题管理办法

为认真落实我校“草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对“草跟”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1、学校成立“草根”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副主任、教研组长、级部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草跟”课题研究的统筹安排、组织领导、实施指导和评审鉴定等工作。

2、“草根”课题研究,立足于“短、小、平、实”的特点,以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课题,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草根”课题研究包括学科教学类研究课题和德育类研究课题。

3、“草根”课题研究每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为一个周期,学期(年)初各课题组要选好课题,校内申报立项,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并按时上交(一式两份,一份交副校长室,一份自留)。通过一个周期的研究实践,基本能够完成课题实验,解决所确立的研究解决的问题;学期(年)末汇总整理并进行结题鉴定。

4、各课题组要根据自己选择立项的小课题,按照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师要努力做到“四勤”。一是勤学习,认真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二是勤实践,积极开展与课题有关的课堂教学活动。三是勤反思,认真写好自己的实践体会与感受。四是勤动笔,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案例、随笔等。

5、要求按时完成学校三个“三”科研计划,即

一、教师层面:每学期执教一堂专题研究课;每月完成一个研究案例;每月完成一篇有价值的课题反思;

二、课题组层面:期初完成一篇详实的研究计划;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研讨活动;每月完成一篇阶段性小结。

三、学校层面:每月在全校范围内组织课题组进行一次阶段性交流;期末学校进行一次“草根”课题档案夹展评;每学期进行一次考评。

5、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后,课题组长要认真整理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研究工作报告和自我鉴定意见,并及时申请结题。对效果明显的优秀研究成果,将及时进行总结提升、宣传推广,及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对学校内涵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6、建立“草根”课题研究激励机制。学校将把“草跟”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列为对教研组评价和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内容,确保研究的扎实有效开展。学年结束,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学校将评选“草根”课题研究先进个人10名予以表彰奖励,并从中上推区级以上教科研先进个人。

篇3: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

关键词:科研档案,医院,管理

医院科研档案是最原始的记载医院特殊群体的科技人员相关的科学研究活动的资料, 在医院科研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 直接影响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先进性及使用价值。合理科学的医学科研档案不仅代表着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及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同时又可为研究者提供科研进展状况。

一、医院科研档案特点

医院科研档案与其他领域科研档案管理比较存在特殊性, 具体如下:一是连续性强、形成周期长。医疗科研课题自项目确立至结题需要时间较长, 而其涉及的资料又相对较为复杂且连续性, 因此时间跨度较大, 同时周期较长, 而对于一些重大专项多需要3-5年时间完成, 因此具有连续性及周期性。二是专题突出, 且有较强的成套性。医学研究中, 一个专题为一个研究对象, 而每个专题的科研过程均完整进行, 不与其他课题混淆, 因此具有较强的专题性。三是学科性强, 专业突出。医院是根据学科专业划分科室, 同时医院各科室的规模大小、专业内容等亦有所差异, 虽然均进行科研活动, 然而其学科专业特点不相同, 因此科研档案亦存在较为明显的专业特征。四是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同时项目协作较多。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 科学研究课题呈现出大规模趋势, 一些学科、专业已经非少数人可完成, 因此汇集多个学科联合攻关、综合研究已经成为趋势, 协作项目较多, 档案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五是载体形式多样性, 医学研究较为复杂, 同时不同学科研究方法亦不相同, 使用技术不相同, 而载体亦较多, 如化验单、病历、仪器检测结果、标本、录像带及照片等。

二、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缺陷

(一) 资料系统性、完整性较差

在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中, 此类问题最为突出, 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科研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了解掌握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能力较差, 同时亦不熟知档案材料管理的相关规定及归档范围, 档案质量较差。二是科研档案自身的特点亦使其管理难度较大, 收集工作较为繁重, 同时数据资料不完整、齐全、详实等现象广泛存在, 因此难以保证档案的系统性、完整性。三是多数医院在进行科研时, 仅重视研究成果及科研进展, 而在科研管理中未真正的纳入科研档案工作, 因此临床收集、研究的宝贵科研资料不完整。

(二) 真实性、客观性及可靠性较差

一是原始资料不够规范、严谨, 如科研背景未详细交代;科研数据记载不准确或者遗漏;某些技术细节及重要研究内容未能详实、完整的记载;在资料记载时, 仅留下符合主观想象及阳性结果, 数据随意修改现象较为严重;不同形式载体的实验结果保存较差。二是科研文件材料加工整理水平较差, 如材料内容分类不合理、重复冗余、立卷方法不规范、档案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等, 导致文献的参考价值受到限制。

(三) 信息化程度低

近年来,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突飞猛进, 同时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然而科研档案管理水平并未提高, 信息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医院的科研管理尚不能满足大范围数字化的需要, 因此信息技术作用真正发挥受到限制。传统习惯在管理人员的管理中占据较大部分, 即使管理软件有使用, 然而并未真正的发挥价值。

三、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建议

(一) 加大科研人员培训, 不断强化规范化管理意识

科研人员为科研活动的主体, 其作风直接影响科研档案的管理。医院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主题的培训, 主要针对科研诚信、实验记录及科研规范化、科研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法律规范、档案基础知识培训等, 同时将培训工作作为医院相关部门的范围。实现培训的常规化, 从而杜绝科研人员的不规范行为, 保证科研档案管理的客观性、完整性及真实性。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将科研信用评比及科研规范化检查常态化, 同时根据检查情况对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进行屏蔽, 调动其积极性及主动性。

(二) 完善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要加强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日常管理议事日程中明确科研档案管理, 建立完善全面的档案管理网络;转变管理模式, 深入课题研究, 同时加强组间协作, 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制定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档案的归档要求、整理、接收、借阅、保管、保密、统计、检定、销毁等;制定完善全面科学的培训、检查及奖惩等制度, 同时在科研人员的个人绩效考核时, 充分考虑上述情况, 将其与奖金发放挂钩, 从而保证制度能够被有效落实。

(三) 严格规范制度, 保证良好的档案质量

制度的落实对于档案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各级管理部门需要改变管理模式, 在科研管理中纳入科学的方法, 同时将其与课题管理、计划管理、成果管理等紧密结合, 落实同步管理, 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齐全;严格拔管科研结果的评定, 保证所有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

四、结束语

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主要是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因此在档案管理中相关人员要明确其重要性, 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进而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医学科学。

参考文献

[1]徐水珠, 姚登福, 倪启超等.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 (4) :345-357.

篇4:高校科研档案的有效管理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主要场地。高校的科研档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校的整体水平进行反映,做好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可有效促进经济社会、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目前高校在实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了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思想不重视,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对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思想不重视是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科研档案未经过规范化整理,造成卷内文件不齐全、组卷混乱且分类不清,难以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导致系统性、完整性缺失。许多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对日常档案管理只走形式,认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档案部门的工作,造成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出现资源缺失损坏频发现象,对科研工作人员产生心理影响。

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达标。部分高校具有相对独立的科研档案管理部门,但是存在管理不统一的问题。此外,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尚未接受专业的入职培训和专业管理培训,有的管理人员身兼多职,而且他们还要完成自己单位部门的工作,并不能全心完成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管理工作的影响。

因部分科研人员个人因素造成科研档案管理完整性和及时性缺失。部分科研人员存在一些人为自己拿着科研档案更方便的思想,以核心技术资料需报名为借口,结束科研工作之后并为及时将档案上交。加上高校的科研工作本身就存在了内部竞争性质,一些人出于自身利益思想,私自保存科研工作中的部分资料,造成科研资料共享困难,归档不及时,影响了高校科研工作中数据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归档管理的及时性。

硬件条件设备差,部分高校缺乏必要设备。部分高校的档案馆舍的条件较差,且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设备设施,科研档案多为纸质材料,很少有电子档案,难以通过网络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查找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研档案的使用价值,无法满足科研档案的管理需求。

高校科研档案工作宣传力度薄弱。由于我国的部分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无条件对院校的各职能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培训,加上并未实施针对性的学术报告及宣传工作,造成科研人员在档案管理方面管理意识薄弱,且相应的管理能力缺失,科研档案的管理人员并不十分明确需要及时归档的科研档案信息,造成收集的材料并不完善。

高校科研档案有效管理的应对措施

提升管理意识,增强管理价值。高校的科研当那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依靠法律武器,通过法律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并结合多种形式对科研档案的法制进行宣传,提升科研档案的管理意识。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打破因循守旧传统思想,实现开拓创新管理,不断实现自身形象的提升,并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的管理中影响力和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与档案管理工作实践相结合,可定期召开一些科研的哪敢工作例会、多参加与科研项目相关的会议等,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及時在管理工作中融入相关的规定要求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将科研档案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科研档案管理水平。

实施规范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制出合理的规范制度,将责任充分落实到人,实行责任制。对人员的错误思想进行改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责任目标明确、控制有力度、管理有依据,进而推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档案归档方面需具备专业的知识进而技能技巧,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做好科研档案的积累,使资料更加真实、准确、完整。尽力人员培训制度,实行统一的集中管理,对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并采用完善的考核制度,保证赏罚分明,可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积极性。

创新管理理念,以便树立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未能明确科研档案管理最终目的的情况下,会造成教育领导阶层及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现代化管理意识。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稿目的是要实现对高校、社会的服务,为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服务,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优异的人才。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认识到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提升科研人员档案意识。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设施。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还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高校应把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发展规划的内容之一,尽力和高校的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科研档案管理机制,对科研工作的项目资金和设备应落实到位。

加强宣传力度。广泛、深入、持久进行科研档案法规的宣传,结果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医生各级人员的档案法制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以及对高校的科研工作产生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支持、参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使科研人员明确科研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以及立卷归档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自觉履行义务和职责。

篇5:科研档案管理办法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院科学技术档案(下称科研档案)管理,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为科教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根据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国档发[1987]6号关于《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研档案是指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照片、音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三条:科研档案是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是科学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必须统一集中管理,确保完整、系统、安全,以利开发利用。

第四条:科研档案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要把科研档案工作与科研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科研工作和科研档案建立实行“四同步”管理,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供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案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材料形成情况要求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要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员晋职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专题归档案情况证明材料要同步。

第二章 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和归档

第五条:科研文件材料实行科研课题负责人主持立卷归档责任制,由课题负责人指定专人管理,每项科研项目完成或阶段完成后(包含中止或负结果的项目),对所形成的科研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整理,经课题负责人审查签字后归档。

第六条:科研管理部门应把科研档案工作作为对课题组和科研人员进行考核的内容之一。

第七条:科研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科研准备阶段:科研课题审批文件、任务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书、合同书等。2.研究试验阶段:各项试验原始记录、计算材料、实验报告、专利申请有关材料设计图纸、工艺文件、重要往来技术文件以及小结等。

3.科研结束阶段:课题工作总结、研究报告、论文、专著、查新证明、效益证明等。4.课题验收、鉴定阶段;课题验收、鉴定申请报告及批复、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决算材料等。

5.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证明材料以及生产定型鉴定材料、转让合同、用户反馈意见等。

6.同时含以上各阶段形成的录像等电子文件。第八条:科研文件材料归档要求

1.科研文件材料应在科研项目完成(或阶段完成)后及时归档(包括中止项目或负结果项目)研究周期长的项目可分阶段归档。申请科技奖励的项目应在请奖之前归档,不请奖项目应在课题结束后二个月内归档。

2.凡归档的科研文件都应签署完备,制作材料精良、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样清晰、严禁用不牢固的书写工具书写归档材料(原始记录可用铅笔书写)。

3.由几个单位协作的科研项目,由主持单位保留一套完整档案,协作单位保存自己承担任务的有关部份,并将这部份的文件材料复制一份送交主持单位保存,如确系涉及协作单位或该单位科持人员合法权益的,应在课题协议书或委托书中明确科研文件材料的归属,协作单位应将档案目录提供主持单位。

第九条:科研课题提交验收,鉴定或申请成果报奖前要由档案部门和科管部门人员对该课题科研文件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对科研材料不完整、不符合归档要求或未归档的项目,科研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成果鉴定、验收或报奖申请事宜。对上报已获奖励或正在上报的科研成果如检查档案不符合要求、档案部门有权建议有关部门推迟或撤销该项成果的奖励。

第三章 科研档案的管理与检查

第十条:档案管理部门要做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严格按照科研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条例对所接收的档案进行认真登记、分类、编目,并妥善保管,逐步实现科研档案现代化的管理。

第十一条:档案部门对接收保管的科研档案要认真妥善管理,要有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有害生物和防污染等的安全措施,定期检查科研档案的保管情况,对有破损的档案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修补或复制。

第十二条:档案管理部门对接收的科研档案要按有关规定划分保管期限和密级。学院成立由有关处室、部门和档案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定期对所保存的科研档案进行鉴定,报据保管期限,提出鉴定销毁意见,需要销毁的档案材料必须编造清册,经分管领导审批后销毁并指定专人监销。

第十三条:建立、完善科研档案移交、利用、保密、统计等管理制度,校内机构合并、撤销、临时机构终止工作时,必须向院档案室移交档案,承担科研工作的人员退休或调离时,必须事先做好有关科研文件材料的移交手续。

第十四条:院分管领导组织档案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要对科研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其内容为:

1.科研档案建立与科研工作四同步情况; 2.完成的科研项目科研材料归档情况; 3.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 4.科研档案集中管理的保管情况; 5.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

第十五条:对档案工作做好的档案管理人员要给予表彰或奖励,如因管理混乱、造成严重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工作严重失职,违反规定,泄密等造成学院损失者,视情节轻重要予于处理。

第四章 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

第十六条:院档案管理部门要大力开发科研档案信息资源,面向单位、部门领导、教科研人员,为学院建设、科研开发服务。

第十七条:院档案管理部门人员要做好科研档案信息的加工工作,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编撰目录,文摘等史料,改进服务方式,搞好咨询服务工作。第十八条: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任务和职责是:

1.贯彻国家有关科研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根据此制定本单位科技档案的有关规章制度。

2.参于本院的科研计划管理,及时提出对科研档案的管理要求。

3.指导、监督、检查和协助本院在研课题组有关人员,做好科研文件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检查、验收科研项目和上报评奖成果的档案是否准确、完整、系统。

4.负责本单位科研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组织鉴定、统计等项业务工作。5.搞好科研档案的借阅服务工作,积极开发本单位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6.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档案移交工作。

7.遵守国家有关科技保密规定,保证科技密级及档案安全,维护本单位教、科人员的知识产权。

8.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有关科技档案的工作事宜。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暂行规定若与学院档案管理规定有抵触之处,按学院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暂行规定由实训中心负责解释。

篇6:科研档案管理办法

关键词:高校;科研档案;规范化

1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及作用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科技储备的一种形式,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它真实地记述了科研、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及有关科研人员的科技思想、方法和经验,具有原始记录的基本属性,同时具有法律凭证、促进交流、提供资源再开发利用物质基础等作用。

2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

对于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必须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以利开发利用。目前,根据《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87)》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包括五个阶段,即科研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验收、成果和奖励申报、推广应用。

2.1科研准备阶段

许多档案工作者会忽略此阶段的档案收集,往往此阶段的资料又存在一些重要信息。如:项目申报通知,项目申报书(含经费预算)、项目审批文件、任务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书、合同等文件。

2.2研究实验阶段

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各类录音或录像资料、照片,电子或纸质笔记等),实验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设计文件、图纸,关键工艺文件,重要的来往技术文件等,同时,应注意收集项目的年度进展报告。

2.3总结鉴定验收阶段

工作总结,科研报告,科研成果(专利、论文、专著),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决算材料、验收材料的整套文件。

2.4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

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获奖证书、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

2.5推广应用阶段

篇7:高等研究院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细则

(2009年4月)

科研文件材料形成部门和课题组立卷制度,是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为加强高等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简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课题组立卷归档,根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和《上海财经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等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原则

(一)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系统、准确和安全,以利开发利用。

(二)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科研档案工作应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紧密结合。

二、归档范围

科研项目档案是指课题在研究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申报奖励和推广应用等阶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

凡纳入高等研究院科研计划管理的各级各类国内、国外的科研项目(含协作项目),包括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均应归档。

自选科研课题,经省级以上(含省级)鉴定、结题或获校级以上奖励的项目,也应归档。

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1)开题报告与课题调研论证材料

(2)任务书、合同、协议书

(3)课题研究计划、设计

(4)计划执行情况、计划调整或撤销报告

(5)课题投资和预决算材料

2、课题研究实验阶段:

(1)实验、测试、观测、考察的各种原始记录及综合分析材料

(2)研究工作阶段小结、年度报告

3、课题总结鉴定阶段:

(1)研究报告

(2)论文专著

(3)专家评审意见

(4)鉴定会材料(鉴定代表名单、会议记录,鉴定意见)

(5)鉴定证书

(6)推广应用意见

(7)课题工作总结

4、成果申报奖励阶段:

(1)科研成果登记表

(2)科研成果报告表

(3)科研成果奖励申报与审批材料

(4)科研成果获奖材料(奖状、奖章、证书)

原件或影印件

5、成果推广应用阶段:

(1)成果宣传报导材料

(2)对外学术交流材料

6、其它应归档的文件材料

7、反映归档内容的各类声像材料,包括照片与底片、录像制品、录音制品、幻灯片、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

三、文件材料的积累

(一)科研办公室为科研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立卷和归档工作的管理和执行部门,负责科研项目全部文件材料的整理、立卷与归档以及保存工作,须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科研办公室在课题计划开始的同时,须向项目组发放统一的科研文件积累袋。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督促项目组做好档案归档工作。

(二)各项目组负责立卷的组织工作,督促、检查项目组做好课题文件材料的积累、立卷与归档。项目组在制定和讨论课题工作计划安排时,指定专人作兼职档案员,负责平时积累文件材料的工作。

(三)科研办公室和项目组,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分别负责收集、积累、保管课题各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做到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安全。

(四)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定稿),制成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样清晰,禁止使用铅笔、圆珠笔、红色或纯兰色笔。

四、归档验收与管理

(一)科研项目(包括中断或取得负结果的项目)完成或部分完成后,项目组兼职档案员将所积累的文件材料,按要求整理后,送交科研办公室。

(二)科研项目文件材料一般应在项目结题或鉴定后两周内归档。课题兼职档案员负责将形成积累的全部文件材料汇总,进行系统整理、立卷,填写移交目录,移交科研办公室。

篇8: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一、科研档案的内涵及价值

科研档案是指人们在从事科研活动过程中留下的具有收藏价值的科研成果材料和同这些科研成果相关的材料, 这些料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具有史料保存价值。科研档案依据其为科研人员提供的信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从事科学研究人员的信息材料, 其中包括科研人员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在该领域是否取得重大成果的材料。第二类是指某一学科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材料, 主要包括项目的申请材料、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报告、立项计划的通知和文件、各项经费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的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专家鉴定意见等内容。另外, 应用类研究还包括推广科技成果的材料, 及科研人员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科研论文, 正式出版的专著、编著、教材等以及各种奖励成果。第三是指各种有关科研指令性文件和通知等材料, 主要包括上级所传达科研领域的各类文件及各类上报的科研报表。科研档案能够使相关科研人员了解科学研究的政策和规定、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研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一) 以科研档案为凭证, 维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

科研档案真实地记录了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全过程, 科研档案作为有效的法律凭证, 能保护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不被窃取。只有不断完善科研档案管理, 才能更好地维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 利用科研档案,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

科研人员要进行科研工作之前, 依据科研档案分析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再制定科研项目整体规划方案,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提高了科研效率。因此, 要不断完善科研档案管理, 提高科研档案的利用率, 以便利用科研档案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借鉴科研档案, 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档案是一种宝贵的科研信息资源, 不仅对本科研单位有借鉴价值, 对其他科研单位也借鉴价值。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相互借鉴科技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科技信息资源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科技的发展, 科研涉及的范围更广, 相邻领域或学科之间相互交叉, 形成了大学科的科研发展模式, 这就需要科研人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而科研档案就是相互交流、传递科技信息的重要媒介。只有科研档案管理逐渐合理化、科学化, 才能更好地发挥科研档案的交流功效。

(四) 依靠科研档案, 争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我国目前要开展科研项目, 需要经过投标、专家评审才能获得该项目, 而科研档案是争取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科研人员需要依据科研档案撰写申报科研可行性报告, 申报成功方可能获得经费支持, 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 完善科研档案管理, 充分开发及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是从事科研档案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三、加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 增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宣传力度, 让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认识到科研档案的重要性, 进而增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科研档案管理质量;赢得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促进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完善相应的科研档案管理体制。

制定相应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和办法, 使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在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申报时, 规定其必须提供与该科研相关的存档资料记录, 否则不予认定;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 完善科研档案质量的控制机制。如将科研档案的内容质量和科研档案的整理质量与科研人员的科研申报、成果评定等科研成果挂钩, 制定科研档案整理规范, 以此来提高科研档案质量。

(三) 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方式。

广大科研人员要有效地利用科研档案, 前提条件是科研档案服务方式要科学合理。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运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满足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的需求。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拓展服务途径, 提高服务水平, 依据科研人员不同的需求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方案, 使得科研档案服务多元化。如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开辟科研档案阅览室, 以方便科研人员查阅并利用科研档案;还可以将科研档案信息编制成册, 方便科研人员使用, 逐渐建立以提供科研档案信息为主, 并解答相关科技内容的服务模式。

(四) 加快科研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科研档案, 加快科研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 方便科研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早日实现馆际之间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王艳琴.刘英则.影响高校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因素[J].陕西档案, 2004.3

[2] .朱斌.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档案管理合理发展的对策[J].今日科技, 2008.5

篇9:科研档案管理办法

一、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也是科研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纪录。科研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条例、办法,正确地组织科研材料的归档,科学地做好保护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的作用。

目前,高校科研档案建立的主要内容根据它为学校的发展研究和为科研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人员信息资料;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信息资料;各级各类有关科研的指令性文件和通知等信息资料。

1.提供科研人员信息资料,主要是归整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研究的整个研究梯队的组成人员的个人资料,包括从事研究的学科以及在其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介绍材料;

2.各类科研成果材料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归档,这是科研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从项目的申请,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立项计划下达的通知和文件,经费的控制与使用进度,项目最终完成的科研咨询报告和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专家鉴定意见的原件和复印件,应用类研究还要包括应用技术成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存档材料包括验收证书,专利证书以及有关检测证明和鉴定、验收技术资料原件和复印件一套。二是科研人员和广大教职工在正式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的在学科领域有建树、有影响的科研论文,正式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工具书、参考书和作品等以及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的成果,全部按所在部门登记,按统一要求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原始材料及复印件进行归档。三是整理、归档上级和学校下达的有关科研方面各类文件以及上报的各级各类科研统计报表,以便查阅上级部门的指示、指令、决定等意见和学校有关科学研究的政策和规定,了解学校发展状况,把握方向,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原有的科研技术薄弱,在组建初期,科研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对全校科研的宏观管理和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但对科研档案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没有建立科研档案的收集、立卷、保管等规章制度,科研档案的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在做的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仅局限于对学校科研项目立项、获奖科研成果、科研文件的收集保存,缺乏保存科学研究整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在课题完成和成果获奖后粗粗收集,便移交到学校综合档案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科研档案缺乏完整性、系统性,普遍存在各种立项资助项目材料较多而教师自发科研项目材料较少的现象,有些立项资助项目档案材料也残缺不全。有的科研课题有开题报告,缺论证意见。有的科研课题材料的只有研究总结或成果论文,缺乏科研计划、设计方案、技术报告、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成果鉴定推广等方面的资料,尤其缺少核心部分技术内容和大量研制阶段的材料。

2.科研档案材料原件少,复印件多。课题在鉴定、报奖时上级部门需要提供原件,而原件的份数有限,所以出现科研人员只向档案部门移交复印件的现象。科研档案作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是日后查考、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凭证,如果归档文字性材料中复印件增多,必然使文件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3.科研档案材料分散在各处。由于高校科研人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对高校教师的考核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普遍存在一个科研课题的材料分散于各部门的现象,一部分材料在系里,一部分在业务档案里,一部分在行政档案里,一部分在科研档案材料里。这些情况导致科研档案材料的零散状态,不利于科研档案的综合管理和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当前许多研究人员没有认识到科研工作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视为个人私有财产,许多珍贵材料不愿意上交,一方面怕归档后得不到有效保存,另一方面则担心以后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时查阅不方便,或者会泄密、失控,这样很难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即便一定要归档,也只会将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归档。(二)科研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由于新合并组建的院校,科研机构重组,二级院系重新整合,不少科研人员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科研档案管理没有得到理顺,科研档案的立卷、归档、编研、利用和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业务工作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各二级学院没有设置档案室或专职档案员,管理松散,加上有些学校校区分散,更增加了科研档案的管理难度。

三、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途径

1.强化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档案知识,提高科研人员档案法制观念,认识科研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科研人员明确“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工作,自觉承担起积累科研档案资料的义务,主动履行科研档案归档的职责,增强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档案意识。

2.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制度。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三纳入”,即将科研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制度,纳入科研工作计划,纳入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同时做到四同步,即下达科研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与检查科研档案归档情况同步。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要在科研项目下达后,课题负责人主动到档案室备案,领取“归档须知”、“科研记录本”等;第二步,科研课题完成,或经过鉴定、验收后课题负责人将科研课题三个阶段的材料全部收齐,移交档案室,才算科研课题结束;第三步,课题结束经费结算时,要有档案部门归档合格签字或盖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同意财务部门结算;第四步,申报各类奖项时,必须由档案部门验收,加盖验收合格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办理申报手续。

3.配备机构和人员,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科研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校区分散的高校还可建立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并配备兼职档案员,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主要是对纳入学校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指导、督促或参与其科研档案的立卷和归档。对非纳入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立卷和归档的全过程工作。建立本院系的此类档案,并根据规定提供利用服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学科科研档案的编研工作。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要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充分调动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除公开表彰奖励外,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上,予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励并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4.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和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和使用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档案数量在不断增加,原来的手工操作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科研发展的要求,因此,把计算机、光盘、复印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运用到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利用网络传输,将有关科研文献、数据、图纸等科研档案信息联机上网,既便于查阅也便于管理。网络化的管理提高了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档案的管理效率。

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名称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能力提升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为06SH40,主持人陈冬梅

上一篇:经销商脾气大?那是惯出来的!下一篇:写家书传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