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审计局

2024-04-28

澧县审计局(精选7篇)

篇1:澧县审计局

今年来,澧县审计局积极作为,对全县近年来惠农补贴资金、扶贫资金、征拆补偿资金、民政优抚资金、惠农项目资金进行了重点审计监督。

一是全面落实工作方案。为不断加强农民权益维护和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澧县各镇街成立了内部审计和农民权益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制定村居财务审计工作方案。通过部门、村居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方式,加强对重点领域、部门群体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向村级组织要钱要物。通过对涉农补贴资金落实情况的常态检查,确保各类资金通过“一卡通”账户足额发放到农户。

二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今年来,该局审计监督突出了“五个重点”。即重点对镇村财务收支、债权债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资产的处置以及村居组织成员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督查。同时重点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的规范管理以及对农民建房乱收费、农村中小学教辅资料收费的监管和农民负担监控。

三是强化减负问效追责。为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定期开展农民权益维护和农民负担专项检查活动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对各项惠农补贴的基础数据采集、公示、审核、上报等工作,及时发现有无虚报冒领、滞留抵扣等违规现象。对于在督查中发现的重要问题线索移交县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查处,先后有5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四是民生提质上台阶。2018年,澧县积极落实干部职工各项政策待遇8745万元。198个村级运转经费平均提高到16万元,安排村、社区惠民项目资金1173万元。调度资金5000多万元,支持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安排精准扶贫配套资金450万元,对有生产能力和发展愿望的1.1万贫困对象,集中开展产业扶持,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

篇2:澧县审计局

作风建设及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对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思想作风建设的集中培训及机关干部作风整顿,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努力把局领导班子建设成为“风清气正、政令畅通、和谐奋进、踏实肯干、团结诚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精诚团结干事业、负重奋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生态临澧、和谐社会”,打造阳光统计、信誉统计、科学统计的新形象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目标要求

通过培训、整顿,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在全体机关干部中坚决杜绝打牌赌博、败坏形象,大手大脚、吃喝玩乐,宗派主义、个人义气,我行我素、纪律涣散等“四种现象”;大力倡导雷厉风行、清正廉洁、公开公正、踏踏实实、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勤俭节约、“爱我临澧”等“八种风气”。坚持求实、求准、求效,促进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风貌进一步振奋,努

力塑造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工作步骤及方法

整个集中培训和作风整顿活动从现在开始,至明年4月底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交心通气、振奋精神”阶段(2006年12月下旬至春节前)。

1、进行集中培训和整顿动员。12月25-26日,召开局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暨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动员大会,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分组讨论,进行统一部署。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12月26日-07年1月10日将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及六中全会精神、《江泽民文选》等理论著作及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每名干部写出心得体会1-2篇。

3、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07年1月10日至春节前局长与每名班子成员谈心,班子成员要与所分管的股、队长谈心,股、队长要与干部职工谈心。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宣传发动和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统一对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开展作风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着力解决精神不振、信心不足、律己不严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聚众赌博、高消费娱乐、工作纪律涣散等严重影响机关干部形象的问题。

第二阶段:“对照检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阶段(春节后至2007年3月下旬)。主要是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召开高标准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每名班子成员、每个机关干部职

工都要联系实际,认真查找本单位及个人存在的问题。并对照查找出来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尤其是对政令不畅、我行我素、工作不落实的问题;对抓发展投入精力不够、办法不多、措施不到位,满足于应付守摊子的问题,以及创业创新氛围不浓、发展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认真剖析,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定创业信心,鼓舞干部士气;坚持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发展服务、大力优化发展环境,造浓发展氛围。

第三阶段:“组织处理、整章建制、总结提高”阶段(2007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由单位和个人制订整改规划,落实整改措施,完善规章制度。组织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对作风整顿满意度进行民主测评。4月上旬局里将对作风整顿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召开全局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工作总结大会,通报有关情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进行处理,巩固整顿成果。在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中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埋头苦干、奋发有为”和“精诚团结干事业、负重奋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在全局上下倡导形成“爱我临澧、建设家乡”的良好风气。

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活动要讲究工作方法,力求实效。一是要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整顿相结合。局整顿办将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一天半以上的集中封闭式学习。二是要坚持

自我剖析与谈心谈话相结合。每名局班子成员既要带头剖析、带头整顿自身存在的问题,又要充分利用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等途径,找准领导班子及成员、干部职工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相互查摆,共同整改,促进提高。三是要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注重正面激励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通过典型推动整顿工作。局机关将评选文明股室、队和优秀干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抓好反面典型的通报、警示。四是要坚持自我教育与组织处理相结合。一方面,坚持以自我教育、自我查摆、自我整顿为主;另一方面,对打牌赌博、大吃大喝、败坏形象等违纪违规问题一经发现,将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县纪委、组织部坚决予以查处,决不手软。

作风整顿期间,局纪检组、办公室将对上下班工作纪律的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对打牌赌博、公款消费、上网玩游戏聊天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四、组织领导

1、成立临澧县统计局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由张文广同志任组长,王忠琼、林泽泉、赵传芹、滕永梅同志任副组长,何登财、刘扬波、谭玉次、李本兰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赵传芹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篇3:澧县盐类矿床沉积特征与矿床成因

澧县盆地位于澧水下游冲积平原———澧阳平原。地势平坦, 微向东倾斜, 海拔标高西部最高处43.4m, 东部最低处为36.4m。澧县盆地系中生代后期形成的小型断陷盆地, 盆地形态在平面上呈一窄长菱形, 沿北东方向展布, 长约50公理, 宽约13公理, 面积约650平方公里。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江汉沉降区的西南边缘, 属江汉凹陷的二级构造盐井——澧县凹陷的次级构造。澧县盆地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上统、下第三系古新统和始新统, 为一套古内陆湖泊相碎屑岩和盐湖相化学沉积岩, 总厚度约1400m。盆地地表均为第四系河湖相松散沉积物, 主要由粘土、砂和砂砾石层组成。盆地基底及周边地层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夹泥质岩、志留系中、下统泥质岩及碎屑岩、泥盆系上统碎屑岩、二叠系碳酸盐岩及煤层、三叠系下统碳酸盐岩等, 总厚度4272~6032m。盆地西北有少量侏罗系中、下统碎屑岩分布, 厚度大于176m。澧县盆地及盆地周边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上统、下第三系、下第三系古新统、下第三系始新统、第四系。

2 地质构造

澧县盆地受大堰垱断裂和澧水断裂控制, 呈地堑式构造。盆地内主要构造线呈东西向及北东东向, 构造形态相对简单。褶皱构造主要有石虎———谭家铺向斜、合口———南岳寺向斜、伏牛山背斜。断裂构造主要有大堰垱断裂、澧水断裂, 盆内发育一组规模较小呈北东东向的张扭性断层, 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和东部。盆地基底地质构造比较复杂, 褶皱及断裂构造极为发育, 为西部及南部地质构造在盆地的复合与延伸。盆地西界为武陵山隆起, 东界为走向北北东的太阳山凸起及华容凸起, 盆地北部以大堰垱断裂为界, 以北自西向东为亘山凸起和双龙潜凸起, 其北面为王家厂盆地、小盐井潜凸起, 北东部为盐井———申津渡盆地。盆地南界为澧水断裂, 以南为雪峰隆起区。

3 澧县盐类矿床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3.1 盐类矿床特征

区内含盐岩段为含矿岩系, 厚度152.35~188.65m, 为一套灰、深灰色硫酸盐、氧化物沉积为主的古内陆盐湖相地层。主要由泥岩、含硬石膏 (或钙芒硝) 白云岩 (或云质泥岩) 、含硬石膏钙芒硝岩、泥云质钙芒硝岩、无水芒硝岩及岩盐岩等组成。岩矿层沉积韵律结构清楚, 各岩矿层分层岩性特征明显。

矿区无水芒硝矿层赋存于新沟嘴组含盐岩段中、上部, 分布无水芒硝单层4~14层。根据其集中分布层位, 沉积韵律特征, 硝层分布的连续与稳定等因素。还有岩盐, 矿区岩盐矿层赋存于新沟嘴组含盐岩段的中上部, 分布岩盐单层14~17层。根据其集中分布的层位、沉积韵律特征、盐层分布的连续与稳定等因素, 结合工业指标的要求将矿区岩盐矿从下至上划分为一、二、三等三个矿组。矿组的划分与无水芒硝矿组的划分相同。矿区内岩盐分布有一、二、三等三个矿组 (矿体) , 均为工业矿组, 其中三矿组为主要工业矿组 (矿体) 。一矿组为岩盐矿床下部的一个工业矿组。矿组厚度0.29~5.65m, 含矿率40.96~58.23%。与上覆二矿组层间距25.70~31.85m, 由两个单盐层及一个夹石层组成, 厚度0.29~5.65m, 盐层均为含钙芒硝岩盐岩, 夹石层为含泥云质钙芒硝岩;二矿组为岩盐矿床中部的一个工业矿组。矿组厚度0.96~5.00m, 含矿率97~100%, 与上覆三矿组层间距14.87~24.96m, 二矿组厚度0.96~5.00m, 平均2.74m, NaCl含量80.86~94.61%, 平均89.52%;三矿组是岩盐矿床上部的一个矿组, 为主要工业矿组。由2~11个单盐矿层及各盐层间夹层组成。矿组厚度3.20~27.41m, 含矿率51.47~86.88%) , 东边三矿组矿层变薄, 含矿率为10.43%, 三矿组共有2~11个单盐层及1~10个夹石层, 盐层单层厚度0.10~6.74m, 累计厚度1.39~18.51m, 平均11.41m。单盐层NaCl含量58.00~97.85%, 平均81.68%。三矿组NaCl含量66.43~90.27%, 平均79.59%。夹石层单层厚度0.15~3.57m, 累计0.42~11.94m。盐层均为含钙芒硝岩盐岩, 夹石层均为含泥云质钙芒硝岩。

最后是钙芒硝, 钙芒硝矿层 (体) 分布范围与岩盐、无水芒硝矿层 (体) 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东西长约4.75km, 南北宽约1.5~2km, 面积约8km2。区内钙芒硝累计厚度49.01~110.52m, 平均厚79.85m, 矿层呈层状、似层状分布, 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 严格受石虎———谭家铺向斜控制。

3.2 矿石特征

矿区内岩盐矿石的矿物组份及含量, 基本上由岩盐和无水芒硝钙芒硝组成, 以及微量泥云质物, 岩盐含量一般大于80%, 钙芒硝含量10~15%, 岩盐极易被水溶解, 而钙芒硝难溶于水, 采用钻井水溶法开采, 矿石划分为1个工业类型, 即钙芒硝岩盐类型。钙芒硝岩盐矿石无色、烟灰色, 半透明-透明, 主要为粗晶至巨晶晶质结构, 厚层块状构造。矿石以岩盐为主, 含量一般大于80%, 其次为钙芒硝, 含量一般小于15%, 以及微量泥云质物。

岩盐无色、烟灰色、透明, 粗晶-巨晶结构, 少量呈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 钙芒硝为烟灰色, 一般为菱形粒状, 紧密镶嵌, 富集成薄层或条带, 条带厚一般为3~10cm, 部分菱形状钙芒硝与岩盐嵌接, 不规则分布, 粒径一般0.2~0.8cm, 或为岩盐包裹, 灰色泥云质主要分布在岩盐、钙芒硝间隙内, 白云石有时呈微层或条纹分布。

3.3 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本区基底构造系西部武陵褶皱带与南部雪峰隆起区的延伸与复合, 主要由一系列北东东及东西走向的背、向斜和断裂组成。自早白垩纪以来, 受燕山运动的影响, 在原基底构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排列的断陷盆地, 主要有临澧佘市桥盆地、澧县盆地、王家厂盆地、盐井———申津渡盆地。澧县盆地受大堰垱断裂和澧水断裂控制, 形成于白垩纪晚期。上述盆地成矿地质条件按物质来源、盐盆封闭条件及古地理、古气候特征作初步分析如下。

沉积特征中区内盐类物质来源有盆地周边山地含膏、盐老地层 (区域内三叠系巴东组夹石膏层, 下部嘉陵江组灰岩及寒武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局部夹石膏、盐类矿物) , 风化剥蚀再溶, 经地表水携带进入湖盆, 成为盐类物质的来源之一。盆地内早期沉积的大片白垩系中的含膏层抬升剥蚀再溶, 使是盐分的不断溶滤和补充。还有预备盆地卤水的补给。根据含盐类地层剖面特征, 卤水来自西、西南方向。西部王家厂盆地、西南部佘市桥盆地均为盐井—申津渡及澧县成盐盆地的预备盆地, 半咸-咸水为其盐份重要补给来源。

澧县盆地属盐井-澧县凹陷的次级构造。盐井-澧县凹陷位于江汉凹陷的西南边缘, 东南面由于华容隆起和太阳山凸起与洞庭凹陷分隔, 南面为雪峰隆起区, 西北为武陵山隆起, 北东端由于-积台断层的活动北东盘抬升, 盐井-澧县凹陷封闭条件较好。凹陷中部呈东西向分布亘山、双龙次凸, 将盐井-申津渡盆地与澧县盆地分隔。

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古新世早期, 澧县盆地形成淡水湖泊, 接受西部及周边山地的物质沉积, 由于气候干燥、炎热, 沉积了一套红色碎屑岩层。古新世晚期, 气候持续干旱, 湖水不断蒸发浓缩, 盆地进入盐湖发展阶段。由于盆地周边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地层, 丰富的Ca2+、SO42-离子随周边的补给水源不断进入湖盆中, 出现了以石膏为主的盐类矿物沉积。如盆地西部合口石膏矿床、佘市桥盆地石膏矿床、王家厂盆地石膏矿床等。

始新世早期, 盆地周边构造活动频繁, 气候及盆地升降变化较大, 盆地内出现红色碎屑岩与灰、深灰色含膏云质泥岩交替沉积。随着气候持续干旱, 湖水大面积蒸发, 且逐步向北东方向迁移, 澧县盆地形成封闭状态, 湖盆进入盐湖发展的鼎盛时期, 湖盆内水化学类型逐渐转变为硫酸盐-钠亚型, 盆内出现了石膏→钙芒硝→无水芒硝→岩盐等盐类矿物的沉积, 矿物沉积相带清楚, 平面上盆地中心为岩盐分布区, 外圈依次为:无水芒硝→钙芒硝→石膏, 属盐湖矿床典型的牛眼式沉积模式。垂直方向上, 从下至上可分为:下部石膏带→下部钙芒硝带→中部钙芒硝、无水芒硝、岩盐带→上部钙芒硝带→上部石膏带。岩盐沉积期后, 卤水逐渐淡化, 只有钙芒硝与石膏的沉积。

始新世早期末, 由于气候变迁盆内注入大量淡水, 湖水淡化, 从而结束了盐类矿床沉积, 淡水中带来大量泥砂, 沉积了相当厚度的红色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形成盐湖矿床良好的盖层, 使得盆地内的盐类矿床得到完好保存。始新世晚期, 由于喜山运动, 澧县盆地抬升, 从而结束了盆地白垩-早第三纪的沉积历史。

综合以上探讨, 盐井-澧县凹陷区域内, 澧县盆地、佘市桥盆地、王家厂盆地在第三纪古新世为石膏成矿期, 澧县盆地、盐井-申津渡盆地在第三纪始新世为岩盐、无水芒硝、钙芒硝成矿期。

4 结语

我国无水芒硝矿资源较丰富。岩盐和海盐资源也十分丰富, 岩盐矿产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 资源量大。随着我国轻、化工工业快速发展, 对硝、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勘查、开发澧县盆地盐类矿床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本文对澧县盆地盐类矿床沉积情况作了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龙国中, 王积廉.衡阳盐矿矿成因[J].湖南地质, 1994.

[2]博歇特H.缪尔RO.盐类矿床蒸发岩的成因、变质和变形.北京:地质出版社.1976.

篇4:澧县土地执法突围

就在游同普开工建房的10天前,在澧县县纪委的会议室,含县国土资源局在内的7个部门和乡镇的负责人因为土地违法问题被纪委诫勉谈话。

游同普违法占用耕地从发现到被制止不到10天时间,诫勉谈话使得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任人对土地违法异常警觉。2012年,澧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出台文件,强化土地执法,重拾土地快速执法机制,建立巡查每日一报制度,通过诫勉谈话,完善共同责任机制,探索建立破除土地执法的“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三难机制,建立“防范在前、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澧县土地监管保障机制。

土地执法“三难”困局

所谓“三难”,是土地执法遭遇的全国性困境。难以第一时间发现违法,将违法遏制在萌芽状态,有效降低执法成本,此谓“发现难”;由于执法监察缺少手段,力量单薄,对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及时制止,此谓“制止难”;对人对事很难处理到位,地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尚未真正落到实处,此谓“查处难”。

国土资源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3.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41.1万亩。有1124名责任人受到党纪处分,825名责任人受到政纪处分,200名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邹谢华表示,执法监察发现难、查处难、制止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土地督察内部体系有待进一步协调,有必要全面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法制、体制、机制,不断推进土地督察制度法制化,继续提高执法监察和土地督察工作效率与效能。

澧县也不例外。伴随澧县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是土地违法的愈演愈烈。游同普案只是以单个农民为主体的土地违法,而更多的则是本应保护耕地的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却成为土地违法的主体,而且违法的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正因为此,据常德市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警示约谈通报显示,2012年,国土资源部下发给澧县疑似违法用地图斑139个,占地801.39亩,耕地528亩。经核实,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达261.5亩,为常德市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

总结上述澧县土地违法的原因,常德市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小组认为:一是土地执法监管不到位,违法用地问题突出。墨池公园占地达192亩,项目开工两年多,到现在还没有组卷报批,也尚未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二是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混乱,乡镇违法用地量多面广,主要涉及安置点、工业用地、幼儿园,液化气站、水厂等项目用地。据统计,6宗安置点监测面积75.2亩,耕地74.88亩,据了解今年新开工建设用地面积又有数百亩违法用地。三是违法案件查处不到位,44宗违法用地绝大部分案件查处不到位,其中6个安置点用地、墨池公园用地、澧阳变电站等对当事人均为处理到位。特别是墨池公园在卫片下发时占地只有62.6亩,现已达到120亩以上,不但违法用地行为没有制止,而且违法用地愈演愈烈。

动态巡查机制:破解“发现难”

土地违法的居高不下由于无法驱走的阴霾一直围绕澧县土地管理部门的四周。而国土资源部的卫片执法则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到澧县土地管理者们的头上。

8月份, 常德市卫片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利用土地执法监测系统对澧县规划区进行一次巡查,发现澧县在卫片执法检查期间,又有百亩违法用地,形势非常严峻。

澧县国土资源监察执法大队副队长周乃柏的手机会在每天下午5点准时响起。这是队员们上报当日县城内土地动态巡查的结果。

9月25日,澧县国土资源局出台了实施城市管理“三年行动工程”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澧县国土资源监察执法大队成立了两个巡查组对县城城区进行动态巡查。每天5点电话报告巡查情况,及时发现违法。

澧县国土资源监察执法大队也取消了节假日,进行全天候巡查。巡查结果同时要上报给县政府的“三年行动工程”指挥部。“发现问题当场制止不了的,立即报告给县政府的创建指挥部,县政府城镇组、督查室、监察局及分管副县长直至县长。”周乃柏对记者表示。

而对于城区以外的地区,国土资源所联合乡镇政府及村委会进行巡查。发现违法行为当日内必须上报县国土资源监察执法大队。

一旦土地违法行为被发现,则引入澧县独创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土地违规案件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游同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就是甘溪镇国土资源所在巡查中发现的,上报情况后,迅速启动快速执法机制,及时查处到位。

快速反应机制:破解“查处难”

在县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的地产商下沉至乡镇一级市场,违法占地建房现象异常严峻。使得澧县县委县政府重拾澧县2008年首创的“土地执法快速反应机制”。这一机制也被国家土地督察局重点推荐给各级国土资源执法部门。

早在2008年,澧县人民法院和澧县国土资源局就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快速法院机制的实施意见》。这一意见对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的时间节点做了明确的限定。然而,这一意见却因各种原因被搁置。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农村村民违法占地建房,只能限期拆除,没有其他处罚措施;而且处罚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以后,才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执法部门全部走完法律程序需要的时间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而违法建房户可能已经搬进新居居住多时了,再去强行拆除,造成执法成本增加,建房农户也因损失巨大而产生抵触情绪和报复倾向,往往导致矛盾更加尖锐和激化,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nlc202309040142

而快速反应机制则利用法院的财产保全措施弥补了《土地管理法》的这一不足。

所谓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民事诉讼案件和行政执行案件中,为了保证民事案件当事人和行政机关或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将来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和行政执行文书能够顺利执行,而对有争议的标的物或有关财产采取一种限制处分的临时性法律保护措施。

这就意味着法院可利用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游同普的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被巡查发现后,正是快速执法机制,引入法院财产保全的条款,对搅拌机等施工设备进行封存,才得以及时制止违法,迅速查处到位。

“在查处违法占地中引入财产保全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违法占地行为的进一步扩大,有效制止继续施工、突击抢建行为,减少违法用地既成事实。这样,既节约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果,也减少了违法当事人的损失,有利于缓和执法与被执法之间的矛盾,消除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澧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杨复凡对记者表示。

共同执法机制:破解“执行难”

澧县方石坪镇副镇长虞钊对9月27日县纪委的诫勉谈话记忆犹新。2013年4月的卫片执法检查发现方石坪镇宜居新村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面积50亩。该项目虽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但却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虞钊作为分管国土的副镇长因此被约谈。

在全国层面,政绩驱动下的“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加剧了对土地的非法占用,造成诸多政府部门成了土地违法的主体。

对此,11月1日,澧县县委出台了严禁违法规划、严禁未批先用、严禁乱占耕地、严禁违法程序、严禁处置迟缓的“五个严禁”通知,对政府各部门的土地违法行为作了明确的责任界定和处罚措施。

根据该通知,乡镇辖区内因管控不严,出现违法用地的,按照每宗地1万元标准扣减乡镇财政拨款。出现3处以上、5处以下违法用地的,按照相关程序给予分管负责人警告处分;出现5处以上、7处以下违法用地的,分管负责人责令辞职,乡镇长给予警告处分;7处以上违法用地的,乡镇长责令辞职,乡镇党委书记给予警告或记过以上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辞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刑事责任。

全县范围内因管控不严格,出现违法用地的,按照每宗1万元标准分别减扣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财政拨款。出现违法用地,被省市约谈问责的,视情节轻重按程序给予县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分管负责人警告或记过以上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辞职;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规划局局长给予警告或者记过以上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辞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1月10日,在法院实施财产保全,施工设备被封存后,游同普自己拆除了违法建设的房屋。澧县国土资源执法大队副队长周乃柏又松了一口气。相比数月前刚担任执法大队队长一职时,压力要小了许多。

“对于国土部门来说,县委县政府系列土地管理措施的出台,不但使得各部门的依法用地意识得到提高,也大大提高了土地守法意识,树立了土地执法者的权威。”澧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飞表示。

篇5:历史:澧县乡土历史调查

姓名:郭淼磊班级:1026学号:102657

调查时间:2011年2月9日~2011年2月11日

调查地点:澧县

调查目的:调查澧县历史文化

调查对象:网络

调查方法:上网查询

调 查 人:1026班郭淼磊

调查分工:一人完成澧县历史

澧县,因澧水贯境而得名,素称“九澧门户”。澧之名首见于《禹贡》,春秋、战国均属楚。秦属慈姑县,隶黔中郡。两汉时期为孱陵、零阳县,属武陵郡。三国时,始属蜀,后属吴零阳、作唐县,分隶天门郡、南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澧州为松州,不久复名澧州,新置澧阳县(澧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澧州为澧阳郡,辖澧阳、石门、孱陵、安乡、崇义、慈利6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澧州,仍辖6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澧州澧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澧州。宋乾德元年(963年)又为澧州澧阳郡。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升为澧州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澧州路总管府。明洪武九年(1644年)复为澧州,并裁澧阳县入州治,隶常德府。清康熙三年(1644年),澧州改隶岳常澧道。雍正七年(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4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辖永定县(今张家界永定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改直隶澧州为澧州行政厅。民国二年9月废州为县,始置澧县,隶岳常澧道。民国三年,隶武陵道。民国五年隶湘江道。民国十一年废道制,直隶于省。民国二十四年,省内设立行政督察区,澧县先后隶属湘西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7月27日澧县解放后,一直隶属常德地区。1988年6月,常德地改市,澧县仍隶属常德市。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共发现文物 500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当、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被评为中华二十世纪 100 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距今 6000 年的古城址、古祭坛和古稻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 1000 年。江泽民同志 1995 年视察澧县时亲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蒋纬国先生在台湾题词:“中华文明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1

澧县文化遗迹

城头山古遗址位于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的车溪乡南岳村,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距今约 4800至 6000年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也是迄今中国唯一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古城略呈圆形,城垣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宽35米,总计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城内已发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筑基础、设施齐全的制陶作坊、宽阔的城中大道、密集而重叠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6500年前)。1992年和199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澧县时,欣然命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八个大字。2001年该遗址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其考古发掘成果已载入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城头山原始社会城址的发现,表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对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早期城池的起源以及阶级、国家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并将改写中国的史前史。该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头山古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中部大坪乡孟坪村,东南距县城12公里,是一处高出四周地面约 4 米的圆形丘冈,面积约 1 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良好。该遗址最早于 1986 年全省文物普查中发现,并被认作一种新的文化,称之为“彭头山文化”,其年代距今约 9000~7500 年。1998 年冬由省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正式发掘,揭露面积 400平方米。遗址中遗迹有:地面式和浅穴式建筑、灶坑、墓葬、灰坑等,出土陶器以夹炭红褐陶、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其纹饰有绳纹、刻划纹。器形有圜底罐,深腹钵、盆等。出土的石器以打制为主,另有少量石质装饰品。彭头山文化的独特文化面貌使之成为彭头山文化的代表地点,为这一类遗存识别提供了标尺。彭头山出土的陶器中夹杂了大量的稻谷、稻壳,充分展现了这里原始稻作农业的发展规模,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遗迹,由此确立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地位。彭头山文化现已正式写入大学教科书,国务院还把彭头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载入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而建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彭头山古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垱古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东北梦溪镇五福村境内,海拔高度31米,坐落在河流冲击平原与湖泊、沼泽三者边缘的中介地带,濒临右河道,属新石器时代,距今9000~8000年。其考古发掘成果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已有记载。1997年该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位提名奖。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家牌坊位于澧县城西10公里的车溪乡牌楼村,为高15米、宽10米六柱三门十三殿式祁阳白石牌坊。据《直隶澧州志》,是为清代道光年间澧州籍官员余日为纪念其母罗氏守节养育之恩奏报皇帝批准后所建,牌坊于道光13年(1833年)始建,道光22年(1844年)竣工,达12年之久。节孝坊用祁阳石建成,坊上层刻有“圣旨”,二层刻有“湖南抚部院”请旨准建旌表全文。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华重,雕工精巧细致,柱梁皆镂孔,人物浮雕与龙、凤、花、鸟等纹饰,栩栩如生,加之上部三层飞檐挑角,构成一具精湛的巨型石雕艺术珍品。是湖南省唯一保存完整的石刻牌坊,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澧州文庙初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明初迁建于现址。文庙坐北朝南,在南北轴线上建有头门、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六进。总占地约8000平方米,有殿、堂、廊、亭、庑、门、房130间,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布局严谨,风格独特,是一处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遇仙楼该楼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位于澧州古城东南城垣之上,俗称八方楼,又名澧浦楼、奎星阁。史传为太守乔逊梦遇吕洞宾,建楼以志其事。遇仙楼为三层木架结构建筑,平面呈八方形,径五丈,高七丈,柱廿四,檐三重,盔顶式。翼角高翘,遍挂风铃,琉璃绿瓦,葫芦宝项。整个建筑无一颗铁载体钉,全为榫卯结构。前有水池名沧堰。现在城关中学校园内。

多安桥位于澧县县城栗河之上(原属澧水河道)。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全桥长六十六丈(198 米),宽二丈四尺(8.7 米),共十一孔。中间石拱跨径五丈(15)米,高三丈二尺(10 米 有余)。其余两边孔跨径与高度递减。拱桥石墩砌成舟形,并从下往上呈台阶内收,形成梯型尖状。为纪念组织桥梁工程建设的两位政府官员多赉和安佩莲,题名“多安桥”。多安桥雄伟、古朴,建筑风格独特,已有近200年历史。已录入《中国古桥录》。现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蜚云塔位于澧县县城东南方澧水河畔的二圣滩上。该塔全部使用方形石料和石灰浆叠砌而成,八方七级,高33米,底层直径13米,高6米;塔顶3.2米,直径7米;除底层仅开一门供出入外,其余6层都有4个门,塔内有旋转石阶直至顶层。塔的各方底层、门楣、门道均雕刻有大小各异的佛像,共133座,如八大力士、八洞神仙等,至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该塔始建于明代天启初年(1621年),竣工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7年),历时近200年。澧县俗传有“要得澧州风水转,宝塔雄立河中间”的民谚。

澧州古城墙位于县城。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初筑,为土墙;明永乐二年(1404年)更土城为砖城,高5米,面宽6-10米,加上女墙,全长九里十三步(约4505米),置东、西、南、北、金牛五门。后多次损毁、增修。现遗存东南城墙,东起敌楼拐,西至澧县一中,约2000米。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竹桥座落在湘鄂边界的火连坡松竹村涔河上,是一座全长37米的单孔石拱桥,为清代乾隆年间当地孙氏兄弟孙承松、孙承竹募资所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已收入《中国古桥录》。

嘉山寺位于澧县县城东南约1 5公里处的嘉山之颠。宗教胜地,建寺一千多年以来,以其厚重的宗教文化底蕴,独特的姜女文化特色,众多的历史人物典故,秀美神奇的水光山色,吸引着荆楚大地的远近游客前来观光、朝拜。现为湖南省政府批准开放的省级重点宗教活动场所。

历史名人

车胤东晋吏部尚书车胤(允),字武子,西晋南平人(当时澧县境属南平郡辖)。允幼时勤学,家贫少油,夏天夜晚收集萤火虫用来照明,攻读不误,成为后来历史上传诵久远的“囊萤夜读”的佳话。宁康初入朝任中书侍郎、关内侯;太元中,领国子博士;后提升为骠骑长史、太常、临湘侯;因病去职。不久任护军将军。当时,王国宝为讨好会稽王司马道子,暗示朝中官员推举道子为丞相,给以特殊的礼遇。车胤以生病为由,拒绝在推荐奏章上签字。皇帝见到奏章,大怒,称赞车胤坚持原则。后,因王国宝、司马道子权倾朝野,胡作非为,大臣王恭起兵攻讨王国宝。王国宝惊慌失措,其堂弟王绪劝他杀掉威望素著的车胤,挟持皇帝讨伐王恭。王国宝召见车胤,车胤坦然来见,王国宝不敢害他,反而放下架子向他请教摆脱困境的计策,并采纳车胤的建议上书请求辞职。隆安四年,车胤任吏部尚书。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骄横不法,车胤建议会稽王司马道子对儿子严加约束。司马元显知道了这件事,逼迫车胤自杀。

李群玉唐代诗人李群玉(807~858),字文山。生于澧州车溪七里庄,23岁时迁居澧州治所附近的仙眠洲。生性旷达,专以吟咏自适,不乐仕进。太和二年(828)正月,李群玉制举考试落第,从此不再参考。他先是“蛰居”,“十年侣龟鱼,垂头在沅湘”,沅澧流域的风情给了他创作灵感,先后创作了《秋登涔阳城》、《南庄春晚》等脍炙人口的诗歌。继而“漫游”,诗人的足迹遍及江表、荆州、巴蜀以及粤桂。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诗和山水诗,“诗笔遒丽,文体丰妍”。李群玉向唐宣宗献诗三百首,诏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职南归。大中十二年,李群玉离开澧州,再次东游,行至江西南昌,投洪井而死。光化三年(900),唐昭宗诏准著名诗人韦庄的奏请,承认李群玉为“遗贤”,追赐进士及第。李群玉是晚唐享有盛名的大诗人。同代著名诗人周朴称赞说:“群玉诗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另一著名诗人李频也说他是“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全唐诗》录李群玉诗260余首。

蒋翊武中华民国开国元勋、陆军上将蒋翊武(1885~1913),澧县澧阳镇人,1903年卒业于澧州官立中学堂。1904年结识华兴会副会长宋教仁,参与革命活动。1906年加入同盟会,走上民主革命之路。1911年为首策划并组织武昌起义,两度担任起义总司令,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授予其陆军上将军衔。1912年参与筹组中国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本部参议。1913年,积极参与反袁讨袁事业,在广西桂林丽泽门外被反动军阀杀害,时年28岁。1921年9月,孙中山令于丽泽门外立碑,亲题:“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以昭其业绩。

贺龙澧州镇守使、陆军中将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4年12月,时任四川讨贼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的贺龙率部攻占澧州城,1925年4月时任湖南省长赵恒惕委任贺龙为澧州镇守使。1925年夏秋之交,澧州所属各县“三月不雨”,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贺龙积极组织赈济实民。在澧期间,兴学重教。1926年9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的贺龙率军参加北伐,再次进驻澧州。贺龙大力支持时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共产党员周逸群创办澧州政治讲习所,培训革命力量。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8月1日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与周恩来等共同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失败后,1928年2月,贺龙、周逸群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经津市、澧县、石门、慈利向湘西进发。途中在澧县城西彭山思王祠召开了有公安、澧县、石门、临澧、安乡等县地下党负责人参加的紧急军事会议,部署革命行动。1928年8月,贺龙在湘鄂西组建红四军。9月4日,贺龙率红四军从石门渫阳出发,一昼夜行军180华里,袭占澧县王家厂,打跑反动武装,处决土豪劣绅,分财物给贫苦群众,随即又袭击大堰垱保商团。1930年5月,贺龙率红四军进入澧县,在盐井击溃敌一个营,后驻闸口、火连坡、太青一带休整。1930年11月~12月,贺龙率红二、六军先后两次攻占津市,两度围攻澧州城。1935年8月,红军第三次攻占津市,随后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攻克澧州城,红二、六军团首长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李达等于澧州城内合影,县女中师生组织队伍迎接红军,庆祝胜利,贺龙再次到女中看望师生。

范仲淹北宋名相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据《澧州志》载:“范仲淹„„二岁而孤,随母改适长山朱杌。杌官安乡,偕之任,读书鹳巷,今有文正书台,又尝游澧,祥符八年,以朱说名登上第,旋复姓范,迎母归养。”近有沅、澧文化研究者考证:范少时贫不移志,勤奋节俭,品德高尚。虽每日划粥而食,但传他曾在庙堂地板下发现一罐金银,却从不拿用,也不向人提起。到南宋时,澧州州、县官员为纪念范并弘扬范的学习精神和品质,分别在州、县建造了范公祠庙、书院,并将其活动过的地方如读书台、洗墨池等辟为供人凭吊的遗迹。今澧县一中校园内,犹存“范文正溪东书院”和洗墨池亭榭遗址,近已修葺一新,成为激励澧州学子学海苦航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篇6:临澧县最美乡村教师

临澧县最美乡村教师

祁超群,女,1982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临澧县停弦渡镇中学,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和九年级班主任。

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励志奋进、乐挑重担,因而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和奖励。2003—2006年被临澧县人民政府给予嘉奖奖励;2007年被评为“临澧县优秀教师”;2009—2011年被临澧县人民政府给予嘉奖奖励;2012年被授予“常德市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其事迹被常德晚报刊载;同年被评为临澧县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她潜心研究数学教学,成果丰硕:2010年参加常德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获一等奖(总分第1名);同年参加常德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获一等奖(总分第2名);2011年参加“首届湖南省中学青年数学教师资源运用与教学设计比赛”获一等奖;多次参加县级教学比武获一等奖。所撰写的教学论文有3篇获省级奖,4篇获市级奖;还多次被临澧县教研室评为先进个人。

篇7:澧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班级:1019学号:101922姓名:杨斯妤

澧县历史悠久。县城自南北朝建州以来,屡为府、州、路治所,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垱、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就此,我于2011年1月28日至2月1日就澧县旅游资源做出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区旅游环境

1.1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距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是国际知名的“中国第一古城”,距今约6000年。它所包含的历史信息特别集中,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早期新石器文化、史前聚落、农业的起步和发展、前国家时期的社会组织等课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2澧州文庙

初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明初迁建于现址。文庙坐北朝南,在南北轴线上建有头门、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六进。总占地约8000平方米,有殿、堂、廊、亭、庑、门、房130间,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布局严谨,风格独特,是一处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八十垱古遗址

位于澧阳平原东北梦溪镇五福村境内,海拔高度31米,坐落在河流冲击平原与湖泊、沼泽三者边缘的中介地带,濒临右河道,属新石器时代,距今9000-8000年。其考古发掘成果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已有记载。1997年该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位提名奖。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旅游区现状

2.1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城头山1979年被发现,经过1991—2001年连续11次考古大挖掘,现已出土各类精美文物5000多件。1992年和1997年,城头山古城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曾两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5年3月25日,江泽明总书记在视察澧县时,欣然命笔,题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八个大字。1996年,城头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城头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城址。其考古发掘成果记载到了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写进了大学和中学的历史教科书。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遗址区内有世界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水稻田遗址,也是长江流域城邑文化遗存保留最系统、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具备我国早期城址中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布局。

2.2澧州文庙

文庙又称为孔庙,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澧州文庙,始建于宋代,明朝初期迁建于现址,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自明清以来,庙宇经过了十多次的重建和维修。使之成为了湘鄂边署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伟的仿故宫式古建筑群。早在1959年,就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澧州文庙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布局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南往北依次是头门、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六进,大成殿前置有东、西二厢房和钟鼓二楼亭,所有建筑被高大宫墙环绕,整个布局整齐、严谨、合理,廊廊相通、檐檐相连、其势恢弘、其构精巧、其彩富丽。现在除棂星门不复存在外,其它的建筑依然如旧。

2.3八十垱古遗址

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属彭头山文化时期,年代距今8500~7500年。

遗址内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整体呈南北向,南北长210米。遗址东北部发现海星状土台遗迹一处,遗迹四角外伸,立有中心柱,并发现有牛下颌骨,推测应为宗教祭祀遗迹。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完整形态的稻谷、稻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总结

1.城头山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早于距今6000年前)、内容最丰富、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城遗址。遗址区内有世界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6300—6500年前)、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是长江流域城邑文化遗存保留得最系统、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具有我国早期古城最完整的古城布局;也是目前所知延用时间最长、地层(文化)关系最清晰的城址。它对史前聚落的发展、筑造城历史和技术、长江流域文明因素的形成、世界稻作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等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与素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古文明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年代更早。城头山是历史文化的宝库,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2.因城头山的盛名,沉寂了许久的澧州文庙再度鼎沸起来。几位从这方土地上走出去的精英俊豪慷慨解囊,近二年万善款得以让文庙进行新的修葺。匠人们忙碌起来,恢复文庙头门,新建一栋仿古门楼,修缮宫墙,绿化空坪„„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接下来它将承担盛况空前的城关山文物展:西厢房展览旧石器时代和彭头山、八十当文物,东厢房展览屈家岭、石家河文物,后殿展览城头山文物。澧州文庙将演绎广袤澧阳平原的种种神奇和灿烂,尤让参观者一步一步从远古的城头山姗姗走来。

3.八十挡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聚落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四·建议

上一篇:中兴通讯分析下一篇:二年级四班班级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