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做法

2024-05-01

省(市)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做法(共9篇)

篇1:省(市)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做法

省(市)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做法

湖北省: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湖北省财政厅把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机构、队伍建设作为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将其作为省财政厅对各地工作综合考核的一项内容。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党政领导与编制部门的支持。截至2005年6月底,全省85个市、州、县(市、区)财政局中已有59个地区做到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工作机构、编制、人员、职能的四到位,7个地区正在报批之中。对尚未建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机构的19个地区,省财政厅要求积极做好机构筹建工作,争取在2005年年底前做到工作机构、编制、人员、职能的四到位。

湖南省:加强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管理。湖南省财政厅针对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中存在的“公车私用”、“公车维修黑洞”、“超标准配车”等问题,加强了对省直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管理。

一是明确了配车标准,核定了事业单位小汽车数量;二是规范了旧车处置的管理,对公务用车的报废年限、转让处置作了明确规定。省直单位公务用车必须达到规定报废年限才能进行报废处置;如需转让处置,必须出具报告、说明理由,经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进入交易市场公开拍卖,处置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三是推行“三定”办法,即“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项保险”。财政部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各定点单位,并对定点单位实行“两年一定,挂牌考核”;四是控制支出定额,对省直单位公务用车分类、分档、分项核定支出定额,并纳入单位的部门预算。

内蒙古:积极主动做好与资产管理工作有关的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如资产管理处在车辆调拨和处置方面,与呼和浩特市车辆管理所加强合作,对不经财政部门资产管理机构批准并办理“固定资产调拨单”的事宜,一律不予办理过户手续。在出售土地(二级市场)和房屋建筑物方面,与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和房产管理局配合,凡不符合政策规定,未经财政资产管理机构批准,一律不予办理产权变动手续。此外,还与内蒙古建设厅房产管理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联系,妥善解决了内蒙古文化厅等单位的房改遗留问题。

山东省淄博市:加强事业资产的监管和运营。

明确了职责。明确淄博市财政部门是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运营实行综合管理,并突出强调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

确立了监管范围和方向。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用途和属性,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特点,制定了体现事业单位行业特点的资产分类管理制度。在资产监管方式上,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重点是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按照单位性质和资产类别,确定了不同的监管方向。教育、卫生类事业单位,要结合教育、卫生体制改革,鼓励通过联合办学、联合办医等形式进行合资合作,同时,通过职工入股、吸纳社会资金等形式,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科技和体育类事业单位组建企业集团,鼓励对外合资合作,实施授权经营;农、林、水类事业单位在确保资源安全的前提下,鼓励脱钩改制,转为民营企业;要求宾馆服务类单位搞好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加快脱钩、改制步伐,对规模小、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的单位依法撤销、关闭或破产;公有房产和公共建筑要逐步实现处置、改造和开发的市场化。对于资源性国有资产中的城市空间资源(如道路的冠名权和广告设置权等)要统一管理。政府特许经营资产(如市政公用设施及垄断行业的准入经营开发权、机动车牌使用权等)要利用市场手段公开竞价转让。

制定了具体的监管措施。第一,完善资产监管链条,强化资产的入口管理和出口管理。建立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监管机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组建的经济实体,要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审批,投资红利由主管部门组织收缴,并上缴财政专户。第二,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抵押或担保行为的监管。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以事业资产作抵押或保证。第三,加强资产处置监管。资产的处置依程序报批,利用市场方式公开处置,处置收益上缴财政专户。资产的处置依程序报批,利用市场手段公开处置,处置收益上缴财政专户。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监管和运营,按“规划部门布局、相关部门运营、财政部门监管”的原则,规范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运营,运营收益上缴政府国有资产收益专户。加强对特许经营资产的监管,对从事鉴定、检测等垄断性业务的经济组织,其收入全部进入国有资产收益专户管理,其支出由财政部门核定,成本类支出经审核后予以返还。因工作需要增加的经费支出,在追加预算中安排。对市政公用设施、垄断行业的准入经营开发权,利用市场手段公开竞价转让,溢价部分全额上缴政府国有资产收益专户。对机动车牌号码、出租车营运证等政府资源,在政府的统一监管下运营。

青岛市: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统计信息报告制度。

青岛市在完成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从2005年4月初开始,对全市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资产管理信息统计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对单位资产的产权、使用、调配、处置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整改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摸清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截至2004年底,青岛市纳入资产统计和产权登记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2140户,资产总额368.9亿元,其中国有资产219.14亿元。与上年相比,总资产及其固定资产的规模稳步增长。同时,事业单位人均资产高于行政单位人均资产。

发现了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权意识薄弱,有些单位擅自处置国有资产,随意利用国有资产办经营实体。资源配置苦乐不均,资产运营效率低下。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率仅为0.66%,个别单位只有投资没有收益。

对问题成因的进行了初步分析。比如,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滞后,现行的法规、制度和办法已经明显不适应新形式的要求;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资产购建的预算安排与现有的资产存量状况不挂钩;对资产配置预算的执行情况缺乏跟踪监督;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脱离财政预算管理等。

提出了措施建议。第一,建立健全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明确财政部门代表政府部门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要求主管部门大力加强资产管理专业队伍建设,资产占有使用单位承担占有使用资产的法律责任,确保监督管理职能到位。第二,加强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开展产权登记,完善资产统计体系,使资产统计报表体系与编制部门预算、财务决算相衔接。第三,研究制定资产配置的实物定额标准,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资产购建预算,建立资产购建预算与资产存量、资产使用绩效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第四,加强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包括资产配置管理、产权管理、使用管理、处置管理、收益管理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第五,建立资产内控机制,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程序与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陕西省安康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创立了“政府-国产部门-使用单位”三层管理模式。2003年7月,安康市政府正式发文成立安康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挂靠市财政局),明确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主体,拉开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帷幕。市政府印发了《安康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下发了《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建实行预算审批制度,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强化监管手段,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处置和产权转让规范程序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支建立完善核算制度,逐步形成了“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规范运作”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市政府下发《安康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产权集中管理、权属变更登记工作方案》,全市原登记在各行政事业单位名下的所有房地产变更至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名下,由其对所管资产行使产权管理、收益管理和财务管理,对单位办公用房实行余缺调剂,彻底杜绝和防止因所有权不明而引发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及占有不公现象。

建立了以财政为主体的行政事业资产占用编制制度和资产购置预算制度。2003年,安康市在推行部门预算的同时,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每年根据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工作需要,核定其资产占用质量和数量的编制定额,按编制核定其当前资产购置及更新改造的预算方案,报经政府同意后执行。2004年12月,安康市充分利用政府大院现有地产合理规划建设安康市政府行政中心,将地处商业繁华地段的22个单位、无办公用房靠财政拿钱租房的部门,以及可以争取资金宜于集中办公的中直、省直单位迁入行政中心集中办公。据测算,实行集中办公可节约办公用房14000平方米,对迁入行政综合楼后腾出的办公场所,由市国产局区别地段价值和建筑状况,实行分类处置、合理调剂。建新交旧腾退处置办公用房,除可为行政中心筹集建设资金5000万元外,还可为财政取得6000万元的资产效益。目前,行政中心已开工建设,两年后将在市级单位全面推行集中办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这块“蛋糕”不仅要管好,还要用好。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后,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加大国有资产处置力度,实现国有资产收入约3000万元。2004年,原商业局撤并资产收归市政府交由国产局管理后,在完成资产清理、主体变更、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公开拍卖,实现国有房地产拍卖处置收1380万元,比评估价高出400多万元,拍卖地价达230万元/亩,真正体现了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

篇2:省(市)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做法

来源: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时间:

2009-07-29 15:46

一、北京市

1.北京市2009年以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情况点击查看附件

二、天津市

1.创新服务方式 推进事业发展——2009年天津上半年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2.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 加快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市政协视察居家养老建设情况座谈会上的汇报(程怀金2009年7月7日)

3.解放思想 加大扶持 推动养老机构快速发展 ——在市政协调研养老机构发展情况座谈会上的汇报(程怀金2009年7月7日)

4.天津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介绍

5.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天津河东区民政局)

6.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推进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建设(天津河西区民政局)

7.坚持政府主导 发展日间照料 打造和谐温馨的老年人之家(天津塘沽区民政局)

8.在天津市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工作现场推动会上的讲话(程怀金2009年6月25日)点击查看附件

三、河北省

1.河北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点击查看附件

四、内蒙古

1.内蒙古民政厅关于养老服务有关材料的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五、黑龙江

1.黑龙江省黑河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2.关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

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展情况

4.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汇报

6.黑龙江省绥化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材料点击查看附件

六、上海市

1.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建设(上海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点击查看附件

七、浙江省

1.2009年浙江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转变观念 开拓创新 努力拓展养老服务工作新局面(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

3.宁波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1%抽样调查研究报告

4.浙江省绍兴市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5.浙江省舟山市2009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点击查看附件

八、江西省

1.江西省养老服务事业现状及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2.江西省吉安市养老服务情况的汇报

3.江西省九江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汇报

4.健全体系 创新模式 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江西省南昌市民政局)

5.政府“搭台” 民间“唱戏”推进民办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践与体会(江西省萍乡民政局)

6.招商引资 大力推进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江西省上饶市民政局)

7.江西省新余市养老服务工作的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九、湖北省

1.湖北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情况的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十、广东省

1.广东省2009年民政工作情况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十一、海南省

1.海南省关于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相关情况的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十二、云南省

1.云南省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十三、陕西省

1.坚持政府主导 动员社会参与 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陕西省西安市)

2.加大政府投入 凝聚社会力量 不断提升全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点击查看附件

十四、甘肃省

1.做好规划 加大投入 努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甘肃省民政厅)

篇3:加强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经验做法

一、提出奋斗的目标

目标是集体的发展前景,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特点是热情高,积极向上,但不稳定、不持久。班主任向集体提出奋斗目标,可以激发学生有所追求、有所向往,产生持久的、积极的热情,产生不断进取的意志和行动。担任班主任时, 针对班上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将学习标准定为“作业书写工整、独立完成”、“按时交作业”、“老师批改后要改错”、“作业争取达到优良水平”等几项分目标。由于这一管理目标符合学生进步规律,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而随着分目标的逐个实现,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二、成为学生的朋友

开学初,我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档案、从电话、家访中进行了解。对于内向的学生,经常嘘寒问暖。对于单亲家庭学生更多给予鼓励。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学生有心事经常会以纸条等各种方式传递给我。

那日我班有节自习课, 我从后门偷偷查看学生的自习状态,发现一名男生在靠南墙的位置上仰面躺着晒太阳。我推开门笑着走了过去,对他说:“阳光不错哈,日光浴更妙,咱要不再搭个阳光帐篷? ”他满脸通红仓促地站了起来,我轻轻拍了下他的后背,接着说:“自习课要坐好,万一摔了那可就没有阳光沐浴这样的美事了。”下课后他主动找到我,承认了错误,让我惩罚他。我笑着回答:“事实上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犯了错误是一定要承担责任的。这是你的初犯,就罚你为咱班做些义务劳动。”他乐滋滋地按照我们沟通后的方案去做了。

班主任成为学生的朋友,师生关系和谐了,就能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是开展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开展有趣的活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 班主任是学生生活的导师,道德的引路人。班主任要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离不开班级活动展开。

班级教育活动方式很多,如组织学生开展“送春风”活动;开展帮助他人,为集体做好事的活动;帮助村镇、街道收集废品活动;还可开展植树、积肥和秋收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因为这些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亲自探索、亲自实践以发挥自己才能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活动中使其得到欢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架起沟通的桥梁

班上的王力同学天生好动调皮,行为习惯很糟,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经常拖拉,都不愿意完成,常常旷课。同学们反应:他每天一放学就去网吧,周末全泡在电脑游戏里。要找他去××电脑店,一找一个准。听了这话,我的心凉了半截。经过一番了解,其父忙于做生意,常年不回家,他和母亲一起生活,其母忙于打麻将,且不太过问他的学习和生活。缺少家庭温暖的他,加上其本身存在的不良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基础也很差,日积月累,最终导致学习成绩极差。

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以下工作。

1.家校沟通 ,经常拜访他母亲 ,让她重视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充分利用电话,将该生在学校的各方面信息及时传达给家长,将该生在家表现反馈给老师。然后找出问题,并和家长共同协商,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2.平时在学校里多关注他、鼓励他 , 经常找他谈心 , 帮助他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端正学习态度;发现不良学习行为习惯,及时给予帮助指正,慢慢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做法

按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决定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财政部对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编定了清查方案、清查办法,但笔者认为其不够具体明细,软件运作也有些欠缺,在此,笔者结合清查工作实际及2003年清产核资经验,谈一些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认识和做法。

一、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历史背景

(一)政府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逐步从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退出,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由于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得不到有力的保证。表现在:资产配置不公平、超编、超标现象普遍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低,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资产处置不规范,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弱化,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浪费了国有资源,增加了政府的运行成本。

(二)收入分配秩序混乱

表现在各地区、各部门在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外自行出台和发放津贴、补贴,而这些政策外津贴、补贴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收益。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缺乏有效衔接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乏力,资产管理改革明显滞后,资产预算安排与现有资产存量脱钩,对国有资产收益如资产处置收益、对外投资收益、出租出借收入等国有资产收益缺乏监管,对资产实物量、价值量及运行状况缺乏实物定额标准。

(四)“家底”不清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至使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不仅不完整、不准确,而且基本上都是静态数、账面数,实际资产变动状况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一些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损失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账外资产,没有及时入账,这些账外资产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导致资产处置更加随意,流失具有隐蔽性。

二、财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家底”不清这一严重问题,通过清产核资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

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各基层单位、财政部门编制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

三、开展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加强领导是指各资产清查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就是要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清产核资工作机构,包括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小组,设置专门办公室,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在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加强宣传与培训,加强沟通与协调

加强宣传可通过广播、公示栏、电脑触摸屏、标语、手机短信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此次资产清查的意义、内容以及具体的开展工作方式,以得到广大干部的支持、合作;加强培训就是把参加资产清查的人员集中起来学习文件方案内容、清查工作的目标、内容、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参加资产清查人员的素质,使其清楚工作规范、掌握工作方法、熟练操作技能。同时,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清查人员、社会中介机构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以顺利完成清查任务。

(三)按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成立清资机构;设置资产清查办公室;抽调人员名单;安排培训学习的时间、内容、分组、分任务、分阶段情况(可列表);资产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涵盖范围;资产清查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以及有关的各项要求等等。

(四)落实工作方案,按方案内容分阶段、分任务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1.单位基本情况清理。即对应当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户数和编制实有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和核实。

2.财务清理。即对行政事业单位本部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款项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财产清查。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及债务等各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核实。

4.建立卡片。即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边清查资产,边建立固定资产电子卡片。

5.录入填制报表。即按财政部下发的清查软件系统,录入财政资产清查基础表,再结转导入生成财政清查综合表,并审核,用A3纸打印上报。

篇5:机关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一、健全制度,全力推动机关后勤管理的规范化

做好机关

后勤工作,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来抓。为此,我们注重吸收外地先进的后勤管理经验,先后健全和完善了35项后勤管理制度,其中行政管理和机关事务方面10个,文明卫生和城管创建方面9个,安全保卫和综合治理方面16个,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实效性好的后勤保障制度体系,为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上,我们主要突出了四大重点:一是规范财务管理。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县委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和廉政审核制度,切实做到了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监督有机制,有效杜绝了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特别是我们从2003年起着力推行了经费包干制度,即根据各组室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区别确定电话费、接待费和用车费等业务经费的补助标准,实行切块包干,定额到人,节约留用,超支不补,有效解决了以往因“吃大锅饭”带来的种种弊端,促使各组室把有限的经费用在了刀刃上。近三年来,我办办公经费与过往相比平均减少了20%以上。二是规范小车管理。重点加强油料、修理等主要开支项目的管理。对小车用油坚持在跟踪测试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油耗标准,实行定量考核,超过部分全赔,节约部分奖励20%,严格兑现。2006年有4名司机共节省油料2052升,领取节油奖2090元,其中最多的节省了油料1060升,得奖1080元。有2名司机因超定量耗油按规定全赔,分别扣款560元、210元。由于县委领导工作繁忙用车较多,小车行程和司机费用难以准确及时地核算和把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实际坚持和创新了一种小车费用先由司机实行逐日登记,再由用车领导核实签字的管理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小车维修严格按照“司机申报、管理员鉴定并报行政组拟定计划、分管副主任批准、凭通知单定点维修”的程序进行,堵塞了管理漏洞,节省了运行成本。据统计,与往年相比,近三年来县委办平均每年节省小车费用4万元以上。三是规范宿舍房产管理。为切实解决前些年公房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产权不清、手续不全、交易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县委机关宿舍房产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规定:县委大院的宿舍房产由行政组统一归口管理,住房从规划、建设、产权登记或变更、改建扩建、出售出租都要经行政组书面批准;对拥有全部产权的住房出售预先要到行政组申报、公示,优先售给院内机关干部,然后是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购房住进机关的人员必须由行政组核定身份。房产过户须经行政组参与,否则不承认其机关住户身份,不享受机关“三通”福利,并可向其征收投资补偿和有偿服务费;对仅有部分个人产权的住房,行政组负有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有权对其实行监管,对违规出售出租或改建扩建者,要严格实行处罚。从2005年至今,机关内有7户住户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出售住房,我们严格按照该管理办法操作,克服各种阻力,维护了机关房产管理秩序。四是规范物资财产管理。如对机关车辆、空调及大宗办公用品的采购严格实行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对大宗废旧物品的处理坚持实行公开拍卖制度,既抵制了来自各方面的人情干扰,又有效促进了物品增值。如2006年我办2台旧车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拍卖,成交价高出底价近4万元,比我们期望的效果还要好。通过以上规范管理措施,较好地堵住了办公室费用开支的三个“无底洞”,即以领导名义办事开支的“无底洞”,出差办公事的“无底洞”和办公用品开支的“无底洞”。

二、深化改革,着力促进机关后勤保障的社会化

近年来,我们紧扣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实际,始终坚持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来审视机关后勤工作,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管理服务中的问题,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配置机关后勤资源,切实增强了机关后勤工作的活力。一是推行协议式管理。早在2001年,我们就与县恒正物业公司签订协议,将机关院内生活区水电费收缴、水电设施维修、宿舍区卫生等工作委托该物业公司实行小区式管理。6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此举有效促进了机关水电和卫生管理的社会化,既减轻了机关后勤管理工作负担,又杜绝了过往管理中跑冒滴漏和损公肥私等现象。据测算,每年因减少水电损耗可节省行政经费3万多元。二是推行承包式管理。将机关食堂面向社会公开发包,每年收取2万元承包费,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可面向社会营业。管理方式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承包业主的积极性,促进其切实改善了服务条件,提高了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对机关大院的园林绿化和会议

室摆设的各种花卉盆景,也由花木公司承包管理,实行上门服务,定期更换,做到绿化、美化、花化机关。三是推行聘任式管理。从2003年起,我们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招聘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小车司机。去年重点加强了机关门卫及治安管理制度改革,从县公安局保安服务公司择优聘请了4名专职保安,实现了门卫管理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的转变,有效净化了机关院内的治安环境,为机关安全保卫工作和环境秩序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以人为本,努力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人性化

篇6: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一)概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二)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了社会公共经济资源,因而受国家财政预算的直接管理和控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内涵应定位在对财政供给的各项资金的合法、规范的申请、使用和控制上。基本目标应该是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完整,有效地发挥筹集、配置、运作、调控和监管职能,使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效率更高。

(三)核心。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科学管理、提高效益、走向市场化运营,通过全面、科学、有效的核算和控制,在国家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本单位的职能制定相应的具体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保证国家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特征。财务管理的特点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与营利单位相比,主要有以下特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基本上都来自财政拨款和其他收入;事业单位一般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卖或清算的问题,也不具有企业会计意义上的所有者权益,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使用资金;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不以营利为目的;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可以按一定收费标准或价格提供劳务或产品,但往往是按等于或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严肃。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只想从财政“要钱、花钱”,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管理上产生了的“松、散、乱”现象。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巧立名目发放奖金,提高补贴标准,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有的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简单总结,效益考核基本是走过场。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使好多项目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二)资产管理混乱。一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等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大额开支使用现金支付,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收费、罚没收入等不入账,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设置“小金库”;二是一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一是资金的管理不严,供应范围过宽,内部制度不健全,财经纪律观念淡薄,执行财经法规制度不严格,资金分配、支出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二是在票据认购、票据领用、票据核销上存在监督的漏洞,票据管理使用比较混乱;三是部分事业单位往来款项占据比例过大,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呆账、坏账;四是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不及时。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编制单位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和单位有关领导要共同研究,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二要严肃认真地执行预算。单位内部预算一经批准,就不得随意更改,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调节经费构成比例。财务部门要定期分析考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和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严格按照项目预算科目安排业务支出;三要加强预算监督和控制。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下,财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保证资金安全的运行机制,树立科学理财观念,以预算促项目,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克服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倾向,变“资金”观念为“资产”观念。把资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督促单位领导自觉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完善、适合本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保管、调拨、转让、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逐步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严格设定资产登记管理和考核体系,自觉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建立健全考核指标,明确责任,奖优罚劣,充分调动资产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管理体制、管理要求、资金运动、人员配置等,充分体现本单位的特点,这是制定制度的唯一标准。制定制度要讲究系统和配套,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能相互矛盾。一要建立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二要建立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三要建立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这样,可以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节约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单位经济活动中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监督。

(四)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财务管理要求财会人员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和“经营型”会计转变,这就要求财会人员素质过硬,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定岗定人,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组织会计人员参加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大力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信息真实着手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务审核把关尤为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秋梅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研究,.9.

[2]明文聿等.论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集团经济研究,.7.

篇7:省(市)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做法

【摘 要】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由于普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迫在眉睫。本文从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提出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人员素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都是由财政拨款,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壮大,固定资产的比重也进一步提高,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创建节约型政府和效能型机关建设,提供服务的不断多元化,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国家资产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尤显重要。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思想上不够重视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不强,传统的思想重视资金的管理,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资产的购置,忽视资产的跟踪管理。导致重复采购、随意采购、流失、闲置、账实不符等问题普遍存在。如,资产购置中,领导拍拍脑门做决定,不作可行研究,不讲成本,不计损失,不考虑长期适用性,造成使用率低下。由于缺乏对后期固定资产管护的重视,有的资产登记信息不完整,交接手续不完善,经过几任人员调动以后,都不清楚账上所记载的到底是哪项资产,放在什么位置,还在不在,存在账实不符,既便发现账实不符,也是账管账,资产管资产,不作处理,不调整,不追究,以致家底一直不清楚。

2.资产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

单位领导人不重视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专门配备资产管理人员,财务部门只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由于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资产放置地点变动性大,很难将账与实物一一核对,这必然加大监管的难度。

有些单位配备了专职人员,大多也是兼职的,由于人员选择的随意性和流动性大,往往这批人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经验,对固定资产的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资产信息不清楚,管理混乱。没有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会使得管理人员不重视,没有较强的管理意识,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缺乏前瞻性,未能为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做出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忽视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带来固定资度损耗过度或提前报废等浪费问题。

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单位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资产管理中无章可循。不能对单位固定资产损毁、遗失、调拨、担保等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既便有些单位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对管理人员配备要求不严,人员不到位,没有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职责,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责任追究不清晰;资产管理人员没有按制度执行,或者素质不高未执行,那制度也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就不能真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

4.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账实相符是固定资产最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单位固资产管理情况的重要考核标准。固定资产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不科学等原因,许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都存都存在着账账不相符、账实不符等问题。如,资产购置时,资产管理员没及时录入资产信息,导致与财务账面不符;有些单位的账目交接不彻底,不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无卡片或明细账,存在账账不符的问题;有些固定资产分类管理方式不合理,许多耐用品没有列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进行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有些单位管理人员没有对固定资产放置地点、报废等变化及时更新资产信息,导致账实不符;有些单位没有将固定资?a出租、担保、借出等计入财务管理中,对接受捐赠的、单位私自购买的固定资产单独记账,很容易产生账实不符、贪污腐败等问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措施

1.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和人员素质

首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单位领导人组织召开固定资产管理动员大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每个干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使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用好管好固定资产。建立较强的责任感,避免随意调用、资产去向不清等问题,使资产管理从购买、使用、报废、回收等顺序井然有序。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事前讨论、事中监督、事后总结,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全程跟踪分析。对固定资产的经济性和使用性进行可行分析,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树立节约的意识,防止盲目投资。采购固定资产时不能少于二名采购小组人员,让资产直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浪费,同时也避免一些腐败问题的滋生。其次,加强人员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熟悉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准确科学记录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熟悉固定资产管理操作流程,熟练掌握资产管理软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使固定资产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使固定资产管理整个过程有章可循。具体包括:

(1)完善固定资产采购、使用、保管、验收制度,确保每个环节有具体的操作流程,使操作可行,避免漏洞。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使用等相关信息由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员统一输入系统,每个使用部门根据资产管理员所提供的资产核对相应资产,张贴在办公室内,对所核对的固定资产完整性和安全性负责。(2)建立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由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对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盘点,填写固定资产盘存表,与账面核对,如果发现账实不符,要寻找原因,分清责任,根据最终讨论结果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资产清查后账实相符。盘存在固定资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账实核对,能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漏洞,做出分析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供可靠依据。(3)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成立审计小组,定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及出做出审计报告,对于审计出的一些违规现像和问题,进行公示,促进整改,视情节轻重,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戒。(4)健全离任移交手续,在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调离时,加强资产的交接手续,确保人走账清。(5)建立固定资产追责制度,确定单位领导人、资产管理人、资产使用人的责任,明确职责和范围,每个使用人对自已使用的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负责。

3.实现信息化管理

固定资产名目繁多,放置地点较散,管好固定资产也是一项情况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完全纳入到信息化中,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失误。探索信息化理念进行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资产数据库,把固定资产相关信息如产品名称、规格、数量、金额、时间、放置地点、使用人信息输入系统内,领用、报废、置换时及时更新资产信息系统,确保对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维护、报废、担保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与监控。再如,可以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用统一编码代替传统的固定资产卡片,固定采购时,把所有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办理入信息系统,为每个固定资产设立单独编码,固定资产盘点时,通过扫描固定资产上的二维码进行校对资产使用情况,能确保数据准确,减少手工操作失误率。还要强化对电子资料的管理,定期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导出、备份,防止信息流失。

4.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力度

上级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监管和审计,从多层次的角度入手来实现资产管控。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理等审计力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点审计单位是否专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是否配备人员,会计核算是否科学准确,资产使用人和管理人员责任是否明确。审计固定资产的购置是否合法,是否通过政府采购,超过政采购项目目录外的,是否经过国资局审批,是否存在随意采购现像。固定资产处置是否规范,是否报国资局审批,并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做出调整。单位内部建立监督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检查固定资产的相关岗位的人员设置是否合理,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审查后,针对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评价和小结,并提出整改意见。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目的不断增加,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也越显重要。固定资产管理中会碰到不可预料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有全面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监管,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技术,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效率。

参考文献:

篇8:省(市)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做法

关键词:民主管理,做法,经验,山西翼城

近年来, 翼城县北常村始终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管理机制贯穿于村民自治全过程, 创新公开机制, 坚持民主决策, 强化民主监督, 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唱好了民主这台大戏, 让群众真正成为了村务管理的主人, 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笔者近日对该村多年的民主管理经验进行了实地调研, 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

翼城县北常村位于县城东南10 km处, 全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 478户, 2 105口人, 支部设6个党小组, 共有党员56人, 村民代表31名, 支部成员5名, 村委会成员5名, 交叉任职。耕地面积76 hm2, 种植经济林37.33 hm2, 发展蔬菜大棚123个, 成立苹果种植、蔬菜种植合作社各1个, 2012年底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 845元。

2 主要做法

2.1 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 做到“村事民议”

北常村过去曾是翼城县的先进村。20世纪90年代中期, 村“两委”干部为带领群众致富, 决定发展大棚蔬菜, 期盼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捷径。但事与愿违, 村民一时接受不了, 在走访中了解到, 群众意见最大的就是村干部遇事不和他们商量, 乱花他们的血汗钱, 强烈要求村干部以后在办事前要先与他们商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共同商讨发展大计, 两委干部组织村民外出山东省寿光市参观考察, 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同时又及时召开了村民大会, 统一其认识, 提高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的积极性, 7 d就落实大棚逾30个, 截至目前, 已发展蔬菜大棚123个, 形成了连片规模化经营。此次成功决策, 让他们深受启发, 以后在决定村级重大事项时, 都要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2006年, 村里就召开了3次村民大会:3月17日召开村容整洁的村民大会, 形成了实行义务清扫的决议;9月2日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十年规划的村民大会;11月5日召开修建田间道路的村民大会;在多年工作实践中, 村委支部一班人就认清了一个道理:支部、村委和全村人就是一家人, 有事公开化, 让群众明白, 与群众商量, 什么事都好办。每次新的村委会产生后, 都按规定每10~15户推选1名村民代表, 村民代表就是干群连心的纽带和桥梁。要事先与他们商量, 再通过其向村民宣传。事前与代表商量, 事中请代表监督, 事后向村民公开, 实际上是一个全面公开的过程。村干部办事情做决策都自觉养成了一种民主习惯, 集体想办法, 许多过去看来难办的事, 现在都很容易解决。通过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行“两定、四议两公开”制度, 他们深刻认识到:民主决策是提高支部党员凝聚力、村民群众向心力、“两委”班子号召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发扬民主、广纳良策, 让群众参与其中, 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翻不过的坎。

2.2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做到“村务民管”

以前村里乱, 主要是管理松散不民主、集体资金管理随意性大, 干部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引起群众严重不满。对此, 他们从制度建设入手, 建立了包括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等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 强化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 提高村务活动的透明度[1,2]。一是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注重坚持“五个规范”, 不断完善村务公开的程序和内容, 即:规范公开场地, 在村办公楼前面建起了高标准的村务、财务公开栏;规范公开程序, 定期民主理财, 按期公开, 每个环节都认真到位;规范公开内容, 将重大建设事项和规划、国家对农户政策性补贴、村干部工资、集体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进行公开;规范公开时间, 坚持每季度全面公开1次, 村民关心的或者重大事项随时公开;规范档案管理, 指定专人负责村务公开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保存。二是完善财务审计制度。实行村分管财务主任“一支笔”审批, 500元以上非生产性开支或2 000元以上生产性开支由村“两委”集体审批。三是建立民主理财制度。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产生5名自身清正、敢说真话、素质高、有威望的村民代表组成民主理财小组, 负责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审计。实行集体开支入账“五不准”:没有经手人签字的不准入账;未经理财小组审核的不准入账;大项开支未经村民代表会研究决定的不准入账;违反审批权限和开支规定的不准入账;未经镇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审核通过的不准入账。由于实行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了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审核权, 该村先后顺利进行了办公大楼建设、电话户户通、有线电视安装、园林村绿化、路灯安装、土地承包、通村公路建设等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没有出现一起因财务问题引起的群众上访事件。多年来, 村群众始终信任并支持两委班子的工作, 现在的班子已连选连任19年,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充分了解民情民意, 而且使村民积极地参与到村级事务的日常管理中。

2.3 建立健全民主语言制度, 做到“村绩民定”

村干部是群众选出的当“家”人, 这个“家”当得怎样, 自然要靠村民说了算。他们结合“两定”和“四议两公开”制度, 全面推行了干部公开承诺办事和述职评议制度。对在“两定”上作出的决议, 由村干部在“两会”上公开作出承诺, 并在全村醒目的位置上公布完成事项、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年终时每一名村干部都要向全体村民代表报告承诺事项的完成情况, 把村干部1年的报酬与实际工作成绩挂钩, 对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 完不成任务的扣发奖金, 并取消评先资格, 真正体现了“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的干部管理机制。为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 他们坚持推行“两标制”的党员评议制度, 经过严格评议的党员, 在群众中更有威信, 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3,4]。近年来, 正是他们始终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 注重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该村的工作才能1年1个新台阶。现在该村借新农村建设之机, 修建学校、新建办公楼、修建文化活动中心, 并实施“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工程, 实现了庭院净化, 村容美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见雏形。

2.4 建立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 做到“村强民富”

20世纪90年代初期, 该村主要以种植粮食这个单一的产业为基础, 农民收入来源单一, 当时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 742元, 村干部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在集体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 他们组织干部到山东省寿光市、陕西省渭南市等地多次考察后, 先后召开两委会议制定村经济发展规划, 通过党员多次审议、村民研究决议, 制定了要在10年内发展果园33.33 hm2, 基本户均666.67 m2;发展大棚蔬菜100个, 农民人均收入要翻番的目标任务。随后他们外出聘用技术员、订苗木、引进蔬菜新品种, 在积极性比较高的村民承包地进行种植示范, 当年的蔬菜收入就比种粮收入多出了很多, 其他村民看到效益后, 就会积极筹备资金发展大棚, 农民都尝到了发展经济作物带来的效益。为了更好地解决技术服务, 该村在2007年就兴办了1个村级农业技术培训学校, 2008年被全国授予“农民培训先进单位”, 2009年又注册登记了苹果、蔬菜专业合作社, 全村80%的农户都入了社, 到2012底该村人均收入达到了8 845元, 比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均收入增了5倍, 由于成绩显著, 该村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

3 经验

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该村正是19年连选连任的村干部持之以恒的精神, 咬定目标不放松, 带动农民发展经济增收入。二是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则。村务、财务管理、经济发展, 不能采取行政的简单作风, 而是要多征求村民的意愿, 充分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 才能做到政通人和。三是充分推广科技的原则。农民的素质高低不一, 如何改变传统的耕作技术, 北常村兴办的农民科技培训学校, 就给了人们很大的启示, 即要想富、靠科技。

参考文献

[1]张荣芳.浅论我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法律完善[J].法学评论, 2000 (2) :108-112.

[2]谭细龙.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5 (11) :53-56.

[3]杨晓蔚.深入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J].领导科学, 2009 (6) :17-18.

篇9:省(市)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做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策略

一、前言

我国的各项政策法规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主要依赖于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的大力执行,进而推动经济建设的全面快速有效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管理责任也在不断加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健康运作不仅关系到单位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政策法规的推行。而资金及资产的有序保障是行政事业单位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基础,那么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对于其本身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的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结果导致了资金及财产在管理方面出现了过于混乱的现象。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部分都是由国家进行直接拨款的,且其资金及财产是归由国家所有,所以容易产生资金闲置等现象,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对国家资产进行良好监管,避免浪费和丢失现象产生。同时,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即使现已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方法》两部法律,但是由于其并未对资产的形成和配备做出规定,导致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使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法律依据,直接影响了资产监管的有效性。并且,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以上两个法律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对资产管理方面缺乏重视,也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很多的事业单位对于资产价值上的有效运用也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仅仅只是在资产数量方面进行管理,使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变相的进行了浪费。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够完善的原因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完善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单位本身对于资产管理工作就不够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的增值与保值工作势必要求单位增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性。在现实中,有很多行政事業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不够重视,或者只重视对资金管理,不重视对库存实物的管理,导致了资产管理的不完善。而又有很多行政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及检查监督机制,也造成了资产管理的不完善。

我国现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去规范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进行的管理行为,使得单位在管理资产工作过程中无法可依,即使想要好好管理资产,也无法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最终导致资产的浪费。同时,在财务会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收付实现制是现今大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在使用的核算方式,然而由于收付实现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涉及到财产转让问题时会出现很大的漏洞,直接造成资产会计核算的错误。加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物管理人员本身的思想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低下,直接影响了资产的管理水平。

四、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1.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想要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管理,健全和完善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就势在必行。监督管理机制必须以“政府所有,单位使用”为指导原则,将监督管理体制分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使用单位”三个层级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产权界定制度、资产登记制度、资产流通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资产审计制度、人员考核制度等。同时,要增强领导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认识,充分了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工作。将日常管理工作和专项检查工作进行强强联合,全面推行监管工作,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功能,以达到“标准配置”、“合理配置”的目的,并做到对资源配置从头到尾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不留死角。督促财务部门充分做好事业单位资产的审计和监察工作,监察事业单位是否将资产的效用发挥到最好。同时,也要进行严格的执法活动,当发现有损害事业单位资产权益的行为时,应坚决给予惩罚,以免资产流失。

2.优化管理模式

资产清理审查、资产使用、资产处置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环节,想要达到资产有效管理的目的,必须从以上三个环节逐一入手,各个突破。同时,做好事业单位的管理,就必须进行资产清算核资工作,完善资产的产权登记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采取清产核资,目的是为了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总数,从而能够清晰的对资产进行处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严格执行产权登记制度,将单位财产的数量了解的清清楚楚,将单位财产的产权了解的彻彻底底,将资产的数量和产权管理落到实处,并作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和抽查,避免出现错误漏洞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保证资产数量的正确,使用的有效,防止出现单位财产私有化,以便更好的遏制贪污和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当单位有资产需要出租或转让时,须有相关部门组织公开的招投活动,方可实施,并将竞拍价款全额上缴到财政部门的专门帐户。当有闲置资产需要处置时,需要严格按照规章流程处置,并将处理所得价款进行收支两条线严格管理。而对于那些单位富余的资产,可以在有关规定的指导下,组建资产投资经营管理公司,使资源合理运用,并进行有效增值,获得收益。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优化单位资产的有效配置,单位资产的依法管理,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发挥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益。在拥有良好管理模式的,还需要有良好素质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实施,因此,必须加强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单位资产的管理效果。

3.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管理,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此进行约定,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能够有法可依,能够更好的对资产进行管理。不仅如此,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也要设定并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比如制定资产配置管理制度,其中包含资产配置核定的标准和内容,资产审批的相应程序,在资产的入口处对资产进行严格把关,使资产配置科学合理。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资产在使用时更加的安全,保证国家利益,增强资产使用性。同时,优化资产处置程序,对资产处置进行严格审批,并以公开、公正、公平为指导原则进行资产处置,使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公开透明度,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并且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体系,让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相互作用,规范资产预算程序和手段,使资产新增数量和质量与部门预算进行紧密结合,使资产购置和库存资产相配合,使资产配置更加适应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更加公平合理。

五、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属于国家的,是国家财产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进行重视。然而,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的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究其根本就是重视问题,当国家和事业单位同时对此项工作进行重视,就会创建和完善更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培养更多优秀的管理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的运用,实现对国家资金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刘颖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探讨[J].管理视野,2014(05)

上一篇:板塘小学2012年下学期学校体育工作总结下一篇:我话题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