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现场会组织实施方案

2024-04-24

隆德现场会组织实施方案(通用8篇)

篇1:隆德现场会组织实施方案

宁夏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现场观摩会

组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供销社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十二五规划有关要求,加强公司个性化测土配方施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品牌配方肥、个性化农化服务在行业内部和社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公司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公司决定在隆德县沙唐镇组织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现场观摩会。为认真做好现场观摩会各项工作,确保现场会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形式

联合主办: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宁夏中农金合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西海固国联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

承 办:宁夏中农金合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单位: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宁夏隆德县供销社

二、现场会时间、地点及会标

(一)时间

会议时间:2011年7月28日 报到时间:7月27日下午。

(二)地点

现场观摩地点:隆德县沙唐镇

现场观摩交流总结会地点:隆德县政府礼堂 报到地点:隆德县宾馆

(三)会标

横幅:全区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现场观摩会 上联:测土配方个性服务 下联:节本增效助农增收

三、参会人员

(一)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供销社有关领导及有关处室负责人;

(二)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及南部山区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领导及技术人员(每县各一名);

(三)固原市和隆德县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和农牧局领导;

(四)隆德县沙唐镇领导及有关镇村干部;隆德县供销社有关领导; 隆德县各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大户、种粮大户;

(五)宁夏中农金合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宁夏西海固国联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有关人员。

四、会议主题、内容及议程

(一)会议主题

总结和交流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的做法和经验,研究推动全区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的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区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会议内容

1、现场观摩沙唐镇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种植基地。

2、总结沙唐镇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经验,交流有关地区开展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及推广情况。

(三)会议议程

1、上午8:00参加现场会的各级领导和人员统一乘车前往隆德县沙唐镇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现场观摩会现场。

(1)宁夏西海固国联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黄志福总经理介绍种植基地总体情况;

(2)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马银霞介绍有关情况;

(3)宁夏中农金合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刚介绍有关情况;(4)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总农艺师马玉兰介绍有关情况;

(5)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交流。

2、上午10:00现场观摩交流总结会

会议由宁夏中农金合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雍文主持。

(1)隆德县分管农业副县长致辞;

(2)宁夏西海固国联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福做经验介绍;

(3)自治区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有关专家讲话;(4)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总农艺师马玉兰讲话;(5)宁夏中农金合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雍文讲话。

(6)国联马铃薯合作社授牌(7)有关领导讲话

五、组织领导

成立全区马铃薯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现场观摩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玉兰 黄志福 雍文

副组长:尹雪红 马银霞 罗瑜 刘志刚

成 员:谢建新 李 燕 刘领先 李海国 刘兴平田玉和 陈亚伟 罗 文 张 博 牛学军

范晓荣 边卫兵 杨志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宁夏中农金合公司农化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中农金合公司农化服务中心主任李燕同志兼任。

组成四个工作组,由金合公司和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有关人员组成,分别负责有关工作。

(一)会务组 组长:李燕

成员:尹雪红 谢建新、陈亚伟 具体负责:

1、拟定会议筹备方案,安排布置现场观摩交流总结会会场,协调会议活动等。

2、编写会议手册;

3、负责会议证件的制作和有关材料的印发工作。

4、负责邀请本系统有关参会人员并做好会议报到工作。

5、起草公司领导主持词和讲话。

(二)现场观摩组 组长:刘兴平

成员:马银霞 田玉和 罗文 范晓荣 边卫兵

牛学军 具体负责:组织落实现场参观点的各项筹备工作

1、现场展板的设计制作及布置。

2、编写参观点的简介材料(分基地简介和公司简介),到时分发与会代表;

3、落实参观点现场的横幅标语等,以展现热烈的气氛;

4、落实参观点现场公司各种品牌配方肥的布置,机耕除草施肥演示;

5、按筹备方案安排,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讲解;

6、负责现场协调和安全工作,组织好现场停车,保证现场秩序井然,安全有序。

(三)宣传报道组。组长:谢建新 成员:张博 具体负责:

1、承办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方面的事宜;

2、协调、组织记者做好“现场会”的采访、宣传、报道工作;(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日报、新消息报、塞上新农村、固原市电视台、固原日报、隆德县电视台及报纸等新闻媒体)

3、撰写新闻通稿、会议纪要及其它会议信息;

4、负责音像资料的录制、管理工作。

(四)后勤保障组。组长:刘领先

成员:李海国 杨志勇 具体负责:

1、负责会议财务预算和管理;

2、负责会议的食宿、车辆、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服务工作;(就餐地点和人员的安排布置;乘车安排表的安排制作)

3、负责承租会场;

4、负责公司邀请参会人员的迎送工作;

六、费用预算(仅公司产生费用)

会务费22050元。

1、会场租赁费:2000元;

2、车辆租赁费:1000元×2辆=2000元;

3、用餐费:500元×10桌×2=10000元;

4、住宿费:150元×27间=4050元;

5、其他费用(专家记者费、文件袋,各种资料展板的印制):4000元。

注: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所请参会人员食宿费用由其各自负责。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全力以赴。现场会的召开,是对公司近年来个性化农化服务工作的充分肯定,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现场会”筹备工作,要充分认识这次“现场会”的重要性,真正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二)落实责任,确保进度和质量。各项筹备工作务必在7月26日前完成,确保现场会顺利召开。各项工作任务要分解、落实到个人,同时制定工作方案和进度表。各筹备工作小组负责人要及时跟进,把各项筹备工作细节作为各组工作的落脚点,层层落实,制定细化方案,确保任务按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筹备工作小组要及时向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三)加强协作配合。现场会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筹备工作小组要树立大局观念,尽职尽责,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会议各项工作。

联系人:李燕

联系电话:(0951)3880790 *** 电子邮箱: liyan.2282@163.com。

篇2:隆德现场会组织实施方案

(第四十一期)

隆德县农机推广服务中心

2011年10月22日

隆德县2011年马铃薯

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会在沙塘镇和平村召开

10月21日在沙塘镇马河村召开了隆德县2011年马铃薯机械化

收获现场演示会。参加会议的领导有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郭广生副局长、杨少军副局长,自治区农机推广总站万平站长,市农机推广中心张权主任,县人大副主任刘玲,政府副县长陶文科,政协副主席马国强,以及各乡(镇)分管农业的乡(镇)长,农技、农机站长,农机生产、销售公司代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牧系统干部和沙塘镇广大群众400多人。

隆德县农机中心主任辛国智介绍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情况,西海固国联马铃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福介绍了马铃薯园区建设情况,政府副县长陶文科做了重要讲话,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郭广生局长做了对隆德县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情况的总结讲话,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继续加大马铃薯机械补贴力度。二是加快农机合作组织建设。三是进一步提升马铃薯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层次。

会后进行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演示,演示的机具有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大中型拖拉机为动力配套的各类马铃薯收获机等十六种机型,通过现场演示,手扶拖拉机配套马铃薯收获机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

篇3:隆德现场会组织实施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映秀灾害救援特点

1.1.1 灾害发生突然, 大量伤员需要同时救治

汶川县映秀镇位于“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地带, 常住人口12 000人, 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 超过80%的房屋倒塌, 人员伤亡惨重。

1.1.2 工作环境艰险, 药品器材难以满足需要

映秀镇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 道路、水电、通讯全部中断, 余震不断发生, 随时有房屋倒塌、山体滑坡、堰塞湖决堤的可能;早期由于交通的中断, 医疗物资只能靠医疗队员从都江堰背负而来, 药品、器材难以满足大批伤员救治需要。

1.1.3 伤员伤情复杂, 展开救治时间紧迫

以往地震灾害资料显示:灾害早期, 伤员主要以外伤为主, 3 d后则以伤口感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 且传染病数量大量增加。医疗队到达映秀时距地震发生已48 h, 大批量伤员通过自救互救后集结等待救治;同时, 救援工程队已陆续抵达映秀, 展开搜寻生命和挖掘救援工作, 新的伤员不断被救出。救援队需要在短时间内全面展开救护工作。

1.2 映秀医学救援的多种实施模式

根据映秀镇的上述具体情况, 我院医疗队确立了多种模式的紧急救护方案。

1.2.1 早期特大批量伤员集结现场检伤分类救治

5月14日最早到达映秀时, 医疗队迅速在附近的开阔地上展开特大批量伤员的现场紧急救治工作。医疗队分成多个医疗小组, 分区展开, 在检伤分类后实施分区救治, 根据生命体征迅速评估以确定立即处理还是紧急处理或延期处理[1]。

1.2.2 房屋倒塌压埋现场伤员的全程跟踪和紧急救治

医疗队派出若干个医疗小组, 深入各废墟救援场地, 协同救援施工队, 实施最前沿的医疗救援。主要方式包括:主动巡诊各施工救援现场;有生命迹象时实施呼叫;有伤员回应时尽最大努力接近伤员, 爬进废墟, 了解伤情, 进行适宜的口服液体复苏、氧气治疗和心理干预;伤员救出废墟时迅速评估伤情, 紧急处理气道、呼吸、循环等, 建立液体通路, 止血、包扎、固定。

1.2.3 建立临时重症监护病房 (ICU) , 加强重症伤员救治

因空运能力所限, 医疗队利用战地帐篷建立了简易的ICU, 对重症伤员实施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 进行抗休克、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 对合并有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行切开减压。在无监护设备的情况下, 大量监测工作全靠医护人员人工守候完成。

1.2.4 联合友邻部队, 建立高效的后送伤员通道

医疗队设置后送医疗小组, 驻守映秀停机坪附近, 组织后送区伤员按顺序登机。对意识障碍者、休克经处理后病情相对稳定者、腹部有腹膜炎体征者、肢体伤后严重感染或坏死可能引发全身并发症须尽快手术者、多发伤者及儿童伤员等均优先后送。

2 结果

2.1 早期特大批量伤员集结现场紧急救治结果

震后7 d内在集结现场共计分类救治伤员415例, 其中危重伤员251例, 清创术153例, 筋膜室切开减压12例, 后送317例。后送伤员中, 多发伤占26.81%, 合并休克9.14%, 严重感染23.70%, 无一例死亡。

2.2 废墟救援现场伤员紧急救治结果

先后有11名队员爬进废墟救治伤员, 最深深达废墟下5 m。救治埋压超过50 h伤员11人, 其中埋压68 h、76 h各1例, 100 h~110 h 5例, 118 h~126 h 3例, 146 h 1例, 其中埋压118 h、124 h的2例成年男性在救治过程中因心搏骤停, 抢救无效死亡。废墟现场紧急救治救治成功率81.8%。

2.3 重症伤员在临时ICU的救治结果

ICU留治2 h~4 h 3例, 21 h~25 h 6例。均表现为严重多发伤伴重度休克和感染等, 行严密监测、抗休克、抗感染、补液支持、筋膜室切开减压等处理, 无一例死亡, 病情相对稳定后空运后方医院。

3 讨论

3.1 根据地震伤特点和灾害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现场救治方案

重大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 常在瞬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地震灾害死亡由3个阶段组成, 即地震发生瞬间因房屋倒塌造成死亡;≤10 d受伤人员死亡或因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死亡[2];10 d后因疫情导致死亡。地震灾害伤亡主要集中在地震后几十秒内, 多因建筑倒塌砸死砸伤, 头颅、胸腹、四肢、脊柱均可能受伤。机械性外伤一般占地震伤的95%~98%[3]。颅脑损伤早期病死率很高, 可达30%[4]。基于上述特点及映秀镇灾情和医疗队人员物质状况, 医疗队制订了相应的救治方案, 迅速建立伤员分类救治场, 及早介入压埋现场救援, 建立临时手术室和ICU, 适时后送等,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救治成功率。

3.2 现场救护的几个关键环节

3.2.1 科学统筹, 合理分工

在灾害现场救援中, 坚持灵活机动的救护方针, 根据工作任务分别设置了检伤分类、病情观察、救护处置、手术配合、消毒防疫、物资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岗位。在人员调配上, 根据伤员数量及病情的轻重缓急, 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专科特长、急救技能等进行强弱搭配、新老搭配, 分批调派护理人员, 合理利用有限的护理资源, 保证了各项救治工作顺利进行;在物资管理方面, 努力做好沟通工作, 及时申请调拨药品和器械, 确保救护物资的及时供应。

3.2.2 快速判断伤情, 加强危重伤员病情观察

在集中救治过程中, 我们依据快速检伤分类原则迅速对伤病员进行简单分类, 尽一切努力确保Ⅰ类伤病员得到优先抢救, 伤情稳定后优先后送。在紧急情况下, 可根据动脉搏动情况初步判断伤病员动脉血压。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 上肢收缩压≥90 mmHg (1 mmHg=0.133 kPa) ;触及桡动脉搏动, 则收缩压在70 mmHg~89 mmHg;触及股动脉搏动, 则收缩压在60 mmHg~79mmHg;触及颈内动脉搏动, 则收缩压在50 mmHg~59 mmHg[5]。

映秀镇医疗队临时ICU的建立, 对于数例重症创伤病人的成功救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些重症伤员均表现为严重的低血压、且较长时间难以纠正。有两例病人均因筋膜室综合征行双侧下肢切开减压, 且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挤压伤及筋膜室综合征常常导致严重并发症, 甚至是致命的[6]。没有持续的良好的监测, 没有高效的精确的治疗手段, 这几例病人难以抢救成功。临时ICU的强有力救治措施, 为进一步的创伤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2.3 迅速建立气道、尿道和输液通道“三通”

面对大量伤情复杂且严重的伤员, 在救治中我们坚持“危重者优先、救命第一”的原则, 首先采取急救措施, 迅速建立气道、输液管道和尿道“三通”, 即快速清除口腔 、呼吸道异物;快速建立输液通道, 以利抗休克和静脉给药;对有需要的伤员快速插管导尿。紧接着, 对严重危及生命的伤情, 如 大血管损伤、严重颅脑伤、脊柱损伤等, 优先处理。

3.2.3.1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是复苏抢救中最重要的环节 。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 协助伤员平卧, 头偏向一侧, 或屈膝侧卧, 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防止窒息。特别是成批伤员, 这种体位具有最大的安全性。如果口腔内有大量呕吐物, 应该立即清除。如果在吸干净口咽异物后氧饱和度仍不能上升时, 则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2.3.2 建立有效输液通道

伤员在地震后被困在废墟中, 长期断水断食, 加上污浊潮湿的环境, 使人体代谢紊乱, 抵抗力下降, 濒于死亡。输液通道是补液扩容抗休克的必备通道, 是药物、血液和营养制品的供给线。同时, 有资料显示, 挤压综合征是地震中伤员后期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而液体复苏是预防挤压综合征的关键[7]。故输液通道也是地震伤员的“生命通道”。地震伤员因脱水、失血等原因导致静脉充盈度差, 宜选择粗大血管、避开关节及凹陷进行穿刺, 最好采用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穿刺方便快捷, 但不能长期保留, 易脱出, 易并发静脉炎。深静脉置管可保证液体快速输入和长时间留置, 输入高浓度有刺激药液不会发生静脉炎。但置管技巧要求高, 无菌护理要求高。

3.2.3.3 留置导尿

通过导尿可使伤病员排泄代谢产物, 减少毒素的吸收;监测肾血管灌注、肾功能, 排除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了解抗休克的治疗效果。故对危重伤员均应留置导尿。

3.2.4 就地取材、完善护理用具

由于医疗队从接受任务、准备物资到出发, 时间紧迫, 另外受灾区条件的限制, 在灾害救援早期难免会出现护理用具缺乏的情况。医疗队的护士利用自己双手, 不断创造简易的护理用具, 为伤员的有效救治抢得了先机。如利用有颜色的布条制作分类标示;树枝、布条制作夹板、绷带;输液器制作尿管、冲洗管;棉布和报纸制作颈托;干粮盒制作利器盒、污物罐;空矿泉水瓶制作小便器等。在抢救埋压146 h的1例伤员的过程中, 由于救援通道狭窄, 只身一人深入废墟后医护人员仍不能靠近伤员, 护理人员把输液器绑在树枝上, 一端插入牛奶中, 一端送到伤员嘴边, 让伤员及时补充了水分和能量, 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2.5 做好转运和后送途中护理

由于灾区条件的限制, 对于符合后送指证的伤员应尽快后送。担架和直升机在伤员的转运和后送途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特别是直升机, 因为只有它才能飞越重重障碍到达灾区。在担架转运时, 要保持行进途中平稳, 抬担架的人员步调一致, 防止前后左右摆动及上下颠簸, 最好在担架上捆2条保险带, 将伤员胸部和下肢于担架固定在一起, 以防伤员摔下。大型运输机后送伤员时, 伤员可横放两排, 中间为过道, 便于医护人员巡视治疗。休克伤员因血容量不足, 头部要朝向机尾, 以免飞行中引起脑缺血。

3.3 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灾害现场紧急救护需要进一步探讨

灾害现场的紧急救治是灾害医疗救援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突击性强、技术性强、连续性强、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护理技能、基本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近年来, 高强度的卫勤训练为医疗队在灾区恶劣条件下的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和高效救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此次灾难救援显示需要改进的方面还很多, 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灾害现场紧急救治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3.3.1 军队医院参与地震救灾的体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我国现行灾害救援体制以临时性的军民协调行政组织为主[8], 军队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战时指挥和保障系统, 但针对平时参加大规模救灾任务少, 还未建立起有效的保障体制, 训练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组织指挥上, 军队和地方相对独立, 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资源利用率不高, 统一指挥和保障效率低, 降低了救灾能力[9,10]。

3.3.2 在救护药材和卫生装备的配置上, 应进一步改进

灾害救援行动中的救护药材与卫生装备的配置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救援卫生机构的救治水平和救治力度。在以往的灾害救援任务中, 使用的是战地救援药材和装备, 不能兼顾不同灾害性质及地区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伤病救护水平的发挥。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首先明确不同性质灾害救援任务中伤病发生特点与规律, 进行救援卫生装备制式化的配置研究。在储备灾害救援物资时, 应采购便于运行、机动性强、展收迅速、使用方便的中小型医疗仪器。其次, 应根据灾害救援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救护药材与卫生装备的配置, 如不同灾害条件下便携式护理包的开发和应用, 从而提高救援水平[11]。

3.3.3 在救援队伍人员配置上, 应加大护理人员比例

篇4:桥梁荷载试验现场组织管理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已进入了建设发展的高峰,公路桥梁数量逐年递增,新桥交工验收荷载试验与旧桥鉴定荷载试验任务日益繁重,尤其是通行车辆的桥梁,荷载试验往往中断交通,社会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的组织实施,以同时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和减少占道时间的目的。

关键词:桥梁;荷载试验;组织管理

当前我国的公路桥梁保有量日益增大,不论是新桥的交工验收荷载试验还是旧桥的荷载试验,荷载试验的任务日益繁重,桥梁荷载试验看似是个小项目、小工程,但是任然需要精心组织实施,以提高质量与效益。

1、桥梁荷载试验内容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桥梁荷载试验测试参数不一,繁简各异。但是总的来说试验步骤大体是一致的,以一般的简支梁桥(或简支变连续梁桥)为例,荷载试验内容一般包括:桥梁静载试验、桥梁动载试验。静力荷载试验是指通过在桥梁结构上施加与设计荷载或使用荷載基本相当的静态外加荷载,利用检测仪器测试结构控制部位与控制截面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形、应力、混凝土桥可能出现的裂缝、荷载横向分布规律等力学效应,并与桥梁结构按相应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值及有关规范规定值作比较,从而评定桥梁承载能力;动载试验包括动力特性试验和动力响应试验。动力特性试验是指通过环境激励、桥面有障碍跑车、急刹车等方式激振,测定桥梁结构自由振动响应信号,进而识别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如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动力响应试验是指在试验桥面上通过载重汽车以不同速度匀速行驶激振,测定桥梁控制部位及控制截面的动挠度、动应变等受迫振动响应,进而识别桥梁结构相应控制部位的汽车冲击系数。

2、桥梁静载试验流程图

桥梁静载试验流程见图1。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确定之前,应进行桥址情况调查,包括桥上和两端线路技术状况,线路容许车速、桥下净空、水深和通航情况、线路交通量、桥址供电情况等,并了解可供的试验车辆及其过磅地点。

流程图中:架设仪器是指架设水准仪、全站仪等观测挠度、变形的测量仪器;调试设备是指静态应变仪、动载相关仪器设备的调试;画线布点是指现场测点的放样与布置,如车辆加载位置、挠度观测点位;车辆调度是指试验车辆的装载与试验前的准备。

图1、静载试验流程图

3、桥梁荷载试验的组织管理要点

对桥梁荷载试验进行组织管理,首先要掌握桥梁荷载试验的内容,并根据试验内容编制试验方案,进行总体的规划,对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车辆、人员作出安排。桥梁荷载试验的关键还在于现场的组织管理,组织管理以提高荷载试验质量与水平、缩短试验时间(工期)为目的。未达到此目的,需采取以下措施:

1)、桥梁荷载试验人员必须技术熟练,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关系着桥梁荷载试验的质量与效率。

2)、桥梁荷载试验的仪器设备必须完好,其功能必须满足试验要求,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往往导致测试结果错误或因仪器设备的调试、修整而拖延时间。

3)、桥梁荷载试验各工序的组织。首先要搞清桥梁检测现场和周围的交通情况,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精心安排桥梁检测工序,控制作业节奏,有步骤地组织检测作业,排好组织计划,减小对交通的影响,又满足检测作业要求。桥梁荷载试验中一些工序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一些工序有着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则需要按部就班地操作,例如静载试验中架设仪器、设备调试、粘贴应变片、画线布点、车辆的安排调度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也只有这些操作都完成后才能进行加载试验,这就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同时进行这些工序已达到节约时间加快进度的目的,其中粘贴应变片又是这些工序当中的控制性工序,一般可以提前进行。

4)、预载的目的是消除塑性变形,桥梁荷载试验需在正式加载之前进行预压,这个步骤还可以检验仪器设备是否正常,以及时进行调校。

5)结构静力试验的加卸载过程一般采用分级制度,每级加卸载都有级间间歇时间,即每级荷载作用下,须待结构反应稳定后再进行下一级加卸载的时间间隔,在结构静力试验中常采用的加载控制参数有应变、挠度和裂缝,各测试项目的数据采集同步进行,以观测时间较长的测试参数控制整个加卸载流程。

6)车辆的指挥即加卸载的过程也是荷载试验的关键环节,车辆调度者应合理地进行车辆组织,规划好车辆的进出场顺序、停靠位置等,尽可能减少车辆调度就位的时间。

4、桥梁荷载试验实施的重点

桥梁荷载试验的现场实施,是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主体部分,也是试验检测成败的关键。参加荷载试验的每一位工作成员都必须集中精力,各就各位,各尽其责,尽心做好本岗位工作。试验期间,一切工作都要按照试验检测方案规定的程序和加载方法进行,在试验检测过程中,每一个分项测试人员必须对测量数据,特别是起控制作用重要数据,随时整理和分析,如发现测量数据有较大的异常变化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向试验指挥人员报告,在实施过程中,除了观测记录试验数据外,还要对试验检测桥梁的关键部位进行观测,记录试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以及在现场检查中没有发现的结构损伤等,为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依据,必要时应及时调整试验方案,以确保结构安全。

5、结束语

随着国家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桥梁荷载试验任务日益繁重,相对于一般的复杂、大型、周期长的土木施工项目或科研项目,桥梁荷载试验的内容相对单一、简单、时间周期短,但是工程的操作中任然需要精心的组织管理,荷载试验的实施与大型工程的实施也遵从同样的原则,同样追求着质量、成本、工期的目标,所以必须加强荷载试验的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施尚伟,向中富.桥梁结构试验检测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篇5:安置房现场观摩会组织方案

一、主要展示

1、公司介绍、项目简介

2、工程展示,现场参观

二、时间安排:总体60分钟

展厅(10-15分钟)— 1号地块(20分钟)— 2号地块(20分钟)

三、观摩路线

走平安大道(或龙湖外环路)进入龙翔八街,进1号地块,领导下车进入商业1-9号楼一层展厅,参观企业、项目展板以及看纪录片汇报,然后进入1号地院内参观(安排其中3栋楼参观),出1号地块沿龙翔八街进入2号地块,庭院参观(安排其中5栋楼参观),观摩结束,走龙翔八街离开。后附图

1、展厅:

展板主要分为:东区板块15%、企业板块10%、项目板块75%,重新制作;投影主要采用纪录片进行项目建设汇报(建设背景、领导关怀、建设过程、获得荣誉,片长3-5分钟);

2、一号地块路线:

3、二号地块路线:

四、工地具体安排:

1、场容场貌:

1.1、管网及绿化单位:所有破损的围挡全部修复更换,围挡率100%;所有垃圾全部运出现场,裸露的黄土全部覆盖;大门口设立冲洗台;大门口两侧合理设置喷头;拟通行道路全部压实后铺石子或者水稳层;

1.2、九标河南五建:一号地块商业按照交工验收的标准全部完工,卫生打扫干净,要求窗明几亮,水通灯明。

1.3、一标红旗渠:3、5、6号楼卫生打扫干净,同时重点突出15层以上,特别是屋面; 1.4、二标南通华新:10、14、15号楼卫生打扫干净,同时重点突出20层以上,特别是屋面;

1.5、三标河南六建:

11、12号楼卫生打扫干净,同时重点突出20层以上,特别是屋面; 1.6、其它标段根据自身情况准备1栋楼备用。

2、标志标示:

2.1、沿临时道路设置导向牌,所有住宅设置临时牌,迎接参观层设置楼层号以及门牌号; 2.2、临时停车场规划临时车位,分大车区和小车区,设专人管理指挥;

3、人员配备:

3.1、拟参观楼总包单位配备两人/楼,屋面一个,单元入口一个,负责现场解说,所有参与解说的人员上岗前进行统一培训;

3.2、展厅配备不少于5人(我项目部),定点解答相关问题; 3.3、每个停车区配备不少于3人(绿化单位),指挥停车; 3.4、道路沿线配备不少于1人/弯(管网单位),指挥交通; 3.5、在工地入口设安全帽发放以及回收岗不少于3人(总包单位)。

4、设备材料准备:

4.1、展厅所有展板按照东区板块15%、企业板块10%、项目板块75%的比例全部制作新的(我项目部);

4.2、制作一部纪录片进行项目建设汇报(建设背景、领导关怀、建设过程、获得荣誉等,片长3-5分钟,我项目部);

4.3、项目模型搬到1-9号楼商业一层,便于接待解说(我项目部); 4.4、展厅设置会议桌(将我项目部会议桌搬过去)以及一定量的凳子,便于领导观看纪录片或短暂休息(我项目部);

篇6:隆德现场会组织实施方案

调查现场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调查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是项目、经费、人力和设备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是抽样框、抽样方法、现场调查的有机组织。对于规模以下工业进行的抽样调查,其方法已逐渐趋于成熟,抽样框的建立和维护随着周期性的普查也将逐步规范,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场调查的组织和数据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目的是要尽量避免与减少误差,使调查结果能反映所调查事物的真实情况。从影响现场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着手,重点研究现场调查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几个有关的概念

1、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指统计信息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国际公认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适用性:是指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准确性:是指统计估算值与目标特征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及时性:是指调查基准期与统计数据发布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

可比性:是指同一项目的统计数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比程度。

可衔接性:是指不同统计项目之间即同一统计机构内部不同统计调查项目之间、不同机构之间以及与国际组织之间统计数据的衔接程度。

可取得性:是指用户从统计部门取得统计信息的容易程度,包括列明用户从统计机构可以取得的统计信息内容以及应用先进便捷的统计信息服务方式。

2、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实际操作性能的测量并与标准相比较,一旦出现偏差就采取相应措施的调整过程。

质量保证则包括了以保证质量为目标的一切活动。质量保证的目标是防止、减少或限制调查中错误的发生。并在第一时间就予以纠正。

质量保证是预测问题,而质量控制则是对已经确认的问题进行相应处理。质量保证主要是关注预期的结果。组织(机构)必须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才能提供质量保证。

3、误差

误差泛指原始数据及其统计指标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别。凡是调查就一定有误差,误差或大或小总是存在的,不可能完全避免。在抽样调查过程中,误差可分成抽样框误差、抽样误差、现场调查误差及数据处理误差。现场调查误差又包括计量误差和无回答误差。抽样误差因抽样而产生,是能够计量和控制的。现场调查误差虽不象抽样误差一样可以估计(或测量),但它可以使用质量控制技术对误差加以控制,使其达到最小,不过难度较大。

现场调查误差两种主要类型:

(1)计量误差是指对一个问题所做的回答记录与它的真值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被调查者、调查员、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形式或测量工具造成的。

(2)无回答误差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对抽出的样本单元或问卷中的某些项目进行计量。无回答包括单元无回答和项目无回答。单元无回答可用权数调整法补救,项目无回答可用插补、臆测等方法补救。

二、影响现场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

我们从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条件和环境、被调查者的特征、调查员的特征四个方面对影响现场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简要分析。

1、调查内容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1)调查内容的敏感性

是指被调查者对所制定的调查内容的细节产生怀疑,如:会不会增加税费,对被调查者的名誉是否有负面影响、被调查者单位或个人的隐私或机密是否会被泄漏、问卷内容对于被调查者是否回答负担过大等。

(2)问题的难度

是指调查问卷的长度和复杂程度、访问时间长度和难易程度、调查的指标用现有的技术能否进行测量等。

(3)问题的兴趣

在设计问卷时,应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特点,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问卷对被调查者和访员都具有友好的界面。要让调查员和被调查者了解调查的目的、作用,以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

2、调查的条件和环境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1)调查经费

现场调查的费用主要包括调查员的培训费、交通费、住宿费、调查补助费,通信费、设备租金以及用于数据质量控制的复核费用等。调查经费的使用合理与否对数据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调查的人力和设备

人力和设备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一个调查员在一个调查周期内最多能走访多少个企业。在一个调查区域内多少个企业需配备一名调查员。电话(手机)、传真机、因特网等通信工具以及交通工具的合理利用等。

(3)调查的开展时间

调查开展的时间、占用的时间、面访的时机对调查数据质量都有影响。如对农村工业的调查就不应在农忙时进行。应尽量避免在用餐、会客或被调查者特别忙时进行面访。

(4)被调查社区对调查的态度

在现行的体制下基层社区村(居)委会对调查的支持配合非常重要。要注意加强对被调查社区的宣传。如给一封致样本村(居)委会村长(主任)的公开信等。

3、被调查者对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

(1)被调查者的社会特征

(2)被调查者对入户访问的态度和合作程度

现场调查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加大宣传力度,以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调查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熟人介绍、自我介绍等方法,最大限度争取被调查者的合作。被调查者不愿合作的调查是不会成功的。

(3)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由于被调查者的素质不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如我们在调查个体户时有些户主就把营业收入当成纯收入,应付工资包括的范围各人理解也不一样。

(4)记忆偏差

许多小企业(单位)核算基础差,原始记录资料不健全。有些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老板不做(会计)帐,有的业主虽然记了个“口袋”帐也懒得翻账本仅凭记忆回答,往往造成记忆偏差。

(5)被调查者的回答能力及方式:

被调查者的回答能力、礼貌偏误、迎合偏误、社会期望偏误、回答问题简单化,均可造成误差。

4、调查员对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

(1)调查员的社会特征

对于小型工业的企业样本一般是由县(乡)统计人员兼任调查员或在社会上聘用临时人员。调查员是县统计部门的兼职人员---业务熟、人熟,但其本职工作繁重,难以保证质量。调查员是社会上聘用的人员---情况不熟悉,摸不到门,很难与被调查者沟通,得不到信任。也影响调查数据的质量。

对于个体工业的整群样本一般认为由村会计或居委会干部兼任调查员较好。村会计(居委会干部)兼任调查员可能产生的问题:一是行政干扰,由于对政绩以及税收等既得利益的驱使,有可能导致调查偏误;二是个体工业户害怕今后多纳税或增加其他摊派费,对他们熟悉的上级人员反而有意瞒报;三是这类兼职调查员的本身素质,如受教育程度、年龄、专业以及对个体工业生产流程的了解等,也会影响调查数据的质量。

(2)调查技术的掌握程度

每年要对调查员进行1-2次调查技能的培训,明确调查员的职责,提高调查员的调查技能。给合格的调查员颁发调查证,并建立调查员激励机制,要对工作负责、调查业务水平高的调查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差错多的调查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调换调查员。

(3)调查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责任心 抽样调查的数据采集工作主要是通过调查员来完成,调查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是样本数据质量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抽样调查推算结果的重要保证。由于现阶段的调查经费不是按项目管理来操作的,有些地方给调查员的补贴也是微乎其微的,往往使调查成为村干部或居委会干部的义务。因此,出现调查员干好干坏一个样,以应付为主,没有责任心,更没有积极性。

(4)调查员可能产生的误差

由于调查员本身的原因可能影响到调查数据质量。如调查员的选择不符合调查要求;调查员在面访时态度不好;提问不正确或擅自改变原定问题;提问时提出意义双关的问题;对被调者进行诱导;记录错误、漏记或者字迹不清等。

三、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我们将现场调查分为调查准备阶段、调查实施阶段、调查资料整理审核与评估三个阶段。主要从调查协调员、督导员、调查员三者的角度研究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1、现场调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1)现场调查的组织模式

理想的组织模式应是按项目管理要求,国家设中央调查总部,各省设调查分部,各中心城市设现场调查办公室。国家是抽样调查的总设计师,各省是协调员,中心城市是督导员,下聘兼职的调查员,组成高效灵活的调查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调查网络,项目、经费、人员和设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称系统工程)。

按现行的国家、省、市三级建队的组织模式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案来考虑,各级的职责和任务如下:

国家调查总部是项目的核心,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方案、编制项目预算、确定调查对象、范围、调查标准时间、工作进度,调查内容、指标定义,采用的分类标准等。制定国家、省、市的职责以及协调员、督导员、调查员各自的职责,策划公共交流(宣传工作)、编制各种工作手册、培训调查协调员、设计数据处理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等。

各省调查分部实际上是国家调查总部驻各地的办事机构,由于我们国家面积大人口多,调查总部直接管到各中心城市督导员难度太大,另一方面国家也需要以省为总体的数据,因此各省调查分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国家调查方案,制定本省的实施细则,抽取以省为总体的样本,培训督导员,进行数据处理,实施质量控制等。调查分部一般有项目经理和2-3名协调员组成。

各中心城市调查队是现场调查的直接组织者,主要负责数据的搜集和录入工作。按项目管理的要求,应成立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本地区的宣传攻关活动、调查员的雇用与培训、现场调查的组织管理、数据的收集与传输、样本数据的审核录入、数据质量控制、面访进度的监控以及调查经费的管理等。办公室由有项目经理和2-3名督导员组成。

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按照国家制度是以省为总体,但有些省份因分级核算GDP的需要,扩大到以市为总体,甚至以县为总体,但相应的条件(经费、人员)得不到保障。因此是调查任务层层加码,调查经费严重不足,只好沿用过去的老方法“层层布臵,逐级上报”,以至于(村)居委会的干部(调查员)成了尽义务,严重的影响了调查数据的质量,同时也失去了抽样调查的意义。我们认为应按市场化的方法来操作,各级都要按项目管理的要求,根据调查经费状况确定调查方案和样本量,再根据样本的多少、分布状况、调查的时间(周期)和质量要求来配备调查员。

按现行的国家、省、市三级建队的组织模式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案来考虑,我们认为应该由市级督导员直接聘用、培训、管理调查员。现场调查是由督导员组织调查员完成的,督导员必须与调查员取得直接联系。县级统计局由于本身统计任务较重,一般只作为中介,起辅助作用,如推荐调查员、帮助联系样本点、解答业务问题、催报报表,在样本较多的县也可聘用县局的专业人员为辅助督导员。

(2)调查人员的聘用

上面已经提到,国家和省一级的调查协调员一般应有抽样专家、现场调查专家、计算机数据处理专家和项目经理组成。市级督导员必须由有一定现场调查经验的调查队正式人员担任。调查员一般在社会上聘用兼职人员担任。调查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愿意从事调查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工作细致耐心,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业务素质。对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应选聘不同的人担任调查员,个体工业由于采用整群抽样,一般应选熟悉当地情况的乡镇(街道)或村(居)委会干部较适合,对于小型工业企业应根据样本分布,选聘县区或乡镇(街道)的统计员兼任调查员,对于较大的样本企业也可以由企业的统计员担任。总之,只要能高质量的完成调查任务,不必统一规定某类人员最合适。

调查员的聘用应按市场化的方法来操作,由市级督导员根据调查样本的多少、分布状况、调查的时间(周期)、质量要求和经费状况来选配。根据我省的情况(平均每个县有样本企业6-7个,样本村2-3个),一般一个县配备一名调查员负责该县样本企业的调查,每个样本村配备一名调查员负责该村个体工业户的调查。当然调查员的具体工作量是根据样本分布远近,调查的难易程度确定的。如某县只有4个样本企业但分布的比较散也要配备一名调查员,另一个县有12个样本企业但分布的比较集中也只需配一名调查员。整群样本村也是这样,如某村有150多个个体工业户,可能要聘用3-4个调查员,相反如果一个样本村只有很少的1-2个个体工业户可以由邻近的调查员或由督导员代为完成。总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中间层次,降低调查成本。

必须强调的是调查队一定要自己组织现场调查,完全委托别人不是一个完整的抽样调查。调查员的聘用、培训、管理应有市级督导员直接负责,包括经费下发、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

(3)调查人员的培训

国家调查总部负责对各省协调员的培训,各省协调员负责对各市督导员的培训,督导员负责对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员的培训一般在市一级集中进行,尽量不要再分散到县里,以减少系统误差。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职业道德教育和严格的调查技能训练,采用讲演、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方法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发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员证。

(4)调查宣传工作的准备

行政命令文件、致企业厂长(经理)的公开信、致样本村(居)委会的公开信、给样本企业和个体工业户的宣传品等。

(5)调查问卷设计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调查目的,将原有的调查表设计成专门的面访调查问卷。问卷中的每个问题的意思明确,理解一致;尽量口语化、通俗化使问题易懂,敏感问题要排在后面;有些指标要尽可能分解成可测量的值;要有填表说明;要有“访员记录”、“初审、复审者签名”等。

(6)质量控制表的设计

设计控制表目的是便于控制、管理和规范操作程序。一是做到了调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责任到人,有利于加强管理;二是保留了详细记录,有利于发现问题,改进调查;三是使得整个调查过程有了一个规范的操作准则。

(7)建立调查质量的核查制度 建立严格的调查质量控制与核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包括针对调查员和督导员的。

调查员在现场登记完毕,当场即进行逻辑审核和评估,有疑问现场解决。督导员要对所有的样本进行复核。数据录入时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逻辑审核。

建立现场调查回访制度,要求各市在每次上报问卷前,都要抽取一部分样本企业和样本村进行深入回访,发现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在回访数量上,要求在5%-10%。每一次的回访都要填写回访记录,如回访的企业、回访的时间、发现的问题、处理意见等。

建立调查员、督导员的奖惩制度。

2、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现场调查实施阶段通常包括下列活动:确定样本的位臵、核实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等,并安排调查路线、预约面访时间→进行宣传和自我介绍,与被调查者建立密切融洽的关系,取得被调查者的合作→熟悉并使用调查问卷按要求提问、追问→实地观察可测量值→现场审核与评估→质量控制。对现场调查的工作流程、操作方法有必要提出规范化的管理标准。

(1)面访前的准备工作准则

对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查员首先是要根据督导员提供的样本名单(尽可能详细)确定样本分布的地理位臵,并逐一核实,特别是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等相关信息对今后的调查非常重要。对于个体工业户,由于采用按村(居)委会整群抽样,调查员首先是寻找或绘制一张界线分明的样本村(PSU)地图,并将个体工业户逐一标在图中。然后再根据调查的周期安排调查路线、预约面访时间。调查员应掌握好面访的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面访次数,并在两次面访之间留出足够时间,补全访问中未完成的记录,以及完成所必须的审核工作。

在与样本单位预约时要注意:

一是确定应答者在场,企业的应答者是厂长、经理或会计、统计人员,个体工业户是户主;

二是掌握好时间,避免过早过晚地打电话或是在应答者进餐、午睡时面访;

三是要有记录,调查员应将电话联系的情况、预约面访的时间、最佳访问时间、无法联系的原因等等记录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控制表上。

(2)宣传解释工作准则

对于调查员来说,与被调查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赢得被调查者的充分合作。从理论上讲虚报、瞒报并不会给小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消除小企业的顾虑,一靠宣传解释,二靠讲诚信,调查员应该在调查中表现出敬业的、和蔼可亲的态度,宣传介绍要简洁而诚恳。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为例,调查员的介绍内容包括:

──我是国家统计局XX市调查队聘请的调查员XXX(可出示调查证给被调查者看);──我们这次调查的名称是“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 ──调查目的是反映规模以下工业的基本总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方法,你们这个企业(或村)有幸被抽中,您的回答实际上代表了总体(四万多个企业)中的一部分,所以您的回答对于整个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您回答的资料仅用于推算总体,为国家制定政策服务,与税收无关,与领导政绩无关,而且不用给任何一级政府领导看,您回答的资料我整理好后,直接送或邮寄到市企业调查队;

──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是国家统计制度规定的调查任务,您有义务如实提供资料,否则就违反了统计法。我是国家统计局XX市调查队聘用的调查员。必须为您保守秘密,否则也是违法行为,不但下次调查不聘用我,还会追究我的法律责任;

──最后强调这次面访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估计在20分钟左右。

对于首次面访,分发调查的介绍材料或调查手册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如:致企业厂长(经理)的公开信、致样本村(居)委会的公开信、给个体工业户的宣传品等。这样,再次访问时就方便的多。由于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的样本几年才换,一年内又调查四次,首次调查面访显得非常重要,给被调查者留下懂礼貌、讲诚信、又专业的第一印象,对访问的结果具有很大影响。(3)提问及追问的工作准则

调查员必须熟悉问卷以及与调查相关的材料,并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化方式提问,即以同样的方式向所有被调查者提同样的问题。调查员在提问时需遵循以下准则:

──严格按问卷的措词提问; ──按问卷给定的顺序依次提问; ──保持中立,避免诱导和臆测; ──按正面方式提问,不谈无关问题; ──重复被误解或曲解的问题; ──对于不合题意的答复采用追问。

注意访问环境;核对调查对象;重视重点项目。(4)实地观察的工作准则

工业生产比较直观,企业的厂房设备、生产规模、从业人员一目了然,许多指标有现成的测量值,如用电量、用水量、设备能力、单班产量等。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测算、核实我们需要的数据。调查员要了解不同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不同行业生产单位主要指标与可测量值之间的关系(系数)。下面是调查员在生产现场实地观察的基本方法:

──观察记录主要产品产量,根据平均销售单价测算总产出; ──观察记录主要设备的台时产量,根据开工时间测算总产量;

──观察记录单班(人均)产量,根据从业人员数测算总产量;

──观察记录主要原材料消耗、能耗(用电量、燃煤量),根据单耗测算总产量;

──观察记录从业人员数,根据劳动生产率测算总产出或产量;

在实践中要根据与该企业主要指标相关性最大的可测量值作为测算依据,也可以多个可测量值并用。

(5)现场审核与评估的工作准则

现场调查的最后一步是当场进行审核(初审)和数据评估,有疑问尽可能现场解决,发现错、漏项,及时予以改正、补充。调查员可遵循以下工作准则:

──检查所有调查项目是否填全,有漏项当场补齐; ──有无计量单位错,如“千元”当成“万元”了; ──有无逻辑性差错,如子项大于母项等;

──有无超过常规的极值,如人均工资过大或过小等; ──用已掌握的资料作为参照对比,如抽样框数、去年同期数、类似企业的数等;

──根据税务、财务等相关的数据进行评估,如:税额反测法、成本倒推法、利润倒挤法等;

──对重要指标用上述实际观察的可测量值进行评估; ──对有所怀疑的数据可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台帐、原始凭证等。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以上方法,有时也可能需要几种方法并用。最后,调查员要填写访问记录(控制表)。结束访问时要礼貌地向被调查者表示谢意,这对下次面访至关重要。

(6)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准则

调查员在上门面访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需要督导员帮助解决,以下是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常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准则:

──无效样本的处理

无效样本是指在调查时点时已经不属于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范围的样本单位。如:企业已撤消、被合并、停产、转产成为非工业企业、已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对于无效样本企业,调查员应及时通知督导员,督导员进一步核实后将调查指标赋值为“0”,并说明原因。

──对无回答的处理

无回答样本单位指的是拒绝回答问卷或无法通过有效途径得到其数据的有效样本单位。

无回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法联系到被调查者,被调查企业无人或无应答者(厂长经理、会计不在),这种情况要求调查员至少进行3次以上尝试;第二种是拒绝回答,原因是对调查或统计调查机构不了解,或是访问时间选择不当。这就需要调查员进一步宣传解释,或与被调查者协商另选时间回访。如被调查者坚决拒访,应及时报告督导员,由督导员通过行政手段或其它途径追踪回访。总之要尽可能提高回答率。实在不行可报告协调员,由协调员采取调整“权数”的方法解决。

──对部分指标缺失的处理

部分指标空缺可能是由于被调查者不愿回答或答不出来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调查员漏问漏记造成的,督导员在审核时发现这类情况应尽可能采取措施补救,如确因时间、经费的限制而难以补救,可由协调员采用“插补”的方法解决。

──对调查对象迁移的处理

对于样本企业的迁移要从调查总体推算来考虑,如果以省为总体,样本企业搬迁到省外,那么本省作为撤消企业,外省作为新增企业,如果迁移地仍在本省范围,那么就应由协调员采取措施让企业迁移新址所在地的督导员或调查员追踪回访。个体工业户由于采取地图式的整群抽样,因此在调查时点前由样本村迁出的不调查,新迁入的要调查。总之,以不重不漏为原则。

──对合并企业的处理

合并企业和分开企业的数据要由协调员进行较复杂的“加权”方法处理。因此调查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报告督导员,并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一个目录框外的企业,如某个个体户或非工业企业合并到一个样本企业中,权数不需要调整,因为样本企业的抽取概率没有发生变化,可视同为样本企业的正常发展。

2)对于一个样本企业合并到另一个样本企业中的情况,在实际中对于被合并的企业不可能得到数据,一般作为消亡处理,即无效样本。

3)如果是两个样本企业合并或是一个目录框中的企业合并到一个样本企业中,调查的数据是合并后企业的数据。这种情况需要调整权数,因此调查员要将合并前企业的名称、法人代码、销售收入等情况做说明上报。

──对分开企业的处理

如果一个样本企业分成两个企业,则把这两个企业都作为样本,权数不需要调整。

如果一个样本企业分成两个企业,一个为样本企业,另一个为非样本企业(这个非样本企业不能作为新增企业),样本企业权数由协调员利用分开后样本企业销售收入与分开前的销售收入的比重进行调整,因此调查员要将合并前、合并后企业的销售收入等情况说明上报。

──对重复企业的处理

重复企业是指同一个样本企业在不同的层中被抽中,这种情况在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实践中较少见,因为在建抽样框时,协调员要做重码检验,利用计算机程序可以很快发现企业名称、法人代码、法人名称、销售收入重复的企业。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企业在同一总体的不同块(如规模以上、目录抽样和整群抽样三块)中出现两次已上。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原则上应尽量上靠,即已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目录抽样样本作为无效样本,已纳入目录抽样的样本,整群抽样个体工业户中不再包括。

──其它情况的处理

当调查涉及到机密信息时,要采取回避措施。

决不允许调查员直接或含蓄地与被调查者发生争执,或威胁被调查者,同时调查员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受到辱骂、恐吓、骚扰或暴力等威胁应立即撤退并向督导员报告。

(7)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与被调查者建立密切融洽的关系,树立和维持良好的专业信誉,取得地方官员和社区的支持。

──调查员是成功的关键。要确保聘用具备一定调查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人作调查员,并进行严格正规的培训。

──加强对调查员的管理和监控。采取现场旁听、检查已完成的问卷、监控调查的进度等措施加强对调查员的管理和监控。由督导员对部分样本进行重访,将重访的结果与原来的回答进行比较,以判定关键问题的最初回答是否正确。对发现的错误和无回答进行追踪回访。

──控制表应用。调查员要将全部作业的状况写在作业控制表(即数据收集过程中跟踪表格,例如:问卷完成的数量、需要回访的表格数目等)上,定期向督导员报告。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现场工作流程来操作。所有的调查员要接受相同的培训,使用相同的手册、相同的编码规则和统一的分类标准,对所有的样本单元都使用一致的数据收集程序。

──建立严格的现场调查质量控制与核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初审、复审,及时发现错、漏项,予以改正、补充。

3、资料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调查资料的整理阶段是由督导员对调查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登记、人工审核、编码、数据录入、计算机逻辑审核、查询与处理。

(1)人工审核:数据收集后的第一步就是全面核查问卷上的数据,审核的方法与调查员现场审核方法基本相同,主要是检查出明显错误及数据不一致性,因而是初步的审核及净化。

(2)编码:目的是把填写的文字信息转换为数字代码,以便于分组处理。规模以下工业抽样的基层表编码应由督导员来完成,因为这项调查的各种分类标准采用的是国标,要经过严格的编码培训。

(3)数据录入:采取两次录入,完全一致的数据才能进入推算,或人为的增加平衡项,以便计算机能检验出录入错误。

(4)计算机逻辑审核:这是推算前的最后一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问卷的设计者与计算机程序编制者共同研究并写进程序里的审核,包括录入过程的控制审核和录入完成后的系统审核,另一种是计算机操作者利用库操作或自编小程序进行的审核。审核主要分为三类:一致性审核、有效性审核与分布审核。有效性和一致性审核是对单张问卷进行审核,分布审核是对全部问卷的审核。有效性审核是检查问卷是否有缺失、数据是否在允许值之内等;一致性审核是检查指标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分布审核是通过数据的分布来确定某一记录是否在正常分布之外,即是否是离群值,分布审核有时也称统计审核或离群值检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重码效验、极值检验、均值检验、比例结构与逻辑关系审核等。

篇7:隆德县高级中学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 杜国良

副组长:柳志刚、张彦龙、王永良、刘永强、成员:李云虎、于宁、韩林生、时翰儒、各年级组长、体育教师、各班主任、宿管、餐厅管理人员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为更好地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全面做好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我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贯彻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动学校各项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目标

落实上级相关方针、政策,宣教卫生知识,加强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食物中毒发生及流行,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健康素质,确保学生饮食、食品卫生安全。

三、组织实施

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行政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政教处负责组织卫生检查考核,教务处负责开展健康教育,总务处负责改善卫生条件,创造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全校师生要配合卫生局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和检查防治工作以及市疾控中心对学生进行的健康体检、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常见病矫治,做好重大卫生事件预防应急预案。学生食堂要自觉接受市防疫站所对食品、饮食、饮水卫生安全进行的监督。

四、工作内容

1、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分管领导、教务处、后勤处、班主任及健康教育老师各尽其职,共同做好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2、教务处负责把学校的健康教育列入整个教学计划,保证学校健康教育课本拥有率、开课率均达到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 以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同时要做好学校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质量,定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疏导及执行学校环境卫生检查、竞赛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在高一年级开展“生殖系统健康与卫生”教育,继续做好调查问卷。加强指导和引导。同时,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积极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我们还要积极联系社区和政府相关组织和部门,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持续地协调发展。

3、班主任要做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的工作,提高学生卫生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与未然”;加强春季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做好对患龋齿、近视、沙眼、贫血、疥疮等常见病学生的矫治工作。

4、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工作,加强学生用眼卫生的宣传,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教育学生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眼保健操质量。

5、团队要广泛地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等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

6、政教处组织落实好《中学生健康行为要求》(1)、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2)、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3)、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4)、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要进行劝阻。(5)、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注意用眼卫生。(6)、勤洗澡、勤洗头、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7)、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8)、坚持饭前便后洗手。(9)、注重青春期卫生。(10)、不吸烟、不醺酒。(11)、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12)、男女同学相处应尊重对方。(13)、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1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5)、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16)、不打人,不骂人。(17)、养成主动学习卫生知识的习惯。

7、净化师生的心理环境,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根据学校实际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不同年级有不同侧重,高一年级是学习适应教育、学习方法指导,集体主义和主体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高二年级是社会责任感教育,人生观教育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高三年级是升学与择业教育,应考心理辅导。

8、体育教师要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坚持经常锻炼,全面锻炼,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开展“两课”(体育课、健康教育课)“两操”(早操和课间操)“一活动”(体育课外活动)。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安全保护、防止运动创伤的发生,并随时准备好急救措施,对一般的运动创伤和运动事故能进行急救处理。

9、确诊为患传染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复学时需持医疗康复证明方能到校上课;对怀疑是传染病的学生,学校和班主任要动员其到医院检查确诊,以防传染病漏诊或误诊。

10、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及重大卫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学校领导、班主任为法定传染病的层次责任报告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计38种。分别为甲类:鼠疫、霍乱、艾滋病。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学生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效性禽流感以及其它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责任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报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和市教科局。

学生中出现除上述以外的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在6小时内报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

在学生健康体检或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传染病病例,除按规定程序、时限上报外,还应及时通知家长,根据情况责令其隔离治疗。

篇8:隆德现场会组织实施方案

1. 现场督导的定义。

职业技能鉴定现场督导是鉴定中心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要求,派遣具有资格的质量督导员,对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机构贯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执行国家职业标准、考务管理及证书管理等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现场督导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进行。

2. 现场督导的工作内容。

现场督导具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督导员对鉴定实施机构的鉴定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包括鉴定公告的发布、考生资格的检查、鉴定收费的标准、试卷的保密管理、鉴定场所的设置及考务人员配备比例等情况。第二,督导员对鉴定实施机构的鉴定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包括考场考评员及监考人员的资格、数量的配备情况,实行回避制度情况,他们在考评过程中的履行职责情况,使用试卷试题的规范性,各类鉴定记录报表的填写情况。第三,督导员对鉴定结果进行复查,并将鉴定活动现场检查巡视情况上报鉴定中心。

二、职业技能鉴定现场督导的组织

1. 制订计划,统一派遣。

鉴定中心应根据年度鉴定计划,在每年年初时制订和发布年度督导计划。督考计划应包括本年度被督考单位名单、时间安排、督导员所在单位等内容。每次鉴定考试前,督导员的现场督考工作由鉴定中心统一委派。

2. 库中选人,明确职责。

督导员应从鉴定质量督导员资源库中选取,选人时应采取轮换和随机抽调的方式进行,坚持回避、交叉原则。实施督导任务前鉴定中心应对督导员明确履行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并与其签订鉴定质量督导人员质量责任书。

3. 深入现场,收集建议。

督导员在执行现场督导任务时,应严格执行质量督导有关规定,深入各个鉴定现场,对鉴定实施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督导和检查。在鉴定实施过程中,通过座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听取考生对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考任务结束后,督导员认真填写质量督导记录,并与鉴定成绩一起上报鉴定中心。

三、职业技能鉴定现场督导存在问题及建议

多年来,职业技能鉴定现场督导体系,对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过程监管,维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鉴定督导制度僵化、业务流程运行不畅,督导员队伍人数不足、素质不高,现场督导工作走过场,督导员失职渎职等情况,使得现场督导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督导规章制度,培养强大的督导员队伍。

为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促进鉴定的“公开、公平、公正”,鉴定机构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督导工作的规章制度,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管理职业技能鉴定的全过程。从鉴定机构和考评员队伍中,选拔优秀的、有经验的深谙鉴定规则的管理人员,形成督导员库,每两年集中组织一次培训,并对督导员库进行更新和轮换。

2. 明确督导员工作职责,监督和规范鉴定行为。

高级工以上等级的鉴定考核,应由鉴定中心指派督导员全程现场督导,中级工及以下等级的鉴定考核,应以不定期、或抽查方式进行督导。鉴定结束后,由督导员对鉴定实施的组织情况、廉洁自律、考评员技术水准等方面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并上报至鉴定中心存档。鉴定中心据此对鉴定实施机构给予指导性的完善改正意见。

3. 加强督导员自身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

在执行鉴定督导任务时,督导员必须严格执行质量督导人员工作守则和考场规则,对于本单位的、亲戚朋友关系的考生,严格实行回避制度。鉴定中心应委托鉴定实施机构对督导员的工作行为进行反监督,对于渎职贻误工作的、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以及妨碍鉴定工作正常进行的督导员,应及时向鉴定中心汇报,鉴定中心依据鉴定有关办法对督导员进行一定处理,对情节严重的应拉入黑名单,永不续用。

四、结语

在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就要从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场督导力度、重视督导过程、转变督导方式、完善保障体系、加强督导员自身管理等方面入手,将鉴定的“督”与“导”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把握鉴定质量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罗杜宇,陈玲玲.机械CAD职业技能考试课程的研究及实践[J].江苏大学学报,2006(5):92-94.

[2]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46-47.

上一篇:八10家长会总结下一篇:冬风里的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