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200首:音乐篇15章

2024-04-12

牧童短笛200首:音乐篇15章(精选2篇)

篇1:牧童短笛200首:音乐篇15章

牧童短笛200首:音乐篇15章

作者: 赵焕焱 | 2005年03月23日08时20分

【内容提要】牧童短笛200首:题记《牧童短笛200首》短文集,牧童短笛的调子不一样,但是吹的都是短曲。其中包括励志篇9章、思维篇22章、音乐篇15章、文艺篇31章、人间篇52章、万象篇23章、旅游篇16章、经济篇35章。

1、贝多芬和莎士比亚

音乐和文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音乐是来自灵魂的一种召唤,它促使那些“在路上”的漂泊者永远都不停止脚步。尼采、叔本华等哲人在迷茫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音乐,因为那是一片心灵的净土。

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对历史、哲学、文学都有研究,还醉心于古代神话。他研究了席勒、歌德的诗歌和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人的作品;他还入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他阅读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以后,创作了著名的钢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作品第57号)和《暴风雨奏鸣曲》(作品第31号)。

贝多芬的学生兼秘书安东·申德勒曾经问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内容是什么?贝多芬回答是“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年(1611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是莎士比亚用诗写成的遗嘱,他在《暴风雨》中表达了热爱生活、崇尚理想的良好意愿。同时,贝多芬在创作《暴风雨奏鸣曲》时,正是他听觉衰退、精神危机的时刻,他在几个月后写的“海里根士脱遗嘱”中说自己“六年以来我的身体何等恶劣······可是我不能对人说:‘大声些,我是聋子’······这感官在我是应该特别比别人优越······我不致自杀是因为艺术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塑造的主人公也是与坎坷命运作不屈斗争的,贝多芬自己的命运与之产生共鸣,所以他能创作如此伟大的《暴风雨奏鸣曲》。

2、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我曾经拉过7年小提琴,因此有一段时间对帕格尼尼非常崇拜。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独奏《随想曲》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不朽的传世之作,帕格尼尼以其天才而高超的技巧不愧为小提琴之王的称号。

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于1782年10月出生在热那亚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5岁学习曼陀铃,7岁改学小提琴,9岁开始登台演出,11岁起就举行个人音乐会。

随后,帕格尼尼开始作曲,他的《随想曲》24首乐谱手抄本传到巴黎音乐学院教授手中时,使小提琴权威惊讶不已,这是在传统演奏技术中所没有的。《随想曲》对以后的浪漫派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赢得了肖邦、李斯特、舒曼、海涅等人的赞赏。舒曼听了他演奏后,决定不再学法律而改学音乐,后来他根据《随想曲》改编了两套钢琴练习曲;钢琴之王、“钢琴诗人”李斯特也把《随想曲》改编成许多钢琴曲;肖邦认为“帕格尼尼是理想的化身”;海涅在小说《佛罗伦萨之夜》中描述他的琴声有神圣的激情。

但是天才的帕格尼尼死后居然被热那亚的教士以“魔鬼附体的人”拒绝在家乡安葬,他的遗体只好安葬在地中海的一个荒岛上,直到5年后,帕格尼尼的棺木才运回热那亚,安葬在帕尔马公墓。

记得传说帕格尼尼一次梦中听到魔鬼拉小提琴,乐曲很优美,他醒来后立即把记得的乐谱写了下来,那就是《魔鬼的颤音》。不知这是否成了热那亚教士迫害帕格尼尼的理由。

帕格尼尼还作了有名的《吉普赛之歌》,当时只有他自己才能演奏,若干年后,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成了第二个能演奏此曲的人。现在,此曲演奏的频率很高,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首好听的乐曲,但是比原作曲都已经放慢了节奏。

3、难忘的《1812序曲》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我所不能忘记的,这是我听过的唯一有用大炮作乐器的音乐。这是柴可夫斯基应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为庆祝莫斯科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礼而谱写的,其十几分钟的时间包含了巨大的容量,足与托尔斯泰洋洋四大卷的《战争与和平》相媲美。

1812年,俄国的库佐图夫打败了拿破仑,此曲就是以此为背景。

奏鸣曲的引子用弦乐描绘和平生活;在呈示部,有切分音符的快板带来了战争场面;《马赛曲》象征了法国军队的入侵;展开部的战斗主题与《马赛曲》不断冲突;全奏引子的主旋律以教堂钟声欢呼胜利;结尾是帝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

乐曲中,有一段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连续下行的音阶,使低音喇叭有了用武之地,而惊心动地的炮声更是我难以忘怀的理由。我看过《战争与和平》全书,我记得托尔斯泰的描写。由于拿破仑患了感冒,在判断上出了问题,致使用兵发生错误,库佐图夫得报后到一边作祈祷:“上帝啊,俄国有救了!”

若干年以后,又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苏联阻止了希特勒德国的入侵,使二战出现了转折点。战争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却也是文学、艺术的动力之一。

4、版本和风格

我买的碟片不算少,一张碟片中只要有一首喜欢的曲目我就会买,因此重复是难免的。

原来以为重复是坏事,但是结果证明是好事,正是因为重复的曲目中乐队不同,指挥不同,结果演奏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我非常喜欢葛里格的《皮尔金》,《皮尔金》的组曲我已收齐,以《在山大王的大厅中》为例,历希特指挥柏林交响乐队的演奏是循规蹈矩、非常严谨的;而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的效果就非常特别,乐曲的快慢和声音的高低在处理上反差极大,到后来,节奏之快叫人喘不过气来,在最后的几个小节中,乐器的处理可以说把意境刻划得活龙活现。

再拿我也非常喜欢的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来说,以《法郎多尔舞曲》为例,穆尼赫指挥卢布尔雅那交响乐队的演奏是很经典的;而柏林交响乐队的演奏就别有风味,高音部分由打击乐器唱主角,而且贯穿于始终,节奏感非常强烈,使整首乐曲的风格能够独树一帜。

我们再推广开来,其实不光是音乐,其他任何领域也都是一样的,同一首歌、同样的景色,不同的人可以唱出不一样的效果;不同的人可以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在企业管理领域也是一样的,同样的理论,在不同的企业家的演绎下,其结果也会是不一样的。

5、卡朋特昔日再现

卡朋特的的歌集是我收藏中较有特色的歌曲,每当听到《昔日重现》就会想起凯仑,不仅是因为她那种忧郁的声调,而且因为她的人生悲剧。

1983年2月4日,凯仑死于神经性厌食症,是年仅32岁。

凯仑成名于“木匠”乐队,她的哥哥理查德也在“木匠”乐队,当时她演唱一首根据银行广告歌改编的《靠近你》,该曲从排行榜的第56上升到第7位,继而荣登第1位,凯仑从此走红美国。《排行榜》的编辑对凯仑作了高度评价,文章中还随意说到“理查德有一个胖妹妹”。

此时,凯仑为了取悦观众而开始节食,服用轻泻药,日渐消瘦,因为当时美国流行苗条,凯仑没有听从父母的劝说,她争辩说:“你不知道,在水银灯下,我每一磅肉都清晰可见。”

那时凯仑是无数美国青年的偶像,但是偶像只属于崇拜者,而不属于自己。凯仑在十岁时的演唱就开始引人注意,她确实是个天才,她死后,“木匠”乐队失去了灵魂,非常可惜。我觉得节食是不可取的,希望大家重视。

现在,每当我听《昔日再现》、《世界之巅》、《歌唱》、《什锦菜》等曲时,就仿佛凯仑再现。

6、相伴音乐50年

上世纪50年代,我自装矿石收音机听音乐,晒台上装了蜘蛛型天线,还记得固定矿石零件价格为0。17元;活动矿石零件价格为0。35元。60年代,我买了五灯电子管收音机,价格不到一百元。70年代,更新为晶体管收音机,价格是一百元以上。到了80年代,四通道收录机里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声。90年代,终于装备了音箱,是丹麦的尊宝,自以为不会再更新设备了。

时光流逝,转眼新世纪来临,我在家中和办公地方都有了电脑,配备了音箱,包括低音炮,想不到硬件又更新了,播放mp3的音质还是不错的。

我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在学习充电的同时聆听音乐。现在,我可以回顾50年的生活轨迹,随时选听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歌曲、60年代的王洛宾、70年代的邓丽君和台湾校园歌曲、80年代的罗大佑、90年代的王菲、21世纪头十年代刚开始的周杰伦等。当然,听得最多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前的古典音乐。

今天的古典是当年的流行,今天的流行也许会成为将来的古典。在音乐发展的长河里,人生实在是太渺小了。

相伴音乐50年,人间长河一瞬间。

7、我拉小提琴,小提琴也拉我

在1968年的时候,我在无聊中学拉小提琴。我第一次请一位曾经当过铁道文工团指挥的先生为我纠正姿势,当时做老师是不肯收学生任何东西的。后来这位老师无法招架越来越多的学生,只能一概都不教了。姿势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姿势是实现理想演奏的前提。

在老师以外,其次是教材。当时书店里没有任何五线谱,有的人甚至用钢琴去换钢琴谱。有人设法从香港买来了《霍曼》和《开塞》,我记得是6元。我既没有钢琴、又没有香港购买的办法,只能手写抄谱。

拉琴的时间倒是有的,问题是初学时发声难听,于是用上了弱音器。

我在1968年12月去了长江口的长兴岛前卫农场三场果园,于是在果树中对树拉琴。

有的时候到比较空敞的工具间拉琴,声音就觉得很大,因此而自得其乐。夜里在灭虫的黑光灯下拉琴,别有一番风味。

有一次很浪漫地请假到海边去,我拉琴,有一位朋友作画,应该承认他画的水平比我拉琴的水平高得多。后来同室的周忠惠要我当启蒙老师,我就大言不惭地当起了老师。周忠惠现在是普华永道的合伙人,是中国证监会第一届25名发审委成员之一。他当时也喜欢文学和音乐,想不到现在是会计师。

列宁曾经说,他有一个遗憾是没有学会拉小提琴。爱因斯坦也喜欢拉小提琴。作品中的福尔摩斯也喜欢拉小提琴。

我拉小提琴,其实小提琴也在拉我上进。我觉人生犹如一把小提琴。

最细的E弦好比少年,声音尖刻而刺激;其次的A弦如青年,激扬又华丽;再次的D弦如中年,成熟而稳重;最后的G弦如老年,雄厚又有力。

少年诚可贵,青年价更高,中年不自卑,老年不可抛。歌德说,人生过了80岁,其中就有一半人是天才了。

使用弱音器犹如我钦佩的风格,低调而不张扬。但是你一旦去掉弱音器,你会对自己拉出的声音而自豪。

琴弓是鞭子,鞭策着我的人生进程。

小提琴一天不拉自己知道,两天不拉同行知道,三天不拉听者也知道。

人生一天虚度自己知道,两天虚度同事知道,三天虚度连关心你的他人也都知道。

我觉得小提琴练习曲《开塞》第一课奔放而激进,展示的主题是希望和努力;第二课平和与刚强,主题是等待和不屈,这些不正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吗。

可惜我已经多年没有动小提琴了,然而不可一错再错,生活这把小提琴是再也不能放掉了。

8、想起35年前拉小提琴

有一张120的黑白照片居然留了下来,那是我35年前在长兴岛前卫农场果园拉小提琴的情景,拍摄者现在是我国的漫画家戴逸如,用的相机是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产品。

作为67届高中毕业生,我到了这个广阔天地。这里真是人间天堂,由于地处长江入东海之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形成得天独厚的小气候,这里既有北国风光的乔木,又有南国风味的花草,春耕时会有美丽的春耕鸟飞临;夏天有野鸽子和青蛙的合唱;秋天有色彩斑烂的大蝴蝶;冬天有体形丰满的鸟雀跳舞。一年365天中,几乎没有不开花的日子。居室前有密密的美人蕉,居室后有各种颜色的香水月季。

再看果园,这里有桃、梨、苹果、橘子、金桔、枣、各种瓜果、葡萄。花和果轮番登场,桃花的艳红、梨花的洁白、苹果花的淡雅、桔子和金桔花的香气,使人毫不怀疑置身于世外桃源。每种水果都有十多种品种,在口味和果形上都有着细微的差异,这样的口福实在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在这样的舞台上拉小提琴真是太幸福了,尤其是晚上天黑时,诱杀虫子的黑光灯打开后,舞台气氛更是绝妙。我拉起《梁祝》,我想俞丽娜、西琦崇子和吕思清都会羡慕的。

有两个公众人物见证了这个场景,一个是中国会计界知名人士、普华永道合伙人、现在我国股票发行审查的25人之一的周忠惠,另一个是《新民晚报》编辑、漫画家戴逸如,周忠惠还叫我教他小提琴入门呢,我们三个人曾经居于一室。

9、“样板戏”复出的思考

近来,在电视上看到一些音乐会上演奏“文革”期间的“样板戏”,其中包括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有如下的感触。

一是说明有价值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文艺作品也不例外,现在重现的“样板戏”还是具有文艺欣赏价值的,而不是因为怀旧出现的。其实钢琴协奏曲“黄河”一直没有被“禁”过,它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合碟是中国音乐在海外销量最高的。反观近年来我们同类的优秀作品不多,倒是值得深思的。

二是说明全盘株连是没有必要的,不必因为“文革”而否定“文革”中的一切,不必因为某人的参与而否定了某事。推广论之,对其它事情的评判也是如此。“文革”确实是一场浩劫,但是十年里毕竟还是有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故事。对一个人也如此,在肯定其“功”的同时,决不意味着赞同他的“过”。

三是说明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进步。曾经有名人极力反对“样板戏”的复出,但是大家既可以理解和同情他的意愿,也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应该由法制来判断,而不是根据某人的意见。

历史是人民写的,时间是最好的裁判。

10、从谭盾看创新

美藉华人音乐家谭盾的多媒体音乐《地图》即将在上海上演。我钦佩谭盾,我认为他是当代最伟大的华人音乐家,他的可贵之处是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谭盾调动各种手段来创造多媒体音乐,他的乐器也是多种多样的,甚至连水也成为了乐器。

有许多人对谭盾的另类举动加以抨击,觉得传统音乐受到了挑战。其实,所有的传统东西何尝都不是从创新而来的呢。就拿最传统的小提琴来说,最初出现的样子不是也很奇怪吗?现在我们看惯了,觉得提琴是天经地义的乐器,我记得发明小提琴的人是在尼罗河畔散步时踏到了空龟壳,龟壳发出的声响启发了制作提琴的灵感。第一个吃蟹的人是可尊敬的。

时代在前进,创新在继续,没有创新何来发展和突破呢。我在两年前收看央视采访谭盾的直播,当一名音乐人极端地抨击谭盾时,谭盾说与他不在一个水平上,并且拂袖而去,因此受到一些人的非难。我是同情和理解谭盾的,我认为他说的“不在一个水平上”实际上是指不在一个思考平台上,决没有贬低对方的意思。

不光是音乐和乐器,在经济领域和经营方式上,何尝也不是需要标新立异和首创精神呢,我们要让思想冲破牢笼,大胆地推陈出新,走出新路,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毫无进取。

谭盾的作用不仅存在于音乐领域,他的勇气和进取性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在当今的世界,要想进步就得创新,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11、一场创新的音乐会

中央电视台的音乐频度是不错的,2004年“五一”休假中我看了一场“安德列·里欧”音乐会,感到了耳目一新。

这是一场快乐互动的音乐会,整个过程中充满了欢乐。演员之间、观众之间、演员和观众之间都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乐队不设专职指挥,由首席提琴手担任指挥,他的表情丰富,小动作很多,不时地丢眼色、打榧子,演员之间也是眉来眼去,时常出现一些幽默动作。

在演员的示范下,观众也决不示弱,他们居然把音乐会变成了舞会。在《兰色的多瑙河》奏起时,许多对人跳起了华尔兹;在《第二首华尔兹》奏响时,有更多的人起舞;在演奏《友谊地久天长》时,不知在谁的首创下,所有观众都交叉地拉起了手左右晃动;在奏响《巴西交响曲》后,观众们甚至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排成长队在音乐厅里穿行。

台上的演员觉得风头被观众抢尽,报复的念头油然而生,在《兰色的多瑙河》的演奏中间,故意把有些音节拉长,台下跳舞的对子都没有了方向,只得把哀求的眼光朝台上望去。

这真是一场快乐的音乐会,就是没有身临其境,我也感到了很大的快乐。

12、喜欢王菲的理由

从王菲名叫王靖雯时唱《我愿意》以来,我偏爱她的歌,因为她的歌是从心里唱出来的,她自己作词、作曲也都很受欢迎。

爱屋及乌,对王菲本人也开始注意起来。我第一个印象是她不大做广告,偶然做一次广告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记得她有一次做洗发水广告,在记者发布会上不肯承认自己洗头用的是所代言的产品,其诚实的态度令人佩服。有人说她另类,无非是她不愿做违心的事。

几乎所有稍有名气的艺人都被娱乐界媒记掏空了隐私,唯独王菲不然,只有她敢于告诉记者,她个人的事和其他人无关,使那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记者们满堂惊讶、张口结舌。

然而王菲不是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她是少数敢于捐出骨髓的人,而且事后并不张扬,与大多数做一点小事就大肆宣传的人正好相反。

王菲出道14年来,有二个坚持,一是坚持敬业上进,稳坐亚洲歌坛天后的宝座;二是坚持感情,把梁祝视为楷模,自己也表示“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心目中的爱情英雄”,这二个坚持都是不容易的。

后来,王菲以《天下无双》的表演先是获得香港电影最佳女主角奖和获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后被入选十大文化偶像,还被福布斯公布列网上搜索次数第一位,我想这些都不是偶然的。

13、幕后名人张亚东

我听了一些王菲的歌,发现张亚东的才气名不虚传。

张亚东在《只爱陌生人》的作曲中,创造性地把王菲女儿天真的笑声放在了过渡段中;他和王菲合作作曲的《精彩》中,我听到了佛教音乐的风格和很精彩而又有变化的重复。

张亚东参加制作的歌曲就更多,每首歌都有特色,例如《香奈儿》有着神秘色彩,鼓点也与众不同。而所有歌曲的共同点是对弦乐的应用自如。

张亚东制作陈琳、金海心、朴树等人的歌也很成功。

张亚东曾经担任过大提琴手和指挥,有较好的古典音乐基础,所以他的成功是必然的。这里反映出两个道理,一是熟能生巧;二是博览群书的好处。所以平时的积累总是有益的,所谓的厚积薄发也就是这个道理。在每个工作领域里,学习和积累都是非常必需的。

14、潘寅林——我青年时代的偶像之一

2004年5月2日,潘寅林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小提琴独奏专场演出,这是他放弃悉尼的澳大利亚歌舞剧院乐团首名华人首席提琴手身份,再次出任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兼独奏后的首场演出。

学习拉小提琴是我青年时代的回忆之一,回想当时自己是非常投入地学拉小提琴的。如今欣赏音乐作品是举手之劳就能办到的,而在我青年时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因此自己拉琴确实也是自我欣赏。我曾经用手抄方式抄下了《开塞》36课和《克罗最尔》的部分练习曲,当年的乐谱很少,有人甚至用钢琴调换钢琴谱。

那时我在农场,我很庆幸广播员也是喜欢音乐的,潘寅林的小提琴独奏曲是经常播放的节目,放得最多的是《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和《金色的炉台》,都是歌曲的改编曲,前者是歌颂针灸治愈聋哑人,后者是抒发钢铁工人情怀的。比较而言,《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好听些,中间也有华采乐段。

在难得的电视转播音乐会时,有几十个人在一台上海牌黑白电视机前观看。每当有潘寅林出场时,我会盯住屏幕,看他举起琴弓的一刹那,看他潇洒的动作。

这次,潘寅林除了演奏福瑞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外,还演奏了《洪湖随想曲》等中国曲目。

15、我和李德伦指挥的通信

1969年里的一天,在北京的中央乐团团长、指挥李德伦给在长兴岛的农场知青——我,写了一封回信。

当时,全中国能够播放的西方纯音乐形式的乐曲只有一首,那就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由李德伦指挥,殷承宗钢琴独奏,原曲改编自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片段。当时,西方乐评人士认为,《黄河》是一首“可怕意境”的协奏曲,时到如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合碟是全球销量最多的中国音乐作品。

34年前,我给李德伦写了一封信,我认为《黄河》是反映苦难的中国的挣扎和反抗,应该再创作一首《长江》来作为它的姐妹篇,来反映中国的激情和崛起。我构思了四个乐章,撰写了四个乐章的文字提示。

李德伦的回信是一页,字迹也好象很厚道,他感谢我关心音乐事业,但是没有就《长江》的建议给我任何答复。若干年后,我才知道他当时正在受江青的批评。

李德伦生于1917年6月6日,故于2001年10月19日,他是把交响乐带到中国的本土“传教士”。在李德伦墓志铭的下方刻有低音谱表和全分休止符,表明了他在世时低调处世的风格和已经停止指挥、长眠于世的现况。李德伦的墓在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的清西陵。

我把李德伦的信从长兴岛的水果园带到复兴岛的水产基地渔轮厂,后来调到市水产局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篇2:牧童短笛200首:音乐篇15章

1、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3、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

2、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

2、难点:教幼儿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师:“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则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2、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师:“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

5、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音乐。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边操作木偶边进行小结: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悠扬的,抒情的。

(2)听赏第二段音乐。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结: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

(3)听赏第三段音乐。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6、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各段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较好呢?”

上一篇:给某某的信作文下一篇:关于农村教育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