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牧童

2024-05-10

一年级数学牧童(通用6篇)

篇1:一年级数学牧童

第三单元 牧童——认识图形

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历年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那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那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

本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

二、教材编写特点

2.教材的设计及呈现童趣性极强。剪贴画的效果立刻抓住了孩子的心。3.教学中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组织好学生的实地观察与动手操作,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是学好本单元的基本保障和前提。

三、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四、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3.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感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

教学的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措施: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1 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五、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牧童—— 认识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各种图形并进行区别。

3、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卡纸。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出示牧童骑牛图。

教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吗?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将图中的图形标记下进行分类。然后小组长组织好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组间交流,及时抽象出几何名称,如:树干的开头是长方形、太阳的开头是圆形…… 举例:看看身边的物体,什么开头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

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

三、当堂达标 给下面图形涂上颜色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那些图形宝宝,请你和同桌交流一下。作业布置:

必做题 :

39页自主练习题1、2、3、4题

选做题 :

用本课认识的图形宝宝画一幅画,并统计出各种图形的个数。板书设计:

牧童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教学反思:

牧童——认识图形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各种图形并进行区别。

3、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卡纸。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牧童骑牛图。

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 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

二、学习新知

你能从正方体、圆柱、长方体上得到这些图形码?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参与评价,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三、巩固拓展

自主练习1:先认识图形,然后再连一连。

自主练习2:出示物体,你知道这些物体的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在你的周围找一找。自主练习2:在钉子板上摆出学过的图形。学生摆图形,教师巡视指导,在班中展示成果。自主练习4:那组小棒能摆成长方形,画√。教师指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选出正确的答案。

自主练习5:先让学生看看有什么图形,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接着该摆什么图形,并问第15个图形是什么?第26个呢?

四、课堂小结

板书:

长方形

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圆牧童——认识图形

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图形的初步认识阶段;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

3.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型: 复习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同学,在学习第三单元《牧童——认识图形》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教师再指名说。

二、巩固拓展

1、出示第24页《我学会了》中的图。

问:你们喜欢这幅图吗?图中有什么?分别是什么开头的?如果将这幅图变得更美丽,你能按照题中的要求涂上色吗?

涂完,展示一下,使学生感受到只有涂得认识,画儿才能更漂亮。然后让学生数一数完成教材上的表。

教师:同学们,你填完这个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边让学生提问题,边让学生解决,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2、课堂小结:

说说通过学习,认识了什么。

教师示范:我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 我会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拼成……

3、教师小结。

牧童——认识图形

趣味拼摆

教学目标:

1、在用回形针进行拼摆的活动中,增强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在拼摆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估一估、数一数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3、在拼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体验平面图形的奥妙,感受数学美,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重、难点:

增强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加深对100以内的认识。

课型: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欣赏

教师出示一些由回形针拼摆成的图案,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想亲自尝试拼摆图案的欲望。

2、拼摆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拼摆图案,这是活动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活动时要注意:

(1)组织好拼摆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突出活动的实践性。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的同时又要鼓励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调控好活动的进程。

(2)活动材料的选择可以因地制宜。

拼摆图案时可以用回形针,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用学生熟悉的其他物品代替,如:钮扣。

3、成果展示交流 向小组或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互相说一说,拼摆的是什么图案,图案中都有哪些图形,估一估、数一数各用了多少回形针,比一比谁摆的图案最漂亮。

4、课堂小结:

同学们很喜欢拼摆作品,可以回家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拼摆,请同学随时把拼摆的作品带来班里与大家分享,你们愿意吗?

板书设计: 奇妙的回形针

篇2:一年级数学牧童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并会分辨。

过程与方法:观察、交流、操作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纯朴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分辨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情境图、学具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息窗二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幅什么画?图片上都有些什么内容?

二、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

1、观察这幅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每种物体各由什么图形拼成的,重点引导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主要的牧童、牛开始,到周围的事物。

2、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

(1)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图形的名称。比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2)平行四边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它与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进一步明确不同的.图形。

3、比一比,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进行比较,明确今天所学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以前学的都是由不同的面组成的立体图形。

三、课堂练习:

1、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2、画一画

引导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到这几种不同的图形,然后利用手中的图形画一画,在纸上画出各种平面图形。

3、剪一剪

将画出的平面图形用小剪刀剪下来,在剪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不同图形的特点。

4、拼一拼

你能利用手中这些图形也来做一幅美丽的图画吗?

学生拼完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拼出的图画的各个部分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三、课堂小结

篇3:一年级数学牧童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资料、文本语境, 识记和理解生字、词语。会读课文中的13个生字, 会写“抹、挤、拱、批、评、价、钱、决、购”9个生字。初步理解“纷纷夸赞、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拱手”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读准课文中难读的生词和长句子, 把课文读通顺。

3.借助比较等方式感悟、运用语言, 掌握句式“一……就……”“一会儿……一会儿……”, 体悟“画得太好了”等短语两次反复的韵味, 尝试迁移运用。

4.朗读课文, 在言意兼得中悟出戴嵩是个画技高超、虚心好学的大画家, 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教学流程

(一) 课前预热, 引发兴趣

(欣赏我国现代画家优秀的国画作品, 如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李苦禅的鹰, 引导学生积累描写画画得好的四字词语: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活灵活现……)

【教学意图:以赏析我国现代优秀的国画作品作为预热, 希望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受国画的艺术美, 同时积累描写画画得好的词语。】

(二) 出示课题, 了解“牧童”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和画有关, (板书:画家和牧童) 谁能说说牧童是干什么的?

生:放羊的、放牛的……

师:对, 放牛放羊放马的孩子都称之为牧童。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三) 初读课文, 读准读通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 感受这个有趣的故事。第一次读课文, 要求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 请你停下脚步, 拼一拼, 记一记;遇到读不通的句子, 也请你停下脚步多读几遍, 一直到读通顺为止。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 就请6位同学一人读一段。 (指名分段读课文)

(生1读第1自然段。“价钱”读错了。)

师:“价钱”是个新词, “钱”在这里要读轻声。你试着读。 (指名读)

师:这段有个词组非常难读:花大价钱购买。你来试读。 (指名读)

师:不错, 增加点难度: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指名读)

师:非常棒!我请同学接着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读)

师:听出来了吗?哪个字念错了?

生:“幅”。

师:对, “幅”应该念成第二声, 我请同学来读。 (指名读)

师:这里还有几个比较难读的词语。 (出示“浓墨涂抹”, 生读。)

师:这个自然段生字新词较多, 再请一个学生来读。 (指名再读)

师:读得多好啊, 非常正确。把掌声送给他!

(生接着读第3、第4自然段, 无错误。)

师:第5自然段, 谁读? (指名读)

师:读得还不错。这段有许多生字新词。 (出示词语卡片) 谁来带领大家读?

生: (读) 和蔼批评翘起来驱赶牛蝇

师:“牛蝇”的“蝇”字是第二声, 后鼻音。 (指名读。齐读。)

师:“夹在中间”的“夹”是个多音字, 在这里读ji佟。接下来, 我们把这些生字新词再送回这段课文中, 自由地读一遍。

(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

师:非常认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 无错误。)

【教学意图:生字新词在检查课文朗读的过程中确定, 并以学定教。】

(四) 深读课文, 言意兼得

师:课文读完了, 你们真了不起!课文主要写了画家和牧童两个人。那么课文的题目为什么是《画家和牧童》, 而不是《牧童和画家》呢?

生:因为画家是主要人物。

师:是呀!戴嵩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戴嵩是个了不起的画家, 请把感触最深的句子画下来, 也可在句子旁边写出感受。

(生默读课文, 自主学习。)

师:好, 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感受。

生:他画画得非常好, 很了不起!

师:课文哪些地方在写他画画得好呢?你接着说。 (板书:画画得好)

生:第2自然段。从“他一会儿浓墨涂抹, 一会儿轻笔细描”可看出戴嵩画牛画得很娴熟。

师:画技非常娴熟。那么究竟怎么样的画法叫“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呢?不急, 老师把戴嵩的斗牛图带到了这里, 请一个同学上来指一指。

(出示斗牛图, 一生上台指点, 师课件演示。)

师:牛身上大面积的泼墨挥毫, 就是“浓墨涂抹”;牛屁股上轻轻地用笔勾勒出来就是“轻笔细描”。谁来读好它?

(生读)

师:为什么用两个“一会儿”写, 而且意思刚好相反?

生:分两个方面写清楚。

师:是的, 分两个不同的方面写具体画画的过程, 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戴嵩的斗牛图, 体会“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个词语的意思, 不但感受到戴嵩的画技娴熟, 还了解了中国画的两种不同技法。】

师:还有哪些地方也在写他画得好?

生:第1自然段。

(生读相关句子)

师:“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 这下老师搞混了, 究竟是称赞还是没称赞?不急, 我们来做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我说词语, 你们做动作, 同桌之间看谁脑筋灵。

师:称赞。 (学生做伸出大拇指的动作)

师:点头称赞。 (学生边点头, 边做伸出大拇指的动作。)

师:不点头称赞。 (学生不做任何动作)

师:没有不点头称赞。 (学生纷纷边点头, 边做伸出大拇指的动作。) 请最后一个同学说, 你看到什么了?

生:全班都在点头称赞。

师:对, 所有的人都在点头称赞, 就叫做“没有不点头称赞的”。 (板书:没有不=全部) 看来咬文嚼字真的非常有趣!

【教学意图: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初步感受双重否定句这个言语形式, 了解其表达的意义?笔者采用了脑筋急转弯做动作的方式, 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玩乐过程中感受句意。】

师:咱们继续咬文嚼字。第1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地方说明戴嵩画画得好?

生:他的画一挂出来, 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我想把这句话改得简单点:他的画挂出来, 有许多人观赏。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他的画挂出来, 可能很长时间才有人去看。

师:对, 他的画挂出来后, 可能十天半个月才有人陆续来观赏。你看, 加上“一”和“就”可以说明———

生:说明他的画刚刚挂出来就有许多人来观赏。

师:看来呀, “一”和“就”的本领就是大。那咱们就来练一练, 先自己填, 自己练。 (出示)

他的画一挂出来, 就有许多人来观赏。

他的画一挂出来, 有钱的人就_____。

(生练笔, 略。)

师:说明戴嵩了不起的地方还有吗?

生:围观的人看了, 纷纷夸赞。

师:课文中是怎么夸的?

(生读课文中的内容)

师:这里要先读准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绝妙之作”, 第二个是“教书先生”。

(生读, 师相机正音。)

师:我感觉这个商人很啰嗦, “画得太像了”说了两遍。说一遍不是更简洁吗? (出示)

“画得太像了, 画得太像了, 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得太像了, 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师:读读看, 你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说一遍不行, 这样程度不够深。

生2:这样就不能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了。

师:是啊, “画得太像了, 画得太像了”, 商人非常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我请同学来读一读这句。 (指名读)

师:既然重复两遍这么有效果, 那我干脆重复三遍。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太啰嗦了。

师:看来说两遍刚刚好。请大家再读一读, 读出商人的激动心情和赞美之情。 (指名读, 齐读) 不错, 谁来读读教书先生的话? (指名读)

师:是啊, 商人在称赞, 教书先生在称赞, 我们也学着反复两次来称赞称赞, 可以用上课前谈话中积累的词语。 (出示)

“_____, _____, 这真是_____!”

生:画得太逼真了, 画得太逼真了, 这真是精美绝伦!

……

【教学意图: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说一次和说两次的情感区别, 感受连续说三次的啰嗦, 以品悟人文之美是怎样用语言表达的。】

师:像这样, 商人在夸, 教书先生在夸, 你在夸, 我在夸, 大家都在夸, 这就叫做“纷纷夸赞”。这种联系下文来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是非常好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

围观的人看了, 纷纷夸赞。

……一位商人称赞道。

……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生:全都是赞美。

师: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近义词来表达, 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值得我们去学习。

师:现在, 谁能把大家找出来的表现戴嵩画得好的地方连起来说一说?先自己说, 再争取站起来说给大家听。说完了, 我们再来评一评。

(生说, 全班评。)

【教学意图:零星的言意结合点的解读, 比较容易。在这个基础上, 要学生串起来说一大段话, 是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解读课文”的训练。】

师:画家戴嵩的了不起, 除了画技高超, 还有哪些?

生:他还能够虚心接受批评。课文写道在一片赞扬声中, 突然冒出了炸雷般的声音———“画错啦, 画错啦”。

师:谁的声音? (生:牧童。) 听到这样的声音, 戴嵩是怎么做的呢?请默读课文把相关句子画下来。

(生默读后交流, 师课件出示相应句子。)

师:什么叫“和蔼”?

生:就是很和气、很亲切。

师:是啊, 戴嵩走到牧童的身边, 亲切地弯下腰, 弓着身子, 说:“小兄弟, 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 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师弯下腰亲切地对一生说)

生:牛尾巴画错了。

师:那么戴嵩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戴嵩听了, 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 说:“多谢你的指教”。

师:这又是一个新的词语, 谁来表演“惭愧”的戴嵩?

(生表演读)

【教学意图:“和蔼、惭愧”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拱手”是古代特有的绅士礼仪, 通过表演读, 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理解并体会。】

(五) 感悟品质, 质疑结课

师:学到这里, 你能说说这位叫戴嵩的画家哪些地方了不起吗?

生1:我觉得他不但画画得好, 而且很虚心, 有谦虚的品质。

生2:我感觉大画家没有架子, 还很有礼貌地向一个放牛的牧童请教, 这是许多有名的人难以做到的。

……

师:是啊!这节课, 我们边读课文边学语言, 边学语言边了解了戴嵩是位了不起的大画家。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来看看课文中的另一个主人公———牧童, 相信大家也能在他的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

(六) 复习字词, 学写生字

师:在这篇课文中需要认识的生字非常多, 我们已经在文中认识它们了, 现在单独拿出来还能认识吗? (指名读带生字的词语, 齐读。)

师:课文中还有12个要写的生字, 能读吗? (出示“我会写”生字表, 指名读。)

师:观察一下, 有什么特点?

生:上面一排是上下结构, 下面三排都是左右结构。

师:这节课就先来写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先来关注提手旁的字“抹、挤、拱、批”。

师: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生1:要写得紧凑。

生2:左边写得稍微小点, 右边写得稍微大点。

师:这就叫作看宽窄。提手旁和旁边的偏旁高矮一样吗?

生3:不一样。“抹、挤”都是左矮右高, “拱、批”是左高右矮。

师:第二要看高矮, 第三要看两个部件之间的关键笔画。“抹”的撇很霸道, 伸到了提手旁的下边, 这种写法叫笔画穿插。

师:根据大家刚才的观察,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一看宽窄, 二看高矮, 三看笔画。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写“抹”字。 (师范写, 生学写, 师点评。)

师:还有3个提手旁的字会写吗?

(师巡视指导, 生书写。展示台出示作业, 全班同学评。)

师:其他5个左右结构的字会写吗?

(师巡视指导, 生书写后同桌互评。)

【教学意图:写字板块的教学, 努力实现指导一个带动一组, 写好一组带动一类的目标。在学生自主学写、同桌评议、迁移书写的过程中, 实现写字指导数量上的突破和效率上的提高。】

【专家评析】

周一贯:

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所在是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舍此无他。也许很多人会认可这样的理念, 却至今很难在课堂的实践中扎根。其原因有很多, 课堂教学美学观的错位, 不能不说是一个根本方面。

课堂美学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审美主体、审美关系、审美意识和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课堂美不美, 有没有实现价值, 首先在于儿童有没有在主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释放生命的活力, 并获得成长和发展。教师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 从本质上说, 只是儿童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帮助者和服务者。

积极探索“醇美语文”教学的青年才俊叶燕芬老师, 在本课教学中对课堂美学观错位的矫正是很值得关注的。归纳其主要方面, 有三大亮点。

1.“言意兼得”之“和美”

“言”与“意”的结合点在哪里?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精选。在本课的教学中, 叶老师以课堂生成的需求为依归, 集中在四个“言意兼得”点上展开, 既达到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又深化了课文内容的解读。两者的水乳交融, 颇得言意相生之趣, 而又是低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接受的。

2.“顺学而导”之“纯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结合点的选择, 并不处于教师主观设计的一厢情愿, 而是完全在学生的自然讨论中产生。教学的顺序也不处于教师的机械预设, 而是在讨论中由学生发现, 再由教师相机引发而成。从根本上说它表现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爱护和提倡。

3.“反复演练”之“醇美”

“运用”对学生来说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必须要有一个反复演练的过程。在本案中当学生讨论了“表现戴嵩画得好”之后, 在一般的课堂上总是会“到此为止”, 可叶老师并不这样处理, 而是趁热打铁, 要大家再把四个言意结合点连起来说。舍得在这样的节骨眼儿上提难度、花时间, 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的:一是对学生系统解读课文能力的培养十分给力。解读课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但并不等于不应培养。教师先化整为零, 让学生一处一处分开来感受, 再聚零为整, 学着连起来说, 确实是可行而有效的策略。二是这样做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历练也非常必要。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和自由表达, 已成为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痼疾之一。因此尽可能地找机会让学生“连起来说”, 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从只能说一个词儿、一句话, 逐步学会有条理地说一段话、一篇话, 无疑, 这也正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最重要的运用。

汪潮:

这是一堂很有特色、很有价值的阅读课。

从教学定位看, 这是用思想在教学。语文课不能为教而教, 也不能为学而学, 应体现某一种教学思想。这才是对语文教学理性而智慧的应对。本课虽然只有一课时, 但自始至终很好地诠释了“醇美语文”追求的一种教学思想:既要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 又要关注这样的语言形式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从教学内容看, 这是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的课。本课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精心选择了教学内容。如“一会儿……一会儿……”“双重否定句”“一……就……”“反复手法”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内容比方法更重要, 语文课要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比较、选择和确定。

从教学设计看, 这是堂设计精美的课。语文课既要大气, 又要精美。请看本课的几个教学环节:课始国画的欣赏与语言积累结合的设计;关于生字新词的教学环节的安排;用感悟法、比较法、脑筋急转弯法学习语言;写字的“一个带一组、一组带一类”的要求。这些设计和实施都是非常精美的, 使得本课朝着言意兼得的“醇和之美”前进了一大步。

篇4:一年级数学牧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画家和牧童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一)初读感知,读准字音

师:牧童和画家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认真听要求——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练几遍,不会读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二)同桌检查会认字音

师:字音都读准了吗?看着生字表里“我会认”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同桌读对了,竖起大拇指赞赞他;同桌读错了,请你当小老师教教他。遇到困难可以借助拼音来解决。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字音。

师:你的同桌都读对了吗?读对了,请你给他点个赞。

学生“点赞”评价。

(三)读准带拼音的生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抽查难读易错的生字。

师:看来同学们还有一些难读的字音容易读错,老师再来检查几个,把生字放进词语里,相信你能够读准确。

第一行:指名读。(平舌音 拱手声母是G,边读边做动作。)

第二行:男生读。(后鼻音 学生读的没有错,教师不要打断。)

……

(四)读准去掉拼音的生词

师:去掉拼音还能读准确吗?全班齐读,每个词语读一遍。

(五)读好带生词的句子

师:把生字放到句子里,你能读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带生词的两个句子,句子不仅带有生字词,还是课文中的长句子,不太好读,自己先练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

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驱赶牛蝇的样子。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学生练习朗读。

师:怎么样才能读得更流利呢?老师给你一点小提示:长句子需要恰当的停顿才能够读好。

读第一句时点评长句子的停顿,读第二句时点评“一会儿”的读音[yī huì er],这里“会”字读第四声,舌头卷起来。

小结:读句子,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读出停顿,这样才能够将句子读通顺。

【评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每一个环节,由读好字音到读好词语再到读好长句子。教师采用生生之间互助识字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与同伴互动的空间,再通过抽查读词、拼音读词,从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学而导,将词语送回语境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儿化音、读通长句子,使识字教学和语言学习同步,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解决了学生阅读中的障碍,扎实高效的活动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活泼。】

(六)写生字

1.观察

师:“浓墨涂抹”的“抹”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大家看,怎样才能写好“抹”字呢?仔细观察,写这个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抹”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师评:你关注了生字的结构。(多媒体课件出示:左窄右宽)

生2:“末”上横长,下横短。

师评:你注意到了易写错的笔画。(多媒体课件出示:书写正确)

生3:提手旁的一提不能太长

师评:你注意到了穿插避让。(多媒体课件出示:穿插避让)

2.范写

范写“抹”字,强调起笔、落笔和关键笔画书写的位置。

师:“抹”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提手旁在左上半格中间起笔,竖勾要写得长且直,提不能太长,要给右边留些位置,右边的“末”上横长下横短,短横要压着横中线写,竖要靠着竖中线写,直而有力,最后两笔撇捺舒展,撇要穿过竖中线。

学生在看老师范写的同时跟着书空。

3.迁移

自由练写“挤”“拱”“批”。

师:本课还有几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多媒体课件出示“挤”“拱”“批”)。观察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互相交流。

生:这几个字的偏旁相同,并且都是左右结构。

师:没错。要写好这几个字,我们要注意书写正确、左窄右宽、穿插避让。按照这三个要求,请你们把这三个生字在练习纸上各写两个。

4.评价

师:写好了之后,同桌之间按照三个评价标准评一评,你觉得他能够得几颗星?

【评析:在写字教学中,观察、示范、迁移、评价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渗透学法。教师从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中提炼出书写要求,同时形成评价标准。评价指向明确,操作简单。在示范书写中强化书写要求,在生生互评中再次巩固书写方法,教师悄无声息地在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究中渗透学法,以“抹”字为例,引出本课中其他左右结构的生字,进而拓展学习本课中要求学生会写“提手旁、左窄右宽”这一类汉字,适时迁移,目的在于渗透归类识字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整体感知

师:对于生字词、长句子,大家都能够读好,现在请5位同学读课文,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余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一)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学生读不准的字音。

(二)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教师指名学生交流。

(三)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

【评析: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为主“转变”为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主;二是实现从教师讲的课堂形态“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教什么比怎么教要重要,确定教什么的基础就是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为依据,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理解的要求是“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教师在教学时从课文的主要信息入手,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到了依标扣本,策略得当,体现了“生本”和“高效”的教学理念。】

nlc202309011933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师:刚才大家都提到了戴嵩,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画家。(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著名”。)那么,著名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有名的意思。

师:请你换一种说法,还可以怎么说?

生:出名。

师: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

师:你从哪里知道戴嵩是著名的画家?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读了课文,说一说你从哪里看出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

指名学生交流。

(一)体会表达

指名学生读句子。

生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围观。

师:一挂出来马上就有许多人围观,这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来看画的人很快。

师:你来读出这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生2:说明这些人很喜欢画。

师:请你读出这种喜欢的感觉来。

(二)学习表达

师:这简简单单的“一……就……”把人们对这幅画的喜欢和迫不及待想观赏的心情写了出来。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上“一……就……”来表达我们喜欢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呢?

指名学生回答。

生1:今天妈妈做的菜很好吃,一上桌就被大家抢光了。

生2:我一回家就马上写作业。

师:这两位同学主要抓住了迫不及待和喜欢的心情。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知道戴嵩是著名的画家?

生:“没有不点头称赞的……许多人都愿意花大价钱购买。”

师: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人来观赏,大家都称赞,还花大价钱购买,这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这段话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著名”这个意思写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戴嵩的“著名”在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哪些句子写出了戴嵩很著名?画家是怎么画的?人们是怎么夸赞的?把你找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评析:“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是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著名”的含义时,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用“一……就……”的句式练习说话,做到积累和运用相结合。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教材后,抓住关键词句及语言训练点,让学生练习运用,在运用中体会表达,在表达实践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五、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一)学生读课文,找出写戴嵩画画和人们称赞他的句子。

师:大家都找到了吗?我们按顺序进行交流。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

“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学生交流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二)学习句子:“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1.理解“沉思片刻”的含义

师:什么叫沉思片刻?谁能把这个词语换种说法?

生:就是想了一会儿。

2.体会“沉思片刻”的含义

师:画家只是沉思片刻就画了《斗牛图》,这说明了什么?

生1:想了一下就画出来了,说明他的画技高超。

生2:因为想得不认真,所以画错了。

3.学习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戴嵩不愧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想了一会儿,提笔就画,只见他一会儿……一会儿……你们想看看这幅《斗牛图》吗?

生:想。

(1)看图理解感悟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斗牛图》)。这幅画中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

生1:牛背牛身是浓墨涂抹。

生2:牛尾巴是轻笔细描。

(2)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两种不同的画法,画的时候有轻有重,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读出轻重变化。谁来试一试?

学生读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师:如果把词语放到句子里,你还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生齐读句子。

师:读得很好。这样的一幅画,围观的人看了都——纷纷夸赞。

4.学习第三、四句。

(1)读好感叹句

师:他们是如何夸赞的呢?

生朗读感叹句。

生1读得很好。

师评:真会夸,你读出了感叹的语气。

生2读得不太好。

师引导:课文里的句子用上了感叹号,谁来读出感叹的语气?

(2)理解积累词语:夸赞、赞扬、称赞

师:同样是夸戴嵩,文中用了好几个不同的词语,众人是纷纷“夸赞”;商人是“称赞”;教书先生是“赞扬”。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把这几个词语圈出来。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学习语文就是这么有趣,像这样的词语你还会说吗?

生:表扬、赞赏、赞许。

师:是的。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语言有了变化,文章就更精彩了。

(3)赞同一幅画,不但用词不一样,而且不同的人的说法也不一样。商人说:“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教书先生说:“画活了,画活了。”

师:他们说的话简洁明了,却充分表达了他们的赞美之情。你也能像商人和教书先生那样,用不同的说法来赞一赞吗?

nlc202309011933

生:太妙了,太妙了;画得太神了,画得太神了……

师:你说的和课文里的不一样,谁能夸得和他不一样?让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一起夸一夸戴嵩的画吧?四人小组自由练习说一说。如果用上我们刚才积累的词语就更棒了。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和《斗牛图》: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 !”( )道。

师指名学生汇报,适时表扬。

生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真是上乘之作呀!

生2:太神了,太神了,真不愧是著名的画家!

师:你也夸,他也夸,商人夸,教书先生夸……这么多人都在夸赞戴嵩的画,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这叫——

生:纷纷夸赞。

师:由此可见,戴嵩的确是一个著名的——画家。

【评析:教师继续用“抓关键词”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抓住关键词“沉思片刻”,让学生体会画家的“画技高超”,同时也为画家可能出现的错误埋下伏笔。在体会情感方面,教师首先让学生读好感叹句,在朗读中体会人们对戴嵩的赞美之情,其次引发学生寻找文段中表示夸赞的词语并进行积累和拓展。学生在探索中发现了第一个语用规律: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语言丰富了,文章就更精彩了。通过朗读围观的人夸赞的语言,学生发现了第二个语用规律:同样是表达赞美之情,不但用词不一样,而且不同的人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教学层层推进,如剥笋芽般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小组合作交流和全班展示交流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将理解、积累、表达、运用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语言学习会变得更扎实有效。】

六、突出矛盾,留下悬念

师:著名的画家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不,正当人们纷纷夸赞戴嵩的画“画得像极了,画神了”的时候,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了,“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

师:这声音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被惊呆住了,炸雷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生:轰隆——轰隆隆——

师: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真的能够发出炸雷一样的声音吗?为什么大家都被震得呆住了,牧童和画家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吧。

【评析: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画家画技的高超,但是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教师抓住关键词和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点,引出故事的另一个关键性人物——小牧童势在必行,用小牧童的“一声炸雷”和人们的“纷纷夸赞”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巧妙地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总评】一堂好课如同一件艺术品,它可以精美绝伦,也可以朴实无华,但无不散发着幽兰之香,品来内涵隽永,令人过目不忘。《画家和牧童》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扎实的字词教学、适当的语言文字运用,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力求实现课堂的扎实和高效。

1.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把识字的空间交给学生。识字教学依然是二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生字教学中,教师进行了大胆的设计和尝试,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先让学生借助拼音互相练习,要求读准字音。学生有了自我学习的基础之后,教师再通过抽查筛选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语音,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读好难读易错的字。这样安排识字教学,层次清晰,以学定教,学生学有所得,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显得层次分明、高效得法,让学生将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有利于强化记忆,逐个突破,同时也是在渗透识字的方法。

2.触类旁通,关注评价,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本课要求学生会写12个生字,如何合理地安排写字教学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该课的生字虽多,但是“抹、挤、拱、批”4个生字都有共同的偏旁——提手旁,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写好本课中带有“提手旁”的生字,从对成语“浓墨涂抹”的理解入手,先观察“抹”的笔画结构特点,再引入教学,然后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写好生字,如书写正确、左窄右宽、穿插避让。最后教师范写“抹”字,让学生书写其他带有提手旁的生字。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流写“抹”字要注意什么,同时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写好这一类字的方法,这既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又明确了评价标准,给予学生书写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3.关注语言的转换和运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习人们夸赞戴嵩画技高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二个层次是模仿人们夸赞的语言,进行语言表达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同样是夸戴嵩,课文却用了好几个不同的词语。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语言有了变化,文章就精彩了。学生体会到围观的人都是用简洁的语言来夸赞戴嵩,教师再让学生模仿课文里的句式,用自己的话来夸一夸戴嵩。从关注表达特点入手,教师先让学生在内容上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再进行自我创造——我来说,通过训练,强化了多元表达、简练表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把自己想夸的话说出来,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在拉近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性质。

(该课例在全区201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责编 欧孔群)

篇5:一年级数学牧童

《牧童短笛》教案

《牧童短笛》教案 教学目标

1.听辨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2.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的背景。2.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牧牛图》水墨画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小牧童正在放牛……

二、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牧童短笛》。

教师:有一首乐曲就表现了这幅图画上的情景。

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学生聆听后回答。2.听辨乐段。

教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再次聆听乐曲,同学们听听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教师指导:听辨以后请学生说出是怎么分成三个乐段的。3.听辨乐段,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回答,如根据速度的变化听辨出来的,根据节奏的变化听辨出来的等。分乐段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

③ 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一乐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进行记忆。⑤ 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乐段速度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等。第二乐段。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学生自由回答。

③ 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二乐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节拍轻轻的用右手指尖点左手掌心,不出声音。学生自己总结第二乐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等。第三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三乐段。

② 提问:这一乐段与前面的哪一乐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与第一乐段相似,但节奏有变化,节奏紧凑了。教师总结:第三乐段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乐曲的曲调更加的流畅。所以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A’。

教师分别弹奏书上谱例,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教师提示:提示学生三个谱例的节拍不同。4.完整的欣赏乐曲。

教师提示: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到A和A’的时候,跟随音乐旋律用手划4/4拍指挥图式。

三、介绍乐曲背景 1.贺绿汀简介。2.介绍乐曲背景。

四、知识拓展

教师:这首钢琴独奏曲由于受到众多音乐家的喜爱,被改编成了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贺绿汀一生创作了许多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还有《游击队歌》。播放《游击队歌》音频。再欣赏一首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森吉德玛》。播放《森吉德玛》音频。

五、课堂小结

篇6:《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

第一课时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这一特性,为下课体现戴嵩谦虚和牧童实事求是的品质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板书画家、牧童,字体大小不一)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画家和牧童之间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把画家和牧童用和连成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自学生字词。

展示读课文。随时纠音,评价。

三、学习第1-4小节

1、师:能告诉我们这个画家是谁呀?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是怎样一个人呢?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板书著名谦虚)你们知道什么是著名吗?

师:从哪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呢?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位著名画家的句子。

2、画好的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汇报A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听老师读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有什么不同吗?

师:这就是关联词一就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汇报B句: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的画好?

师:你能把理解到的意思读出来吗?

汇报C句: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画家的技术多高超呀!谁还愿意读?

(学生自由读,学生互评)

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是画国画的两种技法,学国画的同学说说你在画画时是怎样表现的?(出示一幅简单国画图)请没学过国画的同学来辨一辨。

画家的动作是多么的灵活呀,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完成课后习题。

(相机鼓励评价)

汇报D句:围观的人纷纷夸赞。

⑴请学生读商人的话:

师评价。这样读才是称赞别人!把这个词语画下来(学生画出称赞一词)

⑵请学生读教书先生的话: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心里想些什么?

教师随机评价。学生画出赞扬一词。

⑶师:你看了画下来的两个词有什么发现?

(是一对近义词)

师:文中还有一个他们的`近义词,你找到了吗?

(夸赞)

师:这就是作者在用词上的讲究,避免了重复,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推敲用词好吗?

4、说话练习,理解纷纷夸赞一词:

师:上文说纷纷夸赞啊,老师怎么就听见教书先生和商人两个人在夸赞呀?你还能想象出有其他人会怎样夸赞吗?

(学生说)

师:对,这样很多人你有言我一语的就叫纷纷夸赞!

四、总结谈话

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中这些夸赞戴嵩的话(齐读课文14小节)今天这堂课,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他的画技高超,引得大家纷纷夸赞。其实,不仅仅是他的画画得好,他的画风,他的为人更是让人钦佩。我们将在下一节语文课继续走进画家与牧童,去更深入地了解他们。

五、指导写字

钱、商、抹、批、购

观察,交流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的?

设计意图:

引入课文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画家,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画家?再板书一个小小的牧童,说一说牧童是干什么的,老师为什么把它们写成一大一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发表意见,渗透画家是画画方面非常有成就的人物。

在文本的分析过程中,抓住两条线索:一是戴嵩为什么称为著名的画家,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从而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找到重点词语句子细细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随机对学生进行重点词语教学,体会戴嵩画画本领的高超。另一条线是牧童的表现。通过牧童炸雷似的喊叫,有条有理的叙述,感受这是一个仔细观察、敢于指出画家缺点的勇敢的牧童。从而感受不管是虚心的画家还是敢于直言的牧童,他们都非常地了不起。

上一篇:专科英语复习课教案下一篇:内镜医师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