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安装服务管理

2024-04-23

为提高安装服务管理(精选6篇)

篇1:为提高安装服务管理

以学生和教师为本、以教学为中心,提高中学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

成都石室白马中学图书馆 胡德伟

随着中学图书馆的发展,其管理也日益规范,与以前封闭式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藏书管理与服务的模式和观念上还有较多的藏书楼时代的痕迹。如今,随着中学教育课程的改革,中学图书馆面向教学、面向学生的要求得到更高的重视,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管理已成为管理因素的主角。中学图书馆曾经经历了从闭架借阅到全开架服务的反复论证和实践跨越的过程。如何提高中学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以学生和教师为本、以教学为中心,本文试从以书为本的管理服务模式的局限和 建立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两方面来论述。

一、以书为本的管理服务模式的局限

重藏轻用是书本位的藏书管理与服务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图书管理的一切技术和工作总是围绕藏书的大而全或完备程度而开展。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藏书的规模和可能产生的查全率,藏书流通的实际结果往往被忽视或置于从属的地位。这可以从这样几个侧面或角度加以描述。

不适应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藏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片面追求馆藏的大而全,漠视学生和教师需求盲目采购、重复采购或凭个人喜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达到一定中学等级评定标准的藏书量而重复采购大量小册书;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毫无价值的所谓旧书修补之中,致使藏书数量大量增加书库容量书满为患,而真正有价值,流通频率高的书刊廖若星辰,学生和教师仍然抱怨借不到想看的书。

不适应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长期以来,中学领导对图书馆的忽视,挫伤压抑了中学图书馆管理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致使图书馆管理员缺乏工作热忱,加之以书为本的管理,使中学图书馆管理员对教学业务联系的情况比较疏,中学图书馆只是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工作人员并不积极配合学生的阅读情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又造成学校领导不重视的恶性循环。

不适应当代中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的大趋势。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学科视野突破了以藏书管理与服务为对象的狭窄范围,大量引进并消化吸收其相关学科的许多理论成果,学科基础开始向以信息和知识管理与服务的方向转移。图书馆工作的实践在理论研究的前导和影响下,虽然在很多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还存在一些书本位的作法。但是面向新技术环境和科学理论体系的规范先进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格局,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许多中学图书馆相继进行扩建改造或新建新舍,并在建立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服务格局上做了有益地探索,为当代中学图书馆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实践机会。

不适应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高素质的趋势。传统中学图书馆地位的低下,领导的忽视,不以学生和教师为对象,纯粹的“整理好书即可”的观念,致使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学历较低,缺乏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全面的业务技能,直接造成服务质量上不了档次;致使对学生和教师态度冷漠,对学生和教师咨询一问三不知,感到厌烦。常常让学生和教师满怀热情而来,失望而归

二、建立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中学图书馆已不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而是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对学校社会环境,技术背景和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 1 模式,建立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新的藏书管理和服务机制。“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管理就是研究学生和教师、方便学生和教师和尊重学生和教师。研究学生和教师包括研究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生和教师需求的综合性,民族特色服务的有效性等。方便学生和教师就是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各种方便。尊重学生和教师就是尊重学生和教师的意愿和意见。建立与师生需求动态平衡的基本藏书体系,藏书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藏书是因为学生和教师的需要而存在,传统图书馆非常重视藏书的基础作用。然而,许多中学图书馆片面追求达标藏书数额,忽略藏书质量和特色结构,使学生和教师在借阅时感到很大的困惑:很多书是不想看的,而想看的书却没有。在这种书本位的图书馆管理下,图书馆的图书周转率和流通率不断降低,效益低下。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动态平衡藏书体系。为师生的主要需要而建立一个适度规模的藏书体系。根据学校的资金,师生的人数,学校的特色来采购适当的图书(包括电子图书)。在学生和教师范围确定的前提下,图书馆藏书达到一定规模后,数量的增长与图书馆效益的增长不一定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馆藏数量的增加与学生和教师利用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相比在达到一定比值后会停滞或成反比例关系发展。因此,要研究和重视馆藏的零增长理论的实际应用,努力提高馆藏的内延扩充,即知识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而不是一未追求外延的扩充,即数量规模的增长。3.注意实物馆藏和虚拟馆藏的有机统一。图书馆工作应多强调减少拒借率,多方面满足学生和教师借阅需要,而不一定要把服务的知识内容小而全的都收藏到自己的馆舍内,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网络化时代的时空观已完全不同于传统时代,图书馆应加强现代化检索手段和网络化资源的应用。将向学生和教师提供知识信息服务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工作宗旨,就能够科学合理的转变传统藏书建设观念,建立起动态平衡的符合学生和教师需要的基本藏书组织体系。

按照不同学生和教师借阅性质组织藏书。中学图书馆就是以师生为中心展开各项工作,重视学生和教师的借阅行为和借阅习惯的研究,重视学生和教师流的分析和调查,相应地围绕着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展开图书馆的空间环境、图书馆的藏书和图书馆的服务。对于有特定借阅对象或借阅需求的学生和教师(如,在教学方面有特定需要的师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师生等),和一般性知识学习和文化消遣的学生和教师(如,到图书馆看一下有什么可以借阅的师生),图书馆的藏书组织可以按照其借阅性质分为两大部分,参考性藏书和浏览性藏书。参考性藏书,即“为人找书藏书”,满足前者的需求。这类学生和教师到馆量占到馆学生和教师总数并不算多,但是馆藏服务价值要更大一些。其借阅方式并不重要,但是应该学生和教师提供完善的检索途径,并严谨、科学地组织藏书。而浏览性藏书,即“为人找书藏书”,满足第二类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主要采取开架方式,集中图书馆所有藏书的复本。藏书排列的专指度可以宽泛些。当然学生和教师借阅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有时他们对藏书的选择并不能按第一类学生和教师或第二类学生和教师这样简单地划分。但是,图书馆的藏书组织必须是按学生和教师的总体需要而组织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书为本的藏书模式。

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借阅服务。一些严格而繁琐的规章制度常常让学生和教师感到约束和无所适从,稍有违反还会招致工作人员的冷眼和训斥。当然在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管理的要求下,制订若干制度措施本无可非议,是必须的。但问题焦点是脱离了“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理念和核心,缺乏人情化管理和亲情化管理。相当多的制度和措施是从减轻图书馆员的工作强度着手,是为了馆藏的表象服务,而非首先为学生和教师着想,必然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诸多不便。这有违“学生和教师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因此,尽量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此外,不要借口保存而拒绝当前学生和教师的借阅要求或降低当前学生和教师借阅的服务质量。高质量、有水平、全方位、深层次 2 地为学生和教师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有益的知识帮助,才是推动和提高中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积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电子化、网络化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学图书馆也采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除了用电子设备进行信息处理,为学生和教师借还书,检索图书外,甚至还可以向学生和教师提供阅览电子图书,了解图书馆服务,网上咨询解答等数字图书馆服务。注重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快速、方便的检索途径。增加适量用于检索的计算机,提供足够的机读目录检索方式,探索发挥目录检索体系检索功能的有效途径,为本校地域内的学生和教师乃至异地学生和教师认识和查询馆藏提供条件。加强中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信息成为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中学图书馆要很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必须在实物馆藏建设的同时,重视网上虚拟馆藏的信息处理和导航作用。加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存储电子出版物。如今电子出版物的产生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必然引起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方式的根本性的变革。电子出版物的应用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也使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馆藏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化,图书馆馆藏的信息量也随之显著提高,与此相应的学生和教师信息的获取量也增大了。在提供馆藏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对特色文献进行整合及深层次加工、分析,围绕学科、专业和专题研究,开发一批全文特色数据库,供学生和教师使用,图书馆还应依据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广泛搜集开发网络资源,认真加工整理,将其转化为图书馆有用的数据资源提供利用。并使学生和教师在校内,甚至在家中都可以获取信息服务。中学图书馆现正面向多方位,多功能的数字化信息中心转变。

总之,我们正在经历从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化、网络化图书馆的战略决策时,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也应该考虑把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以学生和教师为本、以教学为中心,提高中学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采用新的规范、新的模式促进中学教育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传统藏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反思 2.唐建铭·新形式下如何作好图书馆学生和教师服务工作 3.洪亚军·试论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4.刘培敏·以人为本 服务学生和教师

篇2:为提高安装服务管理

【发布文号】卫医发〔2007〕84号 【发布日期】2007-03-02 【生效日期】2007-03-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2007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卫医发〔2007〕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有关直属单位,卫生部部属部管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直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管)医院: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部署,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2007年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现将《2007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七年三月二日

2007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下简称医院管理年活动)自2005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对促进医院端正办院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需要巩固成果,持续推进。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2007年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优化执业环境作为主要内容。针对医院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落实院长责任,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药费用,改进服务作风。通过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活动范围

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范围为全国各级各类医院,重点是公立医院。

三、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

(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点要求: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依法查处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行为并予以公示。

2.加大医院院长管理责任。明确院长是医院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医院院长减少临床专业技术服务,以主要精力加强和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公益性质。医院领导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

3.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医师定期考核,建立医院及其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公示制度。

4.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做到人人知晓,落实到位。其中,对病历的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5.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合理配备医务人员。加强医院管理人员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培训,对医师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

6.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严格控制、规范使用高值耗材和贵重药品,继续实行三级医院同类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

7.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实行按药品通用名处方,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培养临床药师,实施临床用药监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故的监测与报告。

8.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基本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9.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维护患者安全。严格对大型医用设备、器官移植技术、介入技术、人工关节等高新技术的准入和临床应用管理。

10.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落实首诊负责制,提高急诊科(室)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急诊会诊迅速到位;急诊科(室)、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管理,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科学、合理、规范救治。

11.加强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和临床用血管理,提高质量。

1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按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

(二)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重点要求: 13.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合理科室布局;加强挂号管理,创新挂号便民方式,提高预约挂号比例;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各种等候时间。

14.科室、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易懂。

15.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门诊提供导诊咨询服务,有候诊椅、饮水、轮椅、电话等设施。

(三)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增进医患沟通,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重点要求:

16.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

17.服务态度良好,语言文明礼貌,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18.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增强医患感情交流。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

19.完善患者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患者投诉。采取多种方式,收集患者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20.创建平安医院,优化医疗执业环境。

(四)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支管理,完善分配办法,控制医药费用。重点要求:

21.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原则,医院一切财务收支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医院、部门、科室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

22.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监督分析,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大项目必须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23.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严格实行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24.加强综合绩效考核,突出服务质量、数量和职业道德,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严禁科室承包,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25.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努力缓解看病贵。

(五)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重点要求:

26.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的制度和规定,将应招标药品、医用耗材全部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做到公开、透明、公正。严禁擅自采购应招标药品、医用耗材。

27.严格执行国家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禁止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

28.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

29.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通过适当方式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

30.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如实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

31.完善医疗服务项目的病历记录和费用核查制度,定期对患者费用进行核查,病历没有记录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得收取费用。

(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要求:

32.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强调忠诚的服务精神和人道的服务文化。33.认真组织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弘扬正气,树立新风。

34.继续认真扎实做好自查自纠、查办案件和建立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等各项工作。

35.执行医德考评制度,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认真处理群众投诉、举报,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6.严禁医务人员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财物;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严禁药品处方、检验检查等“开单提成”,严禁医院向科室或个人下达创收指标。

37.严禁医院利用回扣、提成及其他不正当手段从其他医疗机构招揽患者。

38.严格执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严禁发布违法医疗广告误导患者,欺骗群众。

39.加强纠风工作,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强化医院院长管理责任。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和部署(2007年3月)。

1.下发通知,对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2.召开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总结前两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效果,部署2007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3.各地根据本通知部署本辖区医院管理年活动。

(二)组织实施(2007年4月-2008年4月)。

1.贯彻落实。针对医院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按照2007年医院管理年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自查自纠,狠抓落实。

2.检查指导。卫生行政、中医药管理部门按照职能,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

3.督促检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重点对三级医院开展督促检查。

(三)总结表彰(2008年5月)。

认真总结连续三年各地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经验及成效,交流各地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的有效措施。表扬、宣传管理好、服务好、社会反映好的先进典型。同时,研究加强医院管理与评价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克服松懈心理,切实加强领导。连续三年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医疗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全面实现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目标和要求需要不懈努力,各级卫生行政、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松懈和厌倦情绪,切实提高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领导,做好再宣传、再发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院管理年活动各项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管理重点,带动整体工作。2007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落实院长责任、加强医疗技术准入和临床用药管理为重点。各级卫生行政、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要围绕工作重点制订具体措施,确保重点工作目标实现。同时也要以点带面,全面改进医院管理。

(三)做好总结交流,表彰宣传先进。连续三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很多地方和医院创造了很多好作法、好经验。各级卫生行政、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方式推广交流。对于扎实工作,成效显著的要予以表彰。

(四)建立长效机制,逐步转入常态。加强和改善医院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连续三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结束后,各地要对照目标、任务和要求,探索建立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长效机制,逐步转入医院的常态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附有关指标:

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后,要总结2004-2007连续四年的下列数据

1.医疗纠纷、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

2.医疗事故发生件数、等级、责任程度、赔偿金额

3.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 4.急诊留观时间

5.急救物品完好率

6.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7.危重症病人护理合格率

8.成分输血率、合理用血率

9.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及结果

10.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

11.预约挂号占挂号总量比例

12.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

13.辅助检查自预约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

14.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开始检查到出具结果时间

15.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

16.平均住院日

1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

1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

19.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20.每1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

21.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满意度

22.总收入下降程度

23.人均门诊费用

24.人均住院费用

25.年门诊、出院和手术人次数

26.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原发肝癌(未转移)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等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诊疗费用

篇3:为提高安装服务管理

关键词:卫生统计,质量,卫生监督管理,服务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入,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已步入微机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管理的模式, 卫生统计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已广泛应用到卫生监督工作中去, 充分发挥卫生统计信息的职能, 是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多年从事卫生防疫、卫生监督工作, 现将从事卫生统计工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一、卫生统计学的作用

统计学 (statistics) 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 帮助人们分析所占有的信息, 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确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应用数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 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

卫生统计学作为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广泛地应用在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疫苗接种结果调查、传染病分类等疾病控制等方面。卫生监督作为2001年才从卫生防疫工作中剥离出来的独立执法机构, 卫生统计学已深入到各项工作中, 卫生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卫生部及至国家到对卫生监督工作的决策是否正确, 基层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是否得当等。

二、实行网络化管理, 提高卫生统计工作的效率是将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可靠保障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均设立了信息科, 在信息科内设有专职统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卫生监督机构的统计工作由过去手工操作到实行网络化管理, 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填报和输入工作, 加强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信息交流, 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数据共享、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储存量大等优点, 信息网络化建设, 使人事、财务、仪器设备、图书、档案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得到储存和有效利用。统计信息的覆盖面相应扩大。吉林省统计年报上报内容增添了人事、财务等方面的信息, 这是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卫生监督机构统计工作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卫生监督业务工作的统计, 必须向综合管理过渡, 要主动跟踪卫生监督机构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信息的收集, 从而发挥整体功能。

2010年, 卫生部开发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平台, 将卫生监督职能调整后的各项卫生监督工作进行重新的梳理, 制定了十类填报信息卡。目前, 吉林省卫生全部完成了培训, 在全省建立了高效的卫生监督信息体系, 能够真实、准确、及时地收集汇总卫生监督工作信息,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信息数据库, 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率。

三、保证统计资料来源的准确无误是将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关键

(一) 2010年数据库的建立, 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卫生监督工作, 卫生监督工作涉及的行业和社会层面广泛, 管理任务重,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收集和汇总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信息、数据, 直观、真实、科学地反映出各级卫生监督工作的成效。

(二) 为卫生行政部门科学合理制定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和规划提供依据。卫生监督计划和规划的制定, 特别是每年的专项整治、重点健康相关产品的抽检等计划的制订, 首先要确定卫生监督有关领域中的主要问题, 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提供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确定优先领域、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所采取的策略与措施。在计划制定过程中, 卫生监督信息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 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监督计划、实施和评价等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 都会遇到决策问题, 大到改变整个卫生监督工作策略, 小到某个具体领域工作的妥善安排, 决策需要依据, 要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卫生监督信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

(四) 为评价考核卫生监督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各项卫生监督计划和规划实施结束后, 需要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的计划和规划。作为评价阶段性卫生监督工作效果的客观指标和重要依据, 其数据的变化趋势更是反映了一个地区卫生监督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率。

(五) 为向社会通报卫生监督情况提供信息。卫生监督工作涉及面广, 与广大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 适时向社会和有关部门通报、反馈卫生监督统计分析信息, 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可以起到推动卫生监督工作, 深入政务公开举措、保障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作用。

四、定期综合评定质量信息工作是将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技术支持

卫生监督统计信息所搜集上来的原始资料, 由于参加调查的人员多、数据量大, 容易出现的问题也较多, 所以, 除了在调查之前需做精细的设计外, 在搜集完资料后, 还要做大量的整理资料的工作。刚搜集上来的原始数据是非常凌乱而毫无秩序的, 所以, 需要对原始数据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结合专业卫生监督知识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加工, 使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 便于下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 报送所领导。所领导定期召开科室主任参加的质量信息工作会议, 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 定期综合评定, 为其决策服务。资料的整理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 对原始资料进行核查。

原始资料的修正、补充以及合理的剔除等核对工作, 实际上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就应该随时进行, 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首先要鉴别已调查研究的个体是否属于规定的调查对象范围, 如调查某地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健康指标时, 被调查的人群, 不但是涉及某种危害因素, 还必须是在当地此岗位工作的, 而不应包括从不从事此岗位的人群。

(二) 归纳汇总。

整理表格设计完成后, 根据调查研究的具体情况, 就可把原始数据逐个归纳到整理表中去。经过原始资料的整理后, 对资料进行分析。

五、加强人员素质, 提高分析质量是将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人员基础

卫生统计学作为一种工具, 在临床医学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有些研究人员并未掌握统计方法使用的要领, 在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 甚至会出现原则性的错误, 从而导致科研结果的错误。因此, 统计人员一定要加强对这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 一应正确、全面地理解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前所述, 从应用的角度从发, 重点理解基本的统计学概念、原理、基本思想;二应注重“统计方法”的选择、重视“数据质量”的保证和统计结果的“表达”;三应结合实践提高认知。统计过程是一项使信息变成知识、知识有利于科学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在你将领会到统计学的精髓和奥秘, 同时也将体会到统计思维和推理的快乐, 因为一项科学的统计过程, 就是医学进步的过程。

篇4:为提高安装服务管理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管理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Strengthe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Ser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ZHOU Xingliang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main place,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upport platform. Articles from the laboratory system,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equipment,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personnel cut five proposed ways to strengthen laboratory management.

Key words college laboratory; management; teaching quality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总体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建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而且影响高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①完善实验室各项制度,搞好实验室经常性管理,加强对实验人员、设备、环境的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完善实验室制度管理

制度是规范管理、制定规则的有效手段。完善的管理制度能明确责任、定岗定位、降低风险、坚持规范、促进“发展”;完善的实验室制度,是规范学生、教师、实验人员行为规范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的制度建设要做到:用规章制度指导工作,规范行为,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循;将实验室管理制度印发有关人员,并装框、入室、上墙;各专用实验室有专人负责;学校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检查。

实验室各项制度的建立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可行、安全第一、责任到人、监督有力、奖惩分明的原则,注重其实际应用效果,确保持续坚持和不断完善,切忌半途而废,避免其成为悬挂在墙上的空洞标语。唯有如此,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才能在制度的保障下顺利进行,保证实验室的良性发展。

2 提高对实验室的重视程度

实验室是高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实验室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落实“建、配”,狠抓“管、用”,开展“培、研”,确保实验室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把实验室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高校实验室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近些年来,各高校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验室的条件明显改善,支撑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传统观念认为实验技术人员被称为教辅人员,没有将实验技术人员纳入教学队伍统一建设与管理,对他们重视不够。学校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关心并重视实验室人员,尊重其劳动,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和实验室管理中的决策权、参与权和评价权,②不断增加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实验室工作氛围,增强实验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3 规范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1)建立本单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专兼职队伍体系。各高校应根据实验室、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情况,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专兼职队伍,形成实验室管理部门领导、实验中心主任、办公室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为责任主体,有关实验教学教师充分参与的管理队伍体系,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专人保管、专人维护。(2)制订相应规章制度,加强本单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台账管理。各院系应结合本单位实验室设置情况及其特点,针对性的制订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等的职责、操作规范及要求。同时,应按仪器设备的存放、归属,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仪器设备的综合统计,详细列出仪器设备清单,并对设备使用、出借、送修等建立台账、做好登记,确保如实反映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及其现时状态。(3)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本单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将本单位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内部公开,并通过院系网站等途径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实现各院系之间、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的有效共享及使用。在教学实验室中,将同类的实验尽可能安排在一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实验仪器设备在搬运过程中的损坏。对已经购置的实验仪器设备,应及时予以启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4)加强资产清查,确保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资产抽查是规范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的重要方式,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审计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形成常态工作机制,不定期的开展对实验仪器设备的资产清查工作。

4 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防火、防盗、防爆、防毒、防污染、防辐射等,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眼:(1)加强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推行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都需要经过安全培训,培训包括安全常识、化学安全、生物安全及辐射安全4个方面,各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培训内容,确保进入实验室的安全。(2)对实验室进行环境体系认证,促进实验室环境与安全文化管理。对实验室进行环境体系(ISO14001)认证,不但可以提高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环境管理水平,达到节能降耗、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而且能变对环境的事后治理为事前预防与控制,从治标转向治本,实现实验室环境优化和安全运行。③此外,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情感融入和亲和力活动,让安全和环境管理对师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自然融入到师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创建文明、祥和的实验室环境与安全文化氛围。(3)保持实验室安全检查和环境评比工作常态化。实验室安全和环境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高校实验室管理者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构建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将实验室安全和环境检查、评比纳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创造优美的实验室环境。

5 打造高水平的实验室人员队伍

人员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方面之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验人员队伍需抓好这几点:(1)塑造实验室专业管理人员的形象。实验室人员是联系实验室和学生的桥梁,其行为方式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实验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业务水平,行为举止文明大方,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创造性地管理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2)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高校应建立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广泛参加专业培训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加快实验教学改革, 保障实验教学质量。(3)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没有激励就没有管理,没有激励就没有效率。要根据实验室人员各人所长,合理调配,用其所长,并对他们的工作成果加以肯定,不但要注重精神层面的鼓励,更要不断提高福利待遇水平,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4)转变实验人员的任务观。以前,实验室人员管理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保障准备工作,当下,实验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日益突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不断增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成为实验室工作新的基本任务。④

总之,加强实验室管理是高校实验室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理念的时代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质量的紧迫任务。高校应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重视实验室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水平,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加强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注释

① 徐宝芳,斯琴巴特尔.试论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43-45.

② 刘芬芬,张勇.以人为本,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3(5):128.

③ 刘莉丽,杨秀平,费昭雪.谈高校教学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意义与经验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05(17):92-93.

篇5:为提高安装服务管理

活动方案》的通知

卫医管发〔2009〕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部属部管医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根据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和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安排,现将《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二○○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

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

年活动方案

自2005年以来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就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2009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医院管理年活动要围绕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药费用,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为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在总结2005年-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制定本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及范围

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和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我国医院管理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引导和促使医院规范执业行为,重视内涵建设,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努力让群众看好病,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活动范围包括全国各级各类医院,重点是公立医院。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医疗业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医药费用。

1.各级各类医院要坚持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管理、处方管理等制度,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医疗技术分级管理。

2.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改善服务体验。4.进一步细化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标准和措施,认真落实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5.完善医院内部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二)着力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

6.各级各类医院要严格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控制医院感染的一系列技术规范、标准。

7.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强化组织管理,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措施。

8.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要建立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和报告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

9.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重点加强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科、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

(三)加强手术和麻醉医疗安全管理。

10.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11.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

12.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加强对麻醉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麻醉意外处理及时。

(四)优化服务环境和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13.门诊有就诊咨询及其他便民服务。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温馨,服务标识规范、醒目。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的数量、布局合理,逐步实行电话、网上预约挂号,积极推行复诊病人预约诊疗服务,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14.门急诊与住院、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科与转院等服务流程合理、便捷、连贯。

15.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技科室工作效率,缩短出具检验、检查报告时间。

16.以确保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为前提,合理有效的缩短平均住院日与手术前平均住院日。

(五)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专项活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17.各级各类医院要严格按照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着重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完善制度,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疗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确保2009年各项病人安全目标(见附件1)落到实处。

(六)单病种质量管理改进。

18.进一步开展对六项单病种即: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住院)、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质量管理改进。六项单病种质量管理改进评价指标见附件(“单病种质量管理改进评价指标”适用于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点是三级甲等医院。)。

(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9.医院有落实《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发〔2004〕28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的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20.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医师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1.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八)加强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

22.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开展检验项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目录。特殊实验室取得审批许可。

23.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并能有效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24.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临床检验项目及时间满足临床需要。

25.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

三、组织实施

(九)工作部署(2009年4月)。

卫生部印发通知和活动方案,对2009年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工作进行部署。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通知和活动要求,部署本辖区医院管理年活动。

(十)组织实施(2009年4月-2010年3月)。

制订方案。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本辖区2009年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医院对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2008年-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及2008、2009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工作,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检查指导。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组织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的同时,对医院开展重点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

督导检查。卫生部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及本方案有关内容和要求,对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地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或抽查。

(十一)总结交流(2010年4月)。

卫生部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各地医院管理评价及医院管理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公布检查和评价结果,建立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

四、工作要求

(十二)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制度落实。2009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要切实加强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力度,严格规范医院和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保障病人安全。

(十三)深化管理年活动形式和内容,探索建立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各地要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及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要求,落实2009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改结合,重在内涵”原则,开展医院管理整体评价工作。建立适用于本地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将医院管理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常态管理轨道。

(十四)认真总结分析,提高医院管理年工作效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医院管理年开展情况认真总结,量化检查和评价结果,并与医院等级评审复核工作相结合,在系统内部进行全面通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2010年3月底前将本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报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附件:1.病人安全目标(2009版)2.六项单病种质量管理改进评价指标

附件1

病人安全目标(2009版)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提高用药安全。

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附件2 六项单病种质量管理改进评价指标

一、急性心肌梗死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1.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2.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3.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

(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五)重度心衰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六)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ARBs、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ARBs、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有明示。

(八)非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符合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三、肺炎(住院)

(一)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2.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四)抗菌药物时机。

1.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2.入院6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3.入院8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1.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2.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3.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后评价与处理。

(七)抗菌药物疗程(用药天数)。

(八)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与肺炎的健康辅导。

(九)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四、脑梗死

(一)接诊流程。1.按照卒中接诊流程; 2.神经功能缺损评估;

3.完成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ECG)等项检查。

(二)静脉应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或尿激酶应用的评估。

1.实施静脉t-PA或尿激酶应用评估; 2.应用静脉t-PA或尿激酶治疗。

(三)到院48小时内抗血小板治疗。

(四)吞咽困难评价。

(五)血脂评价与管理。1.住院期间进行血脂评价; 2.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六)住院1周内接受血管功能评价。

(七)预防深静脉血栓。

(八)康复评价与实施。

(九)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与脑梗死的健康教育。

(十)出院时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十一)出院时伴有房颤的脑梗死患者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的治疗。

(十二)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五、髋、膝关节置换术

(一)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二)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三)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手术输血量小于400毫升(单侧)。

(五)术后康复治疗。

(六)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七)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八)为患者提供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

(九)切口Ⅰ/甲愈合。

(十)住院21天内出院。

(十一)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一)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二)手术适应症与急症手术指征。

(三)使用乳房内动脉。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五)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的再手术。

(六)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七)为患者提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健康教育。

(八)切口Ⅰ/甲愈合。

(九)住院21天内出院。

篇6:提高监测水平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4月起我市质监系统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活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质监系统检测工作整顿视频会议精神,加强对技术机构的管理,规范检测行为。雅安质监局于今年4月开始,在全市质监系统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市检测工作质量和监测管理水平,切实为质监工作提供可靠的执法基础和技术保障,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检测服务。

在培训中稳步提高检测水平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雅安质监局成立了以局长盛照耀为组长的检测工作整顿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将本次整顿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责任到位。同时结合全省质监系统检测工作整顿会议精神,专题研究了我市质监系统检测工作整顿相关内容,并结合雅安质监系统检验工作的实际,制定了11条措施,深入推动全市的检测工作整顿。

据悉,本次检测工作整顿分为培训提高、自查自纠、检查落实和总结巩固4个阶段,整个活动从4月持续到今年12月底。在活动过程中,将采取学习与整顿相结合、自查与抽 1

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质量提升”活动整体部署,围绕增强质检机构检测执行力,以确保检测工作准、快、全、安全为目标,切实查找和分析质检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和摸准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及措施,按照制度健全、能力适应、行为规范、监管到位的要求,提高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从而推动和促进质检工作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步伐,为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据介绍,在培训提高阶段,我市质监系统一方面对全体职工实施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检测技术内部培训,另一方面还选送员工到其他先进的检测机构学习。同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怎样迎对突发事件、合理避责、增强风险意识》《相关检验事故分析》以及《社会舆论与行政监管和第三方公正检验之间的关系》等专题讲座,在学习培训结束时,对所有检验人员做到100%进行考试。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检测能力

为确保检测工作整顿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从4月下旬开始,雅安质监局检测工作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深入到基层,就切实落实检测工作整顿各项措施进行了督查。在督

查过程中,督查组一行通过实地查看、现场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了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测整顿进行了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避免了整顿活动走过场、走形式。

据悉,在整顿实施过程中,我市积极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在雨城区、名山县开展衡器专项计量检定工作,检定总合格率为99.6%,使消费者和商家做到了公平交易,维护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了检测风险预防与应对预案,建立健全了应对检测工作风险预测、预警和预防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有效提高了我市处理突发检测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在有效开展相关专项行动和制定预案的基础上,我市质监部门还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与企业负责人就产品质量的提升、生产过程的控制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使职工对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广大职工的检测能力。

据了解,通过开展检测工作整顿,将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对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检测工作管理的重要任务,摆正检测工作的职能定位,使检测工作切实为质监服务,为维护质量安全服务。同时,着力解决质检机构当前在制度建设、制度落实、人员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以及

上一篇: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下一篇:常州美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