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2024-04-16

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共6篇)

篇1: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任兴焱

从“神六”太空仓里俯瞰地球,哪怕只有一角,看不见全貌,哪怕不能亲身经历,也会被她的那种美丽所折服。那是自然之美!因为有山川湖海、花鸟鱼虫。是万物给了这个星球活力,人类又给了她灵魂。人是属于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有自然的共性:有鲜花,也有绿叶,有青松翠竹,也有枯藤老树,都是一道风景,就看你如何去欣赏了。

我是一位教育者,在忙碌的继续教育和“新课改”中,我的灵魂一次一次地得到净化,我的思想在一次又一次的讲座中得以升华。我由衷的佩服那些教育的成功者们,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们在无私的“为了孩子的一切”;他们的能力可以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他们的水平可以“让百分百的学生成绩达到及格”;他们上知天文、下知法理,他们能赋予学生充分的权利,他们把所有的义务留给自己一肩承挑。

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口号还是一种观念,不过从哲学的角度看问题是没有“绝对”的,可他们却在做着一些“绝对”的事情,难道教育真的是万能的?如果真的象他们所说的那样,我就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我尊敬的长辈们,我想问孔老夫子:为什么三千弟子只有七十二贤人?要按百分制计算岂不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优秀率?这只不过是一位普通教师的水平啊,我们为什么还尊为圣人?;我还想问鬼谷子老先生:为什么只有孙膑能铸就《三十六计》的辉煌,而其他弟子却不能有所建树?我还想问„„我是如此的迷茫,哪里有标准答案?

也许是我的信息太闭塞,也许是我的思想太落后,也许是这个时代的脚步太快我跟不上节奏。总之,我是落伍了!我不能尊学生为“上帝”,因为我不是“上帝”的子民;我做不到表扬学生的错误,因为我担心学生会因此而一错再错,误入歧途;我更做不到让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百分百及格,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不单有绿洲还有荒漠。

我相信老师是对的,为孩子着想是他的职责,教会孩子是他能力水平的体现,是他的业绩。母亲也没错,教会了孩子贤良淑德,虽学业不成也能在将来构建美满家庭。那么,只有是孩子的错了?亦或教育本没有对错,只是教育者的出发点不同而导致受教育者的水平程度不同而已。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要“因材

施教”的原因吧。

有幸听了一次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的讲座,她说前几年赵忠祥老师采访她时问了她一个问题:教育工作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可是现在,一直做着学生心理研究的丁老师不再那么豪情万丈,她意味深长的告诫我们:教育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切实需要,特别是心理需要,要做到“按需施教”。

我想这就是丁老师之所以是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理由吧,我也因为她的谆谆教导而顿开毛塞。“按需施教”应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已不单局限于书本,心理的渴望也在与时俱进的不断变换,我们的教育即便不能引领潮流,最低标准也应满足新时代学生的一般需求。固然有各种花样翻新的及格率在束缚我们的手脚,可学科知识的多寡毕竟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学生是社会的,是自然的,有自然的共性,也如自然一般百花争艳、绿树成荫,这是自然的需要,是自然之美。倘若这个世界只有鲜花没有绿叶,倘若青草和绿树一般高大,倘若有圣人能做到让人有一样美丽的心灵,那么地球的美丽与太阳有什么两样!

2011.11.23

篇2: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作为二十一世纪主人的中学生,置身于这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中,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他们的思想上、意识上迥异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学生,他们的优越性非常明显。

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他们在获得知识、才能的同时,他们身上也养成了一定的隋性。如事事依赖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差;父母把孩子当成“皇帝”,家务事不要孩子插手,养成孩子劳动观念差;家庭中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养成孩子自我意识强,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差,自私而又任性,常为小事而与他人发生矛盾,„„这些不良的习性都有待于班主任在集体生活中帮助他们矫正。

如何发扬学生身上的长处,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

班级是由不同学生组成的集合体。由于人数较多,教师一般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往往是老师的“耳目”、“暗探”,易在学生中造成对立的心理,班干部也感到委屈,大多数学生对班级工作持观望冷淡的态度,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才能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处于高负荷高压力的环境下学习,很多学生反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视学习为苦差使。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学生接受能力强,好猎奇的特点,要求学生搜集当今有关先进的科技信息资料,适当时候在班内举行“科技信息报告会”,通过交流,同学们一方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文化的发展,没有知识就没有当今的一切,自觉意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使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篇3:听任小艾老师讲座有感

转眼间, 六年过去了, 我毕业后接的第一个班也小学毕业了。最遗憾的是我由于休产假没能陪伴他们走过小学生活的最后两年。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以及和家长间的关系, 学生还是会来和我说说他们的现状。“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心才会珍惜, 有缘才能相聚……”这首班歌, 不知我们唱了多少遍, 现在听到, 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张张笑脸。

任小艾老师说:“好老师最简单的表情就是心中有爱地对孩子微笑。”原来, 我和学生的深厚感情缘于此。

和学生相处时, 我总会保持微笑, 虽然也会批评学生。但是, 总忘不了, 之后告诉他:“老师很爱你, 所以才不忍心看到你被坏习惯缠住。”“老师很爱你!”是我几乎对每一位学生说过的悄悄话。记得, 有一次冬季晨跑, 忽然后面的学生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是苏子豪, 一位班上调皮且成绩不好的男生, 忍不住对大家说出了我告诉他的悄悄话。学生不相信, 嘲笑他。我连忙郑重其事地解释:“老师的确很爱他, 他对班集体的事情非常的关心, 表现也有了进步!”这时, 我看到苏子豪脸上的得意, 看到别的学生有的低下了头。我连忙补充道:“老师也很爱你们, 只是, 还没来得及告诉有的同学。”这下, 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每一位学生都是绝无仅有的, 爱学习好的, 也爱学习不好的, 我想我做到了, 我庆幸我做到了, 在小学阶段保护了学生脆弱的心灵。

从任老师的报告中, 我也看到了自己不可挽回的错误, 太多的决定都是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制订的, 没有尊重学生, 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讨论, 让他们自己做主。

我想变管理教学为服务教学是我目前要改变的最重要的一点, 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从前的我是一名爱学生的教师。今后, 我要朝着发展每位学生个性的方向努力, 做一名真正培养学生成才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篇4:听丁榕老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上周六,我多么幸福的聆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著名特级讲师丁榕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同时也感到很幸福。丁榕老师,69岁了,她就那么站着给我们讲,一口水也没有喝。我很敬佩她。

一、尊重学生

因为您的身体力行,因为您的率先垂范,我想尊重学生我应该从内心做起。您尊重我们在座的每位听众,那么大岁数,您就那么站着,始终满怀激情,面带笑容,一口水也没有喝,我在下面多么希望您赶紧喝口水吧,怕你身体受不了,那么大岁数了生病怎么办?我也要像您尊重我们一样的尊重我的学生。因为您的尊重我很受感动!

二、角色定位

1、做老师,为人师表;

2、做父母,无微不至;

3、做姐妹,亲密无间;

4、做朋友,心心相印;

5、做大夫,治病救人;

6、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心灵。只有给自己的角色定好位置,那么我们才更容易做好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工作,让我们有一个服务意识,我学生服务,让学生喜欢。

三、敬业新说法

作为班主任,不重复别人的路,也不重复自己的路。教育是门艺术,我们的班级要搞出自己的特色。乍一听,好像不好做,可是丁榕老师用具体事例让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有一种马上试一试的冲动,因为丁榕老师带着她的班级,做了许多班级活动,每一种活动都是针对不同的主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的别致的主题班会,不只是室内,还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果你做不好,没关系,有句名言等着你“只为成攻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是的,听丁榕老师的讲座,我真快乐,让我们感化别人,把我们的爱,微笑,带给每一个人,这是幸福的,幸福不是结尾,幸福是过程。

四、做发展型教师

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方法,拓宽思路。是的,作为现在的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也要有教育的全局意识,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做

专业化班主任。丁老师她做的,我们一听觉得特别简单,可是做起了要是没有足够的爱心是绝对完不成的。您教的班级的学生,您留下了什么,您教的班级的学生的作业还留着吗?学生给您写的纸条还有吗?学生的第一次作文还有吗?说心里话,我还真想过留学生的作文,那是我教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写的文章很有意思,我就说,孩子们老师给你们留着,等你们小学毕业了老师在还给你们,结果过了一个月,我就把孩子的作文当烂纸扔了,太难看了,留着占地方,可是今天看了丁老师的宝贝,他留学生的纸条,留了五十多年啊!我的天啊!所以说,丁老师做的很简单,但是这么简单的我们都没有能做到,我想我们也许缺少的就是这种对学生的爱吧!这种对学生的爱,关怀,当丁老师再拿出来让学生看的时候,这种幸福除了丁老师能懂,我想我们也会被感动!

篇5:听丁蓉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薛春玲

2015年4月18日,我有幸聆到青岛听了丁蓉老师的报告,很受启发。71岁的丁蓉老师精神矍铄,用亲切的语言,娓娓道来,像在讲故事,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却无不体现着教育的智慧。听丁蓉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着教育的幸福,席间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听完报告,突然间觉得自己拥有了世上最幸福的生活。

丁蓉老师的报告以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为实例,让我真切感到了她的幸福。“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这些抽象且生硬的概念在丁蓉老师的口中就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从她的报告中,我除了学到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感受到丁蓉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丁蓉老师就如何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总结为“五步曲”:择业、创业、乐业、敬业和爱业。我就这五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择业,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丁老师的这种“小草”精神,或者说是“小草”情结深深地打动和感染着我。从她的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坚韧和洒脱。不觉在心中自问:“我是青松吗?不是。是小草吗?可能,但绝不是最青最绿的那棵。”一时心中涌现些许的悲伤和惭愧,但随着记忆大门的打开,回首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细数往昔的一个个故事,原来生活给了我们那么多感动,为了真情付出得到的感动,我一直都在执著地追求着。尽管不是最青、最绿的那棵,但也是一颗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的小草。94年刚刚参加工作,我信心百倍。然而一切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那年我还不到20岁,长的也有点较小,同学们不怕我,上课有说话的,有不做作业的,终于有一次我摔门而出,出了教室门我的泪如潮水般涌。这时一位前辈对我说:“他们都是孩子,别和孩子较真,我们也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谁那时不淘气?孩子是要用爱去感化的,你试着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不要老是批评抱怨。”我茅塞顿开。从此,我以大姐姐和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当年气我的大男孩如今已是我的好朋友,直到现在已为人父母的他们依然和我有联系。

创业-苦中有乐。创业是艰难的,苦中找乐才是关键。丁蓉老师说多年班主任工作最深的体会是,自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相信自己只要付出,自己做每件事情就一定能成功。2004年,学校安排我接手八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我当时头就大了,这级学生在七年级就大名鼎鼎,什么违纪的都有,再到班上一看全校闻名的几个刺头都在我班上,我当时真的想打退堂鼓,后来我想所谓的“差班”,无外乎有这样的几种表现:学习差、纪律差、品德差。我就权当是一次挑战,差班的学生往往是老气横秋缺少激情,学生经常面临的多是批评责备。于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多以欣赏、鼓励为主,让他们也感到自己是优秀的。表扬的多了同学们的自信心也足了,经常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笑容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上不再是死气沉沉,气氛比以前热烈了许多。班里每天都能听到学生自信的笑声了。

朱永新教授讲道:“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我通过制作“赞美卡”举行“夸你夸我”活动,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真情面对面的对话活动,从而教给孩子学会欣赏;通过每天用心地对爸爸妈妈说声“你辛苦了,我爱你”,每周值日生轮流为老师们做一件小事,每周末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从而教给孩子学会感恩,我坚持每天早上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说诸如“你真不简单!”“你真聪明!”一类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就在身边,得到它很容易。每周的班会上,我让每个同学作好充分准备,逐个发言,重点针对自身和周围同学的表现,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成绩,从劳动纪律到班级管理,进行认真讨论,每个人都能从维护班级体的角度进行自我批评,并诚恳的接受其他同学的意见。我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解决某些问题或达到某个要求。我在班级管理中不强迫命令,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接着,我又制定了《值日班长职责》,并在班上推行“竞争上岗”制管理办法。使他们“能上能下”,通过值日班长制的实行,学生认识了自我,了解了他人,学会了合作,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的班级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课老师都说在八一班上课越来越舒服,孩子们变化太大了。永远忘不了八一班第一次家长会,几位家长拉着我的手说:“老师真是太感谢了,俺的孩子今年真是变了一个人,听话了不说,还知道学习了,真的谢谢”。瞬间,所有的辛苦委屈都不见了。乐业-乐中施爱

丁蓉老师认为要乐中施爱,尽自己的能力让学生高兴。乐业”,就要有扎根教园、培育学子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家都知道,教育工作是一项良心事业。教师只有把它当成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乐趣、一种追求,它才会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因此,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赤诚的爱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方乐园,为学生的成才搭建一块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创造一片蓝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知识渊博、学术思想先进、具有创新精神,业务能力高超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重。

敬业。丁蓉老师给我深刻的一句话是: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也不要重复自己走过的路,别人走的路要变成自己的。让学生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只有这样才能苦中有乐,乐中施爱,爱中得福。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一个好的班主任,会耐心地给予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教育学生要抓住 “时机”,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孔子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班级管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良好的“时机效应”。

捕捉闪光点。在别人看来,后进学生,不求上进,没有任何优点,我不那么认为。谁说他们没有优点?抓住契机,鼓励上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我班以前有个学生叫于文洋,是个人人见了就头疼的人物,有一次他犯了错,爸爸要打他,他就自己搬了一块石头往他爸爸面前一放,脖子一伸说:“来,往头上打,我看看你今天能不能打死我。”他爸爸当场气的差点晕过去。后来干脆就不管了,他也就成了一个小霸王,他分到我班后,我就仔细观察他,发现他的本质不坏,就是有点自卑,所以才用捣乱来掩饰,来博取别人的注意。我就利用他讲究卫生,爱干净这一点让他管理班级的卫生工作,事情还真是慢慢的有了转变,每次卫生检查我们班都是分数最高,他在班级上也有了威信。我开始在经常找他谈话,渗透与人相处的关系,怎么对待家长,对待同学,对待老师以及邻里之间怎样相处。有付出就有收获,现在的于文洋尽管没考上高中,但是每年春节他都会来看望我,作为老师,我想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爱业。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我们面对的是今天的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心,宽容比惩罚更有说服力。我们每天给学生评分,同时学生每天也在给我们打分。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我们班有个叫董玉太的男孩,经常在校外偷东西,人家找了我几次,我说找找他家长,他们说根本找不到家长,我一了解才知道他是一个很不幸的孩子,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丢下他走了。他还有一个弟弟和爸爸相依为命。他爸爸常年出去打工,哥俩就自己在家没任何人照顾,当我家访时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住在村大队院的侧厢房,全部家当就是一床被和一口锅,爸爸不在家,孩子自己做饭,孩子之所以偷东西是因为有时没什么吃,我在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后,我也很愤怒,这样不负责任的家长也太少见了,以后,我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特别关爱这个不幸的孩子。时常买些本或笔给他,还给他一些衣服,有时把他叫到家里吃饭。孩子很高兴、很感动。后来他再也没偷过东西。他爸爸回来后专门来找过我,有时间就在家陪着孩子,孩子也在一天天进步着。这也许就是爱的力量吧!

篇6: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在此次讲座前, 和雅乐坊作为代表为吴玉霞老师演奏了两首潮州音乐《将军令》和《怀古》。吴玉霞老师高度肯定和赞扬了我们的团队, 鼓励我们要始终保持着质朴纯真的精神, 保留单纯对潮州音乐的喜爱, 也希望我们一直坚持对音乐最初的喜爱。同时, 老师还强调我们在器乐合奏中的合作意识, 配合默契程度需要再进一步加强。

首先, 音准便是合奏中的最基本问题。对音准的把握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在合奏中最为重要。如果把一个乐队当成是一个和弦, 那么每一个声部所演奏的就是和弦中的和弦音。但音准问题也与当时的演奏环境有关系, 尤其是对吹管类乐器, 干燥或潮湿都会对他们的乐器本身的音高有所改变, 所以要求演奏者需要根据现场的演奏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其次, 合奏主要讲的是配合程度, 不仅仅停留在每一个音符的对齐程度, 而是要在气息和对音乐情感的表达上都要互相融在一起。比如说对情与韵的表达和理解, 对于各个声部之间的关照对答, 多个声部有条不紊的相互配合, 演奏者们时常进行的眼神交流, 我们是要作为一个整体向观众表达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吴玉霞老师又给我们提出来了一系列很实用的解决方法, 对我们平时的练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第一, 我们在排练时要注意演奏时音量和速度的层次变化, 做到极致, 这样观众才可以感受到我们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第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演奏状态要保持一致, 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乐形和神都不会散, 在演奏状态保持一致的基础上, 我们对语气和情感的表达也就随之融为一体; 最后最关键的就是在上台以后要迅速进入状态, 不能受到场地和观众们的影响。

在学习期间, 我们应该重视起对合作意识的培养, 对我们今后的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对音色的处理

吴玉霞老师又根据众多学生的情况向我们讲了弹琴中最重要的一项: 音色。老师告诉我们对于音色的控制主要是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控制, 我们的手指要听从大脑的支配, 而不是任它为所欲为, 我们要对自己所演奏的东西有要求, 而这正是高手与凡人间的差别: 音乐的内核品质。高手都是自己陶醉于自己的音乐之中, 听到自己演奏的东西首先自己会感到心情愉悦, 这样才会使听众感到好听、爱听。

一般来说, 二胡好的音色低音区是浑厚的, 中音区是圆润的, 高音区是清亮通透的, 这与所做乐器木材的好坏有一定的关系, 琴皮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琴筒作为二胡的发声体它的大小也与音色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 二胡发声的原理是因为琴弦受到外力的刺激产生了震动, 又通过琴筒这个音箱把它进行美化后声音放大出来, 透过空气传入到人们的耳朵里, 从而听到琴声。以上是属于对于音色好坏的硬件设施。

软件设施则是我们自身对琴的控制。想要二胡发出好的音色, 需要学习正确持弓持琴的演奏方法, 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和规律对演奏者是十分重要的。对琴弦的刺激作用主要来源于右手持弓运弓, 右手的主要任务是找到正确的触弦点, 弓毛与琴弦在演奏中要呈90 度, 并且努力在运弓中保持“平、稳、直”三个要素, 否则就会出现噪音。

除了右手持弓, 左手按弦的位置和力度也很重要。左手要求手指用指肚按弦, 并要有弹性, 手指力度为自然力, 保持放松但并不松懈。手指按弦后, 左臂呈放松自然下垂状, 在换把时尽量保持胳膊和手腕不动, 以保证音色的统一。

二胡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小提琴”, 被中国人自己称为“弦乐之王”, 因为它可以尽你所能抒发你想要诠释这首曲子的内容和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 成为一首带有自己风格的作品。这需要我们将一些音乐技巧熟练的运用到作品中, 努力达到人琴合一的伟大境界。

三、遇到突发状况

面对突发状况如何应对是职业艺人教育的重要环节。比如弦断了、跑弦了又或者是灯光出现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办?

吴玉霞老师举例说她有一次在和民族管弦乐队的合作时, 琴弦突然断掉, 乐队中的扬琴老师很顺畅的衔接到了琵琶的主旋律谱, 而这个时间老师又从琵琶乐队当中拿了另一把琵琶继续演奏。全程没有任何停断, 没有让音乐断掉, 没有让观众感觉到不舒服。从吴玉霞老师的例子中又将我们的思绪引回到了团队的合作默契能力和排练时的用心程度,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练琴中, 不要挑场地, 不要挑琴, 我们应该适应任何的环境, 适应一些演奏中的不习惯, 这样我们在在练习时抓住我们尽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难, 就避免在演出时因紧张过度而导致无法应对。而当在舞台中出现错误, 我们也应该从容大胆的面对, 学会利用舞台效果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四、感触

吴玉霞老师是著名的琵琶的演奏家, 她也非常想念当时在学校的时光, 大学四年是一个积累知识, 丰富自身经验的过程。我们现在去到各类传统音乐的发源地去学习传统音乐, 对于传统音乐的积累是一个精神性的延续, 更多的是需要坚持, 争做有心人, 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也应该多向西方人学习, 学习他们对音乐的尊重, 和他们遵守职业的习惯, 学会为他人服务, 多学习一些舞台之外的知识, 学会细心观察, 懂得变通, 学会多元性。吴玉霞老师告诫我们“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高度”。

到了最后, 吴玉霞老师用仿宋琵琶, 为我们演奏了《霸王卸甲》的其中一个段落和《春江花月夜》, 对观众的震慑力是非常大的, 老师演奏的音乐直戳人的内心。老师告诉我们, 在舞台上表现的不仅仅是音乐, 还有美。

美, 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如果我们演奏的音乐美, 便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聆听音乐, 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音乐, 从中体会到欣赏音乐的乐趣。在音乐学习中要多看、多听、多思考。

上一篇:2011年城投平安建设年度总结下一篇:峨山中心小学配合责任督学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