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榕老师学习体会

2024-04-25

丁榕老师学习体会(共9篇)

篇1:丁榕老师学习体会

做一名快乐幸福的班主任

——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上周六,我多么幸福的聆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著名特级讲师丁榕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同时也感到很幸福。丁榕老师,69岁了,她就那么站着给我们讲,一口水也没有喝。我很敬佩她。

一、尊重学生

因为您的身体力行,因为您的率先垂范,我想尊重学生我应该从内心做起。您尊重我们在座的每位听众,那么大岁数,您就那么站着,始终满怀激情,面带笑容,一口水也没有喝,我在下面多么希望您赶紧喝口水吧,怕你身体受不了,那么大岁数了生病怎么办?我也要像您尊重我们一样的尊重我的学生。因为您的尊重我很受感动!

二、角色定位

1、做老师,为人师表;

2、做父母,无微不至;

3、做姐妹,亲密无间;

4、做朋友,心心相印;

5、做大夫,治病救人;

6、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心灵。只有给自己的角色定好位置,那么我们才更容易做好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工作,让我们有一个服务意识,我学生服务,让学生喜欢。

三、敬业新说法

作为班主任,不重复别人的路,也不重复自己的路。教育是门艺术,我们的班级要搞出自己的特色。乍一听,好像不好做,可是丁榕老师用具体事例让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有一种马上试一试的冲动,因为丁榕老师带着她的班级,做了许多班级活动,每一种活动都是针对不同的主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的别致的主题班会,不只是室内,还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果你做不好,没关系,有句名言等着你“只为成攻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是的,听丁榕老师的讲座,我真快乐,让我们感化别人,把我们的爱,微笑,带给每一个人,这是幸福的,幸福不是结尾,幸福是过程。

四、做发展型教师

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方法,拓宽思路。是的,作为现在的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也要有教育的全局意识,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做

专业化班主任。丁老师她做的,我们一听觉得特别简单,可是做起了要是没有足够的爱心是绝对完不成的。您教的班级的学生,您留下了什么,您教的班级的学生的作业还留着吗?学生给您写的纸条还有吗?学生的第一次作文还有吗?说心里话,我还真想过留学生的作文,那是我教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写的文章很有意思,我就说,孩子们老师给你们留着,等你们小学毕业了老师在还给你们,结果过了一个月,我就把孩子的作文当烂纸扔了,太难看了,留着占地方,可是今天看了丁老师的宝贝,他留学生的纸条,留了五十多年啊!我的天啊!所以说,丁老师做的很简单,但是这么简单的我们都没有能做到,我想我们也许缺少的就是这种对学生的爱吧!这种对学生的爱,关怀,当丁老师再拿出来让学生看的时候,这种幸福除了丁老师能懂,我想我们也会被感动!

最后我想说,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并不难,如果我们坚持了别人不能坚持的,那么奇迹就出现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自己,那就让我们适应这个环境,正如丁老师所说的,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能够改变的。让我们的心放轻松,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讲座结束了,我祝她老人家健康长寿。看到老人家温馨的真诚的笑容的时候,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幸福!

篇2:丁榕老师学习体会

----------听丁榕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上周,我有幸在镇政府聆听了丁榕老师的报告,感受颇深。

听丁老师的报告,犹如和一位长者倾心交谈教育教学心得。她做班主任工作很讲究方法,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严厉的批评。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设计一个一个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具体情境中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会,去思索。让我不止一次地想,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进行。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教育方法。

丁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她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丁老师说:“你能否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取决与你能否受到学生的喜爱,要想让学生喜爱你,你就必须爱学生。”她用自己真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更多孩子的爱。丁老师正是用她的爱来诠释着当一名班主任的职责!

我从她身上感到,做好一名班主任要努力找准位置,做最合适的你。无论是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我们都要也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作为教师,仅仅了解学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理解学生,并且加以正确的引导。

班主任要敬业,爱自己的职业。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精髓是创造。丁老师的话给我很深刻的启示: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也不要重复自

己走过的路,别人走的路要变成自己的。让学生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只有这样才能苦中有乐,乐中施爱,爱中得福。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

学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果学生没有优势,我们可以努力为他寻找优势,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爱护,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这样在工作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丁老师说得好“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我们面对的是今天的学生,我们设计的是祖国的未来。对学生要有宽容心,宽容比惩罚更有说服力。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让我感叹、让我佩服的是——丁老师不但是一个甘于奉献,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她更是一个善于反思、善于积累的学者。丁老师教过了四届学生,每届学生的相关资料(学生优秀作品、师生交流的信件、小纸条、师生照片、丁老师的教育手记及反思,包括学生的考勤表等等)她都保存的非常完整,并整理的很有条理,现在已经装订成册并出版,这已经成为很有价值的财富。丁老师的教育案例和报告素材很多都出自于此。再对比我们,其实在工作中我们不是没做,的有些地方可以说我们做的也比较不错。为什么我们做了那么多工作却往往在写教育案例的时候却感到没什么可写,在收集教育素材的时候我们却两手空空,拿不出东西呢,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做了却不善于积累,做了后不善于进行反思总结,积累经验。所以遇到事就没有好的经验方法去应对,没有自己的处事风格,就不免落俗。

通过本次学习,明确了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中有情,情中有爱,不断摸索教育学生的新方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西岗中心小学吕 晶

篇3:学习兴趣源自老师的善教

一、重视教学内容的有用性

学习理论是为了解决问题, 我们的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笔者看来, 学生有两类问题最需迫切解决:一类是怎样正确看待现实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比如,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正确解决电力紧张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社会热点问题。另一类则是有关自己怎样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的问题。比如, 如何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问题, 等等。为此, 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帮助。然后, 通过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自身的一切思想问题。为了解决第一类问题, 笔者每次上课前用5分钟时间介绍最新时事, 并让同学提问, 然后讨论分析解决。为了解决第二类问题, 笔者动员同学们写小议论文, 就某一思想问题展开分析, 并进行论文评比, 或者把问题出在黑板上, 一起讨论, 分析解决。由此,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二、重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要达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必须做到:

1. 理论观点具体化。

一般地说, 理论观点比较抽象, 为了说明观点, 教师必须用大量生动形象感人的材料来说明。因此, 教师拥有大量能说明问题的感性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笔者在平时就注意积累收集这些材料。当然, 材料不是拈手可得的, 而应下功夫精心选择。那么, 怎样精心选择材料呢?笔者认为, 应该把握以下几条:一是典型性、准确性。即材料要能较确切地说明观点, 不能说明观点的材料是不能采用的。二是有时代性。教师选用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 最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作材料。三是要弥补课本上所引用材料的不足。

2. 说理形象化。

现行教材虽然通俗易懂, 可读性强, 但涉及到的科学理论观点还是比较抽象的, 为使学生真正理解, 需要引用形象的谚语、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古典诗词、幽默、顺口溜等短小精悍的材料来帮助理解。这样既不影响理论内容的重点讲解, 又可以使抽象的理论、观点形象化、具体化。比如, 在讲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时, 笔者用“鞋”和“脚”作比方。鞋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走路, 只有大小适中的鞋, 才便于走路。当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生产关系就是一双适中的鞋, 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这一实实在在的脚。这一形象化讲解, 既便于说明问题, 又便于学生记忆。

3. 形式多样化。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内容, 应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

(2) 对常识性、知识性多的内容, 可采取读书指导法, 即自学、质疑、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3) 对涉及现实生活热点的内容, 可采用讨论或辩论的方式等。有时, 还可以辅之以专题讲座、问题讨论、撰写小论文等教学措施, 尽量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

当然, 一节课绝不只采用一种方法, 而应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 完成学习任务。

三、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教学的有用性的同时, 也必须切实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凡是科学都有一个来龙去脉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 在讲述较为重要的观点和知识时, 有时有必要多一点历史的叙述, 使逻辑的论证和历史的叙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要学生不仅懂得“是什么”, 而且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如在“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具体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新中国成立60年的伟大成就”, 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收集如下资料: (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和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对比材料; (2) 新旧社会的发展变化 (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 的对比材料。在调查中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深了对基本理论观点的理解。从历史到现实, 从理论联系到实际, 激发了学习兴趣, 强化了学习政治的内驱力。

篇4: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任兴焱

从“神六”太空仓里俯瞰地球,哪怕只有一角,看不见全貌,哪怕不能亲身经历,也会被她的那种美丽所折服。那是自然之美!因为有山川湖海、花鸟鱼虫。是万物给了这个星球活力,人类又给了她灵魂。人是属于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有自然的共性:有鲜花,也有绿叶,有青松翠竹,也有枯藤老树,都是一道风景,就看你如何去欣赏了。

我是一位教育者,在忙碌的继续教育和“新课改”中,我的灵魂一次一次地得到净化,我的思想在一次又一次的讲座中得以升华。我由衷的佩服那些教育的成功者们,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们在无私的“为了孩子的一切”;他们的能力可以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他们的水平可以“让百分百的学生成绩达到及格”;他们上知天文、下知法理,他们能赋予学生充分的权利,他们把所有的义务留给自己一肩承挑。

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口号还是一种观念,不过从哲学的角度看问题是没有“绝对”的,可他们却在做着一些“绝对”的事情,难道教育真的是万能的?如果真的象他们所说的那样,我就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我尊敬的长辈们,我想问孔老夫子:为什么三千弟子只有七十二贤人?要按百分制计算岂不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优秀率?这只不过是一位普通教师的水平啊,我们为什么还尊为圣人?;我还想问鬼谷子老先生:为什么只有孙膑能铸就《三十六计》的辉煌,而其他弟子却不能有所建树?我还想问„„我是如此的迷茫,哪里有标准答案?

也许是我的信息太闭塞,也许是我的思想太落后,也许是这个时代的脚步太快我跟不上节奏。总之,我是落伍了!我不能尊学生为“上帝”,因为我不是“上帝”的子民;我做不到表扬学生的错误,因为我担心学生会因此而一错再错,误入歧途;我更做不到让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百分百及格,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不单有绿洲还有荒漠。

我相信老师是对的,为孩子着想是他的职责,教会孩子是他能力水平的体现,是他的业绩。母亲也没错,教会了孩子贤良淑德,虽学业不成也能在将来构建美满家庭。那么,只有是孩子的错了?亦或教育本没有对错,只是教育者的出发点不同而导致受教育者的水平程度不同而已。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要“因材

施教”的原因吧。

有幸听了一次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的讲座,她说前几年赵忠祥老师采访她时问了她一个问题:教育工作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可是现在,一直做着学生心理研究的丁老师不再那么豪情万丈,她意味深长的告诫我们:教育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切实需要,特别是心理需要,要做到“按需施教”。

我想这就是丁老师之所以是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理由吧,我也因为她的谆谆教导而顿开毛塞。“按需施教”应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已不单局限于书本,心理的渴望也在与时俱进的不断变换,我们的教育即便不能引领潮流,最低标准也应满足新时代学生的一般需求。固然有各种花样翻新的及格率在束缚我们的手脚,可学科知识的多寡毕竟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学生是社会的,是自然的,有自然的共性,也如自然一般百花争艳、绿树成荫,这是自然的需要,是自然之美。倘若这个世界只有鲜花没有绿叶,倘若青草和绿树一般高大,倘若有圣人能做到让人有一样美丽的心灵,那么地球的美丽与太阳有什么两样!

篇5:丁榕老师学习体会

班主任的幸福人生

----心得体会

(姜新)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在于唤醒、在于鼓励。„„”-----篇首语

在2013年11月16日这一天,我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关于“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的讲座,我才真正地了解做为一名班主任,我真正欠缺的是什么。

丁老师已经69岁了,但是站在台上讲教育历程的时候,她带着幸福的笑,看起来一点都不老,甚至更年轻了。看着她侃侃而谈,谈她这些年教育经历的点点滴滴,我感受到了她做为一名班主任的辛苦和无以能比的幸福。可以说她将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可她说她这一生活得值,她所收获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桃李满天下。

她从人性的角度探寻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从人本的角度激发学生自觉能动性,助人自助,促人自悟;从人格的角度教育学生,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她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着想,受到了学生尊敬和爱戴。无怪乎,她桃李满天下,培养出那么多的优秀人才。她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个性差异的教育教学行为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丁老师说,做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因为“方法源于观念,观念决定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教师应该研究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生理、情商的发展程度,并针对此阶段的孩子特点计划相应的教育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教育面临着不同的新的问题,比如学生沉迷网络,单身家庭,学生早恋等成了班主任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与道德品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改进方法----按需施教。

学生个性千差万别,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按需施教。丁榕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三条法宝是:合理的需要给予满足;过分的需要给予引导;错误的需要给予纠正。我们要学会聆听,要教会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说话要给孩子留有余地,要使孩子自己从内心中真正在认识到错误,从而自己从内而外地控制自己。变“要他做”到“他要做”。如果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中只有冰霜冷雪,狂风暴雨,那么我们那些像小草、鲜花、树木一样的学生,就只有枯萎.三、积累经验-----重在发展。

人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格,性格决定一生,但性格是后天无法改变的,所以做为教师站点要高,看的要远,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虽然无法改变性格,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来培养不同的人才。这里心理暗示和心理强化十分重要。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我们必须

要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解决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不要伤害孩子,因为“一句话可以挽救一个孩子,同时也可能毁掉一个孩子。”

第四、探索规律----改变模式。

我们所接触的 90后的小学生,对社会、科技的发展适应极快,如果我们还以老的教育模式,老的教育方法,老的育人观去培养新世纪的学生那有多可笑,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快的适应速度来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爱心+智慧、奉献+魅丽、经验+创造、阅历+激情、专业+专家。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对“班主任”这三个字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感悟。就像她说的:“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能够改变的。”丁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老师们。丁老师将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送给我们,鼓励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认真学习、不断积累、积极探索,在工作中不断地收获幸福。

篇6:丁榕老师学习体会

——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

丁榕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在于唤醒、在于鼓舞。职业型——事业型——发展型

爱心+智慧、奉献+魅力、经验+创造、阅历+激情、专业+专家。

观念、方法、途径

一、我的幸福快乐有成就

五步曲:

择业创业苦中有乐乐业乐中施爱

敬业爱中得福爱业

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

6种角色:

1、做老师,为人师表;

2、做父母,无微不至;

3、做姐妹,亲密无间;

4、做朋友,心心相印;

5、做大夫 治病救人;

6、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心灵。

我经常问自己:

我是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做人的榜样?做到:

以自信战胜自卑;以知足对待名利;以坦荡傲视挫折;以淡泊化解贪婪;以平和抑制冲动;以宽容催化情感。我要不断完善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习教育理论、积累经验资料、探索教育规律。

二、观念的更新 ——以人为本

1、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

2、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自助

3、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

4、从人权的角度尊重人重在民主

5、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

1、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 重在规律

探寻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 ——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设计我的育人蓝图、变“被动”为“主动”

2、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自助

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变“要他做”为“他要做”。

3、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 ——重在发展

变“劣势”为“优势”

4、从人权的角度尊重人 ——重在民主

教师,绝不可以剥夺任何一个学生被人尊重的权利。

变 “说教”为 “聆听”

1)多一些民主少一些压制2)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求

3)多一些尊重少一些责怪4)多一些自助少一些说教

5)多一些幽默少一些讽刺

5、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

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

三、改进方法——按需施教

从了解学生的需要入手

1、合理的需要给于满足

2、过分的需要给于引导

3、错误的需要给于纠正变“不许”为“许”

四、拓宽途径——

1、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

学校德育如一只大鹏,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正是这只大鹏的两翼,它必须同时扇动,这只“大鹏”才会腾空万里,展翅翱翔,德育才会呈现出无比的生命力。

2、学习一点心理咨询技巧

十个是与十个不是

不是说教是聆听不是解答是领悟 不是教导是引导不是训斥是接纳 不是控制是参与不是解决问题 不是遏制是疏导是协助成长

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表面屈从 不是造作是真诚是内心转变

篇7:丁榕老师学习体会

一、巩固汉语拼音, 认识更多的字

在我们语文的学习过程中, 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常常会碰到生字这样的“拦路虎”, 怎么办?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 让学生把这个字查下来, 至少也得一两分钟的时间吧。作为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要求学生不懂就问, 不懂就查, 而查字典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他们动眼、动脑、动手查出这个字的读音时, 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又多认识了一个字, 远比教师告诉他的印象要深。同时, 巩固了汉语拼音, 学会了更多的词语, 包括词语的意思, 收获更多的信息。

二、“无声老师”可以帮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六年级下学期的期末复习课上, 从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到课内外阅读, 帮学生梳理后让他们独立去完成练习, “无声老师”可是帮了大忙。

(1) 准确地进行看拼音写词语。这是一道最基础的题了, 除了六年级第二学期学习的词语外, 还有以前学过的一些词语, 有的已经遗忘了, 他们便动起手来向“无声老师”请教, 果真就找到了一个个熟悉的“朋友”。

(2) 同音字练习准确率极高。这种练习真的可以起到一个复习的效果。例如给出音节“yì”, 让学生写词语:安 () 、洋 () 、 () 力、 () 立;还有“船篷、蓬松、牛棚、澎湃”中的“péng”;“女贞、侦察、针对、珍惜、真假、砧板、箴言”中的“zhēn”。像这种只完成几个词语中的同音字, 学生相对容易些。那如果要是再多些, 借助字典还要查一会儿。例如音节lì, 一下子就可写出“力、立、例、利、丽、历、粒、莉、厉、励、沥、栗、荔、吏、笠、俐、隶”等十几个字来, 手中有了一本小小的字典, 就能很准确地完成这样的习题。

(3) 选择读音不再模棱两可。这种题目是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问问“无声老师”, 它会帮你一锤定音。有的字是多音字, 例如:悄然无声 (qiǎo qiāo) 、魔爪 (zhuǎzhǎo) ;有的是让你分清边鼻音、平翘舌音, 像凝重 (níng líng) 、似的 (shìsì) ;有的是辨别前后鼻音, 像轻盈 (yín yíng) 、挑衅 (xìn xìng) ;有的就是一些容易读错的音节, 如堤岸 (dītí) 、惬意 (qièxiá) 、孔隙 (xīxì) 。该读哪一个正确的音节, 字典上写得清清楚楚, 动一动手, 你就会很有把握地完成习题, 不会在十字路口徘徊。

(4) 快速进行换偏旁练习。这种题目是给定一个字, 要求学生去换偏旁, 然后组成另外的字, 用新字组成词语再填进给定的句子中。这种习题乍一看, 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 但有字典这位百问不厌的好老师, 它会帮助我们组字、组词, 去完成作业的。例如用“假”字换偏旁, 组成“瑕、暇、遐”, 用新字组成“纯洁无瑕、目不暇接、遐想”填到相应的三个句子中。事实证明, 翻开字典, 它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5) 根据字的不同意思分别组词。身边有了“无声老师”, 再难的题也会变得易如反掌。在六年级的综合训练题里, 这种题型也是常常出现的。例如“眷”字给出两种解释 (1) 关心;挂念, (2) 亲属。要求分别组出“眷念、家眷”等词语。同样“负”, 根据“享有, 具有”组词为“负有名望, 素负盛名”;根据“违背;背弃”组成词语“忘恩负义, 不负众望”。给字组词容易, 但要组出符合给定意思的词, 学生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 东撞一个, 西撞一个, 但是翻开字典向“无声老师”请教, 它会给你指点迷津。

另外, 像多音字组词、判断一组字读音是否相同、一组词读音是否全对、用相同的韵母写不同的字同时又要能与给定的字组成词、判断错别字、解释加点的字、选择字的正确解释、根据繁体字写出简化字, 等等。要想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作业, 哪一题不得借助字典这位“无声的老师”?它里面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它的每一页都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像知识的大宝藏, 需要我们动手去挖掘开采。

三、“无声老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勤查字典除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外, 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中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有些字经常查, 在字典的多少页也能记住, 可以训练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估算页码的能力。尤其在阅读文章时, 如果遇到文字上的“障碍”, 你随时向它请教, 它会随时告诉你, 提高你的阅读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所以, 要和字典交上朋友, 千万不要把它遗忘。

篇8: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好老师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兴趣, 它是一种引发人类思考的积极因素,在它的牵引和指导下,人们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埃克斯利在《基础教育》中提到过:“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学语文的方法则是教学最好的方法。”这也指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不是靠人们生搬硬套的将字词随意堆砌, 它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 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具有一颗好奇的心去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

鲁迅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有了兴趣,也就点燃了学习语文的希望之火。在靠积累,靠语感,在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由学会到会学,需要一个由掌握基础知识到具备驾驭能力这样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功与否。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意味着师生之间在交往上的频率增加, 在心灵上的距离缩短,在感情上沟通,而且可以使学生进行积极地的思维活动,是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催化剂。这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成效的取得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以及威信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因此, 创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安静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带着微笑进入课堂, 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蔼可亲的教态、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召学生。

2. 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 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愉悦享受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 并辅之以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清晰美观的板书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欢迎你上语文课, 喜爱语文学习, 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

3. 通过反复 领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规范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的能力,同时在语速上也有所把握,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课文,可以使学生用语文的思维去学习语文,充分调动学生的耳朵、眼睛、嘴巴等多种感觉器官,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部分学生学不好语文, 并不是他们没有兴趣学习语文, 也不是他们没有信心学习语文,而是由于受到汉语逻辑思维的限制,不知道该怎么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大声地,反复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基础上规范标准,培养能力,逐渐地,学生自然便会用敏锐的思维来学语文, 学习自然也轻松愉快。

4. 创造条件, 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如组织学生出墙报、办手抄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等竞赛。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 有的字写得漂亮、工整,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要让他们尽情发挥特长;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当学生要完成一项任务之前,教师要估计到他们会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启发式的指导和帮助。如果说存在“兴趣—克服困难—成功”的公式,那关键一环就是“克服困难”,教师必须把好这一关,既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袖手旁观。

5.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增强自信心。许多学生由于基础差,胆子小,从来不主动举手,生怕回答错了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以及老师的批评, 所以这些同学从未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为了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教学, 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 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试着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逐渐消除学生胆小怕事的消极情绪、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学生肯定和鼓励,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篇9:学习何祥国老师的获奖案例有感

何老师在遵循转化“学困生”的“反复抓, 抓反复”规律的同时, 让情、理、法巧妙地融入到工作实践中, 成为“顽石开花”的利器。

有“情”, 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石。霍懋征老师的霍式教育理念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困生”更是这样, 一旦离开了教师的爱, 转化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甚至是无稽之谈。何老师对待“学困生”王祁同学, 表现出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用心, 在遭遇“课中有随便讲话和一些违规行为”、“溜到沙坑玩沙子”等行为时, 仍然是不抛弃、不放弃;当她遇到学习“前滚翻”困难时, 何老师倾情帮助, 彰显大爱。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 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因此, 转变“学困生”要给他们打上爱的底色, 才能有操作技法的“锦上添花”, 否则, 只能是隔靴搔痒的“空中楼阁”。

有“理”, 理性是转化工作的法宝。愤怒从愚蠢开始, 以后悔而告终。学困生之所以“困”, 有时候不一定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落后, 还有行为和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教师失去耐心和理智, 很有可能会导致转化工作的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而半途而废, 甚至会产生师生敌对, 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何老师在面对王祁同学因违纪而和老师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等行为, 克制自己情绪, 力争做到:不瘟不火、不急不躁、不急于求成, 而是耐着性子, 采取有效办法来应对。何老师如此理性, 就像如来佛对待手掌上“跳舞”的孙悟空一样。

有“法”, 办法是登堂入室的金钥匙。面对心智不成熟的“学困生”, 我们在对待他们的有意和无意的“表演”时, 要揣摩他们的心理, 从容应对, 见招拆招。针对王祁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课堂肆无忌惮的行为时, 何老师采取了“教师协作, 同学帮助”的方法, 取得了她各科成绩提高、心情愉快的教育效果;何老师上室内引导课, 当遭遇“全班同学除王祁都站了起来”的窘境时, 采用了“冷处理”、“欲擒故纵”的教育方法, 使得她整节课表现非常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效的办法的确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金钥匙。

上一篇:医院干部选拔制度下一篇:就任北大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