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相关制度

2024-05-24

食源性疾病相关制度(共13篇)

篇1:食源性疾病相关制度

食源性疾病报告相关知识

一、食源性疾病全年监测

二、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版):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WHO: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致病因子非常广泛,包括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海藻等)及其毒素、蕈类毒素、鱼类毒素、重金属、杀虫剂以及其他化学污染物等

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1、短时间内出现2例及以上因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场所就餐(送餐)而发病且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

2、短时间内出现1例及以上因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场所就餐(送餐)而死亡的病例

四、食源性疾病网络报告标准

(病例定义)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食源性异常病例。不仅仅是暴发病例,还包括散发的个案,中毒性、感染性等所有接诊病例。

五、重点(优先)网络报告的对象

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2.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鲀毒素中毒等

篇2:食源性疾病相关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等要求,我院作为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哨点医院负责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为做好我院相关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分管院长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领导,预防保健科、首诊医师具体负责监测工作,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临床医师的全员培训工作。

2、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对象包括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

3、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上报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首诊医师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应及时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并上报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专管人员在2个工作日内将病例信息表录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上报。

4、预防保健科负责食源性疾病病例网络直报、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统计、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质量反馈等工作。

5、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执行奖惩制度,对及时上报且上报信息填写完整的临床医师进行奖励,对迟报、漏报、上报卡填写缺项严重的临床医师进行相应处罚,奖罚情况报分管领导,每月统计一次。

6、发现食物中毒群体性事件,首诊医生除填写报告卡外同时报告医疗总值班,还应及时联系预防保健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封存相关标本,做好登记、抢救记录等资料保存。

7、所有发病人数在2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并及时报县疾控中心,配合其做好流调工作。

篇3:食源性疾病相关制度

近年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起因的调查结果显示, 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首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在2012年4月中国科协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表示,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是化学性污染、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监测结果显示, 2011我国每6个人中至少就有1人患有食源性疾病[1,2]。

2013年8月10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布了我国食源性疾病和急性胃肠炎的调查报告。该中心经过对上海江苏等六省为期一年的调查, 结果显示, 在过去一年中, 我国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为0.56次/人年, 其中因食源性疾病引发的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为0.157次/人年, 即每6个人中有1人发生食源性疾病。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食源性疾病是我国当前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3]。

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近年我国每年发生急性胃肠炎人次达到7.48亿, 其中因病就诊4.2亿人次, 急性胃肠炎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有3.7亿人次[4]。有研究人员研究了国家卫生部2006年至2010年发布的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 结果发现, 期间共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2023起, 发病36920人, 死亡967人[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仅指食源性的“中毒事件”, 并不包括食源性的感染问题, 也不包括没有被通报的不属于“中毒事件”的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特别是食源性疾病, 所造成的危害在世界范围上都很严重, 有的危害触目惊心。目前全球每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人数约10亿人, 美国每年约有4800万人患食源性疾病, 有12.8万人入院治疗。在发展中国家因食品安全问题死亡的人数达百万以上[4]。仅2005年, 全球有150万人死于腹泻病, 2011年美国有3037人死于食源性疾病[6]。

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最主要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当前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又表现为多方面的问题, 主要为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也是食源性疾病的体现。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品中的致病因素造成的各种疾病, 其中以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为突出。人们饮食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是比较复杂的, 情况也是多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表现是多方面的的, 可以表现为食品安全事故, 表现为食品安全危机。食品安全事故, 有的出现食源性疾病, 有的不一定出现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危机, 是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危机的社会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2 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分析

食源性疾病的起因是多方面的, 有人为因素, 也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等过程中由于人为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出现问题食品并且被消费者食用。自然因素是指由于某些食品原料本身含有危害消费者的成分或者毒素, 被食用后引起问题。从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因素或者成分角度, 可以进一步分为多种因素。

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感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性疾病等。引发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工业污染、寄生虫、农药、微生物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食源性疾病爆发调查和控制指南》中, 提出的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主要有:细菌、病毒、原虫、吸虫、绦虫、线虫、生物毒素、化学性。

在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中, 以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卫生部公布的2006至2010年的食物中毒事件中, 微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最多, 爆发事件数占40.09%, 患者人数占61.92%, 主要致病细菌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变形杆菌以及致泄性大肠埃希菌等。其次的致病原因是有毒动植物, 占中毒事件的30.70%, 患者人数占17.64%, 有毒动植物造成的死亡人数占55.55%, 主要有毒动植物是毒蘑菇、没有熟透的菜豆[7]。

食源性疾病不局限于感染性与中毒性疾病, 还包括非感染性疾病与慢性疾病[8]。除了食源性的感染性与中毒性疾病之外, 因饮食引起的疾病与问题还包括以下问题:因饮食引起的大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摄食引起营养不良问题以及因食用搭配不当引起的问题、因食用者的个体差异出现的问题。凡是由于饮食原因引起的疾病与问题, 我们都可以称为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 也不局限于食源性疾病。

除了食源性疾病之外, 还存在大量的没有引发疾病的因饮食所引起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称为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例如, 人们食用的食品中有头发等物理性异物或者昆虫, 虽然没有造成食用者出现感染性或者中毒性疾病, 但却造成食用者的恶心、担忧等心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不良影响, 这样的问题仍然属于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这样, 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就是指所有因饮食所造成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是当前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应当成为今后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重点。

摘要:通过对食源性疾病现状的认识, 分析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和引发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起因, 认识食源性疾病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在食源性致病因素中, 微生物引发的问题最突出。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应当成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点。

关键词:食源性,食品安全,致病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食源性疾病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15 (9) :7.

[2]姚敏.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最大敌人[N].中国消费者报, 2012, 11, 12.

[3]张昊.食源性疾病依然是最大食品安全问题[N].健康报, 2013, 8, 12.

[4][7]庞璐, 张哲, 徐进.2006-20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爆发简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 23 (6) :560-563.

[5]王乐.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我国食源性疾病高发[N].中国医药报, 2013, 8, 21.

[6]魏公铭.王薇中国的食品安全应高度关注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N].中国食品报, 2012, 10, 24.

篇4:认识食源性疾病

所谓食源性疾病,特指由于进食食物引起的人类疾病。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产丰富,人们的食物摄入越来越多元化,食品种类越来越多样性,但与此同时,由饮食不当引起的相关疾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化。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食品安全目前尚不尽如人意。“三聚氰胺”“地沟油”“生长激素”“抗菌素”等,都是经常充斥在人们视线里的字眼,使得人们不得不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担忧情绪,尤其是对此可能产生的各种疾病忧心忡忡。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见到由于吃食不洁或不安全的食物而导致各种疾病的患者,有的甚至是集体发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称之为食源性疾病。”这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所以,顾名思义,凡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均属食源性疾病。也就是说,食源性疾病不仅仅是指肠道传染病,它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根据致病因子的不同,食源性疾病可分为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食源性疾病两大类。

由于食入带有病原体的食物而导致的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细菌性和寄生虫性感染。可以是由病原体本身引起的局部黏膜或脏器的损伤;或者是因免疫反应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症状;亦可由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导致全身中毒性或免疫性反应。病情轻重除与食入的病原体数量有关外,还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疾病。

食源性细菌感染 包括沙门氏菌(伤寒、副伤寒)、痢疾杆菌、弯曲菌、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耶尔森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梭状芽孢菌等。这些细菌可存在于生食中,但在熟食放置过久发生腐烂变质时更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肉制品;有些更容易通过水源传播,比如霍乱、沙门氏菌、弯曲菌等,因而更容易引起流行甚至大面积流行。人群对这些疾病普遍易感,而且由于细菌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还可以反复感染;世界各地均有流行,主要好发于夏秋季。大多是由于细菌引起肠道炎症,因而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即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发生改变,可伴有腹痛和里急后重甚至发热等;但也可因细菌毒素引起中毒性反应,患者可以不出现消化道症状而表现为高热、血压下降、休克甚至神志改变、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临床症状,病死率较高。儿童、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要引起高度重视。

食源性病毒感染 主要包括轮状病毒、肠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另外还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呼肠病毒、星状病毒、冠状样病毒、瘟病毒等,甚至常见的流感病毒亦可引起食源性感染。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或水源而感染,感染人群以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严重者可发热、脱水甚至休克。

食源性寄生虫或原虫感染 绝大多数寄生虫和部分原虫感染都是通过粪-口途径,即通过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水源或生活日常用品等进入人体,引起发病。包括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隐孢子虫病、姜片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旋毛虫病、类圆线虫病、肠绦虫病、囊尾蚴病、包虫病等。除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以外,其他大多疾病起病缓慢,症状较轻甚至无临床症状,呈慢性发病过程,常常体检被发现。除了少数疾病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外,大多预后良好。

食源性真菌感染 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为体内定植菌,多定植于消化道,在一定条件下可大量增殖而造成自身感染,但亦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感染,可表现为食道炎、胃肠炎等,亦可形成全身感染甚至是真菌性败血症。

食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即人类和家畜都可以被感染的疾病,比如狂犬病、隐孢子虫病、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炭疽等。这些疾病的传染源都是动物——犬、羊、猪等,通常是直接接触而感染,但是如果进食携带病原菌的这些动物肉类,亦可被感染。尤其是炭疽和布氏杆菌病,其病原体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在体外存活数月之久;狂犬病为急性传染病,病程短,病死率几乎是100%,所以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非感染性食源性疾病

包括各种生物毒素、化学毒物等引起的食源性中毒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感染中毒性食源性疾病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毒力较强的细菌感染所致。患者除了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外,还会出现中毒性全身症状。

食源性植物中毒 最常见的毒菌(即蘑菇)中毒,还有发芽的马铃薯、未煮熟的扁豆、黄花菜、木薯、白果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常与烹调不当有关,误食后常先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即恶心、呕吐或腹泻、腹痛,严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起病往往较急,同食者集体发病。另外,有些腌制的咸菜或腐烂变质蔬菜,比如韭菜、菠菜、莴苣等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进食后被肠道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导致亚硝酸盐中毒。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绀,重度中毒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和昏迷。如果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肿瘤。

另一个因食用蚕豆而引发的疾病——蚕豆病,是否真正属于食源性疾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它实际上是因为机体缺乏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当食用新鲜蚕豆等引起急性溶血性疾病,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处理及时预后良好。但是并不是缺乏G6PD的人每次食用蚕豆都会引起溶血症状,所以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食源性动物食品中毒 最常见的有鱼胆中毒、河豚毒素中毒、蟾蜍毒素中毒等。除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外还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心肌细胞受损或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食源性农药中毒 农药在广义上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等。杀虫剂应用最广泛,农药中毒也绝大部分由此引起,常见的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沙蚕毒类农药中毒、百草枯中毒、杀鼠剂中毒,多因误食或有意食之而中毒。中毒后潜伏期均较短,在数分钟内就可能很快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救治,患者病死率很高。

重金属中毒 主要包括铅、汞、镉、锰、铍、砷等金属中毒。大多由于工业尤其是化工业大力发展,造成空气或水源污染。这些金属元素可逐渐沉积在土壤或水源中,随即进入植物性食物或鱼体内,而且不易清除。这种情形多引起慢性中毒,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罹患慢性疾病的几率明显增加,比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肾脏和骨骼疾病等,罹患肿瘤的几率亦大大增加,而且不易被察觉。但是砷和汞的毒性较强,如果误食往往引起急性中毒,病情较重,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有机溶剂和强酸强碱类中毒 包括苯、汽油、甲醇、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均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可通过呼吸道吸入,也可因误食而进入消化道。急性期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出现神志改变甚至昏迷;慢性中毒可能影响造血系统、肝脏功能、心血管系统等。

如果误食强酸或强碱类物质,首先主要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胃等部位黏膜烧伤、糜烂,甚至严重腐蚀,大量吸食可能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进一步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而危及生命。

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包括急性和慢性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食入大量酒精(相当于纯酒精250毫升以上,当然不同的个体其急性中毒量有较大的差异)而出现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其中以神经系统损害最多见。急性酒精中毒大致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一般无特殊处理,主要是预防跌倒和呕吐物引起窒息。慢性酒精中毒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各种问题,最主要的是肝功能和神经系统损伤,亦可引起毛细血管的病变。临床上见到越来越多的酒精性肝功能损伤,早期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因而预后不佳;而神经系统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大脑萎缩等,同样预后不佳,因此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篇5: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制度

一、针对承担监测任务的临床医生,医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食源性疾病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临床医生的理论水平与报告意识。

二、内儿科、急诊科作为重点科室,要进行重点培训。

三、培训内容应覆盖监测方案,工作手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诊断、处置、报告知识、食源性疾病病例的诊断、处置、报告知识和数据报告系统等、疑似病例概念、诊断、报告、填卡、数据报告系统。

四、培训采取全院集中授课、科室组织,以及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

五、培训后要及时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六、每年对全院临床医生进行一次食源性疾病技术相关知识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时达标;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标的人员,调离临床工作岗位。

篇6: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奖惩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奖惩制度

1、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每张报卡填写完整的奖励1元,填写不完整、迟报的责任报告人,或院感科专职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对报卡的审核、登记、输机和上报的每例扣除奖金10元,对于漏报的责任报告人每例扣除奖金30元,每季度三次以上报卡填写不合格的责任报告人每次扣除奖金50元,并全院通报。

2、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食源性疾病的,给予院内警告,责任报告科室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篇7: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做好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登记和报告工作。

一、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负责监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并设置专职管理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内科、急诊科等重点科室要设立兼职管理员。

二、病例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

三、临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对发现所有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都要及时登记并报告。临床医生发现主诉由食品或怀疑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或住院日志的登记工作,并手工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不得有缺项、漏项。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负责收集汇总、审核、网络上报和资料存档等工作。

四、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当及时报告医院公共卫生科,并及时联系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留存相关生物样本。公共卫生科在确认属实后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五、公共卫生科负责对本院门诊和住院登记薄进行核对。对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未按要求及时上报,构成瞒报、缓报、谎报的,一经查实,要给予批评教育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对情节严重者要按规定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

六、公共卫生科负责组织医院临床医生开展全员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对重点科室,要适当增加培训频次。

篇8:食源性疾病相关制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995—2003年资料来源于贵州省卫生防病年鉴。2004—2011年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贵州省内食源性疾病报告事件、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及工作收集的数据。

1.2 方法

采用Excel 2007和Epinfo软件对收集的安顺市食源性疾病信息按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时间、场所、事件数、病例数、病死率、年发病率和致病因素等变量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概况

1995—2013年全市共报告103起食源性疾病事件, 病例3 587例, 死亡病例61例。年均发病189例, 死亡病例3例。其中1999年死亡报告数为20例, 占总死亡数的32.79% (20/61) ;2004年报告事件数为17起, 占报告总起数的16.50% (17/103) ;1997年报告病例817例, 占总中毒人数的22.78% (817/3 587) ;2006年病死率达到12.20%。见表1。

注:2003年资料遗失、2010年没有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

2.2 地区分布

中毒病例和中毒发病起数农村均高于城市。从中毒发病率看, 城市高于农村 (χ2=153.078, P<0.01) , 但中毒病死率农村远高于城市 (χ2=28.178, P<0.01) , 见表2。

2.3 致病因子

以微生物性原因报告事件数为主, 共33起, 占总事件数的32.04% (33/103) ;中毒为1 419人, 占病例总数的39.56% (1 419/3 587) ;死亡10例, 占总死亡人数的16.39% (10/61) 。见表3。

2.4 场所分布

食源性疾病发生场所以家庭居多, 共49起, 占总事件起数的47.5%。食物中毒发生场所见表4。

2.5 时间分布

食物中毒的时间以第3季度为主, 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布见表5。

3 讨论

3.1 基本情况

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报告病例数2004年最高, 2010年最低, 2011年有小幅增长, 于2012、2013年明显下降。尤为突出的是中毒死亡人数逐年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年报告起数、病例数及死亡数呈波浪式下降趋势, 与文献[1]报道的全国情况相似。

注:1995—2003年食物中毒月份分布数据不全, 未统计。

3.2 食物中毒致病因素

(1) 微生物性致病因素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占总事件数的32.04%, 与文献[2-4]报道的食物中毒原因基本一致。安顺地处亚热带地区, 其气温高, 湿度大, 特别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 食物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 交叉污染易造成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主要致病因素为椰毒假单胞菌、沙门菌和金葡菌。其中, 椰毒假单胞菌中毒是农村、贫穷偏僻山区多发的一种食物中毒。 (2) 不明原因致病因素占报告事件总数的29.12%, 其主要原因:一是, 致病因子检验结果不仅与实验室的条件和技术能力有关, 还可能受到样本的采集、保存、送样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二是, 食源性疾病的处置一般需要多部门协作参与调查, 如果协调不当, 也不利于有害因素的溯源。例如, 工商部门和食药监部门将可疑食品封存, 公安部门将嫌疑人员控制, 卫生部门将不能获取足够的样品进行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也不能获取充足的信息, 对致病因素的追溯造成很大障碍[5]。此外基层实验室检测能力也不足[6]。 (3) 化学性致病因素以鼠药 (毒鼠强、氟乙酰胺) 引起食源性疾病事件数和死亡数居首位, 从1996—2007年连续有报告病例。客观地反映了90年代非法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急性剧毒鼠药, 造成的食物中毒仍很严重, 与文献[7]报道的我国的情况一致。近年来, 当地政府部门加强鼠药的监管控制措施后, 鼠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得到有效控制, 大幅减少。其次为亚硝酸盐中毒。 (4) 植物性致病因素, 以四季豆及豆浆加工不当而致皂素及血凝素等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最多, 与文献[8]报道的相似。

3.3 发生场所

食物中毒场所主要是家庭、学校, 集中在贫困偏远农村家庭, 主要因为农民一般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对有毒动植物鉴别能力不强, 不正确使用灭鼠剂加上当地医疗救助水平有限、交通不便等原因, 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微生物和植物性是引起学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以四季豆、豆浆未煮熟、牛奶变质、冷荤凉拌菜污染及劣质食品为主。

3.4 时间分布

食物中毒呈现明显的季节特性, 主要以第3季度为主, 原因一是气温较高, 气候潮湿, 适于细菌生长繁殖;二是夏秋季适逢安顺旅游旺季, 旅游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概率随之增高;三是植物性食物中毒尤其是与四季豆上市有关, 因四季豆中含有的红细胞凝集素, 如烹调时未能彻底加热破坏其含毒成分, 食后会引起中毒。

3.5 防控建议

安顺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复杂多样, 不同类型食物中毒具有较强的场所季节分布特点, 针对不同原因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特点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 是减少安顺食物中毒事件的关键。因此, 在第3季度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卫生意识是当前安顺防控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重点;植物性中毒以规范加工为防控重点;另外, 农药、鼠药、亚硝酸盐等存放不当、缺乏明显标识也容易造成误食而引发化学性食物中毒。鉴于有毒动植物和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农村家庭, 应结合既往典型案例以有毒动植物识别、农药鼠药安全存放与使用、中毒人员救治等为主要内容, 对广大民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区域进行卫生宣教工作, 让广大农民了解食物中毒的起因、危害以及防控与应对措施, 相关部门应加强农药安全教育, 引导其正确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减少果蔬中的农药残留,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

安顺某些贫困县区长期延续下来一些不良饮食习惯, 将玉米等粗粮细作自制发酵食物的习俗, 由于加工方式和食用方法不当, 食入了被椰酵假单胞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导致中毒的发生。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对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检测能力的提高是对多起新的可疑椰毒假单胞菌中毒作出初步正确诊断和处理的重要保证。贵州、福建、陕西、安徽和江苏等省陆续在本地区发现了谷类、银耳及薯类淀粉等食品引起的椰毒假单胞菌中毒。由此可见, 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到基层, 其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椰毒假单胞菌中毒的诊断和预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9]。

城市中心常驻及流动人口相对集中, 随着旧城改造大量建筑工地出现, 外来民工增多, 加之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都导致在外就餐人数增多。从中毒发病率看, 城市虽高于农村, 但由于医疗救治条件比农村优越, 中毒病死率农村远高于城市。加上安顺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农村人口数量多, 而且地处偏远, 加上经济文化较为落后, 所以应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关键控制点尤其是农村家宴进行重点监管。其次, 学校和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后涉及人数多, 社会影响是防控工作重点[10],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贵州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施营养膳食补助后, 更应该重点关注农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 加强学校营养餐食堂的监管和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听, 王子军, 冉陆.2008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 2010, 25 (5) :406-409.

[2]赵艳荣, 王臻, 刘碧瑶, 等.2006—2011年浙江省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分析[J].疾病监测, 2012, 27 (4) :307-310.

[3]王立华, 殷全喜.2010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故状况资料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3) :268-269.

[4]何洁仪, 谢朝军, 李迎月.广州市1997—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9, 21 (6) :539-542.

[5]毛雪丹, 胡俊峰, 刘秀梅.2003—2007年中国1 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3) :224-228.

[6]凌玉, 陈发钦.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2) :189-191.

[7]高小蔷.1999—2002年6月全国重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 (9) :1092.

[8]王灵秋.一起豆浆所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 1997, 13 (5) :264-265.

[9]刘秀梅.我国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流行趋势浅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6, 30 (6) :372-374.

篇9:警惕食源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 每年全国2亿多人吃出急性胃肠炎

2010至2011年,全国约有7.48亿人次发生急性胃肠炎,4.2亿人次因病就诊。这其中有约1/3由食物引起,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吃出急性胃肠炎的就有2亿多人。仅急性胃肠炎一项,共造成全国损失1.7亿个工作日,消耗的医疗资源与社会资源更是难以估计。从发病率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并无明显差异,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强调的“食源性疾病面临全球性挑战”。

很难做到早期发现和预警

研究发现,我国的急性胃肠炎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有3.7亿人,比例高达50%,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甚至冬季高发的病毒性急性胃肠炎患者也在盲目使用抗生素。专家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细菌耐药性近年来为何“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病人在看医生之前或诊断之前就已经使用了抗生素。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食源性疾病的特征也在悄然变化。尽管发生多起食物中毒案例,如四川眉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事件,这些事件均为同一地区集中发生,但目前食源性疾病暴发更多以跨地区“集中发生,分散发现”的形式出现,发病形式更加隐蔽和难于识别,传统的被动报告系统很难做到早期发现和预警。

□ 溯源方能防控

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2011年开始着手建设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搜索相关病例和识别暴发,将监测关口前移,最终将和现有的被动监测体系一起,实现“以疾病找食品”和“以食品找食品”双管齐下的溯源防控。

对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郭云昌研究员说,国际上最有效、最简单易学的预防措施就是“WHO食品安全五要点”,分别是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其中生熟分开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仍是发生家庭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普通老百姓常常忽略制作生食与熟食的器具分开使用的观念,处理生食的器皿如果再拿来处理熟食,生食的细菌会通过器皿污染熟食,应使用两套不同的器具分别处理生食和熟食,以避免交互污染。

篇10:食源性疾病相关制度

一、目的

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二、监测内容

(一)食源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任何疾病”。我国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天然毒素等,临床表现可分为4类:

1.食物中毒,即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3.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4.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1、针对难以解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或事件,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事件:

(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2.本监测中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不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次监测的范畴:

(1)国家法定传染病;

(2)原因明确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个案或事件;(3)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4)未经医院会诊、也未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事件;

(5)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三、监测对象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重点监测对象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特别关注内科和儿科的就诊者。

四、报告流程

1.监测对象到医院就诊,临床医生发现符合本报告系统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2.医生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并上报至公共卫生科。

3.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

4.医院领导小组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诊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5.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山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

6.医院领导小组应当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协助山亭区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会诊确认,该专家组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五、组织机构与职责

1、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

1、协调监测工作

2、负责院内会诊

3、组织医生培训

4、全面落实方案

5、后勤安全保障

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 分管院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搜集和汇总报告卡及日常工作。

2、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专家小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院内专家会诊;各临床科室主任并且提供相应的诊疗记录、纸质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及患者的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六、监测要求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重要性,并将监测的目的,内容、意义和工作流程等传达到每一位医护人员,动员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该项工作。要求参加监测的医务人员:

(1)深刻领会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工作内涵,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与监测工作相关的培训;

(2)具备完成监测工作所必须的丰富临床工作经验;

(3)责任心强,工作细致,在日常接诊过程中一旦发现符合定义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应及时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4)报告卡填写时字迹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

2.专人负责监测工作。我院指定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院内专家会诊,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科负责医院内报卡的搜集、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络等工作,并参加当地或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其具体任务是:

(1)每日下班前了解各科室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发生情况,重点关注感染性疾病科、儿科、内科、急诊科等科室;

(2)组织院内会诊。如果发现有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报告,分管院长应组织食源性疾病监测专家小组尽快进行院内专家会诊,并且在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山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3.医院在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各临床科室主任向公共卫生科提交以下资料并及时上报至山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纸质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2)患者的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4.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当山亭区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进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时,我院应当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例相关信息的调查,各临床科室主 任并且提供相应的诊疗记录。

某区人民医院

篇11:重性精神疾病相关信息报告制度

各责任报告单位要明确重性精神疾病报告工作的责任人,确保报告信息资料及时、准确、完整,同时必须遵循保护病人隐私的原则。

(一)重性精神疾病排查报告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卫生所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报告卡,报告精神卫生中心,由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3、建立患者转诊制度,并及时对确诊病例建立健康档案。

(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信息报告

1、每月3号由卫生所报告责任人上报本辖区内重性精神病人失访、死亡情况,5号前由医院报告责任人向精神卫生中心汇总报告。

2、每季度3号前向精神卫生中心报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季度报表电子版。

3、按照卫生局及寿光市精神卫生中心要求,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相关信息的临时性报告工作。

篇12:食源性疾病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食源性疾病:

答: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任何疾病”。

二、简答题(80分)

1、食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可分哪四类?(40分)答:临床表现可分为4类:

1.食物中毒,即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3.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4.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的监测对象?(40分)

篇13: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院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事件及其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2014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王 联

副组长:李 君

史亚峰

杜 慧

成 员: 何存才

朱创洲

吕 文

焦卫平

窦从让

康耿华

上官宁娟 门海龙 张明辉

(二)应急专业组

组 长:

李 君

副组长:何存才

焦卫平

史亚峰

成 员: 朱创洲

吕 文

焦卫平

王东月

窦从让

康耿华

门海龙

上官宁娟 陈 烨

岳望现

腾元护

(三)职能与工作

1、应急领导小组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和协调下,组织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2、应急专业组职责(1)负责重大食源性疾病事件抢救、会诊、病例讨论。进行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病人和可疑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实验室检验查找致病原因及提出疫情控制措施、划定中毒场所区域并指导消毒;

(2)负责我院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信息的统计、分析、上报;

(3)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培训、应急演练及物资准备;(4)组织指导开展卫生应急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

三、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

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

(一)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二)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三)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四)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五)食源性疾病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源性疾病。

四、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

(一)报告范围及内容

接到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后,应在初步核实情况后立即向医院总值班医务科及防保科报告。信息报告按照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分首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首次报告应说明信息来源、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可能原因、波及范围、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及通讯方式等。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进行。

(二)报告方式和时限

接到重大食源性疾病事件或者疑似重大食源性疾病信息报告后,积极组织应急专业组半小时内集结会诊,到达现场后半小时完成事件性质的初步核实、确认,并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不含路途时间)向市卫生局做初步汇报,电话报告。

五、现场调查处置

(一)现场调查处置程序

1、接到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时防保科要认真询问记录,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详细记录和核实发生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告知患者或家属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泄物。待有关部门检测。

2、开启检验快速通道对采集样品进行检验,由于技术原因需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其他检验机构协助检验的,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接提交采集的样品进行检验。情况特殊需延长出具检验报告时限的,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现场调查处置工作内容

1、流行病学调查(主管医师配合防保科)(1)了解72小时的食谱,特别是共同饮食食谱,有无续发病例,对与中毒病人有共同饮食史而未发病的人,人群中有对照意义的健康人同样也要做好个案调查。

(2)向病人和接诊医生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以及事故相关的情况,病人的症状、体征,发病人数、经过,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特别是首发病例的情况。

(3)调查内容一般应由患者自述,病重或无力表达者,可由其监护人代述。

2、样本采集与送检

(1)采集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中毒病人发病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选择发病者中未用药或较晚用

药的病人采集肛拭样品。无冷藏条件的,于采样后立即送达化验室,化验室在检样送达后必须立即进行化验。所采集的样品我院因技术原因不能检测的,检验科做好标本收集、保存待上级部门检测

(2)对疑似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应尽可能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或上报上级部门检测。

六、奖惩与后勤

1、奖励

在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信息准确、预警及时、预案周密、处置有力、措施得当、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个人,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2、责任追究

对在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隐瞒实情、措施不当、工作不力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应急专业组成员在通知后无故未按时参与救治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后勤

对所有参加食源性疾病事故处理的工作人员,按规定给予补助。

上一篇:假如给我一双翅膀的想象作文下一篇:大学生商业计划书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