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协采访稿

2024-04-26

武协采访稿(精选9篇)

篇1:武协采访稿

武者,自强不息

王:作为会长,对于管理社团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能与我们分享

佘:我觉得一个社团必须明确各部门分工,加强各部门交流,这样社团的协作能力才会好。尽可能多的举办协会活动,在工作和生活中培养默契度。还要多听取干部意见,及时的发现不足和取得进步。

2.很多人非常惊讶武协的会长是一个娇小的女生,谈谈你与武术之缘 3.今年是您在武协的第三年,武协,陪伴了你大学四分之三的时光,回想这三年,能否谈下你的感触

4.武协今年获得了五星社团荣誉,祝贺您。武协在这一年中付出了许多努力,能具体和我们谈谈吗?

5.武协参加了许多外校交流活动,您是如何看待高校之间的社团交流活动 6.对社团未来发展的期许 7.对武协人想说的话

2,我一直很喜欢武术,但是在高二之前并没有怎么接触,直到高二学校组织了武术队。到大学唯一加入了的社团那就是武协,因为喜欢所以就坚持了。3,大一的时候是因为喜欢武术而加入武协,今天还留在武协是因为想看到它越来越好。武协人一直记着一句话,武者,自强不息。我在武协还只待了三年,武协还有很多留了四年的,甚至已经工作了的专门请假回来看看,指导训练。我想我也会是这样,不管走多远,我都是武协人。

4,武协的训练时间是每周二三四晚上大一下晚自习后,训练完回寝室到了11点多是经常的事。不管是散打MMA,咏春双截棍还是传统武术,初期训练都会比较枯燥,训练的时候受伤也是常有的。

5,我觉得高校之间交流是必须的,不仅是相互交流切磋武术,还有互相了解借鉴社团管理模式训练方式。好的方面互相学习,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6,希望武协越来越好,队伍越来越壮大,能有更多人喜欢武术。7,武者,自强不息。

篇2:武协采访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吴建华老师的“才”与“情”、“光”与“热”

清代人张潮说,“才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情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对于任何一个深受学生热爱和尊敬并在学生的人生路上留下深刻 印记的老师,必定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魅力何来?无外乎“才”“情”二字。旅游学院的吴建华,正是有如此“才情”,如此“光热”的魅力老师。

才:扎实的功底

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朋友都能从吴老师的讲课谈吐等举手投足中被其“才”折服。吴老师说这种“才华”或“才气”是奠基在她读书年代扎实的功底上的。

“要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思考!”听过老师课的学生总能感受到吴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离不开读书。不仅要读书,还要学会读书,读书不能泛泛而读,可以集中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不断扩枝散叶,厚积薄发,久而久之即使谈不上专业,但你熟悉了,说话做事都会变得有底气。”通过对吴老师的采访,我们得知吴老师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专业都是历史。吴老师以自己读书年代的经验建议“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同学,广泛涉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包罗万象,对拓展思维,扩大个人视野更重要。”“对待学术,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有胆识、毅力、严谨的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吴老师曾为写一本专著――《雷州文化》而走遍了雷州半岛,为此总共花了七八年,老师说“在出发前要有充足的资料准备,然后以小学生的姿态,带着问题去调研。如此以来不懂的,错误的,空白的,就能得到由针对性的弥补。”

谈及当下大学生教育问题,吴老师有些激动:“都说广商的毕业生上手快但不耐用,为什么同样是大学四年,塑造出来的学生素质,发展前景如此不同?很多大学把教学方针定位为就业率,这固然有其现实因素的背景,但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实践固然重要,但理论和文化是基础,是一栋房子的奠基石,本科教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文化素质的全面培养。除了学校制度方针的因素以外,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所谓‘只有差的老师,没有差的学生’,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学生有不可逃脱的责任。身为人师,首先教育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底子打好了上课才能自由驰骋,任意飞翔。这又牵涉到一位老师在自己的读书年代是否打好了扎实的基本功,是否经历过学术与文化上的修炼。”吴老师认为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理论的兴趣。她举了自己的小孩为例,吴老师的儿子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香港大学的老师上课不太讲课,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主,吴老师告诉我们她的小孩读大学很忙,但不是瞎忙,主要是忙着读书。比如为了在一次课堂上能够有5分钟的演讲展示,她儿子连过年都留在学校读书!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大学实在太容易混了,而这一混就过去了。

对此学生也有责任。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论文,学生只当应付;老师上课提问,无人响应。说到这里,吴老师有些可有些心凉:“其实师生是需要互动的,学生和老师都希望置身于热烈讨论而非死气沉沉毫无创造力的课堂,这样的氛围和条件,需要师生共同的创造和努力。”当然吴老师也经常自我反思,她也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

情:关爱年轻人

吴老师是广商引进来的资深教授,对待年轻人吴老师有个开放的心态。吴老师不仅对学生充当为“人梯”的角色,对年轻教师亦如此。她认为年轻教师的成长也需要上一辈教师的帮助与引导,她敬佩很多比她强的年轻人,她更希望年轻人超越上一代,因为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在众多的身份角色中,吴老师最喜欢的是教师,她以自己的原则和热情在教学与师生关系中践履着“为人师”的角色。

光:理想之光

一个人是需要理想的,没有理想的人生如同行尸走肉,吴老师说她现在依然有理想。在提及有关人生的规划时,吴老师指出:“人生不要规划。大学时代就给人生定下路的轨迹太早了,也太狭隘。当然,对于某一个领域,自己还是要有大致的方向,并且这个领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然后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其实好比“试婚”,吴老师称虽然自己不会去做,但不反对。对待人生就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不断尝试,人生的意义不就在走的过程中吗?人生是没有答案的,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成功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的,当然这不经意本身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功底。”

很多老师说吴老师有“书呆子气”,可是吴老师似乎挺享受这种“书呆子气”,“它不是说你只会死读书,不懂变通,而是因为一个人的关注点和精力是有限的,当你把兴趣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术或项目中了,哪里还会去想什么社会关系呢?”吴老师说她的儿子身高一米八,大学生了,可是大家都觉得他跟中学生一样。不是因为他生得一张娃娃脸,而是因为他依然是一颗孩子式的心,简单纯粹。吴老师相信“傻人自有傻福”,她对自己的儿子的期望就是“搞技术”。吴老师所言的“技术”可不是工具化的技工,而是既然儿子对理工科技有兴趣,就须静下心踏踏实实地钻研,好比居里夫人,在通往充满了奥秘与未知的科学世界的路上孜孜不倦,这种探索与发现的幸福与快乐,很纯粹,很充实,是只有真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和追求才能体验到的。

吴老师最想传授给学生的是学会做人和做事,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她认为“学校带给学生的就应该是正面的思考,那些社会上的东西,你出去了自然会知道,可是在学校里就应该打好底子,以后面对社会、人生的精神底子。良心、正直这些美好的品质应该成为社会价值观的主流。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啊,如果连教育育人的学校都被污染了,社会也没希望了。”

其实,真正搞学术的人何其不需要这种“呆气”和“傻气”呢?

热:生命的热度

吴老师是个很可爱还有些“孩子气”的老师,经常会流露出一些俏皮的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吴老师喜欢打乒乓球,她说读博士时期还给邓亚萍当过裁判呢。吴老师曾经只用三百块游澳门三天三夜,这份经验早在前几年就在学生中流传,并被无数学生实践。看来吴老师真的是一个很会生活的老师呢。吴老师说要懂得谦卑地对人对事,要以诚相待,热心地为人着想,不炫耀个人的“传奇经历”,不要摆架子,做一个值得朋友信任的人。这是生命的体温,生命的热度。那么怎样保持对生命的热度呢?吴老师反复强调,靠文化。

那么文化又是怎么修炼出来的?吴老师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接受别人的批评,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自我反思。“文化不能光靠教育”,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而文化又是全方面渗透的。我们所说的“有文化”不是说读多少书,拿了什么学位,一个有文化的人可以体现在其一举一动、穿衣打扮上,尤其是“为人师表”更要注意。比如人多坐电梯时,只要把皮包放在膝盖处,即可腾出多一个人的空位,这是细节,其实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点点滴滴都是文化。

这是文化的热度,亦是生命的热度。但愿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们都能在文化的熏陶中为自己添砖加瓦,添热加温,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亦是为我们共同的世界创造生命的热度。

篇3:武协采访稿

1、时间、地址的预约;

一般直接电话预约(尽量不要发短信),注意措辞,先自我介绍并说明情况,诸如“我是学通社记者团记者„„,我们在做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系列专访,请问你近期(这两天)有没有空?”之类的话。采访老师最好亲自到老师办公室询问预约。

地点可以定在7斋、咖啡厅、办公室(B04)等地,最好找些清净的地方,便于交流。如对方有要求则根据其所需。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这个一定要准备充分,避免到场尴尬);

3、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国奖的采访可以在预约时向对方要一下国奖申请资料);

4、事前对重大历史或时事政治要有一定了解(如需要);

5、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一般非正式场合(会议、重要人物采访等)不用录音,不过这个根据个人习惯来,采访记录一定要做,写的自己能看懂就行。);

6、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不要一味受受访者的引导)、时间的控制(30min-1h);

7、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要永远记住采访不是问题和答题的过程,而是一种在交流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所以采访者一定要融入到谈话过程中,不要因为记录忘了认真听对方讲话并思考。

8、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不要让对方不知道你在问什么,或者是你自己都没想清楚就问对方了。

9、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对于一些自己没听说过的东西一定要问清楚,包括地点、人名什么的(重要的记,不重要就算了)。。

10、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采访过程中谈及的一些影像文字资料等);

11、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一般学生有些没特别要求就算了);

12、将最终刊登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可看情况)。

采访稿撰写注意事项

1.采访前认真阅读分析人物资料,对受访者进行初步了解,找寻其身上最能够吸引人的闪光点作为问题以及文章的切入点;

2.文章整体感觉的把握:采访稿就是对人物的访问+记述,所有文字都在为主人公服务,不要把文章写成通知或者公告的感觉。。总的来说可以借鉴一些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风格,但绝不能写成议论文(即作者本身的感想尽量不要抒发过多)。

3.文章内容的把握:这个与问题的设置及提问的方式和深度有直接关系,若每个问题都是蜻蜓点水式的问答,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必然很单薄,不充实。建议:提问时抓住一个点(切入点),以点代面纵向拓展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会比较真实鲜活而且容易打动人心。

4.文章结构的把握:开头结尾尽量写得出彩,但不是冗长也不能过于单薄;中间内容的安排尽量张弛有度,文字重点落在能突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段落;

5.人称的把握:采访稿中尽量不要出现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原引受访者的话除外),若实在需要自己的身份出现,就用“记者”代替;“学长”、“学姐”这一类的词也尽量避免使用,与此时记者的身份不符;

6.注意细节:写完之后一定要反复校稿,尽量避免错别字、病句的出现;标点符号的使用尽量规范,断句、过渡衔接等保持自然;同时尽量修缮文字,比如句式整齐度的调整、长短句的变换等,尽量让文字更加出彩、富于变化,当然每个人的文字功底不同,这个需要积累,并不强求。

7.格式要求:文章标题“黑体小三”、副标题“宋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署名“记者:xxx

调研部”

篇4:采访稿

受访人:大学生村官陆艳羽 采访人:黄斐

记录人:贾婕,桑沉吟 摄像,拍照:竺盛捷,姚晔

采访记录:

提问:

1、学姐的专业? 答:新闻专业

2、做村官的初衷?

毕业后比较的迷茫,先前有在报社工作过一段时间,主要的方向还是想要驻扎于报社的。由于进报社是要靠关系的,然后这边村官和报社同时受到了通知书,然后村官时有自己努力考取的,然后想想,可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而不是一位的因为人情世故才能就职的,而且考虑到还要送礼、托关系,就有些失措。再者说来,在基层体会几年对以后也是一件好事。对于我来说,现在在街道里面也有接到一份报纸的主编工作,这样一样又做到了专业对口,还蛮学以致用的。也不会向很会人说的村官无所事事这样子。

3、关于办报纸的具体工作内容

我参与到了选材,编辑,排版,有时候还需要帮他们整理材料,写稿件。就是这份报纸是社区的,比较的政治性相当于思想教育,先进学习类的,所有在内容上有些局限了。

4、姐姐对于以后自身的发展的打算?

自己打算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过不想拖得时间太长,考个几年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就可能要再谋出路了。今天我也去考了公务员,过了笔试,面试没有进的说。想想在这边再锻炼一下也蛮好的。

5、对于村官这个职位,家里人的看法是什么?亲朋好友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有人会有所误解吗? 一开始,我妈是很不支持的。面试当天的时候,妈妈还说“你千万不要进啊”笔试过了以后,妈妈也说如果面试进了也不要去。当时去考村官是因为那个时间段只有村官考试了,其他的考试时间都过了,很久没有做过卷子,想感受下现场考的感觉。考出来以后觉得还是可以试试的,体会一下还不错。

6,父母反对为什么还要去做村官?

因为村官对以后的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是有加分的,有所优惠。而下进入报社以后就是一直从事记者啊之类的,没有什么编制的,上升的空间也不是很大。这边可以激励你不断的学习,发展自己,报社的话是没有这种经历的。

7、看到待遇问题,待遇低为什么还要留下? 报社的待遇相对来说是高了很多的,不过我觉得工作不能仅仅看待工资的吧,前几年你刚刚毕业,很多问题都不懂,靠你自己主动性,你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报社的话可能你是可以接触很多人,各个线路都要跟进的,所以可能一下子会学的比较多。而村官的话,相对来说街道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那村里面的话,就是很小,很琐碎的事情了。但是时间长了对未来还是好一点的。

8、村官之间有没有互动?

有的,我们自己建的群,有相对时间的培训交流等等,还是互相了解的。

9、现在看上去,宁波,慈溪的条件是比较好的,那如果让你去一个相对偏远落后的村里去做村官,你会去吗?去或者不去,为什么?

不会去。因为考试的时候就大致就知道自己分配的村或居委,有所了解。而且只有报自己所在区县的。即使去了哪些比较空闲的街道,可能我待的时间就不会很长了。

10、比较一下村官和街道两方面的工作,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我在村里面的工作还是比较少的。但是就这张报纸来说,比较的官方的,实际对于民众的关注很少,所以也没什么人去看的。这报纸办的就有点功利了,所以我自己的想法空间也很少。

11、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啊?

这边的人都很好,也很有亲和力的,也很帮助我们的说,以前听说单位里面勾心斗角啊什么的这边都没有的说。只不过就是感觉不是很被重视,领导就希望你做好本分的事情,不需要你多做什么的,所以积极性就会被打击到。得到的肯定相对来说也少一点吧。

12、第一次去村里的感觉是?

感觉差距还是蛮大的,第一次去的时候车还开不太进去。落差还蛮大的,就是环境啊,素质啊都比较落后的。第一次去村里的办公室,是一个很大的屋子,分成了两间,刚进去的时候,村书记还是说里面那件是给我的,我进去一看,桌子上全是灰,电脑啊也是没有的。感觉还是蛮落魄哦。

13、村里面你主要的工作是?有参加过居民调节吗?

我主要是负责整理整理资料,打打字,统计数据,想想活动的标语这样子。(你担心自己会成为高级打字员吗?)这倒还好,因为我现在也在街道帮忙,所以涉及打字的还比较少。但是就是一开始还是积极性蛮高的说,到后来就渐渐失去了,人渐渐被同化了,这是不可避免的嘛。

14.、对于大学生村官,有什么就职培训吗?这样的培训有用吗?

这还是有的,工作前培训了一次。去了宁波上课,学习了党的思想什么的,还有紧急情况的处理。我感觉还是很抽象的,理论的,与现实脱节。在平时工作中都是用不到的。但是培训给了我们村官之间交流的机会,我妈彼此都认识了,以后也常常交流的。

15、对于你们村官有没有考核?考核制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考核是每年有一次的。有书记评的,自评这样子,评出一个等级,优良这样子„„几年后会有一次评选活动,看每年的等级有优先权,对以后的推荐有好处

16、关于保障制度,你们有些什么,除了去考公务员啊事业单位之外的?

进村支委,念书久了可以做村干部进村委的很少,因为不是本村人,所以了解很少,处理起来不得民心。但是现在政策好了很多,已经有了工作几年后可以进入村委会,但不占用村里人的名额,这样子大家互惠互利,就会比较好。优惠政策比较多的,培养的政策还是比较少的。

17有人收你影响打算做村官吗?

有的,现在一个朋友,是做保险的,每天要加班啊什么啊,可能压力很大。就想做村官,生活比较清闲,想法也轻松,以后做公务员也可以加分,有所优惠,还蛮好的。还是感觉轻松吧,比较舒服的这样子。

18、对以后的发展你有什么规划?

在我看来,大多是人还是将村官当做一个跳板的,我其实也是这样子的,所以真正想要留下来的人不多的,除非你是考不上,有没有工作这样子的。就我来说吧,我还是想考考看的,经过几年如果还是一直考不上,自己也没有信心了的话,那可能我会回去报社的吧。一般很多村官没有考上的,自己创业的比较的多。比如开小店啊什么的。基本上是这样。

采访感悟:

村官的相关事项可能是比较琐碎的,想一个助理,秘书这样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大材小用了,不具发展性,村里领导也不太将主要事情下交到村官手上,以至于久而久之,大家都兴致不高,将注意力集中到自身今后发展上,对于这份工作得过且过,不太上心。村领导见此也就更不会予以重任。造成了恶寻循环。再者访问了很多人后很明显的感悟就是村官之间,受村与村的影响,各自工作状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存在。有些村官仅仅只需要上半天班,下午就可以搓麻将,打篮球,而有些却参加了街道,社区等多项工作,忙碌而充实,还有的成了一门心思为了考取“功名”为跳板,实施的“缓兵之计”。各种人的需求不同,当然侧重点也不同,所构筑的工作生活变得翻天覆地。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考取了公务员,实现了报复,而有些人则在岁月的磨砺下,渐渐失去了原本的菱角,变得懒散,毫无追求。这不仅仅说是村官这个职业在就的,而是年轻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勇往直前,坚持不妥协的人才可能触及成功的彼岸。

再者我理解到,国家政策在不断改变,对村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势必向更完善的体制发展,长此以往,可以避短扬长,摒除现在的消极因素,对于村官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我觉得村官可能是一个大学生就业的避风港,有了这样一个职务,也许你可以逃避毕业就要失业的压力,不必去面对很多的社会问题。好似被保护起来的小绵羊,更好的说,是被流放到世外桃源的吧,与世隔绝,悠闲而清净。叙述待发,为了以后的目的,或者就被时光同化,过着这样平凡甚至平庸的日子。

完成这次采访后,对于村官的里面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原来他不公务员编制,原来出于此位置的人多数抱着无奈的心情,原来这仅仅是一个落脚点,不具备为之拼搏的动力,看到这些,我不得不思考,大学生村官这个政策到底给年轻人带来了什么?

在之后的关注中,我得到了今年宁波市宣布大学生村官将不在之后的公务员考试中加分。这一公示的告知,我不知带给那些在位上的心有“异心”的村官们,是怎么的滋味,当他们企图凭此获取一些方便时,接到这样的消息是不是又是一大打击„„我不知之后的村官热潮会不会受此影响,少了这些“好处”,是否还有人愿意心甘情愿的加入村委的行列。不过政府的这一举措,我相信是为了优化村官而设的吧,这样愿意当村官的人,那是真心实意的,是有所抱负的,对村官以后的发展以及渐渐加入村委编制有促进作用的吧。

篇5:采访稿

时间:2010-10-6晚

地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紫荆苑4号楼 采访者:许建凡,刘顺菁

被采访者;

苏芳茵,信息学院09自动化的班长,信息学院2010级自动化班主任助理,绩点3.9383,兴趣爱好广泛,工作及学习能力强。能言善辩,时常展现大将风范。学习刻苦认真,经过大一一年的努力,成功地获得了校一等奖的荣誉。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09自动化的芳茵同学,谢谢她能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简单的问候过后,就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新生,老生》。众所周知,作为信息学子的我们是刚从泉州校区搬到厦门校区的。环境和文化气息的转变,每个人必有不同的感受。当问及芳茵同学的感受时,她欣喜地说:“厦门校区非常新颖,非常有现代化。”这点我们主持人也深表赞同啊。

我们这一届有点特殊,班主任学长们都在厦门校区,基本上做任何事都要靠我们自己摸索,难免会有碰壁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走了不少弯路。如何克服这困难,是当时作为新生的我们迫切想知道的。成绩优异的芳茵同学又是怎么迈过这道坎的呢?面露羞涩的她,给我们分享了些她的学习经验。她说她没有其他同学那么幸运,可以有学长学姐们帮忙,都是自己一点一滴悟出来的,庆幸的是最终也顺利解决了。此时自信的微笑在她脸上浮现。因为泉州校区那边娱乐文化非常丰富,社团活动也很多,那时她就迷茫了,自己整天都在忙,但是却没忙出个什么名堂来,而且自己的学习也被耽搁了许多,那时感觉自己好困惑,不过后来终于明白了,其实大学生最主要的还是学习。明白这个道理后,自己的一切都明朗了。

呵呵,也对。我们频频点头~感谢苏芳茵为我们分享她战胜困难的经验。无论怎么说,不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最主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们要解决掉它,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勇者。

对于我们而言,是顺利的从大学毕业。当我们问她在后面的三年时间里,有什么打算时,她坚定道来:“未来三来,我的目标是考研,继续深造。大二,我会努力让自己的英语水平等能力都有所提高。考研的话,我会放在大三。”

篇6:校友采访稿

邵老师:举办非常成功,印象非常深刻。我深深为此感到高兴与骄傲!沈老师:参加了校庆和纪念六十周年大会,举办的很成功!

2、沈老师:我们是61年进的学校,那时候学校很小,还是一个普通中学,叫浦南中学。我们上一届实在九江路财政局楼上有几间教室,在我们这届才是一次较大的招生。当初浦东还是乡下,人渡3分钱,我们总是有了6分钱就去玩。上学时学校没有操场,都是平房,光线很暗,器材什么的都没有,男生顽皮,就在空地的草丛中捉虫子,还有那种大的绿色的蝴蝶,抓来钉在黑板上,还挺有趣的。也没有宿舍,必须要走读,邵家住在浦东,我住在浦西,每天都是自己去上学,走路、3分钱的人渡、走路,上学单程需要一个小时,有时候赶轮渡因为轮渡是固定的,就在下课的时候跑着去渡口,因为早上晚上都有自修,晚上八点放学,到家都九点多了,第二天早上七点就要上早自修,虽然很苦,但是苦中做乐也很开心,因为当时的社会都是这样,同学们都是一样的情况,而当时国家的政策给学生的营养比较好,所以也不觉得有多苦了。可能家长会比较苦一些,因为吃饭穿衣都要节省,既要供我们上学,又要让我们营养好一点。

邵老师:当时上学过程中的那种苦不能理解。但苦中作乐,说些有趣的事情吧。上午会有校广播,就会传来:“报告同学们,中午有辣肉面吃!”于是到了中午,大伙儿就十分激动高兴,拎个搪瓷碗,提着调羹,排队打饭。那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是经常的事,所以吃上好吃的是一件令人心满意足和幸福的事儿啊!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但那时的氛围是同学们难以想象的简单快乐啊!

之后搬学校的情况。

沈老师:大一的人少,学的都是基础课,和高中的差不多。浦南中学后来搬到了上海外贸学院,变化就大了,食堂、操场都有了,但是跟现在还是没法比的。那时都要住校,没宿舍,住在教学楼的四、五楼,四楼是男生,五楼是女生,一二楼是教师,三楼是老师的办公室。因为人比较多,教师大,一个宿舍里要住40个人左右,20张床,上下铺的,没有电风扇,不过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有10.50元的伙食费补贴,给发饭票。还不错。与其他专业的人住在一起。那个时候其他专业的人拼命的读书,每天早上都朗诵,后来才知道他们6册英语书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都背得出。我们后来就被影响了,我是英语课代表,我们早上就起来背英语,现在英语没问题和那个时候也有很大的关系。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下课后就做作业然后上晚自修,八点下课后都没人洗漱洗衣服,一直学到快熄灯了才赶快洗漱然后睡觉,学习劲头很足的。

邵老师的求学经历:上初中的时候担任班长,成绩很好,当时的理想是考上外贸学院预科。但由于家境困难,爸爸退休,妈妈没有工作,家中有六个小孩儿,小妹妹在上小学,小姐姐在上高中,而中专时不用交学费,只能不情愿无奈地选择上中专。由于喜欢外汇这个专业,就报了XXXXX。后来没想到,我们的学校搬迁,当时的外贸学院预科班解散,结果和自己的学校合并,不得不说,命运真是惊喜连连。

(邵老师补充:学校合并以后,学习的氛围就截然不同了,那些预科班拼命地读书,学习的劲十足,早上大声朗读,日复一日。于是我们家老沈,当时的英语课代表,也组织自己班级的同学开始朗读!)

邵老师:搬到那以后,生活环境相对提高。有了宿舍,学校要求全体同学都寄宿。

说到永安公墓,里面葬的都是有钱人,非常漂亮。有雕塑、松树,刚开始都是好奇去看,但是后来需要安静都去那里温书,因为公墓里环境好、空气好,安静,是学习的好去处。而且人多年纪小,也不觉得害怕。

关于对自己的班主任的印象?

沈老师:第一个班主任是体育老师,还是党员,副班主任也是体育老师,那个时候的老师都是不苟言笑的,比较严厉。而第二个班主任是姚老师,专业课特别好,应该说是我的提拔人,他的能力特别强,对我们也有政治领导,作报告什么的,记得有时候我们需要集体听报告,我们学生都是开始半个小时认真听,后来就开小差了,可是每次姚老师给我们总结,记得特别好,每个大点小点啊都特别清楚,我觉得他的逻辑思维很强,现在这样的老师已经很少了。我在他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后来工作了我们是同事,在工作业务方面有什么问题我都找他,每次都解决的很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很感谢他。

邵老师:记得以前的班主任是体育老师,于是对于早锻炼抓得特别严,就经常要求跑步锻炼身体,我们就特别不情愿。老师当时还是党员,特别严肃,很少说笑,在纪律上对我们特别严格。

还有姚老师,当时教专业课非常有名气,专业性强,是两个教授之一(当时被赋予教授很不容易),也很严肃,我们也敬而畏之。但是对我们家老沈影响巨大,十分感谢她!

姚老师记性好,逻辑思维强,两只眼睛透露那种智慧光芒,遮也遮不住!是老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思想上领导我们。

邵老师:随着经济蓬勃发展,繁荣强大,银行工作越来越吃香。其实,我建议我们学生可以往这方面进行论文上的研究,我们银行学校像沙漠中的胡杨树一样屹立不倒,60周年的坎坷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轨迹太吻合了,这条历史线丰富多彩可以反观中国经济,我们学校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金融的需要以及国家领导人对金融的观点。我们的母校由中专变为专科,一直到现在的综合性大学,我们的学校虽然不是一流的,但永远不倒,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简直可以用伟大两字来形容!校庆60周年太让我们感动了!

篇7:采访稿

A:你想有好的人际关系吗?

B:当然想啊,但是我觉得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好

A:我们今天有幸请来了社联执行主席张福星,星哥不仅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理得好,学生工作这方面也做得十分出色,正好可以请他给我们传授一下经验呢!

B:星哥,和我们的听众朋友打个招呼吧!

星哥: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张福星,很高兴来做这期节目的嘉宾。

正文:

A:星哥,对于我们这帮大一的人来说,还没有学会如何做好人际关系这个方面,您身为社联执行主席,会接触到很多人,您觉得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星哥:我的性格是比较直爽的,与人交往相处时,都是以诚相待,在人际关系这方面我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工作,认真完成给你的任务,只有把该做的做好了,老师才会喜欢你,另外,还需要与老师多沟通多交流,对老师敞开心扉,不必要一直拘泥于刻板的师生关系,应该把老师当成朋友,还有一点就是平时要积极一些,要有担当,即使做错了什么也不要怯懦,要勇于承认错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以诚相待,真心实意的去对待他人,尽心尽力的帮助他人,才能结交到真正与自己性格相合的朋友。这些就是我对于人际关系的心得与体会。

B:星哥,在大学很多人都进入了学生会,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能力,我们听闻星哥在学生工作这方面作的也十分出色,您觉得学生工作对您的影响是什么呢? 星哥:学生工作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增强了我的心理素质,刚涉足这方面的工作时难免会犯错,经常被批评,在此期间我还经历过像竞选失败这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有过短暂的迷惘,可是最后我都成功地走出了阴影,这些都让我的心理抗压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而且我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所以就不断努力,这也使我的工作能力有了提升;在做了这么多工作后,我学会了更合理地安排时间,做规划,现在收到任务时再也不会像当初一样心急,而是专心去做,不仅效率更高,工作也做得更好。在学生工作中,我还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以目的做动力,这也是我想送给学弟学妹们的一句话,过度的期望某件事只会让你丧失在过程中本该享受的乐趣。这些都是学生工作对我的影响。

A:星哥,大学里有很多活动都需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其中组织者的虽然累但是乐趣是最多的,据我们了解,您还参组织并参加过不少活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星哥:当然可以了,我确实组织并且参加过不少活动,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次吧。我在大一时加入了绿洲环保协会,并参加了这个社团组织的支教活动,那是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当时是夏天,我们在抚顺山区支教,那里特别凉爽,虽然每天都睡在教室里拼在一起的课桌上,条件苦了些,但是孩子们都勤奋好学,当地人热情好客,我和一直很尊敬的学长们同吃同住,感觉大家都像亲人一样,拉近了我与学长们的距离,也锻炼了我的能力;我在大二的时候组织了一次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很全面,并没有之前的参与活动的乐趣,但是在活动取得荣誉后得那种集体荣誉感,是很让我享受的,在这些活动中,我既锻炼了自己,也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这就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地方吧。

B:星哥,您刚刚提到了绿洲环保协会,我们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关于保护环境的社团,能和我们讲讲您加入它的初衷吗?

星哥:绿洲环保协会是我们环境学院的社团,和其他同学一样,感觉加入就是理所应当的。虽然绿洲环保协会听上去给人感觉挺空洞的,确实不像有些社团名字给人的感觉目的很直接,能培养某项兴趣爱好,但是在我加入社团这几年参与了,也见证了绿洲开展的活动,就像刚刚所说的支教,这都是绿洲这个社团给我带来的机会,在这里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所学的专业有了一个更具体的了解。我深深被绿洲的社团理念吸引,另外,绿洲取得的荣誉也非常可观,身处这个集体中,非常有集体荣誉感,也是一件挺开心的事。

A:我们都知道社团和社联有很大的关系,社联是社团联合会,在社联工作是每一个社团人的荣誉,那您加入社团与您后来加入社联有什么关系吗?

星哥:关系太大了,我是社团推荐去的社联,如果当初没加入绿洲这一社团,是不会和社联结缘的。所以加入社团我感到非常开心,从社团里我认识了非常多的人,交到了很多朋友,人际交往圈扩大,也学会了怎样与人打交道,为我在社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在社联里才可以有很强的人际关系,与每一个人都交往的非常开心,所以说社团对我在社联的工作关系太大了。

B:星哥你现在是社联主席,你觉得加入社联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星哥:我觉得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和学院工作接触的人,涉及到的工作不同,所以感觉上也是不同的。就以目前社联大三这些干部来说吧,我觉得他们不管是能力还是思维逻辑方式还是工作能力方面都特别的突出,和他们合作很开心,我一直在向他们学习,社联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一起工作,从他们身上我可以体验到像家人一样的感觉,他们很优秀,非常出色。就拿我在社联这几年来说,与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

A:星哥,您觉得院会与社联的区别是什么呢? 星哥:我觉得院会与社联都是很和谐很温馨的团体,但是这两个团体在各自的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院会的工作大部分是重复性的,而社联的工作比较多变,另外,院会里需要面对的都是本院的同学,大家平时都很熟悉,而社联是个大家庭,我们来自各个学院,在工作中会有更强的发散性思维,因为大家都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工作中更能发现彼此的优点,也更锻炼交际能力。

B:星哥,您现在身兼数职,会不会影响学习呢?

星哥:我觉得学习和工作并不冲突,对那些有工作的学生来说,大家肯定都有工作很忙,熬夜完成作业,或者为了考试努力准备的经历,这就说明我们不是为了工作而放弃学习的,像期末复习阶段,只要认真的复习也是能有很高的成绩的啊。而且期末复习阶段,一般也就接近本学期学生工作的尾声了,我们手里也没那么些工作了。再说工作方面,我觉得大多数人觉得工作占用时间的原因是:比如说当你和别人约好逛个街、看个电影或者周末想回家的时候,恰巧你部门的学长学姐给你布置工作任务了,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工作是个累赘。其实工作真的没有多少,它就是跟咱们原计划干的事儿时间上先后有冲突,才会觉得工作很忙,其实你仔细想想如果你按你工作的时间计的话,一天24个小时,你在一学期能干了完完整整几天的工作。学习和工作并没有什么冲突,工作不会影响学习。合理安排时间,放弃一两次出去玩儿的机会,不管是投入到学习还是到工作中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的。A:星哥,您能和我们说说您未来的规划吗?

星哥:我打算在大三先做好学生工作,再锻炼一下各方面能力,充实大学生活,在大四积累面试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暂时没有考研的打算。因为在大学里我也积攒了很多经验,我在大四的时候会去很多小企业去面试,也不是我想在小企业工作,是因为我想在这里锻炼出自己的表达能力,毕竟大学与社会不同,在大学里表现好不一定可以在社会上表现出色,所以我会积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为自己的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B:星哥,在我们今天采访的最后,您能给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一些寄语吗? 星哥:到学习和工作的时候,该努力就努力,别顾此失彼,不要追求单纯一方面的突出,还是应该两方面均衡发展。合理安排时间,平时多多充实自己,做些有所提升的事儿。了解时事,翻翻好书都是再好不过的了。锻炼自己缺乏的能力、品性比得到某些没什么实质性用处的东西重要多了。其实,可以转换时间考虑一下,假如你现在是大学毕业了,你最后悔你没能具备什么应该具备的,想好你觉得你缺少的,然后开始努力,坚持下去就行了。真心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能在大学里得到自己最需要的,让大学时光过得有意义,更充实。

结束语

非常感谢星哥的耐心回答,您的回答使我们受益匪浅,相信听众朋友也收获了许多

祝星哥工作顺利,社联与学生会都能再创辉煌,祝广台越办越好

感谢记者团记者:李桐王瑶东李响。感谢主播: 这里是天下博客,我是:

篇8:采访稿doc

实现人生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是大学生创业的诱人之处。因此,许多大学生对创业充满憧憬并跃跃欲试。为满足大学生对更多创业信息的渴望,成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本报记者就相关创业问题采访了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建荣。NO.1.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已经接受过12年的基础教育以及4年的专业教育,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因此,大学生创业首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较于其他创业者的优势所在。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创业是一个需长期坚持并努力奋斗的艰难过程。面对成功和胜利时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碰到失败与困难时承受挫折,迎接挑战。这是大多数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但是,具备了心理素质是不够的,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身体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谓身体素质是指体力充沛,思维敏捷。现代的企业经营是复杂而艰苦的,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一种完好状态。没有健康的身体,必然力不从心,难以承担创业重任。NO.2.大学生在创业前应如何做好准备?

大学生创业前应做好明确的创业方向。尽可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广泛收集创业信息,学习并积累经验。认真思考、反复评估、考虑成熟,如何展现出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在确定创业方向后制定详细的市场营销计划,管理的指导、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品牌形象借助以及如何切中市场需求都应认真规划与考虑。最值得一提的是,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充分了解这些政策,有助于走好创业的第一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给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NO.3.大学生创业者应怎样应对创业的失败?

处之泰然,大学生创业者应以平常心面对创业失败,认真反思创业受挫的原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沟通技巧、财务知识是创业所必须兼顾的几个环节,因此,应从多个途径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创业是一个没有退路的过程。失败的个人,唯一的途径是重新开始,在哪里跌倒的,在哪里站起来。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应拥有敢于面对自己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在创业受挫后及时吸取失败教训,并向创业成功人士交流借鉴创业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创业形势,对比其他企业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经营,适时改变自己的营销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NO.4.学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怎样的环境?

篇9:大学老师采访稿

记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

他,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以自身充实的经历演绎了生活的色彩。他就是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

徐雷1982年出生,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在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并于2012年获得四川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徐雷博士目前主要从事管理经济学、系统科学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勤奋与好学使他在来校工作的两年时间内,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师生的各方面认可,成长为一名年轻的系主任。

时间都去哪儿了

“科研重在创新,创新有别于创造,但也都需要一个综合集成、持续循序探索的过程。”认真的眼神,诠释出徐雷对于科研工作的执着。

“我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导师是川大的徐玖平教授。徐教授身为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在学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教研室里还是长期留下他不倦的身影。”导师的言传身教,也使徐雷博士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交给了科研。“记得去年春节期间,在万家灯火的夜晚,徐教授仍坚守在教研室,与我们一同讨论学术问题。”回想当时的情形,徐雷至今印象深刻。

如何对待科研,怎样管理业余时间,徐雷有他自己的体会。“工作保持节奏,也需要感知生活的乐趣,不把科研当作一件枯燥的事务性工作来看待。钱学森曾说过,科学与艺术是共鸣的。在平日,我也喜欢画画素描,听听音乐,也坚持跑步健身。我真切体会到,身心的愉悦能使人心态平和、精力充沛,也是工作、生活、学习的有力保障。”

徐雷博士不断探索、追求学术的精神,也使他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他曾以主研身份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目前主持纵向科研课题四项,参与撰写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包括SCI检索论文在内学术论文十余篇。微信红包引发的思考

初登讲台时的徐雷,与其他年轻老师一样,紧张过,懵懂过。善于学习、时常反思的他,很快也找到了教学的感觉。

“我发现,教学能力突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们讲课都生动有趣,注重案例互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在向前辈请教、学习总结之后,徐雷对教学也有了自身的感悟。他重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出问题后并不简单地讲解答案,而是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电子商务专业尤其注重创新。很多同学都知道2014年新春的微信红包活动,但却少有主动分析其零成本获取海量支付用户的优秀营销创新。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一个用户的角色转换到客观的专业视角,逐渐培养专业化的理性思维。”在这样的教学启迪下,学生更多地开始主动去发现和探析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又如,阿里巴巴即将推出的新支付业务“空付”。“此项业务将使支付宝从网络成功延伸至实体买卖,其中的商业模式如何,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徐老师提出这些问题后,让学生们课余收集资料,思考后展开讨论,再作点评。“点评时,我会分析其中的优缺点,补充问题,解答疑问。在这个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索有时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涌现出许多创新思考。”

逐渐地,学生们加深了专业兴趣,并积极参与多项比赛。2014年初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

创新应用大赛中,徐雷老师指导的Stay Real学生团队,在与各高校团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总决赛网络商务应用创新一等奖和邮储银行网银手拉手全国优秀团队称号。

在担任副系主任后,徐雷老师广泛征询意见,改革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大纲,根据专业面向的行业分工,从课程设计上划分专业方向。围绕必修的主干课程,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性辅助课程,并调配开课时间,引导学生选择方向。针对行业需求,适当增加了如营销学、商务统计分析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以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使课程建设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感。师生眼中的“励志哥”

“要注重专业知识和通识才能的平衡,客观剖析自己,反思和改正,适应环境,而不是等待环境来适应自己。”除专业授课外,徐雷老师每年都要为全系新生与毕业生开设“谈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专题讲座,增进学生专业认知,端正态度,激发自信。

他常与学生分享自身体会:学习是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要锻炼身体,学会控制情绪,保持阳光的心态。他鼓励同学们多阅读,深思考,逐步做到自信、自立、自知、自省、自强。

徐雷老师传递的正能量也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学院党委书记李雪玫说到:“徐雷老师阳光、积极,思想上进,给人一种正面的能量,这也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工作上,他从不推脱,主动参加各项组织活动,集体荣誉感很强,事情交给他都很放心。”“我们第一次成立团队参加全国专业比赛,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徐老师非常细致地指导我们,尽心帮助我们,不断鼓励大家。”经济与贸易学院Stay Real团队获奖学生代表黄婧月言语中饱含对徐老师的感激之情。

上一篇:农业技术经济学论文下一篇:铜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