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文献与安全

2024-05-01

论地方文献与安全(精选6篇)

篇1:论地方文献与安全

论地方文献与样本安全

“地方文献”概念中对地方文献范围的划定是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广义的地方文献指满足下列任一条件的文献资料:①内容涉及本地方的文献资料;②本地(包括客籍寓居)人士的著述;③本地出版物。狭义的地方文献仅指满足上述第一个条件的文献资料。主张使用狭义概念的,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金沛霖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中认为:“地方人士著作和地方出版物,内容上无地方特色的,则不应作为地方文献处理”,理由是“便于更好地进行典藏、加工和利用”(见该书第2页)。骆伟《论地方文献》一文中在论及地方文献的范围时认为:“地方文献收藏应有重点”,“应围绕地方内容这一点决定取舍,否则将造成逻辑概念与实践工作的混乱”。(见《中国图书馆事业二十年》P1717―1718)都较有代表性。使用狭义的“地方文献”概念,强调的是地方文献内容的开发、利用,为地方建设服务。另外,使用广义“地方文献”概念的,往往也只是从“本地出版物和地方人士著述从某个侧面反映地方信息”这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并没有考虑地方文献工作对地方出版物样本不散失的安全性所承担的责任。

公共图书馆“藏用关系”上强调“用”的.同时,应考虑到这样两个问题:①对需求(“用”即满足社会需求)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图书馆所满足的需求既是现实的也应是未来的,而社会未来的需求,我们现在无法把握。②地方文献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具有特殊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除了担负征集、保存和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职能外,同时还承担保证我国图书样本的安全、防止任何一种文献资料散失的职责。也就是特别强调“藏”的职能。

目前国内每年正式出版的图书在10万种以上,报刊1万种以上,即使有完善的图书呈缴制度,靠国家版本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单级单独完成它们的征集、保存任务,即使从馆舍面积的角度讲,也存在困难。而散布各省、市、县甚至乡、村的内部出版物和个人印刷品更是无法统计,这个量应是相当庞大的,而跨地区征集又极为困难。仅靠国家一级的收存,从漫长时期和国家文献整体的角度讲,其安全性和完整性会大大降低。所以,尽管整个社会的图书管理与流通机制日益完善,但图书散失的危险性依然时刻存在。从事过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就知道,本地的一种发行量小的出版物,又特别是内部出版物和个人自费的出版物、印刷品,一二十年之后就很难再征集到,可能散失不存。这种危险性,我们各级公共图书馆,又特别是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应该意识到。

无论图书馆服务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保存文献(亦即“藏”)仍然是图书馆的天职。如果公共图书馆不主动承担起保证我国图书样本整体安全的职责,把那些内容上与本地方无关的非主流出版物排斥在征集和保存范围之外,那么这一部分文献就很难有其它任何机构对其不散失的安全性负责(博物馆和档案馆一般并不承担这方面的职责),样本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极有散失的危险。那么,我们文化和历史中许多边缘性或潜流性的文献就有可能遗失不存。我国是历史大国,自古有珍视文献的传统,我们不应简单地从内容上判断文献目前的有用或无用、有关或无关,而应从文化积淀和历史构建的角度去看待文献的征集、保存工作。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已经设立了省、市、县三级地方文献征集、保存机制,对我国各地图书样本进行多级、分散地征集和保存。如果把这个机制下征集和保存的文献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符合广义地方文献条件的图书资料,必将大大提高我国文献整体样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各地各级公共图书馆而言,这也应是工作重点之一。

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使用广义的“地方文献”概念,强调地方文献样本安全的问题,对指导地方文献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如在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中坚持“求全”的原则,特别是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对本地区满足广义条件的所有出版、印刷物尽量做到征收无遗,既有这个必要,也有这个可能。又如在地方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要首先照顾样本的安全,在处理地方文献的“藏用”关系时,应考虑到“将来之用”或“无用之用”。再如在地方文献书库设置、布局,在防火、防盗、防损等安全问题上,都应有一个着重的安排。

各地公共图书馆保证了各自区域范围内样本图书的安全性,从而也就多级的保证国家所有文献的样本安全性。同时也就支持了所有公共图书馆在“藏用”关系中从“藏”中解放出来,放开手脚,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文献的复制与传递已越来越便捷,只要在保证了各区域样本的全面的安全、在完成了图书馆联合与资源共享的格局之后,一个公共图书馆全面而安全的资源格局就完成了。

〔出处〕 图书馆界 (1)

篇2:论地方文献与安全

[摘要]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角度系统论述了地方文献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分析了地方文献对地方经济的作用,并对做好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举措进行了归纳性的总结。

地方文献是以区域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科技诸方面的全体情况,是地区发展的缩影。我国幅原辽阔,地域广大,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物产资源、风土人情及工农业发展和历史环境的递嬗不同,从而形成了在内容上各具特点,涉及不同地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众多的“地方文献”。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地方文献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己得到各地政府部门与图书馆文献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一、地方文献的经济价值

地方文献内容广泛,既可纵观千年,又可横陈百科,集古今科学成果之大成。它上及天文,下及地理,旁及社会、人文诸事物的历史与现状。“记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分野;记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记;记经济则有户口、田赋、关税;记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奇观、祥异;记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在浩如烟海的地方文献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供我们去开发利用。从经济角度来说,地方文献可供开发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1.自然资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资源是指大自然客观具备的特定区域内可供利用的原始资源,在地方文献中大量记载着前人对生活于其间的“一方水土”的客观认识,其中有许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1记载了丰富的矿藏资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有许多在地方文献中都曾有记载,有的还标明可待开采的矿藏品位和储量以及历代开采经过,为国家和地方工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例如:我国的煤矿,不仅储量大、品种齐全,而且分布面广,地方文献对煤炭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可为地质普查和勘探开采作参考。又如:《玉门县志》记载当地农民用“石脂水”点灯照明,这是当地关于石油资源的原始记载。四川《荣县志》、辽宁《抚顺县志》也都有关于石油的历史记载,为我们对石油开发开采提供了依据。

1、2记载了众多的动物资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己发现鸟类1166种,兽类414种,两栖类200种,爬行类300种。这些野生动物不仅可供人观赏,更能提供大量毛、羽、皮、肉、脂和贵重的动物药材,对科学研究和发展畜牧业有很大价值。其中绝大多数在地方文献有所反映。如《岭表录异》一书专门记载了南国珍奇的鸟兽虫鱼和奇异花草。目前不少地方根据地方文献的提示,找到了鳗鱼、双脊鲤鱼、六腿蝎子等名贵土特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生财之道。

1、3记载了繁茂的植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3多种。我们还有不少名贵的药用植物,汉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著录药物1892种。如长白山的人参、西藏的红花、宁夏的枸杞、云贵的三七等,都是珍贵的药物,这些都是当地发展地方经济的独有资源,开发利用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4记载了秀丽的山水风光。我国山水秀丽,育无数的名山大川。五岳自古名闻遐尔,五岳之外,尚有许多名山,同样美不胜收。如;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嵋山、山东的崂山、湖南的湘西奇峰以及广东的罗浮山、西樵山等,这些秀丽风光在《天下名山胜概记》、《海内奇观》、《崂山名胜记》、《黄山纪胜》、《洞庭湖志》、《羊城古钞》等地方文献中都有专门的记载。整理开发这些文献资源,为旅游事业服务,近年来己得到各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并成为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2.人文资源

人是构成一地区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建设开发地区的主要力量。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从事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大量的劳动成果。这些人类改造自然的心得与成果统称为人文资源。地方文献中可供开发的经济类人文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记载了独特的地方工艺和生产技术。在长期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类利用特定地区提供的特有资源,进行了许多发明创造。这些地方手工艺,有的已经失传,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如:江苏宜兴地区地方矿产资源中,有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是制作紫砂陶的主要原料,宜兴历史上出现许多著名紫砂艺人,如:供春、时大彬、陈鸣远等,《阳羡名陶录》、《宜兴县志》等地方文献对此记载详备。民国期间,鼎蜀山一带居民,几乎“家家制坯,户户捶泥”,宣兴地方政府鉴于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把当地紫砂工艺者组织起来,于1956年成立了宜兴陶瓷公司,使传统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涌现出了顾景舟、吕尧臣、蒋蓉等新一代工艺大师。如今宜兴紫砂名扬中外,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2记载了地方名特产和地方名牌。各地区自然状况的差异导致物产各异,有些地方特产经过长时间历史的考验,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地方名牌,在市场经济中产生名牌效应,成为当地独有的资源优势。如《续修盐城县志》记载“伍佑之醉螺,尤远近所称焉”。伍佑镇以此作为地方特色产品,成立了盐城市伍佑食品厂,所生产的“双花牌”醉螺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牌,成为外地游客到盐城的首选礼品。他如“无锡泥人”、高邮“双黄蛋”、南通“西亭脆饼”等地方名特产均在地方文献中有着确切记载。

2.3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杰出人物因为对人类社会和地方发展作出过特殊贡献而得以青史留名,对于他们的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来说,杰出人物的知名度以及与他们相关的文物古迹,是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可供开发的经济资源。有时甚至连名人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和涉及到的事物,因为家喻户晓,也能产生如名牌效应般的经济效益。如:鲁迅先主的故乡绍兴,两家企业为争夺“咸亨酒店”的注册商标,不借对簿公堂,一个个体工商者仅仅因为抢先一步注册了“孔乙己”商标,而成为成功的经营者,每天出售的“孔乙己”牌茴香豆供不应绝。又如,江苏是个名人辈出的省份,各级政府对历史人物及其相关的文物古迹相当重视,南通有“张骞纪念馆”、金坛有“段玉裁纪念馆”、兴化有“郑板桥纪念馆”、高邮有“王念孙王引之纪念馆”、泰州有“梅兰芳纪念馆”……这些场馆,一方面可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素材,另一方面也己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极大地提高了地方知名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吸引外资投资建设,扩大地方经济开发与交流。

二、地方文献对地方经济的作用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地区的各种自然、人文、历史等具体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得记录某一地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地方文献,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为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文献是区域性经济建设系统的史料来源和决策依据,特别是地方文献中的地方史志,它以全见长,以实独尊,既着笔于一方经济社会活动规律的揭示,又注重一方人事、环境、民俗风情的勾勒,突出事物变化起伏规律以及失败教训的.记载,因此,在地方性经济发展的总体决策和改革中,就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如:广东潮州市政府在制定潮州的经济发展规划时,认真查阅当地的地方文献,从中了解到潮州这个古城矿藏资源较贫乏,不宜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但潮州有很多名特产和传统的工艺技术,而且又是历史名城,因而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这一特定情况,把重点放在发展传统的手工业和经济作物上,并重修开元寺和“湘子桥”等名胜古迹,发展地方旅游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适合地方发展的道路。

2.为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地方文献所记录的文字多为编纂者耳闻目睹,或实地调查采访的原始材料,所以,一般来说地方文献的可靠性比较高,特别是其中的矿藏、物产、地质变迁、自然灾害、气候、水利、人口等有关经济发展的资料大多为原始记录。借鉴于这些原始资料,有关部门从事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时,可以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如:安徽省马鞍山市1960年在缺乏水文、地质资料的情况下,兴建沿江码头,到1983年码头塌陷,使第二期建港作业沉入江底,后来为调查这一事故才查阅了有关文献,终于在地方文献中查明这一地段及明清时的沙洲,如果事前能及时查阅一下地方文献,这一重大经济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又如: 1983年湖南省政府决定重修岳阳楼,湖南图书馆工作人员向岳阳楼修复办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岳阳县志》、《岳州府志》,并且从县志中查到该地区近三百年来未发生过强烈地震,从而修改了修复办最初所作要防七级地震的修复方案,为国家节约资金200余万元。

3.为地方政府发掘经济资源,拓宽致富途径提供信息服务。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对地方经济资源的深层次挖掘,由于历次社会的动荡和历史的变迁,有一些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传统作物、传统产业,今天己鲜为人知。积极从丰富多彩的地方文献中发掘经济信息,是地方经济拓宽致富门径的一个可行之道。如:山东枣庄市齐材区北庆公社过去出产一种能咬人的怪树,被视为“不祥之物”,砍伐殆尽。1981年当地政府从地方文献中查出这是当地古来就有的一种优质漆树,经精心培育,现己发展到20多万株,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财源。又如:江苏省常熟市有一座“鳗鱼桥”,据地方文献记载,长江鳗鱼每年按季节到桥下产卵,故名“鳗鱼桥”。地方政府据此信息,及时组织打捞培养,所产鳗鱼远销日本等国,为地方上换取了大量的外汇。

总之,地方文献因为其蕴含的经济价值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看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作用不是单方面的,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地方改革风云人物的出现,反过来又为地方文献的编撰提供最新的数据和新鲜可靠的原始素材。没有了地方文献做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参照的标识和文献基础,会多走许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没有了地方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地方文献同样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生命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三、做好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举措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地方文献种类繁多,内容庞杂,要从中发掘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无异沙中淘金,难免挂一漏万。各地方图书馆是地方文献最为集中的地方,做好地方文献的服务工作便成为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1.地方文献的收藏要有重点,体现地方特色。地方文献中的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除要全面收藏外,还要考虑到各地方的资源优势不同,人文情况各异,所以在文献收藏上又要有各自的重点。如:广东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又是祖国的南大门,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所以华侨、外贸通商和热带、亚热带作物应作为其收藏重点。其他如上海的工业、外贸;陕西的名胜古迹;东北的矿藏。重工业……都可以作为各自的收藏重点。有重点的地方文献收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有特色的地方经济。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反而会削弱地方文献应有的作用。

2.编辑地方文献书目资料。地方文献书目在研究开发地区自然资源,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发掘有地区特色产品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建国以来,各地图书馆都十分注意编制地方文献书目,如甘肃省图书馆在建国初的十年中就编制西北地方文献书目53种;六十年代东北三省省馆合编《东北地区农业历史文献联合目录》,八十年代又编制了《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改革开放以后,各馆尤其注意编制地方资源和经济领域方面的书目资料,如甘肃、辽宁、山东等省馆都曾编过农业书目、矿产书目、土特产书目等。有的馆还编了名胜古迹书目资料,目的是为发展旅游业和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将收集的地方文献数据资料输入电脑,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由计算机进行存贮和检索,这是现代技术应用到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中的一顶新举措,也是地方文献情报化的一种体现。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在全国率先试验建立了“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子系统”,该数据库总体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检查迅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后,只要有条件的图书馆都应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这是存贮、检索、利用地方文献的有效工具,也是我们服务工作准确、快捷、方便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地方文献作为一乡一地风土人情最为系统全面的记载,是地方经济过去发展轨迹的如实记录,也是地方经济今后赖以继续发展的文献基础、决策依据和重要的信息来源,每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地方的文献工作者都应努力做好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地方。

参考文献:

1、骆 伟 论地方文献 广东图书馆学刊 1988.(3)

2、林小玲 开发古籍文献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图书馆学研究 1995.(3)

3、梁小平试论利用古文献为现代经济服务 图书馆论坛 .(3)

4、骆 伟 论地方文献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广东图书馆学刊 1989.(2)

篇3:论地方文献与安全

关键词:中亚一流大学,西部高校,国家利益,教育安全,国际交往功能,和谐中亚

一、中亚一流大学战略:中亚教育经济圈构想提出的顶层设计

中亚是一个区域概念,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具有世界第三大石油能源资源和欧亚大陆中心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毗邻我国西北地区,许多民族都在此跨国而居。长期以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往合作。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国际交往功能,拓展国家在中亚地区的对外战略,不仅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交往、科技交流、跨国人才流动、社会稳定,以及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而且对于实现国家利益与教育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西部地域辽阔、多民族聚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97年,新疆地区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新疆大学被纳入国家“211工程”予以重点建设。其建设目标之一就是“中亚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大学。随后,新疆大学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2000年,新疆大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大学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新疆大学在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形成了建设“中亚一流大学”的思想。2004年,国家对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实行教育部与新疆自治区“区部共建”。基于西部高校在“科教兴国”中的区域战略地位和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于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需要,国家明确指出,要重点建设好新疆大学,将其建成国内先进、中亚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新疆大学据此明确了学校发展战略:到2010年建成特色鲜明、整体办学实力居于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较高水平、在中亚地区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到2024年(建校100周年),力争把新疆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先进、中亚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中亚一流大学”的战略构想就此提出,这一战略构想既是新疆大学战略地位的要求体现,同时在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作为西部区域个案,具有深刻意义。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延伸。我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地处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枢纽位置,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往已成为地方政府“东联西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中亚经济圈作为经济学家、政府、企业界振兴地方经济的有力构想,并在近一个时期的交往实践中形成。近年来,中亚国家同我国的高等教育交流极为频繁,教育文化往来与合作日益紧密。哈萨克斯坦有关高校和中国新疆大学一直互派访问学者。新疆大学业已确立在未来5~20年内建成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乃至中亚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进而提出“中亚教育经济圈”战略构想,1即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区域领域,通过形成并实践“中亚一流大学”这一国际视野下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以文化塑造的方式推出“中亚教育交往模式”,打造中国西部中亚优质教育资源中心、教育科研合作中心,构建中国西部在中亚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制高点,从而在国家对外战略中充分发挥地方大学的科技文化辐射作用,以及在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方面的政治影响力和睦邻友好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交往中拓展国家发展空间和安全空间,实现国家利益与教育安全。

二、国家利益与教育安全:基于教育文化战略的“中亚教育经济圈”构建

中国西部地区处于复杂重要的国际环境中。中亚五国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由于其重要的政治地缘战略地位和国际能源区域中的重要地位,中亚成为美国、欧洲、俄罗斯等西方国家在该地区争夺影响力的目标。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战略定位大大提升,对中亚展开了全面渗透:在军事上实现长期军事存在;在经济上加强经济影响力和能源争夺;在政治上开展以经济援助为重点的“颜色革命”,“民主改造后苏联空间”。中亚已成为国际关系的热点地区之一。2

同时,中亚地区具有很多不稳定因素。由于独立后经济社会的剧烈转型以及历史形成的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民族矛盾重重、宗教极端主义活跃、经济生活倒退,尤其是西方大国的战略争夺,给政治经济社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对区域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中亚地区的稳定、安全,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中亚五国是我国近邻,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我国新疆地区接壤,边界线长达3000多公里。作为中国西部近邻,在安全、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等方面,中亚与中国利害相关。可以肯定的是,中亚国家的内部稳定有利于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中亚地区在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格局中具有战略地位。面对周边日趋复杂的形势,西部在全国发展和稳定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西部地方高校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作为,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区域格局变迁及中国在这种变迁格局中的地位变化的直接结果。在对中亚五国政策的战略中,中国历来十分关注中亚地区的稳定问题,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该地区保持着密切关系,合作范围已扩展到教育领域。伴随中亚地区政治格局和能源地缘国际战略地位的提升,毗邻中亚国家的中国西部在国家战略中越来越凸现出国际交往与教育安全意义。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如何推动软实力的培育与建设,无疑应是中国对外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软实力的培育与建设中,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辐射力是教育文化的重要功能。3一个不具备文化号召力的教育区域,不可能在更广泛的国际国内领域发挥影响力。文化交往,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教育文化输出和交往是较政治、经济交往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

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国际交往功能,西部高校的国际交往是发挥文化作用的重要渠道。中亚教育经济圈战略,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文化战略延伸。西部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国家地缘特征,在经济上,突显出在21世纪国家发展中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在政治上,突显出国家安全方面的区域特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格局中,中国提出和平崛起,积极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从中国中亚战略的文化考量,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育文化战略对发挥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显得十分重要。重视对外战略中文化的作用,可以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增强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力,获得更广泛的世界认同,进而确保国家对外战略目标的实现。

基于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中亚教育经济圈的建构对中国国家利益和教育安全的影响,更在于发挥政治影响和国际影响力。政治意义是中亚教育经济圈建构的核心价值,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治理想,都以加强友好关系,推动中国对外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归依,是新时期国际合作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体现。中国文化战略在非洲和拉美的成功实践,也启示我们重视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和谐中亚构建中的重要文化交往功能。根据国家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研究构建“中亚教育经济圈”,把教育安全纳入国家西部发展战略之中,不仅为高等教育研究开拓了教育安全领域,同时,也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国家利益与教育安全,将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使教育战略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在西部地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西部地方高校也将肩负起新的使命,催生和发挥地方高校在国家战略中新的发展极,并展现巨大的活力。

三、中亚教育经济圈构建的可行性

区域化,是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加强,亚洲地区国家间已经形成影响较大的西亚、东南亚、南亚、东北亚、东亚合作区域。

在地缘关系上,中国西部与中亚国家同处于欧亚大陆中心,地理位置近,直接交流方便;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民风相似。而且中国西部一些民族和中亚国家的民族同源,有利于双方感情的交流,便于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有利于国家之间建立和巩固长久的友好关系,形成中亚教育经济圈的天然纽带。

在区域关系上,中国西部与中亚地区具有教育科技文化交往的友好传统。新疆大学前身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培养俄文翻译和法政人才。其办学特色以国际教育发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与前苏联中亚国家就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新疆工学院前身新疆冶金学院,就是前苏联与我国在新疆合作办学的成果。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重点发展了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交往交流,与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交往传统上,中亚经济圈的形成奠定了中亚教育经济圈的基石。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处亚欧腹部,是继北美经济圈、欧盟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圈后的全球第四大经济圈——中西南亚经济圈的重心区。中亚诸国“缘西中国经济带”与中国新疆乃至中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中亚经济圈”,已经形成广泛的经济合作交往,对于中亚教育经济圈的建构具有基础作用。

从中亚区域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哈萨克斯坦是五国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教育基础较好。乌孜别克斯坦是五国中教育最发达的国家。1920年,列宁曾亲自签署法令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今天的塔什干大学,也是中亚地区第一所大学,后来发展为前苏联时期中亚地区的两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对整个中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居于平均水平,在中亚地区总体具有一定优势。而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具有前苏联良好的科技发展传统优势,在重工业、核物理、航天工业、矿产开采、金属冶炼、尖端军事工业等方面具有高端学科优势,与我国西部高校具有学科互补性。

从国际教育视野看,中亚国家积极拓展国际教育交往合作。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希腊等国家教育机构都建立了密切联系,同世界许多国家大学、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而紧密的合作与交流。近年来,中亚教育改革整体上呈现出以“共同教育空间”为特点的新走向,在教育发展中构建中亚区域跨国教育共同体。和谐中亚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使命。目前我国对中亚地区教育发展关注不足,而实质性的、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合作尚待开展。以“中亚一流大学”建设为发展极的中亚教育经济圈构建的有效性在于搭建中国-中亚区域合作交流平台,发挥重要的交往实践价值。

四、中亚教育经济圈的构建策略

(一)稳疆兴疆,服务社会稳定和区域新型工业化

在中亚教育经济圈构建中,西部高校首先要充分发挥社会安定与教育安全的首要职能。西部高校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的特征。新疆具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与宗教极端势力活动活跃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股势力”更是向新疆高校渗透,将发展重点定位于在校青年大学生,同我争夺接班人。在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北约东扩等国际背景下,从国家安全及反恐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出发,教育安全成为新疆高等教育的首要政治目标。在相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新疆高等教育关系边疆稳定及国家安危,事关新疆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疆高等教育就是以教稳疆、以教兴疆、兴教安疆的教育事业。

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是西部高校在中亚教育经济圈构建中的重要职能。在国家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目标中,高等教育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西部“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要求将知识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知识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要求高等院校担负起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的重任。西部高校的发展必须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要,主动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大力提升学校为新型工业化服务的办学能力,努力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促进地方经济振兴与社会繁荣。

(二)“以我为主”,积极拓展国际交往职能,构建和谐中亚

国家交往职能是西部高校走向国际化,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对外职能。中国西部高校在和谐中亚构建中的作为,对于国家利益的实现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西部高校要充分发挥在中亚地区政治上的影响力,“以我为主”,有效发挥国际交往职能,推进中国同中亚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构建和谐中亚。通过建设我国西部中亚一流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科技领域等方面与中亚的合作铺平道路。

首先,突出高校发展的“中亚视野”。西部高校拥有其它内地高校所不具备的地缘优势,这为观察、研究中亚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科技发展提供了平台。西部高校在学术发展的国际化定位中应突出“中亚视野”,加强中亚国家问题的研究,确定面向中亚研究的学术发展目标,形成中亚研究学术平台。

其次,加强教育文化交流,建立一个交往实践平台。加强国家的宏观指导和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国家、地方、高校联合,广泛开展对外教育文化交流。加强留学生教育规划与建设,使中国西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推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上新台阶。

再次,建立中亚政策咨询服务机制,有效服务国家与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以中亚五国为重点,关注俄罗斯与美国、欧洲在本地区的影响与作为,积极发展同俄罗斯的交往,延伸和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合作。加强对美国、俄罗斯、欧洲国家的中亚政策研究,把握中亚社会变迁及经济政治走向,通过学术创新团队与决策部门的有效互动,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而从根本上推进中亚的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

最后,充分依托国家支持,推进地方高等教育国际化。西部高等教育的区域特殊地位和多重使命,使其国际化肩负着区域经济、政治、教育发展的多重功能,是确保国家经济利益、教育安全,发挥政治影响的重要途径。西部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和中央政府在推动西部高等教育事业中对西部地方高校的全方位支持,依托对口支援高校的区部共建、民委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手拉手”、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以及“援疆学科计划”等,深化高等教育的国际交往功能,为实现国内知名、中亚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中亚区域教育合作研究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睦邻友好政策不仅仅局限于重视建立安全和政治领域的多边合作,开展教育、科技合作及文化和青年交流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教育合作协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内容,包括交流各方国家教育改革经验和信息、支持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促进各方国家教育机构科研教学工作者在科研实践、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与相互交流,学历证书互认以及学生社团之间的合作等。这一框架为中亚区域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国家对外教育政策依据。从而为西部地区与中亚各国相关领域的科学、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升了合作空间。

第一,加强中亚国际关系研究,在向西开放的过程中,积极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拓展,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推进中亚区域合作研究,服务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教育合作协定》的推进及相关决策领域。

第二,加强中亚区域教育合作研究,进一步探索教育领域多边合作的具体领域以及各层面合作机制的务实建设,有效服务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从而通过深化教育合作交往,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增强上海合作组织的人文因素和社会基础,提升该组织国际影响,发展和巩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和合作关系。

第三,在新亚欧大陆桥铁路沿线、跨国能源资源产业集群和国际旅游产业集群等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增长极的国际合作机制层面,开展中国与中亚周边国家跨国区域合作研究,服务于上海合作组织以及欧亚经济共同体、亚洲开发银行、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等,推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区域合作的有效模式形成,为国家在中亚区域经济、安全、教育文化合作及产业咨询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和信息支持,从而促动中国-中亚区域发展与安定。

(责任编辑:王占军)

参考文献

[1].王振权.中亚五国共同教育空间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6,(9):62.

[2].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

篇4:论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与防范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财政制度;风险机制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46-02

财政风险是指国家财政不能正常履行自身职能的可能性。而地方财政风险即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发生财政资金损失或正常支出困难,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政府基本功能严重失调的可能性,即政府无力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公共产品,以及对法律所规定的政府支付责任大规模违约的可能性。

一、我国的地方财政与债务方面存在的隐患

一方面,由于我国地方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上级政府集中征收了成本较低和较大的税种,同时地方政府没有权利发行地方公债。另一方面,政府在税收方面对农民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导致了财政赤字一年一年递增。从而使地方财政存在诸多隐忧:

1.财政的在诸多隐忧缺陷地方财政收支失衡

据资料显示,2009年度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元,全国财政支出执行初步统计数为75874亿元,财政赤字约为7397亿元.。而业界有预测称2010年我国财政赤字将达万亿。财政赤字的增加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却也有一定的财政风险。

2.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县乡一级的财政困难状况日益突出,教育投入不足

地方财政困难中隐含着财政风险,特别是县乡一级财政困难包含着隐忍已久的风险。县乡财政困难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缺口加大,以及由此引起的财政运行困难。同时,财政在农村教育投入上长期不足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偏低,城乡间的教育差异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3.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

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融资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为实现一定政策目标,通过信用形式对所进行的资筹集和投放活动。它不仅具有投融资的一般功能,而且在运作中体现着政府鲜明的政策性,加之,地方政府不健全的投融资政策,造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

二、地方财政风险问题的负面影响

1.地方财政风险恶化导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的地区和各预算级次之间具有不平衡性,地区差距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地方财政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性,扩大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和教育差距。

2.地方财政风险恶化导致政府投融资能力下降

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投入资金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和借款是投资的主要来源,这两种筹资手段都存在风险,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有时甚至会对地方财政产生致命性打击。一旦地方财政风险恶化,财政长期陷入被动投资地位不能自拔,从而给政府投资能力带来消极影响。

三、化解地方财政的具体建议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还需采取一系列政策:

1.完善财政制度和税收制度

化解财政困难与防范财政风险首先应调整地方财政体制,不但要着眼于地方财政解困,更要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角度进行。首先,是要完善分税制,构建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建立地方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通过法律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最后,完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转移支付的责任。

2.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转移支付的覆盖面。坚持依法治税,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加强信息交流,搞好税源监控。实行涉税信息共享,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涉税信息传递渠道,以便财税部门更好地监控税源,加强征管加强公共支出管理,推行绩效预算,建立效率财政。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压缩不必要的支出,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的向导和带动作用,从而提高财政利用效率。

3.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编制政府财政风险预算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地放宽地方发行公债的权力,用法律明确地方对公债的偿还责任,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发行公债的监督,建立完善的地方公债监督机制。编制政府财政风险预算。建立起地方政府公债相应的预、决算编报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对于可量化的政府债务,应进入政府的预算安排。

4.完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

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改变以往过度依赖对外借款的失衡融资结构,建立集中的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体制,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首先,建立法制体系,实行法制化管理。在国家财政法规和地方性法律规章里对地方政府融资给予明确的权限和范围规定,对地方财政融资来源、投资使用范围、管理和偿还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次,税收、利率优惠政策。国家在保证国债优先的情况下,扶持地方公债。最后,严格地方财政融资审批制度。建立起地方财政融资相应的预、决算编报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融资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从宏观上进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综上所述,我国应该加强地方财政风险防范,不断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充分保证地方财政经济的平稳运行。

[1]陈少克.县乡财政困难、财政风险与财政体制调整[J]:地方财政研究.2007.6/第6期.

[2]韩瑞,章爱民.地方财政风险成因与防范[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3]李晋宇,宋立根.构建财政监督精细化管理模式[J]:财政监督.2010/2.

[4]陈穗红.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与风险防范[J]:今日中国论.2006//9.

[5]吕沛.浅析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J]:今日南国.2009/4.

[6]王陆迪,许正中.我国地方财政风险防范及其化解[J]:江西社会科学2009/6.

先小婧,西南财经大学,专业:税收学,硕士。

篇5:浅论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凡是反映某地区自然、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人物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资料,无论是文字、录像、照片、录音以及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均应视为地方文献$ 可见地方文献范围广泛得很。此外还有散见于其他文献中涉及当地内容的文献资料,如历史档案、考古报告、当世人物身经目睹之笔记、关于本地的社会及自然的调查研究报告和内部出版物等。分散性给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2 开发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标准不规范

地方文献的开发工作目前仍以手工为主,计算机的普及率不高,限于做浅层次的`加工处理,信息产品质量不高,利用率低;形式以卡片式和书本式常见;文献开发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著录标准不统一,因此难以适应当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使用,降低了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2.3 缺乏开发利用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资源是图书馆众多资源的核心,而文献开发需要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从事地方文献开发的工作人员除应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相当的历史知识,特别要熟悉本地区的自然及人文发展史。鉴别地方文献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及真伪度,确定作者的社会历史地位,弄清文献的来源、版本形态及流传过程和新版地方文献的出版状况、索取途径,自编检索工具等业务,均须具有专门知识和把握能力的专家性人才。此外,随着高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要求开发人员及时补充以信息处理、计算机、通讯技术三位一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能以及一二门外语知识。然而,这样的人才目前实在匮乏。

3 开发地方文献应采取的对策

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而最终有赖于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转变观念,树立信息产品是商品、信息创造价值的新观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研制具有特色的地方文献信息产品。

3.1面向社会,做好基础产品的开发

地方文献资源大多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在研究人和社会现象时,需要查阅研究某一时期内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对文献的依赖性很强。然而,让研究者用大量时间去查阅文献,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图书馆应首先开发地方文献的基础产品,如书目、文摘和索引,为研究者获取所需文献信息提供基本保障。目前,图书馆编制的地方文献书目,均以地区、分类、年代三种方法作为编排主线。为弥补这三种方法的不

足,应编制相应的辅助索引,以便提高检索效率。天津图书馆曾联合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单位,编辑出版《天津地方史资料联合目录》和《馆藏建国前天津地方文献提要目录》,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建议编制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以及政治、军事、经济、教育、风俗、古迹等专题资料索引,供不同需求的研究者使用。

3.2 瞄准市场热点研制专题信息产品

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参考咨询工作相结合。在某一时期,用户在咨询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检索主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关注的研究热点。图书馆可据此编制专题索引和专题文摘。文摘的编写,应以报道性文摘为主。同时,可围绕特定的地方文献编制专题索引,如天津图书馆编制的《益世报分类索引》和《人物形象资料索引》,就是将不同年代的文献按照不同的主题归类、编排而成的,既为读者检索专题文献提供了便利,又为数据库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3.3 开发深层次信息产品

地方文献是该地区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历史记录,对了解过去、指导现在、预测未来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在立项开发上应立足于长远。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项目,进而对馆藏文献进行鉴别、筛选、分析、研究,加工成综述、专题信息调研、研究报告之类的信息产品。首都图书馆编制的 《天桥地区历史资料汇编》和 《元大都历史文化资料汇编》,吉林省图书馆编制的 《东北市县沿革及地名由来》等,分别被赞誉为 “符合用户需求的情报产品,而不是一次文献的简单堆积”。这种附加值较高的信息产品,无疑有助于知识信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4 开发网络化产品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为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当今对图书馆的评价标准已转向主要看能否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文献信息服务,尤其是网上的服务。因此,在地方文献的开发上,要把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即图书馆最具特色的数据库)摆在首位。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手段要多样化,除分类、主题检索途径外,应具有关键字或词检索功能,能支持模糊检索。借助数据库的建设和

信息产品的开发,使信息升值,并且利用高速网络,加快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传播速度,扩大信息产品的服务面,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

篇6:论地方文献与安全

摘 要:本文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并对开发前景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04-0089-02

上一篇:红绿灯教案一下一篇:经典运动会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