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情满园

2024-04-18

月到中秋情满园(共15篇)

篇1:月到中秋情满园

月到中秋情满园

又是一年中秋节,在这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送出了我最为真挚的祝福也收到了最为真挚的祝福。玩儿微信大概有三年多了吧,微龄并不长,更多是把她当做通信工具来用,毕竟虚拟的世界里找不到多少我所需要的。

工作的原因,每一年都会收到学生的祝福,内心里是感动的。这个中秋节意外收到凯朋的问候,09届的学生,说实在的我都想不起来他长的什么样子了,于是有了我们的聊天,一开始还以为是05届的学生,后来聊了几句才发现不对,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的凯朋发来照片,我才记起那个圆脸盘,个子不高,嗓子有些沙哑的小男孩。时光荏苒,照片中的男孩子已经长成毛头小伙子了。是啊!他都二十岁了,怎么会长不大呢?我们这一别也有五年了,这五年时间过的是如此飞快。

我家院子之中,橘子树上所结橘子有拳头大小,只有五个,其他的被女儿给疏果疏掉了,女儿振振有词地说:结几个就行了,结多了累着橘子树了,明年就没有果子吃了。弹指一挥间,女儿不在我身边也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间一直是磕磕绊绊,好在还可以交流,抬杠争吵的时候也有。不管走到哪里,我会相伴相随。过去的岁月不再感念什么,只是希望我的女儿有一颗感恩之心,也和我的学生一样能够感念师恩就足够了。学会约束自己,生活有序进行,时间观念再强一些,自制力再强一些。孩子,路在自己脚下,学会自己一个人走路!

八月十四这一天,我在实验中学教过的第一届学生鑫鑫来我家里玩儿。想着那年的小姑娘,已经是孩子的妈妈了,小孩子聪明淘气可爱,我随手采了一朵花,孩子小手紧紧攥着不撒手,大眼睛长睫毛似乎成了现在孩子的标配。十一个月的小男孩身子很是灵活,已经能自己站起来走几步。我也由姐姐级老师升级为姥姥级的老师了。谈起她的年龄也是三十岁了,不由得慨叹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无情。

我不知道再过三年再过十三年我的女儿会做些什么又会在哪里?我只希望我的女儿能够珍惜这大好年华青春岁月。我知道我写下这些文字她也不会看到更不会理解。但是我还是要记下来,希望有一天你能够看到:青春是用来拼搏的,不付出就不会有回报。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取的过程,处处留心皆学问,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多么优秀,只希望你们能够快乐安康就足够了!人,可以平平凡凡度过一生,但是绝对不可以平庸度过一生。

人都是有感情的。工作的需要我别无选择,所有的苦痛自己心里最清楚,“冷暖自知”是我最为真切的感受。“十一”假期里还可以在微信群里指导学生学习检查作业,今年暑假学校组织的衡水学习我印象极为深刻,还有春天时听市教科所主任李老师讲的手机微信的作用,这一次真的用上了派场,家长的一句“老师辛苦了!”所有的付出都会满足。是的,就如孟林妈妈所说的:将心比心!我想这个假期里所有人包括我、家长、学生,都会有 收获的!

回望我的家园,火红的柿子挂满了枝头,连柿子树的树叶也有了一丝酡红,那一抹嫣红醉了心情和眼眉。每一次出门回来,只要看到“元氏”这两字,儿子女儿总会长吁一口气:终于到家了。孩子们,无论你们走到哪里,爸爸妈妈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血脉相关骨肉相连是你们宝贵的财富。有时候你们打架也是一笔珍贵的记忆,没有人会在你们的血肉之躯上留有印痕,童年的记忆里姐妹深情又有什么可以替代?

又是一年中秋节,除了祝福和问候,还可以沉思和品味,真好!人们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的月亮十七才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今天也不会去强求什么,只是希望自己有一颗自然平淡的心,在生活中始终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所有走过的路,终究会成为大写的“孤独”,只是感觉生活给予的太多了,钢筋铁骨中透露出的是各色人等的不同样貌,三言两语中写就的是人情冷暖。我本来是棱角分明的人不会世故圆滑,只不过走的路多了,有的事情懒得去管甚至不屑于去管,所以就自然清净了淡漠了许多,也许以后的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假以时日自然更分明。

秋深了,天寒加衣!

篇2:月到中秋情满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题记

篇3:月到中秋情满园

7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组委会新闻发布会上,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组委会副秘书长、丽水世博会中国政府代表赵振格正式对外宣布,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同时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产品被选为2012年丽水世博会中国馆专用高档白酒。

这是古井贡酒继1988年荣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夏尔奖、2010年成为世博会安徽馆战略合作伙伴之后,又一次上演“美酒无国界”的世博情缘。自此,古井贡酒将作为中国名酒的代表,扮演文化交流“友谊使者”这一角色,向世界展现和弘扬中国源远流长的白酒文化。随后,古井贡酒也迅速启动了“喝古井贡酒,游韩国世博”等推广活动,点燃了广大消费者畅饮古井贡酒的激情。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上半年,古井贡酒以优异的成绩向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6月底,古井贡酒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4.5%。从产品结构看,高档酒占比达62.4%,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1%,其中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占总体销售额的51%,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为了迎接2011年的中秋佳节,古井贡酒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精心准备,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买到放心的古井贡酒。

在生产环节,古井秉承“以坚定管控质量”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使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从2007年到2011年上半年,市场个性化投诉指数由2.52‰下降到0.25‰,国家和地方各类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在质量内控系统,按照“酿好酒、选好酒、储好酒、管好酒、调好酒”的方法,确保旺季市场的供应。

在销售环节,古井贡酒根据全国市场的发展态势和白酒行业营销规律,对全国的销售网络进行重新调整和布局,优化了经销商资源,减少了大量流通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最大程度让利于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商场、酒店、香烟名酒店和团购等分销渠道,还推出了大量的让利酬宾活动,使广大消费者在这个中秋佳节享受古井贡酒之美。

除此之外,广大消费者还可以参与“原酒探秘之旅”活动,来到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的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亲身体验7000年酒文化的魅力。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酒器、酒具,聆听与酒有关的故事传说,还可以亲自体验酿酒的乐趣,亲自品尝自己酿制的美酒,品尝颇具特色的地方菜肴。

篇4:月到中秋诗歌

琼琚蓝天

把一抹清辉

洒向山石

洒向树下

洒向流泉

莫不是你盈盈的粉泪吗

颗颗露珠凝聚在草尖

莫不是你哀怨的目光吗

夜吟应觉月光寒

你是李太白笔下的霜雪

你是苏东坡笔下的婵娟

你照着游子依稀的梦

梦一样的乡怨

梧桐树下

杨柳岸边

枉有那

太多的明朗

太多的.清圆

月无边

愁也无边

不如横笛

月圆之夜

不宜横槊赋诗

槊,寒光闪耀

槊,满身煞气

曹孟德太煞风景

选了这么个风情万种的时候打仗

没有诗意

浩渺的长江水啊

滔滔东流去

你不如在艨艟战舰上摆上一桌酒席

喝喝小酒下下围棋

磕磕瓜子听听小曲

月白风清

篇5:随笔:月到中秋

秋日的暖阳煨熟了遍地的瓜果。堆满枝头的苹果梨子,挂满藤架的葡萄,在中秋前日的清晨,都会被自家主人采摘了带到村头的集市,换取一年辛劳的报酬。这是村里在中秋节前的盛会,时间只是一个早上,到太阳初起,集市便会散去。这一天,大人孩子都会早早的起床,去街上选购过节的食材和供品。集市很小,却很热闹,自产的水果,自产的蔬菜,更有现杀的羊肉,那浓浓的膻味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在清晨有些清凛的空气里飘得很远,和不知谁家烟囱里的炊烟汇在了一起。

中秋夜的饭菜是丰盛的,饭桌前围坐的是一家老小,抬头可见的是东山升起的圆月。那个时候没人强调团圆夜,却是从来都不曾有人缺席,似乎一直以来都是如此。饭桌上大家享受着精心准备的美味,话着家长里短,说着即将丰收的年景,快乐和满足就在小小的院子里蔓延。饭后家里的主妇会把头天买来的供品摆好,燃起香烛,然后便是最虔诚的祈祷。一炷香尽,再唤孩子们回来,分享那沾过香火的供品,那月饼的香,苹果的甜,还有葡萄的酸,仿佛至今仍余留在嘴边。

如今,中秋是无奈是牵挂是思念。

时光载走了少年的欢颜。日渐长大,却渐行渐远,越来越少的回到家乡,回到那个承载我前二三十年过往的小村庄。经历了十几载的辗转漂泊,尝尽了人世沧桑,渐渐找不回那时中秋的模样。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曾经的中秋渐渐成了记忆里片片模糊的景象,成了身在他乡那浓浓的乡愁。

不管身处何方,看到的都是故乡的月亮,少了记忆里的神秘却有同样的传说;制作精致,口味独特的月饼,吃一口在嘴里,试图咀嚼出儿时的味道。饶是看尽世事繁华,却始终有不想放手的曾经,和在心底某处腾起的日渐浓郁的情愫。普天之下,莫不以一个“家”字为根,以一个“情”字为本,从不曾被取代,也无法忘却。

篇6:月到中秋作文

在古代,仅凭肉眼,就算明察秋毫之人,也看不出月亮在中秋这个最该圆满的时刻有什么缺陷和不足吧。然而,自从近代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之后,人们终于有能力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今年中秋之夜,我用和伽氏天文望远镜类似的折射望远镜对准了月亮,我想亲眼看看凭借高科技月亮究竟是个什么模样。镜头中,月球表面有明有暗,对比效果十分明显,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谓的“月有阴晴”吧。再仔细看,月球表面满是坑洞,分布着一圈圈的环形山,月球的南端,一个陨石坑更为醒目,长长的“伤疤”一直延伸到月球中间。再用更大倍数的镜头观测,月球更加丑陋不堪,连边缘也凹凸不平。这时,我深信月亮从未圆过。

月亮从未圆过,这是古人所不知道的事实,因而丝毫不影响古人对月的吟咏和赞美。今天我虽然亲眼看到了,稍有遗憾的我却也不觉得月亮就丑陋,我甚至幼稚而固执地认为,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可以寄月抒怀,才不至于像今天每逢中秋佳节,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辞千辛万苦翻越千山万水也要赶回家乡与亲人团聚吧。于是,就有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了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了王昌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真的无从想象不能团圆的古人是如何度过月圆之夜的,但吟咏着这些感伤优雅的诗句时,缺憾之美不也已令人心驰神往么。

时至今日,随着生活的日益物质化和通讯技术的发达,中秋节逐渐淡出了许多人的视线而弱化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古人那种借月抒怀的情调也面临着被讥为小资的危险了。在记忆中,只有今年的中秋节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的,以前大都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还有两次是在外婆家过的。那时,每每在爷爷简陋的房间里,在摆满菜肴和果品的木桌旁,在爸爸举起酒杯的瞬间,我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爸爸对爷爷奶奶的爱,感受到他因对老人照顾不周而产生的愧疚,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每逢中秋爸爸妈妈都要不辞辛苦回到老家,哪怕只是呆上一个晚上。

篇7:月到中秋分外圆

No.1海口万绿园

赏月指数:★★★★★

万绿园占地约83公顷,是海口市最大的开放性热带海滨生态公园,也是游人和海口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园中栽种了近万棵椰子树和数百种南亚热带观赏植物,呈现出南国特有的热带园林风光。徜徉于中,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碧海波光粼粼,让您在都市喧嚣之中享受一隅寂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情趣。

推荐理由:每年中秋夜,万绿园便成了人的海洋,每个角落或坐着或站着众多市民,大部分市民都是男女老少齐家出动,在草地上铺个席子或纸片,摆上月饼、饮料、零食,一家人其乐融融。喜欢热闹赏月的话,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No.2五指山

赏月指数:★★★★

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我国名山之一。该山位于海南岛中部,主峰海拔1867米,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区遍布热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逶迤不尽。海南主要的江河皆从此地发源,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构成奇特瑰丽的风光。

推荐理由:入夜,盈盈明月轻轻爬上树梢,爬上了山,山雾如轻纱将其笼罩,更显得朦胧皎洁。五指山的月如此纯净,五指山的夜如此静谥。若晚间在半山赏月,峰如峨眉,月如金盘,别有一番奇俏。

No.3琼海博鳌海滩

赏月指数:★★★★★

站在博鳌的海边,面向大海,但见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一望无际,层层白浪扑向脚下。放眼远眺,海水的颜色分三层——略黄、浅蓝、深蓝,直至天边,远处渔船星星点点,近处海鸥起起落落,正是一幅绝妙的南海风情画。

推荐理由:博鳌的海滩颇为美丽,而且海浪很大。坐在岸边,看海浪随着海风一波一波地翻滚过来,伴着海浪声,再去欣赏海面缓缓升起的月亮,真可谓乐不思归。

No.4三亚后海湾

赏月指数:★★★★

后海湾位于三亚市正东方向,是海棠湾最南端的一个经典袖珍海湾,距市内近30公里,与蜈支洲岛的停车码头相距800米。后海湾是三亚最后一个尚未被开发的原始海湾,它貌似亚龙湾,但又比亚龙湾原始、安静、别致,曾是中央电视台精选的全中国拍摄日出最好的地点之一。这里,是阳光升起的地方,也是三亚最浪漫的世外桃源……

推荐理由:夜幕降临后的后海湾非常安静,那里的海水也较为平静,是赏月的好去处。

No.5 三亚亚龙湾

赏月指数:★★★★★

亚龙湾位于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是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亚龙湾沙滩平缓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米,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能见度7-9米。亚龙湾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年平均气温25.5°C,海水温度22-25.1°C,被誉为“天下第一湾”。

推荐理由:国内最湛蓝的海水非亚龙湾莫属,沙滩一旁绿树成荫,将沙滩与沿海的公路分隔开来,在此赏月十分惬意。

No.6昌江棋子湾

赏月指数:★★★

棋子湾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北部滨海地带,中心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集奇石、碧海、蓝天、银沙于一身,是海南目前保留最原始、天然景观最好,并且尚未开发的地区之一。棋子湾内长约8公里的西部海湾怪石林立,形态各异,长约5公里的北部海湾沙滩平缓、海水湛蓝。

推荐理由:买上几瓶啤酒,再从渔民那里买购些刚打上来的海鲜,点上篝火便可进行自助海鲜大餐。品酒吃海鲜,还有月亮相伴,不亦乐乎。

No.7陵水香水湾

赏月指数★★★★

香水湾位于陵水县东部光坡镇,距陵水县城约20公里,因香水岭流来的涧泉注入海湾而得名。这里海水碧绿,沙滩洁白如银,浪花绵延十几里,海岸上婀娜多姿的椰林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推荐理由:到香水湾过中秋的外地人,印象最深的是海面上升起的那轮皎洁的大圆月。许多人说,海南中秋夜的月亮看上去比别处的更圆更大,更光芒耀人,人生得以一见而无憾。

No.8东郊椰林

赏月指数:★★★★

东郊椰林是中国十大海滨风景之一、海南优秀旅游景区和文明旅游景区。其位于文昌市东郊镇,与清澜港相邻,距文城17公里,属典型的热带海滨椰林风光。东郊椰林占地26.5平方公里,拥有椰子近两百万株,依海岸延展数里。这里风平、浪静、水碧、沙滩平缓、银沙柔软,椰林婀娜多姿,是我国最长的滨海椰树走廊,“十八万株三十里,椰林今日亦长城”是对它最好的概括。

篇8:月到中秋作文

我们刚进家门,爷爷奶奶就满面红光地向我们走来,说:我的乖孙子回来啦!爷爷可想死你啦!我笑眯眯地把准备好的过节礼品送给爷爷,并大声说道:祝爷爷奶奶中秋节快乐!不一会儿,姑妈们也都带着节日礼物回来了,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大家一起动手,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很快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在这些美味传统佳肴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螃蟹。又红又大的螃蟹骄傲地举起大钳子,好像在举着胜利的双手,庆祝这喜庆的节日。只见大哥哥抓起一个螃蟹一掰就成了两半。哇哦!这螃蟹黄又厚又鲜又营养,简直无可挑剔,大哥哥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惜我对螃蟹过敏,不能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了。

吃完晚饭,我们来到院子里赏月。今天的月亮似乎比往年的要圆。银色的光辉洒向大地,树枝、房屋都镶上了一层银色的边。一丝丝云彩不时掠过圆月,仿佛月亮姐姐害羞地躲了起来,但是又忍不住探出头来观赏人间团圆的喜庆场面。爷爷端着一张小桌子到院子里,开始祭拜月亮啦!我帮着把苹果、石榴还有月饼、菱角等祭品拿来放在桌上,奶奶拿来一个小香炉,里面有一尊佛,一朵莲花。莲花上有三个小孔,是专门用来插檀香的。拜月亮啦!我双手合十,对着月亮鞠了躬,许了愿。

祭完月亮,妈妈提议每人吟诵一句带有月的古诗。我一听,立即脱口而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哈哈,我得意洋洋地望着爸爸妈妈,等着他们的诗句。妈妈也不甘示弱,高声吟诵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轮到爸爸了,只见爸爸望着月亮冥思苦想,眉头紧锁,而月亮也俏皮地躲进了云层里,跟爸爸玩起了捉迷藏。有了!爸爸大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我们都高兴地为爸爸鼓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句古诗词回荡在院子里,一阵阵笑声萦绕在大家的周围。中秋节,真是个快乐的节日啊!

这时,奶奶端来一盘月饼,招呼大家品尝。那圆圆的月饼和天上圆圆的月亮遥相呼应,寓意着团团圆圆。我尝了一口月饼,香香甜甜,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阵阵桂花香,伴着凉爽的秋风飘来,全家人都陶醉在这美丽的夜色里了!

篇9:月到中秋的诗歌

(一)

明月

圆了十五的晚上

思念的情意

走进了千家万户

老爸老妈遥望远方

儿呀女呀

今晚吃月饼了吗

我们好想你

(二)

端上一盘月饼

先让爹妈品尝

老人笑的说

这月饼闻起来都香

吃一口月饼喝一口茶

看着儿女的脸庞

看看再看看

还是我儿我女漂亮

(三)

月亮挂在天的中央

映照着千家万户的小院

让孝顺的儿女

把慈祥的妈妈看看

岁月已去

青春不老

却听见有人叫爷爷奶奶

一声回应情就浓了中秋夜

(四)

抱着女,牵着儿

踏着明亮的月光

回家把爹妈看望

只听爷爷奶奶的叫声弥漫夜晚

带着笑脸

还有期盼

小孙孙的脸蛋

比月饼还在香甜

(五)

遥远的男子汉

中秋明月夜

拨通了妻的手机

给妻说今夜我想你

遥远的妻子

拨通电话给儿子说喊声爸

爸爸月饼妈妈给你藏着

你啥你回来我们在吃

(六)

天涯的儿女

故乡的爸妈

中秋都望天上

把思念寄托明月

明月十五圆

中秋最亮

那是天下的父母

把在外创业的儿女看望

(七)

带着女友把父母看

爹妈看的醉了双眼

高兴的说我儿有福

把月亮都请到咱家

牵着男友访爹妈

还是我女儿眼力强

摆席请客庆中秋

明月高挂乐团圆

(八)

仰望天空

欣赏着月亮圆

请你把我的思念

捎给远方的恋人

遥望着远方

希望明亮的月亮来

带给我恋人的寄托

让心叠在一块

(九)

泡一杯香茶

倒一杯清醇

在这中秋的晚上

欣赏天空的圆月亮

给父母寄盒月饼

包上儿女的牵挂

让爹妈尝尝香不香

里面全是儿女的思念

(十)

多少个日子

都在想你的模样

且今晚的明月亮

把你看个够

看你千万遍

泪水摸糊了双眼

中秋相见牵住你的手

篇10: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

3、在将近中秋节那天跟大家一起带月饼、尝月饼、并拍照留念。

(二)活动目标

1、能力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品质。

·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写作能力。

·通过展示、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情感目标: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的情感。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对象 情景 方法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明情意浓,圆圆的月亮、各式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在中秋之夜,人们还爱吃些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幸福美满、甜蜜安康。虽然我们都喜欢过中秋节,但是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刻。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确立了“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个活动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从而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有关的诗歌秋以及月饼的由来,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我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社会生活。

(四)活动过程

1、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和任务

(1)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2)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

(3)班内交流活动方案。

2、活动内容

(1)中秋节的美丽传说(网上查询,向家长了解)

(2)中秋话月饼(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

(3)中秋诗词(在书籍报纸中查找,到有关网上查询,诗词朗诵会)

(4)各地习俗(网上收集,向家长了解,询问老人)

(5)中秋赏月(和家人团圆赏月)

(6)中秋节与民族文化(网上查询,向家长了解)

(7)准备时间:两个星期左右

(8)展示形式:幻灯片、诗词朗诵会、集体汇报、手抄报等

3.活动总结

(1)促使学生多思多疑,更多地关注生活。活动促使学生更多地留意生活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

(2)促使学生更认真地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每一次愉快的合作,每一次成功的喜悦,是传统教学活动无法达到的。

(3)产生了切实有效的德育效应。大力弘扬中秋节节所凝聚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五)感想与建议

篇11:月到中秋分外明

仲秋,拜月

中秋,又名仲秋。一年分四季,我国古代历法把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亦作暮)三部分,王羲之《兰亭序》中提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其中“暮春”指的就是春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三月,仲秋,是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八月,江南又称“八月节”。

我国从周代开始,帝王就会在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京城内天地日月四坛,就是明清时期帝王的祭祀场所,帝王祭月,祭的是月神;道教又称之为“太阴星君”,“太阴娘娘”、“夜明之神”等,帝王祭祀,关键是向神明示敬,祭神如神在,秋分那天月亮不圆或阴天下雨,都没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逐渐流传到民间,民间拜月,拜的是八月十五这天的圆月,更多的是注重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等节日气氛。如果当天阴天或多云,月亮不出来怎么办呢?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指如果八月十五这天阴天的话,那么,来年正月十五那天就会下大雪。究竟是不是有这般玄妙,有心的读者可以自己注意,并考证一下。

拜月仪式,一般选在庭院开阔之地,设香案,神位供“月光纸”,下摆各类瓜果,形状必须是圓形,两边各有一个切成莲花状的大西瓜。瓜蒂处不分开;间或有时令鲜品,如苹果沙果、秋果(大海堂),槟子、石榴,柚子……品种不厌其余,以示圆满、丰收,惟独各种梨因与“离”谐音而不上供。此外,花筒里还要插上毛豆枝和紫红的鸡冠花,毛豆是献给玉兔的供品,鸡冠花则是象征着月宮里的娑婆树。供品中自然少不了月饼,早年有以大月饼立在硬木座上当神位用,大月饼上刻有广寒宫前玉兔捣药的图案,一般都是摆上几盘月饼,与瓜果同列。

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民间认为,月属阴。太阴星君,月光娘娘,嫦娥、乃至更古老的月神——女娲都是女性,女神自然会保佑女性。月亮对女子而言,赋予了美貌,婚姻、求子等诸多含义。因此,拜月主要是女性参与,家中女主人上香主祭,率众女眷叩拜行礼。拜毕,焚月光纸,撤供。然后,全家团坐在花间月下,分食瓜果月饼。

此时的月饼,其含义首先是中秋祭品,而不是给“人”吃的,神灵享用后,月饼被月神赐福。众人分食月饼瓜果,叫“分胙”,得到月神的赐福与护佑,这是一种民族祭祀文化,神灵通过这种仪式降福人间。时下,人们忘记了月饼的传统含义,只当成礼品与食品。有些天价月饼早巳背离古礼,把月饼当成高档奢侈食品,“礼,与其奢也,宁俭”。这样的月饼,人不会吃,月神更不愿享用。

上文中提到的月光纸,清代又称月光码,清末《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月饼的来历

月饼的来历,传说很多,有一种说法是,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以后,八月十五吃月饼就成了中国人的习俗。

另一种说法是元代时,中原民众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做饼,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面饼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一举推翻了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专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糕饼,方形为糕,圆者为饼),其中很多是西域来的异族客商开设。胡饼在此时风行更甚。相传,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圆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名称。

直至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才在民间逐渐流传。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昧,麻辣味。京津月饼以素字见长,油与馅都是素的;而广式月饼则轻油而偏重于糖;苏式的则取浓郁口味,油糖皆注重,且偏爱于松酥;潮式月饼身较扁,饼皮洁白,以酥糖为馅,入口香酥。

兔儿爷

很久以前,京城流行瘟疫,很多人身染重病。这病也奇怪,无药可医,医生也治不了,广寒宫里的嫦娥仙子悲悯苍生,就派她身边捣药的玉兔下凡人间,救治百姓。玉兔于是变成人形,可惜他法力不够,身,脸都变过来了,可是那两只长长的耳朵跟三辦嘴变不过来,这扮相一出来,把满大街老百姓全吓跑了,加上玉兔一身素白衣裳,百姓也不愿开门。于是,玉兔就去庙里把神像的盔甲借来穿上,玉兔大将军的形象就是这么来的,他每日带着杵臼,走街串巷地给人看病,药到病除,百姓要感谢他,他却不要金银财宝,只要人家穿剩下的衣服,不断乔装改扮,治病救人,消除瘟疫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

京城百姓为纪念玉兔,就制作了他的各种形象,一律粉白的嫩脸,戴着金盔,身披战袍,彩绘得十分精致。兔儿爷左手托着个小小的臼,右手拿个小小的杆,背上还插着纸伞或小旗,威风凛凛,真个神气十足,百姓亲切的称他“兔儿爷”,为怕他寂寞,又做了个“兔儿奶奶”来陪伴他。

明代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说,“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可见,兔儿爷的形象在明末就已经定型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旧时北京的兔儿爷摊,从八月初摆出来,一直卖到中秋节的夜晚。

眼下,北京城里兔儿爷已经不好找了,有心寻觅的话可以去国子监附近的盛唐轩,后海的烟袋斜街,红桥附近的天昌隆等地方转转,节庆时的地坛、东岳庙、厂甸庙会等也有民间手工艺人制作的兔儿爷展卖,其中最盛大的兔儿爷展示,当属中秋节东岳庙内的“兔儿爷山”,历来是东岳庙的一个传统,

“请”一尊威风凛凛的兔儿爷回家,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领孩子拜月,边吃月饼边绐他讲讲兔儿爷治病救人的故事,不亦快哉?

传说及习俗

霓裳羽衣曲

传说唐开元年间,中秋之夜,方士罗公远邀玄宗游月宮。罗公远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银色大桥。二人过桥行数十里,到达一城阙,上方横匾有“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罗公远对玄宗说:“此乃月宫也”,只见宫中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随音乐翩翩舞于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记仙界优美舞曲,回到人间后,即命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名曰《霓裳羽衣曲》,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广寒宫”之称。

中秋钱塘观潮

如今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旅游部门都组织大批专车,接送游客去钱塘江观潮,并推出“一潮三看”的特色观潮旅游。

钱塘观潮,早在战国时期《庄子》里就有记载:“浙江之水,涛山滚屋,雷未霆碎,有吞天沃曰之势。”《梦梁录》、《武林旧事》记载:杭州人士从八月十一曰开始。一直要闹到二十曰为止。

今日杭州江干区沿江一带,当时豪门贵族搭彩棚观潮台,绵延三十余里;从庙子头到六和塔,家家楼屋坐满看潮人。先是水师乘战舰操演,施放五色烟炮,等炮息烟散,只见远近银光一线,潮水奔腾而来,此时,郡守依照惯例,以三牲,香烛祭拜“潮神”,接着数万名披发赤身的“弄潮儿”,有的手举大幅彩旗,有的撑着红绿水伞,也有的脚踏滚木或玩水傀儡戏,跃入江中,翻涛踏浪,各显神通。

篇12:月到中秋的作文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传统节日也不例外。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更加盛行了。在北宋京城,这一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之下,南宋也许更实际些。他们以互相赠送月饼为活动,取团圆之意。还有些地方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这些似乎离我们远了点,那么就挑近点的说说。明清以来,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等特殊风俗。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虽然月下游玩已没有那时那么盛行,但还是有很多很有特色的习俗保留至今。我有一个福建的网友告诉我说,在浦城那儿,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你是不是觉得很像我们在生日时吃长寿面以求长寿呢?还有一个我很要好的朋友是广东潮洲人,他们也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但我以为她许久没有回去,所以早就忘了这一习俗。没想到去年去她在南通的家做客,竟然有幸的在她房间的阳台上发现了没有吹净的灰烬。她告诉我说,只有她跟她妈妈拜月,因为在她们那边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真是一句奇怪的谚语。我妈妈是江南一带的人,所以我也沿袭了她们老家的传统,除了吃月饼外,还必吃桂花鸭。当然我不讨厌吃桂花鸭,她的肉肥而不腻,味美可口。再说说北方吧,在山东省的许多地方除了要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这跟我们只在清明节祭祖有所不同。不过,在这么花好月圆的时候当然还是赏月吃月饼是最重要啦。吃完团圆饭,家里人搬张板凳坐在房门前的庭院里。旁边放张小圆桌,上面摆上各种样式的月饼,只要你稍稍的伸一伸手便可够到,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趴在妈妈的脚边,听她讲中秋传说——嫦娥奔月。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尊敬和爱戴。再后来,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了王母娘娘,便向她求得一包不死药。这药一直由嫦娥保管。三天后,一名心术不正的徒弟逄蒙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药,情急之下,嫦娥将药吞下,升了天成了仙。等后羿回来,一切无法挽回。他思妻心切,摆上香案遥祭嫦娥。百姓们闻知后,也纷纷摆上香案。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篇13:月到中秋作文400字

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月中蟾蜍、玉兔捣药、吴刚折桂、嫦娥奔月。自汉至唐,墨客騷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客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节被列为法定假日,思乡的人们无需为回不了家而烦恼。我从上寄宿制学校5年多来也是第一次享受到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八月十四日晚,我和爸爸妈妈邀请外公,早早来到灯火辉煌、客流如梭的舜天大酒店,菜肴虽不多,但很精致。金黄的螃蟹、透明的甜羹、绿油油的萝卜苗………秀色可餐。三个月没有见到外公,外公在宴席上显得特别高兴,他一会儿给我夹菜,一会儿和爸爸举杯,年过七旬的老人显得和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此时此刻,酒店内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酒店外不断升起节日的烟花。打的回家的路上,从车窗向东南的天空眺望,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像一只银盘,把她的光辉洒向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洒向北京,为参加残奥会的健儿带去问候;洒向汶川,让人们继续鼓起重建家园的斗志和信心……平静的河面泛起一层银光,树叶像穿上了银色的纱衣。

篇14:月到中秋分外明散文

你的皮肤有些油腻,可你的体味我无法抗拒,我的芳唇在你身上游走,用我原始的欲望彻底将你“吞食”,抿抿嘴说:“这块月饼真好吃,千里寄相思,中秋温情祝福短信赠知己。”

月十五,天下太平;月到中秋,全家拜月;宝塔灯,照照天地;花下藕,藕丝连连;红石榴,榴开见子;团圆饼,有情人团团圆圆,祝中秋快乐!

用我的.真心做陷,用我的祝福做面,裹住美满与甜蜜,在这美丽的中秋佳节,送上我为您特制的月饼,愿您品出我的真情意。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

愿你与好运相伴,与快乐牵手,让平安传情,幸福永远相约!

无论我在何处,我与你只有一个荧屏的距离;无论我在何时,我都会铭刻你在心里,我永远在远方祝福你!祝远方的朋友健康平安,万事如意!

相逢是首悠扬的歌,相识是杯醇香的酒,相处是那南飞的雁,相知是根古老的藤,心静时总会默默地祝福你,

愿幸福与平安伴随着你甜甜蜜蜜的一生,中秋祝福短信《千里寄相思,中秋温情祝福短信赠知己》。祝远方的朋友青春永驻,真爱永恒!

以感谢为圆心,以真诚为半径,送给你一个圆圆的祝福,让爱你的人更爱你,你爱的人更懂你!

祝福你和亲人和和美美,祝福你的父母健康幸福!愿朋友过一个浪漫温馨的中秋夜!

繁星耀九洲,明月寄相思;千里人相隔,两心遥相依。

中秋节快乐,我会每时每刻在想你,再想你。

中秋节快乐,祝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月亮代表我的心,遥寄着我的静静的守候。遥寄着你默默的支持。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祝你节日愉快,身体安康。

篇15:认真敬业献爱心 桃李满园一世情

不久前,我在学院附近见到洪月华老师和她的爱人——同为音乐学院同事、著名儿童歌曲作曲家何振京老师。两位老教授尽管都已年过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十分健谈,于是,我和二老相约在国庆期间去采访。

国庆那天,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特意从河南赶来请教洪老师一些专业问题,当时我才知道,今年已85岁的洪老师直到去年还在带视唱练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像国庆这样的假日也没闲着。一个采访外的小插曲,让我又一次从洪老师身上看到老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10月2 日下午,我如约叩开洪老师和何老师在音乐学院新四楼的家。新四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6年前,对生活热情不减的老两口为了要让自己居住的环境更舒适愉悦,自己选材料,自己定设计,把这座老房子重新装修。6年过去了,这个老两口亲自设计的温暖小巢依然温馨明亮,简洁大气,处处透露出两位老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创意。

当两位老教授微笑着坐在我面前时,尽管和他们早就熟识,但真正聊起来,我还是被很多过往不了解的事情所感动。

作曲家变成教书匠

洪月华和何振京老师都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音乐学院最早的作曲系大学生,两人同窗,又先后毕业留校任教。

“1949年10月,我随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师生赴天津,并进入新组建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6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随学校回迁北京,在学校工作生活了60多年。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我担任教学的视唱练耳和乐理课是全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洪老师娓娓道来。

“我当年的毕业作品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节庆》,由中国广播民乐团录制后作为电台节目的开始曲,一直播放了两年。记得首播时,电台还特意采访了我这个作曲者。”

那是1956 年,当时设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与新中国一样百废待兴,学院急需教学人才,毕业在即的洪老师被系里提前安排留在音乐学院附中带视唱练耳课。而当时,在洪老师心里,去专业文工团搞创作,走遍祖国的万水千山,采集各地民族民间音乐,写出更多音乐作品才是自己学习作曲的初衷。尽管心里有些遗憾,但她还是服从分配,到本院附中工作了。

恰逢此时,前苏联视唱练耳专家巴拉晓夫教授应学院邀请来华举办专家班,带来整套的前苏联视唱练耳教材。洪老师在学习中很有收获,被安排第一个在附中开公开教学课。那时她正在附中教低班学生,具体讲,就是去教那些刚刚从普通小学考入音乐专业学校附中初中部,视唱练耳一片空白的“白丁”学生,可以说毫无创意和激情,年轻的洪老师毫无准备,一下被推进了孩子堆,从此,苦与乐尽在其中。

浓浓师生情

当时,附中有一个规定:新生入学第一年有功课不及格就要被劝退。但很多刚进附中的孩子年龄也只有十二三岁,刚离开父母,生活还不会自理,对新的学习环境及附中正规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学习都有很多不适应。因此,附中的专业老师首先面对的不是教学生音乐专业问题,而是怎样有效地组织教学,怎样做好这一群孩子们的“家长”和“父母官”。说来也是有缘,洪老师特别喜欢孩子,很快就和学生们熟悉起来,并渐渐爱上了附中的教学工作,她课上要求严格,课下对待这些低年级的孩子们又像母亲一样。

青少年时期是音乐听觉训练最重要的时期,因此附中阶段也是专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一些学生不懂视唱练耳课的重要性,不重视这门课程的成绩,而视唱练耳是集体课,学生程度不同,课程就没法进行下去,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洪老师不忍心这些学生最后被淘汰,经常在课下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们补课,而且常常利用自己晚上或周末的休息时间帮助他们赶上进度。

“当时有一个弦乐专业的朝鲜族学生,汉语不熟练,课上基本听不懂老师讲课。我课下带他到家里,弹着钢琴一句一句带着她唱视唱,终于使这个朝鲜族学生赶了上来。中央音乐学院校庆60周年时,一位男士向我恭敬地鞠了一大躬,说:‘洪老师记得不,您帮我补过一个学期的课,不然我这个插班生是过不了关的。’这种事情太多了,做了也不记得了。”

那时,老师补课不但分文不收,对待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除了教授专业外,洪老师还饿了管饭,哭了管哄,真比父母还负责。学生周末到她家里补课,临近中午,洪老师总是心疼地把他们留在家里吃饭。一个青岛来的小女生,因为父母感情不好,对她情绪影响很大,一度没有心思继续学习。洪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她、开导她,帮助她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记得一个管弦专业的小男生刚进学校时人地两生,情绪不稳定,在我的视唱练耳班学习跟不上,老不及格,成绩直接影响到主课老师的教学进度,面临被淘汰。我当时很着急,对这个学生说:‘我一定帮你补上课,但你必须严格按我的要求做,我们一起努力。’结果期末时,这个学生视唱练耳成绩考了70多分。”

这样的事情,在洪老师30多年的附中教学中举不胜举。多少年后,当这些附中学生一个个学有所成甚至成为音乐大家时,每每有机会相聚,无不对洪老师充满感激:“老师,您当年怎样对待我们、教育我们的,我们现在也是怎样对待事业和教学的!”

作为基础学科的老师,多少年后学生仍然念念不忘,可见师生情谊之深厚!

从编纂教材到研究生培养

nlc202309050218

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教材,建国前和建国初都承袭法国体系,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全面接受前苏联教学体系,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老师进行了教学改革,才开始在教学中重视和引进本土音乐资源和材料。刚开始,还只是将民族民间音乐往欧洲的十二平均律、大小调里生搬硬套。后来在不断接触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才逐渐确立我国民族音乐调性的概念,教授学生通过对民间音乐和歌曲的视唱练习,比较和掌握自己民族的不同律制、地域音乐风格特点和民族民间音乐的进行关系。

对此,洪老师那一代视唱练耳专业的老前辈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开始编写我国自己的视唱练耳教材,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歌、器乐、说唱、戏曲中收集编写属于我国音乐体系的视唱曲目,从无到有,出版了一册册我国自己的视唱练耳教材,由此逐渐改变了西洋乐音体系多年来对视唱练耳课一统天下的局面。

常年教低班学生,费力不讨好,因为接手时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民乐、管乐、打击乐专业的学生,他们进附中时多数具备学乐器的条件,但视唱练耳课基本都是“白丁”。好不容易带出一班学生,上高中后又都交给了别人。而附中老师的业绩一般多看学生的大学升学率。但洪老师教低班一教就是十几年,文革后才开始教附中高班,教作曲理论学科的视唱练耳专业。但她硬是在教低班的过程中,总结和积累了教授视唱练耳课程的很多经验和能力。

文革后,洪老师同时在中国音乐学院兼任视唱练耳课,尽管那时她身体不好,仍然经常带病坚持上课。现在很多人认为生病还要坚持上课,一定是为了那几块钱代课费。其实,当时的老师,包括洪老师在内,之所以带病坚持上课完全是不愿意因为做老师的缺席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

1987年,有着30余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洪老师退休了,但很多学生依旧上门找到家里请她上课。她和自己的学生们还经常在网上交流教学问题,对待专业课题她从来都是有问必答,耐心细致,不厌其烦,被学生们昵称为“金牌老师”。

现在就任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的谢秀珍副教授,就是洪老师当年在附中的学生。她原是附中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毕业分到民院后,因工作需要转为视唱练耳老师。刚刚转行时,教学上凡遇难处,谢秀珍就来找洪老师请教,之后更是教学互长,多有交流,成了洪家的常客。洪老师评价说她的这个学生在专业上很有想法,也很用功,如今,谢秀珍已经是国内小有名气的视唱练耳专家了。

1998年,洪老师应邀参与编写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持出版的《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教程》,和几位著名视唱练耳专家共同编写这部对中国基础音乐教育意义重大的视唱练耳全套教科书。这套教程从我国当前社会音乐教育的水平出发,同时还要考虑到业余学习的现实状况、教学能力、考级实施条件等因素,因此不等同于简化的专业教材,整套教程以素质培养为主,技能锻炼为辅,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循序渐进与可操作性,特别适合业余条件下的教学与自学。由于要做到内容广泛、构思新颖,当年编写的难度很大,洪老师记得编写过程中经历了虎年春节,全体编纂专家在春节期间都没有休息。

因为这套考级教程在全国范围的广泛使用,洪老师也在中国音协组织下到各地“音基”师资班讲课,先后授课几十次。正巧,这时大学视唱练耳课缺少有经验的老师,洪老师又被返聘回大学作曲系,重新走上讲台,从大学生教到研究生,她带出了一个个视唱练耳专业的硕士毕业生。

对此,洪老师一脸淡然地笑着说:“我带研究生纯粹是学生们把我推上去的,他们希望我继续培养出更多视唱练耳的专业人才!”

一个大陆台胞对两岸的奉献

“我的老家在台北淡水,在我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台湾的学生。我和这些来自故乡的年轻学子既是师生,又是乡亲和朋友,因此他们在考学和学习上遇到困难都会来找我。无论是为之介绍教师,还是请我亲自帮忙补课,我都会义不容辞,尽心尽力。”

作为大陆台胞,洪老师为促进两岸音乐文化交流做了很多事情,很多故事非常感人,而听她娓娓道来又是那样自然亲切。

“1977年,中央音乐学院招收了第一位台湾籍学生。当时,海峡两岸还处在隔绝的藩篱之中,这个学生的入学通知书都需要特批,因此入学后和大陆同学一起住集体宿舍也不大方便。那时,我家住在学校的筒子楼宿舍,我们夫妻住一间,母亲和女儿住一间。为了解决这位台生的住宿问题,我在女儿和母亲的床之间加了一个折叠床,帮助学校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久之后,学院终于解决了她的住宿问题。这个学生就读期间十分勤奋,毕业后在海外发展音乐事业颇有成就。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她母亲过世后,她就把我家当成了娘家。

“1989年,一名来自高雄的女孩准备来学院学习二胡。当时学校短期内无法安排她的住宿,这个女孩自然又住进了我家。那时,我家的条件已稍有改善,房子虽小,却有3个独立房间,我们夫妻住一间,我母亲住一间,还有一间7平方米的小屋,由于女儿出国,恰好可以给她住。就这样,我家又多了一个‘女儿’。那些日子,我们吃住在一起,生活忙碌而开心。有一天,我母亲突发脑血栓,她正好看到救护车开进学院,便下意识地跑回家,及时地陪我们一起把母亲送进了医院。母亲住院期间,她还经常抽时间到医院陪床,帮助我们夫妻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日夜夜。当时,她还是个不到20岁的女孩。”

当年,先后有两位台湾女生被洪老师主动安排到自己家中居住,为学校排忧解难。为了给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家的感觉,洪老师还经常下厨,她做的北方肉饼和小米粥被台湾学生赞不绝口。这些台湾学生以前和洪老师素不相识,而今却如同亲人般留在洪老师的记忆里,那份绵延温暖的情谊至今未断。

“由于两岸入学考试的制度不同,不少来自岛内的年轻学生往往对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的要求不甚了解。作为台胞乡亲的我,就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给予建议。记得一位台湾学生准备报考学院打击乐专业,但感到对专业考试准备不足。我很想帮他,了解到这位学生曾学过扬琴,于是建议他改考民乐系,并帮他安排专业老师进行考前辅导。经过努力,他如愿以偿地考进了音乐学院学习扬琴,同时又选修了打击乐作为第二专业。4年后,他邀请我和老伴参加毕业音乐会,演出中,他同时展示了扬琴和打击乐两个专业的演奏水平,让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几十年里,经洪老师辅导基础课的台湾学生有20多位,当中大多数人都如愿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如今他们又在各自的专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逢佳节,这些台湾学生都会寄来贺卡、打来电话,问候洪老师及全家。

上一篇:撰写网店运营计划书下一篇:搞笑脑筋急转弯及答案爆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