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出自我散文

2024-05-02

穿出自我散文(通用2篇)

篇1:穿出自我散文

如今的时代,有着太多的服装潮流,令人目不暇接,顾此失彼。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穿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人奔命地赶潮流,因为着装反映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更是反映着一个人的形象。我却流连中顿悟:何不穿出自我?我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用自己的品位塑造自己,用创造力去表现自己。穿出时尚;穿出品位;穿出自信;穿出个性

其实说来我算是个比较疏懒的人,脸上永远不见脂香粉影,头发永远都是清汤挂面,将头发随意用一个鄂鱼夹夹在脑后。但爱穿却是骨子里的.。儿时因为俊秀乖巧,特讨奶奶的喜欢,奶奶是来自上海的大家闺秀,她把一腔爱美之心都倾注在我身上。记忆中第一次因穿出风头大概是在小学四、五年纪,那时的小孩还都穿着单调的衬衣和长裤。偶尔也有穿布拉吉的,心灵手巧的奶奶便给我做了2身旗袍裙,这在当时显得特出眼,要穿出去需要足够的勇气,爱穿的我不假思索穿上它走进了校园,并且收获了一大片羡慕的目光。

懂得自己装扮自己之后,我跟随了一阵潮流,从不考虑自身的各种元素特点,拿来穿在自己的身上,其结果适得其反,不仅穿不出自己的美丽,而且还画犬类虎,丧失自己内在的个性美。每逢外出时面对满满的衣橱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衣服穿,似乎自己的衣柜总是缺少一件可以穿出去的衣服。如今我买衣服从不追赶潮流,也不进大商场,也不进服装精品屋,我喜欢去外贸家掏宝,更喜欢网上淘宝,喜欢在季节交替时逛街挑选自己喜欢的衣物,我买衣服从不刻意去搭配,那样往往是出力不讨好,得不偿失。每次逛街遇到可意的价钱合理的衣服我都会买回来。积少成多。配起套来也游刃有余。如此这般,别人买一套服装的价钱我可以搭配3套或5套。今年初夏我又去外贸家掏宝,从一大堆大甩卖的服装中我发现了一件束身桃黄色的短袖衬衣,花50元人民币将它拿下。回家后我下身给它配了一条2年前流行的长及脚裸的白色长纱裙,走在初夏的街头,飘洒中透出几分青春与干练,若的同事一个劲的追问,这套衣服在哪买的?多少钱呀?我们怎没见过呀?--------呵呵,穿出自我的感觉真是不错,我又因为穿出了风头。

篇2:穿出自我散文

北方的秋天和春天一样,风多、干燥,对于骑车组上班的人来说,风衣是不可缺少的服装。

年轻时候的我,穿衣服比较讲究,那时候体型也好看,所以每一件衣服穿在身上,都是抢眼的风景。

岁月的年轮掩盖了曲线的优美,于是穿着也就随便了许多,大都是以舒适得体为目的。那女人最爱的高跟鞋在我这也临近下岗,唯有风衣,我依然情有独钟,爱不释身。

骑上单车,穿行于上班的人流中,任瑟瑟的秋风吹起我的长发,风衣象保护神一样护理着我,心里感觉温暖如春,那平和而又严肃的表情显示着中年人的.成熟与自信,目不斜视,勇往直前,呵呵,这就是我,一个自以为是的我。

黑色,依旧是我的最爱。

我清楚地记得原来我的老主任给我起的外号——黑玫瑰。黑是因为我穿衣服都是以黑色调为主,玫瑰是因为我比较厉害,说我身上有刺,只能欣赏,不许接近。我对这个外号很满意,本来就是,许看不许碰,工作在以男人为主的单位,必须做到洁身自好。

夏季穿色彩,春秋穿风度,冬季穿温暖,这就是我穿着的主旋律。

夏日炎炎,那是女性展示风采的时候,由于穿着单薄,把女性的身材暴露得淋漓尽致,所以服装基本不能掩盖缺陷,只有色彩多少可以弥补些不足。但并非只有杨柳细腰才是美,雍容华贵一样体态大方,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如此,所以没必要一味地追求瘦身,美是一种灵气,是从里向外透漏出来的精、气、神。无论身材如何,健康就是美,而健康正是人们一生中追求的永恒的主题。

寒冬时节,无需美丽冻人,暖和才是目的。但看满街的防寒服包裹着身体,根本显不出衣服的美感,你、我、她都一样。

春秋两季,正是女性穿着的展示,那不同款式的风衣,给大街上增添了很多风景。或长或短,或明或暗,或紧身或宽松,或庄重或飘逸……。展尽女性的魅力,穿出女人的风采,所以风衣是不可忽视的服装,也是最体现个性的服装。

穿衣讲究从里到外,从下到上,而风衣却是掩盖身体缺陷或穿衣服不合适的遮羞布。

从里到外就是凡露出来的服饰,里面的服装要比外面的更讲究。比如,你穿件很高档的外衣,领口胸前露出的却是很低档的毛衫或衬衫,甚至是平凡的秋衣,这样很不协调,给人以“花子配小姐”的感觉(这里的小姐指的是大家闺秀,花子是乞丐)。

从下到上就是好的服装一定要配上合适的鞋子,好的上衣一定要有好的裤子相配,否则很不协调,再好的服装也会失去美感。何为美?美就是和谐,既要款式色调和谐,又要价位质量和谐,色彩搭配很关键。休闲和正装不能混穿,那样会闲得不伦不类,档次再高的服装也不美观。

记得有个相声是这样说的:穿上衣服才能看出人的身份和地位,走进澡堂子里,大家了看都一样。虽然是笑料,但却有一定的道理,衣服是人外在美的体现,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最能体现人的个性来。

上一篇:家庭为话题的作文下一篇:后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