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学一体化教学

2024-04-21

做教学一体化教学(共8篇)

篇1:做教学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实践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等问题,我院提出了“课上有触动,课下有行动,内化思想,外化行为,厚德强能,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教学做”一体化贯彻到思政课教学中。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做 一体化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三大主张之一(其他两个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认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种思想正切中当前高职教育的核心。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主要通过课堂和课外实践两个载体来实施。

一、营造活跃的主体课堂,让学生动脑动手

(一)以主题作业为切入点,突出实践性

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在教学中导入若干个主题作业,学生以这些主题作业为载体,践行课堂理论知识,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主题作业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主题从所授内容中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实践性、职业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达到这一要求,我们从教材中选择了九个主题作为作业让学生进行实践,分别是:调查新生对大学新阶段的适应情况;我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设计;身边的爱国主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做个讲诚信的人;法律维权在行动;制止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主题作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通过调查、采访、交流、讨论等实践形式,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示作业成果,实现了知识传授、行为养成,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学边做边悟边得

1、模块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设置了五个教学模块:即焦点播报、典型案例、你言我语、哲理名言和视频点评。通过直观感知和热烈探讨,起到净化思想、触动灵魂、转化行为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内化思想,外化行为”的课程理念。五个教学模块自由组合、灵活运用,以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热情、培养学生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2、反串授课法

反串授课法就是师生进行角色互换。此方法旨在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选择难度较小的章节,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的备课,组员间相互讨论和交流,集体备课,最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讲授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随时发问。教师根据学生讲授的情况,进行点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整体知识结构,此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过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3、讨论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可以大量搜集国内、国际重大时事,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明是非、辨美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4、案例评说法

本课程提供了大量来源真实的案例供学生阅读分析,经过剖析各种案例,让学生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同时案例评说又培养了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素质提升能力

1、强化实践教学,注重道德行为的养成

教学内容中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红色参观、校园督察、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感恩教育、责任担当六种实践活动来进行。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弯腰行动”校内志愿服务一小时活动;“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交通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行 幸福回家路”汽车站志愿服务活动;“绿色使者”环保实践活动;“传递希望”无偿献血活动等。

2、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条件优越 1)育人环境好

我校是临沂市唯一一所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如:

1、五彩社团,彰显学生才华

2、书香校园,开启智慧之门

3、文化风景,一路精彩纷呈

4、“从我做起”,勇于担当

5、“感恩教育周”,与爱同行

6、“秀出真我”,展现青春风采

7、树立榜样,升华精神境界

8、争做志愿者,提高责任意识

9、加强红色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这些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教学做”一体化的良好育人环境,责任意识增强,思想境界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2)设施齐备

学院有充足的多媒体教室、有文化气息浓郁的美丽校园、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宽敞明亮的学术报告大厅以及设备一流的演艺舞台,为校内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3)理论与实践零对接

为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提高,外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我们在教学楼、学生食堂、宿舍区、校园周边设立了多个志愿者服务和勤工助学岗位。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了奉献、爱心、责任的真正含义,提高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贯彻了“厚德强能,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

4)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为强化实践教学,增强理论的感染力,本着立足学校驻地,服务周边社区的宗旨,我校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建立起一大批德育基地,学生定期到基地参观学习,志愿服务,效果良好。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自规划建立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华东烈士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莒南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罗庄区盛庄办事处幸福院、兰山区人民法院等五个德育实践基地,分别突出了爱国主义、敬业奉献、社会互助、法律意识四个主题。让学生在参观、体验、感悟中培养高尚情操。

3、实践教学全部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全面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全部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让学生动脑动手,把理论与实践,课上与课下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从而贯彻“课上有触动,课下有行动,内化思想,外化行为”的教学理念,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项目示例: 1)制订大学生涯规划 2)“我的职业理想”主题演讲

3)制作“祖国崛起、家乡巨变”图片展PPT.4)表演情景剧:小刘的困惑

5)“孝亲敬老,感恩父母”做几件让父母感动的事,做成PPT 6)调查“校园不文明现象”

7)参加校园志愿服务,制作PPT.展示成果。8)写出恋人身上你喜欢的几个关键词 9)表演情景剧:我爱我家

10)观看行业道德模范事迹,撰写观后感 11)典型案件审理:格式合同 12)情景剧表演:老板让我作假帐

同时,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选用以下项目进行教学:主要通过召开中国传统文化班级讨论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演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制作优秀文化图片宣传栏、优秀文化黑板报,鼓励学生提交一幅优秀文化作品,如画一幅国画,写一张毛笔字,做一张剪纸,弹一首琵琶曲,演一场京剧等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有根基的中国人,增强高职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防止国外文化输入引发的文化控制,建设文化强国,警惕文化殖民。

三、考核办法体现教学做的统一 改革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封闭式考试模式,采用答辩式考试法,教师在所学章节中选取能够考察学生应用能力的问题,让学生随机抽取,当场解答,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能克服机械掌握知识的弊端,又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期末考核中,我们尝试运用以下开放式题目:

1、立志高远,是不是意味着不做小事?试述其理由。

2、抵制日货是爱国行为吗?为什么?

3、比较洪战辉和马加爵不同的人生道路,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4、一个人的学历不如你高,能力不如你强,但却得到老板的赏识和提拔,你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5、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等。通过这些开放式题目,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从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对于贡献突出、见义勇为或重大好人好事(如长期帮助孤寡老人,长期坚持志愿服务、较大数额的拾金不昧等),该学生可免考,成绩直接定为优秀。

考核办法体现了“教得好不如学得好,学得好不如做得好”的教学实效性考核,对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作为考核标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考。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60%(包括日常行为表现30%和实践项目考核30%)+期末考试成绩40%(答辩成绩)。

篇2:做教学一体化教学

【摘要】职业技能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已经成为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原有教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养老护理人才规格需求,不断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主要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和创新内容、实施成效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借此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创新。

【关键词】高职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04-02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背景

2012年6月至今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启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大量调研、探索新的人才培养规格。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养老护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加快专业建设步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据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标准,在巩固示范院校专业建设成果基础上,开发新的专业标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意义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指导思想,即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合理精简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养老护理人才能力素质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可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改变,教师明确“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角色发生变化,由教学主导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在教学中主要起着启发、引导、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合作学习,实现由“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使学生适合企业需求,具有养老护理一线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老年服务与管理主要对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和成绩评定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以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需要。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一体化教学创新的核心。我们通过前期调研对养老机构护理与管理岗位(群)、工作任务、能力素质进行职业能力目标分析,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相结合,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有机整合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研究开发核心课程的学习领域,并形成课程体系(见表1)。这样设计出来的课程更加科学、规范、专业和实用,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训练,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适应性均得以提升。

(二)创新专业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

原有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基础课、理论课比重过大。在新的专业标准和教学模式中我们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内容紧扣国家养老护理员资格考试要求,体现实用性、综合性。从养老护理职业工作过程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专业核心课程以过程性知识(实践知识)为主,以适度够用为原则,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知识点,学生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完成工作过程等来学习相关知识,达到学做相融。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方法是由传统的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转变。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转变为教学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教学中可以通过老年护理情景模拟、护理技术实练实操,在学中做、在做中练,逐渐积累以来护理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职业技能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教师优选教学项目,精心设计实施教学方案

教师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条件,优选教学项目,在开课前精心准备、设计教学方案(包括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课程单元设计方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等)并实施。

(五)改造实践教学平台,创新一体化教学场所

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核心,对现有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扩建改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与途径,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的作用,将理论课程向多功能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实训室和一体化实训基地转换,设计真实养护工作环境,布置真实养护工作任务,创建一个手脑并用的学习情境。在实践教学中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与岗位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表现为将学历文凭和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实现专业能力素质与岗位能力素质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力、社会服务能力。

(六)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使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学院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素质高、职业技术过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

学院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具有医护一线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做老年护理专职教师来加强师资力量;通过安排教师到养老机构顶岗实践,积累实践工作经验等方式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七)推进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组织课程教学的基本资源。我们组织专业资深教师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材的编写。目前许多高职教材缺乏高职专业特色与要求,缺少规划、内容陈旧、或基础理论分量过重、不具备实用性,对高职人才培养不利。一体化教学教材的编写就是在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情况下,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相结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知识总量不变”条件下,改变“知识的排序方式”,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结构优化、内容序化和知识细化”,对知识结构和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有效裁剪和深度挖掘[1]。

(八)创新“学做训考”考核方式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大课程考核改革的力度,创新一体化教学考核方案,增强实践技能考核的比例,减少纯理论性考核的比重,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一体化教学方法要将“教学做”、“演练检”、“讲训考”融为一体,具体地说“教演讲”要与“学做、练训”联结起来,教中学,演中练、讲中训;同时“教演讲”、“学做、练训”要与“检考”结合起来[2]。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能满足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参与度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专业本领过硬,是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篇3:做教学一体化教学

如果教师按照课本从头到尾讲授命令和参数设置, 学生要经过漫长的学习过程才能动手绘出像样的图形。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让学生能够迅速对AUTOCAD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保持兴趣, 积极主动学习的方法, 采用了一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选取几个班作为试点, 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 积累经验, 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AUTOCAD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的能力培养,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教材, 强调实践与应用选择适宜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高职院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与技能训练。选用校本教材, 教材中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2) 强调命令栏的用途。在学生刚刚接触AUTOCAD这个软件时, 还是对此有一些新奇和兴趣的。首先, 在让学生认识AUTOCAD的界面时, 一定要用多媒体来讲解, 告诉学生界面上各个工具栏, 菜单栏的用途。特别是要强调命令栏的用途。这也是以后绘图的精髓所在。通常学生在绘图时, 只是牢牢记住老师讲的要点, 第一步, 第二步, 各种操作顺序, 而在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时, 则不会变通了。所以一定要教会学生看命令栏的提示, 根据命令栏的提示来绘图。

(3) 从简单的, 学生感兴趣的命令入手。在学生熟悉界面以及各种工具栏用途的基础之上, 教会学生简单的命令。比如直线的画法。直线的三种画法, 边讲解, 边演示, 然后让学生自己来绘图。同时教师要在机房走动, 发现学生的问题, 及时纠正。在学生自己练习了直线的画法并熟悉了绘图方法后, 可以让学生画一个具体的图形。比如, 大家都很熟悉的五角星。这个图形看着很简单, 但是如果用画直线的方法一条一条线绘出图形, 还是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的。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 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 五角星的每个角度是多少度?该怎么来画?在老师的启发下, 学生能够自己绘出五角星, 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也增加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画一些在制图上, 他们已经熟悉的边框和标题栏, 都是用直线组成的。启发学生比较CAD绘图与手工绘图的优劣, 更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与以往的制图学习结合教学。在讲解各种命令时, 需要贯穿一些图形让学生来完成。一般配备的教材上会有一些相关的图形。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不同, 让学生绘制一些以前手工绘过的图形。比如, 在讲解完圆弧连接命令后, 可以让学生绘制出以前手工绘过的扳手, 吊钩图。在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时, 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学生在刚刚绘图时, 能用20分钟的时间完成草图, 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在手工绘图时所用的时间, 加以比较, 更加突出AUTOCAD绘图的方便快捷, 也更加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绘完图, 老师还没有讲解修剪命令的基础上, 会对多余的线条无所适从, 也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时, 老师再来讲解修剪命令, 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5) 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操作能力有所不同, 老师可以根据前面一两次的学生绘图情况, 选出几个接受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 组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教学。课堂练习时, 一个小组的学生坐在一起方便讨论。平时绘图时, 对积极按时认真完成任务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小组之间互相竞争, 小组内部互相帮助。能力强的学生帮助稍稍落后的学生, 大家共同进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6)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的基础上, 对学生也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对领悟能力较好的学生, 可以给予提示性的指导, 在完成基本绘图任务的基础上, 多给他们一些创造性的绘图。对中等层次的学生, 对于他们不太懂, 或者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找出问题的原因, 鼓励他们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再绘些更难的图。对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 每次上课可以要求他们坐在演示机前排, 这样他们更能看清楚操作步骤。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对于他们还没能接受的问题, 耐心讲解, 多鼓励, 多表扬, 增强他们绘图的信心。

(7) 精通教材, 分层备课。分层次备课是分层目标教学方法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了解学生、精通教材的基础上, 需精心设计分层目标教学法教案。根据AUTOCAD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 制定适合职校学生的教学目标, 分解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起点, 从三类学生着手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安排每一个教学程序, 制定每组学生每一教学内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求。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教学内容准备, 力求使每个学生均能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8) 目标教学。将中高级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作为课程目标, 使学生学有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 AUTOCAD教学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先, 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之中, 自觉参与教学过程;恰当好处运用教学中一人一台机子, 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如今职业技术在飞速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起来, 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客观上是对教研教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UTOCAD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传统的AUTOCAD教学观念和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 我院从社会需求出发, 尝试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组织“一体化”教学, 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AUTOCAD,“一体化”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晓星.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J].现代教育, 2009, (12) .

[2]黄俊蓉.高职类AUTOCAD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 2009, (12) .

篇4:“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简单明了地说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直观性,针对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一、树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关键。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的讲授法在教学行为中已成为定势.但如今社会需要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能说会做,不仅口头传授,还要亲自指导学生动手设计、操作、练习、实践。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把“理论教学为主”转变成“实践教学为主”,树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仅在时间上融为一体,更是在场地空间上融为一体。因此,必须将课堂搬到实训中心、实验室,在真实环境里,教师演练示范、讲解技巧,学生及时训练、形成技能,理论知识的讲授融贯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有机结合,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使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并为之而努力,完成知识的正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会”,使学生在“见”与“行”的基础上构建理论知识。

三、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

3.1建立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对该课程所涉及的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制订课程标准。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要求,对任务进行分类,设计学习项目。

3.2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首先,必须注重对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跨校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亨,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充分利用自制的教学标本、教学模型,以扩增教学资源。加强校企教研活动,吸取企业兼职教师的建议,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充分利用和不断扩增校外实训基地。

3.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3.4建设实践教学的实训场地和设施

实验实训设备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场所。合理规划,逐步建设功能完善的专业实训专业教室(实训中心),使实装、模拟器材、实践设备、工具、教学设施设备齐全。这样,就可以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完成主讲并指导实操,教学做到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在教学中也就不存在没有理论的实践,也不存在没有实践的理论,真正实现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可以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因此,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实训设备的作用。

四、结束语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情,不是三件事情。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由此可以理解,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教学做”合一的统一过程,其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转换,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动手体验相结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林美珍.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策略.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7)

篇5:做教学一体化教学

【摘 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经历的10年的建立、构建和发展,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围绕组织和形式展开。作者在《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经历了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该课程实践应用、改进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

0 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形成促使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不断进步,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改革,可以促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力的提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概念的建立,体系的构建到现今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历了10多年,“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是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作者近些年对《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持续进行并总结,基本形成以项目为引?I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良和提升,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定位分析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电气设备、智能化设备的安装施工、运行与维护、质量检验及工程管理工作,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工程识图的能力、动力设备安装能力,并为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工程施工图预算、现场管理与资料归档等岗位能力提供专业基础能力,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建设课程资源、实施课程教学、开展课程评价、修正课程设计等环节和内容[1]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促进该课程的提升。教学改革内容

2.1 教学内容项目化

教学内容上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总体划分为电气元件的选择、控制电路图的识读和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综合考虑学生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确定了五个教学项目作为课程结构框架,每个项目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任务中,驱动教学过程。项目内容由基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项目之间相辅相成具备连贯性。项目一(小车自动往返控制),在“单向运行控制”、“双向运行控制”、“顺序控制”、“多地控制”等任务的驱动下,把电气元件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识图方法的掌握以及典型电路控制的分析融入教学内容,在完成多个任务的过程中,习得安装、调试能力;项目二(皮带传输机控制),以两台传输机控制的分析为“教”,以三台传输机控制为“学”,巩固项目1的识图能力,建立设计思路。项目三(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控制),以典型控制电路的分析、实训操作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分析、安装、调试综合能力,提高操作技能。项目四(水塔水位自动控制),该项目为综合设计,从元件选择到设备选型,从资料准备到安装调试,形成项目方案书,通过该项目培养学习方法能力、沟通能力。项目五(楼宇控制典型案例分析),拓展知识领域、介绍新技术为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电气控制应用的理解,开阔对职业前景认识。

2.2 教学过程一体化

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淡化复杂理论、提升基础理论,并将维修电工中级基本理论与岗位能力知识结合,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二是综合性发展要求,学生能运用电工技术、电机拖动、电气控制等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和任务;第三个方面是把课堂放到实训室,教师简单讲授完教学项目或任务基本理论知识点后,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分析、设计、安装与调试。教学组织思路为:项目描述→任务布置→知识链接→技能训练→项目考核→拓展知识等环节,一定程度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2]。

2.3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重点之一,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合理选择的因素。作者在承担的《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法贯穿,根据项目中任务的不同,结合现场教学法、实物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在元件认识环节采用现场教学法和实物法,在实训室边介绍、边拆装;典型电路控制分析中,分组领取任务并讨论,各组以汇报分析成果的方式分别展示讨论结果;电路安装和调试环节,由教师布置任务后,先演示,后巡视,再演示,对错误进行纠正,其中穿插问题教学法,对不同组的认知和实操状况,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安装和调试问题。另外,案例法在教学中的采用,使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对电气控制项目的整体设计、思路、方法有了真实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典型建筑电气控制系统有“空调与制冷系统的电气控制”,“水泵和锅炉设备的电气控制”,“电梯的电气控制”,这部分教学内容系统性强,适合采用讨论法和现场教学法,并利用多媒体系统展示无法参观到的环节、集中展示多幅控制电路图片辅助课堂讲授。

2.4 教学手段信息化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进行了一年的资源库建设,在原有的精品课建设基础上,整理原有的多媒体课件,一半以上的课程配套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22个,解决技能操作要点、设备安装技能、电路分析过程等问题。教学信息化使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长度和宽度在时空上得到了无限延伸,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培养,仅有技术手段远远不够,合理使用,并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是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2.5 教学过程细致化

教学过程是以人为主体的,师生之间和谐关系、情感认同、学情差异等问题处理得当对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注重认同感的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会促进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兴趣程度,主动把教学内容变为自己的需要,内化认知结构。其次和谐关系是建立在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基础上的,教师自己文明礼貌、不居高临下,积极评价和鼓励学生,对于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建立有力的自信心;课外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经常参加学生活动。

教学实践改进策略

3.1 教材编写与教学过程匹配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工具,也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教材。一体化教材应该具有对理论知识、实训技能综合性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应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是指教材要符合项目实践到知识要点,以及转化为技能的认知规律。实用性,是指教材要结合实际,以生产过程、实际规范为标准。先进性,是指内容除基本理论外,可以结合信息化手段,及时更新新技术和新应用。教材?热菀?找准每个任务的支撑知识和技能点、拓展知识及技能,也要准确定位难点和重点,操作方法与步骤要规范清晰,并能体现符合实际生产的操作要点和关键。

3.2 实训条件与教学内容统一

学院实训设备存在使用频繁、占地大、设备陈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需要对原有部分实训进行改造更新。要根据教学内容中必备和拓展技能的实际需要,并协调好相近专业的实训室功能,整合现有可利用资源,规划好每一个实训室承担的任务,综合考虑经费预算、人员、场地以及可改建性,保证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训室资源。但是要注意一体化教学不能以实训定教学,而应该以教学定实训。充分考虑项目教学的真实性,尽可能地以真实职业场景做实训平台,实现不了的以最大程度模拟项目。

3.3 深化校企共建机制

针对简单实训室只能培养学生初级动手能力的不足,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可以有效弥补实训内容不全不深入的问题[3]。采取由企业提供部分实训设备,学校提供实训场地、购买部分实训设备的策略,同时企业定期维护更新设备,培训校内外人员,学校进行日常管理,企业提供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部分综合应用实训及科研使用设备由企业管理,学校协助其正常运行即可。

3.4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力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师资要求是双师素质。高职院校的新进教师很难既具备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甚至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证等双师证书的教师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技能水平达不到熟练地因材施教带动学生的能力。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细节和重点内容无法与教学很好的衔接,制约了专业发展。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的打造在专业建设、教学实施中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结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典型工学结合模式的主要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教什么?怎么教?教成什么样?成为教学改革过程深入思考的问题。一体化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保证。在教学中不断体会和总结各类教学因素,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长期坚持做的工作,为教育目标实现提供有效途径以及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篇6:浅议“教学做”一体化的内涵

一、“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内涵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早年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也是他教学论思想的集中反映。

第一层含义:对于一件事来说,教法、学法和做法是合而为一的,它们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于要做的事本身来说是完成了一项任务,做成了一件事,可以称之为“做”;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那么,这种对于自己的进步来说是“学”;我们在“做”与“学”的同时也影响到了别人,使别人也从中学到了知识,这种对别人的影响就是“教”。“教学做”三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三位一体,也可以说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得出的三个互相关联的结论。在“教学做”中,“做”是“学”与“教”的基础,“学”与“教”是“做”固有的职能。第二层含义:教的方法应该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做的方法。也就是说,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或者说,是做法决定学法,学法决定教法。教师要想教好,不仅要研究学生是怎样学的,还要研究和明白事情是怎样做的。这两层含义密切联系,第一层含义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普遍原理,教法、学法、做法是合一的;第二层含义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要想改革学校教育的方法,就要在做上教、做上学,陶行知的这种思想,对于改革当前职业教育院校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我认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的改革,“教学做”不是“三段式”的独立进行,而是三者的融合,是实现深层次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其主要内涵应体现在“做中学”与“做中教”两个层面。“做中学“是对学生来说的,他们应注重教学环节中的实践部分。因为实践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我们学校的实践活动是以为部队一线服务为目标,提高士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教学原则是以“部队需求”与“学校服务相结合的方法,为部队培养各专业技能型人才。“做中教”是对教员来说,根据学生学习操作技能实际需要,创设与现实工作相似或一致的情境,采用现场模拟操作法等手段来展开教学。为防止脱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和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在“做中教”模式中,采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书本知识,逐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篇7:做教学一体化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各个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普遍实现了财务办公自动化,大部分会计核算依赖于计算机处理。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学术型人才,主要侧重于实际应用掌握实践技术为主,培养技术型人才。

“教学做”一体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老师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教授给学生实际操作步骤,让学生在教中作,作中学,学中悟,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点。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身有较强的技能性和操作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会计工作,需要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实施“教学做体化的必要性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重点是以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为主,并且企业现在需要的是“到岗就能上手”的人员,而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科目会计电算化以实际操作为主,因此会计电算化要求学生在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软件的操作与基本维护。

同时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普遍对于纯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高,适合动手操作,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有其必要性。既有助于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实际应用水平,实现与企业工作无缝对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探索

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中依据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财务软件自身系统,多采用任务驱动法,对所学内容多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真实业务为载体,设置教学情境,提出任务要求,老师讲解同时学生分角色进行操作。最后进行综合模拟实训练习,这样更易被学生捿受,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3.1建立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实施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这需要学校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需要配备电算化多媒体机房,保证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每台电脑上装上相应的会计核算软件,同时配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话筒,方便教师演示操作,同时学生跟着做。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清理维护电脑,保障课堂使用。

3.2建设一体化教学的师资

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软条件是培养或拥有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给学生提供咨询帮助,教师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双师型教师不单单有双证就可以,同时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不仅能讲授理论知识,也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师资的培训,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让会计专业老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或是聘用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兼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指导教师。

3.3改进课堂教学组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小组分配,每组有一个或几个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实现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先进”带动“后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化教学,分岗分角色实训,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熟悉并能处理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课余时间机房可以免费开放,供大家学习。

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类技能大赛和考证,比如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

3.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考核应采用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注重平时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促进知识和技能在平时的积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和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规范和熟练度。目标考核,即结果性考核,采用闭卷与上机模拟账套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以上机考试为主,兼顾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操作能力。

篇8:做教学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 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 边教边做、边做边学, 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与就业零距离连接。经济数学是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但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又具有思维抽象、逻辑严谨、结果精确等特点, 因此, 在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难度很大。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深入思考,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 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基本信念。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传授知识, 因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自然是满堂灌。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培养出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 难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必须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向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导的教学观念, 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也应由满堂灌教学模式向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变, 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 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应用教学的关系。通过课程体系调整, 突出经济应用特色, 使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得更加紧密。二是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不仅教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通过教师的引导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将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定理和繁琐的公式计算中解放出来,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凝结了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或方法, 是教学观念的具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目前我国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存在重数学理论轻经济应用、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训练等问题, 现有教材中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多, 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内容少, 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应进行调整。

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融专业知识于数学教学之中, 使其更贴近所学专业的需要。如:金融、会计等专业应强化数理统计内容,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增加线性代数内容等。在教学过程中, 例题应尽量采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 使学生在加深对数学理论理解的同时, 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如在单利、复利、年金等概念教学中可加入投资、贷款、租赁等案例, 在教授导数时引入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等案例, 在矩阵的教学中增加财务报表分析等案例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案例, 如原材料进销存的均衡与优化问题、市场竞争模型及投资风险估计等应用问题也都可以引用到经济数学的教学中来。为此, 经济数学教师应深入社会进行调研, 根据相关专业的实际, 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材或教案, 使教学活动与专业结合得更加紧密, 应用特色更加鲜明。

2. 适当降低理论难度。

根据“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在不损害数学逻辑性的前提下,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对教材中抽象难懂的内容进行取舍或简化, 使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如在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的教学中, 可多介绍其产生的背景, 而将其严格的数学定义改为用学生容易理解的通俗语言进行描述, 使学生在加深对概念理解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于复杂的函数运算和那些在经济生活中不常见的函数可以略去。

3. 加强与专业课的衔接。

高职经济数学在教学内容和时间进度上与专业课如何衔接是课程体系设计中往往被忽视的问题。经济数学是学习现代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基础, 在低年级开设经济数学课程时, 学生还不清楚哪些知识会在后继的专业课中具体用到, 造成学生看不到其实用价值而影响学习动力。因此, 应加强与专业课教学的合作, 做好数学知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问题教学的相互衔接。如在微积分等数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 可以多介绍一些与后继专业课有关的经济应用。对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内容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专业课程之后再开设, 如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 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4. 引入数学建模训练。

数学建模作为联系数学与实际应用的桥梁, 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在经济数学课程中引入数学建模, 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教学案例或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搜集相关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数学建模将蕴含于经济管理生活中的题材与经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学习数学, 边教边做, 边做边学, 使学生亲身体验经济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动手做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注重理论推导和定理证明, 忽略实际运用以及与所学专业的联系, 难以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 应进行改革。

1. 优化课堂教学。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增强师生互动,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案例教学法, 通过精选与专业或生活相联系的经济应用案例, 让学生参与其中, 师生共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观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使学生体会到经济数学从实践中来, 再到实践中去。在基础理论的教学中, 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如:以实际背景作铺垫引入数学概念, 用案例教学法引入数学理论, 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 用讨论法进行习题课的教学, 等等,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模式, 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增大教学容量、拓宽教学空间, 提高课堂效率。把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 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特点, 制作动态演示课件, 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提高教学效果。

3. 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士开设学术讲座, 定期举办数学建模论坛, 引导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 组织学生赴生产一线参观学习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 拓展学生知识面, 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充实师资队伍

目前, 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师大多是数学专业出身, 对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 在教学中总是从纯数学的角度进行授课, 造成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脱节, 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只有教师既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 又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知识, 才能真正实现数学与经济管理知识相结合, 才能有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因此, 数学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 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除了进一步提高数学专业素质外, 还要加强经济、管理、金融、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努力成为“双师型”人才。二是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 开展教学研讨, 了解经济管理类专业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用到经济数学知识以及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三是聘请统计部门、金融保险以及企业等行业一线的经济管理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授或开设讲座, 使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五、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检测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手段。目前, 大多数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 这是因为考试成绩体现的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能起到学习的导向标作用, 并且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繁琐的数学计算还使得本来数学功底就薄弱的高职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影响了其学习的热情。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应建立能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更加合理的考核方式。应摒弃单一的笔试考核, 将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 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经济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书面考试成绩占60%, 实践环节考核占40%。实践环节为学生完成的调查研究、数学建模等课外项目, 可通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数学建模、研究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中时.面向未来 适应时代转变教学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J].工科数学, 1999, (8) .

[2]吴亚伟.浅议能力本位理论体系下的高职经济数学教学[J].资治文摘 (管理版) , 2010, (03) .

[3]张伟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J].科技信息, 2009, (29) .

上一篇:记运动会初三600字作文下一篇:排放瓦斯措施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