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2024-05-09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样”该教学片段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中的一个重难点内容,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概念,该片断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

2、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描述出食物链和食物网,并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生物,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二、环节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

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手段、方法

1、使用多媒体辅助

2、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四、环节用时:10分钟

五、环节的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

通过刚才我们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析者的关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形成了一定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2、授课过程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与思考”’,尝试完成食物链的链接图,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

2、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的食物链连接图。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食物链书写方法。提问:食物链由什么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4、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箭头由什么指向什么?能不能倒过来?为什么?

5、在掌握食物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食物网的概念。

篇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不同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5.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二)能力目标

尝试将所学知识与身边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教学难点

1.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完成“想一想,议一议”问题,如:从描述中可以看出牧草的生长跟哪些因素有关?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为什么用网罩起来的牧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上。

(二)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是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入手。老师播放草原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在播放之前引导学生认真的观察,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播放后请学生说出在视频中所看到的,一个学生说的可能有限,让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尽可能多地呈现出,并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正是这些成分构成了美丽的生态系统。接着引导学生,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将这些成分进行归类,并最终总结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如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真菌所扮演的角色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动物入手,去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生活的?学生回答出动物是依靠吃其他生物为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发现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终都来源于植物。引导同学们继续思考,植物又是如何生长生活的?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描述出植物是通过吸收水分、二氧化碳等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再比较二者生活所需物质能量获得的途径不同,引发学生思考动物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可能说出的角色名称与书本上的不同,如动物,学生可能会说出取食者、掠夺者。但通过以上分析学生能很好地认识到动物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动物是消费者,植物是生产者。教师强调生产者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有机物。

细菌真菌等学生感性认识很少,因此教师通过播放细菌分解动物尸体过程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学生看完视频资料很容易说出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具有分解作用及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相互作用实现物质能量的流动。3.生态系统

在分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概括出什么是生态系统。教师提出问题,学校是生态系统吗?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的真正内涵。

4.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统一的整体中,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而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教师在课件中出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的三种常见生物,让学生们理顺一下,这几种生物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把关系图展示给大家,并描述这种关系。教师以这一简单链条为基础,教会学生食物链概念和食物链写法。在讲解中要强调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并且“

5.食物网

教师指出实际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很多,并可以试着让学生说出可能的生物种类。教师展示出8~9种常见的种类,引导学生用食物链的形式分析出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完成书上的P页观察与思考的图。也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打印出与课件相同的生物22的图片,如不同于书本上的动物,把狼与羊添加入内,可能比鹰与兔能更好地让学生们理解和分析。学生在积极地参与每组的分析和讨论中理顺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食物链。每组派一名同学代表本组,到前面展示他们的连线图,并讲解食物链条数。在一组展示的同时,下面的同学认真听,给予补充,完成连图,并总结出食物链相交错形成食物网。这一过程是对食物链知识的一个巩固,更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都直接和间接地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食物链条是相互交错分布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教师引导和讲述,正是因为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食物网,在食物网中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三)有毒物质的积累

学生观察课本第26页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对已经学习的生态系统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提高,在学生分析的同时,教师也可适当地给出现实生活的例子,如日本的水俣病,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最终要让学生明确,这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得到积累的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而处于食物链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富集程度要高于食物链较低级别的生物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以讲述食物网知识所用的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如果食物网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员,数量发生变化,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如果鹰或狼等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数量增加或减少会出现哪些现象?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很容易分析出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带来的后果。学生思考后很容易回答出,如果某一个生物数量的变化,由于这种直接和间接的取食关系,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的变化,并且体会到位于较高层次的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更大。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类捕杀鹰或狼使其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完全去除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同学们会联想到北方草地的现状,分析出草食动物会因为失去制约而大量的繁殖,最终草地退化,从而整个草地生态系统崩溃。同学们也同样会认识到一种新的生物的加入也会打破这种平衡。通过分析,同学们能很好地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虽然有这样和那样的链条关系存在,但是正如这条链的细线一样,这种保持平衡的能力是有限,超出了一定的限度,整个生态系统也要发生瘫痪的,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理解了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组成丰富其自动调节能力高,还是生物种类组成少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高?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三、食物链

四、食物网 食物链相交错连接

篇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版) ( 以下简称《生物学课程标准》) 在课程设计思路上考虑到“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由于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有机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45分钟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许多章节都蕴含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如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生物》第1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重要概念,包括环境、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等,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 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重点强调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学生明白植树造林的意义,并自觉参与植树、保护植物。另外,像“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可渗透“防止水土流失”; “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可渗透“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稳定”等等。关键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认真挖掘教材中的环境保护内容和知识点,从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生态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

2. 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体验生态环境教育的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亲身经历环保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共鸣,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为。

( 1) 成立生物兴趣小组,让校园处处洋溢生态环境教育的气息

学习完“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领学生给校园内木本植物分类挂牌; 和美术老师合作,引导学生创作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拍摄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照片,并选择优秀作品在教学楼的走廊和教室展出; 从七年级开始,各班的每个学习小组都要养护一种植物,在班级布置评比中作为一个考评点; “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保护”、“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等宣传标语在校园随处可见。

( 2) 结合重要纪念日,开展各种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

如每年的“爱鸟周”,教师可尝试开展系列环保活动:请林业局动管科的专业人员开展爱鸟护鸟的科普讲座,举办保护鸟儿的漫画展,组织学生参加关于当地常见鸟的征文比赛,让喜欢绘画的同学设计爱鸟护鸟的小报,利用鸟类标本在校内外进行宣传活动。在“植树节”前后,和团委老师带领团员们去农村植树,到福山森林公园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创办“植树节”手抄报,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让教师和学生享受到自然带来的清新,懂得植树绿化的重要,同时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达到了生态环境教育效果。此外,3月22日的“世界水日”、4月22日的“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6月25日的“世界土地日”,都是很好的主题宣传活动日,有利于学校开展一系列的校内和校外环保活动。

( 3) 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参观生态教育基地

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请学校相关部门配合、协助,带领学生到自来水厂、科技馆、地震台、气象局、化工厂等单位参观,学生了解到许多生态环境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同时也懂得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在学生心中埋下生态道德的种子,使学生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坚固的“生态屏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 4) 利用迎检机会,成立环保志愿者组织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学校团委组织成立了环保志愿者组织,由学校委派一名生物教师担任总指挥。无论是校园内的卫生保洁,还是校外的“文明城市,我当小卫士”活动,同学们都尽心尽力,在实践中成长。如开展“吾爱吾校,清洁校园”志愿者活动; “保护母亲河———‘美丽城市美丽心灵家园清洁行动’”为主题的清洁城市活动; 利用周末进社区清理卫生死角活动; “雷锋精神永相传———清洁家园齐行动”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活动形成人人讲生态、个个讲环保的良好氛围,为创建美好幸福的家园添砖加瓦。

( 5) 尝试开发校本教材,构建特色环保课程

每学年由学校的生物教研组牵头,各班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若干个环保研究性学习项目。每个项目从教师教什么、学生想要学什么的角度,围绕着“当地生态环境”去探讨,分成若干个小主题,每个小主题的后面都设置了研究小课题,如《红菇生态资源调查》项目、《母亲河污水来源调查》项目、《金塘化工园区排污途径调查》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生态环境意识,达到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通过几届师生的共同努力,利用环保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开发出了《保护生命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教育》教材,利用该教材成功开设环保特色课程,更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3. 规范日常行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和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内容。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具体规范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养成自觉节约能源,具有环境道德要求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如生物考研组通过举办“低碳知多少”活动,教育学生平时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回收,反对浪费,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折花木,不践踏草坪,不在厕所和走廊乱涂乱画,不损坏公共财物等。

4. 加强环境保护法律宣传,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机渗透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强化学生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如在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生物》第7章“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中讲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合理的森林资源利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行为使得荒山越来越多。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等也使得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严重。此时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条款。又如在教学第17章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时,教师可简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知识。再如在讲授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教师还可以继续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篇4:《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生态环境;有效教学;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9

一、教学生态环境

教学生态环境也叫教学生态场景,是学校教育环境的核心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生态环境,是师生群体和谐共生、互动双赢的生命舞台,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三、笔者所在学校生物教学生态环境与有效教学的结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灵山中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一流办学设施和学习环境、一流师资队伍和一流教学质量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方名校。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300多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也达到全区一流水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94570多平方米,学生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上课;教学仪器装备达全国一类标准,图书馆藏书270000册(含电子图书)左右,教室基本实现多媒体化,学校建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电脑备课中心、电教资源信息库;学校完善的生活设施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学生全部住上了整洁的公寓楼,宿舍安装有电话、电风扇和热水系统等设施,宽敞明亮、高档次配备的学生饭堂大楼能同时容纳5000人就餐。

我们生物学科全体人员在教学生态环境方面,也为学校努力创建好有关生物教学生态环境的硬件。

1. 协助学校搞好“生物绿化”

我们灵山中学创建于1914年,位于灵山县城西郊著名的三海岩风景区内,占地面积215亩。校园三面奇峰环抱,风景优美,古树成荫,四季如春,素来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学校植物、动物等生物品种繁多。有桃树、牡丹、海棠、金钟、杜鹃花、石榴花、茉莉花、桂花、木芙蓉、山茶花、迎春花、菊花、荷花、睡莲、芍药、万寿菊、水仙、荔枝树、芒果树、铁树等,甚至还有国家级保护植物的银杏。

在校内景区三海岩门口旁边甚至还有野生灵芝。在学校校园内,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生态较好。经常可以看到县里其他地方不容易见到的松鼠在我们校园的树上跳跃。还有猫头鹰、老鹰等不时在校园内出没。我们在三海岩山脚下还特地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植物园”。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到这里观赏我们种植的灵山县少见的植物品种。

我们在教室周围开辟园地让学生自己种植,让他们学习种植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豌豆。体会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中孟德尔的实验乐趣。由此,从普通的认识生物个体开始,学生进而产生对高中生物课学习的兴趣。不仅喜欢曾经初中了解的花鸟树木,对他们高中阶段的关于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也会更感兴趣,从而产生了学好生物的浓厚兴趣。

2. 先进的生物学实验室设备

我们学校生物实验室水平可以达到省级同等学校实验室水平。配备有光学显微镜等一大堆与实验相匹配的先进仪器。对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等有关实验都指导学生参与并完成。

3. 具有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

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們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4. 在学校校园和教室内粘贴励志名言

张贴名人名言,读记名人名言,说讲名人名言,抄写仿作名言等。这样,以名人名言为载体,或教师一起来,或让学生独自搞,以“共赏名人、共读名言”,相互交流“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我想推荐的名人名言”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育,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得踏实。

5. 有效的课堂教学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如“细胞膜的功能”适合采用自主学习。而合作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

总之,和谐的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远不止上述几种,应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应是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有时还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这些都需要我们学校继续摸索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编委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 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4] 余谋昌.走出人类生存的困境[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篇5:《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并愿与小组其它同学合作和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2、能够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作出假设,尝试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经历实验的过程并认真观察和记录。

3、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4、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子。

5、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6、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有关周围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再自然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分析

省会城市的孩子很少接触过鼠妇,对这种生物了解不多。由于这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七年级(初一)的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又很少经历,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一、学生发言,引出问题

师:昨天,同学们捕捉了许多鼠妇放在瓶子里,下面我们首先请几位同学给我们讲讲他是怎样捉到鼠妇的。

生(女):我在草丛里和墙角落发现它们,用草杆引它们爬上去,然后放进瓶子里,不过鼠妇老是从草杆上掉下去,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捉到10只。

(同学们发出善意的笑声,好几位男生同时举起了手)。生(男):我是掀开石块后找到它们的,然后直接用手把它捉到瓶子里。

生(女):我们小组的同学把我家的花盘全部挪动了一遍,在花盘底下找到了好多,由于不敢直接用手抓它们,我们想了一个办法,用纸卷成漏斗状,然后设法让鼠妇爬进“漏斗”,把它们从瓶口“漏”到瓶子里去。

师:看来大家在捕捉鼠妇的时候都动了脑筋,有些同学还想出了很好的方法。那么,同学们在捕捉鼠妇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鼠妇生活的地方又阴暗又潮湿,长年累月。这样,它们受得了吗?

师:每种生物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习惯在干燥的地方,有的习惯在潮湿的地方,比如说蚯蚓它就长期生活在土壤里面。

生:鼠妇生活在潮湿的土壤表层,它们吃什么呀?

师:这个问题真厉害,把老师给问住了,老师回去查查相应的资料,下节课再回答你,好吗?

生:好。

生:鼠妇是不是胆子特别小呀?我小心搬开花盘的时候既没有碰到它,也还没有动手捉它,它就四处乱爬。

师:是啊,搬开石块或花盘以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它们为什么爬走呢?是胆子特别小吗?

(老师板书──问题:搬开石块或花盘,鼠妇为什么爬走呢?)

【问题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提出来,学生提出来的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才有更大的兴趣去探究,老师应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二、逐步深入,带领学生进入探究的情境

(1)作出假设

(思考一会儿后,好几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石块或花盘搬开,对鼠妇来讲是一种刺激,它感到危险,知道有人来抓它了,所以就爬走。

生:因为它们长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一旦你把石块或花盘拿开的话,阳光照进来,生活的环境温度升高,它们不适应,就爬走了。

生:鼠妇不喜欢光,光对它们来讲是一种刺激,光照进来让鼠妇感觉到不安,所以它们就跑掉了。

师:那就是说,你认为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或者说,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使它逃离明亮的地方,选择阴暗的地方。

师:几位同学分析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只是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定都正确。因此,我们把这些看法作为这个问题的假设的答案,怎样验证谁说得假设对呢?

生:做实验。

师:老师也同意通过做实验去验证。但我们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们先选择听起来最合理的第三种假设(环境变明亮使鼠妇爬走)去验证,时间有多的话,我们再去验证其余两种假设。

(老师板书──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环境变明亮会使鼠妇爬走。)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鼠妇爬走,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做出了好几种猜测,每个人谈的都有道理,但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老师适当做出选择其一的安排,将学生的注意力先引向具体的探究活动过程。】

(2)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

师:那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生:我想应该准备一些干的土壤和湿的土壤,然后设法保证湿的一边是阴暗的,干的一边是明亮的,然后把鼠妇放进去,看看哪边的数量多。

师:怎么样才能保证湿的一边是阴暗的,干的一边是明亮的呢?

生:我可以用一个大托盘,干的土壤和湿的土壤放在里面两边,然后在托盘相应的一边盖上纸板,另一边盖上透明塑料板。

师:看来,这位同学受到了我们桌子上准备的实验器材的启发,不过我想问这位同学,不盖透明塑料板不是也保证了光线明亮吗?

生:盖上可以防止鼠妇爬出来。

师: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我觉得应该把两边的土壤改成都是干的土壤或者都是湿的土壤,不然的话,就说不清楚是土壤的干湿还是光线的明暗使鼠妇爬动。

师:很好,所以要研究鼠妇爬走是不是和光线变明亮有关,只有在其它的条件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才能看出光线的明暗这一对不一样的条件对鼠妇有没有影响。

师:像这样的光、水、温度这些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条件,我们把它们叫做非生物因素。(老师板书──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等)影响生物生活的其它一些生物我们就把它们叫做„„

生:生物因素。

(老师板书:生物因素)

师:那么,改成都是干的土壤好呢?还是改成都是湿的土壤好?

生:改成湿的土壤好。

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们看到鼠妇一般是在潮湿的地方,在干燥的地方没有看到,推测鼠妇习惯生活在潮湿的地方,把鼠妇放到湿的土壤中它更容易适应,很快安静下来,有利于我们观察鼠妇的活动,避免造成大的实验误差。

生: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刚才推测人掀开石块这种刺激也可能是鼠妇爬走的原因,把鼠妇放进去对鼠妇来讲是一个很强的刺激,它不会四处乱爬吗?

师:会。

生:那怎么计算鼠妇哪边爬得多呢?

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说说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生:可以把鼠妇静置几分钟,等它脱离了这种刺激的影响后再开始计数。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因此,我们要让鼠妇静静地在里面呆上几分钟,让它适应一下实验装置的环境,避免由于鼠妇的紧张而造成实验误差,这同时提醒我们做实验时要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以免干扰了鼠妇。

【七年级(初一)的学生在制订实验的方案时,常常考虑不周到。教师以引领者的身份启发学生思考,完善实验方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期这样,学生考虑问题、制订实验方案的能力就会获得提高。】

师:大家对这个实验装置考虑得很严密,看来同学们都意识到了要想研究某个条件影响鼠妇的生活就得把其它的条件控制起来,避免它们的干扰。做实验前,老师还有二个具体的操作问题想问一下大家。实验第一步,大家就会遇到一个问题,鼠妇怎么样放进去呢?我们每个实验小组两个瓶子里各装了5只鼠妇,是一起放进托盘的某个地方呢还是分两部分放到不同的地方?放到哪里比较好?

生:我觉得一起放在托盘的中央比较好,很容易看出它往哪边爬。

师:有其它的意见吗?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仅仅看出它们往哪边爬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具体的在明亮和阴暗中的鼠妇数量来证明鼠妇喜欢哪种环境,而一起放在托盘的中央不方便计数,因为中央区域处于阴暗交接的地方,不好把处于这一区域的鼠妇算作哪一边的。

师:那你觉得怎么做好呢?

生:我觉得应该同时在托盘的两边一起放,5只鼠妇放在明亮区域的中央5只鼠妇放在阴暗区域的中央,这样便于计数。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同意!

师:好,根据我们的实验设计,应该是依靠鼠妇安静下来2、3分钟后分别呆在明亮的区域和阴暗区域的鼠妇数量来判断它喜欢哪种环境,但是,有的鼠妇可能适应能力比较差,放进去5分钟还不能适应这个环境,还在乱爬;还有,你在计数的时候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有鼠妇爬到明亮的地方,感到不适应,正往回爬但又还没越过明暗交接的地方,你已经计数了。这二种情况都会带来误差,怎么样解决它们呢?

生:首先保持周围的环境安静,然后等到10只鼠妇不再动的时候才开始计数。

师:10只鼠妇不再动的时候?

生:(着急的解释)我指的是没有很大的爬来爬去的时候才开始计数。

师:别的同学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让鼠妇安静几分钟后,可以多观察几次,每次观察都作记录。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包含各种情况对实验的影响,减少误差。

师:不错,能想到这一点真是不容易。好,我们确定下来,将鼠妇静置的时间是2分钟,2分钟之后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共统计10次。一会儿各小组就可以利用捕捉到的鼠妇开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的时候注意分工合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由于科学探究实验具有很大的严谨性,有些实验设计的细节问题学生确实想不到,这时候需要老师加以提问、引导,将一些需要补充交代的问题讲清楚,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学生分组实验,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纠正他们错误的做法并对分工合作表现好的实验小组予以及时表扬。)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分工的情况以及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上讲台)我们小组是这样分工的:甲同学负责把鼠妇放进去,并盖好纸板和塑料板;乙同学计时;丙同学统计鼠妇的数量;丁同学负责记录。我们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在黑板上的第一个表格内记录实验数据)。

师:看上去这一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中,每次记录的数字大都是阴暗处的比明亮处的大,其它小组的情况也是这样吗?

生:是这样。

师:10组数据挺多的,有没有更简单明确的表示实验结果的方法呢?

生:可以运用数学中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进一步追问)具体怎么求?

生:明亮处的数据加起来除以10,阴暗处的数据加起来除以10。师:(启发提问)这可能会得到小数,怎么处理呢?

生:四舍五入。

师:有没有反对意见?

(同学们思考了一会儿,有几位同学急不可耐地举起了手)

生:我不同意用四舍五入来处理!因为数学老师讲过,应用题要按实际情况处理,这是实际问题,鼠妇超过半只才能算一只,所以应该是小数点后的数字大于0.5才进一位,并且只保留整数。

师:很好,每个小组计算一下自己的平均值,然后各组给大家汇报一下。

(各小组依次在黑板上的第二个表格中记录数据)

师:看,用平均数表示大家的实验结果就十分简单明了。实际上,我们班有13个组,相当于做了12次重复实验,我们知道,实验重复的越多,就越容易减少误差,得到的结果就越可靠。比如说我们扔一枚硬币,落地时不是正面朝上就是反面朝上,扔一次的结果假如是正面朝上的话,我们并不能得出“扔硬币落地正面会朝上”的结论,因为大家都知道,多扔几次就可以得到硬币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结果是一样多的。那么,我们怎么样来处理这13组实验数据呢?

生:将每一组的平均值加起来再求一次平均数。

师:很好,这位同学反应很快,说明他理解了处理重复实验数据的方法,请大家算一下这个平均值。

(学生计算,汇报)

师:明亮处的平均值是2,阴暗处的平均值是8,这两个平均值可以说明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从而可以得出结论,环境变明亮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实验数据的处理对于七年级(初一)的孩子来讲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内容,老师应合理的予以启发,让学生充分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教学实际情况证明,做到这一点不是很难,而且学生使用了其它学科的知识感觉很有成就感,无形之中让学生明白了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互补性,使他们努力学好其它学科。】

三、巩固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师:其实不仅是光,在我们完成刚才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想到鼠妇的生活也许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土壤的潮湿程度以及温度等等。请大家参照我们课堂上设计的这个探究性实验的装置和步骤,设计一个类似的探究实验,看看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其它的因素的影响。由于时间的原因,同学们只能下课以后去试一试了。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课后完成自己设计的另一个探究实验后,鼠妇怎么处理呢?

生: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师:好,我们就要养成这种爱护实验动物的好习惯。

四、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引申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师:同学们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说过,人掀动石块或移动花盘会使鼠妇爬走,影响鼠妇的生活,除了人之外,其它的生物当然也可能影响鼠妇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提到过的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际上,自然界中这种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例子很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的就是螳螂对蝉生活的影响和黄雀对螳螂生活的影响,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捕食关系,大家还知道哪些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例子吗?

(学生发言举例子)

五、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转而讲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师:大家举的例子都不错。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会影响生物的生活,但是,生物只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它对环境就不会有一定的影响吗?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10页图1-6“土培中的蚯蚓”阅读相关文字,思考这个问题。

生: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

生:蚯蚓会吃掉落叶和一引起生活垃圾,能清除一些环境污染;蚯蚓的粪便是植物生称的好肥料;还有,蚯蚓是高蛋白的,营养丰富。

(同学们“哄”的一声都笑了)

师:看来这位同学的课外知识挺丰富的。通过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生物确实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我们可以想到,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比如说蚯蚓没有适应在土壤中生活的话,它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影响土壤的。请大家翻到课本第8页,观察节头情影图“沙漠中的仙人掌”,这是一个典型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学生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的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例子吗?

(学生发言举例子并讨论)

课后反思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这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常常没有意识到,有时我们的行为实际上是限制了学生。同样是上这节课,探究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我们经常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来探究,比如:老师不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自己直接给出问题,生怕学生胡思乱想,五花八门的问题让自己下不了台(其实老师回答不出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坦白说出学生反而觉得你坦诚,更喜欢你,不让学生提问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再比如,在设计探究方案时常常担心学生丢三拉四而干脆给出实验的具体步骤,在学生实施探究方案时又担心学生计时不准,而常常由老师统一计时,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这次上课,我放得很开,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从设计探究方案到实施探究方案,一切都是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我只是起了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时把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清楚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思考、提问、表达、动手,很好的完成了这个探究活动,并且在实验后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表现出很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有体会,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思维特点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篇6:《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名词。而生态系统又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2,内容及功能分析

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的有机结合,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的,所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使得它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度的。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不同的,这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3,活动分析

本节共有5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想一想,议一议,可根据实例与图片很容易回答问题;第二个资料分析根据问题引出下面的知识点;第三个观察与思考巩固所学知识;第四个资料分析承上启下,既联系已学知识又引后面的新知识。最后一个是技能训练,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探究。

4,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开眼界与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参与讨论与交流;

养成合作精神;

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5,学习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教学难点: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6,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要掌握的名词较多,但好在同学们接受和知识的能力较强,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寻找各名词之间的关系及联系,以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7,教学初步设计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8,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1)复习导入

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知道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那么,如果生物和环境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表示,请看这组图片思考这个概念是什么呢? 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生A:回答不出。生B:生态系统。

(2)讲授生态系统定义及组成

师:现在我暂时不公布正确的答案,我们先阅读阅读教材19页的内容。找一找,看看正确的答案是什么。生:都回答出了正确的答案。

师: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与以及非生物环境。(板书)那这些生物有哪几种呢?我们先阅读阅读教材20页的内容,看看一个生态系统包含了哪几种生物。

生:这些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师:细菌和真菌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夏天的时候,饭菜容易变馊,那是细菌惹的祸。梅雨时节,你们的衣服很可能都长过黑色的斑点,这是因为霉菌在你们的衣服上安家了。如果你们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定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的。

师: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生物部分: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含了非生物环境,如阳光、空气等一切无生命的事物。(完善上一个板书)

师:教室前的那片草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你们运用刚才学到知识找出这片草地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生:植物有各种各样的草、树木、牵牛花;动物有虫子、鸟。师:微生物是我们很难看得见的,但是微生物会分解枯枝败叶,如果你找到腐烂了的草的叶子或树叶的话,就可以证明它们的存在了。事实上,微生物无处不在,你想得到的地方都有微生物。

师: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和我们说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室一一对应的,他们的关系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演示食物链和食物网

师:那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呢?请看屏幕:请第一排的同学扮演草地,九个同学上台扮演9种生物,找到他们各自的食物,并将被食用的生物的脖子上其中的一条绳子握在手上(表示取食关系)。可能有些生物不知道他可以吃哪些生物,下面的同学帮他们判断一下,并找出一条正确的食物链。想像一下当草地、青蛙、老鹰的数量分别减少为零的时候,有哪些生物的数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呢?

生:阅读教材、观察判断各种生物的捕食对象是否正确,思考老师的提问,做出回答。

生:(大部分)都能判断各生物的捕食对象是否正确,能说出一条正确的食物链。

师:一般来说,捕食者都比被捕者厉害。狼可以吃羊,羊却吃不了狼。师:在这里,草就是生产者,9种生物就是消费者,微生物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网(链)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两个过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板书)师:现在你们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加深了吧。就看这两条最简单的食物链(指着两条食物链),你们总结一下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结合观察与思考的内容,看看食物链应该怎么写。

生:食物链的起点是草,箭头从被吃的生物指向捕食的生物......师:概括地来说,起点应该是生产者。如果是在具体的食物链中就要指明是哪一种植物。食物链的概括写法是:生产者消费者。(板书)以生产者为食物的消费者是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在接下来是三级消费者,以此类推。不过在生物界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级、6级。

(4)动画演示有毒物质的积累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师:了解完食物链和食物网,我们来看看食物链和我们有密切关系的一个案例。(播放第一个动画)结合资料分析,观察思考有毒物质转移的途径,有毒物质在不同生物体内的数量变化。

生: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进行转移积累的,随着食物链,有毒物质越来越多。

师:如果我们吃了这条食物链最顶端的鱼,那我们体内的有毒物质是不是就会更多了?

所以,人们认为把各种废物扔在河里不会有什么危害的想法是错误的。河流可以稀释污染,但是河流还会通过其他途径将污染返还给人类,这就是大自然的返还作用。因此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师: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那它本身会有具什么能力呢?大家都看过教材23页了,答案都知道了吧。现在我们看第二个动画(播放第二个动画)。同学们观看动画,思考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的具体表现在哪里。生:(观看动画,思考问题)

生A:当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的时候,兔子的数量就会增加,草就减少了,狼和狐狸等就会相应增加,很多兔子就会被狼和狐狸吃掉,所以兔子就会减少,草又可以恢复生长。

师:回答得差不多了。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中各生物数量的相互牵制从而达到了一种自动调节效果。但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破坏程度越大,生态系统越难以恢复。(5)复习巩固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现在我们一起完成本节课的概念图,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梳理。

篇7: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1、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复习过程】

任务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5-26,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

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部分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

接的以植物为食物)

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中的有

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

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部分-----

3、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是: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友情提示

(1)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学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分解者:以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也包括蚯蚓、白蚁等动物,它们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巩固提升

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各项能表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的水B.黄河中所有的生物C.黄河中的所有鱼类D.整条黄河

2.“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A.生产者、生产者B.消费者、生产者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

4.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任务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6-27,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绘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关系而形成的顺序,叫做食物链。

3、观察课本P27图,我们发现: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于一种生物往往被两种或多种生物所食,所以就有多条,它们彼此连接形成网状,称为。

4、请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含的食物链:友情提示

食物链正确书写的要领: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不包括分解者,也不包括阳光等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消费者)。

(3)箭头指向捕食者;箭头所示方向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4)一条食物链一般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生物。

(5)食物链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能随意编造。

巩固提升

1.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A.松鼠吃蘑菇B.猫头鹰捕食鼠C.鸟吃草籽D.青蛙捕食蝗虫

2.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兔→草→狼B.草←兔←狼C.阳光→草→兔→狼D.草→兔→狼

3.某牧草留种区,牧民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将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害虫吃光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害虫适应能力增强B.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C.网罩影响了草的光合作用D.食物链被破坏

4.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

任务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7-29,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

1.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这些能量以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中。

2.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

3.与能量流动不同,物质可以以某种形式在生态系统中。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和实现的。

巩固提升

1.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A.水草B.虾C.鱼D.鱼鹰

2.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

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能量在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乙→甲D.甲→丙→乙

任务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的自动调节能力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9-30,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总是保持稳定的,形成一种的平衡,我们称之为生态平衡。

2、一般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反之就越。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的。如果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

4、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最大的因素是,我们应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办事。

巩固提升

1.下列叙述中,能增强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增加生物的种类

C.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D.减少生物的种类

2.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生长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多数被吃掉;但过一段时间,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起来。这是因为()

A.草太少,野兔跑掉了B.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的自动调节能力D.草比原来长得快

3.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的能力B、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一定很小

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D.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本节课学习小结】

学习即将结束,你是否达成目标了?自我评价一下吧!

【学习成果检测】

1.四位同学针对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

C.保护鸟类对人类有益D.食物链本身就是生态系统

2.黏虫在某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

A.青蛙大量被捕食,破坏了食物链B.大量清除杂草

C.大量捕杀田鼠D.大量捕杀黄鼬

3.a→b→c→d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c与b间是捕食关系B.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C.b、c是消费者,d为分解者D.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

4.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蛇B.青蛙C.植物D.阳光

5.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6.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该食物网和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篇8:《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 系统设计目的

近几年,相关领域对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相关的论文、著作也有很多,但是绝大部分是针对水文、植被覆盖、土壤等单因素的研究,并以书面报告形式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这样单一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已不能有效地满足农业发展需求。而农业生态环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在空间域与时间域上均是动态变化的,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与季节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与生产结构,也影响着农作物生产周期的长短、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当前,我国对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报道仍比较少,因此,为了顺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为农业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根据系统的应用目的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工具、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地理信息系统3个模块,整个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应用遥感、GI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进行某一个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信息数据的采集、储存、分类管理、运算分析和描述等活动,从而了解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在空间、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发展情况,为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检测评估、分析与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持。整个系统以GPS技术和RS技术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以常规技术为辅,采集不同来源、尺度的环境属性及空间要素信息,以GIS技术支持建立系统信息处理程序与用户服务界面,建立具有数据检索、运算分析等多种功能的农业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并提供服务于系统用户的多个功能模块。在考虑农业生态环境适宜度的基础上进行系统业务流程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安全设计和系统权限设计等。

3 系统功能分析

3.1 基础地理信息功能

基础地理信息功能(基础功能)主要有遥感数据与地图数据显示功能,包括漫游、浏览、鹰眼导航、缩放、坐标查询与显示、区域选择、面积量算、距离量算等;属性数据查询、浏览功能;栅格图层和矢量图层综合管理功能;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联动查询功能;系统和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日常维护功能等。

3.2 专题地理信息功能

专题地理信息功能主要有各类信息的查询功能,比如所选区域的土壤类型、历年月积温和降水情况信息查询;还有生态环境评价评价功能,主要是结合该区域各种农业相关因素,以生态环境的模糊数据为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的适宜度进行评价分析,并及时修改、补充、更新相关的信息数据。

3.3 远程协作功能

系统还具备实时对话、收发图片等功能,方便户外实地勘察人员与室内工作人员实时沟通和相互协作,提高数据采集、资源分析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效率。

4 系统应用实践

4.1 植被分析

通过系统获取的遥感数据对所选区域的植被指数,包括覆盖情况和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

4.2 水文分析

首先通过数字制图技术与遥感技术建立一个水流域模型,然后再根据遥感数据对该区域的河流与湖泊分布、水深等水文条件进行分析。

4.3 土壤分析

同样是利用系统遥感技术对该区域的土壤水分、土壤盐碱度和沙化情况以及土地利用等土壤条件进行分析。

4.4 生态适宜度评价

主要根据系统对该区域的水文条件、土壤条件、植被指数等多种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对该区域的生态适宜度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划分。例如传统生态适宜度评价主要是根据经验对土地自然属性进行鉴定,再根据土地质量分级,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农作物在不同等级农用地中种植的优势和劣势。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壤条件的适宜度评价则是对土壤类型、土质、含水量、有机物成分及含量、磷氮元素含量等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通过系统运算分析制成土壤适宜度评价分析图,然后对农作物种植的优劣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全方位评价,最后通过综合比较法制订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

4.5 农作物品种分析

不同农作物均分为不同的品种,各品种的生长环境条件也各有差异,对此可结合该区域理念农作物种植经验与系统生态适宜度评价数据为该区域的种子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品种选择、种植搭配方案,提高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效益。

4.6 自然灾害监测与灾情分析

利用地理信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对该区域的农业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和分析,从而为政府及相关的组织部门提供科学可靠、及时、有效的灾情信息,为灾情的预防、急救和减少损失的有关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灾情对农业生产的损害。

5 结束语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是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积极引进信息科技对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非常关键。农业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可应用在水文分析、土壤分析和农业生态适宜度分析等各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曼丽.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97.

篇9:《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体系;优化

【作者简介】张 军(1980-)男,环境科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态学与环境生物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2011年广东药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使得环境教育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受到高等院校的广泛重视[1]。《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是环境类专业必修课,笔者作为主讲教师在教学中深感这两门课程的众多教材各有侧重点,不能完整呈现课程的知识体系。此外,如何开展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也是这两门课程的难点。本文以广东药学院为例,阐述了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理论教学体系衔接与优化

目前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整治实践如火如荼,使得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得到不断拓展和更新。现有《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教材,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大多不够详实,存在部分内容重叠,特别是《环境生物技术》教材与一些生物技术课程重复较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对这2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作了如下衔接和优化。

1.1生态学课程理论教学体系

生态学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体是生物,载体是环境;我们拟将课程划为三大块:1)理论生态学,强调生态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学;2)应用生态学,强调生态学的现实应用,包括产业生态学、管理生态学和效益生态学;3)生态学进展,强调多学科交叉和生态学研究尺度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纵深发展,包括全球变化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生态基因组学。在课时分配中,逐步增加对应用生态学和生态学进展的课时,即由总课时的1/3增加至总课时的1/2。

1.2环境生物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体系

环境生物技术则是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交叉发展的产物,由于经典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环境生物技术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不断的发展。该课程以生态学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土壤、空气和水体污染问题、废弃物处理问题和生物源新型环保材料研究开发问题为主线,划分四个教学模块:1)预防,主要包括生物农药和表面活性剂等;2)监测,主要包括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物、分子监测;3)净化,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和废渣的生物净化和资源化技术;4)治理,主要包括已污染水体和土壤的原位和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在课时分配中,预防和监测教学模块共占总学时的1/4,净化和治理教学模块共占总学时的3/4。

2.实践教学探索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的矛盾及其缓解策略,引发了同学们对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的学习热情,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工作需要兼顾教师实践和学生实践两个互补环节。

2.1教师环节的实践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已达成共识:“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首先得提高教师层面实践水平,增加对环境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中的能力要求,教师自觉将自己的部分科研工作与专业教学需要结合起来,利用教改项目经费和科研项目的部分经费,进行课程相关的实践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深入实地对土壤、空气和水体污染和废弃物产生的源头进行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补充教学素材,形成课题想法。

(2)加强与环境保护、治理相关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明确环境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谋求科研合作的可能。

(3)以潜在的环境类科研课题为契机,加强教学团队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提高实践教学的业务水平。

2.2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兴趣、提升专业技能和完善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2]。生态学、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两门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就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教育或者是环境保护相关的素质教育,而应该上升到人才培养这种高度。在学生层面做法及思路,涉及如下4个方面。

(1)构建小型专题数据库,将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细分为不同的专题,由班级同学进行分组管理,建立开放式专题数据、资料和图片库,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另外做到工作的延续性,即不断有新一届的学生参与进来。

(2)开展实地调研,具体包括家乡生态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调查、广州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在课堂通过PPT进行汇报。

(3)实验教学以大学城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分不同的实验系列进行教学工作。生态学实验包括:1)大学城湿地生态系统组成分析与健康评价;2)大学城体育场馆等公共活动区空气微生物采集与组成分析;3)湿地藻类观察、分离与纯培养。环境生物技术实验涉及:1)生物农药资源植物收集与植物提取物抗虫试验;2)大型水生植物收集、人工湿地构建、净化污水试验与水质理化检测;3)固定化细胞净化空气污染物。

(4)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设置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参与科技挑战杯比赛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部分直接推荐学生进入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完成毕业论文,教师对这类教学活动加强监管,总结每届学生的培养状况。

在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医药产业培养具有清洁生产意识和环境保护相关技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们对广东药学院环境类课程的定位。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应是开放式的[3],生态环境相关的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手段、新的技术方法将不断引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是建立一套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通过多种信息途径,如QQ群和网站博客,监管、控制和提高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庄东红,蔡映辉.加强管理提高实验课教学水平[J]高等理科教育.200l.03

[2]肖玉良,夏成才,游桂荣,韩俊芬,李福荣.医学院校应重视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J]中国科技期刊学会.http://www.xtd-gmw.cn/yisheng/main/index.php2008,3

上一篇:兴趣教学五环节英语教学模式下一篇: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