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豪刘禹锡的傲骨

2024-04-10

诗豪刘禹锡的傲骨(精选2篇)

篇1:诗豪刘禹锡的傲骨

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歌颂平叛战争的诗,以《平蔡州》三首、《平济行》二首最著名。尤其前者,在刘诗中有重要地位。刘诗中寄托身世和咏怀古迹一类,历来为人称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富于哲理意味。《西塞山怀古》、《乌衣巷》则精警超迈,韵味深长。他与白居易、令狐楚的唱和应酬分别编为《刘白唱和集》、《彭阳唱和集》。本集中还有送僧诗一卷。刘诗取境优美,精练含蓄,韵律自然富于音乐美。其律诗、绝句、古诗俱佳。七言乐府小诗吸取民歌曲调优点,音调浏亮,节奏鲜明,适于入乐。就连《平蔡州》一类古体,也具民歌的音乐美。一些六言诗和新体诗句式、节奏、用韵都与律诗不同,逐渐向长短句演变,适于配乐歌唱。此外,刘禹锡还按《忆江南》曲调填词二首。

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刘文以论说文成就最大。一是专题性的,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二是杂文。刘禹锡的散文与其诗歌一样,辞藻瑰丽,题旨隐微。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禹锡集》。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和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今人卞孝萱有《刘禹锡年谱》。

知识扩展:刘禹锡古诗

1、《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刘禹锡古诗。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帙浥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

2、《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3、《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

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

零陵芳草露中愁。

4、《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5、《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江南春 》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8、《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9、《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篇2:透过“诗豪”的诗歌品其诗情

一、“诗豪”引向碧霄的诗情为何物?

刘禹锡晚年在洛阳与友谊颇深的同榜进士———白居易诗歌唱酬, 而白居易则在《刘白唱和集》中称:“彭城刘梦得, 诗豪者也。其锋森然, 少敢当者。”“诗豪”固然性格耿介、刚毅、饶有豪猛之气。这与他多次被贬, 多次抗争的桀骜不驯的性格是一致的, 但诗豪在《秋词》中以磊落的胸怀将什么样的诗情引向碧霄了呢?

这首千古名篇就是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 被贬谪郎州 (今湖南常德) 担任郎州司马时创作的。如果说“诗言志, 歌缘情”的话, 诗豪的这首贬谪诗显然最能贴近其真实心迹。

第一次惨遭沉重的打击, 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空前巨大的考验。怎么过?敢问路在何方?从悲秋之祖宋玉的《九辩》开始, “宋玉情结”似乎就成了诗人们的职业病。古来悲秋的诗人们, 往往在秋天感叹“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研究过哲学和禅宗的诗豪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不作无病呻吟之态。《秋词》一落笔就采用对比, 以议论方式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 以奔放的热情讴歌秋日风光的美好。

我们看到, 背运的诗豪并没有表现出绝大多数人面对厄运时的常态———对现实失望, 对前途悲观甚或是绝望, 而是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 借这只矫健凌厉、大展宏图的白鹤传递出豪迈乐观的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套用现在各大新闻版面频频出现的网络热词, 传递出了巨大的正能量。正能量, 本是一个物理名词, 有语言学家指出, “正能量”的流行, 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特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 通过激发内在潜力, 可以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 从而更加自信, 更加充满活力, 也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秋词》正是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最大限度地唤起了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二、秋光蹉跎中的此等诗情弥足珍贵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经历了僻陋蛮荒的巴山蜀水的凄凉, 二十三年来秋光蹉跎, 身心被弃置一旁, 何可胜道?常人岂能心甘?

诗豪与白居易齐名, 并称“刘白”, 而诗豪与比他小一岁的柳宗元生死患难, 情至莫逆, 世称“刘柳”。据史料载录, “刘柳”二人皆为了实现“辅时、佐世”等宏愿, 忘我地投入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为主要目的的改革;短暂的“永贞革新”失败后, 二人又一起被贬至“巴山楚水凄凉地”, 囚居于“土风僻陋”的瘴疠之乡, 深深体味着“万罪横生”的流言蜚语, 慢慢咀嚼着“乔木在天涯般”归路茫茫的万般凄苦。

柳宗元更多地表现出深沉抑郁的精神世界。在被誉为唐人五言绝句最佳者《江雪》中:“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 独钓寒江雪。”其忧愤、孤寂的心性情怀, 在这峻峭的诗境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 他曾想通过寄情山水, 聊以忘怀得失, 直至驱散内心的雾霾。明人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 莫如柳子厚。”茅坤一语道出被后人誉为游记之祖的山水游记成就之高。在其代表作《永州八记》中写道:“因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千年后的我们似乎还能想象出其当时的沮丧和遗憾。显然, 永州山水未能激发出其正能量。

十年后, 即元和十年, 柳宗元再度被贬南荒, 任柳州刺史。他初涉柳州, 就在城头写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连四州》一诗:“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此诗充溢着其掺和着血泪的悲凉与哀怨。开篇就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 辽阔而荒凉的空间呈现在诗人眼前, 望到极处, 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 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诚如清人贺裳的评价:“柳五言诗尤能强自排遣, 七言则满纸涕泪。”

前人评价诗豪有“英迈之气, 老而不衰”。其《始闻秋风》:“昔看黄菊与君别, 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 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瞿蜕园先生在《刘禹锡集笺证》中分析如下:“盖禹锡初贬在永贞元年 (805) 九月……今阅二十三年, 方得再到北方初闻秋风……禹锡以大和元年 (827) 六月除主客分司, 犹不免失望, 逾夏及秋, 不复自馁矣。”诗人笔下的骏马凝望遥远北方, 向往驰骋边疆;鸷雕顾盼万里青云, 渴求搏击浩瀚长空。这正是有着远大政治抱负而又人生经历十分坎坷的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即使抱病, 他也要登上高台举目四望, 豪情万丈地欣赏秋的美景, 领略秋的神韵。

他自德宗起历顺、宪、穆、敬、文、武、宣前后共八朝, 暮年与裴度、白居易优游绿野堂, 有“在人称晚达, 於树比冬青”之句, 又云:“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秋光蹉跎中的此等诗情是何等的弥足珍贵。

三、诗情长伴铁骨铮铮的前度刘郎, 永留碧霄

刘郎一次次回到京城, 又一次次被赶出京城。每次回长安, 都到玄都观赏桃花, 写观花诗。在刘郎之前描写桃花的好诗妙文早已数不胜数, 可其《玄都观桃花》、《再游玄都观》依然被广为传诵, 略作比较, 恐怕缘于铁骨铮铮的前度刘郎长伴诗情。

《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又名《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 戏赠看花诸君子》, 明显创作于元和十年, 当时朝廷想起用他及和他同时被贬的人。

此诗含蓄地表明, 通往玄都观的通衢大道上喧嚷的人儿, 在归途中均以“看花回”流露出难以掩饰的为花所动的愉快神态。到底怎样的桃花如此动人呢?《再游玄都观》的小序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 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 (今广东省连县) , 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 召至京师。人人皆言, 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 如红霞, 遂有前篇, 以志一时之事。”谜底揭开了, 玄都观的如云霞一样的桃花才如此令人赏心悦目, 人游其中, 花不醉人人自醉。

“以志一时之事”却关合到刘郎的人生境遇, “桃千数”, 就是在其被排挤出京城后的十年里, 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之辈, 而看花之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族。他们为了富贵利禄, 趋之若鹜地奔走权门, 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 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这首诗, 貌似在写一件生活琐事———人们在玄都观赏桃花, 骨子里却轻蔑当时的朝廷新贵, 辛辣讽刺当时的朝廷新贵。他这种轻蔑和讽刺使其政敌感到非常难受。他和“战友”们立即受到打击报复, “旋又出牧”, 被派为远州刺史。

十四年后, 复为主客郎中的刘郎, 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而是依然如故, 重游玄都观, 有意旧事重提, 写下《玄都观桃花》的续篇———《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时的玄都观庭园冷清, 庭园冷清是由于游人绝迹, 游人绝迹是由于桃花无存, 因为“重游玄都观, 荡然无复一树, 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如红霞”的满观桃花, 已经荡然无存, 只有无法引人观赏的兔葵、燕麦之类的菜花。这样荒凉的景象当然与种植者———“手植仙桃满观”的道士关系紧密。

此诗以“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倔强意志再次向打击他的权贵们宣战, 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胸中的块垒。经过漫长的二十多年, 那些当权者或失势, 或离世, 而且呈现“树倒猢狲散”的态势, 犹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他认为, 新当权者不过是像菜花一样滥竽充数而已。那个因写了《玄都观桃花》讽刺权贵, 再遭贬谪的刘郎, 过了十四年, 又活蹦乱跳地返回长安来了。对于扼杀“永贞革新”的政敌, 诗人投以轻蔑的嘲笑, 展示了自己的幽默、不屈和乐观的性格魅力, 显示了“今又来”的“前度刘郎”将一如既往地战斗下去。

刘禹锡的一生可谓是荆棘遍布, 可以说, 长年被贬的际遇摧毁了其常态生活, 却砥砺了前度刘郎的铮铮铁骨, 其生命因其充盈碧霄的弥足珍贵的诗情而璨灿。

参考文献

[1]刘勰, 黄霖.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2]王运熙, 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3]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4]陈弱水.柳宗元与唐代思想变迁[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5]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工作的自我检讨与总结范文下一篇:雕刻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