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

2024-04-13

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精选3篇)

篇1: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

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工,格调高亢,意向简括,气骨桀骜;乐府小章尤为著名。他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称为“刘柳”与“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为“小诗之圣”。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他一生作诗《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其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其作品最主要的为山水诗。王伟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着墨不多,意境高远,诗意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篇2: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

下面就盛唐几位大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与陶渊明在精神世界的契合点做简要分析。

一、王维与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契合点

作为有唐一代山水田园诗第一人的王维,他与陶渊明的相似点体现在 :

(一)亲近自然

两位诗人都格外钟情于大自然的山水田园,渴望融入大自然,去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作是诗人性情的反映,陶诗中,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样的直抒胸臆之语,也有通过对大自然中的景色、万物饱含深情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如形容雪景的名句“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仲作与从弟敬远》),还有“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等等,在作者眼中,大自然的万物无不具有自己的神韵。

王维也善于在清新宁静、生机盎然的山水中,精神升华到空明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体现在其诗作中,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创造出一种纯美的诗境。

(二)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隐逸第一人”,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这种隐逸情怀得以充分的表达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书写自己终于辞官归隐,梦想成真的欣喜之情。而在王维的诗作中,他的隐逸情怀也时有流露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的这类诗总给人一种自己在清冷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之感,隐逸之情凝注在字里行间。

二、孟浩然与陶渊明精神世界契合点

孟浩然是唐代隐逸诗人的典型,其人品和诗品与陶渊明最为相似,所以他们之间的契合点是非常多的。

(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精神。

孟浩然终生布衣,秉性孤高狷介,他虽抱有济世之心,但他不愿向世俗低头,他的人格高尚峻洁,安贫乐道。对陶渊明的人格极为仰慕和推崇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可见,他对自己和陶渊明在人格上的契合点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二)都有“真趣”。

孟浩然和陶渊明之间最为突出的契合点就是他们在隐居生活中都会用一种淡泊的心态去体会和赏爱“真趣”。陶渊明自是以“真”著称,亲近自然、淳真自由的人生情趣和精神世界,是陶渊明人格和诗品的底蕴,他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躬耕的辛苦、失去亲人的伤痛……这一切无不是他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孟浩然也写真事、真景、抒发真性情,极尽自然真朴。“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首诗写景自然,流露出高雅脱俗的真性情。感情率真质朴,意境古风浩然。

三、李白和陶渊明精神世界契合点

李白与陶渊明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傲岸的人格。

陶渊明是清高耿介的,他不肯顺应世俗改变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毅然弃官归隐。并流传下千古名言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在这一点上,李白最似陶渊明,决不会为追求功名利禄而委屈自己的人格。他永远保持着纯真的天性,高尚的节操,不为尘俗所玷染,豪迈超拔,兀傲不屈,粪土王侯,蔑视豪门。而他们之所以在这方面有契合点,是由于他们灵魂深处道家哲学“任真”、“存道”和儒家固穷精神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

李白是向往隐逸生活的,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会,感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人与山霎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了。李白一生都向往隐逸生活,当然,他把“功成身退”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即“功成”之后,再把隐逸作为自己人生的最终归宿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篇3: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

关键词:宋初白体诗人 白居易 诗歌体裁 学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北宋初期诗坛出现“白体”,白居易的诗歌成为宋初诗人接受的典范,无论是其诗歌的题材、体裁、语言、风格还是文人心态都成为宋初诗人创作积极仿效的对象,本文主要就宋初白体诗人(宋初受“白体”影响的诗人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以最典型的,最被论者所肯定的,诗歌留存数目比较多的白体诗人为例)对白居易诗歌体裁的学习做个简单的探讨。

据朱金城的《白居易集笺校》,白居易流传至今的诗歌有2916首,其中古体诗只有603首,其余的都是近体诗,占其总数的近百分之八十,由此可见,作者对于这些近体诗的态度并不像他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非平生所尚者”“略之可也”,而是对其抱有相当大的创作热情,与之相一致的,从传播和接受的角度来衡量,白居易的近体诗也确实比古体诗的影响要广泛和持久的多,“元和体”从中唐到宋初一直占据白居易诗歌被学习和接受的中心位置就是一个明证。“元和体”有两种诗歌体式,一种是“小碎篇章”的短篇(五、七言律绝),一种是“次韵相酬”的长篇(五七言排律),前者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仿效,后者则逐渐有人问津,这和当时整个诗坛的诗体发展趋势是完全相符的,“咸通以后的诗人逐渐丧失了诸体皆精的能力,这首先表现在古体的衰微和近体的泛滥,而近体诗中的排律也受到冷落……”,相应的宋初文人对白居易诗歌体裁的学习也主要集中在短律和绝句方面。

一 淡语求味的五律

我们知道五言律诗是最注重字句锤炼的,常常要达到一字之下难以更改的地步,但白居易的五律却完全看不到推敲用力的痕迹,使人忘其为律诗,清人田雯就称赞白居易的五律是“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到语,皆他人所未发”。这个评价十分恰切地概括了白居易五律的特色。如《晓寝》:“转枕重安寝,回头一欠身。纸密明觉晓,布被暖如春。莫强疏懒性,须安老大身。鸡鸣一觉醒,不博早朝人。”这首诗描写了清晨睡懒觉的状态,在用字、造句、属对、调声、谋篇等方面都没有特意加工,而是如影随行,水到渠成。类似这样的风格在白居易的律诗中屡见不鲜。深谙五律创作技巧又才华横溢的白居易偏偏要写出平淡流易的诗作,因为诗人要就近取材来表现“闲适”之趣,如晚起不用早朝的惬意;与朋友小酌的雅兴;家庭生活的温馨,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品味悠闲的乐趣,这样的追求,使白居易的五律诗形成了一种以淡语求味的艺术旨趣。

宋初诗人在运用五律进行创作时也学习和发展了这样的艺术旨趣,追求思深而语近的表现效果。徐铉在《文献太子诗集序》中提到作诗应该“取譬小而其指大,故禽鱼草木无所遗;连类近而及物远,故容貌俯仰无所隐”。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想通过描写草木等眼前具体物象、人物情态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这一点与白诗五律淡语求味的艺术旨趣不谋而合,例如,《早春左省寓直》、《寒食宿陈公塘上》这两首五律诗都是以眼前的景为见到语,用浅语描摹物态,沉潜其中的是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品味,第一首是为官当值的闲在,第二首是独宿时的悠闲和孤寂。另外,在李现和李至的唱和中,五言律诗基本上都是以组诗的形式出现的,如“朱门多好景”组诗,“秘阁清虚地”组诗,“出门何所适”组诗等,这些诗从作者日常生活的所居、所行、所思中取材,在白描、叙述等简单的笔法中突显“闲吟适性情”的诗歌趣味。

许凯《彦州诗话》中评论王禹 诗云:“本朝王元之诗可重,大抵语迫切而意雍容。”其中“语迫切”指诗语的运用不甚含蓄,而“意雍容”则指意境的温和、闲适与自在,王禹

的五言律诗有87首,内容基本上都是和他的谪居生活相关,而试图在日常生活和平凡事物的抒写中,探寻内心的自适平和则是这些诗的主题,如《病假》就写了自己因眼疾而求假的一件小事,而表达的确是“何当长似此,归去老蓬蒿”之情;《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在描绘优美的洞庭湖的景色时不忘表达自己对白居易闲适生活的向往。魏野作为一个隐逸诗人,诗歌中表达的大多是对闲适生活的提倡和满足,五律自然也不例外,他的五律诗外貌平实而疏快,不注重雕琢,用家常话说家常事,如《冬日书事》“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吟余还默坐,稚子问慵应”。总体来说宋初白体诗人的五律创作都学习白居易追求“淡语求味”,但是否能真正达到“有味”的效果,则因个人艺术才能和精神境界的不同而不能一概而论了。

二 具有理性色彩的七律

白居易七律诗的理性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量引入议论,其二是表现人生的感悟。白的七律诗中有不少作品具有鲜明的议论风格,此类诗以白居易的《放言》组诗最为有名,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这组诗异常犀利地揭露了世事的真伪莫辨和祸福无常,虽然只要“燔柴兼照乘”,萤火露珠之为终将暴露,虽然火烧三日而能辩玉,长树七年而能识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辨别真伪的机会并不容易遇到,世间总是充斥着真伪莫辨,贤愚不分的混乱。诗歌从头至尾,“何人”、“底事”、“但爱”、“可知”、“终非”、“岂是”、“不取”、“何殊”,连珠式的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诗意似进而实退,热烈的议论中传达出深刻的怀疑和茫然。

但这样在诗歌直接大发议论,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变成纯粹的说教,枯燥而无味,这在白居易和宋初白体诗人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相比较而言书写人生感悟就好多了,它以独特的方式综合了感性的体验与理智的省察,往往能使读者在领会某种道理的同时,体会到韵味,这正诗歌理趣带来的魅力。白居易诗歌经常表现的就是对普通人生的感悟,如《遣怀》“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双”;《赠侯三郎中》“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这些感悟增添了诗歌的可读性,在某种程度上矫正了其诗过于直白的缺点,宋人方回评价白居易的七律,虽然流易,但“有韵有味”就指此而言。

白居易非常喜欢和擅长七律(数量居唐人中的首位),而宋初的白体诗人的七律创作相较于其它各体也多出了许多,这些人中七律创作数量较多而又学白诗理性色彩最明显的是王禹 ,王禹 的七律诗几乎占到他诗作总数的一半,是他写作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在他被贬官遭到挫折之后,对处世立身有了更多的思考,情感和心态都比较矛盾复杂,这使诗歌的理性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在七律中直接发议论也是王禹 经常用到的方式,代表作是他的《放言》五首,在这组诗的序里,王禹 非常明白地说明了自己的创作是仿效居易的《放言诗》“元、白谪官,皆有《放言》诗着于编集,盖骚人之道味也。予虽才不侔于古人,而谪官同矣。因作诗五章,章八句,题为《放言》云。”两组诗不光感情的基调相同,而且说理的方法也类似,王禹 不是在诗中简单的表达某些见解,而是采用反诘、对比和否定,造就跌宕顿挫的语气,以此来打动人,展示理性思考的感情内涵。另外,王禹

也会在七律中表现体味人生的哲理感悟,例如,“科名偶得同年分,交契都因谪宦深”;“朝簪未解虽妨道,宦路无机即是禅”。有这些思想的精华供人回味,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其他白体诗人的七律创作中也有理趣的表现,通过发议论来说理的最典型的就属宋太宗和晁迥,他们两个人基本上是纯以这种方式来作诗的,不仅仅是七律,其它各体亦然,虽然他们两人的诗都近似于理念诠释,缺乏诗歌最基本的艺术特征,但鉴于两个人的地位和名气,在诗歌提倡理趣方面的影响不小。剩下的人则很少在诗中直接发议论和说理,而大多表现为对生活理性的思考和感悟。例如,徐铉的“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李 的“四时奔速都如电,两鬓凋疏总作霜”;田锡的“风骚 古少知音,本色诗人百种心”;张咏的“易中有象闲消息,身外无求免叹吁”;魏野的“闲思已隔江山远,老别那堪岁月深”……这些诗句大多是人生智慧和感悟的总结,平淡中传达着理趣。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承认宋初白体诗人的这种理趣水平并不是很高,它离宋诗理趣大成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有待于后来人的进一步开拓。

三 注重思理的绝句

绝句体制短小,为了让十分有限的文字能够承载尽可能多的内容,表达更为丰富的情感,诗人们对题材的提炼和艺术的锻造可谓煞费苦心。白居易的绝句对日常的人情有更深细的开掘和表现,特别发展了以感悟人生特色的理性内容,如《代春赠》:“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诗意表现了诗人对随遇而安的理解。又如《商山路有感》:“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表现的是人事的沧桑变化。这些人生感悟,内敛而含蓄,诗人没有直接议论道理,而是以诗人的眼光、独特的感性体验来传达理性的内容。为了适应这种内容上的变化,他在艺术上也做了许多巧妙的用心,如《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采用从对面飞来的笔法,巧妙地写出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勤政楼西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在时间的对比中传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而慨。《寒闺怨》:“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廉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捕捉了寒夜裁衣刀冷的细节,细腻地传达出闺中女子的孤寂。映衬、对比、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白居易的抒情手段不拘一格,很难做简单的概括。

宋初白体诗人在绝句体上所用的功夫不如五、七言律体,尤其是五绝涉猎的人很少,体现了一种诗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绝句的创作中,宋初的白体诗人也明显受到白居易的影响以思理见长,有时直接发表议论和看法:如徐铉的“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 ,何用读春秋”;王禹

的《偶题三首其一》“贾谊因才逐,桓谭以谶疏。古今常似此,吾道竟何如”;张咏的《夫差庙》“由来邪正是安危,不信忠廊任伯 。自古家家有容冶,何须亡国 西施。”有时在情、景、事、物中寄托或表达人生感悟,如徐铉的《行园树》“松节凌霜久,蓬根逐吹频。 生各有性,桃李但争春”;王禹 的《赠草庵禅师》“阳山山下草庵深,寂寂香灯对远岑。莫怪相看总无语,坐禅为政一般心”;张咏的《相州官舍》“林木千重闭郡楼,西山浓翠去无由。思量自古逃名者,多少清闲到白头。”魏野的《盆池萍》“乍认庭前青藓合,深疑鉴里翠钿稠。莫嫌生处波澜小,免得漂然逐众流”这些诗虽然在内容上靠近白居易的理性,但白居易的绝句整体风格是含蓄蕴藉的,而这些人的则显得清畅流利,这种不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源于表现技巧,上面本文提到白居易的绝句创作很重巧思,但宋初的白体诗人对此却用力不够,只有少数的诗歌能做到平淡而隽永,例如,徐铉的《九月十一日寄陈郎中》“我多吏事君多病,寂绝过从又几旬。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后两句截取了一个简单的生活细节,“风前落帽”,好友相见,“几旬”又与“前日”构成了常态和偶然的对比,表达了久别而意外重逢的欣喜。又如,王禹 的《咏白莲》“昨夜三更后,姐娥堕玉答。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这首诗全凭比喻传神,白莲仿佛是昨夜皎洁的月光所化,晶莹剔透,空灵不可方物,作者初见花开的惊喜之情也由此跃然纸上。

应该说宋初诗人对白居易诗歌体裁的学习只是他们对白居易诗歌接受的一方面而已,然而管中窥豹,从中我们还是能看出宋初的“白体”虽然总体上还是一种不成熟的“学人之诗”,但作为起点,它也影响了宋诗整个的发展历程,是形成宋诗独特面目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古献研究所:《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唐)白居易,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 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于向辉,女,1977—,河北承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工作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上一篇:关于友谊的英文短文下一篇:《瑕疵股权对外转让+无偿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