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2024-04-11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共12篇)

篇1: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古代名人的故事:刘禹锡的佛缘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772——842)在长期的贬谪生活中,大多时候有职无权,内心十分苦闷,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排遣忧愁烦恼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与僧人往来,研读佛典,寻求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随着对佛教理解的日益深入,他从当初的好奇,已经变为深深了解个中三昧,以至达到了“事佛而佞”的地步。他自述自己案席上放的多是“旁行四句之书” (佛教典藉),来往者也皆是“赤髦白足之侣”的僧侣(《送僧元皓南游》,《刘禹锡集)卷二十九)。与一般的好佛者不同,刘禹锡对佛教的尊崇是他一生苦苦求索的结果。他说自己做官二十年,一直在思索寻求一种人生之道,结果发现世上所谓的诸道,如科举进仕、经商产业等,都难以行通,非为正途,只有佛教“出世间法”,才值得尽心。

唐代佛教正逢鼎盛时期,刘禹锡被贬地朗州亦是佛教圣地。离城区二十华里的德山千明寺就是享誉华夏的十方丛林,四方衲子纷纷来此挂锡。刘禹锡常来此拜佛、参禅,与僧人探讨佛理、佛法。经常亦有外来僧人来刘宅与其切磋禅理,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赠别君素上人》)。他与南岳衡山、牛头山、杨岐山等处的禅僧如仲制、灵澈、元暠、如智、慧则、广宣、鸿举、义舟、景玄、惟良等以及日本僧人智藏有广泛交往,有的交往还很深。柳宗元《送元暠师序》曰: “元暠师居武陵(朗州)有年数矣,与刘游久且昵。”刘禹锡送僧诗二十四首,大多数是在朗州写作的`。在《送僧元暠南游》诗引言称赞他“妙音奋迅,愿力昭答”。刘表示“雅闻予佛而佞,亟来相从。”他从元暠那里领悟到佛法的殊胜,感叹地说:“予策名二十年,百虑而无一得,然后知世所谓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耳。”“予策名二十年”是指自贞元九年(793)至元和七八年(812、813),这二十年中,他正值廿二岁至四十岁的血气方刚年华。贞元九年,时年二十二岁登进士第, 不久擢监察御史。在此期间,他常与柳宗元、吕温等“讲疑考要王霸富强之术”,寻求解决社会危机的途径。三十四岁时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而遭贬谪。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百思而不得其解。 自从接触佛法后,才悟到“世所谓道无非畏途”。只有“出世间法”才能启悟人心,拯救社会。

他在朗州十年写了近百篇诗文,其中不少是宣扬佛法,赞叹高僧以及富涵禅味及禅境的篇章。其后,他为禅宗六祖大鉴禅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牛头山第一祖法融大师、杨岐山故乘广禅师等撰写的碑文,以及撰写的《佛衣铭》、《夔州始兴寺移铁像记》、《毗庐遮那佛华藏世界图赞》、 《成都府新修福成寺记》,均显现他受佛法的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心身进入禅的新境界。如他在《赠别君素上人》诗引言中曰:“晚读佛书,见大雄念物之善,级宝山而梯之。高揭慧火,巧熔恶见,广疏便门,旁束邪径。其所证入,如舟溯川,未始念于前而日远矣。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在《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引言中曰:“以为尽妙理者莫如法门,变凡夫者莫如佛土,悟无染者莫如散花。故业于净名(经),深达实相。”还谈到禅与诗的关系,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言曰:“故自近古而降,释子以诗名闻于世者有焉。因定而得境,故涤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这都是他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心得。佛家认为,戒定慧三法相资不可或缺, 因戒而生定,定而生意,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刘文说“定而得境”,使散乱的心水澄明,进入创作意境;开慧后遣词造句,能得到精华而美丽的词藻。这都是他达佛之知见,自家家珍的和盘托出。

篇2: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刘禹锡题碑

在桃花源入口处,竖着一块丈把高的石碑,上面刻着“桃源佳致”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唐朝刘禹锡题的。

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作司马后,经常到桃花源散心。别人见他是个大诗人,都来请他题字。他心情不好,总摇头拒绝。

有一次刘禹锡又到桃花源里来游玩,发现原来见到过的一些长得很好的树木,一些很雅致的石头都不见了,便虎起了脸,找来了看山老人查问。看山老见刘禹锡生了气,慌忙报告:“大人,你只知这是块风水宝地,却不知附近多少有钱有势的人想霸占它,我老头哪能管得住啊!”

刘禹锡听了,叹了口气,想到自己虽没拿走这里的一草一木,却也没有为它做过什么好事。于是,便叫人拿来笔,蘸饱了墨,挑中了一块斜靠在山边的大石头,写了“桃源佳致”四个大字,后面又写上自己的名字。他又叫石匠把这几个字錾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处竖了起来。

后来,那些有钱有势有人来了,一到入口处,抬头看到那块大石碑,知道司马大人刘禹锡要保护桃花源,只好悻悻地说:”既然刘司马题了字立了碑,今后谁也不准拿一草一木!”

篇3: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合

1.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作为一门范围广、知识点多的课程,学生难免会产生不喜欢、乏味无趣、不想学的心理。高中教师为了提升历史课堂质量,必须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确实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让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这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以历史故事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应当注意历史故事对学生激发兴趣的作用。比如以高三《中国古代史》课本第四单元中《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这一章节为例,教师通过讲述杨玉环和唐玄宗李隆基一生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唐玄宗时期的唐朝盛况。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其开创了开元盛世,李隆基执意要立杨玉环为贵妃,说明其当时掌朝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而有关杨玉环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从侧面反映了杨玉环的得宠和荔枝已经传入中原的史实。同时,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程度,更是让李隆基开始变得骄纵和腐败,其后其朝政的衰弱更直指单元标题中的“封建”二字。[1]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关两人的爱情故事更被拍摄成众多的影视作品。学习这一章节结合杨玉环和李玄宗的故事,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2.以历史故事优化课堂的学习氛围

高中历史知识虽然给人以文化的厚重感,但历史的课堂学习氛围应当是轻松愉悦的。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以《世界近代史》上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先通过故事片《八十天环游世界》引出飞机的发明创造,再通过历史真实故事向学生讲述莱特兄弟的传奇。等学生被莱特兄弟的传奇故事吸引的时候,教师再顺势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带来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哪些东西,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比,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二者的侧重方向又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在历史故事和历史教学融合的授课方式中,除了教师是历史故事的提出者,学生也应该是历史故事的提出者。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历史故事。比如在《世界近代史》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程,纺纱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品,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纺纱机的创作来源是什么。鼓励学生分享纺纱机的故事。即纺纱机最初称珍妮机,是詹姆斯·哈格里夫斯“一脚”踢出来的作品,用其女儿命名,叫珍妮机。[2]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有利于调动课堂的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3.以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历史

学习高中历史除了是为高考所需,更重要的应当是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能够了解本民族的亘古渊源和发展进程。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以史为鉴知兴替。高中历史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知历史的能力。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课程时,除了让学生理解熟知必要的知识点,更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感。比如以《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中《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为例,教师先通过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后再让学生对比两个朝代所推崇的思想文化的不同。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两个故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统一全国文化。[3]除了讲述故事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和“置身其中”感受焚书坑儒场面的残暴和恐惧。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带来的危害,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历史。

4.以历史故事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高中历史所要学习的范围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这三个范围无论是哪一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精神文化。比如《中国近代史》第一章节《鸦片战争的影响》能让学生感受到清末年间中国遭受列强瓜分,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世界近代史》中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能让学生了解到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变化发展,感受中国之外还有其他更强大的国家,引起学生的自立自强感。

具体来讲,以《中国近代史》中第一单元第一章节《鸦片战争的影响》为例,教师通过讲述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烟的故事引出鸦片如何进入我国,鸦片对当时社会带的影响和带来哪些危害。同时要提醒学生警惕鸦片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爱国的表现,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

高中历史是一门范围广、知识点多的学科,还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历史教师为了学生能顺利面对历史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历史带来的文化厚重感,历史教师有必要通过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融合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东林.有一种孤独叫唐朝[J].出版广角,2015(16).

[2]吴剑.踢出来的纺纱机[J].发明与创新,2014(10).

篇4: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渗透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到底有何意义呢?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通常情况下,通过讲述完整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大多数历史故事都会引发人们深入思考,这对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初期的初中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

2.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历史故事则是当时某一事件的缩影,故事的发生也必定符合历史发展顺序,这个过程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关系进行推理和猜测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通过历史故事来总结规律,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对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方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不同阶段使用恰当的故事,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H.4mm〗.在新课内容开始前设置悬念故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历史课同样如此,在新课内容开始前讲述一个悬念故事,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

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一节课当中一直保持积极状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历史故事,既可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涉及了较多的历史人物,而且这些历史人物各具特色,为了让学生熟记这些历史人物,教师就可以采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方法

3.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渗透历史故事

以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作为结尾,能让学生再次高度集中注意力,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讲述“商鞅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材中对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看到商鞅最后却被处以极刑时,学生们感叹不已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笔者讲述了秦王派兵抓捕商鞅的情景:当时商鞅逃到边关客栈,但是客栈却不敢收留他……最后,商鞅虽然死了,但是商鞅变法却成功了,这也为秦国一扫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注意事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历史故事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其中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然而课堂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选择紧扣教学内容的历史故事

2.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必须选择合理的时机

一堂历史课往往由多个环节组成,所以教师在讲述时必须把握好时机,适时地渗透历史故事在课初渗透历史故事时,要设置悬念;在课中渗透历史故事时,必须紧紧结合教学重点,加深学生理解;在课末讲解历史故事时,必须重视故事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作用

3.在讲述历史故事时,要注重课堂教学艺术

讲述历史故事必定会涉及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良好的语言组织是增强历史故事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要使用精练的语言,还应当富有感情,注意语气和情感的变化,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

篇5: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不可多得的出色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作品在王朝兴衰交替的描写中,传递出对历史规律和现实人生的深刻感悟,充满深邃的感染力。

在中唐的历史上,刘禹锡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创作了大量题材丰富、内容多样的诗歌,用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看待历史与人生问题,使其诗作充满了深邃的感染力。

一、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感悟

咏史诗从初唐到中唐,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展现的是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渲染的是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兀立的是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寂寞悲伤的个人形象;及至中唐,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刘禹锡看到了现实中的各种矛盾,感触到了朝政衰落的原因,对历史的繁华幻灭、时空的流变、古今的对照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把个人的不遇投射到历史的洪流中,在对一朝一代兴亡交替的描写里,不仅传递出千百年来亘古如斯的关于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与醒悟,同时还传递出革除弊政,重振昔日辉煌的现实蕴涵。

作于宝历年间和州刺史任上(825—826)的《金陵五题》是一组借金陵古城抒兴亡之感的诗篇。《石头城》是其中的第一首:“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此诗将昔日繁华一时的六朝古都放在沉寂的群山、寂寞的潮声中,旧时明月目睹了曾经的富贵、繁华、喧闹、权势与名利……但如今这一切都随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月还是那个月,景已非昔日的景了。一个“旧时”让我们领悟了朝代兴衰、历史变幻的哲理思索:千古不变的月,千古不变的自然,千古不变的宇宙运行显出人事的沧桑变化。

这种具有深邃哲理意味的诗句在其它同类作品中也有深刻清晰的体现。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飞回时,昔日王谢豪门的聚居之地已成为“寻常百姓家”,几百年沧桑巨变,荣华富贵已成为过眼烟云。当初六代竟相奢靡、犬马声色,如今万户千门野草丛生,一片荒凉,古今对照、兴衰对举,强烈的反差令人感慨万千。再如《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在“几回”的“往事”中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悠长与厚重,领悟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行”的历史规律,体会到山川依旧、人世迭代的深邃历史沉思。清朝汪师韩《诗学纂闻》评论此诗:“若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在其笔底者,山形枕水之情景,不涉其境,不悉其妙。”薛雪《一瓢诗话》也对此诗赞不绝口:“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二、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感悟

刘禹锡不仅擅长咏史诗,也擅长乐府诗。作为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刘禹锡继承了先秦时期老子、荀子的朴素唯物论,并且又有所发展。他往往能从自身经历中,通过辨证地观察和思考,提炼出关于人生哲理的真知灼见,而乐府诗就成为他传达人生思考的重要载体。

他的《浪淘沙九首》之八中这样写道:“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谪,并受到政敌们的谗言诽谤,“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一个“莫道”,一个“莫言”表现了诗人对敌人的蔑视,对生活的乐观。具有深邃意味的是后两句,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正被大浪淘去的是那些狂沙般的`小人们,自己只会因为这磨难而变得愈加坚定,由此说明狂沙掩不住真金,美好的事物都要经过痛苦的磨砺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如此类型的诗句还有: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平后波生;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柳相发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莫道恩情无重来,人间荣谢递相催……

思想家是擅长理性思考的一类群体,面对问题善于思考,具有冷静理智的性格特点。面对落寞的秋色,他一反人们悲秋、畏秋的心理,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激昂秋歌。同到暮年,白居易有“与君俱老也,为问老如何?眼涩夜先卧,头慵懒未梳”的诗句,流露出垂暮之年心灰意懒的悲观情绪,而刘禹锡却能辨证地看到老年人的长处: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容……在《酬乐天咏老见示》一诗的末尾竟高呼:“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篇6: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名人,他们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这些名人的故事吧!

篇7:历史名人发明的故事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们小时候,有天父亲出差回家,带回一件礼物:一个会飞的玩具蝴蝶。父亲轻轻地给玩具上了上劲,小东西便在空中飞舞起来,兄弟俩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们觉得它飞的不够远,于是仿造玩具的样子又做了几个更大一些的。这些仿制品有的能够飞越树稍,有的飞了几十米远,但兄弟俩的一个尺寸很大的仿制品却遭到了失败。但这没有让他们难过,反而激起了兄弟俩制造飞机的念头。

1900年10月,他们的第一架滑翔机试飞了,但是,试飞的结果不尽人意,飞机只能勉强升空而且很不稳定,问题出在哪儿呢?经过认真的分析才知道,原来他们所沿用的前人数据有理论上的错误。于是,他们制造了一个风洞,以便通过实验修正数据,设计飞机。

这个风洞仅仅是一个6尺长,每边12寸宽的木箱,箱子的一端,鼓风机以一定的速度向里吹气。与现代的高速风洞相比,它真是简陋至极,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辅助工具却帮了兄弟俩大忙,他们通过它得出了许多新的结论。根据它,兄弟俩设计出的第三架滑翔机获得了成功,无论是在强风还是微风的情况下,它都可以安全而平稳地飞行。

滑翔机的留空时间毕竟有限,但假如给飞机加装动力并带上足够的燃料,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起降。于是,兄弟俩又开始了动力飞机的研制。莱特兄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不久,他们便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效率的螺旋桨,然后成功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富尔顿和蒸汽的故事

富尔顿生于美国的一个农场工人家庭。他在少年时代,就曾幻想制造一种不用人力和风力,便能自动在水上行驶的船只。

有一天,他划着船在海上游玩。划累了,就坐在船舷上休息一会儿,在不知不觉中,他感觉到船儿游动起来。没有划桨,风平浪静,船儿为什么会游动呢?富尔顿蓦然看到自己伸在水中的双脚,由于他脚伸入海水之中不停地戏耍,起到了桨的作用,推动了船儿漂转。富尔顿高兴极了,他幻想一定要造出一只大船,船只由大轮子做桨推动行驶,所以富尔顿叫他的船为“轮船”。他又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若用蒸汽机带动这个大轮子,不就可以驱动船只向前航行了吗?

1802年,富尔顿结识了蒸汽机的发明人瓦特。1803年,富尔顿回到巴黎,在塞纳河上又建成了一艘船。可就在他准备试航的前一天,狂风将船打成两截,沉入了河底。富尔顿伤心极了,流下了眼泪。

1807年,富尔顿回到美国,他又造起一艘名为“克莱蒙特”号的轮船。人们把这个庞然大物看作是个怪物,把富尔顿看作是个疯子。富尔顿把各种奚落嘲讽丢在脑后。1807年的8月17日,“克莱蒙特”号正式下水试航。如潮水般的人群目睹着这个怪物。它长达40.5米,两侧各有一个大水车式的轮子,上面立着一个直冒黑烟和火星的大烟囱。富尔顿一声令下,船体徐徐离开船座向水中滑去,由富尔顿设计、瓦特亲手制造的发动机轰鸣起来,两侧的轮子转动起来拍打着河水,“克莱蒙特”号的远航开始了。

篇8: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一、故事设定的背景———教材内容及认识

“工匠们运用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青铜器, 按用途划分, 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十多类。每一大类又包括许多种。”教材的这段描述包含有两个内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不同种类有不同用途, 即实用性。课文中配备了两幅图片进行说明, 并在小字部分补充两座商朝古墓中发掘的不同种类的青铜器物, 都是为了说明我国青铜器物的种类繁多和不同的实用性。这个补充材料略显单薄, 不能让学生对种类繁多和实用性有更感性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设计进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处理, 笔者通过汇编历史小故事来充实内容。

这个历史故事是这样的:姜太公坐在渭河边钓鱼, 周文王来请姜太公去辅佐他, 姜太公和周文王坐着青铜铸造的车马器一起去镐京。进了宫殿, 卫兵拿着兵器护卫在殿前, 殿堂上响起了乐器的动听声音, 那是欢迎太公的声音, 桌子上的食器放满了珍馐美味, 酒器里盛满了美酒。太公给周文王建议, 要想国力强大, 最好发展农业生产, 接着他推荐了青铜犁铧来耕地。文王接受了建议, 大力发展生产, 国力一天天强大起来。到了武王的时候, 终于打败了纣王, 建立了周朝, 后来周康王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铸造了大盂鼎。由于故事难度不大, 学生根据刚刚了解的知识很快填出正确的答案。

二、关于故事设定的思考

在进行故事设计之前, 我有以下思考:

首先,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 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 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新旧知识的联系, 再学习即为再积累的过程。周文王邀请姜太公辅佐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歇后语中就有反映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武王伐纣 (第5课内容) ;成王铸鼎 (第5课插图《西周淳化大鼎》) 。利用学生已知的生活知识和历史知识, 可以引起共鸣, 增强故事的亲和力,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

其次, 故事设定的合理性。一是故事情节的合理性。情节上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影响故事的真实可信度, 更能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目的。故事设计有三个情节:太公辅佐周王;武王伐纣;康王铸鼎纪念。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二是故事设置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合理性。故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不能过分体现故事的故事性, 应在故事的悬念中凸显历史知识的内容, 并以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得以体现。本则故事在教学过程中以幻灯片的方式出现, 学生对照图片填空, 既有感官感受, 又有知识考查, 集中体现了青铜器多样性和实用性的认知和应用。三是故事展现时机的合理性。历史故事在课堂中的应用必然引出历史故事展现时机合理性的思考。合理的展现时机, 可以起到活跃气氛、展示历史原理、提示学生探究等作用。这个历史故事在学生对众多种类的青铜器物进行初步了解之后出现, 故事出现得不是很突兀, 这样既能够进一步巩固刚学的历史知识, 又具有一定的探究想象力。四是故事设定的知识延伸性。故事设定不能简单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 应在寻求学生共鸣和设定合理性的同时增加故事的思考延伸价值。在故事设定的填空中, 前几个填空是器物的分类, 最后一个填的是器物的具体名称。最后一个填空的设置有两个目的, 即一个是巩固学生的现场认知能力, 另一个是引导学生的分类能力;并引出青铜器物分类中的延伸内容, 即礼器的用途和王权的象征。

三、故事设定的效果———课堂使用效果

任何历史故事的设定效果必须经过课堂教学得到检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这个故事是先让学生熟悉, 然后让个别学生通过讲述的方式来展现。在过程中基本达到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目的。课堂中学生气氛明显活跃, 只要稍加提示多数学生就能立刻总结出我国青铜器物的种类繁多的特点, 有个别学生还提到实用性的特点。实践证明, 这个故事的设计是成功的。

篇9:浅析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

第一,要选择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历史故事。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性格和人生观形成的最主要阶段。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已经在初中阶段开始萌芽。若歷史教师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多讲一些比较激励人的、正义的历史故事,那么除了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之外,还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老师讲到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时,可以穿插苏武牧羊的故事,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与荣誉感。在讲到南宋灭亡之时,可以穿插文天祥英勇不屈的光荣事迹。通过朗诵文天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历史故事的选择,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一种心理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能够依据原有的知识储备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当今中国乃至于整个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也是当今的一大趋势。因为拥有创新能力,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和国家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可以永不枯竭的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便在于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能够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重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重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例如在谈到勾践灭吴时,教师首先问学生四大美人中最早的是谁,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老师再给学生讲述西施与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继而回归课本讲述勾践灭吴的史实。不知不觉之中,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第三,历史故事的选择要真实。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选用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要选野史之类的毫无依据的故事,以防学生在发现故事的真实情况后对教师言行的信赖度下降,对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不好的影响。为此,历史故事的选取必须要符合史实,切记避免虚构和无根据的推断。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若选取了没有参考依据的,须在课堂上说明。比如,我选择的神话传说故事,必须给同学们讲清楚传说不可信。

第四,选择的历史故事要有趣味性

历史故事的选取最好能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积极、自觉地学习。教师在进行历史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要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将历史故事的情节真实还原出来,或者利用多媒体等技术,通过历史短片的放映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比如在讲“贞观之治”一课时,我给同学们讲了“吃醋”典故的由来。既增加了历史课堂的兴趣,有增加了同学们对唐太宗的了解。再比如讲到红军长征的时候。我通过电影《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片段,再现长征中的艰难困苦和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五,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时机

初中生是很难保证在整堂课中都集中精神去学习的,他们很难保持超过20分钟的集中精神时间。教师在进行课堂安排的时候,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合理安排穿插历史故事至关重要。

1.历史故事在课前的运用

一门课堂能不能成功,能否让学生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教授的内容上,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开场白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初中生本来就处于青春期期,平时热情好动,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式历史教学会产生抵触与厌倦心里。所以历史教师能够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些比较新颖的、有趣的、充满悬念性的故事,无疑会受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这节历史课主要是讲述西汉的文学史,在上课之前教师先问班上是否有姓“司”和“冯”的学生。若是有学生举手,老师再问他对于历史上的“司”和“冯”姓知道多少。然后老师把历史上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为避祸,改姓“司”和“冯”姓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司马迁的关注上来,为接下来讲解司马迁撰写《史记》做了很好地铺垫。

2.历史故事在课中的运用

一节历史课只有45分钟,如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成了每个历史老师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课程前半节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述,而将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安排在学生精力下降的时间段。这样轻松愉快的历史故事能缓解学生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对于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最好指出,以增加历史故事的辅助教学效果。

为了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时刻保持听课状态,又能够确保课文内容顺利讲解,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间适当插入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给学生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讲到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讲述鸿门宴的惊险故事。讲到南宋名将岳飞抗击金朝时穿插岳母刻字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很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既丰富了历史课程的内容,又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另外,若以生动的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能使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学生在回味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总之,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前进,如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燃起青春的动力和活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运用历史故事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式,结合故事的讨论和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教师在平时进行历史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改进,使得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汉书.李广苏建传》

篇10:历史名人成功的故事

传奇背后的狄仁杰,有血有肉,至情至性。我们来梳理一下狄仁杰的故事,看看传奇背后的狄仁杰:

狄仁杰

姓名:狄仁杰

性别:男

别名:狄怀英、狄公

出生地点:并州(今山西太原;与武则天是老乡)

出生年份:公元630年(一说是公元6)

死亡年份:公元7

主要工作:当官

最高职务:宰相

重要贡献:说服武则天立李氏为嗣;屡破奇案,打击不法分子,维护社会治安

惊险经历:曾以“谋反罪”被酷吏来俊臣抓捕,亲身体验“白色恐怖”

高干子弟

“神探狄仁杰”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神探。刚来到这个世上时,他的小脸儿皱得像核桃,看不出比其他婴儿聪明几分。只不过,这家伙运气好,投生在了官宦人家,乃是一名衔着金汤匙降生的高干子弟。

他的爷爷狄孝绪,在唐太宗的手下当尚书左丞,乃正四品上官员,负责全国官吏的考核任免、民政户口等工作,手眼通天。他的父亲狄知逊也不简单,曾任夔州长史,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参谋长。这两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基本上决定了狄仁杰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状况:他不必担心被饿死,也不必担心被冻死,更不必担心学费缴不上。只要他愿意,他的爹爹甚至能供他到高丽留学。

一如我们料想的那样,狄仁杰健康茁壮地成长,并如其他高干子弟一样,很懂得在恰当的地点和时间,表现出恰当优越和清高。据《新唐书·狄仁杰传》记载:狄仁杰还在私塾念书时,一天,同私塾的一个同学被杀,衙门里的官吏前来问话。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表明自己的清白,只有小狄同学一个人端坐在书桌前,大声吟诵古书。官吏觉得自尊受损,就大声呵斥他:干啥呢你?本大人正在破案,配合一点!哪知小狄同学撂出一句:俺正和书中的圣贤交流,谁有空听一个俗吏废话!差点没把这位衙门老爷给噎死!

孰不知,高干子弟的特长之一就是目中无人啊!自此,狄仁杰在并州出了名,但凡有人不自量力,挑战他的口才,无不在他的批驳之下遍体鳞伤。

巧遇伯乐

诚然,自命清高是需要资本的。狄仁杰的资本,一是响当当的出身,二是超常的智商。

他自幼博览经史,聪明绝伦,及至年纪初长,已是四里八乡有名的才子。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到长安应试,轻松地通过了明经科考试,被分配到汴州(今开封)担任判佐一职。

狄仁杰初到职场,心思单纯,秉公办事,刚正不阿。他的同事见他屡屡破坏官场规矩,颇为愤慨,一纸黑状,将他告到了“法院”。“法院”装模做样地调查一番,正要将狄仁杰投进大牢,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来到了汴州,他发现事有蹊跷,决意插手审理此案。

这个阎立本可了不得!他是唐朝的大画家,最擅长人物写真。此公的画作在当今的市场上很值钱,《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就不说了,光是一幅《孔子弟子像》(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拍卖价就达800万元!

难能可贵的是,阎画家一专多能,不但是画画的好手,更是断案的高手。他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为狄仁杰洗清了冤屈。与此同时,他发现狄仁杰德才兼备,不由得击掌赞叹:哎呀,小狄,你可是“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哇,窝在汴州这地方,实在太可惜了!于是,他力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狄仁杰因祸得福,不降反升,感激不已,他恭敬地称阎立本为恩师,自认门生。

不要怀疑阎立本的人品。他对狄仁杰青眼相待,绝对不是因为他跟狄仁杰的爷爷或爹爹有交情。事实上,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他认不认识这俩人都是一个问题。也不要怀疑狄仁杰的实力。他当时只是个无名小卒,竟会得到朝庭大官如此高的赞誉,可见他确实是颗闪亮的金子。

替人出差

就这样,狄仁杰回到并州老家,开始涉足司法系统,主抓军队法纪。他认真地学习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这为他后来成为名闻天下的大法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时的狄仁杰,对官场已有了初步认知:这里坏人多,好人更多!他决定向恩师阎立本学习,当一个官场上的好人,一个能保护好人的好人。不要小看这个决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狄仁杰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有重大影响。

不久,狄仁杰的一个同事要被派到偏远地区执行公务,可这个同事家有老母,而且老太太身体不好,正生病。狄仁杰知道后,一拍胸脯,对这位同事说:“既然咱妈随时有生命危险,你就甭到那么远的地方出差了,省得让老人家为你担忧。”他跑到上司那里,请求代替同事出苦差。当时,狄仁杰的上司正和另一个官员闹别扭,俩人上下不合,常互相给对方穿小鞋。听到这件事后,两人叹息说:“我们这么做,难道不惭愧么?”于是和好如初。

法不阿帝

精明能干的狄仁杰、善于团结同事的狄仁杰,逐渐在朝中有了知名度。

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专管大案要案。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可参考小说《狄仁杰传奇》、《狄公案》等书。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狄大法官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却没有一个人对他的判决提出过上诉。

这都不算牛,最牛的是,狄仁杰由于执法谨严,还与唐高宗发生了意见冲突,在司法史上留下了一个“法不阿帝”的著名故事: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受命监造一项工程,施工队在伐取木材的时候,不小心误砍了昭陵里的一棵柏树。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须知那昭陵乃是长孙皇后的陵墓,而长孙皇后乃是高宗的亲娘。狄仁杰审理此案,认为按照刑律,应该将两人免职。判决结果送到皇帝那里,高宗不答应了:什么免职,处死!狄仁杰跟他商量:处死太重,权、范二人罪不当死,放他俩一条生路吧!高宗火冒三丈,疾言厉色地说:“这两个家伙把俺娘陵上的树都给砍了,明摆着想置俺于不孝之地,不杀他们,不足以泄俺心头之恨!”

换了胆小的,见天子震怒,早不吭声了,狄仁杰却神色不变,据法说理:犯颜直谏,跟皇帝较真儿,自古都是出力不讨好的难事。不过我认为,这是相对于遇到了像夏桀、纣王这样的昏君而言。如果遇到了尧、舜这样的明君,那就另当别论。砍树这件事,依照唐律,不该处死,而你却利用特权,非要人家死,这样,国家的法律还有何威严?又凭什么让老百姓约束自己呢?再说了,如果你因为死人坟头的一棵树而杀人,千载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你呢?我实在不能奉旨杀人,因为我真的不想陷你于不义啊!

好一个狡猾的狄仁杰!骂了别人,还要别人相信是为你好才骂你。可怜高宗忠厚老实,无言以对,只得同意维持原判,赦免了权、范二人的死罪。

肃正朝风

高宗倒也不是糊涂蛋,很能分辨什么是金子、什么是沙子。他见狄仁杰有胆有识,不工谄媚,很是赞赏,就将他从司法系统调到监察系统,让他担任待御史一职,负责纠劾百官。

狄仁杰很快适应了角色转变。他恪守职责,对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等丑恶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和批判。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司农卿韦弘机奉旨筹建宿羽宫、上阳宫等宫殿。为使皇帝满意,韦大人极尽能事搜刮民脂,将新宫殿建造得富丽堂皇。狄仁杰情知此事已经皇帝默许,但他心疼“纳税人”的血汗钱,于是上了一道奏章,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侈腐败。高宗见狄仁杰给自己留了台阶,不好不下,便将韦弘机免职。

也怪韦弘机平时没有跟皇帝搞好关系,以致关键时刻,遭人背叛。仔细想想,高宗这人搞背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跟老婆武则天闹矛盾,令宰相上官仪代写休书。结果,武则天冲他吼了一通,他就把脏水全泼到了上官仪头上,说是上官仪指使他废后,害得上官仪无辜丧命。不过,对待跟自己对脾气的官员,高宗还是挺讲义气的。左司郎中王本立在他的庇护下,天不怕地不怕,坏事做尽,朝廷里没人敢吱一声。

只有狄仁杰,不卖皇帝这个人情。他把王本立的所有罪行汇录成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高宗恼了,说:“王本立是个人才,现在人才难得,我们要爱惜人才!”哪知狄仁杰根本不买这本账,对道:“就算国家缺乏人才,也不能留着王本立这样的‘人才’!陛下为什么要怜惜罪人而损害法律呢?如果您一定要曲意赦免王本立,就请把我流放到不毛之地,为日后的忠贞之士作个警诫吧!”

朝中的官员对王本立腹诽已久,此刻一看有人带头,也都纷纷要求惩治王本立。高宗本来还想回护,奈何众怒难犯,只好将王本立定罪。

篇11:历史名人的爱情故事

但好景不长,结婚两人一直没有爱情的结晶。古时候传宗接代是件大事,父母都很看中。陆游的母亲就命令陆游休了妻子。

陆游是有名的大孝子,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遵照了母亲的命令,之后断绝了与妻子的来往。

一次妻子实在思念陆游,便在一次圆游会 时在一面墙壁上写下:

世情薄,人情恶,鱼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各成,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但造物弄人,被陆游看见。然后便也写下: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思,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狠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的爱情是悲哀的,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篇12:历史名人老子出关的故事

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致意外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是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老子为何出关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李聃,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据说他的耳朵又长又厚(今天说大耳有福就是因他而来),故名耳,又名聃,母亲怀孕81天后于李树下生了他,一出生他便童颜鹤发,像个老头,故取名老子。

老子曾在东周做“守藏室之史”,就是收藏馆的馆长,里边藏有“三皇五帝之书”等极为重要的史料、珍宝。只是老子生不逢时,周景王去世后,王室起了内讧,王子朝做了叛贼,从收藏室中偷走了很多典籍宝物,逃到了楚国。老子是馆长,又是楚国人,岂有不受牵连的道理。他只能逃出都城洛阳,西出函谷关。

古代出关需要有关牒,类似于今天的出国签证,可是老子擅离职守,又处于一个可能受到牵连的尴尬地位,无论如何也难以向朝堂索要关牒。所幸的是,老子在当时就已经小有名气,不少文人墨客都对他十分敬重,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就是其中一个。

当老子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尹喜第一眼就将其认出。根据《四库全书》记载,当时尹喜看到紫气浮关,知真人也,迎之,乃“老子乘青牛而过”。《史记·老子列传》中也有类似记载,“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于是老子乃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

令人奇怪的是,古人外出多骑马,而史料及图画中的老子出关骑的却是牛,而且是青牛。

“骑青牛”也是有原因的,古人认为“青”是东方青帝的代名词,“主春”,给大地带来生机,代表东方。老子离开周室,西出函谷关,后人称其为“东方圣人”,用青色正好取其东方之意。这样,骑着“青牛”的老子就可理解为来自东方文明的使者,带着博大精深的阴柔哲学,去感化蛮味十足的西方,与后世的“教化胡人说”相得益彰。

老子出关所去何处

老子出关后,《史记》言,“莫知所终”。于是,老子出关后的去向也成了历史谜团,古来学者众说不一:

教化胡人说。《后汉书·襄楷传》载“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是说老子到西边教化胡人,后来成了佛。老子讲柔能克刚,出关骑的是性格温驯的`青牛而非以速度着称的烈马。胡人是游牧民族,刚烈好战,老子出关或许就是用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去教化胡人,只是在西部没有找到任何痕迹证明此说。

临洮成仙说。此说认为老子晚年在甘肃临洮修身养性,闭门炼丹,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成仙。当然,成仙纯属无稽之谈,居住倒是很有可能。

栾川隐居说。这种说法认为老子出关后,没有西去,而是调整方向,经卢氏,到了风景秀美的栾川隐居了,所以才有了老君山。今天的老君山上有残碑为证,为了纪念老子,此处还有老君河和老君庙等。

与西去说相反,《庄子》、《韩非子》、《礼记》等古书记载离开周室后,老子并未西去,而是东去回老家(今河南鹿邑)隐居。很多人认可这种说法,因为炎黄子孙看重的是落叶归根,而且史料中有“孔子问礼”的记载,老子故乡与孔子故乡相隔不远,这为孔子问礼提供了相对便利的交通。不过,现实中没有切实的证据验证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历史评价

孔子对老子的评价:“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康德对老子的评价:“老子所称道的上善在于无,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世界影响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上一篇:一双永远看着我的眼睛作文下一篇: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