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2024-04-07

手足口病告家长书(精选14篇)

篇1: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后卫中心幼儿园关于“手足口病”家长告知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该病传染源为病人和隐形感染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该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一、我园根据目前“手足口”病发病疫情,将认真组织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1、7:50分教师将教室窗户打开做好通风工作。

2、晨检要进行两遍,第一遍值日教师检查,之后幼儿在门口进行洗手消毒,第二遍本班教师检查,坚持“一看、二摸、三问、四查”,并做晨检记录。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热、咳嗽症状,手与口腔黏膜是否有皮疹、溃疡等。当发现有发热、皮疹现象的儿童,要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午检,要求检查幼儿体温及观察幼儿手足口腔是否出疹子或异常,教会幼儿注意自己手脚是否有疹子,发现后及时告诉教师。

3、加强体格锻炼,增加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保证幼儿每日两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

5、因病缺勤病因追踪工作,各班老师应及时了解儿童缺勤的原因,对因病缺勤的要追踪病因,并及时上报保健医处汇总。

6、规范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踪及消毒工作等记录。

7、加强教师及幼儿个人卫生管理工作。如幼儿入园洗手,幼儿室内、外活动后洗手、入厕前后洗手、饭前饭后洗手,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肥皂洗手方法。强调教师不得留指甲、染指甲戴手饰等。教师在给幼儿吃饭前或入厕后用流动水洗手。

二、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倡导家园共育,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做好以下工作:(1)不要带幼儿去人多的地方,尽量减少被感染的机会。(2)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3)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有无发热、其它症状(咽喉红痛、流鼻涕、打喷嚏等),皮肤与口腔粘膜是否有皮疹、溃疡等。当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现象时,要立即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

(4)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一定要及时报告给教师,不得瞒报,否则一切责任由家长负责。

三、关于我园小(2)班停课的安排

由于小(2)班先后出现3例手足口病患儿,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根据相关规定和上级指示,对该班进行为期10天的停课决定,时间为2016年3月

日——2016年4月

日。停课后老师将对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和回访追踪工作,请各位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工作:

1、注意观察幼儿的安全状况,有异常立即向该班教师报告;

2、在停课期间,幼儿的一切安全由家长负责。

3、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幼儿,治愈后要在家观察10天后方可入园上学。

希望广大家长对此次事件不恐慌不造谣,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医疗机构,照顾好幼儿的饮食起居,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后卫中心幼儿园

篇2: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手足口病防治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您好!

_____年___月___日至____月___日期间,本幼儿园(托儿所、学校)中出现了__例手足口病病例。由于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为及时控制疫情,避免传染其他儿童(学生),我园(所、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患病的儿童(学生)居家隔离治疗,避免接触其他儿童,直至症状消失后一周。

2.自______年___月___日至___月___日,对部分班级(______班、______班、______班)/全园(所、学校)实施停课。停课期间所有儿童(学生)应在家中进行健康观察,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学生),我园(所、学校)会指定老师每日进行电话家访。

3.对于发病的儿童(学生),在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病情,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神志不清、精神差、食欲下降、昏睡、呕吐、肌肉或四肢抖动、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其到本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儿科医院、新华医院)就诊,必要时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4.对于未发病的儿童(学生),在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家长要密切注意其体温变化情况和手心、脚心、臀部(肛周)、口腔的出疹情况,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将病情和诊断情况告知电话家访老师。

5.我园(所、学校)在儿童(学生)离园(所、学校)后,将及时做好终末消毒,包括:教室内外地面、墙壁、门把手、楼梯及其扶手,场所内的各种物品表面,儿童(学生)衣服、被褥,学习用品,玩具,奶瓶和食饮具,厕所、卫生间,污水、垃圾等。

6.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较多,儿童(学生)得病后可以对引起本次手足口病的病毒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但对其他病毒仍然没有免疫力,可能再次罹患手足口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牢记以下15字预防口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科学预防手足口病。

宝宝(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期望,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如需进一步咨询,请及时与我中心联系,联系电话: 33860596

篇3: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8月在我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62例 (轻症49例、重症13例) 的家长作为观察组, 再选择同期一般传染病患儿62例的家长作为对照组, 年龄22~43岁。手足口病均符合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指南》 (2008年版) 诊断标准。

1.2 调查方法

(1) 采用Zung于1971年编制的紧张、焦虑自评量表 (SAS) 的中文版本, 信度和效率均被认可。此表共有20个项目, 与常模比较, 分数越高, 紧张、焦虑程度越重。 (2)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此问卷经过有经验专家修改而成, 并通过临床预测调查, 证明可行性。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情况;社会因素对患儿家长心理的影响;患者住院期间的费用对患儿家长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62份, 收回62份, 回收率为100%。

2.1 SAS评分

观察组SAS评分为 (69.72±8.93) 分, 高于对照组的 (48.34±6.72)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原因分析

家长紧张、焦虑原因为患儿并发症的出现、体温、情绪变化、家长的职业及住院费用等。见表1。

3 讨 论

3.1 患儿并发症和体温因素

患儿的体温过高和并发症的出现, 患儿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则明显增强。从调查中看出, 重症患儿的家属迫切要求了解病情, 有80%的家长希望通过向医护人员咨询而获得有关疾病的知识。因此, 对家长做好及时、充分和有效的宣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3.2 患儿情绪因素

65%的家长认为患儿的性格改变发生在临床治疗中, 医护人员首先要对家长的紧张、焦虑程度进行评估, 使其认识自己的紧张、焦虑, 为其提供倾诉的机会, 然后指导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 以减轻家长紧张、焦虑程度,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3.3 社会因素

紧张、焦虑与付款的方式、多少有关。建议医院结合具体情况, 采用交押金, 一日一清单的出院结帐方式, 让家长明明白白的消费, 这样使家长方便且对帐目清楚, 以减少其紧张、焦虑症状。

3.4 护理因素

护士说话的方式、态度、语气, 直接影响家长的情绪。因此, 护士说话时应保持微笑, 语言轻柔。让孩子和家长有一个好的情绪, 减轻其紧张、焦虑症状。

家长紧张、焦虑的原因可能为患儿的体温、并发症的出现、情绪变化、家长的职业及住院费用等。临床工作中, 应重视家长的心理状态变化, 加强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 提供有效措施减轻其紧张、焦虑, 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患儿, 促进患儿的康复。家长的身心健康是为患儿提供支持治疗的前提, 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紧张、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62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家长作为观察组, 再选择一般传染病患儿家长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 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为 (69.72±8.93) 分, 高于对照组的 (48.34±6.72)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家长紧张、焦虑原因为患儿并发症的出现、体温、情绪变化、家长的职业及住院费用等。结论 加强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 提供有效措施减轻其紧张、焦虑, 促进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紧张,焦虑

参考文献

篇4:防治手足口病家长怎样做

※学龄前儿童家长怎样防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口腔黏膜散在溃疡或疱疹以及手、足和臀部斑丘疹或疱疹为特征,皮疹不痒。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长怎样早期发现孩子可能得了手足口病呢?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不愿进食、口腔不适,可在光亮处(或用手电筒照射)查看口腔四壁有无红疹或疱疹并伴有破溃等异常现象,同时仔细查看手掌、足底、屁股等部位,观察有无皮疹。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家长应怎样预防小孩得手足口病呢?

(一)当知道有手足口病病儿时,不要让孩子去病人家中,也减少与病儿家长的接触。

(二)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给儿童洗手;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三)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婴幼儿的用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四)婴幼儿使用的餐及用品,在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煮沸消毒;不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怎样做

当您的孩子患手足口病,请家长做好患儿管理,以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染别人。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皮疹,精神状态,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

严格隔离:自明确患儿诊断至痊愈(主要症状消失,退热,斑疹消退或疱疹结痂)后7天。家中尽量减少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照看患儿后,须使用肥皂洗手后,才能与其他健康人接触和从事其他家务劳动。患儿家长及共同生活的成年人亦应该尽量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患儿排泄物和用具、玩具,未经消毒,不能让其他人接触。

※做好家庭消毒

(一)养成洗手习惯。正确的洗手方法:用流水将手充分淋湿;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的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或用擦手纸包着水龙头关闭;用擦手纸或干净毛巾将双手擦干。整个洗手的过程至少持续30秒。禁忌:多人共用一个洗脸盆和一条毛巾。

(二)保持居室通风。患儿家庭尤其是患儿居室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篇5:防控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今年3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出现手足口病的病例,4、5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食物、水、唾液、空气等媒介经肠道、呼吸道或皮肤接触传播。隐性患者和病愈初期均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对于手足口病不用过分恐慌,只要进行适当的治疗和休息,疱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但是该病病发过程中,人体抵抗力会下降,而且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的水疱在破溃后会形成小溃疡,受伤的皮肤黏膜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诱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化脓性细菌感染甚至败血症等,严重者可危急生命。所以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且又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预防与治疗工作。

我园在3月底已启动了加强消毒程序,采取增强消毒、通风等措施。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传染病,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请家长们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几点:

1.孩子每天入园必须进行晨检,如发现症状请家长接孩子到医院筛查确诊,以便早发现、早隔离、及时治疗(尤其注意发热、皮疹儿童);

2.家长应坚持每天早晨孩子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对孩子的手心、足底、口腔、臀部进行检查,测量体温,如发现类似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3.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请在第一时间联系幼儿园,以便我园及时采取消毒措施),同时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不得少于2周,治愈后请开具《传染病解除隔离证明》方可返园。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专家提示:勤洗手、洗干净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5.经常对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儿童的接触机会;

6.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谢谢家长的配合,祝小朋友们身体健康!

2012年4月16日

篇6:幼儿园防控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引发手足口病。为了每一位宝宝的健康,请家长自觉配合幼儿园做好手足口的防治工作,当孩子发烧时,家长要多留意。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或无热,皮肤可先见红点点,后转为小泡泡,多集中在手足掌侧面,同时口腔也会有红点点或溃疡。手足口病因与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常见病症状较为相似,家长应注意仔细观察症状,发现不良现象,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如若家长发现孩子发热,伴有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要及时就诊。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家长每天都要注意观察孩子口腔、手心、脚上、屁股上有没有皮疹,如果有,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确诊应进行隔离治疗。

2.要注意不让孩子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3.居室要经常通风。

4.要经常勤晒衣被,梅雨季节,保持衣被干爽。

5.尽量避免带孩子到拥挤的、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去。6.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做好孩子手的卫生工作对于预防疾病很重要。孩子到外面玩回来以及上完厕所要洗手。因为孩子不懂事,往往没有这种习惯。所以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多加注意。洗手最好是用流水洗手,手掌心、掌背、指缝、关节部位、腕部都要搓到,洗的时间要足够。

总之,要按照“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勤通风”的防治办法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马山中心幼儿园2014年5月12日

告 家 长 书

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引发手足口病。为了每一位宝宝的健康,请家长自觉配合幼儿园做好手足口的防治工作,当孩子发烧时,家长要多留意。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或无热,皮肤可先见红点点,后转为小泡泡,多集中在手足掌侧面,同时口腔也会有红点点或溃疡。

手足口病因与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常见病症状较为相似,家长应注意仔细观察症状,发现不良现象,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如若家长发现孩子发热,伴有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要及时就诊。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家长每天都要注意观察孩子口腔、手心、脚上、屁股上有没有皮疹,如果有,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确诊应进行隔离治疗。

2.要注意不让孩子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3.居室要经常通风。

4.要经常勤晒衣被,梅雨季节,保持衣被干爽。

5.尽量避免带孩子到拥挤的、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去。6.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做好孩子手的卫生工作对于预防疾病很重要。孩子到外面玩回来以及上完厕所要洗手。因为孩子不懂事,往往没有这种习惯。所以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多加注意。洗手最好是用流水洗手,手掌心、掌背、指缝、关节部位、腕部都要搓到,洗的时间要足够。

总之,要按照“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勤通风”的防治办法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篇7:手足口病家长会

我园于4月16日召开了《手足口病专题办法专题》家长会,传达了有关文件的精神,为了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要求家长在预防方面严格做到“三要”“三不要”,要求家长配合好预防工作,对手足口病又进一步的了解。

“三要”

1,家长幼儿回家后要先彻底洗手;2,幼儿要多喝开水,勤晒衣被;3,密切接触人群的家长(农贸市场,信息城工作的家长)要提高防控意识,勤洗手。

“三不要”

1,不要带幼儿到人员密集场地玩;

2,不要参与社会上举办的消毒不规范的兴趣班;

3,“手足口”病患儿2~~3周不要入园,病愈后,须持正规察,在不发烧的情况下建议居

家护理观察,护理方法如下:

1,多饮白开水,服用一些清热去火的预防药物: 如板蓝根,金银医院医生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入园。并告诉家长如幼儿一旦出现疑似症状,需要做到:

当孩子出现感冒,口腔内出现溃疡或者疱疹等症状时密切观察,及时就医等。

2,每日早中晚为患儿用淡盐漱口,在口腔的疱疹处可喷些消炎药。

4,饮食清淡,控制食量,多吃蔬菜和水果。

当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家长应做到哪些?

1,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

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在感染其他疾病。

2,看病时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如:戴口罩,回家后立即更衣,和患病的其它儿童保持距离等。

幼儿一旦被医疗机构确诊为手足口病,请做到以下几点: 由于此病非终身免疫类传染病,为避免再次复发的可能,要做好消毒工作

1,及时通知班主任,以便我们做好消毒预防工作。

2,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不外出。家里不接待外人,患儿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

叉感染。

3,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服,被褥,玩具,书籍与餐具与成人分开,并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便盆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篇8: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 2013年10月在门诊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864例,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治指南 (2010年版)》诊断标准,年龄4个月~3岁,平均1.6岁,病程4d~7d,平均病程(5.3±0.8)d。其中男465例,女399例;托幼儿童546人,散居儿童318人。864例患儿均在门诊治愈,无一例进展为重症。

1.2方法和内容

1.2.1健康教育方法建立健康教育小组,共5人,由高年资护士组成,详细记录患儿及家长的信息:患儿年龄、住址,家长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联系电话等。根据患儿家长的接受能力,采用文字、口头、影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易于掌握。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儿家长发放科普手册到每个人的手中,可随时随地对照学习。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儿家长采取“一对一”口头指导、讲解、回答问题,并用提问的方法检查家长的掌握程度,利用电视机播放健康教育图片、资料,以便患儿家长在患儿输液过程中观看,以达到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健康教育的方法贯穿患儿患病到痊愈整个过程。

1.2.2健康教育内容⑴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儿家长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临床表现和病程。⑵消毒隔离措施:告知家长让患儿居家隔离10天 -2周,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在家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室清洁,减少病毒、病菌在室内传播的机会;教会家长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的时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患儿床单、被褥要保证干燥、清洁,衣着柔软、舒适,保证臀部清洁干燥,保证患儿的个人卫生。婴幼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患儿的玩具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不宜清洗浸泡的物品要在阳光下曝晒。⑶饮食知识: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等温凉流质、半流质饮食[4]。若患儿因口腔存在疱疹,可改用牛奶、鸡蛋汤等,注意均衡营养,保证每日水分摄人量。对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而拒食、拒水的患儿,不要威胁恐吓患儿进食,要及时补充液体以纠正电解质紊乱。⑷疾病的预防:要注意预防复发,由于手足口病无免疫性,幼儿患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次复发。指导家长坚持做到“十五字”方针: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同时也要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抵抗力。⑸并发症及防治: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5,6],要嘱咐患儿家长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情况,主要包括精神、体温、脉搏、呼吸等基础生命指标。若患儿出现精神差、体温39℃以上不退、脉搏呼吸增快等明显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1.3调查工具设计手足口病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以下内容:⑴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定义、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⑵手足口病的消毒隔离方法:居室的消毒,照顾者手消毒的方法和时机,患儿所用玩具、餐具、衣服、被服、生活垃圾的处理。⑶饮食知识:饮食种类、重要性、注意事项。⑷预防知识:包括“十五字”方针,体格锻炼,易感人群的预防。⑸并发症及防治: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共5个方面,25个内容,每个方面回答正确4个及以上问题为掌握,3个问题正确为基本掌握,2个问题及以下为不了解。

1.3.1问卷发放由调查员应用统一指导语言,给患儿家长讲解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在患儿输液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由调查员提问,根据患儿家长回答填写问卷。一共发放864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64份,有效回收率100%。

1.3.2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儿家长知识掌握情况采用Z检验进行比较。

2 效果

健康教育实施后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实施前。见表1。

n(%)

3体会

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后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消毒隔离方法、饮食知识、预防知识、并发症及防治的知晓率:⑴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使家长了解了疾病发展过程,有效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⑵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消毒方法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意识,对手足口病传染危害、传播途径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交叉感染。⑶提高了家长对手足口病患儿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家长积极配合,一起制订每餐食谱,基本做到每日早、中、晚三餐不重样。合理喂养可改善患儿营养状况,有利于患儿康复。⑷提高了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遵医行为,及时就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顺利康复。⑸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好“十五字”方针,早发现、早隔离,规范治疗,主动防范,避免疾病蔓延。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感染类疾病,高发人群为2~4岁儿童,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繁多,并且易发生交叉感染[7,8],目前还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9]。医务人员在手足口病的预防、教育、治疗护理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864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正规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使家长建立可防可治的信念,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对手足口病的顺利康复,防止手足口病的交叉感染及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通过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展开调查,对864例门诊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从疾病相关知识、消毒隔离措施、饮食知识、疾病预防知识、并发症及防治等方面,以“一对一”口头指导、影像、书面材料阅读、当面解答疑问等方式进行健康指导。经过健康指导后,患儿家长积极配合诊治和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使864例手足口病患儿均在门诊即得到有效治愈,无病情加重病例发生,无院内交叉感染。由此可见,健康指导和教育能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使家长消除恐惧,积极配合防护、隔离和治疗,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的发生以及手足口病的传播,保证了儿童的健康和生命不受危害。

篇9: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我院在2010~2011年度的手足口患者病房,对家长实施疾病知识宣教、心理辅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操作流程:①对陪房的家长,有专职护士进行手足口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流程及疾病发展转轨,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对于比较焦虑的家长,会给予单独心理疏导,使其有足够的耐心和平静养护孩子。②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40分钟的患儿家长防病、治病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的防治网络视频、七步洗手法视频、手足口病现场专家讲、心理治疗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亲子游戏设计等不同内容滚动进行。③出院随访:对于出院的患儿、定期随访,出院的第1周保证每个患儿随访1~2次,了解患儿健康状况,给予院外预防重复感染指导。

讨 论

本组患儿中,年龄2个月~8岁,平均2.8岁;平均住院天数6天,治愈率为99.99%,复发率为0.003%。结果显示,经过临床治疗和相应的扩大范围的心理疏导,家长消除了对手足口病的恐惧心理,让家长能安心科学的护理孩子,使孩子在家长稳定祥和的情绪中获得安全与愉悦。对疾病的康复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负性的情绪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适,正性的积极的情绪也会感染人,让人愉悦积极。特别是孩子,自我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够,但是他会通过对父母的观察来确定某个事情是否安全,如果看到父母表情凝重,情绪低落,动辄发脾气,孩子会恐惧不安,加上疾病本身的痛苦,孩子会哭闹,不安,对疾病的康复极为不利。如果孩子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能更大程度的减轻对疾病痛苦本身的关注,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玩乐等事情上,不知不觉中疾病在愈合。

目前,在临床上会对成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愉悦、减少恐惧,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在儿科的护士也在不断地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患儿有良好的沟通。然而,目前现实的条件是90%以上的儿童病区都要留陪护,护士在孩子面前的时间必定有限,患儿与护理人员的熟悉也需要过程。在第一时间消除家长的恐惧心理,与家长建立信任与合作,是促进儿童康复的关键。本研究中运用的心理辅导模式在普通儿科病房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度明显改善。术前就能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及功能锻炼方法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最大限度地配合功能锻炼,更好地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对早期下床活动做好准备,对关节功能的恢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THR手术是老年患者髋关节病变后所采取的一种最有效的常用手术方式,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患者对康复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并在治疗中得到最大的益处,尽可能各种损害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实施有效的术前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能减缓因手术不正确的活动给患者所带来的疼痛,使患者能早期迅速的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充满信心,对康复计划有效地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骨科疾病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健康教育是促进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在髋关节活动度及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术前健康教育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提高疾病相关认识、形成科学的功能训练方法、建立积极自信的正性心理具有明显的作用。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提高功能锻炼效果,从而使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住院时间更短,满意度更高。

参考文献

1 裴福兴,邱贵兴,戴尅戒.关节外科聚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

2 戴燕,裴福兴,沈彬.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門诊康复指导[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0(2A):31.

篇10:手足口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为了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希望通过这封信,让您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使我们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一、手足口病的基本情况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多发生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病毒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二、家长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1.家长要给孩子勤洗手,并教育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家长接触孩子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及毛巾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儿童玩具等物品要定期清洗;

4.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6.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如果您小孩诊断为“手足口病”,请配合托幼机构做好隔离措施。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

****幼儿园

篇11:预防手足口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春夏季是幼儿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而目前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了孩子的健康,现在向家长朋友简单介绍手足口病的一般知识和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病毒类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为主。该病多发生于婴幼儿,春夏季多发。

二、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较多,可以通过口腔、呼吸道飞沫等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还可以通过共同使用玩具、餐具等传播。

三、手足口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该病一般起病急,伴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四、手足口病出疹有什么特点?

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四不象”:不象药疹,不象虫咬、不象牙龈疱疹、不象水痘;出疹“四部曲”:手、足、口、臀;“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痕。

五、手足口病有什么危害?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可自然痊愈,病程约7~10天。极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勤洗手、晒衣被。

1、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注意做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7、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我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

篇12:预防手足口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致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您好!春夏季是幼儿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而目前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了保护您的孩子的身体健康,根据市疾控中心的防控要求,请您配合我园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阅读以下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并请您填写好回执单每一项,交回给老师,谢谢!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手足口病通常不严重,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为主要症状,皮疹不像蚊虫叮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少数患者如延误治疗,病情进展快,可出现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楼梯扶手、门把手、水龙头、游乐设施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因此,做好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为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幼儿园加强晨检,加强消毒,请各位家长予以支持和配合。同时我们希望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3.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家长应将孩子用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5.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暂停去幼儿园,避免传染给他人。

6.孩子来园前先洗手,然后接受晨检。

7.配合教育孩子,身体如有不适应及时告诉老师。如果孩子没有来幼儿园请家长一定要向老师请假,并说明请假的原因,如因病请假要告诉老师患何种疾病,以便我们及时掌握我园孩子的身体情况,防控手足口病。

8.发烧的孩子排除是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炎的,退烧2天后方可来园。幼儿确诊患有手足口病后,要及时通知幼儿园老师,并请家长及时带孩子在家中隔离治疗(并将幼儿的被铺带回家中进行消毒处理),在医生的指导下,并取得医院开具的治愈证明后,方可回园。

为了您的孩子和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携手打造幼儿园良好的学习环境。谢谢您的合作!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回执单

儿童姓名: 班级: 家长签名:

广州市花都区雅斯幼儿园

篇13: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一、消毒隔离

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乳酸的用量,按每10平方米的房间2ml计算,加入适量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

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三、休息及饮食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四、口腔护理

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五、皮疹的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六、发热的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七、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篇14: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手足口病防治措施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二∶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

及柯萨奇病毒a组l6型最为常见.三∶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中的一种,简称为ev71,人感染了该病毒后能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其中手足口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四∶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含ev71〕,经过最短12-24小时、最长6天、一般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五∶手足口病的预后如何?

绝大部分尤其轻型的手足口病患者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绝少数患者得病后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就诊、抢救治疗会危及生命,以至死亡.六∶诊断手足口病的依据是什么?

诊断手足口病依据有下列几条:

1: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3: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共振、胸部_线检查可有异常.七、什么叫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

医院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遇见患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患者,应做好诊断,对符合下列症状、体征的患者可诊断为临床诊断一般病例或重症病例:

一般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八、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

1:人群密切接触,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九、什么季节较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十、哪些对象容易得手足口病?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主要感染对象,其中多半病例发生在2-6岁的儿童中,多发的原因与这类人群个人卫生习惯差、机体免疫力低等因素有关.__年5月2日,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为国家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

十一∶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的疾病

虽然手足口病在全球和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该病是可防的疾病,只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即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不吃生水;吃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污染的、生的或不洁食物;做到开窗通风;勤晒太阳,得病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是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十二∶个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十三∶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家长应做到哪些?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十四∶学校、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托儿所、幼儿园在本病的流行或高发季节应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小学、幼儿园,及时去医院就医.患儿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方可入学、入园.2: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班主任老师在晨检时接触不同的儿童之间应进行彻底的洗手或快速手消毒.3:对入校、入园儿童加强全日观察,一旦发现在园儿童发热、出皮疹,立即与其他儿童分开,单独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及时通知家长带病儿去医院就诊.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后,要立即对发病班级的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分开进行消毒和保存.对患病儿童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发病班级的儿童与其他班级儿童接触的机会,在观察期间不得进行分班、并班和接受新生在隔离观察期内.5:加强儿童、工作人员等手的清洗消毒.教室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辅以机械通风.6:日常加强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玩具、厕所等的清洁消毒.7:根据规定,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教育和卫生部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十五∶患儿留家治疗时,家长应注意什么?

如患儿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嘱留家治疗时,家长应做好:

1:家长须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或嗜睡等异常行为,孩子发烧、长口疮和手掌心、脚底或臀部出现红疹时,家长应尽早陪同他们向医生求诊.3:由于手足口病是传染性疾病,在孩子上学,去幼儿园之前,家长应该每天检查孩子.孩子一旦受到感染,应留在家中.4:患上手足口病的儿童在水泡未彻底干掉之前,应留在家中.患儿在这段期间应避免同其他儿童接触,直至康复为止.家长不应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或人多的地方.患病的儿童在完全痊愈之前,不应该上学或去托儿所.1: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注意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疱疹破碎后引起的细菌感染.2: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一旦发现患儿的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医院救治.3:家庭做到使用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十六∶家庭如何防范手足口病?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持良好的个人与环境卫生,以防手足口病传播.家长应确保孩子养成下列良好习惯:

〔1〕

餐前和如厕后,用肥皂洗净双手;

〔2〕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3〕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

〔4〕不要与他人共享同一份食物或共饮同一杯饮料.十七、如何降低孩子手足口病传染的危险?

由于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卫生是降低本病传染危险的关键.1: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非就医不宜带孩子去医院.2: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儿童的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3: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4:在外受到污染的物品拿回家后立即进行清洁,并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勤晒衣被.6:儿童所有的餐饮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十八、何为正确的洗手?

正确的洗手是有效防止感染及传播手足口病的措施之一.正确的洗手包括洗手及时及洗手方法合理.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洗手:

1:餐前和上厕所后.2: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3:打喷嚏或咳嗽后.4: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5: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合理的洗手方法应包括以下步骤:1: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

擦上足够的肥皂或洗手液覆盖所有手表面

3: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4: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5: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6:

双手手指的背部与掌心搓揉

7: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8: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9:

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10: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11: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1用擦手的毛巾纸巾关闭水龙头

十九、家庭如何进行手足口病消毒?

上一篇:艺术系网站策划书下一篇:有道理的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