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总结

2022-07-24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预防手足口病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预防手足口病总结

白元乡手足口病预防阶段性总结

白元乡手足口病预防阶段性总结 在县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乡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县教育局关于严防手足口病的工作指示,认真制定了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预案和具体工作方案,日常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工作预案和具体方案办理。经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严控手足口病的阶段性胜利,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乡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力求抓紧、抓实、抓好。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目前,由于气温升高,进入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通过对各级教育部门文件精神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各中心学校当前的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二、认真落实,重在预防

近段时间以来,我乡认真落实了师生健康状况每日晨检报告制度,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要求各中心学校各位教师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必须对该班学生进行晨检,内容主要包括:对上课的每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统计出勤率,追踪缺勤原因,统计生病学生。在晨检的过程中如有发现学生的早期症状(如发热、

疱疹等)以及疑似病例时,必须及时告知中心学校,中心学校将进一步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对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期识别。若统计生病学生有异常时将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卫生部门,以便调查处理。

三、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以及环境卫生 加强了各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寄宿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饮用开水。各学校认真做好了校园环境卫生,对食堂、教室、宿舍、厕所等重点场所进行了定期消毒。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要求学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要求全校师生注意家庭室、教室和宿舍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宿舍、教室进行通风换气。

四、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的宣传工作

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升降旗时间、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防范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高防病意识。重点宣传饮用水卫生、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食物和不洁的生冷、凉拌食物,不随地大、小便和乱倒垃圾,不污染水源等内容,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总之,在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中,我们不仅对其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还对全乡校长进行了及时的宣传和教育,并

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了重在预防,确保了全乡师生安全的卫生环境。

白元乡中心校

2010年5月20日

第二篇: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一、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

16、

4、

5、

7、

9、10 型, B组

2、

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二、流行病学: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四、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五、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

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六、疫情报告

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七、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 发现患儿,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第三篇: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一、师生交流

共同交流学生自己知道的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二、师讲解:

1、手足口病的症状

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2、预防措施

(1)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2)保持空气流通。

(3)饭前、便后要洗手, 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4)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5)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6) 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及红疹消退,以及 (7) 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三、治理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红疹及溃疡会在1周内自动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复。现时并无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但可采用症状疗法,使患者的热度、以及溃疡引致的痛楚得以纾缓。

四、学习洗手的方法

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湿。

搓:双手擦上肥皂,搓洗双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20秒。

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乾净。

捧:因为洗手前开水龙头时,手实际上已污染了水龙头,故捧水将水龙头冲洗乾净,或用擦手纸包著水龙头关闭水龙头。

擦:以擦手纸将双手擦乾。

五、本节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了预防方法,纷纷表示一定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四篇: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一、 师生交流

共同交流学生自己知道的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二、师讲解:

1、手足口病的症状

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2、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保持空气流通。

饭前、便后,以及处理尿片或其他被粪便沾污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 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

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回校上课。

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三、治理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红疹及溃疡会在1周内自动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复。现时并无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但可采用症状疗法,使患者的热度、以及溃疡引致的痛楚得以纾缓。

四、学习洗手的方法

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湿。

搓:双手擦上肥皂,搓洗双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20秒。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乾净。

捧:因为洗手前开水龙头时,手实际上已污染了水龙头,故捧水将水龙头冲洗乾净,或用擦手纸包著水龙头关闭水龙头。

擦:以擦手纸将双手擦乾。

五、总结

第五篇: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滨海小学 郭新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方式、发病症状。

2、能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3、增强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手足口病的教学ppt、收集有关此病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1、疾病概述: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学校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2、预防措施

讨论: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多吃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多运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了解洗手的正确顺序: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推荐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把好“手”关。 教会学生正确洗手方法。

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3、延伸活动将所述的预防方法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并用简单文字写出图画内容,制成宣传品。

上一篇:幼儿园礼仪小标兵下一篇:乙方房屋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