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身边教师心得体会

2024-04-26

学习身边教师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学习身边教师心得体会

正反典型学习心得体会

康定市回民小学

易明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中央对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学、做、干,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建设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队伍。通过正反典型学习活动和深刻领会,我被这些典型的语言和行动所感动。他的光辉形象时刻浮现在我眼前,同样是人民教师,他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那么不平凡的事迹,的确是我学习的楷模。他那一心只为教育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也是一名教师,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典型教师典型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龙他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后进面学生较大的班主任,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龙他老师的崇高精神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当学习典型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班主任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这些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我们这些学生既要爱又要严。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自食其力的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以前总是强调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现在已经不够了,随着知识的多元化,综合性的加强,现在的教师要具备更多的知识,现在要做自来水,甚至都不够,必须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今后我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哪怕一颗青涩的小果,我也要为之努力奋斗,心里也觉得很甜。

四、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有人这么说:学生是轻舟,老师是舵手。轻舟有一个好舵手,就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学生有一个好教师,学生就能一个个成才。我觉得应该站在高起点的位置,重新来认识教师这份职业,重新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推进素质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

篇2:学习身边教师心得体会

在XX区新一届名师中,我最了解,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的同事燕舞老师。燕舞老师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她家离学校很远,孩子也很小,但每天都是早来晚走,从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在她的力丈夫“支青援教”那段时间,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侍奉年迈的老人。但从没有听到过她的一句怨言,每天都微笑着面对她所热爱的这份工作。

燕舞老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更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他所管理的班级有条不紊,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学生的爱。她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总是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她对学生从不厌烦,主动和学生交朋友,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学生,使学生感觉她的爱无处不在。在她班级曾有一名流浪在外的`学生,在那段时间里,她与我谈论最多的就是那名学生,从她的言语中我能感受到她的那份担心和疼爱绝不会逊色那名孩子的母情,在她的努力下,那名学生终于重返校园了。孩子重返校园的那一天,是她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有了对学生,对工作的热爱所以她的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名列前茅。

篇3: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体会

一、如何认识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在职教师群体为了增强自身教学实践能力而自愿结成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专业学习与教学改进的组织形式与实践过程。教师学习共同体,不言而喻,主要是指一群具有共同发展诉求的教师对于某一个学科或主题及其实践共同享有由衷的职业志趣;共同钦佩并愿意追随某一位德才兼备的教育专业人士(如优秀教师、校长或教育家),有时也可以是一个专家团队;这种具有专业追求和情感归属性质的群体,往往能围绕一定问题、特定任务或发展目标结成互为资源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团队;身处这样的群体,参与者往往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交流以及开展实践创新的机会,并从中获得职业归属感和专业发展的成就体验。

从实践视角看,教师学习共同体存在的价值在于:为在职教师创建有益于提高他们教学专业化水平所需要的经验分享、知识学习与实践改进的支持机制。其中,既离不开核心人物的专业引领与人格影响,离不开参与成员相互提携、互为资源的共济性学习,更离不开参与教师个体的发展意愿和自主努力。由此可见,教师学习共同体就是那些对教学职业有更高追求的教师个体自觉结合形成的学习、交往与发展的合作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学习共同体并不是正式的机构组织,而是非正式的、在自觉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合作学习性质的人际交往关系。

在信息技术日益融入现实生活的时代,教师学习共同体逐渐形成了融个体实践、现场集体活动、线上研修(网络平台研修+微信移动研修)、自主实践、成果分享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运行方式,“微信群”“朋友圈”已经成为共同体资源分享的平台,以及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不同形式有效沟通的普遍机制。借助技术支持,教师学习共同体还可以根据任务和兴趣随时更新迭代、变换重组,呈现出无限的灵活性和丰富多样性。志同道合的教师,即便不见面,也可以实施无间隙的讨论交流,开展不同时段的共同合作。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探索实践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完全可以作为激发基层教师参与学习积极性、增强教研与教师培训实效性、尤其是提升“名师工作室”运行成效的发展机制。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突出特征

研究表明,教师是具有一定专业学科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成人学习者。与一般成人学习群体不同,教师群体大多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愿望;对于在职学习的主题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亲身体验;他们期望借助参与在职学习活动,获得有助于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理念、技能与方法。但是,他们受制于繁忙的教学工作和家庭负担,往往难以保障专业学习的时间投入和连贯性,彼此之间也往往缺乏专业交流的机会,在后续实践改进的过程中,更难有机会得到专业化的指导。[2]因此,在职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发展常常因为流于形式、缺乏连贯呼应的专业服务而难以取得切实成效。

为此,我通过长期探索与研究提出,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性质的业务活动,应当自觉运用成人学习理论,遵循专业能力发展所需要的路径与方法,针对教师教学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自身既有实践经验,设定具体可预期的目标,组织教师群体开展互动研修和实践改进,并藉此促进教师的能力成长。[3]

根据上述实践与研究,我认为,构建新时期教师学习共同体需要考虑以下要点。

第一,要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专题任务或重点关注领域,能够让相关人员感兴趣并参与其中。目前,常见领域一般涉及中小学各科教学实践、专题实践(如班级管理、教学设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学习困难、质量评价等),以及科研课题及项目工作等。

第二,应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人格影响力的人士作为召集人并带头贡献资源,发挥引领作用。召集人(牵头人)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能够提出有意义的主题、任务或特色活动的创意及具体计划,以吸引同行教师志愿参与,并能及时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或推荐高质量专业资源,能够带领大家在参与问题解决、实践探索和经验分享的过程中形成归属感和凝聚力。事实表明,一个有吸引力的学习共同体往往都是在高水平人员(版主、群主)主导下,互动参与、多方合力的结果。

第三,具有一定数量、不同实践经验、愿意学习又相对稳定的教学同行参与。他们不仅可以带来自己的需求与问题,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还可以将所学付诸自身教学实践并为他人或集体做出有价值的贡献。所有参与者实际上都是平等的、可以互为资源、期望共同进步的学习者,于是便可以彼此结成共同学习的集体。

第四,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参与者能否获得预期的成就体验。我们将这种“成就体验”具体细分为“扩大专业交往”“问题解决”“资源建构”以及参与者从共同体获得能力提升而带来的“职业成就感”。而要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就需要对共同体的定位和运行有一定的规划、设计和引导。我们自觉运用共同体机制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课程的实践表明,众多教师参与的“共同体”,如果没有能力成长所需要的“连续体”,往往会因参与者没有获得成就体验而难以为继。

第五,构建和维系教师学习共同体应当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的社交软件(如微信)的应用,创建了集现场学习与线上学习于一体的互动交流空间,可以实现信息的跨时间交流和跨地域分享,让全体参与者都能够及时共享、互动、交流,并进行有意义的共识建构和资源建构。

第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和持久发展,还需要建立注重专业社区的归属感和共同追求职业精进的团队文化,并藉此形成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学习共同体在某一阶段或许会因任务完成或参与者兴趣转移而重组,但是,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适合在职教师交往与发展的机制将会持续存在。我们每个人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身处不同共同体时,也会扮演不同角色(潜水者、观众、参与者、贡献者或组织者)。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将成为我们开展职业群体间工作合作、共同学习及社会交往的一种新的意识与方式。

三、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现实价值

我们之所以对教师学习共同体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它对于改进教师之间开展互为资源的专题研修具有重要价值。在此,我试图就学习共同体机制对改进、丰富教师研修或通常所说的教师培训做一点推想。特定的在职教师群体在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人格影响力人士的引领下,以追求自身专业能力与职业成就为目标,聚焦特定的学习主题与实践主题,志愿参与富有挑战性、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并在此过程中结成互为资源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印证了“实践出真知”“能者为师”的道理,也彰显了信息技术在促进互为资源的同行交流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我们相信,围绕特定发展目标有意识地应用各类形式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机制,将为教研工作、教师培训工作、在线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不仅是一个研究领域,更是一个让人期待的实践创新领域。

参考文献

[1]张铁道.教师研修: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篇4: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一、首先来交流一下如何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中考是对学生初中三年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每年的中考牵动着无数人(包括学生、家长以及老师)的心。所以考前总复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进行事半功倍的有效复习?如何让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张学位老师为我们提出复习要领——依据课标,有效复习。

张学位老师像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复习方向,且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依据初中每年课本的编排以及新课标的引导,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中考总复习:

(一)点面结合、查漏补缺,精讲多练、面向全体

首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第一轮的系统复习主要复习基础知识,应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应紧扣中考纲要,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个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依据课标,整合话题,分类教材。

同时应注重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复习方法主要是以点带面进行系统复习。以一个单词或语言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找出与之相关的词语和用法。把过去三年里学过的语言知识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建立相对完整的综合性知识体系。通过本轮复习,力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能熟练掌握,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

其次进行专项训练。进行第二轮的分块复习即语法专项复习。根据中考说明“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分语音、词汇、语法。通过这一轮的复习,有效地对中考的知识点、语法要求和能力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点拨和训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最终提升他们的知识能力。应力求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稳住好学生,积极鼓励并转化差学生,重点抓中等生,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辅导和提升,力求遵循“全面复习,有所侧重”。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自主复习放到主体地位,教师的辅导作为辅助手段。要将冠词、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动词、句子等作为复习的主体内容,对学生已掌握内容的讲解要做到精简,重点讲解学生不够熟练的内容,对于每一个项目的复习,要让学生创设与之相关的问题,做到专项训练。做到每节课复习都有复习目标、要点、课内追踪练习、课外巩固练习等,做到项目有专练,人人有所得。

最后进行综合训练。第三轮综合复习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能力。考前指导与适应训练,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适应中考要求,侧重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同时要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从中考题型来看,近年来对听、读、写能力的考查有所加强。

这一阶段着重于中考题型的模拟训练,传授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让学生熟悉题型,减少学生对考试的压力和消除紧张的心理,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自信心,提高得分效率。

综合练习,进入模拟冲刺阶段。大约20天左右,完成10套模拟题。主要紧扣题型,讲练结合。专项训练仅仅是就某一个知识点的单纯训练,在此基础上,我想我们应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即有选择地进行听力、笔试为一体的成套试题的训练。通过对学生限时测试,使他们把所学的知识上升为综合运用能力,逐步适应中考要求。

(二)梳理词汇,归纳句型,总结美句

如果把初中三年所学的词汇、短语进行梳理,这样便于学生复习、记忆,而且在复习教材的过程中把这三年所学的精美句子总结出来重点记忆,在英语口头式书面表达中便可以脱口而出,运用自如。

(三)链接中考,分层训练,强化作文

在中考英语试卷中,书面表达占15分,分值也相当高,该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按照命题要求,依据有效信息完成作文,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加上近几年英语作文贴近生活,题材多变,一直是广大考生的痛。于是如何提高英语作文得分已成为了各大学霸的争论点,所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势在必行。当然这离不开平时语言基础方面的训练,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只有通过由易到难逐步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才能使学生达到作文下笔时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如果我们按上述这样的策略去组织复习,并且配上教师精挑细选的练习题不断强化,夯实基础,相信在英语考试中学生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其次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也深深地了解到中、高考虽然是初中英语学习的指挥棒,但也不能完全为了应付中考去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质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界最令人瞩目的热点话题。

在相应学段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综合体现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注重学生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感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因此,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便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设计,以语言为载体,达到思想上的交流,从而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但一个人的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学成的,需要一直努力,不断完善自己,教师只有建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从而为学生提供语言和思维范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核心能力。

短暂而有意义的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已经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作为一线教师,教学路漫漫,我所能做得,所要学的,还有太多太多。再次感谢县教育局及张学位老师给我搭建了这样一个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

篇5:学习身边典型 争做四有教师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给大家演讲。总书记在教师节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现代教师要做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怀,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爱在平凡中闪光》。

2013年秋,我登上了三尺讲台。在一年的工作中,我明白了很重要的一点: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才能让自己的每一天更幸福;而要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找到快乐,那就必须要有爱: 爱学生,爱校园,爱教育事业。

今年九月,我从初中调到小学。来到新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令我兴奋不已,完善的设施更让我喜出望外。可当我看到满操场活蹦乱跳的小孩子们时,我却忧心忡忡。这群孩子是那么的天真无邪,他们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而自己有那样的耐心与方法去引导他们吗?我生怕由于自己的一点点小失误而伤害到一颗水晶般的心灵······正当我迷茫、忧虑的时候,一个身影出现在我面前——许校长,他用言传、身教令我豁然开朗。

许校长,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的中年教师。初次见到他时,慈祥的笑脸、亲切的问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有幸与他在同一个办公室共事,经过朝夕相处,发现他不但是个平易近人的校长,亦是个有爱心、责任心的好老师,更是个值得我敬佩、学习的好榜样!他的一次次看似平凡而简单的行动无不让我醍醐灌顶。

开学初一个沉闷的中午,烈日似乎想用尽全力吸干大地的所有水分,除了道路上昼夜不息的车辆过往声,只剩下几只不知疲倦的蝉在低声吟唱——整个校园都还在午休中。因为我还没适应道路上的嘈杂声,便早早起身想去办公室寻个安静。刚出房门,便看见一个低年级学生蹲在操场中央朝校门方向嚎啕大哭,那劲头,用“撕心裂肺”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什么天大的事,值得哭成这样!哎呀,小孩子就是精力充沛呀”我不禁感慨。当我心不在焉地下楼梯打算到水龙头下凉快一把时,看到许校从办公室跨大步向操场走来,我以为他是去洗手间,因为这样毒辣的太阳,谁也不愿被它多侵害一秒!

然而,我错了!只见他快速地走到那哭吼的学生身边,弯下身来,慈祥又耐心地询问他哭泣的原因。

我惊奇地看着这一幕!自从走上教师岗位,“校长”给我印象更多的是在例会上严肃地布置工作;热情地接待上级领导;奔忙于参加各种会议···一霎时,我竟怀疑眼前的这个身影:是家长?路人?还是···

然而,这确实就是许校长!

一阵羞愧涌上我的心头,不自觉地挪动脚步,想要靠近。“不要哭哇,妈妈等下就回来接你呀。”“但妈妈肯定不喜欢爱哭的小孩,对不对? 不哭了好吗?”那双执笔多年的温厚手掌抚上孩子的脸颊,孩子抽抽搭搭地扭开头,那手掌却执着地在靠近。我不禁驻足,不忍打搅这份温情。

“擦干净了!”“好多汗呐,热不热?”

男孩哽咽着,似乎说不出话来,却举起右手,手背贴着额头用力一划。“那我们回教室好不好?教室里既凉快,又有许多小伙伴,还可以等妈妈”,他蹲下身来,凝视孩子的眼睛问道:“好不好?” “嗯。”孩子带着抽泣后的哭腔应到。

许校长轻轻地扶起孩子,牵着他的小手,慢慢地,往教室方向走去······

我呆了!一个校长,一个简单而不凡的身影,用自己‘爱生如子’的信念在努力地践行者“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躲在树荫下的我,看着这一高一矮的身影渐渐远去,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久久不能平息······

或许,许校长早已淡忘了这件事,因为对他来说,这种事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许校给年轻略带浮躁的我上了一堂精彩的人生之课!他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爱学生,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只有爱学生,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只有爱学生,才能成就平凡的我们!

于是,我学着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我的一颦一笑中。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不失时机地为贫困的学生送一份安慰;为自卑的孩子送一份自信;为偏激的学生送一份冷静;让学生时刻生活在温暖中。

一场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我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让我懂得了,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继承祖国千秋的伟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将用行动为祖国的新生谱写最美的乐章!

篇6:学习身边榜样争做四有教师演讲稿

去年的九月份,我终于如愿考进教师队伍,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欣喜,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三尺讲台一展身手。然而,角色的骤然变换,陌生的工作环境,师生间的彼此磨合,让我一度茫然无措。我很矛盾,作为一个新老师,我该如何快速投入教学?

那一天,是一位同期进来的新老师的公开课。抱着看一看的学习态度,我随同大伙来听课。讲台上的女老师声音甜润温和,姿态美丽大方。时而开口清唱,带着学生一句一句学歌;时而弹琴引导,领着同学们熟练新曲;时而身姿翩跹,激起孩子们一齐领略手语的曼妙。活泼精彩的课堂,竟引得听课老师们全体进入情境,一同唱歌,一同手语。从此让我记住了出手不凡,一鸣惊人的刘芊芊老师。

记得“四最”教师评选时,班上很多学生都票选音乐老师为“最有魅力的教师”。而事实也足以证明,芊芊老师是难得一出的极富个人魅力的新老师。路遇学生,问候声不断;若有需要,学生主动相帮;每逢节假日,常能收到孩子们的礼物。周末来往音乐兴趣班和留守孩乐园,总能带去许多欢声笑语。和同事相处,诙谐随性,很快就能打成一片,有她在话题讨论不断,平添许多趣味。

欣赏这样的女子:性格鲜明,爽利热辣。所到之处如燎原之火,激起欢乐无限。我恍然大悟:我曾缺失的,不正是这种年轻人该有的活力吗?我该学习的,不就是这份对工作的热忱吗?我要努力的,不也是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吗?

“星期五检查教学常规,明天检查教学常规!”海凤一直在耳畔碎碎念地提醒。事无巨细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目不暇接;须日日更新的教学常规,让我手忙脚乱。临到检查,我仍在为两沓学生的作文焦头烂额。握住海凤的手,我们四目相对,异口同声:“当老师,不容易吖!”

对面老师蘸墨的毛笔一顿,低头一笑,又接着书写下一个字,气定神闲,从容不迫!海凤眼前一亮:“偶像呐!”于是,两个新粉丝开始关注偶像————刘卫福老师。

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论是教学 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都力求尽善尽美;他,治学严谨,刻苦专研,有时是早上,有时是晚四,甚至是中午,常看到他对着教参或小黑板琢磨再琢磨;他,管理有方,深得民心,所带班级连流动红旗都愿意扎根到底,有课任老师说,富哥班上的学生呐,都崇拜他,绝不敢乱惹事。

这是一位低调踏实的偶像,我愿学习他,对工作的尽心尽责;对教学的精益求精;对管理的有条有理。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教师要耐得住平淡,要守得了清贫。初入教坛的我,这份孜孜以求的进取热情,我能维持多久呢?能一直一直坚守吗?

那天在后山,我们巧遇同是散步而来的王恩发老师,忍不住请教:“怎样才幸福地做教师??”不为经济拮据而烦恼,不因职业倦怠而浮躁。

“穷与富的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关键是心态吧!另外是习惯,很多事情你一开始觉得累,觉得难,习惯了,反而轻松”——王老师如是说。

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哪怕头天晚上再晚睡,也能坚持早起,常常比值日老师更早开后操场的门;至臻至善的班主任工作,每一次开会,都是校领导倡导的好榜样,让人敬佩万分;无可挑剔的考勤、常规,堂堂皆如公开课的教学,引得许多老师诚心求教;乐于帮忙,不推搪,不藏私的指点,令人心生敬仰。如此高负荷的初三教学,他仍坚持每天看书,常记随笔,用实际行动诠释“活到老、学到老”。闲暇时勤于登山,散步,锻炼身体,怡养性情。——王老师如是做。

原来世间真有这样一种人,将儒家思想的“独善其身”修行到至高境界——慎独。坚守着这样一种情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如故,将这份坦荡及修养,诚于中而形于外。

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片深情,清白为人,一生何求多富贵? 两间斗室,两千弟子,两袖清风,耕耘桃李,平身已是不贫穷!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战友。不必豪言壮语,不必刻意歌颂,只要留心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是我前行的力量,他们是我不懈的追求。

篇7:学身边优秀教师心得体会

近日,在鲁村煤矿电影院,开展了向杜文安、赵念军两位优秀教师的报告会,学习了杜文安、赵念军二位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动。他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

二位优秀教师不但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而且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胸怀,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应当学习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优秀教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们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篇8:教师“教科研”,就在你身边

一、“教科研”的内涵

“教科研”, 即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而言,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运用科学方法, 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条件, 遵循一定的研究过程, 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探求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真相和性质, 摸索和总结其中的教育规律, 并取得科学结论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过程。本文中的“教科研”, 专指一线教师的“教科研”, 所以要贴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要解答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据此, “个人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案例”研究等便成为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具体方式。

当今, 科技进步速度加快,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 教育矛盾层出不穷, 因此, 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的“教科研”。为此, 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教科研”工作要求, 其最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新理念, 学会思考, 创新方法, 提升质量。同时, 教育行政的推动已然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外驱力。归根结底, “教科研”已成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教科研”变得玄虚

然而, 面对“教科研”, 不少一线教师存在畏难情绪, 缺乏正确认识, 缺少实践勇气。于是, “教科研”便成为一线教师的额外任务和沉重负担, 整天疲于应对。闲聊时, 许多一线教师能说出内心所想, 表达个人观点, 但一提到写论文、做课题、搞调查, 许多一线教师茫然了。一般来说, 他们对自己至少有三点质疑:一是质疑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二是质疑自己方法的妥帖性, 三是质疑自己语言的流畅性。这种极度的不自信, 导致许多一线教师不仅找不到写论文的素材, 更缺乏积极的自我构思;这种极度的不自信, 导致许多一线教师认为“教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 自己不具备进行“教科研”的素养和能力, 从而对“教科研”望而生畏。这样一来, 一线教师不会写论文, 害怕写论文, 不想写论文;一线教师不会做研究, 害怕做研究, 不想做研究。于是, “教科研”变得玄虚起来。

三、让“教科研”回归教育教学实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们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那么, 如何充分激发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内驱力?如何让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变成论文, 变成课题?关键在于:让“教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归教育教学实践, 让“教科研”的理念和方法真正走进一线教师的内心, 让“教科研”成为一线教师自己的事、身边的事, 让“教科研”的过程和成果成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助推器。

“教科研”应是一线教师自己的事、身边的事, 这是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以下简称“南京市教科所”) 的一贯主张。自2004年, 南京市教科所就致力于“教科研”方式的创新:从“个人课题”研究的开创, 到“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提出与倡导。在这一过程中, 南京市教科所促进了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具体而言, 有三方面:一是引导一线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寻找问题;二是引导一线教师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引导一线教师积极构思, 在写论文、做课题时不仅有话可说, 更有理有力地阐述, 充满自信地表达。

四、“教科研”的具体方式

经过近九年的实践和探索, 南京市教科所已形成了以“个人课题”研究为主体, 以“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为两翼的教师“教科研”发展战略, 让“教科研”走进基层学校, 走近一线教师, 实现“教科研”的落地生根。

1.“个人课题”研究:倡导一线教师研究身边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校级课题研究, 往往与一线教师的研究旨趣、研究需求、研究内容相去甚远, 以致许多一线教师在所谓的研究中, 经常是“种别人的田, 荒自己的地”。为此, 南京市教科所经过探索, 为一线教师量身定做了一种立足现实、具有实效的课题研究方式——“个人课题”研究, 帮助一线教师“种自己的田, 结自己的果”。

2004年, 南京市教科所首次提出“个人课题”研究的概念。“个人课题”研究, 即教师个人独立承担并得到学校或教育科研部门认可的课题, 旨在倡导一线教师研究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 例如“作文教学问题”“课堂导入问题”“班后段教育问题”等。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并把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和提炼, 进而提出有价值的课题。

2005年, 南京市教科所在全市范围进行“个人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从宣传发动、申报立项、过程指导、结题鉴定、成果运用等方面对“个人课题”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设计, 着重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独特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2006年, “个人课题”研究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经历了培训、申报、评审立项三个环节, 重点是摸索“个人课题”研究的实施程序。在“个人课题”研究首次尝试时, 全市共有2 200余名一线教师申报项目, 其中1 625项被批准立项。

2007年, 第二期“个人课题”研究开始, 重点是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指导方略。与2006年相比, 申报项目成倍增长, 达到4 200余项, 全市有10%的一线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研究, 2 200项批准立项, 方案的质量显著提高。

2008年, 第三期“个人课题”研究开始, 重点是建立“个人课题”研究的三个层级, 即校级、区县级、市级。“个人课题”研究申报时, 采用“自下而上, 逐级立项”的方式。与2007年相比, 申报项目超过10 000项, 全市有20%的一线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研究。

2009年至2010年, 第四期和第五期“个人课题”研究继续推进, 重点是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匿名评审。此外, 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个人课题”研究讨论会在南京召开。

2011年, 第六期“个人课题”研究开始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网上管理。此外, 第三届全国“个人课题”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2012年, 100个重点“个人课题”研究项目立项, 并展开研究。此外, 第四届全国“个人课题”研究讨论会在甘肃兰州召开。

近九年的探索, 一路走来, 一线教师对“个人课题”研究情有独钟, 热情不减。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课题”研究符合一线教师的研究需求。具体而言, 有三方面:一是“个人课题”研究的选题强调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以解决教师身边的问题为指向;二是“个人课题”研究的方法从学院风格转向具体实践, 倡导适合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三是“个人课题”研究的程序简约, 倡导适合一线教师的“五步研究法”, 即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经验总结。

2.“教育案例”研究:倡导一线教师描绘身边的个案

教师的日常工作就是教育教学, 整日和学生们打交道。从课堂里的对话到课堂外的交流再到社区中的互助服务等, 可见教师生活在一个个教育事件中, 行走在一个个教育情境里, 而“教科研”就是对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件和真真切切的情境进行分析与研究。于是, 在2008年, 南京市教科所又推出了“教育案例”研究, 倡导教师把一节成功或失败的课作为研究对象, 把发生在师生、生生之间的故事作为研究对象。

为此, 南京市教科所对“教育案例”研究进行规划, 从“教育案例的内涵”到“教育案例的特点”再到“教育案例的体例”, 为一线教师清晰地呈现了“教育案例”研究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教育案例”研究, 即对具有问题性、故事性、典型性的教育教学实例进行感性叙述和理性分析。可见, “教育案例”研究包括四个关键点:一是要有“实例”, 二是“实例”要具有“问题性”“故事性”“典型性”, 三是要有对“实例”的感性叙述, 四是要有对“实例”的理性分析。总之, “教育案例”研究的倡导, 使一线教师对身边的典型个案善于发现, 精于描绘, 勤于反思, 乐于研究, 让一线教师进一步体会到“教科研”就在身边。

“教育案例”研究的推出, 为一线教师找到了进行反思的有效路径。从2008年至今, 广大一线教师对“教育案例”研究的基本理念、写作规范、研究路径已有了较好的了解和掌握, 参加“教育案例”研究评比的一线教师逐年增加。

3.“教育叙事”研究:倡导一线教师讲述身边的故事

2009年, 南京市教科所又提出“教育叙事”研究, 倡导教师讲述身边的故事, 通过叙事的方式开展研究。“教育叙事”研究, 即讲述“教育故事”。“教育故事”就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教改实验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 旨在呈现具体、真切、生动的教师经验世界, 记录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 表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情实感。另外, “教育叙事”研究有四方面需要强调:一是强调题材的鲜活有趣, 二是强调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三是强调主题的鲜明深刻, 四是强调语言的亲切感人。

“教育叙事”研究的提出, 其根本在于:倡导教师关注、记录和体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倡导, 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崭新的反思和研究路径, 促进一线教师在“叙事”过程中不断“思考”, 在“思考”过程中不断“行动”,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摆脱“追求功利”的困扰, 拉近一线教师与“教科研”的距离, 让更多一线教师用自己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科研”, 从而逐渐找到研究的感觉, 体验研究的快乐。

在南京, “个人课题”研究、“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创新举措, 贴近一线教师的生活实际, 鼓励一线教师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打破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坚冰, 改变一线教师对“教科研”的看法, 点燃一线教师参加“教科研”的热情。

篇9:学习身边教师心得体会

关键词:乡村英语;赴港学习;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38-01

在2014年12月5日到12月10,来自不同省份的30名乡村英语老师在魏老师和陈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由清华伟新杯组织的乡村英语教师赴港学习活动,很荣幸的获得了赴港学习机会,在有着东方之珠美称的香港学习生活了六天。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六天里,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香港名师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如何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我们还学到了英语教师有待提高的东西,包括教法,授课方式,以及评价学生等等,都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受和成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首先,香港学习期间,各位教师们的英语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水平深深地触动了我,他们的尽职与敬业感染了我,从他们每位老师的身上都能感受到温暖和热情,这给我们三十个学员中的每一个学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步一个脚印。她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英语口语的使用环境,让我们认识到自身水平的差距,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片断,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相信下学期我会将之用于教学之中的

二、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将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发现香港老师是把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放在首位。他们会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并且特别注重小组合作,这点是最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我以及我们地方的大多数英语教师是把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摆在了首位,这也导致年级越高学生学习起英语感觉越困难。因此,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汲取香港教师们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参加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的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品质,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要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三、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听香港妇女会中学教师的一节精彩授课以及她耐心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应该以语言为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就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这给英语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让我开了眼界。老师课堂教学技巧娴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环境和条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做了煎鸡蛋,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愉悦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提高

通过专家教师的精心讲解,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我们的英语教学法让学生有较沉重的压力,而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每一项能力的教学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优秀教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是因为没有安全的语言环境。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在安全的语言环境中,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是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性。利用自我纠错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就能提高听说能力了。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

五、注重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不仅是一位英语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各授课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注意发展情意和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多用英语激励性语言,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在课堂结束时利用作业、调查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效果突出明显

六、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提高

这次培训,领导、老师根据我们学员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课程,让我们学习了以前未用过的教学方法;还有辩论课,外教准确的发音让我们佩服,他对每个教学方法的应用让我们对领会在心,让我们感受了标准的英语教学活动,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这一周里,我们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

上一篇:公共关系培养素质下一篇:七上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