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2024-05-06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广元市旅游局

关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

市委并市政府: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要求,6月2日,元方副市长召集市旅游局班子成员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科学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1—5月全市旅游工作呈现的特点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旅游局的指导下,全市旅游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抢抓灾后重建决胜之机,以“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早日把广元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明确思路早定位,统筹规划早安排,手段措施早启动,奋勇争先早落实,和谐舞动早见效,实现了旅游经济快速恢复振兴。截至5月底,全市旅游接待人数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元。“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7221.27万元,同比增长64.67%;共接待游客34.18万人次,同比增长35.37 %;其中,过夜游客7.25万人次,同比增长55.58 %。与地震前2007年同比,人次增长30.46%,旅游收入增长20.45%。

(一)全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加快推进

今年,我市创建国家A级景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县区注重发挥旅游的先导作用和动力作用,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整合资金,集中优势,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全市共启动剑门关、千佛崖、明月峡、天曌山、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唐家河、鼓城山—七里峡、旺苍红军城、朝天曾家山等9个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为提高景区建设

— 1 — 质量,避免创A工作走弯路,5月27—28日,省旅游局领导及省A评委专家亲临我市,深入剑门关、东河口、明月峡景区现场指导,并举办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知识培训班,市、县区旅游局及旅游景区60余人参加了培训。6月底可完成剑门关、东河口两个景区创4A省检,9月底可完成明月峡、唐家河、鼓城山—七里峡等景区创4A省检。

(二)全部启动灾后重建,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全市29个旅游灾后重建项目已全部启动,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剑门关、红军渡—西武当山、梨博园、鼓城山—七里峡景区已基本完成重建任务。剑门关景区于“五一”前夕向游客开放,并于5月5日迎接了全省灾后重建工作现场会检查,得到省委书记刘奇葆的高度肯定。剑门关景区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和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联合授予 “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称号。

(三)积极试点线路统筹,资源整合开始起步

我市剑门蜀道三国文化线路统筹旅游要素工作被列为四川省旅游线路统筹试点市。根据试点要求,积极完善蜀道三国文化线路要素,并按照旅游收入、灾后恢复重建、精品景区建设、要素整合、宣传促销、行业管理、旅游发展资金、招商引资8个大项198个小项,将2010年旅游线路统筹目标任务分解到四县三区和市交通局等5个涉旅市级部门。同时,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整合路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根据市委书记罗强指示精神,5月16—20日,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王振会,副市长元方带领市委办、市政府办相关人员和剑阁县政府、元坝区政府、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乐山、九寨沟学习考察旅游资源整合、景区体制建设、景区管理运行机制、景区营销经验等,加快了我市旅游资源整合步伐。

— — 2

(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客源市场稳步拓展

围绕“全市统筹、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促销思路,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活动、节会、文化等各种手段,以广元旅游形象宣传为重点,整合市、县区和旅游企业宣传促销资源,“捆绑式促销”,形成了多渠道、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效应。一是3月8日,在四川省旅游生活广播栏目,介绍广元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及优惠政策。二是3月23日,邀请北京太和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张琪、浙江中青旅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周乐华来广元考察旅游线路,商谈组团到广元旅游相关事宜。三是4月29日—5月5日,成功举办剑门关景区灾后重建关楼落成暨’2010中国蜀道〃剑门关文化旅游节。四是5月10日,在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举行了“见证重建巨变、感悟大爱崛起”——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活动。同时,邀请了浙江省、成都市部分旅行商来广元考察旅游线路,向他们隆重推出地震成果游、剑门关蜀道游等旅游线路。五是5月21日—30日,参加四川省“天府四川宝岛行”旅游分团赴台湾,开展了四川旅游公众咨询活动暨熊猫大篷车环岛巡游启动仪式、成都大庙会等活动,制作并向台湾民众发放“踏寻千年蜀道、拜望三国英雄”广元旅游画册等宣传资料8000余册,强力推介广元旅游。

(五)加快开发旅游商品,地方特色日益彰显

一是1月25日,在成都举行了广元首部山水风光情感数字电影《昭化晓月》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昭化晓月》已被央视电影频道购买。二是出版了《西望蜀道》一书。三是研究开发了水晶、陶瓷、真丝织锦、刺绣、拓片、书法、绘画、冶金锻造、手工艺品、地震石等反映剑门关蜀道文化、女皇武则天盛唐文化、地震大爱文化的十大系列80余种旅游商品。

(六)大幅提升服务质量,行业管理更加规范

结合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系列活动。一是1月7日举行了“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暨旅游政风行风评议动员大会。二是举行了2009年度导游人员年审培训暨广元市“十佳导游员”评选活动。三是4月9日,在广元宾馆召开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动员会,拉开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序幕;5月7—8日,在广元宾馆举行全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并组织优秀选手参加了2010“水城新津”杯四川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我市参赛的4名选手在设立的4个单项中全部获奖,其中,鸡尾酒调制二等奖一名,中式铺床三等奖一名,西餐宴会摆台三等奖一名,中餐宴会摆台优秀奖一名;团体奖中,在21个市州30个代表队中团体总分第三名,荣获团体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是广元历史上的首次。四是5月8日,在剑门关景区举行了2010四川景区讲解员大赛暨景区形象大使选拔赛新闻发布及启动仪式,拉开景区讲解员大赛和景区形象大使选拔赛序幕。五是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完成了全市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工作,目前,全市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045人。六是成立了广元市旅游协会及旅游饭店分会,加强行业自律。

(七)加强旅游安全防范,旅游市场和谐发展

坚持日常安全教育与重点安全检查相结合,不断增强涉旅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重大节假日前夕,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都要组织人员对全市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气车公司、农家乐等涉旅企业进行安全大检查。节假日期间,市、县区旅游局值班人员和旅游执法人员经常深入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检查指导,确保了无任何重大旅游事故发生。

— — 4

二、制约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航空和客车运输问题

1、航空运输问题。一是机票折扣高。自去年11月航线经营由国航采取集中管理统一控制座位以来,国航未把与广元政府签订的保底经营航线与自主经营航线区别管理对待,不能根据广元特殊地区和特殊季节灵活掌握,机票折扣较周边绵阳、成都的都高。目前,旅游团队飞机票价为:京-蓉:1440×3折×2=860元,京-绵:1350×3.5折×2=940元,京-广:1340×4.3折×2折=1160元。成都到杭州的折扣为6折,绵阳到杭州的折扣为4折,广元到杭州的折扣为5折,但成都全价为1600(广元为1630),且航班多,选择性大(早晚班折扣比广元低0.5折);绵阳全价为1530元,而且是早上飞绵阳晚上返回,正适合做旅游。二是团队座位少。杭州航线只给广元25个团队座位,实际杭州航线散客在40人左右,团队在60人左右,致使广元青旅、上航假期1000余团队游客分流到成都,而杭州—广元航线3月份以来客座率仅为52%。为此,广元机场在多次协调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于3月22日专题向国航商委会王明远主任汇报,但如今杭州航线规定仅放30个团队座位(增加了5个座位),高于30人另行议价,一团一议,导致各旅行社工作很难开展,致使部分客源分流到绵阳、成都机场。特别是今年我们已与上航假期、浙江中青旅和北京太和旅游联盟达成华东、华北客人到广元旅游市场的开发启动工作协议,绵阳等地正在想方设法拓展这些客源市场,如果我们在航班价格上无优势,加上座位控制太少,此项工作将很难开展,同时也挫伤了各旅行商的积极性,对广元旅游市场开发极为不利。

2、汽车运输问题。一是车辆数量少。我市旅游汽车运输目前只有

— 5 — 广运集团一家,从事旅游运输的车辆只有37台(29台属挂靠车),旅游高峰期,如节假日等,车辆严重不够用。二是车型结构不合理。目前,车辆全是大巴,没有中、小型车辆,而现在旅游团队日趋小型化,家庭出游和小团队出游较多,人数多在3-8人之间,现有车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三是车况差。现有的旅游客车由于运营时间长,车况较差,运营7年以上的有12辆,其余多在3年以上。四是价格普遍偏高。与成都、绵阳相比,同样的线路和时间,旅游旺季价格差不多,而淡季每天的价格要高很多。如4月1日前,成都至九寨沟三日游,价格只有280元,客车几乎是“零车费”,而广元至九寨沟四日游,车辆价格是每天800元以上。其它线路以30座的车为例,广元每辆车每天除油耗和过路费外要1000元利润,而成都只要500元左右。五是驾驶员素质低。挂靠车辆多,驾驶员缺乏专门培训,对广元旅游情况不了解,不能向游客介绍广元旅游;说话不文明,对游客不礼貌,甚至有甩客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广元旅游形象。

(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问题

1、市内交通问题。主要是剑昭旅游公路(即剑门关—大朝—昭化古城)昭化古城至大朝多处路段坡陡弯急,只能通行7座以下车辆,旅游大巴车无法进入。元坝区正在对昭化古城至牛头山段道路改道,但进度较慢,牛头山至大朝重点段未落实改造。

2、景区内交通问题。以剑门关为例,剑门关景区游览闭合环线没有形成,景区内没有汽车通道(主要指应急通道),游客游览完景区后,要么返回游客中心乘车,要么车辆要到姜维停车场接游客,这对占剑门关景区70%—80%的自驾游客极不方便。同时,在游客中心和剑门关镇游客回路交通组织的过程中,目前只有国道108线可使用,极易造 — — 6 成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

(三)旅游饭店接待能力问题

目前,我市星级饭店已达到1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9家,共有客房1723间,总床位数3446张(具体情况见附表)。每天按100%的入住率计算,全年可接待游客93.9万人次,2009年,全市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到80%以上,有的宾馆入住率达到101%,致使不能为团队预留房间,或有团队而没有住宿的困境。而且,我市星级饭店大多集中在市城区,朝天区、元坝区和昭化古城等重点景区还没有较舒畅、较高档次的住宿条件,而现在的游客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住宿是否舒适。因此,亟待提高星级饭店接待能力,建设一批有较高服务水平、较强接待能力的旅游饭店,形成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旅游饭店。

(四)旅游安保设施问题

1、交通安全问题。一是剑昭旅游公路元坝段公路隐患多,标识标牌及安保设施不齐,自驾车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剑门关景区从游客中心到剑门关镇段特别是剑门关隧道段游客高峰期存在安全隐患。

2、景区安全问题。剑门关景区内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等标识标牌不齐;进入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通道及公园内地质灾害隐患较多。

(五)关于蜀道申遗问题

一方面,中国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已经得到了蜀道沿线城市和有关专家的认可,另一方面,我市去年成功举办’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后,蜀道沿线城市基本认可了我市的牵头城市地位,同时,作为蜀道申遗牵头城市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市各级领导中已经形成共识。今年,要争取国家

— 7 — 文物局同意将我市作为中国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牵头城市。

三、下一阶段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面对现实的原则

要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面对广元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我市旅游业客观情况想问题,办事情。

(二)调动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市、县区和企业三方面的积极性。只有这三个方面都行动起来,协调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集中优势、集中精力,早日实现把广元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三)处理好七个关系

1、虚实关系。虚实结合,谋定而后动。

2、长短关系。先短后长,立足当前谋划长远。

3、难易关系。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4、主次关系。首先要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

5、点面关系。点面结合,两线配臵,市场分工。

6、供需关系。目前游客来我市旅游的需求较旺,但我市旅游接待能力等供给不足。

7、批零关系。旅游团队虽然在游客接待的总量上占比很小,但对自驾游、自助游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游客接待的重点是旅游团队。

(四)从四个方面考虑今后的工作 第一,如何解决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二,如何扩大需求的问题。第三,如何加强管理的问题。

— — 8 第四,采取怎样的政策手段问题。

四、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起始之年,是完成“十一五”目标、为“十二五”发展积蓄力量的关键之年,是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的决胜之年。在以后的7个月中,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

今年有剑门关、东河口、明月峡、天曌山、鼓城山—七里峡、唐家河6个景区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要确保完成4个,力争6个全部创建成功。

(二)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重点是突破团队,以优良环境、优质服务、优惠政策吸引团队游客来广元旅游。重点客源市场是成都、杭州、北京、日本。开展“广元人游广元、爱广元”活动,引导更多市民出游。

(三)尽快出台优惠政策

包括政府奖励、降低团队旅游的飞机折扣、增加团队旅游的飞机座位、降低汽车运输费用、降低景区门票折扣和宾馆折扣等。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星级酒店要在现有基础上给出部分团队床位,备用部分社会宾馆床位作为团队接待。在剑昭旅游线路上建设部分乡村旅馆、农家客栈,其中,剑阁县完成200人的住宿,元坝区完成150人的住宿。同时,要做好剑门关、昭化古城等重点景区客流高峰的应急预案,确保游客有地方住宿。二是大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

— 9 — 剑昭旅游公路牛头山段改道及牛头山至大朝段改造必须在8月20日前完成,确保30座以上旅游大巴车能安全通行。

(五)加强旅游安全工作

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防范能力,确保不发生任何旅游安全事故。

(六)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积极组队参加全省导游员大赛、景区讲解员大赛和景区形象大使选拔赛,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剑门关镇、昭化古城等重点旅游城镇销售广元地方商品。

(七)加快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进度 确保9月底完成85%,年底完成95%以上。

(八)加强线路统筹试点工作

完善剑门关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路要素,搞好试点工作,形成试点经验。

(九)搞好国庆等节假日旅游接待工作,做好游客“爆炸性”增长的接待预案。

(十)搞好女儿节“蜀道之旅”方案策划及筹备工作,开展好相关活动。

(十一)认真筹备,承办好9月份在剑阁县召开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

(十二)策划、规范、推介工业旅游线路。

(十三)编制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剑门关—昭化古城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规划。

五、下一阶段旅游工作的建议

— — 10 按照市委提出的旅游产业要“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着力谋划全年旅游工作,确保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齐抓共管努力形成旅游发展合力

旅游业是关联度大、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的经济产业。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既需要政策的扶持引导,又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开放、抓就业、抓群众增收。旅游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旅游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低碳发展十分吻合。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县区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加大本级财政对旅游发展的资金投入。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主动参与旅游工作,从不同途径、不同层面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主管部门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做到协调活旅、宣传兴旅、管理安旅、人才强旅。三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旅游企业要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市场的新需求,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努力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上有所突破,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多渠道解决供给不足问题

一是航空运输方面。建议成立专门的航线旅游协调机构,加强与国航进行协调,将团队旅游价格降到低于成都、绵阳或与成都、绵阳

— 11 — 一样,增加座位(北京航线30人,杭州航线50-60人),旅游旺季时增加航班班次,确保北京、浙江等华北、华东客源市场。二是汽车运输方面。建议协调广运集团公司成立旅游运输分公司,按照市场需求配臵旅游车辆,主要是配备必要的中小型旅游客车。三是接待能力方面。建议借鉴上海、成都等地经验,出台建设四星级以上饭店的优惠政策(如新建四星级以上酒店项目可免缴城市建设配套费、教育附加费,经市政府批准,投资单位按标准自建人防设施的,不再交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新建五星级酒店经营期间所缴纳各种税费除社保费外的市本级留成部分,前两年全部用于奖励补贴,第三年至第五年按50%给予奖励补贴;新建五星级酒店免缴供水、供电增容费或管网建设费,从运营之日起三年内其用水价格执行工业企业水价,燃气增容费按建设成本收取,供电部门优先安排电力增容,并落实双电源供电措施)。同时,星级饭店的水、电、气价格实行与工业同价。建议协调市商务部门,将部分城区设施设备条件较好的商务酒店纳入旅游团队接待范围,备用一批社会旅店。建议在剑昭旅游线路周边,建设一批农家客栈,确保旅游旺季游客住宿。

(四)抓紧完善旅游线路基础设施

一是建议督促元坝区限期完成昭化古城至大朝段公路的改造、整治,完善标识标牌和安全防护设施,主要是降坡截弯。二是建议剑门关景区限期完成内部步游环线和车辆交通通道规划建设。

(五)改进旅游市场营销方式

一是建议采取委托旅行社营销的方式。将景区门票经营权委托给国内知名的、有较强经济实力、较丰富市场营销经验的旅行社经营。二是建议拍摄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旅游风光片,用于旅游宣传促销。

— — 12

(六)齐心协力推进蜀道申遗工作

申遗涉及历史、文化、考古、文物、艺术、规划、建设、水利、交通、环境、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一方面需要强大的专家队伍支撑,另一方面,要有科学的运作机制和高效的组织协调机构,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广泛参与。为此,建议市政府批准成立蜀道申遗办公室,办公室人员在相关单位抽调,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

二○一○年六月七日

篇2: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近年来,我区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

旅游兴区的发展战略和

高位求进,跨越发展的主基调,牢牢把握

创A

工作主线,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加快旅游产业综合开发,不断推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延伸旅游产业发展链条,旅游产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连续几年来,全区游客接待量、旅游经济收入年均增幅保持25%以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朝天处在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旅游资源种类多,既有历史人文景观,又有自然山水景观,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独具特色:

一是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具有以

中国天然交通博物馆

明月峡为代表的三国、蜀道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品味高,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性,具有高知名度,以麻柳刺绣、曾家民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景观,以红军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景观也独具特色。二是自然景观瑰丽雄奇。全区现有可开发的自然景观多达60处,奇山、奇峡、奇水、奇石、奇洞数不胜数,其中曾家旅游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落水洞、漏斗、天坑等星罗棋布,大小溶洞数千个,人称

溶洞王国,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适宜发展避暑休闲度假旅游。水磨沟景区集森林、峡谷、草原、瀑布等各类景观于一体,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

小九寨

之称,适宜发展野外探险旅游。龙门阁景区后山怪石嶙峋,风景迤逦,景色迷人,龙门三洞,洞内景色奇特,适宜观光、休闲度假及探险旅游。

篇3: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1 铁力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铁力工业园区建设启动以来, 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两次亲临指导, 并安排省财政投入7000万元资金支持;伊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园区发展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发展目标和服务环境等重大问题, 还为园区管委会配备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并投入支持资金2000万元。从2011年8月12日正式破土动工建设到现在, 仅仅2年时间, 铁力园区已经有2平方公里实现了“七通一平”, 今年将扩建1平方公里, 目前正在报批和征收土地。

铁力园区紧紧围绕“边建设边招商”的要求, 围绕市场需求、区位优势资源开发、现有产业项目上下游延伸和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大力招商引资, 掀起了产业项目建设高潮。目前, 入园项目23个, 总签约54.7亿元, 已经完成投资24.15亿元。近期又签约了森林食品精深加工、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甜菊糖和玫瑰油生产等项目, 完成设计后即可开工建设。可以说, 园区的投资洼地和项目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2 铁力工业园区的成功做法

2.1 高起点建设管理

一是, 确定宏伟目标。园区建设之初就紧紧围绕建设伊春工业项目落地平台、现代工业发展中心、中国北方钼城和产业人才集聚地的目标全力推进园区建设, 力争用3到5年时间, 总投资达到120亿元, 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实现利润12亿元, 税金10亿元, 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将园区建成省级工业样板园区, 力争用5到8年时间跨进国家级园区行列。二是, 注重配套功能建设。铁力园区坚持“产城一体化, 工业为主导, 服务业为支撑”的定位, 对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 把园区划分出矿产品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技术、轻工等5个产业专区。同时, 强化园区外的配套建设和服务, 全力满足企业金融保险和中介服务的需要以及员工和家属子女就近住宿、入学、就医、用餐、购物、娱乐等实际需要, 使未来的园区成为既有工业作为骨骼, 又有服务业作为血脉的“产业新城”。三是, 严把项目入园关。在发展产业项目过程中, 铁力园区把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关口, 坚持建设绿色生态园区、造福后代子孙的理念, 对环评不过关的项目, 一律拒之门外。同时, 严把用地关, 所有入园项目必须达到规定的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园区还设定了投资、效益和科技门槛, 固定资产投资少、税收少、低附加值、粗加工的项目一律不准入园, 以保证园区发展质量。

2.2 立足实际科学布局

铁力园区一方面, 园区在这类项目上积极筹备, 另一方面, 确定了“以钼为主, 提高多项产业承载功能”的思路, 规划了有机食品加工、现代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产等三个板块, 通过多元推进, 为园区的前期发展赢得了主动。

2.3 多方筹资保证投入

园区采取停建综合办公楼、压缩其它支出、积极对上争取等措施, 多方筹措资金2亿余元, 相继建设了园区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 建成了园区服务中心和砂盘模型制作, 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完善。优良的环境, 为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伊春铁力市专门出台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指导意见》, 并先后举办了3次银企对接活动, 新办了两家小额贷款公司, 基本保证了产业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

2.4 创新方式务实招商

一是, 启动能人招商。为充分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 伊春铁力市聘请了15位投资经商有一定成就、并愿意为铁力招商出力的企业家作为政府招商顾问, 通过他们的市场经验和关系网络, 拓展招商渠道, 有效地提高了招商对接的成功率。二是, 实施产业链招商。按照“引进高端、培育关联、延伸下游”的模式, 结合项目来源、特性、类别和产业链上下游生成关系, 有针对性的招商, 现在在园区初步形成了新材料、高科技两个小产业园。三是, 以诚招商。伊春铁力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项目的源头活水, 把企业算账, 是否把项目落户在铁力。为了让企业安心地留在铁力, 这个市做出了“为投资者遮风挡雨, 让落地企业尽享阳光”的承诺, 并把这个承诺印在了招商引资手册封面, 写入了项目投资的合同, 坚定不移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对重点招商产业项目该市根据实际需要, 分别确定了与之联系的处科级领导, 落实了包开工、包进度、包投产的“三包”服务责任。从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实行全过程包保, 各项目联系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 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做到在谈项目抓协议、协议项目抓落实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效益。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效能监察活动, 大力规范行政行为。各项目审批部门, 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办事时限在原有基础上压缩了50%。同时, 对于新上的重大产业项目, 从立项、建设到投产运营, 都安排专人领办代办手续, 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3 铁力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 铁力园区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表现在一是, 企业融资难影响落地企业后续发展。由于国家的金融政策近期以盘活货币存量为着力点, 使驻地金融机构信贷投放遇到困难, 对企业发展和大项目建设支持乏力。二是, 目前的经济形势影响招商引资。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和需求萎缩使企业盈利障碍增多, 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加谨慎, 过去接触过的有到铁力有投资意向的一些投资商开始等待观望。三是, 项目建设上还有一些瓶颈制约。用地计划指标减少满足不了项目建设需要;审批时间较长, 不得不冒险未批先占等等。

4 铁力园区发展的建议

建议铁力园区继续坚持“两手抓”的原则不动摇, 即:一手抓硬件建设, 打造项目发展平台;一手抓软件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4.1 继续加强园区基础和配套功能建设

认真抓好扩建区“七通一平”建设, 加快产业新城建设, 积极推进铁路物流建设, 提高园区整体承载能力, 为园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4.2 不断提高园区服务水平

按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强化园区组织机构建设, 创新服务载体, 提升服务质量, 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服务到位的园区队伍。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 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项目上市发展、打造品牌, 发挥品牌效应, 提高园区的知名度。

4.3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按照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 竣工项目抓投产, 投产项目抓效益的程序推动项目建设, 倒排工程, 全力推进项目按期或提前投产达效。

4.4 优化招商质量

篇4: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1

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2016年是《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的启动之年,按照全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好我省的资源优势,提高马铃薯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年初以来,省农委组织人员对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马铃薯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2016年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14个省列入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推进试点省。据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提供数据:2014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9000万亩,总产量1840万吨(折原粮)。按照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10点次试验示范县测产估算数据,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36.3万亩,鲜薯总产量602万吨(折原粮120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2.7%和5.9%。如果按照统计部门数据,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0.2万亩,总产量278.5万吨(折原粮55.7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1.1%和3.1%。我省马铃薯单产水平较高,位居全国第三位左右,鲜重亩均产量2200~2300公斤,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均2800公斤以上。

全国马铃薯种薯品种390多个,包括鲜薯食用型、淀粉加工型、油炸食品、全粉加工型和特色型等品种类型。我省具有繁种能力的企事业单位13家,其中骨干力量3家。审定的马铃薯种薯品种21个,绝大多数是鲜薯食用和淀粉品种,主要有鲜食延薯4号,尤金、富金、夏波蒂、大西洋等引进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也有少量种植。没有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型品种。目前我国也只有少数马铃薯品种能用于加工全粉。

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政策, 2010~2013年吉林省有两家单位纳入国家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补贴试点单位,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补贴金额540万元。2011~2015年我省积极抓好农业部马铃薯良种扩繁试点项目实施工作,每年争取补贴资金500万元,落实试点面积5万亩。全省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的企业主要有:敦化富农种业、延边原种场、吉农高新、雁鸣湖种业、吉林吉科生物等。随着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出现,种薯生产正从主产区分散农户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东部山区的延边、白山、通化等地气候冷凉,适合种薯繁育,是天然的优良种薯繁育基地。重点大县包括:磐石(2.8万亩)、敦化(2.5万亩)、舒兰(2.1万亩)、安图(1.9万亩)、柳河(1.7万亩)、汪清(0.85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敦化市沙河沿镇、和龙市南坪镇、汪清县汪清镇及百草沟镇、柳河县孤家子镇及姜家店乡、长白县马鹿沟镇等。

我省的中西部具有适于马铃薯商品薯生产的砂壤土和气候条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薯块腐烂率和虫食率低,是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大县包括:长岭(15万亩)、公主岭(10.5万亩)、农安(8.5万亩)、扶余(7.7万亩)、德惠(5.6万亩)、九台(4.9万亩)、洮北(4.6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纪家镇、公主岭市怀德镇、梨树县万发镇、长岭县三青山镇、扶余市肖家镇、洮南市万宝镇等,种植品种为春薯3、4、5号,延薯4、6号。

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原有的育种目标已经不适应主粮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鲜食为主要目标,适合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严重缺乏。适应马铃薯主粮化的新要求,亟需对原有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培育市场需要的专用型、特色型品种,马铃薯育种需要从头开始。二是种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品种供不应求,中晚熟品种供过于求。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集中上市,主产区常常出现“卖难”,种植户效益不高。三是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小。全省脱毒马铃薯种薯普及率接近30%,而且三分之二用省外品种。全省脱毒种薯年生产量2万吨左右,推广面积只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左右,很大一部分农户仍沿用自留种薯的习惯,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使用种薯能增产60%以上)和质量。山东省脱毒种薯普及率近100%。四是种薯市场监管难度大。马铃薯行业标准和法规不健全。即使有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法定质量监督和控制部门来执行相应的标准,监管缺失。由于马铃薯商品薯与脱毒种薯外形没有太大的区别,农民对脱毒种薯真假难辨,一些商贩将商品薯或劣质种薯代替脱毒种薯来销售,导致马铃薯种薯市场非常混乱。五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近年来我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但距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及内蒙等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种植者缺乏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生产上缺乏农机农艺融合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栽培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六是商品薯市场处于无序自发的状态。虽然种植马铃薯平均收益较高,但因缺少规划,发展以中小散户居多,生产与市场不接轨,年际间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七是加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全省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320家左右,主要加工产品为粉条(丝、皮)。一般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17%~18%、约5~6斤薯出1斤粉,而普通马铃薯淀粉含量为12%~15%、约7~8斤薯出1斤粉。由于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一些加工企业只能从市场上收购非加工品种、鲜食淘汰品种,这些品种淀粉率低、质量差,经常出现面包比面粉便宜的怪现象,企业加工利润微薄。

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邻近省份相比,我省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明显:一是技术优势。科研育种能力强。全省有脱毒种薯繁育科研院校和企业13家,先后培育出具有不同熟期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21个,其中延薯4号和春薯3、4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技术体系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马铃薯技术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工作,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自然环境优势。吉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东部山区夏季低温冷凉,不易发生病虫害,山高水清,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十分有利于种薯生产。广袤的松辽大平原,土壤疏松,土质肥沃,早春温度回升快,六、七月份雨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气候、土壤特点非常适合商品薯的生长。与黑龙江相比,我省无霜期长,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品质较好。与内蒙古相比,地势平坦,易于机械化操作。与辽宁相比,气候适宜。气温超过25℃马铃薯不再生长。黑龙江水灾严重,内蒙古较为干旱,辽宁温度偏高,都需要较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需要多次喷洒农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三是有一些工作基础。虽然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却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先决条件。我省原有马铃薯贮藏能力110万吨,实施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新建标准化储藏窖527座,增加贮藏能力1.91万吨。同时,马铃薯种植品种较为成熟稳定,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与其他主粮相比,马铃薯具有全价营养、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等特点。为什么马铃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省又具备马铃薯生长的天然优势,而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相邻省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难点:

2.1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从马铃薯加工产品上看,主要产品为精淀粉、低聚糖、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粉和各类粉条。油炸食品薯片和薯条以及全粉加工等尚属空白。我省只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三青山银河粉业有限公司”。原来全省建了4个较大的淀粉厂,因受原料薯来源时间、贮藏能力、环保等限制已陆续停产。马铃薯没有大型加工企业的原因:一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重视工业及服务业项目招商,忽视甚至就没有意识发展马铃薯产业。二是产业发展和工商资本不对接。懂产业的没有融资能力,拥有资本的不懂产业。三是没有专用型品种。马铃薯以鲜食为主,加工原料种植很少,我省至今也没有适合油炸食品薯片、薯条和全粉的品种,自然也不会有相应的加工企业。四是加工原料薯保障能力差。由于我省土地流转困难,价格又高,企业出于成本压力,大多采取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的方式购买马铃薯,但是,因企业无法制约农户,当市场行情好时,企业收不到,当市场走低时,企业又不得不高价回收,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系约束乏力,订单不稳,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及效益。五是贮藏能力不足。马铃薯收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由于企业本身没有贮藏能力,开工时间也集中在这三个月,其他季节不得不停产,加工企业常年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2.2 缺少产业链条的相互配套

马铃薯生产是一个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包括种薯病毒脱除、组织培养、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田间繁殖、质量检测和控制、商品薯生产、储藏、加工等环节。目前缺少权威部门的组织规划、管理、协调和系统的质量监控,各环节间缺乏纵向联系和衔接,现有投资大多在组织培养和原原种生产环节,对田间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冷链物流等环节的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果是导致微型薯产能较大,而真正用于商品薯生产的种薯生产能力不足,整个体系不配套,限制了最终效应的发挥。马铃薯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

2.3 缺少政府的引导扶持

虽然确立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但在政策扶持上与其他主粮还有很大差距。没有原种生产扶持和良种推广补贴,没有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农机具没有纳入补贴范围,生产所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少、额度低。

2.4 缺少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马铃薯产业发展没有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各地缺乏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二是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机制尚未开始建立。三是马铃薯产业管理机构不明确。四是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马铃薯产业涉及多个部门,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马铃薯产业不熟悉,监管得多,疏导得少,主动服务就更谈不上。五是底数不清。全省马铃薯产业实际情况不完全清楚,统计数据不全面,播种面积、产量等常规指标也不在统计科目之列。多套统计数据之间差距较大。六是环保要求高,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基础设施。

3 下步发展对策

《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农农发〔2016〕1号)对东北地区马铃薯的发展定位是:“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晚疫病防控,提高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建设贮藏设施。”

根据农业部的区域规划、市场需求和我省自然资源优势,确立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种薯走出去、品种引进来、加工储藏跟上来。具体讲就是,加强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建设,鼓励加工专用型、早熟品种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在东部山区重点县(市)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在满足省内种薯供应的前提下,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供应优质种薯。在中西部平原区重点县(市、区)建设商品薯生产基地,满足食品消费和加工企业原料需求。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万亩,鲜薯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50%,加工专用型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加工龙头企业至少发展到5家。

按照上述思路,下一步重点任务是:

(一)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重点是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推动马铃薯主粮化,良种研发要先行。要进一步支持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以品种选育、茎尖剥离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种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原种扩繁基地相配套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充分利用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任务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支持,加快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全面推广脱毒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情况,重点依托省农科院、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延边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适宜制作薯条、薯片、淀粉等不同用途的主食加工及精深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食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周期漫长,育成1个新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上,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培育出适合我省种植,性状比较稳定、品质比较优良的专用型品种。

(二)加强良种和商品薯基地建设。引导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种植。一是规模化种植。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要途径,统一种植品种。二是标准化生产。建立马铃薯投入、田间管理、加工及销售等标准体系,实施行规管理。三是产业化经营。只有产品档次提升、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形成有市场、有竞争的自主品牌。继续巩固东部山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成果,扩大种薯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商品薯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在中西部平原地区,按照轮作和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的要求,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以300公顷为基数实行规模经营,建设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三)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包括鲜食品种、早熟品种和加工品种。二是研发、推广新型种植技术,重点是推广宽垄、覆膜、喷灌和汁水还田等新技术。三是推广农技农艺相结合新技术,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建设高标准马铃薯种薯综合配套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工程。四是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马铃薯加工后的废液、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再加工,生产多种化工原料、高蛋白饲料、高效液体肥料等。尤其是加工淀粉后的分离液成分富含氮、磷、钾及各种有机物,极适合农田灌溉、改良土壤、增强地力,是一种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措施。这项新技术可以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达到零排放,可解决土地板结、腐植酸降低等问题,已经被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内蒙古、甘肃、宁夏乃至黑龙江等地部分企业也采取了这样的工艺。五是定期举办科技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一是鼓励原有停产的企业重新开业。我省原有的一些马铃薯加工企业,生产线和加工设备比较齐全,比如:吉林省天丰集团(梨树县)具备年生产8万吨高功能淀粉、2万吨功能性低聚糖、1万吨膳食纤维、500吨蛋白活性肽等生产能力;吉林省三高淀粉公司(原长春金源集团)具备年产1万吨马铃薯淀粉(全粉)的加工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搞好银企对接、企业与农户对接等。充分利用好我省新组建的农业发展基金、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等,积极做好项目推荐工作,尽快推进这些企业恢复生产。下一步重点支持吉林省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马铃薯15万吨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该项目经省发改委备案,整套加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提供,今年重点完成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蛋白粉生产线和果胶生产线建设;积极支持长春学龙淀粉公司进行精制淀粉、变性淀粉、手拍粉、方便粉丝等生产项目扩建和设备工艺改造升级;支持长白永旭保健食品公司(光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000吨以各类粉条为重点的薯产品加工扩建项目;进一步支持长岭县三青山镇马铃薯加工园区完善设施,吸引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增强带户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和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宣传我省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大力宣传马铃薯产业的效益优势,吸引工商资本投资那厂。

(五)积极推进多元化产品开发。抓住马铃薯主粮化和国家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机遇,以主食化为切入点,丰富马铃薯的产品应用范围,促进马铃薯加工多样化,由原字号农产品向加工食品转变。以马铃薯加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内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马铃薯面粉等主食产品配方研究,加快马铃薯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重点推进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油炸薯条、薯片及膨化食品等主食产品多元开发,同时推进薯泥、薯饼、速冻薯条等休闲食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集中财力建设大型马铃薯贮藏。由于马铃薯含水量高、不耐储藏,上市时间又较集中,亟须加快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延长供应周期,实现贮藏增值。一般情况下,马铃薯贮藏后能增值1~3倍。从2012年开始,我省利用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共建成马铃薯及果蔬贮藏窖(库)4217座,增加马铃薯及果蔬贮藏保鲜能力17.8万吨。但这些贮藏窖(库)规模偏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今后马铃薯窖藏建设项目补助应主要针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和种薯生产企业,向标准化基地倾斜。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建设5~10个大型或超大型贮藏窖(库)建设,实现马铃薯均衡上市、价格稳定、促进增收的目标。

4 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尽管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当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产业发展不成熟、不具规模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破解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难题还必须依靠政府。一是明确主管机关,适应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战略。增设管理部门,确定马铃薯为主粮的产业定位,二是各级科研单位增设马铃薯研究部门,各级农业推广部门增加马铃薯推广工作职能,各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增加龙头企业指数,科技厅增设马铃薯研究项目,统计部门重设科目统计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产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4.2 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农机补贴、高产创建、农民合作社等项目扶持政策向马铃薯重点大县倾斜,省内出台支持马铃薯发展政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品种研发引育、基地建设、主粮化开发、贮藏窖建设、龙头企业。二是在省级龙头企业评定时把马铃薯加工企业视同特色企业对待,降低门槛,重点扶持。三是把马铃薯生产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篇5: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1-8-

1信息来源:河北省旅游政务网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并把其作为全省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重点,加快发展。为摸清北京休闲旅游发展状况和有效借鉴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制定提出我省休闲旅游发展战略和举措,按照省政府领导要求,省旅游局吕力副巡视员带领规划、法规两处于9月8日至12日赴北京专题就京郊休闲旅游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组先后与北京市旅游局以及昌平、怀柔、平谷等区旅游局进行座谈,并实地考察了部分休闲旅游景区,同时在河北驻京旅游咨询中心召集北京部分自驾车俱乐部和旅游媒体负责人就河北休闲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了座谈和研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京郊休闲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北京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大自然孕育了北京郊区风光旖旎的秀山丽水。近年来,北京郊区县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坚持多方参与、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开发建设以乡村民俗、会议会展、温泉养生和自然生态等为主题的多类型休闲旅游产品,京郊休闲旅游业迅速崛起。2007年房山、通州、顺义、门头沟、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密云、延庆等10个郊区县共接待游客667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分别占北京全市的45%和5%。

一是注重规划引导。北京先后制定实施了《“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和《郊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在完善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休闲度假、现代娱乐、商务和会展旅游产品,把北京郊区建设成为本市居民和周边地区度假者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发展双休日旅游和黄金周旅游的重要基地,成为连接周边热点旅游区点的重要通道。北京郊区旅游,近十年年来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已经构筑了“城市—郊区—乡村—田野”的休闲空间体系和“观光、休闲、参与、体验”的内容与特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北京郊区旅游正在向“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方向发展。目前,北京正全力抓好沟带区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每条沟带长度至少是50公里,或者面积是200平方公里。去年已完成13条沟带的规划,今年又打造13条沟带区,2009年再打造十几条沟带的规划,通过三年努力完成30多条沟带产品布局。

二是注重管理创新。北京市先后颁布实施了《北京郊区民俗旅游村(户)标准》和《乡村民俗旅游村(户)等级划分与评定》、《住宿业服务质量与评定》、《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同时在全市各区县都建设了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和运营的游客咨询服务中心。乡村旅游是京郊休闲旅游的主体,北京提出要加快乡村旅游升级步伐,实现由农家乐向乡村旅游、由乡村旅游向休闲旅游的转变。北京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比如,在过去农家乐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乡村旅游,提出了乡村酒店、休闲农庄、养生山吧、民族风苑、生态渔村、国际驿站、采摘篱园、山水人家等8种新型旅游业态。目前,这八个业态已形成标准,使乡村旅游在品牌提升、质量提升、档次提升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年,北京还拿出30个市级民俗村请专业机构、专家进行创意策划,主要体现一村一品。北京还尝试采用管理顾问模式通过酒店管理公司管理市级民俗村,第一实现规模经营,第二实现品牌集约化。主要选择了三种模式,即整体开发模式、委托经营模式和管理顾问模式。今年上半年,北京选择三家民俗村进行试点,下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三是注重文化挖掘。北京提出旅游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今后旅游业发展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文化上,只有文化才具备发展的潜力,只有文化才具备发展的动力。北京在推动旅游文化建设上,主要做到两个支撑,一个是智力支撑,就是通过挖掘、收集、整理、筛选,进行创意、策划、整合、修饰,把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推到旅游消费者面前;另一个是科技支撑,就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游客的想象力,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使游客得到深度体验和深度感悟,使文化融入游客的体验与感悟之中。比如,北京在许多旅游度假设施的策划设计中,有机地把皇家建筑风格以及四合院民居等结构布局融入其中。北京昌平的九华山庄、朝阳区的蟹岛度假中心既有高档次的星级楼房,也有普通民居风格的四合院落,还有体现皇家气概的王府大院,身处其中,既是生活的享受,也是精神的体验。怀柔桥梓镇挖掘引用《尚书大传》里以“桥梓”比喻父子的概念,延伸出桥梓代表的就是和谐,桥梓镇就是一个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充分协调,适合人类修身养性的好地方,用这样的理念来宣传桥梓整体形象。同时,北京也把文化建设体现在旅游宣传之中,形成了北京风情舞动世界、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等三大旅游品牌,打造了梨园剧场、北京之夜、功夫传奇、金面王朝等旅游演艺项目,影响不断扩大,有力地宣传了北京旅游,提升了北京旅游形象。

四是注重环境打造。北京非常重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景区及旅游道路环境建设,提出“环境是资源、环境是形象、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核心竞争力”,下大力改善旅游环境。仅去年,市政府就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完成60个主要景区1.4万块多语种说明牌、标识牌,近150块道路指示牌的建设,在35个重点景区设置多语种导游机8000多台;19家景区新增停车位5600个,完成改造和建设双语标识牌5500块。通过多年发展,北京郊区旅游建设管理,特别是旅游的服务设施大为改进,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可以说到处都是风景,到处都是景点,某一条溪流、某一片森林,都能见到很多游客在游览、郊游、喝茶或聊天。今年北京市旅游局有一个比较大的举动,印制了80万册京郊旅游手册,免费向市民发放,在北京各个旅游咨询点,市民朋友凭身份证都可以领到这个册子。郊区旅游手册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京郊旅游的精品线路以及一系列到郊区、到野外、到自然去体会、感受休闲旅游的一系列产品,非常齐全。北京还组织开展了郊区旅游进社区活动,使城乡旅游者互相结对子,今年共有13个开展乡村旅游的区县和城八区结对子,实现了城乡旅游互动。加强政策支持,也是北京优化环境的重要内容。北京昌平区每年都对重点旅游企业实行税金返还,去年仅九华山庄一家就返还税金600多万元。

二、北京旅游客源市场发展分析

在与北京市及部分区县旅游局座谈时,我们了解到北京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第一产业5%,第二产业大概是25%,第三产业70%。北京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发展服务业正在成为北京的主导方向。旅游在北京的产业结构里占了10%左右,基本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8%)的一倍。特别是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的周边休闲旅游始终保持着一个较好、较快的增长势头。

在调研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北京旅游客源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北京经济实力雄厚,市民购买力强劲,人均消费水平较高,消费增速位于京、津、沪、穗、渝五城市之首。北京市民完全具备了旅游消费的经济实力,旅游消费已经成为继住房、汽车、通讯消费之后个人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北京拥有一个庞大的流动人口旅游市场。除北京市民外,北京每年都有几百万以读书、出差、探亲等多种形式构成的流动人口,并且都有在京出游的愿望。三是北京学生客源潜力巨大。北京有70多所高校、2000多所中小学校、1400多所幼儿园,在校生达200余万人。学生群体旅游意识强烈,尤其是大学生和留学生在周末出游率很高,而中小学生在寒暑假也是出游的重要群体。四是北京拥有众多国家机关、经济团体、国际机构,还拥有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尤其是许多跨国企业在京也都设有办事处和经济研发、管理机构。这些都孕育着旅游业的重大商机。五是北京拥有500多家大型旅行社,这些旅行社是组织接待外地旅游团的重要单位,也是组织部分散客在北京旅游的主要力量。六是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巨大。目前,北京机动车已达350万辆,平均每5名城市居民就拥有1辆机动车,私家车所占比例超过80%。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长,自驾车旅游已成为北京市民出游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中短途旅游。唐楷市场调查公司开展的“北京市民五一出游意愿”专项调查表明,有超过一半(56.9%)的北京市民选择自助游或者自驾车游。

根据绿维创景所作的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显示,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度假,近1/3的市民愿意在双休日到郊区旅游,其中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有超过2/3的城市家庭每年都进行郊游,其中30%每年郊游3次以上。在北京市区的调查中,32.6% 的被访者每周或经常到郊区旅游,而在怀柔各景区所做的调查中,44%的被访者回答经常到郊区旅游。该调查显示,北京市民郊区出游行为有以下特征:

一是最喜欢去或旅游次数最多的区域,在北京的8个远郊区和2个县中,首位是怀柔,占37.4%;其次为密云,占20.7%,两者之和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进一步对怀柔最大旅游特色的调查中,被访者中选择自然生态的最多,占59.3%,选长城的18.3%,选水资源的15.1%,选宗教文化的3.3%,选重大节庆活动的1.2%,选其他的2.8%。可以看出人们多数喜欢怀柔,而喜欢怀柔的原因就是良好的自然生态。

二是让游客最满意或最具吸引力的因素,37.4%的被访者回答是景点本身的吸引力,23.1%的被访者回答是个人偏好,21.4%的被访者回答时间更好安排,12.3%的被访者回答费用更便宜。说明景点本身的吸引力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方面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力,其次为个人偏好和时间的适宜性。旅游地的吸引力和个人爱好才是最重要的,人们对旅游的态度更偏向于一种经历的品质,一种个性的选择,而非廉价的消遣。

三是每次京郊旅游的平均花费,300—500元的消费人数最多,占到42.2%,其次为100—300元,占26.2%,500—1000元占21.2%,1000元以上占5.8%,100元以下占4.6%。

四是对于京郊旅游车程选择,回答1—2小时的人最多,占 57.2%,其次为半小时到1小时,占18.7%,2—3小时占17.1%,3小时以上占4.9%,半小时内占2.1%。北京市民大多接受1到2个小时的车程,能够离开日常居住地而又不会因长距离行程而感到疲倦或耽误游览休闲。

五是在出游方式上,选择和朋友一起出游的人数最多,占48.5%;选择和家人一起出游的其次,占42.3%;选择单独出游以及和同事一起出游的分别占4.6%和4.5%。从年龄特征上看,年轻人更喜欢和朋友一起出游,年长者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出游。

六是对选择旅游景点时最看重的因素,被访者中57.5%的人回答自然风景,13.0%的人回答交通便利,9.4%的人回答服务态度,7.9%的人回答文化氛围,5.2%的人回答娱乐设施,3.9%的人回答价格,3.1%的人回答接待设施。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然风景,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希望远离城市喧嚣,更加偏爱和渴望亲近的还是自然山水;交通排在第二,说明人们对出游距离和出游的便利性比较在意;服务态度排第三说明北京市民对旅游地的旅游从业者素质有所要求。

七是北京市民更喜欢的旅游项目类型,对休闲度假类项目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最高,达78%;接下来分别是生态环境类48.3%,文化古迹类17.4%,探险拓展类14.0%,农业观光类13.8%,娱乐项目类13.4%,体育竞技类8.6%,节庆活动类5.5%,旅游房地产类2.1%,会议会展类2.0%。可见,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最受北京市民青睐。

三、对河北休闲旅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有关机构开展的游客最不满意因素调查显示,管理水平差为22.5%,排第一,接下来依次是旅游接待19.2%,交通16.8%,景点品位与特色15.0%,人才匮乏14.0%,生态环境脆弱10.0%,其他2.5%。管理差通常表现为景点的秩序混乱,各种拉客宰客现象;旅游接待差主要是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上的缺陷;交通主要是景点离城区的距离以及景点的可进入性;景点品位与特色主要是景点自身的开发规划和吸引力;人才匮乏是缺少旅游专业人士从事旅游开发和管理工作;生态环境脆弱是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我们考察组在与北京自驾车俱乐部座谈征求对河北休闲旅游发展的意见时,他们也提出河北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差、服务不到位、建设标准不规范、市场秩序有些乱,他们过去在白洋淀遇到“黑导”,令人反感,还有就是信息不对称、宣传不够,像北京周边易水湖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俱乐部不知道。这些问题,需要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建设中高度注意并积极抓紧改进和完善。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发展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更加充满信心,但也深感到京郊旅游对河北环京津旅游的挑战,对此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一是创新发展思路。一要错位发展。针对北京没有海洋和草原的资源类型短缺特点,以及在北京发展受到限制的现代旅游项目,坚持与北京实现错位发展,在我省加快建设海滨海岛、森林草原度假设施以及滑雪、狩猎、赛车等时尚休闲项目。据国内最大的生活搜索引擎爱帮网的监控数据,今年南北戴河仍是最受北京市民关注的旅游胜地,其访问量比起去年有小幅增长,约为12%。二要衔接发展。针对北京区域休闲资源单

一、不配套的特点,坚持与北京实现衔接发展,重点在我省与北京毗邻地区,特别是共享山水资源等旅游节点地区,发展比较优势休闲项目,互相补充、相互配合、互相联动,实现北京旅游到我省的有效延伸,形成与北京旅游的一体化格局。三要超前发展。针对北京休闲资源供给相对有限而休闲需求快速增长的特点,发挥我省森林绿地广阔、资源类型齐全、民俗风情多彩的优势,坚持与北京实现超越发展,他无我有、他有我优,重点在我省发展乡村民俗、会议会展、体育健身、养生休疗等专项旅游。

二是创新营销方式。要选准市场目标群,针对不同市场制定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比如,面向自驾车旅游,需要加快建立完善自驾车野外露营基地、停车场、交通路标等自驾车旅游必需的硬件设施,推出适合自驾车旅游精品线路,还要加强与各大汽车俱乐部沟通合作,加大在自驾车俱乐部网站、北京广播交通台等媒体的宣传。面向北京普通市民群体,需要推动河北旅游宣传进入各社区网站,直接面对市民开展入社区、入户宣传。面向学生、国内外驻京机构等单位群体,需要推出拓展、登山、郊游等更多适合群体性的运动型旅游项目,并通过结对子、建立定点基地以及适当的折扣政策,来推动形成较为固定的客源渠道。唐楷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表明,北京市民了解旅游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网络搜索(37.9%)和朋友介绍(36.6%),所以要特别注重网络宣传和游客朋友之间的口碑宣传。要加快建立河北环京津休闲旅游专题网页或网站,推出环京津休闲旅游目的地地理信息系统,同时要通过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促进游客返程后的正面宣传,以带来更多潜在游客。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北京平谷雕窝村的金河农家院主要就是靠信誉吸引回头客、靠老客户的口碑宣传带来新客户,一年内一个小小的农家院仅烤羊就销售800多只。

三是加大规划的落实力度。《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提出了河北休闲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设重点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宣传手段创新和主要的推动举措,全面、准确地落实好规划,对于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至关重要。一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研究制定全省休闲旅游发展分阶段、分地区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方案。要遴选重点,找准发展成本最低、效益最明显的关键部位,近期最需要把我省与北京相邻的具有共享旅游资源的节点地区(如,野三坡—十渡等)首先发展起来,实现北京旅游向我省的延伸和拓展。对已初具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景区,要提档升级,不断挖掘内涵,使其成为休闲旅游带的增长极,辐射带动并形成聚集效应。二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旅游交通。需要与交通部门加强沟通,抓紧制定河北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交通专项规划(包括道路和公共交通线路)。同时,全省要在文明村镇建设、扶贫开发、农业发展等事业中,充分考虑休闲旅游重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三要加强休闲旅游发展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从行业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研究制定政策,鼓励休闲旅游发展较发达城镇,特别是四大休闲旅游城市和19个特色县(市),创建国家级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国家级旅游强县。参照国际标准,建立形成包括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交通、游览等领域的服务标准化体系,并制定和推行休闲旅游绿色标准体系。

篇6:大庆市关于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2010-02-24 17:44:28来源: 大庆市政府

一、发展现状大庆旅游业经过二十年的培育发展,实现了较快发展。一是加强行业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全面提升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从宏观上对全市旅游业进行了规划,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使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大”品牌,特色旅游产业初具规模。紧紧围绕“石油文化、特色温泉、生态湿地”三大旅游品牌,高水平、高档次地规划和开发了“铁人纪念馆”、“当奈湿地”等旅游精品项目9项,旅游基础设施总投入达到5亿元,石油文化、特色温泉、生态湿地三大旅游特色景观布局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80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旅游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12.5%,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大庆市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三是打造精品线路,强化对外宣传,大庆城市知名度持续提高。立足三大特色资源,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开辟了石油文化、湿地休闲、温泉疗养、民俗风情一日游等十条精品线路。组织开展了“城乡和谐游大庆”活动。以大庆旅游景观为重点的《情系黑土地》龙江西部旅游线路,入选“CCTV完美假期”十佳线路冠军线路,获得“个性之旅”称号。仅今年上半年,先后有两批超过600人的旅游专列进入大庆市。

四是加强市场管理,注重行业规范,旅游接待水平不断提高。围绕实现“三优一满意”的目标,制定各项行业管理制度,加大对旅游市场监管,取缔“黑社”6家,处理违规经营、旅游投诉案件19起,维护了游客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行业规范,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虽然,近年来大庆市旅游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旅游产业的发展只限于起步时期、初级阶段,突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旅游业总体规模较小;二是“三大”旅游品牌对产业牵动力不够;三是旅游在大庆城市名片中占据位置不高;四是市内景区点规范管理能力不足;五是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

二、发展思路

按照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今后,大庆市旅游业总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突出特色,做强精品,打造“石油文化、特色温泉、生态湿地”三大旅游品牌,高水平、高档次地规划和开发旅游项目,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发展旅游中介组织,在全国叫响“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中国温泉之乡”,全面提升大庆知名度,扩大招徕。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旅游活市”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企业

主体、市场运作,“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开发”的原则,树立“旅游活市”理念,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实现旅游富民、旅游活市,逐步把大庆建成国内、省内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的旅游城市。

(二)明确旅游发展目标和重点。一是“石油文化游”品牌,要做大做强,领先发展。依托“铁人纪念馆”等现有产品,打造融知识性、参与性、教育性为一体的石油文化型旅游品牌,同时,对石油文化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包装,构筑大庆在全国石油文化旅游中的龙头地位,叫响大庆旅游业独特品牌;二是“湿地生态游”品牌,要特色鲜明,定位发展。依托大庆市丰富的湿地资源,突出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逐步完善并开发建设当奈湿地人居生态村等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三是“地热温泉游”品牌,要提档升级,突破发展。立足优势,突破现有温泉项目产业定位低、服务项目单一,消费空间窄小等瓶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开发北国之春温泉城为依托,辅以浪淘沙温泉度假区等项目,实现温泉资源高效利用,加速温泉旅游提档升级,并向规模化、综合性、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完善旅游要素配套。不断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开发和改进一批旅游配套项目,丰富旅游内容。重点开发具有大庆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规划大型旅游商品市场和特色旅游街区;挖掘石油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加强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四)努力提升旅游城市知名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加大城市整体形象的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在国内外重要旅游市场宣传力度。主动与周边地区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加强联合,拓展客源市场,重点推出休闲度假游产品;二是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形象宣传。联合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等地市推销“情系黑土地”线路,重点推出石油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三是积极开拓境外客源市场。重点面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推出石油文化、湿地生态、温泉疗养旅游产品;四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扩大客源。扩大对外联系合作,提供政策引导扶持,鼓励旅行社招徕游客,引进专列或包机来大庆旅游。

上一篇:2019年春节祝福语下一篇:国庆节庆典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