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2024-04-22

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共14篇)

篇1: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在范围上已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水产动物、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在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规律。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嵌合体动物的成功育成表明,动物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动物科学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档肉类饮食需求,主要进行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畜禽生产实践,你将了解兔子、小白鼠、马、牛、猪、鸡,甚至猫和犬等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对其进行饲养管理、帮助它们繁殖后代等等的科学方法。近期研究生产绿色肉食品的课题非常热门。动物科学更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同时希望你有爱动物的心,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各种动物的养殖包括养牛、养羊、养鹅、观赏动物饲养等,动物营养、遗传、繁殖、兽医学、牧草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农区规划、肉制品加工学等。要看许多的技术资料片,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并参观许多的牛、羊、鸭等农场,你将亲自参加动物生产活动;你能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火腿肠,还能喝到自己挤出的牛奶,甚至动手接生一头小羊。不论大学还是专科学校,都将提高综合技术水平作为学习的重点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职业规划。运用书本所学知识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篇2: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动物科学专业在所有 1099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342;

动物科学专业在农学27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5;

动物科学专业在动物生产类3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1。

篇3: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康奈尔大学目前下设13所学院, 其中私人捐助建立9所, 州政府资助建立4所 (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人类生态学院、工业与劳资关系学院和兽医学院) , 提供的学科包括:文学、理学、工程、农业、管理、法律、药学等。康奈尔大学的热门专业包括:农学、生物科学、商科 (商务、管理、市场营销) 、工程、社会科学[1]。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隶属于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 始创于1903年, 原名为畜牧系, 1966年更名为动物科学系, 凭借优质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全美获得较高的声誉。目前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专职教师20人, 教辅人员29人, 主要围绕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进行课程设置, 其中奶牛饲养与营养为其重点学科[2]。教学方面主要讲授动物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科学利用、瘤胃微生物学、生理学、内分泌学、动物生长, 泌乳、繁殖、行为、管理和肉质科学等课程, 科学研究则涉及分子水平的动物生物基础和应用科学的各类家畜 (禽) 饲养技术。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许多学科在美国名列前茅, 众多教授为国家和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笔者受益于黑龙江省战略后备人才出国研修计划的资助, 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进行访学。在访学期间, 深入学习了该系的教学管理, 旁听了多门课程, 并参加相关的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本文从康奈尔大学动科系本科学生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设置入手, 分析该系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的运行机制, 旨在为我国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运行管理与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一、人才培养目标

动物科学系主要对喜欢应用动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其他生命科学进行有关动物遗传育种、营养、生理、生长、行为和管理研究的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学生可从家畜、宠物、实验动物和特殊用途动物等范围选择研究对象, 并被鼓励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与自己兴趣和从业目标相符的个性化课程。由于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和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动物科学的毕业生可选择从事兽医、动物生产、农业经济、生物技术、动物药学、环保、教育及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本专业对毕业后即将在牧场、实验室、农业经济和制药公司工作的毕业生和准备去 (约为40%) 科研院所和职业学院在遗传、生理、营养、生长、生物学、人类医学和兽医学领域获得更高学位的毕业生提供知识贮备[3]。

二、课程设置

动物科学系课程设置主要围绕学生兴趣开展。分为春秋两季上下半年, 对入学的新学生强调基础课程《生理学》和《生物科学》的重要性, 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习打好基础, 对于那些就职兴趣在动物生产和农业经济方向的学生则鼓励他们选修一些有关商业、食品安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而动科系的奶牛人才项目 (Dairy Fellow Program) 由David Galton博士创建于1984年, 参加该项目的学生主要为动物科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 这些学生可以获得去国内外牛场和企业实习、实践培训和课堂学习的机会, 为毕业后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项目因目标明确和密切联系生产实践, 培养了大批奶业人才而享誉美国, 毕业的学生遍布美国奶业各主产州。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 理论教学

康奈尔大学授课时间为上午9:00—下午5:30, 晚上有时也安排课程。理论课一般安排在上午或中午, 下午大多为实验课。理论课授课时间为45分钟, 授课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 讲前沿, 讲应用, 没有教材, 只有参考资料与课程讲义。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国, 层次不同, 但上课时均积极发言, 热烈讨论,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康大教学设施十分完善, 每个学生享受的教学资源十分雄厚, 几乎每间教室都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与国内大众教育相反, 康大教学以精英教育为主, 众多教师围绕具体学生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Dairy Herd Management这门课程, 先后有4位教师上课, 从牧场建筑、奶质检测、疾病防治、饲养管理、废弃物处理、环境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讲授。讲授方式均以讲座形式, 这种形式可使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而且扩展学术视野。

(二) 实践教学

康大动科系的实践教学比例在50%以上,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养殖场实践与实训。实验与实训内容与理论课程紧密相关, 根据课程性质不同而侧重点不同, 注重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动物营养学, 1学时理论配套3学时试验教学, 理论主要讲授动物营养、消化代谢和营养需要与饲料性质, 而实验教学则主要是开展动物消化道形态结构与家畜的营养代谢试验。奶牛生产课程也是如此, 讲授1学时的奶牛生产管理, 配套3学时的养殖场实践。

(三) 考核方式

康大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实验操作与养殖场生产实训等内容。我国农业院校理论考试, 试卷大多是4-6种题型, 一般分为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计算或是论述题等形式, 试卷要求标准化, 并给出标准答案。康大动科系理论考试试卷的题型与我国差不多, 只是形式更灵活一些, 他们不是根据题型设定标准, 而是根据所教授知识分为几个模块, 如Dairy Herd Management课程考题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有关牛奶质量和乳房炎监测的问题, 下设两个题, 一是常规填空, 另一是根据图表和数据进行填空;第二模块是有关奶牛淘汰和牛群周转的问题, 下设7个题, 内容包括填空、简答和分析;第三模块是有关繁殖管理内容, 下设1题, 根据人工授精情况, 设定一个繁殖管理计划。这种考试体系更倾向于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过程与我国高校也有区别, 监考教师只有一名, 一般为任课教师, 学生们不用单人单座, 却没有抄袭现象。康大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诚信很值得我们学习。

四、教学评价

国内高等院校一般采用领导督导体系, 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体系和学生评教委员会督导体系进行三级教学监控, 但康大仅是在每门课程结束时, 大多在进行理论考试前, 由系秘书把对任课教师评价表发放给学生, 每人一支铅笔, 学生 (匿名) 勾选各种评价指标。学生填写完毕后统一放在桌子一侧, 有时是考试完成后, 由教师送给秘书或是秘书在考试过程中取走。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觉得有教师有任何问题, 均可通过邮件的形式与系主任或任课教师直接进行沟通[4]。

五、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康大动物科学院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面向400名本科生和45名博硕研究生进行, 各位教职员工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传授实验技能的能力。科研主要围绕动物遗传育种、营养饲养、生理与生长和系统管理等方面, 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水平到应用动物学和管理层面进行研究, 获得了许多国际级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科研使康大教师能够与自己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保持一致, 从而开展高质量的教学。社会服务则主要是面向纽约州畜牧生产及公众教育。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同样促进了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院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其对美国纽约州以及全美畜牧业的影响十分巨大[5]。

康奈尔大学被视为全国最多元化校园的其中一座, 有500个注册学生团体, 当中包括从独木舟到全副武装的马上枪术比赛、福音歌咏团、即兴表演剧场、多人作赛电玩会、人声无伴奏合唱团等不同兴趣项目。组织数目之大, 包含各种不同兴趣及口味。校方资助对学生组织的活动帮助甚大, 但小圈子众多的情况是个问题, 因为学生虽然能够结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却不能从中加强组织间的交流, 这问题在很多种族或宗教性团体当中尤其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教学与学术的互补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性原则, 学生和教师都从中获益良多。康奈尔大学作为美国常青藤联盟的一所研究性大学, 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 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力求文理并重, 在美率先实行学生自行选修课程的办法, 以尽可能满足学生对高等教育的不同要求, 是一所“使得所有的人可以学到任何他所想学的学科”的学校。从教育理念上讲, 它体现了任何人都有权利受到教育的平等精神;从教学方法上讲, 它体现了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进行引导的工作态度, 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课题组成员还有王志博, 韦春波, 陈勇)

摘要: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隶属于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 凭借其优质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全美享有较高的声誉。本文从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入手, 分析该系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运行机制, 旨在为我国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旋天颖.美国康奈尔大学本科教学及管理的特点和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 (2) .

[2][3][4]苏肖, 冯玉芳.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2) .

篇4: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摘 要:在涉农专业就业吸引力不足的背景下,本文介绍了对东北农业大学2011~2013届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问卷回访,主要了解了学生的就业动机、工作性质、岗位薪资、就业影响因素等,同时得到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反馈,为预测该专业未来学生就业形势及下一步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动物科学 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课 题:本文系东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专项研究基金项目(编号CY201518)研究成果。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矛盾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农业院校的就业工作面临着工作条件艰苦、吸引力不足、对口率偏低等尖锐的就业矛盾。对笔者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回访并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不但能够了解对学校设置的专业的社会评价,还能够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出下一步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本次调查排除了考研升学、转行、不连续就业等因素,以2011—2013届在畜牧行业工作3~5年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问卷64份,回收率为91.4%。问卷共设计了43道题目,分为基本信息、就业情况、求职影响因素、工作建议及用人单位评价五个部分。

二、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1.就业情况

(1)择业主要动机。受调查者中,择业动机主要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发展空间、薪资、工作环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的择业观趋于理性,更加重视个人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学生仍然将薪资高低和工作环境的轻松程度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避重就轻的心态。

(2)选择工作种类情况。学生刚毕业从事工作的种类为销售类最高,占42%,养殖、技术类最少。与目前的工作种类对比发现,养殖、销售类人员流失率较高,仅有15%的受调查者在3~5年内没有换过工作。而服务类、管理类等稳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从业人数上升,这说明学生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缺乏足够的耐受能力,难以长期坚持,转而偏向于选择相对稳定和工作环境较好的岗位。此外,受公务员考试热等大环境的影响,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人数由8%增长至15%,增长比例最高。

(3)工作岗位及薪资变化情况。学生毕业初期从事业务员、技术员等初级岗位的人占绝对多数,占比达92%。工作3~5年后,有28%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晋升为业务主管或部门经理。学生毕业初期工作岗位的薪资分布基本与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对应岗位相匹配。在经过3~5的工作后,约有30%的学生薪资增长,其中在5000~8000元区间的薪资涨幅比例最高。如图1、图2。

2.求职影响因素

(1)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过程中,有54%的学生受父母、亲戚或恋人的影响,只有3%的人能完全自主择业。调查显示,47%的学生到了大学四年级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学生认为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对后期就业的帮助最大,其次是就业心理调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及早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性。

(2)择业中的优势与不足。学生毕业初期就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7%、个人能力不足占44%、对岗位缺乏了解占27%。调查得知,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实习经历,直接导致就业困难。学生的自我感受调查显示,在影响自身发展的瓶颈因素中,人际沟通占比最高,为33%,这与“90后”学生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缺乏人际沟通经验的成长背景密不可分。

(3)求职信息获取渠道。受调查者中,有64%的学生首先通过校园招聘会获得求职信息,其次是人才招聘网站和家人、朋友的介绍。当学生遇到就业困惑时,有69%的学生选择自学或网络解决问题,请教老师的学生仅占20%。

3.企业评价与反馈

用人单位从职业道德、工作能力、专业水平和工作绩效四个方面对毕业生做出了评价。笔者学校的毕业生与大专、中专等职业学校相比,具备更强的理论基础、分析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具备更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但与之相对的是,笔者学校的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方面表现较弱。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实践经历不足的普遍劣势。

三、下一步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1.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培养针对性

借助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提升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一年级重点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念;二年级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三年级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四年级向学生传授求职技巧,提升就业成功率。

2.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增强就业创业技能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学校要为学生积极创造实习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竞赛、创客空间等方式搭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帮助学生积累就业创业经验,让学生对就业市场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提升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增强就业意识,积累创业技能。

3.改变传统就业观念,丰富就业信息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名家讲座、毕业生交流、校企共建、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就业政策,传授求职技巧。帮助学生摆脱从众、攀比、依赖等负面心理,摆脱“学而优则仕”“旱涝保收”的陈旧观念,建立投身农业、扎根基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良好就业观,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学习成功经验,增强就业本领。

参考文献:

[1]王芬,段静.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与社会评价反馈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2]王占仁.就业形势与高校就业工作实践创新[J].思想教育,2014(1).

[3]高霞光,张俊.高等农业原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

[4]乔炎.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赤子,2014(19).

篇5: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动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力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动物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篇6: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电子信息专业 JAVA软件工程师

很多的公司都有招聘JAVA软件工程师,但都需要有一年以上JAVA开发经验,而且要求的技术也比较多。一般要求为:熟悉J2EE架构,struts框架和javascript;熟悉SQLSERVER、Oracle等大型数据库之一;熟悉B/S或C/S开发模式;精通JSP、EJB、JDBC等JAVA技术,精通JBOSS、Weblogic等服务器;另外,能够使用Rational或者TogetherJ进行建模,或有Html、CSS、Java设计经验或Java相关证书将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VC软件工程师

对于VC软件工程师的要求主要还是体现在对VC开发的熟练程度,公司一般都需要有一年以上VC开发经验,并最好能主持或参与过一个以上成规模的项目设计和项目管理;具体要求为:熟悉软件工程知识,精通VC++系统开发技术,丰富的C语言编程经验,精通面向对象技术,熟悉Oracle /SQL Server 数据库之一;对于熟悉DELPHI、VB、COM/DCOM/ATL,并对WINDOWS内核有一定的了解者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

两年以上CC++开发经验,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结构、计算方法功底较好者优先,有底层驱动编写经验;有uC/OS 、WIN CE、linux驱动开发经验尤佳;

电子信息专业 Delphi开发工程师

精通Borland Delphi,掌握基本的c/c++编程;熟悉Windows下的编程模式;对Windows下的多线程、网络、SDK等有一定深度的了解;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编程,熟悉MSSqlserver/Sybase之一的数据库编程开发;

电子信息专业 .NET开发工程师

具备一年以上web项目开发经验,有大型动态网站开发经验,精通B/S模式开发;精通C#, ASP.NET,Vbscript,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精通MySQL, MS SQL等数据库操作;熟练使用HTML, XML, JavaScript,CSS的编写,能独立进行前后端调试;熟悉Visual Studio Team Suite, Team Foundation Server 者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数据库工程师

熟练掌握C++/Jsp/Servlet语言,对Html、Javascript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有大型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经验;有统计分析相关经验;熟悉Oracle或DB2或TERADATA数据库的使用;建立过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将会优先考虑。

电子信息专业 网站程序员(asp,jsp 开发)

精通html和java script脚本,熟练掌握ASP、JSP,MY SQL数据库管理;掌握WWW、FTP、TELNET、MYSQL等网络服务,熟悉LINUX和WIN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安全维护,有大型WEB网站开发经验;至少二年以上asp开发经验;有Web Service平台下.net开发者优先;大型项目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硬件工程师

至少需要有一年以上的开发经验, 具备一个或以上的数模电路调试经验,设计过交流采样电路者优先。精通数字、模拟电路设计及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精通CPLD、DSP、FPGA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能使用protel进行原理图、印制板图设计,掌握C、C++语言编程,具备较强的硬件调试和软件编程能力。

电子信息专业 PCB设计工程师

有三年以上Layout工程师经验,设计过4以上PCB板,熟悉高频电路设计,EMC相关知识,信号完整性相关知识;熟悉运用及操作Orcad、PROTEL等EDA软件;负责元器件建库及维护,完善及规范PCB零件库,确保所有零件都能准确无误的安装在PCB板上;编辑原理图使之能配合PCB软件(Allgro)完成netist的转换工作,确保器件封装结构及网络关系无误;按照原理图的要求进行器件布局,兼顾PCB板的整体结构;进行布线设计,使电气性能、走线质量达最佳状态,完成项目设计中的PCB Layout工作。

电子信息专业 FPGA工程师

2年以上FPGA设计和调试经验,熟练掌握基于FPGA的设计流程,精通verilog或者VHDL语言,能够完成从系统要求、架构设计到详细设计、代码设计、代码仿真等工作;熟悉XILINX或ALTERAFPGA结构,掌握相关设计流程及相关的开发综合工具,要有实际经验;良好的数字电路基础,较强的电路设计、调试能力,会使用常用的测试仪器;了解TCP/IP等网络协议;

电子信息专业 嵌入式硬件开发工程师

有电子通讯类产品开发经验,英文良好;熟悉16位、32位单片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熟悉ARM9平台,有模拟和数字电路开发经验,熟悉PC相关的各种接口电路;熟悉Protel,、PowerPCB等;应用ARM进行过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开发。

通信设计工程师

二年以上无线通信工作经验,了解GSM/CDMA2000/WCDMA系统原理;熟悉无线网络规划优化业务,能够熟练使用网络规划优化工具,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对网优工程提供清晰思路及方向;对网络规划及调整有一定经验包括基站规划、频率规划及天线调整等;掌握OFFICE和AUTOCAD软件;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通信设计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从教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在一些技术型学院担任教师,据了解学院以往也有一些女生到各地的学校执教。而从近几年的发展形势看,一些重点高中为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已经在尝试着招收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像南安市去年秋季择优吸收22名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充实到高中教师队伍中。这种高中招收非师范类大学生的情况有可能将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提高自身讲课、教学能力,考取普通话和教师资格证书,在一些重点学校任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电子信息专业 项目管理人员

通过跟前几届毕业生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当中部分人不仅仅只能做开发类的职业,而是从诸如项目管理类的行业。主要工作为与客户的沟通,对所接项目的开发、生产进行合理的管理。要求具备有很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开发产品的相关基本技能都要能够掌握,有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并且英语水平要很出色。

1.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方向分析

2.医学专业就业前景与方向解读

3.电子科学 就业方向

4.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5.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6.2017环境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7.海洋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8.2017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9.电子电气专业就业方向

篇7:动物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动物医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动物体正常和异常结构及功能实验、检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兽医产科学、兽医公共卫生学、中兽医学等。专业实验: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病理学等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35-40 周。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就业前景:主要到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畜牧科学的基本知识;3.具备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与开发、常规及器械诊断、主要治疗方法、动物检疫的技能。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生命科学、动物医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5.熟悉国家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发展规划、兽医防疫检疫、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分布院校: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河北省:河北农业大学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民族大学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吉林省: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北华大学黑龙江省:黑龙江科技学院、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省: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浙江省:浙江大学安徽省: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江西省:江西农业大学、宜春学院山东省: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聊城师范学院、临沂师范学院河南省:河南农业大学、河南技术师范学院湖北省:华中农业大学湖南省:湖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湛江海洋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重庆市: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省:贵州大学云南省:云南农业大学西藏自治区:西藏大学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省:青海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石河子大学推荐报考院校: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近年就业形势分析:2004 年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宠物健康护理员”正式列为了新兴职业,于是人们将这一新兴职业与“动物医学专业”联系了起来。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使得动物医学的研究范围已不再囿于畜牧业,而是像藤蔓植物一样伸张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伴

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医药工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宠物健康护理员这个新兴职业的出现,更多地引起人们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好奇和关注。近几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非常好,专家分析这种冷门专业焕发青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2000 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社会上对农业认知发生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第二,专业研究领域的扩展给动物医学专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说学动物医学专业,感觉以后都是去当兽医什么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动物医学的基本任务已经发展为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以及其他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在北京等大城市,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带动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热起来,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第三,就业渠道的拓展使得就业环境越来越好。原来动物医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去基层的单位具体从事兽医方面的工作,现在更多的是在大城市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或者是新兴的宠物医疗保健这方面。就业方面: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根本不愁嫁,学生优越感很高,挑地区、挑专业、挑待遇,大多学生都要求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个专业在国外就业形势非常好,学生毕业后有机会去国外留学或是就业。由于农大动物医学是全国最强的,所以每年有40%~50%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禽流感、口蹄疫这种人畜共患病都属于动物医学专业,我们经常开玩笑,除了给人看病的其他都归动医管。”另外,由于宠物医院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学生自己创业的也很多。第四:动物疫情的巨大威胁 2003 年我国爆发 SARS(非典)疫情;2004 年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发生禽流感;2005 年四川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这类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怪病”接踵而来,这时候,要正确进行美容护肤:别为了美什么都不顾。动物医学这一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检验检疫方面来看,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为防止各国间的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尽力为人们提供绿色“动物食品”,必须在空港、海港、铁路、公路等部门设立检疫机构,做好进出境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执法工作。从医疗方面来看,利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制造高效疫苗、菌苗、免疫血清和诊断液等,使各种家畜免于疾病的威胁,使高密度的集约化饲养业得以实现。从科研方面来看,实验动物应用涉及生物科学的各个学科,在工业和食品有毒物质的测试、环境监测、公害对策、农、牧、渔业生产,特别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验证药物效果、毒性试验、致癌物质的测试,以致探索海洋深层和高空宇航中的生命现象等方面的研究,均需要高标准地对实验动物进行科学试验。实验动物与仪器设备、情报信息资料、试剂作为现代科学研究必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动物医学和动医人才肩负着发展实验动物科学的职责。第五:广阔乐观的就业前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有研究表明:饲养宠物有助于降低紧张状态的冲击力,能缓解或治疗心理、情绪等各方面的问题。在饲养宠物数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们在宠物身上投入的钱越来越多。曾经有过这样的传闻,香港明星养宠物一个月要花掉几万块钱。普通人听起来确实有些难以相信,但如今人们在宠物身上花掉的钱的确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2004 年年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宠物健康护理员正式列为新兴职业,而要想进入这一行业,通过大专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学习是最好的办法。宠物健康护理员,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宠物饲养与疾病预防,对宠物进行日常健康护理、管理与科学

篇8: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就业现状

江苏省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 我国饲料工业已成为农业经济中市场化特征比较明显的支柱产业, 生产方式不断向专门化、标准化、法制化、无污染、无公害的生产方向发展, 饲料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不断上升。据统计, 江苏省饲料工业2010年总产量达到687.3万吨, 居全国第8位, 比上年增长7.7%, 实现饲料工业总产值275.1亿元, 比上年增长10.6%。2010年全省共有饲料生产企业817家, 持有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等生产许可证925个。快速发展的饲料工业增加了社会对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校内人才市场反馈, 483家用人单位需要各类专业的毕业生1 509人, 其中109个单位需要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 需求量为179人, 在全院各专业中排名第三, 占11.86% (见图1) , 而2011届我院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毕业生88人, 供需比为1∶2.03。

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近3年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152名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发现, 该专业就业的主要岗位是饲料销售、技术服务和饲料化验员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17%左右的学生转行进入与饲料行业无关的岗位;在与行业相关的岗位中, 饲料销售、技术服务、化验员3个岗位分布比例较大, 而中央控制室操作工的从业人员仅占2.63%, 不能满足目前饲料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基本需求。从就业现状调研结果看, 饲料配方师和中央控制室操作工的就业比例较低, 分析其原因为:饲料配方师的从业人员一般都是研究生或本科生,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般是从事饲料生产、饲料检测、饲料销售与技术服务等一线工作, 只有极少部分优秀毕业生几年后通过岗位升迁成为饲料配方师;中央控制室操作工的市场需求量较大, 江苏省行业规定每个饲料企业至少配备2名中央控制室操作工, 江苏省饲料工业协会每年举办3~4期中控工培训班来满足企业需求, 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没有相关课程支撑该工种的技能学习。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分析我院及27所省内外同类专业的课程体系, 可以发现,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开发始终以教育界为主导, 行业企业的参与度不够。课程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学科系统化的范型。课程设计开发者对教育和学科体系较熟悉, 比较善于从学科的角度去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 而不善于从职业的角度去分析课程设置与岗位技能的吻合度, 课程改革与教学内容的更新滞后于需求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未完全摆脱学科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应瞄准市场、面向行业、紧贴基层生产服务第一线, 围绕行业办专业, 围绕市场办教育。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虽然依据高职教育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课程与内容整合, 与本科的学科课程体系有较大的区别, 但仍未完全摆脱学科课程体系的阴影。如《动物营养》、《配合饲料》、《饲料加工工艺》课程分别沿袭了本科课程《动物营养学》、《配合饲料学》、《饲料加工工艺学》。另外,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 仍体现了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现象, 如部分院校仍然在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中开设《有机化学》等课程。因此, 需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以利于培养既有别于本科生又与中专生有所区别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课程体系设置未完全考虑饲料行业现有职业工种的需求

目前, 饲料行业职业工种主要有饲料检验化验员、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饲料粉碎制粒工、饲料销售员。但根据多数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 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只持有饲料检验化验员证, 而持有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饲料粉碎制粒工上岗证的学生很少, 尤其是需求量较大的中央控制室操作工。由于目前饲料行业的发展已要求部分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因而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与就业岗位相关的课程。

教学内容更新跟不上行业发展与就业需求

以江苏地区配合饲料生产与销售为例。以前主要是生产销售畜禽用饲料, 最近几年来水产饲料迅速发展, 但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上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生产与疾病防治相关的课程跟进不够。绝大部分学校依然是按照猪、禽、草食动物、经济动物的老一套模式设置课程。另外, 根据对本校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析, 其中饲料销售是主要的就业方向。但根据对大部分学校课程体系的了解, 几乎所有的学校只是通过设置《饲料营销》这门课程来解决学生对营销职业知识与能力的需求, 而忽视了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诉怨处理等相关能力的培养。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结合江苏省饲料工业现状、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就业现状及该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分析, 确定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思路如下:

适应形势, 优化创新课程体系

以江苏省部分饲料企业的调查分析为基础, 优化和创新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 归纳为三大核心岗位、29个典型工作任务 (见表2) 。按典型工作任务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进行课程设置与修订, 将相关专业基础课进行整合, 专业课设置以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为标准。根据江苏省饲料行业的实际需要, 增加《电工基础》、《饲料加工设备使用与维护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产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等专业课程。

突出特色, 以农为主, 工农结合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学生就业总体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以饲料加工工艺、饲料机械使用与维护为主的工科岗位;二是以饲料生产与检测、饲料销售与应用为主的农科岗位。目前, 该专业的办学主体仍以农业院校为主, 师资也以农业类为主, 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只能以农科岗位为主。结合江苏省饲料行业的要求, 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增加粉碎机的操作与维护、配料系统参数调整、混合机的操作与维护、配合饲料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等教学内容, 学生毕业前既可以参加饲料检验化验员的考核, 也可以参加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的鉴定, 为学生在工科岗位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注重实践, 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线

根据江苏省饲料行业与养殖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饲料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岗位关键技能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主要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邀请行业企业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并制定课程标准, 按生产流程和岗位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将课堂搬到饲料企业, 进行现场教学。加强和推进顶岗实习力度, 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 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

摘要:从江苏省饲料工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出发, 分析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 指出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出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庆华, 聂芙蓉.高职教育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1) :90-92.

[2]李梦云, 刘庆华, 郭金玲, 等.特色高职饲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 (5) :89-90.

[3]陈翠玲, 陈晓华, 孙志敏.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 2008, 10 (98) :26.

篇9: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背景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数量呈现跳跃式增长[1],然而对于人才的需求却比较缓慢或者与之前持平[2],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同样呈现供大于求的现状,加之专业口径较窄,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低及地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配套和大学生自身从业素质不高等原因,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形式更加严峻[3]。惠州学院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院校,其地理科学专业于2009年专升本,本文基于2009级和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综合分析影响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于2014年5月对惠州学院旅游系2009—2010级大部分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形式为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内容涉及地理科学的专业认知、就业前景、就业方向、求职压力和竞争力等要素,另对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访谈调查。

三、统计结果

1.实际就业情况

在本次调查研究工作中,笔者从惠州学院旅游系就业部获取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资料,其中,从事教师行业98人,占总人数的46.4%;读研深造14人,占总人数的6.6%;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23人,占总人数的10.9%;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76人,占总人数的26.1%。

2.就业意愿统计

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教师行业的占52.1%,公务员占4.7%,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占12.8%,而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占20.2%。图1显示,影响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中,51.20%是地理就业市场形势,32.57%的学生仍能根据自身主观意愿选择就业,剩余16.23%则受家人朋友的影响。

3.就业认知统计

仅10%的受访者对未来就业持乐观态度,60.1%的人持一般态度,还有29.9%的学生持消极态度。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差异,会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也从侧面说明就业环境的严峻性。由图2可知,64%的学生认为供过于求是未来求职压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学校专业竞争力、自身素质、学校名气和专业排名以及用人单位待遇分别占59.80%、46.46%、74.60%、46.90%和17.10%,这些数据表明激烈的竞争力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求职的心情,更是直接导致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如图3,在“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具备什么竞争力”的问题中,选项分别为教学基本技能、过硬的专业知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优异的成绩、广泛的人脉关系及其它,比重分别为88.2%、91.5%、48.3%、26.5%、17.5%和10.5%。然而,在图4中受访学生在求职中最欠缺的表现主要为工作或实习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占比重分别为69.2%和63.5%,其中,学校硬件条件不足、求职方法欠缺以及对单位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不了解所占比重较少。

四、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在择业中的态度和行为,目前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缺乏就业规划。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愿景与就业的现实状况存在差异,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数据表明2009与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转行的比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受访学生在就业时多半受本专业就业形势影响,不仅增加了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体现了他们在就业规划上的欠缺。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图2的问卷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供给与需求错位、高校间竞争压力大以及用人单位存在不公正待遇等因素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然而74.60%的受访学生仍认为最大的求职压力来源于自身素质,充分说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且,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思想和道德层面,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要明确专业学习目标,理论结合实际,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更好就业。

2.高校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毕业生个人的教学基本技能、专业知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成绩的高低和人脉关系等在毕业生就业时对提高其竞争力非常重要。从图4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达不到学生要求,工作或实习经验严重缺乏,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对学校就业政策、单位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不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以及提高择业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惠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范)虽设置了教育实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但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本校的专业实习作用一般,这样的现象暴露出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在用人单位访谈中,一些单位反映高校理论跟不上实践,而用人单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未在高校的课程和培养中反映出来。一些单位还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强调要使毕业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却忽视了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导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十分关键的因素。

3.用人单位的影响

伴随社会的深入发展,用人单位在用人机制、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对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无论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还是其它专业,大都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与高校扩招有直接关系。并且,近年党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精简机构、改革编制,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门槛增高,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部分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脱离实际需求抬高学历门槛,易造成人才浪费,加大人才引进成本。在毕业生访谈中一些学生反映许多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减少单位培训成本,这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4.就业市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3]。毕业生是市场的供给者,如果在就业市场中受到各种限制,不能自由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的广泛性、公正性则更难体现。这两个主体的供给和需求数量还使市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的最佳状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都会对市场状态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受到就业观念、高校、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鉴于此,当前大学生势必要认清就业形势,为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高等院校可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起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致力于提供更充分的就业信息与指导服务。同时,学校应注重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运行效率,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平台。企业及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逐步消除专业歧视及少数潜在不公正待遇,增强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大力开展地理实习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尹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分析与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4):92-94.

[2]冯建栋.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背景及就业政策[J].企业导报,2011(1):54-55.

[3]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85-90.

篇10:生命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国家、社会对这个专业是有需求的,也很重视,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可观的,但是,具体到个人的就业情况来说,还是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

专业和前景分析

生物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学科;必修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进化生物学等。

从就业方向来看,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另外,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因此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生来说,选择继续深造对于以后从事专业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必要的。 分析: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处在上升过程中的专业,发展机会会不断增加。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地区性择业差异和专业能力、文凭他们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

地区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状,发达的大城市发展这个产业的基础和需要,正式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对于就业来说自然是较好的选择。边远、中小城市则处在起步或萌芽的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发展。

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本科生的竞争优势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可是条件差,发展也不太理想。对于求职来说,文凭其实只是一小方面,招聘单位对文凭作出规定,无非也是希望应聘者有更高的专业能力。所以说,专业知识、能力过硬才是最重要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

生物科学专业发展方向

生物科学专业是科学领域的新兴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存在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必然会牵动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所以它的方向也不会是单一的。这也决定了,本专业的学生其就业方向也不会是单一的,有一定的选择范围。

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在文章开始也提到了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科研管理和教育工作两大类型。从事不同的工作,其性质不同,对从业者就有不同的要求。

分析:从事不同的工作不仅要看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性格因素,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从事技术研究需要沉稳、细致的性格,内向的人更适合;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不仅要细致耐心,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更加适合开朗外乡的人;而从事教育工作则最好两者兼备,既可以安静、仔细的研究专业课程,又能够调动别人的情绪和积极性。所以,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

科研管理类:

首先来看科研类,在科研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对本科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本身这种岗位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就较高,招聘方对文凭等各个方面考虑的也是非常细致,尤其是比较权威的机构,在这方面的要求会更高。所以,这种岗位虽然待遇优厚却是机遇难求。

再看管理类,有些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都设立了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与科研岗位相比,虽然也重视应聘者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把握和运用,但在文凭等其他环节没有过多的严格要求,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分析:求职要有好的目标,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量力而行,注意培养自身的能力。从事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是本科生比较理想的就业方向,现有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的运用已经符合要求,更容易得到招聘方的认可。

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否则求职很难有突破。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自然无需多说,包括了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相关的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同时还应该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还要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等必备知识技能应达到规定的等级水平。

专业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比学历更加实用,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锻炼能力。从事生产管理,就要在专业技能过硬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篇11: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就业前景

毕业生适合在电子信息类高科技行业诸如通信、信息、控制、计算机、生物医学仪器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亦可报考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

篇12: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就业前景及职业发展情况分析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作为一名学生,全面的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是必要的。下面我将从专业特色、专业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情况等方面就该专业展开讨论。

专业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将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使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同时强调数学理论和计算机实现。其专业特色在于加强基础学科和专业理论的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数学及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软件解决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专业就业前景:

就专业来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学科下的一个理科新专业。一方面它为我国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提供了新的平台,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该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毕业生就业面临着短期供求失衡,没有明确的就业行业。

从整个IT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中国IT产业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金融危机的大不利形势下,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大学生,用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英语证书、IT证书,“优中选优”;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一些用人单位单方面延长毕业生就业试用期。IT市场上起薪大幅下降,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综上,总体上来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专业职业发展方向:

尽管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教育、科研、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将迈向更深入和更广泛的领域。可以预计,信息科学与技术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仍然是极具生命力的领域。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继续深造: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掌握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将变得非常广泛,既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数学、计算力学、信息科学、自动控制、金融信息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攻读具有行业特色且与信息与计算关系比较紧密的某些专业的硕士学位,象地球物理、油藏数值模拟、试井、储运等方向都是继续深造的理想专业。

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研工作,可以继续从事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凭借其出色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由于信息产业进入“应用”为主流的时代,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大型IT企业“抢购”知名高校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原因所在。

4、特色行业的就业。

学习建议:

篇13: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要在计算机学科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需具备三点要素:第一,十分热爱计算机,对计算机各种知识很感兴趣。第二,数学功底要好,逻辑思维能力要强。第三,动手能力强,因为计算机是注重实践的工科。没有实践,到头来就没什么收获。计算机课程大致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Cjava==)、体系结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C/C++语言、计算方法、数字逻辑、数理逻辑、java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编译原理、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还有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质量测试保证、数据库实现与应用、Vc++.net、UML与软件开发工具等。

计算机科学技术包括很多发展方向:一是软件编程,这个就要和程序打交道,虽然枯燥但很有前途。二是网络工程,主要是网络构建基本的网络知识。三是硬件,就是计算机的具体构造,各个部件的联系工作原理,这个专业学的东西比较广,以上三个方向都会涉及。选择一个主攻方向对今后的发展很重要,比如侧重物理硬件的偏硬方向及数学逻辑的软件方向,还有和大家关系密切的商务方向,等等。

至于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计算机,目前没有一致定论,但一定要注重两点:一是自制力较好。二是学习能力较强。计算机专业往往是知识者的天堂,堕落者的地狱,大约80%以上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里一无所获,课余就是打游戏。IT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日新月异的,新的技术会层出不穷,大学里的知识会平均落后市场标准、企业文化10年以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大学还在教授C语言等面向过程语言时,业界早已推崇C#,VB.Net等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所以大学期间不过是一个打基础、铺桥梁的过程,知识的更新积累不是靠每天上几次课,认真完成作业就可以做到的,应该多关注时事动态,IT界领先的技术、思想、架构,选择一门自己认为感兴趣,值得学习的语言去学习,深入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之后一般做什么?近几年的就业和收入怎么样?

计算机现在的就业情况不比以前乐观,但可以说仍然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都比较辛苦,工作加班是常事,整体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很杂的专业,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是重点,具体要看学校的开设的课程及老师的情况。我们一般都是做软件设计,发展的话,最后做项目策划。本科毕业一般就写代码,算是IT的底层,工作辛苦不说,工资其实也不算多。以后做项目也会很忙,但工资会涨幅比较快(根据能力)。

计算机在用人单位心中的印象还是可以的,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应该说是比较高的,一般都在90%以上,但对于毕业生来说,学校每年在毕业前夕会组织多项毕业生洽谈会,用人单位会根据其所需招些合格的毕业生到他们单位实习,收入当然肯定会能力、技术挂钩。所以在校内不仅应当掌握好老师教的知识,而且自己要主动实践相关专业技术,这是最重要的。在部分大学如苏州大学,大概在大三的时候学校会有一些实践活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安排一些项目实施,为在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工作单位对此也都很看重。就业率和收入相对于别的专业要好一些。当前社会,学计算机的人很多,但是人才不多,特别是高级人才不多,所以说计算机行业竞争激烈是针对普通初级人才而言的。近年来,本科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就不高,而且有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扩招和高校普遍设置该专业造成的人才过剩。即便是最优秀的学府出来的人也良莠不齐。

从IT行业的前景说,海外软件外包业务可谓热火朝天,国外很多发达国家会把他们要开发的软件放到中国做,因为中国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一些,现在这个势头在中国还是刚刚开始,所以,未来十年内,软件开发这个领域的本科生是非常好找工作的,如果你技术精通,英语、日语或者韩语流利,那么成为一个超级金领不成问题,或者如果自己愿意创业开公司,难度和风险相对其他专业都要小很多。

篇14: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解读

【摘 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关乎学生个人成长,并且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在重视本科生基本科研能力及兴趣培养的同时,致力于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建立本科生实验实践教育体系,强化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深入挖掘本科生科研创新潜力,对高素质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动物科学 本科生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研教改项目(2015JXGG01)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35-02

【Abstract】Cultivating the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ersonal growth of them, but also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y.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in the undergraduates basic research ability and interests in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committed to 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undergraduates experimental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strengthen undergraduate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dergraduates tutorial system, in-depth excavation of undergraduate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otential,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alents i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Animal Science;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model of cultivation.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方式,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思维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如何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动物科学专业是农业院校传统专业,随着科技的进步,该专业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迅猛发展的研究性学科,原创与创新则成为推动发展的主要因素[1]。因此,如何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及生产实践经验则成为我们需要迫切研究的问题,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就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1.培养科研创新兴趣,夯实科研创新基础,革新课程教育体系

1.1 以兴趣培养为基点,启发本科生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本科生对本专业的科研创新兴趣,增强科研创新意识,通过课堂内外的宣讲、科研实例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科研选题和准备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了解相关研究课题的基本知识并查阅专业文献,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学生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科研热情[2],从而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其科研创新思维。

1.2 以专业训练为核心,强化本科生创新能力

1.2.1 文献检索及阅读训练

文献检索是科研创新准备阶段,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获取大量文献资料的过程。文献资料中涵盖了国内外相关课题发展的最新动态,是本科生快速了解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在科研过程中确定研究方向、评价研究成果的依据。中外文献阅读、文献检索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本科生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之一。动物科学专业从新生入学起,依托各种教学环节并开设相关课程,着手于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及科研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期提升其科研能力。

1.2.2 实验能力的培养

文献检索只能为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奠定理论基础,而支撑研究课题最有力的证据还是实验数据[3]。在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实证资料都来源于实验,因此,学院非常重视对本科生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本科生设有开放性实验室,以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科学实验中,为我院学子搭建一个真正能够参与科研设计与实践的平台。

1.2.3 论文撰写能力训练

科研能力的体现、成果的展示、学术水平的高低及所有科研过程,最终都要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人员想要有效地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有通过书面的学术论文才能得以实现。对于本科生来说,论文的撰写不仅要注重内容,还应注重形式,论文内容是确保论文质量的基础,论文形式则规范论文格式,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治学态度。本专业设有论文撰写的专业课程,并有严格的课程考核,通过系统地学习,大幅度提升了本科生的论文撰写能力。

1.2.4 科研素质的培养

科研素质不仅是本科生从事科研创新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本科生从事其他工作和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动物科学专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积极为其科研能力训练创造条件和氛围,如按期举办畜牧专业知识技能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性试验,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学术竞赛及科研学术交流等。通过良好地科研素质训练,大学生不仅获得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1.3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设置创新课程体系

创新主体对各类知识的整合水平以及其所掌握知识面的宽窄对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设置一个合理的比例,借此拓展学生知识面。其次是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大选修课的比重,促进学科交流,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其他学科相关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4]。

2.立足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实验实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1 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三位一体,强化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在实际生产实验中,基础实验属于认知验证性实验,侧重本科生基本素质与认知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基础科学实验及基本技能实验。专业实验是综合模仿性实验,注重专业素质与应用技能培养,包含专业综合实验和专业技能实验。创新实验又称为创新实战性实验,包括跨专业综合性实验及开放性创新实验,强调研究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5]。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习和实践[6],动物科学专业通过优化实验实践教学资源组合,以创新实验为主线,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进行有机结合,对本科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进行了全面培养,使本科生科研实验水平得到提升。

2.2 以“产学研”关系为纽带,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实践平台

我国本科生虽有较为扎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其创新水平及实践能力仍较为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7]。学院应切实开展与企业实践技术、学生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利用“产学研”关系及其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培育更多社会所需的的创新型人才[8],加速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与孵化培育,为学生科研创新提供“实战”平台。

2.2.1 携手打造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

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定期邀请合作企业的专家、管理者、技术能手、优秀校友进校园,上讲台为学生授课、做专题报告,在这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的人员技术需求及畜牧行业的前沿信息,引发学生科研创新兴趣。

2.2.2 创办企业助学班并设立企业奖学金

企业基于自身行业需求,为品学兼优、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现金奖励并开办企业助学班,极大地激励本专业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其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科研创新热情。这不仅对校企深度合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进一步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2.3 积极组织暑期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

学生在完成大部分专业基础课之后,带着导师的部分课题任务到专业对口的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完成导师所交付的科研任务及生产任务,从而熟悉掌握操作技能,进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接触生产第一线,并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中,激发其科研创新的灵感。

3.因材施教,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3.1 本科生导师制在动物科学学院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牛津大学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发源地[9],导师会因材施教,并依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细分,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并对其培养,其培养模式的开展,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动物科学学院校作为畜牧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注重加强基础,拓宽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科研素质,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导师带教模式,可组织带动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在为学生指导毕业论文的选题、查找文献、写作等方面的同时,保证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力争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3.2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

3.2.1 精心遴选本科生导师

动物科学专业对本科生导师的遴选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政治立场必须坚定,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品德要高尚,再者专业知识必须渊博深厚,能够对本科生有一个合适的培养计划。选择导师时是双向选择制,由学生自愿填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经导师与学院商议决定。导师与学生以1:1或1:2的比例进行帮辅带教。

3.2.2 明确本科生导师的职责

本科生导师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辅带教,为其个性化发展制定个性化修读计划并提供可行的培养方案,注重对其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并建立导师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渠道,及时对信息进行反馈。

3.3 导师—研究生—本科生互带互助模式

组织本科生与研究生相互交流学习,本科生的科研实验由研究生辅导开展,此举既可充分发挥和巩固研究生的实操技能,也可以使两者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沟通,以期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10]。本科生在这种互带互助模式下,一方面可以在导师的教导下学习科研创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研究生的指导下提升自身动手能力及科研实验操作水平,最终达到最大幅度提升本科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4.结论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对于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学生从最初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会了自主探索、研究、发现。这不仅提升了本科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促进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显著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大大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更能激发起其科研兴趣和科研热情。近几年,畢业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比例逐年上升,不得不说,本科生时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期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体系,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对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吉,侯鑫,刘明秋,等.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78-181.

[2]姜从盛.对高校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2(1):25.

[3]屈锋,程火焰,阳国峰.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119-121.

[4]龚放.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16.

[5]李存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05-110.

[6]商艳,徐晓璐,李强.教学医院实行实习医师导师制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83-84.

[7]吴树青.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5):1-7.

[8]徐金梧.校企零距离对接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J].北京教育,2007,(5):31-33.

[9]王璐,朱勤厚,苗乃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实行导师制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11(3):29-31.

[10]李耿,吴庆光,胡晨霞,等.导师制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44-146.

作者简介:

孟 军(1986—),男,江苏盐城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马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

通讯作者:

上一篇:《大学生的爱情观》调查报告下一篇:化学有效性课堂教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